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3-30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年高考语文复习解决方案真题与模拟单元重组卷考点滚动练十五基础知识论述类小说文言文作文
考点滚动练十五(基础知识+论述类+小说+文言文+作文) 时间:120分钟 满分:116分一、语言文字运用(9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有企业家坦言,进行公益捐助的一个原因是担心消费者指责自己冷漠吝啬,细大不捐,从而影响公司产品的销路。B.李鸿章主张大清国参与世界商品经济往来,利用双边贸易富强自己,制约别人,这样的认识在当时可谓空谷足音。C.今年“两会”上一些代表委员的发言少了穿靴戴帽的套话,多了实实在在的内容,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D.《社会契约论》是法国思想家卢梭的代表作,书中对政治权利和义务等问题作了很多鞭辟入里的分析,值得一读再读。答案 A解析 A项,细大不捐:小的大的都不抛弃。句中误把“捐”理解为“捐献”,把该成语理解成吝啬。B项,空谷足音:比喻难得的音信、言论或事物。C项,穿靴戴帽:比喻写文章或讲话中套用一些空洞的、例行的政治说教。D项,鞭辟入里:形容做学问切实。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2.[2016·常州一中高三联考]下列各句中表意清晰、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苏东坡因仕途坎坷欲避世遁俗,又因不忘国运民生终未归隐山林,正是这两句诗的真实写照。B.这村庄和村民修的这条路的历史一样悠久,路旁散落座座用芦苇、麦秸或茅草盖顶的农舍,墙壁用彩石砌出精美的图案。C.在当今时代,文化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最重要组成部分。这个“软实力”硬不硬、强不强、大不大,与一个国家的文化产业强大与否直接关联。D.选票上候选人名单按姓氏笔画为序,在多年实践中证明简便易行,也可以避免人为造成候选人获选机会不平等的情况。这样做,有利于充分发扬民主,保障选举人和被选举人的民主权利。答案 C解析 本题考查语病。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A项,主客颠倒,应是“这两句诗”是“苏东坡……终未归隐山林”的“写照”;B项,对象次序倒错,通常先有村庄,后有村民修的路,至少是同步,故应改为“村民修的这条路和这村庄的历史一样悠久”,下句“路旁”的表述也与之衔接;D项,句式杂糅。“按姓氏笔画为序”应为“按姓氏笔画顺序”或“以姓氏笔画为序”。3.[2016·河南重点中学适应考]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阅读经典,应当注意细心领略和体会作品的艺术风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如,可以格外注意其叙事的角度与方式,注意语言的节奏、语气、修辞,乃至句式等等。①有人说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这不无道理②包括题材、结构、风俗描写、人物塑造等等③也可以从语言艺术入手④风格形成的条件比较复杂⑤我们欣赏与把握大师经典的风格⑥但多种因素中有一种特别重要,那就是语言A.④⑥①⑤②③B.④②⑥①⑤③C.⑤②③④⑥①D.⑤③②④①⑥答案 B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根据表述主体(风格→形成条件→语言)的承续,可确定④排在首位,可排除C、D。由“多种因素”与“包括题材……等等”的关联,可确定②在⑥前。二、现代文阅读(2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9分,每小题3分)地域歧视在我国至少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齐国的晏婴出使楚国,楚王当着他的面说齐人“善盗”,虽属故意羞辱,但也说明当时已存在地域歧视。