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5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四川省成都市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5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成都外国语学校2018-2019(下)高2018级五月月考 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中和之美 ‎“中和之美”是中华美学精神的组成部分,其强调情感的表露要自然而然、居中克制、恰到好处,艺术表达与审美诉求尽量处于平衡、和谐、圆融的格局和状态中。“中和之美”与当下中国文化境遇及大众心灵感受的脉息相通,对当下文学创作某些消极惰性倾向有平衡抑制功能。‎ ‎“中和之美”切近当下日常生活经验的主体部分。文学的审美取向始终随社会主流现实的变化而变化。中国在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的思想震荡与观念不适后进入了平稳有序的发展期,改革温和渐进,罕有社会结构的大幅调整与价值观念的剧烈变迁。尽管任何一个时代都不乏悲欢离合,但在平衡和平稳的社会大格局下,生活不再是荆天棘地和虎狼扑面,经历的大多也不是惊心动魄和生死抉择。“和风细雨”和“微风小雨”成了生活的主旋律。固然,人生难免有波折,情感也必会有波澜起伏,人格也要顶天立地,批判的锋芒也自不可缺,但就中国社会生活的主流气质而言,横眉冷对、歇斯底里、咬牙切齿明显是不自然和非常态的。重提“中和美学”,是因为它本身就切近生活的已然状态。以“中和美学”直面人生,钩沉世态,能较为准确地融构当下的存在经验。‎ ‎“中和之美”符合当下大众的审美习惯。“中和美学”是中国传统中庸文化心理与审美意识的有机组成,它已沉淀到民族性格和文化心理的最深处。因此,文艺创作不仅要贴近社会,而且要切近心灵;不仅要有思想的张力,而且还要有精神的深度。一些文艺创作固然可以通过欲望煽情与极致人格书写产生的强烈风格而获得某种吸引力,但其影响只能是暂时性和有限性的,因为它的本质是刺激性的和消费性的。真正不沉于时间渊薮的富于成就的文学都是关注人的生存,歌颂人的美好天性的作品。在这个意义上,“中和美学”更符合国人的审美习惯和欣赏心理,它与当下中国人的心灵生活及大众生活精神主脉互息互通。自觉贯彻“中和美学”的文艺创作传递的观念和经验,可以令艺术创造者和接受者分享共同的情感与理念,获得真正的共鸣和相似的联想。‎ - 23 -‎ 中和之美”有利于抑制当下中国文学的某些偏颇。当下文坛,无论是文学观念上的陈陈相因,还是创作意图上与商业文化的亦步亦趋,都要借助血泪涕零的悲戚煽情、正邪价值的激烈对抗、高潮迭起的戏剧夸张、自我撕裂的感官本能以及疯狂诡奇的文本格调来实现,这明显与习见的日常生活相抵触,意识偏见与美学偏执不证自明。以“中和美学”为原则和参照进行艺术选择和艺术升华可以创生出敦厚平和与豁达俊逸的审美韵致,能在叙事的奔放与理性的约束间获取某种平衡,能规范和治理文学创作中失之节制的欲望写作与个人化倾向,能赋予当下文学创作以自觉的分寸感和节制感。 (选自《 文艺报 》,有删改)‎ ‎1. 下列对原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情感表露要自然而然、居中克制、恰到好处,艺术表达要尽量处于平衡、和谐、圆融的状态中,这是"中和之美"的基本要求。‎ B. 今天,生活不再是荆天棘地,经历的大多也不是生死抉择,时代也不会有悲欢离合,"和风细雨"是生活的主旋律。‎ C. "中和美学"切近我们今天生活的已然状态,以"中和美学"直面人生,钩沉世态,就能较为准确地融构当下的存在经验。‎ D. 已沉淀到民族性格和文化心理最深处的"中和美学"是中国传统中庸文化心理与审美意识的有机组成。‎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以刺激性和消费性为本质特征的文艺创作,虽然可以通过欲望煽情与极致人格书写来获得吸引力,但其影响只能是暂时性的。‎ B. 贯穿着"中和美学"的思想,关注人的生存,歌颂人的美好天性,符合国人的审美习惯和欣赏心理的文学是不沉于时间渊薮的。‎ C. 当下文坛,一些与商业文化亦步亦趋的创作,与习见的日常生活相抵触,意识偏见与美学偏执不证自明。‎ D. "中和美学" 可以创生出敦厚平和与豁达俊逸的审美韵致,能赋予当下文学创作以自觉的分寸感和节制感。‎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和之美"切近当下日常生活的主体部分,因此,当代作家要自觉地以"中和美学"为原则和参照反映社会生活的主旋律。‎ B. "中和之美"符合当下大众的审美习惯,因此,文艺创作不仅要贴近社会,更要切近心灵;不仅要有思想的张力,更要有精神的深度。‎ C. 借助血泪涕零的悲戚煽情、正邪价值的激烈对抗、高潮迭起的戏剧夸张等手段来实现创作意图的作品不符合 "中和美学"的主张。‎ D. 全文采用总分式结构,围绕中心论点层层论证,每段先亮出分论点,然后列举大量的具体事例进行论证,思路清晰,结构严谨。‎ - 23 -‎ ‎【答案】1. B 2. D 3. D ‎【解析】‎ ‎【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本题要求找出不属于该书观点的一项。题中B项“时代也不会有悲欢离合”错,原文“尽管任何一个时代都不乏悲欢离合”。‎ 点睛:这类题目题干一般是“下列关于……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是……”,答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题干“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答题关键词“理解和分析”“ 不符合”, 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题中D项“中和美学”不能直接“创生出敦厚平和与豁达俊逸的审美韵致……” ,原文“以‘中和美学’为原则和参照进行艺术选择和艺术升华可以创生出敦厚平和与豁达俊逸的审美韵致……”。‎ ‎【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概括信息的能力。论述类文体阅读的命题主要从概念、判断、推理三个角度命题,概念注意“答非所问”“内涵、外延不准”“误划类别”“张冠李戴”;判断类注意“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曲解文意”;推理注意“强加因果”“强行推理”等错误。