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3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一轮复习新材料作文指导教案(全国)
2018届一轮复习 新材料作文指导 教案(全国) 新材料作文是在材料作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作文样式,这种命题形式从本质上讲,是材料作文,材料(内涵)是考生作文立意的源头;但在表现形式上看,又是话题作文,它给定材料,但不限定话题,允许考生对材料进行多角度解读,从中提炼出不同方面的话题,进而确立其文章主旨。 新材料作文既有规定的限制性,如要求不脱离材料的内容或含意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又有灵活的自由度,如允许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等。由于它较好地融合了话题作文、材料作文的长处,因此近年深受命题者的青睐。2016年高考,全国丙卷、山东卷、江苏卷、浙江卷、天津卷都采用了这种题型考查写作,新材料作文是当今高考作文的主流题型。 (一)新材料作文的审题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主要是指对所供材料的本身内涵的挖掘,以及对材料之后附加的引导语的领会,和对相关写作要求的理解。审读材料时,应依据材料的不同类型特点,采取相应的审读策略。 材料类型 审题指导 从材料内容的繁简看 单一材料 要着眼于对材料主旨内涵的提取 多则材料 要注意理清相互关系,存异求同 从材料主旨的表达看 含蓄类材料(如寓言类材料) 要从喻旨或寓意入手 直观性材料(如新闻类材料) 透过现象看本质,抽象成观点 话题性材料 辨明话题的不同拓展方向 新材料作文题型的材料组织与表述类型各异,类型不同,审题关注点也有所区别。 (二)新材料作文的立意 新材料作文的立意,是指在审读、理解了材料的内涵之后,确立自己所要写的文章的主题。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材料的选取,结构的安排,语言的运用,无一不受主题的约束。在明确了材料的内涵和范围之后,应该深入思考的一个问题就是立意。下面谈一谈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 1.抓关键词句法 关键词句指材料中体现命题意图的词语和句子,即评议性词句。抓住这些词句,深挖它们与材料的关系,即可正确立意。 如2016年高考江苏卷作文: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俗话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有人却说,有话则短,无话则长——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有时这是个性的彰显,有时则是创新意识的闪现。 [立意分析] 首先要正确理解“有话则短,无话则长”的原因,应抓住后面破折号后的内容“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再抓住最后两句“有时这是个性的彰显,有时则是创新意识的闪现”。 由此可以确定从“彰显个性”“创新意识”“守规与创新”等角度立意。 2.多角度解读法 任何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事物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依存关系、主次关系、取舍关系。审题时理清、辨明了关系,就抓住了关键,找到了立意的突破口。 如2016年高考山东卷作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行囊已经备好,开始一段新的旅程。路途漫漫,翻检行囊会发现,有的东西很快用到了,有的暂时用不上,有的想用而未曾准备,有的会一直伴随我们走向远方…… [立意分析] 本题可写的东西很多,角度也有很多。可以谈准备与未准备,预知和不可预知,有用和无用等,可以单独谈一个方面,也可以谈两者的关系。“旅程”与“行囊”当然可以坐实,但虚化地理解为人生旅途似乎可以有更广阔的展开空间。 参考立意: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②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③人生中有很多不可预知的东西;④“不可预知”正是人生的魅力所在;⑤人生不可彩排,每时每刻都是直播;⑥“没用”的东西也是我们人生的陪伴者。 3.由果溯因法 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现象或结果的本质原因,往往能找到最佳的立意。 如2014年高考重庆卷作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游客去波罗的海海滨度假,找到一处房屋,打算同房东——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签下租房合同。老人劝他不妨先试住几天,看究竟合适不合适,再作决定。 游客住下后感到很满意。到第5天,将要签合同时,却发生了一点意外:一个精美的玻璃杯被他不小心打碎了。他有些忐忑不安地打电话告诉了老人,老人说:“不要紧,你又不是故意的,我过来签合同时再拿一个来。”游客把碎玻璃和屋里的其他垃圾打扫了。不久,老人来了,进屋后就问:“玻璃杯碎片呢?”游客回答说:“已装进垃圾袋,放到门外了。”老人赶紧出门,打开垃圾袋看过后,脸色凝重地对游客说:“对不起,我不再把房子租给你了。” 然后,老人仔细地将玻璃碎片一一捡了出来,放入另一个垃圾袋,写上:“玻璃碎片,危险!” [立意分析] 为什么老人不愿意将房子租给该游客?游客虽然把碎玻璃打扫了,但意识不到碎玻璃和其他垃圾混在一起带给别人的潜在的危害,证明其责任感不强。 由此可立意为:坚守责任,让生命变得厚重;关爱从点滴做起等。 4.求异求同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有多则材料,且各则材料的内涵相对或相反的材料作文。先分析各则材料的内涵,再找出联系点,该联系点即立意所在。 