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3 发布 |
- 37.5 KB |
- 2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苏省南通市启东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江苏省启东中学 2019-2020 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一语文试题 第Ⅰ卷 阅读题 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诗经》是中华文明最早成书的经典之一,里面有大量劳动场面的描写,浓缩了广大民 众辛勤工作的身影。《国风》中最长的诗是农事诗《七月》,起首“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 段描述,说的是周历九月时,妇女们就在为严冬准备粗布衣服,而农夫正月里就在修理农具, 二月下地春耕,妻子小孩把饭菜送到田边地头,一片繁忙的景象。以下七段又用平铺直叙的 手法,顺着农事活动的季节性,叙述豳地农民一年四季的劳动过程和生活状况。农活一桩接 一桩,根本没有歇息之时。虽然辛苦,但农夫懂得“人勤地生宝”的道理,对劳动从没有丝 毫的抱怨。偶尔也能“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享用汗水换来的佳肴。 辛勤工作在他们看来不仅是谋生手段,也是他们的存在方式。《芣苢》是一群妇女采集车前子 时随口唱的短歌:“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劳动中一唱三叹,苦中 有乐,后人平心静气地咏诵这些诗句,仍能感受到她们劳动中辛勤而欢悦的情感。当然,民 众出于勤劳的本性,对不劳而获的贵族老爷总是看不惯的,《伐檀》中就有这样的质问:“不 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 《尚书》是上古官府重要文献的汇编,反映底层民众生产生活状况的记载不多。提到辛 勤工作之事,不少是指君王和官员勤于政务,如《皋陶谟》中称赞帝尧德行时说“无教逸欲 有邦,兢兢业业,一日二日万几”。不过,统治者对于民众的勤劳是高度认同的,甚至认为官 员们做事要像农民种地那样勤劳才是正道。如《盘庚》中希望部属“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 若农服田力穑,乃亦有秋”,反之,“惰农自安,不昏作劳,不服田亩,越其罔有黍稷”;《大 诰》中则感慨“天惟丧殷,若穑夫,予曷敢不终朕亩”。农民努力耕种才有好收成,勤政的道 理与之相通。 《仪礼》《礼记》是礼乐文明方面的经典,依然有反映民众勤奋劳作的记载。《礼记》中 的《月令》就是逐月观察天文物候,敬授民时,以农事为中心排列十二个月事务的政令。其 中对天子及百官的职事规定得非常具体,既不能春行冬令,也不能冬行春令,否则会遭受天 灾人祸。 到《易传》问世,勤劳的价值更为哲学家所升华。在世人的眼中,大概没有比天体“运 转混没,未曾休息”那样不舍昼夜、不知劳累的了,《周易·乾》因之借天象以发论,表达“天 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思想,希望人们像上天不知劳累那样,始终保持自强不息的状态。 自强不息是中国最重要的文化精神之一,而勤劳是基本点,没有勤劳,其他所有美德和人类 理想无从谈起。勤劳由此成为中国人性格的底色,它对于社会的重要性,犹如空气、阳光之 于生命一样不可或缺,似乎再也无须多加提及和论证了。 (摘自 2017 年 4 月 22 日《光明日报》,有删节)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伐檀》中的“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反映了民众看不惯不劳而获的贵族老爷,这 是出于他们勤劳的本性。 B. 《七月》中叙述了豳地农民一年四季的劳动过程和生活状况,农活一桩接一桩,根本没有 歇息之时,农夫虽然辛苦,但对劳动没有丝毫的抱怨。 C. 我们能从“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 苢,薄言有之”等诗句中感受到农民在劳动中辛勤而欢悦的情感。 D. 《诗经》里面有大量劳动场面的描写,浓缩了广大民众辛勤工作的身影。其中《国风》中 的《七月》是最早的一首农事诗。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尚书》中虽然反映底层民众生产生活状况的记载不多,但我们从中可以看出统治者对于 民众的勤劳还是高度认同的。 B. 《尚书》中提到辛勤工作之事,不少是指君王和官员勤于政务,因为它是官府的文献汇编。 C. 《七月》中的“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说的是周历九月时,妇女们就在为严冬准备粗布衣 服、修理农具、下地春耕的繁忙景象。 D. 统治者认为官员们做事要像农民种地那样勤劳才是正道,因为他们懂得农民努力耕种才有 好收成,勤政的道理与之相通。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礼记》虽是礼乐文明方面的经典,依然有反映民众勤奋劳作的记载,如《月令》。其中对 天子及百官的职事也规定得非常具体。 B. 勤劳是中国人性格的底色,它对于社会非常重要,所以勤劳是基本点,没有勤劳,其他所 有美德和人类理想无从谈起。 C. 在世人的眼中,天体“运转混没,未曾休息”那样不舍昼夜、不知劳累,是哲学家对勤劳 的价值的升华。 D. 《月令》是以农事为中心排列十二个月事务的政令,认为春行冬令或冬行春令,会遭受天 灾人祸。 【答案】1. D 2. C 3. B 【解析】 【1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 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 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D 项,“《七月》是最早的一首农事诗”无中 生有。文中只有“《诗经》是中华文明最早成书的经典之一”“《国风》中最长的诗是农事 诗《七月》”等信息。故选 D。 点睛: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 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 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 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2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 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 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C 项,对应的原文“起 首‘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段描述,说的是周历九月时”,选项“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说 曲解文意。故选 C。 【3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 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 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B 项,因果倒置,原文“勤劳是基本点, 没有勤劳,其他所有美德和人类理想无从谈起”是“勤劳是中国人性格的底色,它对于社会 的重要性”的原因。