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3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写作学案(2)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写作 学案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郑玉侠是一个平凡的女送水工。初中未读完就因家境所迫打工谋生,但她始终不甘心,而是一边打工,一边自学高中课程与大学课程,还喜欢上了书法,可这些遭到了父母的反对,还有人认为她是不知天高地厚。三十多年来她一直坚持练习书法,面对别人的讥讽和家人的反对,她很坦然,她认为这是自己一生的追求。她始终坚信一路走来,源自有梦,坚信“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从她一直学习书法的角度分析,可立意为“人生要有追求”“懂得坚守”等。人要懂得坚守,有所追求,生活才会更精彩。如果没有追求,没有理想,没有目标,将会迷失自己,会活得很空虚、迷茫。 (2)从她初中未读完却自学高中、大学课程的角度分析,可立意为“人生要不畏困难”“敢于超越自我”等。人生之路,有很多的困难、挫折,只有不畏困难、敢于超越自我的人,才会有所成就。 (3)从她不顾家人的反对和别人的讥讽的角度分析,可立意为“做真正的自己”“走自己的路”等。生活之中,自己的行为往往会受到别人的议论,只有敢于坚持自我,做真正的自己,才能取得成功。 (4)从材料的整体来分析,可立意为“信念的力量”“平凡与伟大”等。再平凡的人也不能没有信念,有了信念,才会有追求的动力,从而成就伟大的梦想。 我们在写作时,可以选择其中一点作为中心,然后联系自身生活来行文。如果写成记叙文,可以选择自己的一段难忘的心路历程,做到细致刻画,以情动人;如果写成议论文,可以选择其中一点作为中心论点,写作时注意事例典型新颖,论据丰富有力,以理服人。 1.审题要准确。审题是为了定体裁,明范围,找重点。因此审题时,要弄清作文题中的材料、要求及关键点。如看作文题的类型是命题(半命题)作文还是材料作文,作文题的材料重在写事还是写人,作文题中的关键词有哪些。对于命题作文,审题时要重点分析写作重点,这样写出的文章才能内容切题、重点突出。而确定重点的关键是抓题眼。对于材料作文,要扣住最能体现关键信息(能表现文章的主旨、写作内容)的词语。 2.立意要精准。立意时,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就会得到不同的观点。无论是材料作文还是命题作文,都因其题目丰富的内涵而具有一定范畴的立意多元性。这些立意就蕴藏在作文试题的材料或标题中。对于命题作文题,要围绕题目中所给的要素,提出若干问题,具体落实题目所涉及的人、事、物、景诸要素。在写作时可采取化大为小的方法拓展思路,捕捉到适合自己的独特的写作点。 对于材料作文题,立意时可以采取提炼中心法、抓关键句法、明确褒贬法、求异同法、由果溯因法、关系分析法等技法。下面选取几种典型技法举例分析: (1)提炼中心法。这是材料作文题最为常用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如果能准确地领悟材料的中心,并以之作为文章的主旨,那么,所写文章定能既切题又有深度。 (2)抓关键句法。关键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所以,有些作文材料中的关键性语句可以作为寻找立意角度的突破口。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 (3)明确褒贬法。有些材料作文题,材料中的语句蕴含着命题者的褒贬情感,考生审题时必须充分捕捉这些语言信息,细致体会其感情色彩,这样才能根据命题者的感情倾向确立最佳的立意角度。 3.立意要深刻、新颖。“意”当存高远,追求立意的最佳点,应是考生孜孜以求的目标。何为“立意的最佳点”?那就是所立之“意”能反映作文题旨的主流、本质,能显示作文试题的最大价值取向,能展示作文试题的最新视野,向真、向善、向美。如上述材料中,郑玉侠的事迹所呈现出来的是多角度的精神层面,从她一直学习书法的角度分析,可立意为“人不可没有兴趣”“坚守理想”“人生要有追求”等;从她初中未读完却自学高中、大学课程的角度分析,可立意为“提升自我”“不畏困难”“超越自我”等;从她不顾家人的反对和别人的讥讽的角度分析,可立意为“做真正的自己”等;从材料的整体来分析,可立意为“信念的力量”“充实自我”“平凡与伟大”等。