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学案8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高三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学案8

隐性考点2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主要考查常见文言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课标全国卷不直接命题考查,但放在翻译题中间接考查。‎ ‎“常见文言虚词”,即《考试说明》明确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文言虚词的考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要求考生在阅读文言文时,应根据上下文,正确理解某个虚词的具体意义和用法;其二,主要指虚词在句中的意义与语法功能,如词性、语法作用等。‎ 文言虚词主要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文言代词也归入文言虚词之中。在高考中出现频率最多的是连词、介词、副词、助词、代词的用法。‎ 一、摆正文言虚词的“ 个关系” ‎ 文言虚词题得分率一直很低,从2016年高考各省、市阅卷组抽样统计的结果来看,正确率整体上还未达到百分之六十。为使高考文言虚词的复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必须摆正四个关系。‎ ‎(一)用法与意义的关系 比较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异同,考生多注重意义,而不注重用法,这极易导致判断的失误。文言虚词的“意义”是缘“用法”而生的,我们在辨析其异同时,应该遵循先“用法”后“意义”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化繁为简,绕开误区,准确作答。高考试卷中虚词题“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选项,就是最好的例证。虽然题干有“意义”和“用法”两个方面的考查要求,但题眼基本都设在“用法”的异同上,解题进展到“用法”层次,正确答案就已基本明了,无须再在表述不一的“意义”上耗时费神。‎ ‎(二)常见与特殊的关系 高考试题考查的文言虚词用法都是“常见”用法,基本没有触及词典中列举的冷僻的“特殊”用法。因此,在掌握文言虚词用法时,应该着力于“常见”用法,理清主干知识,力避“眉毛胡子一把抓”。无论是从浅易文言文的阅读实际来看,还是从高考试卷的考查实际来看,考生对文言虚词用法的把握都应该紧紧围绕“常见”用法,切不可“漫天撒网”,更不可“舍本逐末”。‎ ‎(三)寻同与析异的关系 近年来高考试题对文言虚词的考查,采用的都是“比较异同”题型,而且命题者所设计的“意义和用法不同”选项都具有“同中有异”的特点,探究其具体情况,大致有以下两种类型:句位相同,词性不同;词性相同,作用不同。正是因为有“同”,才具有干扰性;正是因为有“异”,才构成可比性。为此,考生在答题时,不仅要运用求同思维,善于发现例句中虚词用法的共同点;而且要运用求异思维,仔细探求例句中虚词用法的不同点。其基本的思维流程应该是“看句位——辨词性——析用法——比语意”。‎ ‎(四)选文与课文的关系 近年来高考试题对文言虚词的考查,采用的基本都是给出四组八个例句,每组内部两两比较,辨析异同的方法。为了降低难度,同时也为了把考生在中学学过的既有知识与考卷需要解答的新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选择课本例句时甚至考虑到句式上的完全相同。课文是“知识基点”,它具有恒常性;选文是“实际语境”,它具有可变性。联结这二者的纽带是“迁移能力”。只有“以本为本”(以课本为蓝本),将中学课文中涉及的有关虚词用法的典型例句揣摩清楚,领悟透彻,打好厚实的“知识基点”,才能为“迁移”积蓄底气和实力,从而“以不变应万变”。‎ 二、回顾教材,掌握《考试说明》 个文言虚词 因高考试题对虚词的考查一般采用拿阅读文本中的虚词与教材中的虚词对照的形式,所以我们结合教材及一些课外篇目对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做如下整理:‎ ‎(一)而 词 性 用 法 释 义 连词 ‎①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译为“和”“又”“与”‎ ‎②表示递进关系 并且,而且 ‎③表示承接关系 就,接着,或不译 ‎④表示转折关系 但是,却 ‎⑤表示假设关系 假如,如果 ‎⑥表示修饰关系 地,着,或不译 ‎⑦表示因果关系 因而 ‎⑧表示目的关系 来 代词 ‎⑨表示第二人称 通“尔”,你,你的 ‎[即时小练]‎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而”字的意义和用法,将表中对应的序号填到括号内。‎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 (  )‎ ‎(2)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 (  )‎ ‎(3)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  )‎ ‎(4)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  )‎ ‎(5)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  )‎ ‎(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  )‎ ‎(7)剑阁峥嵘而崔嵬(《蜀道难》) (  )‎ ‎(8)锲而舍之,朽木不折(《荀子·劝学》) (  )‎ ‎(9)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  )‎ ‎[答案] (1)② (2)⑤ (3)⑦ (4)⑨ (5)⑧ (6)④‎ ‎(7)① (8)③ (9)⑥‎ ‎(二)何 词 性 用 法 释 义 代词 ‎①单独作谓语,问原因 为什么,什么原因 ‎②作宾语,代处所,事物 什么,哪里 ‎③作定语 什么,哪 副词 ‎④表示提问(动词前)‎ 为什么 ‎⑤表示程度(形容词前)‎ 多么,怎么,怎么这么 ‎[即时小练]‎ ‎2.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何”字的意义和用法,将上表中对应的序号填到括号内。‎ ‎(1)是诚何心哉(《齐桓晋文之事》) (  )‎ ‎(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  )‎ ‎(3)吾何爱一牛(《齐桓晋文之事》) (  )‎ ‎(4)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  )‎ ‎(5)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蜀道难》) (  )‎ ‎[答案] (1)③ (2)① (3)④ (4)② (5)⑤‎ ‎(三)乎 词 性 用 法 释 义 助词 ‎①表示疑问语气 吗,呢 ‎②表示反问语气 呢 ‎③表示推测语气 吧 ‎④表示感叹语气 啊,呀 ‎⑤表示句中停顿 不译 ‎⑥形容词、副词词尾 ‎……的样子,……地,或不译 介词 ‎⑦相当于“于”‎ 在,或不译 ‎[即时小练]‎ ‎3.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乎”字的意义和用法,将上表中对应的序号填到括号内。‎ ‎(1)壮士!能复饮乎(《鸿门宴》) (  )‎ ‎(2)郁乎苍苍(《赤壁赋》) (  )‎ ‎(3)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阿房宫赋》) (  )‎ ‎(4)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鸿门宴》) (  )‎ ‎(5)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  )‎ ‎(6)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赤壁赋》) (  )‎ ‎(7)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并序》) (  )‎ ‎[答案] (1)① (2)⑥ (3)④ (4)② (5)③ (6)⑦ (7)⑤‎ ‎(四)乃 词 性 用 法 释 义 副词 ‎①表示承接 就,于是 ‎②表示范围的限制 仅仅,只 ‎③表示出乎意料 竟,竟然,却 ‎④表示肯定 就是,原来是 ‎⑤表示递进 甚至 代词 ‎⑥表示第二人称 你,你的 ‎⑦指示代词 这,这样 ‎[即时小练]‎ ‎4.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乃”字的意义和用法,将上表中对应的序号填到括号内。‎ ‎(1)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  )‎ ‎(2)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信陵君窃符救赵》) (  )‎ ‎(3)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 (  )‎ ‎(4)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 (  )‎ ‎(5)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赤壁之战》) (  )‎ ‎(6)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  )‎ ‎(7)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  )‎ ‎[答案] (1)② (2)① (3)⑦ (4)③ (5)⑤ (6)⑥ (7)④‎ ‎(五)其 词 性 用 法 释 义 代词 ‎①表示第三人称 他(她),他(们)的;‎ 它,它(们)的 ‎②活用为第一人称 我的,我(自己)‎ ‎③表示第二人称 你,你的 ‎④远指代词 那,那些 ‎⑤指示代词(后面多为数词)‎ 其中的 副词 ‎⑥表示推测语气 大概,或许,恐怕 ‎⑦表示反问语气 岂,难道 ‎⑧表示商量语气 还是 ‎⑨表示祈使语气 可要,一定,应当 连词 ‎⑩表示假设关系 假如,如果 ‎⑪表示选择关系 是……还是……‎ 助词 ‎⑫用在句中,无实义 不译 ‎[即时小练]‎ ‎5.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其”字的意义和用法,将上表中对应的序号填到括号内。‎ ‎(1)秦王恐其破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  )‎ ‎(2)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离骚》) (  )‎ ‎(3)其若是,孰能御之(《齐桓晋文之事》) (  )‎ ‎(4)失其所与,不知(《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  )‎ ‎(5)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逍遥游》) (  )‎ ‎(6)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  )‎ ‎(7)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屈原列传》) (  )‎ ‎(8)吾其还也(《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  )‎ ‎(9)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庄子》) (  )‎ ‎(10)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  )‎ ‎(11)其李将军之谓也(《李将军列传》) (  )‎ ‎(12)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触龙说赵太后》) (  )‎ ‎[答案] (1)① (2)⑫ (3)⑩ (4)② (5)⑪ (6)⑨‎ ‎(7)④ (8)⑧ (9)⑤ (10)⑦ (11)⑥ (12)③‎ ‎(六)且 词 性 用 法 释 义 连词 ‎①表示并列 又,并且,一边……一边……‎ ‎②表示递进 况且,而且 ‎③表示假设 如果 ‎④表示让步 尚且,都,还 ‎⑤表示将要 将,将要 副词 ‎⑥表示暂时 暂且,姑且 ‎⑦表示将近 将近 ‎[即时小练]‎ ‎6.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且”字的意义和用法,将上表中对应的序号填到括号内。‎ ‎(1)且静郭君听辨而为之也,必无今日之患也(《吕氏春秋·知士》) (  )‎ ‎(2)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孔雀东南飞 并序》) (  )‎ ‎(3)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孔雀东南飞 并序》) (  )‎ ‎(4)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  )‎ ‎(5)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  )‎ ‎(6)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  )‎ ‎(7)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白马篇》) (  )‎ ‎[答案] (1)③ (2)⑥ (3)① (4)⑤ (5)② (6)⑦ (7)④‎ ‎(七)若 词 性 用 法 释 义 连词 ‎①表示假设 如果,假如 代词 ‎②表示第二人称 你,你们,你的 动词 ‎③表示比拟,比较 像,如,好像 ‎[即时小练]‎ ‎7.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若”字的意义和用法,将上表中对应的序号填到括号内。