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3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青冈县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B卷语文试题 Word版
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青冈县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B卷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共5页。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和机读卡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秦汉、唐宋、明清中国建筑艺术基本保持和延续着相当一致的美学风格,即实践理性精神。 世界各民族的主要建筑多半是供养神的庙堂,如希腊神殿、哥特式教堂等。而中国的大都是宫殿建筑,供世上活着的君主们居住。中国祭拜神灵在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世间居住的中心,而不在脱离世俗生活的特别场所。中国建筑不重在给人强烈的刺激或认识,而重在生活情调的感染熏陶,它不是—礼拜才去一次的灵魂洗涤之处,而是能够居住或经常瞻仰的生活场所。在这里,平面铺开的建筑的有机群体,实体已把空间意识转化为时间进程,就是说,不是像哥特式教堂那样,人们一下子被扔进一个巨大幽闭的空间中,感到渺小恐惧而祈求上帝的保护。相反,中国建筑的平面纵深空间,使人慢慢游历在复杂多样的亭台楼阁间,在这个不断的进程中,感受到生活的安适及与环境的和谐。 这种实践理性精神还表现在建筑物严格对称的结构上,严肃,方正,井井有条。它不是以单个建筑物的体状形貌,而是以整体建筑群的结构布局、制约配合取胜,结构方正,逶迤交错,气势雄浑。非常简单的基本单位却组成了复杂的群体结构,形成在严格对称中仍有变化,在多样变化中又保持统一的风貌。 由于主要是世间生活的场所,供游乐享受而不只供崇拜顶礼之用,从先秦起,中国建筑便充满了各种供人自由玩赏的精致的美术作品(绘画、雕塑)。讲究斗拱飞檐,门、窗形式自由多样,追求色彩鲜艳。《论语》中有“山节藻棁”、“朽木不可雕也”。从汉赋中也可以看出当时建筑中绘画雕刻的繁富,“金铺玉户”“重轩镂槛”,是对它们的形容描述。延续到近代,也仍然如此。 大概随着封建社会晚期经济生活和意识形态的变化,园林艺术日益发展。显示威严庄重的宫殿建筑的严格的对称性被打破。迂回曲折、趣味盎然、以模拟和接近自然山林为目标的建筑美出现了。空间有畅通,有阻隔,变化无常,出人意料,可以引发更多的想象和情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种仍然是以整体有机布局为特点的园林建筑,却表现着封建后期文人士大夫们更为自由的艺术观念和审美思想。它通过各种巧妙的“借景”以及“虚实” 的方式、技巧,使建筑群与自然山水的美沟通汇合起来,而形成更为自由也更为开阔的有机整体的美,连远方的山水也似乎被收进这人为的布局中,山光云树、帆影江波都可以收入建筑之中,更不用说其中真实的小桥流水“稻香村”了,它们的浪漫风味更浓了,但也仍然没有离开平面铺展的实践理性精神,仍然是把空间意识转化为时间进程;渲染表达的仍然是现实世间的生活意绪,而不是超越现实的宗教神秘,实际上,它是以玩赏的自由园林(道)来补足居住的整齐屋宇(儒)罢了。 (李泽厚《美的历程》) 1.下列各项中,不能充分体现中国建筑的实践理性精神的一项是( )(3分) A.少林寺古塔建筑群为纪念寺院历代高僧而建,式样不同,风格各异,是我国古代建筑、书法、雕刻艺术的文物宝库,也是了解我们佛塔建筑特点的胜地。 B.万里长城每段体制相同,在崇山峻岭之巅逶迤飞舞,空间上的连续本身即展示了时间中的绵延,使之成为民族伟大活力的象征。 C.北京故宫规划严整,秩序井然,中轴线左右两边形制基本对称,殿宇楼台,高低错落,风貌统一而气势雄浑,是中国宫殿建筑的典范。 D.苏州园林极尽变化迂回之手法,虚实相生,高低互现,远近相称,动静相宜,平冈远山,曲院回廊,竹坞曲水,假山奇石,颇具生活意绪。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建筑不是用一个巨大幽闭的空间让人感到自身的渺小恐惧而祈求保护,而是通过生活情调的感染熏陶,让人感受到生活的安适及与环境的和谐。 B.《论语》中的“山节藻棁”,汉赋中“金铺玉户”“重轩镂槛”,证明了中国建筑的精致繁富,反映了人们对享受游乐的生活环境的追求。 C.