在这些立意里面,哪一种更显得深刻高远呢?这就要看哪一种能高度体现社会关注点、时代契合点等。无疑“做真正的自己”“信念的力量”“平凡与伟大”等立意更胜一筹。因此在审题时要进一步吃透命题者隐含的意图和要求,切忌轻率下笔,还要注意从多方面充分挖掘题目的深层内涵,充分抓住它的深层内涵来写。 当然,作文的审题立意方法还有很多,但不管如何,“审清要素,明确题意”“理解内涵,化繁为简”“扣住题眼,多向拓展”这三点却是不变的。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悠扬的音乐、触手可及的浓郁的咖啡,这是身处“关中大书房”(正名“万邦图书城”)的书迷们的独特阅读体验。面对全球书店遭遇时代洪流而被冲得七零八落、纷纷倒闭的境况,西安“关中大书房”的老板魏红建十分感慨。他的书店一开就坚持了不下20年。魏红建认为,“关中大书房”不是商业模式的典范,这里的观念、价值从来没变,以后也不会变。“还读书人一个纯净的环境”,这构成了魏红建的全部精神基底。如今,魏红建的万邦图书城已成为区域文化的象征,很多外地人喜欢到魏红建的书店看看,或由于这里“有一种钢筋水泥和名牌服装堆砌不出来的味道”,抑或由于人本性对“知识的敬畏感”。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立意指津】审题时,首先要弄懂材料内容,本文主要叙述魏红建坚守开办“关中大书房”的宗旨的事迹。然后弄清这个故事在当代的社会意义,当经典渐行渐远,人们享受着快餐文化的惬意,留下的只是浮躁。在这个时候,魏红建以一种坚守的精神对抗着。他的书店成为独特的风景,让读者们领略到了独特的阅读体验。虽然这种坚守有些辛苦,但他表示这种观念、价值永远不会变。他的书城已经成为区域文化的象征,在钢筋水泥和名牌服装堆砌的城市里,成为引领人们精神的航向标。 1.首尾圆合,巧妙照应。即文章的开头与结尾遥相呼应。开头描写的事物或提出的问题,在结尾处用各种方式加以深化或回答,给人首尾圆合的印象,使文章结构完整,浑然一体。 2. 总分有度,条理清晰。议论文中,如果论证的论点之间是总说和分说的关系,那么文章就属总分式的论证结构。有时是先总说后分说;有时是先分说后总说;也有时是先总说,后分说,最后再总说。 3.线索分明,时空有序。记叙文中,要特别注意时间、空间的变换顺序。我们在叙述事件时,往往会涉及时间、空间变换及顺叙、插叙、倒叙等叙述方式。如果叙述中有运用插叙、倒叙的,就要注意交代清楚。 4.衔接过渡自然缜密。文章讲究内在的逻辑性,要求各部分之间非常紧凑,最忌拖泥带水。因而在写作中,要注意各内容之间的衔接与过渡。具体说来,一是要注意层与层、段与段以及复句与复句、分句与分句之间的关系,恰当地运用关联词语,表示出内容之间的因果、递进、并列、选择、假设、转折、条件等关系;二是要把某些表示顺序、指代、总结性的词或词组,放在段落的开头,以表示各段、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从而使结构更加紧凑。 5.正反对照,鲜明有力。“有比较才有鉴别。”在议论文中把两种矛盾或对立的事物加以对照比较,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说理,就能全面揭示事物的本质,使所阐述的事理更加深刻,更有说服力。 6.层层推进,步步深入。这种结构形式是按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一层深入一层地论证中心论点。可由现象说到本质;可由可能性说到必然性;可从经验说到问题,再说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可从“是什么”说到“为什么”,再说到“怎么办”……这种结构形式能使文章对问题的剖析深刻到位。 当然,文章的结构形式还有很多,如议论文中的分论点并列式结构、起承转合式结构等,记叙文中的铺陈巧合式结构、情节突转式结构、抑扬结合式结构等。但无论运用哪种结构形式,都要注意段落层次的合理安排,前后衔接巧妙自然,这样才能使文章结构达到严谨的要求。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每当飞机飞越在山脉中的一条溪流上空时,机长总会全神贯注地向下凝望,脸上充满了惆怅、回味、向往等复杂表情。 