2018-2019学年吉林省吉化第一高级中学高一3月月考试题 语文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吉林省吉化第一高级中学高一3月月考试题 语文

吉林省吉化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3月月考 语文试题 第Ⅰ卷 阅读题 一、 现代文阅读3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新版《红楼梦》电视剧一上映,就受到普遍质疑和批评。不少人把它和老版相比,指斥它风格怪异,糟蹋经典,不忠实原著。而导演李少红则坚持认为其实她才是“忠实原著”的,有片中大量直接取自小说的旁白为证。我觉得这种争论模糊了焦点。‎ ‎②电视剧是视觉艺术、影像艺术,和小说原著文字形式有别。亦步亦趋而不顾艺术表现方式的不同,不见得就叫“忠实原著”。‎ ‎③哈姆雷特穿西装是不是问题?我觉得不是;“铜钱头”是不是问题?我觉得也不是。今日的作品和1987版不像,当然不会成为问题。时隔二十多年,摄像技术等进步如此之大,如果充当旧版的影子,又何必重拍?试图贴近“90后”年轻人,则更不是问题。观众的审美情趣随时代变迁而有差异,但真正“美”的东西始终能得到认可。‎ ‎④问题在于,号称“忠实原著”,实则暴露了导演和编剧用影像再现文字能力的贫乏、想象力的贫乏、运用镜头能力的贫乏、裁剪故事能力的贫乏,于是只好用旁白直接代替表演了事;问题在于号称吸取了昆剧的元素,昆剧的爱好者统统不买账,“铜钱头”从美感变成了恶谥;演员的扮相,“环肥燕瘦”的钗黛颠倒作“环瘦燕肥”,漱口成了吐口水,喷茶倒似弹射暗器……这就难以拿“忠实原著”来遮羞了。据我接触的“90后”们,只要看过原著的,就没有人喜欢这部剧的——他们还因自己莫名其妙成为挡箭牌,觉得十分冤屈呢。‎ ‎⑤和莎剧一样,《红楼梦》在中国俨然成为产业。从《红楼圆梦》《红楼复梦》种种续书始,对它的“翻修”就不曾停止过。严格来讲,大部分翻修都不太“忠实原著”。大浪淘沙,现在除了专门的研究者,那些续书因为思想的庸俗和文字的低劣,早被遗忘和淘汰。越剧《红楼梦》省略了家族衰亡的线索,突出的是宝黛的爱情悲剧,照旧被奉为经典,多少观众为黛玉之死一掬同情之泪。至于1987版电视剧产生于“探佚派”全盛时期,非但把后四十回统统砍去,换成了当时红学家们的研究成果,不少情节大可商榷,即使对前八十回,也做了大胆裁剪扬弃,其实又何尝完全“忠实原著”‎ ‎?但是它的受众之广,影响之大,文化含量之高,只怕在国产剧中再无其匹。甚至因为新版的翻拍,让更多人愈发深入地了解和热爱这部呕心沥血的大制作。当年那批演员,活灵活现地存在于几代人记忆中,与原著难以拆分。‎ ‎⑥所以我绝不排斥《红楼梦》再一次翻拍,参照RSC《哈姆雷特》的经验,即使演员裸体上场我都能够接受——只要他们演的确实是《红楼梦》,而不是被谑称为“天雷梦”的东西。 (节选自2010年7月26日《文汇报》)‎ ‎1.下列有关 “忠实原著”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作者不大赞同有些人的“指斥它风格怪异,糟蹋经典”观点,因为那些人对“忠实原著”有误解。 ‎ B.作者也不赞同导演李少红的“大量直接取自小说的旁白”来作为“忠实原著”的解释。 ‎ C.在作者看来,真正意义上的“忠实原著”有时候也并不排除大胆裁剪扬弃的一些做法。 ‎ D.作者认为,“忠实原著”就是要按照原著的故事情节或者原著的精神来具体演绎。 ‎ ‎2.下列说法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A.新版剧用原著旁白代替表演算不上忠实于原著,只能表明编导能力有问题。 ‎ B.文字能力、想象力以及运用镜头能力等的贫乏是演员拍戏的最大的障碍。 ‎ C.由于审美情趣的不同,试图贴近“90后”年轻人的做法本身无可非议 ‎ D.运用现代化的摄影技术不应成为新版电视剧《红楼梦》批判的依据。 ‎ 文字能力、想象力以及运用镜头能力等的贫乏是演员拍戏的最大的障碍。 ‎ ‎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越剧《红楼梦》以及1987版的电视剧都省略了家族衰亡的线索。 ‎ B.昆剧爱好者以及一些“90后”对于新版电视剧“红楼梦”编创都不同程度地提出了否定。 ‎ C.那些不大“忠实原著”而思想庸俗和文字低劣的原著翻修最终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被社会所淘汰。 ‎ D. 作者认为,那种不顾电视剧特有的视听艺术而跟随原著亦步亦趋的做法并不见得就是忠实原著。 ‎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三小题,1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6题。