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3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教版(2019)必修下册配套练习:9 说“木叶” Word版含解析
- 1 - 第三单元 9 请同学们认真完成练案[9] 基础巩固练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C ) A.昏厥.(jué) 褒贬.(biān) 袅.袅(niǎo) 秋月照浦.(pǔ) B.亭皋.(ɡāo) 寒砧.(zhān) 万应锭.(dìnɡ) 灼.灼其华(zhuó) C.门栓.(shuān) 窸.窣(xī) 冉.冉(rǎn) 招徕.顾客(lái) D.迢.远(tiáo) 翩.翩(piān) 桅.杆(ɡuì) 蒙.蒙细雨(ménɡ) 【解析】 A 项,“贬”应读 biǎn。B 项,“砧”应读 zhēn。D 项,“桅”应读 wéi。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B ) (1)“木叶”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________的诗篇正是从这 里得到了________。 (2)这当然还可以说是由于诗人们文字________的缘故,可是这样的解释是并不解决问题 的,因为一遇见“木叶”的时候,情况就________不同起来。 A.传诵 启示 精练 显著 B.传诵 启发 洗练 显然 C.传颂 启示 洗练 显著 D.传颂 启发 精练 显著 【解析】 ①“传诵”指流传诵读;“传颂”指传扬称颂。②“启发”指通过一定的方 式阐明事理,促使对方思考、领悟;“启示”指从启发中领悟的道理。③“精练”指文章等 简练、扼要;“洗练”指(语言、文字、技艺等)简练利落。④“显著”指非常明显;“显然” 指容易看出或感觉到。 3.以“叶”来判断,下列与其他三项的“叶”不同类的一项是( A ) A.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 B.落叶闻砧急,芦花映月疏。 C.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D.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解析】 A 中的叶是春天的叶,其他的是秋天的叶。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 2 -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中国茶的发现和利用已有四五千年历史,且长 盛不衰,传遍全球。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中国人何时开始饮茶,言人人殊,( )。《茶经》云:神 农《食经》“茶茗久服,有力悦志”。陆羽《茶经》以为饮茶起于神农氏,然《食经》为伪 书,尽人皆知,( )。 俗话说,“三口为品”,这正是中国人对茶的品饮艺术极为朴素的认识。对于中国人来 说品茶就是品味人生,茶里面既有大千世界的斑驳色彩,_______。在这里,茶就像人们自身 气象万千的人生经验。茶之“绿”,不仅是茶的本色,也是人类生命的本色。而茶之“苦”, 不但是茶之真味,_______。如此,茶才( ),回味不尽,中国人对品茶,强调的是切身 的感悟与体验。前人于此常有( )的描绘。现代文学家林语堂有茶的“三泡”之境说,认 为茶在二泡时最妙。第一次冲泡时宛如一个十二三岁的幼女,而“二泡”时则如十六七岁之 妙龄女郎,至“三泡”时已是少妇了。这正是对苏轼的名句“从来佳茗似佳人”极为传神的 演绎。此外,中国人在品饮时,注重体味茶中完整的世界:沸水冲泡,听得清山间清脆的泉 响;茶雾氤氳,嗅得到整个茶山的清香…… 4.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C ) A.莫衷一是 难以置信 意味深长 炉火纯青 B.众说纷纭 难以置信 耐人寻味 炉火纯青 C.莫衷一是 不足为据 意味深长 出神入化 D.众说纷纭 不足为据 耐人寻味 出神入化 【解析】 ①莫衷一是:形容意见分歧,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众说纷纭:人多嘴杂, 各有各的说法,议论纷纷。言人人殊:指各人有各人的意见。“众说纷纭”与“言人人殊” 重复。填入“莫衷一是”。②不足为据:不能作为依据。难以置信:出乎意料,让人很难相 信。语境说《食经》是伪书,不能作为依据,应选“不足为据”。意味深长:含蓄深远,耐 人寻味。③耐人寻味:形容值得让人仔细体会、琢磨。意味深长强调“使人回味不尽”,与 后文“回味不尽”吻合,应选“意味深长”。④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界。炉 火纯青:比喻学问、技术等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地步。语境说中国人对品茶的“描绘”达到一 定境界,应用“出神入化”。 5.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可改写成下面句子,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 更好,为什么? 沸水冲泡,茶雾氤氳,能听得清水响和嗅得到茶香。 答:__[示例]①原文整散句结合,使整个语句富有层次,音韵和谐;②原文前一句,运用 比喻,将“沸水冲泡”的声响比喻成“山间清脆的泉响”,生动形象,引发读者联想;③原 文句式整齐,结构工整,给人以语言的美感。__ 【解析】 ①原句“沸水冲泡,听得清山间清脆的泉响;茶雾氤氳,嗅得到整个茶山的 - 3 - 清香”中,“沸水冲泡”对应“茶雾氤氳”;“听得清山间清脆的泉响”对应“嗅得到整个 茶山的清香”,整句散句结合,使整个语句富有层次,音韵和谐。