有一次,副驾驶实在忍不住内心的好奇,问道:“机长,下面这个偏僻、荒无人烟的地方究竟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值得你如此关注?” 机长从无限怅惘中回过神来,悠悠地答道:“看到那条蜿蜒的小溪了吗?当我还是一个孩子时,我常常来到这条小溪旁,坐在一根圆木上钓几个小时的鱼。每当有飞机飞过我的头顶,我都会抬头望上几分钟,心想,如果驾驶飞机的人是我该有多好啊。” “现在,你已经如愿以偿了!”副驾驶说道。 “可是现在,每次当我飞临这条小溪,”机长神情更加凝重地说,“ 我都会忍不住想起以前那美好的时光:山间是那么的宁静和空旷,岸边的野草和野花是那么的碧绿和娇艳,不时吹过来的微风是那样的凉爽和宜人,溪水的鸣唱是那样的清脆和悦耳,鱼儿上钩的瞬间是那样的令人兴奋和震撼……这一切实在让我无法忘却。我想,如果我现在不是在天空飞行,而是在溪水边钓鱼,该有多好啊!”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面对诱惑。人生中总有一些诱惑,在你的周围徘徊,紧紧抓住你的心。于是,钓鱼的孩子想开飞机,开飞机了却想钓鱼。人们总认为另外一件事情比自己正在做的更值得做。而当真正做起来的时候,另外的事情又在诱惑着你。你就这样在无所适从中追逐,没有尝到任何收获的喜悦。 (3)欲望和追求。人的欲望无法满足,于是便有了追求,也就有了追求的幸福与痛苦。机长所说“如果我现在不是在天空飞行,而是在溪水边钓鱼,该有多好啊!”,其实是缘于人的欲望。如果没有欲望,就不会有这些念头,人们也许会停止了追求的脚步。 (4)把握当前,脚踏实地。材料中的机长开着飞机,心里却想着去溪水边钓鱼,这不是干一行爱一行的表现。我们要坚信自己的价值,把握好当下。我们也可以仰望天空,但不可以一味抬着头。人生有限,踏踏实实地做事,总比每天沉醉于虚妄的梦想中更有意义。 1.点明中心,凸显主旨。标题和文章的主旨有着紧密联系,标题应该很好地服务于主旨。最常用的拟题方法就是直接入题,点明文章中心,揭示主旨。 2.巧嵌词语,准确生动。在标题中嵌入恰当的词语,就能使表意准确生动。嵌入标题的词语一般是形容词、动词等,形容词能使标题形象起来,动词能使标题富有动感。 3. 巧用修辞,生动形象。在标题中运用修辞手法,显得既生动形象,又新颖别致,对读者极富吸引力。标题中所用的修辞手法主要有比喻、拟人、对偶、设问、反问等。比喻使标题形象,拟人使标题生动,对偶使标题工整,设问令人深思,反问突出强调。如“用语言连缀心灵的星空”“梦,走失在金陵”“一曲红楼,万声叹息”等皆是巧用修辞的标题。此外,有的引用典雅工丽、词约意丰的诗词名句入题,简洁凝练,增添文采,如“一蓑烟雨任平生”“矮纸斜行闲作草”;有的化用为人熟知、通俗易懂的典故、歌曲名、影视剧名、广告词等入题,自然亲切,极易引发读者的联想,如“掀起你的盖头来”“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4.设置悬念,激发兴趣。有的标题提出问题,设置谜面,把读者置于悬念之中;有的标题没有将文章的主体要素写全,而是只出现了某个对象、场景等,这样就设置了悬念,达到吸引读者不得不往下读的效果。 5.形象概括,意蕴悠长。这类标题或运用象征的手法,或使用形象化的语言等,显得文学色彩浓厚,意蕴丰厚,情味绵长。 6.逆向出奇,令人惊叹。这种标题表面上看违背常情,实则“新”寓“奇”中,有磁石吸铁之效。 总之,要想让文章的标题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所拟标题就必须达到新奇、漂亮、含蓄、准确、凝练的要求。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引人入胜,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但是,并非所有文章的标题都要同时具备这几点要求,这还要视不同场合、不同体裁而定。如果一味地去追求形式,就会适得其反。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傍晚,荒野里盛开的矢车菊突然萎败了,它喃喃自语:“如果白昼马上来到,火红的太阳照耀着原野,我就可以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了。” 近旁掘土的甲虫对它说:“难道太阳会关心你?它没时间,也没胃口。太阳能使参天的橡树和雪松温暖繁荣,还把香气馥郁的花朵打扮得多姿多彩;只不过它们是那样的高贵美丽,完全不像你这般模样。