‎ ‎(1)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石钟山记》) (  )‎ ‎(2)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项脊轩志》) (  )‎ ‎(3)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  )‎ ‎[答案] (1)③ (2)② (3)①‎ ‎(八)所 词 性 用 法 释 义 助词 ‎①所+动词,组成名词性短语,指代人或事物 ‎……的人,……的事,……的情况 ‎②所+介词+动词,表示处所 ‎……的地方 ‎③为+所,表示被动 被 ‎④所+以,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 用来……的,……的凭借 ‎⑤所+以,表示原因 ‎……的原因 名词 ‎⑥表示处所 处所,地方 ‎[即时小练]‎ ‎8.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所”字的意义和用法,将上表中对应的序号填到括号内。‎ ‎(1)后人来至蛇所,有一老妪夜哭(《汉书》) (  )‎ ‎(2)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  )‎ ‎(3)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桃花源记》) (  )‎ ‎(4)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  )‎ ‎(5)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  )‎ ‎(6)燕王,吾所立(《伶官传序》) (  )‎ ‎[答案] (1)⑥ (2)⑤ (3)② (4)③ (5)④ (6)①‎ ‎(九)为 词 性 用 法 释 义 介词 ‎①表示对象 替,给 ‎②表示原因,目的 因为,为了 ‎③表示被动(常和“所”搭配)‎ 被 助词 ‎④表示疑问语气 呢 动词 ‎⑤表示动作行为 认为,做,是,治理等 ‎[即时小练]‎ ‎9.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为”字的意义和用法,将上表中对应的序号填到括号内。‎ ‎(1)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齐桓晋文之事》) (  )‎ ‎(2)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  )‎ ‎(3)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  )‎ ‎(4)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史记·货殖列传序》) (  )‎ ‎(5)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鸿门宴》) (  )‎ ‎[答案] (1)⑤ (2)③ (3)④ (4)② (5)①‎ ‎(十)焉 词 性 用 法 释 义 代词 ‎①表示第三人称 他、她、它(们)‎ ‎②表示疑问语气 什么,怎么 兼词 ‎③相当于“于+之”‎ 对它,对他(她)‎ ‎④相当于“于+此”‎ 在这里,从这里 ‎⑤相当于“于+何”‎ 在哪里,从哪里 助词 ‎⑥表示各种语气 了,呢,啊,或不译 ‎⑦形容词词尾 ‎……的样子,……地 ‎[即时小练]‎ ‎10.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焉”字的意义和用法,将上表中对应的序号填到括号内。‎ ‎(1)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阿房宫赋》) (  )‎ ‎(2)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  )‎ ‎(3)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  )‎ ‎(4)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  )‎ ‎(5)积土成山,风雨兴焉(《荀子·劝学》) (  )‎ ‎(6)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归去来兮辞 并序》) (  )‎ ‎(7)吴之民方痛心焉(《五人墓碑记》) (  )‎ ‎[答案] (1)⑦ (2)⑥ (3)⑤ (4)③ (5)④ (6)② (7)①‎ ‎(十一)也 词 性 用 法 释 义 助词 ‎①表示判断语气 不译 ‎②表示肯定语气 不译 ‎③表示疑问语气 不译 ‎④表示感叹语气 啊,呀,吧 ‎⑤表示句中停顿 不译 ‎[即时小练]‎ ‎1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也”字的意义和用法,将上表中对应的序号填到括号内。‎ ‎(1)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  )‎ ‎(2)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师说》) (  )‎ ‎(3)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  )‎ ‎(4)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 (  )‎ ‎(5)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 (  )‎ ‎[答案] (1)② (2)⑤ (3)① (4)③ (5)④‎ ‎(十二)以 词 性 用 法 释 义 介词 ‎①表示工具、手段 拿,用,凭 ‎②表示对象 把 ‎③表示时间、处所 在,于,从 ‎④表示原因 因,因为,由于 ‎⑤表示方式 按,或不译 连词 ‎⑥表示并列、递进 而,而且,并且 ‎⑦表示承接 而,来,或不译 ‎⑧表示目的、结果 用来,以便 ‎⑨表示原因 因为 ‎⑩表示假设 如果,假如 ‎⑪表示修饰 而,或不译 动词 ‎⑫表示动作行为 认为,做,用 ‎[即时小练]‎ ‎12.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以”字的意义和用法,将上表中对应的序号填到括号内。‎ ‎(1)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  )‎ ‎(2)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登泰山记》) (  )‎ ‎(3)险以远,则至者少(《游褒禅山记》) (  )‎ ‎(4)具以沛公言报项王(《鸿门宴》) (  )‎ ‎(5)君何以知燕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  )‎ ‎(6)斧斤以时入山林(《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  )‎ ‎(7)以啮人,无御之者(《捕蛇者说》) (  )‎ ‎(8)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  )‎ ‎(9)木欣欣以向荣(《归去来兮辞 并序》) (  )‎ ‎(10)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  )‎ ‎(11)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 (  )‎ ‎(12)传之美人,以戏弄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  )‎ ‎[答案] (1)④ (2)③ (3)⑥ (4)② (5)① (6)⑤‎ ‎(7)⑩ (8)⑨ (9)⑪ (10)⑫ (11)⑦ (12)⑧‎ ‎(十三)因 词 性 用 法 释 义 介词 ‎①表示依据 依靠,凭借 ‎②表示条件 趁着,趁机 ‎③表示方法 通过,经由 连词 ‎④表示原因 因为,由于 ‎⑤表示结果 因此,因而 副词 ‎⑥表示承接 于是,就 动词 ‎⑦表示动作行为 沿袭,接着 ‎[即时小练]‎ ‎13.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因”字的意义和用法,将上表中对应的序号填到括号内。‎ ‎(1)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齐桓晋文之事》) (  )‎ ‎(2)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 (  )‎ ‎(3)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谏太宗十思疏》) (  )‎ ‎(4)不如因善遇之(《鸿门宴》) (  )‎ ‎(5)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张衡传》) (  )‎ ‎(6)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  )‎ ‎(7)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鸿门宴》) (  )‎ ‎[答案] (1)⑤ (2)⑦ (3)④ (4)② (5)③ (6)① (7)⑥‎ ‎(十四)于 词 性 用 法 释 义 介词 ‎①表示时间,处所 在,到,从 ‎②表示对象 对,向,对于 ‎③表示对象 与,跟,同 ‎④表示被动 被 ‎⑤表示比较 比 ‎⑥表示原因 由于 ‎[即时小练]‎ ‎14.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于”字的意义和用法,将上表中对应的序号填到括号内。‎ ‎(1)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廉颇蔺相如列传》) (  )‎ ‎(2)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  )‎ ‎(3)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游褒禅山记》) (  )‎ ‎(4)业精于勤,荒于嬉(《进学解》) (  )‎ ‎(5)不拘于时(《师说》) (  )‎ ‎(6)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  )‎ ‎[答案] (1)② (2)③ (3)① (4)⑥ (5)④ (6)⑤‎ ‎(十五)与 词 性 用 法 释 义 介词 ‎①表示对象 跟,同 连词 ‎②表示连接 和,及 副词 ‎③表示范围 都,整个 助词 ‎④表示疑问、感叹或反诘语气,通“欤”‎ 吗,呢,吧 动词 ‎⑤表示动作行为 结交,亲附 ‎[即时小练]‎ ‎15.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与”字的意义和用法,将上表中对应的序号填到括号内。‎ ‎(1)失其所与,不知(《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  )‎ ‎(2)可得闻与(《庄暴见孟子》) (  )‎ ‎(3)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廉颇蔺相如列传》) (  )‎ ‎(4)秦伯说,与郑人盟(《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  )‎ ‎(5)与前世而皆然兮(《涉江》) (  )‎ ‎[答案] (1)⑤ (2)④ (3)② (4)① (5)③‎ ‎(十六)则 词 性 用 法 释 义 连词 ‎①表示承接 就,于是,便 ‎②表示转折 却,反而,然而 ‎③表示并列(常“则……则……”并用)‎ 那么,就 副词 ‎④表示确认 是,就是 ‎[即时小练]‎ ‎16.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则”字的意义和用法,将上表中对应的序号填到括号内。‎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  )‎ ‎(2)则与一生彘肩(《鸿门宴》) (  )‎ ‎(3)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  )‎ ‎(4)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论语》) (  )‎ ‎[答案] (1)④ (2)① (3)② (4)③‎ ‎(十七)者 词 性 用 法 释 义 代词 ‎①形容词、动词+者,组成名词性短语 ‎……的人(事物、情况)‎ ‎②表示判断 不译 ‎③用于时间词或否定词后 ‎……时候,……的话 ‎④作定语后置的标志 不译 ‎⑤数词+者 个,样,件 ‎[即时小练]‎ ‎17.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者”字的意义和用法,将上表中对应的序号填到括号内。‎ ‎(1)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鸿门宴》) (  )‎ ‎(2)此三者,吾遗恨也(《伶官传序》) (  )‎ ‎(3)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报任安书》) (  )‎ ‎(4)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 (  )‎ ‎(5)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促织》) (  )‎ ‎[答案] (1)② (2)⑤ (3)① (4)③ (5)④‎ ‎(十八)之 词 性 用 法 释 义 代词 ‎①代人、物、事 他,他们,它,它们 ‎②表示近指 这,这种 助词 ‎③表示修饰,限制 的 ‎④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不译 ‎⑤作定语后置的标志 不译 ‎⑥作宾语前置的标志 不译 ‎⑦补足音节 不译 动词 ‎⑧用在表示处所的词语前 往,去,到……去 ‎[即时小练]‎ ‎18.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字的意义和用法,将上表中对应的序号填到括号内。