园林打破了方正对称、威严庄重,而追求迂回曲折,趣味盎然,其巧妙的造景方式,使建筑群与自然山水沟通,形成更加自由开阔的有机整体。 D.空间变化无穷,时而畅通,时而阻隔,“疑无路”、“又一村”的奇特布局,体现着封建社会文人士大夫们更为自由的艺术观念与审美思想。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随着社会经济生活和意识形态的变化,中国建筑的风格虽有所改变,但从秦汉到明清,基本上仍保持和延续着实践理性精神。 B.因为是生活居住的场所,供享受游乐而非祭拜神灵之用,所以中国的建筑充满了各种供人自由玩赏的绘画、雕塑作品,能带给人艺术的享受。 C.西方哥特式教堂内高大空阔,凸现的是对上帝的敬畏和膜拜;中国的宫殿建筑则是平面铺开的建筑的有机群体,严肃、文正,井井有条。 D.曲径通幽的园林,结构对称的屋宇,作为中国不同风格类型的建筑物而存在,以玩赏自由的园林来补足居住整齐的屋宇,在中国建筑中真正体现了儒道互补。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你拨打的电话已关机 “你好,你拨打的电话已关机。” 她望着妈妈房里的表,时针和分针在凌晨两点的空气中纠缠,模糊不清。 床上没有一丝温度,被夜晚的风吹得冰凉。她看看空空的床,给妈妈打了一个电话,却只传来忙音。借着手机屏上微弱的光,环视房间一周,精致的装饰品褪去了白天的招摇,隐在黑暗中,只剩下一个黑乎乎的影子。妈妈又走了,还是没有回来?工作越来越忙,应酬越来越多,妈妈已经很少回家,剩下她一个人,过着三点一线的高中生活。 她滑坐在地板上,眼泪突然就落了下来。生活什么时候开始起了变化呢?自从爸爸去世,妈妈好像突然变了一个人,从前温婉的小城姑娘突然变成了叱咤风云的女强人,支撑起了只剩两人的家庭,让房子越变越大,却让温暖越来越少。 她想起了小时候,房子不足五十平方米,晚上三个人只能挤在一张床上,中间挂着一块软软的棉布,她和妈妈睡在这头,爸爸睡在那头,她躺在妈妈温柔的臂窝里,听着棉布那头爸爸讲的故事睡去,心里是安稳的。而现在,妈妈很少回家,她们之间好像只是靠着每月信用卡上不断增加的数字来维持关系,让她还能感受到妈妈的存在。 “嘭——”她望向门口,是妈妈进了家门。看见她坐在地上,妈妈吃了一惊:“还不睡?”说着便走到镜子前卸妆,一下一下,露出了深深的疲惫。“学校最近还好吗?有没有什么费用要交的?”见她迟迟不出声,妈妈回过头来。“没有,我……”话音刚起,镜子前的新款三星手机闪烁起来,妈妈神情严肃地接起电话,“嗯”了几声,便抓起口红开始补妆。她望着妈妈,从来没有这么强烈地感觉到距离的存在感。“我走了,你自己……好好的。”妈妈深深地看她一眼,拿起衣服匆匆地、却又恋恋不舍地走出家门。 又剩了她一个人。 凌晨两点,又剩了她一个人。 “你好,你拨打的电话已关机。” 她望着机场的落地钟,时针与分针在下午三点的空气中分离,依依不舍。 一排排金属座椅在午后阳光的照耀下,明亮得让人无法直视。她低头看看自己的机票,给妈妈打了一个电话,却只传来忙音。她又低头看看自己的机票,上面毋庸置疑地印着“墨尔本,下午两点”。她闭上眼睛,没有记忆中急促的脚步声传来。 她想起了小时候,学校开家长会,她孤独地在校门口等着妈妈的到来,却只看见一双双高跟鞋从看起来很高档的车上下来,从两边走过。她始终寻不到属于妈妈的自行车与老布鞋。正当她灰心想回教室,身后却响起了锁自行车的声音和急促的脚步声,转头,妈妈已在身前冲她温柔地笑。长大以后,自行车与老布鞋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汽车的鸣笛声与“哒哒”的高跟鞋的声音,没有一丝温暖。 这时,一条新信息传进她的手机。 “妈妈在开会,你自己……好好的。” 少年时的场景又一次袭来,冰冷的门撞上门框的声音似乎还回荡在耳边。尽管是午后,阳光温暖地洒在每个人的身上,但她依然觉得寒冷,刺骨的寒冷。 她猛地站起身,撕碎了机票,将碎屑狠狠地扔进垃圾桶。“两点飞往墨尔本的航班马上就要停止登机……”大厅中传来航班信息,却被她抛在脑后。 从来没有问过妈妈,为什么要这么努力地工作,努力到连家都不顾。生活可以漂泊,可以孤独,但心灵必须有所归依,难道家不是最好的依靠吗?明明是最亲的人,为什么还会有这么遥远的心的距离呢? 她冲出机场,拦下一辆出租车,在后座上泪水决堤。 又剩了她一个人。 下午三点,又剩了她一个人。 “你好,你拨打的电话已关机。” 她望着家门口超市的表,时针与分针在傍晚四点的空气中告别,清晰可见。 楼道里安静得很,只有她的行李箱行走在地上的声音。她看看家门,给妈妈打了一个电话,却只传来忙音。妈妈一定还在工作吧,她苦笑了一下。良久,她掏出钥匙轻轻插进锁眼,门“咔嗒”一声,开了。她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回来,回到这个没有温暖的、似乎不值得留恋的家。她靠近妈妈的房间,房间里没有一丝声音。走进去,却看见妈妈蜷缩在床头,泪水簌簌地落着,在被单上印下深色的痕迹。 