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3 发布 |
- 37.5 KB |
- 2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全*品*高*考*网, 用后离不了! 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建设生态良好的美丽中国是我们的共同理想,而理想的实现必需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世界普遍追求的新型文明,它必须是人的实践主体性造就的当代文明进程与生态改善积极成果的内在走向的一致性状态。在技术实践上,生态文明不可能采取消极的环境保护方式,将人与自然、文明与生态隔绝,而是需要有一种将人的自由自觉实践发展和生态改善高度一致的方式,这就是“生态支持”。 生态支持的人的实践主体性与工业文明时代的人的实践主体性有根本区别。生态支持要求人不再对自然进行统治,而是按照自然界的生态要求来改善生态。其人的实践主体性体现在对生态多物种权益的呵护,对生态价值的责任担当,对生态环境的积极的建设和改善,按照生态美的规律来造型。人的生产和生活不再是无度的,过度生产和过度需求都将被摈弃。生态支持的实践方式是绿色的、生态的,绿色实践和生态实践构成了生态文明积极进步的历史基础。为此,生态支持首先是对以往人们对自然榨取、统治、奴役等实践态度的摈弃,也是对以往资本化逐利生产生活方式,比如过度生产和过度消费、夸耀性消费的摈弃,更是对傲慢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的摈弃。 在生态支持基础上,人们在绿色生产、生活体系中将自己重新纳入一个与自然生态良性互动的完整体系中。人们可以让绿进沙退,改善荒漠;人们可以抚养濒危物种,以大量繁殖来抵御物种消失的厄运,积极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自然世界;人们可以按照生态规律改善生活环境,使天蓝地绿水净气清;人们可以不断利用基因工程,使千万年前自然灭绝的物种复活,不断再现大自然所不能的过程;人们可以在所有生态化的实践中发展人类事业,并让人类得到最好的享受,成就新的幸福生活。 人类只要向生态化方向释放自己的实践潜能,就可以积极推进生态文明。生态支持表明了生态环境对人类的回报是积极的,生态支持的回报就是生态服务。我们需要一个越来越大的生态支持和服务,这一支持和服务不仅是宜居的、审美的,而且是产业的和经济的。只有越来越大的生态的支持和服务,才能持续地激起人类投入越来越多的生态实践的热情,形成良性循环;而越来越大的生态支持和服务,也只有在积极的生态实践投入的基础上才能获得。竭泽而渔是传统实践方式的基本特征,不可再生的资源被无情榨干之后,生态支持不可持续,人类自己必然面临生存危机,因此生态支持一定是建立在生态实践基础上的良性循环系统。人类只有建立生态支持和服务系统,才能进入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境界;而只有主要部门和地区建立生态支持和服务系统,人类才能建立生态文明,我们也才能实现生态建设的美好的中国梦。 (摘自《新华文摘》2015年第2期,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生态文明要求人的发展与生态改善必须具有同向性,不可把文明与生态对立起来。建设生态良好的美丽中国离不开生态文明。 B.生态支持就是人类按照自己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改善高度一致的要求,用自已积极的实践方式不断改善生态环境的方式。 C.工业文明时代人们按照自己的要求改善生态,生态支持要求实践主体不再对自然进行统治,但要继续发挥人的实践的自觉性。 D.人们既可以依靠自然自发修复不断改善生态环境,又可以通过遏制人的生存和发展来保护环境,这就是“生态支持”。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生态文明不是简单的环境保护,而是需要人们积极的建设和改善生态环境。没有生态支持的实践形态,生态文明就难以建立。 B.生态支持的人的主体性体现在很多方面,例如对生态多物种权益的呵护,对生态价值的责任担当,按照生态美的规律来造型等。 C.生态支持的实践方式是绿色的、生态的,所以人们就会放弃竭泽而渔的传统的实践方式,不可再生的资源就不会被无情榨干。 D.人们摈弃以往资本化逐利生产生活方式,比如过度生产和过度消费、夸耀性消费等,也是生态支持的人的实践主体性的体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人的生存发展在自觉帮助生态的优化中、在与自然生态的良性互动中得到实现,那么人与自然和谐共进的生态家园是可以建成的。 B.积极的生态支持,最终使生态不断改善而为人的发展和幸福提供优质服务,“封山育林”、各种“保护区”正是积极的生态支持的实践。 C.人类向生态化方向释放自己的实践潜能,可以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如可以使天蓝地绿水净气清,成就自己的新的美好的幸福生活。 D.人类只有建立生态支持和服务系统,才能进入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境界,否则人类自己必然面临种种难以应对的生存发展危机。 【答案】 1.D 2.C 3.B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重要词语、归纳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然后浏览选项,之后到文中找到选项所在的位置,并将选项与其进行比较,这类题目编题者会故意曲解文意或以偏概全,特别要关注句中限制性的副词。经比较即可得知D项曲解文意。原文说“一种将人的自由自觉实践发展和生态改善高度一致的方式,这就是‘生态支持’”,选项的内容与原文的意思不符。 考点:理解文章重要词语、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归纳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这类试题出题者常常故意设置错误选项,往往偷换概念或以特殊代替一般等等,这就要求考生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速读选项,找到选项所在的内容区间,以此圈定范围,并将选项与原文进行比较,即可得知C项根据文本第二节内容“生态支持的实践方式是绿色的、生态的,绿色实践和生态实践构成了生态文明积极进步的历史基础。