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3-30 发布 |
- 37.5 KB |
- 2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上海市杨浦区2019届高三下学期语文押题卷(二)
【上海卷】2018年—2019年高三下学期语文押题卷(二)1.按要求填空。(1)彼童子之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也。(韩愈《师说》)(2)不知天上宫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3)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以“伤心秦汉㓿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写王朝的盛衰兴亡;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写王朝盛衰兴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1)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2).(2)今夕是何年(3).(3)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考生熟记和默写名篇和名句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后者。对于上句与下句的直接默写,出题人会在特殊字上考查考生,如易写错的字,通假字、形近字等。故考生在平时的积累的过程中定要夯实基础,此题容易写错的字有:授、幽,容易漏掉的字是:者。2.按要求选择。(1)他乡偶遇多年未见好友,以下句子最适合表达此时情感的一项是A.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B.人生所贵在知己,四海相逢骨肉亲。C.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D.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2)填入下面语段空白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项是其实每种学问都有长久的历史,____,提出过种种不同的解答,你必须明白这些经过,才可以利用前人的收获,免得绕弯子甚至于走错路。A.许多人都曾经思虑过、讨论过其中每一个问题B.其中每一个问题曾经许多人都思虑过,讨论过C.其中每一个问题都曾经许多人思虑过,讨论过D.许多人对其中每一个问题都曾思虑过,讨论过【答案】(1)B。(2)C。 【解析】【详解】(1)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得体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看清题目要求,比如本题,题干给出的语境是“他乡偶遇多年未见好友”,要求选出“以下句子最适合表达此时情感的一项”,然后在仔细阅读选项,理解选项意思,准确选出符合题意给出语境的答案。A项,“人生若只如初见”强调初见的美好,“何事秋风悲画扇”用汉代班婕妤被弃的典故,说的是本应当相爱,却成了相离相弃。不符合。B项,“人生所贵在知己,四海相逢骨肉亲”说的是人生最可贵的事情是能得到知己,萍水相逢也比骨肉还亲。符合。C项,“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是说分开的人无法得到对方的消息,强调别离之苦。不符合。D项,“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是说当年春风下观赏桃李共饮酒,江湖落魄,一别已是十年,常对着孤灯听着秋雨思念着你,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不符合。故选B。(2)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然后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同时应注意排序句的逻辑顺序和句中关联词语的运用。题干要求选出“填入下面语段空白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项”,空白处上文的陈述对象是“学问”,从保持陈述对象一致性的角度,主语应是“其中每一个问题”,排除AD两项;比较BC两项,“曾经许多人都”强调的是过去有“许多人”思考过,而“都曾经许多人”强调的是“问题”曾经经过许多人的思考,再联系下文的“解答”,可确定答案应为“强调‘问题’”。故选C。【点睛】对于考查语句连贯性的题目,考生应按照如下步骤操作:1.抓中心。首先要统揽全局,抓中心句,分析句子的性质和作用(如总领句、总结句、过渡句、解说句、观点句、材料句等),然后分析其他句子是如何围绕中心句来组织的。这段文字是说青年学子对梁任公先生怀有景仰之情的原因。2.抓思路。句子中的思路一般指三个方面: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思维的顺序。空间顺序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逻辑顺序,就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具有规律性的顺序。3.抓标志。语言标志常常表现为:关联词语、暗示性词语、句子之间的对应关系(内容上、形式上)、陈述对象或议论角度、抓句式等等。读下文,完成小题。①长期以来,中国流行的几乎所有法学理论教科书都把法律上的“义务”解释为国家通过法律强加给法律主体的负担和不利。这种对“义务”做出的负价值定位是武断的,因为根据自然法学传统,法律上的义务并不能由国家随意规定,而是源自于自然法的义务,即源于道德义务。源自于道德义务的法律义务是远比“权利”重要得多的正价值概念。 ②与“义务”一语准确对应的概念是“应当”。“应当”是一个表达精神现象的用语,是指社会群体对某种行为的看法——正确的且必须的。当社会群体用“应当”这一概念把某主体同某行为具体联系起来时,就意味着,该主体负有作(或不作)某行为的义务。义务就是主体作(或不作)某行为的应当性。③“应当”并不是社会群体随意的看法,而是群体的每一个个体成员依据自身的良心体验形成的对外界行为的看法。一个人在外地听说自己的爷爷生病了,他的第一感受就是“我应当回去照顾爷爷!”这里的“应当”完全产生于主体自我良心的内省式要求。一般来说,每个人都会由自我良心自发地产生这种原始的义务要求。但是,如果某A比较另类,在听说爷爷生病之后毫无反应、沉迷于各种娱乐活动,与其相处的群体其他成员就会告他:“你应当回去照顾爷爷!”群体成员对A提出的“应当”,就是赋予A一项义务。社会群体成员们之所以对A提出这种要求,是因为,该群体中的每一个成员都从自我经历的爷爷生病时的良心感受出发认为:回去照顾爷爷是正确的,也是必须的。④人类社会实践中,在国家这种组织出现之前很久,社会群体成员就通过对一个一个行为的评价形成规定道德义务的道德规则。由于社会群体成员绝大多数人的良心、理性处于同一发展水平以至相似,,,即能形成基本共识。譬如,对于杀人行为、盗窃行为,人们一致认为“不应当做”;对于赡养老人、抚养孩子行为,人们一致认为“应当做”,等等。人们用语言将这些共同判断表述出来,就形成人类社会的一系列口口相传的道德规则:不应当杀人,不应当盗窃,应当赡养老人,应当抚养孩子,等等。人类社会通过道德规则向社会每一个个体成员提出道德义务要求,使每个个体成员赋有道德义务。