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3 发布 |
- 37.5 KB |
- 1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南省三门峡市外国语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模拟(一)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www.ks5u.com 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何为幸福?对于伊壁鸠鲁学派来说,人只有去掉灵魂中不必要的欲望,才能幸福;在斯多亚主义者看来,刹那幸福即是永远幸福;在康德那里,幸福是“对自己的状态的满足”,又与内心的道德律令息息相关;对加缪来说,幸福就像西西弗斯那永远无法抵达的终点。对幸福的思考几乎伴随着整个西方哲学史,幸福问题是哲学家们思考最多的问题之一。 罗素批判性地继承了伊壁鸠鲁、亚里士多德等哲人的幸福思想,并提出了自己的幸福观。他对幸福的思考,贯穿于对政治和宗教的思考中;他对幸福的追问,也奠定了他的道德哲学体系。 罗素的幸福观集中体现于《幸福之路》一书中,他写下此书时,正是20世纪30年代,那是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尽管人们的生活早已驶离了上帝宰制的码头,然而,人们所谓的“幸福”还是和对上帝的信念息息相关,罗素批判压抑人性的宗教道德准则,认为人之幸福未必与宗教信仰有关;与此同时,面对工业的发展,一战的满目疮痍,罗素开始思考人之幸福的要素。 在罗素看来,现代人不幸的来源有两个,一是社会制度,二是个人心理。社会制度问题不是罗素幸福观谈论的重点,相反,罗素认为,人的不幸福往往来自错误的伦理观、道德观和思维习惯。罗素认为,有时压倒人的最后一根稻草不是大问题,而是小情绪。现代生活节奏之快,竞争之过度,常常令人有倦怠感,除却身体的疲惫,精神疲劳才是困扰人的主因。罗素认为,现代人的精神疲劳主要由焦虑引起,面对一时无法解决的问题,人们总是辗转反侧,殚精竭虑,陷入焦虑的漩涡,却无法彻底解决问题。在现代人焦虑的问题上,罗素提倡一种精神自律,他认为,人们应该真正直面问题,尝试找到解决办法,不然就暂时放下,过多思考反而于事无补。 罗素对烦闷的看法则颇为深刻。在罗素看来,消极情绪不一定都是坏的,烦闷的对立面不是欢愉,而是兴奋。为了缓解烦闷,人们纵情声色,无止境地找乐子,然而,“越是隔夜过得好玩,越是明朝显得无聊”。在罗素看来,烦闷未必不是好事,烦闷是沉静生活的前奏,是伟大生活的标志。 他在《幸福之路》中说,“一切伟大生活都含有乏味的努力。” - 18 - 哲学家苏格拉底和妻子的生活一成不变;康德的生活高度自律,他一生的活动空间就是自家的方圆十里。面对现代人的烦闷,罗素不提倡无节制的刺激和兴奋,而希望人们找到贴合兴趣的事业,去寻找长久而高质量的欢愉。 对于现代人热衷的旅行,罗素也表达了他的看法,“太多旅行,太多复杂印象,不适合年轻人,纵使他们的成长不再寂寞,殊不知唯寂寞才能生产果实……不能忍受烦闷的一代,必定是渺小的一代”。罗素并非排斥消遣,但在他看来,无节制的娱乐往往会令人麻木,学会沉淀,忍耐烦闷,为生活留下一方空白的天地,才是可取的。 (选自战宇婷《罗素的幸福观为何总能抚慰现代人?》) 1.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对罗素所持有的幸福观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罗素所持有的幸福观选择性吸收了伊壁鸠鲁、亚里士多德等哲人的幸福思想。 B. 罗素认为人的幸福不一定与宗教信仰有关,批判压抑人性的宗教道德准则。 C. 罗素幸福观的提出受到经济上工业发展与一战带来的破坏两个方面的影响。 D. 罗素不关注社会制度问题,认为人的不幸福来自错误的伦理观、道德观和思维习惯。 2.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面对焦虑,罗素认为人们需要直面问题,尝试寻找解决办法或是暂时放下问题。 B. 罗素认为,无节制的娱乐往往会令人麻木,生活需要忍耐烦闷,留出空白。 C. 罗素对幸福的思考中贯穿着对宗教和政治的思考,对幸福的追问奠定了其道德哲学体系。 D. 面对现代人的烦闷,罗素认为其是沉静生活的前奏,唯寂寞才能生产果实。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加缪认为,幸福是“对自己的状态的满足”,与内心的道德律令息息相关。 B. 在罗素看来,消极情绪不是坏的,烦闷的对立面不是欢愉,而是兴奋。 C. 罗素认为精神疲劳均由焦虑引起,面对问题人们总是焦虑却无法彻底解决。 D. 面对现代人的烦闷,罗素希望人们能找到贴合兴趣的事业,长久而高质量的欢愉。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 18 - 在人类历史上曾经爆发过多次全球性传染疾病,导致人口骤减、家族灭亡,造成的巨大伤害和损失甚至远远超过战争。历史上最为恐怖和神秘的传染疾病是黑死病,在1348年 -1352年的时间里,它把欧洲变成了死亡陷阱,断送了1/3 人口的生命,其导致的死亡和恐慌完全可与两次世界大战相提并论。 随着卫生和医药领域的进步,人类远离了很多病原体的侵害,然而与日俱增的人口密度和出国旅游人次使病毒的传播更加迅速,全球性传染病更容易大规模爆发,例如起源于西非的埃博拉是一种十分罕见的烈性传染病毒。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产生埃博拉出血热。埃博拉的死亡率极高,在50%~90%之间,致死原因主要为中风、心肌梗塞、低血容量休克和多发性器官衰竭。