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3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黑龙江省大庆十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大庆十中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23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方言作为一种文化,可谓博大精深。各种方言版的影视,比如四川方言版《猫和老鼠》,可谓是小孩子的最爱,电视剧《武林外传》里面更包含了陕西、天津、东北等多个地方的语言。由于各个地方的语言文化特色,也产生了很多笑话。 无论是从情感还是文化传承方面讲,说方言,学方言,懂方言,都是乡土文化传承的重要内容。方言是历史留给每个人的珍贵遗产,是本土文化积累之后注入每个人灵魂深处的信息。无论现代文明如何洗礼,乡音的基本信息永远丢不了。由于方言众多,就难免会产生一些笑话。这些笑话逐渐成为人们忙碌的学习与工作中的小插曲,并被人收集。一天,两个四川人去北京打工,两人下了火车,不知道路,咋办呢?走路又不知道路,没有办法,只好硬着头皮去打的,上车后,都不敢说话,一个就对另一个说:你开腔我不开腔。另一个也对他说:你开腔我不开腔。司机想,“你开枪,我不开枪”,遇到抢劫的了,于是把他们送到了派出所。方言笑话牵起了方言生命的脉搏,很多人爱方言,因而编制方言笑话。 方言的魅力不仅仅局限于方言笑话给人们带来了愉悦身心的好处,更多的是方言作为一类独特的语言使人类的语言趋于多样化和丰富化,但是方言也存在着危机。上海大学中文系教授钱乃荣认为,方言里有比普通话丰富得多的生活、情感用语,在动作的细微区分、事物的性状描绘等方面都更具体。这是方言比普通话往往要生动幽默、有趣传神、在文艺表达里更受欢迎的原因。方言作为一个地方的特色,理所当然应该使其发扬光大。如果方言消失,很多地方戏曲,如浙江的越剧、上海的沪剧、广东的粤剧等都可能会消失,那将是我们这个民族的悲哀。 在方言文化陷入如此的尴尬局面时,一些我们曾经耳熟能详的方言歌曲,比如湖北的“龙船调”、“山路十八弯”等,已被冷落一旁,为流行的英文歌曲和标准的普通话歌曲所替代。现代的年轻人必须因为工作或者家庭的原因而不得不使用普通话,很难想象多年以后,当其他地区的人来询问关于自己家乡的方言时,自己一概不知,那又会是如何一种尴尬的场面。 方言与俗文学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是俗文学产生的基础,民歌、传说、民间故事、地方戏曲、曲艺等是方言性最强的文学样式。方言本身属于地域文化,而方言又是厚重的地域文化的载体,是地域文化生存的根基,与地域文化具有一种水乳交融的密切关系。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五花八门的方言存在,也就没有五光十色、五彩缤纷的地方文化。一种语言,就是一种文化,一种语言(方言)的消失,就意味着一种文化的消失,这种多元文化的消失,其损失是无法估量的。 所以,在方言笑话给我们带来如此多的乐趣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正视方言的促进一国文化多元化的重要性,必须看到方言文化现阶段所处的不良地位,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请先保护好方言,这样我们的民族才更有生命力。 1.下列关于方言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方言是由各个地方不同特色的语言文化形成的一种博大精深的文化。 B.方言使人类的语言更加多样化和丰富化,并能促进一国文化的多元化。 C.方言比普通话更加生动幽默、有趣传神,它在文艺表达里广受欢迎。 D.方言与地域文化关系密切,它既属于地域文化,又是地域文化的载体。 2.下列对要保护好方言的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方言是乡土文化传承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历史遗留给人类的一项宝贵的遗产。 B.方言受到了很多人喜爱,方言笑话带给了人们很多乐趣,没有方言就没有笑话。 C.方言是地域文化生存的根基,方言消失带来多元文化的消失,其损失无法估量。 D.方言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力,五花八门的方言成就了五彩缤纷的地方文化。 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电视剧《武林外传》里面因为包含了陕西、天津、东北等多个地方的语言要素而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 B.方言是本土文化积累之后注入每个人灵魂深处的信息,这种牵起方言生命的脉搏的信息永远不会丢失。 C.方言作为一个地方的特色,应该发扬光大。方言一旦消失,地方戏曲如越剧、沪剧、粤剧等都将随之消失。 D.方言具有促进文化多元化的作用,使我们的民族更有生命力,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应该首先保护好方言。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文字,回答4—6题。 材料一: 【本报北京2月14日电(记者李韵)】日前,文化部在其官网首页发布《各地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情况评估报告》。报告显示,《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下简称《非遗法》)颁布五年来,各地落实情况喜忧参半。 