为此,生态支持首先是对以往人们对自然榨取、统治、奴役等实践态度的摈弃,也是对以往资本化逐利生产 生活方式”可知,强加因果。选项中“所以人们就会放弃……”的逻辑关系与原文不符。 考点:归纳和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分析理解的能力。此题会出现的干扰项有以下类型:以偏概全,张冠李戴,胡乱猜测等等。学生要善于对文章内容进行辩证分析、比较、推断。B项“‘封山育林’和各种‘保护区’”不属于“生态支持”,因为这些做法是用隔绝自然与人类活动的方法来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考点:分析理解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赵孟頫传 帝(元世祖忽必烈)欲使孟頫与闻中书政事,孟頫固辞,有旨令出入宫门无禁。 每见,必从容语及治道,多所裨益。帝问:“汝赵太祖孙耶?太宗孙耶?”对曰:“臣太祖十一世孙。”帝曰:“太祖行事,汝知之乎?”孟頫谢不知,帝曰:“太祖行事,多可取者,朕皆知之。”孟頫自念久在上侧,必为人所忌,力请补外。二十九年,出同知济南路总管府事。时总管阙,孟頫独署府事,官事清简。有元掀兒者,役于盐场,不胜艰苦,因逃去。其父求得他人尸,遂诬告同役者杀掀兒,既诬服。孟頫疑其冤,留弗决。逾月,掀兒自归,郡中称为神明。佥廉访司事韦哈剌哈孙素苛虐以孟頫不能承顺其意以事中之会修《世祖实录》召孟頫还京师乃解。久之,迁知汾州,未上,有旨书金字《藏经》,既成,除集贤直学士、江浙等处儒学提举,迁泰州尹,未上。 至大三年,召至京师,以翰林侍读学士,与他学士撰定祀南郊祝文,及拟进殿名,议不合,谒告去。仁宗在东宫,素知其名,及即位,召除集贤侍讲学士、中奉大夫。延祐元年,改翰林侍讲学士,迁集贤侍讲学士、资德大夫。三年,拜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帝眷之甚厚,以字呼之而不名。帝尝与侍臣论文学之士,以孟頫比唐李白、宋苏子瞻。又尝称孟頫操履纯正,博学多闻,书画绝伦,旁通佛、老之旨,皆人所不及。有不悦者间之,帝初若不闻者。又有上书言国史所载,不宜使孟頫与闻者,帝乃曰:“赵子昂,世祖皇帝所简拔,朕特优以礼貌,置于馆阁,典司述作,传之后世,此属呶呶何也!”俄赐钞五百锭,谓侍臣曰:“中书每称国用不足,必持而不与,其以普庆寺别贮钞给之。”孟頫尝累月不至宫中,帝以问左右,皆谓其年老畏寒,敕御府赐貂鼠裘。 (节选自《元史·赵孟頫传》) 4.文中画波浪线处断句正确的项是(3分) A.佥廉访司事韦哈剌哈孙/素苛虐/以孟頫不能承顺其意/以事中之/会修《世祖实录》/召孟頫还京师/乃解。 B.佥廉访司事/韦哈剌哈孙素苛虐/以孟頫不能/承顺其意以事中之/会修《世祖实录》召孟頫/还京师乃解。 C.佥廉访司事韦哈剌哈孙/素苛虐以孟頫不能/承顺其意以事中之会/修《世祖实录》召孟頫还 /京师乃解。 D.佥廉访司事韦哈剌哈/孙素苛虐/以孟頫不能承顺其意以事/中之/会修《世祖实录》/召孟頫还京师乃解。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实录是编年体的一种,是记录一朝一代的国政章制的重要典籍,具有档案性史料的价值,一般以皇帝的谥号或庙号为书名。 B.东宫是太子所居的宫殿名,特指太子。如若太子当了皇帝,曾经长期住过的地方就被称为潜邸。 C.古人称字以示尊重,而称自己则往往用名表示自谦。文中皇帝以字称赵孟頫是对他的极大恩宠。 D.署在古代官场指兼职,意为代理或暂任某职。赵孟頫出京任济南路总管府同知,其长官总管缺任,由赵代理其职,管理府中事务。 6.下列关于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 A.赵孟頫做事小心谨慎。皇帝想让他参预中书省事务时,赵坚决推辞;想到自己长期在皇帝身边办差,必为人所忌恨,所以极力请求外调。 B.赵孟頫平时声望极高。仁宗皇帝平素即知道他的名声,即位后就任命他担任集贤侍讲学士、资德大夫,并把他比作唐代李白、宋代苏子瞻。 C.赵孟頫深受皇帝宠幸。世祖下令赵孟頫出入宫门不受限制,仁宗皇帝得知他年老怕冷不能到宫中来,下令拿出皇宫仓库的貂鼠裘衣赐给他。 D.赵孟頫常受同僚忌恨。担任济南路总管府同知时,韦哈剌哈孙因其不能顺承自己意愿而恶意中伤;仁宗时更有人上书反对他参与国史编写。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每见,必从容语及治道,多所裨益。(4分) (2)又尝称孟頫操履纯正,博学多闻,书画绝伦,旁通佛、老之旨,皆人所不及。(6分) 【答案】 4.A 5.B 6.B 7.(1)(赵孟頫)每次被皇帝召见,一定会从容不迫地谈论治国之道,对皇帝治理天下很有好处。 (2)皇帝又曾经称赞赵孟頫品德崇高,行为端正,知识渊博,见多识广,书法绘画精美绝伦,另外通晓佛、老学说要义,这些都是其他人赶不上的。 【解析】 4. 试题分析:文言断句有其规律可循。一是句末语气词,比如“也、耶、乎……”;二是句首发语词,比如“若夫、至若、盖、唯……”;三是名词或代词,一般在句中做主语或宾语;四是排偶的句式;五是顶真的修辞。先浏览选段,了解大意;然后先易后难。连词“以”“乃”,代词“之”,人名词“召孟頫”本题主要根据意思进行断句。断后要通读,一检查意思是否讲得通;二是检查内容是否合理。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古代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B项非太子之人后来当了皇帝,以前居住的地方称为潜邸。此题难度较大,需要考生长期注重文化积累。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6.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内容归纳概括题。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可使用假设法与代入法,与选项所在段落进行比较:B项仁宗皇帝为太子时即知道赵孟頫的声名,后来继位召见并任命赵孟頫为集贤侍讲学士、中奉大夫。此题难度适中。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7. 