‎ 心与手 ‎〔美〕欧•亨利 ‎  在丹佛车站,一帮旅客拥进开往东部方向的BM公司的快车车厢。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衣着华丽的年轻女子,身边摆满有经验的旅行者才会携带的豪华物品。在新上车的旅客中走来了两个人。一位年轻英俊,神态举止显得果敢而又坦率;另一位则脸色阴沉,行动拖沓。他们被手铐铐在一起。‎ ‎  两个人穿过车厢过道,一张背向的位子是唯一空着的,而且正对着那位迷人的女人。他们就在这张空位子上坐了下来。年轻的女子看到他们,即刻脸上浮现出妩媚的笑颜,圆润的双颊也有些发红。接着只见她伸出那戴着灰色手套的手与来客握手。她开口说话的声音听上去甜美而又舒缓,让人感到她是一位爱好交谈的人。‎ ‎  她说道:“噢,埃斯顿先生,怎么,他乡异地,连老朋友也不认识了?”年轻英俊的那位听到她的声音,立刻强烈地一怔,显得局促不安起来,然后他用左手握住了她的手。‎ ‎  “费尔吉德小姐,”他笑着说,“我请求您原谅我不能用另一只手来握手,因为它现在正派用场呢。”‎ ‎  他微微地提起右手,只见一副闪亮的“手镯”正把他的右手腕和同伴的左手腕扣在一起。年轻姑娘眼中的兴奋神情渐渐地变成一种惶惑的恐惧。脸颊上的红色也消退了。她不解地张开双唇,力图缓解难过的心情。埃斯顿微微一笑,好像是这位小姐的样子使他发笑一样。他刚要开口解释,他的同伴抢先说话了。这位脸色阴沉的人一直用他那锐利机敏的眼睛偷偷地察看着姑娘的表情。‎ ‎  “请允许我说话,小姐。我看得出您和这位警长一定很熟悉,如果您让他在判罪的时候替我说几句好话,那我的处境一定会好多了。他正送我去内森维茨监狱,我将因伪造罪在那儿被判处7年徒刑。”‎ ‎  “噢,”姑娘舒了口气,脸色恢复了自然,“那么这就是你现在做的差事,当个警长。”‎ ‎  “亲爱的费尔吉德小姐,”埃斯顿平静地说道,“我不得不找个差事来做。钱总是生翅而飞的。你也清楚在华盛顿是要有钱才能和别人一样地生活。我发现西部有个赚钱的好去处,所以——,当然警长的地位自然比不上大使,但是——”“大使,”姑娘兴奋地说道,“你可别再提大使了,大使可不需要做这种事情,这点你应该是知道的。你现在既然成了一名勇敢的西部英雄,骑马,打枪,经历各种危险,那么生活也一定和在华盛顿时大不一样。你可再也不和老朋友们一道了。”‎ ‎  姑娘的眼光再次被吸引到了那副亮闪闪的手铐上,她睁大了眼睛。‎ ‎  “请别在意,小姐,”另外那位来客又说道,“为了不让犯人逃跑,所有的警长都把自己和犯人铐在一起,埃斯顿先生是懂得这一点的。”‎ ‎  “要过多久我们才能在华盛顿见面?”姑娘问。‎ ‎  “我想不会是马上,”埃斯顿回答,“我想恐怕我是不会有轻松自在的日子过了。”‎ ‎  “我喜爱西部,”姑娘不在意地说着,眼光温柔地闪动着。看着车窗外,她坦率自然,毫不掩饰地告诉他说:“妈妈和我在西部度过了整个夏天,因为父亲生病,她一星期前回去了。我在西部过得很愉快,我想这儿的空气适合于我。金钱可代表不了一切,但人们常在这点上出差错,并执迷不悟地——”“我说警长先生,”脸色阴沉的那位粗声地说道,“这太不公平了,我需要喝点酒,我一天没抽烟了。你们谈够了吗?现在带我去抽烟室好吗?我真想过过瘾。”这两位系在一起的旅行者站起身来,埃斯顿脸上依旧挂着迟钝的微笑。‎ ‎  “我可不能拒绝一个抽烟的请求,”他轻声说,“这是一位不走运的朋友。再见,费尔吉德小姐,工作需要,你能理解。”他伸手来握别。‎ ‎  “你现在去不了东部太遗憾了。”她一面说着,一面重新整理好衣裳,恢复起仪态,“但我想你一定会继续旅行到内森维茨的。”‎ ‎  “是的,”埃斯顿回答,“我要去内森维茨。”‎ ‎  两位来客小心翼翼地穿过车厢过道进入吸烟室。‎ ‎  另外两个坐在一旁的旅客几乎听到他们的全部谈话,其中一个说道:“那个警长真是条好汉,很多西部人都这样棒。”‎ ‎  “如此年轻的小伙子就担任一个这么大的职务,是吗?”另一个问道。‎ ‎“年轻!”第一个人大叫道,“为什么——噢!你真地看准了吗?我是说——你见过把犯人铐在自己右手上的警官吗?”‎ ‎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警官出场的时候脸色阴沉,行动拖沓,是因为他担心罪犯会伺机脱逃,自己完不成任务,这表明他忠于职守。‎ B.见到费尔吉德时,警官想根据她对埃斯顿的反应,来决定自己怎样应付,所以一直偷偷地察看着姑娘的表情。‎ C.费尔吉德和埃斯顿谈得太久太久,以致警察听得很不耐烦,不得不借口去抽烟室过烟瘾,以结束他们的谈话。‎ D.临别时,费尔吉德说:“我想你一定继续旅行到内森维茨的”,语带讥讽,表明她已经看出埃斯顿其实是罪犯。‎ ‎5.小说中“脸色阴沉”的警官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5分)‎ ‎6.小说结尾交代埃斯顿不是警长,而是罪犯。