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3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河南省濮阳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B卷) 解析版
2017-2018学年河南省濮阳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B卷) 解析版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小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药食同源”是保健养生家津津乐道的话题。那么,药物与食物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究竟是怎样一种关系呢? 农耕时代以前,食物主要通过采捕获得,渔猎需要体力,采集更需要智慧。《淮南子》说:“(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 药物的出现,基于人类有意识的觅药行为,这一过程确实与觅食有关。可以设想这样的场景,神农品尝了大黄的根茎,腹痛腹泻,于是将这种“叶大根黄”的植物列入有毒有害品的清单,成为传说中所遭遇的“七十毒”之一。直到有一天,部落中的某人,因饮食积聚而备受煎熬,神农忽然想起这株能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的植物,找来给病者服下,各种不舒服霍然而愈。人类治疗史上第一个药物就此产生,“聚毒药以供医事”,大致就是这个意思。 食物治病很早就有,《周礼.天官.疾医》载:“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据郑玄注:“五谷,麻、黍、稷、麦、豆也。”相关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五谷、五畜、五果、五菜,用之充饥则谓之食,以其疗病则谓之药。因此,平时用于填饱肚子吃的粳米,就是食物;但补养脾胃时食用的粳米,成了药物。 药物与食物之间,难于截然划断,典型的例子有二。《金匮要略》有当归生姜羊肉汤,治寒疝、腹中痛、里急:“当归三两、生姜五两、羊肉一斤,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七合,日三服。”这里除了当归,其他都是药物。《后汉书•华佗传》记载道:华佗曾在路上见到有咽喉阻塞的人,想吃东西却不能下咽,家人用车载着欲前往就医,华佗听到了呻吟声,看了一番,对家人说,刚才路旁有家卖面食的,你到那去取他家的蒜泥萍醋(一种用浮萍制作的很酸的醋),喝它三升,病就好了。病人喝了,果真吐出了一条虫来,病也痊愈了。对此,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序录》中说:“此盖天地间物,莫不为天地间用,触遇则会,非其主对矣。”所以,米谷果菜、虫兽禽鸟,诸多可食之品,也堂而皇之地载入《本草经》。 食物疗饥,药物治病,乃是常识;若是颠倒过来,以药丸充饥,用食物治病,则成为笑谈。有人说芹菜所含的芹菜素或许有助于控制血压,于是让高血压病人常吃芹菜,这样的建议算不得离谱;可因此让病人停止正规的高血压药物治疗,专门靠芹菜来降低血压,就荒谬而有害了。 何以如此呢?药与食同源而异途,食物是能够满足机体正常生理和生化能量需求,并能延续正常寿命的物质。相对于药物而言,食物对机体生理生化过程的干预极小,长期乃至终身食用,一般不会给机体造成严重伤害;也正因为此,食物不足以改变因疾病而异常的生理生化过程,故不可能取代药物。 即使站在传统医学的立场,过度强调食物疗疾,也很难做到逻辑自洽。孙思邈在《千金要方.食治》的序论中明确承认药与食为两途,即所谓“安身之本,必资于食;救疾之速,必凭于药。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不明药忌者,不能以除病也。”并指出出,只是缘于药性猛烈,所以建议医生治病,先“以食治之”,若“食疗不愈,然后命药”,并没有以食疗代药疗的意思。 1. 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原文所论“药食同源”的一项是 A. 此盖天地间物,莫不为天地间用,触遇则会,非其主对矣。——陶弘景 B. 凡草可食者,通名为蔬;蔬,从草从疏,所以辅佐谷气,疏通壅滞。——古籍 C. 五谷为养,五蓄为助,五菜为充,五果为益。——《黄帝内经》 D. 神农品尝了大黄的根茎,将其列入有毒有害品的清单。——民间传说 2.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药食同源”最初是指人类早期食品和药物都是通过采集植物或捕猎动物来获得的。