世界卫生组织负责人将其称为全球迄今所面对的“和平年代的最大挑战”。对于人类来说,最大的危险是那些潜伏的疾病,因为它们包含有未知的病原体,而且目前没有疫苗,尤其是那些具有高传染性但症状并不明显的疾病,危险系数要大得多。 (摘编自李忠东《威胁人类生命的传染病》) 材料二: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各个AI企业、技术团队快速响应,各显其能,充分发挥人工智能赋能效用、协力抗击疫情。AI算法可以对病毒基因进行快速分析。疫情期间快速确诊肺炎病人面临一定困难,核酸检测试剂短缺、假阴性,都在影响肺炎病人的确诊。AI算法的介入,能够快速分析病毒基因,提升确诊效率。 浙江省疾控中心上线的自动化全基因组检测分析平台,将病毒基因分析的效率由原来的一小时缩至半小时。这套全基因组检测分析平台相比较传统的病毒基因检测方法,有几个方面的提升和优化。首先,检测范围广,相比较核酸检测主要检测病毒序列的两个片段,应用AI算法的全基因组检测分析平台基本能覆盖到病毒的全基因组,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传统检测方法可能存在假阳性和假阴性等漏检的问题。其次,可以提前发现病毒变异的情况。第三,该分析平台配备了蛋白结构分析功能。病毒有其序列,序列就是需要检测的物质,病毒的蛋白结构是其真正发挥毒性的东西,蛋白结构当然是跟序列比较相关,但是也需要有一套分析方法去构建它的结构。 - 18 - 该分析平台同时提供了二级结构、三维结构的分析功能,可以帮助疾控人员快速检测到病毒,并知道病毒的结构,进一步帮助他们提升分析和研究能力。该平台基于AI对影像进行分析,辅助临床医生进行决策诊断,得到越来越多医生的认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目前核酸检验的困境。该平台正尝试向更多省市的疾控中心推广,虽然现在还在优化的阶段,但是通过科技力量去抗击疫情将会是一个趋势。 (摘编自杨雪梅《抗疫阻击战,AI有技可施吗?》) 材料三: 在COVID-19、甲型H1N1流感、禽流感等传染病肆虐全球的背景下,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也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并将直接检验几年来中国公共卫生管理体系建设的现状。 传染病预防工作是一项综合复杂、又需不断调整变化的系统性工作,这项工作离不开公共卫生管理的常规手段——法律法规。法律法规作为公共卫生管理的重要手段,为公共卫生应急事件的处理提供可靠的法制保障。在依据已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以及《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又相继出台了《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和《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其中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各级政府、各相关部门在应急事件中的职责。这些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将使公共卫生管理部门在应对突发疫情时能统一行动、有法可依。同时,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加强监测和预警,完善监测信息网络,建立预警制度;建立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和调用机制;开展培训、演练,使卫生应急能力迅速得到提升。 坚持统一领导和分级负责,坚决服从统一指挥,遵循相关的技术要求甚至法律要求也就成为赢取胜利的关键。在预防工作中为了达到国家防控的两个关键目标——有效防控大规模出现疫情和聚集性疫情爆发,要群策群力,而把握好公共卫生管理常规手段的干预尺度将会是制胜法宝。我国现已构建起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突发事件卫生应急法规体系,并能够根据对突发事件认识的深化及技术发展及时充实调整该体系。 (摘编自孙荫众《公共卫生管理在传染病预防中的定位与千预》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与日俱增的人口密度和人们出国旅游活动的增加更易导致全球性传染疾病大规模爆发。 - 18 - B.埃博拉病毒被称为“和平年代的最大挑战”,死亡率极高,是危害性极大的一种烈性传染病。 C.人工智能逐步成熟,借助AI等科技力量应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已成为未来抗疫的一个趋势。 D.法律法规是公共卫生管理中的重要手段,其不断健全有利于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开展。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传统的病毒基因检测方法检测范围窄,不能及时预判病毒变异,影响了肺炎病人的确诊。 B.全基因组检测分析平台大体覆盖肺炎病毒的全基因组,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传统检测方法漏检的问题。 C.多项法律法规出台,将使我国公共卫生管理部门在应对突发疫情时能统一行动、有法可依。 D.传染病防治工作中,预防疫情的关键在于把握好公共卫生管理常规手段的干预尺度。 6.传染病防治工作应从哪些方面着手?请综合三则材料,简要概括。