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3 发布 |
- 37.5 KB |
- 2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实用类文本阅读+理解)第04课+新题-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名师伴学
(实用类文本阅读+理解)第04课+新题 一、(江西省五市八校2017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 顶着橡树的牛犊 索尔仁尼琴一生跌宕起伏,因对斯大林的不敬而劳改8年,因处女作获赫鲁晓夫批示发表而声名鹊起,又因诺贝尔文学奖流亡国外20年,晚年回国后还因对叶利钦批判和对普京的赞誉而饱受非议。无论被推崇还是被鞭笞,他永远只为“正义”说话,挥舞着“战笔”,为国家的前途开出“良方”。 1965年,处女作中篇小说《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的发表给他带来巨大声誉。这部描写苏联劳改营生活的小说引起重视,主要在于索尔仁尼琴提出了一个本质性的问题:人对人的不人道、人类心灵中的邪恶是一个永恒的世界性主题。随着赫鲁晓夫的下台,小说遭到公开批判。1967年,索尔仁尼琴抗议苏联的报刊检查制度,要求“取消对文艺创作的一切公开的和秘密的检查制度”,而苏联作家协会通过了谴责他是苏联作家叛徒的决议。1968年写成暴露莫斯科附近一个政治犯特别收容所的长篇小说《第一圈》及叙述苏联集中营历史和现状的长篇小说《癌症楼》,均未获准出版。无奈之下在法国发表,两部作品一问世,立刻获得了国际性声誉,1969年他被开除出苏联作家协会,这引起国际上一些著名作家的抗议。 随着作品在欧洲的出版,索尔仁尼琴在世界文坛的声誉日隆。1970年,因为“在追求俄罗斯文学不可或缺的传统时代所具有的道义力量”,索尔仁尼琴获得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索尔仁尼琴受到苏联当局的警告:出去后就别想再回国。没有选择主动流亡的索尔仁尼琴致信斯德哥尔摩,出于个人原因放弃诺贝尔奖。1973年,以揭露十月革命以来“非人的残暴统治”为主旨的《古拉格群岛》第一卷在巴黎出版,集中体现了索尔仁尼琴反对强权和暴力、追求正义和真理的思想,继承了雨果和托尔斯泰的人文传统,堪称20世纪最伟大的著作之一。4年后,作为国际知名人士的索尔仁尼琴还是被迫出走他乡,从联邦德国、瑞士一直流亡到美国。 美国当局以为他不喜欢极权主义,向往西方的民主自由,可以利用他的影响力,在意识形态的斗争中揶揄苏联。1974年2月的美国《时代》周刊上,索尔仁尼琴被拍成了卡什镜头下的海明威一样。线条坚毅而粗犷,面部稀疏的白色胡楂和沧桑的皱纹,像一只老狮子,副标题是“从艺术家到流亡者”。同年10月,美国参议院授予他“美国荣誉公民”称号。但随后他们惊恐地发现,索尔仁尼琴对资本主义持批判态度,他始终是一个异见者。在一次受邀出席哈佛大学的毕业典礼上,他在演讲中不认为西方式的自由民主有着普世价值,称美国陷入了庸俗的物质消费主义,这样的言论让邀请者很尴尬。事实上,即使受到西方各国的优待,索尔仁尼琴依然像自传《牛犊顶橡树》中的牛犊那样,横冲直撞。 1994年,受叶利钦总统邀请回到俄罗斯,原来遭禁的作品陆续在国内出版。归来的他发表了一连串抨击时政的言论,让当局异常难堪,1998年拒领叶利钦颁发的圣安德烈勋章。在索尔仁尼琴心中没有权威,只有正义和真理。叶利钦在回忆录中写道:“索尔仁尼琴的笔是受上帝指挥的。”俄罗斯女作家尤利兹娅说:“索尔仁尼琴是上一代作家中最后一位代表良知的作家,他能够改变社会进程,至少影响了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在俄罗斯,之所以能产生像索尔仁尼琴、帕斯捷尔纳克等伟大的文学巨人,其原因就是有这样一群具有“强烈的尊严意识和人道主义倾向”的知识分子,并在普通百姓中获得广泛支持。也因如此,1994年之后的索尔仁尼琴一度被视为俄罗斯未来的先知。“他能得到俄罗斯百姓认同主要是在于他的使命感,在大家不敢说的时候他说了真话。”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文学专家陈建华这样评价索尔仁尼琴。 2007年俄罗斯国庆节,索尔仁尼琴获得了俄罗斯国家奖。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37年之后,索尔仁尼琴终于在自己的祖国获得了肯定。“全世界成千上万人把索尔仁尼琴的名字和创作与俄罗斯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他的研究和杰出的文学著作,事实上是他全部的生命都献给了祖国”,普京在颁奖典礼上说。总结自己的一生,索尔仁尼琴在《牛犊顶橡树》中说:“只要还活着,或者直到牛犊顶到橡树上折断了脖颈时为止,或者是橡树被顶得吱吱响,倒在了地上为止。”他这个“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牛犊,总是很不明智地、数十年如一日地用自己的脑袋和犄角狂热地顶向枝干庞大根基深厚的橡树。 (摘编自《索尔仁尼琴:俄罗斯良知》,有删改) 【相关链接】亚历山大·伊萨耶维奇·索尔仁尼琴(1918年一2008年),苏俄著名作家、政论家、社会活动家,1970年,他以揭露抨击苏联时政的《古拉格群岛》一书,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1974年,被当局驱逐出境。1994年返回俄罗斯,1997年当选俄罗斯科学院院士,2007年获俄罗斯国家奖。2008年8月逝世,享年89岁。被誉为“俄罗斯良知”。 1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索尔仁尼琴是具有良知和使命感的作家。他敢于说真话,也因为说真话而一生跌宕起伏,但也因此得到俄罗斯百姓的认同。 B.索尔仁尼琴想逃离苏联。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本想借此机会秘密逃离苏联,由于被苏联政府发现并警告,所以暂时放弃了这个想法。 