②“沸水冲泡,听得清山 间清脆的泉响”,运用比喻,将“沸水冲泡”的声响比喻成“山间清脆的泉响”,生动形象, 引发读者联想。③原文句式整齐,结构工整,富有韵律,给人以语言的美感。修改后的句子 “沸水冲泡,茶雾氤氳,能听得清水响和嗅得到茶香”,语义虽然一样,但是语言的美感荡 然无存。 6.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 10 个字。 答:__[示例]①又有生活的酸甜苦辣 ②也是人生的真味__ 【解析】 第一个空根据“茶里面既有大千世界的斑驳色彩”,填入和“既”搭配的关 联词语“又”,内容上联系生活,即“又有生活的酸甜苦辣”;第二个空根据“不但是茶之 真味”,填入和“不但”搭配的关联词“也”,内容上升华到人生的角度,即“也是人生的 真味”。 7.下面文段在语言表达和标点符号使用方面有五处不当,请找出并做修改。 近期,气温回升,大风天气接连出现,防火防灾迫不及待。我省已将 4 月 3 日至 5 月 10 日定为火灾高风险期。此时段,将对全省林区实行封闭管理,禁止一切野外用火和山林火灾 的发生。广大群众务必通过网络祭扫和鲜花祭祀的文明方式祭奠缅怀亲人,降低传统祭祀方 式引发山火的可能性。发现火情,请及时报警,以防止火灾带来的各种损失,“山林防火, 人人有责。” 答:__①“迫不及待”改为“刻不容缓”;②“禁止一切野外用火和山林火灾的发生” 改为“禁止一切野外用火,避免山林火灾的发生”;③“务必”改为“可以”;④“防止” 改为“减少”;⑤“山林防火,人人有责”后的句号置于引号外。__ 【解析】 ①“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情急切。语境是说防火防灾的任 务非常紧迫,应该使用“刻不容缓”。②“禁止一切野外用火和山林火灾的发生”搭配不当, “禁止”的对象是人的某种行为,而山林火灾的发生除了有人为因素外,还有自然灾害导致 的情形,所以应将该句改为“禁止一切野外用火,避免山林火灾的发生”。③“务必”显得 语气太生硬,有命令和要求的口吻,应将其改为“可以”。④“防止”和“损失”不搭配, 应改为“减少”。⑤“山林防火,人人有责”后的句号应置于引号外,作为整句话的结束。 8.下面这首诗曾获全球华语大学生短诗大赛特等奖,请说明你认为该诗获奖的理由。要 求:理由不少于 2 条,不超过 70 个字。 过故人庄 彭 彪 我在外面流浪,回来时 故乡瘦了一圈—— - 4 - 墩子叔走了,门前的池水 干了一半 屋后驼背的柳树 头发散落了一地 老房子蹲在坟边,屋顶的白云 仍在风中奔跑 答:__[示例]①将故乡与故乡之物拟人化,赋予人的情感,正是故乡如亲人。②精心选择 与流浪、思乡相关的意象,营造伤感氛围,渲染惆怅情绪。③诗行错落有致,具有视觉美和 韵律美。__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在整体把握短诗 内容基础上,从人物形象、语言形式、手法和思想内容情感等方面赏析。根据诗中“故乡瘦 了一圈”“(柳树)头发散落了一地”“老房子蹲在坟边”“屋顶的白云仍在风中奔跑”等句 子,可归纳出作者运用了拟人修辞,赋予了故乡、老房子、柳树、白云等意象以人的情态和 动作,把故乡的风物写活了。题目“过故人庄”直接借用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但旧题新用, 笔下的“池水”“柳树”“老房子”“坟”景象充满伤感、哀婉的神韵,营造了一种凄迷、 衰颓的意境,让人怅惘。从形式来看,诗行参差错落,极富视觉美和韵律感,充分体现了现 代诗的自由活泼的特点。 二、拓展阅读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材料一:诞生于五四时期的新诗,关于“大和小”的争论一再出现:新诗应该介入历史 现实的“大”呢,还是独抒性灵的“小”? 诗歌有宏大之美,也有细小之美。杜甫《登高》《望岳》可谓宏大,《客至》《见萤火》当 属细小。诗可以微小,细小,但不能狭小,渺小;诗可以重大,宏大,但不能空大,疏大。 诗无论大小,都要植根于诗人自我的生命体验之上。 正大是杜甫诗歌的重要特点。他被称为“诗史”,就是因为与天下兴亡密切相关。写社 稷安危的,天下大事的,皇帝大臣的,边关战事的,这些叙述不可谓不大,但又绝不超出他 个人的生命体验。“国破山河在”“烽火连三月”大,但“泪”“心”“家书”“白头 发”“不胜簪”这些都是切切实实的小。杜诗不管走多远,看多广,探多深,最后都能回落 到灵与肉。他那些隐逸的、非介入的抒写,萤火、蚂蚁、桃树、古柏、新松,不可谓不小, 但它们会与诗人的生命密切联系在一起,物中有人,融入自己的感情,这是他能以小见大的 秘密。因此,诗的大小并不以题材论。并非写国家、写社会、写世界就大,也并非写个人、 写身体、写日常生活就小。诗的大小关键还在思想境界。 (摘编自师力斌《不废江河万古流 ——杜甫诗歌对新诗的启示》) - 5 - 材料二:“风骨”在刘勰的阐释中,主要指作品中蕴含的精神气质和文辞气韵。此后, “风骨”既含有道德修养、人格气质方面的内涵,亦成为诗歌辞章的一种审美标准,被盛唐 诗人所崇尚与延续。在历史的变迁中,“风骨”不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滋养着一代又一代 人。然而,自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诗歌界充斥着低俗、粗俗、媚俗之作,这样的诗作缺乏 “风骨”。因此,新诗急需反躬自省,重新建构“风骨”,延续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诗歌气 韵。 继承与发扬风骨的关键在于诗人要有风骨,具体而言则是指诗人应秉持使命感与责任心。 诗人应有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悲悯情怀,应有陆游“王师北定 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家国情怀,应有王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的 正气。