远处,是被摔碎的手机。 她蓦地愣了,心里竟泛起一丝久违的温暖。 “妈,我不走了。”开口时是微颤的声音。妈妈抬起红肿的双眼,惊讶又惊喜地望向她。她突然懂了,妈妈是有多爱她,尽管这爱是走的另一条路,但她们依然是最亲近的人。 她们两个人相拥在一起。 (选自《当代小说》2012年10期) 4.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在机场,“她闭上眼睛,没有记忆中急促的脚步声传来”一句中“急促”表明母亲生活的忙碌和迟到时内心的着急以及“她”想要远离母亲的急切。 B.“长大以后,自行车与老布鞋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汽车的鸣笛声与‘哒哒’的高跟鞋的声音,没有一丝温暖”一句运用对比的手法,表明“她”对过去那种简单却幸福的生活的怀念。 C.文章几处环境描写都渲染了温暖的气氛,烘托了人物形象,使得人物形象鲜活立体,跃然纸上。 D.文章通过三处精细的场景描写和对人物的动作、心理、神态等的生动描写,有力地表现了代沟的普遍与可怕的主题。 5. 标题“你拨打的电话已关机”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6. 文中划线句子“生活可以漂泊,可以孤独,但心灵必须有所归依,难道家不是最好的依靠吗?明明是最亲的人,为什么还会有这么遥远的心的距离呢”传达了主人公对于亲情的怎样的体验?试结合你的成长经历或阅读过的文学作品谈谈自己对这一感悟的理解。(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面对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历史机遇,河北易县找准发展定位,深入实施“生态立县、旅游兴县”战略,把旅游业作为引领县域经济发展的龙头产业来抓。 在对村容村貌进行改造提升的过程中,易县立足村情,着重体现了太行民居风情,保留了石碾、栅栏等乡土元素,展现出淳朴、浓郁的乡土风情。同时引导当地群众根据旱地多、有沙性的特点,种植了油葵、速生油菜等经济类花卉景观作物,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还吸引了大批游客赏花拍照。 为充分发挥旅游产业的带动作用,易县积极推广“旅游+扶贫”模式,把特色扶贫产业发展成特色旅游扶贫业态:通过建立旅游扶贫试点村,贫困群众可以自己开办采摘园、农家乐,可以在“家门口”的园区、商户里打工,可以制作、销售农家特色旅游产品,还可以加入旅游扶贫合作社,以资金、人力、土地入股的形式,参与旅游产业获取分红。 (选自《中国财经时报》,有删改) 材料二: 2002年,江西赣州瑞金市规划开发脐橙基地,鼓励引导农户种植脐橙。几年后,单家独户零散经营的局限性显露:资金少、无技术、无销路、风险大。瑞金市高度重视,市里积极引导果农建立16家脐橙合作社,全面推广应用生物防治、测土配方施肥等新技术,实施农资供应、技术培训、管理技术、开拓市场、果品销售“五统一”,同时引进脐橙加工企业,兴建大型保鲜库和分级包装车间,帮助果农包装销售,仅此一项每公斤可增收0.8元。由“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增强了果农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瑞金只是赣州的一个缩影。赣州市积极发挥产业发展对脱贫增收的带动作用,2015年,全市脐橙种植面积157万亩,脐橙产量128万吨,初步建立起覆盖全国的市场营销体系,脐橙产业总产值达105亿元,70万果农增收致富,100万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得到解决。如今,漫山遍野的脐橙已成为赣州百姓脱贫致富的“摇钱树”。 (摘编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材料三: 贫困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不仅表现在物质层面,而且表现在精神、能力等层面,背后的致贫原因更是纷繁复杂。从这个角度看,脱贫攻坚是一项系统工程,仅仅从经济维度出发进行政策设计,可能会“治标不治本”,难以确保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因此,应从单一经济维度的扶贫政策转向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多维度有效衔接的系统扶贫政策。