C.索尔仁尼琴并不囿于意识形态。他在文学作品中反复揭露苏联的社会问题,也在演讲中表示不认同西方式的自由民主有着普世价值。 D.索尔仁尼琴像一只“牛犊”。他甚至被自己的国家驱逐,但正是有了像他这样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这个世界才充满了希望。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传记多处穿插引用了别人对他的评价,这是一种侧面描写的手法,旨在突出传主的精神品质和人物形象,同时,还具有丰富文章内容,增强感染力的作用。 B.索尔仁尼琴因《第一圈》和《癌症楼》两部长篇小说而获得了国际性声誉,这是因为他选择了在法国发表,而不是在苏联发表。 C.美国人把索尔仁尼琴拍得像一只老狮子,视其为自由民主的斗士,这与索尔仁尼琴那具有“强烈的尊严意识和人道主义倾向”的知识分子形象并不相符合。 D.作为一个异见者,索尔仁尼琴对苏联时代不人道的做法,对西方式的自由民主,对叶利钦时的政治都进行了批判,由此惹得各方不喜。 E.索尔仁尼琴认为美国陷入了庸俗的物质消费主义,受到美国当局的邀请,并被美国参议院授予“美国荣誉公民”称号,受到西方各国的优待。 13.索尔仁尼琴说自己是“牛犊顶橡树”,这有什么含义?我们从中能获得什么样的启示? 1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获奖后,索尔仁尼琴应前往瑞典领取诺贝尔文学奖,并没有逃离苏联的想法。他没有想主动流亡,后来离开也是被迫的。 12.【答案】AC 13.【答案】含义:索尔仁尼琴就像一头“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牛犊,他勇敢地反对强权和暴力,矢志不移地追求正义和真理。(2分) 启示:有良知的人对社会应该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看到不公不善,应坚决反对;我们要有勇于批判的独立精神,不畏惧权威,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不会停止不前,才能真正进步。(2分) 【解析】本题考查深入挖掘作品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能力。索尔仁尼琴的精神品质主要体现在反对强权和暴力,矢志不移地追求真理,这就是“牛犊顶橡树”的内在含义。给予的启示则需要我们联系自身或现实来谈,但是这种联系必须与文本有内在的联系,比如,若有学生任意延伸谈到“诚信”之类无关的,则不应给分。 二、(2017届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模拟卷七)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3)题。(12分) 至化无方,至德有光 廉萍 工作很久,才知道周老居然就住在离自己办公室两分钟就能走到的地方,也直到《静思录——周有光106岁自选集》出版,送样书、送稿费,才和老人有了更多的交往。周老聊天的开场白通常是:“好了,你现在可以说话了。”因为要先戴上助听器。除了耳朵,身体无大碍,读书写字,谈话会客,一如常人,对一百多岁的人来说,真是难得。周老却很谦虚,说:“不行了,老糊涂了,一百岁以后的事情,大部分都记不得了。”嗨,世上有几人能熬到说这话的资格呢?周老年轻时患肺疾,曾有算命先生说他活不过35岁。 老人最喜欢讲故事,尤其喜讲下面这个,连我都陪各路人马听过好几遍:实行配给制后,周老家因有两位保姆,粮票不够。有旁人指点:周老夫妇可去政协食堂吃饭,省下粮票给保姆。周老无奈,依计前往,问题果然解决。每次吃饭,均见一老先生亦来吃饭。仔细一看,原来是溥仪。每次讲到这里,周老都会率先笑起来:“哈哈,皇上家也没粮票啊。” 某年有关部门通知周老出国访问。周老说:我不去,我的西服都破了,没有衣服穿。有关部门说:马上做新的。周老很高兴,遂新装出访。回国后才知道,新衣服按规定要上缴,只好接着穿旧的。这事每次提起也是开心得不行。有一次,周老晚辈查阅国外资料,发现周老上世纪40年代曾和爱因斯坦见过两次面。遂吃惊发问:这么重要的事情,怎么从来没听您说过?周老答:“我没觉得这是很重要的事情啊!”言语之间掩不住孩子般的得意。 周老曾参与拟定《汉语拼音方案》。这也是周老津津乐道的:“你看,小保姆手机发短信,用的就是我的拼音。老伴90岁学电脑,也要先学拼音。”我说:“我觉得字母比表意文字高级。”周老马上开始显摆自己的《世界文字发展史》,很得意地说:“这本书我写了40年。”我说:“搁现在,照您这种写法,副教授都评不上就该退休了。”翻着书里的鸟篆虫书,我问:“这些您都认识吗?”周老说:“写书的时候当然都认识,但现在,全忘了!”又说,“我给你讲个好玩的事情。玛雅文,我早就认出来了,也发表了文章。可是中华世纪坛前些年举办玛雅文化展,那么大的展览,就只把原文展出来,没有中文解释。我早就认出来了啊,他们不知道。哈哈!”然后就翻书,一个一个指给我看。好在玛雅文的常用词只有几百个,半小时也就看完了。嗯,以后可以吹牛,我也是学过玛雅文的人了。 “你知道我为什么搞经济吗?因为当时我的老师说,你周围的人全是搞文学的。搞得好的不得了。你再搞也超不过他们了,你不要搞文学了。文学搞得再好,也救不了中国。不能让中国富起来。一个国家,要是人人都是贾宝玉和林黛玉,国家就完了……你学经济吧。后来我去了美国。一看果然。美国的大学,要求学生,不能只读一个方向的书,文学书籍应该占多少比例,非文学书籍应该占多少……” 周老喜欢说一句话:“温故知新。”他温的那个“故”,比别人的“新”,都不知要长多少。忽然想,如果夕阳西下时分,周老偶尔回忆往事,首先会想起哪一段呢?30年代?50年代?70年代?周老还有句名言:“人生是场马拉松,不必在乎一时之长短。”让我非常信服,而且受益匪浅。不过我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是:首先,如何才能把自己的人生变成马拉松,而不是短跑。 古人言:“至化无方,至德有光。”曾有一位朋友问周老:您的名字是源于《圣经》的创世纪吗?周老答:“不是,中国古人也有叫这个名字的,比如归有光。”