这一过程中,人们需要不同程度地付出体力和智慧。 B. 农耕时代以前,人们在觅捕食物过程中,开始对百草水泉中的有毒有害物加于区分,药物的出现,正是基于这个有意识的行为。 C. 人类治疗史上的第一个药物,就是神农氏在寻觅食物时发现的能够“荡涤肠胃,推陈出新”治疗腹痛腹泻的植物——大黄。 D. 传统医学认为,不可过度强调食物治疗,药食同源而异途,就像芹菜可以帮助控制血压,但不能改变身体因高血压而异化的过程。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周礼》中记载,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可见,在农耕时代,疾病就认识到“五谷”既是食物,又是药物。 B. 《金匮要略》中的当归生姜牛肉汤和华佗的蒜泥萍醋之所以不同,就是因为前者用了当归应属药疗,后者才是纯粹的食物疗法。 C. 《本草经》之所以能堂而皇之地记录“米谷果菜、虫兽禽鸟”等天地间可食之品,正是因为作者对“药食同源”理念的认同。 D. 《千金食治》中明确指出“安身”与“救疾”应是食药两途,建议医生在治病过程中,先食后药,但不能以食疗代替药物治疗。 【答案】1. D 2. C 3. B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文中概念的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阐释的细微差别,题中D项,这是单说药的,不能体现“药食同源”的理念。 点睛:考核概念的题目的命题点注意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注意的错误主要是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曲解文意、答非所问等类型。命题的方式经常是对文中相关概念的要点进行组合,或对文中的句子进行转换,或是改变文中句子之间的关系。 2.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题中C项,有两处错误:一是原文对人类治疗史上第一味药物出现的说法,是设想,不是事实;二是“治疗腹痛腹泻”的说法错误,原文表示吃了大黄会腹痛腹泻,可以治疗积食。 3.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文中观点的考核。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题中B项,“前者用了当归应属药疗,后者才是纯粹的食物疗法”错误,文中并未进行比较,这两个子都是用来证明药物与食物难于截然划断的。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奔走的大树 刘江 ①小区外的一块公共绿地,不知道什么时候成了大树的驿站。这驿站来过伟岸的松树,来过繁花似锦的野海棠,还来过秋叶如金蝶翻飞的银杏,但长则一年短则几个月就都走了。不知他们从哪里来,也不知奔向何处去。 ②我对树的记忆就是从奔走开始的,但那时候奔走的不是树,是我。 ③小时候最怕一个人走路,但偏偏有些路却非你一个人走不行,从那时候起,我对树就有了一种无由的依赖和信任。每每提心吊胆地在那山与山、村与村之间奔跑时,只要远远地望见一棵大树,就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安全感,似乎那在风中哗哗摇曳的树们真在呼喊:来,到我身边来。所以当我奔向那一棵棵大树时,好像那树也迎着我奔来。也只有跑到那树下,我才敢歇一口气,擦一把头上的热汗。 ④那时候的树是不走的。等过上三年五载,我也长高了,胆大了,再走小时候走过的路时,发现那些树还在,就有一种老朋友重逢的感觉。 ⑤我们村最大的一棵槐树得十个孩子才能合抱,树冠能占三亩地。站在远处找我们村,那树就是标志。由于它长在一片坟茔里,所以就连那树下的灌木丛也没人敢动,密密扎扎连成一片,成了鹰鹞狐兔出没的地方。其实我们的村子基本处在槐树的包围之中,无论从哪个方向进村,迎接你的都是一棵大槐树。迎娶新媳妇进村时几班子吹手摆擂台在槐树下,送过世的老人搭路祭也是在槐树下;远行的人儿告别在槐树下,回家的游子团聚也是在槐树下。所以老人们在讲述村里发生的大事时都离不开那些老槐树。经年累月,村里的老人一辈辈走了,但那槐树还在,它们见证着村子的历史,承载着村子的信息,护佑着一村的男女老幼。秋夜里,躺在谷场上,你能听见风经过每一棵大树的脚步,能听见树与树的对话。 ⑥不只是村口,田间地头也是很有一些树的,或挺拔的白杨,或解馋的山杏,或苍劲的椿树,那树是田野的风韵。劳累时,擦一把汗,望一眼树,心头就会生出一种慰藉和希望。而在外人眼里,那以树为背景的劳作和歇息似乎都平添了几许田园的诗情画意。 ⑦万万想不到,有一天攀上走过了千百遍的山峁抬头望去时,路边的槐树不见了。