一方面,要对贫困地区的社会发展、文化习俗、生态环境等给予高度关注,有序推进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同步改善;另一方面,应将营养健康、教育、医疗、就业等贫困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有机有序串联起来,更加注重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让贫困地区实现彻底脱贫。 (摘编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材料四: 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落实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一些地方形式主义比较严重。驻村干部“走读式”“挂名式”帮扶,聪明才智没放在踏实帮贫困群众勤劳致富上,却花在怎么通过“巧算”收入账把贫困群众“算脱贫”。作为精准扶贫的责任主体,地方政府不认真想办法、出实招帮贫困群众增收脱贫,却为完成任务搞“数字脱贫” 。一些扶贫主体功利主义严重。比如,在贫困地区投资兴业的一些企业,以扶贫为名要优惠、要政策扶持,实际上却“扶富不扶贫”,还往脸上贴“扶贫济困模范”“社会责任楷模”的标签。抢摘贫困帽凸显政绩的冲动在一些地方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西部某深度贫困县,目前贫困发生率依然高达30%,却提出今年要“摘帽”。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材料一介绍了河北易县的旅游扶贫战略,当地的贫困群众可以自己开办农家乐,也可以在园区、商户打工,可以制作、销售农家特色旅游产品等。 B. 材料二主要介绍江西赣州市通过种植脐橙脱贫,文段列举了一系列具体数字说明种植脐橙脱贫增收的可行性。 C. 材料三比较注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文段首先分析了造成贫困户贫困的具体原因,然后分析如何做才能达到系统扶贫。 D. 材料四是一段评论性文字,主要从扶贫主题的角度讨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落实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很强的现实性。 8. 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较为合理的两项是( )( )(5分) A. 材料一和材料二来源不同,讲了不同地区扶贫工作的内容,意在说明我国现在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扶贫。 B. 河北易县在实施“生态立县、旅游立县”的战略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着重体现太行民居风情,是精准扶贫的优秀例子。 C. 材料二告诉我们,江西赣州的百姓要想致富,只有跟从政府的引导,种植脐橙,加入脐橙合作社。 D. 材料三表明,如果只从经济角度出发设计扶贫政策,可能会导致不能从根本上确保扶贫效果的可持续性。 E. 材料四提到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且指出抢摘贫困帽子的问题更为严重。 9. 你认为我国目前“精准扶贫”还需要在哪些方面下功夫?请结合材料三、材料四谈谈你的看法。 (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段,完成10~12题。(9分,每小题3分) 王衍字夷甫,神情明秀,风姿详雅。总角尝造山涛,涛嗟叹良久,既去,目而送之曰:“何物老妪,生宁馨儿!然误天下苍生者,未必非此人也。” 衍既有盛才美貌,明悟若神,常自比子贡,兼声名籍甚,倾动当世。妙善玄言,唯谈《老》《庄》为事。每捉玉柄麈尾,与手同色。义理有所不安,随即改更,世号“口中雌黄”。朝野翕然,谓之“一世龙门”矣。累居显职,后进之士,莫不景慕仿效,选举登朝,皆以为称首,矜高浮诞,遂成风俗焉。 衍妻郭氏,贾后之亲,藉中宫之势,刚愎贪戾,聚敛无厌。衍疾郭之贪鄙故口未尝言钱郭欲试之令婢以钱绕床使不得行衍晨起见钱谓婢曰举阿堵物却其措意如此时齐王冏有匡复之功,而专权自恣,公卿皆为之拜,衍独长揖焉。 衍虽居宰辅之重,不以经国为念,而思自全之计。及东海王越薨,众共推为元帅。衍以贼寇锋起,惧不敢当,辞曰:“吾少无宦情,随牒推移,遂至于此。今日之事,安可以非才处之?”俄而举军为石勒所破,勒呼王公,与之相见,问衍以晋故。衍为陈祸败之由,云计不在己。勒甚悦之,与语移日。衍自说少不豫事,欲求自免,因劝勒称尊号。勒怒曰:“君名盖四海,身居重任,少壮登朝,至于白首,何得言不豫世事邪?