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华诗魂”的艾青一生心系大堰河那样的劳苦大众,曾写出《雪落 在中国的土地上》等忧国忧民的诗作,这正是使命感与责任心的体现,是中国风骨在现代诗 人身上的延续。然而当下许多诗人沉溺于写“小我”的日常琐碎、鸡毛蒜皮,缺乏时代风骨, 究其原因在于缺乏作为诗人的使命感与责任心。 其次,诗歌在内涵上需要建构中国风骨。自 20 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以来,虽然不少诗歌 在内容上所呈现的是自恋与矫情的“小我”情绪,成为日常生活的流水账记录,轻浅琐碎, 没有思想、内涵和意义,但是,艾青《我爱这土地》一诗中浓厚的家国情怀,曾卓《悬崖边 的树》一诗中那种坚忍不拔的精神,食指《相信未来》一诗中蕴含的坚定信念,吉狄马加《我, 雪豹……》中对人类生态、人与自然关系的忧虑,正是现代风骨的典型特征。新时代的新诗 需要延续中国风骨的血脉,创作出充满正气、具有崇高感的佳作,建构新时代的诗歌风骨。 此外,新诗在语言文辞方面亦需要有“风骨”。刘勰认为:“若风骨乏采,则鸷集翰林; 采乏风骨,则雉窜文囿。”这句话清楚地阐释了“风骨”与“辞采”之间的密切关联。自从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一些诗作不讲究文辞,直白浅近,“风骨”荡然无存。跳跃性、非逻辑 性、写意性、含蓄、凝练、雅致等作为诗歌语言的特质,需要新诗语言在不断的锤炼和打磨 中形成。唯其如此,新诗才能传达出内在的精神风骨和新时代气韵。 (摘编自罗小风《新时代诗歌需要中国风骨》) 材料三:几千年的中国古典诗歌到了现代发生了巨变,“变”是新诗的根本。一些论者 认为,新诗的新,就在于它对旧诗的瓦解,新诗是一种没有根基、不拘形式、随意涂鸦、自 由变化的艺术。 其实,“变”中还有一个“常”的问题。新诗的“变”和中国诗歌的“常”联系在一起。 诗既然是诗,就有它的一些“常态”的美学元素。无论怎么变,这些“常”总是永远存在的, 它是新诗之为诗的资格证书。中国诗歌的“常”来源于又外在于古典诗歌,活跃于又隐形于 现代诗歌当中。重新尊重这些“常”,是当下新诗拯衰起弊的前提。 在诗歌精神上,中国诗歌从来以家国为上。气不可御的李白,沉郁顿挫的杜甫,纯净内 向的李商隐,哀婉悲痛的李煜,愁思满怀的纳兰性德,虽然他们的艺术个性相距甚远,但是 - 6 - 他们的诗词总是以家国为本位的。他们对个人命运的咏叹,常常是和对家国兴衰的关注紧密 联系在一起的。中国诗歌的评价标准讲究“有第一等襟抱,才有第一等真诗”,以匡时济世、 忧国恤民的诗作为大手笔。这是中国诗歌的一种“常”。在现代社会,尽管现实多变,艺术 多姿,但这个“常”是难以违反的,是优秀的新诗作品必须尊重的“常”。诗之为诗,在审 美标准上也有一些必须尊重的“常”。以为新诗没有艺术标准,无限自由,是一种危害很大 的说法。凡艺术皆有限制,皆有法则。歌德在《自由和艺术》中说:“在限制中才能显出身 手,只有法则能给我们自由”。中国古典诗歌是格律诗传统,而格律诗的审美要义就是诗对 形式和音乐性的寻求。从古朴典雅的《诗经》和汪洋恣肆的《离骚》开始,乐府诗、绝句、 律诗、词曲都离不开和音乐的联姻。注重听觉,注重吟诵,因而注重格律,这是中国古诗的 “常”。徐志摩在他的《翡冷翠的一夜》中加强了形式感和音乐性,闻一多认为这是徐诗“一 个绝大的进步”。形式感和音乐感,这是评判优秀的新诗作品的基本标准。 新诗,新其形式需是诗。在“变”中继承“常”是非常重要的。 (摘编自吕进《新诗的“变”与“常”》) 9.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杜甫诗歌之所以能以小见大,是由于他能将小的题材与自己的生命体验密切联系在一 起。 B.新诗重新建构“风骨”,要讲究文辞,重视“辞采”,在锤炼和打磨中形成诗歌语言 应有的特质。 C.古代诗人虽然艺术个性相距甚远,但创作时总把咏叹个人命运和关注家国兴衰紧密联 系在一起。 D.材料二和材料三都认为新诗创作不能脱离传统,而应继承古典诗歌中蕴含的文化精神。 【解析】 C 项,“古代诗人”扩大范围,相关信息在材料三的第三段,根据原文“气不 可御的李白,沉郁顿挫的杜甫,纯净内向的李商隐,哀婉悲痛的李煜,愁思满怀的纳兰性德, 虽然他们的艺术个性相距甚远,但是他们的诗词总是以家国为本位的”,可知这里的“他们” 仅指古代诗人中的李白、杜甫、李商隐、李煜、纳兰性德等几个人。“总把……联系在一起” 也不当,原文是“但是他们的诗词总是以家国为本位的。他们对个人命运的咏叹,常常是和 对家国兴衰的关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10.根据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 A.杜甫的诗歌创作实践给新诗创作以启示,诗歌的大小关键在于思想境界,不在于诗歌 题材的大小。 B.如果诗人本身没有秉持使命感与责任心,其诗歌作品就会低俗、粗俗、媚俗,缺乏时 代“风骨”。 C.现代社会现实多变,艺术多姿,诗人要写出优秀的作品,必须传承古典诗歌中以家国 为上的诗歌精神。 - 7 - D.新诗创作不能无限自由,应有一定的限制和法则,要把注重格律,讲求形式感和音乐 感作为基本标准。 【解析】 B 项,假设关系不成立,由原文“然而当下许多诗人沉溺于写‘小我’的日常 琐碎、鸡毛蒜皮,缺乏时代风骨,究其原因在于缺乏作为诗人的使命感与责任心”可知。C 项, 以偏概全。“必须传承古典诗歌中以家国为上的诗歌精神”不当,“以家国为上”是中国诗 歌精神,不仅仅是古典诗歌中的。D 项,扩大范围。“要把注重格律,讲求形式感和音乐感作 为基本标准”说法错误,相关信息在材料三倒数第二段最后,原文是“形式感和音乐感,这 是评判优秀的新诗作品的基本标准”,“注重格律”不是基本标准。 11.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 B ) A.“任何继承都是批判性继承,继承都是为了发展,都是为了改变当今世界的诗歌格局 和面貌。” B.