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试题(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试题(含解析)

‎2017~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第一次阶段检测 语文试卷 第I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一词的内涵经历了从古代的天下中心之义,到近代的与世界各国并存的民族国家的演变。‎ 中国之“中”在甲骨文、金文中像有飘饰的旗帜,士众围绕旗帜以听命,故“中”又引申为空间上的中央,谓左右之间,或四方之内核;又引申为文化或政治上的枢机、轴心地带,所谓“当轴处中”。‎ 中国之“国”,繁体作“國”,殷墟甲骨文尚无此字,周初金文出现“或”及“國”字,指城邑,《说文解字》有“邑,国也,从口(音围)”,原指城邑。古代的城,首先是军事堡垒,“口”表示城垣,其内的“戈”表示武装,引申为武装保卫的天子之都,以及诸侯辖区、城中、郊内等义。‎ 由此可见,“中”指居中集众之旗,引申为中心、中央;“国”指执戈捍卫之城,进而指称军事、政治中心地,“中国”以整词出现,较早见于周初,最早的传世文献《尚书·周书》就有用例,《诗经》《孟子》等先秦典籍也多用此词。‎ ‎“中国”初义是“中央之城”,即周天子所居京师(首都),与“四方”对称,如“惠此中国,以绥四方”(《诗经·民劳》)、“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孟子·万章》)中的“中国”,均指居天下之中的都城,即京师。‎ 初义京师的“中国”又有多种引申,一如诸夏列邦,即黄河中下游这一文明早慧、国家早成的中原地带,居“四夷”之中;二如国境之内;三如中等之国;四如中央之国;等等。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与“四夷”对称的诸夏列邦之义的“中国”,如三国时,诸葛亮对孙权说:“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唐代韩愈在《论佛骨表》中云:“夫佛者,夷狄之一法耳,自后汉时传入中国,上古未尝有也。”这些“中国”,皆指四夷万邦环绕的中原核心地带、其近义词有土中、中原、中州、中夏、中华等。‎ - 18 -‎ 古人心目中的世界,形态为“天圆地方”,所谓“中国”是以王城(或称王畿)为核心,作“回”字状向外逐层延展,中心明确而边缘模糊。在春秋时期,约含黄河中下游及淮河流城,秦。楚、吴,越等尚不在其内,但后来这些边裔诸侯强大起来,便要“问鼎中原”,试图主宰“中国”事务。至战国晚期,七国都纳入“中国”范围,《荀子》《战国策》诸书所论“中国”,已包含秦、楚、吴、越等地,秦一统天下后,“中国”范围更扩展至长城以南、临洮(今甘肃)以东的广大区间。汉唐以降,“中国”的涵盖范围在空间上又有所拓宽。‎ 自晚周以降,“中国”一词还从地理中心,政治中心派生出文化中心含义。同时,古人还意识到文化中心是可以转移的,故“中国”与“夷狄”往往发生互换,所谓“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明清之际,哲人王夫之用唐以来先进的中原渐趋衰落、蛮荒的南方迎头赶上的事实,证明华夷可以变易,“中国”地位的取得与保有,并非天造地设,而是依文化先进区不断流变而有所迁衍。‎ ‎(摘编自冯天瑜、杨华、任放编著《中国文化史》)‎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之“中”,指居中集众之旗,士众围绕旗帜以听命,由此引申为空间上的中央,又引申为文化或政治上的中心。‎ B. 金文中的“或”及“國”字,即中国之“国”,是军事堡垒,“口”表示城垣,“戈”表示武装,引申为武装保卫的天子之都及诸侯辖区、郊内等。‎ C. “中国”一词指中央之城,《尚书·周书》作为最早的传世文献就使用过这个词,《诗经》《孟子》等先秦典籍也多用到此词。‎ D. “中国”一词不仅可以指地理中心、政治中心,还可以指文化中心,并且在晚周时期“中国”就已经有了文化中心的含义。‎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中国”词是由“中”和“国”两个字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结合而成的,其中“中”比“国”出现的早,“中国”最初指的是周天子所居的天下中心。