答题的关键是审清题干、找准区位、对读原文、寻找细微的差别。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题中D项“然后列举大量的具体事例进行论证”错,本文以说理论证为主,并没有“列举大量的具体事例进行论证”。‎ 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下列小题。‎ 水边的芦荻 彭家河 蒹葭慢慢老去的时候,芦荻花便白茫茫地铺开了。‎ 八月一过,苍老的芦荻便从《诗经·蒹葭》的句子里走出来,孤独地站在日益清澈的江边,高举着洁白的幡,仿佛在给诗人招魂。‎ - 23 -‎ 西周诗人深邃的目光越过雪般的芦荻花,望见了河那边的女子。想必那个所谓伊人穿着粉红的衣裳,在初秋的水边才那么光彩照人。然而,西周的那个诗人最终也没有能跨越念想中的河流,与伊人牵一牵手。千百年来,只有一首断肠名篇让一代代的读者遗憾和遐想。‎ 年复一年,诗人早已经随苇下的流水流向岁月另一端,渐行渐远。然而,一年一度,芦荻却历经岁月的风雨,如期开放。‎ 水边芦荻的旁边除了诗人,还有城市和乡村。自古以来,城市与乡村大都居住在水边,于是,他们便与芦荻成了邻居。‎ 芦荻总是远远地居住在城市的郊区,栉风沐雨,是城市的贫民。在水一方的高楼上总是夜夜笙歌,觥筹交错,在来来去去的人流之间,芦荻在对岸的黑暗中却越加显得清贫以至穷愁潦倒。幸好芦荻不好交游,不落俗套,在远远的河之洲安然静守,怡然自得。‎ 芦荻静默地在无人关切的地方独自开放,然后又弱不禁风地独自凋零,仿佛一出悲剧。然而,当城市在一次次被改造得面目全非的时候,在楼上的主人换了一茬又一茬的时候,芦荻仍一度又一度地谢了又开,开了又谢,从不落幕。‎ 芦荻与城市年复一年的遥望或者是对峙,受伤的总是其中一方。当芦荻又盛开的时候,城市总有不少东西已经逝去,荣耀或者耻辱,生命或者理想,或许没有一点痕迹。在城市与芦荻的对抗中,永存的总是芦荻。‎ 在城市中追逐的人流或许没有时间停下来回望一眼芦荻,在匆匆的脚步之中,流逝的却一直是人们自己。芦荻静静地守着自己的清贫,在繁华之外修身养性,在无影流逝的时间之外,超越尘世,仿佛一位旷世高人。‎ 芦荻的开谢静得无人知晓,有人说那是寂寞的花。然而,又有谁的人生盛宴会永远不散呢?又有谁的荣华富贵经得住与芦荻的比拼呢?在芦荻再次开放的时候,更多的过客便会渐渐无影无踪,没有丝毫痕迹。如果芦荻能有记忆的话,它或许能回忆起人们曾经的荣耀。‎ 芦荻看惯了尘世的变幻,芦荻也练就了沉默不语,或许他在等待一位能与之对话的智者。‎ 可是,西周的诗人把目光越过了芦荻,看见了在河对面的美丽伊人;白居易把目光越过了芦荻,看到了浔阳江船对面那个弹着琵琶的歌妓;苏轼也把目光越过短短芦芽,看到了春江暖水里鲜美的河豚。从芦芽到芦荻,它漫长的一生,几乎无人问津,偶尔提及,也只是陪衬。有人觉得或许是芦荻的不幸,其实,这是人们的不幸。‎ 一拨又一拨人来过了,又消失了,一幢又一幢的高楼立起了,又倒塌了,芦荻仍静静地在水边世袭而居,看着滚滚红尘和如流岁月……‎ ‎(选自2017年11月30日《成都晚报》第07版)‎ - 23 -‎ ‎4.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在文章开头提及断肠名篇《诗经·蒹葭》,并写西周那个诗人与河对面伊人未能牵手的遗憾,是为了让读者产生遗憾和遐想。‎ B. 作者将水边芦荻与西周诗人、白居易、苏轼相联系,突出表现了水边芦荻淡泊名利、宁静致远、与世无争的优秀品质。‎ C. 作者在文中着重写了水边芦荻的两个邻居城市和乡村,突出表达了作者对水边芦荻精神品质的赞美之情。‎ D. 越过芦荻,西周诗人看见的是河对面的红尘伊人,白居易看到的是那个弹着琵琶的歌妓,苏轼看到的是鲜美的河豚,说明他们都是争名逐利的俗人。‎ ‎5. 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6. 简要分析结尾段在文中的作用。‎ ‎【答案】4. B 5. ①芦荻的不幸:从芦芽到芦荻,它漫长的一生,几乎无人问津,偶尔提及,也只是陪衬。芦荻静默的一生不被人理解和重视。②人们的不幸:人们不能理解芦荻甘于寂寞,淡泊名利、宁静致远、与世无争的优秀品质,当然也就难以学会芦荻的处世智慧。③在城市与芦荻的对抗中,受伤的总是芦荻,最后永存的也总是芦荻。提醒世人尊重自然,学习自然,从自然中汲取处世立身之道,在得失取舍上具备淡泊的胸襟。 ‎ ‎6. ①段落内容上:运用对比手法,将城市和芦苇的生活进程形成对比,突出了城市中俗世的所谓成功往往是过眼云烟,而芦荻的静默和坚守却是永远的。②主旨上:这样既形象而艺术地强化文章主旨——对芦荻的静默坚守、淡泊名利、宁静致远、与世无争的精神品质的赞美,同时又引人思考,余味无穷。③结构上:与标题相呼应,与前文“芦荻与城市年复一年的遥望或者是对峙”相呼应,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 ‎【解析】‎ ‎【4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A项,“让读者产生遗憾”表述错误,主要是为了引出下文的写作主体“水边芦荻”。C“着重写了水边芦荻的两个邻居城市和乡村”错,重点是描写了城市的生活。D“说明他们都是争名逐利的俗人”错,是为了说明从芦芽到芦荻,它漫长的一生,几乎无人问津,偶尔提及,也只是陪衬。‎ ‎【5题详解】‎ - 23 -‎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本题的句子结构简单,属于简易句子,易句子的解答方式是原因+翻译。考生在答题时还要参考以下三点:①从句子在文中所处的位置考虑其作用。②从句子的表现形式考虑其表达效果。③从文章的内容,结合句子考虑主旨,人物或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人觉得或许是芦荻的不幸,其实,这是人们的不幸”重点解释这句话中的“芦荻的不幸”和“人们的不幸”。“芦荻的不幸”:在这句话的上文有“从芦芽到芦荻,它漫长的一生,几乎无人问津,偶尔提及,也只是陪衬。”再结合文中对芦荻特点的描写的词语“孤独地、芦荻静默地、芦荻的开谢静得无人知晓、芦荻也练就了沉默不语”可见芦荻静默的一生不被人理解和重视。“人们的不幸”:本文重点描写了城市里的人们的生活状况和追求,他们夜夜笙歌、觥筹交错、追求所谓的荣耀、理想,但是在城市中追逐的人流或许没有时间停下来回望一眼芦荻,在匆匆的脚步之中,流逝的却一直是人们自己。而芦荻静静地守着自己的清贫,在繁华之外修身养性,在无影流逝的时间之外,超越尘世,仿佛一位旷世高人。通过对比,可见人们不能理解芦荻甘于寂寞,淡泊名利、宁静致远、与世无争的优秀品质,当然也就难以学会芦荻的处世智慧。在城市与芦荻的对抗中,受伤的总是芦荻,最后永存的也总是芦荻。