“一个真正优秀的诗人应该责任在肩,道义在胸,他的作品应该与时代紧密相连,与 家国唇齿相依。” C.“形式和内容并不是对立的,诗歌思维的跳跃性往往正是靠节奏的跳跃顿挫这个外在 形式来凸显的。” D.“汉语之有平仄,是现实,也是优势。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这个优势,使我们的诗歌更 加接近于音乐。” 【解析】 A 项,强调继承的重要性,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三观点。B 项,“应该责 任在肩,道义在胸”“作品应该与时代紧密相连,与家国唇齿相依”是强调诗人要以国家为 上,可以支撑分论点一。C 项,谈论的是形式和内容的联系,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三观点。 D 项,谈论的是汉语平仄的作用,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三观点。 12.材料三在论证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说明。 答:__[示例]①在论证结构上,采用总分总结构;②在论证方式上,立论与驳论相结合; ③在论证方法上,运用了例证法、引证法。__ 【解析】 ①材料三一共三段,第一、二两段提出中心论点“当下新诗拯衰起弊必须重 新尊重中国诗歌的‘常’”,在此基础上指出一些论者的观点“新诗的新,就在于它对旧诗 的瓦解,新诗是一种没有根基、不拘形式、随意涂鸦、自由变化的艺术”。第三段从“中国 诗歌在诗歌精神上从来以家国为上”“诗之为诗,在审美标准上也有一些必须尊重的 ‘常’(形式感和音乐感)”两个角度反驳一些论者的观点来对论点进行论述,论证结构上,采 用总分总结构。②在论证方式上,属于立论和驳论相结合。③在论证“中国诗歌在诗歌精神 上从来以家国为上”时列举了李白、杜甫、李商隐、李煜、纳兰性德几个人的艺术个性相距 甚远,但是他们的诗词总是以家国为本位的例子,是运用例证法。在论证“诗之为诗,在审 美标准上也有一些必须尊重的‘常’(形式感和音乐感)”时,引用了歌德在《自由和艺术》中 说的“在限制中才能显出身手,只有法则能给我们自由”,并列举了从《诗经》和《离骚》 - 8 - 开始,乐府诗、绝句、律诗、词曲都离不开和音乐的联姻,注重格律,以及徐志摩在他的《翡 冷翠的一夜》中加强了形式感和音乐性的例子。这是运用引证法和例证法。具体作答时,根 据以上分析,从论证结构、论证方式和论证方法三个方面分点作答即可。 13.新诗创作对当代诗人提出了哪些要求?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概括。 答:__[示例]①创作要根植于诗人自我的生命体验。②诗人要有风骨,秉持使命感与责任 心。③作品充满正气、具有崇高感。④要重视辞采,锤炼和打磨诗歌语言。__ 【解析】 本题要求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概括新诗创作对当代诗人提出了哪些要求。 题目已经确定答题区域为材料一和材料二。仔细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可以从中筛选出“正 大是杜甫诗歌的重要特点。他被称为‘诗史’,就是因为与天下兴亡密切相关。写社稷安危 的,天下大事的,皇帝大臣的,边关战事的,这些叙述不可谓不大,但又绝不超出他个人的 生命体验”“杜诗不管走多远,看多广,探多深,最后都能回落到灵与肉。他那些隐逸的、 非介入的抒写,萤火、蚂蚁、桃树、古柏、新松,不可谓不小,但它们会与诗人的生命密切 联系在一起,物中有人,融入自己的感情,这是他能以小见大的秘密”“‘风骨’既含有道 德修养、人格气质方面的内涵,亦成为诗歌辞章的一种审美标准”“新诗急需反躬自省,重 新建构‘风骨’,延续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诗歌气韵”“继承与发扬风骨的关键在于诗人要 有风骨,具体而言则是指诗人应秉持使命感与责任心”“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华诗魂’的艾 青一生心系大堰河那样的劳苦大众,曾写出《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等忧国忧民的诗作,这 正是使命感与责任心的体现,是中国风骨在现代诗人身上的延续”“当下许多诗人沉溺于写 ‘小我’的日常琐碎、鸡毛蒜皮,缺乏时代风骨,究其原因在于缺乏作为诗人的使命感与责 任心”“诗歌在内涵上需要建构中国风骨”“新时代的新诗需要延续中国风骨的血脉,创作 出充满正气、具有崇高感的佳作,建构新时代的诗歌风骨”“新诗在语言文辞方面亦需要有 ‘风骨’”“一些诗作不讲究文辞,直白浅近,‘风骨’荡然无存。跳跃性、非逻辑性、写 意性、含蓄、凝练、雅致等作为诗歌语言的特质,需要新诗语言在不断的锤炼和打磨中形成。 唯其如此,新诗才能传达出内在的精神风骨和新时代气韵”等信息,根据这些信息整合概括 新诗创作对当代诗人提出了哪些要求。 阅读提升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材料一:乡愁,是中国诗歌的一个历久常新的普遍主题。余光中多年来写了许多以乡愁 为主题的诗篇,《乡愁》就是其中情深意长、音调动人的一首。《乡愁》的美令人瞩目,特别 是音乐美。《乡愁》的音乐美,主要表现在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上,其中“乡愁是……” 与“在这头……在那(里)头”的四次重复,四节中同一位置上“小小的”“窄窄的”“矮矮 的”“浅浅的”等叠词的运用,使得全诗低回掩抑,如怨如诉。而“一枚”“一张”“一 方”“一湾”等数量词的运用,不仅表现了诗人的语言功力,也增强了全诗的音韵之美。《乡 愁》,犹如音乐中柔美而略带哀伤的“回忆曲”,是海外游子深情而美的恋歌。 - 9 - 余光中等诗人的贡献还在于,他们找回了汉字与汉语的时间性之间的联系,并探索了通 过文字排列实现诗歌音乐性的种种结构的道路,这是古典诗歌没有摸索出来的。