破坏天下,正是君罪。”使左右扶出,谓其党孔苌曰:“吾行天下多矣,未尝见如此人,当可活不?” 苌曰:“彼晋之三公,必不为我尽力,又何足贵乎?”勒曰:“要不可加以锋刃也。”使人夜排墙填杀之。衍将死,顾而言曰:“呜呼!吾曹虽不如古人,向若不祖尚浮虚,戮力以匡天下,犹可不至今日。”时年五十六。 (选自《晋书·王衍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衍疾郭之贪鄙/故口未尝言钱/郭欲试之/令婢以钱绕床/使不得行/衍晨起见钱/谓婢曰/举阿堵物却/其措意如此 B.衍疾郭之贪鄙故/口未尝言钱/郭欲试之令婢/以钱绕床/使不得行/衍晨起见钱/谓婢曰/举阿堵物/却其措意如此 C.衍疾郭之贪鄙故/口未尝言钱/郭欲试之令婢/以钱绕床/使不得行/衍晨起见钱/谓婢曰/举阿堵物却/其措意如此 D.衍疾郭之贪鄙/故口未尝言钱/郭欲试之/令婢以钱绕床/使不得行/衍晨起见钱/谓婢曰/举阿堵物/却其措意如此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总角,古时未成年的人把头发梳成两个发髻,如头顶两角,后来代指儿童时代。 B.龙门,古代身份高的人的府邸,“一世龙门”是指文人所崇仰的人物,后起地文人登门拜访,可称为“登龙门”。 C.长揖,旧时见面的一种礼节。行礼时,施礼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于地,头也缓缓至于地,向对方表示敬意。 D.三公,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贤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在不同朝代,三公的具体所指不尽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王衍神情秀美,仪态风雅,虽然得到了山涛的赞扬,但是山涛认为他也许会贻误天下苍生,事实证明山涛眼光独到。 B.王衍声名显赫,时望所归。朝野上下一致认为他是“一世龙门”,而后辈士子将他视为楷模竞相模仿,甚至虚浮妄诞成为风俗。 C.王衍身居要职,却推脱责任。司马越死后,众人推举王衍做元帅,但他在国难当头的时候,却借口推脱。 D.王衍被俘后,因远近闻名,身居晋之重任,不肯参与石勒政事为其尽力,加上劝石勒称帝,致使石勒大怒,将他杀掉。 13.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0分) (1)俄而举军为石勒所破,勒呼王公,与之相见,问衍以晋故。(5分) (2) 吾曹虽不如古人,向若不祖尚浮虚,戮力以匡天下,犹可不至今日。(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吴中书事 杨乘① 十万人家天堑东,管弦台榭满春风。 名归范蠡五湖上,国破西施一笑中。 香径②自生兰叶小,响廊⑧深映月华空。 尊前多暇但怀古,尽日愁吟谁与同。 [注]①杨乘,晚唐诗人。同州冯翊(今陕西大荔)人。宣宗大中元年(847年)登进士第,官终殿中侍御史。②香径:苏州香山旁小溪,吴王种香花于香山,使美人泛舟于溪以采香。③响廊:用于跳舞的木板长廊。相传是吴王夫差为西施而造。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及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首联以“十万人家”写出当年吴国的繁华,以“管弦台榭”代指当年吴国歌舞升平的景象。 B.颔联“名归范蠡五湖上”指的是范蠡献计于勾践,把西施献给吴王夫差,吴被灭之后归隐一事。 c.颈联描写想象之景,意蕴丰富,“自”重在表现香径荒凉冷落,“空”意在渲染响廊空寂无人。 D.尾联“谁与同”和范仲淹的“吾谁与归”的意思相同,表现了诗人欲辞官归隐却无人理解的无奈。 E.这首七言律诗,以景起笔,以愁收结,感情深沉,语言含蓄;颔、颈两联对仗工整,韵律和谐。 15.这首诗表现了诗人的哪些“愁”?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2小题,每空1分,共6分) 16.(1)《蜀道难》中运用夸张的手法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的句子是“, ”。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用“,”两句,感慨人生的短暂,情不自禁倒一杯酒祭奠江水和月亮。 (3)白居易《琵琶行》中“,” 两句通过描写临船寂静、冷月无声来反衬音乐带给人们强大的感染力。 