站在那槐树离去的地方再向村口望去时,村口的大树也都不知奔向了何方。没有了大树遮蔽的村庄,就像失去了灵魂的人,散摊在那里,明晃晃地暴露在天地之间,任风吹雨打无遮无拦。沟畔上挂满了废弃的白色地膜,风起时像有一种悲切的呐喊,简直惨不忍暗。据说理由是分田到户了,一分地要有一分地的收入,树影响庄稼的生长。一家举斧,家家效仿,能伐的伐,能挖的挖,似乎一切只有变了现装进自己的腰包里才可靠。 ⑧冤屈的树,带着村庄的信息和留恋远走他乡。 ⑨一日出门,楼下停着一辆车,车上载着一棵大树,开车的是老家的一位相识。他说,那棵树卖了四万。我的心口一震,但又从另一方面幻想,若是各地进城的大树都能站成一道风景,对那些来自同一块土地的务工者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想那劳苦之余他们若能指认自己家乡的树木,在它下面歇歇脚、说说话,就是抹抹委屈的眼泪,也可以聊解乡愁。可惜的是人们尽管给那棵来自我们家乡的树叉是搭棚又是输液,很是享受了一番城市的待遇,但它只捱过了一个夏季,在一个夜间消失得无影无踪,不知以何种方式奔向了何方。 ⑩人,找不到回家的路,树能够给你指引;但真到了路边连一棵树都没有的那一天,不知道人还能不能找到自己的家?(有删改) 4.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以“小区外的一块公共绿地,不知道什么时候成了大树的驿站”开头,意在引出对大树的描写,说明树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B. 文章写“我”在成长过程中对树的依赖和信任,并详细叙述人与树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以此来暗示作品的主题。 C. 第⑨段中的“另一方面的幻想”,是指那些大树被卖到城里后,能够慰藉进城务工者的乡愁,从而肯定大树进城的意义和价值。 D. 文章运用拟人化的手法,成功刻画了那些从乡村“奔走”到城市里的大树形象,警示人们一旦失去树木,也就失去了人生的方向。 5. 请简要分析本文的写作思路。 6. 文章以“奔走的大树”为题,有什么深刻内涵?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案】4. B 5. ①开头借描述“大树的驿站”扣题,引出下文,为下文写大树的“奔走”张本。②然后具体描述回忆中“不走”的大树以及后来“冤屈”的大树“远走他乡”的惨状,前后形成强烈的对比,进一步揭示主题。③最后一段总结全文,卒章显志。(意思对即可) 6. ①揭露和批判人们自毁家园行为。大树“奔走”反映传统乡村文明和宁静田园生活受到冲击。②讽刺人们违背自然规律、人为造景等做法。大树离开故土,即便享受“城市待遇”也将死亡。③警示人们毋忘根本,善待自然,不要急功近利迷失自我。大树“奔走”,会使归乡游子可能找不到精神家园。 【解析】 4. 试题分析:A项,“意在……重要作用”错;C项,“肯定大树进城的意义和价值”错;D项,“一旦失去树木,也就失去了人生的方向”不妥。 5.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散文思路的题目,答题的关键是简单的划分段落,明确内容,然后分析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此文先引出写作对象“奔走的大树”,然后具体的描绘“惨状“,最后得出主旨“应善待自然,守护精神家园”,可谓形散神聚。 6.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文章的标题的含义的题目,答题的关键是既要分析表层含义又要分析深层含义,此题表层含义“大树被人们从乡村移到了城市”和深层含义“讽刺了违背自然规律、人为造景等急功近利的做法”“警示人们不忘根本,善待自然,守护精神家园”。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王老四 牟喜文 那时,王老四就像祥林嫂一样,镇里人看见她都绕着走。 沙田屿是个三省交界的镇子,镇子不大,二百来户人家。毫不夸张地说,镇南头有人放个屁,全镇人都能闻到臭味。可就是这么个小镇子,却整天人来人往,车流不断。王老四的父母一顺水生下四个女儿,王老四排行老四,父母一看又是女孩,就懒得给她起个好听的名,成天老四老四地叫,也是想把女娃当男娃养哩。王老四模样长得还算周正,高个,细腰,宽臀。可自打丈夫在窑上被埋,三岁的儿子被人贩子拐走后,王老四就像被施了魔法,走到哪儿呼啦一下人群就散到哪儿。 也难怪,这个女人命太硬了! 像配合镇里人似的,王老四在找了儿子两年未果后,回到沙田屿,竟再没掉过一滴眼泪。寒冬腊月,猎猎的北风卷着雪花,肆无忌惮地敲打着家家户户的窗棂,凶残、冷漠。街上,行人匆匆,就连路过的汽车都喘着沉重的粗气,呼出的白烟转瞬间就被风吞没了。 