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3 发布 |
- 37.5 KB |
- 2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第一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第六次诊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www.ks5u.com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绘画传统这一体系,以笔墨为其最核心的成就。中国绘画传统有别于西方美术传统,笔墨就是最大的结构性差异所在,这也是整个东方视觉艺术传统最有价值的地方。对笔墨的分析与理解,重在把笔墨典范视作人格理想的表征系统。 所谓“笔墨典范”,强调的是历史上的大家作品所具有的典范性。在这里,笔墨绝不仅仅是用笔和墨在宣纸上画出笔道,渗化墨象,而是比这种工具材料组合运用复杂得多的文化表征系统。它在结构上具有一个表层、一个里层和一个核心。表层是“可视之迹”,也就是中国画的画面痕迹;里层是“可感之心”,也就是通过画面痕迹可以感受到的画家的情绪、状态和心境;核心则是“可信之道”,指向痕迹、心境之后的人格理想,是隐藏在表层、里层之下的理想性的人生。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格理想是在历史演进中形成的,是历代文人学士、士大夫的精神理想,这一精神理想具有群体性,不是一人、一时、一地的观念与情绪,而是代代积累的公认方向与共同诉求。中国士人画的最高境界是借山川自然之形,运用笔墨语言来书写自己,图绘自己,尤其写出自己对天地万物的体悟,以此塑造、更新自己。而这个“自己”,一定是走在追慕典范人格理想的自修之路上,是希贤希圣、法道法自然的践行者,因而不可能局限于小我。这样的人、这样的作品,才真正具有典范意义。 这种人格理想的表征系统通过动作性的心理同构把表层、里层和核心相互关联起来,这一心理运作机制是一种想象中的内摹仿。中国古人习书有“力透纸背”之说,这当然不仅是字面说的笔锋穿透纸面,更是以这种笔力贯注的意象来比喻难以传达的内心感受,这是一种带有动作性的肌体感受。以内摹仿作为生命修炼的有效手段与操作过程,可以更好地体会、领悟理想人格的深度与广度,同时也就有助于自身人格的丰富与完善。在此意义上,锻炼笔墨就成为人格磨砺、境界参悟的过程,笔墨与心性通过不断琢磨、锻炼,构成互动互证的关系。这样一种卓有成效的修为,在历史上已为无数典范所反复验证。 - 21 - 基于动作性同构的内摹仿,关系到审美,也关系到求真与致善。中国文艺自古以来所追求的,正是以文艺作品来唤起人的内摹仿能力,经由长时间的气质变化、生命修炼,完成自我塑造、自我实现,一步步趋近于典范的理想人格。以艺树人,是中国文艺的宗旨。更进一步说,中国画的笔墨不仅在将来仍能提供独一无二的审美愉悦,仍然具有必不可少的文化价值,而且以其对于人格理想、人格信仰的重要作用,还有可能参与未来社会精神价值的重树,从而产生重大、深远的社会意义。 (摘编自潘公凯《论笔墨典范:人格理想的一种表征系统》)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可视之迹、可感之心、可信之道,共同构成中国绘画笔墨典范的文化表征系统。 B.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格理想的群体性,使中国画家及其绘画作品具有了典范意义。 C.内摹仿是一种心理运作机制,通过动作性的心理同构使得笔墨与心性互动互证。 D.笔墨典范对人格理想和信仰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未来社会精神价值的重树。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先强调笔墨的价值,再具体阐释笔墨典范及其实现的路径,将论证推向深入。 B.文章以士人画的最高境界对应笔墨典范作为文化表征系统的三层结构,行文缜密。 C.文章援引古人“力透纸背”之说,旨在解说笔墨典范的内摹仿这一心理运作机制。 D.文章以中西绘画比较为立论前提,论述笔墨与人格养成、笔墨与社会精神的关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欣赏中国绘画的笔道墨象,就能感受画家的心境,进而体会画家所追求的理想人格。 B.中国绘画历史上的笔墨典范,都是作者在自修的过程中追求大我、希贤希圣的产物。 C.内摹仿可以丰富完善画家的人格,所以成为中国画家提升自身人格境界的唯一选择。 - 21 - D.中国画的笔墨如果给人提供独一无二的审美愉悦,就能够体现以艺树人的文艺宗旨。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从历史上看,建筑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石构建筑,一类是木构建筑。前者遍及世界各大洲,包括我国周边的东南亚和西亚诸国;后者则主要存在于中国以及朝鲜和日本。石构建筑由于材质的原因,不易腐朽或毁坏;即使因客观原因如雷击或战争等毁坏了,也能留下残垣断壁或曰废墟,几千年而不灭。木构建筑则不同,即使没有天灾人祸,也容易朽蚀,故千年以上的木构建筑遗存极少。 石构建筑毁坏后留下的废墟,多少年后仍历历在目,好像真的成了“凝固的音乐”。它们辉煌的过去越来越勾起人们的怀念,它们的悲剧性遭遇也越来越唤起人们的叹息。