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3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重组仿真模拟卷6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重组仿真模拟卷(六)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 共66分) 一、(9分,每小题3分) (2013•天津市宝坻区综合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网络与文学 蒋德均 近年来,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媒体、新技术,给整个社会生活带来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也为包括诗歌在内的文学艺术的创作与传播、阅读与批评注入了新希望与愿景。那么,网络究竟能否让日益边缘化的文学艺术重现昔日的辉煌与荣光呢? 当前,尽管互联网已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对人们的生活与心理产生了巨大影响,它正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与生活方式,自然也影响并改变着作家的书写与思维方式和读者的阅读心理与欣赏习惯。因此,作家必须与时俱进,了解、学习并掌握互联网技术,自觉运用电子媒介,改变书写方式和固有思维习惯。正如评论家吴思敬指出:“诗歌传播新媒体的出现,是诗歌传播史上的一次深刻变革,它在改变了诗歌创作方式的同时,也改变着诗人书写与思维的方式,并直接与间接地改变着当代诗歌的形态。” 然而,互联网的出现、网络技术的运用,尽管是人类进步和文明的标志性事件,但它只是也只能改变文学艺术的创作、传播、保存、阅读的形态,却无法改变文学艺术本身的内在审美属性。无论纸质媒介也好,电子媒介也罢,还是多媒体技术也好,它们都只是文学艺术存在的一种形式或方式、一种媒介或载体、一个平台或途径,文学艺术的本质属性依然是创新与唯美。就像评论家吴骏晨所说的:“诗歌的本质,和其他的艺术形式一样,是人对自身以及环境的思考,是向人性深处挖掘的结果。网络,只是一个载体,它和其他的出版媒介没有什么不同,其作用是使得诗歌作品多了一条通往读者的渠道。”我也同意诗人黄梵所说的:“我不认为网络可以改变诗歌,网络的便捷并不等于诗歌的便捷,只要是用语言写诗,网络便不可能侵蚀诗歌的界限。伟大的诗艺、诗歌精神,不会因媒介不同有所改变。” 当然,网络等多媒体技术为文学艺术的生存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间和机会,可以也能够极大地促进文学艺术的发展,为文学艺术催生新的美学因子和艺术元素。网络作为虚拟空间,为作者的写作、发表、修改、保存等都提供了空前未有的方便和及时,也为作品的阅读、批评、存储等提供了空前的方便和时速,尤其是超链接技术的运用使文学的阅读视野空间迅速扩大和极度方便。同时,网络写作可以根据写作者写作意愿和美学追求,自由地加入音乐、绘画、游戏、动漫等其他艺术元素,使文学艺术获得了全新的活力与生机。然而,它的隐蔽性、便捷性、自由性也使其写作群体素质良莠不齐,作品质量参差不一,甚至出现由写作软件生成的大量口水诗歌、随机散文等垃圾文本,广遭人们诟病。 随着现代工业文明和电子时代的到来,人类所能企及的物质空间极大地扩展,可触及的文化与技术领域不断拓宽,文学艺术的传媒和传播方式也同时得到革命性的丰富和发展。但是我们始终认为文学艺术的价值绝不以表现形式和传播手段的不同或先进与否论高下,文学艺术存在的意义仍要取决于它对人的智能的开启、精神世界的涵养以及对现实存在审视和终极指向的关怀与思考。 (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年03月11日第07版) 1.下面对文中有关“互联网”的解说,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互联网给整个社会生活带来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也为文学艺术的创作与传播、阅读与批评注入了新希望与愿景。 