故选 B。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下列小题。 又见池塘风起 孙守名 (1)我再次对池塘蛙鸣产生浓厚的兴趣,大约始于五年前的某个夏夜。 ⑵去江南采风,碰巧寓居于一户农家小院。月白风轻,忽闻远处蛙鸣阵阵。借着月光, 循声寻踪,自然就找到了那半亩方塘。荷叶平铺,苇草层层叠叠,柔和如梦的轻风中,那清 脆悦耳、富有江南神韵的蛙鸣正是从那神秘的荷塘中传出。 ⑶这让我到底惦着故乡的池塘了。 ⑷池塘对于一座村庄来说,它的意义和价值颇为深远。记忆中的村庄有三方形态各异的 池塘,分处于东、西、北不同的方向。每座池塘的背后似乎都有着某些神奇的传说和美丽的 故事,令人无比的憧憬和神往。 ⑸村西的池塘曲折蜿蜒,有一条崎岖不平的小路将其东西隔开。盛夏时节,大雨一过, 塘深路没,乘一叶扁舟,飘行其间,看苇草摇曳,水鸟上下翻飞,自有一番别样的情趣。将 小舟摇至苇草丛深处,幽静阒寂,野鱼时时跃出水面,泼剌剌又游向远方,那种神秘而又慌 悚的心情自会让你流连忘返。 ⑹村北的池塘呈椭圆形,西北部与一小圆池相连,东南部又拖曳出一条长长的尾巴。站 在高处俯瞰,活脱脱一只缓缓爬行的乌龟儿。冬季一到,寒风凛冽,大雪飘过,池塘便结下 厚厚的冰层。冰层越结越厚,待到数九寒天,人已能在池塘的冰面自由自在地行走。那时节, 村庄里大大小小的孩子便鱼贯而出,穿行在坚厚的冰层上,做着各式各样的游戏。你看,一 只小小的陀螺,半米细长的绳子,拽住绳头,用力摆臂,那陀螺便“嗖”的一声旋转开来。 四五个孩子同时放出,排列一行,煞是壮观。 ⑺另一边,几个七八岁的孩子将四条腿的板凳反放冰面,一人坐于其间,其他的孩子猛 地向前推去,只听“刷”的一声,飘移出七八米以外。还有,三五成群的孩子,拿出自制的 钢圈,在木棒上绕上一截稍粗的铁丝,略作弯曲,便在冰面上推起钢圈来。一圈又一圈,其 乐也无穷。 ⑻在池塘东南方拖曳出的那条长长的尾巴上,几个半大小伙子正用坚实的木棒敲击着厚 厚的冰层。破裂处,十数条早已憋闷了许久的鱼儿欢快地跃出水面,惊喜声、赞叹声此起彼 伏,与远处传来的欢呼声、吆喝声相应,整个冰面也便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⑼村东的池塘最早要追溯到春秋时期。据说,孔子率弟子周游列国,途经此地已是傍晚 时分,饥渴难耐,便让弟子向农家借口水喝。一白发老翁顺手拿出个水瓢,就门前池塘舀了 半下,递送到孔子面前。众弟子面面相觑,以为老翁的做法有辱师尊。子贡面色一变,将要 加以责备。孔子摆摆手,双手恭恭敬敬地接过,饮了两口,便觉甘甜清爽,清冽怡人。孔子 大惊,刚要展拜,只见那位白发老翁化作一道青烟,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后人据此,为这 方池塘取名为“仰圣塘”,沿用至今。 ⑽秋末冬初,正是枯水时节,池塘消瘦,水落石出。村中多方筹措,每年必引十里外的 菜河水补给,沿着长长的河渠,白花花的河水曲曲而行。水头处,几家孩子欢呼雀跃,争相 用自家织就的鱼网截水堵鱼,每一网都有丰厚的收获,只一下,就足以在父母兄弟面前出尽 风头。 ⑾经历了漫长的爬行,凶猛无比的水头终于冲进池塘。那些久困池中的鱼儿,便飞快地 逆水而穿行,跃出跳下,只弄得你眼花缭乱,心花怒放。这时候,也是村庄最为欢腾的时节。 到得傍晚,家家炊烟四起,村庄便会飘出阵阵鱼香,氤氳于暮色苍茫中,给古老的乡村增添 了无穷无尽的韵致。 ⑿村庄的夏夜是一首情深意长的抒情诗,充满了神奇的色彩。夜暮已降,微风飘拂,淡 淡的稻香弥散开来,那种沁人心脾的感觉让人难以忘怀。坐在场院里、溪头旁、柳树下,听 树上的蝉鸣和池塘里的蛙鸣,让人似乎有了一种身处仙境的奇妙感触。 ⒀池塘是村庄的眼睛和灵魂,一座村庄如果没有三两处池塘,也就缺少了神韵和灵性。 只可惜,时光流逝,岁月不再,那些古老而又散发着古色古香气息的池塘渐渐地淡出了人们 的视线。池塘成为记忆,村庄成为记忆,我们灵魂深处还会有什么呢? ⒁这让我到底惦着江南那方苇草丛生、蛙鸣阵阵的池塘了。眼前,似乎又有了清风明月, 又有了乡村池塘的魂牵梦绕的回味和记忆…… 4.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文章从五年前到江南采风的回忆写起,忆写轻风中富有江南神韵的池塘蛙鸣,引起下文对 家乡池塘的描写。 B. 文章在描写村北的池塘时,主要运用动作描写突出冬天里孩子们在结冰的池塘上玩陀螺、 溜冰、推钢圈、敲冰打鱼的乐趣。 C. 文章对故乡三处池塘的描写角度各异,突出了池塘的不同特点,带给读者不同的体验,表 达了作者对故乡池塘的喜爱。 D. 在描写枯水时节池塘补水时,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水行鱼跃的 欢腾场景。 5. 说明第⑨段是如何写村东池塘的,并简要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6.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请结合全文谈谈 你对划线句子内涵的理解。 【答案】4.D 5.(1)运用传说或故事来写的。(2)好处:①写出了村东池塘的悠久历史。 ②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加了文章的文化底蕴。③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④为后文写古老而又 散发着古色古香气息的池塘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做铺垫。 6. ①池塘消失,让村庄失去灵魂,缺了神韵和灵性,让人心生遗憾。②没有灵性的村庄,不 再是人们灵魂栖居的精神家园,让人们心无所归。③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应该保留村庄特色, 让人们留住乡村记忆,内心多一点对家乡的回味。 【解析】 【4 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 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D 项,错在“用比喻、拟人的修辞”。赏析相关文字, 枯水时节池塘补水时的描写,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 点睛:现代文阅读选择题算是比较难的一道题,命题人常常会从多个角度来设置一些令考生 迷惑性的或隐性的陷阱,解答此类题,要在整体感知与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选项的 设置,从内容、人物精神、表现手法、语言特点、结构等角度来分析。根据选项内容,在原 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信息源,要把所有的信息源全部找到;其次要把选项与原文内容进行比 较,找到两者表达的信息是否完全一致,核实选项是否完整准确地传达了原文的信息。对于 有多个信息源的选项,要辨别选项是否全部概括了所有信息。 【5 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是“说明第⑨段是如何写村东池塘的,并简要分析这样写的好处。”本题考 查欣赏作品中特殊段落的作用。第⑨段开头第一句是总说,领起这节下面的内容:有关孔子 率弟子周游列国的传说。首句“村东的池塘最早要追溯到春秋时期”,足见村东池塘的悠久历 史。接下来就讲述了一个跟孔子有关的故事。回答该节的作用时,要从内容上,与下文的结 构关系上以及读者的兴趣等方面回答。答题时要分点,用于要用专业术语。 【6 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是“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 愁’。