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残垣断壁在人们的心目中不仅不是垃圾,而且是宝贵的精神遗产,受到普遍的尊重和珍惜。这就形成一种文化,即“废墟文化”。 (摘编自叶廷芳《再谈废墟之美》) 材料二: 这是一座战争遗迹保留最多,被世人誉为中华民族扬威不屈之地的二战名城。1938年春的台儿庄大捷,使台儿庄一战扬名天下,被誉为“中华民族扬威不屈之地”。作为世界著名的二战纪念城市,斯大林格勒仅存1处蛋糕房遗迹,华沙仅保留2处战争遗迹,而台儿庄有53处战争遗迹保存完好。台儿庄通过古城重建,在保护原有战争遗迹的基础上,按原样恢复受到损毁的战场遗址,建成了世界上二战遗迹最多、保存最完好的纪念城市。 (摘编自新浪山东《昔日抗战英雄城台儿庄,今日旅游度假天堂》) 材料三: 消失的古建筑是否可以重建,一直是一个饱受争议的话题。1964 年通过了《威尼斯宪章》。在世界文化遗产的认定中,“真实性”这条核心原则就是来源于《威尼斯宪章》。因此,随着我国签署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禁止重建” - 21 - 开始出现在我国的法律法规中。近年来,随着国际上对文化多样性保护的进一步深入,文化遗产的重建已成为国际热点话题。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原司库及以色列文物考古局原局长乔拉.索拉先生甚至提出他要发展一种新的关于重建的理论,以取代《威尼斯宪章》“只同意原物原位归安”的原则。目前国际和国内的已有的古建筑重建大致可以被划分为保护、研究、展示三个类型。 基于保护进行的重建活动,其主要的保护对象有三个方面:一是对文物本体的保护。典型案例有丽江古城震后、汶川“5•12"震后和尼泊尔地震后对文物建筑的恢复重建等。二是对文化本身的保护。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波兰的华沙历史中心重建。在“二战”中,纳粹德军摧毁了这座城市,全城85%的地段被荡平。此后,波兰人民拒绝了建设现代主义首都的规划建议,凭借着战前精确的测绘图纸和照片资料,全面恢复了华沙历史中心。华沙历史中心成为第一批世界文化遗产。三是对文化传承的保护。这类案例特别多,如历史街区、民族村寨、历史村镇等。基于研究进行的古建筑重建大部分是针对考古所进行的复原。最有代表性的案例是日本奈良平成宫大极殿和朱雀门的重建。日本严格按照相同材料、相同工艺重建了这两处建筑,其中朱雀门的做法更为严格地遵照原有建筑形态和做法,而大极殿则在屋顶天花部分的彩绘、门窗的做法上使用了一-些当代的元素。我国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复原房址、陕西宝鸡北首岭遗址复原房址也是。从某种意义上讲,不管是因保护还是研究所进行的重建行为,都可以进行展示。因此,重建不再被定义为一种保护措施,而被视为一种展示行为归入新增加的“合理利用”。 (选编自白海峰《遗产旅游中的古建筑重建:该不该》) 4.下列不属于“古建筑重建”范围的一项是(3分) A.那些历历在目的石构建筑的残垣断壁。 B.保留经过战火洗礼而留下的城市遗迹。 C.由于现实发展需要而被搬迁建造的旅游资源。 D.为保障建筑群的完整性对少量被毁的建筑进行恢复。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废墟只有具备了宏伟的外形显示昔日的辉煌,经历足够的损毁以表明辉煌已逝才能成为古建筑遗迹。 B.台儿庄的重建和华沙的重建有着惊人的一致性,相信未来的某一天台儿庄也有望进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可能。 C.尽管古建筑的重建饱受争议,但从社会发展和现实生活需求的角度而言,大量事实说明了重建行为的可行性。 - 21 - D.基于研究的古建筑修复强调了保持原有状态的本真性,尽量做到整旧如旧,可从客观上讲,这种修复是很难百分之百做到的。 6.这三则材料围绕的共同话题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 7~9 题。 鼠疫(节选) 【法】加缪 报纸在老鼠事件里喋喋不休,对死人的事却只字不提。原因是老鼠死在大街上,而人却死在他们自己的房间里。报纸只管街上的事。不过省政府和市政府已在开始考虑问题了。但只要每个大夫掌握的病例不超过三两个,便没有人想到要行动。其实,如果有谁想到把那些数字加一加就好了,因为加起来的数字是触目惊心的。仅仅几天工夫,致死病例已在成倍增加,而在那些关心此怪病的人眼里,很明显,那是真正的瘟疫。贝尔纳•里厄的一位年龄比他大得多的同行卡斯特尔,正好选在这个时刻,前来看望他。 “您自然知道那是什么,里厄?”卡斯特尔说。 里厄回答说:“我在等化验结果。” “我可明白,用不着化验分析。大约二十年前我在巴黎也见过几例这样的病,只不过当时谁也不敢说出它的名字罢了。舆论,很神圣嘛,它说不要惊慌,千万不要惊慌。呵呵,里厄,您和我一样清楚这是什么病。” 里厄在思忖,他从诊室的窗口眺望着远处俯瞰海湾的悬崖,天空虽然还呈蔚蓝色,但亮丽的色彩已经随着午后的逐渐消逝而暗淡下来。 “是的,卡斯特尔,”里厄说,“这难以置信,但这很像是鼠疫。” 卡斯特尔老大夫起身朝门口走去。他边走边说: “你知道人家会怎样回答我们:‘鼠疫在温带国家已经绝迹多年了。’” “绝迹,绝迹意味着什么?”里厄回答时耸耸肩。 - 21 - “是啊,别忘了,大约二十年前,巴黎还发生过呢。” “好吧,但愿这次不比当年严重。不过这真难以置信。”