B.互 联网的出现影响并改变着作家的书写与思维方式和读者的阅读心理与欣赏习惯,它能让日益边缘化的文学艺术重现昔日的辉煌与荣光。 C.互联网已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对人们的生活与心理产生了巨大影响,它正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与生活方式。 D.互联网促使作家必须与时俱进,了解、学习并掌握新技术,自觉运用电子媒介,改变书写方式和固有思维习惯。 解析 此观点与作者观点不同,作者认为网络不能改变诗歌。原文第三段“它只是也只能改变文学艺术的创作、传播、保存、阅读的形态,却无法改变文学艺术本身的内在审美属性”。 答案 B 2.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解说,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评论家吴思敬认为,当代诗歌的形态因受互联网技术影响而变化,传播新媒体使诗歌传播发生了一次深刻变革,改变了诗歌创作方式,改变着诗人书写与思维的方式。 B.互联网虽然无法改变文学艺术的本质属性,但能改变文学 艺术的形态,让文学艺术的创作、传播、保存、阅读方式多种多样,如纸质的,电子的,多媒体的等等。 C.伟大的诗艺、诗歌精神,不会因媒介不同有所改变。因此,无论在什么情况下,网络便不可能侵蚀诗歌的界限,网络使诗歌作品只是多了一条通往读者的渠道。 D.网络写作的隐蔽性、便捷性、自由性使写作群体素质良莠不齐,作品质量参差不一,甚至有人还写出了大量口水诗歌、随机散文等垃圾文本。 解析 B.“纸质的”不是互联网产生的形式,“只是文学艺术存在的一种形式或方式”。C.此项说得太绝对。原文是“只要是用语言写诗,网络便不可能侵蚀诗歌的界限”。D.移花接木,“大量口水诗歌、随机散文等垃圾文本”是由“写作软件生成的”。 答案 A 3.根据本文内容,下列理解或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近年来,互联网为作者的写作、发表、修改、保存等都提供了空前未有的方便和及时,人们在互联网上可以写博客、发微博、对话聊天等。 B.文学艺术之所以能获得全新的活力与生机,是因为网络为文学艺术催生了新的美学因子和艺术元素,写作者可以根据自己意愿和美学追求加入音乐、绘画、动漫等其他艺术元素。 C.人类所能企及的物质空间极大地扩展,可触及的文化与技术领域不断拓宽,文学艺术的传媒和传播方式也同时得到革命性的丰富和发展,现代工业文明和电子时代由此到来了。 D.因为对人的智能的开启、精神世界的涵养以及对现实存在审视和终极指向的关怀与思考决定文学艺术存在的意义,所以文学艺术的价值的高下不能从表现形式和传播手段的层面来判断。 解析 因果倒置,“随着现代工业文明和电子时代的到来”,才有“人类所能企及的物质空间极大地扩展,可触及的文化与技术领域不断拓宽,文学艺术的传媒和传播方式也同时得到革命性的丰富和发展”。 答案 C 二、(33分) (2013•河北省石家庄市保温练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张起岩,字梦臣。其先章丘人。高祖迪,以元帅右监军权济南府事,徙家济南。幼从其父学,年弱冠,以察举为福山县学教谕,值县官捕蝗,移摄县事。久之,听断明允,其民相率曰:“若得张教谕为真县 尹,吾属何患焉。”中延祐乙卯进士,首选,除同知登州事,特旨改集贤修撰,进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官,选为监察御史。 中书参政杨廷玉以墨败,台臣奉旨就庙堂逮之下吏。丞相倒剌沙①疾其摧辱同列,悉诬台臣罔上,欲置之重辟。起岩以新除留台,抗章论曰:“台臣按劾百官,论列朝政,职使然也。今以奉职获戾,风纪解体,正直结舌,忠良寒心,殊非盛世事。且世皇建台阁,广言路,维持治体,陛下即位诏旨,动法祖宗。今台臣坐谴,公论杜塞,何谓法祖宗耶!” 章三上,不报。起岩 廷争愈急,帝感悟,事乃得释,犹皆坐罢免还乡里。迁中书右司员外郎,改燕王府司马,拜礼部尚书。 