地域歧视产生的前提是地域差异,即同区域间因种种原因存在着差异,如在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思想意识、风格习惯等各方面既有发达程度的不同,也有价值观念和习惯方面的不同。在这些差异中,以物质为主的方面有一定的客观标准,但以精神和观念为主的方面更多的是主观标准。例如中原的儒家从先秦时就强调“华夷之辨”,歧视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当时少数民族的发展水平的确落后于华夏诸族,但华夏人在精神上的优越感却只是一种虚幻的自信,并没有得到少数民族的认同。应该承认,贫穷和落后,特别是长时期的贫穷和落后,的确会造成当地人群的素质下降,滋生种种劣行恶习,甚至形成根深蒂固的习惯,反映在底层贫民中往往更加严重。随着不同区域人口的流动,相互间的文明或野蛮、贫穷或富裕、先进或落后就会显现在对方面前,而相对野蛮、贫穷、落后的一方,一般处于弱势地位。尽管流动人口只是当地人口的一部分,但由于外界只与他们接触,对他们的印象也就成为对当地全部人口的印象。所以,一个地方外迁或流出的人口的形象,往往会成为整个地方的形象。例如,北宋南宋之际,大批河南人随宋室南迁,由于这批河南人中包括了皇族、高官、名流、巨商、富户,而在宋首都临安(今杭州)举足轻重,杭州人非但不敢歧视,还学着说河南话,以至今天的杭州方言还带北方味。但到大批河南人因天灾人祸四处逃荒时,河南人的优点往往被遮蔽了,操河南方言的人就成为被歧视的对象。自古以来,一个地方的人受到歧视,基本上都是发生在这一地区由盛转衰、由富变贫、由中心而边缘之后,当河南处于“天下之中”,农业发达,商贾云集,洛阳、开封拥有首都或陪都地位之时,其他地方人既不会也不敢歧视河南人,还以能成为河南人为荣。今天全国不少家族都自称祖先是河南人,就显示了河南曾经具有的无与伦比的地位。其实,其中不少人根本不是河南人,或者是从外地迁入河南,从此再也不提真正的祖籍。 在人口流动少、信息传播慢的条件下,优点和恶习的传播一般局限于同一地区,形成当地的文化特征。而这种特征一旦形成,就会长期存在。如经济上已经摆脱贫穷,但因贫穷形成的习惯还会延续相当长一段时间。同样,外界对当地的了解也会滞后,即使当地情况变了,原来的看法也不会轻易改变。所以,要消除地域歧视,首先应注意缩小地域间的差异,特别要促进贫困落后地区的发展。其次,要在人口自由流动、信息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改变相互间片面、主观、滞后的认识。政府必须在法律上保证每个公民的平等权利,媒体要作客观、全面的报道,注意引导。对被歧视者而言,一方面要理直气壮地维护自己的权益;另一方面也要正视自身的缺点,自尊自强。(节选自葛剑雄《地域歧视再反思》,有删改)4.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楚王当着使者晏婴的面故意羞辱齐国,证明春秋时已存在地域歧视的现象,地域歧视在我国至少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B.地域歧视产生的前提是不同区域间存在着在生活生产方式、思想意识、风俗习惯等各方面发达程度的差异以及价值观念、习惯方面的不同。C.尽管少数民族不认同先秦时少数民族的发展水平落后于中原的华夏各族,但中原的儒家却通过强调“华夷之辨”获得精神上的优越感。D.长时期的贫穷和落后,会造成当地人群的素质下降,滋生种种劣行,甚至形成根深蒂固的习惯,反映在底层贫民中往往更加严重。答案 C解析 C项无中生有。“尽管少数民族不认同先秦时少数民族的发展水平落后于中原的华夏各族”有误,原文意思是“华夏人在精神上的优越感”“并没有得到少数民族的认同”。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对于接触并接纳流动人口的外界来说,外界人员对处于弱势地位的那部分流动的人口的印象常会成为对流出人口所属全部人口的印象。B.从历史地理看,宋朝时人们曾以做河南人为荣,今天的杭州方言还带北方味就是证明之一,当大批河南人逃难时,操河南方言的人开始受到歧视。C.河南人受到歧视,是发生在河南这一地区从处于“天下之中”,洛阳、开封拥有首都或陪都地位,转为由富变贫,由中心而边缘之后。D.河南具有重要地位时,全国不少根本不是河南人和从外地迁入河南的家族都曾自称袓先是河南人,近代以来,他们再也不提祖籍是河南。