里厄说完,便沉默下来。 疫情发展到现在,适才是里厄医生第一次承认“鼠疫”这个词。故事讲到这里,我们暂且把贝尔纳•里厄留在窗前,让笔者对大夫心里的犹豫和惊异作些解释。天灾人祸本是常见之事。然而当灾祸落在大家头上时,谁都难以相信那会是灾祸。人世间经历过多少鼠疫和战争,两者的次数不分轩轾,然而无论面对鼠疫还是面对战争,人们都同样措手不及。里厄大夫与我们的同胞一样措手不及,因此我们必须理解他为什么会焦虑不安而同时又充满信心。就如同一场战争爆发时,人们会说:“这仗打不长,因为那太愚蠢了。”人们总是过高的看待自己,他们认为天灾只是一场噩梦,很快就会过去。他们继续做买卖、准备旅行、发表议论。他们如何能想到会有鼠疫来毁掉他们的前程、取消他们的出行、阻止他们的议论?他们自以为无拘无束,但只要大难临头,谁都不可能无拘无束。 里厄大夫在凭窗眺望这座尚未起变化的城市时,面对所谓“前景堪忧”的鼠疫,他几乎感觉不出在他心里已产生了轻微的沮丧之情。他竭力回想着自己对此病所知道的一切。一些数字在他脑海里浮现出来,他想,在历史上大约发生过三十次大规模的鼠疫,大约造成一亿人死亡。但死一亿人算什么?人只有在打过仗时才知道死人是怎么回事。既然人在死亡时只有被别人看见才受重视,分散在历史长河中的一亿尸体也无非是想象中的一缕青烟而已…… 大夫不耐烦了。他这是在听任自己遐想,不应该这样。几个病例算不得瘟疫,采取一些预防措施就行了。不过必须抓住已知的情况不放:昏迷、虚脱、眼睛发红、口腔肮脏、淋巴结炎、极度口渴、谵语、身上出现斑点、体内有撕裂般的疼痛,而出现这一切之后……这一切之后,里厄大夫想起了一句话,这句话正好成了他在手册里列举症状后写下的结束语:“脉搏变得极为细弱,稍一动弹就骤然死亡。”是的,那一切症状之后,病人危在旦夕,而四成有三成的病人——这是准确数字——都按捺不住去做这个难以觉察的动作,加速他们的死亡。 - 21 - 大夫仍在凭窗眺望。窗玻璃那面,天高云淡,春意盎然;这面却还能听见“鼠疫”这个词在屋里回荡。这个词不仅有科学赋予的内涵,而且有一长串与这个平静祥和、与世无争的城市很不协调的图景:瘟疫肆虐的雅典连鸟儿都弃它而飞;中国的许多城市满街躺着默默等死的病人;君士坦丁堡医院里硬土地上潮湿霉臭的病床、堆放在米兰的一片片墓地里的还活着的人、惊恐万状的伦敦城里那些运死人的大车,还有日日夜夜到处都能听见的人们无休无止的呼号。 就在这时,窗外突然传来一阵电车铃声,刹那间赶走了那些痛苦的景象。惟有那鳞次栉比的灰暗屋群后边涌动的大海才能证明,这世界上还有令人忧虑和永无安宁的东西存在。里厄大夫凝视着海湾,不错,“鼠疫”这个词是说出来了;不错,就在那一刻,疫病已使一两个人罹难。但那没关系,有办法可以阻止疫病蔓延。目前应当做的,是明确承认必须承认的事实,消除无益的疑心,并采取适当的措施。随后,假如鼠疫停止了——这最有可能——一切都会一帆风顺。假如情况并非如此,大家也可以知道什么是瘟疫,知道是否有办法先处理它,后制服它。 大夫打开窗户,街市的喧闹声骤然增大了。一台机锯千篇一律而又短促的咝咝声从隔壁的车间传了进来。里厄振作精神,坚定的信心就在那里,在日常的劳动中。其余的一切如系游丝,都由一些毫无可取之处的意念左右,可不能停留在那里面。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里厄医生想到这里,大步流星地走出门去。他要向省政府提出一个也许会被认为不得体的谏言与要求。 【注】长篇小说《鼠疫》首版发行于1947年,选文刘方译,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老鼠死在大街上,而人却死在他们自己的房间里。报纸只管街上的事。”一句中作者用煞有介事的口吻,犀利讽刺了媒体有意掩盖疫情的行为。 - 21 - B.在与卡斯特尔的讨论中,里厄医生两次“难以置信”的言语和“耸耸肩”这一细节描写,都暗示了他此时和多数人一样,对发生的鼠疫感到惊异。 C.小说细腻描摹了里厄医生面对疫情从焦虑又乐观,到沮丧不安,再到回归理智、下定决心面对灾难的心理变化过程,表现了强烈的抗争精神。 D.“人们总是过高的看待自己”、“无非是想象中的一缕青烟”等表述一方面提醒着读者应该及时审视自我,另一方面也点破了生命的虚无感。 8.本文节选自加缪的同名长篇小说。在之后的情节发展中,里厄医生终于承认,他就是故事的叙述者。作者这样安排对选文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 9.“而四成有三成的病人——这是准确数字——都按捺不住去做这个难以觉察的动作,加速他们的死亡。”这句话包含着哪些含意?请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孙思邈,京兆华原人也。七岁就学,日诵千余言。弱冠,善谈庄、老及百家之说,兼好释典。洛州总管独孤信见而叹曰:“此圣童也,但恨其器大,适小难为用也。”周宣帝时,思邈以王室多故,乃隐居太白山。隋文帝辅政,征为国子博士,称疾不起。尝谓所亲曰:“过五十年,当有圣人出,吾方助之以济人。”及太宗即位,召诣京师,嗟其容色甚少,谓其曰:“故知有道者诚可尊重,羡门、广成岂虚言哉。”将授以爵位,固辞不受。显庆四年,高宗召见,拜谏议大夫,又固辞不受。 - 21 - 上元元年,辞疾请归,特赐良马,及鄱阳公主邑司以居焉。当时知名之士宋令文、孟诜、卢照邻等,执师资之礼以事焉。思邈尝从幸九成宫,照邻留其宅。时庭中有病梨树,照邻为之赋,其序曰:“癸酉之岁,余卧疾长安光德坊之官舍,父老云是鄱阳公主邑司公主未嫁而卒故其邑废时有孙思邈处士居之邈道合古今学殚数术。高谈正一,则古之蒙庄子;深入不二,则今之维摩诘。其推步甲乙,度量乾坤,则洛下闳、安期先生之俦也。”