第II卷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长期以来,对黄河文明的发掘及研究蔚为大观,而同为中华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楚文化,却直到近现代才开始为世人关注。 ②在硝烟弥漫的异国他乡,中国维和部队官兵披肝沥胆不惧牺牲,用钢铁之躯为维和事业贡献着青春与力量,赢得驻在国人民的认同。 ③吴江地区有重商传统,男孩子到了十三四岁,家长就让孩子拜师学手艺,并按店行规据,称师父为先生,跟着师傅师心自用,认真钻研。 ④在八达岭长城景区,有少部分游客在城墙上刻下自己的名字,他们不但对“禁止刻画”的指示牌视若无睹,而且对其他游客的劝阻也置若罔闻。 ⑤中国古装电视剧捧红了一代又一代古装花旦,80后、90后小花旦扮相迷人,在剧中更加花容月貌,深受大众青睐。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③⑤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 我们将格萨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纳入当地的教育体系,旨在使非物质文虎遗产成为青少年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教育的重要载体。 B.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27日签署了一份关于难民和移民政策的行政令后,美国暂停所有难民入境,以便对难民进行详细的背景核查。 C. 前几天,马云的无人超市在杭州正式迎客,店内没有一个售货员,商品无须扫码支付,系统会在大门处识别商品,自动从支付宝中扣款。 D. 那些只简单地把观众当成为影视产品贡献多少票房的数字的做法,不仅会对社会文化生态环境产生污染,也将对影视产业造成致命的伤害。 19.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脸谱的勾画创作和中国书法的书写创作有相似之处。,,,。 ,。脸谱的构图章法与中国画一样,讲究疏密、穿插、虚实、均衡等,脸谱的勾画笔法也与中国画笔法相通,轻重缓急,顿挫有致,有谱有法。脸谱的审美意识受到中国画美学思想的重大影响。 ①两者在创作程序上都表现出很强的程式化特征, ②都讲究线条流畅而有力度,节奏鲜明而神采飞扬 ③正所谓无法不成谱 ④书法是从一撇一捺的文字书写中产生的艺术形式 ⑤两者在用笔方式上也有相似之处 ⑥脸谱则是从一勾一抹的人物化妆中产生的 A.①③⑤②⑥④ B.④⑥①③⑤② C.⑤②①③④⑥ D.⑥④①⑤③② 20.下面一则请假条在表达上有五处不妥当,请指出并改正。(5分) 尊敬的教务主任: 我是高三(1)班的学生,想当一名民航飞行员,家父家母也十分支持。我现在要参加蓝天航空公司组织的“招飞”体检,由于路途较远,需请假五天(从3月20日-3月24日),请务必批准! 2017年3月16日 陈小强 21. 阅读下面的图画,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 读了这幅图画,你从中获得怎样的启示?(4分) (2)给图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6个字)(2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上海16岁女生武亦姝成为《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冠军,很多粉丝惊呼这位00后少女,“满足了对古代才女的所有幻想”。在实际的学习中,武亦姝不但能背诵两千首古诗词,而且文理均衡。成功登顶后,她淡定地表达:“比赛结果都无所谓,只要我还喜欢诗词,只要我还能享受到它带给我的生活中的快乐,就够了。” 高考语文试卷,古诗文默写只占5分。不少学生甚至家长一直以来存在这样的质疑:为了只占几分的古诗文默写,值得让学生花那么多时间学习和背诵吗? 根据材料,从你的学习体验和生活经历出发,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题号 1 2 3 4 7 8 10 11 12 14 17 18 19 答案 A D B B C BD A C D CD D C B 1.A(不合题意,本文所述中国建筑的“实践理性精神”主要体现为“把空间意识转化为时间进程”“严格对称的结构”及“现实世间的生活意绪的渲染表达”三个方面,A项少林寺古塔建筑群是宗教建筑,其目的是纪念历代高僧,不在上述三个方面之中) 2.D (范围扩大,原文“却表现着封建后期文人士大夫们更为自由的艺术观念和审美思想”而不是整个“封建社会”。) 3.B“供享受游乐而非祭拜神灵之用”错,原文是“主要是世间生活的场所,供游乐享受而不只供崇拜顶礼之用”,说明生活居住的场所也供祭拜神灵之用。 