‎ ‎(1)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渔父》) (  )‎ ‎(2)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  )‎ ‎(3)臣固知王之不忍也(《齐桓晋文之事》) (  )‎ ‎(4)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赤壁赋》) (  )‎ ‎(5)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  )‎ ‎(6)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并序》) (  )‎ ‎(7)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  )‎ ‎(8)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  )‎ ‎[答案] (1)⑤ (2)② (3)④ (4)③ (5)⑦ (6)⑧ (7)① (8)⑥‎ 三、把握文言虚词推断“ 法” ‎ 高考对文言虚词的考查,侧重于比较其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对此该如何辨析呢?现在介绍以下七种常用的方法:‎ ‎ 代入筛选法 答题时先确认该虚词在两句中自己最熟悉、最有把握的那一句里的意义和用法,然后将其代入另外一句,再看看代入后文意是否通顺、恰当。如通畅,则相同;反之,则不同。‎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2016·高考浙江卷)原文信息:‎ 晋太康中,张茂先为建安从事,游于洞山。缘溪深入,有老人枕书石上卧,茂先坐与论说。视其所枕书,皆蝌蚪文,莫能辨,茂先异之。‎ 下面句子中的两个“与”字,意义和用法是否相同?‎ ‎(1)茂先坐与论说 ‎(2)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 ‎【答案】 相同。‎ ‎【理由】 第(2)句出自《报任安书》,我们学过这课,知道“与”是介词,引出对象,可译为“和”。第(1)句中的“与”是否也是介词,译为“和”,我们可将“和”代入句子中,发现讲得通,句子的大意是“茂先便坐下和他谈论”,(1)句中的“与”与其后省略的“之”,构成介宾结构。可见两句中的“与”字意义和用法相同。‎ 晋朝太康年间,张茂先担任建安从事,某天在洞山游玩。沿着溪流往里走,见到一位老人枕着书在石头上躺着,茂先便坐下和他谈论。(茂先)看到他所枕书上的文字都是蝌蚪文,不能分辨是什么字,茂先对此感到奇怪。‎ ‎ 句意分析法 根据句子的大意推断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此法在日常学习和考试中常用。如“积土成山,风雨兴焉”(《荀子·劝学》),句子的大意是“堆积土石成为高山,风雨(就会)在这里兴起”,由此确定“焉”是兼词“于此”,“兴焉”即“在这里兴起”。‎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原文信息:‎ 事有可行而不可言者,有可言而不可行者。有易为而难成者,有难成而易败者。此四策者,圣人之所独见而留意也。‎ 下面句子中的两个“而”字,意义和用法是否相同?‎ ‎(1)事有可行而不可言者 ‎(2)圣人之所独见而留意也 ‎【答案】 不同。‎ ‎【理由】 第(1)句的句意是“事情有可以做却不可以说的”,由此可知,“而”应该解释为“但是,却”,连词,表转折关系。第(2)句,“独见”和“留意”都是陈述“圣人”的,一是圣人有独到的见解,一是圣人时刻留意。因此,这里的“而”是连词,表并列,译为“和”。‎ 事情有可以做却不可以说的,也有可以说但不可以做的。有容易施行却难以成功的,也有难以成功且又容易失败的。这四方面的谋略,是只有圣人能认识和留意的。‎ ‎ 标志识别法 有些虚词是构成特殊文言句式的标志词,其用法是固定的。如用“见”“于”“为”“为所”表被动;用“之”“是”表示宾语前置,如:何陋之有。‎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2011·高考四川卷)原文信息:‎ 遣人遥尾其后,路甚僻远,识其所而返。雪晴,往访焉,惟草屋一间,家徒壁立。忽米桶中有人,乃先生妻也,因天寒,故坐其中。试问徽之先生何在,答曰:“在溪上捕鱼。”始知真为先生矣。‎ 下面句子中的两个“何”字,意义和用法是否相同?‎ ‎(1)试问徽之先生何在 ‎(2)君何以知燕王 ‎【答案】 不同。‎ ‎【理由】 第(1)句,“何”是疑问代词,放在介词“在”之前,是宾语前置。“何在”即“在何”,“在哪里”。第(2)句,“何”也是疑问代词,放在介词“以”之前,同样是宾语前置。“何以”即“以何”,“凭什么”。‎ 众人派人远远地尾随在他的后面,道路很是偏僻遥远,(派去的人)记住了他的住所后返回。雪后天晴,众人去造访他,只见一间草屋,家里只有四面墙壁挺立。忽然看见米桶中有一个人,是先生的妻子,因为天气寒冷,所以坐在桶中。询问吕徽之先生在哪,回答说:“在溪流边上捕鱼。”才知道那人真是先生了。‎ ‎ 位置推断法 一些虚词在句子中的位置不同,所起的作用也不同。比如“也”,在句末一般表示判断、陈述、疑问、感叹等语气,在句中一般常用于主谓之间,起舒缓语气的作用。又如“乎”,用在句末是语气词,用在句中且直接用在形容词后是助词,用在代词、名词之前则是介词。‎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原文信息:‎ 叔孙通者,薛人也。及项梁之薛,叔孙通从之。败于定陶,从怀王。怀王为义帝,徙长沙,叔孙通留事项王。汉二年,汉王从五诸侯入彭城,叔孙通降汉王。汉王败而西,因竟从汉。‎ 下面句子中的两个“也”字,意义和用法是否相同?‎ ‎(1)叔孙通者,薛人也 ‎(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答案】 不同。‎ ‎【理由】 第(1)句中的“也”字处于句末,是表判断的句末语气词,不译;第(2)句中的“也”字处于句中,是表舒缓语气的句中助词,不译。‎ 叔孙通是薛县人。等项梁到了薛县,叔孙通便投靠了他。(后来项梁)在定陶战死,‎ 叔孙通就跟随了楚怀王。怀王被项羽封为义帝,迁往长沙去了,叔孙通便留下来侍奉项羽。 汉高帝二年(前205),汉王刘邦带领五个诸侯王攻进彭城,叔孙通就投降了汉王。汉王战败西去,叔孙通趁机跟了去并最终投靠了汉王。‎ ‎ 语法切入法 从语法结构角度切入也是理解文言虚词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如“田单知士卒之可用……遣使约降于燕”和“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结合句意可知,前句的主语是田单,是施动者;后句的主语应是楚怀王,是受动者。故前句中“于”译为“向”,后句中“于”译为“被”。‎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原文信息:‎ 及兵起,悉取檀溪材竹,装为船舰,葺之以茅,并立办。众军将发,诸将须橹甚多,僧珍乃出先所具者,每船付二张,争者乃息。‎ 下面句子中的两个“乃”字,意义和用法是否相同?‎ ‎(1)僧珍乃出先所具者,每船付二张 ‎(2)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答案】 不同。‎ ‎【理由】 第(1)句中的“乃”在动词“出”之前,作状语,副词,译为“于是,就”;第(2)句中的“乃”在判断句中表示判断,动词,译为“是”。‎ 等到武帝起兵,全部拿檀溪中的竹木装造为船舰,用茅草盖顶,都很快就完成了。大军将要出发,各位将领需要的船橹很多,吕僧珍就把先前预备好的船桨拿出来,每只船给两把,争抢的人才得以停息。‎ ‎ 词性界定法 有些文言词兼有实词和虚词两种性质,可借助上下文的语境,推断其词性和用法。词性不一样,用法也不一样。如“将以定志意也”和“必有以也”,前一个“以”是介词,“用”; 后一个“以”是名词,“原因”。‎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原文信息:‎ 尝闻一青衿,生性狡,能以谲计诳人。其学博持教甚严,诸生稍或犯规,必遣人执之,扑无赦。一日,此生适有犯,学博追执甚急,坐彝伦堂,盛怒待之。 已而生至,长跪地下,不言他事,但曰:“弟子偶得千金,方在处置,故来见迟耳。”‎ 下面句子中的两个“适”字,意义和用法是否相同?‎ ‎(1)一日,此生适有犯 ‎(2)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答案】 不同。‎ ‎【理由】 第(1)句中的“适”作副词,译为“正好”;第(2)句中的“适”是动词,译为“享受、享有”。‎ 曾经听说有个书生,本性狡猾,善于用诡计欺骗人。他就读的县学里的学官对学生的要求很严格,那些学生稍有犯规,(学官)一定派人把犯规的学生抓来打一顿,决不赦免。有一天,这个书生正好违反了规定,学官派人紧急捉回他,他自己则坐在学府正堂上怒气冲冲地等待着。 一会儿,这个学生被抓来了,他久久地跪在地上,不说其他事情,只是说:“学生我偶然得到千金,正在处理,所以来迟了。”‎ ‎ 结构推断法 一是可以根据句子的对称关系来推断:文言句子讲究整齐、对称,抓住这点,我们可从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推知相同位置的另外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如“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而”是表修饰关系的连词,那么“以”也应和它相同,也是表修饰关系的连词。‎ 二是根据词语在句子中所作的成分来推断。不同的句子成分决定了词语的词性和用法。如:①“其皆出于此乎”,“其”,副词,表揣度语气,“大概”,作状语;②“国无主,其能久乎”,“其”,副词,表反问语气,“难道”,作状语;③“其一犬坐于前”,“其”,指示代词,“其中的”,作定语;④“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其”,第一人称代词,“自己”,作兼语;⑤“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其”,语气助词,可不译;⑥“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其”,表祈使语气,“应当,一定”。‎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2016·高考北京卷)原文信息:‎ 桓公问于管子曰:“楚者,山东之强国也,其人民习战斗之道。举兵伐之,恐力不能过,兵弊于楚。为之奈何?”管子对曰:“即以战斗之道当之矣。”公曰:“何谓也?”管子对曰:“公贵买其鹿。”‎ ‎……‎ 桓公问于管子曰:“吾欲求制衡山之术,为之奈何?”管子对曰:“公其令人贵买衡山之械器,燕、代必从公而买之。秦、赵闻之,必与公争之,衡山之械器必倍其价。天下争之,衡山械器必十倍以上。”公曰:“诺。”因令人之衡山求买械器,不敢辩其价。齐修械器于衡山十月,燕、代闻之,果令人之衡山求买械器。‎ 下面句子中的两个“其”字,意义和用法是否相同?‎ ‎(1)其人民习战斗之道 ‎(2)公其令人贵买衡山之械器 ‎【答案】 不同。‎ ‎【理由】 “其”第(1)句为代词,它的,指楚国;第(2)句为副词,表祈使语气。‎ 桓公问管仲说:“楚国,是崤山以东的强大国家,它的人民熟悉战斗之道。(如果)出兵进攻它,恐怕(我们的)实力不能胜过(楚国),军队被楚国打败。对这件事该怎么办?”管仲回答说:“就用战斗之道来对付它。”桓公说:“这怎么讲?”管仲回答说:“您高价购买楚国的鹿。”‎ ‎……‎ 桓公问管仲说:“我想要寻求控制衡山国的办法,对这件事该怎么办?”管仲回答说:“您可以派人高价收购衡山国的兵器,燕国和代国一定跟着您去买兵器。秦国和赵国听说这件事后,一定同您争着买,衡山国兵器的价格一定翻倍。天下争相购买它,衡山国的兵器一定涨价十倍以上。”桓公说:“可以。”于是派人到衡山国求购兵器,不敢同他们讨价还价。齐国在衡山国施行购买兵器的策略十个月以后,燕、代两国听说了这件事,果然也派人到衡山国求购兵器。‎ 一、“而”字用法辨析 ‎(一)怎样辨析并列、承接、递进关系 ‎1.意义辨析 ‎“而”字表示并列、承接、递进关系,这三种关系各有特点,有明显区别。区别主要看前后连接部分的地位是否平等,位置可否颠倒。“地位”平等且位置可以颠倒,是并列关系;“地位”平等但位置不可颠倒,是承接关系;“地位”不平等,位置不可颠倒,后面的部分比前面的部分又进了一层,是递进关系。‎ ‎2.代入辨析 并列关系可译作“与”“和”,承接关系可译作“接着”“然后”“就”,递进关系可译作“而且”“并且”。可以把这三种关系的意义项代入原句,检查一下是否通顺,是否合乎语境。‎ ‎[即时小练]‎ ‎1.判断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而”字表示的是哪一种关系:‎ A.并列    B.承接   ‎ C.递进 ‎①蟹六跪而二螯(  )‎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③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 ‎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⑤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 ‎[答案] ①A ②C ③C ④B ⑤B ‎(二)怎样辨析修饰、承接关系 ‎1.意义辨析 ‎“而”字连接的两部分大都是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如果两个动作行为同时出现,前一个动作表示后一个动作行为出现的手段、方式,说明后一个“怎么样”,这时“而”表修饰关系;两个动作行为出现有先有后,前一个动作不表示后一个动作行为出现的手段、方式,不说明后一个“怎么样”,这时“而”表承接关系。‎ ‎2.代入辨析 将表示修饰关系的“地”“着”与表示承接关系的“接着”“然后”“就”代入原句,看是否通顺、合理。哪个通顺、合理,就属于哪种关系。‎ ‎[即时小练]‎ ‎2.判断下列句中加点的“而”字表示的是哪一种关系:‎ A.修饰        B.承接 ‎①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  )‎ ‎②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头而函之(  )‎ ‎③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 ‎④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  )‎ ‎⑤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 ‎⑥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 ‎⑦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 ‎⑧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 ‎[答案] ①B ②B ③A ④A ⑤A ⑥A ⑦B ⑧B 二、“以”字用法辨析 ‎1.