请结合全文并联系实际,谈谈你对文中划线语句的内涵的理解。”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 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该题要求考生分析和理解重要句子的内涵,理解 句子含义就是理解具体词语在文中的语境含义。结合全文的内容,尤其要关注文章第 14 节内 容,该节点明了本文的主旨,是该题答案密集的段落。重点赏析该节:“池塘是村庄的眼睛 和灵魂,一座村庄如果没有三两处池塘,也就缺少了神韵和灵性。只可惜,时光流逝,岁月 不再,那些古老而又散发着古色古香气息的池塘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该句用比喻的 修辞手法,把“池塘”比作“眼睛和灵魂”,这就说明“池塘”对乡村是多么重要,随着“古 老而又散发着古色古香气息池塘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村庄也从人们的眼睛里,记忆里 渐渐消失了。没有“池塘”的村庄就缺少了神韵和灵性,也失去了灵魂。村庄是人们从小生 活的地方,承载着人们的忧与乐,是人们生活过的证明。一旦池塘消失了,真正意义上的村 庄也消失了,那么人们的乡愁没有了寄托的地方,人们的灵魂也就没有了皈依的地方。句中“可 惜”二字透出作者多少遗憾。既然“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现实中这样多的没有人声、没 有灵气的村庄,已经承载不了乡愁。这也是文章的主旨,该题围绕这些内容回答即可。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中国诗词大会》的热度还未散去,央视另一档自制文化类节目《朗读者》,又以浩大的 声势占据了微信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媒体的页面。在网络高度普及的今天,对于每一个离开 了学生时代的人而言,“朗读“似乎是一个遥远而陌生的词语。大小屏幕代替了书籍文本, 键盘语音代替了信札驿马。朗读被加上了一层梦幻的滤镜,覆盖上了文化和美的薄纱,提醒 着我们思念又回不去的过去。这大概是《朗读者》对于观众产生原始魅力的原因之一。 事实上,《朗读者》用了“朗读”作为外壳,内核依然是分享嘉宾的故事、传递回忆和温 情。它更像一个精简的谈话节目,并且董卿掌握对话的节奏远胜于多数谈话节目的主持人, 一颦一笑都显得真诚,也不会时不时就出神,或者生硬地切换话题——这一点,《见字如面》 的主持人真应该好好学习。也正是有了一段简短却恰到好处的交流,带动了观众的情绪,才 使得接下来的朗读自然而然,真情流露。《朗读者》的野心明显不在说故事和煽情,它更想传 递的是价值观,是社会中日渐缺失的温情和责任感。 和多数更活泼的娱乐节目倾向于选择“放飞自我”的嘉宾不同,《朗读者》选的人、想讲 述的故事,其实把“我”藏起来了一些,更多强调了“爱”和各种“责任”。 诗文的选择,可以反映《朗读者》高高树起的一面大旗——文学。制片人董卿在接受采 访时表示,“我想用朗读唤起大家对文学的温柔记忆。”这句话让身处中文系的笔者深感悲 哀.在当下,对于文学的温柔记忆居然是需要被唤醒的。网络挤压了民众对于书籍的热情,文 学,正在和我们渐行渐远。 然而文学本不仅是记忆,对于父母辈们而言,文学曾是一场流行。和经历过扎实基础教 育、上了十几年语文课的年轻一代不同,文学对父辈而言,可能是仰望、是梦想。一本外国 名著在当年可能会引发似如今苹果发售时的排队浪潮……对于他们而言,文学让他们在过去 找到了“美”的感染力,找到了治愈伤痕的灵药。《朗读者》很好地重述了一遍他们已经快忘 却的“文学梦”,并将之化为了 在真人秀节目的蹦蹦跳跳渐渐让观众审美疲劳时,文化综艺的异军突起是意料之中的事。 在消费主义泛滥的当下,电视节目作为消费品被直接投放给了更有消费力的年轻观众,中老 年们则被刻意忽略了。《朗读者》等节目填补了这处空白。这也许是无心之举,但结果却相当 有意义。《朗读者》所传递的责任感、温情符合中国人的传统价值。因此,你可能会发现父母 乃至爷爷奶奶,对这档节目赞不绝口。 (摘自《新京报》2017 年 2 月 23 日) 材料二 在娱乐致死的年代,《见字如面》《朗读者》等一批批“高而不冷”的综艺界清流涌现, 文化类节目真的回暖了吗? 年初的《中国诗词大会》口碑收视双收,主持人董卿担任制作人的《朗读者》又来了。 而更早播出的同类节目《见字如面》,由之前《中国成语大会》的制作团队操刀,也获得了很 好的口碑和不小的热度。能把文化节目做到“高而不冷”也并不容易,这两个节目给人最直 接的刺激,大概是“声控福利”吧。在演戏全靠配音的流量们霸屏的日子,想要听老戏骨们 层次丰富、情绪丰满的声音,受众只能在这里找了。 《朗读者》是很典型的央视表达方式,每一位嘉宾都要讲“背后的故事”,再加上朗读本 身,看上去内容就很拥挤。而那些讲故事环节容易让观众感觉教化和煽情不够节制。 不过,除开那些煽情过度的部分,《朗读者》里有些背后故事是用自身经历的方式去“言 传身教”,加上阅读文本本身的大众性,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朗读者》第一个引起高度 共鸣的朗读者是翻译界大神许渊冲。人民日报微博安利了一个许先生的《朗读者》片段,转 发两万多条。 纵然电视上体会到的文字之美不如阅读更深沉彻底,但在浮躁的时代里,《朗读者》创造 了一种表达方式,把观众拉回到文字上。朗读是美的,更美的是字句下面那些真挚的悲欢和 浪漫,那才是永不过时的价值。这两档节目不就证明了吗? 材料三 当日,上海图书馆知识广场东侧的朗读亭前排起了长队,高峰排队时长超过 9 个小时。 这是央视综艺节目《朗读者》设置的一个环节,旨在让朗读走进每个人的生活。朗读亭里有 一套专业的录音设备和一个摄像头,每位“朗读者”进门后对着麦克风就可以开始朗读自己 心目中的好文章,限时 3 分钟。据悉,继上海图书馆之后,朗读亭还将出现在上海另外两到 三个地点。 此前,中新网 2 月 21 日报道,当天,一座朗读亭现身杭州街头,浙江杭州不少市民在朗 读亭前排队等候朗读诗歌、作品等。 (摘自新华社 2017 年 3 月 9 日上海报道) 7. 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 三则新闻材料中,材料一、材料二属于新闻评论,并不要求具有时效性;材料三作为新闻 报道体裁,时效性要求就很高。 B. 材料一、二都认为《朗读者》中讲述的“背后的故事“能带动观众的情绪,使朗读更易引 起共鸣,虽然有过度煽情之嫌。 C. 对于三者关注的《朗读者》节目,材料一分析得全面、深入;相较之下,材料二就显得略 逊一筹,材料三则只是事实呈现。 D. 三则材料关注的都是《朗读者》这个节目的影响问题,材料一多褒赞,材料二寓贬于褒, 材料三则只是事实呈现,无褒贬。 8. 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较为合理的两项是( ) A. 材料一力图从多个角度剖析“《朗读者》热”的原因,材料二则虽然对此类文化类电视节 目的回暖有很多期盼,却仍持怀疑态度。 B. “高而不冷”、“流量们霸屏”、“安利”……写在“中青在线“这样的网络媒体上贴合其 身份,而写在纸媒上就不合适。 C. 三家媒体的报道角度、内容各有侧重,这种取舍可能是对同一报道对象的认识、理解不同, 更可能是为适应读者的阅读趣味。 D.上海、杭州的朗读亭前排长队等候朗读的“长龙”明确告诉我们,《朗读者》这类文化类电 视节目的“火爆”是有广泛的受众基础的。 E. 三则新闻的报道的媒体不同,呈现出的语言风格也各不相同:材料一严谨、理性,材料二 新潮、活泼,材料三则朴实、稳重。 9.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朗读者》节目优势和不足之处 【答案】7. C 8. DE 9. 节目优势:①“用朗读唤起大家对文学的温柔记忆”的宗旨(或目标)不能丢。