镇东头,噼噼啪啪一阵鞭炮声响过,王老四的老四菜馆开张营业了。菜馆还算干净,八张卡桌,里里外外就王老四一个人,既当厨师,又当服务员。 王老四真能瞎折腾,败家娘们!有人风言风语。 可不是,等她把丈夫那点抚恤金败霍光了,就更没人要了!有人幸灾乐祸。菜馆开业两个月,除了零星几个过路新手司机,还真没谁再踏进王老四的菜馆。如今,哪个司机没有自己的窝子,一来,嗲声嗲气的姑娘陪着,好茶好水好烟伺候着。临走,还给拿东西,那态度,多好。 王老四一个新来的,咋能争过那些老油条?镇上收卫生费的李大姐劝她说,老四,不行咱报停,歇业三个月,等来年春暖花开人多了再开张。 王老四惨笑了一下,说,李姐,不碍事。 李姐看王老四吧台里有一台新电脑,拍了拍,说,这家伙,真好!恐怕得好几千块吧?王老四笑了笑,没吭声。 慢慢地,王老四的生意好了起来,可让人奇怪的是,路过的司机从别人家饭店出来,都兴高采烈的。可从王老四的饭店出来,却个个红肿着眼睛,低垂着头,满腹心事的样子。按理,吃得不开心,下次就不会再回头了,可司机不但回头,还带来了很多认识的同行。 王老四的饭店难道有啥猫腻? 那还能有啥?还是李姐站出来辟谣,还不是家常菜,就是比别人家干净点罢了。但有一样,王老四的菜馆只接待司机,其他人,一律不伺候。 乖乖,真是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啊,开饭店的挑客人,还是头一遭听说呢! 两年后的一个春天,阳光明媚,风吹在脸上暖暖的。 老四菜馆门前的花池子里,各色鲜花开得正旺,火红的串红,一朵朵、一串串,红得就像天边的晚霞,娇艳、任性。 这时,一辆警车唰地停在了老四菜馆门口,王老四养的泰迪狗兴奋地迎上去,围着下来的人,不停地摇着尾巴。 王老四犯事了!爱凑热闹的老头老太太,呼啦一下就把王老四的菜馆和警车围得水泄不通。 一个女人和那么多司机,啧啧,咋样,这回出事了吧! 从警车上下来的,除了镇上派出所的刘所长,还有两个外地男女,其中一个女人抱着一个小女孩,几人拨开人群,快步走进老四的菜馆。 扑通一声,两个外地男女直接给王老四跪下了,说,恩人哪,谢谢您! 这是唱的哪出呀? 王老四也很激动,眼圈红红的,嘴里说,别这样,快别这样。说着,伸手去搀扶两人,可两人说啥也不起来,还让小女孩也跪下,向王老四行大礼。 刘所长笑呵呵地说,好啊,老四妹子,没想到,真没想到,网上大名鼎鼎的老四救助被拐儿童论坛的群主竟是你!更没想到,你竟然把长途司机都发动起来了! 人们这才寻思过味来,不知是谁带头鼓起掌来,一下,两下,接着连成了一片…… 时光如芬河水,默默流淌。与此同时,老四菜馆扩大了规模,从平房变成了三层小楼,陆续招了二十几个服务员。一时间,热闹非凡,墙上的锦旗就像红云一样,铺天盖地。 这天,一个十三四岁的男孩衣衫褴褛、风尘仆仆地出现在了菜馆门口。从外面买菜回来的王老四和男孩四目相对,只看了一眼,她就怔在了原地…… (选自《小说月刊》,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设置了沙田屿这个三省交界之地,既能很好地解释这样一个小镇却是“人来人往、车流不断”的现象,也为主人公选择在这里救助被拐提供了合理性。 B. 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明线是主人公开店,生意由冷清变兴盛,暗线是寻找被拐的儿子,两条线索直到最后一段男孩的出现才交织在一起。 C. 小说中有很多细节描写大有深意,如“墙上的锦旗就像红云一样,铺天盖地”,暗示了主人公救助被拐儿童的行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D. 小说以全知视角进行叙述,作者也参与其中,无论是主人公还是次要人物,他们的言行、心理根据情节发展的需要进行设计的。 8. 小说中画线的两处环境描写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9. 小说的结尾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结合小说情节、结构和主题说说你的看法。 【答案】7. C 8. ①渲染气氛,增强小说的感染力。②情节上,暗示情节发展,第一处环境描写暗示饭店生意不好,第二处环境描写暗示美好的结局。③前后环境形成对比,暗示主人公命运的转变。 9. ①这个结尾解释了王老四开餐馆的初始原因,也是她救助被拐儿童情节的自然发展。②小说结尾暗示了小男孩就是王老四的孩子,呼应了文章开头丢孩子、找孩子的情节,使结构完整严谨。③结尾写王老四与男孩相遇的情景,凸显出文章好人有好报、助人者自助的主题,传递了正能量。 【解析】 7. 试题分析:A. 小说设置了沙田屿这个三省交界之地,既能很好地解释这样一个小镇却是“人来人往、车流不断”的现象,也为主人公儿子的被拐提供了合理性。理解和分析错误“也为主人公儿子被拐提供了合理性”。B. 