除了表原因,解作“因为”的“以”,凡是能用“而”替换的是连词,否则是介词。这叫“替换法”。‎ ‎2.表原因,解作“因为”的“以”,若后面是分句,它是连词;后面是名词、代词、名词短语,它是介词。这叫“搭配法”。‎ ‎[即时小练]‎ ‎3.指出下列各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 ‎①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②不赂者以赂者丧 ____________‎ ‎③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____________‎ ‎④秦亦不以城予赵 ____________‎ ‎⑤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____________‎ ‎[答案] ①连词,而且 ②介词,因为 ③连词,因为 ④介词,把 ⑤介词,因为 三、“焉”字用法辨析 掌握“焉”的用法,主要看它在句中的位置。放在句首,一般作疑问代词;放在句尾,一般作语气助词;放在不及物动词后,一般作兼词;放在及物动词后,一般作代词;放在名词后,一般作助词。当然,也有例外,如下面的第⑥句。具体作答时要结合语境。‎ ‎[即时小练]‎ ‎4.指出下列各句中“焉”字的意义和用法。‎ ‎①焉用亡郑以陪邻 ____________‎ ‎②有鱼焉,其广数千里 ____________‎ ‎③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____________‎ ‎④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____________‎ ‎⑤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____________‎ ‎⑥置杯焉则胶 ____________‎ ‎⑦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____________‎ ‎[答案] ①疑问代词,哪里 ②助词,不译 ③兼词,于此(之) ④助词,不译 ⑤兼词,于之 ⑥兼词,于之 ⑦代词,之 ‎[题组一 对点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1.判断“其”在文中的意义。‎ 狐谓狼曰:“羊肉①其鲜乎?君②其有意,叼③其一而啖之,得饱④其口福。”狼曰:“⑤其如猛犬何?”狐间于犬曰:“羊数詈君,⑥其言不堪入耳,君乃无所怒,⑦其无闻邪?⑧其畏主人邪?及⑨其嬉逐,愿为一雪⑩其耻,君⑪其许之!”犬笑曰:“欲加之罪,⑫其无辞乎?”护羊愈谨,狐与狼愤然而去。 ‎ 答:                                    ‎ ‎                                      ‎ ‎[答案] ③④⑥⑨⑩这五个“其”均用作代词。③相当于“其中的”;④相当于“自己”;⑥相当于“它们的”;⑨相当于“它们”;⑩相当于“这(个)”。‎ ‎①⑤⑪⑫均用作副词。①表揣测,大概;⑤表示加强语气;⑪表祈使语气,一定;⑫表反诘,相当于“难道”。 ‎ ‎②⑦⑧三个“其”字,均用作连词。②表假设,如果;⑦⑧表选择,是……还是……。‎ ‎2.判断“于”在文中的意义。‎ ‎“黄鸟①于飞,差池其羽”,何其笑也。然②于吾等,则久别矣。自十年前偶见之,③于今已十载,未睹其姿。今造林还草,生态渐复,黄鸟复见,其鸣之美则倍④于昔。吾乡之美已闻⑤于四方。世人皆欲老⑥于吾乡,此乃多人言⑦于我也,非吾杜撰耳。⑧于是吾等畅饮抒怀,陶然醉⑨于是,不亦乐乎?‎ 答:                                    ‎ ‎                                      ‎ ‎[答案] ①助词,凑足音节;②介词,表示对象,可译为“对于”;③介词,可译为“到”;④介词,表示比较,可译为“比”;⑤介词,表示被动,可译为“被”;⑥介词,表示方位,可译为“在”;⑦介词,表示对象,可译为“对”或“向”;⑧同现代汉语,可译为“于是”;⑨介词,可译为“在”。‎ ‎3.判断“为”在文中的意义。‎ ‎“天行有常,不①为尧存,不为桀亡。”此②为至理,当③为世人言之,切勿使之④为巫所惑。巫者,以诡⑤为业,其所⑥为皆⑦为利也。故⑧为其来也,即斥之以此理,彰其用心。⑨为天下除残去秽,乃吾辈本分,何辞⑩为?‎ 答:                                    ‎ ‎                                      ‎ ‎[答案] ①介词,可译为“因为”;②动词,可译为“是”;③介词,可译为“对、向”;④介词,可译为“被”;⑤动词,可译为“作为”;⑥动词,可译为“做”;⑦介词,可译为“为了”;⑧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⑨介词,可译为“替”;⑩句末语气词,可译为“呢”。‎ ‎4.判断“之”在文中的意义。‎ 一僧欲①之南海,询于唐僧,唐僧不②之应。久③之,此僧以箪食瓢饮④之助至南海,夸⑤之于唐僧:“此何难⑥之有?”唐僧曰:“汝⑦之百折不挠,实可钦佩。然汝 ‎⑧之言亦过矣,君将骄而笑⑨之乎?”‎ 答:                                    ‎ ‎                                      ‎ ‎[答案] ①动词,可译为“到、往”;②代词,可译为“他”;③助词,调节音节,用在时间词后,不译;④指示代词,可译为“这样”;⑤代词,可译为“这件事”;⑥助词,宾语前置标志,不译;⑦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⑧结构助词,可译为“的”;⑨人称代词,可译为“我”。‎ ‎5.判断“以”在文中的意义。‎ ‎“古人思秉烛夜游,良有①以也。”若②以己美于潘安,则出无伤;否则,③以如吾之容现于当衢,则恐惊人。故自当④以书卷为伴,弃夷⑤以近则随众而游,险以远则独不敢至之怯,慕“凌九霄⑥以闹天宫”之勇,从而可醉乎“木欣欣⑦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之美……‎ 畅游书海⑧以极夫天地之乐,如此,⑨以帝位予我,亦弃之也,岂⑩以一冕之故而弃心神之逸?⑪以吾有如此之意,故方能长享逸乐。‎ 吾虽⑫以康熙六年至京师,然终未⑬以权贵交,⑭以上乃吾心之剖白,希汝能察之,故不必有“贤不见用,忠不见⑮以”之叹。‎ 答:                                    ‎ ‎                                      ‎ ‎[答案] ①名词,可译为“原因”;②动词,可译为“认为”;③介词,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依据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译为“凭借”;④介词,可译为“把”;⑤连词,相当于“而”,表并列或递进关系;⑥连词,相当于“而”,表承接关系;⑦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⑧连词,表目的关系,可译为“来”;⑨介词,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⑩介词,可译为“因”;⑪连词,表原因,可译为“因为”;⑫介词,可译为“在”;⑬介词,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跟、和”;⑭连词,表界限或范围;⑮动词,可译为“用”。‎ ‎6.判断“而”在文中的意义。‎ 兵者,危道也。须戮力同心,切勿如蟹六跪①而二螯,否则,何以胜?故冯婉贞曰:“诸君②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氏虽小,然青,取之于蓝③而青于蓝,更胜其父。婉贞博学④而日参省乎己,非只效书生终日⑤而思也。三思⑥而后行,故有抗敌之大捷。非⑦而所谓小女子也,乃巾帼英杰⑧而。‎ 答:                                    ‎ ‎                                      ‎ ‎[答案] ①连词,并列关系;②连词,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③连词,转折关系,可译为“却”;④连词,递进关系;⑤连词,修饰关系;⑥连词,承接关系;⑦代词,同“尔”,可译为“你”;⑧语气助词,放在句末,表示劝告或感叹语气,可译为“吧”“啊”。‎ ‎7.判断“何”在文中的意义。‎ ‎“徐公①何能及君也”本谬也,懂其理者,②何可胜道也哉?然其妻如此言者,③何也?其所据④何为?原其理,当为爱之深也。可见,情之误,⑤何其大也!然⑥何人能忘情耶?⑦何以除此弊,望君以良策教我,⑧何如?‎ 答:                                    ‎ ‎                                      ‎ ‎[答案] ①疑问副词,可译为“怎么”;②疑问副词,可译为“怎么”;③疑问代词,可译为“为什么”;④疑问代词,可译为“什么”;⑤副词,可译为“多么”;⑥疑问代词,可译为“什么”;⑦与“以”连用可译为“凭什么”;⑧可译为“怎么样”。‎ ‎8.判断“乎”在文中的意义。‎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①乎?然吾曾见一人,其家世代捕蛇,已多人死②乎是,然其仍从此业,吾问其故,其曰:“以此可塞赋敛。”可见,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③乎!而王胡为④乎如此好乐?若恢恢⑤乎王于理事必有余,则王之所为,宜也。臣之驽顿,‎ 所言多谬,王能谅之⑥乎?‎ 答:                                    ‎ ‎                                      ‎ ‎[答案] ①助词,推测语气,可译为“吧”;②介词,相当于“于”;③助词,感叹语气,可译为“啊、呀”;④助词,用在句中表停顿;⑤助词,形容词词尾,……的样子;⑥句末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 ‎9.判断“乃”在文中的意义。‎ 尝闻放翁志节,毕现《示儿》,①乃读之。至“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望告②乃翁”一句,大为感佩,其真③乃忠贞之士也!然亦有人不齿,④乃曰:“此徒沽名耳。”众人质之以理,其辞穷,⑤乃不得已而谢。‎ 答:                                    ‎ ‎                                      ‎ ‎[答案] ①副词,表承接,可译为“于是”;②代词,第二人称,可译为“你的”;③副词,表肯定,相当于“是”;④副词,表出乎意料,可译为“竟然,却”;⑤副词,可译为“才”。‎ ‎10.判断“且”在文中的意义。‎ ‎“存者①且偷生,死者长已矣”,此岂石壕一地,唐王朝尽然耳。若此,帝尚每日声歌,②且委政非人。则李唐③且亡,必矣。于斯世,河水清④且涟矣,尚可,朝中人若如此,则必危。纵有“死⑤且不避,卮酒安足辞”之豪气,无用武之地,亦有何用?‎ 答:                                    ‎ ‎                                      ‎ ‎[答案] ①副词,可译为“暂且”;②连词,表递进,“并且”;③副词,可译为“将要”;④连词,表并列,可译为“并且”;⑤连词,表让步,可译为“尚且”。‎ ‎11.判断“若”在文中的意义。‎ ‎“①若为化得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奇哉②若人之思,③若天惊石破,花开铁树,非④若等凡人可及也,吾亦如此。恐吾辈但堪为其鱼之一鳞⑤若龙之一爪也。⑥若夫常人思乡,常望月怀远,登高作赋,至若柳子厚则不然,以超人之思,抒难抑之情,绝矣。‎ 答:                                    ‎ ‎                                      ‎ ‎[答案] ①连词,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②代词,可译为“这样,这,如此”;③动词,可译为“像,如”;④代词,可译为“你”;⑤连词,选择关系,可译为“或、或者”;⑥表意思他转,放在一段或另一层意思的开头。‎ ‎12.判断“所”在文中的意义。‎ ‎“吾①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蔺相如此言,足使之为天下②所钦。以其③所居位,能如此,岂他人可及?察其言,观其行,可见其④所言非伪饰耳。与之相伯仲者,信陵君也,其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⑤所过之时,前访朱亥,其度岂常人哉?此二人皆⑥所以教人向上者也。‎ 答:                                    ‎ ‎                                      ‎ ‎[答案] ①可译为“……的原因”;②表示被动;③“所+动词”后面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作用;④“所+动词”构成所字结构;⑤“所+动词”构成所字结构;⑥可译为“用来……”“靠他来……”“……的方法(途径、手段)”。‎ ‎13.判断“焉”在文中的意义。‎ 崤之战,秦军过崤山之间,见峭峭①焉,狭狭焉,未料及有伏②焉,山上大石纷落,但大呼“且③焉置土石”,别无他法,故致大败。于是余有叹④焉,骄而轻敌,⑤焉能不败?如此,纵万军于之何加⑥焉?但以其人之傲,若斥⑦焉,则必无颜世上矣。‎ 答:                                    ‎ ‎                                      ‎ ‎[答案] ①形容词词尾,可译为“……的样子”;②兼词,相当于“于”+“是”或“之”,可译为“在这里”;③兼词,相当于“于”+“何”,可译为“在哪里”;④句末语气助词,不译;⑤疑问副词,可译为“怎么”;⑥句末语气助词,可译为“呢”;⑦代词,可译为“他们”。‎ ‎14.判断“也”在文中的意义。‎ ‎“师道之不传①也久矣,汝何以能复之②也?”“吾将劝勉督责以行之③也。”“汝之言,金玉④也。汝之心胸,吾辈何能及⑤也!”‎ 答:                                    ‎ ‎                                      ‎ ‎[答案] ①助词,句中表停顿,舒缓语气;②句末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③句末语气助词,表肯定语气;④句末语气助词,表判断语气;⑤句末语气助词,表感叹语气。‎ ‎15.判断“因”在文中的意义。