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3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南省豫西名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联考(12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豫西名校 2020-2021 学年上期第二次联考 高一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 分钟 试卷满分:150 分)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距离是形成审美态度的必要条件。人对事物的审美态度不同于实用的态度,实用的态度是根据满足实 际需要的欲望驱使下的活动,有功利目的。 假如一位商人和一位艺术家同时在看一棵古松树。商人想着赚钱,于是计算这棵古松在市场上的价格, 艺术家则全神贯注地注视着这棵古松而忘却了世界上的一切,因为对于艺术家来说,这棵古松就是整个艺 术世界,对古松的美感享受使艺术家欣喜若狂。这就是人们对客观现实的两种态度:实用的态度和美感的 态度。 适当的距离能够使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从实用的态度转变为审美的态度。种田人常常美慕读书人,读书 人也常常美慕种田人。初读陶渊明的诗歌,我们常常感觉到农人的生活真是理想的生活,可是农人自己在 烈日下寒风中耕作时所尝到的滋味,绝不是陶渊明所描写的那样有闲情逸致。古代女诗人郭六芳《舟还长 沙》:侬家家住两湖东,十二珠帘夕阳红。今日忽从江上望,始知家在画图中。诗人平时生活在家中,没有 能够感受到家的美,因为家里的一切诗人太熟悉了,那些常见的东西都变成了实用的工具。一旦与实用的 意义拉开了距离,从远处看家,才发现夕阳下,自己平常熟悉的家犹如在图画中,融合在一片自然美景中。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烟云、细雨、帘幕、树篱、薄雾、月色总是能给人们一种审美的意味,因为这些东 西能给人一种相对的距离感。 除了空间距离能产生美之外,时间距离也能产生美。 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些当时看起来不是太好的事情,也会变成美好的画面。如卓文君不守寡,与司马 相如私奔,在当时的人看来是不守节的一件事,现在却成了一段美丽爱情的佳话。为什么时间距离也能产 生美呢?很多事情,在时过境迁之后,往往就成为一种美好的故事。它们在当时和实际人生的距离太近, 到现在则和实际人生的距离较远了,好比经过一些年代的老酒,已失去它原来的辣性,只留下纯淡的滋味。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只看重实际功利的需要,不能站在适当的距离之外看人生,不能聚精会神地观 赏事物本身的形象,于是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除了饮食男女的实用目的之外,便了无生趣了。朱光潜说: “美和实际人生总是有一个距离,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须把它摆到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 那么,到底多大的距离才能产生美呢?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距离,不能太远,不能太近,是一种适 当的距离,这种适当也就是不即不离的距离,是一种心理距离。距离太近,容易和实用功利联系起来,距 离太远,又使人不能欣赏和理解审美对象。 (摘编自钟名诚《距离产生美》)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商人想着赚钱,计算这棵古松在市场上的价格,有这种功利目的就难有美感享受。 B.农人在烈日下寒风中耕作时所尝到的滋味和人们读陶渊明的诗歌感觉到的不同。 C.烟云、帘幕等能给人一种相对的距离感,因为这些东西能给人们一种审美的意味。 D.人们应该站在适当的距离之外看人生,应该聚精会神地观赏事物本身的形象。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第二段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手法,以突出美感的态度和实用的态度的差异。 B.文章第三段引用古代女诗人郭六芳的诗,意在论证时间距离也可以产生美。 C.文章论证中提及生活中有人只看重实际功利的需要,可见作者对现实的关注。 D.