(6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紫绡帘 聂鑫森 很久以来,高府的长子高琪就嗅到一种死亡的气息,弥漫在庭院、廊厅各处,使他疑窦丛生,并产生深重的恐惧。 他常在黄昏时,站在歇凉的晒台上,俯瞰层层叠压的褐黑的屋顶,觉得那些屋顶上深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那些秘密郁积着血腥的厚重的颜色。他同时又为这些莫名其妙的想法而自责,父亲高老太爷年过八十,不是活得挺好的吗?高府上下也是一派祥和的气象,哪里有半点关于死亡的痕迹呢?但他的这种感觉始终无法用理性抹去。 高琪端着本月的账本以及一沓银票,穿过长廊到后院去。他每月的月底按例去向父亲禀告钱庄的情形。除此之外,父亲再不接见他和他的二弟三弟,六年了。 - 18 - 六年前,他的满弟高玖突然提出要去留洋,一去便再无消息。高老太爷不知是过于伤心还是过于淡漠,从此便不出后院的大门,只是每月分别接见高琪和他的弟弟高琛、高环。接见是在高老太爷的光线暗淡的卧室里,一年四季卧室中间都挂着一道紫绡帘,朦朦胧胧可见蓄着长髯的高老太爷坐在紫绡帘那边的一把太师椅上,旁边站着他年轻的姨太太凤珠,很裊娜的样子。帘幕两侧分立着两个威风凛凛的保镖,腰间别着短刀。 高琪和他的弟弟每次去晋见,总觉得寒气森森。隔着帘幕,他们看见父亲的面容很模糊,紫色使得房间充满诡异的气氛。高琪无数次地为那道紫绡帘而难过。他想倘若没有这道帘子,他可以看清父亲的白发添了多少,额头的皱纹是否加深;父亲也可以看看儿子们渐老的身姿。每次,他端着的账本和银票都由保镖接过,从帘子一侧呈给凤珠,凤珠再递给高老太爷。于是由凤珠问话,高琪一一作答。高琪不明白父亲为什么不说话,言语变得如此金贵。但他感觉到凤珠和父亲目光时有交会,很温柔很惬意。然后,他退出卧室,飞快地逃离后院。后院的门便关了。 六年来,高府由衰微之状逐渐地兴旺发达起来, 这一点高琪和高琛、高环都觉得十分怪异。高老大爷突然变得睿智起来,发出了一道道指令,诸如变卖乡下的大多数田产和房产,在城中开起了钱庄和化工厂、绸厂,让他们兄弟三人分别管理。 高琪想:假若满弟高玖不留洋,父亲还会要办一个什么实业呢?他们四兄弟中,数满弟最聪明最有魄力。凤珠就多次赞扬过高玖,说他又英俊又干练,最讨女人喜欢的。 可惜,高玖走了。高老太爷因失去满儿子,突然变得衰老,变得怕死,后院的围墙加高,添了保镖,连会见儿子们都如此戒备森严。 只有凤珠越变越年轻,笑得非常俏丽,一身都是风情。 她比高老太爷整整小了四十五岁。 高琪站在后院的厚重的院门前。院门是漆黑的,上面的虎头铜环闪闪发亮,绝似一张巨大的黑脸上嵌着的两只大眼睛,使他不寒而栗。他知道院门后站着人,只要咳一声,便会轰然而开的。 高琪在闲暇时,或者到打靶场去玩枪,或者约高琛和高环到某座僻静处的酒楼聊天。 高琪一边喝酒,一边说:“满弟怎么没一点消息呢?” 高琛、高环只是点头,说:“是啊,是啊。” 高琪又说:“ - 18 - 爹好像很懂得经营,什么都瞒不过他,每月的账目他都要看。年纪这样大了,是我们的福气。” “是啊,是啊。” 兄弟们酒足饭饱之后,便各回自己的家里去。他们都住在高家的大庭院里,只是自成格局。 高琪回到家里,觉得很悲哀。 他总是嗅到一种死亡的气息,浓浓地熏染着高府,使他很窒息很郁闷。 他使劲地咳了一声。院门开了,两个家人谄笑着请安:“大公子,请! 随即院门又关了。 高琪嘴角叼着一丝冷笑。 上月的这一天,高琪来见高老太爷,远远地站在紫绡帘前,突然问道:“爹,你想满弟吗?我们好想他。” 高琪隐隐见高老太爷的嘴角动了动,好像想说什么,站在旁边的凤珠,偷偷伸出一只穿红软缎鞋的小脚,碰了碰高老太爷的脚,然后说:“你父亲常念叨着玖儿,怎么连个音讯都没有,他在海外一个人快活,忘了我们了。”凤珠伸出的那只脚,红红的如一瓣莲花,给高琪的印象极深。当然是一个很轻佻的印象。 高琪一步一步走向高老太爷的卧室。他的脚步比往常要从容得多。他知道有一个秘密即将露底,因而他的心跳得烈烈的。 他又站在紫绡帘前了。 “爹,儿子向您请安。” 凤珠说:“大公子好。 高琪说:“爹越来越健旺,真是我们的福气。” 凤珠笑了:“也是我的福气。” 一个保镖走过来,接过账本和银票,从帘幕一侧走进去,递给凤珠。 就在这一刻,高琪大喝一声:“满弟别来无恙?”话音未落,高琪从怀里掏出手枪。枪声响了。 紫绡帘立即撕开一个洞口,周围染着一圈烟痕,帘子惊恐地晃动。 太师椅上栽下了一个人。栽倒的那一个瞬间,他用手扯落了整把的长髯。 凤珠疯叫起来,面色苍白如纸。 高琪吼道:“谁也不要动!我在外面已布置好了人,谁动谁死!都听我的安排!”卧室里一时静若坟场。 三天后,高府开始向各处发丧:高老太爷不幸因病辞世。 - 18 - 凤珠抽抽噎噎传出话来:“老太爷临终前嘱咐尽快入棺入土,他不想让任何人看他的遗体。” 高琪说:“既是父亲的意思,就遵照他的话办。” 高琛和高环浑然不知地哭得死去活来。所有的眷属都跟着哭号。 凤珠拍棺恸号,一双着白素鞋的小脚不停地跺着方砖地面。 高琪看着这双小脚,心头漫上一片暖意。但随即眉头一跳,默念道:爹,你九泉有知,就放心吧。高玖弑父而诱后母,这个孽障总算是除了! “高老太爷”的丧事轰动了全城,那种排场无人可及。 高琪搬进了后院。原先的保镖出出进进都跟着他,一个个忠心耿耿。 三个月后,凤珠忽然将高氏三兄弟请到面前,说是她要随老太爷去,免得他在阴间太冷寂。”接着便服毒自尽了。 高琪的儿子做了了钱庄的大掌柜。 高琛、高环每月一次来向高琪禀告厂子运行的情形。高琪在大厅堂里查验账本和银票。 高府在城中风光依旧。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9年14期)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讲述了一个惊心动魄的弑父杀弟的故事,这个故事是从高琪的眼中和心灵中展开叙述的。 B、小说中作者把高玖勾结后母、谋杀父亲、接管高家的情节作为暗线来处理了。 