‎ ‎①因能授官,不以门第取人,且不②因旧制,此乃曹操成大业之③因。其常④因人不备,袭取之,如乌巢焚粮。此一役,动摇袁绍军心,⑤因乘势击破之,成官渡大捷。此亦⑥因许攸之力而得,此正如⑦因枯木变为荣木也。途经绍墓,其尚⑧因众人至前拜祭。其量岂常人可比?⑨因此其得众人之心,以一天下。⑩因其有非常之量,故能就非凡之业。‎ 答:                                    ‎ ‎                                      ‎ ‎[答案] ①介词,可译为“凭借,依靠”;②动词,可译为“沿袭”;③名词,可译为“原因”;④介词,可译为“趁着”;⑤副词或连词,可译为“于是”;⑥介词,可译为“凭借”;⑦介词,可译为“经由”;⑧介词,可译为“通过,经过”;⑨介词,可译为“因为”;⑩连词,可译为“因为”。‎ ‎16.判断“与”在文中的意义。‎ 朝过夕改,君子①与之,吾亦赞同。今将他人②与之璧上交,足见其悔过之意,何其坚③与!其④与吾等之约,当亦守之。以吾等之力,寇尚难⑤与也,应使众⑥与其事,⑦与慷慨之君子,离奸佞之小人,事乃成。且其雄才伟略,天下无双,若其助寇而不我⑧与,如之奈何?若弃之,此城能为我有⑨与?‎ 答:                                    ‎ ‎                                      ‎ ‎[答案] ①动词,可译为“赞许”;②动词,可译为“给予”;③句末语气助词,表感叹;④介词,可译为“和”;⑤动词,可译为“对付”;⑥动词,可译为“参与”;⑦动词,可译为“结交”;⑧动词,可译为“帮助”;⑨句末语气助词,表疑问。‎ ‎17.判断“则”在文中的意义。‎ ‎“此①则岳阳楼之大观也”,道出岳阳楼之美,美②则美矣,然岳阳楼之闻名,非徒借此也;若如此,③则天下如岳阳楼者多矣,何独显其名?只因范希文应邀作赋,文播寰宇,于是岳阳楼④则天下名扬。‎ 当世之风,位卑⑤则足羞,官盛则近谀,范氏⑥则不然,高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之调。友人被贬,未别离去,众人避之惟恐不及;及其得知,赶至河边,⑦则友人已在舟中矣,足见其性情之笃。‎ 答:                                    ‎ ‎                                      ‎ ‎[答案] ①主谓之间,起强调、确认作用,可译为“就是”,“是”;②连词,表让步关系,可译为“倒是”;③连词,表假设,用在后一句句首,表示叙述的事、理是一种假设或推断,可译为“那么”“那就”“就”;④连词,表承接,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或事理上的紧密联系,可译为“就”“便”;⑤连词,表并列,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中,表示各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⑥连词,表转折,可译为“却”;⑦连词,表承接,第一件事不发生在第二件事之前,只是有了第一件事之后才发生第二件事,译为“原来是”“原来已经”。‎ ‎18.判断“者”在文中的意义。‎ 李白①者,诗仙也。为当国②者所拒,遂游于此山。今③者,山中与幽人对酌,乃一浇其心中块垒也。力士脱靴,国忠捧墨,诗讽杨妃,此数④者乃其得罪之源,亦其个性之抒扬,故虽仕途失意,仍不辍伟志,发之于诗,其诗传于后世⑤者不可胜计,遂就其万世英名。 ‎ 答:                                    ‎ ‎                                      ‎ ‎[答案] ①语气词,用于判断句,放在主语后,引出判断;②附在别的词或短语之后,组成名词性短语,指称上文所说的人、事、物,译为“……的人”“……的事”“……的东西”;③放在时间词之后,起语气助词作用,不译;④放在数词之后,可译为“个”“样”之类;⑤助词,定语后置标志。‎ ‎[题组二 综合练]‎ ‎(2017·贵阳一中高三预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以下小题。‎ 董其昌,字元宰,松江华亭人。举万历十七年进士,改庶吉士。礼部侍郎田一俊以教习卒官,其昌请假,走数千里,护其丧归葬。迁授编修。皇长子出阁,充讲官,因事启沃,皇长子每目属之。坐失执政意,出为湖广副使,移疾归。起故官,督湖广学政。不徇请嘱,为势家所怨,嗾生儒数百人鼓噪,毁其公署。其昌即拜疏求去,帝不许,而令所司按治,其昌卒谢事归。起山东副使、登莱兵备、河南参政,并不赴。‎ 光宗立,问:“旧讲官董先生安在?”乃召为太常少卿,掌国子司业事。天启二年,擢本寺卿,兼侍读学士。时修《神宗实录》,命往南方采辑先朝章疏及遗事。其昌广搜博征,录成三百本。又采留中之疏切于国本、藩封、人才、风俗、河渠、食货、吏治、边防者,别为四十卷。仿史赞之例每篇系以笔断书成表进有诏褒美宣付史馆明年秋擢礼部右侍郎协理詹事府事寻转左侍郎。五年正月,拜南京礼部尚书。时政在奄竖,党祸酷烈[注]。其昌深自引远,逾年请告归。崇祯四年,起故官,掌詹事府事。居三年,屡疏乞休,诏加太子太保致仕。又二年卒,年八十有三,赠太子太傅。福王时,谥文敏。‎ 其昌天才俊逸,少负重名。初,华亭自沈度、沈粲以后,南安知府张弼、詹事陆深、布政莫如忠及子是龙皆以善书称。其昌后出,超越诸家。始以宋米芾为宗,后自成一家,名闻外国。其画集宋、元诸家之长,行以己意,潇洒生动,非人力所及也。四方金石之刻,得其制作手书,以为二绝。造请无虚日,尺素短札,流布人间,争购宝之。精于品题,收藏家得片语只字以为重。性和易,通禅理,萧闲吐纳,终日无俗语。人撅之米芾、赵孟云。同时以善书名者,临邑邢侗、顺天米万钟、晋江张瑞图,时人谓邢、张、米、董,又曰南董、北米。然三人者,不逮其昌远甚。‎ ‎【注】 党祸酷烈:此处指明朝东林党人受到宦官的残酷镇压和迫害。‎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仿史赞之/例每篇系以/笔断书成/表进有诏/褒美宣付史馆/明年秋/擢礼部右侍郎/协理詹事府事/寻转左侍郎 B.仿史赞之/例每篇系以笔断/书成表进/有诏褒美/宣付史馆/明年秋/擢礼部右侍郎/协理詹事府事/寻转左侍郎 C.仿史赞之例/每篇系以/笔断书成/表进有诏/褒美宣付史馆/明年秋/擢礼部右侍郎/协理詹事府事/寻转左侍郎 D.仿史赞之例/每篇系以笔断/书成表进/有诏褒美/宣付史馆/明年秋/擢礼部右侍郎/协理詹事府事/寻转左侍郎 ‎ D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例”为名词,作“仿”的宾语,不应与前面断开;“笔断”是笔写的断语,即文字结论,附在每篇之后,故应与前面合在一起;“褒美”为皇帝“诏”意,应为“有诏褒美”。‎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字”是古人入学时取,通常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也便于他人称呼。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B.“礼部”为中国古代官署。其长官为礼部尚书,‎ 主要管理全国学校事务、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 C.“疏”在文中指古代一种重要文体,用于臣下向皇帝分条陈述意见。疏还可指对古书的旧注作进一步解释。 ‎ D.“致仕”在文中意为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词来指官员辞职归家。‎ ‎ A [解析] 该题考核文学常识。A项,“入学”误,“字”是古人成年时取。古代男子成人,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取一与本名含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以表其德。凡人相敬而呼,必称其表德之字。后因称字为表字。《旧五代史·周书·王峻传》:“太祖虽登大位,时以兄呼之,有时呼表字,不忘布衣之契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董其昌为人仗义,礼部侍郎田一俊教习庶吉士,死在任上,董其昌为此事请假,奔走数千里路程, 把田一俊的灵柩护送回乡安葬。 ‎ B.董其昌很正直,他担任南京礼部尚书时,看不惯宦官把持朝政,对东林党人残酷迫害,就对东林党人施以援手,从而受到牵连被贬。‎ C.董其昌做事很踏实,修撰《神宗实录》时,朝廷派他搜集神宗朝时大臣的奏章和遗闻逸事,他搜集记录了三百多本,受到皇上褒奖。‎ D.董其昌有多种才能,擅长书法、绘画、书画鉴赏,还精于禅理,并取得很大成就,人们把他比作米芾、赵孟,后又称他为“南董”。‎ ‎ B [解析] “对东林党人施以援手,从而受到牵连被贬”错误,于文无据,原文只是说他遇事则远远躲开,并请假回乡,并没有受到牵连被贬。‎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徇请嘱,为势家所怨,嗾生儒数百人鼓噪,毁其公署。‎ 译文:                                    ‎ ‎                                      ‎ ‎(2)造请无虚日,尺素短札,流布人间,争购宝之。‎ 译文:                                    ‎ ‎                                      ‎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本题中,要掌握以下关键字词的翻译:(1)“徇”“为……所”“嗾”“鼓噪”;(2)“造请”“尺素短札”“宝”。‎ ‎[答案] (1)因他不谋求私情(宴请嘱托),受到有权势人的怨恨,他们唆使数百个儒生闹事,捣毁了他的衙门。‎ ‎(2)每天都有许多人来求书画,(他的)一小幅画或一封短信,流传到社会上,人们竞相购买珍藏他的书画和书信(把他的书画和书信当作宝贝)。‎ 董其昌,字元宰,是松江府华亭县人。万历十七年考中进士,改为庶吉士。礼部侍郎田一俊教习庶吉士,死于任所,董其昌请假,奔走数千里路,把田一俊的灵柩护送回乡安葬。回来以后,被任为编修官。皇帝的长子就学读书,董其昌充任讲官,他在讲书中根据史事随时对皇长子进行启发诱导,皇长子不时报以会心的一瞥。由于董其昌未按执政大臣的意志行事,被外任为湖广副使,董其昌称病回乡。后来起用,官得原职,提督湖广学政。因他不谋求私情(宴请嘱托),受到有权势人的怨恨,他们唆使数百个儒生闹事,捣毁了他的衙门。董其昌当即上奏朝廷,请求离职,皇帝不允许,下令有关部门对闹事的书生审查处治,董其昌最终辞职回乡。朝廷起用他为山东副使、登莱兵备、河南参政,他都不去上任。‎ 光宗即位后,问道:“原来的讲官董其昌先生现在在哪里?”于是朝廷征召他为太常少卿 ‎,掌国子司业事。天启二年,提升为本寺卿,兼侍读学士。当时修撰《神宗实录》,派他去南方搜集神宗朝时大臣的奏章和遗闻逸事。董其昌广泛搜集征召,记录有三百本之多。他又选择没有批复的奏章中有关太子、藩封、人才、风俗、河渠、食货、吏治、边防的论述,分门别类,录成四十卷。他仿效史书论赞的体例,每篇之后都附以自己的论断。书编成后,上表进呈,皇帝下旨,加以褒奖,命交给史馆备用。第二年秋天,提升他为礼部右侍郎,协助管理詹事府事务,不久转为礼部左侍郎。天启五年正月,被授予南京礼部尚书。当时朝政被宦官把持,对东林党人残酷迫害。董其昌遇事则远远躲开,过了一年即请假回乡。崇祯四年,起用为原官,掌管詹事府事务。过了三年,多次上奏请求退休,皇帝下旨给他加太子太保衔准予退休。又过了两年就去世了,终年八十三岁,追赠太子太傅。福王在位时,赠谥号为“文敏”。‎ 董其昌天资过人,少年时就有很高的声望。当初,华亭地方的人物,从沈度、沈粲以后,南安知府张弼、詹事陆深、布政使莫如忠及其儿子莫是龙,都以擅长书法著称。董其昌后起,超越各家。他起初学习宋代的米芾,后自成一体,名闻外国。他的绘画,汇集宋、元各家的长处,按照自己的意愿作画,形成潇洒生动的画风,这不是人力可以达到的。四面八方的金石刻词,如果能得到他的撰文和书丹,被认为是“二绝”。每天都有许多人来求书画,(他的)一小幅画或一封短信,流传到社会上,人们竞相购买珍藏他的书画和书信(把他的书画和书信当作宝贝)。他又精于书画鉴赏,收藏家得到他有关的片言只字,都十分重视。他生性平和,平易近人,精通佛理,谈吐高雅,整日无一句世俗语。人们把他比作米芾、赵孟。同时以书法著名的人,有临邑的邢侗、顺天的米万钟、晋江的张瑞图,当时人称之为邢、张、米、董,又称之为南董、北米。但其他三人,成就远不及董其昌。‎ 文言文专题综合提能练(一)‎ 一、(2017·安徽四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元彧,字文若。彧少有才学,时誉甚美。侍中崔光见彧,退而谓人曰:“黑头三公,当此人也。”彧姿制闲裕,吐发流靡,琅邪王诵有名人也,见之未尝不心醉忘疲。奏郊庙歌辞,时称其美。彧本名亮,字仕明,时侍中穆绍与彧同署,避绍父讳,启求改名。诏曰:“仕明风神运吐,常自以比荀文若,可名彧,以取定体相伦之美。”彧求复本封,诏许,复封临淮,寄食相州魏郡。会尔朱荣入洛,杀害元氏。彧抚膺恸哭,遂奔萧衍。衍亦先闻名,深相器待,见彧于乐游园,因设宴乐。彧闻乐声,歔欷,涕泪交下,悲感傍人,衍为之不乐。自前后奔叛皆希旨称魏为伪唯彧上表启常云魏临淮王。衍体彧雅性,不以为责。及知庄帝践阼,彧以母老请还,辞旨恳切。衍乃以礼遣。彧性至孝,事父母尽礼,自经违离,不进酒肉,容貌憔悴,见者伤之。庄帝追崇武宣王为文穆皇帝,庙号肃祖,母李妃为文穆皇后,将迁神主于太庙,以高祖为伯考。时庄帝意锐,朝臣无敢言者,唯彧与吏部尚书李神俊并有表闻。又追尊兄彭城王为孝宣皇帝,彧又面谏曰:“陛下中兴,意欲宪章前古,作而不法,后世何观?历寻书籍,未有其事。”帝不从。尔朱荣死,除彧司徒公。尔朱世隆率部北叛,诏彧防河阴。及尔朱兆率众奄至,彧出东掖门,为贼所获。见兆,辞色不屈,为群胡所殴薨。彧美风韵,善进止,衣冠之下,雅有容则。博览群书,不为章句。所著文藻虽多亡失,犹有传于世者。‎ ‎(节选自《魏书》卷十八列传第六)‎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自前后奔叛/皆希旨称/魏为伪/唯彧上表/启常云魏临淮王 B.自前后奔叛/皆希旨称魏为伪/唯彧上表启/常云魏临淮王 C.自前后奔叛/皆希旨称/魏为伪/唯彧上表启/常云魏临淮王 D.自前后奔叛/皆希旨称魏为伪/唯彧上表/启常云魏临淮王 ‎ B [解析] 原文标点:自前后奔叛,皆希旨称魏为伪,唯彧上表启,常云魏临淮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名字:古人有名有字,有的还有号,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 B.太庙:封建皇帝为祭拜祖先而营建的庙宇。如欧阳修《伶官传序》“入于太庙,还矢先王”中的“太庙”即为此意。‎ C.河阴:“河”特指黄河,“阴”指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阳”则指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故“河阴”指黄河以北地区。