陈年老酒失去原来的辣性只留下纯淡的滋味,比喻论证使复杂问题明白易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像艺术家一样全神贯注地注视着事物而忘却了世界上的一切,就能产生美感。 B.只有适当的距离才能够使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从实用的态度转变为审美的态度。 C.生活中的事情,在时过境迁之后,由于时间距离的作用,都成为美好的故事。 D.有些人从实际功利的需要,不站在适当的距离之外看人生,同样会富有生趣。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自 7 月 20 日起,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我国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营业开放。一个多月的 时间里,全国电影界攻坚克难,制片企业迅速组织复工复产,复工复产率达 80%以上,开放营业影院达 9200 多家。电影产业迅速恢复活力具有坚实的基础,这个坚实的基础,来自广大观众对国产电影的热忱支持和 由衷热爱。广大电影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进一步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在继续积极做好疫 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加大国产新片的投放力度,提高有效供给,以创作生产为中心,多出精品力作,讲 好中国故事。 (《人民日报》2020 年 8 月 27 日) 材料二 近年来,《湄公河行动》《战狼 2》《红海行动》等一大批主流类型片,以深刻的思想内涵、优 秀的艺术品质,实现了票房与口碑的双丰收。8 月 21 日,电影《八佰》正式上映,延续了近年来银幕上优 秀主流商业大片的创作模式。 《八佰》聚焦于 1937 年淞沪会战末期,在中华民族危难时刻,在四行仓库这样一个极端的环境内,在 数以百计中外新闻工作者的近距离围观下,“八百壮士”开始了四天四夜的守卫战。市民们则为枪声所召唤, 不只是观战,更是为助战而来。 影片展现的并非飘渺虚空的偶像,而是军民一心、抵御外辱的战争史诗。这种不畏强敌、众志成城的 精神是跨越时空的。今天的观众,依然会被这种精神所鼓舞。这是新时代语境下,对不惧牺牲、同仇敌忾 的民族精神的一次全新诠释。历史上,“八百壮士”唤醒的民族情怀,今天更应该放在更大格局中去珍视。 《八佰》作为国内首部全程使用 Imax 摄影机拍摄的影片,有更大画幅、更高的画质清晰度,使观众获 得沉浸式临场体验。在制作上的心怀敬畏,铸就了《八佰》的高度工业化特征。从整体呈现来看,导演管 虎率领业内最顶级制作班底,筹备十年,以 20 万平米实景拍摄基地对战场进行了高度还原。从细节打磨来 看,弹道的计算、声效的呈现、人物的表情、战术的调整等,处处体现出不敢苟且的谨慎、勇气和执念。 这使得整部影片既具备视听享受的震撼力,又不畏多次研读的倦怠,显示出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生命力。 (光明网 2020 年 8 月 21 日) 材料三 《八佰》从个体生命出发,从千差万别,色彩各异的草根士兵出发。来自全国各地的士兵们 操着各地方言在四行仓库内的弹雨中呐喊着、嘶叫着,进行着顽强的军事抵抗……在这些士兵中,我们看 到将内在坚毅与外在严谨融为一体的黄志忠扮演老葫芦;饱经沧桑、胸有成竹的王千源扮演老兵羊拐…… 他们中有的是逃兵,有的吓破胆,有人是临时入伍的农民,从未扣动过扳机。面对突如其来的弹雨和炮火, 他们无所措手足,他们害怕开枪、害怕杀戮。影片真实呈现了个体生命在巨大的战争机器面前的渺小和无 奈。尽管他们充满“人性的弱点”,但是在民族危亡面前,在炮火和弹雨的一次次洗礼中,他们一步一步突 破自身的怯懦和局限,完成个人脱胎换骨式的升华和转变:从初见死亡时的害怕到怀抱集束手雷,高呼自 己的名号从高楼跃出,跳入敌群;从逃兵班成为护旗班,在敌机的扫射下集体中弹,挣扎着也不让旗帜倒 下…… (《中国电影报》2020 年 9 月 9 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中国电影产业迅速恢复活力,充分地说明中国电影具有坚实的基础,广大观 众对国产电影热忱支持和由衷热爱。 B.《湄公河行动》《战狼 2》《红海行动》《八佰》等主流类型片,以深刻的思想内涵、优秀的艺术品质,实 现了“叫好”与“叫座”的统一。 C.电影《八佰》中的士兵有的是逃兵,有的未扣动过扳机,面对战争手足无措,这颠覆了爱国主义电影的 严肃性,从而传达出历史的虚无感。 D.操着各地方言的士兵们在四行仓库内的弹雨中呐喊嘶叫,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八佰》是从个体生命出发, 从千差万别、色彩各异的士兵出发。