‎ B. “惠此中国,以绥四方”“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自后汉时流入中国,”的“中国”,都是指四夷万邦环绕的中原核心地带。”‎ C. “中国”一词有多种引申义,其中指黄河中下游这一文明早慧、国家早成的中原地带,居“四夷”之中的诸夏列邦这一义项,使用频率最高。‎ D. 在古代,所谓“中国”,是以王城为核心,作“回”字状向外逐层延展;“中国”一词所涵盖的空间范围大体上随时代发展而向外扩展。‎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18 -‎ ‎ “中国”一词词义的演变经历了中央之城、诸夏列邦及与“夷狄”对称的文化中心,到近代的与世界各国并存的民族国家等变迁。‎ B. “中国”一词的产生和涵盖范围的不断扩大都与战争和政治紧密相关,如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之间的争霸和兼并战争,就使“中国”所指范围明显扩大了。‎ C. “中”有“空间上的中央”及“文化或政治上”的中心等义,“国”可指称军事、政治中心地,“中国”则由“中央之城”逐渐派生出了文化中心等含义。‎ D. 作为与“夷狄”对称的文化中心,“中国”所指对象是随着文化先进区的改变面改变的,唐以来中原渐趋衰落、南方迎头赶上就导致了“中国”文化中心地位的迁衍。‎ ‎【答案】1. C 2. B 3. A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C项,“‘中国’一词指中央之城”错,原文是“‘中国’初义是‘中央之城’”,除此外还有多种引申义。‎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B项,“惠此中国,以绥四方”中的“中国”指“中央之城”,即周天子所居京师,“都是”错。‎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项,表述不全面,“中国”一词的词义在演变过程中,还有“国境之内、中等之国、中央之国”等。‎ 点睛:像这种题目,考生应先认真审题,要从题干中审明答题的方向,比如本题中,“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就要到文中找到与选项有关联的文字,看一看文中的信息与选项是否一致。本题A项,表述不全面。‎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下雨天,真好 琦君 你喜欢下雨吗?——喜欢,但别下得太久,像黄梅天,闷得叫人喘不过气来。‎ 我却不然。雨下十天、半月,屋子里挂满万国旗似的湿衣服,墙壁地板都冒着湿气,我也不抱怨。我爱雨,雨天总是把我带到另一个处所,离这纷纷扰扰的世界很远很远,优游,自在。那些有趣的好时光啊,我要用雨珠的链子把它串起来,绕在手腕上。 ‎ 今天一清早,掀开帘子看看,啊,真好,又是个下雨天。 ‎ 守着窗儿,让我慢慢儿回味吧。那时我才六岁呢,睡在母亲暖和的臂弯里,天亮了,听到哗哗的雨声,我就放心了。因为下雨,母亲不用老早起来。我舍不得再睡,也不让母亲睡,吵着要她讲故事。母亲闭着眼,给我讲雨天的故事。 ‎ - 18 -‎ 雨下得愈大愈好。起床后,我套上叔叔的旧皮靴,顶着雨在烂泥地里踩水,吱嗒吱嗒地响,直到老师来了才被捉进书房。可是下雨天老师就来得晚,他有脚气病,像大黄瓜似的肿腿,走路不方便。我巴不得他摔个大筋斗掉在水田里,就不会来逼我认方块字了。老师喊我去习大字,阿荣伯就会去告诉他:“小春肚子痛,喝了茶睡觉了。”老师不会撑着伞来找我的,我就这么一整天逃学。下雨天真好,大人们个个疼我。 ‎ 潮湿的下雨天,是打麻线的好天气,母亲双手熟练地搓着细细的麻丝,雨也跟着下得更大了。五叔婆和我帮着剪线头,她是老花眼,母亲是近视眼,只有我一双亮晶晶的眼睛最管事。为了帮忙,我又可以不写大字。懒惰的四姑一点忙不帮,只伏在茶几上,唏呼唏呼抽着鼻子,给姑丈写情书。我瞄到了两句:“下雨天讨厌死了,我的伤风老不好。” ‎ 五月黄梅天,到处黏塌塌的,母亲走进走出地抱怨,父亲却端着宜兴茶壶,坐在廊下赏雨。父亲用旱烟管点着告诉我这是丁香花,那是一丈红。大理花与剑兰抢着开,木樨花散发着淡淡的幽香。