⑤人类社会的道德规则包括4个不同层次的规则:禁止损他类规则;倡导利他类规则;劝导自善类规则;引导入圣类规则。其中以不应当杀人、不应当放火、不应当抢劫等规则为主要内容的禁止损他类规则最为重要,它们通常被认为是道德底线规则。这类规则赋予每一个体的道德义务是必须履行的。履行这类义务是维系人类最低限度文明、保持社会最低限度秩序的要求。换句话说,没有对这类义务的履行,人类就会处于丛林状态。所以说,义务是人类文明维系之根。⑥道德规则自身并不具有保证规则赋予的义务得到履行的手段,以致一旦有人违反上述底线道德规则赋予的义务,道德规则自身并无有效应对手段。为了确保人们履行底线道德规则赋予每一个体的义务,人们将道德底线规则加以强化、改造:在底线道德的每一具体义务性规则之后附加针对违反义务的制裁规则,并由一定的社会权威机构对这些制裁规定加以执行,这就使道德底线规则演变为法律规则。 ⑦人类超越野蛮状态跨入文明门槛,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法律规则对人们行为的规范、引导。人类在进入文明状态之前相当长时间内就形成了主要源自于道德底线规则的习惯法。在国家组织形成之后相当长时间里,国家作为执行制裁的权威机构,其适用的仍然是主要源自于道德底线规则的习惯法。只是在国家适用习惯法很长一段时间之后,才出现由国家组织将习惯法成文化的做法,以致最初的成文法主要源自于习惯法,其义务规定部分主要源自于道德底线规则。⑧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农耕文明时代法律规则的义务规定部分主要来自于底线道德义务规则,但是,由于农耕文明各国普遍实行全权君主制度,君主拥有立法权,这使君主代表的国家立法很容易在法律中混入大量的不合理、不适当的义务设定。从农耕文明国家立法到商工文明国家立法都存在大量的国家片面强加给民众的限制。我们把这种国家武力基础上的强制视为“伪义务”。我们不能把“伪义务”视为义务本体,不能因伪义务的存在而否定义务的真正价值。3.第①段加点字“负”在文中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第③段假设了爷爷生病是否应当回去照顾的事例,对其用意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阐明“应当”是社会群体成员对某种行为所持的“正确的且必要的”的看法。B.阐明“应当”是社会群体成员依据自身的良心体验形成的对外界行为的看法。C.阐明“义务”是社会群体成员基于自己的良心感受向某主体提出的“应当”。D.阐明社会群体成员向某主体提出“应当”是社会群体成员的良心和“义务”。5.依据本文,对“义务”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义务不应是国家单方面的限制。B.义务是社会群体行为的“应当性”。C.法律上的义务源自于道德义务。D.道德义务基于道德规则的要求。6.联系上下文,填入第④段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A.因此,社会群体成员们各自做出的对各种行为的基本评价基本是一致的。B.所以,社会群体成员们各自做出的对各种行为的基本评价基本是一致的。C.所以,社会群体成员能通过行为评价形成规定道德义务的道德规则。D.因此,社会群体成员能通过行为评价形成规定道德义务的道德规则。7.⑥⑦两段论述了法律规则形成的()(填入两个字)、形成的机制和形成后的()(填入两个字)。【答案】3.负担和不利4.D5.B6.B7.(1).原因;(2).作用 【解析】【3题详解】此题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的能力。做此题,考生要有语境意识,首先把握该词语在文中对的内涵和外延。根据文中句子“中国流行的几乎所有法学理论教科书都把法律上的‘义务’解释为国家通过法律强加给法律主体的负担和不利。这种对‘义务’做出的负价值定位是武断的”可以知道,“负”为“负担和不利”。【4题详解】此题考查考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侧重考查引用事例在作者观点、情感表达上的作用。举例是为了论证观点,因此作答本题关键在于结合文章的第三段进行分析。根据第三段中的相关句子,“‘应当’并不是社会群体随意的看法,而是群体的每一个个体成员根据自身的良心体验形成的对外界行为的看法”、“一般来说,每个人都会由自我良心自发地产生这种原始的义务要求”、“社会群体成员们之所以对A提出这种要求,是因为,该群体中的每一个成员都从自我经历的爷爷生病时的良心感受出发认为:回去照顾爷爷是正确的,也是必须的”,由此可以知道,A、B、C是正确的。D项内容在文中找不到根据。属于无中生有。故选D。【5题详解】此题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做此题,考生要对该词语(概念)的内涵、外延准确把握,出题人会改变一些表述方式,有些改变改变了原意,这就需要考生把选项的内容与原文有关语句逐项细细比对备。此题的答题区在原文第二段“义务就是主体作(或不作)某行为的应当性”,应该是“个体行为”或“某主体行为”的应当性,而非“群体”。出题人设的干扰项是以偏概全,故选B。【6题详解】此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重点关注关联词语的连贯和内容的连贯。因为前文有“因为”一词,那后句应该用“所以”,排除A、D;内容上注意后句“即能形成基本共识”,也就是说“认识基本一致”故选B。【7题详解】 此题考查考生筛选整合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明确选项对应的区间,然后把握观点句,从而准确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第一空的填写注意第六段中的句子“这就使道德底线规则演变为法律规则”,可以知道,第六段是讲“法律规则形成的原因”;第七段“人类超越野蛮状态跨入文明门槛,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法律规则对人们行为的规范、引导”,主要是讲法律规则形成后的作用或意义。据此提取两个关键词“原因”、“作用”。阅读下文,完成各题。风把人刮歪刘亮程(1)刮了一夜大风。我在半夜被风喊醒。风在草棚和麦垛上发出恐怖的怪叫,像女人不舒畅的哭喊。这些突兀地出现在荒野中的草棚麦垛,绊住了风的腿,扯住了风的衣裳,缠住了风的头发,让它追不上前面的风。她撕扯,哭喊。喊得满天地都是风声。(2)我把头伸出草棚,黑暗中隐约有几件东西在地上滚动,滚得极快,一晃就不见了。是风把麦捆刮走了。我不清楚刮走了多少,也只能看着它刮走。我比一捆麦子大不了多少,一出去可能就找不见自己了。风朝着村子那边刮。如果风不在中途拐弯,一捆一捆的麦子会在风中跑回村子。明早村人醒来,看见一捆捆麦子躲在墙根,像回来的家畜一样。(3)每年都有几场大风经过村庄。风把人刮歪,又把歪长的树刮直。风从不同方向来,人和草木,往哪边斜不由自主。能做到的只是在每一场风后,把自己扶直。一棵树在各种各样的风中变得扭曲,古里古怪。你几乎可以看出它沦桑躯干上的哪个弯是南风吹的,哪个拐是北风刮的。但它最终高大粗壮地立在土地上,无论南风北风都无力动摇它。(4)我们村边就有几棵这样的大树,村里也有几个这样的人。我太年轻,根扎得不深,躯干也不结实。担心自己会被一场大风刮跑,像一棵草一片树叶,随风千里,飘落到一个陌生地方。也不管你喜不喜欢,愿不愿意,风把你一扔就不见了。你没地方去找风的麻烦,刮风的时候满世界都是风,风一停就只剩下空气。天空若无其事,大地也像什么都没发生。只有你的命运被改变了,莫名其妙地落在另一个地方。你只好等另一场相反的风把自己刮回去。可能一等多年,再没有一场能刮起你的大风。你在等待飞翔的时间里不情愿地长大,变得沉重无比。 (5)去年,我在一场东风中,看见很久以前从我们家榆树上刮走的一片树叶,又从远处刮回来。