照邻有恶疾,医所不能愈,乃问思邈:“名医愈疾,其道何如?思邈曰:“吾闻天有四时五行,寒暑迭代,其转运也,和而为雨,怒而为风,凝而为霜雪,张而为虹蜺,此天地之常数也。人有四肢五脏,一觉一寐,呼吸吐纳,精气往来,流而为荣卫②,彰而为气色,发而为音声,此人之常数也。阳用其形,阴用其精③,天人之所同也。及其失也,蒸则生热,否则生寒,结而为瘤赘,陷而为痈疽④,奔而为喘乏,竭而为焦枯。症发乎面,变动乎形。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针剂。故形体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又曰“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 思邈自云:开皇辛酉岁生,至今年九十三矣。询之乡里,咸云数百岁人。话周、齐间事,历历如眼见。以此参之,不啻百岁人矣。初,魏徵等受诏,修齐、梁、陈、周、隋五代史,恐有遗漏,屡访之,思邈口以传授,有如目睹。 永淳元年卒。遗令薄葬,不藏冥器,祭祀无牲牢。经月余,颜貌不改。举尸就木,犹若空衣,时人异之。 (选自《旧唐书孙思邈传》,有删改) 注释:①孙思邈:唐代医学家,人称药王,著有《千金方》②容卫:中医名词,荣指血的循环,卫指气的周流③精:实质④结而为瘤赘,陷而为痈疽:充塞就长疱疖,匮乏就生脓疮。 10. 下列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父老云是鄱阳公主/邑司公主/未嫁而卒/故其邑废/时有孙思邈处士居之/邈道合古今/学殚数术。 B. 父老云/是鄱阳公主邑司/公主未嫁而卒/故其邑废/时有孙思邈处士居之/邈道合古今/学殚数术。 - 21 - C. 父老云/是鄱阳公主邑司/公主未嫁/而卒故其邑废时/有孙思邈处士居之/邈道合古今/学殚数术。 D. 父老云/是鄱阳公主/邑司公主未嫁而卒/故其邑废时/有孙思邈处士居之/邈道合古今/学殚数术。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京兆,周代称掌治京师的官员为内史,秦沿袭。汉景帝分置左右内史。武帝更名右内史为京兆尹,在汉代也指政区名。 B.总管,官名。指地方高级军政长官,北周时改“都督诸州军事”为“总管”。隋及唐初也在各州设总管。还指为军事长官,是出征时的军队主帅,文中指后者。 C.释,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简称,后泛指佛教及与佛教相关的事物。释氏,是佛陀的姓氏,自东晋以后,佛教出家人自称释子,对外人而言称释氏。释子指和尚。释藏、释典指佛教经典的总汇。 D.国子博士,学官名。晋武帝立国子学,始立国子博士,其职掌除教授国子学生学业之外,并且备政治咨询及参与祭典的顾问。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孙思邈精通医学。他认为治病要从显露的表象,看隐蔽的实质;治病胆要大心要细,考虑要周密,行动要坚决,品行方正。 B.孙思邈思想贯通古今。卢照邻认为他见解高超,就像古代的庄子,是当今的维摩诘圣僧。又把他比作精通天文的洛下闳和修仙练道的安期生。 C.孙思邈看透世事,无意仕途。他一生大多数时间隐逸行医,拒绝了多位皇帝授予的官职,说明他胸无大志,对功名也没有兴趣。 D.孙思邈的年龄是个谜。他自己说是隋文帝辛酉年间出生,到现在九十三岁,但他谈起北周、南齐年间的往事,如同亲眼所见,以此观之,不止百岁,而乡里人都说他有几百岁。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洛州总管独孤信见而叹曰:“此圣童也,但恨其器大,适小难为用也。” (2) - 21 - 魏徵等受诏,修齐、梁、陈、周、隋五代史,恐有遗漏,屡访之,思邈口以传授,有如目睹。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小题。 归雁 陆龟蒙① 北走南征象我曹,天涯迢递翼应劳。 似悲边雪音犹苦,初背岳②云行未高。 月岛聚栖防暗缴,风滩斜起避惊涛。 时人不问随阳意,空拾栏边翡翠毛。 【注】①陆龟蒙:晚唐诗人,一生都处于唐末藩镇割据、风雨飘摇的时局中。②岳:指南岳衡山.衡山有回雁峰。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明写归雁“象我曹”,实则写地上漂泊不定的人像天上不断迁徙的雁一样劳苦。 B.颔联中“岳云”与“边雪”分别点出了大雁北归的起点与终点,与首联照应,写出归雁行程之远。 C.颈联以“暗缴”“风滩”“惊涛”等意象,描绘出雁群所处的险恶环境,暗寓了归雁的悲剧色彩。 D.本诗没有像有的咏物诗那样摹写事物的形象,而是意在形外,着力于表达诗人的人生感悟。 15.本诗所咏“归雁”与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归雁”意象有何异同?请简要概括。(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论语》中体现实事求是的精神,倡导谦虚态度的两句话是: , 。 (2)《琵琶行》中,白居易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赞美琵琶女所弹琵琶曲超凡出尘,反衬了浔阳山歌、村笛的粗俗低劣。 - 21 - (3)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向他人学习时不必在意对方的年龄。