虽曾求学日本,任职美国,怀抱种种欧风美雨,但我经常会想,中国古代的士大夫,大概也是这个样子。 (摘编自《中国文化报》) 相关链接: 周有光的著作,大约一半是在退休以后完成的。100岁出版《百岁新稿》、104岁出版《朝闻道集》、105岁时出版《拾贝集》,以及《周有光文集》《从世界看中国:周有光百岁文萃》《逝年如水:周有光百年口述》等。(摘自《步履不停,追寻思想之光》)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我”的办公室与周有光老先生的住所距离很近,工作上的沟通,周老的平易近人,我们建立了很好的关系。 B.周老年轻时患有肺疾,有算命先生预言他活不过35岁,而周老把自己的人生活成了一场马拉松,年过百岁。 C.周老在政协食堂蹭饭常碰到末代皇帝溥仪,总会当面揶揄溥仪“皇上家也没粮票啊”,体现了老先生的风趣。 D.周老以没有新西服为由拒绝出国访问,有关部门做了新衣服,没想到访问回来后衣服就上交了,空欢喜一场。 2.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周有光在上世纪40年代见过爱因斯坦两次,他本人并不觉得这是什么很重要的事情,因而没有留下见面的文字资料。 B.周老一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而拟定《汉语拼音方案》是他最大的成就。这一成就对中国语言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C.周老对文字的发展深有研究,不仅认识中国的鸟篆虫书,还认识美洲的玛雅文字 ,花了40年写作《世界文字发展史》。 D.周有光年轻时首选的是文学,他的老师认为文学救不了中国,在老师的建议下,周有光选择了经学,并去美国留学。 E.有人以为周有光的名字是源于《圣经》的创世纪,实际上是源于中国古语“至化无方,至德有光”或古人名“归有光”。 3.文章说“中国古代的士大夫,大概也是这个样子”,“这个样子”是什么样子?请结合全文,作具体分析。 1.【答案】C 【解析】周老总是在讲这个故事时说“皇上家也没粮票啊”,没有当面揶揄溥仪。 2. 【答案】C D 3. 【答案】①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建设国家。先是致力于国家的经济建设,后是致力于语言文字研究。②追求高尚人格,保持谦逊品质。周老看淡荣誉,凡事从容随意,不骄不躁。③坚守道德理想,一生勤学不辍。周老一生都没有放弃学习,年过百岁仍温故知新。(每点2分,三点5分) 【解析】考查重点语句中重点词语的理解。结合具体的语句,按照文中的顺序,结合人物的事迹,逐条来答,说明“这个样子”的深刻含义。 三、(广东省肇庆市2017届高三毕业班第三次统测) 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独为神州惜大儒 潘剑冰 陈寅恪,相信提到这个名字很多人都会忍不住发出一连串的惊叹号,惊叹他的大脑到底是什么材料做成的,其记忆力之强、知识面之广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对于陈寅恪的记忆力,经过口口相传,难免带上一点传奇色彩,有人说他会背唐诗十万首,又有人说他会背《十三经》。如果这是真的话,那么陈寅恪堪称神人了。 与陈寅恪的记忆力配套的,则是他的学问。陈寅恪的学问不仅让凡夫俗子敬畏,就连与他比肩而立的大师都为之倾倒,其挚友吴宓称赞他为“全中国最为博学之人”,一向盛气凌人的傅斯年则说:“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 陈寅恪的学问,光语言一项就足以让人震惊。其弟子季羡林在研究老师早年留学德国所作的64本学习笔记本时,发现其中“专就外族和外国语言而论,数目就大得可观。英文、德文、法文、俄文等等,算是工具语言。梵文、巴利、印度古代俗语、藏文、蒙文、西夏文、满文、新疆现代语言、新疆古代语言、伊朗古代语言、古希伯来语等等,算是研究对象语言。陈先生对于这些语言都下过深浅不同的功夫。还有一些语言,他也涉猎过,或至少注意到了,比如印地语、尼泊尔语等等”。季羡林只能以“泛滥无涯”来形容老师的语言水平。 陈寅恪的学识不仅名震国内,甚至扬威国外,成为学术界的一大现象。 前苏联学者在蒙古发掘出了三个突厥碑文,各国学者加以研究,竟无人能解读。陈寅恪翻译解释之后,各国学者毫无异词,同声叹服。在日本史学界“被捧得如太阳”的白鸟库吉研究中亚问题遇到疑难之处,写信向柏林大学某教授求救,对方复信说应请教中国的陈寅恪教授,白鸟转向陈氏,果然得到了满意的答案。白鸟库吉感叹说,如果没有陈教授的帮助,自己对这个问题可能至死不解。 令人惊异的是,陈寅恪在外留学十六年,在哈佛大学、柏林大学等欧美一流名校都转了一圈,且成就斐然,人人折服。然而最终他不仅未能揣一张博士文凭回来,就连学士学位都没有。陈寅恪曾就这个问题向自己的侄子陈封雄解释道:“博士并不难,但两三年内被一专题束缚住,就没有时间学其他知识了。只要能学到知识,有无学位并不重要。” 我们知道,胡适前后在国外共获得三十几个博士学位,很多人对此津津乐道。不过在陈寅恪这样的“反面教材”面前,胡适那一大堆点缀脸面的博士学位似乎显得有点尴尬。 陈寅恪经常对学生说的一句话是:“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刚开始还有学生对此不信,后来大家发现陈寅恪确实做到了。 陈寅恪的这种教学境界,背后是他不为人知的辛勤劳动。很多学生都想当然地认为以陈寅恪的水平根本无须备课,其中包括季羡林。但当季羡林看到陈寅恪写给傅斯年的一些信后,他就知道自己误解了陈寅恪,在信中陈寅恪屡屡提到自己备课的艰辛,如“一年以来,为清华预备功课几全费去时间精力。”“在他人,回来即可上课,弟则非休息及预备功课数日不能上课。”类似的话在陈寅恪书信中还有很多。 陈寅恪自小体弱多病,再加上后来双目失明,健康受到极大摧残。当时,陈寅恪是清华中文系、历史系合聘的教授,要在两个系同时开课。时任清华历史系主任雷海宗对陈寅恪说:“您现在的身体还是比较弱的,少开一门课吧。”陈寅恪答道:“我是教书匠,不叫我开课,那怎么叫教书匠啊!” 新中国成立前夕,货币急剧贬值,即使陈寅恪这样的大教授也难以为生。