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市育才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5月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宁夏银川市育才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5月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宁夏育才中学2019级高一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2020.5‎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规范张贴条形码。‎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请遵守考试纪律,独立作答。‎ Ⅰ卷 阅读题(共71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教育惩戒作为一种教育和管理学生的方式,在中国教育史上由来已久,诸如“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材”等。目前,一方面,赏识教育和关爱教育在教育界颇为盛行,遏制体罚、禁止变相体罚学生在社会上的呼声一直很高;另一方面,教师想管而不敢管或不知如何管也日益成为困扰一线教师的难题。因此,针对社会公众对教育惩戒所存在的认识偏差,亟须在理论上对教育惩戒进行澄清,引导人们对教育惩戒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使教师的教育惩戒权逐渐理性回归。‎ 对教育惩戒认识模糊是教育惩戒权难以回归的主要原因。何谓教育惩戒?简而言之,惩即处罚,戒乃警戒。教育惩戒是以教育学生为根本目的,怀着关爱学生的态度对犯错或违反规定和规则的学生实施否定性的批评、处罚等,以达到警示学生防止或戒除其不再发生不符合规范和规定的教育效果。‎ 当前,部分社会公众对教育惩戒问题存在着不太合理的认识,有些人认为既然提倡教育民主就不应该再使用体罚、惩罚等手段教育和管理学生,认为凡是涉及对学生的惩戒不管出于什么原因都是不对和不可取的,强调应该用爱、温暖等方式来感化教育学生。‎ 现实教育生活中,教育惩戒走向了两种极端——被教师滥用或弃用。如果教育惩戒权被滥用,就会使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和人格尊严受到伤害,影响其成人成才;如果教师因忌惮种种责难而放弃了教育惩戒权,将会使学生错误或失当行为得不到有效遏制,导致学生养成不良行为习惯,后果不堪设想。所以,有必要对容易混淆的惩戒、惩罚、体罚作一个厘清。从根本意义上来看,惩戒侧重于“戒”,而惩罚侧重于“罚”,惩罚以罚为目的,它的教育意义要远远弱于教育惩戒。体罚与惩罚相比,它是一种直接伤害学生身心健康和人格尊严的惩罚方式,体罚是绝对应该遭到摒弃的。只要对教育惩戒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就不会出现对教育惩戒权的误解。‎ 要避免出现以爱的名义来逃避或反对惩戒的不理智行为。高尔基认为:“爱护自己的孩子,这是母鸡都会做的,但教育好孩子却是一门艺术。”当前,在民主教育、赏识教育、爱的教育的影响下,如今的教育,竟陷入一种孩子在学校没有教师敢管的尴尬局面。这和部分家长打着爱的名义来反对或逃避教育惩戒有关。不少家长对孩子的种种要求可谓是百依百顺,很少去惩戒孩子。如果教师惩戒行为发生,个别不明事理的家长会四处投诉告状,甚至威胁殴打教师。很多教师因为管理与惩戒学生而招致不必要的麻烦。于是,在学生犯错时,有些教师选择了沉默,放下了手中的戒尺。为此,有人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如果教师不再严格教育和管理学生,学生怎么学会敬畏和遵守规矩?对于家长来说,爱孩子并没有错,错的是以爱的名义偏袒孩子,从而逃避或反对教育惩戒,而只有对孩子进行必要的教育惩戒才是真爱孩子。‎ 教育惩戒权的理性回归需要以法律为准绳。教育惩戒作为一种管理和教育孩子的方式,不可不用,亦不可滥用。对于犯错的孩子,必要的惩戒不可缺失,但是,如何把握惩戒的度,把教育惩戒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为此,政府、相关教育行政部门须结合我国教育实际,尽快制定教育惩戒相关法律法规,规范不合理的教育惩戒,保障教师合法权益。‎ ‎(摘编自黄宝权《教育惩戒权须理性回归》,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教育惩戒是对犯错或违反规定和规则的学生实施否定性的批评、处罚等的教育方式。‎ B. 与教育惩罚相比,教育体罚是一种直接伤害学生身心健康和人格尊严的惩罚方式。‎ C. 教育民主就是不用体罚、惩罚等手段,而是用爱、温暖等方式来感化和教育学生。‎ D. 爱的教育包含着爱,但并不是打着爱的名义来反对或逃避教育惩戒的不理智行为。‎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采用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等方法,阐述了教育惩戒权必须理性回归的重要性。‎ B. 文章指出“爱”和“罚”是对立统一的,并以中国教育史上的古训为其理论依据。‎ C. 文章以高尔基的话为依据,指出了教育好孩子的本领并不是天下所有父母都会有的。‎ D. 对于教育惩戒,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论证了教育惩戒权须理性回归的问题。‎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教育惩戒权在我国教育史上由来已久,目前因为公众的认识偏差才得以重回议事日程。‎ B. 如果教师放下戒尺,不再严格教育和管理学生,学生就不可能学会敬畏和遵守规矩。‎ C. 如何把教育惩戒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是衡量教师和家长是否合格的重要尺度。‎ D. 相关部门应结合我国实情,制定教育惩戒的相关法律法规,使教师的惩戒权得到保障。‎ ‎【答案】1. C 2. B 3. D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的是“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本题中,‎ C项,“教育民主就是不用体罚、惩罚等手段……”分析错误。由原文第三段“部分社会公众对教育惩戒问题存在着不太合理的认识,有些人认为既然提倡教育民主就不应该再使用体罚、惩罚等手段教育和管理学生,认为凡是涉及对学生的惩戒不管出于什么原因都是不对和不可取的,强调应该用爱、温暖等方式来感化教育学生”可知,选项内容只是一部分人对教育民主的认知。‎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论点、论据、论证以及论证结构等的把握,同时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B项,“文章指出‘爱’和‘罚’是对立统一的”分析错误,根据原文,文中引用古训是为了证明“教育惩戒作为一种教育和管理学生的方式,在中国教育史上由来已久”。‎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本题中,‎ A项,“教育惩戒权”偷换概念,原文是“教育惩戒”,不是“教育惩戒权”;‎ B项,“如果教师放下戒尺,不再严格教育和管理学生,学生就……”错误,文中说的是“有人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如果教师不再严格教育和管理学生,学生怎么学会敬畏和遵守规矩”,选项添加了“放下戒尺”这一内容,且表述过于绝对;‎ C项,“是衡量教师和家长是否合格的重要尺度”无中生有,原文只是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并没有对教师和家长是否合格做出具体评判。