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从________到文字书籍,从广播电视到移动互联网,知识的内涵与传承方式在不断________。短视频的兴起,在拓展知识边界的同时,也让“知识普惠”的愿景逐渐接近现实。短视频将平日里严肃的知识内容更加形象化的方式传递给受众,知识原有的高深、枯燥的刻板印象得到改变,拉近了群众与科学文化知识之间的距离。有关人士希望知识界人士能通过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在15秒到1分钟的时长里,以短小精悍而又图文并茂的形式,让用户享受知识普惠所带来的益处。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知识生产的容量、传播通路变得日趋多元。( )——让知识覆盖更广泛的受众、提升知识的功能价值。2018年11月15日,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开展“抖音公开课”教育扶贫活动,深度走访贵州省“益童乐园”站点,以抖音视频为“教具”,用________的形式向当地学龄儿童现场讲授地理、生物、天文等学科的科普知识。对于处在大山深处的孩子们而言,抖音上妙趣横生的科普内容,________拓展他们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能够“走出”深山,去探索外部世界。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薪火相传 嬗变 寓教于乐 有助于 B.口耳相传 演变 寓教于乐 有助于 C.薪火相传 演变 深入浅出 有利于 D.口耳相传 嬗变 深入浅出 有利于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短视频将平日里严肃的知识内容,以更加形象化的方式传递给受众,知识原有的高深、枯燥的刻板印象得到改变。 - 21 - B.短视频将平日里严肃的知识内容更加形象化的方式传递给受众,使知识原有的高深、枯燥的刻板印象得到改变。 C.短视频以更加形象化的方式,使平日里严肃的知识内容传递给受众,一改知识原有的高深、枯燥的刻板印象。 D.短视频将平日里严肃的知识内容,以更加形象化的方式传递给受众,一改知识原有的高深、枯燥的刻板印象。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短视频的最大价值是知识的沉淀与传播,从而推动实现知识的“普及”和“惠及” B.推动实现知识的“普及”和“惠及”,短视频的最大价值在于知识的沉淀与传播 C.短视频对于知识沉淀与传播的最大价值,在于推动实现知识的“普及”和“惠及” D.推动实现知识的“普及”和“惠及”,是短视频对于知识沉淀与传播的最大价值 20、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做文后两个小题。(5分) 湖南岳阳楼是中国四大名楼之一。它屹立于岳阳古城之上,背靠岳阳城,俯瞰洞庭湖,遥对君山岛,北依长江,南通湘江,登楼远眺,一碧无垠,船帆点点,云影波光,气象万千。但岳阳楼的出名,更大程度上是由于北宋著名文学家范仲淹的一篇不朽名作《岳阳楼记》。《岳阳楼记》文情并茂,读之感人肺腑。文中许多警句已经成为后人处世待人的格言。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句,更为后人传诵。 (1) 请根据以上材料内容在空缺处填上两个恰当的字。(2分) 一副写岳阳楼的对联,上联为“四面湖山来眼底”,下联是“万家________到心头” (2)请依据上文内容,为下面的对联补写下联。(3分) 上联:岳阳楼上范希文作文记事 下联: 2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5个字。(6分) - 21 - 日凌来访只会对卫星通信造成一定的影响,而对手机、有线电视以及固定电话基本上不产生影响。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是通过地面基站进行传输。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实际上,尽管汽车GPS导航系统也是依赖卫星进行定位的,但由于GPS导航系统由多颗卫星组成,即便是某一颗卫星受到了影响,但还有多颗卫星可以正常运行,并且这些卫星并不在地球同步轨道上,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0年的春天,中国武汉暴发了“新冠肺炎”疫情,国家一声令下,举国合力,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抗“疫”赞歌。 下面是中国记者亲临现场拍下的几幅典型照片: 图配台词:世界必将再一次见证在这里凝聚的中国精神,见证中国力量和中国制度! 假如你是一位亲临武汉抗疫现场的中国记者,请结合以上材料,给正在抗击新冠疫情的西方国家的媒体同行写一封公开信,表达你的想法。 要求: - 21 - 选好角度,自立题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语文试题答案 1.B(“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格理想的群体性”不一定能使“中国画家及其绘画作品具有了典范意义。”) 2.D(“中西绘画比较”并非文章的理论前提。) 