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明显是女主人公开店由冷清而兴盛,暗线是寻找被拐的儿子,两条线索直到最后一段男孩的出现才交织在一起。寻找被拐的儿子并不是小说的暗线。D. 小说以全知视角进行叙述,作者仿佛参与其中,无论是主人公还是次要人物,他们的言行、心理都是根据情节发展的需要进行设计。全知视角叙述的说法有误。 8.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环境描写的作用类试题,考生要从手法、情节、人物等方面考虑作答,本题可以作答为,①渲染气氛,增强小说的感染力。②情节上,暗示情节发展,第一处暗示饭店生意不好,第二处暗示结局。③前后环境形成对比,暗示主人公命运的转变。 点睛: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之一,其作用首先从本身分析,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同时起到烘托、渲染的作用,然后从其它的要素分析,从人物的角度是暗示人物的心理和人物的命运,从情节的角度是推进情节的发展,从主旨的角度是暗示文章的主旨,或是升华主旨。 9. 试题分析:文章的结尾主要有“出乎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戛然而止”“直接点明主旨”“急转直下”“环境渲染”等方式,作用分别“结构严谨、悬念丛生”“留下回味、想象的空间”“中心突出”“富有戏剧性”等,还要结合人物的塑造,主旨的表达进行进一步分析,此题结尾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二、古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李攀龙,字于鳞,历城人。九岁而孤,家贫,自奋于学。稍长为诸生,与友人许邦才、殷士儋学为诗歌。已,益厌训诂学,日读古书,里人共目为狂生。举嘉靖二十三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历员外郎、郎中,稍迁顺德知府,有善政。上官交荐,擢陕西提学副使。乡人殷学为巡抚,檄令属文,攀龙怫然曰:“文可横致邪?”拒不应。会其地数震,攀龙心悸,念母思归,逐谢病。故事,外官谢病不再起,吏部重其才,用何景明例,特予归。子告者,例得再起。 攀龙既归,构白雪楼,名日益高。宾客造门,率谢不见,大吏至,亦然,以是得简傲声。独故交殷、许辈过从靡间,时徐中行亦家居,坐客恒满,二人闻之,交相得也。归田将十年,隆庆改元,荐起浙江副使,改参政,擢河南按察使。攀龙至是摧亢为和,宾客亦稍稍进。无何,奔母丧归,哀毁得疾,疾少间,一日心痛卒。 攀龙之始官刑曹也,与濮州李先芳、临清谢榛、孝丰吴维岳辈倡诗社。王世贞初释褐,先芳引入社,遂与攀龙定交。明年,先芳出为外吏。又二年,宗臣、梁有誉入,是为五子。未几,徐中行、吴国伦亦至,乃改称七子。诸人多少年,才高气锐,互相标榜,视当世无人,七才子之名播天下。摈先芳、维岳不与,已而榛亦被摈,攀龙遂为之魁。其持论谓文自西京,诗自天宝而下,俱无足观,于本朝独推李梦阳。诸子翕然和之,非是,则试为宋学。攀龙才思劲鸷,名最高,独心重世贞,天下亦并称王、李。又与李梦阳、何景明并称何、李、王、李。其为诗务以声调胜所拟乐府或更古数字为己作文则聱牙戟口读者不能终篇。好之者推为一代宗匠,亦多受世抉摘云。自号沧溟。 (选自《明史·李攀龙传》,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其为诗/务以声调胜/所拟乐府/域更古数字为己作/文则聱牙戟口/读者至不能终篇 B. 其为诗/务以声调胜/所拟乐府/域或更古数字为己作/文则聱牙戟口/读者至/不能终篇 C. 其为诗/务以声调胜/所拟乐府或更古数字/为己作文/则聱牙戟口/读者至/不能终篇 D. 其为诗/务以声调胜所拟乐府/减或更古数字/为己作/文则聱牙戟口/读者至不能终篇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训诂学:是解释古书中字、词、句的意义的学科。用通俗的语言解释词义叫“训”用当代的话解释古代的语言叫“诂”。 B. 嘉靖:年号纪年。汉武帝开始有年号,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明清时期一个皇帝基本就用一个年号,即一世一元。 C. 乐府:本是始于秦汉设立的音乐机构,用来训练乐工、制定乐谱和采集歌词。后来,乐府成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名称。 D. 明史:二十四史最后一部,是我国历史上官修史书中纂修时间最长的一部纪传体通史。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李攀龙奋力向学,终成高才。