C、小说中凤珠突然召集三兄弟开会并服毒自尽的情节,是通过高琪的心理描写展示出来的。 D、小说的作者通过必要的概述和包含细节的材料把故事的起因发展 “折叠”起来,为读者最后形成因果解读做铺垫。 8.小说以“紫绡帘”为题目,有什么作用?(6分) 9.这篇小说在叙述上有哪些特点?(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 18 - 公孙弘,名弘,字季,一字次卿,齐地菑川人。少为薛狱吏,有罪,免。家贫,牧豕海上。年四十余,乃学春秋杂说。武帝初即位,招贤良文学士,是时,弘年六十,以贤良征为博士。使匈奴,还报,不合意,上怒,以为不能,弘乃移病免归。元光五年,复征贤良文学,菑川国复固推上弘。弘至太常,是时,太常令所征儒士百余人各对策,弘第居最下。策奏,天子擢弘对为第一。召入见,拜为博士。时通西南夷道,置郡,巴蜀民苦之,诏使弘视之。还奏事,盛毁西南夷无所用,上不听。待诏金马门。弘复上疏曰:“陛下有先圣之位而无先圣之名,有先圣之民而无先圣之吏,是以势同而治异。” 公孙弘为学官,悼道之郁滞,乃因制请曰:请为博士官置弟子五十人,复其身。太常择民年十八已上,仪状端正者,补博士弟子。郡国县道邑有好文学,敬长上,肃政教,顺乡里,出入不悖所闻者,诣太常,得受业如弟子。一岁皆辄试,能通一艺以上,补文学掌故缺;其高弟可以为郎中者,太常籍奏。治礼掌故以文学礼义为官,迁留滞。请以秩择补左右内史、大行卒史、郡太守卒史等。”自此以来,则公卿大夫士吏斌斌多文学之士矣。” 弘为人恢奇多闻弘为布被食不重肉每朝会议开陈其端令人主自择不肯面折庭争。习文法吏事,而又缘饰以儒术,上大说之。弘奏事,有不可,不庭辩之。尝与主爵都尉汲黯请间,汲黯先发之,弘推其后,是以天子大说。弘由是日益贵。尝与公卿约议,至上前,皆倍其约以顺上旨。汲黯曰:“弘位在三公,奉禄甚多。然为布被,此诈也。”上问弘。弘谢曰:“有之。夫九卿与臣善者无过黯,然今日庭诘弘,诚中弘之病。夫以三公为布被,食不重肉,诚饰诈欲以钓名。且臣闻管仲相齐,有三归,侈拟于君,桓公以霸,亦上僭于君。晏婴相景公,食不重肉,妾不衣丝,齐国亦治,此下比于民。今臣弘位为御史大夫,而为布被,自九卿以下至于小吏,无差,诚如汲黯言。且无汲黯忠,陛下安得闻此言。”天子以为谦让,愈益厚之。卒以弘为丞相,封平津侯。 弘为人意忌,外宽内深。诸尝与弘有郤者,虽详与善,阴报其祸。杀主父偃,徙董仲舒于胶西,皆弘之力也。食一肉脱粟之饭。故人所善宾客,仰衣食,弘奉禄皆以给之,家无所余。士亦以此贤之。 元狩二年,弘病,竟以丞相终,谥献侯。 (节选自《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史记•儒林列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18 - A.弘为人恢奇多闻/弘为布被/食不重肉/每朝会/议开陈其端/令人主自择/不肯/面折庭争。 B. 弘为人恢奇多闻/弘为布被/食不重肉/每朝会议/开陈其端/令人主自择/不肯面折庭争。 C.弘为人恢奇/多闻弘为布被/食不重肉/每朝会议/开陈其端令/人主自择/不肯面折庭争。 D.弘为人恢奇/多闻弘为布被/食不重肉/每朝会议/开陈其端令/人主自择/不肯/面折庭争。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3分) A.贤良文学,始于武帝时,简称贤良或文学,是汉代选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科目之一,属于特举。所选人员为通经达变之士,文学实指经学。诏举多在日月之蚀,灾害、瘟疫流行之机。 B. 制,“制曰”是皇帝表达皇恩浩荡、宣示百官时使用的。凡是圣旨中表达皇恩浩荡时,都以"制日”开头。“制日” 只为宣示百官之用,并不下达于普通百姓。“诏曰”是诏告天下。凡重大政事须布告天下所有臣民的,使用“诏曰”,是布告天下臣民的文书。 C. 博士,古为官名。秦朝时,博士官掌管全国古今史事以及书籍典章。汉初沿置,为太常属官。武帝时设五经博士,专掌经学传授。汉代博士的选用,采取征拜和荐举的办法。 D. 三公,汉指丞相、大司马、御史大夫。西汉时候,改以丞相和太尉为中央最高官职,御史大夫次之。其中丞相为最高长官,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同时负责对文武百官的管理。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公孙弘为官早期不顾圣意,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出使匈奴后汇报时所奏不合圣意不得已称病免归;对汉朝在西南夷设置郡县之事及奏对皇帝疑问之事上仍不管不顾,直抒己见。 B.公孙弘在教育改革及官吏选补方面影响深远。他遵照皇帝口谕,拟定了博士弟子名额、生源、考试、小吏长期未晋升者升迁办法,使此后很多文质彬彬的经学儒生得以进入官场。 C.公孙弘引用管仲和晏婴的事例,目的是通过管仲、晏婴的对比,阐明高官应该戒奢、躬行节俭,认为从九卿以下直到小官吏应该没有贵贱的差别,而自己也正是践行这一观点。 - 18 - D、公孙弘后来曲学阿世,多诈无情。与公卿们事先约定好的事,到了皇上面前,却违背约定,顺从皇上的意旨;对曾经有仇怨的人,他表面与他们相处很好,却暗中却加祸报复。 13.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少为薛狱吏,有罪,免。家贫,牧豕海上。(5分) (2)弘谢曰:“有之。夫九卿与臣善者无过黯,然今日庭诘弘,诚中弘之病。(5分) (二)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和乐天早春见寄 元稹 雨香云澹觉微和,谁送春声入棹歌。 萱近北堂穿土早,柳偏东面受风多。 湖添水色消残雪,江送潮头涌漫波。 同受新年不同赏,无由缩地①欲如何。 [注]①缩地:传说中化远为近的神仙之术,后因谓两地相距遥远不能迅速会晤为缩地无术。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人从雨、云的气息中感受到稍微的暖和,不知谁唱出了赞美春天声音的船歌。 B.诗中的“穿上”“受风”给我们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凸显了物候特点和灵性。 C.诗的第五句写雪消水添,意可放船直下,暗含了诗人想要与白乐天早日相见的愿望。 D.诗人惋惜早春之景不能与白乐天同赏,用典故来表达对友人的真挚思念和无奈之情。 15. 有人评价这首诗“写早春,渐渐由微而著”,请结合诗歌谈谈你对这一评价的理解。(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命题人:高研】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改造获得的。“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_________”的君子,就要“_________” - 18 - ,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感叹东吴那个强盛的局面,孙权那个英雄、风流余韵,都经历了无数的风雨,一去不返了,只留下京口供后人欣赏凭吊而已的句子是:____,____。 3、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 , ”两句用浪漫夸张的手法描写沙漠奇寒、彤云密布的景象,并由此过渡到“送别”。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命题人:郭艳丽】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9分) 在__________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园林艺术历史悠久,__________,有着丰富的主题思想和含蓄的意境。江南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杰出,它解决了儒释道等哲学、宗教思想,它__________地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特色鲜明地折射出中国人的自然观和人生观。游赏西方园林,你是“客”;游赏江南园林,你是“主”。到江南园林,你要以一种“到家”的心情去游玩。( )。甚至,你可以想象自己在园子里住下来,随时欣赏那里的朝暾夕月、凝碧流霞、春兰秋菊、亭台轩榭……清风朗月不用买,一切都属于你。这时,你才会发现,这些园子是多么美,令人__________。 17.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江南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杰出,它解释了儒释道等哲学、宗教思想。 B.江南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杰出代表,它解决了儒释道等哲学、宗教思想。 C.江南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杰出,它解析了儒释道等哲学、宗教思想。 D.江南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杰出代表,它蕴含了儒释道等哲学、宗教思想。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你可以肆意地在任何一个地方停下来,坐下来,慢慢观赏 B.你可以肆意地在任何一个地方坐下来,停下来,慢慢观赏 C.你可以随意地在任何一个地方停下来,坐下来,慢慢观赏 D.你可以随意地在任何一个地方坐下来,停下来,慢慢观赏 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浩如烟海 源源不断 耳濡目染 心心相印 B.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 潜移默化 心旷神怡 C.博大精深 源源不断 潜移默化 心心相印 D.浩如烟海 源远流长 耳濡目染 心旷神怡 - 18 - 20.下面是某高中语文组实施新型作文评价方式的流程图。请把这个流程图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字。(6分) 21.为迎接4月23日世界读书日的到来,我校将在学术报告厅举行“中华诵·经典唐宋诗词诵读”大赛。下面是主持人开场白的开头和结尾,请你补出中间部分。要求紧扣主题,言简意赅,有文采。60个字左右。(5分) 唐宋诗词,百花争艳,绰约不凡。它们虽篇幅短小,却画面明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幅幅画面让人陶醉。下面,就让我们去品味经典唐宋诗词无穷的魅力吧!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美国又要退群了,特朗普于2020年5月29日在白宫新闻发布会上宣布,美国将退出世界卫生组织,理由是世卫组织未能完成美国要求的改革。2020年,太不平静了,内有疫情突然爆发、经济按下暂停键、台独猖獗、港暴骚乱……百废待兴;外有病毒全球流行、敌对势力抬头、外需萎缩、贸易霸凌……危机重重。 你一定迷惘过、痛苦过、思考过,这个世界有救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路在何方?我们现在能做些什么?