答案 D解析 D项以偏概全。“近代以来,他们再也不提祖籍是河南”有误。原文意思是从此再也不提真正的祖籍是哪里的。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人口流动少、信息传播慢的条件下,优点和恶习的传播一般局限于经济文化同一的地区,形成同一的文化特征。 B.某地域因贫穷而形成的习惯会延续相当长一段时间,外界对当地的了解也会滞后,原来的看法也不会轻易改变。C.要消除地域歧视,首先应特别要促进贫困落后地区的发展,还要双方充分交流,改变片面、主观、滞后的认识。D.消除地域歧视,需要政府在法律上予以保障,媒体注意引导,被歧视者要维权,也要正视自身的缺点,自尊自强。答案 A解析 A项曲解文意。“优点和恶习的传播一般局限于经济文化同一的地区,形成同一的文化特征”有误,原文意思是“优点和恶习的传播一般局限于同一地区”,是指一个地区,而不是“经济文化同一的”多个地区。(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4分)卡拉维拉斯县驰名的跳蛙[美]马克·吐温这里从前有过一个叫吉姆·斯迈雷的。只要能找到一个人愿打赌,他就陪同,碰上什么就赌什么,且十有八九是他赢。他有一只小斗狗,光看外表你准以为它一钱不值,就配在那儿拴着,一副贼溜溜的样子,老想偷点什么似的。可是,一旦在它身上下了注,它转眼就像变成另外一条狗:它的下巴颏往前伸着,就像火轮船的前甲板,下槽牙都露了出来,像煤火一样放光。斯迈雷老是靠这条狗赢钱,直到在一条没有后腿的狗身上碰了钉子。那一次,两条狗斗了好一阵子,两边的钱都押完了,斯迈雷的那条狗上去照着咬惯了的地方下嘴的时候,就知道自个儿上当了,它让人骗惨了。它朝斯迈雷瞧了一眼,好像是说它伤透了心,这都是斯迈雷的错,怎么弄了一条没有后腿的狗来让它咬呢,斗狗时它本来靠的就是咬后腿嘛。有一天,斯迈雷逮着一只跳蛙带回家去,说是要好好训一训。果不其然,他把跳蛙训出来了。只要他从后头点跳蛙一下,那跳蛙就会像翻煎饼一样在空中打个转,然后稳稳当当地脚朝下落地。我就瞧见过他把丹尼尔·韦伯斯特放在这儿的地板上——那跳蛙叫丹尼尔·韦伯斯特——大喊一声:“苍蝇,丹尼尔,苍蝇!”跳蛙就噌噌地照直跳起来,快得让你来不及眨眼,把那边柜台上的一只苍蝇吞了下去,然后像一摊泥“啪嗒”落在地上,拿后腿抓耳挠腮,没事人似的。斯迈雷拿一个小笼子装着那只跳蛙,时不时地带着它逛大街,设赌局。有一天,一个汉子——他是个外乡人——到屯子里来,正碰上斯迈雷提着跳蛙笼子,就问:“你那笼子里头装的是什么呀?”斯迈雷冷着个脸说:“它是一只跳蛙。”那汉子拿过笼子,转过来转过去,细细地瞅,说:“嗯,原来是个跳蛙,它有什么特别的呀?”“噢,”斯迈雷不紧不慢地说,“它就有一件看家的本事,它比这卡县地界里的任何一只跳蛙蹦得都高。”那汉子拿过笼子,又仔仔细细地看了好半天,才还给斯迈雷,慢慢吞吞地说:“是吗?我没瞧出来这跳蛙比别的跳蛙能好到哪儿去。” 斯迈雷说:“别管你怎么看,我心里有数,我赌四十块钱,敢说这跳蛙比卡县随便哪一只跳蛙都蹦得高。”那汉子琢磨了一会儿,有点儿作难:“呃,这儿我人生地不熟的,也没带着跳蛙,要是我有一只跳蛙,准跟你赌。”这时候斯迈雷说:“好办,好办,只要你替我把这笼子拿一小会儿,我就去给你逮一只来。”斯迈雷离开后,这汉子坐在那儿想来想去,想了好一会儿,然后从笼子里头把跳蛙拿出来,扒开它的嘴,自己掏出一把小勺来,给跳蛙灌了一肚子火枪的铁砂子,一直灌到齐了跳蛙的下巴颏,然后把跳蛙放到地上。斯迈雷呢,他上洼地的烂泥里头把跳蛙抓回来,交给那汉子说:“行了,你要是准备好了,就把它跟丹尼尔并排摆着,把他的前腿跟丹尼尔的放齐了,我喊个号。”然后斯迈雷就喊:“一——二——三——蹦!”他和那汉子从后边点那两只跳蛙。那只新来的跳蛙蹦得特有劲儿,可是丹尼尔喘了一口粗气,光耸肩膀——就这样——像法国人似的。它动不了,跟生了根一样,连挪挪地方都办不到,就像抛了锚。斯迈雷说什么也想不通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那汉子拿起钱就走,临出门了,他还拿大拇指从肩膀上头指指丹尼尔,慢慢吞吞地说:“我也没瞧出来这跳蛙比别的跳蛙好到哪儿去嘛。”斯迈雷呢,他站在那儿抓耳挠腮,低着头把丹尼尔端详了好一会儿,最后他揪着丹尼尔脖子上的皮,把跳蛙掂起来,跳蛙头朝下,喷出满满两大把铁砂子来。这时候斯迈雷才明白过来,他气得发疯,放下跳蛙就去追那汉子,可再也追不上了。