‎ 故选D。‎ ‎【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对完整推断形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结论)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既然是推断想象,“这个结论”文中往往没有提供)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平凡的世界(节选)‎ 路 遥 临近中午的时候,田福军才走到这个叫土崖凹的小村子。这村子只有十来户人家,是个生产队,属几架山外的一个大队管辖。全村没一个党员,也没一个团员;生产队长轮着当,一年换一个,每个男劳力几乎都当过了。‎ 田福军被现在队长引到家里吃午饭。队长的一孔土窑像个山水洞一般黑暗,大白天进去竟然看不清家里有几个人。他坐在烂席片炕上向生产队长询问村里的情况。队长的老婆在锅灶上做饭。不久他才发现,这家人六个孩子一个比一个大点,都挤在门圪崂里惊恐地看他。孩子们几乎不穿什么衣服,也分不清男女,一律剃着光头——大概是怕生虱子。午饭端上来后,田福军拿起一个玉米面馍。他刚准备吃,发现这黄馍上沾些黑东西。他一下从炕上站起来,走到后炕头上揭开锅盖。他看见,锅里只有两个玉米面馍,其它都是糠团子。他的喉咙顿时被堵塞了。‎ 田福军把自己碗里的玉米面馍放进锅里,用手去拿糠团子。他手刚一抓,这团子就被他捏成了一把碎渣子。他顺手拿起锅台上的铁铲子,把这堆渣子铲在自己碗里,然后浇了两勺熬锅水,回到炕上埋下头吃起来。队长一家人吓得连一句话也不敢说。两个大人和六个孩子都眼睁睁地看着他吞咽那碗糠水饭。‎ 他还没有把饭碗放下,门里突然闯进来一个老汉。田福军还没有反应过来,这老汉就双膝跪在队长的脚地上,一边向炕上的他磕头,一边嘴里连哭带喊:“青天大老爷!快救救我一家人的性命……”‎ 田福军慌得一把掼下碗,跳下炕来扶起老汉,问他:“什么事?什么事?”‎ 老汉连哭带说:“我一家三口人四天都没吃一颗五谷了!快饿死了……”‎ ‎“一颗粮也没了?”田福军问。‎ ‎“就是的……”‎ ‎“口粮哩?”‎ ‎“扣了!”‎ ‎“为什么扣了?”‎ 这时,队长开口说:“他家的小子出门盲流①了,公社和大队命令要扣口粮。我们也不敢给……”‎ ‎“我娃也是饿得不行了,才出门的……”老汉哭着说。“走,我到你们家去看看!”‎ 田福军立刻扶着老汉出了队长家的门;队长本人也紧撵在后面来了。‎ 田福军进了这老汉家,看见炕上睡着一个老婆婆,已经饿得奄奄一息了。他弯下腰问话,这老婆婆连眼皮都抬不起来,更没力气给他回答。在窑墙根下,还有一个十四五岁的女孩子,合住眼靠墙坐着,脸上已经成了青黄色。她见来了生人,勉强用手托着墙站起来,绝望地望着他。‎ 田福军目睹这惨状,泪水汹涌般从眼睛里淌出来了。他哽咽着,狠狠揪着队长的肩膀,说:“快去盘粮食!”队长愚蠢地嗫嚅说:“公社和大队领导不放给他们分粮,我……”‎ ‎“混蛋!”有教养的田福军忍不住破口大骂。他一把扯住长的衣服,拉着他即刻就去盘粮食。‎ 当田福军和队长一人扛一口袋粮食回来时,这一家三口人都爬着跪在门口,哭成了一堆……三天以后,遵照田福军的指示,后子头公社把二十几个大队书记都召集在了公社来开会。‎ 会议一开始,田福军劈头就问:“你们哪个队有断了粮的家户?有多少户?缺多少粮?”‎ 他的问话刚完,许多支部书记都哭开了。他们纷纷叙说各自队里的不幸状况。看来除过个别村,大部分村子都有许多缺粮户;有的只能维持一两个月,有的当下就揭不开锅了。‎ 问题相当严重。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后子头公社今年可能要饿死不少人。不是说这些队没一颗粮食。所有的大队都有“战备粮”。但这些粮食是准备未来打仗吃的;上面规定,任何情况下都不准动用——动用这粮食就等于犯法!‎ 此刻,田福军无法顾及个人的后果——他不能看着把人饿死。他当即决定,立即打开各队的粮库,尽快把粮食分发给缺粮户。战备粮空缺下的数目,以后逐渐再补上——这样就可以看作是借粮,而不是分粮。反正不管怎样,他已经严重违犯了禁令。他想,为此就是把他押到法庭上,他也可以为自己的行为辩护……田福军原来还准备在后子头公社呆几天,想再到公路沿线跑几个大队。但县革委会的吉普车突然到这里来接他。因为中央一位老首长来黄原视察工作,这位老首长又是原西县人,过几天就要回县上来,地区要求原西县全力做好接待工作。冯世宽接到通知后,立即派车接所有在外面的常委们回城,商量如何接这位老首长。‎ 田福军虽然坐在了飞驰的吉普车里,但他的思想还在后子头公社。通过这次匆匆的调查,使他认识到“四人帮”虽然打倒了,但农村贫困的局面依然故旧。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从根本上来解决问题。他想:战备粮里拿出来的那点吃完了怎么办?还不是要继续饿肚子?‎ 回到县里的当天晚上,福军在自己家里吃完饭,心情依然不好。他也不愿意和家里人说话,就一个人来到自己的办公室。‎ 他坐在办公室的圈椅里,久久地盯着窗户纸发愣。一张张面黄饥瘦的脸又浮现在他的眼前。他痛苦地埋下头,用手指头神经质地梳理着自己的头发;不一会,他看见白发黑发在桌面上落了一层。‎ ‎[注]①盲流:为逃荒、避难或谋生,从农村常住地迁徙到城市、无稳定职业和常住居所的人们,称为盲流入人口,简称“盲流”。‎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队长家里破旧阴暗的土窑、烂炕席片、没衣服穿的面带恐惧的孩子、粗陋不堪的食物,这些都真实客观地展现了当地百姓的穷困生活状况。‎ B. “他的喉咙顿时被堵塞了”表现了田福军因糠团子粗糙而难以下咽的情状,这是一处细节描写,表现了作者善于捕捉人物行为的细微之处。‎ C. “门里突然闯进来一个老汉”,“闯进”这个动词贴切地写出了老汉行为的快速和鲁莽,让读者体会到老汉内心想见到干部解决饥饿问题的焦急。‎ D. 老汉一家因儿子做了盲流而被公社和大队克扣口粮,这表现了某些干部工作作风武断,不从实际出发解决群众问题,不关心百姓疾苦。‎ ‎5. 文中叙述了老汉一家的生活状况,请结合选段内容分析这一情节在文中的作用。‎ ‎6. 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田福军的干部形象。‎ ‎【答案】4. B 5. ①展现社会环境。表现了老汉一家生活极其贫困,濒于饿死边缘的状况,以小见大,真实深刻地反映了粉碎“四人帮”后我国北方农村仍旧贫困落后的残酷局面。②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老汉一家濒于死亡的情景直接推动了田福军不顾禁令要动用“战备粮”救济百姓的行为。③塑造了典型的人物形象。老汉一家人被饥饿折磨的痛苦可怜相,田福军的同情、难过相,其他干部的愚昧、胆小相,都展现得淋漓尽致。 ‎ ‎6. ①田福军做事细致,善于观察,能够和百姓共艰苦。他从黄馍上沾的黑东西上发现了糠团子,就不再吃黄馍,而是吃起更为难吃的糠团子。②田福军有强烈的责任感。他同情百姓,为百姓的贫困生活感到痛苦,为村干部的无能感到愤怒。③田福军勇于担当,爱民如子。为了让百姓活下去,他冒着犯错误的风险动用战备粮。④田福军善于思考,想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他明白战备粮只能解一时之困。‎ ‎【解析】‎ ‎【4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解答此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内容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 B项,“田福军因糠团子粗糙而难以下咽的情状”错误,田福军是因为内心悲痛所以才觉得喉咙像堵住了一样。‎ 故选B。‎ ‎【5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小说的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①对上下文情节的作用。首句(段):一般有点明主旨、总领下文的作用,也可为后文提出观点或引出主要人物、事件作铺垫,还可点题及交代起因或缘由,还可设置悬念,吸引读者。过渡句(段):多出现在文章中间,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内容上起转换或逐层深入的作用。