在这个意义 上,他们真正为新诗的音乐性,甚至为汉语的音乐性开辟了新的道路。 (摘编自《新诗鉴赏词典》) 材料二:诗歌的音乐性一向是业界争论的热点问题。 关于诗歌的音乐性,文学评论家谢冕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提出,包括新诗在内的所有 诗歌都必须包含音乐性。诗歌要有音乐性,没有了音乐性,就与其他的文体没有区别了。而 中国新诗缺少的恰恰是音乐性。现在的很多诗人不懂旧体诗,甚至认为旧体诗好写,这是因 为他们不知道诗歌内在的一些规律,不知道怎么用词,不知道声韵上怎么表达才动听。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山说,现代诗没有必要像古诗那样讲究平仄、中间对偶,但讲究语 言的和谐还是必要的。李山所强调的向古诗学习,并不是要我们回到传统,而是倡导现代的 散体诗如何在借鉴古代汉语有声调这一特点的基础上,创作出符合现代品位、又能充分体现 汉语魅力的诗,他认为这是需要大力尝试的。 诗人王久辛说,出现新诗有无音乐性的疑问,是不懂修辞的诗人提出的一个很可笑的疑 问。真正懂修辞的诗人是不会提出这样的疑问的,因为畅达的修辞,高妙、精微、动人的修 辞,那种有复合性的修辞,都是对诗歌音乐性的一种大胆的创造、勇敢的探索。诗人西川提 出,格律是个假命题。主张诗歌要讲究格律的人,是“要给新诗立规矩的人”,他称这些人 大多是一些创造力匮乏、趣味良好、富有责任感的好心人。他们多以 19 世纪以前的西方诗歌 为参考系,弄出些音步或音尺,但这没什么意义。 (摘编自《辽宁日报》) 材料三:中国新诗走过的一百年里,质疑之声似乎从未断过。诗人郑敏甚至从源头上对 新诗做了否定:20 世纪之所以没能出现“李白”“杜甫”,原因是“五四”时期引入了西方 文化的末流,割断传统,使得白话诗万劫不复。 如此说来,这真是一部让人沮丧的百年新诗史。但是且慢,持不同意见者也大有人在。 诗人于坚就坚持认为,“中国 20 世纪的所有的文学样式,小说、散文、戏剧等等,成就最高 的是新诗,被误解最多的是新诗,被忽略最多的也是新诗,这正是伟大的迹象”。 既然如此,我们该如何看待新诗? 千百年的熏陶与培育,使得国人至今依然不屈不挠地拿新诗与古诗一决高下,依然用发 展了几千年的古汉语经验来衡量当下的诗歌创作。中国古典诗歌有着超稳定的审美规范,平 仄间的韵律流转充满内外交融的音乐性,起承转合的结构又极为自然。从如此强大的古典诗 歌参照系出发,读者对新诗的数落与普遍不满便可以预料:能让人完整记住的新诗名篇凤毛 麟角,经典之作屈指可数;新诗语言做不到出神入化;新诗离真正走进大众生活及其内心世 界还有距离。 然而,必须正视一个严酷的事实,古典诗歌堪称优美的诗情画意,在后起的新诗这里已 - 10 - 经出现了脱节或者转变。新诗与古诗既可比又不可比。可比在于,在诗的本体属性上新诗具 有与母体同质性的一面;不可比在于,新诗经过挣脱,走向了一种全面的自洽的生长,现代 新诗与古体诗已然成为两种不同“制式”的诗歌。对这两种状态下的诗歌,显然不能用一把 尺子去衡量,“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评价体系或许才是明智之举。 多年来,诗歌界有这么一个共识,新时期的中国诗歌用二三十年的时光,几乎走完了西 方现代、后现代诗歌的全部征程,“浓缩”了西方近百年的现代诗、后现代诗发展历史。学 习和吸收西方现代诗歌,无疑为中国新诗提供了转型契机,但这种转型不是分阶段的蜕变, 而几乎是共时性完成的。中国新诗对西方现代诗歌的吸收,有时消化很好,有时消化不良, 有时过于贪食——狼吞虎咽、饥不择食,有时反复挑剔——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以致营养 过剩。 在中外诗歌的评价与比照中,人们总是将各国的诗歌菁华与国际级大师串联起来,组成 纵深队列的国际军团——从 20 世纪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法国的普吕多姆,到爱尔兰的叶 芝,再到瑞典的特朗斯特罗姆……多国联军步步进逼,综合全部优势,用世界诗歌的精粹“总 和”轻松地把单一国家的百年新诗比了下去。这种缺乏对等参照的评价标准无形中变成自我 矮化,拉大了所谓中国诗歌“追赶”世界诗歌的差距。 除了与古代诗歌、西方现代诗歌直接或间接的“对抗”,中国新诗还在通过不断的艺术 违规和越界为自己开疆拓土,发明和发现新的题材、内容、形式和语言,创造新的诗歌范式。 新诗自身也形成了自由、多变、求新的小传统,对新诗的接受与评价也应该面对其自身小传 统的考核,而不是固执于诗歌大一统的本质主义观念,不必执念新诗必须是古诗的一种分支 与延续。 最后,还涉及对前辈诗人的具体评价问题。当下不少诗人对新诗诞生之初的历史成绩持 否定态度,如“用今天的眼光看,穆旦和徐志摩的诗歌写作都是二三流”,这种断语相当有 代表性。他们用已经大大发展了的现时尺度去审视过去,忽视了任何接受与评价都不能偏离 历史特定语境的原则。 (摘编自《人民日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D ) A.余光中等人探索了新诗音乐性,为新诗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使之超越了古典诗歌。 B.李山认为新诗创作没有必要讲究格律,西川则认为讲究格律会使诗人失去创造力。 C.于坚认为对新诗的误解、忽略,表明新诗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处境开始变好。 D.材料三认为,对诗人进行评价不应该抹去时代背景,否则容易做出不恰当的评价。 【解析】 A 项,曲解文意。根据原文说的“在这个意义上,他们真正为新诗的音乐性, 甚至为汉语的音乐性开辟了新的道路”,可知“使之超越了古典诗歌”理解错误,他们只是 “在这个意义上”,“为新诗的音乐性,甚至为汉语的音乐性开辟了新的道路”。B 项,偷换 概念。“西川则认为讲究格律会使诗人失去创造力”理解错误,原文说“西川提出,格律是 - 11 - 个假命题。