3.B(A项条件推论有误,C项因果关系不成立,D项假设推论不当。) 4.A(按照文中的观点“古建筑重建大致可以被划分为保护、研究、展示三个类型”,不是所有的“废墟”都在保护的范围。) 5.B(此项表述有误,从材料二看,“古城重建”是否保持了与原有状貌的一致性,文中没有交代。文中只突出来台儿庄战争遗址的恢复问题。) 6.①三则材料的共同话题是古代建筑遗产。②材料一从废墟文化的角度谈建筑遗产的美。③材料二从合理利用的角度谈古城建筑保护与恢复的价值。④材料三从重建类型的角度谈古建筑重建的具体措施。(“共同话题”3分,具体说明3分。) - 21 - 7.B【解析】“耸耸肩”表现的是里厄医生的不以为然,他并不认同“鼠疫已经绝迹”这个观点。 8.①在后文说明叙事者就是里厄医生,可以为选文这样的大段心理描写提供合理性,使小说更加真实可信;②选文避免直接使用第一人称,使叙事口吻冷静客观,形成一种史诗的气魄。③丰富小说的主题,使选文变成了带有反思人性意味的心灵独白。正是通过真诚的反省,里厄医生找到了人性的弱点与光辉,实现自我救赎。正如选文中所言“笔者对大夫心里的犹豫和惊异作些解释”。 (评分参考:每点2分,答满三点即得满分,意思答对即可。如从情节的波折性或人物形象的丰富性上进行阐释的,也可酌情给分。) 9.①用准确的数字表现鼠疫的凶险。多数病人都会在鼠疫病痛的折磨下,脉搏变得虚弱,骤然死亡;②与前文政府和媒体形成对比。“这是准确数字”是对前文政府和媒体刻意隐瞒的无声反驳,颇具讽刺意味;③用冷静、平淡的语气,更客观真实地描摹出疫情严重。(评分参考:答出一点2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0、B 注意标志性的词语及整齐的句式,如“云”“而”“道合古今,学殚数术”等。 11、B 文中叙述时代为北周时期,总管当指地方高级军政长官。 12、C 孙思邈曾对好友说,五十年后会出圣人,那时我才帮助他治理天下。 13、(1)洛州总管独孤信见到他后赞叹说:“这是一个神童啊,只是遗憾他本领太大,到一个小地方就难以施展。”(“恨”“器”“适”,句式各一分,大意一分) (2)魏征等人接受诏命,编纂南齐、南梁、南陈、北周、隋朝的历史,担心遗漏,多次询问他,孙思邈口述起来,宛如亲眼看见。(“修”“访”“有如”,句式各一分,大意一分) 参考译文: 孙思邈,京兆府华原县人。他七岁入学,一天能背诵一千多字的文章。20岁时,就擅长谈论老子、庄子以及诸子百家的学说,并且喜爱佛经。洛州总管独孤信见到他后赞叹说:这是一个神童啊,只是遗憾他本领太大,假如在我这小小州衙就难以施展。北周宣帝时,由于王室经常发生变故,他就隐居到太白山中。隋文帝杨坚辅佐北周朝政,征聘他担任国子博士,他推说生病没有出任。曾经对他的好友说:五十年后,会出圣人,那时我才帮助他治理天下。太宗李世民登上帝位,征召他到京城,已经老了,但耳聪目明,要授给他爵位,他坚决谢绝。显庆四年,高宗李治召见他,授予他谏议大夫官职,又坚决谢绝。 高宗上元元年,孙思邈因病请求回乡,高宗特地赐给他骏马,安排他住进鄱阳公主封地的庄园别墅。当时的著名诗人学者宋令文、孟诜、卢照邻等人,按照孝敬老师的礼仪侍奉他。孙思邈曾经跟随皇帝到九成宫,卢照邻留在了他的住宅。当时庭院里有一颗生病的梨树,卢照邻为它作赋,序言说:“ - 21 - 癸酉年间,我卧病在长安光德坊官舍中,父老们都说,这是鄱阳公主邑司,公主还没出嫁就死了,她的邑司就荒废了。现在有孙思邈居士住在这里。孙思邈思想贯通古今,学术穷尽天文、历法、占卜等。他阐述世界万物永恒不变之根本的高超见解,就是古代的庄子;研究精深的学问专心致志,就是当今中国的维摩诘圣僧。他推算天文历法,度量阴阳,就像洛下闳、安期生之类的人。卢照邻患有痛苦难治的疾病,医治不好,就问孙思邈:高明的医生治好人的疾病,他凭的是什么?孙思邈说:我听说大自然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水火木金土五种元素,冷热交替,就是它循环运行的规律,平和就下雨,激奋就刮风,凝滞就结霜落雪,扩展就出彩虹,这些都是大自然的正常现象。人有上下四肢、脾肺肾肝心五脏,起床睡觉,呼气吸气,精神元气时衰时旺,通畅就生气血,显现就是神色,振动就有声音,这些就是人的正常现象。从显露的表象,看隐蔽的实质,这是研究自然和人体的共同方法。一旦阴阳失调,地气升腾就发烧,天气阻隔就发冷,充塞就长疱疖,匮乏就生脓疮,奔跑就会喘息困乏,干渴就会焦黄枯燥,症状显露在面容,病情改变着形貌。高明的医生用药物疏通,用针灸治疗。那么人体疾病有的可以治好,自然灾害有的可以消除。他又说:“治病胆要大心要细,考虑要周密,行动要坚决,品行要方正。” 孙思邈自己讲他出生于隋文帝开皇辛酉年,到今年九十三岁了,问他的乡亲,都说他是几百岁的人,他谈起北周、南齐年间的往事,分明如同亲眼所见,以此验证,他不止一百岁了。当初,魏征等人按照太宗的指示编纂南齐、南梁、南陈、北周、隋朝的历史,担心遗漏,多次询问他,孙思邈口述起来,宛如亲眼看见。 孙思邈于高宗永淳元年去世。遗嘱要求从简安葬,不要陪葬器物,不用羊牛猪等祭祀牲畜。死后一个多月,脸色外貌没有变化,抬起遗体入棺,轻得好像只是拿着空空的衣服,人们为之惊异。 14. D(“本诗没有像有的咏物诗那样摹写事物的形象”错,本诗也摹写了事物即“归雁”的形象。) 15.相同点:①都是以物喻人(或“双关”);②都抒发了作者苦闷(愁苦)的情感(或“都抒发了作者羁旅天涯的感慨”)。(2分,答出一点给1分) 不同点:①本诗的“归雁”表现了诗人生活状态的悲苦艰辛、处境的险恶、世无知音无人理解的愁苦,(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也反映了晚唐社会的黑暗险恶;(1分)②王诗中的“归雁”,表现了出临边塞、远离朝堂的失落之情(或“王诗中的‘归雁’,反衬了自己远离家乡、出使异域的愁苦。”)