试题分析: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第一句中句首主语补充,“从容”译为从容不迫,“裨益”译为好处。第二句中固定人名保留“孟頫”,“操履”译为品德,“旁通”译为另外通晓,“旨”译为要义,“不及”译为赶不上。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文言文翻译】 皇帝想让赵孟頫和他谈论中书政事,赵孟頫(以出入不便)坚决推辞,但是皇帝下令说赵孟頫出入宫门没有任何禁止。赵孟頫每次被皇帝召见,一定会从容不迫地谈论治国之道,对皇帝治理天下很有好处。赵孟頫心里想长期在皇帝身边,一定被人忌恨,因此极力请求外任。至元二十九年,出任并执掌济南路总管府的事。二十九年,出任济南路总管府事。当时总管缺员,赵孟頫独自主持总管府的政事。有个叫元掀儿的人,在盐场服劳役,因忍受不了盐场的艰苦生活,乘机逃去。他的父亲找到一具他人的尸首,便诬告一起服劳役的人杀害了元掀儿,遭诬告的人被屈打成招。孟頫怀疑这是一起冤案,于是压下来没有判决。过了一个月,掀儿自己回来了,当地人都称赞赵孟頫断案如神。廉访司事韦哈剌哈孙,向来残暴狠毒,因为赵孟頫不能接受顺从韦哈剌哈孙想法,所以(韦哈剌哈孙)用事情去中伤赵孟頫。后因朝廷诏赵孟頫到京师编订《世祖实录》,此事才得以缓解。很久以后,改任汾州知府,没有上任,皇上命用金字写《藏经》,完成后,任命为集贤直学士,因为江浙等处儒学举荐,升任泰州府尹,没有上任。 至大三年,赵孟頫被召到京城。仁宗在做太子时 ,早就知道赵孟頫的名望,等到他即位以后,召见他担任集贤侍讲学士、中奉大夫。延祐元年,改任翰林侍讲学士,升任集贤侍讲学士、资德大夫。延祐三年,授予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皇帝眷顾赵孟頫非常优厚,常常用字来称呼他,而不用名字。皇帝曾经和身边大臣议论文学之士,认为赵孟頫可以比作唐朝李白、宋代苏子瞻。皇帝又曾经称赞赵孟頫品德崇高,行为端正,知识渊博,见多识广,书法绘画精美绝伦,另外通晓佛、老学说,这些都是其他人赶不上的。有一些不喜欢赵孟頫的人在皇帝面前挑拨离间,皇帝起初装作好像没有听见。又有人向皇帝上奏说国史记载的内容,不应该让赵孟頫听到 ,皇帝就说:“赵子昂,世祖皇帝选拔的人,我更应该用礼节来优待他 ,把他安置在馆阁内,让他书写作品 ,流传后世,你们这些人嚷嚷什么啊!”孟頫曾经几个月不到宫中,帝问左右侍从,都说是他年老畏寒,帝钦亲自到其府上赐鼠裘衣服。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文后各题。 鹧鸪天 秦观 枝上流莺和泪闻,新啼痕间旧啼痕。一春鱼鸟无消息,千里关山劳梦魂。 无一语,对芳尊①。安排肠断到黄昏。甫能②炙得灯儿了,雨打梨花深闭门。 【注】:①芳尊:精致的酒器。亦借指美酒。 ②甫能:宋时方言,犹今语刚才。 8. 请根据上片内容,说明抒情主人公梦魂所“劳”的原因。(5分) 9. 清代词学研究家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价本词“不经人力,自然合拍”,结合上下片行文及内容,分析其“自然”的特点。(6分) 【答案】 8. 词的上片写思妇凌晨在梦中被莺声唤醒,远忆征人,泪流不止。后两句写了两点致梦的原因:一是就地点而言,丈夫征戌在外,远隔千里,故而引起思妇魂牵梦萦;一是就时间而言,整整一个春季,丈夫未寄一封家书,究竟平安与否,不得而知,故而引起思妇的忧虑与忆念。 9. 上片写思妇在梦中被莺声唤醒,远忆征人,泪流不止。后两句写致梦之因,前两句写梦醒之果。启文自然。以时间为经,情思为纬,凌晨梦醒,泪红阑干,白日借酒浇愁,思绪难解,万千情愁,肠断黄昏,孤灯明灭,彻夜无眠。两条线索交织并进,自然流畅。结尾两句,融情入景,通过景物的变化,表达长时间的忆念,结笔自然。 【解析】 8.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应结合着诗歌注释理解句意并抓住关键词分析其思想感情,结合上片内容分析。根据题干提示“梦魂所劳”,抓住主要词语分析,“泪闻”“新旧”“无消息”“千里关山”,思妇凌晨在梦中被莺声唤醒,远忆征人,泪流不止。后两句写了两点致梦的原因:一是就地点而言,丈夫征戌在外,远隔千里,故而引起思妇魂牵梦萦;一是就时间而言,整整一个春季,丈夫未寄一封家书,究竟平安与否,不得而知,故而引起思妇的忧虑与忆念。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9.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特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一般要从诗歌运用的词语,然后从作者的思想感情及表达效果等角度分析作答。分析“自然”的特点,一定要放回原诗词中分析,上片写思妇在梦中被莺声唤醒,远忆征人,泪流不止。后两句写致梦之因,前两句写梦醒之果。启文自然。以时间为经,情思为纬,凌晨梦醒,泪红阑干,白日借酒浇愁,思绪难解,万千情愁,肠断黄昏,孤灯明灭,彻夜无眠。两条线索交织并进,自然流畅。结尾两句,融情入景,通过景物的变化,表达长时间的忆念,结笔自然。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有副对联的上联是:“功名全抛,神人圣人,直到逍遥真境界。”这里化用了庄周《逍遥游》中“ , ”两句话。 (2)杜甫在《春望》一诗中抒发了国破家亡之悲,感伤离乱之痛,表现了爱国、念家的美好情操,诗中能够表现他因忧愁而日益衰老的句子是“ , ”。 (3)《赤壁赋》中,苏轼借“ , ”两句歌词表达了自己不被朝廷赏识的幽怨情怀。 【答案】 (1)神人无功 圣人无名(2)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3)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考点: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乙 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25分) 绑 架 陈思远 这是发生在上星期的事了。星期四那天早上,老丁起了一个早床,正准备赶往厕所方便时,手机铃声突然响了起来,他看了看来电显示:134****5914,顿时感觉怪怪的,于是他不紧不慢地按了下接听键道:“喂,你哪位?”这时,电话那端却传来了一阵急促的呼救声。 “爸,我是小新,快来救我,我被绑架了!”紧接着电话那端便“嘟嘟”声地响个不停。 “应该就是儿子小新的声音。”