墙边那株高大的玉兰花开了满树,树叶上的水珠都是香的,洒了我满头满身。 ‎ 八九月台风季节,雨水最多,我真开心。因为可以套上阿荣伯的大钉鞋,到河边去看涨大水。母亲皱紧了眉头对着走廊下堆积如山的谷子发愁,几天不晒就要发霉的呀,谷子的霉就是一粒粒绿色的曲。母亲叫我和小帮工把曲一粒粒拣出来。这工作好好玩,所以我盼望天一直不要晴起来,曲会愈来愈多,我就可以天天滚在谷子里拣曲,不再读书了。从院子的矮墙头望出去,一片迷蒙,看样子且不会晴呢。母亲愈加发愁,我却愈加高兴了。 ‎ 到杭州念中学了,下雨天可以不在大操场上体育课,改在健身房玩球。同学们起劲地打球,我撑把伞悄悄地溜到健身房后面,隐蔽,清静。我站在法国梧桐树下,叶子尖滴下的水珠,落在伞背上,我心里有一股凄凉寂寞之感,我想念远在故乡的母亲。下雨天,我格外想她,雨给我一份靠近母亲的感觉。‎ 星期天下雨真好。一打上牌,父亲就不再管我了。我可以溜出去看电影,邀同学到家里,爬上三层楼“造反”,进储藏室偷吃金丝蜜枣和巧克力糖。晚上,我可以丢开功课,一心一意看《红楼梦》,父亲不会衔着旱烟管进来逼我背《古文观止》。稀里哗啦的洗牌声,夹在洋洋洒洒的雨声里,给我一万分的安全感。 ‎ 如果我一直不长大,就可一直沉浸在雨的欢乐中。然而谁能不长大呢?那一年回到故乡,一坐在父亲的书斋中,从书橱里抽一本白香山诗,学着父亲的音调放声吟诵,父亲的音容,浮现在摇曳的豆油灯光里。记得我曾打着手电筒,穿过黑黑的长廊,去给父亲温药。他提高声音吟诗,使我一路听着他的声音,不会感到冷清。可是他的病一天天沉重了,在浙沥的雨中,他吟诗的声音愈来愈低,我终于听不见了。 ‎ - 18 -‎ 杭州的西子湖,风雨阴晴,风光不同。雨中徘徊湖畔,凝望着湖面上低斜的梅花,听得放鹤亭中,响起了悠扬的笛声。弄笛的人慢慢走来,低声对我说:“一生知已是梅花。” ‎ 我也笑指湖上说:“看,梅花也在等待知己呢。”雨中游人稀少,静谧的湖山,都由爱雨的人管领了。衣衫渐湿,我们才同撑一把伞归来。湖水湖风,寒意袭人。站在湖滨公园,彼此默默相对。于是笛声又起,与潇潇雨声相和。‎ 二十年了,那笛声低沉而遥远,然而我,仍然依稀听见,在雨中……‎ ‎(有删改)‎ ‎4.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文章通过母亲、四姑、老师在雨天的抱怨、焦虑、狼狈,与“我”在雨天的欢快形成对比,凸显了“我”眼中的雨天的美好和“我”对雨天的喜爱。‎ B. 文章以第一人称为主要叙述视角,将几十年来下雨天所牵动的人事、人情通过“我”的回忆串联起来,真实、亲切,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C. 作者细致地描写和渲染了丁香、一丈红、大理花、剑兰、木樨花、玉兰花的色香,衬托出父亲端着茶壶在廊下赏雨时的悠然自得。‎ D. 文章前半部分侧重写童年时的美好生活,情感欢快;后半部分写到雨天思念母亲、怀念父亲,则有一种淡淡的哀愁弥漫于字里行间。‎ ‎5. 结合全文来看,开头两段在文章中有何作用?‎ ‎6. 琦君曾言:“我深感这个世界的暴戾已经太多,为什么不透过文章多多渲染祥和美好的一面呢?”请结合全文,谈谈作者是怎样来表现雨天的“祥和美好”的。‎ ‎【答案】4. C 5. ①强调了作者与他人不同,喜爱下雨天,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②总领下文与雨天有关的“那些有趣的好时光”;③强调了作者对下雨天的喜爱,照应题目。 ‎ ‎6.‎ - 18 -‎ ‎ ①以一个无优无虑的孩子的眼光和感受来描写童年时代的雨天生活,过滤掉了绵绵雨天带给大人们的现实苦恼,凸显了雨天带给“我”的温馨感受和独特乐趣,如雨天的早晨躺在母亲的臂弯听故事的温馨,逃学的快乐,从发霉的谷子里挑曲的好玩,等等;②捕捉典型的生活细节来表现雨天的祥和美好,如父亲坐在廊下赏雨,给我指点各种花木。我在洗牌声和雨声中安心读书等细节温馨而祥和;③在叙事中融入了对雨天的喜爱之情,作者由衷地喜爱雨天,所以雨天的一切对她而言都是美好的,如雨天帮母亲剪线头、到河边去看涨大水等无不让作者感到快乐;④用细腻温婉的笔触表现人生中的痛苦与不幸,作者的生活中,有外出求学时思念母亲的痛苦,有父亲病重离世的哀伤,但她并没有谊染这些痛苦不幸,而是用温婉的文字去叙述、追忆,让原本悲痛的话题变得哀而不伤。⑤用诗化的语言来增添雨天和生活的美好与诗意。如文章结尾写到我与西子湖弄笛人邂近,湖山静谧,心意相通,美丽的湖光山色,美好的知己情,让雨天的邂近更加美好而富于诗意。‎ ‎【解析】‎ ‎4. 