时任北大校长的胡适知道后,想赠陈寅恪一大笔美元。陈寅恪拒不接受,但又迫于一家几口的生计,最后决定用自己的藏书来换胡适的美元,只象征性地收了2000美元。据季羡林的看法:“在这一批书中,仅一部《圣彼得堡梵德大辞典》市价就远远超过这个数目了。” 蒋介石历来对一流的文人特别重视,历史大家、创立“食货”学派的陶希圣就被他网罗帐下,当了他的枪手撰写了《中国的命运》一书。蒋介石自比唐太宗,想找人写一本“太宗传”,他知道陈寅恪是中国治隋唐史的泰山北斗,派人拿着重金上了陈家,但是陈寅恪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1966年,一场名为“文化大革命”的浩劫拉开了序幕。陈寅恪未能幸免于这场政治斗争。他的家中几次受到冲击,财物被红卫兵们洗劫一空。造反派为了折磨陈寅恪,以验证他惊人的记忆力为名,强迫他背诵毛主席语录,稍有差错便用铜头皮带和棍棒加以毒打。此时陈寅恪的身体已经油尽灯枯。 1969年10月7日清晨5时许,因心力衰竭,陈寅恪终于在凄风苦雨中撒手人寰。 三百年才出一个的史学大师就这样离去了。 “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彰。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这是陈寅恪为好友王国维写的铭文。很多人认为名为纪念王国维,实则是陈寅恪的“夫子自道”。或许,学术上的陈寅恪可以被超越,但是,精神上的陈寅恪很难被超越。 (原文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苏东坡在《潮州韩文公庙碑》一文的开头提到了士人的最高境界:“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 ②陈寅恪在“文革”受难的时候,其为王国维撰写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铭文的纪念碑被推倒扔进清华校河,无意中竟躲过了一劫。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陈寅恪在外留学多年,在哈佛大学、柏林大学等欧美一流名校学习过,却连个学士学位都没有获得,这是件遗憾的事情。 B.陈寅恪在健康受损的境况下还坚持在两个系开课,表现了他的职业操守和敬业精神。 C.旁人认为凭陈寅恪的记忆力和学识,根本无须备课,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在陈寅恪写给傅斯年的信中能体现他备课的认真与辛苦。 D.陈寅恪上课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内容,表现了他的自信,展现了他的实力,更多的是背后艰辛的付出;从他的教学境界看,他自诩教书匠实在过谦。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和技巧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季羡林评价陈寅恪的语言水平达到了“泛滥无涯”的地步,既有惊叹赞赏,又暗藏批评:多而不精。 B.文章第三段,引用了陈寅恪挚友吴宓和一向盛气凌人的傅斯年所说的话,从侧面烘托出陈寅恪学问之广博,令人敬服。 C.文章最后一段,引用陈寅恪写的铭文“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彰。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意在体现陈寅恪对王国维的敬佩。 D.全文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通过大量的材料,充分地表现出陈寅恪记忆力强、知识面广的特点。 9.如何理解陈寅恪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主张?请结合文中所写的陈寅恪生平事迹作分析。 【答案】 7.A 【解析】A项中对于陈寅恪没有获得学士学位的问题,作者没有表示出遗憾,而是感到惊异。 【答案】 8.B 【答案】 9.①这是陈寅恪的人生写照。(1分)②独立人格是知识分子有气节、有风骨的表现;自由思想是众多知识分子的精神追求,不受政治、权势等左右。两者相统一。(3分)③陈寅恪用藏书换美元,体现了他人格的独立。拒绝为蒋介石当枪手,体现了思想的自由。(2分) 【解析】考查重点词语的理解。注意题干中的提示“陈寅恪生平事迹作分析”,在回答题目的时候,一定要结合陈寅恪的生平事迹来回答能体现出陈寅恪“独立自由”的表现。 四、(山西省运城市2017届高三4月模拟调研测试) 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贾樟柯:吸引我的是好人的尊严 (贾樟柯,业余出身,却是当代艺术电影的领军人物,是第六代导演中的特立独行者。他用他的镜头语言去描绘一个巨大的社会转型时代普通人所要承受的代价和命运发生的转变。他的作品也越来越多地得到国内外的高度认可。对此,他的回答却是:吸引我的不是黄金的光泽,而是好人的尊严。当一个社会急匆匆往前赶路的时候,不能因为要往前走,就忽视那个被你撞倒的人。) 主持人:十年当中你一直在用一些非专业的演员反映生活中经常被所谓的主流电影所忽略的人们,这是一种非常有意识的选择吗? 贾:是一种很自觉的选择,因为我觉得人不能脱离开自己的成长。他们非职业演员对生活有非常深刻的了解。 主持人:你的团队基本上十年都没有变过,特别是你曾经遇到过这么多的困难。除了理想之外,是什么让你们能够这样有凝聚力地相互守望在一起? 贾:最主要一点就是,拍电影它真的是一个特别快乐的工作。 我们最快乐的就是选演员和看到他们表演的时候。很多角色我写剧本的时候已经大概知道由谁来演了,都是我的亲朋好友嘛,基本上我觉得他们演得都非常好。因为他相信那个剧本。剧本提供给他的台词,提供给他处理事情的方法和情节矛盾,他们在生活里面有对应。只要导演把握得比较好,无论是专业还是非专业演员,都蛮好的。看那些本地的工人或者是本地的女孩子演戏的时候,我会被他们感动,他们那种真挚的表达特别影响我,让我也开始用特别真挚的语言去对待每一个人。 