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中国电影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创作生产为中心,多出精品力作,讲好中国故事,才能进一 步保持和激发观众的观影热情和市场活力。 B.近期上映的电影《八佰》延续了近年来银幕上优秀主流商业大片的创作模式,无论是在主题立意还是艺 术、美学层面,都可圈可点,且有所突破。 C.电影《八佰》不仅是高品质的国产战争类型片,也是一部歌颂民族英雄的电影,在“讲好中国故事”层 面为中国电影留下了很多可供解读的样本。 D.材料一从电影市场迅速恢复活力出发思考中国电影如何保持长期向好态势,材料二介绍《八佰》的叙事 艺术,材料三介绍《八佰》爱国主义精神。 6.电影《八佰》热映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江南的冬景 柳达夫 ①凡在北国过过冬天的人,总会有围炉煮茗,或吃涮羊肉,剥花生米,饮白干的滋味。而有地炉、暖 炕等设备的人家,躲在屋里过活的两三个月的生活,却是一年之中最有劲的一段蛰居异境。 ②但在江南,可又不同;冬至过后,大江以南的树叶,也不至于脱尽。寒风——西北风——间或吹来, 至多也不过冷了一日两日。到得灰云扫尽,落叶满街,晨霜白得像黑女脸上的脂粉似的。清早,太阳一上 屋檐,鸟雀便在吱叫,泥地里便又放出水蒸气来,老翁小孩就又可以上门前的隙地里去坐着曝背谈天,营 屋外的生涯了;这一种江南的冬景,岂不也可爱得很么? ③我生长江南,儿时所受的江南冬日的印象,铭刻特深;渐入中年,对于江南的冬景,总觉得是可以 抵得过北方夏夜的一种特殊情调,说得摩登些,便是一种明朗的情调。 ④我也曾到过闽粤,在那里过冬天,极和暖,有时候到了阴历的年边,说不定还不得不拿出纱衫来穿; 这一种极南的气候异状,并不是我所说的江南的冬景,只能叫它作南国的长春,是春或秋的延长。 ⑤江南的地质丰腴而润泽,所以含得住热气,养得住植物:因而长江一带,芦花可以到冬至而不败, 红叶也有时候会保持得三个月以上的生命。像钱塘江两岸的乌桕树,则红叶落后,还有雪白的桕子着在枝 头,一点一丛,用照相机照将出来,可以乱梅花之真。草色顶多成了赭色,根边总带点绿意,非但野火烧 不尽,就是寒风也吹不倒的。若遇到风和日暖的午后,你一个人肯上冬郊去走走,则青天碧落之下,你不 但感不到岁时的肃杀,并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总马 上会来”的诗人的名句,只有在江南的山野里,最容易体会得出。 ⑥寒郊的散步,是江南的冬日给予江南居住者的一种特异的恩惠;在北方的冰天雪地里生长的人,是 终他的一生,也决不会有享受这一种清福的机会的。从德国许多作家喜欢以散步一词做他们的创作题目看 来,大约德国南部四季的变迁,总也和我们的江南差不多。 ⑦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滨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而 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家人家会聚在 一道的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丫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 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还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景致 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 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人到了这一个境界,自然会得胸襟洒脱起采,终至于得失俱忘,死生 不问了;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做的“暮雨潇潇江上村”的一首绝句罢?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 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 ⑧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雷:“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寒沙梅 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了。“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 深人静后的景况。