别拿令人厌烦的请求去打扰太阳!” 然而太阳升起来了,照耀着万物。于是,在夜晚萎败的矢车菊又复苏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从矢车菊的角度,可立意为:①坚定信念,怀抱理想。即使遇到暂时的打击和挫折,也不要失却前行的勇气。这世间不如意的事常有,但黑暗的日子、灰色的心情永远都是一时的。不管遇到任何事情,都要充满信心,相信明天会更好。② 一个人可以渺小,但不可以迷失自我。矢车菊虽然卑微,但也能坚持自己的追求,最终成功复苏。漫漫人生路上,卑微不是永远萎败下去的理由,只要秉持希望,坚持自己的追求,必会在普照大地的金色阳光中露出生命中最灿烂的笑靥。 从甲虫的角度,可立意为:①以貌取人,有失公正;②笑人无知,自己愚蠢;③同情关心,胜于嘲讽。 雕饰凤头有妙法 1.开门见山,直击主旨。文章开头可以直叙本事,也可以直接点题;可以开宗明义揭示主旨,也可以单刀直入点明论点。开门见山式作文开头法有四种基本类型:直点破题型、总揽提示型、单刀直入型、评头品足型。这种写法干脆利落,入题快捷,所以是考场作文开头的首选方法。 2.巧设问句,发人深思。这里的问句包括三种情况:设问、反问和疑问。用问句开头在体现文章的思想性和深刻性上可以占得先机,因为人的大脑在潜意识中就有一读到问句就要自然而然地去思考的习惯。所以,一个高质量的、直击命题内核的问句不仅可以显示作者的睿智,还可以诱使阅卷者顺着作者的思路去思考。 3.排比铺陈,先声夺人。排比句在推进文意、营造氛围方面的功能是其他修辞手法无法比拟的。文章开篇就用排比句,可以瞬时蓄积起强大的情感力量,激起读者的共鸣。 4.比喻开篇,生动形象。用比喻句开头,不仅形象生动,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而且比喻句本身优美的语言能带给读者一种愉悦的身心享受。如优秀作文《多点变化,多点惊喜》的开头“人的一生就如同一部跌宕起伏的情景剧,剧情里面编织着喜悦、悲伤、汗水和泪水。在这部情景剧里,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都要努力将自己的角色演绎完美,在不断变化的人生中突破自己,超越自己”,文章在生动形象的比喻句中开篇,彰显了文采。 5.引用入题,彰显底蕴。开头引用名言警句,可以起到突出中心的作用,也容易引起阅卷老师的注意,因为名言警句一般凝练、深刻、精辟。 6.设置悬念,引人入胜。在叙述故事时,用倒叙的方式开头更能吊足阅卷老师的胃口,使读者产生一种迫切的阅读欲望。开篇设置一种情境,也可以起到引人入胜的表达效果。 打造豹尾有诀窍 1.卒章显志。在文章结束时,以全文的内容为依托,运用简洁的语言,把主题思想明确地表达出来,或者在全文即将煞尾时,把写作意旨交代清楚。 2.名言警句。用名言警句收尾,着意于引申文章,揭示某种人生的真谛。用三言两语,表述含意深刻、耐人寻味的哲理或警策性内容,使之深深地印在读者的心中,起到“言已尽,意无穷”的效果。 3.委婉含蓄。文章结尾要提示读者明确文章的主题,但是作者不是用逻辑思维的方式或直截了当的语言告诉读者,而是用比喻、象征等形象化的方式暗示读者,让读者有余音缭绕、回味无穷之感。 4.抒情议论。用抒情议论的方式收束文章,能够表达作者心中的情愫,激起读者情感的波澜,引起读者的共鸣,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5.首尾呼应。结尾与开头要相呼应,要写出既呼应开头,又不简单重复的语句。这种收束方法能唤起读者心理上的美感,使读者产生一种首尾圆合、浑然一体的感觉。 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 完成伟大事业的人,起初并不伟大。(爱默生) 保持一颗平凡的心,做出不平凡的事业。(舒婷) 要求选好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立意指津】材料作文提供给考生的材料,总是多义的。由于任何语言材料都有语境义和聚焦性,故考生在“自选”“自定”时不能超越材料所指的“范围”,不能胡乱发挥。 具体立意时,有以下角度可供参考: (1)普通人也可成就一番事业。树立自信心,并从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不断完善自己,从而成为一个有所作为的人,成就一番事业。 (2)在平凡的生活中保持一颗不甘于平庸的心。