。(1分) 译文:北来南往的大雁像极了我们这些人,奔波于天涯海角翅膀一定会很累吧。好像还伤悲于边塞的大雪连叫声听来都有些凄苦,应该也是头一次来到雁回峰(南岳衡山)不然雁阵怎么没那么高呢。聚在月光照耀的孤岛上休息还得提防暗中的网,在大风吹过的沙滩上斜飞而起只为躲避扑来的惊涛骇浪。现在的人不问你们随太阳运行而迁徙的原因,只知道捡拾栏杆边如翡翠般的羽毛。 - 21 - 赏析:陆龟蒙,晚唐诗人,身处藩镇割据之乱世,作者看到北归的大雁有感于自身的处遇难免有同病相怜的感觉,大雁从北方的边塞到南方衡山回雁峰千里奔波,旅途中既要防着各种陷阱和暗算,也要躲避恶劣自然环境的威胁,无关的人不会去关心你劳苦的原因,只会想着办法从你身上找寻乐趣。 16(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2)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3)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17、B【解析】口耳相传:以口说耳听的方式传授。薪火相传:前一根柴刚烧完,后一根柴已经烧着,火永远不熄,比喻师生传授,学问和技艺一代代地继承下去。语境中说的是“知识的内涵与传承方式”,故第一处应选“口耳相传”。“演变”和“嬗变”,这两个词都有“发展变化”的意思,但前者的语义重在“历时较久的变化”,故第二处应选“演变”。寓教于乐:把教育跟娱乐融合为一体,使人在娱乐中受到教育。深入浅出:指文章或言论的内容很深刻,措辞却浅显易懂。语境中说的是用抖音的视频进行科普,故第三处应选“寓教于乐”。“有助于”和“有利于”,这两个词都有“对……有好处”的意思,但前者侧重于“帮助”,后者侧重于“有利”,根据语境,第四处应选“有助于”。 18、D【解析】原句有两处语病,一是成分残缺,“更加形象化的方式”前缺少介词“以”;二是中途易辙,“知识……的印象得到改变”改换了主语,应改为“一改……印象”。综上所述,D项最恰当。 19、C【解析】根据破折号后边内容,可以断定破折号前边应该是“普及”和“惠及”,据此可排除B、D两项。A项“短视频的最大价值是知识的沉淀与传播,”说的过于绝对,因为短视频的价值还表现在其他更为广泛的领域。故选C项。 20.(1)忧乐 (2)洞庭湖畔杜子美感时伤怀 【解析】对联的基本原则是:上下联要做到字数相等、词性相同、断句一致,做到仄起平收,遣字用词避免同位重字、避免生造词语。(1)上联“湖山”是名词,下联填名词“忧乐”相对;(2)上联“岳阳楼上范希文作文记事”,下联“洞庭湖畔杜子美感时伤怀”,做到了字数相等、词性相同,同位没出现相同字。 21.①因为手机等一般不通过卫星传输②那么汽车GPS导航系统是否会受到日凌影响呢③所以汽车GPS导航系统是不会受到日凌干扰的 【解析】①处前面说的是日凌对卫星通信有影响,而又说手机等不受影响,自然是因为其不通过卫星传输。②处后面说的是汽车GPS导航系统不受影响的原因,所以这里就应该是对其是否受影响的疑问。③处是前文讨论汽车GPS导航系统的结论。 22作文 【题解】 (一)材料内容解读: - 21 - 这是一道情境式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材料由文字和组图构成,命题形式新颖。 材料第一段文字,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是交代大背景,二是点化武汉抗击疫情的深远意义。——这是考生写作的“纲”。 “目”,就是六张图片,相当于六则碎片式文字材料。每张图片分含不同的意思:图①召之即来,闻令而动:中国制度(优越性);图②10天建两座医院:中国速度;图③白衣战士前线英勇抗“疫”:医者仁心,中国精神;图④全民动员,遏制疫情;图⑤跨界生产口罩,支援前方:中国力量;图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中国制度(优越性)。 六则碎片材料,角度不同,但指向是一致的,考生要留意“世界必将再一次见证在这里凝聚的中国精神”的提示。换句话说,写这篇作文要以 “在这里凝聚的的中国精神”为抓手。 (二)驱动任务: 文章载体:公开信。 写作身份:一位亲临抗“疫”前线的中国记者。 读信受众:西方媒体同行。 写作意图(表达你的想法):①明面方面:讲好中国抗疫故事,让世界了解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乃至中国制度;②暗示方面:告诉西方同行:抗疫不分国界,要同舟共济,人类命运是一个共同体。(从“正在抗击新冠疫情的西方国家”可知) (三)行文提示: 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制度(优越性),具体表现在哪里?表现在每张图片之中。 要写好这篇作文,要注意几点:一是审题时要注意几个细节:①中国记者“亲临前线”,提示这封公开信内容来源真实、言无不尽;②“西方国家抗击新冠疫情”,提示写作本文的针对性:告诉西方媒体同行,抗“疫”无国界;③“表达你的想法”中的“想法”,内涵丰富:一是讲好中国武汉抗“疫”故事,二是告诫西方要同舟共济,共抗疫情。 