“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 景了。借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枝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 ⑨在江南,也许会没有雨没有雪的过一个冬,到了春间阴历的正月底或二月初再冷一冷,下一点春雪 的。像这样的冬天,乡下人叫作旱冬,对于麦的收成或者好些,但是人口却要受到损伤。旱得久了,白喉、 流行性感冒等疾病自然容易上身,可是想恣意享受江南的冬景的人,在这一种冬天,倒只会感到快活一点, 因为晴和的日子多了,去郊外闲步逍遥的机会自然也多。喜欢徒步旅行的日本人、德国人,所最欢迎的也 就是这样的冬天。 ⑩窗外的天气晴朗得像晚秋一样;晴空的高爽,日光的洋溢,引诱得使你在房间里坐不住,空言不如 实践,这一种无聊的杂文,我也不再想写下去了,还是拿起手杖,搁下纸笔,上湖上散散步罢! (有删改)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开篇用北国的冬天来衬托江南冬天的晴暖温和,表现其有北国冬天所不能提供的屋外曝背谈天的乐 趣。 B.作者将江南植被充满生机的色彩点染到文字里,又引用名人的诗句,使文章更有底蕴并且充满了诗情画 意。 C.江南的冬天偶尔也会有寒冷的旱冬,容易让人得病,使作者对江南冬天的喜爱之情或多或少地减退了几 分。 D.全文语调舒缓,叙述节奏徐缓,恰似江南冬天的那份悠闲;语言清新、淳朴,和江南冬景的清朗相得益 彰。 8.文中画线的语句描写了江南雨景,极具特色,请简要赏析。(6 分) 9.文章结尾相当精妙,请赏析其精妙之处。(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小题。 陶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人也。曾祖侃,晋大司马。潜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 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 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有日矣。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 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道济馈以 粱肉,麾而去之。复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 彭泽令。公田悉令吏种秫,曰:“吾常得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 粳。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 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兮辞》。义熙末,征著作郎,不就。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潜尝往庐山 弘命潜故人庞通之赍①酒具于半道栗里要之潜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舆篮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俄顷弘至,亦 无忤也。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浔阳,与潜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浔阳,日日造潜。每往,必 酣饮致醉。弘欲邀延之坐,弥日不得。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潜;潜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尝九月九日 无酒,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潜不解音律,而蓄素琴一 张,无弦,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潜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 其真率如此。其妻翟氏,亦能安勤苦,与其同志。自以曾祖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后代。元嘉..四年,将复征 命,会卒,时年六十三。谥号..靖节先生。 (选自宋本《陶潜集》,有删改) 【注】①赍:携带。