(有删改)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吉姆·斯迈雷只要能找到一个人愿打赌,他就陪同,而且碰上什么就赌什么,且十有八九是他赢,说明他虽嗜赌但是智力超出常人。B.那个汉子扒开跳蛙的嘴,掏出一把小勺来,给跳蛙灌了一肚子火枪的铁砂子,最终取得了跳蛙比赛的胜利,这说明汉子是有备而来的。C.“只要他从后头点跳蛙一下,你就看吧,那跳蛙就会像翻煎饼一样在空中打个转,然后稳稳当当地脚朝下落地”,这里运用了比拟的手法体现了跳蛙的灵敏矫捷。D.小说塑造了众多形象,既有吉姆·斯迈雷和汉子这样的人物形象,也有小狗和跳蛙这样的动物形象,在幽默诙谐中表现出严肃的主题。答案 D解析 A项,“说明他虽嗜赌但是智力超出常人”错误,吉姆·斯迈雷打赌十有八九能赢并不能看出他智力超出常人。B项,“说明汉子是有备而来的”错误,从文中“这汉子坐在那儿想来想去,想了好一会儿”可知,汉子并非有备而来。C项“这里运用了比拟的手法”错,应该是运用了比喻的手法。8.这篇小说在语言方面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①口语化。将日常用语运用到文章中,使文章语言口语化,通俗易懂。②诙谐幽默。文中拟人、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凸显了语言诙谐幽默的特点。③ 具有讽刺意味。本文在浑然成趣的冷嘲热讽中表现出深刻的主题。(答对一点2分,任意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得5分)解析 本文语言的主要特点首先是口语化,如“我也没瞧出来这跳蛙比别的跳蛙能好到哪儿去”“那只新来的跳蛙蹦得特有劲儿”等。其次是幽默与讽刺。这种幽默与讽刺在文中主要是通过修辞手法的运用来体现的,如拟人,“一副贼溜溜的样子,老想偷点什么似的”,读来让人忍俊不禁;比喻,“它的下巴颏往前伸着,就像火轮船的前甲板,下槽牙都露了出来,像煤火一样放光”,诙谐地表现出了小斗狗在主人下了注的情况下的神态。9.小说在情节设置上有什么突出特点?请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小说在情节设置上的突出特点是铺垫。(1分)①小说开头写斯迈雷嗜赌,且“十有八九是他赢”与“斯迈雷老是靠这条狗赢钱”等内容,为后面写他斗狗时败在一条没有后腿的狗身上以及斗蛙失败做了铺垫。(2分)②斯迈雷训练跳蛙和跳蛙的特殊技能的描写为写跳蛙的意外失败作铺垫。(2分)③斯迈雷的得意狂妄为结尾他气得发疯作铺垫。(1分)解析 把握好故事情节是读懂小说的关键,是欣赏小说艺术特点的基础。情节设置上的特点一般可从前后照应、设悬念、作铺垫等方面考虑。本文的高潮部分是斗蛙的情节,那么前面的内容描写是否多余,这可能是考生会想到的问题。仔细阅读文本就会发现,假如没有前面的内容铺垫,那么后面的内容就显得味道不足,力量不够。而正是前面内容的铺垫,才有后文的幽默讽刺效果。三、文言文阅读(19分)[2016·江西吉安一中段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王汝训,字古师,隆庆五年进士。除元城知县,累迁光禄少卿。吏科都给事中海宁陈与郊者,大学士王锡爵门生,又附申时行,恣甚。汝训抗疏数其罪,言:“与郊今日荐巡抚,明日荐监司。每疏一出,受贿狼籍。部曹吴正志一发其奸,身投荒徼。吏部尚书杨巍亦尝语侍郎赵焕,谓为小人。乞速罢谴。且科道以言为职,乃默默者显,谔谔者绌。直犯乘舆,屡荷优容。稍涉当途,旋遭摈斥。言官不难于批鳞,而难于借剑,此何为也?天下惟公足以服人。今言者不论是非,被言者不论邪正,模棱两可,曲事调停,而曰务存大体。是惩议论之纷纭,而反致政体之决裂也。乞特敕吏部,自后迁转科道,毋恶异喜同,毋好谀丑正。”是时,巍以政府故,方厚与郊。闻汝训言引己且刺之,大恚,言:“臣未尝诋与郊。汝训以寺臣攻言路,正决裂政体之大者。”乃调汝训南京。未几,其子杀人论死,与郊悒悒卒。汝训入为太常少卿。,飨庙,帝不亲行。汝训极谏。帝愠甚,以其言直,不之罪也。寻进太仆卿,调光禄。汝训先为少卿,寺中岁费二十万,至是滥增四万有奇。汝训据《会典》,请尽裁内府冗食,不许。二十二年,改左佥都御史。汝训性清介,方严疾恶。巡按御史南昌彭应参亦雅以强直名,相与力锄豪右。乌程故尚书董份、祭酒范应期里居不法,汝训将绳之。