主持人:从你的成长背景看,怎么也不像跟电影特别有缘的那种人。 贾:我本来想考美术学校,然后看完《黄土地》我就决定当导演……那个电影为什么我会特别喜欢?因为我们老家有一半在晋中平原,一半就是黄土地,吕梁山区,从县城骑自行车骑20分钟就进到那个黄土地里面。所以我一看那个电影,看那个漫天的黄土,还有那些人的面孔,我就开始流眼泪。一个女孩在黄河里面打水,打一桶黄水,挑着走的时候,那我真是控制不住。这是一种直接的感受。我第一次在电影里看到自己的生活。然后我开始考电影学院。 (二十几岁的贾樟柯经过三年的苦苦挣扎,终于有资格成为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的旁听生。) 主持人:在大学的时候好像流传你当时用漆写在暖气片上——“宁有种乎”的故事。是什么样的情景让你产生这样的感慨呢? 贾:这个是误传。可能有过这样的表白吧,不一定是写在墙上的。我觉得还是中国电影给我的一种刺激。我们上大学的时候,每个星期看两部国产新片。看了两年电影之后你会发现,所有的国产电影跟我个人的生活,没有任何关系。我不知道它在讲什么东西。就是说,真实的中国人的生活,在荧幕上确实没有得到展现,这让人有一种很不公平的感觉。那个时候,我就会觉得,自己应该去做电影,把我自己看到的、经历过的拍出来。 主持人:从《小武》开始,你的片子也在国际上陆续获奖,外国影评人评价你是当代中国最富洞察力的记者,但是在国内基本上是没有观众的。对此你是什么样的感受? 贾:一开始并没有太多的感受,还沉醉在所谓的成功的快乐里面,但是短暂的快乐过后,就是很深的孤独感,一种空洞的感觉。最强烈就是从影展坐飞机降落,从机场回家的时候,就觉得回到自己的土地,那个工作反而结束了。工作都在国外。自己变得好像跟这个文化没有任何关系。这种感觉是特别痛苦的。 《世界》是我第一部能够在国内公演的影片,喜悦感是很强的,但同时也有很多感激、感慨在里面。那天在首映式上看到下面那么多朋友,都是帮过我的人,其实大家没什么交情,偶尔通通电话而已,我就觉得特别感激。我忍不住就哭了。 主持人:有论调,说凡是反映一些生活中比较负面的一些东西,通常会得到海外影评人高度的赞赏,所以说是不是中国有很多独立的电影人在国内没有钱拍这些大片,于是就专门拍一些我们生活中所谓不太好的一面,去拿给国外的影评人得奖? 贾:这种评论从80年代就一直有。最近我还看网上有一个年轻的导演说要警惕贾樟,说他在出卖我们的苦难。这种误解我觉得也可以理解。但实际上如果我们从艺术史或者文学史的角度来看,人类这么多年的文学里面基本上重要的作品都是讲人的苦难。我非常欣赏一句话,我忘了是刘震云还是刘恒,曾经在谈到鲁迅作品的时候说,鲁迅作品中的黑暗点燃了我的黑暗——点亮了我的黑暗。我觉得艺术有这样一种作用。当你从艺术里看到一个普遍的困境的时候,最起码人会不孤独,会觉得,我个人的困境其实是一个群体性的困境。它会帮助人走出这个困境。 (有删改)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贾樟柯以独特的视角,用自己的镜头语言讲述普通人在时代变迁中的命运和遭遇。他的作品一搬上荧屏就被国内外高度认可。 B.贾樟柯不仅是导演,还是编剧。他自写自导,剧中人物是以身边的人们为原型,情节矛盾和台词设置也源于这些普通人的生活。 C.贾樟柯在具体的电影制作中,创作的剧本贴近普通人的生活,认为导演把握好,演员无论是专业还是非专业的都可以演得好。 D.电影《黄土地》里展现的黄土高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使贾樟柯第一次看到来了自己的生活,他很感动,激发了他的导演梦。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贾樟柯有意识地选择非专业演员演绎生活中的普通人,他认为那些非专业演员对生活有深刻的了解,他们的真挚表达有感染力。 B.贾樟柯和他的团队,为了理想,把拍电影当作特别快乐的工作。他们互相守望在一起,经受住了困难的考验,很有凝聚力。 C.上大学时的贾樟柯觉得当时的中国电影没有展现真实的中国人的生活,他觉得不公平,决心要把他自己的真实生活制作成电影。 D.贾樟柯的电影虽在国际上陆续获奖,可在国内基本上没有观众,他深感孤独和空虚。就连《世界》在国内公映时,也是这样的感受。 E.贾樟柯认为艺术里反映的困境多是群体性的困境,有着普遍性,它会让处在困境中的人们不感到孤独,这会帮他们走出困境。 9.贾樟柯献身电影事业,认为吸引他的是好人的品质,这是一种情怀。这里的“好人”是指哪类人?他在电影制作中是如何体现这一品质的?请结合材料概括分析。 【答案】 7.A 【解析】说法过于绝对。“他的作品一搬上荧屏就被国内外高度认可”有误,原文说“最近我还看网上有一个年轻的导演说要警惕贾樟,说他在出卖我们的苦难。这种误解我觉得也可以理解”,并不是没有误解。 【答案】 8.AE 【答案】 9.(1)贾樟柯话里的好人是指生活在我们中间,承受被“撞倒”的命运,在困境中挣扎、有喜有忧的真实的人们。 (2)相信、尊重普通人群体。贾樟柯在执导电影时,自觉选用一些非专业演员来饰演角色,他相信也感动于他们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真挚表达。 (3)关注、关爱普通人群体。贾樟柯写的剧本是以身边人为原型,情节和台词设置都来源于普通人的生活,旨在反映他们在生活中面对的困境、承受的代价和命运的转变,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五、(福建省漳州市八校2017届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4-6题。(12分) 怀念于北山先生 莫砺锋 ①于北山先生出生于河北霸县的一个农家,幼年就读私塾,抗战时投笔从戎。1950年起先后在南京市第九中学、南京市教师进修学院和南京师范专科学校任教。尽管课务繁重,生活艰辛,但他始终坚持从事著述。请看他在儿子心中留下的背影:“居所并不宽敞,书房与卧室连为一体,夜半醒来,总见家君伏案写作之铁铸身影,总见家君以微笑回答我与家母的劝语。”就在这样的艰苦环境里,于先生以“十年磨一剑”的精神从事《陆游年谱》的撰写。 ②《陆游年谱》刚刚定稿,于先生就马不停蹄地开始《杨万里年谱》《范成大年谱》的撰写和修订。