它在空中翻了几个跟头,摇摇晃晃地落到窗台上。那场风刚好在我们村里停住,像是猛然刹住了车。许多东西从天上往下掉,有纸片——写字的和没写字的纸片、布条、头发和毛,更多的是树叶。我在纷纷下落的东西中认出了我们家榆树上的一片树叶。我赶忙抓住它,平放在手中。这片叶的边缘已有几处损伤,原先背阴的一面被晒得有些发白——它在什么地方经受了什么样的阳光。另一面粘着些褐黄的黏土。我不知道它被刮了多远又被另场风刮回来,一路上经过了多少地方,这些地方都是我从没去过的。它飘回来了,这是极少数的一片叶子。(6)风是空气在跑。一场风一过,一个地方原有的空气便跑光了,有些气味再闻不到,有些东西再看不到——昨天弥漫村巷的谁家炒菜的肉香;昨晚被一个人独享的女人的体香;下午晾在树上忘收的一块布;早上放在窗台上写着几句话的一张纸。风把一个村庄酝酿许久的、被一村人吸进呼出弄出特殊味道的一窝子空气,整个地搬运到百里千里外的另一个地方。(7)每一场风后,都会有几朵我们不认识的云,停留在村庄上头,模样怪怪的,颜色生生的,弄不清啥意思。短期内如果没风,这几朵云就会一动不动赖在头顶,不管我们喜不喜欢。我们看顺眼的云,在风中跑得一朵都找不见。(8)风一过,人忙起来,很少有空看天。偶尔看几眼,也能看顺眼,把它认成我们村的云,天热了盼它遮遮阳,地旱了盼它下点雨。地果真就旱了,一两个月没水,庄稼一片片蔫了。头顶的几朵云,在村人苦苦的期盼中果真有了些雨意,颜色由雪白变铅灰再变墨黑。眼看要降雨了,突然一阵北风,这些饱含雨水的云跌跌撞撞,飞速地离开村庄,在荒无人烟的南梁上,哗啦啦下了一夜雨。(9)我们望着头顶腾空的晴朗天空,骂着那些养不乖的野云。第二天全村人开会,做了一个严厉的決定:以后不管南来北往的云,一律不让它在我们村庄上头停,让云远远滚蛋。我们不再指望天上的水,我们要挖一条穿越戈壁的长渠。(10)那一年村长是胡木,我太年轻,整日缩着头,等待机会来临。(11)我在一场南风中闻见浓浓的鱼腥味。遥想某个海边渔村,一张大网罩着海,所有的鱼被网上岸,堆满沙滩。海风吹走鱼腥,鱼被留下来。(12)另一场风中我闻见一群女人成熟的气息,想到一个又一个的鲜美女子,在离我很远处长大成熟,然后老去。(13)各种各样的风经过了村庄。屋顶上的土,吹光几次,住在房子里的人也记不清楚。无论南墙北墙东墙西墙都被风吹旧,也都似乎为一户户的村人挡住了南来北往的风。有些人不见了,更多的人留下来。什么留住了他们。(14)什么留住了我。(15)什么留住了风中的麦垛。(16)如果所有粮食在风中跑光,所有的村人,会不会在风停之后远走他乡,留一座空荡荡的村庄。(17)早晨我看见被风刮跑的麦捆,在半里外,被几棵铃铛刺拦住。 (18)这些一墩一墩,长在地边上的铃铛刺,多少次挡住我们的路,挂烂手和衣服,也曾多少次被我们的镢头连根挖除,堆在一起一火烧掉。可是第二年它们又出现在那里。(19)我们不清楚铃铛刺长在大地上有啥用处。它浑身的小小尖刺,让企图吃它的嘴,折它的手和践它的蹄远离之后,就闲闲地端扎着,刺天空,刺云,刺空气和风。现在它抱住了我们的麦捆,没让它在风中跑远。我第一次对铃铛刺深怀感激。(20)也许我们周围的许多东西,都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生命的一部分,关键时刻挽留住我们。一株草,一棵树,一片云,一只小虫……它替匆忙的我们在土中扎根,在空中驻足,在风中浅唱……(21)任何一株草的死亡都是人的死亡。(22)任何一棵树的夭折都是人的夭折。(23)任何一粒虫的鸣叫也是人的鸣叫。(选自《一个人的村庄》)8.第(1)段画线句新颖生动,就此进行赏析。9.探究第(5)段写“我”抓住并观察被风刮回来的“很久以前从我们家榆树上刮走的一片树叶”的用意。10.第(17)(18)(19)段为什么要写“铃铛刺”?11.有人认为作者是“自然之子”,有人认为其“温情的背后有着矛盾、迷惘的灵魂”,结文章,对此进行评析。【答案】8.运用比拟,新颖生动,赋予“荒野中的草棚麦垛”以生命力,“绊”“扯”“缠”等动作真切传神,与前文“有腿、有头发的、穿着衣裳”的女人相照应,表现风的狂躁难以阻挡。9.作者借很久以前从我们家榆树上刮走的一片树叶又刮回来的荒诞性来写游走于现代文明和原始村庄文明的人的选择。与上文中人被风刮走,改变了命运,渴望被风吹回的沉重形成对照,“从叶的边缘已有几处损伤,原先背阴的一面被晒得有些发白”看出外面世界既有村庄里没有的风雨,也有村庄里没有的阳光。表现了作者对外面世界的矛盾态度:既好奇又畏惧。“极少回来的叶子”暗示了现代文明对于原始文明“村庄”的巨大冲击。10.铃铛刺因挂烂衣服而被我们嫌弃并要除掉,但在关键时候却为我们挡住了赖以生存的麦捆,挽留了我们,引出文末我们周围的都已成为生活、生命的一部分,人即是自然,自然万物就是人,人与自然息息相关,休戚与共的感悟。11. 说其是“自然之子”是由于刘亮程笔下的“村庄”事物都是具有生命的,开头写:“风”是一个撕扯的女子,具有了形象,“云”模样怪怪的等,他总能够把物当作与自己平等的对象去体察,物都具有了生命的温度,从而拓宽自我的生命体验,与现代文明中以“我”为中心的方式截然相反。但另一方面,他的笔下还是淡淡表现出了对外面世界——现代文明的好奇,如11、12、13段。对于“村庄”的命运他也是迷茫的,“如果所有粮食在风中跑光,所有的村人,会不会在风停之后远走他乡,留一座空荡荡的村庄。”两种说法,前者是对他对待自然万物的态度评价,而后者是针对在时代洪流中作者对“村庄”未来的思考评价,都是准确而精到的。【解析】【8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赏析句子的能力。赏析句子题型作答的时候,要注意首先对句子的修辞手法进行确定,然后结合对句子在文段中的意义进行合理的解读。例如本题中考生要先观察句子:绊住了风的腿,扯住了风的衣裳,缠住了风的头发,让它追不上前面的风。比拟就是把一个事物当作另外一个事物来描述、说明。比拟的辞格是将人比作物、将物比做人,或将甲物化为乙物。运用这种辞格能收到特有的修辞效果:或增添特有的情味,或把事物写得神形毕现,栩栩如生,抒发爱憎分明的感情。本文中就是抒发了对风的狂躁的厌烦之情。【9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意的理解及探究能力。注意这类试题一般要结合文本的上下文去理解文意,然后结合全文去把握文章的主题,进而对文章内容进行探究理解。本题题干要求是:探究第(5)段写“我”抓住并观察被风刮回来的“很久以前从我们家榆树上刮走的一片树叶”的用意。其实写榆树叶子被刮回来,实际是在印证上文人被风刮走的情节,这里面有一种被“风”刮走刮回的一丝忧伤和叹息,从人被刮走后的不同命运上看,体现了作者对古老村庄外不可预知的环境的担忧,也体现了现代人远离家园的忧伤和叹息。【10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作者创作意图的解读能力。这类试题一般要先审清题干的要求,然后结合文本内容去分析作者创作意图,一般都要从内容上,主题上,情节上去考虑作答。本题要注意认真审题:第(17)(18)(19)段为什么要写“铃铛刺”?考生要注意抓住对文章的具体内容:我们不清楚铃铛刺长在大地上有啥用处。它浑身的小小尖刺,让企图吃它的嘴,折它的手和践它的蹄远离之后,就闲闲地端扎着,刺天空,刺云,刺空气和风。现在它抱住了我们的麦捆,没让它在风中跑远。我第一次对铃铛刺深怀感激。从文中的具体内容分析看,作者表达的是人们开始对铃铛刺的误解和敌视,到一场大风过后铃铛刺留住了人们需要的麦捆。这充分的说明了人和自然相处中,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自然的态度。 【11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评价的能力。这类试题一般要先审清题干的要求,然后结合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进行作答,注意在作答分析和评价的时候要以文本内容为依托。