适应参行部至,应期怨家千人遮道陈牒。应参持之急,檄乌程知县张应望按之。应期自缢死,其妻吴氏诣阙诉冤。帝命逮应参、应望诏狱,革汝训职。 汝训家居十五年,起南京刑部右侍郎。召改工部,署部事。初,矿税兴,以助大工为名。后悉输内帑,不以供营缮。而四方采木之需多至千万,费益不訾。汝训屡请发帑佐工,皆不报。在部岁余,力清夙弊。中官请乞,辄执奏不予,节冗费数万。卒,赠工部尚书,谥号恭介。(节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二十三》,有删改)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直犯乘舆,屡荷优容荷:承受B.闻汝训言引己且刺之刺:讽刺C.汝训性清介,方严疾恶疾:通“嫉”,妒嫉D.在部岁余,力清夙弊夙:旧有的答案 C解析 疾,厌恶,憎恨。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迁,在古代可指变动官职,通常指晋升或调动;某些时候也指贬谪、放逐,如“迁客骚人”“迁谪”。B.孟秋,为农历七月,立秋、处暑二节气所在的时段;仲秋为农历八月,白露、秋分二节气所在的时段;季秋为农历九月,寒露、霜降二节气所在的时段。C.豪右,指豪门大族。中国古代,右表示尊贵,左表示贫贱,如“位在廉颇之右”表示蔺相如位列廉颇之上;“闾左”多指贫苦人居住的地方。D.谥号是人们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以及有功绩的平民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答案 D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学常识的能力。D项,“谥号是人们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以及有功绩的平民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有误,错点有二:谥号应是由朝廷授予的,“有功绩的平民”也不在授予之列。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汝训正直果敢。他直言列举陈与郊的罪行,提出科道应当坚持,然而当权者是陈与郊好友的缘故,王汝训被调往南京。B.王汝训为公节俭。他做少卿时,请求朝廷将内府的冗食全部减去;在工部理事时,坚决不予宦官经费,从而节省费用数万。C.王汝训嫉恶如仇。董份、范应期行为不轨,王汝训准备将他们绳之以法;因操之过急,导致范应期自杀身亡,王汝训被革去职务。D.王汝训勇于担当。修建大殿需要很多经费,在工部为官的他多次请求发放钱财补助,并大力整治过去的陋习。答案 C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C项,“王汝训准备将他们绳之以法;因操之过急”错误,选项对应的文字在文章第三段,文中是说“巡按御史南昌彭应参亦雅以强直名,相与力锄豪右。乌程故尚书董份、祭酒范应期里居不法,汝训将绳之。适应参行部至,应期怨家千人遮道陈牒。应参持之急,檄乌程知县张应望按之”,可见“操之过急”的应是彭应参。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每疏一出,受贿狼籍。部曹吴正志一发其奸,身投荒徼。(5分) 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孟秋,飨庙,帝不亲行。汝训极谏。帝愠甚,以其言直,不之罪也。(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每次上疏一出,到处受贿。部曹吴正志一揭发他的罪行,就被贬到荒远的地方。(2)孟秋时节,祭祀祖庙,皇上不想亲自去。王汝训极力劝谏。皇上很愤怒,但因为他说的话有道理,也没有怪罪他。解析 翻译的时候,应先找名词,再找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第一句中,“狼籍”,到处。“发”,揭发;“荒徼”,荒远的地方。第二句中,“亲”,亲自;“以”,因为;“不之罪”宾语前置句,“不罪之”,没有怪罪他。同时要注意句中的人名、官职名等专有名词,比如“部曹”“吴正志”“孟秋”“飨庙”“帝”。