2011年6月1日,《非遗法》正式实施。为掌握法律实施五年来的落实情况,总结经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文化部于2016年组织开展了《非遗法》贯彻落实情况检查,并委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对贯彻落实情况进行评估。 评估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8月31日,全国有24个省(区、市)颁布了非遗的地方性法规共72部。其中,17个省(区、市)的省级法规是在《非遗法》实施后制定的。但是,从全国范围看,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完善,北京市、天津市、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海南省、四川省、青海省7省(区、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性法规尚未出台,立法工作亟待推进。 评估报告显示,2011年至2015年底,全国各省级财政累计投入163731万元,有10省(市)累计投入5000万元以上。尽管五年来,各省财政投入逐年增加,但是依然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各省普遍存在保护经费不足的问题。 截至2016年,文化部命名了四批共1986名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各省(区、市)批准公布了14928名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估报告显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老龄化问题较为突出,在世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中超过70周岁的已达50%以上,开展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迫在眉睫。有些传承人在抢救性记录过程中,就已经离开人世:一些传承人年事已高,无法完全展现技艺。部分艺术院团改制后,面临着经营压力,有的传承人待遇因此受到影响,出现了无人肯学、后继乏人的状况。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7年2月15日第9版) 材料二: “我们就是要把非遗文化传承作为工作、作为职业,通过现代工作室的打造和经营,希望能够找到一条非遗文化传承的职业化道路,避免因为入不敷出、生活难以为继而面临失传的窘境。”糖画传承人高光耀说。虽然近两年商业演出市场机会增多,但是相比于其他演出形式,他们的收入不算高,由此可以看出大众对于传统文化的接受度还有待提高,而这其中,既需要传承人自身的坚持与创新,也需要更多社会力量投入。 (摘编自《大众日报》2017年 2月15日19版《非遗文化传承路在何方》) 材料三: 《中国诗词大会》的成功形象地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只要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借鉴现代模式,激发出人们的兴趣,就能打造成现代时尚,就能成为网红,就能很好地图粉。我们应该做好非遗+互联网这个加法,让非遗的文化魅力在互联网靓丽起来,普及起来,传播起来。可以采用动画开发、趣味知识比拼、全国非遗知识接龙等方式,非遗在互联网火了,关注的人就多了。 (摘编自南方网《落实“非遗法”还需做加法》,2017年2月16日) 4.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材料一显示,《非遗法》实施后,多省颁布了地方性法规,财政投入逐年增加,这是可喜的现象。 B.材料二认为,大众对于传统文化的接受度还有待提高,这其中需要传承人和社会共同努力。 C.材料三提出,非遗文化要吸引大众,可以借助现代传播手段。 D.三则材料表明,非遗保护需要非遗传承人有创新能力,更需要他们有不计报酬的无私奉献精神。 5.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材料一提出了立法工作有待推进、保护经费不足、非遗面临失传等问题,旨在引起地方政府对非遗保护的重视。 B.材料二肯定了非遗传承人在面临困境时自寻出路的精神,也含蓄地批评了大众对非遗保护工作的不重视。 C.三则材料都直面非遗保护的现实困境,材料二、三针对材料一提出的问题只是从一个角度探寻出路,并未给出所有问题的解决办法。 D.三家媒体都关注非遗保护这一文化热点,与国家重视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一致,体现媒体的社会责任感。 6.如何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请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的看法。(8分) 二、古诗文阅读(43分) (一)文言文阅读(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 陶渊明传 萧统 陶渊明,字元亮。或云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人也。曾祖侃,晋大司马。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 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有日矣。