本题题干问的是:有人认为作者是“自然之子”,有人认为其“温情的背后有着矛盾、迷惘的灵魂”,结文章,对此进行评析。考生要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自然之子”“温情的背后有着矛盾、迷惘的灵魂”,根据以下文本内容进行解读:刮了一夜大风。我在半夜被风喊醒。风在草棚和麦垛上发出恐怖的怪叫,像女人不舒畅的哭喊。这些突兀地出现在荒野中的草棚麦垛,绊住了风的腿,扯住了风的衣裳,缠住了风的头发,让它追不上前面的风。她撕扯,哭喊。喊得满天地都是风声。每一场风后,都会有几朵我们不认识的云,停留在村庄上头,模样怪怪的,颜色生生的,弄不清啥意思。短期内如果没风,这几朵云就会一动不动赖在头顶,不管我们喜不喜欢。我们看顺眼的云,在风中跑得一朵都找不见。我在一场南风中闻见浓浓的鱼腥味。遥想某个海边渔村,一张大网罩着海,所有的鱼被网上岸,堆满沙滩。海风吹走鱼腥,鱼被留下来。另一场风中我闻见一群女人成熟的气息,想到一个又一个的鲜美女子,在离我很远处长大成熟,然后老去。各种各样的风经过了村庄。屋顶上的土,吹光几次,住在房子里的人也记不清楚。无论南墙北墙东墙西墙都被风吹旧,也都似乎为一户户的村人挡住了南来北往的风。有些人不见了,更多的人留下来。什么留住了他们。【点睛】散文中的赏析句子的题目主要是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常见的修辞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衬托、动静、虚实和视听结合等,答题时先辨析手法,然后结合文句进行解释,最后明确效果。阅读下文,完成小题。咏怀(其四十三)(三国·魏)阮籍①鸿鹄相随飞,飞飞适荒裔。双翮临长风,须臾万里逝。朝餐琅玕②实,夕宿丹山际。抗身青云中,网罗孰能制。岂与乡曲士,携手共言誓。【注】①阮籍(210年-263年),三国魏人。字嗣宗。陈留(今属河南)尉氏人。竹林七贤之一。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②琅玕: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仙树,其实似珠。 12.本诗从体裁上看,属于____体诗。以下不能作为本题判断依据的一项是()A.时代B.韵脚C.句数D.平仄13.对本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鸿鹄”两句使用了三个“飞”,描摹强调了鸿鹄群飞的景象。B.“双翮”两句以“凌”和“须臾”,强调鸿鹄高飞远翔的姿态。C.“朝餐”两句从食物与栖所两方面,写出了鸿鹄现实习性。D.“抗身”二句运用反问,语气强烈,收束了前面六句的描绘。14.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评价阮籍的诗“阮旨遥深”。请结合这一观点赏析本诗。【答案】12.B13.C14.要点:阮籍这首《咏怀诗》表面上看是在写鸿鹄,而实际上托物言志,通过对鸿鹄高飞远举,远离尘嚣,精食高宿的描绘,表达了自己遁世超逸,不为世俗网罗的志向,同时结尾两句,从描写中荡开一笔,以激烈慷慨的语气抒发了对于乡曲之士为了个人私利携手言誓的蔑视,隐含了对于门阀士族结党营私的丑恶的批判。整首诗寄托遥深。【解析】【12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本诗从体裁上看,属于□体诗。以下不能作为本题判断依据的一项”。本题考查辨析古代诗歌的体裁。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区别方法:一、以格律分类:古体诗除了需要用韵之外,不受格律限制。近体诗除了需要用韵之外,受到格律的限制。二、以字数分类:近体诗只有五言、七言二种形式。古体诗有四言、五言(称五古)、七言(称七古)、字数不整齐的称杂言古诗(杂言古诗因有七字句,所以也称七古),也有少数三言、六言。三、以句数分类:古体诗从二句到百句都有。近体诗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排律八句以上。四、以用韵分类:古体诗:1.全首诗可用一个平声韵或仄声韵,又可随意转为其它韵。2.一首诗中每句都可以用韵,用于韵的字可以重复。3.诗中用韵不限定在偶数句子上,奇数句也可以用韵。4.诗中可以用邻韵和上去声通押。5.允许散文化的句子。近体诗:1.一首诗限用一个韵,除第一句可以用韵或不用韵之外,其余句子都是双数句用韵。2.用于韵脚的字不能重复。3.不用韵句子的末一字,平仄声不能与用韵句子的末一字相同。4.除起句外不能用邻韵。5.都用平声韵。绝句是四句,律诗是八句。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格律诗,是一种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的汉族诗歌体裁。为有别于古体诗而有近体之名。指初唐之后,形成的又一诗歌体裁。根据以上的分析,从时代、句数、平仄方面看,本诗从体裁上看,属于古体诗。 【13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对本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本题考查分析诗歌的内容、表现手法、情感表达。读懂全诗,再做出正确判断。C项,错误。“朝餐”两句从食物与栖所两方面写出了传说中鸿鹄精神高居,以象征鸿鹄之高洁,而不是仅仅写其“现实习性”。【14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刘勰《文心雕龙》中评价阮籍的诗‘阮旨遥深’。请结合这一观点赏析本诗。”本题考查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和情感表达。首先要读懂全诗,指出表现手法,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读诗:“鸿鹄”两句使用了三个“飞”,描摹强调了鸿鹄群飞的景象。“双翮”两句以“临”和“须臾”,强调鸿鹄高飞远翔的姿态。“朝餐”两句从食物与栖所量方面,写出了鸿鹄的高洁品质。诗的前六句通过对鸿鹄相随相伴,高飞远举、远离尘嚣、精神高洁的描绘,表达了自己逃遁世俗、超凡高标,不为世俗所束缚的志向。“抗身”二句语气强烈,运用反语,收束了前面六句对鸿鹄描绘。结尾“岂与”两句,从描写“鸿鹄”中荡开一笔,以激烈慷慨的语气,表达了对谄媚之人为个人私利携手言誓的蔑视,隐含了对于门阀士族结党营私的丑恶的批判。本诗是借物咏怀诗,托物言志,表面上看是在写鸿鹄,而实际上借鸿鹄抒发诗人自己高洁的志向,抒发了对“乡曲士”的极大蔑视。整首诗寄意深远。点睛:分析托物言志诗:托物言志指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托物言志,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作者的个人之“志”,借助于这个具体之“物”,表达得更巧妙、更完美、更充分、更富有感染力。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洁的志向;“泥土”常用于抒发谦逊的情怀;“蜡烛”常用于颂扬无私奉献的精神。与借物喻人相似,都是借别的事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托物言志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所谓托物言志,也称寄意于物,是指诗人运用象征或起兴等手法,通过描摹客观上事物的某一个方面的特征来表达作者情感或揭示作品的主旨。15.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杨子崇 ①杨子崇,高祖族弟也。