没想到一场浩劫突然降临,他在红卫兵的关押下失去自由,家里也屡遭抄掠。要是《杨万里年谱》的书稿被红卫兵发现,肯定会被焚为灰烬,还会成为于先生“宣扬封建文化”的又一条罪证。这部长达50万字,装订成10册的原稿得以奇迹般地保存下来,完全是于先生夫人马熙惠女士的功劳。对此,于先生在《杨万里年谱》的后记中有深情的回忆:“那时,熙惠在家,老病缠绵,只身苦撑灾难。在日日夜夜担心我的生死问题之外,同时暗下决心,保护这部书稿,不忍轻易地让它化为劫灰。因为她深深知道,我为它经过了多少不眠之夜,几年如一日的精神消耗,心血凝聚,是得来不易的。几经考虑,索性把它投掷于走廊上煤炉旁边的火具筐内,覆以破纸杂物,与竹头木屑为伍。几年中,‘造反派’常是不速之客,但贪婪攫取的目光,却从来不屑扫射这个破筐。就这样,这部书稿才幸逃恢恢劫网,成了我仅存的青毡故物。” ③1978年,于先生调入淮阴师专中文科,总算恢复了与古典文学相关的工作岗位。此时大地回春,万象复原,从事学术研究不再是一项罪行了。于先生带着兴奋的心情重新开始著述,他赠给本校同仁周本淳教授的诗中有句云“天禄陈编资校理,喜看奋笔答明时”,明要与后者以此共勉。于先生恢复了横遭压抑十余年的热情和勤奋,在生命的最后九年中,争分夺秒地对三种年谱进行大幅度的增补、订正。例如早已出版并广受好评的《陆游年谱》,他重写、改写的按语竟多达400余条,真正做到了精益求精。《杨万里年谱》的原稿在家中搁置多年,字迹已有些模糊不清,就在增补的同时重新誊录。 ④予生也晚,从未见过于北山先生。《于北山年谱著作三种》三册书的封二勒口都印着他的半身小照,红彤彤的脸膛,结实的身板,颇像一位老农。其面部神情也颇似老农,憨厚、和蔼地微笑着,但掩不住岁月风霜的痕迹。于先生自称“幽燕之士钝如槌”,自属谦词,但也堪称夫子自道。在我看来,“钝如槌”意味着鲁钝、质朴,也意味着诚实、坚强。惟其“钝如槌”,于先生从事著述绝无功利目的,而是发于对学术的衷心热爱,否则的话,在那个“白专道路”成为畏途的时代,身为中学教师的他何必要冒着风险自讨苦吃?惟其“钝如槌”,于先生治学时绝不投机取巧,而是扎扎实实地下笨功夫,否则的话,三部书稿何以耗费三十多年的心血?惟其“钝如槌”,于先生下笔时绝无哗众取宠之心,而是实事求是地撰写古代诗人的“实录”,否则的话,以先生掌握材料之富,理解文本之透,为何不像时人这般写出一堆“宏论巨著”?惟其“钝如槌”,于先生将曾获前辈学者罗根泽、汪辟疆先生指导之事在后记中郑重道出,否则的话,三书出版时两位前辈早已作古,当年请益之事,除于先生本人外又有何人知晓?……《于北山年谱著作三种》合在一起,厚约三寸这与时下某些动辄“著作等身”的学者相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于北山先生生前从未获得任何“项目”的支持,也未获得任何级别的奖励,这与时下某些项目无数、获奖频频的学者相比,也不可同日而语,但是真正推动学术前进的却是前者而决非后者。兴念及此,我凝视着于北山先生的小照,崇敬之意从内心深处油然而起。(有删改) 4.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作者选取了于先生在南京任教期间仍坚持从事著述的经历,通过写家人反对他熬夜兼职,更加突出了于先生“十年磨一剑”的精神。 B.余先生家被红卫兵抄掠时,马熙惠女士想方设法保护《杨万里年谱》的书稿,是因为书稿若被发现,将会成为于先生“宣扬封建文化”的罪证。 C.“天禄陈编资校理,喜看奋笔答明时”表现了于先生看到祖国重回明时的欣喜,希望与同行共勉,用学术研究成果为古典文学事业做出贡献。 D.本文运用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对比、排比等艺术手法,从正面和侧面表现了于北山先生对学术的坚持和伟大的人格。 5.于北山先生一生对学术都充满了热情和坚持,请联系①-③段的内容简要说明表现在哪里。 6.作者认为“真正推动学术前进的却是前者而决非后者”,请结合文章相关内容,谈谈你的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答案】4.C 【解析】A项“家人反对他熬夜兼职” 不正确;B项还因为她不忍看先生多年的心血付之东流;D项没有“语言描写”。 【答案】5.①在南京任教期间,尽管课务繁重,生活艰辛,仍然坚持著述。②《陆游年谱》刚刚定稿,于先生就马不停蹄地开始《杨万里年谱》《范成大年谱》的撰写和修订,笔耕不辍。③在生命的最后九年中仍争分夺秒进行学术研究。(1点1分,2点2分,3点4分。) 【答案】6.“前者”是指对学术研究充满热爱,下功夫,精益求精,实事求是的学者(2分);“后者”是指那些投机取巧,哗众取宠,功利地迎合市场,获奖无数的“学者”(2分)者就是要耐得住寂寞做实事,才能真正推动学术前进。仅仅为了名利而做学问,既不能真正做出成绩,也不能持久。(1分) 【解析】先理解句子的含义,指出“前者”“后者”的具体内涵,然后结合文段具体,展开论述来回答题目。 六、(2017最新高考预测题) 在黑暗中大雪纷飞 路 明 木心,本名孙璞,号牧心,出生于乌镇东栅财神湾。1937年年末,乌镇沦陷。当时木心10岁,“小孩子们唯一能做出的抵抗行动是,不上日本宪兵队控制的学校。家里聘了两位教师,凡亲戚世交的学龄子弟都来上课”。 在一次家庭聚会上,少年木心口出狂言,“写诗么,至少要像杜甫那样才好说写诗”,惹得长辈们哄堂大笑。有的只当是童言无忌,有的说他是“四金刚腾云,悬空八只脚”。 木心和茅盾是远亲,孙家花园和茅盾故居在一条街道的两端。茅盾到上海做事,在乌镇留下一屋子欧美文学经典。年少的木心手不释卷,如饥似渴地阅读,“得了‘文学胃炎症’”。 书读多了,他便尝试着创作。起初是模仿古人的风格,家人看了他的诗,商讨:“弟弟年纪这样轻,写得这样素净,不知好不好?”木心写道:“我知道他们的忧虑。大抵富家子弟行文素净是不祥之兆,会出家做和尚的。” 19岁时,他借口养病,独自上莫干山,雇人挑了两大箱书,其中有他钟爱的福楼拜和尼采。一个人住在家族废弃的大房子里,专心读书、写文章。白昼一窗天光,入夜燃矿烛一支。从夏初一直写到第二年的雪化时,交出三大篇论文——《哈姆莱特泛论》等,不为发表,不求成名。 锦衣玉食的生活并不能让这个少年满足,尤其在那个动荡的时代,安逸仿佛是原罪。