主张诗歌要讲究格律的人,是‘要给新诗立规矩的人’,他称这些人大多是一些 创造力匮乏、趣味良好、富有责任感的好心人”,不是格律使人失去创造力,而是这些人“大 多是一些创造力匮乏、趣味良好、富有责任感的好心人”。C 项,曲解文意。“表明新诗已经 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处境开始变好”理解错误,原文“中国 20 世纪的所有的文学样式,小说、 散文、戏剧等等,成就最高的是新诗,被误解最多的是新诗,被忽略最多的也是新诗,这正 是伟大的迹象”的意思是新诗的价值不可低估。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D ) A.余光中的《乡愁》借助叠词和数量词表现出的音韵美,显示了深厚的语言功力。 B.材料一以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为例,证明了中国新诗富有音乐性的特点。 C.材料二中谢冕与王久辛均认为,要使新诗具有音乐性,诗人就要提高自身素养。 D.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业界对新诗音乐性的认识不同,争论可能还要持续下去。 【解析】 A 项,强加因果。“借助叠词和数量词表现出的音韵美,显示了深厚的语言功 力”理解错误,原文说“而‘一枚’‘一张’‘一方’‘一湾’等数量词的运用,不仅表现 了诗人的语言功力,也增强了全诗的音韵之美”。B 项,以偏概全。“证明了中国新诗富有音 乐性的特点”错误,根据原文“余光中等诗人的贡献还在于,他们找回了汉字与汉语的时间 性之间的联系,并探索了通过文字排列实现诗歌音乐性的种种结构的道路”可知,“材料一 以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为例”是为了说明余光中等人对中国新诗的贡献。C 项,曲解文 意。“材料二中谢冕与王久辛均认为,要使新诗具有音乐性,诗人就要提高自身素养”错误, 谢冕的观点是所有诗歌都必须包含音乐性,王久辛的观点是音乐性的强弱与诗人修辞能力有 关。 3.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 B ) A.中国古典诗歌处于高峰期后的“熟透”阶段,现代新诗处于生长期,二者不可比。 B.中国古典诗歌千百年的熏陶与培育,使得现代新诗具有了与母体同质性的一面。 C.与西方现代诗歌相比,中国新诗的发展时间短,虽有学习借鉴,依然不够成熟。 D.新诗经过不断地探索、实践、创新,挖掘自身的元素,逐渐走向了自洽的生长。 【解析】 B 项,“中国古典诗歌千百年的熏陶与培育,使得现代新诗具有了与母体同质 性的一面”错,根据“千百年的熏陶与培育,使得国人至今依然不屈不挠地拿新诗与古诗一 决高下,依然用发展了几千年的古汉语经验来衡量当下的诗歌创作”“新诗与古诗既可比又 不可比。可比在于,在诗的本体属性上新诗具有与母体同质性的一面;不可比在于,新诗经 过挣脱,走向了一种全面的自洽的生长,现代新诗与古体诗已然成为两种不同‘制式’的诗 歌”可知,这两者之间并没有因果关系。 4.材料三是从哪几个角度分析“我们该如何看待新诗”这一问题的?请结合材料简要概 括。 答:__[示例]①以中国古典诗歌为参照。②以西方现代诗歌为参照。③以自身“小传统” - 12 - 为参照。__ 【解析】 ①根据“从如此强大的古典诗歌参照系出发,读者对新诗的数落与普遍不满 便可以预料”“古典诗歌堪称优美的诗情画意,在后起的新诗这里已经出现了脱节或者转变。 新诗与古诗既可比又不可比。可比在于,在诗的本体属性上新诗具有与母体同质性的一面; 不可比在于,新诗经过挣脱,走向了一种全面的自洽的生长,现代新诗与古体诗已然成为两 种不同‘制式’的诗歌”分析,可知此处是从中国古典诗歌的角度看待中国新诗;②根据“在 中外诗歌的评价与比照中,人们总是将各国的诗歌菁华与国际级大师串联起来”“多国联军 步步进逼,综合全部优势,用世界诗歌的精粹‘总和’轻松地把单一国家的百年新诗比了下 去”分析,可知此处是从西方现代诗歌的角度看待中国新诗;③根据“除了与古代诗歌、西 方现代诗歌直接或间接的‘对抗’,中国新诗还在通过不断的艺术违规和越界为自己开疆拓 土,发明和发现新的题材、内容、形式和语言,创造新的诗歌范式。新诗自身也形成了自由、 多变、求新的小传统,对新诗的接受与评价也应该面对其自身小传统的考核”分析,可知此 处是从中国新诗自身“小传统”的角度看待新诗。 5.应如何评价百年新诗?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答:__[示例]①为汉语的音乐性开辟了新的道路;②形成了自己的“制式”,走向了一种 全面的自洽的生长;③发展时间短,尚不成熟。__ 【解析】 ①根据原文“余光中等诗人的贡献还在于,他们找回了汉字与汉语的时间性 之间的联系,并探索了通过文字排列实现诗歌音乐性的种种结构的道路”“他们真正为新诗 的音乐性,甚至为汉语的音乐性开辟了新的道路”,可总结出新诗为汉语的音乐性开辟了新 的道路;②根据“中国新诗还在通过不断的艺术违规和越界为自己开疆拓土,发明和发现新 的题材、内容、形式和语言,创造新的诗歌范式”,可总结出新诗形成了自己的“制式”, 走向了一种全面的自洽的生长;③根据“中国新诗走过的一百年里”“能让人完整记住的新 诗名篇凤毛麟角,经典之作屈指可数;新诗语言做不到出神入化;新诗离真正走进大众生活 及其内心世界还有距离”“新时期的中国诗歌用二三十年的时光,几乎走完了西方现代、后 现代诗歌的全部征程,‘浓缩’了西方近百年的现代诗、后现代诗发展历史”,可总结出新 诗发展时间短,尚不成熟。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材料一:当下诗坛,同质化的平庸作品随处可见,好诗、大诗却屈指可数。诗坛很热闹, 诗歌很寂寞。新诗似乎就在于它的无限自由,就是随心所欲地书写那些与大众无关的个人体 验的“艺术”,就是在语言上没有审美标准的任性的“艺术”。 其实,诗抒发的情感是艺术情感:经过淘洗、提高的社会情感,而不是原生态的情感, 个人身世的琐碎情感不具备入诗的资格。