如2015年高考浙江卷作文: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性情褊急则为文局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应该是一致的。 金代元好问《论诗绝句》却认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艺术家笔下的高雅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离的。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 [立意分析] 材料一认为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应该是一致的,材料二则认为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离的。将其联系起来立意为文品与人品、文显其品动人心等。 (2016·全国丙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历经几年试验,小羽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研发出一种新式花茶并获得专利。可是批量生产不久,大量假冒伪劣产品就充斥市场。小羽意识到,与其眼看着刚兴起的产业这么快就走向衰败,不如带领大家一起先把市场做规范。于是,她将工艺流程公之于众,还牵头拟定了地方标准,由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发布推行。这些努力逐渐见效,新式花茶产业规模越来越大,小羽则集中精力率领团队不断创新,最终成为众望所归的致富带头人。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名师析题] 材料概述了“小羽的创业故事”,大致讲述了以下几层意思:小羽自主研发新式花茶,获得专利;大量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小羽公布工艺流程,牵头拟定了地方标准,由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发布推行,带领大家一起先把市场做规范,集中精力率领团队不断创新;结果,新式花茶产业规模越来越大,小羽也成为众望所归的致富带头人。基于此,考生对于立意角度与写作思路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思考: (1)就事论事,表达“小羽具有时代风尚和高贵品质”的主题。①对她“研发新式花茶”“推陈出新”“获得专利”“批量生产”的正能量的举动进行评议,突出赞扬她带领大家共同致富的优秀品质。②法制观念意识较强,或“小羽运用法律保护创业者的权利”。从她申请专利,依靠当地政府解决市场不规范问题来看,她具有发展的前瞻意识,能够权衡利弊得失,实行专利共享。 (2)延伸拓展,联系现实生活,对同样像小羽这样有所发明、创造的先进人物和事迹,加以描述,或深入议论。①阐述“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说明二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②论述“文化传承与推陈出新”的辩证关系。③说明“创新驱动与创业环境”是相辅相成的。④表达“优先致富与共同富裕”,鼓励“大众创新”“实现中国梦”的时代主题。 [精彩范文] 转变观念,成就美好人生 小羽面对他人仿制自己的产品,并没有采取“打官司”这样的常规方式来解决问题,而是与大家分享成果,从而推动了产业的发展,最终取得成功。正如约翰·洛克菲勒所说:“如果你要成功,就应朝新的道路前进,不要跟随被踩烂的成功之路。”可见,转变观念,才能成就美好人生。 忆往昔,关于这种转变观念,成就美好人生的事情,其实特别多:蒲松龄一辈子考了五十多年科举也没成功,无奈之下转变观念,闷在家里写出了《聊斋志异》。李时珍同样是屡试不中,加上体弱多病,只好转而从医,终成了大器。 看今朝,你转变了观念,最后竟走进了无限春光里,这是人生最妙的事。君不见,科学可视化网站“美丽化学”的创办人梁琰,他转变过去的旧观念,试图打破人们对化学固有的刻板印象,通过高清摄像机的镜头,让人们看到一个有的如烟花绽放、有的似万物生长的魔术般的奇妙世界。正因为他转变了观念,让我们发现了属于他和化学的新世界。还有90后总裁余佳文,带领“兄弟盟”般的团队从白手起家到建立品牌,他不按套路出牌,善于转变观念,用自我营销的方式开创了自己的新世界。甚至连德国厨具制造商都知道摒弃物美价廉的传统想法,转变观念,通过制造可以用上100年的锅来赢取市场。 生活有时候让你不得不转变观念,而往往在你转变观念之后,才发现那居然是件大好事。在今年3月刚召开的全国人大会议中,习近平主席用了一个词来形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理念: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对传统文化的推陈出新,同时也是这个时代对观念的转变。在今年5月的五一劳模晚会上,许多大国工匠被请上了央视的舞台,接受属于他们的荣誉。正是由于转变观念,他们变得与众不同。 人总有迷茫的时候,当你遭遇这样的人生阶段,不妨试着这样想:命运给你的这些迷茫,很可能是有大意义的,只要你敢于摒弃传统的想法,转变观念,就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好结果。 著名思想家穆勒说:“此刻一切完美的事物,无一不是转变观念的结果。”生活的意义,常常在于观念的转变。努力的人有理由相信,转变观念,才能成就美好人生。 [阅卷者说] 文章条分缕析,严谨自然。作者紧扣命题“转变观念,成就美好人生”,以洞明现实的眼光,以智慧的语言,给世人一剂良药。文章的主体部分有两个层次:“忆往昔,关于这种转变 观念,成就美好人生的事情,其实特别多”“看今朝,你转变了观念,最后竟走进了无限春光里,这是人生最妙的事”。作者侃侃而谈,思路清晰,每个层次整饬严谨,有条不紊,且富有思辨之美。文章一开篇就结合材料的含意,用很诗意的名句来营造文章意境,内涵丰富且耐人寻味,同时又紧扣题目,吸引读者。结尾用著名思想家穆勒说的一句话“此刻一切完美的事物,无一不是转变观念的结果”。进一步提高读者对转变观念的深刻认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