宁宗崩,燕南俄起大狱,有妄男子上变,言部使者谋不轨,按问皆虚。法司谓:“《唐律》,告叛者不反坐。”起岩奋谓同列曰:“方今嗣君未立,人情危疑,不亟诛此人,以杜奸谋,虑妨大计。”趣有司具狱,都人肃然,大事寻定。中书方列坐铨选,起岩荐一士可用,丞相不悦,起岩即摄衣而起,丞相以为忤己。迁翰林侍讲学士、知制诰兼修国史,修三朝实录。转燕南廉访使。搏击豪强,不少容贷,贫民赖以吐气。滹沱河水为真定害,起岩论封河神为侯爵,而移文责之,复修其堤防,瀹其湮郁,水患遂息。 右丞相别里怯不花②为台臣所纠,去位。未几再入相,讽词臣言台章之非,起岩执不可,闻者壮之。俄拜御史中丞,论事剀③直,无所顾忌,与上官多不合。诏修辽、金、宋三史,充总裁官。史官有露才自是者,每立言未当,起岩据理窜定,深厚醇雅,理致自足。史成,年始六十有五,遂上疏乞骸骨以归,后四年卒。谥曰文穆。 (选自《元史•列传第九十六》有删减) 注 ①倒剌沙,人名。②别里怯不花,人名。③剀,切实。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以元帅右监军权济南府事 权:暂管。 B.犹皆坐罢免还乡里 坐:判处。 C.悉诬台臣罔上 罔:迷惘。 D.丞相以为忤己 忤:违逆。 解析 罔:欺骗。 答案 C 5.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张起岩“论事剀直,无 所顾忌”的一项是(3分)( ) ①若得张教谕为真县尹, 吾属何患焉 ②不亟诛此人,以杜奸谋,虑妨大计 ③起岩即摄衣而起 ④搏击豪强,不少容贷 ⑤讽词臣言台章之非 ⑥起岩据理窜定 A.①②④ B.①⑤⑥ C.②③④ D.③⑤⑥ 解析 ①体现他深得民心。⑤别人的言行。 答案 C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张起岩是政绩卓著的政治家和造诣极高的史学家。他为官刚直不阿,不惧权势,为民请命;多次主持国史编修,亲自主持辽、金、宋三史的编撰。 B.张起岩有敏锐的洞察力。宁宗去世后燕南突发大案,他不墨守《唐律》,将 诬告朝廷官员图谋不轨的男子治罪,稳定了民心,使京师的形势安定。 C.张起岩打击恶霸,造福百姓。在燕南廉防使任上,打击为害一方的恶霸,毫不宽容;又主持修治了危害百姓的滹沱河,平息了水患,造福一方。 D.张起岩学识渊博,治学态度严谨。在担任修史总裁官时,有些史官故意炫才自以为是,编写内容失当,他依理修正,力求内容深刻丰富、理由充分。 解析 “为民请命”属无中生有。 答案 A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台臣按劾百官,论列朝政,职使然也。(5分) (2)今台臣坐谴,公论杜塞,何谓法祖宗耶!章三上,不报。(5分) 答案 (1)台臣考查弹劾百官,讨论各项朝廷政事,是职责让他这样的。(按:考查,审查;劾:弹劾;论列:讨论;然:这样。也,表判断,判断句。以上各1分,句意1分。) (2)“现在御史台官员无故遭受谴责,公正的言论被阻止,哪里还谈得上效法祖宗呢?”张起岩多次上奏章,都没有得到回复。(坐:无故;杜塞:堵塞;拒绝,表被动。法:效法;报:答复,给回信4点4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 张起岩,字梦臣。他的祖上是章丘人,祖张迪以元帅监军的身份管理济南府的事务,将家迁到济南。张起岩从幼年起就跟从父亲学习,20岁时,以察举任福山县学教谕,适值县官率人去捕蝗虫,将县里的政务交给张起岩代管。时间一长,由于张起岩言行果断办事公允,百姓都佩服地说:“如果张教谕能够成为我们真正的县尹,我们还有什么可忧虑的?”考中元延祐乙卯年进士第一名,授予登州同知(副职)。皇帝特别命令将张起岩改为集贤修撰,后晋升为翰林待制,兼任国史院编修官,又被选为监察御史。 中书参政杨廷玉因贪污的事情败露,御史台的官员奉皇帝命令在朝堂上将他逮捕交给司法官员惩治。丞相倒刺沙痛恨台臣轻慢侮辱了他的同僚,便诬蔑全部台臣欺君罔上,想要严加惩处。张起岩以新任留台的身份,向朝廷递交文书辩驳说:“台臣查办弹劾百官,讨论各项朝政,是职责让他们这样的。现在他们因为奉行职责却被强加罪责,法纪荡然无存,正直的人不敢说话,忠良寒心,这是盛世所不该出现的。况且,世祖皇帝设立台阁,广开言路,维持政治体制,皇上即位后下达的命令都是效法祖宗治体。