父盆生,赠荆州刺史。子崇少好学,涉猎书记,有风仪,爱贤好士。开皇初,拜仪同,以车骑将军恒典宿卫,后为司门侍郎。炀帝嗣位,累迁候卫将军,坐事免。未几,复令检校将军事。从帝幸汾阳宫,子崇知突厥必为寇患,屡请早还京师,帝不纳。寻有雁门之围。及贼退,帝怒之曰:“子崇怯软妄有陈请惊动我众心不可居爪牙之寄。”出为离石郡太守,治有能名。②自是突厥屡寇边塞,胡贼刘六儿复拥众劫掠郡境,子崇上表请兵镇遏。帝复大怒,下书令子崇巡行长城。子崇出百余里,四面路绝,不得进而归。时百姓饥馑,相聚为盗,子崇前后捕斩数千人。岁余,朔方梁师都、马邑刘武周等各称兵作乱,郡中诸胡复相啸聚。子崇患之,言欲朝集,遂与心腹数百人自孟门关将还京师。辎重半济,遇河西诸县各杀长吏,叛归师都,道路隔绝,子崇退归离石。所将左右,既闻太原有兵起,不复入城,遂各叛去。子崇悉收叛者父兄斩之。后数日,义兵夜至城下,城中豪杰复出应之。城陷,子崇为仇家所杀。(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①坐事免②子崇患之(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①开皇初,拜仪同A.拜见B.表示敬意的礼节C.拜谢D.(被)授予官职②累迁候卫将军A.聚集B.屡次C.连累D.劳累(3)第①段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子崇怯软妄有/陈请惊动我众心/不可/居爪牙之寄B.子崇怯软/妄有陈请/惊动我众心不可/居爪牙之寄C.子崇怯软妄有/陈请惊动/我众心不可/居爪牙之寄D.子崇怯软/妄有陈请/惊动我众心/不可居爪牙之寄(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后数日,义兵夜至城下,城中豪杰复出应之。城陷,子崇仇家所杀。(5)第②段隋炀帝“下书令子崇巡行长城”的原因是A.杨子崇自己主动请缨,希望能去把守边境要塞。B.隋炀帝希望杨子崇给边境的入侵犯者有力还击。C.隋炀帝惩治子崇,认为他无中生有,扰乱人心。D.杨子崇作离石郡的太守时治理有方,远近闻名。 (6)“屡请早还京师”和“上表请兵镇遏”两件事反映了杨子崇 和 的特点。【答案】(1)①因犯…罪②以…为患(2)①D②B(3)D(4)几天后,义军在夜里打到城下,城中的豪杰也出来接应,离石郡失陷了,子崇被仇人所杀。(5)C(6)聪明而有预见执着而有忠心【解析】【详解】(1)此题考查考生对文言文中实词的理解能力。文言文词语含义的理解,一定要结合所要理解的文言文词语所在的上下文,也就是具体语境进行。本题①,根据“炀帝嗣位,累迁候卫将军”和“未几,复令检校将军事”可知炀帝嗣位子崇已经升官至候门将军,不久又出任检校将军,这中间必有波折,那么“坐事免”的“坐”即为“因犯……罪”。句子译为:因犯罪而被免职。②,利用课本迁移法可以得知“患”的意思,《季氏将伐颛臾》中“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中的“患”即为“担忧”之意,此句中若把“担忧”之意放入句中,句子就理解为“子崇很担忧”,但鉴于“患”字后面的“之”字,把“患”字理解为意动用法更为妥当,那么该句解释为“子崇把这些事当用忧患”。(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实词的一词多义能力。一词多义是指一个词具有几个互相关联的意义。在古今汉语中都有,文言文中,由于单音词多,这种现象更普遍。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解题时,注意一定要结合词语所在的上下文,来判断其在句中的含义。本题要求选出“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①句“开皇初,拜仪同”意思是“开皇初年,被授予仪同”,所以“拜”的意思是“(被)授予官职”。故选D。②句“累迁候卫将军”意思是“子崇多屡次升迁至候门将军”,所以“累”的意思是“屡次”。故选B。 (3)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本题要求选出“第①段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画线句子中,“怯软”形容词作句子谓语,后面没有宾语,在其后停顿,故排除AC;“我众心”是“惊动”的宾语,是完整动宾结构,在其后停顿,排除B项,再结合本句意思:子崇胆小怕事,没有根据就胡乱上表,惊扰我军心,不能做大臣。句子可以断开为:子崇怯软/妄有陈请/惊动我众心/不可居爪牙之寄。故选D。(4)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本句中“后数日”,几天后;“夜”,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应”,接应;“为……所”,表被动,“子崇为仇家所杀”,子崇被仇人所。(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意思,筛选信息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读懂文言文意思,然后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细心耐心。本题要求选出“第②段隋炀帝‘下书令子崇巡行长城’的原因”,第二段叙述说因为子崇上表请求朝廷派兵镇守遏制多次侵犯边塞的突厥和带兵抢掠州郡的胡人刘六儿,隋炀帝很生气,于是下令叫子崇去巡行长城。故选C。(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意思,筛选信息,分析归纳文言文中人物形象能力。文言文阅读中分析人物形象和现代文言文一样,要首先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圈画出文章中有关这个人物内容,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进对这些圈画的内容进行分析,通过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把人物性格展现出来。本题,题干给出了相关事迹,考生只要根据事迹来分析子崇的性格特点即可,子崇知突厥一定会成为寇患,多次请求皇帝早日回京师,皇帝没有采纳,后来果然有了雁门之围,可见子崇对局势分析准确,聪明而有预见;在被贬为离石郡太守后,子崇仍然尽职尽责,请求朝廷派兵镇守遏制多次侵犯边塞的突厥和带兵抢掠州郡的胡人刘六儿,表现得执着而有忠心。【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参考译文:无,找不到参考译文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荷塘诗集序(清)姚鼐①古之善为诗者,不自命为诗人者也。其胸中所蓄,高矣,广矣,远矣;而偶发之于诗,则诗与之为高广且远焉,故曰善为诗也。曹子建、陶渊明、李太白、杜子美、韩退之、苏子瞻、黄鲁直之伦,忠义之气,高亮之杰,道德之养,经济天下之才,处而仪谓之一诗人口,此数君子岂所甘载?②志在于为诗人而已,为之虽工,其诗则卑且小矣。余执此以衡古人之诗之高下,亦以论今天下之为诗者。使天下终无曹子建、陶渊明、李、杜、韩、苏、黄之徒则已,苟有之,告以吾说,其必不吾非也。③适来江宁,识泾阳张君①。君以累世同居义门②之子,负刚劲之气,兼治烦③之才,虽为一令,廿余年屡经踬起,而志不可抑,今世奇士也。而耽于诗,该事道途之闲,不辍于咏。出其诗示余,余以为君之诗,君之为人也。取君诗与比之子建、渊明、李、杜、韩、苏、黄之美,则固有不逮者,而其清气逸韵,见胸中之高亮,而无世俗脂韦之概,则与古人近,而于今人远矣。④夫诗之至善者,文与质备,道与艺合;心手之运,贯彻万物,而尽得乎人心之所欲出。若是者,千载中数人而已。