其实前文已经做了多处暗示铺垫,请具体分析。(5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中国制造”走向了世界,为中国的经济带来了一个持续高速的增长。但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情况下,中国的自主创新能力确实受到了严峻的考验。每次经济危机之后,都会带来一个巨大的创新。因为危机淘汰了很多落后的,再一次占领市场的时候必须是先进的。正是危机的不断刺激,才有世界经济的波澜壮阔的发展,才有不断地创新。中国不得不创新。如果不创新的话,依然是中国制造。中国制造,技术是人家的,中国依然在一个极低的层面加工产品,而且用的是我们自己的原料、资源和环境。这样发展下去是非常被动的,不仅挣不到很大的利润,而且我们的环境、我们的资源负担会很重,所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或者核心应该是提升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 ‎ ‎(摘自李义平《中国经济要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材料二:‎ 制造业仍然是促进经济增长、吸纳就业、活跃创新的重要力量,保持制造业的竞争力和较快发展对于刚刚步入工业化后期阶段的中国来说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近年来,中国的劳动力、土地价格快速上涨,兼之人民币升值、油价和运费提高等因素,“中国制造”赖以依存的低成本优势被严重削弱,中国制造业面临巨大的挑战。应对挑战,一方面,要提高传统产业、成熟产业的竞争力;另一方面,要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未来产业竞争的制高点。要加强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建立以企业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合作体系;要增加对教育和培训的公共投入,完善在职教育和培训体系,提高制造业产业工人的素质;要鼓励企业开展以技术寻求为目的的逆向国际直接投资和跨境并购,利用全球创新资源提高我国的产业技术水平。‎ ‎(摘自李晓华《提高“中国制造”竞争力》)‎ 材料三:‎ 品牌是一个国家竞争力和国际地位的核心体现,更是企业的生命所在、灵魂所系。在全球经济竞争中,作为一种高度稀缺资源的知名品牌,正为少数发达国家所垄断。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快速发展,我国制造业产值在2010年就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但是,我国工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显著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却寥寥无几。新世纪以来,我国工业品牌发展水平虽有提升,但仍与其发展规模和地位不相匹配,我国工业企业的规模效应并未转化为品牌效应。中国企业更依赖利用大批量生产与批发式销售的商业模式来实现企业财富的增长,凭借增加要素投入和加强成本控制来获取成功,而忽视了通过产品、服务和自身形象的品牌化塑造来提升企业价值。‎ ‎(摘编自张厚明《“中国制造”走“品牌强国”道路》)‎ 材料四:‎ 今天,当世人以全新目光打量中国的时候.中国制造的形象也在悄然改变。中国制造正在把优质、精品、创新等关键词刻印在铭牌之上。“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中国制造转型升级作出重要论述。从中,人们可以发现突围破局之路,可以体会中国制造被赋予的新的时代定义。中国制造,当以创新为灵魂,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中国制造,当以品质为生命;没有优良品质.制造强国的地位就无法确立。像对待生命一样重视品质,以工匠精神锻造世界品牌,中国制造才能焕发新的生机活力。中国制造当以人才为根本,建设制造强国,需要培养和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制造业人才队伍。相比技术的研发、产品的创新,这一过程更加需要定力和耐心,也更加呼唤企业界、教育界和政府部门等各方的共同努力。‎ ‎(摘编自辛识平《新定义“中国制造”》)‎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经济危机发生,落后的被淘汰,先进的占领市场,危机的不断刺激促进经济的向前发展。