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文字的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潜尝往庐山/弘命潜故人庞通之赍洒具于半道/栗里要之/潜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舆/篮與既至/欣然便共 饮酌 B.潜尝往庐山/弘命潜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栗里要之/潜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舆/篮舆既至/欣然便 共饮酌 C.潜尝往庐山/弘命潜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栗里要之/潜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舆篮舆/既至/欣然便共 饮酌 D.潜尝往庐山/弘命潜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栗里要之/潜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舆篮與既至/欣然便共 饮酌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主簿”,古代官名,是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魏、晋以前广泛存在于各级官署中。 B.“三径”,意出汉代隐士蒋诩在房前曾开三条小径,后人以三径代住宅庭院。“三径之资”指隐居的费用。 C.“元嘉”,是南朝宋皇帝宋文帝刘义隆的年号。汉武帝创年号后每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故以年号作皇帝称 呼。 D.“谥号”,是指人死之后,后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评价的文字。“靖节先生”即如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陶潜擅长写文。他曾写《五柳先生传》以自比;在担任彭泽令时又作了表明其归隐之志的赋文《归去来 兮辞》。 B.陶潜仕途短暂。因为家里贫穷,就去做了州祭酒,此后,还相继担任过镇军、建威参军、彭泽令等职务。 C.陶潜清高不群。他不接受江州刺史檀道济的馈赠,起初也不愿意同江州刺史王弘交往,更不愿为五斗米 向乡里小儿折腰。 D.陶潜率性自得。他曾将颜延之赠送的二万钱全都送至酒家;有时坐在菊花丛中,有时抚弄无弦琴寄托情 感;如果自己喝醉,就叫客人先回去。 13.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5 分) (2)在浔阳,与潜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浔阳,日日造潜。(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9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4~15 题。 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 陶渊明 今日天气佳,清吹与鸣弹。 感彼柏下人,安得不为欢。 清歌散新声,绿酒开芳颜。 未知明日事,余襟良已殚①。 【注】①此句指诗人的胸中郁结之气全都消散。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清吹”“鸣弹”与“天气佳”呼应,以声写静,渲染静谧的氛围。 B.三、四句写诗人感到已故之人也在欢欣,表现了诗人超然的胸襟。 C.“清歌”“绿酒”写集会时朋友之间或唱歌奏乐或饮酒作乐的场景。 D.“余襟良已弹”以自述口吻交代了诗人为欢作乐时完全放松的状态。 15.有人评价此诗“平中见奇”,你对此是如何理解的?请简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诗经·氓》中分别用“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女子在看到“氓” 前后不同的表现,可见她爱“氓”的诚心诚意和一往情深。 ( 2 )《 短 歌 行 》 中 运 用 《 诗 经 · 郑 风 · 子 衫 》 的 典 故 指 出 作 者 渴 望 得 到 贤 才 的 诗 句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屈原在《离骚》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以荷叶莲 花为衣裙,运用了象征手法,表现他追求高洁品质,不被世俗所污的情趣。