‎ D.避讳:中国封建社会对于君主和尊长的名字,必须避免直接说出或写出,而避讳的方法有代称法、改字法、空字法、缺笔法等。‎ ‎ C [解析] 阴指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阳指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因此河阴指黄河以南地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元彧本名叫元亮,因避讳,所以上表请求改名,皇帝因为他谈吐具有风采神韵,且经常自比荀文若,所以认为他可改名为彧。‎ B.元彧不忘前朝,敢于劝谏。在梁朝他上表时自称魏临淮王,萧衍没有责怪他但感到不乐;面对一意孤行的庄帝,他一再劝谏。‎ C.元彧为人孝顺,心痛族人。他在庄帝继位时因为母亲年老请求回北方;元氏族人被尔朱荣杀害,他得知后抚胸痛哭。‎ D.元彧博览群书,文采斐然,但不为章句之学。所写的文章仍有流传在世的。‎ ‎ B [解析] “在梁朝他上表时自称魏临淮王,萧衍没有责怪他但感到不乐”错误,文中并没有提及萧衍感到不乐。‎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彧抚膺恸哭,遂奔萧衍。衍亦先闻名,深相器待,见彧于乐游园,因设宴乐。‎ 译文:                                    ‎ ‎                                      ‎ ‎(2)陛下中兴,意欲宪章前古,作而不法,后世何观?历寻书籍,未有其事。‎ 译文:                                    ‎ ‎                                      ‎ ‎[答案] (1)元彧抚胸痛哭,便投奔萧衍。萧衍也早就听说了他的名声,十分敬重礼待他。萧衍在乐游园会见元彧,于是设宴奏乐招待他。‎ ‎(2)陛下恢复宗室基业,心中想仿效远古,但是行事不合法度,后代人将怎样看待?遍寻书籍记载,没有这样的事情。‎ 元彧,字文若,从小很有才学,当时很受赞美。侍中崔光见后对人说:“黑头发就担任三公的,应当就是这个人了。”元彧仪态闲雅,谈吐言辞美妙。琅邪王诵也是很有名气的人,见了元彧之后,也不能不为之心醉,忘却疲劳。他奏祭祀郊庙时所用歌词,当时人也大加赞美。元彧原名叫亮,字仕明。当时侍中穆绍跟他同署办事,为了避讳穆绍父亲的名字他便上表请求改名。皇帝下诏说:“仕明谈吐具有风采神韵,经常自比三国时的荀文若,可改名为彧,以取同一体类相似之美。”元彧又请求恢复本来的封爵,皇帝下诏答应,恢复临淮王的封爵,寄食邑于相州的魏郡。正值尔朱荣进入洛阳,杀害元氏族人。元彧抚胸痛哭,便投奔萧衍。萧衍也早就听说了他的名声,十分敬重礼待他。萧衍在乐游园会见元彧,于是设宴奏乐招待他。元彧听到歌声嘘唏而哭,涕泪交加而下,悲伤感动旁人,萧衍为之不奏乐。和元彧一样前来梁朝投奔叛降的人,都迎合旨意称魏为伪朝,只有元彧上表时总是自称魏临淮王。萧衍体谅元彧的本性如此,也不责怪他。当知道庄帝继位时,元彧便以母亲年老为由请求返回,言辞十分恳切。萧衍便以礼相送。元彧非常孝顺,侍奉父母极尽礼节,自从母亲去世以后,再也不吃酒肉,面容憔悴,见到的人都为之伤感。庄帝要追尊父亲武宣王为文穆皇帝,庙号肃祖,母亲李妃为文穆皇后,准备把神主迁入太庙,以孝文帝为伯考。当时庄帝心意坚决,朝臣没有人敢劝说,只有元彧和吏部尚书李神俊有表上奏。庄帝又追尊他哥哥彭城王为孝宣帝。元彧又当面劝谏说:“陛下恢复宗室基业,心中想仿效远古,但是行事不合法度,后代人将怎样看待?遍寻书籍记载,没有这样的事情。”皇帝不肯听从。尔朱荣死后,任元彧为司徒公。尔朱世隆率领部下在北方反叛,皇上下诏令元彧驻守黄河以南地区。当尔朱兆带兵突然到达时,元彧从东掖门出城,被敌人抓获。见到尔朱兆时,他神色不变,不肯屈服,为群胡殴打而死。元彧美于风韵,善知进退,是衣冠士族之中很有容量和规矩的人。他博览群书,但不为章句之学,所写的文章,虽然大多散失,但仍有流传在世的。‎ 二、(2017·湖北百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孙觉,字莘老,高邮人。甫冠,从胡瑗受学。瑷之弟子千数,别其老成者为经社,觉年最少,俨然居其间,众皆推服。登进士第,调合肥主簿。岁旱,州课民捕蝗输之官,觉言:“民方艰食,难督以威。若以米易之,必尽力,是为除害而享利也。”守悦,推其说下之他县。‎ 王安石早与觉善,引用之。时吕惠卿用事,神宗询于觉,对曰:“惠卿即辩而有才,过于人数等,特以为利之故,屈身于安石,安石不悟,臣窃以为忧。”神宗曰:“朕亦疑之。”其后王、吕果交恶。‎ 青苗法行,觉奏条其妄。安石览之,怒,觉适以事诣中书,安石以语动之,曰:“不意学士亦如此!”始有逐觉意。会曾公亮言畿县散常平钱[注],有追呼抑配之扰,安石因请遣觉行视虚实。觉既受命,复奏疏辞行。遂以觉为反覆,出知广德军,徙湖州。松江堤没,水为民患。觉易以石,高丈余,长百里,堤下化为良田。‎ 徙福州。闽俗厚于婚丧,其费无艺。觉裁为中法,使资装无得过百千。令下,嫁娶以百数,葬埋之费亦率减什伍。连徙亳、扬、徐州。徐多盗捕得杀人者五其一仅胜衣疑而讯之曰我耕于野与甲遇强以梃与我半夜挟我东使候诸门不知其他也。问吏:“法何如?”曰:“死。”觉止诛其首,后遂为例。进吏部侍郎。擢御史中丞,数月,以疾请罢。哲宗遣使存劳,赐白金五百两。卒,年六十三。‎ 觉有德量,为王安石所逐。安石退居钟山,觉枉驾道旧,为从容累夕;迨其死,又作文以诔,谈者称之。有《文集》《奏议》六十卷,《春秋传》十五卷。‎ ‎(选自《宋史·孙觉传》,有删改)‎ ‎【注】 散常平钱:青苗钱。‎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徐多盗捕/得杀人者五其一/仅胜衣疑/而讯之/曰/我耕于野与甲/遇强以梃与我/半夜挟我东/使候诸门/不知其他也 B.徐多盗/捕得杀人者五/其一仅胜衣/疑而讯之/曰/我耕于野/与甲遇/强以梃与我/半夜挟我东/使候诸门/不知其他也 C.徐多盗捕/得杀人者五其一/仅胜衣疑/而讯之/曰/我耕于野/与甲遇/强以梃与我/半夜挟我东/使候诸门/不知其他也 D.徐多盗/捕得杀人者五/其一仅胜衣/疑而讯之/曰/我耕于野与甲/遇强以梃与我/半夜挟我东/使候诸门/不知其他也 ‎ B [解析] 原文标点:徐多盗,捕得杀人者五,其一仅胜衣,疑而讯之,曰:“我耕于野,与甲遇,强以梃与我,半夜挟我东,使候诸门,不知其他也。”‎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冠,文中指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时行加冠礼,表示成人。‎ B.登进士第,又可称为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 C.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神宗、哲宗。‎ D.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武官员任免、考核、升降等事务,长官为吏部尚书。‎ ‎ D [解析] “掌管文武官员任免”错,武官任免不是由吏部掌管。‎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孙觉关心百姓。他在合肥任职时,反对官府不利民之政;他在湖州改造堤坝,为民谋利;他纠正福建婚丧的不良风俗,有利百姓。‎ B.孙觉有见识。孙觉认为,吕惠卿能言善辩,有才华,因利益而屈身于王安石,王安石却不明白。后来事实证实了孙觉的看法。‎ C.孙觉得罪王安石,遭到驱逐。他对青苗法有看法,王安石得知后对他很不满,就指使曾公亮说下面青苗钱管理混乱,趁机把孙觉逐出京城。‎ D.孙觉有德行、度量。他早年与王安石交好,后被王安石贬斥,王安石退职后,他主动和王安石来往,王安石死后,他写文章悼念,被人称赞。‎ ‎ C [解析] “指使曾公亮说下面青苗钱管理混乱”与原文不符,‎ 应是恰好曾公亮说下面青苗钱管理混乱。‎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民方艰食,难督以威。若以米易之,必尽力,是为除害而享利也。‎ 译文:                                    ‎ ‎                                      ‎ ‎(2)安石览之,怒,觉适以事诣中书,安石以语动之。‎ 译文:                                    ‎ ‎                                      ‎ ‎[答案] (1)百姓正难以吃上饭,难以用威势来督促他们。如果用米来交换,(他们)一定尽力,这样做可以除去祸害而得到利益。‎ ‎(2)王安石看了,非常生气,孙觉正好因为有事到中书省,王安石用言语动摇孙觉。‎ 孙觉,字莘老,高邮人。刚二十岁,跟从胡瑗学习。胡瑗的弟子有千人,挑选那些老成的人成立了经社,孙觉年纪最小,庄重地处于他们中间,大家都推崇佩服他。考中进士,调任合肥主簿。年成干旱,州府督促百姓捕捉蝗虫交给官府,孙觉说:“百姓正难以吃上饭,难以用威势来督促他们。如果用米来交换,(他们)一定尽力,这样做可以除去祸害而得到利益。”州太守听后感到高兴,推广他的办法下达到其他县。‎ 王安石很早就和孙觉交好,推荐任用他。当时吕惠卿掌权,神宗向孙觉咨询,孙觉回答说:“吕惠卿善辩而有才能,超过常人几等,但为了利益的缘故,委屈自身于王安石,王安石不明白,我私下为他担忧。”神宗说:“我也怀疑这件事。”后来王安石、吕惠卿果然交恶。‎ 青苗法推行,孙觉上奏分条陈述青苗法荒诞。王安石看了,非常生气,孙觉正好因为有事到中书省,王安石用言语动摇孙觉,说:“没想到学士你也这样!”开始有了驱逐孙觉的想法。恰逢曾公亮说京都近旁县的青苗钱,有追叫摊派的现象,王安石趁机请求派孙觉去察看虚实。孙觉接受命令后,又上奏说不愿意去。于是认为孙觉出尔反尔,外调担任广德军知军,改到湖州。松江大堤被淹没,大水给百姓带来灾难。孙觉把大堤换用石头来砌,高一丈多,长一百里,堤下化作良田。‎ 调任福州。福建的风俗很看重婚丧,费用没有限度。孙觉(把费用)定为中等程度,使得服装费用不得超过一百贯。命令下达,嫁娶的费用以百位数来计算,葬埋的费用也都减少了十分之五。接连调任亳州、扬州、徐州。徐州盗贼很多,抓到五个杀人者,其中一人还是少年,(孙觉)怀疑并审问他,他说:“我在田野耕地,和甲相遇,他强行把棍子给我,半夜挟持我东去,让我在门口等着,不知道其他情况。”孙觉问吏人:“依照法律该怎么办?”吏人说:“死罪。”孙觉只杀了他们的首领,后来便成为惯例。升任吏部侍郎。提拔为御史中丞,几个月后,因病请求罢官。哲宗派使臣慰劳他,赏赐白金五百两。去世,享年六十三岁。‎ 孙觉有德行度量,被王安石所驱逐。王安石退居钟山,孙觉屈驾去叙旧,和他几个晚上从容交谈;等到王安石死去,又作文章来哀悼他,议论的人称赞孙觉。著有《文集》《奏议》六十卷,《春秋传》十五卷。‎ 文言文专题综合提能练(二)‎ 一、(2017·安徽省三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何师俭,字桐叔,浙江山阴人。以纳赀,于康熙六十年选授兵部员外郎。奉职勤恳,常数月不出署。雍正元年,迁广西右江道佥事,部请留任一年,世宗命以升衔留任,赐人葠、貂皮。师俭以执法却重贿,忤要人,因诬以避瘴故留部。侍郎李绂昌言曰:“今部曹不名一钱,才者尤劳瘁,苟得郡,争趋之,况监司耶?”期满,复请留,加按察司副使衔。司疏奏皆出其手,他司事难治者亦时委之。‎ 三年,出为江南驿盐道副使,上召对,勉以操守,复赐人葠、貂皮,许上疏言事。四年,调广东粮驿道副使。岁大祲,师俭以存留米五万石给饷,饬所属缓征。或疑专擅获咎,师俭曰:“请而后行,民已苦箠楚矣!”总督孔毓珣与巡抚杨文乾不相能,以师俭署盐法道,欲引以为助。文乾疑为毓珣党,令买铜,将以赔累困之。明年,文乾入觐,‎ 上示以毓珣弹事,亦及师俭,乃知师俭非阿毓珣者。令署按察使,毓珣又疑师俭暱文乾。及文乾卒,劾师俭违禁开矿,侵蚀铜价。逾年,署巡抚傅泰会鞫,事始白。上知其无罪,命往陕西佐治军需。‎ 师俭在兵部,谙悉诸边形势扼塞、战守机宜、刍饷缓急。至凉州,每集议,指画如素习,总督查郎阿深重之。署凉庄道参政。师过凉州,檄至肃州支饷。两路遥远,师俭即以凉州所蓄给之,师行无乏。一日羽书数过,师俭策必调取生兵,峙餦以待。已而果然。肃州师将行,飞檄令截取公私骡马,官民皇皇。师俭曰:“在道官商皆赴肃者,若官顿於途,货弃於地,非军前所宜。进剿未有定期何如听其至肃释所载而后供役军前得人与货亦省刍荛解送之烦是获两利也。檄虽严,吾自当之。”於是官商皆安,军事亦无误。‎ 寻调补西安盐驿道副使。关中旱,诏以湖广米十万石自商州龙驹寨运陕西。师俭董其役,未半,大雨谿涨,骡马少,不足供转输。商於山中无顿积所,水次隘,运艘不齐。师俭以秋穀将登,请止运,民亦不饥。军中马缺,檄取驿马。师俭谓:“置邮传命,如人身血脉,不能一日废。”拒不可,事竟寝。‎ 擢按察使,数平疑狱。吏有故入人罪者,必按如法,虽贵势贤亲不徇纵。十三年,以目疾乞休。高宗即位,赦诏至,时目已失明,令吏诵案牍,谛听,得邀赦典者,立出之而后上陈。留两月,毕其事始归。后卒於家,陕西祀名宦。‎ ‎(节选自《清史稿·列传八十七·何师俭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进剿未有定/期何如/听其至肃释所载/而后供役军前/得人与货亦省/刍荛解送之/烦是获两利也 B.进剿未有定期/何如听其至肃/释所载而后供役/军前得人与货/亦省刍荛解送之烦/是获两利也 C.进剿未有定期何如/听其至肃释所载/而后供役/军前得人与货亦省/刍荛解送之烦/是获两利也 D.迸剿未有定期/何如听其至肃/释所载而后供役军前/得人与货亦省/刍荛解送之/烦是获两利也 ‎ B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正确断句为“进剿未有定期,何如听其至肃,释所载而后供役,军前得人与货,亦省刍荛解送之烦,是获两利也”。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考点一般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如此题中的“进剿未有定期(“何如”表转折断开)何如听其至肃(并列成分)释所载而后供役(主语变化)军前得人与货(并列)亦省刍荛解送之烦(主语转换)是获两利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纳赀,封建社会的选官办法,即交纳一定的钱财就可以取得入选做官的资格,实质上是公开的买官卖官。‎ B.兵部,古代官署名,六部之一。相当于今日的国防部,掌管选用武官及兵籍、军械、军令等。其长官为兵部尚书。‎ C.羽书,插有鸟羽的紧急军事文书。《汉书》注:“以木简为书,长尺二寸,用征召也。其有急事,则加以鸟羽插之。”‎ D.刍荛,割草打柴的人,指代乡野间见闻不多无知浅陋的人或普通百姓。常用“刍荛之见”来批评别人见识短浅。‎ ‎ D [解析] 本题考查识记文化常识的能力。D项中“常用‘刍荛之见’来批评别人见识短浅”表述错误。刍荛之见:认为自己的意见很浅陋的谦虚说法。‎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雍正元年,何师俭被提拔到广西担任右江道佥事。