其余不能无偏:或偏于文焉,或偏于质焉。就二者而择之,愚诚短与识,以为所尚者盖在此而不在彼:惟能知为人之重于诗者,其诗重矣。张君殆其伦欤!(选自《惜抱轩集》)注:①张君:张五典,字叙百,号荷塘,荷塘诗集的作者。②义门:仁义之门,封建社会特指以孝义著称,数代同堂而和睦相处的家庭。③治烦:治理政事。16.填入第①段方框中的虚词最恰当的是()A.也B.耳C.矣D.乎17.第①段和第③段都提到了曹子建、陶渊明、李太白、杜子美、韩退之、苏子瞻、黄鲁直这些人,作用分别是什么?18.概述本文的主要观点,并对此观点作评析。【答案】16.B17.第①段是为了说明这些诗人不以诗人自居,德才兼备;第③段是为了对比衬托张君,虽然诗歌比不上他们,但清气逸韵,见胸中之高亮,而无世俗脂韦之概。18.主要观点:道德修养对于创作具有重要意义/只有知道做人要重于作诗的人,他的诗才会有力量。【解析】 【16题详解】此题考查考生掌握常见文言虚词的能力。此题正确答案是B。原文需要填一个句尾的语气词,且表示肯定、判断语气,相当于助词“也”,可译为“了”“啊”。“耳”用在句尾有表示肯定和判断语气的作用。如例句:“故不知计之所出耳”;“只不百步耳,是亦走也。”“耳”表示限制语气,相当于“而已”“罢了”,含有“不过如此”的意味。A选项“也”的用法:(一)句末语气词,①表示判断语气。②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③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④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⑤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二)句中语气词。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C选项“矣”的用法:是语气词。①可以表陈述语气,解释为“了”;②表示感叹语气,解释为“啦”“吧”“了”等;③表示命令或请求的祈使语气,解释为“啦”“吧”等。D选项“乎”的用法:(一)用作语气助词。①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②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③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④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⑤用在句中的停顿处。(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三)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地”。【17题详解】此题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做此题,考生要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去答题。第一段开头几句说的是:古代善于作诗的人,不会自命为是诗人的。他们胸中所储藏的,是很高,很广阔,很深远;偶尔抒发在诗上,诗也同时变得高、广阔并且深远了,所以说是善于作诗的。作者在这里举这些诗人是为了说明他们都是不以诗人自居,德才兼备。用他们来佐证自己开头几句的观点。第三段主要写张君,其中“取君诗与比之子建、渊明、李、杜、韩、苏、黄之美,则固有不逮者,而其清气逸韵,见胸中之高亮,而无世俗脂韦之概,则与古人近,而于今人远矣。”几句非常明显可发现用这些诗人来衬托张君。【18题详解】本题考查考生分析和概括文中作者在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做此题,考生依旧需要了解文中大意,本文是借题发挥,从普遍到一般,先论述人格决定诗作的品位,再以张君为例深入论证,最后得出结论:最好的诗应该是文采和义理兼备,内容和技巧结合,反映出作者崇高的人品。答题时尤其结合最后一段中“夫诗之至善者,文与质备,道与艺合”、“惟能知为人之重于诗者,其诗重矣。”等语句,在结合前文的内容可分析得出本文的观点:道德修养对于创作具有重要意义;只有知道做人要重于作诗的人,他的诗才会有力量。作者在文中 观点态度表现形式:有的表现直露而明显,有的隐晦而含蓄;有的分散,有的集中;有的隐含在作者笔下的人物描写、事件叙述中,有的隐含在作者对情理的分析中。1.要通过作者对人物的描写,人物的主次关系,对事件的叙述,详略的安排,看作者的思想感情是爱是憎,写作的意图是赞扬还是讽刺,文章的主旨是要读者吸取什么教训还是获得什么启示。对议论文也要通过对论点、论据和论证的分析,联系作者的身世和所处的时代,弄清作者的观点态度。2.要能够把作者的观点态度与文章中人物的言论区分开来。3.要紧扣原文主旨,千万不能主观臆断,扭曲文意或随意拔高、任意贬低作者的思想;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古人,不苛求,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古人;还要运用辩证观点,分析作者思想的精华和局限性。【点睛】参考译文:古代善于作诗的人,不会自命为是诗人的。他们胸中所储藏的,是很高,很广阔,很深远;偶尔抒发在诗上,诗也同时变得高、广阔并且深远了,所以说是善于作诗的。曹子健、陶渊明、李白、杜甫、韩愈、苏轼、黄鲁直这类人,是有忠义的气节,高亮的节操,道德的修养,经世济民,治理国家的人才,舍弃这些(品德)只是称他们是诗人,这样的人怎么会甘心呢?立志只是要成为诗人,作的诗虽然工整,但诗是很卑微,肤浅的。我拿这个来衡量古人诗的高低上下,也用(它)来评论当今的诗人。假如天下始终没有曹子健、陶渊明、李白、杜甫、韩愈、苏轼、黄鲁直之类的人也就算了,假如有这样的人,把我的观点告诉他们,他们一定不会责怪我。我来到江宁一带,结识了泾阳的张五典。张君凭着数代同堂而和睦相处的家庭的儿子,一身刚劲的气概,并有着治理政事的才能,虽然只是一个县令,20年多次遭到挫折,但他的志向没有被抑制,是当今的奇才阿。他入迷于作诗,治理完政事的闲暇之余不中止咏诗。他把他的诗拿给我看,我认为张君的诗,就是他为人的写照。拿他的诗与曹子健、陶渊明、李白、杜甫、韩愈、苏轼、黄鲁直的诗的美妙相比较,必然有比不上的,但诗清雅逸人,展现了胸中高亮的节操,没有阿谀,圆滑的情态,这一点是和古人近似,而比当今一般人要高出很多。达到高层次的诗人,诗与诗人的气质相具备,道和技巧结合;心和手的相互运用,包含了一切,将心里所想的全展现出来了。像这样的人,数千年来只有几个人而已。我不可能没有偏差:有时偏向于文采,有时偏向于品质。两个之中选择一个,我确实是见识短浅,认为崇尚的应该在这方面而不是另一个方面:只有知道了做人要重于作诗的人,他的诗才会有力量。张君大概就是这样的吧!19.阅读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螃蟹里面有人造鸡蛋!”“用手机扫100元人民币,就会有AR效果的“金凤凰”飞出,可以鉴别假币”“莫言将诺贝尔文学奖奖金投资到善林金融,结果被骗得血本无归”“中国国民素质全球倒数第二”……互联网的出现和发展,给生活提供了很多便利,但是层出不穷的谣言,也给人们带来许多困扰,针对这些谣言,你怎么看?【答案】让真相跑赢谣言“你一定不知道”、“大真相”、“大揭秘”……相信我们每个人都见过带这些字眼的新闻,也对其中有理有据的内容感到好奇。可我们在面对这些并不了解的“事实”时,可曾想过这所谓的真相,却是另一个谎言?近几年来,随着社会进入自媒体时代,人们每天接收到的信息可谓爆炸性的。这对于我们而言,既有信息福利,也有因虚假信息而带来的麻烦。真实与谎言交织,善意与良知缺失,新闻、娱乐等媒体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处。