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 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被审美的汁液浸泡、又为理想的光环所笼罩着的山水,它是作者幻化出的 ____________。在当代中国,无论东西南北,都能按图索骥找到“桃花源”。人们对理想家园不同的理解认 知折射出不同的“桃花源”。但每一个“桃花源”里似乎都有陶渊明的影子,真可谓“一处桃源一陶翁”。 陶渊明在归隐前也不是没有参与过政治,读书人谁不想建功立业?他一上任就在自己从政的小舞台上 ______________地搞改革,却引来了上级监察和考核官员政绩的官吏来找麻烦。陶渊明大怒:“我安能为五 斗米折腰?”连夜罢官而去。从此,他就这样一直在乡下读书、思考、种地。终于在他弃彭泽令回家 16 年 后的 57 岁时写成脍炙人口的《桃花源记》。陶渊明不是政治家,却勾勒出一个理想社会,让人们不断去追 求;他不是专门的游记作家,却______________一幅最美的山水图,让人们不断地去寻找;他不是专门的 哲学家,却给出了人生智慧,设计了一种最好的心态,让人们得到_______________。如果真要说专业的话, 陶渊明只是一个诗人,他开创了田园诗派,用美来净化人们的心灵。( )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空中楼阁 大张旗鼓 刻画了 解脱 B.海市蜃楼 大刀阔斧 描绘了 解脱 C.海市蜃楼 大张旗鼓 刻画了 解放 D.空中楼阁 大刀阔斧 描绘了 解放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人们把对理想家园不同的理解认知折射出不同的“桃花源”。 B.人们从对理想家园不同的理解认知中折射出不同的“桃花源”。 C.不同的“桃花源”,折射出人们对理想家园不同的理解认知。 D.不同的“桃花源”,折射出不同的人对理想家园的理解认知。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中外文学史上从来没有哪一位诗人能像他这样创造了一种山水布景、一个社会模式、一种人生哲学,深 深地植根在后人心中。 B.中外文学史上没有哪一位诗人能像他这样创造出一个从来没有的社会模式、山水布景、人生哲学,深深 地植根在后人心中。 C.中外文学史上没有哪一位诗人能像他这样创造出一种从来没有的山水布景、社会模式、人生哲学,在后 人心中深深地植根。 D.中外文学史上从来没有哪一位诗人能像他这样创造了一个社会模式、一种山水布景、一种人生哲学,深 深地植根在后人心中。. 20.根据下面给出的内容,请以.“.我有一个梦想......”.开头..,续写一段话,表达对绿色生态环境的渴望。要至少.. 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 60 字。(6 分) 当今世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空气污染、噪音污染、水污染、垃圾成堆、沙尘暴肆虐…… 21.下面是某物业公司倡议书的主体内容,其中有五处用词不当或不合语体要求..............,请找出并作修改。(5 分) 元旦期间,贵物业公司多次接到业主的投诉。大伙反映小区存在高空乱抛垃圾的现象,而这一现象老 是发生。抛下的垃圾不仅弄脏了小区环境,也威胁着楼下行人的人身安全。请各位业主警告家人不要高空 乱抛垃圾。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建美好家园。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近年来“有趣的灵魂”一词流行网络。拥有“有趣的 灵魂”的人往往热爱生活,以饱满的热情去生活;有幽默感,做事讲究分寸,能让自己和周围的人处在愉 悦之中;有审美能力和生活情趣,懂得如何让生活更加优雅;不喜被外界约束,努力寻求内心的快乐与满 足…… 大家对“有趣的灵魂”见仁见智,你又是如何理解的呢?你对“有趣的灵魂”和“好看的皮”又有怎 样的思考与感悟呢?请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少于 800 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豫西名校 2020-2021 学年上期第二次联考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1.参考答案:C 详细解析:因果不当。从文中第三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烟云、细雨、帘幕、树篱、薄雾、月色总是 能给人们一种审美的意味,因为这些东西能给人一种相对的距离感”可知,因为烟云、帘幕等能给人一种 相对的距离感,所以这些东西能给人们一种审美的意味。选项中因果颠倒。 