‎ B.制造成本提高,竞争优势削弱,需要努力提高原有产业的竞争力,培育发展新兴产业。‎ C.批量生产、批发式销售,能形成规模效应,促进企业财富增长,因此要强化品牌意识提升价值。‎ D.推动中国制造、中国速度、中国产品向中国创造、中国质量、中国品牌转变,促进中国制造的转型升级。‎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世界经济要不断向前发展,就必须要有经济危机,因为经济危机可以刺激创新意识的产生。‎ B.中国制造面临的挑战,既有外在的,也有内在的,就内在而言,就是要重塑新的竞争优势。‎ C.品牌是国家竞争力和国际地位的体现,我国工业产品知名品牌少,竞争力不强,国际地位低。‎ D.将中国建成制造强国,人才是根本,培养人才与研发技术、创新产品不同,需要定力和耐心。‎ E.领导人的“三个转变”,为中国制造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为企业家们突围破局指明了道路。‎ ‎9.请结合材料,谈谈实现“中国制造”的转型升级需要从哪些方面去努力。(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源,令顺民心。”故论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管仲富拟于公室,有三归、反坫,齐人不以为侈。管仲卒,齐国遵其政,常强于诸侯。‎ ‎(选自《史记·管晏列传》)‎ ‎10.下列对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B.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C.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D.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11.下列文学常识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荀子》十二卷。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荀子的许多思想为法家所吸取。在人性问题上,他主张性恶论,认为后天环境可以改善人的恶的本性。他重视教育的作用,强调教育功能的重要,有积极意义。‎ B.“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像《捕蛇者说》《马说》都属“说”一类文体。‎ C.韩愈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 D.《孟子》是一部记录春秋末期思想家孟子言行的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 )‎ A.管仲后来家业非常富足,有“三归”“反坫”,可齐人并不认为他奢侈。管仲的子孙在齐国享受世禄,十几代有封邑。‎ B.管仲早年和鲍叔牙经商,老是赔本,作了齐国的相之后,才慢慢展露了他的才华,他利用地处海滨的便利,发展经济,使齐国强大起来。‎ C.齐桓公做公子时与公子纠是对手,但他即位后却能重用公子纠的亲信管仲,可见其心胸开阔,难怪他最后能成就一代霸业。‎ D.鲍叔牙这个人不太优秀,但他善于识别人才,以至于在管仲被重用之后,天下人并不怎么看重管仲,而是赞美鲍叔牙能知人。‎ ‎13.把下面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2)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8分)‎ 送李端 唐 卢纶 故关①衰草遍,离别自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泪空相向,风尘②何处期。‎ ‎﹝注﹞①故关:故乡。②风尘:社会动乱。‎ ‎14.下列对作品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离别自堪悲”紧承上句脱口而出,应接自然,看似平淡,却为本诗定下了深沉感伤的基调,起了提挈全篇的作用。‎ B.“人归暮雪时”与上句照应。“人归”照应“路出”,“暮雪”照应“寒云”,自然和谐,与上句构成一幅完整的严冬送别图。‎ C.“少孤为客早”,诗人从“少孤”“为客早”的角度,感叹自己丧父,身世飘零,从侧面表达对友人漂泊颠沛之苦的同情。‎ D.“风尘何处期”,诗人运用反问的手法,将笔锋转向对未来的预卜,写出了感情上的余波。含蓄委婉,言有尽而意无穷。‎ ‎15.尾联的“泪”中包含了哪些情感?