平凡的心态不等于人生要平凡,更不等于甘于平庸,我们要抛弃功利、拒绝浮躁,用一颗不甘平庸的心,引导人生的航向。 (3)平凡是伟大的基础,伟大是平凡的升华。要想实现伟大的梦想,就要坦然面对现状,埋头苦干,专心致志,勤勤恳恳,不畏艰难,勇于拼搏。 有效积累素材是写好作文的重要环节,轻视不得。素材积累的原则是:鲜活、适用、好用。“鲜活”是指尽量引用现当代的人物材料、新近发生的事件材料。“适用”既指材料要有典型性,对文章的中心来说是适用的;也指从考生个人角度来说,对这个材料非常感兴趣,非常熟悉,用起来得心应手。“好用”是指一些经典材料,可能比较陈旧,但是可切入的点非常多,非常好用,很有必要储存一些,以备随时调用。具体来看,要积累以下几个方面的素材: 1.积累具有时代色彩的素材。文章具有鲜明的时代感,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才会引起阅卷老师的关注。因此考生写作时要选择新鲜、真实的材料,选择现实生活中涌现的新人、新事、新情况、新发现、新思想、新风尚、新经验等。考生应该多关注国家大政方针,关注文化娱乐信息,关注重大体育赛事,关注重要新闻人物,关注热点评论,关注身边的人和事。 2.积累具有文化色彩的素材。文章要有文化色彩,就需在构思时把文题放到一个广阔的文化背景中去审视、对比,或以文化的眼光打量事物,或以文化的心态叙述或议论自然社会之哲理,或以文化的理性批判时代的假丑恶,或以文化的智慧表现真善美,或以历史文化名人的言论或事迹,印证文章观点,显示作者的文化积淀,等等。 3.积累具有人性色彩的素材。这里讲的“人性”是指作为人应有的正面、积极的品性,比如善良、博爱、悲悯等。在物质主宰一切的今天,拥有丰富的人性精神尤显重要。作文的生命靠作者赋予,靠作者用心灵在笔尖铸就。一篇优秀作文应该富有“精神”,应该有“人性”,应该有悲悯的情怀、反思的心态。 4.积累具有个性色彩的素材。素材积累还应做到个性化,只有做到个性化,才不会和别人的素材“撞车” ,才能写出个性鲜明的考场作文来。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专题化积累,即针对某一题材展开积累,全方位、多渠道、大规模地收集、整理、消化,深入、全面地占有、理解素材,体会素材的精神实质,融会贯通,将其灵活地纳入作文之中,为我所用。二是专人化积累,即专门积累某个人,尤其是具有丰富内涵的名人、名家的素材,做到确知其人,确知其事,全面认识其人其貌,知其优点,明其特点,参其心,悟其魂,能够凭着一人的素材应对任何作文。三是兴趣化积累,即完全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积累素材,不必计较是属于古今中外、经史子集,还是属于绘画音乐、服饰建筑,只要感兴趣,就下大力气大量占有,在积累的同时加以吸收,领悟其精神实质。 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材料一 青春是一个短暂的美梦,当你醒来时,它早已消失无踪。 ——莎士比亚 材料二 太阳下山明早依旧爬上来/花儿谢了明年还是一样开/美丽小鸟一去无影踪/我的青春小鸟一去不回来。 ——《青春舞曲》 材料三 青春时期的任何事情都是考验。 ——史蒂文森 读了上面的文字,你有何感受、联想和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立意指津】这是一道组合类材料作文题。对于此类作文题,考生可采用求异同法,即找到多则材料之间内涵的异同。阅读材料后可以看出,三则材料都与青春有关,具体来看:第一则把青春比作美梦,强调青春的美好与短暂;第二则是说时间周而复始、无穷无尽,而自己的青春却一去不复回;第三则强调青春时期的考验。 写作此文,可以铺展叙事,记述与青春有关的感人事件;可以抒写心情,抒发自己在青春岁月里的真情实感;可以抒发议论,探讨与青春相关的点点滴滴,揭示哲理性的意蕴;当然,还可以编撰故事,演绎青春岁月里的动人情节,展示鲜活丰满的人物形象。就文体而言,叙事性散文、抒情性散文都容易出彩。但不管采用哪种文体,都要注意情感的真实、构思的精巧、语言的生动优美以及青春个性的张扬。 1.用心感悟,体察真情。著名雕塑大师罗丹曾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茫茫天地间,漫漫人生路,处处有浓情,时时可感悟。同时,还应该去深入地思考生活,要努力在体察真情的基础上升华真情,让读者在真情荡漾的字里行间得到理性的人生启迪。只要用心去感悟,去领会,就会发现那些感人的片段、感人的事件。 