老丁一听,顿时一下子心惊肉跳起来。 可是仔细想想,又觉得有些蹊跷,一般绑匪是不会这样做的呀,既然是绑架,那为何又没朝我狮子大开口呢?而且又没有具体交易地点。这一连串的问号不得不引起老丁的怀疑。 于是,老丁迅速地给远在北京念书的儿子拨去了电话,“您好,您所拨打的用户已关机,请稍后再拨。”电话那端一直重复着这样的声音。 老丁一下子傻了。“莫非儿子真的出事了?”此时,他的眼前一片黑暗,心里也陡然跳得厉害,似乎天很快就要塌了下来。惊吓之余,老丁又朝那个陌生电话拔了过去,想试着与那人和解,可是电话那端却又传来这样的声音,“您好,您所拨的号码是空号。” 原本去厕所方便的老丁,这时一下子便意全无。于是他战战兢兢地回到屋子对妻子说道:“孩子他妈,好像我们小新出事了。” “啥,出啥事了?”妻子焦急地问。 “你先别着急,我也只是一种猜测。”接着,老丁便把事情的前因后果给妻子逐一讲了去。 “什么,小新被人绑架了?”妻子一听见儿子遭人绑架,一下子从床上跳了起来。 “我不是话还没说完吗?”老丁说。接着,老丁又把其中的疑惑给妻子讲了下去。 “听说四月有个什么节,好像是捉弄人的,是不是小新这孩子故意让我们为他担心一回呢?因为小的时候,我们都照看的少,一直以来都是由他爷爷奶奶照看,我们也确实很少尽到父母的责任和义务,该不会是因为怪罪我们而搞的恶作剧吧?” 听妻子这么一说,老丁感觉妻子的话似乎有些道理。于是他顺手翻看了一下当天的日历,4月17日。“不对呀,愚人节早都过了,儿子都这么大了,而且又是高等学府的一名高材生,他又怎么会跟我们玩这个呢?如果真是这样,那他是不是有些过份了呢?” “那你说这是怎么回事?”妻子问。 “唉,我也不清楚,明天还是去北京看看就一清二楚了。”老丁叹了口气道。 “那你现在就去呀!”妻子说。 “不,呆会我再给小新打几个电话,看他有没有开机。另一方面,我还要看那个陌生电话有没有消息。” “对对对,这样会比较好一些,免得花上一些冤枉钱。” 可是令老丁伤心的是,一天的等待都是徒劳的。无论他怎么拨打,电话的那端总是重复着前面同样的话语。 第二天一大早,老丁便乘车去了北京。经过一日一夜的奔波,老丁终于来到了儿子就读的那所学校。当老丁见到儿子时,儿子正和其他的同学在实验室研究着他们的最新课题。儿子见到父亲后,一脸的欣喜,他似乎并没有察觉到父亲脸上所挂着的那一丝忧愁,他只是轻声地询问道:“爸,你怎么来了?” “哦,我是专程来看你的。对了,小新,你的手机怎么一直没开机呀?”老丁问。为了不影响孩子的学习,他觉得也就只有这样问问了。 儿子笑了笑说:“哦,我不小心把手机摔地上了,开不了机了,就拿到维修店修去了。本想给您打个电话,可是最近忙于课题研究,一直没法抽出时间。” “丁小新,我们这一组又有了新发现,你快过来看看。”实验室的一位同学对他说道。 “哎,来了!”接着儿子耸了耸肩说道,“没办法,每天都是这样。爸,要不,你去我宿舍坐坐,中午我再过来看你。” “啊,不了,看到你平安我也就放心了,我还是先回去了。” 坐在车上,老丁那颗不安的心总算是平静了下来,可是一想起先前的几幕,他又有些后怕。他不知道哪一天如果真的出现的话,他该怎样面对,他只是在心里祈求这样的事以后再也不要发生。上了年纪的人是最受不了这样一惊一吓的。想起更多像他那样为了孩子而操了一辈子心的父母们,他落泪了。车厢里几十双眼睛齐刷刷地望着他,然而没有一双眼睛能够看出他为什么落泪。 (选自《 短篇小说精选》,有删改)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不,呆会我再给小新打几个电话,看他有没有开机。另一方面,我还要看那个陌生电话有没有消息。”老丁反复拨打两部电话,主要是想确认儿子到底在哪里和陌生电话背后的绑匪究竟是些什么人。 B.从小说中对老丁“一丝忧愁”的神态描写和“手机怎么一直没开机呀”的语言描写表现了他对儿子小新担心和牵挂的心理特点。 C.文中“我还是先回去了”等语言描写表现了老丁自己紧张害怕却又不敢声张的痛苦矛盾心理和处处为儿子着想的性格特点。 D.小说设置了老丁到北京后儿子小新在实验室忙于课题研究的情节,是为了舒缓老丁接到陌生电话后紧张恐惧的心理,一张一弛,使小说更显得摇曳多姿。 E.文末写老丁落泪,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看到儿子安然无恙后的喜极而悲,也有委屈和后怕,更有为天下像自己这样为孩子操碎心的父母的感慨。 (2)小说以“绑架”为题,有什么作用?(6分) (3)分析概括小说中老丁这一人物形象。(6分) (4)对于小说开头的陌生电话内容“爸,我是小新,快来救我,我被绑架了”,后文并无任何交代。有人认为这是作者有意为之,也有人认为这恰恰是小说的败笔,你如何看?请联系文本说出理由。(8分) 【答案】 (1)答B给3分,答C给2分,答E给1分,答A、D不给分。 (2)①点明事件发生的起因,渲染紧张的气氛;②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写老丁去北京探视儿子小新作铺垫;③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激发阅读兴趣。 (3)①处事周密。接到陌生电话,不断提出自己的怀疑。没有马上赶赴北京.而是不断打陌生人和儿子的电话,然后作出选择。②爱子情深。怕孩子出事,第一表现就是“眼前一片黑暗,心里也陡然跳得厉害,似乎天很快就要塌了下来”。③体贴他人。自 己内心害怕,但仍然不断宽慰妻子。④处事果断。联系不上儿子,立刻乘车去北京,看到儿子安然无恙,则马上返回。⑤甘受委屈。得不到儿子的安慰,内心感到说不出的委屈,但又不表现出来。 (4)(示例一)作者有意为之。①陌生电话在小说中只起到引子的作用,对于电话内容没有必要作过多的交代。②老丁认为“应该是儿子小新的声音”其实只不过是一种错觉,由于心情紧张,老丁才有了这种对号入座的想法。③陌生电话中的“小新”也许只是一种巧合,从文中老丁不断拨打却只回应“您所拨打的用户已关机.请稍后再拨”即可知晓。④作者写陌生电话的目的是突出表现老丁面临突发事件时的心理及形象 特点,而主要不是为了由此来生发主题。 (示例二)这是小说的败笔。①从结构上看,陌生电话的内容正是引起老丁后面一系列做法的起因,后文不加以交代,显得小说情节前后脱节,不舍情理。②陌生电话如果说是巧合,后文应补出相关内容,使得这一情节既在读者的情理之外,又在意料之中。③高明的小说往往前文不断埋下伏笔,后文水到渠成得出结果.文中陌生电话的内容显得突兀,与后文毫无关联。④这种写法显出作者驾驭小说写作技巧的能力尚不成熟,不能很好地吸引读者并激发其阅读兴趣。