4. B。A项,“‘她’想要远离母亲的急切”错误,原文表达的是“她”对母亲出现的期盼,而非想要远离母亲的急切。C项,“文章几处环境描写都渲染了温暖的气氛 ” 5.①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串联起三个生动的场面,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②具有象征意义,暗示小说的主题,小说巧借电话的语音提示象征生活的忙碌或亲情的隔阂,暗示电话可能因某种原因而关机,但亲情永不关机,爱的表达方式有多种,陪伴是爱的表达,奔波忙碌也是爱的表达,亲人之间要予以理解、宽容、懂得且好好珍惜。(每个要点2分,共4分) 6.①现实的重压和生活的忙碌常让我们忽略了亲情;沟通的缺乏拉开了亲人之间心与心的距离;在忙碌生活中,家是亲人的心灵归依,家是亲人最好的依靠。②……(结合自我成长或阅读体验来谈) (作者对于亲情的体验3分,结合成长记忆或读过的文学作品谈谈自己对这一亲情体验的感受3分,共6分) 答案: 5. C项,“分析了造成贫困户贫困的具体原因”错误,文段没有分析致贫的具体原因。 6. BD项。A项“我国现在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扶贫”的说法在原文找不到根据。C项“要想致富,只有……”的说法绝对,不符合文意。E项,“抢摘贫困帽子的问题最为严重”的说法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到哪些问题最严重。 7. ①注重系统扶贫,改变目前扶贫政策。要从单一经济维度的扶贫政策转向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多维度有效衔接的系统扶贫政策。②杜绝形式主义,把精准扶贫落到实处。精准扶贫不能走过场,要对精准扶贫有敬畏之心。③摒弃功利主义,不能抢摘贫困帽子。要让贫困户真正富足起来,不要为了政绩抢摘贫困帽子。(每点一分,答全得满分) 答案: 10.A项 11.C项。长揖是旧时的一种相见礼。拱手高举,自上而下行礼。三公:人臣中最高的三个管位。①周代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②西汉以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为三公;③东汉至魏晋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 12.D项。王衍被杀是因为在于石勒交谈时,仍推脱责任,并劝其称帝,并非因为远近闻名,身居重任,又不肯参与石勒政事,为其效力。 13.(1)不就晋朝全军被石勒部队击败,石勒称呼他王公,并和他见面,向王衍询问西晋旧事(得分点:“俄而”“举”各一分,被动句式一分,大意二分) 我辈即使比不上古人,如果从前不效法崇尚浮华虚无,合力来匡救天下,还可以不到今天这个地步。(得分点:“曹”“祖尚”“勠力”各一分,大意二分) 14.CD。C项,颈联描写的并非想象之景,而是实景,写出了吴中如今的荒凉破败;D项,尾联中“谁与同”与范仲淹的“吾谁与归”不同,诗人“尊前多暇”,无事可做,只能慨叹谁能陪他一起借酒消愁呢,表达了诗人不为所用、无人理解的无奈和伤感。 15.(1)愁:诗人不为所用,无人理解的伤感;(1分)对国运渐衰、世事难测的感叹。(2分)(2) 表现:①对比。将吴中当年的繁华热闹和眼前的荒凉衰败、凄清冷落进行对比,表现出诗人对历史的深沉感慨,烘托了诗人的悲伤之情。②运用典故。通过范暴帮助勾践灭吴,而后名成归隐的典故,表达了作者的羡慕之情,也表现了诗人对自己的命运不能自主的悲叹。③直抒胸臆。通过写“尊前多暇”,表明自己不受重用,无事可做,且无人理解,只得借酒消愁的悲伤。(每点2分,共4分;答出两点即可。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6.答案:(1)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8.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9.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17.答案:D项。①蔚为大观:丰富多彩,成为盛大的景象(多指文物等)。使用正确。②披肝沥胆:赤壁怀古想法为老师,指只相信自己)。它是贬义词,用在这里感情色彩不对,后面是说“认真钻研”。④置若罔闻:放在一边儿不管,好像没听见一样,形容不重视,不关心。使用正确。⑤花容月貌:形容女子美丽的容貌。名词性短语,不能用副词“更加”修饰。使用错误。 18.答案:C。