2.借助景物,抒写真情。我们在描绘客观景物的时候,可以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等思想感情融入到作品之中,使读者产生共鸣,获得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 3.捕捉细节,显露真情。大而空的文章给人的印象往往是虚假的;刻画细节,使写作对象具体形象,才能给人真实可信之感。所以,要学会在一篇文章中设置几个细节,并着意刻画,寓情于景、事、理中。例如在描写人物时,要写出人物的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哪怕是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往往都能表达出人物内心深处的真情,使读者感到情真意切,感动不已。如有一位考生写看到祖父在为病人把脉、熬药的情景,是这样的: 我看见祖父微眯着眼睛,用一只长满皱纹的手轻按着病人的脉搏,就像是把握住了绵延五千年的中华之脉。祖父说:“这是在救人,也是在自救。”我被祖父的话深深打动,出神地看着底部泛黑的药罐被明火温柔地舔着,药罐里的中药汁咕噜咕噜地冒着泡,上方升腾着淡淡的药香。 常言道:“言为心声。”要想写出感情真挚的文章,必先陶冶自己的情感,提高自身的思想品位,对生活和生命有着热爱的情感状态、入微的体察状态、积极的思维状态和超然的审美状态,唯有如此,才能笔下生情,笔下留情,笔下传情,也才能用笔去点燃高尚而闪亮的思想火花。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和《汉字英雄》惊艳电视荧屏,赛场内外,成千上万人揣摩、书写汉字的情景,令人感动。 有人说,汉字拆分开来,结构是中国人的骨骼,笔画是中国人的血肉,字义是中国人的神经末梢。一个汉字,就是一个中国人;一个词语,是一对孪生兄弟;一个句子是一个家族;一篇文章是一个部落,生生不息。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联想或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立意指津】材料中的两段话表现了汉字的魅力。可以说,我们每个人正是在不断地使用汉字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汉字所蕴含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并把它们根植于心灵深处,逐渐构建了自己的精神家园。但如今,受到计算机输入技术和英语的冲击,汉字被一些国人冷落,众多汉字成了熟悉的“陌生人”,于是有人喊出了“拯救汉字”的口号。具体写作时,可以考虑以下几个角度: (1)抒写汉字的历史悠久之美。古老而神奇的汉字历史悠久,记录了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历程。仓颉造字的美丽传说深深地印在了炎黄子孙的心中。汉字的出现使我们的祖先告别了洪荒时代,它的点画转折之间都是历史留下的痕迹。 (2)弘扬并继承传统文化。每个汉字都是一条路,能够带领我们回到传统文化的故乡。如果我们失去了对汉字的敬畏,模糊了汉字的书写,那就寻找不到文化传承之路。 用词贴切 1.精选动词、形容词。法国作家福楼拜曾告诫学生莫泊桑:“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句,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写文章要绘形传神,准确生动地表情达意,一定得精选动词和形容词。 2.巧用新词。新词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写作时若能够适当援用,将大大增强语言的新鲜感和生命力,使文章语言显得鲜活有趣,富有朝气。如: (1)曾经,他在球场上画出了道道优美的弧线,为我们奉献了众多的视觉大餐。 (2)由于有了这些“城市美容师”,我们的街道才变得这么洁净,我们的空气才变得这样清新。 以上例子中的“视觉大餐”“城市美容师”都是新词巧用,表达特定的意思,突出了语言的表现力,使语言既新颖活泼,又俏皮幽默,比用其他词更形象生动,给人印象更深。 3. 妙用成语、典故、传说、名段佳句。