若是插叙,行文起伏跌宕,摇曳生姿。尾句(段):前后照应、卒章显志、总结全文、深化主旨、启发人思索、言有尽而意无穷。②对刻画人物的作用(包括揭示的人物心理)。③对表现主题的作用。④给读者的感受,即站在读者的位置上考虑情节的作用。“他还没有把饭碗放下,门里突然闯进来一个老汉。田福军还没有反应过来,这老汉就双膝跪在队长的脚地上,一边向炕上的他磕头,一边嘴里连哭带喊:‘青天大老爷!快救救我一家人的性命……’”,可知展现社会环境,以小见大,真实深刻地反映了粉碎“四人帮”后我国北方农村仍旧贫困落后的残酷局面;“走,我到你们家去看看!”“他的问话刚完,许多支部书记都哭开了。他们纷纷叙说各自队里的不幸状况。看来除过个别村,大部分村子都有许多缺粮户;有的只能维持一两个月,有的当下就揭不开锅了”“他当即决定,立即打开各队的粮库,尽快把粮食分发给缺粮户”,可知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田福军进了这老汉家,看见炕上睡着一个老婆婆,已经饿得奄奄一息了。他弯下腰问话,这老婆婆连眼皮都抬不起来,更没力气给他回答。在窑墙根下,还有一个十四五岁的女孩子,合住眼靠墙坐着,脸上已经成了青黄色。她见来了生人,勉强用手托着墙站起来,绝望地望着他”“公社和大队领导不放给他们分粮,我……”“一张张面黄饥瘦的脸又浮现在他的眼前”,可知塑造了老汉一家人被饥饿折磨的痛苦可怜相,田福军的同情、难过相,其他干部的愚昧、胆小相,都展现得淋漓尽致。‎ ‎【6题详解】‎ 此题考查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午饭端上来后,田福军拿起一个玉米面馍。他刚准备吃,发现这黄馍上沾些黑东西。他一下从炕上站起来,走到后炕头上揭开锅盖。他看见,锅里只有两个玉米面馍,其它都是糠团子。他的喉咙顿时被堵塞了”,可知田福军做事细致,善于观察,能够和百姓共艰苦;“田福军目睹这惨状,泪水汹涌般从眼睛里淌出来了”“当田福军和队长一人扛一口袋粮食回来时,这一家三口人都爬着跪在门口,哭成了一堆……三天以后,遵照田福军的指示,后子头公社把二十几个大队书记都召集在了公社来开会”“你们哪个队有断了粮的家户?有多少户?缺多少粮?”可知田福军有强烈的责任感;“此刻,田福军无法顾及个人的后果——他不能看着把人饿死。他当即决定,立即打开各队的粮库,尽快把粮食分发给缺粮户。战备粮空缺下的数目,以后逐渐再补上——这样就可以看作是借粮,而不是分粮。反正不管怎样,他已经严重违犯了禁令。他想,为此就是把他押到法庭上,他也可以为自己的行为辩护”,可知田福军勇于担当,爱民如子;“田福军虽然坐在了飞驰的吉普车里,但他的思想还在后子头公社。通过这次匆匆的调查,使他认识到‘四人帮’虽然打倒了,但农村贫困的局面依然故旧。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从根本上来解决问题。他想:战备粮里拿出来的那点吃完了怎么办?还不是要继续饿肚子”可知田福军善于思考,想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 ‎【点睛】人物形象分析类做法即通读全文,把握与人物相关的重要事实,了解人物的生活经历或人生轨迹;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或人生追求、思想个性;把握人物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把握作者对人物的态度与评价;把握人物的自我认识和评价等。筛选归纳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特质、与众不同之处等)。要概括与主要情节和主旨相关的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题时要先概括然后结合文章,列举出能表现该种性格的事例。‎ 二、古代诗文阅读。(47分)‎ ‎(一)课内语段阅读。‎ ‎《师说》‎ ‎【作者】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 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7.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生乎吾前 乎:无意义,可以不翻译 B.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无:没有 C.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耻:羞耻 D. 君子不齿 不齿:不屑与之同列,即看不起。‎ ‎8.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古之学者必有师 B. 小学而大遗 C.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D.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9.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一段所提出的无论贵贱长幼,有道者皆可为师的择师标准,打破了门第观念,很有积极意义。‎ B. 作者认为那些孩子们老师是教他们读书,帮助他们学习断句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师。‎ C. 第二段作者接连用了三个对比,层层深入,从不同侧面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D. 作者对于那些看不起“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却不如这些人的士大夫,给予了强烈的责备和讽刺。‎ ‎【答案】7. D 8. D 9. B ‎【解析】‎ ‎【7题详解】‎ 文言本题考查常见文言实词。考生可以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虚词意义的把握。解答本题,考生应把选项中的句子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推测其意思,再根据实词在文言句子中的位置,推断它的词性,根据词性进而推断它的词义。‎ A项,“生乎吾前”的意思是在我之前出生的人。其中“乎”,作介词,译为“在”。‎ B项,“无贵无贱,无长无少”的意思是无论地位显贵或是低下。其中“无”,译为“无论”。‎ C项,“于其身也,则耻师焉”的意思是(但是)对于他自己呢,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其中“耻”,形容词意动用法,译为“以……为耻”。‎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这道题考的是文言实词中古今异义现象。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这是文言实词中的古今异义现象设题,然后把加点词的现代意思代入句中,看能否讲得通。‎ A项,“学者”,古义:为求学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B项,“小学”,古义:小的方面学习;今义:指教育的一个阶段,也指实施这种教育的机构。‎ C项,“众人”,古义:为一般的人,今义:大家、许多人。‎ D项,“乐师”,指以音乐为职业的人,跟现代汉语意思和用法相同。‎ 故选D。‎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属于信息筛选。解答本题,要求考生认真审题,题干要求“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做题时要回归语境,对选项中的内容进行分析,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译错等。‎ B项,“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师”错误,从文中来看,“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作者并没否认“童子之师”是老师。