请针对上面材料,以十年后的自己的身份给现在的自己写一封信,加以开导和指引。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及解析 1. - 18 -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辨析。要求选出“对罗素所持有的幸福观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首先对全文进行浏览,找出相关语句进行比较。D项范围扩大,原文为“人的不幸福往往来自错误的伦理观”遗漏了“往往”。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本题重点在于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要注意文中的关联词语、否定副词、程度副词、范围副词、时间副词、提示性词等。有效寻找文本信息,精读相应文字,查找区位的相关叙述与选项有没有意思上的差别,尤其是一些细微的差别,如对象、数量、范围、先后顺序等。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辨析。要求选出“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首先浏览问题及选项,在原文中找到相应句子的位置进行比较。C项偷换概念,原文阐述的是罗素对政治和宗教的思考的同时贯穿着对幸福观的思考,而选项C中则变成了对幸福观的思考中包含着对政治和宗教的思考。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本题重在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转述文意时通过改字的方式转移概念,故意弄错对象,需要考生对文中的重要句子有较为清晰的理解,需要谨慎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每一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 3.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A项张冠李戴,所阐述的观点为康德的观点,而非加缪的观点。B项范围扩大,原文内容为“消极情绪不一定都是坏的”,而选项漏了“不一定”。C项范围扩大。首先,原文内容为“现代人的精神疲劳主要由焦虑引起”,而非选项中的“均由焦虑引起”。其次,原文中是“一时无法解决的问题”令人焦虑,选项中将问题的范围扩大到所有的问题都会使人焦虑且无法解决。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本题重在对文本细节的理解和把握,要注意命题者会故意增删、改动文本中表示范围限制或程度轻重的词语而设置陷阱,出现以偏概全或是转移概念,张冠李戴的情况。 4.C(材料二中提到“通过科技力量去抗击疫情将会是一个趋势”,而非“已成为未来抗疫的一个趋势”。)【4题命题意图、考点】 此题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能力,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仔细区分选项表述与文中内容的差别。 5.C(材料三中提到 “这些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将使公共卫生管理部门在应对突发疫情时能统一行动、有法可依",选项“多项法律法规的出台”说法过于绝对。)【5题命题意图、考点】 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重点在对文中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主要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设错方式一般为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近几年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推断成为一个热点,重点注意无中生有、强拉因果和充分条件、必要条件混淆。 6.答:①控制与日俱增的人口密度和限制出国旅游人次,避免全球性传染病大规模爆发。 ②利用AI算法提升确诊效率,借助科技力量应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 18 - ③完善公共卫生管理体系建设,法律法规是公共卫生管理的常规手段,建构突发事件卫生应急法规体系。(每点2分,共6分) 【6题命题意图、考点】 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要求概括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具体方面,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筛选和整合时注意区分是局部还是综合信息筛选,然后找到具体的答题区位,摘取关键词语作答,重点注意相关段落的段首句和段尾句。 7.答:C(错在“凤珠突然召集三兄弟开会并服毒自尽的情节,” 不是通过高琪的心理描写展示出来的,而是讲述人用补叙的手法交代出来的,这样可以拼全故事的原貌。 设题意图:本体考察考生对小说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8.