“人家出洋留学,我只见过平静的湖;人家打过仗,我长到十多岁尚无上街买东西的经验。” 1947年,一腔热血的木心参加了反饥饿反内战的学生运动。他走上街头,演讲,发传单,大卡车上跳上跳下。 1948年,木心短暂投奔新四军,绘制马恩列毛的巨幅画像。后因此事被开除学籍,又被国民党通缉。木心避走台湾,直到1949年才返回大陆。不久他在解放军部队中做宣传工作,因自小患肺结核,一边咯血,一边扭秧歌、打腰鼓。 “文革”时,他先是在本单位监督劳动,扫地、扫厕所。他的家被抄查三次,挖地三尺,数箱画作、藏书、20辑手抄精装本全部被抄走,后来被囚禁18个月,折断三根手指。某夜他乘看守不备,从木栅栏里钻出,逃出后茫然四顾,发现竟没有可以去的地方,只得又从刚钻出的木栅栏里钻回。 他在烟纸背后写,在写交代材料的纸上写,夜里没有灯,就盲写。他前后写下65万字,层层叠叠的蝇头小楷几乎无法辨认,他藏在破棉絮里带出来。这65万字里,没有声嘶力竭,没有血泪控诉,有的只是他对美学和哲学的思考,以及断续写下的诗。是艺术让他熬过最艰难的岁月。木心说,平时只知艺术使人柔情如水;浩劫临头,才知道艺术也使人有金刚不坏之心。 1982年,木心旅居美国。在纽约牙买加区的一幢小公寓里,他以绝笔的心情日日写作,写出了大量的论文、随笔、小说和诗歌。 上世纪80年代末,他为一群旅美的中国艺术家讲“世界文学史”,从而开始了一场长达五年的“文学远征”。后来,陈丹青整理了那五年的五册听课笔记,共85讲,逾40万字。这不是一本纯粹的文学史,而是木心的个人文学记忆,是木心之所以为木心的渊源。这是木心留给世界的礼物,也是文学的福音书。 2006年,孙家花园的废墟上新建起一座二层小楼,周围香樟、榆树丛生,名曰“晚晴小筑”,那是木心晚年隐居之所。此时他在乌镇已无一个亲人,他是这个古老大家族的末代苗裔。 2011年12月21日3时,乌镇。那个在黑暗中大雪纷飞的人,归去了。 用木心自己的话来总结他的一生,是合适的:难得有一位渺小的伟人,在肮脏的世界上,干净地活了几十年。 (选自《读者》2016年第2期,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木心爱陶潜,认为自己与陶潜相似,“文笔、格调,都有风的特征”,轻拂而过,不着痕迹,水面却起了涟漪。 《谦谦君子木心》 ②木心是一位被人遗忘后又重新认识的文学大师,一位具有特殊文字悟性,用现代汉语让人欣赏到经典精美的奇才。在海外,木心的名气要比在国内大得多,被视为深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传奇人物。 《游走于东西方文化间的木心》 3.请简要分析文章倒数第二段中“那个黑暗中大雪纷飞的人,归去了”这句话的作用。 4.为什么说“难得有一位渺小的伟人,在肮脏的世界上,干净地活了几十年”是对木心合适的总结?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探究。 【答案】 3.表现木心的生活态度,即便是在困境中,依然不放弃对艺术的追求。点明木心去世的季节。木心去世是在冬天。照应文章题目。 【解析】考查对重点语句的理解。结合句子的位置、前后文联系、句子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两方面来回答。 【答案】 4.①木心一生经历坎坷、传奇。少年时生活在动乱年代,青年时期参加革命,壮年在“文革”中饱经磨难,老年漂泊美国,最终回到故乡。②木心的文学成就很高。木心被称为文学大师,在国外被看作深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传奇人物。③木心专心治学,为人淡然。木心不管是少年治学还是后来写作都很专心。木心爱陶潜,文笔和为人都素净而淡然。④无论什么时候都能保持高尚的情操。乌镇沦陷后,不上日本宪兵队控制的学校;解放战争时期,参加学生运动;“文革”中坚持写作,在文化中修炼自己;漂泊海外时,有一颗追求艺术、热爱家乡的赤子之心。 七、(湖北省六校联合体2017届高三4月联考) 实用共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李佩:有一种力量叫温暖 方黑虎 2017年1月12日凌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外语教研室离退休教授李佩先生在平静中走完了99年的生命历程。李佩因其一生曲折而传奇的经历被誉为“中科院的玫瑰”、“中国最后的贵族”。我们在她身上冠以美丽、典雅、无私、奉献、淡定、从容、坚毅、勇敢等形容词都不为过,但是从李佩先生穿越世纪的生平轨迹来说,也许“温暖”更能够诠释一位中华民族女性代表人物的性格。 1956年,李佩、郭永怀夫妇携手归国,投入新中国的建设之中。郭永怀全身心投入了中科院力学所的研究和领导工作之中,李佩拒绝中科院外事局的重要岗位,从容回到离中关村宿舍更近的中科院西郊办公室上班,以便更好地支持郭永怀。那时候,中关村聚集了中科院一大批海外归来的学者。这些归国学者在国外生活多年,早已形成了西式餐饮的习惯,但当时条件艰苦,整个北京地区也很难买到西式糕点。李佩观察到这一点后积极奔走,1957年4月,中关村茶点部正式营业,不仅提供各种西点和冷热饮,还布置了茶座,吸引了众多科学家周末来此小聚,也给这些归国学者们带来了许多温暖。李佩为人热情活跃,和邻里关系非常融洽,经常会在节假日邀请邻居们到她家中小坐,家中时常充满欢声笑语。 1960年,李佩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外语教研室任教,开始了她的英语教学事业。李佩在学生的回忆里是和蔼而又严格的,讲台上的气质非常好,衣着质朴大方。“我们清楚地记得在课堂提问中,你是如何循循善诱、耐心教导我们的”,中国科大1963级研究生英语甲班全体同学在给李佩的信中对老师的耐心和严格深有体会,他们还记得老师对几个学习后进的同学进行了定期的个别辅导。他们回忆了李佩如何认真批改作业,如何细致讲解疑难问题,从中感受到李佩老师温暖的力量。李佩后来回忆从中关村到玉泉路的中国科大上课非常不便,要转很多趟车,有时就直接走过去上班。 1966年“文革”开始后,很多科学家受到批判打击。李佩和郭永怀依然保持着学者的气度和善良,他们邀请受到打击的林鸿荪研究员夫妇到自己家居住,李佩甚至还去看望那些被批判的科学家及其家属。