现在台臣遭谴,公正的言论被阻止,哪里还谈得上效法祖宗呢?”张起岩多次上奏章都没有得到回复。张起岩在朝廷上争论得更加激烈,皇帝有所感触而领悟,这件事才得以化解,但还是判处被诬的台臣撤职回家。调任张起岩为中书右司员外郎,改任燕王府司马,后任命为礼部尚书。 元宁宗死后,燕南突起大案,有一虚妄的男子密信上报称部使者中有人欲图谋不轨,经查证都不实。主管法司的官员说:“按照《唐律》,上告反叛的人不被治罪。”张起岩激动地对同僚说:“现在继位的君主尚未即位,人心忧惧狐疑,如果不赶紧杀掉此人,来杜绝邪恶的阴谋,我担心会妨碍大的计策。”催促有关官员上交定罪的案卷,京城里的人都十分恭敬整肃,大事很快就确定了。中书省官员列坐在一起确定选拔官员的事,张起岩推荐了一人,认为可用,丞相很不高兴,起岩当即揭衣抬身而起,丞相认为起岩顶撞自己。升任为翰林侍讲学士,知制诰兼修国史,修三朝实录。转任燕南廉访使。他打击豪强势要一点也不宽容,贫民百姓赖以扬眉吐气。当时滹沱河水对真定危害很大,起岩责问封河神为侯爵之事,并修筑堤防,疏通河水阻塞之处,水患因而消除。 右丞相别里怯不花被台臣纠劾,被罢官。不久,别里怯不花再度为相,批评言官评价高级官员奏章的错误,张起岩坚决反对,听到的都称赞他。不久,担任御 史中丞,他讨论事务切实刚直,无所顾忌,常与上司不合。皇帝命令编写辽、金、宋三朝历史,张起岩担任总裁官。有些史官故意炫才自以为是的,常常有内容不当之处,张起岩就依据常理改正,力求内容深刻丰厚醇正典雅,道理表达理由充分。史书编写成功,张起岩才六十五岁,就上书请求退休,又过了四年逝世。谥号为“文穆”。 (201 3•河南省商丘市第三次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除夕宿石头驿 戴叔伦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注 此诗作于诗人晚年任抚州(今属江西)刺史时期。此时,诗人正寄寓石头驿,正要取道长江东归故乡金坛。支离:流离多病。 8.“寒灯独可亲”表现了怎样的处境和心情?请简要分析。(4分) 答案 除夕之夜,在远离家乡的驿站里,诗人孑然一身,无人问候。(2分)心情孤单寂寞,内心悲凉。(2分) 9.颈联中的上句既然写了“悲”,而下句为何又写“笑”?请简要分析。(4分) 答案 “笑”是苦笑,因为前事可悲,现在又流离多病。此“笑”表现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无可奈何和无尽心酸。(4分) 10.(2013•安徽省安庆一中、安师大附中、铜陵一中第一次联考)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甲、乙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两题都答,按甲题计分)(6分) 甲: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 欲语迟。 (1)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乙: (1)怨灵修之浩荡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2)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王羲之《兰亭集序》) (3)江间波浪兼天涌,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4)______________________,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苏轼《定风波》) (5)山河破碎风飘絮,______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6)春水碧于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韦庄《菩萨蛮》) 答案 甲:(1)移船相近邀相见 ( 2)添酒回灯重开宴 (3)千呼万唤始出来 (4)犹抱琵琶半遮面 (5)转轴拨弦三两声 (6)未成曲调先有情 乙:(1)终不察夫民心 (2)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3)塞上风云接地阴 (4)料峭春风吹酒醒 (5)身世浮沉雨打萍 (6)画船听雨眠 三、(24分) (2013•山东省青岛市第二次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树是村庄的历史 李星涛 夏天,你在淮北平原上很难一眼就看见村庄,但要想于广袤的原野中找到村庄,又异常容易。