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 后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不以家累自随,送一力给其子,书曰:“汝旦夕之费,自给为难,今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劳。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公田悉令吏种秫,曰:“吾常得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征著作郎,不就。 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渊明尝往庐山,弘命渊明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栗里之间邀之。渊明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舁篮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俄顷弘至,亦无迕也。 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当阳与渊明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浔阳,日造渊明饮焉。每往,必酣饮致醉。弘欲邀延之坐,弥日不得。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渊明;渊明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尝九月九日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渊明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 自宋高祖王业渐隆,不复肯仕。元嘉四年将复征命,会卒。时年六十三。谥号靖节先生。 选自《全梁文.陶渊明传》有删减 7.下列句中划线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 候:等候 B.公田悉令吏种秫 悉:全部 C.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 赋:写作 D.弘欲邀延之坐 邀:邀请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 B. 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 C. 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 D. 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 9. 下列文中相关文化常识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解归,自请解职辞官归家,古代官职升降调动有一些专用词语,官职升迁有拔、擢、拜、封等;官职调任有迁、徙、调、出;官职降职有罢、黜、免、谪。 B.黄昏,十二时辰之一。十二时辰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 C.绶,官印,解绶去职指辞职归隐。 D.阴历九月初九,我国古代以九为阳,九月九日正是阳月阳日,故名“重阳”。民间在重阳节有插茱萸、饮菊花酒、举行庙会、登高等风俗。因“高”与“糕”音同,所以重阳节又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10.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陶潜博学多识,擅长写文章。他的《五柳先生传》中的五柳先生安贫乐道,这一形象被当时人认为是他自己的真实写照;他在辞去彭泽令时作了《归去来兮辞》。 B. 陶潜仕途短暂。因亲人去世,家里贫穷,去做了州祭酒,但嫌官场烦琐,任职不久,就解职回家,此后,还担任过镇军、建威参军、彭泽令等职。 C. 陶潜清高不群。他不接受江州刺史檀道济的馈赠,起初也不愿意同江州刺史王弘交往,更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 D. 陶潜任真自得。他曾将颜延之赠送的二万前全都送至酒家;有时坐在菊花丛中,有时抚弄无弦琴寄托情感;如果自己喝醉,就叫客人先回去。 11.将文中划线的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 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 (2) 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2-13 题。 渔翁① 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②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注① 本诗作于诗人被贬为永州司马时期。②欸乃:指渔歌,一说指摇橹声。 12.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这首诗以时间为序,描述了渔翁的活动:夜宿晨起,汲水燃竹,日出打渔。 B.三、四句的描写内容,既有自然景色,又有人物行踪:渔翁不知何时已离岸。 C.日出之后,“欸乃一声”打破了山水的宁静,诗歌的感情也由低沉转入昂扬。 D.苏轼说“子厚晚年诗极似陶渊明”,此诗与“采菊东篱下”一诗风格正相似。 E.柳宗元谪居永州时著有山水游记“永州八记”,其写作主旨与本诗相同。 13.诗人借渔翁这一形象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10分) 14.