A项,成分残缺,可在“成为”后加上介词“对”;B项,中途易辙,应把“在”提到句首,使“美国”作全句主语;D项,语序不当,应为“不仅会对影视产业造成致命的伤害,也将对社会文化生态环境产生污染”。 19.答案:B项 【解析】试题分析:此类型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这段话是写脸谱的勾画与中国书法、中国画的相似之处。横线前面说“和中国书法的书写创作有相似之处”,紧跟着应是对“书法”与“脸谱”的解说,且第四句中说“是……”,第六句说“则是……”,第四句应在前面;第一句是对“书法”与“脸谱”共性的说明;第五句中说“也有相似之处”,应在创作程序之后;第二句是对第五句中的相似之处的说明。 20.答案:①缺标题,补上“请假条”三字。②“家父家母”改为“父母”。③“从3月20日—3月24日”,删掉“从”或将连接号改为“到”。④“请务必”改为“请”或“恳请”。⑤落款处的时间和署名上下行颠倒。把署名改在上行,把时间改在下行。 21.【答案】(1)有些担子是生活的必需,唯有坚持背负才能最终到达彼岸;如果投机取巧地欺骗生活,终将要被生活遗弃。 (2)背负/ 懂得背负/ 捷径/ 人生没有捷径…… 【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图片中的人们都背负着沉重的木架来作为通过断崖的工具,其中的一个人受不了肩上担子的负重,把木架锯掉了一截,这样背起来是轻松了,可是在过断崖的时候,他的木架过短而不能通过断崖。这幅图片告诉我们人生没有捷径可走,只有背负生活的压力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承受重负的生活更精彩。 22.【写作提示】 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议论文,从你的学习体验和生活经历出发——两个选材范围。根据材料内容,可以有以下思考:①当今社会,每一个当代人都应该承续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接受美的熏陶,感受情感的美、事物的美、文化的美,从而拥有丰盈的精神世界,诗意的栖居。②提倡中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不带功利色彩地拥有真趣、真爱,培养和拥有超功利的学习和生活态度。③批评当前教育以及其他领域中一些急功近利的短视思想,应着眼于人的发展来开展教育活动。 古文翻译: 王衍字夷甫,神情明净秀美,风度姿态安详高雅。童年时曾经拜访山涛,山涛(为之)感叹很长时间,(王衍)离开后,(山涛)目送他说:“是哪个老妇人,生出这么个孩子啊!然后贻误天下百姓的,未必不是这个人啊。” 王衍既有高才美貌,(又)聪明颖悟如神,常常自比子贡。加上声威名望很高,令当世之人钦佩敬慕。善于谈玄理,只以谈论《老子》《庄子》为事。经常手持玉柄塵尾,与手同色。如果感到所谈的道理又不稳妥之处,立刻更改,世人送他名号“口中雌黄”。朝野上下意见一致,说他是“一世龙门”。(王衍)连续担任显要官职,后来做官的人,无不仰慕仿效他。选拔任用的贤能之士为官以后,都以王衍为首。骄傲清高、虚浮怪诞,于是成为风俗。 王衍的妻子郭氏,是贾后的亲戚,凭借中宫的权势,固执己见,贪婪暴虐,聚敛钱财不知满足。王衍憎恶郭氏的贪婪卑鄙,因此口中从不提钱。郭氏想试探他,让婢女用钱绕床,让王衍不能走动。王衍早晨起来看见钱,对婢女说:“拿这些东西下去!”他的心意是这样的。当时齐王司马冏有恢复皇室的功劳,因而专权自任,公卿都对他行拜礼,唯独王衍对他对他行拱手礼。 王衍虽然身居宰辅要位,却不把治理国家放在心上,而考虑保全自身的办法。等到司马越去世,众人共同推举王衍为元帅。王衍因为盗匪四处兴起,害怕而不敢担当此任。推辞说:“我年少时没有做官的欲望,随着选补官吏,到了今天的管位。如今的事,怎么能用不具备才能的人来充任呢。”不久晋朝全军被石勒部队击败,石勒称呼他王公,并和他见面,向王衍询问西晋旧事。王衍向(他)陈述西晋遭受灾祸与失败的缘由,(并)说所有计谋都与自己无关。石勒非常爱慕他(的才华),和(他)谈了很长时间。王衍说自己从年少时就不参与政事,想求得自身免难,于是劝石勒称帝。石勒大怒说:“你闻名四海,身居朝廷要职,年轻时入朝为官,一直做到满头白发,怎能说不参与政事了!使国家破亡,正是你的罪状。”叫左右的人扶他出去。石勒对他的同党孙苌说:“我走遍天下,从没见过这样的人,该不该留他一命了?”孙苌说:“他是晋国的三公,必定不会为我们尽力,又有什么可用的了?”石勒说:“但不能对他使用刀杀。”让人夜里推倒墙埋杀了他。王衍临死时,回头(对人)说:“ 唉!我辈即使比不上古人,如果从前不效法崇尚浮华虚无,合力来匡救天下,还可以不到今天这个地步。”(王衍)死时五十六岁。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