提醒世人尊重自然,学习自然,从自然中汲取处世立身之道,在得失取舍上具备淡泊的胸襟。‎ ‎6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结尾段落的作用,这类题目可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回答。内容:写了什么,选材有什么独特之处,形式(写作方法,语言特色,修辞),感情(文章的社会价值、意义作用等); 其中结构上的作用有:结合段落位置及在文章中所起作用作答。结尾段落的作用有:照应开头;呼应前文;使结构首尾圆合;卒章显志;点明主旨;画龙点晴,升华感情;含蓄蕴藉,言已尽而意无穷。本文的最后一段主要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城市和芦苇的生活进程形成对比,突出了城市中俗世的所谓成功往往是过眼云烟,而芦荻的静默和坚守却是永远的。主旨上:这样既形象而艺术地强化文章主旨——对芦荻的静默坚守、淡泊名利、宁静致远、与世无争的精神品质的赞美,同时又引人思考,余味无穷。结构上:与标题相呼应,与前文“芦荻与城市年复一年的遥望或者是对峙”相呼应,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 点睛:考查段落(语句)的作用 解答时可以从内容和结构两个层面思考(有些时候也要注意语言表达)。‎ 内容:写了什么,选材有什么独特之处,形式(写作方法,语言特色,修辞),感情(文章的社会价值、意义作用等); ‎ 其中结构上的作用有:结合段落位置及在文章中所起作用作答。‎ 开头段:开门见山,开篇点题;总领下文,统摄全篇;为下文作铺垫;揭示主题;上下文形成对照、呼应;渲染气氛,奠定基调(写景);埋下伏笔,设置悬念(小说);‎ - 23 -‎ 中间段:承上启下(概括上文某一内容,引起对下文的什么内容的叙写);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埋下伏笔;铺垫蓄势; ‎ 结尾段:照应开头;呼应前文;使结构首尾圆合;卒章显志;点明主旨;画龙点晴,升华感情;含蓄蕴藉,言已尽而意无穷。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白鹿原上寻找陈忠实 王晶晶 ‎1992年,《平凡的世界》的作者路遥逝世。追悼会上,时任陕西省作协副主席的著名作家陈忠实致悼词:“一颗璀璨的星从中国文学的天宇陨落了!”二十四年后,陈忠实也告别了人世。‎ ‎“世间已无陈忠实,天地白鹿魂永存。”白鹿原不仅是陈忠实代表作《白鹿原》的名字,也是确有其实的地名。1942年,陈忠实就出生在这里。在陈忠实去世后的一周,《环球人物》记者辗转于陕西各个追悼陈忠实的地点,最终来到西安东郊的白鹿原上,听白鹿书院副院长邢小利追忆这位文坛之星。‎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文坛上兴起“文化寻根”的热潮。内陆中心的陕西,尤其关中又处于中心的中心,几千年历史文化的积淀,近代的兴衰起落,触发了陈忠实的思索与探究。他在西安周边的几个县查阅县志、文史资料,与乡人聊天,查访民间奇闻野史。‎ ‎1987年8月,与《长安报》编辑、记者李东济闲聊时,他第一次向外人透露了创作《白鹿原》的消息:“东济,你知道啥叫老哥一直丢心不下?就是那垫头的东西!”关中民俗,亡者入殓,头下要有垫头物。陈忠实最担心的就是他写不出一部作品来当“枕头”。李东济后来用“豪狠”来概括陈忠实的气性,“因为他写《白鹿原》,使的就是一股‘豪狠’劲”。‎ 那些年,陈忠实一直待在白鹿原上的老家。妻子在西安照顾一家老小,他一人在村里,吃饭只能靠从城里背馍。西安陈忠实文学馆的工作人员权伦告诉《环球人物》记者:“陈忠实这一生,年少时是为读书,把馍馍从乡下往城里背;中年时,为写作,又把馍馍从城里往乡下背。”‎ ‎1988年4月1日,陈忠实在草稿本上写下《白鹿原》的第一行字。他的整个心理感觉已进入“我的父辈爷爷辈老爷爷辈生活过的这座古原的沉重的历史烟云之中了”。写作的那四年,陈忠实身在老家的白鹿原,心在笔下的白鹿原,穿行于清末、革命、抗日、内战。1992年1月29日,写到1949年,书中的白鹿原解放了,陈忠实自己也解放了。‎ - 23 -‎ ‎《白鹿原》快写完时,妻子来给他送蒸馍和擀好的面条,送妻子出小院时,他告诉妻子这些面和馍吃完,就写完了。妻子突然停住脚问:“要是发不了咋办?”他毫不迟疑地说:“我就去养鸡。”‎ 手稿交给出版社的同时,陈忠实也复印了一份送给陕西著名文艺评论家李星。10多天都没消息,陈忠实内心忐忑地进城。李星正买菜回来,见了陈忠实啥也不说,就说到屋里谈,陈忠实被吓着了,从一楼到五楼,一进书房,李星猛然回身,像吼秦腔般说道:“咋叫咱把事弄成了!”当时李星还有三个预言:你不用找评论家,评论家会来找你;十年之内,没有人能超过你;《白鹿原》能得茅盾文学奖。一一应验。‎ 在邢小利看来,《白鹿原》自问世以来能历经二十四年不衰,缘于故事里的“仁”“义”二字。千古文人侠客梦,“他所描写的这个陕西关中平原上的白鹿村,就有‘仁义村’之称。那些仁义古风,是陈忠实这类耕读之家走出来的人的理想,也是这方水土里千百年来最深厚积淀的美德。这才是《白鹿原》的灵魂。”邢小利说。‎ ‎1996年,陈忠实在清明时写了一首故乡诗:“忆昔悄然归故园,无意出世图清闲。骊山北眺熄烽火,古原南倚灼血幡。魂系绿野跃白鹿,身浸滋水濯汗斑。从来浮尘难化铁,十年无言还无言。”当时的他,已经功成名就,住在省城,但很快厌倦了城市里的喧嚣和龌龊,复归田园,乐于为乡党写对联、当执事先生。他来自乡野,魂也在乡野。‎ 白鹿书院是陈忠实晚年的一个心愿。2002年,他和几位学者讨论问题时,有人提议可以在白鹿原上创建一个书院。2005年,白鹿书院成立,用创办当天陈忠实的话说:“白鹿最终回到了白鹿原上。”如今的白鹿原上,空有房门紧锁的陈忠实故居和清幽空荡的白鹿书院。‎ 对陈忠实,邢小利曾有这样一句极为妥帖的评价:“他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儒家士大夫,也不是现代的知识分子。”是啊,八百里秦川上,有一种代代相传的老腔,既不是传统秦腔戏,也不同于现代摇滚,古朴悲壮,粗犷豪放,白鹿原上的陈忠实,就是那一笔老腔。‎ ‎(摘自《环球人物》2016年第13期,有删节)‎ ‎[相关链接]‎ ‎①获得第四届“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白鹿原》,以陕西关中平原上素有“仁义村”之称的白鹿村为背景,细腻地描写了白姓和鹿姓两大家族祖孙三代的恩怨纷争,表现了从清朝末年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变化。作品浓缩着深沉的民族历史内涵,具有令人震撼的真实感和厚重的史诗风格,被誉为一部“民族秘史”。