‎ 故选B。‎ ‎【点睛】‎ 解答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要点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还有细节方面容易出题,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特别是细节处,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参考译文:‎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疑惑却不求老师指教,那成为疑难的问题,终究不能解决。在我之前出生的人,他懂得知识和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并以他为师;在我之后出生的人,(如果)他懂得知识和道理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学习并以他为师。我以道为师,哪里用得着知道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因此,无论地位显贵或是低下,无论年长年少,道所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所存在的地方。‎ 唉!从师求学的道理已经失传很久了,想要人们没有疑惑很难呐!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了,尚且跟从老师向老师请教学问道理;现在的一般人,他们跟圣人相比相差很远了,却以向老师学习为羞耻。所以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能成为圣人的原因,愚人能成为愚人的原因,大概就是出于这个缘故吧?‎ 爱自己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糊涂啊!那些儿童的老师,教他读书,学习书中的文句,并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答疑难问题的老师。不知道断句要问老师,有疑惑不能解决却不愿问老师,小的方面(句读)要学习,大的方面(解惑)却丢弃,我没见到他聪明在哪。巫医,乐师及各种工匠,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类人中,说起老师、弟子的时候,这些人就聚集在一起嘲笑他。问那些嘲笑者(嘲笑他的原因),他们就说:"那个人与某人年龄相近,修养和学业也差不多,(怎么能称他为老师呢?)以地位低的人为师,足以感到羞愧,称官位高的人为师就近于谄媚。"啊!从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由此就可以知道了。巫医、乐师及各种工匠,是士大夫们所看不起的,现在他们的见识反而比不上这些人了。难道这很奇怪吗!‎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经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一类人,他们的道德才能(当然)不如孔子。孔子说:"多人同行,其中就一定有我的老师。"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弟子有贤能,懂得道理有先有后,学问和技艺上各有各的研究,只是像这样罢了。‎ 李氏的儿子李蟠,年纪十七岁,爱好古文,六艺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学习了,不受世俗的限制,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履行古人从师学习的风尚,写了这篇《师说》来送给他。‎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 朱熹,字元晦,中绍兴十八年进士第。孝宗即位,诏求直言,熹上封事言:“帝王之学,必先格物致知,以极夫事物之变,而可以应天下之务。”隆兴元年,复召。入对,其一言:“今日所当为者,非战无以复仇,非守无以制胜。”洪适为相,主和,论不合,归。淳熙元年,始拜命。五年,史浩再相,除知南康军,降旨便道之官,熹再辞,不许。明年夏,大旱,诏监司、郡守条其民间利病,遂上疏言:“今宰相、台省、谏诤之臣皆失其职,而陛下所与亲密谋议者,不过一二近习之臣。名为陛下独断,而实此一二人者阴执其柄。”上读之,大怒曰:“是以我为亡也。”熹以疾请祠,不报。熹以前后奏请多所见抑,幸而从者,率稽缓后时,蝗旱相仍,不胜忧愤。复奏言:“为今之计,独有君臣相戒,痛自省改。其次惟有尽出内库之钱,诏户部免征旧负,遴选贤能,责以荒政,庶几犹足下结人心,消其乘时作乱之意。”光宗即位,改知漳州。奏除属县无名之赋七百万,减经总制钱四百万。以习俗未知礼,采古丧葬嫁娶之仪,揭以示之,命父老解说,以教子弟。土俗崇信释氏,男女聚僧庐为傅经会,女不嫁者为庵舍以居,熹悉禁之。宁宗即位,有旨修葺旧东宫,为屋三数百间,欲徙居之。熹奏疏言四方之人但见陛下亟欲大治宫室六军万民之心将有扼腕不平者矣前鉴未远甚可惧也疏入不报,然上亦未有怒熹意也。始,宁宗之立,韩侂胄自谓有定策功,居中用事。熹忧其害政,数以为言,在讲筵复申言之。赵汝愚既相,收召四方知名之士,中外引领望治,熹独惕然以侂胄用事为虑。汝愚方谓其易制,不以为意。及汝愚亦以诬逐,而朝廷大权悉归韩侂胄矣。庆元四年,熹以年近七十,申乞致仕,五年,依所请。明年卒,年七十一。‎ ‎(节选自《宋史·朱熹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熹奏疏言/四方之人但见陛下亟欲大治/宫室六军/万民之心/将有扼腕不平者矣/前鉴未远/甚可惧也/‎ B. 熹奏疏言/四方之人但见陛下亟欲大治宫室/六军万民之心/将有扼腕不平者矣/前鉴未远/甚可惧也/‎ C. 熹奏疏言/四方之人但见陛下/亟欲大治宫室/六军万民之心/将有扼腕不平者矣/前鉴未远/甚可惧也/‎ D. 熹奏疏言/四方之人/但见陛下亟欲大治宫室/六军/万民之心将有扼腕不平者矣/前鉴未远/甚可惧也/‎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封事,是指密封的奏章,古时臣下上书奏事时,为防止有泄漏,用皂囊封缄,故称。‎ B. 台省,代表皇帝发布政令的中枢机关,汉代尚书办公地点叫中台,在禁省中,故称。‎ C. 内库,是皇宫(皇家私人)的府库,与国库有所不同,国库出纳的是国家财政资金。‎ D. 讲筵,是帝王为讲论经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讲官只能传授知识而不能论及朝政。‎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朱熹屡次进谏,竭尽一片忠心。他规劝孝宗格物致知,主张当前应出战复仇,又认为皇帝与少数宠臣过于亲近,建议面对旱灾君臣自省。‎ B. 朱熹体恤百姓,教化百姓风俗。朱熹治理漳州时,减免多种赋税费用;安排父老解说礼来教导当地百姓;抑制当地崇尚释氏的风俗。‎ C. 朱熹重视历史,反对大兴土木。宁宗即位后要修葺东宫房屋三百多间,朱熹指出应吸取历史教训,防止军民愤怒,皇帝因被激怒没有答复。‎ D. 朱熹见识深远,洞察侂胄居心。韩侂胄居功用事,朱熹深以为忧,先后向皇帝和赵汝愚进言提醒,赵汝愚不以为意, 终遭诬谄驱逐被夺权。‎ ‎13. 翻译 ‎(1)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2)遴选贤能,责以荒政,庶几犹足下结人心,消其乘时作乱之意。‎ ‎【答案】10. B 11. D 12. C ‎ ‎13. (1)他和他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差不多,(以)地位低(人为师),就觉得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了。‎ ‎(2) 选拔贤能之士,责成他们实施救荒的政策,也许这样还能结下民心,消除灾民乘灾荒之际叛乱的打算。