因为他执法公正、拒绝受贿,被他得罪的权贵就诬告他想逃避瘴气,于是他又被滞留在兵部担任员外郎。‎ B.何师俭调任广东的那年,庄稼歉收,何师俭担心老百姓遭受疾苦,‎ 就自作主张把存留的五万石粮拿出来作为应急粮饷,并告诫下属官吏暂缓征收赋税。‎ C.何师俭在兵部时,就对各个地方的地势要塞、攻打守备的时机和军粮供应的情况很熟悉。到凉州后,他对每次集会讨论的事情都了如指掌,受到总督的赏识。‎ D.何师俭晚年时已双目失明,但是仍然勤于政事,有时还让随从官吏把文书的内容读给自己听。在家中去世后,陕西曾修建祠堂来纪念这位名臣。‎ ‎ A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A.根据原文第一段“雍正元年,迁广西右江道佥事,部请留任一年,世宗命以升衔留任,赐人葠、貂皮。师俭以执法却重贿,忤要人,因诬以避瘴故留部”可以推断A项中“于是他又被滞留在兵部担任员外郎”系曲解文意。‎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明年,文乾入觐,上示以毓珣弹事,亦及师俭,乃知师俭非阿毓珣者。‎ 译文:                                    ‎ ‎                                      ‎ ‎(2)擢按察使,数平疑狱。吏有故入人罪者,必按如法,虽贵势贤亲不徇纵。‎ 译文:                                    ‎ ‎                                      ‎ ‎[解析] 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明年”“示”“擢”“数”“徇”等实词和定语后置句、判断句的落实。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 ‎[答案] (1)第二年,杨文乾入朝拜见皇帝时,皇帝让他看孔毓珣弹劾他的奏章,弹劾中也涉及了何师俭,才知道何师俭不是阿谀孔毓珣的。‎ ‎(2)升任按察使之后,多次查清疑难案件。有故意陷害别人的官吏,也必定按法律惩办他们,即使是显要权贵亲近之人也不徇私放纵。‎ 何师俭,字桐叔,浙江山阴人。通过捐财物在康熙六十年被选任为兵部员外郎。他工作勤恳,经常几个月都不出官府。雍正元年,升职为广西右江道佥事,兵部又奏请让他留任了一年,世宗皇帝下令使他升官衔留在兵部做事,并赐给他人参、貂皮。何师俭因为严格执法拒收贿赂,得罪了显要人物,被诬告是因为想逃避广西的瘴气故意留在兵部不走。侍郎李绂直言:“现在部里各司官员都不值钱,有才干的人尤其劳累不堪,如果能外任为官,大家都争着去,更何况部里监司呢?”一年期满后,又请求留任,又被加授按察司副使官衔。司里的疏书奏章都出自他手,别的部门有难以处理的事有时也交给他办。 ‎ 雍正三年,外任为江南驿盐道副使,皇帝召他面见对谈,勉励他保持操行,又赐给他人参、貂皮,准他直接上书谈事。雍正四年,调任为广东粮驿道副使。那年广东遭受大灾,何师俭用存留的五万石米粮供作应急粮饷,约束所属官吏暂缓征收税赋。有人担心擅自作主会犯错获罪,何师俭说:“先请示下来再施行,老百姓就要困苦不堪了。”总督孔毓珣与巡抚杨文乾相敌视,因为何师俭任盐法道,都想拉拢何师俭作为自己的助力。杨文乾怀疑何师俭是孔毓珣的同党,就令何师俭买铜,打算让他陷入赔钱的困境。第二年,杨文乾入朝拜见皇帝时,皇帝让他看孔毓珣弹劾他的奏章,弹劾中也涉及了何师俭,才知道何师俭不是阿谀孔毓珣的。(他就推荐)让何师俭担任按察使,孔毓珣又怀疑何师俭亲近杨文乾。等到杨文乾去世,孔毓珣便弹劾何师俭违反禁令开矿,侵扰铜价。第二年,代理巡抚的傅泰会审之后,事情才真相大白。皇上知道何师俭无罪,便命他前往陕西辅佐、管理军需。 ‎ 何师俭在兵部,熟悉了各边境地区的形势和重点、战与守的分寸、粮饷供应的缓急。到凉州之后,每次开会议事,指点事务就像做习惯了的一样,总督查郎阿很看重他。让他代理凉庄道参政。军队经过凉州,传达下来的公文让他们到肃州领取饷银。两边路途遥远 ‎,何师俭就用凉州所存的银两先支付军需,使军队行动不缺粮饷。有一天行军公文过往好几遍,何师俭想到肯定有新军队调动过来,就(提前)支好帐篷等着。不久果然是这样。肃州军队将要行经此地,送来急信要求截住、征用沿途公家和私人的骡马牲畜,地方官和百姓都人心惶惶。何师俭说:“这路上的官员商人都是赶往肃州的,如果官员困在路上,货物丢在途中,都对军队行动不利。进军剿匪还没有定期,不如让他们都先到肃州,放下人员、货物之后再供军队役使。军方得到了人员和货物,也省去了交接押运的麻烦,两方面各得便利。文书说得虽严,我来承担这个责任。”就这样官员商旅都安心了,军事也没有耽误。 ‎ 不久何师俭补缺调任西安盐驿道副使。关中发生旱灾,下令把湖广地区的十万石米粮从商州龙驹寨送往陕西。何师俭主持这次运输,没运过一半,天降大雨,河溪水涨,骡马又少,不足以供应运输所需。商於山里没有积存粮食的地方,水路也不通畅,运输的船也不齐备。何师俭以秋粮收获在即为由,请求停止送粮,百姓也不会挨饿。当时军中缺乏马匹,发文要征用驿站用的马匹。何师俭说:“设置邮政驿站传达命令,如同人身体的血脉,一天也不能废掉。”拒绝了征用文书,这事最终就没有实行。 ‎ 升任按察使之后,多次查清疑难案件。有故意陷害别人的官吏,也必定按法律惩办他们,即使是显要权贵亲近之人也不徇私放纵。雍正十三年,何师俭以眼病为由请求退休。高宗登上帝位之后,大赦的诏命下达,当时何师俭已经双目失明,就让吏员将文书读给自己听,遇到赦免名单上有名字的人,立刻就释放了,然后再上报。停留任上两个月,做完了自己的事务才回家。后来何师俭在家中逝世,陕西为他修建祠堂来纪念这位名臣。‎ 二、(2017·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司马朗字伯达,河内温人也。九岁,人有道其父字者,朗曰:“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客谢之。十二,试经为童子郎,监试者以其身体壮大,疑朗匿年,劾问。朗曰:“朗之内外,累世长大,朗虽稚弱,无仰高之风,损年以求早成,非志所为也。”监试者异之。‎ 后关东兵起,故冀州刺史李邵家居野王,近山险,欲徙居温。朗谓邵曰:“唇齿之喻,岂唯虞、虢?温与野王即是也;今年去彼而居此,是为避朝亡之期耳。且君,国人之望也,今寇未至而先徙,带山之县必骇,是摇动民之心而开奸宄之原也,窃为郡内忧之。”邵不从。边山之民果乱,内徙,或为寇抄。‎ 是时董卓迁天子都长安,卓因留洛阳。朗父防为治书御史,当徙西,以四方云扰,乃遣朗将家属还本县。或有告朗欲逃亡者,执以诣卓,卓谓朗曰:“卿与吾亡儿同岁,几大相负!”朗因曰:“明公以高世之德,遭阳九之会,清除群秽,广举贤士,此诚虚心垂虑,将兴至治也。威德以隆,功业以著,而兵难日起,州郡鼎沸,郊境之内,民不安业,捐弃居产,流亡藏窜,虽四关设禁,重加刑戮,犹不绝息,此朗之所以于邑也。”‎ 朗知卓必亡,恐见留,即散财物以赂遗卓用事者,求归乡里。到谓父老曰:“董卓悖逆为天下所仇此忠臣义士奋发之时也郡与京都境壤相接洛东有成皋北界大河天下兴义兵者若未得进其势必停于此。此乃四分五裂战争之地,难以自安,不如及道路尚通,举宗东黎阳。黎阳有营兵,赵威孙乡里旧婚,为监营谒者,统兵马,足以为主。若后有变,徐复观望未晚也。”父老恋旧,莫有从者,惟同县赵咨,将家属俱与朗往焉。后数月,关东诸州郡起兵,众数十万,皆集荧阳及河内。诸将不能相一,纵兵抄掠,民人死者且半。久之,关东兵散,太祖与吕布相持于濮阳,朗乃将家还温。时岁大饥,人相食,朗收恤宗族,教训诸弟,不为衰世解业。建安二十二年,遇疾卒,时年四十七。‎ ‎ (节选自《三国志·司马朗传》)‎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董卓悖逆/为天下所仇此/忠臣义士奋发之时也/郡与京都境壤/相接洛东/有成皋北/界大河天下/兴义兵者若未得进/其势必停于此 B.董卓悖逆/为天下所仇/此忠臣义士奋发之时也/郡与京都境壤/相接洛东/有成皋北/界大河天下/兴义兵者若未得/进其势必停于此 C.‎ 董卓悖逆/为天下所仇/此忠臣义士奋发之时也/郡与京都境壤相接/洛东有成皋/北界大河/天下兴义兵者若未得进/其势必停于此 D.董卓悖逆/为天下所仇此/忠臣义士奋发之时也/郡与京都境壤相接/洛东有成皋/北界大河/天下兴义兵者若未得进/其势必停于此 ‎ C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此题,可以先整体阅读文段,依据上下文推断本句的意思:董卓犯上作乱,被天下人仇恨,这正是忠臣义士发奋有为的时候。我们郡和京城境界相连,洛阳城东面有成皋,北面毗连黄河,天下兴起义兵的人们如果不能前进,那情势必然使他们停留在这里。据此断句,同时还可以根据文段中虚词“也”断句。‎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童子郎”是汉魏时授予通晓儒经的年幼者的称号。如李贤对《后汉书·戚洪传》加注说“汉法,孝廉经试者为郎。洪以年幼才俊,故拜童子郎也。”‎ B.“刺史”一职开始设置于西晋时期。原为巡察官名,后来成为州郡最高行政长官。‎ C.“阳九之会”,古代数学家认为四千六百一十七岁为一元,初入元一百零六岁,内有灾岁九,称为“阳九”。指灾难之年或厄运。‎ D.“州郡”是州和郡的统称,均为古代行政区。州基本沿袭九州之风,郡则始于战国,完善于秦汉。‎ ‎ B [解析] 本题考查识记文化常识的能力。B项中,“刺史”职位始设于汉武帝时期,此题可从原句朝代时期判断“西晋”错。‎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十二岁时,司马朗通过通经考试成为童子郎,后因身材高大健硕而被监考的人怀疑他隐瞒了年龄,就询问他。‎ B.司马朗担任御史期间,遭遇天下大乱,不能西行,司马朗主动请求带领家人返回本县避祸,被董卓责问。‎ C.司马朗回到故乡后,对乡亲阐述了董卓之乱的不利形势,希望他们举家迁往黎阳,寻找投奔之所,但除赵咨外,没有谁跟着他离开。‎ D.司马朗对宗族子弟要求严格,不因为是衰乱时期就放松学业。‎ ‎ B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B项中“司马朗主动请求带领家人返回本县避祸”错,从原文第三段“朗父防为治书御史,当徙西,以四方云扰,乃遣朗将家属还本县。或有告朗欲逃亡者”可知司马朗并非主动请求,且文中是说司马朗的父亲担任御史。‎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九岁,人有道其父字者,朗曰:“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客谢之。‎ 译文:                                    ‎ ‎                                      ‎ ‎(2)诸将不能相一,纵兵抄掠,民人死者且半。久之,关东兵散,太祖与吕布相持于濮阳,朗乃将家还温。‎ 译文:                                    ‎ ‎                                      ‎ ‎[解析] 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1)道:直呼;慢:轻慢;亲:父母;者……也:表判断;谢:道歉。(2)相一:互相统一;且:将近;久之:过了一段时间;相持:相互对峙;将:带领。‎ ‎[答案] (1)九岁时,有人直接叫他父亲的名字,司马朗说:“轻慢别人父母的人,也就是不尊敬自己父母的人。”这个客人就向他道歉。‎ ‎(2)将领们不能统一行动,放纵士兵抢掠,被杀死的百姓近一半。过了很久,关东的兵散去,太祖和吕布在濮阳一带相互对峙,司马朗才带着家人回到温地。‎ 司马朗,字伯达,河内温地人。九岁时,有人直接叫他父亲的名字,司马朗说:“轻慢别人父母的人,也就是不尊敬自己父母的人。”这个客人就向他道歉。他十二岁时,‎ 通过通经考试成为童子郎,监考的人因为司马朗身体健壮高大,怀疑他隐瞒了年龄,就讯问他。司马朗说:“我的父族和母族,历代人都长得个头高大,我虽然年幼,却没有希望高攀的习性,少报年龄来求得早有成就,这不是我立志要做的事。”监考的人对他的话感到惊讶。‎ 后来关东的军队起事,原冀州刺史李邵家住在野王,靠近山势险要的地方,他打算迁居到温地。司马朗对李邵说:“唇齿相依的比喻难道只是指虞国和虢国吗?温地和野王两地也正是这样;现在您离开那里而居住到这里,只是躲避早上灭亡的时刻罢了。况且您是郡国百姓中享有名望的人,现在敌寇还没有到来您就先迁走,依傍山地的各县百姓必定发生骚乱,这样就会动摇民心而成为违法乱纪的根源,我私下为郡内百姓的安危感到担忧。”李邵没有听从他的劝告。沿山一带的百姓果然发生骚乱,他们向内迁徙,有的还进行抢劫。‎ 这时董卓迁移天子改都长安,董卓仍留在洛阳。司马朗的父亲司马防担任治书御史,应当向西迁移,因为天下各地纷乱如云,就派司马朗带着家属返回本县。有人告发司马朗打算逃跑,把他抓起来送到董卓那里,董卓对司马朗说:“你和我死去的儿子同岁,怎么这样辜负我!”司马朗于是就说:“您凭借高出世俗的美德,恰逢天下遭遇灾难的机会,清除众多的恶人,广泛推举贤能的人才,这确实是您的虚心纳下,殚精竭虑的结果,(这样下去)将会出现兴旺以致大治的局面。您的威势和德行因此盛大,您的功勋和业绩因此显著,然而战争灾难一天天兴起,各州郡纷乱不安,郊野四境之内,百姓不能安居乐业,他们抛弃了住房财产,到处流浪逃窜,虽然四面的关口设卡制止,对逃亡的人加重刑罚惩治,但仍然不能禁绝止息,这就是我回乡的原因。”‎ 司马朗知道董卓必定败亡,害怕自己被留下,就分送财物给董卓手下管事的人,请求返回故乡。他回到故乡后对父老们说:“董卓犯上作乱,被天下人仇恨,这正是忠臣义士发奋有为的时候。我们郡和京城境界相连,洛阳城东面有成皋,北面毗连黄河,天下兴起义兵的人们如果不能前进,那情势必然使他们停留在这里。这里是军队四分五裂交战争夺的地方,很难使自己安居下去,不如趁现在道路还可以通行,带领整个宗室向东迁往黎阳。黎阳有军营,赵威孙过去同我们乡里有姻亲,担任监营谒者,统领军队,足可以做我们的首领。如果以后有变化,再慢慢观望也不晚。”父老们留恋故土,没有跟着司马朗迁走的,只有同县的赵咨,带着家眷一起和司马朗迁往黎阳。几个月后,关东各州郡起兵,聚众几十万人,都集结在荥阳、河内一带。将领们不能统一行动,放纵士兵抢掠,被杀死的百姓近一半。过了很久,关东的兵散去,太祖和吕布在濮阳一带相互对峙,司马朗才带着家人回到温地。这一年发生大饥荒,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司马朗收留抚恤宗族里的人,教育自己的弟弟们,不因为是衰乱时期就放松学业。 建安二十二年,因患病去世,当时四十七岁。‎ 文言文专题综合提能练(三)‎ 一、(2017·常德市第一中学高三月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王戎,字濬冲,琅邪临沂人也。父浑,凉州刺史。戎幼而颖悟,神彩秀彻。视日不眩,裴楷见而目之曰:“戎眼灿灿,如岩下电。”年六七岁,于宣武场观戏,猛兽在槛中虓①吼震地,众皆奔走,戎独立不动,神色自若。魏明帝于阁上见而奇之。又尝与群儿嬉于道侧,见李树多实,等辈竞趣之,戎独不往。或问其故,戎曰:“树在道边而多子,必苦李也。”取之信然。‎ 阮籍与浑为友。戎年十五,随浑在郎舍。