以自己独特的嗓音唱出与众人相通的人生体验,才 是优秀的诗人。诗歌史上的优秀诗人几乎都不是只热心守护自己心灵,总有家国情结,“心 事浩茫”。 - 13 - 诗是无言的沉默,无声的心绪,无形的体验,以言来言那无言,以开口来传达那沉默。 诗家语是一种诗人“借用”一般语言组成的诗的言说方式。一般语言一经进入这种言说方式 就发生质变:意义后退,意味走出;交际功能下降,抒情功能上升;成了具有音乐性、弹性、 随意性的灵感语言,内视语言。用西方文学家的说法,就是“精致的讲话”。 中国诗歌讲究“苦而无迹”,也就是高明的诗人是不会把自己的写诗之苦传染给读者的, 相反,诗人总是想方设法让读者最容易、最轻松、最愉悦地走进自己深邃的诗歌世界。诗人 之苦带来读者之易。 (摘编自吕进《必须重建写诗的难度》) 材料二: 为何至今现代新诗的地位还难以“定于一尊”呢? 中国古典诗歌有着超稳定的审美规范:采用单音单字的“字思维”,能充分释放汉语诗 歌的弹性蕴藉;以意境为最高美学,极易滋养、美化人心;平仄间的韵律流转充满内外交融 的音乐性,起承转合的结构又极为自然。新诗与古诗既可比又不可比,可比在于,在诗的本 体属性上新诗具有与母体同质性的一面,不可比在于,新诗经过挣脱,走向了一种全面的自 洽的生长,现代新诗与古体诗已然成为两种不同“制式”的诗歌。如果是放在星象图谱上来 看,古典诗歌就好比成年期的“红巨星”,在发生学意义上属于高峰期后的“熟透”阶段, 能量发生巨大耗散而趋于收缩;现代新诗则好比生长时期的“主序星”,尚处生长期的氢燃 烧阶段,充满活力,不断扩张,膨胀生长。 中国新诗唯西方诗马首是瞻,20 世纪 90 年代,甚至出现了“翻译体”诗歌,直到新世纪 初叶,才逐步出现更具自主性地对西方现代诗歌的改造与改写。中国新诗对西方现代诗歌的 吸收,有时消化很好,有时消化不良,有时过于贪食——狼吞虎咽、饥不择食,有时反复挑 剔——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以致营养过剩。人们总是将各国的诗歌菁华与国际级大师串联 起来,组成纵深队列的国际军团,使出全部优势,用世界诗歌的精粹“总和”轻松地把单一 国家的百年新诗比了下去。无形中变成自我矮化,拉大了所谓中国诗歌“追赶”世界诗歌的 差距。 中国新诗还在通过不断的艺术违规和越界为自己开疆拓土,发明和发现新的题材、内容 和形式语言,创造新的诗歌范式。百年的探索和实验,在无数次争议中也不断沉淀着与古典 时期、浪漫时期有别的新质素。比如,更丰富地挖掘了精神与肉身的存在感,更娴熟地运用 潜意识、意识流、智性、交感等成分,强化了隐喻、象征、荒诞、戏剧性乃至后现代的拼贴、 装置、跨界等技巧,加深了与普通大众的联系与交融……这些新质素或多或少都参与到本土 新诗的发展进程中来,逐渐化为百年新诗的血肉。在这个意义上,新诗自身也形成了自由、 多变、求新的小传统,新诗的接受与评价也应该面对自身小传统的考核,而不是固执于诗歌 大一统的本质主义观念,耿耿于怀于新诗必须是古诗的一种分支与延续。 新诗至少可以分成三大部分:前端是属于实验探索性的新异追求,其中的成功果实会沉 淀为自身营养,以继续分蘖推进;中间的广大地带属于融会性的“老少皆宜”,是经过较长 - 14 - 时间积累下来容易被接受的基本盘面;而后拖部位则属于那些老化的“过去时”,是早期遗 留下来的稚嫩、夹生,需要加以扬弃。只有分门别类对待,才能避免在接受学上“一刀切”。 重要的是,三大板块还得面对时代、历史、社会、美学等多重维度的审视。如果笼统地作非 黑即白的评价,新诗只能要么漆黑黯淡,一无是处,要么光芒万丈,异常刺目。 (摘编自陈仲义《新诗百年:如何接受,怎样评价?》) 材料三: 胡适当时提倡白话诗,不赞成“抽象的写法”,提出要用“具体的写法”,创 造出一种“逼人的影像”。他接受了 20 世纪 20 年代美国意象派诗的现代影响,却丢掉了意 象派主张的意象呈现而避免直白的追求诗歌现代性的灵魂。梁启超 1922 年在清华学校关于古 典诗歌研究的长篇讲演稿(《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里,第一次尝试用西方文学研究的 方法,用写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这三种观念,去梳理中国古典诗歌,肯定了自《楚 辞》开始,至李商隐诗这一脉系的象征诗的艺术价值和神秘美的意义。1926 年,周作人反对 新诗过于透明,像玻璃球一样,缺少余香和回味,提出了如何将西方诗的“象征”与中国传 统诗的“兴”融合起来,寻找新诗发展道路的构想。20 世纪 30 年代初,戴望舒提出这样的美 学诉求:诗“不单是真实,亦不单是想象”,诗的传达应当是“像梦一般地朦胧的”“泄漏 隐秘的灵魂”的“吞吞吐吐的东西”,它的动机是在于“表现自己与隐藏自己之间”。 从 20 世纪 20 年代到 40 年代,关于“朦胧”以及“看不懂文艺”的争论,到 80 年代以 来关于朦胧诗的争论,都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实:面对文学艺术乃至诗歌的出现,作为阅读 者和接受者,应该调整和转变已经习惯于阅读‘明白清楚’的文学作品的心态,对于那些更 复杂更含蓄更富蕴藉的作品,由兴趣的单一而走向多元,感觉上由远离陌生而接近熟悉,审 美上由不懂、拒绝而走向认知、接受,使自己从情趣与习惯上“不拒绝陌生”,经过不断地 熏陶和养成,提升对于这类有深度“余香和回味”美的作品接受理解的审美能力。 (摘编自孙玉石《新诗十讲》) 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C ) A.艺术情感不同于原生态情感,诗人应热心守护心灵,注重家国情结,但个人身世情感 不应入诗。 B.新诗是充满活力的新“制式”诗歌,对其接受与评价,应从诗歌大一统的本质主义观 念出发。 C.材料一所讲的新诗的“无限自由”和材料二中的“艺术违规和越界”,两者本质上是 完全不同的。 D.胡适提倡用“具体的写法”创造“影像”,所以他的新诗作品都应属于材料二中说的 “老少皆宜”的一类。 【解析】 A 项,“但个人身世情感不应入诗”错误。由“经过淘洗、提高的社会情感, 而不是原生态的情感,个人身世的琐碎情感不具备入诗的资格”可知,选项说法绝对,并非 所有“个人身世情感”都不应入诗,而是其中“琐碎情感”不能。