‎ ‎②陈忠实语录:“人生最痛苦最绝望的那一刻是最难熬的一刻,但不是生命结束的最后一刻;熬过去挣过去就会开始一个重要的转折开始一个新的辉煌历程。”‎ - 23 -‎ ‎7.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上个世纪80年代“文化寻根”热潮的大背景、关中历史文化积淀和近代兴衰起落,触发了陈忠实思索探究并催生《白鹿原》的创作。‎ B. 陈忠实创作《白鹿原》,从下笔前的素材准备、小说构思到圆满落笔,历时四年,过程艰辛,作品几经退稿才得以问世。‎ C. 《白鹿原》浓缩着深沉的民族历史内涵,书中的仁义古风彰显了一方水土最深厚积淀的美德,也是作者这类人的理想追求。‎ D. 《白鹿原》中的白鹿原是确有其实的地名,它既是陈忠实出生之地,也是他笔下的神奇世界,更是他晚年的牵挂。‎ ‎8. 下列对陈忠实创作和性格特点的分析和评价,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陈忠实与人闲聊时担心自己写不出一部当“枕头”的作品,但凭“豪狠”劲完成了垫棺作枕的《白鹿原》,有着文人的独特气性。‎ B. 从陈忠实在草稿本上写下《白鹿原》第一行字开始,李东济就断定这部长篇小说会成为当代文学史上扛鼎之作。‎ C. 文艺评论家李星有关《白鹿原》的一系列言行和三个预言的应验,从侧面衬托出该书的非凡价值和陈忠实的拔萃才华。‎ D. 在白鹿原上成功地创建白鹿书院,了却了陈忠实晚年的心愿,他当天的讲话反映出一个文人对白鹿原的特殊挚爱。‎ ‎9. 《白鹿原》能够成功问世且获得大奖,除了作者的深厚功底、文学才华,还有哪些重要因素?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答案】7. B 8. B ‎ ‎9. ①准备充分,水到渠成。从文史资料到奇闻野史,陈忠实广泛搜集,长期积累,素材丰富,数年构思写稿,偶然得之。②远离尘世,潜心写作。陈忠实远离西安,拒绝喧嚣,一人在村,不畏煎熬,凭“熬过去挣过 去”的豪狠劲,致力创作。③题材独特,内涵深沉。《白鹿原》聚焦“关中平原”,描绘“历史烟云”画卷,展现历史变化,题材别致,意蕴丰厚。④立意高远,风格厚重。《白鹿原》生动地褒扬了 “仁义古风”、千年美德,形象地诠释了“民族秘史“,古朴、悲壮。‎ ‎【解析】‎ ‎【7题详解】‎ - 23 -‎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重要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要根据题干要求,必须把答题区间找对,从中筛选出对答案有帮助的信息,然后还要会概括,要点要简洁,尽量使用文中词语。B项,“作品几经退稿才得以问世”没有依据,从文中“手稿交给出版社的同时,陈忠实也复印了一份送给陕西著名文艺评论家李星。10多天都没消息,陈忠实内心忐忑地进城。李星正买菜回来,见了陈忠实啥也不说,就说到屋里谈,陈忠实被吓着了,从一楼到五楼,一进书房,李星猛然回身,像吼秦腔般说道:‘咋叫咱把事弄成了!’”可以具体得出。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传主精神品质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文章主旨的探究,解答这类题目的方法:①浏览全篇,抓住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②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把握传主精神品质,概括作者观点态度评价。③品读重要语句,总结手法技巧。④将选项与原文对照,一一排除得出答案。B项,“李东济就断定这部长篇小说会成为当代文学史上的扛鼎之作”文中无依据,原文中只是说“李东济后来用‘豪狠’来概括陈忠实的气性”,并无选项中的意思。故选B。‎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本信息和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基本能力。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筛选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浏览全文,抓关键词句,从文本中筛选出相关信息,然后将这些信息一一分点概括。文章中“内陆中心的陕西,尤其关中又处于中心的中心,几千年历史文化的积淀,近代的兴衰起落,触发了陈忠实的思索与探究。他在西安周边的几个县查阅县志、文史资料,与乡人聊天,查访民间奇闻野史”表明陈忠实准备极为充分,有着强烈的动力;“写作的那四年,陈忠实身在老家的白鹿原,心在笔下的白鹿原,穿行于清末、革命、抗日、内战。1992年1月29日,写到1949年,书中的白鹿原解放了,陈忠实自己也解放了”表明陈忠实扎根写作源地,拒绝喧嚣;“《白鹿原》自问世以来能历经二十四年不衰,缘于故事里的“仁”“义”二字。千古文人侠客梦,“他所描写的这个陕西关中平原上的白鹿村,就有‘仁义村’之称。那些仁义古风,是陈忠实这类耕读之家走出来的人的理想,也是这方水土里千百年来最深厚积淀的美德”表明作品选材立意深远。‎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登泰山记 姚鼐 - 23 -‎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桐城姚鼐记。‎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B. 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C. 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D. 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11. 下列文中相关文化常识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阳、阴: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山的北面、水的南面为“阴”。‎ B. 城郭:城墙有内外之分,里边的一道为“城”,外边的一道为“郭”。“望晚日照城郭”一句中,“城郭”泛指城墙。‎ C. 晦:农历每月初一为“朔”,十五为“望”,最末一天为“晦”。‎ D. 桐城:“桐城姚鼐记”以“桐城”标明自己所属文学流派。