而就在今年,虚假信息的浪潮一波接一波:大凉山的孩子十年没吃过肉?事实却是那里的孩子全都能吃上营养餐;演员乔任梁被虐待致死?事实上他是因抑郁症而自杀的;日本核电站核泄漏,吃盐能防止核辐射?根本是危言耸听!……原本的真实,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一点点地被添油加醋,一点点地被谣言扼杀扭曲,这时谣言的恶劣影响已近覆水难收了。传播谣言的始作俑者固然可恨,可我们更多时候竟也成为其帮凶,为“假真相”推波助澜。人总有猎奇心理,迫使他们去了解、传播未知的事物。以讹作传讹,辗转无穷,谣言不胫而走,“假”变“真”,猛于虎矣。“见未真,勿轻言;知为的,勿轻传。”对于对应的人、事、物,如果我们只是一个无知者,那么就应保持一个局外人的身份,不知、不言,不随意应和大众言论,以免增强错误的舆论煽动力;而知情者,则需要站出来,引导正确的舆论。正如鲁迅先生所写的那个铁笼一样,现代社会更需要一个个振臂高呼者站出来,言其所知,揭露事实,让真相跑在谣言前面。在童话中,说谎的匹诺曹鼻子会变长,而同样的,在现实中,说谎造谣者也应受到相应的惩罚。法律的空白给谣言的扩散提供了可乘之机。新的传播环境下,东窗事发后才采取处理已然不可取,应对质疑的声音及时作出回应,对其主动说、尽快说、如实说,让真相挤压谣言的生存空间,让谣言“见光死”。 谣言是一支凭着推测、猜疑和臆度吹响的笛子,那么真相应做那双折断笛子的大手。让真相跑赢谣言,我们需要作俑者知错而退,不知者闭口缄默,知者言其所知,智者振臂高呼,监督者有所作为,那么“假真相”也就不攻自破了。【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写作能力。本题是一篇材料作文。材料作文的审题一般注意材料中的关键词,材料的主旨,各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此题可根据材料中的关键词和分析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立意。从抓关键词的角度,本材料中的关键词是中国国民素质、互联网、谣言、困扰。根据对材料的关键词的把握,材料中心是在说互联网下的现状。从因果关系角度,不难看出材料的导致网络谎言的原因是中国国民素质。根据以上的审题和对材料内容的把握,考生可以从如下角度进行立意:网络发达的利弊、如何抗拒网络的虚假、真善美与假恶丑、国民素质决定当下走向。以上的立意角度均可以作为考生写作立意的角度,考生要紧紧围绕材料与现实的关系,进行深入的分析当下的现象,这样就可以把我作文写的深刻。根据对材料的把握,可以有如下的写作素材参考:一“恶意炒作”概念的界定对于“炒作”一词,《应用汉语词典》(2000年版)的解释是:“大力宣传和鼓吹”。这个定义中,“鼓吹”二字似乎带有贬义的感情色彩。但是,《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对于“炒作”一词这样定义:“为扩大人或者事物的影响而通过媒体做反复的宣传”。从这个定义,我们可以看出,“炒作”是一个中性词,并非贬义。《北京青年报》编辑张维国也指出:“炒作,首先是个中性词,是宣传第二种解释,例如对某个人、某件事、某产品在一段时间内集中的、连续的有一定规模的宣传就是炒作”[i]“炒作”二字之所以容易让人误解,是因为个别媒体出于尽快在激烈的竞争中占领市场的考虑,常常把这种手段用于社会新闻、负面报道或者突发报道上,形成了“恶意炒作”。有学者对恶意炒作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界定:第一,无中生有地制造人际关系紧张和冲突,以达成实现炒作人某种目的或利益;第二,艺人对这种炒作无力对抗。如果听之任之,名誉受损,但如果采取行动,又会正中炒作者的圈套;第三,恶意炒作无疑是一种杀鸡取卵式的自杀行为,其最终结果是大众对宣传公信力的失望,最终受到伤害的是整个文化市场。通过对恶意炒作的内涵的分析,我们已经能够清楚的地将恶意炒作区别于一般的新闻炒作了。我们以下所讲的炒作,都是就网络新闻的“恶意炒作”而言的。[ii]二恶意炒作现象的网络媒介环境分析网络时代已从web1.0发展到web2.0,甚至在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推动下,正在向web3.0时代迅速迈进。而在中国,目前,互联网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强劲态势迅猛发展着。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调查,截止2010年6月底,我国已有4.2亿网民,普及率持续上升,达到 31.8%。网络媒介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网络环境中,传播格局呈现出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互动模式。即每一位网民都是传播者,都有着强烈的表达欲望,拥有前所未有的传播能力。在这种环境背景下,各种繁杂的信息充斥着网络的每一个角落,社会舆论变得非常自由、迅速、难以控制,并且呈现出个性化、多元化、草根化、情绪化的新格局。恶意炒作就是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才出现的。三以“犀利哥”、“凤姐”为例网络作为一种新型的传播媒介,被称为是“第四媒体”,凭借着快速、便捷可复制性强、交互性强的特点,成功打造了一个接一个的“网络红人”。从李宇春“春哥”、曾轶可“曾哥”再到“凤姐”和“犀利哥”,“哥、姐”网络流行现象可谓层出不穷,并且呈现出愈演愈烈态势。以“犀利哥”为例。“犀利哥”原名程国荣,一位精神失常的流浪者。2010年2月23日,因为天涯论坛的一篇帖子而迅速走红,被网友誉为“极品乞丐”、“乞丐王子”等。“忧郁的眼神,唏嘘的胡渣子,神乎奇迹的搭配,还有那杂乱的头发,都深深迷住了我”这是网友们对他的评价。之后,“犀利哥”在短短一周内红透网络,同时被纸媒、电视、网络等媒体大肆报道。其后引起了当地政府层的关注。“犀利哥”事件亦席卷台湾、日本、新加坡等地。[iii]但是,当“炒作之风”席卷之后,有人反思:“犀利哥”作为一位精神失常的流浪者,在整个事件过程中是无辜,他被网友和媒体任意地愚弄和嘲笑;同时,他也是无奈的,他以及他的家人没有办法抵挡这场声势浩大的,由网友和媒体联合的“狂欢活动”。再比如“凤姐”事件。“以我的智商和以我的能力的话,往前推三百年,往后推三百年,总共六百年之内不会有第二个人超过我”、“必须具备国际视野,有征服世界的欲望。奥巴马才符合我的征婚标准”、“我经常看的都是人文社会的书,例如《知音》、《故事会》”。[iv]罗女一出,雷倒众生。她的经典语录一个接一个,每一个都让人或捧腹,或惊骇,或无语,或痛骂。据称,罗玉凤征婚事件为网络营销策划机构精心策划的炒作,目的就是要罗玉凤出名。果真如此,则让人感到遗憾和悲哀。在眼球经济时代,所有都可能成为炒作者的素材和对象。炒作无罪,但没有尺度地恶意炒作,就值得人们去反思了。此外,假设幕后并无推手,整个事件就是罗玉凤的一种自我陶醉,那么同样让人感叹。从罗玉凤的表现看,她的个人炒作逾越了世人的心理承受底线,她的自信超乎寻常,与其说是自信,不如说已经陷入了病态化。这样的现象背后,更加值得我们去剖析,去深思深层次的原因。四恶意炒作现象的成因分析 从“春哥”、“曾哥”到“凤姐”、“犀利哥”,我们可以看到,这场网络文化的狂欢盛宴似乎并没有终止的迹象,反而变得一发不可收拾。网民跟帖、炒作,乐此不疲。网络媒体也在推波助澜,积极的为这些“哥、姐”作免费的推广。这种近乎于疯狂的火爆,不禁让人思考:这种现象背后究竟隐藏着受众怎样的心理?媒体又有哪些责任?相关利益者又出于怎样的目的?(一)受众心理特征分析1.