试题分析:这是对文本内容、手法的综合考查。选项中C项理解有误,没有“细致地描写和渲染”。主要是白描。‎ 点睛:解答此类题的方法:①读全文,概括主要内容;②抓标题,概括主要内容;③辨文体,概括主要内容;④找线索,概括主要内容;⑤理层次,概括主要内容。第一步:整体感知。明确文章主旨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是评价的基础。文章的主旨是指文章的主要意义或目的,整体把握中要抓住文章的主旨,这是评价的根本。第二步:筛选文中的关键信息。无论写人记事还是发表看法,关键性的语言最能显示文章的思想内涵或作者的观点,可以帮助我们对文章的内容进行评价。第三步:评价要具体、客观,不可含糊笼统。分析和评价都必须紧密结合文学作品实际,避免离开作品去进行漫无边际的分析。分析和评价要以正确的思想为理论基础,以辩证法为基本的分析法,并结合文学作品创作特有的艺术规律,对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而不应依据个人的好恶去随意评说。文章是传记,传记最重要就是真实性,时间、时间力求准确。本题中错误的选项基本都属于,曲解文意,只要回到文本中一一对照,便可发现错误。‎ ‎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开头段落的作用,答题时抓住关键词语“结合全文”“开头两段”“作用”,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答题。‎ 点睛:段落作用题解题思路:1.段落的作用(结构+内容)2.结构:确认指定段落在行文中的位置。 开头:统领全篇、引起下文、营造氛围。本题就是开头段的作用。中间:承上启下、对比反衬、伏笔铺垫 。比如本题就是中间段落。结尾:首尾呼应、总结全文、深化主题。3.内容:概括段意(方法:抄原句、提取重组、自己概括),联系主旨情感。 答题格式:结构(包括表现手法)+ 内容(表现什么内容,抒发什么感情)。本题答题主要从内容和结构入手。‎ ‎6.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本行文的艺术手法,答题关键词“结合全文,谈谈作者是怎样来表现雨天的‘祥和美好’的”,答案应该包括两个部分:手法+结合文章分析。意思对即可.如有答案外的其他理解,比如环境渲染等,言之成理的可酌情给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冯其庸的国学人生 - 18 -‎ 冯其庸先生的学术研究,用任何现代学科概括都有困难,或许,只有“国学”这个词语,才最适合。众所周知,国学概念是在近代国运背景下为应对西学而产生的,国学因此成为国运的一个影子,艰难困苦,曲折沉痛;国运与国学的背景,就这样映照着冯先生的一生。‎ 冯先生儿时家境的贫寒,抗战时期死亡的威胁和失亲之病,影响着他的家国观念。特别是他在无锡国专求学时期,思想得以升华,开始参与学生活动,被中共地下党组织认定为进步青年,冯先生与他人不同的是,他一直在学习,并将勤奋品格保持了一生,他也因此兼济文献、文学、红学、书法、摄影、绘画、考古、戏曲等,远远超出了常人的余限,卓然一代文史书画大家。‎ ‎“文化大革命”时,冯先生遭到批判,他托人从图书馆借出一部影印庚辰本《石头记》,依原著行款朱墨两色抄写。那时他白天挨批斗,深夜秘密抄写,整整抄了一年,对《红楼梦》有了更深的的理解,冯先生研究《红楼梦》不仅是解读它的故事情节,更主要的是探究其中埋藏的家庭历史和社会风情。他从曹雪芹的家世入手,做了己卯、庚展,甲成等平期主要抄本的研究,然后又进入对《红楼梦》思想、人物、文本艺术的研究,成为红学大家。‎ 关于治学读书,在冯先生看来,读书既要分类来读,又要连类来读,分类是通读专史、专书,是竖读;连类是读通史、综合史,是横读。冯先生认为文学与历史,甚至还有哲学、民俗等学科,本来就是共生共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果不能全面涉猎,怎么可能发生联想,获得精深的见解?但是,仅是横读,又会流于泛泛,停留于一般水平,“凡书都有其独到之处,也有其不到之处。吾取其独到之处,则知有所得,知其不到处,则明以谋补也,”冯先生真是深得读书的精髓。因此,他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讲究实地考察和书本相互印证。