‎ - 23 -‎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是一篇山水游记。文章围绕作者的游踪,叙述了作者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描写了泰山雪后的瑰丽景色和日出时的雄浑景象。‎ B. 文章第三段,作者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了泰山日出时、日出后这两个时间段的景色,展示出一幅泰山日出变化迅速的画面。‎ C. 本文的侧面描写很巧妙。如写泰山的高峻,先用“其级七千有余”暗暗点出,再借山顶俯视时“半山居雾”和在日观亭时“足下皆云漫”的图景从侧面加以烘托。‎ D. 本文是姚鼐的代表作,也是桐城派古文的名篇之一。文章语言简洁生动,全文只有八九百字,却充分表现出雪后登山的特殊情趣。‎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 ‎(2)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答案】10. C 11. D 12. B ‎ ‎13. (1)我起初顺着中谷进去。路走了不到一半,翻过中岭,又沿着西边的山谷走,就到了泰山的山顶。‎ ‎(2)到日观峰几里之内没有什么树木,积雪厚得同人的膝盖一样平齐。‎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本题画线句子,“是日”表示时间,是“这一天”的意思,应在后面断开,“观道中石刻”意思是“观看了路上的石刻”,“道中石刻”是动词“观”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D;“石刻”是一个专有名词,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故选C。‎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中重要文化常识的积累能力。面对博大精深的文化常识, 积累主要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1)广泛涉猎,重点突破;(2)立足教材,举一反三;(3)处处留心,善于归纳。D项,“以‘桐城’标明自己所属文学流派”表述错误,在文中,“桐城”指作者的籍贯,表明作者是桐城人。故选D。‎ ‎【12题详解】‎ - 23 -‎ 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有时还涉及到文章写作手法的分析。内容的角度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手法上注意手法是否正确,效果分析是否合理。B项,“作者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了泰山日出时、日出后这两个时间段的景色”的表述遗漏信息,应该是作者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了泰山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这三个时间段的景色。“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是日出前之景;“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是日出时之景;“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日出后之景。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本题重点词语:(1)循:顺着,沿着;以:相当于连词“而”,表顺承关系;巅:山顶。(2)数里:几里;而:连词,表并列关系;齐:平齐。‎ ‎【点睛】文言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呈现。‎ 解题小技巧 :‎ ‎(1)读文知义(人物、时间、地点、职位、事件、情理志、品质)‎ ‎(2)审题知文(借助试题,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3)题文比对(试题和原文比对看,注重细节,不可凭模糊的记忆和感觉去答题)‎ 参考译文:‎ 泰山的南面,汶河向西流去;泰山的北面,济水向东流去。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汶水,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济水。处在那阳谷和阴谷南北分界处的,是古代春秋时期齐国所筑长城的遗址。最高的日观峰,在古长城以南十五里。‎ - 23 -‎ 我在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十二月从京城里出发,冒着风雪启程,经过齐河县、长清县,穿过泰山西北面的山谷,跨过长城的城墙,到达泰安。这月28日,我和泰安知府朱孝纯从南边的山脚登山。攀行四十五里远,道路都是石板砌成的石级,那些台阶共有七千多级。泰山正南面有三条水道,(其中)中谷的水环绕泰安城,这就是郦道元书中所说的环水。我起初顺着中谷进去。(沿着小路)走了不到一半,翻过中岭,再沿着西边的水道走,就到了泰山的巅顶。古时候登泰山,沿着东边的水道进入,道路中有座天门。这东边的山谷,古时候称它为“天门溪水”,是我没有到过的。现在(我)经过的中岭和山顶,挡在路上的像门槛一样的山崖,世上人都称它为“天门”。一路上大雾弥漫、冰冻溜滑,石阶几乎无法攀登。等到已经登上山顶,只见青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远望夕阳映照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山就像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停留在半山腰处的云雾,又像是一条舞动的飘带似的。‎ 戊申这一天是月底,五更的时候,我和子颖坐在日观亭里,等待日出。这时大风扬起的积雪扑面打来。日观亭东面从脚底往下一片云雾弥漫,依稀可见云中几十个白色的像骰子似的东西,那是山峰。天边的云彩形成一条线(呈现出)奇异的颜色,一会儿又变成五颜六色的。太阳升上来了,红的像朱砂一样,下面有红光晃动摇荡着托着它。有人说,这是东海。回头看日观峰以西的山峰,有的被日光照到,有的没照到,或红或白,颜色错杂,都像弯腰曲背鞠躬致敬的样子。