(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0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处(10分)‎ ‎⑴韩愈在《师说》中阐述了在学问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之后,提出的择师的标准是“,”。‎ ‎⑵韩愈在《师说》中,表明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位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两句是“,”。‎ ‎⑶《荀子·劝学》中通过对“见者远”“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原因的分析,最后得出的结论是“,”。‎ ‎⑷《荀子·劝学》中“,”两句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通过“木”“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⑸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第Ⅱ卷 表达题 三、语言表达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9分)‎ 北宋王安石笔下特长少年方仲永的遭际,代有其事。受虚荣心、名利心等不良影响,一些“望子成名、望女成星”的家长,热衷于奔走在童星制造的路上,对有特长的孩子,倾尽一切资源,带孩子参加花样繁多、“套路”很深的娱乐活动、选秀比赛,孩子日常生活也处在夸张的模仿和表演状态。‎ 前不久,据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七成多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成名、赚大钱住豪宅,而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的孩子占两成,只有的孩子长大后想成为志愿者、公益人士。有观点指出,在少年儿童培养教育上,一些家长正走在的路上。‎ 也有家长认为:“不都说出名要趁早吗?让我的孩子尽早出名,积累财富,也没啥错!”俗话说,早熟的果子撑不到丰收的金秋。银河星布,的星也就那么几颗。过早地让孩子游走于名利场,消费孩子的童年,这对孩子健康人格以及“三观”的塑造,有百害而无一利。‎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身为家长,如果( ),方仲永的悲剧就可能被反复复制。‎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快马加鞭 凤毛麟角 背道而驰 璀璨夺目 B.揠苗助长 凤毛麟角 南辕北辙 光彩照人 C.揠苗助长 屈指可数 南辕北辙 璀璨夺目 D.快马加鞭 屈指可数 背道而驰 光彩照人 ‎18.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据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显示:七成多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成名、赚大钱住豪宅,而两成的孩子以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 B.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显示:七成多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成名、赚大钱住豪宅,而以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的孩子占两成 C.据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七成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成名、赚大钱住豪宅,而以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的孩子占两成 D.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七成多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成名、赚大钱住豪宅,而占两成的孩子以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把孩子的童年当快消品,寄望早成名挣大钱,沉醉于“童星制造”的虚妄中 B.