这样的举动在当时具有非常高的风险,很容易把自己牵连进去。1968年的冬天,灾难从天而降,郭永怀为中国的核事业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郭永怀的助手、顾准的女儿顾淑林回忆:“她极其镇静,大家见到后几乎没说一句话,屋子里的空气像凝固了一样。晚上我陪李先生睡在同一个房间。那一个晚上李先生完全醒着。她躺在床上几乎没有任何动作,极偶然发出轻轻的叹息,克制到令人心痛。”李佩没有被悲痛击到,丧礼后继续参加工作,还要接受“造反派”的审查,她平静地接受这一切,只是美丽的容颜之中增添了几丝白发。 1978年,中国科大研究生院成立,李佩接受严济慈院长的邀请,出任外语教研室主任。她手下只有三名刚报到的北大毕业生,面对800多名研究生开设外语课,这几个人远远不够,招募外语教师刻不容缓。李佩慧眼识英才,许多没人敢要的“右派”来到了英语教研室:人民大学原英文教授许孟雄,划成“右派”后在中学英文教师补习班上课,被她请来了;北京大学原英文教师黄继忠被下放到银川,也被她设法调入北京请来了。李佩自己回忆说:“我去科学院信访办找申诉的人,看有没有愿意到科大教英语的。”李佩顶住压力四处奔走,为那些身处逆境的外语教学人才打开了一扇正常生活的大门,研究生院的学子们由此受益终身。 1979年中国政府已经向西方发达国家派遣留学生,但国家财政拿不出大量外汇,出国留学难于上青天。此时,受邀来到中国科大研究生院任教的外籍教师Mary小姐向李佩介绍美国出现的一个新情况,一些大学向研究生提供资助。李佩从中看到了大批优秀学子成功留学的希望,立即向研究生院副院长彭平请示,要鼓励学生自费出国留学。在研究生院的默许下,李佩向同学们积极宣传自费出国留学的政策。不到一年,近百名同学从美国各大学获得了奖学金,飘洋过海留学美国,开启了当代中国的自费留学潮。1996年,更大的悲痛袭击了78岁的李佩,女儿郭芹因病医治无效离她而去。几天之后李佩提着录音机出现在研究生院的讲台之上,继续她的英语教学工作。校园里,李佩孤单柔弱的身影里迸发出来的力量愈发使人敬仰。 1998年,李佩离开了教学岗位,却没有放慢她奉献社会的脚步。她创办并主持每周一次的“中关村专家讲坛”,到2011年总共办了600多场。其内容涵盖时世政治、古代文学、文化艺术、科普、健康、社会科学与法律等众多领域。前来演讲的有各个领域的名人名家。这些高质量的讲座不仅温暖了中关村的退休老人,很多年轻人也慕名而来。94岁时,李佩在中科院力学所又开启了一个小型研讨会,每周三下午和一群80岁以上的老人在一起谈天说地。 李佩的温暖感染到她身边的每一个人,然而李佩自己说:“我的理想就是希望自己注意健康,过好每一天的生活,尽可能为大家多做一点事。我没有崇高的理想,太高的理想我做不到,我只能帮助周围的朋友们,让他们生活得更好一些”。 (方黑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档案馆副馆长,文章略有改动) 【相关链接】 ①李佩先生是“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烈士夫人,1917年生于北平,中学就读于美国教会学校贝满女中,1937年考入北大经济学系……她曾作为中国代表,参加巴黎的第一次世界工联大会和第一次世界妇女大会。她的同事则是钱学森、钱三强、周培源、自春礼、李政道。 ②当时国内没有研究生英语教材,她就自己编写,每次上课,带着一大卷油印教材发给学生,这些教材被沿用至今。她做英语教学改革,被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语言学系主任Russel Campbell称作“中国的应用语言学之母”。 ③“老太太淡定极了,从没有慌慌张张,一丁点邋遢的时候。一个人从战火中走出来,经历过无数次政治运动,走过大半个地球,中年丧夫,老年丧女,还有什么让她不淡定、不沉静?”马石庄(中国科学院大学党委副书记,李佩博士英语班上的学生)说。 (节自中国青年报《送别李佩先生,理想主义不死》) 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李佩先生一生充满传奇,一个人从战火中走出来,经历过无数次政治运动,走过大半个地球,与她共事的都是钱学森、钱三强等蜚声海内外的中国科学家。 B.为支持丈夫郭永怀的事业,李佩选择了无私的奉献,她拒绝丁安排的中科院外事局重要岗位,从容回到离中关村宿舍更近的中科院西郊办公室上班。 C.李佩淡定沉静、坚毅勇敢。丈夫为中国的核事业牺牲,李佩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办完丧事继续工作,女儿去世几天之后,李佩又出现在研究生院的讲台之上。 D.李佩从中年开始先后任教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外语教研室、中国科大研究生院,编写的教材至今沿用,改革英语教学,被誉为“中国的应用语言学之母”。 8.文章说:“‘温暖’更能够诠释一位中华民族女性代表人物的性格。”请结合文章简要概括李佩的“温暖”表现在哪些方面? 9.文章最后以李佩先生自己的一句话作结有何作用?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答案】7.A 【解析】都是“蜚声海内外的中国科学家”错。 【答案】8.①为西式糕点奔走,处理好邻里关系,文革中看望、收留被批判的科学家及其家属,为他们带来生活上和人情上的温暖。 ②顶住压力四处招募“右派”进入科大研究院担任英语老师,为他们带来事业上的温暖。 ③耐心严格辅导研究生,为他们开启自费留学的热潮,给研究生带来学业上的温暖。 ④开办大型论坛、小型研讨会,为退休科学家带来老有所乐的温暖。 (每点1分) 【答案】9.①丰富主人公形象:表现了李佩先生谦虚、一心为他人着想的无私奉献精神。 ②点明文章主旨:李佩先生的温暖的力量就是帮助身边朋友,让身边的朋友生活得更好。 ③突出传记真实性特点:用李佩先生自己的话作结使文章更加真实可信。 ④使文章结构更加完整:既呼应文章标题,又照应文章开头。 (①②两点各2分,③④答任意一点1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