娱乐心理美国传播学学者波兹曼在其著作《娱乐至死》里说道,“电子技术的合力迎来了一个崭新的世界———躲猫猫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一会这个,一会那个,突然进入你的视野,然后又很快消失。这是一个没有连续性没有意义的世界。一个不需要我们也不允许我们做任何事的世界,一个像孩子们玩的躲猫猫的游戏那样完全独立闭塞的世界,但和躲猫猫一样,也是其乐无穷的”。波兹曼的这段话道出了当下网络时代中网民们存在的心理状态。我们不需要思考所谓有连续性有意义的东西,我们追求的只是一种对于信息及时把握的快感。此外,现在大多数网友是青年人,他们正面临家庭、事业等各方面的压力,因此,他们会在网上寻找各种宣泄渠道。“犀利哥”的迅速走红正是在网民“娱乐至死”的心态下产生的。2.空虚无聊的看客心理在社会转型的震荡时期,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改变,社会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世俗化与功利化。在这种社会环境氛围中,人们变得越来越浮躁,容易失去理性,没有耐心,心灵缺少宁静。这些不健康的心理状态是滋生寂寞、空虚的土壤。为了摆脱寂寞心理的扰乱,人们在网上寻找种种“看点”和“笑点”。“犀利哥”现象,从表面上来说是年轻人对“犀利哥”的一种无厘头的追捧,实质上是精神空虚、价值观歪曲的表现。网络上像“哥跟的不是帖,是寂寞。”等类似的言语成为网络热门词汇。有些网民也声称,寂寞已经成为现代人的“通病”。而“犀利哥”只是这种“通病”的表现形式。3.猎奇心理好奇心是人们希望自己能知道或了解更多事物的不满足心态。好奇心是出于本能的,人人都有。但是,一旦这种好奇心理超出了正常的范围,被异化后就变成强迫、发泄,就会出现一些极端的现象——猎奇心理。为满足自己的猎奇心理,部分人追捧新事物,如搞怪人物,低俗文化等。“凤姐”现象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凤姐”因为一些雷人言行而迅速在网络上蹿红,自称“9岁起博览群书,20岁达到顶峰,智商前300年后300年无人能及”。这样的言论自然会吸引网友们去“猎奇”。(二)媒体方面因素1.媒体责任 在市场利益的驱使下,各种媒体之间的竞争愈来愈激烈。为了赢得受众的支持和各大广告商的信赖,一些媒介披着通俗化的外衣使网络文化走向了低俗。他们过分在意如何取悦和迎合受众的低级趣味,满足人性好奇、求异等的“原始兴趣”,却将媒体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抛之脑后。对于一些“网络红人”中存在的低俗化倾向,网络媒体工作者不仅没有做好“把关人”工作,反而将低俗化现象进行放大报道。这种媒体责任淡化的观念,最终导致网络媒介环境日益复杂、庸俗化。“犀利哥”能够在一周之类迅速走红,这离不开网络媒体和各种传统媒体的大肆报道。2.缺乏理性思考和判断力从传播的“把关”过程来看,许多媒体由于争抢时效,报道心切而丧失基本判断能力。美国学者A.Z巴斯认为:“最重要的守门行为出现在新闻组织内部”。可是,许多媒体在转载和报道中,那些被巴斯认为“对流入的新闻内容进行挑选、修改或剔除”的职业编辑,并没有经过理性思考和事实辨别,而是任由片面的传播内容“自由流动”[vi]“凤姐”之前并未怎么出名,直至2010年1月30日罗玉凤做客江苏卫视著名访谈节目《人间》后才迅速爆红网络。这期名为《我要嫁白马王子》的节目不仅充分展示了罗玉凤的雷人言行,而且现场主持人则极尽能事地故意抖包袱、制造神秘感、吸引人眼球。这不能不怪罪于媒体在节目策划、选题方面缺乏判断力。(三)恶意炒作者“网络恶意炒作”现象背后,通常是经过相关利益集团或者个人精心策划的,以实现其特定利益的目的。“芙蓉姐姐”、“凤姐”、“犀利哥”一连串名字构成了互联网世界的喧嚣与躁动,一个个造星神话也让这些“网络红人”背后的策划人渐渐浮出水面,让人们不得不关注他们背后的“功臣”——网络推手。网络推手又名网络策划师,目前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学术定义。这个新兴名词在互联网上被解释为:懂得网络推广并能应用的人。具体来说,网络推手通常是指利用网络操作规则和大众接受心理,利用互联网资源,以事件策划和舆论引导手法让受众知晓、关注某些特定信息。而这些信息通常是与特定的人物、产品和品牌紧密相关的。以“凤姐”事件为例,虽说不能确定是网络推手所为,但笔者认为,网络再无聊、再恶搞,很难“自发地”或者说“自然的”在短时间内迅速形成庞大的规模,火速走红往往离不开网络推手和策划。网络推手在炒作过程中主要通过发帖、顶帖、制造争议话题、故意抬杠,以及通过运作和网站的关系把某一话题置顶、制作成网站专题等等,营造出某种话题受到千万网民关注的假象,最终以达到实现个人或集团的某种利益。 五恶意炒作现象的对策分析在眼球经济时代,所有东西都可能成为炒作的对象,并且极易演变为损人利己的炒作,毫无节制的炒作,为了炒作而炒作。网络炒作的泛滥趋势可能会导致社会诚信度下降,人们的道德水准下滑,娱乐之风愈演愈烈等负面现象。针对网络恶意炒作,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让入手:1.网民要培养良好的网络素养网络是一个大容器,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文化现象,高雅的、低俗的、真实的、虚假的。作为网民,一定要认识网络传播的特质,培养自己良好的网络素养。对于出现的一些网络现象,要有自己独立的判断,不能人云亦云,盲目从众跟风,否则会影响自己正确价值观的确立和独立人格的形成。同时网民也要提高自身素质,提升文化品位,自觉地抵制网络上的低俗之风。2.网络媒体要增加社会责任感有着“第四媒体”之称的网络媒体,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获取新闻信息的首选渠道,网络传播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构建和谐社会,网络媒体要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首先,网络媒体要坚守自己作为“把关人”的职责。对于一些可能违背社会道德,错误引导社会价值观的新闻信息要慎重考虑。并且要不断加强从业人员职业道德修养的培训,增强网络媒体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意识,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来约束和修正自己的行为,坚决抵制虚假、庸俗、低俗的内容,为公众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传播环境。3.相关部门要加强网络监管和政策扶持在加强网络媒体自律的同时,政府也要做好“他律”工作。不断推进网络传播法制建设是加强网络监管的有力措施。对于一些冥顽不化的恶意炒作者来说,一般的道德伦理显得很苍白,我们需要法律的强制手段来执行。我国现在的新闻传播法还不健全,我们在不断建设的同时,先出台一些强制性的有关网络传播的相关规定和政策,以此来促进网络和谐的发展。同时政府要对拥有优秀网络文化的网站加强扶持和宣传力度,避免一些网站为了蝇头小利而走向低俗。 本材料作文适合的结构:议论文的结构较为常见的是并列式、层进式和对比式。此题可采用并列式的结构行文,首先通过分析材料由此自己的观点;然后采用并列的方式进行论述,并列式注意分论点的提取,如此题可围绕“网络下的虚假”这一中心论点,从“国民素质”“炒作潮流”“受众心态”等角度进行分层论述。文章可以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开篇总说提出中国当下网络虚假现象的总论点,然后从下面几个角度分层论述和分析。最后在结尾进行综合和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