把孩子的童年当快消品,沉醉于“童星制造”的虚妄中,寄望早成名挣大钱 C.沉醉于“童星制造”的虚妄中,寄望早成名挣大钱,把孩子的童年当快消品 D.沉醉于“童星制造”的虚妄中,把孩子的童年当快消品,寄望早成名挣大钱 ‎20.请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另写两句话。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6分)‎ 屈原沉吟汨罗,九死不悔,用满怀高洁之志彰显了生命的价值;司马迁含屈忍辱,发愤著书,以一部传世之史解读了生命的价值;;‎ ‎。我们终于明白:生命总归要结束,价值永存世间。‎ ‎21.日常生活中,讲究措辞文雅和形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请写出下列不同场合中使用的词语或句子。(4分,每空1分)‎ 示例:比赛夺了冠军,可以直接说“夺冠”;文雅一点,可以说“折桂”“夺魁”;如用四个字,可以说“成为擂主”“传来捷报”;甚至还可用“雄壮的国歌声响起来了”这样的句子来表达。‎ ‎(1)决赛输了,可以直接说“失利”;文雅一点,可以说“”;如用四个字的成语或熟语,可以说“”‎ ‎(2)比赛平了,可以直接说“战平”;如用四个字的成语或熟语,可以说“互交白卷”、“”、“”。‎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老少两个人同时在沙漠里种胡杨树。年轻人待树苗成活以后,每隔三天就要来给它浇水,而老人一等到树苗成活以后,就来得很少;即使来了,也只是把被风刮倒的树苗扶一扶,不浇一点水。转眼几年过去了,胡杨树都长得很粗了。忽然有一天刮起了沙尘暴,第二天风停后,两人惊讶地发现,年轻人种的胡杨几乎全被风刮倒了,有的甚至连根拔起;而老人种的树,只是被风吹折了一些树枝,吹掉了一些树叶。年轻人很诧异,问起原因,老人道:“你经常给树浇水施肥,它的根就不往泥土深处扎。如把树栽活以后就不去理睬它,逼得它们不得不把自己的根一直扎到地底下的泉源中去。有这么深的根,这些树怎能轻易被风刮倒?”‎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 ‎【参考答案】‎ ‎1.D【解析】根据第五段分析可知该项表述是错误的。‎ ‎2.B【解析】“文字能力、想象力以及运用镜头能力等的贫乏”应该是“编导”的问题。‎ ‎3.A【解析】“省略了家族衰亡的线索”是越剧《红楼梦》,后者没有省略。‎ ‎4.B【解析】A原因主要是警官不想让人看出和他拷在一起的人是罪犯,这与“忠于职守”无关。C“警官听得很不耐烦”不够恰当,“不耐烦”的成分也许有,但警官可能更多考虑的是自己的职责,也担心埃斯顿说多了容易显露真实身份;D从小说中费尔吉德的语言和神情来看,他没有“看出埃斯顿其实是罪犯”,“语带讥讽”也错。‎ ‎5.(1)尊重别人,理解别人。他认为虽然埃斯顿犯了罪,但还是应该维护他作为人的尊严,所以在人前尽力保护他;(2)温厚善良,损己利人。他为了让罪犯有些“面子”,不致给他造成心灵的重负,谎称自己是罪犯,罪犯是警长(3)聪明机敏,善于应对。在罪犯刚要开口解释时,他抢先说话,替罪犯遮掩;当姑娘的眼光再次被吸引到了手铐上时,为打消她的疑虑,他及时得体地解释;他以去抽烟为名,适时打断费尔吉德和埃斯顿的对话。‎ ‎6.(1)“年轻英俊的那位听到她的声音,立刻强烈地一怔,显得局促不安起来”‎ ‎,埃斯顿的难堪不安暗示他不光彩的身份;(2)“所以----,当然警长的地位自然比不上大使,但是----”埃斯顿说话吞吞吐吐,说明他对自己的假警长身份感到不安(3)当姑娘问“要多久我们才能在华盛顿见面”时,埃斯顿回答“我想不会马上”,“我想恐怕我是不会有轻松自在的日子过了”,暗示他其实是罪犯,要长时间在内森维茨服刑(4)“埃斯顿脸上依旧挂着迟钝的微笑”,不自然的笑表现的是内心的不安,身份的尴尬(5)“我可不能拒绝一个抽烟的请求”,说明他明白警官让他离开的意思,而他不是警长。(意思答对即可)‎ ‎7.C【解析】选项中“因此”不正确,原文“而忽视了”为转折关系。此处逻辑关系不当。‎ ‎8.BE【解析】A项混淆条件,错在“就必须要有经济危机”。原文“正是危机的不断刺激,才有世界经济的波澜壮阔的发展”是必要条件,选项变成了充分条件。C项无中生有,错在“竞争力不强,国际地位低”。D项曲解文意,原文意思是都需要定力和耐心,而培养人才是“更加需要”。‎ ‎9.①中国制造需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②中国制造需要重塑竞争新优势;③中国制造需要提升企业品牌价值;④中国制造需要打造新形象。