(1)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用拟人化的手法表现作者恰似一只倦飞的鸟儿返巢的心情的语句是“___ ,___ ”。 (2)《归去来兮辞》作者最后以“__ ,___ ”二句作为结语,点出全篇主旨,充分体现了作者的处世态度和人生哲学。 (3) 身临天阔水远、野鸭高飞、秋霞绚丽的优美环境,我们自然会联想到初唐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的“_________ ,_________”。 (4)《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_________ ,_________”。 (5)《庄子•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 ,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4分) 15.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为迎接国庆节大到来,我县最大的康乐家园社区活动室里,一些书法爱好者正在舞文弄墨,进行着书法比赛。 ②亚洲投资银行的顺利成立和运营,将惠及亚投行各国,也将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这是不言而喻的。 ③现在的生活水平虽比以前有了极大的提高,但还是需要瞻前顾后,从细处打算;还是要节俭,不可铺张浪费。 ④政府和企业都在处心积虑的为大中专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只要毕业生要求放低一些,就业并不是一件难事。 ⑤单调的生活、狭窄的空间和严格的管理让人对航母生活心生厌倦,但航母追梦人依然甘之如饴,执着追求强军梦。 ⑥高三一轮复习对学生巩固基础知识至关重要,有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粗心大意,不假思索,所以成绩提高很慢。 A.①②④ B.①③⑥ C.②③⑤ D.④⑤⑥ 16.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国庆”期间,杭州湾跨海大桥的车流量增大,平均每天超过4万多辆。 B.垃圾邮件、木马病毒和低俗内容等三大网络危害已在国内得到有效控制。 C.发展核电产业具备投资大的问题,核电开发将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 D.解决老百姓看病贵问题的关键,最主要的办法是制定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17.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3分) A.会议开始前,主持人特别提醒:“为了保持会场安静,请各位关闭手机,否则后果自负!” B.有人从公交车上往外扔香蕉皮,一位乘客冲着他说:“老兄,你太过分了!积点德吧!” C.酒店经理对员工们说:“大家要用心做好服务工作,让客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D.提到自己的父亲,老刘动情地说:“令尊经常告诫我们,做人要清清白白。” 18.下列文化常识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 星宿,是中国古代汉族民间信仰和道教崇奉的星神,具体是指“四象”和“二十八宿(读音 xìu)”。“四象”是在东、南、西、北四方都有一位守护神,分别是:青龙、朱雀、白虎、玄武。 B. 三径,西汉末,兖州刺史蒋诩隐居后,在院里竹下开辟三径,只与求仲、羊仲来往。后来,三径便成了隐士住处的代称。 C. 晦,阴历每月第一日;朔,阴历每月最后一日。 D. 弱冠,指20岁,古代以20岁为弱年,行冠礼,为成年人。 19.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6分) 云南的“思茅市”改成“普洱市”,四川的“南坪县”更名为“九寨沟县”后,城市的知名度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经济有了较快发展,可见,更名必然带来城市经济的发展。我市的名字不够响亮,这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经济发展。如果更名,就一定会带来我市的经济腾飞,因此,更名的事要尽快提到日程上来。 ①更名并不一定能带来城市的发展。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一提到根的作用,可能首先想到①__ ___ 。这两项是绝大多数植物根系的本职工作。然而,进化史上最早出现的根,作用却并非吸收水分和吸取养料,而是②__ _____ ,这种早期类型的根被称为假根。 ③__ ___,是因为这些根内没有运输水分和养料的通道,它仅有的作用就是固定植株。假根将植物固定在合适的生活环境中,会降低风吹和水流的影响,提高其生存几率。 四、作文(60分) 2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⑴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 ⑵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 ⑶有信念、有梦想、有奋斗、有奉献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 ⑷青年有着大好机遇,关键是要迈稳步子、夯实根基、久久为功。 ⑸要充分发挥青年的创造精神,勇于开拓实践,勇于探索真理。 ⑹广大青年人人都是一块玉,要时常用真善美来雕琢自己,不断培养高洁的操行和纯朴的情感,努力使自己成为高尚的人。 