他于清贫生活中发愤苦读,与友人切磋作诗技艺,勤读古书增长学识,虽不喜训诂学却也能考取进土。 B. 李攀龙性情狂傲,但也看重友谊。他对上司和高官敢示以不敬,曾经对宾客和同道概谢绝不见;而与许邦才、殷士儋等能倾心相交,对王世贞更是推重万分。 C. 李攀龙的文学理论,同派中人一致赞同。他与王世贞、宗臣、李梦阳等人世称“七子”,他们最著名的文学主张是“文必秦汉,诗必盛唐”。 D. 李攀龙的创作成就,世人对之评价不一。赞誉的人认为他堪称一代宗师巨匠;贬斥之人则认为其诗可挑剔之处有很多,其文更有不能卒读之作。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乡人殷学为巡抚,檄令属文,攀龙怫然曰:“文可檄致邪?” (2)诸人多少年,才高气锐,互相标榜,视当世无人,七才子之名播天下。 【答案】10. A 11. D 12. C 13. (1)同乡人殷学是巡抚,下发檄文(即命令文书)命令他写文章,李攀龙生气地说:“文章是可以用檄文就能得到的吗?” (2)这些人大都年轻,才高气盛,他们互相夸耀,认为当时没有人能与他们相比,于是七才子的名声在天下传扬开来。 【解析】 10.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语句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本句,根据名词“诗”“声调”“乐府”“字”“文”“读者”,虚词“为”“以”“所”,再结合本句意思:李攀龙作诗追求以声调取胜,所仿作的乐府诗,有时只是把古乐府改几个字作为自己的作品而已,他所作的文章则信屈聱牙,以至于读者不能把文章读完。句子可以断开为:其为诗/务以声调胜/所拟乐府/域更古数字为己作/文则聱牙戟口/读者至不能终篇。故选A。 1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古代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本题D项,“是我国历史上官修史书中纂修时间最长的一部纪传体通史”说法错误,《明史》记录明朝一朝之历史,因而为“断代史”,而非“通史”。故选D。 1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文言文内容归纳概括题。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可使用假设法与代入法,与选项所在段落进行比较。本题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C项,“他与王世贞、宗臣、李梦阳等人世称‘七子’”说法错误,李梦阳不属于“七子”。故选C。 1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语句翻译能力。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做到字字落实的同时,要重点关注得分点。(1)句中,“檄”,下发檄文;“属文”,写文章;“怫然”,生气的样子。(2)句,“标榜”,夸耀;“视”,认为;“播”,传扬。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李攀龙,字于鳞,历城人。九岁便失去父亲,家贫,奋力向学。稍大后成为生员,与友人许邦才、殷士儋一同学习写作诗歌。不久以后,更加厌恶(书塾中讲授的)训诂学,便每天勤读古书,同乡人都认为他是个狂生。嘉靖二十三年考中进士,被任命为刑部主事。历任员外郎、郎中,渐升任为顺德知府,有良好的政绩。上级官员都举荐他,他被提升为陕西 提学副使。同乡人殷学是巡抚,下发檄文(即命令文书)命令他写文章李摹龙生气地说:“文章是可以用檄文就能得到的吗?”拒不从命。正遇上他住的地方多次发生地震,李攀龙心里害怕,又牵挂母亲想回家乡,于是托病请求辞官。按旧日例,地方官因病辞职者,不再起用,吏部看重李攀龙 的才能,援引何景明先例,特准予他请假回家。准予告假的,依惯例可再次起用。 李攀龙回家后,建造“白雪楼”,名声一天比一天大。对于登门拜访的宾客,他一概谢绝不见,就是大官来,也是这样,因此得了个傲慢的名声。李攀龙唯独与老朋友殷士儋、许邦才等人一直往来从未间断。当时徐中行也退居在家,家里来访的客人常常满座,二人听说对方情况,交往很融洽。 李攀龙回家乡将近十年,在隆庆改元那年,被推荐起用任浙江副使,后改任参政,又升为河南按察使。到这时李攀龙改变高傲的心性,变得较为平和,宾客也渐渐多起来。不久,因母亲去世回家奔丧,他哀痛过度损伤身体而得病,疾病稍好了一些,一天又因心痛病突发而去世。 李摹龙起初在刑部为官时,与濮州人李先芳、临清人谢榛、孝丰人吴维岳等人倡寻创立诗社。王世贞刚出仕为官,李先芳引荐他入社,从此便与李攀龙结下交情。第二年,李先芳出京做了外官。又过了两年,宗臣梁有誉也加入诗社,这便是(被人所合称的)“五子”。