答:(1)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暗淡的屋子有了紫绡帘,挡住了父子面对面情感交流,进而使高琪产生疑惑,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2)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高玖勾结后母凤珠杀死父亲后,为了掩盖自己罪行,总在带有紫绡帘的暗淡屋子接见高琪,且保持沉默,由凤珠传话,足见思虑缜密,富有心机,心狠手辣。 (3)为小说营造了一种神秘诡异的氛围。小说以高琪对高府心理感知开头,本已在读者心头笼罩了沉寂、压抑、诡秘的气氛,暗淡屋子又悬挂了紫绡帘,更增添文章的神秘氛围。 (设题意图:本题考察学生对小说题目的赏析能力。回答小说题目的作用思考的角度有:线索方面,主题方面,内容方面,表达效果方面,故事情节发展方面,人物形象塑造方面等等) 9.答(1)小说整体运用第三人称叙述,直接客观地展现了故事情节的原貌。 (2)客观叙述与人物心理描写相结合。小说既有对故事的叙述,也有对高琪细腻的心理描写,这样使人物的活动有了思想基础。 (3)顺序与插叙相结合。小说叙述故事既有按时间的推移来叙述故事,也有对往日琐事的回顾,这样使小说在起伏跌宕中展现了情节原貌。 (设题意图:本题考察学生对小说叙述方式的辨析能力。小说的叙述方式常有顺序、倒叙、插叙、补叙、叙述人称、叙述角度等等) 二、本原创试题《公孙弘传》, 选择人物原因:涉及人物为圆形人物,既又刚直不阿的一面,也有圆滑阴险的一面,但是,在历史上该人物对中国官制、对儒士进入官场系统影响深远,故选。 题型及材料设置选取要求:严格按照2019年高考命题考点进行命题,但鉴于提倡群文阅读,故将《史记》中两篇文章相关内容进行组合,形成阅读材料。 断句题,引导学生注意陈述对象、固定词组、文章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特点,答出本题不难。 文化常识考察“制”,高中接触很少,稍有难度,故设为正确项;其他三项均为高中阶段课本中出现过的,均未超纲。 翻译题考查既涉及到常见重要实词“少、谢、善、病”的考查,又涉及到“被动句、状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省略句”的考查,考查较为全面但难度又不大。 10、 B 原文为“ 弘为人恢奇多闻。弘为布被,食不重肉。每朝会议,开陈其端,令人主自择,不肯面折庭争。” 只要注意陈述对象、固定词组、文章本段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特点,答出本题不难。 11、 D 丞相仅仅是最高行政长官 12、C 以偏概全。还为了说明自己遵守礼仪不逾矩、谦逊。 13(1) - 18 - 他年轻时当过薛县的监狱官员,因为犯了罪,被免官。他家里穷,只得到海边去放猪。(少:年轻时;免:被免职;牧豕海上:状语后置翻译出来。前面几处各1分。句意2分 ) (2)公孙弘谢罪说:“有这样的事。九卿中与我好的人没有超过汲黯的了,但他今天在朝廷上诘难我,确实说中了我的毛病。(谢:猜谢罪,1分;善:交好。1分;病:毛病,缺点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公孙弘,名弘,字季,另外还有字为是次卿,是齐地菑川国人,表字叫。他年轻时当过薛县的监狱官员,因为犯了罪,被免官。他家里穷,只得到海边去放猪。直到四十多岁时,才学习《春秋》及各家解释《春秋》的著作。武帝刚即位,就招选贤良文学之士。这时,公孙弘已经六十岁,以贤良的身份被征召入京,当了博士。他奉命出使匈奴,回来后向武帝报告情况,不合皇上的心意,皇上发怒,认为公孙弘无能,公孙弘就借有病为名,免官归家。武帝元光五年(前130),皇帝下诏书,征召文学,菑川国又坚决推荐公孙弘。公孙弘就到了太常那里。太常让所征召的一百多个儒士分别对策,公孙弘的对策文章,按等次被排在最后边。全部对策文章被送到皇帝那里,武帝把公孙弘的对策文章提拔为第一。公孙弘被召去进见皇帝,封他为博士。这时,汉朝开通西南夷的道路,在那里设置郡县,巴蜀人民对此感到困苦,皇帝命公孙弘前去视察。公孙弘视察归来,向皇帝报告,极力诋毁西南夷没有用处,皇上没采纳他的意见。在金马门侍应召对。公孙弘又上疏说“:陛下有古代圣王的地位而无古代圣王的名气,有古代圣王的名气而无古代圣王的官吏,所以形势相同而国家的治理情况不同。” 公孙弘做学官时痛心儒道未发扬,于是根据皇帝的命令请示说:请允许为博士官选置五十个弟子。免除他们的赋税徭役。让太常从百姓中挑选十八岁以上仪表端正的人,补充博士弟子。郡国、县、道、邑中有喜好经学,尊敬长上,严守政教,友爱乡邻,出入言行皆不违背所学教诲的人,赴京师太常处,接受和博士弟子相同的教育。他们学满一年都要考试,能够精通一种经书以上的人,补充文学掌故的缺官;其中成绩好名次高的可以任用为郎中,由太常造册上奏。治礼、掌故之职,是由懂经学礼仪的人担当的,他们的升迁很缓慢造成了人才积压。因此请求依据官秩挑选升补左右内史、大行卒史、郡太守卒史等”皇上说:“准奏。”从此以后,公卿大夫和一般士吏中就有很多文质彬彬的经学儒生了。 公孙弘为人雄伟奇异,见闻广博。公孙弘盖布被,吃饭时不吃两种以上的肉菜。后母死了,他守丧三年。他每次上朝同大家议论政事,总是先开头陈述种种事情,让皇上自己去选择决定,不肯当面驳斥和在朝廷上争论。熟悉文书法令和官场事务,而且还能用儒学观点加以文饰,皇上非常喜欢他。公孙弘向皇帝奏明事情,有时不被采纳,也不在朝廷加以辩白。他曾经和主爵尉汲黯请求皇上分别召见,汲黯先向皇上提出问题,公孙弘则随后把问题阐述得清清楚楚,因此皇上很高兴。公孙弘从此一天比一天地位尊贵。他曾经与公卿们事先约定好了要向皇帝谈论的问题,但到了皇上面前,他却违背约定,而顺从皇上的意旨。汲黯说:“公孙弘处于三公的地位,俸禄很多,但却盖布被,吃饭时不吃两种以上的肉菜,这是欺诈。”皇上问公孙弘,公孙弘谢罪说:“有这样的事。九卿中与我好的人没有超过汲黯的了,但他今天在朝廷上诘难我,确实说中了我的毛病。