②继续高 扬爱和责任等传统价值观。③继续带观众回到文字的阅读上,感受其中的真情。(2 分,任答 二点即可) 。 节目的不足:①阅读毕竟是更私人化的活动,节目中的访谈内容会影响观众的独立 阅读感悟,访谈环节要把握好一个度(或“适可而止”>。②少些教化和煽情的“表现”,更 专注于“朗读”本身。③精心选择“朗读者”和朗读文本,扩大电视受众群体,让更多的电 视观众走进《朗读者》 【解析】 【7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 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 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A 项,“并不要求具有时效性”错误。 B 项,“都认为……有过度煽情之嫌”错误。只有材料二说“那些讲故事环节容易让观众感觉 教化和煽情不够节制”。D 项,材料二“寓贬于褒”不准确,应为“褒中有贬”。另外材料三“无 褒贬”表述也不准确,事实的选择就寓有褒贬。故选 C。 【8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及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 时,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 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 题干的选项。A 项,“仍持怀疑态度”错误。B 项,“写在纸媒上就不合适”的判断过于武断, 这要看报道的内容等各种因素。C 项,“更可能是为适应读者的阅读趣味”的说法不符合新闻 报道真实性要求,没有根据。故选 DE。 9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题干问的是“根据上述材料,假如 《朗读者》节目改版,你准备给制片人董卿提些什么建议”,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以及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考生可以就《朗读者》节目的优点和缺点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可以把文中有关优点的文字圈出来,并进行概括;同样圈出不足之处。优点:结合文本内容“制 片人董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想用朗读唤起大家对文学的温柔记忆’”“《朗读者》的 野心明显不在说故事和煽情,它更想传递的是价值观,是社会中日渐缺失的温情和责任感”概 括即可。不足:结合文本内容“《朗读者》是很典型的央视表达方式,每一位嘉宾都要讲‘背 后的故事’,再加上朗读本身,看上去内容就很拥挤。而那些讲故事环节容易让观众感觉教化 和煽情不够节制”“除开那些煽情过度的部分,《朗读者》里有些背后故事是用自身经历的方 式去‘言传身教’”等内容分析概括。 【 【点睛】信息筛选题,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必考题目,有局部信息筛选和综合信息筛选,局部 信息筛选几种在文段的某个段落,综合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某个部分或全文。答题时首先要 求审清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对应的段 落进行划分,提取关键词语。综合信息筛选注意对局部或全文内容的概括,重点各段的段首 和段尾的句子。答题是注意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分析作答。 古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节选) 柳宗元 二十一日,宗元白:辱书云,欲相师。仆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 虽常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也。不意吾子自京师来蛮夷间,乃幸见取。仆自卜固无取, 假令有取,亦不敢为人师。为众人师且不敢,况敢为吾子师乎? 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 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 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 是者数矣。 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予 以为过言。前六七年,仆来南,二年冬,幸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 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今韩愈既自以为蜀之日,而吾子又欲使吾为 越之雪,不以病乎?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然雪与日岂有过哉?顾吠者犬耳。度今天下不 吠者几人,而谁敢炫怪于群目,以召闹取怒乎? 10. 对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不意吾子自京师来蛮夷间 吾子:您 B. 人益不事师 益:利益 C 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 恒:经常 D. 幸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 被:覆盖 11. 下列对选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柳宗元先概括了韦中立来信的内容,并对韦中立的“欲相师”的要求直接谢绝。 . B. 韩愈因反对不事师的坏风气,抗颜为师,而遭到笑骂攻击,以致被逼得不能安居长安。柳 宗元以此说明师道之衰,以及自己不敢为师的社会原因。 C. 作者不仅赞美了韩愈提倡师道的勇敢精神,斥责了那些群怪聚骂反对从师的人,同时也表 达了自己不敢为师的苦衷和怕连累后学的心情。 D. 第三段中作者用了三个反问句,表达了对士大夫之流压抑“从师”做法的愤慨与沉痛之情。 12. 以下四句话中,不属于作者“不敢为人师”的理由的一项是( ) A. 仆道不笃,业甚浅近。 B. 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C. 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不以病乎? D. 然雪与日岂有过哉?顾吠者犬耳。 13. 翻译文中画线语句及其他课内语句。 (1)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 (2)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答案】10. B 11. A 12. D 13. (1)韩愈因此得到了狂人 名声,他住在长安,煮饭都来不及煮熟,又(被外放而)匆匆 忙忙地向东奔去。像这样的情况有好几次了。 (2)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道德,精神得到提升,圣人的心境由此具备。 