‎ ‎【解析】‎ ‎【分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 如本题中,“熹奏疏言/四方之人但见陛下亟欲大治宫室/六军万民之心/将有扼腕不平者矣/前鉴未远/甚可惧也/”,这段话是说“朱熹上奏疏说:‘全国各地的百娃,只见陛下急切地要大量修造朝宫殿堂,将士百姓心中将会有愤愤不平的地方,前车之鉴不远,这是应该感到特别可怕的’‎ ‎ ”,圈出句子中的名词和代词,然后根据句意和语法关系进行排除,“大治宫室”指的是前文中提到的“修葺旧东宫,为屋三数百间”,不可断开,排除A项。 “四方之人但见陛下”主语是“四方之人”,“亟欲大治宫室”主语承前省略,也成了“四方之人”,不合事理。排除C项。 “六军万民之心”做主语,不可断开。排除D项。‎ 故选B。‎ ‎【11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本题中,D项,“只能传授知识而不能论及朝政”错误,从文中“熹忧其害政,数以为言,在讲筵复申言之”可知朱嘉在讲筵中曾申述关于韩诧胄的事情。‎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 本题中,C项,“皇帝因被激怒没有答复”错误,从文中来看“疏人不报,然上亦未有怒熹意也”,意思是奏章呈上,皇上没有答复,但是也没有对未熹发怒的意思。并没有被激怒的意思。‎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 ‎(1)彼,他;相若,差不多。羞:形容词意动,认为……羞耻。‎ ‎(2) 责,责成;庶几,也许;乘,趁机。‎ ‎【点睛】‎ 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采取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可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 ‎[参考译文]‎ ‎ 朱熹,字元晦,考中绍兴十八年的进士。孝宗即皇帝位,下诏要求朝臣直言朝政得失,朱熹陈上密封的奏章说:“帝王的学问,必须先穷究事物的本原而获得知识,以便透彻地认识事物的变化,进而可以治理好天下的事情。”隆兴元年,又被朝延召见。入朝奏对治策说:“现在所应该做的,就是不同金人作战就不能复仇,不坚守边关就不能取得胜利。”洪适担任宰相,主张同金讲和,因观点不相同,朱熹回乡了。淳熙元年,才接受任命。淳熙五年,史浩再次任宰相,任命朱熹管理南康军,皇帝下达指令,要他由便道赴任,朱熹一再推辞,不被允许。第二年夏天,大旱,皇帝下诏监司、郡守分条上奏民间的弊病,朱熹于是上书说:“现在宰相、台谏省官、谏诤之臣都失职不负责任,而陛下与之亲近、商量谋划的人,不过一二个宠爱的大臣。名义上是陛下独自决定,而实际上是这么一二个人暗中执掌权柄。”孝宗读了朱熹的奏章,勃然大怒说:“这是以为我宋朝将要灭亡了。”朱熹以生病为由请求掌管祠庙,没有得到答复。朱熹因为前后几次奏请多数被压制,侥幸得到采用的,也都拖延迟缓耽误了时间,蝗虫旱灾接连出现,他非常忧愤。又上奏疏说:‎ ‎ “为现在打算,只有君臣互相告诫,痛下决心反省改正。其次,只有拿出内库全部钱财,诏令户部免征百娃所欠旧债,选拔贤能之士,责成他们实施救荒的政策,也许这样还能结下民心,消除灾民乘灾荒之际叛乱的打算。”光宗即皇帝位,改任漳州知州。他奏请朝延免除了漳州属县的无名杂税七百万贯,减少经制.钱、总制钱四百万贯。因当地的风俗习惯不合乎礼仅,他择取古代丧葬嫁娶的礼仪之文,张贴出来告示大家,让当地父老进行解说,以教育他们的子弟。当地风俗崇信佛教,男男女女聚集在僧舍之中做传经会,妇女不出嫁的为她建造庵舍居住,朱熹都禁止了这些事。宁宗即位,下圣旨修繕原来的东宫,修造房屋三百多间,打算搬进去住在里面。朱熹上奏疏说:“全国各地的百娃,只见陛下急切地要大量修造朝宫殿堂,将士百姓心中将会有愤愤不平的地方,前车之鉴不远,这是应该感到特别可怕的。”奏章呈上,皇上没有答复,但是也没有对未熹发怒的意思。当初,宁宗被立为皇帝,韩健胄自认为有主谋拥立皇帝的功劳,在朝中执掌政事。来熹担心他会危害朝政,几次上奏说到这件事,在讲席上再次申明这个观点。赵汝愚担任宰相之后,收罗招徕全国各地的知名人士,朝廷内外殷切盼望朝政得到治理,惟独朱熹因恐惧韩侂胄当权而忧虑。赵汝愚当时认为韩侂胄容易制服,对朱熹的话没有在意。到了赵汝愚也因被诬陷遭到驱逐,,朝延大权便归于韩侂胄了。庆元四年,朱熹以自已快满七十岁为理由,申请退休,庆元五年.朝廷同意了他的请求。第二年朱熹逝世,终年七十一岁。‎ ‎(三)古代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秋兴八首(其四)①‎ 杜甫 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 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 直北关山金鼓振,征西车马羽书②驰。‎ 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③有所思。‎ ‎【注】①《秋兴八首》是公元766年(大历元年)杜甫五十五岁旅居夔州时的作品。广德年间,吐蕃、回纥不断入侵,京师震撼,并曾一度占领长安,代宗仓促幸陕。是时诏征天下兵,因宦官程元振专权,莫有至者。由此首开始,主题转向回忆长安。②羽书:羽檄,插着羽毛的军用紧急公文。③平居:这里指家园。‎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闻道”一词表明诗人不愿明说的态度;“似弈棋”写出长安局势如下棋一样,不甚明朗。‎ B. 颔联中“文武衣冠异昔时”运用比喻,写出长安世道的变迁,文武官员都换成新人。‎ C. 颈联是诗人杜甫对数年间唐王朝兵戈不息、局面混乱的战争情势的总结和概括。‎ D. “鱼龙寂寞秋江冷”情景交融,写出了诗人在清秋之中感叹自己的飘零凄苦之情。‎ ‎15. 本诗尾联诗人说“故国平居有所思”,那么,诗人为什么会有国家、家园之思?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答案】14. B 15. ①局势动荡引起诗人对国家之思。“长安似弈棋”,吐蕃、回纥不断入侵,诗人忧思国运今非昔比。②飘零夔州,暮年潦倒引起诗人对家园之思。③虽有报国之志,无奈宦官当道,无力报国,引起诗人对家园之思。‎ ‎【解析】‎ ‎14题详解】‎ 该题是对诗歌的综合考查,涉及炼词炼句、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把握、手法的判断等多个层面。解答该种题型时,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中写了什么景、什么人、什么事,抒发了哪些情感,用了哪些手法。然后结合选项涉及的具体诗句逐一进行分析判断。‎ B项,“颔联中‘文武衣冠异昔时’运用比喻”错误,“衣冠”应是借代,用衣饰代指文武官员。‎ 故选B。‎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品味诗歌情感的能力。首先要审题,如本题问的是“本诗尾联诗人说‘故国平居有所思’,那么,诗人为什么会有国家、家园之思?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然后结合全篇分析产生“所思”的原因。如根据注释“杜甫五十五岁旅居夔州时”“因宦官程元振专权”可知,此时诗人羁旅在外,因宦官专权而有家难回,壮志难酬,引发家园之思;如诗歌首联“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前一句以“长安似弈棋”的比喻,写出长安局势如下棋一样,不甚明朗,再结合注释“吐蕃、回纥不断入侵,京师震撼,并曾一度占领长安,代宗仓促幸陕。是时诏征天下兵,因宦官程元振专权,莫有至者”可以看出局势动荡引起诗人对国家之思。考生可以结合这些内容分析。‎ ‎【点睛】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类题目解答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抓显情语。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或句子;②分析景语。