在学术研究上,冯其庸曾说:“我的学术道路,是重视文献记载,重视对地面遗迹的调查,重视地下发掘的新资料,三者互相印证,才做定论。”冯先生读《史记项羽本纪》时,对项羽乌江自刎的情节存疑,于是他几次去实地考察,调查其所记载的地名及其地理位置,写出了《项羽不死于乌江考》。‎ ‎2005年,冯先生已离休。这时,中国人民大学请他出任国学院首任院长之职。他为国学院设计了最基本的规范,提出了“大国学”的概念,后来,他又和季美林先生一同建言,倡议建立西域历史语言研究所,“从事中国西部文化历史语言民俗艺术方面的研究,以应国家不时之需”。20年间,他先后十赴新疆,访楼兰,追寻玄奘西行东归的古道。80多岁高龄,他还冒险纵穿罗布泊荒漠。他常说:“开发大西北,不研究西城怎么行?尤其是现在,民族和谐对于国家的稳定那么重要,我们需要从历史中寻找可以借鉴的真经。”‎ - 18 -‎ 在冯先生心中,国学的最终使命是使今天的人们能够继承古人对社会、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所谓“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这种境界应该世代相传。冯先生曾用“沧海横流日,书生意气棚。凭将三寸笔,风雨动神州”来概括施耐庵的生平与创作,这又何尝不是冯先生学术人生的写照?‎ ‎(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冯其庸曾回忆,自己读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时,被这位圣憎以万死不辞的勇气赴西天取经的精神震撼、感动,这精神不知不觉在他年少的心里种下了求学求真的种子。‎ ‎(蒋肖斌《冯其庸去世,一生系“红楼”》)‎ ‎②国学是我们这个民族顶天立地的柱子,也是我们无形的强大的精神长城,没有她,我们站不起来。没有了她,一个民族就没有根底,就没有了扎根大地永不可拔的根,就不能排除外来文化中不好的东西。‎ ‎(董宏君《冯其庸:让传统文化给我们自信》)‎ ‎7.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儿时家境的贫寒、抗战时期死亡的威胁以及失亲之痛,影响了冯先生的家国观念,注意冯先生的这段生活背景有助于深入了解冯先生的国学研究。‎ B. 冯先生读书时既分类又连类,把专史、专书阅读与通史、综合史阅读结合起来,从而明了其独到之处与不到之处,在广泛涉猎中获得精深见解。‎ C. 冯先生出任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首任院长之职后,提出了“大国学“的概念,和季羡林先生一起建立了西域历史语育研究所,扩大了国学研究的范畴。‎ D. 冯先生年少时读《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被三藏法师的精神感染,这种精神在他心里种下了求学求真的种子,可见国学可以对人的精神面貌产生影响。‎ ‎8.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之所以用“国学”这个词语概括冯其庸先生的学术成就,是因为先生在文献、文学、红学、书法、考古等方面都有涉猎,用任何现代学科都难以概括。‎ B. 冯先生研究《红楼梦》主要是通过解读故事情节来探究埋藏其中的家庭历史和社会风情,从而进入对《红楼梦》的思想、人物、文本艺术等的研究的。‎ C. 冯先生读《史记》的时候,对地名及地理位置进行实地考察,以确定古籍所反映的历史的真伪,这就是讲究实地考察和书本相互印证的研究方法。‎ D. 冯先生曾用“沧海横流日,书生意气稠。凭将三寸笔,风雨动神州”来概括施耐庵的生平与创作,其实也是用这首诗写自己学术研究的经历。‎ - 18 -‎ E. 国学概念是在近代国运背最下为应对西学而产生的,正是因为有了国学,我们才能更好地排除随着外来文化而涌进来的一些消极的东西。‎ ‎9. 作为国学大家,冯先生在治学上有哪些特点?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7. C 8. AE ‎ ‎9. ①勤奋努力,持之以恒。从少时取得巨大学术成就,勤奋的品格保持了一生。②潜心研究,实证求真。如研究中重视文献记载、地面遗迹的调查、地下发掘的新资料三者互相印证,在研究中进行了一系列实地考察工作。