2.参考答案:B 详细解析:“意在论证时间距离也可以产生美”曲解文意,从原文第三段来看,引用古代女诗人郭六芳的诗, 意在论证空间距离也可以产生美。 3.参考答案:B 详细解析:A 项表述绝对,“就能产生美感”理解有误。C 项扩大范围,“都成为美好的故事”说法有误。依 据原文第五段“很多事情,在时过境迁之后,往往就成为一种美好的故事”,“往往”换成了“都”扩大了 范围。D 项说曲解原文,依据文章第六段“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只看重实际功利的需要,不能站在适当的 距离之外看人生,不能聚精会神地观赏事物本身的形象,于是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除了饮食男女的实用 目的之外,便了无生趣了”可知,有些人从实际功利的需要,不站在适当的距离之外看人生,会了无生趣。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 4.参考答案:C 详细解析:“这颠覆了爱国主义电影的严肃性,从而传达出历史的虚无感”表述意思与文意相反,与原文对 照,是“影片真实呈现了个体生命在巨大的战争机器面前的渺小和无奈”。 5.参考答案:D 详细解析:“材料二介绍《八佰》的叙事艺术,材料三介绍《八佰》爱国主义精神”曲解原文,通过材料二 材料三,应该是材料二介绍《八佰》爱国主义精神,材料三介绍《八佰》的叙事艺术。 6.参考答案:①是中国军民抗战缩影,给观众精神洗礼。 ②在制作上的心怀敬畏,细节上精益求精。 ③表现民族危亡前个体生命的升华和转变。 详细解析:6 分。每点 2 分,答出三点即可。意思对即可。首先要审清题干,明确答题指向,然后结合材料 归纳概括。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 分) 7.参考答案:C 详细解析:不影响作者对江南冬天的喜爱。 8.参考答案:①景有远近,色彩分明。作者写景由远及近,天色灰白,灯晕红黄,画面感极强。②动静相 衬。冬日的乡村,喧哗的聚会,描绘了江南冬景的特点,透露出一种生活气息。③景中寓情。作者用饱蘸 感情的笔触描绘江南的冬景,表达了由衷的赞美之情。 详细解析:每点 2 分,手法 1 分,分析各 1 分;意思对即可。 9. 参考答案:①“散散步”,呼应前文,使文章结构完整; ②对窗外冬景的描写,渲染了温馨、轻松的氛围; ③寓情于景,表达对江南冬景的赞美、眷恋之情,含蓄蕴藉; ④心理描写,流露出作者悠闲、洒脱的心情。 详细解析:6 分。每点 2 分,答对任三点即可。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10.参考答案:C 11.参考答案:C 详细解析:“每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错误,明清皇帝大多一人一个年号,明清之前有多个年号的皇帝很多。 12.参考答案:A 详细解析:“担任彭泽令时又作了表明其归隐之志的赋文:《归去来兮辞》”错,《归去来兮辞》辞官后所作。 13.①参考答案:父母年迈,家境贫寒,被起用任命为州祭酒,忍受不了官场琐事,不久就自己弃官回家了。 详细解析:大意 2 分,“起为”、“少日”、“解归”各 1 分。 ②参考答案:(颜延之)在浔阳和陶渊明有交情,后来到治安郡做官,经过浔阳,常常到陶渊明的住所饮酒。 详细解析:大意 2 分,“情款”、“为”、“造”各 1 分。 参考译文: 陶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人。他的曾祖父陶侃,是晋朝的大司马。陶渊明少年时就有很高的志向,博学 多识,擅长写文章,聪颖洒脱,卓尔不群,任性率真,清高自负。曾经著作《五柳先生传》自比,当时的 人称这本书为实录。父母年迈,家里很穷,被起用任命为州祭酒,忍受不了官场琐事,不久,自己弃官回 家了。州郡召他担任主簿,没有前去任职。亲自耕种自给自足,得了疾病。江州刺史檀道济前去探望他, 陶渊明卧床挨饿好几天了。檀道济说:“贤人处世,朝廷无道就隐居,政治开明就出来做官。如今你生在开 明盛世,为什么如此糟践自己呢?”陶渊明回答说:"我怎敢充当贤人,我的志向比不了他们。”檀道济送 给他粮食和肉,都被他扔掉了。后来担任镇军、建威参军,陶渊明对亲戚朋友说:“我打算弹琴唱歌过隐居 的生活,可以吗?”当政者听说后,调任他为彭泽县令。年终,恰逢州郡派督邮到彭泽县,下属请示陶渊 明说:“您应该装束整齐穿官服面见他。”陶渊明叹气说:"我不能为五斗米弯腰,小心谨慎地为乡下的小人 做事啊!”当天就解下官印辞去官职,写了一篇《归去来分辞》赋。义熙末年,朝廷征聘他为著作郎,没有 前去任职。江州刺史王弘打算和他结交,却请不动他。陶渊明曾经去庐山,王弘让陶渊明的老朋友庞通之 携带酒席,在半路田地间邀请他。陶渊明脚上有病,让一个门生和两个儿子交替抬轿,到了以后,欣然和 庞通之一同饮酒。不一会王弘到了,陶渊明也没有起身。