注意按照“意象—→意境—→诗情”的思路去揣摩;③结合注解,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创作风格。要注意平时积累一些诗人的相关材料,特别是对一些影响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重要的作家诗人更要留心;④了解古代诗歌类别和常见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要注意大多数诗歌表达的思想情并非单一,而是丰富复杂的;⑤注意积累古诗中的思想感情常用词语:欢快、愉悦、激动、烦闷、恬淡、闲适、欢乐、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三)名句默写(10分)‎ ‎16.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在《蜀道难》中,用“_______,_______”两句诗,写出了行人过青泥岭时、可以手摸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的细节。‎ ‎(2)荀子《劝学》中以“木和金” 的变化为例,来说明学习的意义的是:“________,______”‎ ‎(3)白居易《琵琶行》中,多处写到月,如曲终“ ____”一句借月色这一环境描写反衬音乐强大的感染力;“________”一句借月烘托琵琶女独守空船的凄凉心情。‎ ‎(4)杜甫一生长年漂泊,晚年病苦孤愁,《登高》中的“______,_______”两句诗对这一生活状况作了生动总结。‎ ‎(5)李商隐《锦瑟》中,诗人化用庄周和望帝的典故来营造朦胧迷离、悲戚哀怨意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答案】 (1). 扪参历井仰胁息 (2). 以手抚膺坐长叹 (3). 故木受绳则直 (4). 金就砺则利 (5). 唯见江心秋月白 (6). 绕船月明江水寒 (7). 万里悲秋常作客 (8). 百年多病独登台 (9). 庄生晓梦迷蝴蝶 (10). 望帝春心托杜鹃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解题时必须注意语意的提醒,从理解内容方面入手,不要死记硬背。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出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 本题注意“扪”“胁”“抚膺”“砺”“作客”等字词的书写。‎ ‎【点睛】考生默写名句名篇时,容易出现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一时回忆不起来(背诵不出);二是顺序错乱,张冠李戴;三是书写错漏。因此,答题时要沉着认真,要善于借助出处和引导句去回忆,万一一时记不起来,可以先放一放,不要急躁,做完其他题后可能又会突然记起来。答完题一定要反复默念,包括引导句在内,进行“全程回放”,这样,语序不当和书写错漏的问题一般都可以被发现并纠正。‎ 第Ⅱ卷表达题(共79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19分)‎ ‎17.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猿猱(róu) 吮(rùn)血 洿(wā)池 孝悌(dì)‎ B. 砯(pēng)崖 暮砧(zhēn) 拨弦(xuán) 阜(fù)盛 C. 马嵬(wéi) 跬(guǐ)步 内帷(wéi) 饿莩(piǎo)‎ D. 窈(yǎo)陷 形骸(hái) 桅(wéi)杆 雪褥(rù)‎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字音的辨识能力。侧重于对常见字中的易读错字、多音字、音近字、及通假字进行辨析,如要求考生辨别多音字在不同语境的词语中的具体读音、要求考生比较形近字的读音、要求考上识别通假字的读音等,所以考生平时必须多读多记。‎ A项,应为:猿猱(náo);吮(shǔn)血;洿(wū)池;孝悌(tì)。‎ B项,应为:砯(pīng)崖 ;拨弦(xián)。‎ C项,应为:跬(kuǐ)步 。‎ 故选D。‎ ‎【点睛】字音题答题技巧:常见字注音正确的可能性小。生僻字一般不会标错音;对多音字的把握,掌握“音随意转”的原则。吃不准的情况下,可多考虑从词语具体意义的角度入手解决问题。常见多音字标“次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大,标“常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小,如“鲜”多半考的是xiǎn的音。形声字标“不同于声旁的读音”的正确可能性大,标“同于声旁的读音”的正确可能性小,如“言简意赅”的“赅”就不读形旁的“亥”的音。‎ ‎18.下列选项中句子与例句文言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A.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C. 为天下笑者,何也? D.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是对特殊文言句式的考查。句式的判断可以借助一些标志性词语,如“……者……也”表判断,代词作宾语常前置,为、见可表被动,介宾结构常后置等。但最终的确定还是要通过翻译。‎ 例句是宾语前置句。“胡为”是“为胡”。‎ A项,定语后置句。“利”、“强”作定语,分别修饰“爪牙”和“筋骨”。‎ B项,宾语前置句。“未之有”应是“未有之”。‎ C项,被动句“为”译为“被”。‎ D项,判断句。以“……者……也”为标志的判断句。‎ 故选B。‎ ‎【点睛】‎ ‎19.下列各项中对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章回体小说由唐代讲史话本发展而来。每篇小说少则十几回、几十回,多则百余回;每回开头以“话说”“且说”等起叙,每回末有“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之类的收束语。最早的长篇章回体小说是《水浒传》。‎ B. 孟子维护并且发展了儒家学说,把孔子“仁”的观念发展为“仁政“学说,肯定“人性善”。《孟子》与《大学》《中庸》《论语》合称“四书”。‎ C. ‎ ‎《祝福》是鲁迅小说集《彷徨》的第一篇,发表于1924年,是鲁迅在1919年五四运动提出的“打倒封建礼教”的口号下,探索妇女解放问题的创作实践。‎ D. 科普文是一种说明性文体,是使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和深入浅出的语言,传播和普及科学知识和技术技能的文章。讲究内容的科学性和文笔的文学性。‎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对文学常识的考查。应对此类为题,考生平时要多积累,积累时要先理解再识记,并且要及时梳理,使分散的、凌乱的知识能形成一定的系统,显示出较为清晰的脉络。‎ A项,“章回体小说由唐代讲史话本发展而来”“最早的长篇章回体小说是《水浒传》”错误。章回体小说是由宋元时期的“讲史话本”发展而来的,最早的长篇章回体小说是《三国演义》。‎ 故选A。‎ ‎【点睛】高考对文学常识考查的基本要求为:1.识记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2.识记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及代表作品。3.识记文学体裁常识。所谓重要作家,是指在中外文坛上有影响、有地位的作家。属于中国的,要掌握其所处的时代、代表作品、作品体裁及作品的有关内容;属于外国的,要掌握其国别,代表作,作品体裁及作品相关内容。所谓文学体裁,主要是指中国文学作品体裁所说的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大类别。此外,还要对古代有关诗、词、曲、的文体特点,古体诗与近体诗的区别,古典小说的不同名称和特点,古代散文与现代散文的不同特点等有明确的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吟一首诗,看千年经典惹人恋;歌一阕词,让荡气回肠咏流传。