参考译文王汝训,字古师,山东聊城人。隆庆五年中进士,授职元城知县,逐渐升到光禄少卿。吏科都给事中海宁陈与郊是大学士王锡爵的门生,又依附申时行,很专横。王汝训上疏列出他的罪行,说:“陈与郊今天推荐巡抚,明天推荐监司。每次上疏一出,到处受贿。部曹吴正志一揭发他的罪行,就被贬到荒远的地方。吏部尚书杨巍也曾对侍郎赵焕说他是个小人,请求皇上立即将杨巍罢官。科道本是议论国事的,不吭声的人被提拔,直言进谏的人被贬退。有时直言冒犯皇上,还蒙皇上宽容。但稍稍涉及到当道的人,立即遭到贬斥。言官不难犯颜直谏,难在借刀杀人,这是为什么呢?天下唯有公正才能让人信服。现在言官不论说的对还是不对,被议论的人不论是正是邪,都模棱两可,从中调停。还说是务求保存大体。结果对纷纭的议论的惩戒,反而导致政体的决裂。乞求皇上特令吏部,以后升迁,转入科道,不要厌恶异己喜欢同类,不要好阿谀之人而憎恶正直的大臣。”这时,杨巍因为执政的缘故,正与陈与郊交。听到王汝训言词中引用了他的话讽刺陈与郊,很生气,说:“我没有诋毁过陈与郊。王汝训以光禄侍臣身份攻击言官,正是严重分裂政体的人。”于是将王汝训调往南京。没有多久,陈与郊因儿子杀人犯了死罪,郁郁而终。王汝训入朝廷为太常少卿。孟秋时节,祭祀祖庙,皇上不亲自去。王汝训极力劝谏。皇上很愤怒,但因为他说的话有道理,也没有怪罪他。不久,他升为太仆卿,调为光禄。王汝训先前为少卿时,寺中每年花费二十万,到这时滥增四万多。王汝训依据《会典》,请求将内府的冗食全部减去,皇上不许。万历二十二年,他改任左佥都御史。王汝训生性耿直、廉洁,嫉恶如仇。巡抚御史南昌彭应参平素也以正直、严厉著称,两人互相支持全力锄除豪门。乌程原尚书董份、祭酒范应期居家行为多有不轨,王汝训正准备将他绳之以法。刚好彭应参到了,与范应期有仇的人家千余人遮蔽道路、呈上论辞。彭应参操之过急,命令乌程知县张应望抓住他,范应期自杀身亡,他的妻子吴氏到官府喊冤。皇上命令逮捕彭应参,在狱中审问,革去王汝训的职务。 王汝训在家十五年后,起用为南京刑部右侍郎。后召改为工部,署理部事。起初,矿税兴起,以资助修建大殿为名,后全部输入内库,不足以营建大殿,而四方采伐树木的需要多达千万,经费更加不够,王汝训屡次请求发放钱财补助工程,都没有得到答复。在工部一年多的时间里,大力整治过去的陋习。宦官请求经费,就上奏坚持不给,节省无益费用数万。死后,被赠为工部尚书,谥号恭介。四、语言表达(5分)14.[2016·青岛月考]阅读下面材料,拟写一条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0个字。记者从10月25日曲阜市举办的第二届“百姓儒学节”开幕式上获悉,世界文化遗产“三孔”景区将向全国教师免费开放。这是继孔子后裔、曲阜籍市民免费游“三孔”,驻曲高校、曲阜市中小学生特殊时段集体参观免费,游客“背《论语》免费游三孔”活动之后,曲阜再次向游客推出的优惠举措。第二届“百姓儒学节”开幕式上,曲阜市委书记李长胜说,“兴市须重教,孔子作为‘万世师表’,理应得到全社会教师群体的尊崇。‘三孔’景区面向全国教师免费开放,将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和创新、发挥儒学时代作用搭建新的载体”。据了解,为做好“三孔”景区面向教师免费开放的前期准备工作,曲阜市文物、旅游等相关部门进行了专题座谈和调研,并就配套方案进行了专题研究和论证,具体的实施方案正在制定之中。据悉,该方案将于2016年1月1日起施行。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明年起全国教师可免费游“三孔”景区(或者:明年起“三孔”景区向全国教师免费开放)。解析 这是一道新闻消息概括压缩类试题,新闻属叙事类文体,可以采用要素提取法,就是将新闻中叙述的各要素(当然有的新闻不一定每个要素都具备)提取出来,然后按“什么人(或物)于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了什么事”的顺序(或适当调整语序)组成一句话新闻。五、写作(60分)15.[2016·江苏扬州质检]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南朝名医陶弘景在《本草集注》中记载,巴豆最能泄人。李时珍问他的父亲,是否如此。他父亲回答说,你试一试不就清楚了吗?李时珍试了试,结果表明,使用巴豆剂量大固然可以导致严重腹泻,如果用得适量反倒能治好慢性腹泻。