‎ 日观亭西面有一座东岳大帝庙,又有一座碧霞元君(东岳大帝的女儿)庙。皇帝的行宫(出外巡行时居住的处所)就在碧霞元君庙的东面。这一天,(还)观看了路上的石刻,都是从唐朝显庆年间以来的,那些更古老的石碑都已经模糊或缺失了。那些偏僻不对着道路的石刻,都赶不上去看了。‎ 山上石头多,泥土少。山石都呈青黑色,大多是平的、方形的,很少有圆形的。杂树很少,多是松树,松树都生长在石头的缝隙里,树顶是平的。冰天雪地,没有瀑布,没有飞鸟走兽的声音和踪迹。日观峰附近几里以内没有树木,积雪厚得同人的膝盖一样平齐。‎ 桐城姚鼐记述。‎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江楼旧感 赵嘏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14.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一、二句情景交融,表达了诗人登临江楼、眺望江月时内心涌动的浩渺情思。‎ B. 第三句说约好同来望月的朋友未能如期而至,隐隐流露出诗人的遗憾。‎ C. “同来”与“独上”相对照,反衬出诗人此时此刻落寞凄清的感受。‎ D. 三、四句将今年与去年观赏江月的情景关联起来,点明题旨,深化了意境。‎ - 23 -‎ ‎15. 唐朝诗人崔护有一著名的诗篇《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在,桃花依旧笑春风。”请指出这首诗与赵嘏的诗在体裁、内容和写法上的相同或相似之处。‎ ‎【答案】14. B 15. 体裁:两首诗都是七言绝句。内容:(1)都表达了作者由于见到去年相似的景物而触发的对人的思念;(2)都流露出物是人非的感伤。写法:都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的内容理解及手法赏析的综合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审清题干的要求,要注意认真研读诗歌内容,把握诗歌的艺术手法。题干要求选出“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这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B项,“第三句说约好同来望月的朋友未能如期而至”理解有误。“同来”与第一句“独上”相应,巧妙地暗示了今昔不同的情怀。原来诗人是旧地重游。去年也是这样的良夜,诗人结侣来游,凭栏倚肩,共赏江天明月,那是怎样的欢快!曾几何时,人事蹉跎,昔日伴侣不知已经飘泊何方,而诗人却又辗转只身来到江楼。面对依稀可辨的风物,缕缕怀念和怅惘之情,正无声地啃啮着诗人孤独的心。故选B。‎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诗歌的对比阅读的综合鉴赏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明确考点考向的要求,诗歌的对比阅读有两种情形,一种是一道题目中出现两首诗歌,运用一首诗歌和课本中的一首诗歌进行对比,一般选择课本的首歌都是要求背诵的名篇。命题方式有比较异同、相同点或不同点,有时给出比较的对象,有时不给。如果给出就按要求进行比较,如果不给可以从诗歌的意象的选取、诗歌的意境特征、情感差别、手法的运用、写景的角度、诗歌的格调等方面着眼分析,此题为比较相同点,考生要注意题干要求:请指出这首诗与赵嘏的诗在体裁、内容和写法上的相同或相似之处。考生要从体裁、内容、写法三个角度分析两首诗的相同点,从体裁上要注意和“题裁”的区别,“体裁”是指诗歌的外在的结构。内容上要注意两首诗歌都是写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从手法上两首诗都是运用了今昔对比的手法。崔护诗是拿去年的“人面如桃花”和如今的“人面不知何处在”进行对比。赵嘏的诗是将“人不在”和“风景依旧”进行对比。两首诗都是通过对比,抒发对时光流逝的感伤。‎ - 23 -‎ ‎【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是综合考查对诗歌内容、手法和主旨理解和赏析类的试题,考生在作答这类试题的时候要注意,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这样就能很好地作答这类试题。总之,考生要认真研读诗句,然后将选项内容与诗句进行比对分析,这样就能很好作答这类试题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园田居》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狗吠、鸡鸣,与王维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衬托出一个和谐、安宁的意境。‎ ‎(2)《赤壁赋》中,借客人之口说出羡慕江水长流不息,无穷无尽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指出只要“尽吾志”,虽然不能达到目,也可以无讥无悔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孰能讥之乎?”‎ ‎【答案】 (1). (1)狗吠深巷中 (2). 鸡鸣桑树颠 (3). (2)哀吾生之须臾 (4). 羡长江之无穷 (5). (3)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6). 可以无悔矣 ‎【解析】‎ ‎【详解】此题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注意选准句子,不要写错别字。重点注意吠、颠、须臾、羡的写法,后两个空不能漏掉“也”和“矣”。‎ ‎【点睛】名篇名句默写题常常分为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和记忆同时考查。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你说你很迷茫,找不到办法,不敢  ,只能坐以待毙,甘心平庸。我说,别找借口,无非是懒罢了。哪里有那么多的迷茫?你其实该自问一句:( ‎ - 23 -‎ ‎  )不能站在一个高点,哪里有什么好方向给你选择?如果你懒得去做事,那不是你不忙,而是你压根就不想忙。明明是“懒得做”,嘴上却说“不喜欢”,不过就是你的借口。所有的迷茫,都是因为懒——懒得努力,懒得上进,所以,考试不行,工作不好,各种差劲和不如意,却还在推诿,找个别的理由,然后  ,多可悲!‎ 别人发奋图强,你在偷懒。