‎ ‎10.B ‎11.D【解析】应该是战国时期。‎ ‎12.C【解析】A、应为“鲍叔的子孙在齐国享受世禄” B、文中无“老是赔本”之意 D、鲍叔牙这个人不太优秀,缺乏依据,另“天下人并不怎么看重管仲”不恰当。‎ ‎13.(1)管仲被任用以后,在齐国执政,桓公因此而称霸,(并以霸主的身份)多次会合诸侯,使天下安定,这都是管仲的智谋。(采分点①“介宾短语后置句”②“以”③“匡”④判断句 ⑤ 句意通顺各占1分)‎ ‎(2)人不称赞管仲的才能,反而赞美鲍叔能够识别人才。(采分点①“多”②“贤”③“知人”句意通顺2分)‎ ‎【参考译文】‎ 管仲,名夷吾,是颍上人。他年轻的时候,常和鲍叔牙交往,鲍叔牙知道他贤能。管仲家贫,经常占鲍叔的便宜,但鲍叔始终很好地对待他,不因为这些事而有什么怨言。随后,鲍叔侍奉齐国公子小白,管仲侍奉公子纠。等到小白即位,做了齐桓公以后,公子纠被杀,管仲也被囚禁。鲍叔牙于是向齐桓公推荐管仲。管仲被任用以后,在齐国执政,桓公因此而称霸,(并以霸主的身份)多次会合诸侯,使天下安定,这都是管仲的智谋。‎ 管仲说:“‎ 我当初贫困时,曾经和鲍叔一起做生意,分财利时自己总是多要一些,鲍叔并不认为我贪心,(因为他)知道我家里贫穷。我曾经替鲍叔谋划事情,反而使他更加困顿不堪,陷于窘境,鲍叔不认为我愚笨,(因为他)知道时运有时顺利,有时不顺利。我曾经多次做官多次被国君驱逐,鲍叔不认为我不成器,知道我没有遇到好时机。我曾多次作战,多次战败逃跑,但鲍叔不认为我胆小,(因为他)知道我家里有老母需要赡养。公子纠失败,召忽为之殉难,我被囚禁遭受屈辱,鲍叔不认为我没有廉耻,(因为他)知道我不把小的过失看作是羞耻,而是把功名不显扬于天下看作耻辱。生养我的是父母,真正了解我的是鲍叔啊。”‎ 鲍叔推荐了管仲以后,自己却情愿做管仲的下属。他的子孙世世代代在齐国享有俸禄,得到封地的有十几代,多数是著名的大夫。因此,天下的人不称赞管仲的才能,反而赞美鲍叔能够识别人才。‎ 管仲出任齐相执政以后,凭借着小小的齐国在海滨的条件,流通货物,积聚财富,使得国富兵强,与百姓同好恶。所以,他的说法是:“仓库储备充实了,百姓才懂得礼节;衣食丰足了,百姓才能分辨荣辱;国君的作为合乎了法度,六亲才能团结。”“不提倡礼义廉耻,国家就会灭亡。”“国家下达政令要像流水的源头,政令要顺着百姓的民心。”所以,政令符合下情就容易推行。百姓想要得到的,就给他们;百姓所反对的,就废除掉。‎ 管仲执政的时候,善于把祸患转化为吉祥,把失败转化为成功。他重视分别事物的轻重缓急,慎重地权衡事情的利弊得失。齐桓公实际上是怨恨少姬(改嫁)而向南袭击蔡国,管仲就寻找借口攻打楚国,责备它没有向周王室进贡包茅。桓公实际上是向北出兵攻打山戎,而管仲就趁机让燕国整顿召公时期的政教。在柯地会盟,桓公想背弃曹沫逼迫他订立的盟约,管仲就顺应形势劝他信守盟约,诸侯们因此归顺齐国。所以说:“懂得给予正是为了取得的道理,这是治理国家的法宝。”‎ 管仲富贵得可以跟国君相比拟,拥有三归和反坫,齐国人却不认为他奢侈僭越。管仲逝世后,齐国仍遵循他的政策,常常比其它诸侯国强大。‎ ‎14.D 【解析】“含蓄委婉”错,应为“直率明白”‎ ‎15.①故园衰败之悲。诗人借衰草、寒云、暮雪表达了对故乡家园颓丧的悲慨。②送别友人之悲。直抒胸臆“自堪别”,别后“掩泪空相向”。 ③感叹身世之悲。幼时丧父,多年客居他乡,在外漂泊,历经磨难,晚逢知己。 ④社会动乱之悲。“多难”写出了社会动荡,尾句则表达了与友人相见无期的悲伤。‎ ‎16.(1)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2)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4)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5)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17.C ‎ ‎18.B ‎ ‎19.C ‎20.杜甫颠沛流离,浪迹天涯,用满腔忧国之情凸显出生命的价值;文天祥富贵不淫,威武不屈,用一颗赤子之心诠释了生命的价值 ‎(形式上:人物+经历特点(两个四字词语)+用(以)名词性短语+两字动词+生命的价值;内容上,这两个例子要能说明“生命总归要结束,价值永存世间”)(每句3分)‎ ‎21.(1)败北/折戟; 饮恨赛场/铩羽而归/屈居亚军(2分,每空1分)‎ ‎(2)握手言和/难分伯仲/均无建树/难决雌雄(2分,每空一分)‎ ‎(注意:能按题目要求表达出比赛“输”或“平”的意思,即可给分)‎ ‎22.(1)在子女的教育、人才的培养方面,一定要有科学的方法、长远的眼光。‎ ‎(2)一味关心爱护有可能会贻误被关爱者的一生。‎ ‎(3)逆境成才、顺境可能会使生命变得脆弱、要夯实基础。‎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