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解析] 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材料内容可以归纳为:《本草集注》中记载,李时珍父亲让他试试巴豆,行医注重亲身实践。从横向的角度可以将材料分解为“南朝名医陶弘景”和“李时珍”两个方面,就此可以得出“要有怀疑的精神”“实践出真知”的立意;从纵向的角度分析,李时珍前后实验得出了不同的结论,运用辩证思维中矛盾的观点和量变与质变中“度”的观点,可以从“要全面地看问题”“凡事要把握一个度”来立意。[例文]实践出真知俗话说:实践出真知。这话一点不错,一个人知识再丰富,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如果缺少实践,也只能坐守老底,干不成大事业。 我们对于历史上的长平之战并不陌生。赵国四十万大军被秦全部活埋,堪称世间悲剧,原因只是在于用了一个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才让历史留下了遗憾的一笔,假使赵王善于用人,用的是廉颇而不是赵括,我想历史将会改写。这是血的教训,我们应时刻铭记在心,时刻警告自己,要善于实践。苏东坡写过一篇《日喻》,说的是:一个天生的盲人不知太阳为何物,问“有目者”。有人告诉他太阳像铜盘,并敲了敲铜盘让他听;过几天,盲人听到钟声,就认为是太阳。又有人告诉他太阳的光芒像蜡烛,并让他摸了摸蜡烛,过几天,盲人摸到了竹笛,又以为是太阳。苏东坡在文章中还说,南方有一种“没人”,能长时间潜在水中,只因为他“日与水居”“得于水道”,所以“七岁能涉,十岁能游”,十五岁就能“没”了。假如北方一名“从不识水”的勇士来找“没人”学“没”,“没人”给他讲得再好,他“没”到水里也只有死路一条。鲁班被茅草上的小细齿割破手指,还发现蝗虫的大板牙上也排列着许多小细齿。鲁班从中得到启发,心想:如果仿照茅草和蝗虫的细齿,来做一件边缘带有细齿的工具,用它来锯树,岂不比斧砍更快、更好吗?鲁班忘记疼痛,转身下山,做起试验来。在金属工匠的帮助下,鲁班做了一把带有许多细齿的铁条。他将这件工具拿去锯树,果然又快又省力。锯子就这样发明了。这个故事虽说是传说,但是,我们从中却可以得到这样的启发:实践出真知,钻研出智慧。马伶、李伶是明朝金陵最红的两位京剧演员,一次,两人在东西两座戏台上演同一出戏来竞技。两人扮演的都是奸相严嵩。结果观看马伶演出的观众逐渐被李伶卓越的演唱舞技吸引而去。马伶含羞而退。他连夜出走,投到千里之外的京城,在宰相顾秉谦的门下当了一名差役。因为顾秉谦与严嵩都是一样的奸臣,马伶悉心伺候,更细心揣摩顾宰相的行为举止。三年过后,马伶回到金陵,与李伶相约再行竞技。结果李伶的观众都成了马伶的戏迷,他们被马伶惟妙惟肖、形神兼备的表演所折服。正是马伶长达三年的实践活动,为他赢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功。穿过历史的长河,让我们回到现在。毛泽东用实践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通过实践人们发现无产阶级才是领导人民取得政权的核心力量;通过实践人们逐渐淘汰了旧的社会工具,使得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古往今来,哪个成才的人没有经过无数次的实践?爱迪生为了发明电灯泡进行了上千次实验;法拉第为了得到磁与电之间的关系,不也是一次次地实践吗?无数的客观事实证明,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只有从实践中来,又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才是真正的科学知识。但是,实践也离不开正确理论的指导,否则在实践中就会迷失方向,无所适从。故此,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我们应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认认真真学习,扎扎实实做事。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