你假装所有人都跟你一样迷茫,然后就  地偷懒,而且认为别人的努力是  ,甚至天真地以为自己得了便宜。却不知道,其实在努力的路上,许多人是非常开心的;而偷懒的人的短暂安逸,以后却要千百倍地偿还。有人说:努力了也不一定有结果,的确,但是下一句呢?不努力一定没有结果。一切都是因果,你不努力,大概率事件就是:你最后得到的是最差的结果。‎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轻举妄动 虚应故事 理所当然 作茧自缚 B. 轻举妄动 得过且过 心安理得 自讨苦吃 C. 草率行事 虚应故事 理所当然 自讨苦吃 D. 草率行事 得过且过 心安理得 作茧自缚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其实在努力前进的路上,许多人是非常开心的;而偷懒的人的短暂的安逸之后,却不得不千百倍地偿还。‎ B. 其实在努力的路上的人,有时候也是非常开心的;而偷懒的人的短暂的安逸之后,却不得不千百倍地偿还。‎ C. 其实在努力的路上的人,有时候也是非常开心的;而偷懒的人只能获得短暂的安逸,以后却要千百倍地偿还。‎ D. 其实在努力的路上,许多人是非常开心的;而偷懒的人只能获得短暂的安逸,以后却要千百倍地偿还。‎ ‎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我为什么总是这么迷茫,迷茫的原因是什么?‎ B. 自己是不是太懒了?努力提高自己才是正理。‎ C. 我真的努力了吗?不要说什么选择比努力重要。‎ D. 万丈高楼不都是平地而起吗?我们的初衷是靠努力去征服。‎ ‎【答案】17. B 18. D 19. C ‎【解析】‎ ‎【17题详解】‎ - 23 -‎ 此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然后比对给出的句子,看使用是否合乎语境,第一空:轻举妄动,指不经慎重考虑,轻率地采取行动;草率行事,指形容办事不认真。第二空:得过且过,意思是只要能够过得去,就这样过下去,形容胸无大志,没有长远打算,也指工作敷衍了事,不负责;虚应故事,是指照例应付,敷衍了事,指用敷衍的态度对待工作。第三空:心安理得,自以为道理上过得去,心里很坦然;理所当然,意思是道理当然是这样的,合乎情理的,不容怀疑。第四空:自讨苦吃,自己找苦吃;作茧自缚,原意是蚕吐丝作茧,比喻做了某件事,结果使自己受困,也比喻自己给自己找麻烦。根据语境“只能坐以待毙”,“却还在推诿,找个别的理由”“地偷懒”“认为别人的努力是” 应该选用“轻举妄动”“得过且过”“心安理得”“自讨苦吃”。故选B。‎ ‎【18题详解】‎ 此题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注意明确病句的类型,以及典型的错例,答题时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句子,对照错例,找到错误。题中原文后半句搭配不当。主干为“……安逸……要偿还”。A项后半句成分残缺。“而偷懒的人的短暂的安逸之后”是状语,后句“却不得不千百倍地偿还”无主语。C项“在努力的路上的人,有时候也是非常开心的”一句,暗含“大部分时候是痛苦的”,与前后文:“认为别人的努力是自讨苦吃 ,甚至天真地以为自己得了便宜”“偷懒的人只能获得短暂的安逸,以后却要千百倍地偿还”语意矛盾。B项兼有A项和C项的错误。故选D。‎ ‎【19题详解】‎ 此题考核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重点考核语句连贯,语句衔接的题目是课标卷必考的题目,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排序的题目主要从陈述对象的转换、关联词语的呼应、指代性词语的指代意义、和上下文的顺序照应、和空格前后的衔接等角度分析。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的和谐的角度选取。文中前半句“我真的努力了吗?”承接上文的“别找借口,无非是懒罢了”,后半句“不要说什么选择比努力重要”与下文的“哪里有什么好方向给你选择?”衔接,所以C正确。A项探讨迷茫原因,文意并不是对为什么迷茫有疑问而让人回答的,此选项错。B项“我是不是太懒了”一句恰当,但“努力提高自己才是正理”一句,与下文“选择”跳脱,不能衔接。D项“万丈高楼平地起”是说从头做起,与文意偏离较远。故选C。‎ ‎20.下面是一位记者釆访楹联专家李某的开头部分,请从下列所提供的选项中选择最恰当的内容,将这段话补充完整。只填序号。‎ 李老师您好,感谢您能①______接受我的采访。拿到您这本关于对联故事的②______,想着您从数百里外捎来如此厚礼,我一定好好③____‎ - 23 -‎ ‎__!看您书里写的行业联我很感兴趣,比如这副写医生的“④______,⑤______”,我觉得里面充满了文化元素,您能给大家解读一下吗?‎ A.有幸 B.拨冗 C.拙作 D.大作 E.珍藏 F.惠存 G.笑纳 ‎ K.橘井挹泉滋蕙香 L.碧水竞舟十里欢 M.杏林分种逢春茂 N.艾人驱瘴千门乐 答:①____ ②____ ③_____ ④_____ ⑤_____‎ ‎【答案】 (1). ①B (2). ②D (3). ③E (4). ④M (5). ⑤K ‎【解析】‎ ‎【详解】此题考核语言得体的能力,语言得体主要有文体得体和语体得体,文体得体注意一般应用的格式的规定,语体得体注意说话者的身份,对象的身份,重点注意谦敬词语的运用。“有幸”“拙作”“珍藏”是谦辞,“拨冗”“大作”“惠存”是敬辞,对联的要求是字数相同,词性一致,结构形同,然后注意押韵,从音韵的角度注意仄起平收,“仄”可以理解为现代汉语的三、四声,“平”可以理解为现代汉语的一、二声。‎ ‎21.某班级拟了一个班级学习分享活动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框架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 ‎【答案】班级学习分享活动,由小组分享和班级分享两部分构成。其中,小组分享包括主题、书目、作业三部分;班级分享有海报展示、笔记漂流、投票评比三个环节。通过这样的活动,同学们能进一步提高学习能力。‎ ‎【解析】‎ - 23 -‎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语言表达的连贯、简洁、通顺的能力。此题是一道流程图的语言表达题,作答流程图类试题,首先要找准流程图表述的中心主题,然后从流程图箭头的指向上去语言描述,最后是主题试题的要求,例如本题中心主题是:学习分享活动,注意照顾到图片中的所有的内容,然后理清各个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此题重点注意图中“小组”和“班级”的任务,然后回到活动的目的“提高学习能力”。