【解析】 【10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 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 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B 项,“益”, 结合文本内容“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分析,修饰“不事师”的程度, 译为更加。句意:人们更加不尊奉老师。故选 B。 点睛:理解文言实词意思的技巧:从语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词性;从语义搭配的角度推测词义; 从语境暗示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形构成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用法的 角度判断词义;从句子结构对称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音字形通假的角度推断词义。如本题, 主要从语境内容分析。 【11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 的 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 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A 项,“直接谢绝”错误。结合文本内容分析, 没有直接谢绝。韩愈主要是通过自身的例子来论述社会上不从师的风气的。故选 A。 【12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文言文阅读信息筛选题解题技巧: 审清题干,排除干扰。题干信息是我们筛选文中信息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给我们筛选信息指 明了方向。只有把握了应对指向,才能行之有效地筛选信息。回归原文,揣摩用意。选项所 给的信息句都是孤立的,但我们绝不能孤立地去妄加揣测,一定要把信息句回归到原文的语 境中去揣摩句子的意思,从而把握人物事件的来龙去脉等。不属于作者“不敢为人师”的理 由,D 项,句子的意思是“然而雪和太阳难道有过错吗?只不过感到惊怪而狂叫的是狗罢了”, 不含有“不敢为人师”之意。故选 D。 【13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 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 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1)“以”,介词,因为;“是”,代 词,这;“暇”,有空闲,有时间精力;“挈挈”,急切貌;“而”,连词,表修饰;“东”, 向东奔去(名词活用为动词);“如”,像;“数”,好几次,多次。(2)“善”,善行(形容 词活用为名词);“德”,高尚的道德;“而”,连词,表承接;“备”,具备;“焉”,语气词。 【点睛】参考译文: 二十一日,宗元写:承蒙您来信说,想要认我做老师。我的道德修养不深,学识非常浅 薄,从各方面审察自己,看不出有值得学习的东西。虽然经常喜欢发些议论,写点文章,但 我自己很不以为都是正确的。没有想到您从京城来到偏远的永州,竟幸运地被您取法。我自 估量本来就没有什么可取的东西;即使有可取的,也不敢做别人的老师。做一般人的老师尚 且不敢,又怎么敢做您的老师呢? 孟子说,“人们的毛病,在于喜欢充当别人的老师。”从魏、晋以来,人们更加不尊奉 老师。在当今的时代,没听说还有老师;如果有,人们就会哗然讥笑他,把他看作狂人。只 有韩愈奋然不顾时俗,冒着人们的嘲笑侮辱,招收后辈学生,写了《师说》,就严正不屈地当 起老师来。世人果然都感到惊怪,相聚咒骂,对他指指点点使眼色,相互拉拉扯扯示意,而 且大肆渲染地编造谣言来攻击他。韩愈因此得到了狂人的名声,他住在长安,煮饭都来不及 煮熟,又(被外放而)匆匆忙忙地向东奔去。像这样的情况有好几次了。 屈原的赋里说:“城镇中的狗成群地乱叫,叫的是它们感到奇怪的东西。”我过去听说 庸、蜀的南边,经常下雨,很少出太阳,太阳一出来就会引起狗叫。我以为这是过分夸大的 话。六七年前,我来到南方。元和二年的冬天,幸好下大雪,越过了五岭,覆盖了南越的几 个州;这几个州的狗,都惊慌地叫着咬着,疯狂奔跑了好几天,直到没有雪了才静止下来, 这以后我才相信过去所听说的话。如今韩愈已经把自己当作蜀地的太阳,而您又想使我成为 越地的雪,我岂不要因此受到辱骂吗?不仅我会被辱骂,人们也会因此辱骂您。然而雪和太 阳难道有罪过吗?只不过感到惊怪而狂叫的是狗罢了。试想当今天下见到奇异的事情不像狗 那样乱叫的能有几个人,因而谁又敢在众人眼前显出自己与众不同,来招惹人们的喧闹和恼 怒呢?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梅花引•荆溪阻雪 蒋捷① 白鸥问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心若留时,何事锁眉头?风拍小帘灯晕舞②,对闲 影,冷清清,忆旧游。 旧游旧游今在否?花外楼,柳下舟。梦也梦也,梦不到,寒水空流。漠漠黄云,湿透木 棉裘③。都道无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 [注 ]①蒋捷是南宋词人,本词作于南宋灭亡之后。②灯晕舞:昏暗的灯光摇晃不定。③木 棉裘:以木棉为絮的冬衣 14.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本词首句“白鸥问我泊孤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借白鹭的口,说出了词人孤舟夜泊 的境况。 B. “漠漠黄云,湿透木棉裘”渲染了词人此刻所处的环境之恶劣:天色昏黄,雪花纷飞,冰 冷刺骨。 C. “有梅花,似我愁”一句再次运用拟人手法,既写出梅花愁于寒雪,更烘托出词人心境无 限凄凉。 D. “心若留时,何事锁眉头?”巧用反问,回答了前句提出的问题,词人泊船是因为心里情 愿留下。 E. “花外楼,柳下舟”一句虚实结合,写了词人昔日和故友同游的情景,借繁华景物抒发愉 悦之情。 15. 本词中,词人的“愁”包含了哪些具体内容?请简要分析。 【答案】14. DE 15. ①词人受阻于风雪,被迫泊船荆溪,身体羁留,但内心却不情愿的无 奈之情。②词人在寒冷的雪夜,形单影只,冷冷清清,只有灯影相伴的孤单寂寞之情。③词 人欲梦中重温与友人故国同游的美好场景,却入梦不成的悲凉愁苦之情。④词人思及国破家 亡,想到自己颠沛流离且行程不顺的处境,心怀悲愤之情。 【解析】 【14 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这属于综合考查题, 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D 项,“词人泊船是因为心里情愿留下”有错, 从词中来看,词人旅途遭遇风雪,无法前进,因而愁锁眉头,心情惆怅,所以并非心里愿意 留下。泊船是因为受到大雪阻挡,是“身留”,非“心留”。“心留”指乐意羁留,“身留” 是出于被迫。E 项,“‘花外楼,柳下舟’一句虚实结合”错误,从词中来看,“花外楼,柳 下舟”一句回忆了词人昔日和故友同游的情景,只是虚写,并无实写,何来虚实结合?同时 并非抒发愉悦之情。 【15 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本词中,词人的‘愁’包含了哪些具体内容”,这是针对诗歌情感设 题,题干已经告知情感是“愁”,要求回答的是具体“愁”的内容。“白鸥问我泊孤舟,是身 留,是心留?心若留时,何事锁眉头”,词人幻想出一只拟人化的白鸥来设问,将孤舟主人的 停泊究竟是被迫的还是自愿的这个问题,极其简明地用“是身留,是心留”来概括,揭示了 孤舟受阻这一事实,流露出身体被迫羁留但内心不情愿的无奈;“风拍小帘灯晕舞,对闲影, 冷清清”,这是写身留,描绘了孤舟中的冷清,通过“拍”字、“舞”字,写出了寒风吹袭下, 舱帘掀打和灯焰闪烁的动态,突出了一个“冷”字;又用“对”字、“闲”字,刻划了他对 着缄默的身影孤寂地发愣的静态,突出了一个“孤”字,在这一动一静之中,渲染了冷清寂 寞的气氛。