成语,一般来说有其固定的意义和用法,但有时也可做一番转化,灵活加以运用,以便能贴切自然、通俗易懂地表情达意,更好地融合语境,求得特殊的修辞效果。如“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我们要走出‘井底’,告别‘桃源’,投身到时代的洪流中去”,此句将成语“井底之蛙”“世外桃源”简缩为“井底”“桃源”,表意更为明快隽永。 句式灵活 所谓“句式灵活”,是指在写作时根据语境的特点和表达的需要,在不改变意思的情况下恰当地选用句式,灵活地变换句式,使句式呈多样化,这样行文才会活泼、自由、不生硬、不呆板。具体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长短句结合,整散句结合。语言是否有文采,与句式的运用有着很大的关系。语言要简洁,自然应以短句为主,句子长了则易冗赘拖沓,产生语病。但有时出于表意的严谨、周密或抒发某种深沉、庄重之情的需要,而用长句。在一篇文章里,如果把长句和短句很好地结合起来,往往会使语言错落有致、活泼多变。所谓整句,是指字数相近、结构相似、内容互补的句子,具有加强语势的作用,适合表达丰富的感情。对偶句、排比句、反复句等属于整句。散句是相对于整句而言的,它不讲究整齐和对称,长短自由,结构多样,更富灵活性,也更适合表达复杂的内容。整散句结合,在表达上会产生明显的效果,形式上整齐中有变化,错落有致,使感情的抒发徐缓激越、张弛有度,读来别有韵味,形成强烈的节奏感和旋律美。 2.文白结合,雅俗结合。现代文写作自然应以白话为主,但有时出于需要,偶用一下文言词句,也能收到幽默、含蓄、活泼、隽永等效果,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妙用修辞 1.运用排比,使句子气势恢宏。排比句形式整齐,语言凝练,感情充沛。文中使用排比句,能有效地增加语言的美感和表现力。适当运用排比,不仅可以增强语言的气势,更能集中地表达某种意思或感情,而且可以形成结构形式的整齐美,增强文章的艺术美。用以叙述,则清晰深刻;用以描写,则形象生动;用以抒情,则情意深厚;用以说理,特别能让读者感受到一种鞭辟入里、理直气壮的气势。 2.运用比喻,使句子生动亮丽。比喻不仅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可感,而且能使文中的叙述和说理显得生动形象。它能化无形为有形,突出形象美;它能化有形为无形,突出朦胧美;它更能以多喻一,突出动态美。高考作文中要想把对象表现得更形象贴切,更好地表达出对事物的爱憎和褒贬的态度,更好地描绘出事物的内在特点,就必须靠形象化的比喻手法。 3.运用引用,使句子内涵丰盈。诗词名句和中外名人名言,历来具有语言精练、内涵深刻、脍炙人口、深入人心等特点。引用得好,往往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在考场作文中若能恰当引用,必能使文章神采飞扬,意蕴深刻。引用名言名句主要有两种情况: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但无论是直接引用,还是间接引用,都会有助于增添文采。 1.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中庸》中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国家主席习近平曾引用这句名言,他认为中国梦是法国的机遇,法国梦也是中国的机遇。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所有一切都在变化,唯有变化不变。 ——赞格威尔 没有什么东西是稳定的或永恒不变的,只存在不断变动和运动的事物,世界总是充满着各种各样的运动和变化。 ——柏拉图 变化使我们成熟,但它首先使我们痛苦。人生中最重要的变化,一定伴随着大的焦灼和忧虑。 ——毕淑敏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从个人成长的角度来看,个体与个体之间应是共生的、相互促进的,而不应相互妨害。一个良好的楷模会给自我的发展带来满满的正能量,一个最佳对手会促使自己不断提升自我。从国家发展的角度来看,国家与国家之间应和平共处,相互合作,谋求共同发展和繁荣。互利共赢共生,才能使个人、团体、整个国家和社会步入和谐发展的良性轨道。考生可围绕此内容展开。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