上面是习总书记寄语青年的金句,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从中选择两三句立意,表明你的态度,并阐述你的看法。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 1、 C(“方言比普通话更加生动幽默、有趣传神”错,绝对化。)3分 1、 B(“没有方言就没有笑话”错。)3分 2、 D(A因果关系不成立,原文无相关信息。B“这种牵起方言生命的脉搏的信息永远不会丢失”错,文中“牵起方言生命的脉搏的”指的是方言笑话。C“将随之消失”绝对化,原文是“都可能会消失”。)3分 4. D(3分) 从材料二可见非遗传承认也需要增加收入,三段材料皆未有要非遗传承人不计报酬之意。 5. B(3分) 材料二没有批评大众的意思。 6. (8分) ①政府推进立法工作,增加保护经费;②加强对非遗传承人的培养,非遗传承人也要坚守传统文化,并创新传统手艺及经营方式;③借助现代传播手段,吸引大众关注。④需要有更多社会力量投入非遗保护中。 7. A(3分) 候:拜访 8. B(3分) 9. C(3分) 绶:官印;解绶去职指辞职,没有归隐的意思. 10. B(3分) 解析:错在“亲人离世”,应是“亲人年迈”。 11.(10分) (1)陶渊明叹气说:“我怎么能为五斗米的俸禄向乡里小儿折腰!”当天就解下官印辞去官职,写了一篇《归去来》赋。(“解绶、赋、状语后置”各一分,句意2分) (2)陶渊明不懂音律,却收藏了一张无弦琴,每次喝酒喝得畅快了,都弹拨一番寄托心意。(“蓄、适、寄”各一分,句意2分) 12. C、E(5分) C项解析“打破了山水的宁静”错误,这里是以动写静的手法;“诗歌的感情也由低沉转入昂扬”也是错误的,原诗没有体现这种感情变化,表现的依然是诗人内心的孤寂。E项“写作主旨与本诗大致相同”错。 13.答案:本诗刻画了一位自由闲适的渔人形象。他饮清湘,燃楚竹,伴山水,唱渔歌,夜宿晨起,驾船打渔,悠闲淡然。诗人借此表达自己遭贬之后对恬淡安适生活和自由人生的向往之情。(6分) 14.名句默写(10分)略 15. C(3分) ①舞文弄墨:玩弄文字技巧。(贬义)④处心积虑:存在着某种想法,早已有了打算。形容用尽心思地谋划(贬义)。排除AD,⑥不假思索: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中性词)。在这用不加思索更合适;故选C. 16. B(3分) A“超过”“多辆”重复,且“平均”后一般接具体数字;C“具备……问题”搭配不当;D“关键”“最主要的”杂糅,可改为“……问题的关键,是制定……”“解决老百姓看病贵问题,最主要的办法是……”。 17. C(3分) A语气太生硬;B“积点德吧”有些不留情面;D“令尊”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18. C (3分) “晦”指阴历每月最后一天;“朔”指阴历每月第一天。 19. ①名字不够响亮不一定影响经济发展 ②更名不一定会带来本市的经济腾飞(6分) 20. ①吸收水分和吸收养料 ②固定植株的位置③之所以称其为假根(6分) 21.(60分)略 参考译文 陶渊明,字元亮.有人说他叫陶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境内)人.他的曾祖父陶侃,是晋朝的大司马(官职名).陶渊明少年时就有很高的志向,博学多识,擅长写文章;聪颖洒脱,卓尔不群,任性率真,清高自负.曾经著作《五柳先生传》自娱自乐,当时的人称这本书为实录. 孝敬老人,家里很穷,被起用任命为州祭酒(官职名),忍受不了官场琐事,不久自己弃官回家了.州郡召他担任主簿,没有接受.亲自耕种自给自足,得了疾病.江州刺史(官职名)檀道济前去探望他,陶渊明卧床挨饿好几天了.檀道济说:“贤人处世,朝廷无道就隐居,政治开明就出来做官,如今你生在开明盛事,为什么自己如此糟践自己呢?”陶渊明回答说:“我怎敢充当贤人,我的志向比不上他们.”檀道济送给他粮食和肉,他却挥手叫檀道济离开. 后来担任镇军、建威参军(官职名).陶渊明对亲戚朋友说:“我打算当一个小县的县令过隐居的生活,可以吗?” 当政者听说后,调任他为彭泽县令.不带家眷独自上任,送了一个劳力给他的儿子,写信说:“你每天的用度,要自给自足,现在派给你一个佣人,帮助你砍柴打水.他也是别人的儿子,你要善待他.”官府的公田都让人种高粱,说:“我常常能喝醉酒就够了.”妻子、儿子坚持要求种粮食,于是下令二顷五十亩的田地种高粱,五十亩种粮食.年终,恰逢州郡派督邮(官职名)到彭泽县,下属请示陶渊明说:“您应该装束整齐穿官服面见他.”陶渊明叹气说:“我怎么能为了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当天就解下官印辞去官职,写了一篇《归去来》赋.朝廷征聘他为著作郎(官职名),没有接受. 江州刺史王弘打算和他结交,却请不来他.陶渊明曾经去庐山,王弘让陶渊明的老朋友庞通之准备酒席,在半路粟里(地名)邀请他.陶渊明脚上有病,让一个门生和两个儿子交替抬轿,到了以后,欣然和庞通之一同饮酒.不一会王弘到了,陶渊明也没有抵触的情绪.起初颜延之(人名)担任刘柳后军功曹(官职名),在浔阳和陶渊明有交情,后来到始安郡做官,经过污阳(地名),常常到陶渊明的住所饮酒.每次去,都要畅饮直到喝醉.王弘打算邀请颜延之赴宴,整天都找不到.颜延之临调走的时候,留下二万钱给陶渊明;陶渊明全部送给酒店,以便以来就能喝酒.曾经在九月九日在房子边上菊花丛中闲坐,时间长了,采了一手菊花,忽然赶上王弘送酒来了,随即就喝,喝醉才回去.陶渊明不懂音律,却保存了一张无弦琴,每次喝酒喝到酣畅之处,都弹拨一番寄托新意.来拜访的人不论贵贱,只要有酒就招待他们.陶渊明如果先喝醉,就告诉客人:“我喝醉了要睡觉,你可以走了.”他的天真直率达到这种地步. 自从宋高祖(南北朝时期的宋,宋高祖刘裕)的基业渐渐兴盛,再不愿意做官.元嘉(南北朝宋文帝年号)四年将要接受朝廷征聘,恰好去世了,时年六十三岁.谥号靖节先生. 装 订 线 内 不 准 答 题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