又用“冷清清”一句,予以点破,兼指环境和心境。人们在孤寂的时候,往往会 自然地怀念起旧日的朋友。正是这种孤舟夜泊的境遇,促使主人公追念起昔日同友人的欢聚, 因而逗引出“忆旧游”的思绪。“旧游旧游今在否?花外楼,柳下舟。梦也梦也,梦不到, 寒水空流”,词人以回忆揭出了同眼前的冷清相对照的另一番境界,句中在“花”“柳”这两 个娇艳字眼儿的点染下;再现了与故友同游的美好回忆:在春意盎然的花红柳绿之中,他们 乘舟荡漾、楼台逗留。美好的回忆,引来他寻梦的渴望,而一再地努力入梦却没有成功。句 中“梦也梦也”的重叠,就表现了他寻梦的努力。好梦难寻,终于重新坠入冷清的现实── 只见荆溪寒水空自流。这一跌一荡的笔下波澜,反映了主人公翻腾的思绪,也通过鲜明的对 比,进一步揭示了他被迫滞留中的惆怅心情。“漠漠黄云,湿透木棉裘”,再次回到了对“身 留”的描写。从“湿透”两个字,读者可以悟出,主人公寻梦不成,已经踱到甲板上,伫立 很久。他不顾漫天的飞雪,凝视着“漠漠”密布的阴云,听任身上的木绵袄被雪水浸透。他 何以这样出神呢?“都道无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结尾表明,他陷入了深沉 的愁思。这使读者联想到作者在宋亡之后,以有为之年隐居不仕的经历,进而从他那故作放 达的语调中,感觉到他萦绕于怀的,似乎有比阻雪更深的愁苦,阻雪也许不过是一剂触媒吧? 词人思及国破家亡,想到自己颠沛流离且行程不顺的处境,心怀悲愤之情。 名篇名句默写和名著填空 16.补出下面的空缺处。 (1)正如孔子说的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在《劝学》中体现为 :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赤壁赋》中描写江面美景,和王勃《滕王阁序》中的“秋水共长天一色”有异曲 同工之妙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师说》中,韩愈认为存在“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 (4)“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这段话写 的是哪个人物?________ (5)贾府姐妹中,惜春的父亲是______。 【答案】 (1). 吾尝终日而思矣 (2).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3). 白露横江 (4). 水光接天 (5). 闻道有先后 (6). 术业有专攻 (7). 王熙凤 (8). 贾敬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 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 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情境默写。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注意以 下词语的书写:须臾、露、术业、熙。 【点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或给下句 写上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要看清要求,答题时从最有把握的题做起;要看清出 处,根据出处提示回想原文信息,搜索所需语句。确定语句后,默写要注意字形,注意易错 字、生僻字及语气词的写法,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学生记忆 时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第Ⅱ卷 表达题 语言文字运用 17.下面四句话中,“跟”字的词性依次列出四种,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①跟着好人学好事 ②我跟他是同桌 ③我跟他学唱歌 ④那鞋的跟高得没法穿 A. ①动②介③连④名 B. ①介②动③动④名 C. ①动②介③连④形 D. ①动②连③介④名 【答案】D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该题考核识别词性的能力。①“跟着好人学好事”的“跟”是动词,“追 随于后”。②“我跟他是同桌”的“跟”,连词,表示联合关系,相当于和、与。③“我跟他 学唱歌”的“跟”,介词,和、同。④“那鞋的跟高得没法穿”的“跟”,名词。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技巧点拨】词性指以词的特点作为划分词类的根据。现代汉语的词可以分为两类 14 种词性。 词类是一个语言学术语,是一种语言中词的语法分类,是以语法特征(包括句法功能和形态 变化)为主要依据、兼顾词汇意义对词进行划分的结果。从组合和聚合关系来说,一个词类 是指:在一个语言中,众多具有相同句法功能、能在同样的组合位置中出现的词,聚合在一 起形成的范畴。词类是最普遍的语法的聚合。词类划分具有层次性。如汉语中,词可以分成 实词和虚词,实词中又包括体词、谓词等,体词中又可以分出名词和代词等。 18.下面的课文题目都是短语,从结构上看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出师表 木兰诗 忆江南 B. 愚公移山 曹刿论战 望天门山 C. 七根火柴 苏州园林 驿路梨花 D. 从三到万 想和做 纪念白求恩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该题考核短语。A 项,“出师表”“木兰诗”偏正结构,“忆江南”动宾结构;B 项,“愚公移山”“ 曹刿论战”主谓结构,“望天门山” 动宾结构;C 项,皆为偏正结构; D 项,“从三到万”“ 想和做”联合短语,“纪念白求恩” 动宾结构。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技巧点拨】短语是由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层面上能够搭配组合起来的没有句调的语言单 位,又叫词组。它是大于词而又不成句的语法单位。简单的短语可以充当复杂短语的句法成 分,短语加上句调可以成为句子。短语可以从多种角度去观察,从而分出各种不同的类型。 最重要的有以下两种分类:1.结构类 2.功能类;按照短语构成要素是否凝固来分类,可分 为:1.固定短语 2.非固定短语;可以从意义上来分类:1.单义短语 2.多义短语;按成句 能力来分:1.自由短语 2.不自由短语;按短语层次多少划分: 1.一层短语 2.多层短语。 该题考核“结构类”短语。 1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是指采用数字处理、数字存储、数字采集、数字展示和传播等 技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换成可共享的数字形态并加以保存。 B. 运营商自从宣布实施流量不清零政策以来,不少网友吐槽流量消耗速度太快,中国移动相 关负责人对此表示,相关报道不属实,手机流量不会“跑得快”。 C. 12306 网站提醒登录网站或使用手机客户端购票的旅客,不要将个人信息提供给第三方网 站和手机客户端,以免给个人信息泄露带来风险。 D. 中国正在经历一场从“吃饱”向“吃好”“吃健康”的转变,在这一历史进程中,能否保 证公众的食品安全,取决于政府的执政水平,事关老百姓 的切身利益。 