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重要词语、归纳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然后浏览选项,之后到文中找到选项所在的位置,并将选项与其进行比较,这类题目编题者会故意曲解文意或以偏概全,特别要关注句中限制性的副词,经比较即可得知A项老丁反复拨打两部电话主要是为了确认陌生电话的真实性。这表现了他小心谨慎的性格特点。D项小说设置小新忙于课题研究的情节,主要是为了说明他没有时间打电话向父母说明手机摔坏的事情,给前文老丁拔打电话不通作注解。E项中“看到儿子安然无恙后的喜极而悲”于文无据。 考点:理解文章重要词语、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结构的能力。作答本题,首先看所涉及情节所处的位置,再看它与上下文情节的联系,然后联系人物进行思考。本题是一道综合题,应综合考虑小说的三要素分析思考。“绑架”的作用题一般宜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做答,先点明作用,再结合文本内容分析表达效果。内容主要结合文本回答,如交待了故事发生的时间与背景;结构主要从所处的位置入手,前面的段落主要有引出下文或为下文做铺垫的作用。还要看句段在文中的位置,因为位置不同,作用不同,答法也不同。点明事件发生的起因,渲染紧张的气氛;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写老丁去北京探视儿子小新作铺垫。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的能力。作答时,要结合小说中有关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描写,还要看其所处的环境,以及与周围人物的美系。解答分析人物形象的题目,要抓住文本中有关人物的肖像、语言、行为、心理等描写,有时还要注意环境描写和作者的“旁白”等,进行身临其境的分析。比如本题中,如处事周密,爱子情深,体贴他人,处事果断。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探究小说情节的能力。小说主要记叙了老丁接到儿子被绑架的电话后的一系列心理活动和行为,展示了突发事件下事件当事人特定的心理现状:探究小说中的情节,要注意从人物、情节、技巧、主旨等方面综合进行考虑。如作者有意为之。陌生电话在小说中只起到引子的作用,对于电话内容没有必要作过多的交代。老丁认为“应该是儿子小新的声音”其实只不过是一种错觉,由于心情紧张,老丁才有了这种对号入座的想法。 考点: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F。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25分) 科学大师——谢家麟 袁贻辰 在生命的最后岁月中,谢家麟把仅剩的一点点精力都留给了“粒子加速器”。他坚持看英文专著和学术论文,85岁时还向学生推荐《自然》杂志上最新的文章;迈过90岁的门槛,他每周一仍拄着拐杖,去中科院高能所“问问所里最新的科研进展”,用略快的语速畅谈着“高能所的未来”。 一切都和过去60年没什么两样。 只是,如今,在玉泉路那个四四方方的大院里,人们再也见不到他的身影。2016年2月20日上午8时12分,国际著名加速器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2011年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谢家麟先生因病在京逝世,享年96岁。为纪念他,国际天文学联合会还将一颗小行星命名为“谢家麟星”。 桩桩件件,半个多世纪以来,谢家麟的名字一直和“加速器”“绑”在一起。“即便是在最困难的时候,他也没想过放弃。”曾任高能所副所长的张闯说。 不过生前,当聊起自己学术生涯中“最值得自豪”的事情时,谢家麟是这么总结的:“我就是胆子大,什么都不怕!” 这个“什么都不怕”的物理学家离开斯坦福大学回国,回来就遇上“最糟糕的情况”。用他自己的话,就是“一无所有”再加“一无所知”。加速器试验用的元器件和装置,基本是“要啥没啥”,试验人员全是新分来的大学生,不少人连加速器是什么都没听说过。 “我们想吃馒头,但什么都没有,能怎么办?” “从种麦子开始!”谢家麟自问自答,扯着嗓子喊出这句口号。 这位刚过而立之年的留美博士,带着十几个大学生、一篇论文和一张加速器外形图,从画图、打造零件开始做起我国最早的电子直线加速器研制工程的工作。 初出茅庐的大学生把试验器材做砸是常有的事儿,但人们始终没见谢家麟生气过。他不训人。只叫齐了人再把器材的原理仔细梳理一遍,最后撂下一句“咱们再接着做”。 8年后,我国第一台高能量电子直线加速器建成,随即投入“两弹”研制工作。后来,这台加速器还陆续在其它科学领域应用。 那时,常常一天只睡四五个小时的谢家麟已患上肝炎。 他戒了烟,但没有停止工作。 有一句话谢家麟始终挂在嘴边:“科研工作就是解决困难问题,没有困难就不叫科研,科研工作的根本精神就是创新,没有路可走,你自己就得想出一条路。” “文革”后,中央决定下马高能加速器工程,谢家麟又一次做了“先种麦子”的决定。他们确定了正负电子对撞机方案。 在上世纪80年代,这个想法是“极为大胆”的。很多人回忆,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建设过程,就是一段漫长的“废寝忘食”的日子。 谢家麟因为肝病,落下了严重失眠的后遗症。为了工作,这个60多岁的老人开始偷偷地吃安眠药。严重的时候,他一晚上连吃三次药才能入睡。 一年后,他找到中科院领导,请求辞去工程经理的职务。那是在1986年,工程就剩下最后一环——安装。 “他原本可以等到完工的,可谢先生说,自己精力不够了,应该退位让贤,交给年轻人去做。”张闯很敬佩,“谢先生真是一点不计较名利。” 在高能所这么多年,谢家麟似乎从来没学会“人情世故”。有时,看到他在指导学生论文时做了大量工作,学术秘书把“谢家麟”的名字也放在作者之列。谢先生会生气:“对学术界‘搭便车’的陋习,我是十分反对的。”他坚决要求把自己的名字划去。 他的办公室里,偌大的办公桌被厚厚的、装订好的外文期刊堆满。90多岁的年纪他仍坚持看邮件和论文,“还得学习,要不然跟所里完全脱节了。” 没人知道老人如此高龄仍坚持学习的动力何在。直到后来,谢先生经不住再三邀请,决定写下自己的经历,“鼓励年轻人前进”。 人们那时才第一次了解,多年前,在日本人占领北京时,燕京大学物理系学生谢家麟每次回家,都不得不在日本兵的岗哨前停步。眼看过往的老百姓遭到殴打、搜身,谢家麟一字一句地写下,“那时除了觉得屈辱,更有了强国图存的念头”。 (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创新是人的本性。”谢家麟认为,“我们要建设科技强国,必须强调培养高素质的创新科技人才,能够产生新思想,并能克服困难,把思想变为现实,这样才能攀登世界的顶峰。” ——《谢家麟——没有终点的旅程》 ②1951年,谢家麟获美国斯坦福大学物理系博士学位。后来,为了建设自己的祖国启程回国,船到檀香山时因为所学专业与军事有关,遭到扣留。下船后他气愤地给白宫打了一个电话,以示抗议。l955年,谢家麟终于回到他渴望已久的故乡。 ——百度百科《精英名人堂》 ⑴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一颗小行星命名为“谢家麟星”,是因为他建成了正负电子对撞机,填补了中国在加速器物理学领域的空白。 B.“从种麦子开始!”文中引用谢家麟的这句口号,形象地表达了他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研制电子直线加速器的决心与勇气。 C.为了保护年轻人的积极性,谢家麟对他们把试验器材做砸从不生气,他常不顾身体有病,把器材的原理梳理一遍,鼓励他们接着做。 D.谢家麟在晚年依然坚持看英文专著和学术论文,关注所里最新的科研进展,其退而不休的状态表明了他心系事业、志在千里。 E.文章结尾通过谢家麟对日本人占领北京时所见所感的回忆与叙述,揭示了他一辈子无怨无悔献身祖国科学事业的内在动力。 ⑵“鼓励年轻人前进”是谢家麟对自己的要求。请结合材料,分析其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 ⑶本文是一篇介绍科学家事迹的传记,它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回答。(6分) ⑷作为一位具有强烈“强国图存”信念的科学家,谢家麟是如何践行自己信念的?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8分) 【答案】 ⑴E(3分),B(2分),D(1分)。 ⑵①带着十几个大学生,从画图、打造零件开始做起我国最早的电子直线加速器研制工程。初出茅庐的大学生把试验器材做砸是常有的事儿,但没见谢家 麟生气过。他不训人。只把原理仔细梳理一遍,最后再接着做,对青年人以鼓励为主。②在1986年,工程就剩下最后一环——安装时,他退位让贤,交给年轻人去做。一点不计较名利。③看到他在指导学生论文时做了大量工作,学术秘书把他的名字放在作者之列时,他坚决要求把自己的名字划去。给年轻人以充分施展才华的机会④工作中言传身教,晚年决定写下自己的人生经历,以“鼓励年轻人前进”。 ⑶①偏重于科研工作和事迹,以介绍科研成果和传主的精神品质为主;②采用追忆的手法,截取传主几十年科研经历的几个片断,体现其爱国情怀和积极的人生态度;③在叙述科学大师人生经历的基础上,多次引述传主自己或他人的原话,更具真实感。 ⑷①爱国情怀。谢家麟基于强烈的强国图存的念头,发奋学习,学成回到祖国,努力开创高能事业并取得突出成就。②克服困难、勇于迎接挑战。谢家麟在设备和人才极度匮乏的情况下开启了我国电子直线加速器研制,并取得成功。③敢于创新、锐意进取。谢家麟在高能加速器工程下马后,确定了正负电子对撞机方案并取得成功。④言传身教,积极培养科学后备人才。谢家麟带着初出茅庐的大学生搞科研,并为培养他们倾注大量心血。⑤兢兢业业、踏踏实实的工作。谢家麟一心扑在事业上,废寝忘食,甚至带病坚持工作。⑥不计名利,乐于奉献。主动让贤,不愿挂名,给年轻人施展才华的空间。即使已步入晚年,依然坚持学习,关注并鼓励年轻人的进步,关注最新的科学进展。 【解析】 (1)试题分析: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和概括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然后浏览选项,之后到文中找到选项所在的位置,并将选项与其进行比较,这类题目编题者会故意曲解文意或以偏概全,特别要关注句中限制性的副词。经比较即可得知D项谢家麟退休后的这些行为只能说明他“心系事业”,但“志在千里”的说法属于过度解读,因为他毕竟是八九十岁的老人了;A项文中没有确切的信息表明国际天 文学联合会将一颗小行星命名为“谢家麟星”是“因为他建成了正负电子对撞机”,“填补了中国在加速器物理学领域的空白”,属无中生有;C项“他常不顾身体有病”的说法没有依据,文中相关段落没有体现他的身体状况。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试题分析:这道题也是考查学生的分析和概括能力。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鼓励年轻人前进”是谢家麟对自己的要求的具体方面,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来体现的,然后到文中圈定范围。可以先到文中找现成的形容词,然后通过人物描写的方式来概括人物形象。如带着十几个大学生,从画图、打造零件开始做起我国最早的电子直线加速器研制工程。初出茅庐的大学生把试验器材做砸是常有的事儿,但没见谢家 麟生气过。他不训人。只把原理仔细梳理一遍,最后再接着做,对青年人以鼓励为主。在1986年,工程就剩下最后一环——安装时,他退位让贤,交给年轻人去做。一点不计较名利,分别概括。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试题解析:本题考查传记的写作特点,主要从语言,人物塑造,选材等方面分析。如偏重于科研工作和事迹,以介绍科研成果和传主的精神品质为主;采用追忆的手法,截取传主几十年科研经历的几个片断,体现其爱国情怀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在叙述科学大师人生经历的基础上,多次引述传主自己或他人的原话,更具真实感。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做这种题型,必须立足文本,抓住关键“强国图存”的内涵,根据平时掌握的知识(与题目相关的知识、对相关问题的普遍认识等),联系作品中的某些方面内容,结合文章和前面三个问题所给的提示,详作分析,阐述自己的观点。如爱国情怀,克服困难、勇于迎接挑战,敢于创新、锐意进取,言传身教,积极培养科学后备人才,兢兢业业、踏踏实实的工作等。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为( )(3分) ①有“京胡圣手”之称的燕守平先生,为现场现众展现其超群绝伦的技艺,一曲京胡《夜深沉》传递着东方艺术的独特魅力。 ②真正的长者并不是师心自用,他们常常通过一言一行、一颦一笑来儒化后学者。 ③杨绛,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一位卓尔不群的学者兼作家,她高贵、生动而深湛的灵魂,值得我们崇拜仰慕。 ④关乎社会建设的重大问题必须通过党委会集体讨论作出决定,如果个别领导干部好为人师,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 ⑤中国人往往深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个性上显得比较中庸和包容,不像西方人总是追求独树一帜,个人主义盛行。 ⑥众人在名利色权的诱惑下迷失生活了方向,只有那些心中充满正气、禁得住考验的人方可抗颜为师。 A.①③⑥ B.②④⑤ C. ①②⑤ D. ②③⑥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成语本身是没有错的,错在与语境不合、修饰对象不当、褒贬不当、范围不当、谦敬不当等等。所以学生首先要知道成语的意思,然后关注它所修饰的对象,所在的语境。超群绝伦:超出一般人,没有可以相比的,多指技能。师心自用:师心,以心为师,这里指只相信自己;自用,按自己的主观意图行事,形容自以为是,不可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用于修饰“长者”,不合语境。卓尔不群:指才德超出寻常,与众不同。好为人师:谓不谦虚,不知求教而喜欢以教导者自居。修饰“个别领导干部”不服从决定,不合语境。独树一帜:单独打起一面旗号。比喻风格新奇;自成一家。也比喻自立门户。抗颜为师:抗颜,不看别人脸色,态度严正不屈;为师,为人师表;不为他人所制约,不为潮流所左右,这种意志坚定的人可以作为学习的榜样。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知名民校“横空出世”,受益的将不仅是对优质教育资源有迫切需求的家长们,还有部分教育培训机构也将依托这些知名民校得到扩张发展。 B.2016最热韩剧《太阳的后裔》在中国首播时,凭借14.3%的收视率毫无悬念地夺得了荧屏收视冠军,其收视率远超同时段其他电视剧。 C. 建设智慧城市要从解决城市实际问题入手,合理规划管理城镇,打造城市宜居环境,最终增强市民的幸福感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D. 建设发展航空母舰,不光要有战略决心和信心,更要基于健全的国防工业体系,说白了,这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表现,也是一个大国不可或缺的国防利器。 【答案】B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王澍的建筑设计好在哪里?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是,对于中国传统与现代建筑的相融方式,王澍在当代中国建筑界里提出了完全基于个人思考的回答。他所运用的思考方式和所设计的建筑作品,展现了令建筑界无法回避的个人风格与逻辑, ① 你不进入他的逻辑,你无法理解他,无法理解的事物是无法有效批判的; ② 如果你进入他的逻辑,你也许能理解他, ③ 因其体系的完整和自成一体,你依然无法有效批判他。 ④ ,王澍的建筑设计是不能用一般意义上的好和坏来评价的。 ⑤ 你喜欢他还是讨厌他,实际上,目前他所占据的位置, ⑥ 无人能敌。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如果 可是 如果 但是 因此 也 B 但是 而且 假如 因此 不管 就 C 如果 而 但 因此 无论 的确 D 但是 而 假如 但是 所以 仍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通观原文,了解大概内容,然后默读所给各句子,找出句中的关联词、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关注句首和句尾。关联词常常成对出现,代词出现前前面一定要出现此人或事物,而句首和句尾应该是一致的。第一处结合后面内容“你不进入他的逻辑,你无法理解他”,表示假设,应该用“如果”,“不理解”和“理解”形成转折关系,第二处可以用“而”,“理解”和“无法有效批判”形成转折,用“但”,后面表示结果,“喜欢”“讨厌”表示选择关系,用“无论”,综合比较选C合适。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台风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急速旋转的热带气旋,它像在流动江河中前进的涡旋一样,一边绕自己的中心急速旋转,一边随周围大气向前移动。 ① ,因此,人们提起台风总是望而生畏。然而多数人并不了解,如果没有台风,人类可能会遇到巨大的生存危机。客观地说, ② ,而且台风的功甚至大于过。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民间流传的“台风来了怕台风,台风不来想台风”, ③ 。 【答案】①台风常常会给人类造成重大的损失 ②台风有过亦有功 ③正是对台风的客观评价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通观原文,了解大概内容,了解句与句之间的关系。①处,根据下文的“因此”一词后的内容,这里要答台风的破坏力极强,会给人类造成重大损失。②处,上文用“然而”把语义转过来了,下句“台风的功甚至大于过”,所以此处要说台风有过也有功。③处是对上文的总结,用一句谚语来阐释对台风的客观评价。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7.下面是关于“我国大学生最想从事的五项工作”以及“最想工作的地方”的调查情况。请阅读下面的调查统计表,然后回答问题。(6分) 表一:我国大学生最想从事的五项工作 理想工作 企业管理者 公务员 医生 自己创业 法律工作者 比例 20% 8.3% 8.4% 52.8% 10.5% 表二:我国大学生最想工作的地方 理想工作地 所在地区 的镇 所在地区的 中心城市 国内大城市 所在地区 的县 所在地区 的村 比例 10.6% 30.4% 34.2% 15.8% 9% ⑴请综合表一、表二的信息,简要概括上述两个调查表反映的现象。(2分) ⑵针对上述两个调查表反映的现象,请分析其原因。