不久,徐中行、吴伦也加入到诗社,于是改称为“七子”。这些人大都年轻,才高气盛,他 们互相夸耀,认为当时没有人能与他们相比,于是七才子的名声在天下传扬开来。李攀龙排斥李先芳、吴维岳而不再与之交往,不久又排斥谢榛于是李攀龙便成了诗社的首领。李攀龙持有自己的文学理论,他认为,文章自西京以后,诗歌自唐代天宝年间以后,都不值得看,而对于本朝文士 只推崇李梦阳一人。其他几位一致附和他,凡是不同意他们看法的人,都被诋毁为“宋学”。李攀龙才思刚健不凡,名望最高,内心唯独看重王世贞,天下人也将他们俩并称为“王李”。又将他们二人与李梦阳、何景明并称为“何李王李”。李攀龙作诗追求以声调取胜,所仿作的乐府诗有时只是把古乐府改几个字作为自己的作品而已,他所作的文章则信屈聱牙,以至于读者不能把文章读完。喜欢李攀龙的人,把他推为一代宗师巨匠,但他也受 到当世人很多挑剔指责。李攀龙自号沧溟。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秦筝歌送外甥萧正归京 【唐】岑参 汝不闻秦筝声最苦,五色缠弦十三柱。 怨调慢声如欲语,一曲未终日移午。 红亭水木不知暑,忽弹黄钟和白纻。 清风飒来云不去,闻之酒醒泪如雨。 汝归秦兮弹秦声,秦声悲兮聊送汝。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鉴赏与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 “汝不闻”两句说秦筝五色十三弦,声音最为悲苦,为全诗奠定了悲苦的基调。 B. “怨调”两句概括描写秦筝声调幽怨缓慢的特点,好似向人倾诉衷肠。 C. “红亭水木不知暑”运用夸张手法,从侧面表现弹奏《黄钟》和《白纻》的艺术效果。 D. “清风飒来”两句从主观和客观,正面和侧面描写秦筝弹奏的艺术效果。 E. 诗的最后两句点明“送别”的主题。结尾“汝”字与开头“汝”字相呼应,突出了结构上的前后照应。 15. 诗中对秦筝的描写有何作用?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4. CD 15. 作用:通过对秦筝的描写,渲染了凄怆愁苦的离别氛围,突出地表达了诗人送别时的凄怆悲苦的心绪。 思想感情:借秦筝传达出悲苦不忍别离的心情,其中也包含了难以归京的苦闷。 【解析】 14. 试题分析:本题是对诗歌鉴赏的综合考查。C项,“运用夸张手法”错误,该句没有运用夸张手法。D项,“从主观和客观,正面和侧面描写秦筝弹奏的艺术效果”错误,这两句是听筝人的主观感受和表现,没有客观描写,且都是侧面描写。 点睛:这是诗词5选2的题目,这类题型在诗词鉴赏中经常出现,主要集中对诗意、诗的形象、诗的思想主旨、诗的语言、技巧、结构等内容的考核,赏析时首先要读懂诗,然后根据选项一一对照分析对错即可。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姑且顺应自然、乐天安命的决心。 (2)《逍遇游》中庄子认为修养最高的人应该达到的境界的三句是: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_________。 (3) 杜甫的《阁夜》中上句写悲惨的战争现实,下句写壮美的三峡夜景,创造了一种气象雄浑的意境,被人称赞写得“伟丽”的两句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聊乘化以归尽, (2). 乐夫天命复奚疑。 (3). (2)圣人无名。 (4). (3)五更鼓角声悲壮, (5). 三峡星河影动摇。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聊、奚、名、鼓角、峡。 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三、名著阅读 17. 请简述《三国演义》中“三顾茅庐”的主要情节内容。 【答案】(示例)因徐庶推荐,刘备带关羽、张飞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第一次,诸葛亮远游,只见到诸葛亮好友崔州平。第二次,刘备等先见到诸葛亮好友石广元、孟公威,后见到其弟诸葛均,刘备便留下书信,辞别黄承彦,抱着未见到孔明之遗憾冒雪返回。第三次,诸葛亮在午睡,刘备等他睡醒更衣后才终得相见。诸葛亮被刘备感动,答应出山。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中外名著的能力。名著的考核主要集中的中外的作家、作品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此题注意答出三次拜访见到的人物和发生的事情。 四、写作 1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根据一项针对中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成功人生”关键词有: 做自己喜欢的事、不怕失败、知足常乐、比尔.