起初颜延之担,刘柳后军功曹,在浔阳和陶渊明 有交情,后来到治安郡做官,经过浔阳,常常到陶渊明的住所饮酒。每次去,都要畅饮直到喝醉。王弘打 算邀请颜延之赴宴,整天都找不到。颜延之临调走的时候,留下二万钱给陶渊明,陶渊明全部送给酒店, 以便来就能喝酒。曾经在九月九日那天在房子边上的菊花丛中闲坐,时间长了,采了一手菊花,忽然赶上 王弘送酒来了,随即就喝,喝醉才回去。陶渊明不懂音律,却保存了一张无弦琴,每次喝酒,都弹拔一番 寄托心意。来拜访的人不论贵贱,只要有酒,就招待他们。陶渊明如果先喝醉,就告诉客人:“我喝醉了要 睡觉,你可以走了。”他的天真直率达到这种地步。陶渊明的妻子翟氏也能安于勤劳清苦,和陶渊明志趣相 投。陶渊明自认为曾祖父是晋朝的宰相,耻于自己作为后代居在人下。元嘉四年将要接受朝廷征聘,恰好 去世了,时年六十三岁。世号叫做“靖节先生”。 (二)古代诗歌阅读(9 分) 14.参考答案:A 详细解析:“以声写静,渲染静谧的氛围”分析不当,这就是写欢乐的场面。 15.参考答案:平:语言浅近,通俗易懂,明白如话。 奇:①选材奇,写宴游之乐,却选一次在墓葬旁的畅饮。②用语奇。一个“散”字化无形为有形,写出歌 声飞扬。③感情奇。作者看透生死,见识高远,超凡脱俗。 详细解析:“平”2 分;“奇”4 分,每点 2 分,答出任两点即可。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6.参考答案:(1)泣涕涟涟 载笑载言 (2)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3)制芰荷以为衣兮 集芙蓉以为裳 详细解析:6 分,每空 1 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7.参考答案:B 详细解析:空中楼阁:多用来比喻虚幻的事物或脱离实际的理论、计划等;海市蜃楼:比喻虚幻的事物。 大张旗鼓:比喻声势和规模很大;大刀阔斧:比喻办事果断而有魄力。描绘了:画出,描画,描述,描写; 刻画:雕刻和绘画;精细地描墓,塑造。解脱:解除烦恼,摆脱束缚,从而获得身心自由;解放:解除束 缚,得到自由或发展。 18.参考答案:C 详细解析:画线句主客颠倒,主语应是“不同的桃花源”,客体应是“人们对理想家园不同的理解认知”,A、 B 两项主客体颠倒,D 项第二个“不同的”语序不当。故选 C。 19.参考答案:D 详细解析:本题根据前后文,与前文“政治家”“游记作家”“哲学家”对应应选“一个社会模式、一种山 水布景、一种人生哲学”,排除 A、C 两项;“从来没有”应修饰“诗人”,不是否定“社会模式、山水布景、 人生哲学”,排除 B 项。故选 D。 20.参考答案:我有一个梦想,让每一条河流都清澈见底,不再泛起肮脏的白沫;让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都干 干净净,不再有堆积的垃圾;让所有的沙漠都变成绿洲,不再有铺天盖地的沙尘暴。 详细解析:6 分,这道扩展题首先要注意题干明确的要求,一是必须以“我有一个梦想”开头,没有的扣 1 分;二是表达对绿色生态环境的渴望,没有表达出的扣 2 分;三是要用修辞,有一种即可,没有用修辞扣 1 分;四是不少于 60 字,少于 60 字的扣 1 分。 21.参考答案:①将“贵”改为“本” ②将“大伙”改为“大家” ③将“老是”改为“经常” ④将“弄脏”改为“污染” ⑤将“警告”改为“提醒” 详细解析:5 分。修改对一处给 1 分,只找出没修改对不给分。有其他答案合理的也可酌情给分。 四、写作(60 分) 22.审题指导: 材料中提到两个概念,“有趣的灵魂”和“好看的皮囊”,从其形容词,“万里挑一”“千篇一律”可以看出 明显的褒贬,即人们更倾向于有一个“有趣的灵魂”,且能做到这样的人是极为稀少的;而对“好看的皮囊” 不屑一顾,认为是“千篇一律”。 从材料来看,“有趣的灵魂”确实很吸引人,热爱生活、有幽默感、有审美能力和生活情趣,这是人人追求 的“内在美”。不过,仅仅追求“有趣的灵魂”,概念似乎又有些狭隘了,难道灵魂只需要“有趣”就可以 了吗?又难道只有做到这些才是“有趣”吗?对于科学家而言,“有趣”的是发现科学真理;对于匠人而言, “有趣”的是作出精美的作品……每个人觉得有趣的地方都不一样,从这一方面来说,其实人人都有一颗 有趣的心灵;再者,材料中列举的这些“有趣”无一不是对于个人生活而言,是否可以拓展为其他类型的 灵魂,如执著的灵魂、高贵的灵魂等。 而“好看的皮囊”属于“外在美”,一直以来地位是低于“内在美”的。但再想想,好看的皮囊真的“千篇 一律”,毫无用处吗?为何不可追求二者兼美呢? 再进一步思考,“皮囊”与“灵魂”还可拓展为一切事物的外在与内在,如写作,既要有结构美、语言美, 也要有思想美;艺术品,既要有外形的精致,又要有内涵的丰富……如此一来,写作的范围就扩大了,考 生可以多角度思考分析。 参考立意: 1.要内外兼美。 2.成为一个有趣的灵魂。 3.灵魂不仅需要有趣,更需要高贵。 4.形式美和内涵美。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