【答案】D 【解析】 【详解】此题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注意明确病句的类型,以及典型的错例,答题时 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句子,对照错例,找到错误。 A 项,语序不当,应改为“采用数字采集、数字存储、数字处理、数字展示和传播等技术”。 B 项,结构混乱,中途易辙,将“自从”移至句首 C 项,不合逻辑,“以免给个人信息泄露带来风险”应改为“以免带来个人信息泄露的危险”。 故选 D。 20.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这正是经验丰富的主教练在战术安排上的__________之处:下半场比赛中想方设法消耗对 方主力队员的体力,终于扭转劣势,赢得比赛。 ②经过几天的___________,又和病人家属作了充分沟通,吴医生最终否定了治疗小组提出的 保守治疗方案,决定尽快为病人进行肺部手术。 。 ③早在上个世纪末,当地决策者就___________,提出了从单一的小农业向大农业转移的战略 措施,于是一个个生态经济园区应运而生。 A. 老谋深算 深谋远虑 深思熟虑 B. 老谋深算 深思熟虑 深谋远虑 C. 深思熟虑 老谋深算 深谋远虑 D. 深谋远虑 深思熟虑 老谋深算 【答案】B 【解析】 【详解】此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然后比 对给出的句子,看使用是否合乎语境,老谋深算:周密的筹划、深远的打算,形容人办事精 明老练,①句中用来形容“经验丰富”的主教练,符合语境。深思熟虑:指反复地深入细致 地考虑,侧重形容人思考的深入、时间久,符合②句“经过几天”的语境。深谋远虑:周密 地计划,往长远里考虑,符合③句“早在上个世纪末”就提出“战略措施”的语境。故选 B。 21.下列句子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 故木受绳则直 B. 举瓠尊以相属 C.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D. 句读之不知,或师焉,或不焉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通假字)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 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然后根据平时积累、熟记常见实词的意义和用法;最后, 利用语法知识、根据语境等进行判断。本题中, B 项,“属”通“嘱”,劝人饮酒; C 项,“有”通“又”,“暴”通“曝”,晒; D 项,“不”通“否”; 故选 A。 【点睛】 通假字一般有以下规律:1.“声旁字”代替“形声字”。2.“形声字”代替“声旁字”。3.同 声旁的“形声字”可互相代替。4.音同或音近的字互相通假。掌握通假字非一日之功,考生 应在平时的阅读中注意积累,熟悉常见的通假字,尤其是课本中出现的通假字。作答时要结 合语句意思和通假规律进行判断。 22.下列句子没有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 望美人兮天一方 B.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D.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今异义词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可以利用朗读时语音的不同 或停顿;结合上下文语境;比较互证法,最好还是积累一些重要的常见的古今异义的词语。 本题中, A 项,“美人”:古义,内心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的理想; 今义,美貌的女子。 B 项,“爪牙”:古义,爪子和牙齿; 今义,坏人的党羽、帮凶(贬义)。 D 项,“小学”:古义,小的方面学习; 今义,教育小学生的教育机构。 故选 C。 【点睛】 古汉语中有大量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不同的词。把古文中的字词变成了现代的词语。词 汇的发展,体现于实词上,最显著的就是词义的古今变化。古今词义的差别,因其演变情形的 不同,大致有如下几种: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感情色彩变化、名称说法改变、 词义弱化、词义强化、古褒今贬或古贬今褒。 2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A. 吾尝终日而思矣 顺流而东也 B. 古之学者必有师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 师不必贤于弟子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D.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余嘉其能行古道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常见虚词的能力。解答本题,一要积累、熟记常见虚词的 意义和用法,二要利用语法知识等帮助判断。本题中, B 项,助词,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A 项,连词,表修饰; C 项,介词,比; D 项,代词,他; 故选 B。 【点睛】 文言实词释义题本题往往考查多义实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字,偏义词及词类活用等知识点。 答题技巧:实词理解题不完全在于考是否记得实词意思,更主要是考是否会利用上下文进行 推测。掌握常见的理解和推断实词在文中含义的方法:第一种:从语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词性。 第二种:从语义搭配的角度推测词义。第三种:从语境暗示的角度推断词义。第四种:从字 形构成的角度推测词义。第五种:从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用法的角度判断词义。第六种: 从句子结构对称的角度推断词义。第七种:从字音字形通假的角度推断词义 24.下列加点字与例句中的加点字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顺流而东也 A. 粪土当年万户侯 B. 泣孤舟之嫠妇 C.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D. 东望武昌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重点字词词类活用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可以根据字词在句 子中的位置来判断词语的词性;还可以联系上下文分析词语是怎么活用的,最好还是平时多 积累。本题中, 例子中“东”,名词作动词,向东行; A 项,“粪土”,意动用法,把……看作粪土; B 项,“泣”,动词使动,使……哭泣; C 项,“水”, 名词作动词,游水; D 项,“东”,名词作状语,向东; 故选 C。 25.与“何陋之有”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 师不必贤于弟子 D.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句式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需要了解文言句式的种类 及其标志,其次结合具体语句进行判断。