从《登鹳雀楼》这类耳熟能详的唐诗经典,到《乡愁》这样的现代佳作,经典诗词________。当下社会,经典诗词更需要赋予鲜活的新生命,让这些千百年的经典诗词随着优美旋律飞进每个人的心田,飞遍社会的角角落落,涵养人们的精神世界。‎ 当前,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不断升温,不仅体现了现代人对精神文化溯源寻根的渴求,而且是全社会创造性蜕变古老中国智慧精髓成果的展现。例如,热播的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就为观众打开了一扇气象万千的文学经典之门,让传统文化重新________出蓬勃生机。‎ 文学经典必然含情、传情、怡情,它本就是“以情流传”的,无论时光过去多久,( ‎ ‎ )。它们早已化为民族精神的一部分,千年之后,依然让品读历史的人________。我们将传承诗词的经典精品献给人们,用经典诗词、传统文化培根铸魂,希望这些底蕴深厚、魅力无限的艺术经典能够持续________当代文化风尚。‎ ‎20.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沁人心腑 萌发 心悦诚服 引领 B. 感同身受 焕发 心悦诚服 指引 C. 感同身受 萌发 心驰神往 指引 D. 沁人心腑 焕发 心驰神往 引领 ‎21.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不仅是现代人对精神文化溯源寻根的渴求的体现,而且是全社会创造性转化古老中国智慧精髓成果的展现。‎ B. 不仅体现了现代人对精神文化溯源寻根的渴求,而且展现了全社会创造性蜕变古老中国平智慧精髓成果。‎ C. 不仅体现了现代人对精神文化溯源寻根的渴求,而且是全社会创造性转变古老中国智慧精髓成果的展现。‎ D. 不仅是现代人对精神文化溯源寻根的渴求的体现,而且是全社会创造性蜕变古老中国智慧精髓成果的展现。‎ ‎22.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其中蕴含着永恒不灭的真善美 B. 其中蕴含的真善美永恒不灭 C. 真善美蕴含在其中,永恒不灭 D. 真善美永恒不灭地蕴含在其中 ‎【答案】20. D 21. A 22. B ‎【解析】‎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这类题一定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词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意义。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感同身受:内心感激如同亲身受到对方的恩惠一样,多用为代人向对方致谢。沁人心腑:形容优美的诗文、乐曲等打动人心,给人以清新、舒畅的感觉。此处指经典诗词打动人心,给人以清新、舒畅的感觉,故:沁人心腑,排除BC。萌发:比喻事物发生。焕发:光彩四射或者振作。此处指让传统文化重新振作,故:焕发,排除A ‎。心悦诚服:指愉快地接受某种观点、事实等,诚心诚意地信服或服从。心驰神往:形容心神向往或思慕之极。引领:引导、带领。指引:指点、引导。‎ 故选D。‎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做病句题首先整体阅读,根据语感可以直接排除个别选项。其余的,要仔细阅读,划分句子成分,先提取句子的主干,然后再看内部修饰是否恰当。这样能检测出搭配是否恰当,成分是否残缺,结构是否混乱,句式是否杂糅等问题。最后再看句中有无一些容易出现病句的标志词,细细推敲。原文有两处语病,一是语序不当,应当是“不仅体现了……而且展现了……”;或者“不仅是……的体现,而且是……的展现”,排除CD;二是搭配不当,“蜕变古老中国智慧精髓”错误,应为“转化古老中国智慧精髓”,排除B。‎ 故选A。‎ ‎【22题详解】‎ 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补写方法:1.阅读全文,了解文段内容,把握文段层次;2.明确空缺句子所处的位置,判断补写句子与前后句的关系;3 勾画出能够选用或参照的信息;4.选词造句;5.串读检查。从前文看,承接“文学经典”,应指出“其中蕴含……”,排除CD;从后文“它们早已化为民族精神的一部分”看,强调的重点是“真善美”,排除A。‎ 故选B。‎ ‎23.以下是X班班委会代表同学向全体家长发出的邀请信。其中有两处语义重复,两处词语运用不得体,请指出并修改。‎ 尊敬的各位家长:‎ 我校将于X年X月X日早8时在学校操场举行2019届毕业生成人礼仪式,我们谨代表班级全体同学诚邀家父家母到场观礼。18岁,意味着责任、义务,意味着勇敢、担当。在这个庄严时刻,您的到场实属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成人之际更要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届时我们还将惠赠礼物一份。请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拨冗出席,对此我们深表感谢。‎ X班班委会 X年X月X日 ‎【答案】语义重复的两处是:(1)“实属是”改为“实属”或“是”(2) “抽出时间拨冗”改为“抽出时间”或“拨冗”‎ 词语运用不够得体的两处是:(1)“家父家母”改为“家长(您)”(2)“惠赠”改为“敬赠”‎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得体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以下是X班班委会代表同学向全体家长发出的邀请信。其中有两处语义重复,两处词语运用不得体,请指出并修改”,然后依据语言使用的场合、使用的对象以及对象之间的关系辨析正误。‎ ‎“家父家母”是对自己父母的谦称,这里面是说邀请家长们,所以改为“家长(您)”,属于语言表达不够得体;‎ ‎“实属”的意思为确实是,和后面的“是”重复,所以“实属是”改为“实属”或“是”,属于语义重复;‎ ‎“惠赠”是称人赠与的敬词,这里面是说到时候我们送给父母礼物,所以“惠赠”改为“敬赠”,属于语言表达不够得体;‎ ‎“拨冗出席”是感谢对方抽时间参加的意思,和前面的“抽出时间”重复,所以“抽出时间拨冗”改为“抽出时间”或“拨冗”,属于语义重复;‎ ‎【点睛】所谓“得体”,就是根据内部语境(上下文)和外部语境(语言交际各种情境条件,如: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目的、话题、使用语言流露出的情感色彩等)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表达方式适合特定的语境,包括文体色彩、语体色彩(口语与书面语)、感情色彩(褒义与贬义)、交际目的、交际场合、交际对象、交际手段的差异,还要注意敬词、谦词的使用(用语要注意礼貌的要求)、转述语言得体等等。语言表达得体:一要思索在某种特定的语境中能说什么,不能说什么;说什么好,说什么不好;怎样说有分寸,怎样说没有分寸;怎样说效果好,怎样说效果不好。二要考虑说话人的地位、身份、文化素养、生活阅历等方面的差异;更要考虑听话人的诸多情况。三要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做到有的放矢、准确得体、恰到好处。‎ 五、作文 ‎24.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军队及地方医务人员驰援武汉……无数普通人的“逆行”,才有了民族崛起的“顺风行舟”。‎ 对上述材料,你有何认识与感悟?请据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自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答案】例文:‎ ‎“逆行”抗疫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盼望着,盼望着,终于迎来了春节。可今年的春节和往年大不一样!原来车水马龙的街道,现在寂静无声;原来热闹非凡的超市,现在门可罗雀;原来人山人海的“旅游大军”,现在寥寥无几。