(4分) 【答案】⑴示例一:我国大多数的大学生想要自己创业,并且都想到国内大城市和所在地区的中心城市工作。示例二:我国多数大学生不大愿意从事医生、公务员的职业,并且不愿意往所在地区的县、镇、村工作。 ⑵示例一:①绝大多数大学生想要自己创业,因为自己创业更具挑战性,大学生初出社会拥有闯荡的勇气和充足的精力,并且自己创业不受他人约束,比较自由。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大学生们对未来中国经济发展也充满信心。②大多数学生选择国内大城市和所在地区的中心城市工作,因为这些地方人口多,经济较发达,各种资源丰富,创造经济财富的机会更大。(意思相近或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二:①我国多数大学生不大愿意从事医生、公务员的职业,因为医生工作压力大,且工作时间较长,工作时间不够自由。所以选择这一职业的人不多。公务员工作过于稳定,收入虽然较固定,但工作时间不够自由,刚毕业的大学生们大多喜欢挑战和刺激,因此选择公务员的人也较少。②多数学生不愿意往所在地区的县、镇、村工作,因为这些地方经济发展与大中城市比相对落后,各种条件、资源都比不上大中城市,带来经济财富的机会相对较小。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考题要求进行回答,才能有的放矢;考题要求往往对内容有一定的提示性。抓住题目要求和图标信息,就可准确回答问题。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项问题,这可能正是图(表)的关键处,也是得到结论的源头。1.要按题目要求(句式、字数、语言特点) 归纳概括2.在反映事物变化或规律时,选词要准确。如表明增长趋势的,可用的词语有“增长(加)了”“增加到”“增长了××倍”,“与同期相比,增长…”等;表明下降趋势可用的词语有 “减少了”“减少到”“减少了(百分数、分数)”,但其后不能用倍数。又如表示程度范围的概念:“近一半(约50%左右)”“大部分(比例约在55%—70%)”“绝大多数(比例占70%以上)”“所有”“约几成”等。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观察者网:在马里,你们直面战争,对战争你有什么看法吗?是变得更加主战了还是更加温和了? 维和战士:我们能看到战争的结果,所以我的变化是更加温和了,和平至上。但是,我们也变得不惧怕战争。 观察者网:不好战,不畏战? 维和战士:对,不好战,不畏战。在马里,我们经常想着能生活在中国太幸福了。我们的责任就是保护我们的人民继续幸福下去。绝不能成为马里这样。太惨了。想想我的亲朋好友如果生活在马里会怎么样,都不敢想。我希望他们永远不知道世界上还有马里这样的地方。 对于以上对话你有什么看法和思考?请根据材料内容,结合自己的思考或体验,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 反对战争,呼吁和平 “战争”这个字眼对我们来说是无比熟悉的,那么什么是战争呢?我们都知道“战”的左半部分是“占”,占即为占领,而右半部分是“戈”,戈则是兵器的意思,而“争”字则代表争夺。“占领土地”“兵戈相向”以及“你争我夺”组成了战争。因此,战争给人们带来了无比深重的灾难。即使如此,古往今来,还是有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战役演绎在历史的长河中。但为什么人们知道战争这么可怕还总是发动战争呢?因为人的贪欲是永无止境的。既然人的贪欲是永无止境的,那就永远都不要有贪欲。我们知道,原始的人类是不会打架的,就因为那时的他们头脑简单,不知道去争去抢,而也就是这样的他们,最天真、最纯洁。现在的人,是极为聪明的生物,哪怕是有一丁点吃亏,都会察觉出来,并且再补回来。但这么聪明有什么用呢?正因为这么聪明,才想去多获得,才有了战争。所以说,一切战争的源头都是人类本身。然而有发动战争的人,也有许许多多渴望和平的人,于是他们便竭尽一切力量来反对战争,墨子便是一个典型的人物。 墨子是春秋战国时期着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墨子一生曾提出过十大主张,这十大主张中最主要的两个就是“非攻”与“兼爱”,他希望人们能够互相关爱、互相帮助,他反对战争,由此我们可看出他是一个热爱和平的人。有一次,楚惠王想要进攻宋国,墨子听说后,便不顾个人安危,一路上餐风饮露,只身来求见楚王,请求楚王收回成命,停止攻打宋国。因为墨子惊人的口才、超人的智慧以及诚恳的话语打动了楚惠王,使得楚惠王不再攻打宋国了。而楚惠王当初为什么想要攻打宋国呢?明明宋国与他秋毫未犯,他却依然要攻打宋国。因为他想要获得更多的领土,以及让楚国更加强大,就是人的贪念在作怪啊。幸而墨子制止了他,而如果当初墨子没有制止他,那么弱小的宋国就会被楚国精妙的攻城器械以及威武的铁骑攻破,就会有更多的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 在当时,云梯攻,用火箭烧;用车撞击城门,则用滚木垒石砸;用地道攻,则用烟熏……许许多多中攻城方法都被人们一一破解,然而现在,大炮、氢弹的威力是能抵挡得了的吗?还记得,日本轰炸美国珍珠港,美国防不胜防,这次进攻,几乎摧毁了美国的太平洋舰队……现在亦已如此,我们无法想象未来的战争将会是什么样子。也许,会因为战争,人类,灭亡。不要以为这只是“说说而已”,这个“说说而已”,可能真的会因为人类贪欲的增大而,成为现实。 现在人类对战争,思想已有了一部分觉醒,因此人们提出,当今社会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我不知道这点人们是否能真正做到,因为当今世界上依然有许多地区发生着激烈的争战,但,我只愿,有一天人类的良知能够觉醒,停止战争,实现“和平与发展”,这永恒的主题。但在末尾,我还是要说,虽然“和平与发展”是我们永恒的主题,但永久的和平是不存在的,只要有人就有竞争,而竞争,会发展成战争。不过尽管如此,和平依旧是美好的,我们呼吁和平!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材料作文,只给出材料,不给话题,让学生从中找出立意。对于这类作文,学生首先要学会怎么确定文章的立意。立意解读:这是材料作文,格式是材料+要求。立意角度参考:认识来源于实践;有比较才能有鉴别;军人的奉献与担当;热爱和平,远离战争(其他有见解,只有不脱离材料,言之成理皆可)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