戎少籍二十岁而籍与之交籍每适浑俄顷辄去过视戎良久然后出谓浑曰濬冲清赏非卿伦也共卿言不如共阿戎谈。及浑卒于凉州,故吏赙②赠数百万,戎辞而不受,由是显名。戎尝与阮籍饮,时兖州刺史刘昶字公荣在坐,籍以酒少,酌不及昶,昶无恨色。戎异之,他日问籍曰:“彼何如人也?”答曰:“胜公荣,不可不与饮;若减公荣,则不敢不共饮;惟公荣可不与饮。”戎每与籍为竹林之游,戎尝后至,籍曰:“俗物已复来败人意。”戎笑曰:“卿辈意亦复易败耳!‎ 钟会伐蜀,过与戎别,问计将安出。戎曰:“道家有言,‘为而不恃’,非成功难,保之难也。”及会败,议者以为知言。‎ 征为侍中。南郡太守刘肇赂戎筒中细布五十端,为司隶所纠,以知而未纳,故得不坐,然议者尤之。帝谓朝臣曰:“戎之为行,岂怀私苟得,正当不欲为异耳!”帝虽以是言释之,然为清慎者所鄙,由是损名。‎ 戎在职虽无殊能,而庶绩修理。后迁光禄勋、吏部尚书,以母忧去职。性至孝,不拘礼制,饮酒食肉,或观弈棋,而容貌毁悴,杖然后起。时和峤亦居父丧,以礼法自持,量米而食,哀毁不逾于戎。帝谓刘毅曰:“和峤毁顿过礼,使人忧之。”毅曰:“峤虽寝苫食粥,乃生孝耳。至于王戎,所谓死孝,陛下当先忧之。”戎先有吐疾,居丧增甚。帝遣医疗之,并赐药物,又断宾客。永兴二年,薨于郏县,时年七十二。‎ ‎(节选自《晋书·王戎传》)‎ ‎【注】 ①虓(xiāo):怒吼。②赙(fù):赠送财物助人治丧。‎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戎少/籍二十岁/而籍与之交/籍每适浑俄顷/辄去过视/戎良久然后出/谓浑曰/濬冲清赏/非卿伦也/共卿言/不如共阿戎谈 B.戎少籍二十岁/而籍与之交/籍每适浑/俄顷辄去/过视戎/良久然后出/谓浑曰/濬冲清赏/非卿伦也/共卿言/不如共阿戎谈 C.戎少/籍二十岁/而籍与之交/籍每适浑/俄顷辄去过视/戎良久然后出/谓浑曰/濬冲清赏/非卿伦也/共卿言不如/共阿戎谈 D.戎少籍二十岁/而籍与之交/籍每适浑/俄顷辄去/过视戎/良久然后出/谓浑曰/濬冲清赏/非卿伦也/共卿言不如/共阿戎谈 ‎ B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首先应将句子回归文本,结合语境理解大意。通读上下文理解大意,再抓“戎、籍、二十岁、浑”等名词断句。断完之后还要重新读一遍,看有无讲不通的地方或者违反情理的地方。原文标点:戎少籍二十岁,而籍与之交。籍每适浑,俄顷辄去,过视戎,良久然后出,谓浑曰:“濬冲清赏,非卿伦也。共卿言,不如共阿戎谈。”‎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凉州”,古代划分中国为九州。《尚书·禹贡》把凉州与冀、兖、青、徐、扬、荆、豫、雍等并称为九州。‎ B.“帝”,皇帝,常用于他人讲述时;皇帝自述时以“朕”自称,以“孤”自谦,以“寡”“寡人”对下谦称。‎ C.“母忧”,母亲的丧事;丁忧,遭逢父母丧事。旧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三年内不做官,不婚娶,不赴宴,不应考。‎ D.《晋书》,唐代房玄龄等人合著,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等合称“二十四史”。‎ ‎ A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把握情况。A项,“凉州”应为“梁州”。‎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戎小时候视力极佳,看太阳时眼睛不花,裴楷看见后称赞说:“王戎眼睛有光芒,像山崖下的电光。”‎ B.阮籍与王浑、王戎俱为好友。阮籍每次拜访王浑,时间都很短暂,但与王戎交谈的时间却很长,主要是阮籍认为王戎比王浑清逸可赏。‎ C.王戎不拘礼法,在母亲去世后仍然饮酒吃肉,经常下棋娱乐,以致容貌憔悴,拄着拐杖才能站起来。‎ D.和峤在服丧期间,用礼法约束自己,吃饭限量,皇帝认为和峤哀伤过度,并为此担忧,但刘毅认为王戎比和峤更让人感到忧虑。‎ ‎ C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C项,曲解文意,王戎容貌憔悴是因为“性至孝”。‎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戎异之,他日问籍曰:“彼何如人也?”‎ 译文:                                    ‎ ‎                                      ‎ ‎(2)帝虽以是言释之,然为清慎者所鄙,由是损名。‎ 译文:                                    ‎ ‎                                      ‎ ‎[解析] 第一句中,关键词是“异”的意动用法,以……为异;“彼何如人也”疑问句。第二句中,重点的实词“释”,解释;“清慎”,清廉谨慎;“鄙”,鄙视;“损”,损害。‎ ‎[答案] (1)王戎感到奇怪,有一天问阮籍说:“他是什么样的人?”‎ ‎(2)皇帝虽然用这样的话解释此事,然而王戎被清廉谨慎的人鄙视,因此损害了名声。‎ 王戎,字濬冲,琅邪临沂人。父亲王浑,是凉州刺史。王戎幼年聪明,神采飞扬。看太阳眼睛不花,裴楷发现后看着他说:“王戎眼睛有光芒,像山崖下的电光。”六七岁时,在宣武场看戏,猛兽在栅栏里吼声震地,众人都吓跑了,王戎一个人站在那里不动,神色镇定。魏明帝在阁上见到而称奇。又曾与一群儿童在路旁玩耍,见到李子树上有很多果实,大家争着去摘,唯独王戎不去。有人问他原因,王戎说:“树在路边而果实多,必定是苦李。”摘到后果然是苦的。‎ 阮籍与王浑是朋友。王戎十五岁时,跟随父亲王浑在郎舍。王戎比阮籍小二十岁,而阮籍与他结交。阮籍每次去王浑处,一会儿就走,去看王戎,很久才出来。阮籍对王浑说:“濬冲清洁高尚,非你可比。与你说话,不如与阿戎交谈。”等到王浑死在凉州,旧交的官吏赠送几百万钱用来治丧,王戎推辞不接受,因此名声远扬。王戎曾与阮籍饮酒,当时兖州刺史刘昶字公荣在座,阮籍因为酒少,不给刘昶斟酒,刘昶没有遗憾的样子。王戎感到奇怪,有一天问阮籍说:“他是什么样的人?”回答说:“(酒量)胜过公荣的人,不能不和他一起饮酒;如果不如公荣,就不敢不一同饮酒;惟独公荣可以不和他一起饮酒。”王戎常与阮籍作竹林之游,王戎曾后到,阮籍说:“俗人又来败坏我的兴致。”王戎笑着说:“你的兴致也太容易败坏了!”‎ 钟会讨伐蜀,路过时与王戎告别,问有何计策。王戎说:“道家有这样的话,‘做而不居功’,建立功业不难,保住功业就难了。”等到钟会失败,议论的人认为这是有见解的言论。‎ 召王戎为侍中。南郡太守刘肇用五十端筒中细布贿赂王戎,被司隶纠劾,由于知道但没接受,所以没有论罪,然而议论的人指责他。皇帝对朝中大臣说:“王戎的行为,难道是怀有私心贪得吗?而是不愿做异于他人的事罢了!”皇帝虽然用这样的话解释此事,然而王戎被清廉谨慎的人鄙视,因此损害了名声。‎ 王戎任职虽然没有特殊才能,但治理有方。后来升任光禄勋、吏部尚书,因母亲丧事离职。他生性极孝,不拘于礼法,饮酒吃肉,或看人下棋,然而容貌憔悴,拄着拐杖才能站起。当时和峤在为父亲服丧,用礼法约束自己,吃饭限量,但哀伤没有超过王戎。皇帝对刘毅说:“和峤哀伤超过礼制,让人为他担忧。”刘毅说:“和峤虽然睡草席吃稀饭,但不过是生孝。至于王戎,那是所谓的死孝,陛下该先为王戎担忧。”王戎先前有呕吐的疾病,居丧呕吐更重。皇帝派医生为他治疗,并赐给他药物,又断了宾客。永兴二年,在郏县去世,时年七十二岁。‎ 二、(2017·重庆市南开中学高三月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何充,字次道,庐江灊人。充风韵淹雅,文义见称。初辟大将军王敦掾,转主簿。敦兄含时为庐江郡,贪污狼藉,敦尝于座中称曰:“家兄在郡定佳,庐江人士威称之。”充正色曰:“充即庐江人,所闻异于此。”敦默然。傍人皆为之不安,充晏然自若。由是忤敦,左迁东海王文学。寻属敦败,累迁中书侍郎。成帝即位,迁给事黄门侍郎。出为东阳太守,在郡甚有德政,荐征士虞喜,拔郡人谢奉、魏等以为佐吏。王导、庾亮并言于帝曰:“何充器局方概有万夫之望必能总录朝端为老臣之副臣死之日愿引充内侍则外誉唯缉社稷无虞矣。”由是加吏部尚书,进号冠军将军,又领会稽王师。及导薨,转护军将军。寻迁尚书令,加左将军。充以内外统任,宜相纠正,若使事综一人,于课对为嫌,乃上疏固让。许之。‎ 庾冰兄弟以舅氏辅王室,虑易世之后,戚属转疏,谋立康帝[注],即帝母弟也。每说帝以国有强敌,宜须长君,帝从之。充建议曰:“父子相传,先王旧典,忽妄改易,惧非长计。故武王不授圣弟,即其义也。昔汉景亦欲传祚梁王,朝臣咸以为亏乱典制,据而弗听。今琅邪践阼,如孺子何!社稷宗庙,将其危乎!”冰等不从。既而康帝立,帝临轩,冰、充侍坐。帝曰:“朕嗣鸿业,二君之力也。”充对曰:“陛下龙飞,臣冰之力也。若如臣议,不睹升平之世。”帝有惭色。俄而帝疾笃,冰、翼意在简文帝,而充建议立皇太子,奏可。及帝崩,充奉遗旨,便立太子,是为穆帝,冰、翼甚恨之。献后临朝,诏曰:“骠骑任重,可以甲杖百人入殿。”复加侍中,羽林骑十人。‎ 充居宰相,虽无澄正改革之能,而强力有器局,临朝正色,以社稷为己任,凡所选用,皆以功臣为先,不以私恩树亲戚,谈者以此重之。然所昵庸杂,信任不得其人,而性好释典,崇修佛寺,供给沙门以百数,糜费巨亿而不吝也。亲友至于贫乏,无所施遣,以此获讥于世。永和二年卒,时年五十五,赠司空,谥曰文穆。‎ ‎(节选自《晋书·何充传》)‎ ‎【注】 康帝:时为琅邪王。‎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何充器局/方概有万夫之望/必能总录朝端/为老臣之副/臣死之日/愿引充内侍/则外誉唯缉/社稷无虞矣 B.何充器局方概/有万夫之望/必能总录朝端/为老臣之副/臣死之日/愿引充内侍/则外誉唯缉/社稷无虞矣 C.何充器局方概/有万夫之望/必能总录朝端为老/臣之副/臣死之日/愿引充内侍/则外誉唯缉/社稷无虞矣 D.何充器局/方概有万夫之望/必能总录朝端为老/臣之副/臣死之日/愿引充内侍/则外誉唯缉/社稷无虞矣 ‎ B [解析] 原文标点:何充器局方概,有万夫之望,必能总录朝端,为老臣之副。臣死之日,愿引充内侍,则外誉唯缉,社稷无虞矣。‎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掾,原为佐助的意思,后为副官佐或官署属员的通称。根据分管事务的不同,有不同的掾史,如户曹掾史、水曹掾史、医曹掾史、仓曹掾史等。‎ B.征士指的是不就朝廷征辟的士人。可见,魏晋以后,选择人才方面虽有九品官人法,但自汉代起存在的征辟制还有保留。‎ C.宗庙是祭祀祖先的专用房屋。宗庙制度规定,天子立七庙,诸侯立五庙,大夫立三庙,士立一庙,庶人不准设庙。‎ D.崩,古时指皇帝死亡。古代等级森严,天子之死谓“崩”或“驾崩”,诸侯、皇室成员等之死谓“薨”,士之死谓“不禄”,庶人之死谓“卒”。‎ ‎ D [解析] 庶人只能称为“死”,“卒”指的是大夫之死,由本文可推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何充风韵深沉高雅,凭借文章德行著称,为人正直,因王敦之兄王含之事开罪于王敦,又因拥立皇帝之事得罪了康帝,故屡遭贬谪。‎ B.何充认为一些重要职位应分人统管,这样可以互相纠正错误,否则就会造成让事情专管于一人的局面,而且对此人的考核也难以公正。‎ C.康帝病重期间,庾冰、庾翼想立简文帝,然而何充提出了立皇太子的建议,并在康帝驾崩后奉遗诏,立太子为帝,这便是晋穆帝。‎ D.何充酷爱佛教,大修寺庙,供养的和尚以百计,浪费亿万而不吝惜。然而亲戚朋友贫困,他却没有任何施舍馈赠,世人对此颇有微词。‎ ‎ A [解析] 错误有二,一是得罪康帝,于文无据;二是屡遭贬谪错。‎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昔汉景亦欲传祚梁王,朝臣咸以为亏乱典制,据而弗听。今琅邪践阼,如孺子何!‎ 译文:                                    ‎ ‎                                      ‎ ‎(2)以社稷为己任,凡所选用,皆以功臣为先,不以私恩树亲戚,谈者以此重之。‎ 译文:                                    ‎ ‎                                      ‎ ‎[解析] 关键词语:“传祚”“咸”“亏乱”“弗”“树”“重”。‎ ‎[答案] (1)从前汉景帝也打算传位给其弟梁王,百官都认为毁乱典章制度,不能接受。如今琅邪王继位,年幼的太子怎么办!‎ ‎(2)以国家兴旺为己任,凡是选任官职,都把功臣放在前面,不因为私人情义提拔内亲外戚,谈论的人因此敬重他。‎ 何充,字次道,庐江郡庐江府淆城县人。何充风韵深沉高雅,以文章德行著称。最初任大将军王敦的属官,转任主簿。王敦之兄王含当时为庐江太守,贪污腐败,行为不检,王敦曾于座中向众人称道:“家兄在郡为官,肯定清廉,庐江人士倍加称赞。”何充正色道:“我何充就是庐江人,所听到的与大将军所言不同。”王敦默然不语。旁人都替何充深感不安,何充泰然自若。由此得罪了王敦,降职为东海王文学。不久适值王敦叛乱失败,何充便升职为中书侍郎。成帝即位后,何充迁职为给事黄门侍郎。出任东阳太守,在郡为官,颇有德政,举荐不应朝廷征召之士虞喜,选拔郡里贤达谢奉、魏等为郡府佐吏。王导、庾亮一起向成帝进言说:“何充才识度量过人,严谨而公正,有万夫所归的声望,必能掌管朝政,为老臣之助手。老臣辞世之日,愿陛下接受何充为近侍,天下将会安定,社稷无忧了。”因此何充升为吏部尚书,晋封冠军将军,又兼任会稽王师。王导逝世后,何充转任护军将军。不久何充升迁为尚书令,封左将军。何充认为内外要职分人统领,可以互相纠正对方缺点,如果让事情专管于一人,那么对此人的考核就难以公正,于是上书坚决辞掉尚书令等职务。朝廷许可。‎ 庾冰兄弟以国舅身份辅佐朝廷,担心新帝即位之后,自己与皇帝的关系疏远,因而策划拥立康帝,就是成帝的胞弟。(他们)常劝说成帝,说国家面临强敌威胁,必须立年长成熟的君主,成帝听从其主张。何充建议说:“父子传位,是先王既定的法典,忽然妄加改变,恐怕不是利国的良策。所以武王不传位给有圣德的弟弟,是遵循大义。从前汉景帝也打算传位给其弟梁王,百官都认为毁乱典章制度,不能接受。如今琅邪王继位,年幼的太子怎么办!国家社稷,灾祸将至!”庾冰等不听。不久康帝继位,康帝来到殿前,庾冰、何充两边侍坐。康帝说:“朕继皇位,是两位爱卿之力。”何充说:“陛下即位,是庾冰一人之力。若依愚臣的主张,陛下就不能君临天下了。”康帝面有愧色。不久康帝病重,庾冰、庾翼意在立简文帝,而何充建议立皇太子,被康帝采纳。及至康帝驾崩,何充奉遗诏,立太子为帝,这便是晋穆帝,庾冰、庾翼十分怨恨何充。献后临朝听政,下诏说:“骠骑将军何充责任重大,允许带甲杖卫士百人入殿。”又加封何充为侍中,赐羽林军骑士十人。‎ 何充身居宰相,虽无修正改革之能,但刚强果敢,才识度量过人,执掌国政,正气凛然,以国家兴旺为己任,凡是选任官职,都把功臣放在前面,不因为私人情义提拔内亲外戚,谈论的人因此敬重他。然而他所亲近的多有平庸乱杂之人,信任也不得其人,而且酷爱佛教,大修寺庙,供养的和尚以百计,浪费亿万而不吝惜。亲戚朋友贫困短缺,他却没有任何施舍馈赠,由此遭受世人的讥议。何充于永和二年(346)去世,终年五十五岁。朝廷封赠为司空,谥号为文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