你只要看见麦海中,哪里有一岭岭高低错落的绿云卧着,那里面肯定就会藏着一座温暖的村庄。 也许是先前淮水常常泛滥侵略村庄的缘故吧,淮北平原上的村庄大都建在土筑的台子上。台子的前前后后,上上下下,自然就成了树的沃土。平原上,树的种类很多,有槐树、椿树、榆树、枣树…… 这些树木环立在村庄周围,高高低低,胖胖瘦瘦,全然没有了独立的形象。树冠儿深深浅浅,交错重叠,于村庄上空撑起朵朵绿云,藏狗吠于深巷,匿鸡鸣于树颠。世界上再没有什么比树更忠贞的了。自植下去的那天起,树们就默默地守候着村子,以自然的方式,渐渐融进村庄的生活。用叶,用花,用果,用枝条,为父老乡亲们报告着不同的节气。而乡村的父老,也就会根据树身上发生的变化,及时安排好不同的农活。树是季节的预报,是有形的谚语,是一个村庄风雨的见证,是一个村庄历史的记录,当然也包括村庄的爱情。 村庄周围,栽什么树是有一定的讲究的。门前只栽槐树、榆树、枣树。槐乃“怀”的谐音,寄寓着孩子幼时平安生长,始终在亲人的怀里;“榆”暗喻家庭过日子五谷丰登,年年有余;“枣”隐指门庭兴旺,早得贵子。另外,家的周围也是不栽柳树的,“柳”乃留恋之意,父母怕孩子长大以后,贪恋家园,没有出外闯天下的雄心大志。 别看树木那么高大,可以把村庄抱在怀里。可在人们眼里,它们也是庄稼。庄稼需要施肥、灌溉、松土,树木也需要种植、修剪、捉虫,庄稼要拔节、杨花、抽穗,树木也要分枝、开花、结果。庄稼当中生长期最长的要数小麦,小麦做出的饭食自然就会倍受人们的青睐;树木当中长得慢的要数槐树、枣树,它们的木质也是同类当中的精品。家里的八仙桌往往是枣树的边框,槐树的桌堂,桐油一刷,亮光闪闪,叩之铿锵,有金属之韵。家里来了贵客,八仙桌子一抹一摆,多大的脸面!树木和庄稼,虽然一个属于草本,一个属于木本,但它们都属于村庄,都是乡亲们放在汗水里养着的庄稼,只是树木收获的时间比庄稼长些罢了。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倘若不是谁家遇到急事,这些家前园后的树木是不会轻易被伐倒的。它们站立时间的长短,不仅意味着这家人家道的兴旺程度,也暗示着这个村庄历史的时间长短。 树虽然是村子的庄稼,但这庄稼所包含物质的成份较少,而属于精神成份的居多。在乡亲们的眼里,那些长得慢的树,都是身边一些踏踏实实干活的人,那些像白杨树一样浮浮躁躁的人,即便在很短的时间就成材了,但他们依然会被列入轻浮的行列中去。因为他们经不住自然界的风雨,更经不起时间的考验。从一棵棵树上,人们读到的不仅仅是节气,还有人的性格。枣树身上可以读到坚硬,槐树身上可以读到刚强,柳树身上可以读到柔情,香椿身上可以读到清朗……家乡的父老,虽然无法用语言来表达这种感觉,但在实际生活中他们已经实实在在地体验到了。他们只要看看一棵树年轮的疏密程度,便可断定这棵树在人世间的价值了。平日里,倘若再看见这种树在风中“哗哗”地喧嚣,他们也就不会再被这些花言巧语所迷惑了。 我们做孩子的,也常常会顺着树干爬上去,像果子一样结在枝桠间。看到远处飞翔的鸟被吸进绿阴,我们会想到大树上鸟儿们的生活;看到鸟儿们搭在树梢精致的窠,我们想到自己家温暖的草屋;看到树上空的蓝天白云,日月星辰,我们会想到自己也正在像树一样,一天天长高,一步步去接近天空。无形中,树 用叶、花、果实,用这些世界上最具感染力的语言,完成了对我们最初的启蒙。从树上走下来的我们,永远都会记住这些站在记忆里的树,就是长大以后远离了故乡,我们也会在梦中找到这些站在门前的树。然后再顺着它们,找到自己,找到父母,找到一丛丛永远也挣脱不了的扎进黄土深层的根系。村庄,树怀中揣着的美梦;树木,村庄呵护着的庄稼。树阴下走出的我们,手指上结满了果实。我们属于村庄的一棵棵会走动的树。 (选自《视野》2013年第2期,有删改) 11.请简要分析“那里面肯定就会藏着一座温暖的村庄”这句话的表达效果。