盖茨、高薪工作、健康、家庭、美好感情、父母、改变世界。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理解的成功人生,写一篇文章。 要求: 选好关键词,并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 选好角度,立意自定,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少于800字。 【答案】纯净心灵与成功人生 泰戈尔曾这样形容过成功人生的形态:“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生命是无法颠倒的漏斗,人生道路上的每一步脚印都值得我们用心规划。在漫漫人生路上,我毅然踏向“做自己喜欢的事”,“美好感情”及“父母”的方向。 我不愿奔波于世俗的追逐,我不愿苟且于当下的无奈,我不愿迷失于金钱的诱惑,我只愿追随自己的内心,做自己想做的事,成就内心的愉悦与充实。想当年周杰伦无论遭受多少拒绝,仍一心追求自己的音乐梦,才有他现在在乐坛上的地位;又有比尔.盖茨放弃上大学,义无反顾地投身于自己热爱的计算机行行业,最终亿万身家羡煞别人。并不是他们最终的地位塑成了他们的成功,而是他们成功道路上能为自己所喜欢的事而追逐、拼搏的这份快乐,才是他们成功人生的最高体现。成功并不限于金钱于地位,我认为成功的人,做自己喜欢的事。 做自己喜欢的事,能丰满自己的内心,升华自己的灵魂,而这样的人,往往有高于常人的幸福感,而富足的愉悦,又能让他们能以澄澈的眼睛,去发现生活中细微的感动,而这些感动,又在他们心中凝成了美好的感情。英雄的血,永远不会是冷的,正因为英雄身上有美好的情感,人们对他们才会有爱戴而不仅仅是敬仰。美好的感情,让我们得以去感悟种子破土而出的坚韧,体会历史长河中兴衰交替的沧桑,看穿“老人扶与不扶”问题上透纸的悲凉。冷血的人,得到的永远只能是虚名虚利,而触及不到人世间更美好的宝藏——美好感情。我认为这才是最大的成功。 友情、爱情、宽容之情、赞美之情……美好的情感千姿百态,但古人云:“百善孝为先。”我认为,亲情是世间最美好的感情之一。童谣我认为,亲情是世间最美好的感情之一。童谣唱道:“没妈的孩子像根草。”想多少父母离家的孩子,最大的愿望便是一家团聚,又想多少驰骋商场的“成功”企业家被问及最后悔之事时,却只能吐出一句“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父母是我们最大的依赖与寄托,真正成功之人,是不会忘记身后含辛茹苦教导自己长大的父母的。 我心中的成功,不涉及名,不关于利,而在于保留心中的一份纯净之地,正如古印度那句谚语说的那样:请走慢一点,等一等你的灵魂。 【解析】试题分析:试题材料由精心选择的中学生较为关注的几个“成功人生”关键词组成,试题命制充分发挥作文的积极导向功能,命题要求“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理解的成功人生”,实则是引导考生结合自己的感触与思考,在充分理解关键词内涵的基础上自主进行组合。(1)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组合:做自己喜欢的事、不怕失败;做自己喜欢的事、不怕失败、知足常乐;健康、做自己喜欢的事;做自己喜欢的事、改变世界;改变世界、不怕失败;家庭、父母;做自己喜欢的事、父母、美好的感情。(2)你所理解的成功人生。文章不是写成功的条件是什么,而是写你所认为的成功的人生是什么样的。出题人的目的是让青少年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3)使之形成有机关联的关键词之间的有机联系,是写作的难点。可以在开头的关键位置写明,或者在文章中间通过过渡句,将两个并列的部分联系起来。 点睛:构建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本结构:第一步,巧引材料,表明态度。首先就是根据自己的写作角度,恰当地引述材料,表明自己的态度。同样一则材料,不同的写作角度会有不同的引述方式。第二步,分析原因,摆出事实,阐明道理。引述材料之后,紧接着就需要结合材料分析论证。论证需要有一个清晰的层次,一般说来,可以先分析原因,再引用事实证明,然后结合事实阐明道理,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第三步,回应开头,总结全文。材料贯穿全文是任务驱动型作文的一个显著特点,文章的结尾不是简单地总结全文,而是回应开头,既再次表明自己的态度,又深化文章的主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