‎ ‎2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宋朝无门慧开禅师在他的诗中写道:“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只要留心生活,总会有些刻骨铭心的东西留在心里,因为那是美丽的、芬芳的、让人愉悦温馨的……‎ 留一点微笑给自己,你会发现,平凡的生活充满阳光……请以“寻常的日子也温馨”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答案】寻常的日子也温馨 时光如流水,数千日子不经意地从身旁悄悄流走,当我静静回忆,细细品味时,那一个个寻常的日子就如同碎片一样被一片片拾起,那熟悉的馨香扑面而来,如此美妙,如此醉人。‎ 傍晚,太阳西下,最后一抹夕阳将天边染成红色,我悠闲地与父母漫步在公园中。路边桂花满树,黄嫩的小花缩在叶间,仿若与我捉迷藏。微风拂过,一朵朵桂花便跳下来,扑进我怀里,更甚至,撞上我的额头,似乎想来干扰我。桂花香随着风越飘越远,但它却飘入我的心中。他似乎有镇定的效果,让我越发兴奋起来。‎ 挽着妈妈的手,开始一蹦一跳。妈妈在旁笑道:“真是长不大的孩子。”我努了努嘴,摇着妈妈的手臂,撒娇道:“妈妈,我在你眼里本来就是长不大的孩子嘛。”妈妈轻笑着,并无说些什么。只是反握住我的手,一股温暖传进手心。‎ 桂花香再次传来,未见花而闻其香,便在心里嘀咕:真是香飘十里。但眼前却浮现出桂花藏于叶间的娇小身影,浓密的绿叶是它的保护伞,它安静的呆在其中,低调的散发清香。我不能想象,如果桂花失去绿叶,它的未来会怎样。‎ 桂花也如我吧,绿叶就是父母。父母用自己的努力给我创造了一个好环境,让我在如此环境下成长,只为更好的保护自己吧。‎ 我边走边问妈妈:“妈妈,你觉得每天一样的生活枯燥吗?”妈妈并未立刻说出口,抚摸着我的头反问道:“你觉得呢?”我松开挽着妈妈的手,,笑道:“我觉得没有变化的生活是枯燥的,就如每天散步都在同一座公园,看着一成不变的景物,走着每天都会重复的路,难免会乏味……”‎ - 23 -‎ 话还没说完,就见父亲停下脚步,转过头来露出一个宠溺的笑。母亲搂着我,偷偷地给了我一个香吻,轻柔地撇过我的发丝。我害羞地往我妈妈怀里钻,爸爸轻轻地揉揉我的头发,爽朗地笑了。‎ 我躲在妈妈怀里,用手捂住了脸,散步的人经过我们羡慕道:“这家子人感情真好。”“可不是嘛。”我悄悄地张开手,看见有人在旁边小声议论着。我钻了出来,羞涩地笑了笑,牵着爸爸的手,挽着妈妈的手臂,在公园里嬉笑着。‎ 一次简单的散步,这再平常不过的事,却让我感受到了温馨——爸爸的宠溺,妈妈的温柔,让这寻常的日子也温馨啊!‎ ‎【解析】‎ ‎【详解】此题考核写作能力,是一道命题作文,题目中的“寻常”“日子”“温馨”是审题的关键词。“寻常”意为“平常”,就是要写生活中普通常见之事;“日子”这个词意味着点点滴滴的时间、各种各样的故事组合而成的一段生命的经历,因而最好写多件事;“温馨”是最关键的一个词,也是确立主题、筛选材料的主要依据。“温馨”意味着某种或喜悦、或温暖、或感动的情感体验。总之,“寻常的日子也温馨”就是要通过生活中普普通通、司空见惯的点滴小事,触动自己的心灵,并借助细腻的文笔表达出“人人心中皆有”的情感体验。从文体看要求写记叙文,注意记叙的要素,在记事中注意突出“平常”,在情感中注意表达“温馨”的感受。‎ ‎【点睛】高考记叙文写作的四大要领:要领一.讲一个完整的故事。记叙文的本质特点是故事性,记叙文是用来讲故事的。好的的记叙文正如好的电视剧,情节精彩,故事性强,悬念重重,能引人入胜。有了故事性,才有了记叙文的本质。故事精彩,记叙文才能吸引人,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抓住了故事性的记叙文,即便文笔一般,文章也差不到哪里去。通常情况下,学生写的记叙文不佳,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故事的框架、选材和情节没有构造好,文章显得平庸乏味。学生写记叙文要从故事性入手,有故事则有内容,有内容才有精彩。高考记叙文写作,成败的关键皆由故事性决定。优秀的记叙文,往往构思精致巧妙,情节引人入胜,高明的作者都在故事情节的完整及构思的巧妙方面下功夫。记叙文要完整生动地叙述故事,名家名作无不是寓巧妙的情节构思于完整的故事之中。故事的情节是要靠矛盾的发展去推动的,因而情节的发展要有自然性、合理性和完整性。如果片面求新而破坏了故事的完整性,就会得不偿失。要领二.塑一个鲜活的人物。写记叙文离不开写人。写人千万不能写成纸人,站立不起来,鲜活不起来。写人要把人物写鲜活起来,要写得有血有肉,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要让记叙文中的人物形象鲜活起来,除了对人物与事件进行叙述以外,还必须进行细致深入的描写。描写人物常用的方法是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活动描写等等。要领三.‎ - 23 -‎ 作一番生动的描写。记叙文中的描写,包括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场面描写等等。不管是人物描写、景物描写,还是场面描写,都必须注意细节描写,就是对故事情节中那些极富个性特点的细枝末节方面进行描写。细节虽小,却往往通过作品给人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优秀的文学作品,甚至一篇不太成功的作文,常常因其某一独特而极具个性的细节描写,而令我们过目不忘。写人记事绘景,可正面描摹,以见真形;也可侧面烘托,以显神韵。正面描摹,即对作文中要写的人物、事件、环境等进行正面而直接的、具体、生动、形象的刻画。侧面烘托,则是借他人他物或环境,以衬托此人此物此景而显出精神的一种方法。这样,写事件则场面活现,写人物则栩栩如生。要领四.抒一段动人的情感抒情,简单地说,就是用真挚的语言来抒发内心的情感。在记叙的过程中,恰到好处地对所记叙的人和事抒发感情,可以让平白的叙事锦上添花,引起读者的共鸣。抒情的文字有时渗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作者凭借所描述的人、事、景、物来传情达意,即间接抒情,常见的间接抒情方法有叙事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三种。抒情文字有时在叙述和描写的基础上直接抒发,也就是直抒胸臆。‎ - 23 -‎ ‎ ‎ - 23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