(6分) 答案 (6分)“藏”字用拟人手法,从侧面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树林的茂密;“温暖”运用通感(或“比喻”)手法,表达了人们对村庄的留恋和热爱之情。(评分标准:每点2分,其中手法2分,作用分析2分。) 12.为什么在人们眼里,树木也是庄稼?请简要概括。(5分) 答案 (5分)树木跟庄稼一样也需要管理;跟庄稼一样有生长过程;跟庄稼一样长得慢的珍贵;跟庄稼一样都属于村庄,都是乡亲们放在汗水里养着。 13.文中结尾说“我们属于村庄的一棵棵会走动的树”,你怎样理解?(5分) 答案 (5分)我们正在像树一样一天天长高;我们也接受村庄和村人的哺育;我们也记录了村庄的历史;我们 能够随处走动。 14.文章把“村庄的历史”比喻为“树”,你认为合适吗?说说你的理由。(8分) 答案 (8分)合适。树渐渐融进村庄的生活;树是一个村庄风雨的见证,是一个村庄历史的记录;栽什么树可以看出村庄的讲究;树意味着这家人家道的兴旺程度,也暗示着这个村庄历史的时间长短;树影响村庄里人们的性格;树是年轻人找到故乡和父母的记忆。(评分标准:观点1分,理由每点1分。) 第Ⅱ卷(表达题 共84分) 四、(24分) 15.(2013•安徽省皖南八校第三次联考)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 A.风采/喝彩 宣泄/攻坚战 坐镇/出奇不意 B.抱负/糟蹋 极至/水龙头 剧增/旁征博引 C.元凶/原委 发轫/大姆指 栽赃/攻城略地 D.倾泻/思辨 戛然/夫妻俩 通牒/仗义执言 解析 本题考查字形的辨识能力。A.“出奇不意”应为“出其不意”。B.“极至”应为“极致”。C.“大姆指”应为“大拇指”。D项正确。 答案 D 16.(2013•辽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三模)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原定于3月22~23日在博览广场举行的2013春季汽车展示会,延期至3月23~24日举行,这一日之长让车迷颇为失望。 B.从对“德先生赛先生”的深情呼唤,到“华北之大放不下一张平静书桌”的抗战宣言;从“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时代强音,到驰援芦山地震灾区的青春足迹,一代代青年用无所不为的奋斗,锻造着时代的精神气质。 C.全省对养殖场、活禽交易市场等重点场所进行了禽类H7亚型禽流感监测,同时对2 918名禽类接触高危人员进行健康监测,均未检出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请大家不要谈虎色变。 D.故宫宫廷部研究馆员郭福祥介绍,因游客徒手击碎窗户玻璃而跌落受损的翊坤宫正殿展室临窗陈设的一座文物钟表将在修复后改头换面出现在游客面前。 解析 A.一日之长:指才能比别人稍强,也是年龄大或资格老的自谦说法。B.无所不为:没有不干的事情。指什么坏事都干。C.谈虎色变:比喻一提到可怕的事物连脸色都变了。D.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形式,不变内容,含贬义。 答案 C 17.(2013•江西省临川一中最后一次模拟)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省长强调用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切实转变发展观,下大力气,认真解决联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B.灯谜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体现了汉语的魅力,我国许多地方至今还流行着猜灯谜、闹元宵。 C.因为外围金融危机对国内经济的影响可能会明显放大,因此,对未来经济增长的预期会更差。 D.近来,欧洲多个国家遭遇暴雪袭击,有些地区最低温度甚至达到了10年以来的最低点,这让人们对气候变暖的说法产生了怀疑。 解析 A.“联系”和“利益”搭配不当。B.缺少宾语中心词。C.重复累赘,把“因为”去掉。 答案 D 18.