我有三公的高贵地位却盖布被,吃饭时不吃两种以上的肉菜,确实是巧行欺诈,妄图钓取美名。况且我听说管仲当齐国的相,有三处住宅,其奢侈可与齐王相比,尽管齐桓公依靠管仲称霸,也管仲这种做法是对在上位的国君的越礼行为。晏婴为齐景公的相,吃饭时不吃两样以上的肉菜,他的妾不穿丝织衣服,齐国治理得很好,这是晏婴向下面的百姓看齐。如今我当了御史大夫,却盖布被,这是从九卿以下直到小官吏没有了贵贱的差别,真像汲黯所说的那样。况且没有汲黯的忠诚,陛下怎能听到这些话呢!”武帝认为公孙弘谦让有礼,越发厚待他,终于让公孙弘当了丞相,封为平津侯。 - 18 - 弘为人猜疑忌恨,外表宽宏大量,内心却城府很深。那些曾经同公孙弘有仇怨的人,公孙弘虽然表面与他们相处很好,但暗中却加祸于人予以报复。杀死主父偃,把董仲舒改派到胶西国当相的事,都是公孙弘的主意。他每顿饭只吃一个肉菜和脱壳的粗米饭,老朋友和他喜欢的门客,都靠他供给衣食,公孙弘的俸禄都用来供给他们,家中没有余财。士人都因为这个缘故认为他贤明。 武帝元狩二年,公孙弘发病,终于以丞相的身份死去,谥号是献侯。 14. A(“赞美春天声音”不当,“谁送春声人棹歌”意为谁把春天的声音融进了船歌。) 【设题意图:考察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15.①诗人写早春,首先从天气感受写起,然后写人听到船歌,进而写到萱草、柳树这些具体的春天景物,依照次序/顺序而来,由细微到明显。②诗人写早春,颔联中的萱草、柳树与颈联中的湖水、江潮,由小到大;承转/过渡自然,使得整首诗层层推进,衔接紧密。 评分准则:第①条4分,关键词为“天气”“船歌”/“人听到”“景物”“次序/顺序”一点1分;第②条2分,关键词为“由小到大”“层层推进”答出一点1分。如果把“从萱草.柳树写到湖水、江潮,由小到大”归人到第①条中,亦给分。 [解析]本题从诗论的角度考查诗歌的内容和结构,因此应首先从内容上扣住“写早春,渐渐由微而著”具体分析首联和颔联的内容,然后再从结构的角度分析颔联和颈联的承转特点。需要考生熟悉律诗“起承转合”的结构特点。 【设题意图:考察学生对诗歌手法运用的赏析】 16.考察要点:初高中语文必背64篇,参考过去几年的高考试题真题,诗文结合,且作品分散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设置问题以理解句意为主。 (1)知明而行无过矣 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舞榭歌台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3)瀚海阑干百丈冰 愁云惨淡万里凝 17.【解析】 原文中的“江南园林是……杰出,它解决了……思想”搭配不当,应该改为“江南园林是……代表,它蕴含了……思想”。 【答案】 D 18.【解析】 “肆意”感情色彩不恰当,应是先“停下来”,后“坐下来”。 【答案】 C 19.【解析】 博大精深:形容思想和学术广博高深;多用于形容理论、学识、思想、作品等广博丰富,深奥精微。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书籍等多得无法计算。对象运用错误。源远流长:源头很远,流程很长;形容历史悠久。此处用的是第二个义项,和横线前的“历史悠久”相呼应。源源不断:形容接连不断、连绵不绝。多用于事物,而很少用于人。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耳濡目染:形容听得多了,见得多了,自然而然受到影响。用在句中不恰当。心旷神怡:心情舒畅,精神愉快。心心相印:彼此的心意不用说出,就可以互相了解。形容彼此思想感情完全一致。用在句中不合语境。 20.【解析】 解答这道题目,要理清流程图中的关系。分析流程图可知,教师是课堂管理者,作者要制作文本并提供给同伴,同伴需要对文本进行阅读评价,教师、作者、同伴三方交流之后作者和同伴对文本进行再创作。作答时,要注意字数要求。 【答案】 教师对学生之间的课堂作文评价交流进行管理,首先作者要把制作好的文本提供给同伴阅读,然后阅读的同伴给出阅读评价,最后在教师、作者、同伴三方交流之后,作者和同伴对文本进行再创作。 21. - 18 - 【解析】内容要写唐宋诗词,根据“这一幅幅画面”可知,画线处应描写画面;根据“它们虽篇幅短小,却画面明晰”可知所要填写的内容的特点。回答此题,既可以从唐宋诗词的风格特点入手来描摹画面,也可以从具体的作品入手表描摹画面。题干要求“言简意赅,有文采”,则要求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因为是描写多幅画面,所以最适宜的修辞手法就是排比。回答时要注意字数限制。 【答案】示例一:有的豪放壮阔,如奔涌的长江狂泻不已;有的清新自然,如淙淙的泉水欢腾跳跃;有的低沉晦暗,如漫天的飞沙遮天蔽日 示例二:孟浩然《过故人庄》田园生活、白水青山的美好,李白《将进酒》钟鼓馔玉、纵酒狂歌的超脱,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的雄壮 四、作文: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应用E。 【名师点睛】紧扣材料:能坚定信心,用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紧扣“我们现在能做些什么?”构思作文; 选对文体:论述类、叙述类乃至说明、抒情类的文体都可以自由选择,只要在写作中能体现所选文体的特征;预设对象:“现在的你”属于泛指,考生可思考自己面对的问题和苦恼,“十年后的自己”需要前瞻性的眼光。优秀的文章应该有针对性地面对预设的读者写作,寻求共识乃至注意话语策略。 - 18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