二是要将每幅图片进行“分解” ,提炼出各自蕴含的具体“精神”然后合并同类项并按一定内在联系排序组合;写作时要分清主次详略,不要将六则材料一一赘述、平分秋色; 三是以小见大,升华到彰显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制度; 四是要写成书信且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强调:弄懂每张图片的内涵以及它们同总论点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写作本文的重点和难点,一定要“以小见大”,只写“小”或只写“大”都视为偏题。 我把春天的故事讲给你听 西方媒体的同行们: 你们好! - 21 - 我是你们的同行——一位中国媒体的记者,在这个春天,我亲临了中国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前线,目睹了许许多多感人的事迹。下面,我把故事讲给你听! 众所周知2020年春节前夕,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在中国武汉暴发。 一时间,病毒肆虐,疫情蔓延,武汉告急。 国有战,召必回,战必胜。 中国政府第一时间成立抗“疫”指挥部,习近平主席亲任总指挥,运筹帷幄;钟南山院士等专家临危受命,精准施策。除夕夜,雄鹰呼啸,铁流滚滚,海陆空三军闻令而动,驰援武汉,继而各地白衣战士惜别家人,冒死请缨,军地四万余名医护精英逆行而上,开赴一线。 这里有耄耋之年的老专家,有春秋鼎盛的名医生,有风华正茂的年轻人:30后,40后…… 90后,00后,手挽手,肩并肩,众志成城,谱写出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 你可曾知道:这些抗“疫”勇士们,夜以继日,废寝忘食,救治患者。累了,困了,只能趁工作间隙倒头睡在走廊地板上;厚重的防护装备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口罩的钢丝勒坏了她们的鼻梁;为了节约防护服,他(她)们穿着成人纸尿裤,不吃不喝,用医者仁心和精良的艺术,阻击凶险狡猾的病毒,筑起守护生命的白衣长城。这就是中国精神!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在抗“疫”前线,我们见证了中国速度。2月2日,7000余名建设者挥汗如雨,昼夜奋战,与疫情赛跑,10天之间,火神山医院、雷神山两家医院相继建成,为患者们提供了更多的的医治资源。 “戴口罩,戴口罩”这是这段时间我们听到最多的话,但是疫情当前,紧缺的口罩,成了民众抗击“疫情”的困扰。危机之际,“比亚迪”硬是将一家车企锻造成了全球最大量产口罩的工厂:一条口罩机的生产线,1300个零部件,其中90%都是比亚迪的自制件。7天造出口罩机,日产口罩500万只,以解人民燃眉之急。这就是我们的中国力量。 相濡以沫,投桃报李。汶川人不会忘记:2003年汶川地震时,100多名汶川伤者被送往武汉救治,在医护人员的精心医治下得以康复。如今武汉有难,汶川村民自发捐赠100吨蔬菜,12位村民自驾6辆卡车,日夜兼程,26小时后将新鲜蔬菜送到目的地。 举国上下,全面动员,共抗疫情。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全国城乡活跃着一支支功不可没的抗“疫”队伍。交警,严控道口;社区工作者,检测体温;义工,运送物资;民警,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他们、她们,为抗“疫”筑起了一道道铜墙铁壁,这就是凝聚民心的中国制度! - 21 - 有人说:“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再黑暗的夜晚,也会有璀璨的星河。因为越是在这样特殊的时刻,越是有无数的助力,帮助你扛起头顶那座山,让你看见希望,迎接春天的到来。 是的,泱泱五千年文明大国,历经磨难,何惧风雨?在历次激流险滩中我们能站稳脚跟,正是因为有无数勇敢且有信念的奋斗者。 我们坚信,这场战“疫”,世界必将再一次见证在这里凝聚的中国精神,彰显的中国力量和中国制度的优越性。 同行们: 也许你们的国家当前也正面临着病毒的侵害,也许你们的亲人、同事正面临着死亡的威胁。 怎么办?唯一的办法就是借鉴中国抗疫经验:重视疫情,精准施策,科学防治。万不可麻痹侥幸,更不能推诿扯皮,甚至污名他国。须知:灾难来了,各国只应休戚与共,同舟共济。 哈利奇(伊朗卫生部副部长)说得好:“病毒是民主的。”病毒是民主的,不认识贫穷和富贵,席卷而来的病毒直指精英,使他们遭受与普通人一样的命运;然而,历史如同诗人,不会重复,但是善于押韵;如果不吸取教训,就只能与厄运重逢。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这个春天,当我们遭遇困境的时候,世界80多个国家向我们伸出了援助之手;现在,在你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中国政府和人民必将倾力相助,履行大国担当。 同行们: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战疫魔,用胜利迎接灿烂的春天! ——消失吧,黑夜,黎明时我们将获胜! 谢谢! 一位中国记者 2020年春天 【导师点评】有很多亮点:①标题切题、优美、“未成曲调先有情”;②全文“纲”举“目”张,骨架峻拔,详略得当,层次清晰;③语言简练而不失文采。在书信格式、交代写作身份和读者、增强说话亲和力等驱动任务方面,本文做得很好! - 21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