(2013•江苏省徐州市考前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用一句话概括什么是“人口红利”。(不超过50字)(4分) 当一个国家人口生育率迅速下降时,儿童人口的比例就会降低;人口老龄化的进程相应加速,老年人口的比例也逐渐升高。在老年人口比例达到较高水平之前,老年人和少儿抚养负担会比较轻,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上升,就将出现一种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的时期,这对于经济发展是十分有利的。这种现象就叫“人口红利”,“人口红利”不意味着经济必然增长,但经济增长一旦步入快车道,则“人口红利”势必会成为经济增长的有力助推剂。 答案 (4分)“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抚养负担较轻,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现象。 19.(2013•四川省南充市第三次适应性考试)请根据下面报道内容,在结尾处写出调查显示的结果,并针对上述情况拟写一条公益宣传语。(5分) 《天津日报》记者张雯婧报道,据调查数据显示:89.4%的小学生和77.9%的中学生认为勤俭节约是一种美德,应该提倡。对于学习用品没有用完或用坏就更换新的,从不这样的小学生占50.1%,中学生占35.1%。对于一些新款的文具、玩具和其他时尚物品等,选择不购买的小学生占41.6%,中学生仅占33.5%。 答:(1)调查结果显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公益宣传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答案 (共5分)(1)当今中小学生普遍具有一定的节俭意识(1分),但节俭行为严重缺失(1分)。 (2)示例1:关注生活点点滴滴,用行动诠释节俭美德。/示例2:勤俭节约,从我做起,从生活点滴做起。 评分标准:主题突出,符合材料情景。(2分)语言符合宣传语要求(1分)(共3分)。 20.(2013•海南省琼海市高考模拟测试)阅读下面一段话,仿照画线的句子,再续写三句,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生活中出现了那么多的东西使人眼花缭乱,让人眼红耳热,又令人无所适从。当越来越多的新奇事物令我们无从选择时,我们为何不选择拒绝呢?有 拒绝才有追求:拒绝热闹,是为了追求宁静的生活; 答案 示例:拒绝名利,是为了追求淡泊的心境;拒绝时尚,是为了追求独立的个性;拒绝华丽,是为了追求质朴的天性;拒绝放纵,是为了追求完善的自身;拒绝烦恼,是为了追求恬适的人生…… 五、(60分) 21.(2013•辽宁省沈阳二中第六次模拟)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寸土寸金的北京王府井,有一间修钢笔的铺面。修钢笔的老人拥有这间铺面的产权,但生意惨淡,收入微薄。有人劝他:“你把铺面租出去,每月租金就有5 000多元,自己省心省力,为什么非要自己经营呢?”老人说:“每月虽然少了一些收入,但这并不影响我的生活质量。我这儿是全北京唯一专修钢笔的铺面,喜欢钢笔的北京人差不多都知道我。我能为那么多的人服务,不比我一个月多挣几千元更重要吗?我活了70多岁,知道我最需要啥。我不仅是经营生意,也是在经营我自己。” 老人的话引起了你怎样的联想或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①明确“经营什么”。审读提供的背景材料,从“理”的角度来看应为“自己认为‘最需要’的”,从“情”的角度来看应为“自己最‘喜欢’的”。②明确“为什么”要去“经营”它。因为通过“经营”它,最能活出生活的真正滋味,最能享受人生的真正乐趣,最能领悟生活的真正意义,最能实现人生的真正价值,进而才能够苦得其所,乐在其中。③明确“经营”它的路径。要“经营”它,就要摆脱“外物”的诱惑,挣脱“功利”的枷锁,心无旁骛,以生活的愉悦涵养性情,以精神的丰赡笑傲物欲。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