B 项,“应从诗歌大一统的 - 15 - 本质主义观念出发”错误。由“新诗的接受与评价也应该面对自身小传统的考核,而不是固 执于诗歌大一统的本质主义观念,耿耿于怀于新诗必须是古诗的一种分支与延续”可知,应 为“不是固执于诗歌大一统的本质主义观念”,选项与文意相反。D 项,强加因果。“所以他 的新诗作品都应属于材料二中说的‘老少皆宜’的一类”错误。由材料二最后一段“中间的 广大地带属于融会性的‘老少皆宜’,是经过较长时间积累下来容易被接受的基本盘面”可 知,“老少皆宜”是从成熟度和接受面来分类的,将胡适的新诗简单地归为第二类是不恰当 的。 7.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古诗采用的是“字思维”,以意境为最高审美,如果新诗过于直白地表达,会缺少蕴 藉含蓄的灵魂。 B.古典诗歌已趋于收缩,而新诗更具生长力,世界诗歌总体优势不该是评价参照,应看 到新诗有自身的小传统。 C.梁启超借鉴西方文学研究方法,肯定中国古典象征诗的艺术价值和神秘美的意义,周 作人也有类似表述。 D.阅读者和接受者应该调整和转变心态,从情趣与习惯上不拒绝陌生,只有在新诗阅读 中,才能提升自身审美能力。 【解析】 D 项,“只有在新诗阅读中,才能提升自身审美能力”错误。由“面对文学艺 术乃至诗歌的出现,作为阅读者和接受者,应该调整和转变已经习惯于阅读‘明白清楚’的 文学作品的心态……提升对于这类有深度‘余香和回味’美的作品接受理解的审美能力”可 知,原文是针对“文学艺术乃至诗歌的出现”而言,“只有在新诗阅读中,才能提升自身审 美能力”,选项说法太绝对。 8.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C ) A.在古代,采诗和献诗是“知得失,自考正”的重要手段,学诗、知礼可谓是人生之大 事。 B.诗歌史是一部不曾停止的诗体的演变史,中国诗学传统并没有因白话新诗的出现而中 断,而是得到了现代更新。 C.新诗需要一套符合现代汉语特点的审美的、诗艺的标准,既要有别于古曲诗歌,同时 又要完全摆脱西方现代诗歌的范式。 D.古诗形式是先在的,要义是在自律中体现自由,而新诗形式有所创新,要义是始终保 持住自由和自律之间的危险平衡。 【解析】 A 项,“在古代,采诗和献诗是‘知得失,自考正’的重要手段,学诗、知礼 可谓是人生之大事”是谈古诗社会功能,与材料二主题不一致,与新诗地位无关。B 项,“诗 歌史是一部不曾停止的诗体的演变史,中国诗学传统并没有因白话新诗的出现而中断,而是 得到了现代更新” 是谈诗学传统,与新诗地位无关。C 项,“新诗需要一套符合现代汉语特 - 16 - 点的审美的、诗艺的标准,既要有别于古曲诗歌,同时又要完全摆脱西方现代诗歌的范式” 是新诗难以“定于一尊”的原因之一。 D 项,“古诗形式是先在的,要义是在自律中体现自 由,而新诗形式有所创新,要义是始终保持住自由和自律之间的危险平衡”是从古诗与新诗 形式、内容方面比较,与新诗地位无关。 9.材料二关于百年新诗的评价,作者是如何展开论述的? 答:__[示例]①材料二以设问形式开头,提出问题,然后从三个方面分析原因。②与古典 诗歌相比,运用比喻论证阐明新诗未稳定成熟,尚处于生长期;③人们习惯于以西方诗歌世 界精华总和为参照评价新诗,对新诗自我矮化,拉大了与世界诗歌的差距;④固执于大一统 的本质主义观念,无视新诗“自由、多变、求新的小传统”。__ 【解析】 ①材料二,第一段“为何至今现代新诗的地位还难以‘定于一尊’呢”提出 问题,然后从三个方面分析原因,每方面一个段落。②第二段,由“新诗与古诗既可比又不 可比,可比在于……现代新诗与古体诗已然成为两种不同‘制式’诗歌”可知,运用对比论 证。由“如果是放在星象图谱上来看,古典诗歌就好比成年期的‘红巨星’……充满活力, 不断扩张,膨胀生长”运用比喻论证。两种论证方法的运用,把新诗与古典诗歌相比较,论 说新诗尚处于生长期,未稳定成熟。③文章第三段,由“人们总是将各国的诗歌菁华与国际 级大师串联起来,组成纵深队列的国际军团……无形中变成自我矮化,拉大了所谓中国诗歌 ‘追赶’世界诗歌的差距”可知,人们习惯于将西方诗歌世界精华总和和新诗进行对比,无 形之中将新诗自我矮化,从而拉大了所谓中国诗歌“追赶”世界诗歌的差距,即对新诗的评 价不客观,有所偏颇。④第四段,由“这些新质素或多或少都参与到本土新诗的发展进程中 来,逐渐化为百年新诗的血肉。在这个意义上,新诗自身也形成了自由、多变、求新的小传 统,新诗的接受与评价也应该面对自身小传统的考核,而不是固执于诗歌大一统的本质主义 观念,耿耿于怀于新诗必须是古诗的一种分支与延续”可知,人们从大一统的本质主义观念, 无视新诗的“自由、多变、求新的小传统”,即忽视新诗的特点。 10.整合材料中的观点,分析概括优秀的新诗应该具备的特点。 答:__[示例]①应表现与大众联系交融的新题材、新内容;②抒发经过淘洗的社会情感和 家国情怀;③娴熟地运用多种形式和表现手法;④语言要含蓄蕴藉,富有音乐性和弹性。__ 【解析】 ①由材料一“新诗似乎就在于它的无限自由,就是随心所欲地书写那些与大 众无关的个人体验的‘艺术’,就是在语言上没有审美标准的任性的‘艺术’”可知,新诗 的题材、内容应与大众密切相关。②由“其实,诗抒发的情感是艺术情感:经过淘洗、提高 的社会情感,而不是原生态的情感,个人身世的琐碎情感不具备入诗的资格。以自己独特的 嗓音唱出与众人相通的人生体验……总有家国情结,‘心事浩茫’”可知,新诗应抒发经过 淘洗、提高的社会情感和家国情怀。③由“更丰富地挖掘了精神与肉身的存在感,更娴熟地 运用潜意识、意识流、智性、交感等成分,强化了隐喻、象征、荒诞……这些新质素或多或 少都参与到本土新诗的发展进程中来,逐渐化为百年新诗的血肉”可知,新诗应更加注意熟 - 17 - 练地运用多种形式和表现手法。④由“一般语言一经进入这种言说方式就发生质变:意义后 退,意味走出;交际功能下降,抒情功能上升;成了具有音乐性、弹性、随意性的灵感语言, 内视语言”可知,新诗语言要含蓄蕴藉,富有音乐性和弹性。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