本题中, 例子“何陋之有”,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何”做宾语,正确语序为“有何陋之?”是宾语前 置句; A 项,定语后置,定语放在中心词后,用“之”字标识的定语后置; B 项,宾语前置,“之”作标志,正确语序为“不知句读,不解惑”; C 项,状语后置,介词“于”为标志,正确语序为“师不必于弟子贤” D 项,被动句,介词“于”为标志,意思是:这不是曹操被周瑜围困的地方吗? 故选 B。 26.下列关于《红楼梦》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 《红楼梦》的序幕由前五回构成,分别从各个不同角度,为全书情节的开展作了必要的交 代。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各有侧重。比如第四回就通过“葫芦僧判断葫芦 案”介绍了贾、 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关系,展现了小说更广阔的社会背景。 B. 黛玉应贾政之召来到了荣国府。宝黛初见,两人竟然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为此后两个人 之间的感情奠定了基础。 C. 姑苏城乡宦甄士隐可怜寄居庙内穷儒贾雨村,赠银让他赶考。因葫芦庙失火,甄家被烧毁。 不久以后的元宵之夜,女儿英莲被拐走。一日,他听到了道人的《好了歌》,顿悟人生,遂与 道人一起飘然而去。 D. 林黛玉在贾府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 多行一步路,是因为当时她父母已双亡,寄人篱下。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学常识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多考查作者的生活 年代,朝代(外国作家的国别)、重要作家的作品及出处、作品中的主要人物以及性格特点和 作品的主要情节及主旨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本题中, B 项,“应贾政之召来到了荣国府”错误。应是贾母让黛玉到荣国府的; C 项,“甄家被烧毁。不久以后的元宵之夜,女儿英莲被拐走”错误。应是英莲被拐走后甄家 被烧毁; D 项,“她父母已双亡”错误。林黛玉进贾府时她父亲还在,并非父母双亡。 故选 A。 作文 27.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日常生活中,敲门是再寻常不过的动作。敲门是一种礼仪,敲门是对别人的尊重,敲门能 看出修养;敲门也有学问,敲轻、敲重,敲在什么部位,发出多大的声音,这些都有讲究; 敲门也有故事,敲门是一种试探,等待对方的回应,有时再多敲一下也许就开门了,可是敲 门的人却放弃了。其实,敲门也是人生必须面临的一大课题。 要求: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记叙文。 【答案】敲门 都说青春期的子女与父母之间存在代沟,如何与父母沟通?这是摆在许多同学面前的棘 手问题。当父母没有敲门就进了我们的房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假如是你会如何处理? 我与母亲又发生矛盾了。 自从进了高中,母亲对我的管教变得越发严格,也越发的敏感。正处于青春期的我很是 厌烦处于更年期的母亲的唠叨。所以,“当青春期碰上更年期”,矛盾层层升级。 母亲总是不经过我的同意私自闯进我的卧室,翻看我的作业、我的日记。母亲好像从来 没有注意到那扇门的存在。为此,我和母亲总存在许多矛盾。 我正在卧室里认真研究一道数学难题,刚有些许眉目的时候,巨大的开门声打乱了我所 有的思绪。母亲每次都这样,从来都不知道敲门。 “妈,你能不能以后进来先敲下门啊,你总是打扰我。” “敲门!我敲门的话就不能了解你的真实情况,你没学习我也不知道,那样你呈现给我的 都是假象。” “不学习?假象?妈,我在你眼里就是这样的吗?反正不管你怎么想,卧室是我的私人 空间,你进来前必须敲门。” “这是我的家,我想进哪个房间就进哪个房间,根本不用敲门。” …… 战争一触即发。 这一次,我跟母亲吵了很久,我们谁也不肯让步,我不想我的私人空间被母亲轻易窥探。 最后我们谁也不理谁。 到了吃晚饭的时候,我也没有出去,只是一个人静静地坐在卧室里。在卧室里,我能听 见父亲批评母亲的声音,也能听到母亲理论的声音…… 八点半了,九点了,九点半了,我还是没踏出房门半步。 “笃,笃,笃”,我听到了轻轻的敲门声,我以为是父亲,刚想开门,就听见母亲的声音 传入耳中。“婷婷,开门。”我不想去开门,我的气还没有消,敲门声持续地响着,“婷婷, 你先开门,出来吃晚饭,我们有话好好说。”我没想到今晚的母亲如此地有耐心,或许是我 真的饿了,或许真的是母亲敲了太久了,我开了门。门刚打开,我就听到母亲的道歉的话语。 “婷婷,你和你爸说的有道理,我是不应该这样随意进出你的房间,你有你的私人空间……” 看来这一次,我有机会可以好好地与母亲交谈一次了。看来,我们母女俩间的矛盾也可以消 除了。 母亲的这一次敲门,也敲开了我的心门,敲碎了我们之间的矛盾。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根据要求写作的能力,以材料作文的方式呈现。写作时要仔细 阅读所给材料,把握材料中心,确定立意本题所给材料的关键词是“敲门”,“敲门”,是一 个动宾结构的词语,“敲”是动作,“敲”是为了发出某种信号,“门”可实可虚,可以是 实实在在的门,也可以指比喻意义上的门,如心灵之门、文学之门、困难之门、成功之门、 爱的大门等等。“敲门”是表面现象,要写出“敲门”的动机、过程及启示等。审题时可以 思考谁在什么背景下敲什么门,主语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抽象的事物,如幸福、机遇、成功 等。本题可以从多个角度立意:从“敲门”的启示角度思考,可以写应主动敲门,直面生活 中的各种困难;多尝试,多敲一下就能开门;再坚持一下就能有奇迹发生等。从“敲门”要 具备的条件角度来思考,可写用奋斗敲开成功之门,用坚持敲开成功之门,用实力敲开成功 之门等。 从对“敲门”的回应角度立意,可以写学会尊重别人,做有修养的人;礼貌是做 人的基本素养;细节决定成败等。本题要求写记叙文,考生要选好一个具体的角度,切口要 小。可写一个与“敲门”有关的经历或故事,注意写出敲门的动作和敲门的心理活动,如从 犹豫不决到下定决心,从懦弱到勇敢等,可以将敲门前后的情况进行对比,最后写出感悟。 立意角度参考: 主动敲门,直面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多敲一下门,坚持一下可能有奇迹;用奋斗敲开成功之 门;敲门也是一种修养;等等。 【点睛】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 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 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 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 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 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 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从文体上看,本题要求写记 叙文,要注意细节描写,以情动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