到处一片寂静和萧条。这是怎么了?原来新型冠状肺炎病毒蔓延全国!它的传播速度之快,传染力度之大,令人闻之色变。但面对疫情,我们绝不会退缩,而是一起众志成城,“逆行”抗疫。‎ 看!那些奋战在疫情一线的“白衣天使”们,他们穿着繁琐的防护服,戴着厚重的防护镜,他们日以继夜地在疫情一线忘我地工作着。湿透的衣服,脸上的印痕,疲惫的身体,照顾病人时的微笑都深深地刻在每一位中国人的心中。他们是当值无愧的天使,温暖了中国及世界的冬天;他们是伟大的“中国脊梁”,挺起中华民族勇往直前的风帆。‎ 看!那些火速赶往疫情一线的解放军战士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疫情当前他们与时间赛跑,他们用“光”一样的速度去建造“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那些高强度的工作让他们体力虚脱,但他们用滚烫的热血铸就了一座大爱之城。‎ 看!各行各业的人们都没有停下来,就连我们小区的保安们也充当起“宣传员”、“劝导员”的角色。当业主进入小区时,他们就为业主量体温,并说:“出行时一定要带口罩,尽量不要去人群密集的场所。”他们背着沉重的消毒液,认真地喷洒着小区的每一个角落,仔细地排查进入小区的每一辆车。他们认真的态度让我钦佩。 ‎ 隔山,隔水,不隔爱!封城,封路,不封心!虽然大多数人每天宅在家里,可我们时刻关注着疫情,心系着病人,憧憬着未来。武汉加油!中国加油!是14亿中国人共同的心声。 ‎ ‎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疫情也阻挡不住祖国发展的脚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不单纯是物质生活上实现小康水平,而应该是面对像新型冠状病毒这样的突如其来的疫情,我们有足够的能力加以应对,面对疫情,每一位中国人都愿意以自己的“逆行”去成就中华民族崛起的“顺风行舟”。 ‎ 请不要对2020失望,应该相信,总有温暖在传递,总有英雄的光辉照耀着世界,在看到或看不到的地方……‎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写作文的能力。审题是高考写作的第一步,也是决定作文成败的关键,是考生写作的重中之重。虽然高考写作时间很有限,但“磨刀不误砍柴工”,必须舍得花5分钟来审清题意。不同类型的作文在审题上有不同的侧重点。立意力求新颖、高远而深刻。没有统帅的军队是乌合之众,而没有主题的文章则是无根之木。立意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作文的成败,立意是否新颖、高远、深刻是拉开作文档次的关键。要使立意深刻高远并非要宏大叙事,而是要能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要能用看似不起眼的生活小事,甚至是一个动作、一句话、一次微笑、一个眼神等来揭示重大的思想意义,反映震撼人心的主题,来反映考生正确而高尚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让“作文”与“做人”相统一,才能提高作文的思想格调与社会价值,才能用笔下的文章启发人、感染人。‎ 审题:本题要求对所给材料谈认识和感悟。所以审题的关键在于理解所给材料的内容及主旨。理解所给材料要注意:1.背景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2.强调“普通人”的逆行对于国家的重要性:才有了民族崛起的“顺风行舟”。所以考生可以就疫情期间“逆行者”的事迹、精神、作用发表自己的感悟,也可以此为基础,升华出个人的奉献对于国家发展的意义,从而激发青年人以中华民族的复兴、崛起为己任的壮志豪情。‎ 参考立意:‎ ‎(1)以“我”之“逆行”成就祖国的“顺风行舟”。‎ ‎(2)勇敢“逆行”,勇挑重担。‎ ‎(3)致敬“逆行”英雄。‎ 参考素材:‎ ‎(1)这注定是一个不一样的春节,请不要对2020失望,应该相信,总有温暖在传递,总有英雄的光辉照耀着世界,在看到或看不到的地方。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只要我们相信。那些奋笔写下“请战书”的医护工作者;开建武汉火神山医院的施工人员;用爱搭建桥梁、日夜驰援运送物资的驾驶员……他们用行动向我们诠释了什么是大爱无疆。‎ ‎(2)万众一心,共同战“疫”。‎1月24日大年三十各地驰援武汉的医疗队伍紧急集合,到达武汉也是第一时间投入工作。他们逆行而上,奔向疫情最前线;他们坚守岗位,用血肉之躯尽绵薄之力支援同胞;他们挑灯夜战,用“中国速度”与疫情奔跑。无数的“逆行者”们在国家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做出无怨无悔的选择。他们把对人民的爱,对祖国的爱放在心底,用一个个鲜红而又坚定的手印,表达着火热的担当与承诺;他们用最美的身影,诠释了生命的意义;他们用坚守的背影,演绎着泱泱大国的生生不息;他们用自己的行动,书写着人生最精彩最壮丽的韶华篇章!‎ ‎(3)有一座城叫众志成城,有一颗心叫万众一心!尽管防控疫情仍然严峻,但我们深信,只要认真做好自我防护,用实际行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以科学精神迎战特殊疫情,终能共克时艰,共同守护好爱的桥梁,感谢那些为生命逆流而上的追光者们,你们是日夜奋战在一线的医护工作者,你们是空降到武汉的专家团队,你们是奋斗在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工地上的工人,你们是无数志愿者……‎ ‎(4)“只要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我们就一定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1月25日习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从习总书记对疫情的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到总理亲赴武汉对抗“疫”工作者的慰问,从城市之间的守望相助到民众之间的相互鼓励,从企业的物资捐助到个人的关心帮助。无数“逆行者”们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医务人员冲上去,他们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同病魔奋力搏击。科技人员冲上去,他们夜以继日,合力攻关,力图早日攻克病毒的难关。工厂的工人冲上去,他们忠于职守,制造口罩和防护服,为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保驾护航。‎ ‎(5)他们在大灾当前不退缩,越是艰难越向前。他们是新时代最美的逆行者,更是我们心中最可敬的时代英雄。他们用实际行动贡献自己的点滴力量,汇集成抗击疫情的“滚滚暖流”构建起抗击疫情的“钢铁长城”。‎ 结构层次:‎ 开篇照应材料,交代疫情背景,并亮明观点:面对疫情,我们绝不会退缩,而是一起众志成城,“逆行”抗疫。接着分别列举医护人员、解放军战士、小区保安的“逆行”行为进行进一步阐释。最后再次回到材料,强调:面对疫情,每一位中国人都愿意以自己的“逆行”去成就中华民族崛起的“顺风行舟”。并在结尾展现自信和乐观的心态:总有温暖在传递,总有英雄的光辉照耀着世界,在看到或看不到的地方……‎ ‎【点睛】高考作文技巧点拨:把握五个层面,即把握时代、社会、生活、人文、哲理五个层面。高考作文命题,始终体现着时代性、社会性、生活性、人文性和哲理性。虽然命题本身不一定体现高考当年的热点,但作文肯定要体现出生活年代的特征,所以高考作文即使不考热点问题,仍然要考查学生对生活中常发生的一些事件的看法,考查学生对社会上一些现象的看法,这些都是和学生的所学、所思、所想分不开的。高考既然提倡学生说真话、抒真情,那就离不开学生的实际,同时也离不开时代生活和时代精神。另外,人文关怀和哲理思辨是文章走向深刻的标志,也是高分佳作的亮点所在,考生在备考时应予以高度重视。‎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