③将国学研究和国家民族命运联结起来,充满对社会、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如他和季羡林倡议建立西城历史语言研究所,从事中国西部文化历史语言民俗艺术方面的研究,以应国家不时之需;他对开发大西北与研究西域关系的认识等等。‎ ‎【解析】‎ ‎7.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C项,“和季羡林先生一起建立了西域历史语言研究所”错,文中说冯其庸“和季羡林先生一同建言,倡议建立西域历史语言研究所”。‎ ‎8.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分析和概括。B项,“主要是通过解读故事情节来探究埋藏其中的家庭历史和社会风情”错,文中“解读它的故事情节”与“探究其中埋藏的家庭历史和社会风情”不是目的关系。C项,“冯先生读《史记》的时候,对地名及地理位置进行实地考察”错误,文章的意思是冯先生读《史记•项羽本纪》时对所记载的地名及其地理位置实地考察,不是读《史记》全书。D项,“其实也是用这首诗写自己学术研究的经历”错误,文中“这又何尝不是冯先生学术人生的写照”是作者的看法,不是冯先生的。‎ ‎9.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把握传主的个性特征的能力。可以结合文本具体内容作答,如抓住文本中第二段冯其庸先生的求学经历“冯先生与他人不同的是,他一直在学习,并将勤奋品格保持了一生”。第四段内容:“冯其庸曾说:‘我的学术道路,是重视文献记载,重视对地面遗迹的调查,重视地下发掘的新资料,三者互相印证,才做定论。’” 以及文本最后一段和“相关链接②”等内容,分析概括,意思对即可。‎ 点睛:对于筛选信息题,考生应认真审题,从题干中找到筛选的依据和方向,比如本题问,“作为国学大家,冯先生在治学上有哪些特点”,要围绕“在治学上有哪些特点”作答。解答时要源于文本,不可凭空去想。‎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 18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兰钦,字休明,中昌魏人也。父子云,天监中,军功官至云麾将军,冀州刺史。‎ 钦幼而果决,矫捷过人。随父北征,授东宫直阁。大通元年,攻魏萧城,拔之。仍破彭城别将郊仲,进攻拟山城,破其大都督刘属众二十万。进攻笼城,获马千余匹。又破其大将柴集及襄城太守高宣、别将范思念、郑承宗等。仍攻厥固、张龙、子城,未拔,魏彭城守将杨目遣子孝邕率轻兵来援钦逆击走之又破谯州刺史刘海游还拔厥固收其家口杨目又遣都督范思念、别将曹龙牙数万众来援,钦与战,于阵斩龙牙,传首京师。‎ 又假节,都督衡州三郡兵,讨桂阳、阳山、始兴叛蛮,至即平破之。封安怀县男,邑五百户。又破天漆蛮帅晚时得。会衡州刺史元庆和为桂阳人严容所围,遣使告急,钦往应援,破容罗溪,于是长乐诸洞一时平荡。高祖又密敕钦向魏兴,经南郑,属魏将托跋胜寇襄阳,仍敕赴援。除持节、督南梁、南、北秦、沙四州诸军事、光烈将军、平西校尉、梁、南秦二州刺史,增封五百户,进爵为侯。破通生,擒行台元子礼、大将薛俊、张菩萨,魏梁州刺史元罗遂降,梁、汉底定。进号智武将军,增封二千户。‎ 经广州,因克俚帅陈文彻兄弟,并擒之。至衡州,进号平南将军,改封曲江县公,增邑五百户。在州有惠政,吏民诣阙请立碑颂德,诏许焉。征为散骑常侍、左卫将军,寻改授散骑常侍、安南将军、广州刺史。既至任所,前刺史南安侯密遣厨人置药于食,钦中毒而卒,时年四十二。诏赠侍中、中卫将军,鼓吹一部。‎ ‎(节选自《梁书·列传二十六》,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魏彭城守将杨目遣子孝邕率轻兵来援/钦逆击走之/又破谯州刺史刘海游/还拔厥固/收其家口/‎ B. 魏彭城守将杨目遣子孝邕率轻兵来援钦/逆击走之/又破谯州刺史刘海游/还拔厥固/收其家口/‎ C. 魏彭城守将杨目遣子孝邕率轻兵来援钦/逆击走之/又破谯州/刺史刘海游还拔厥固/收其家口/‎ D. 魏彭城守将杨目遣子孝邕率轻兵来援钦/逆击走之/又破谯州/刺史刘海游还拔厥固/收其家口/‎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字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年号,汉武帝首创的纪年名号,此后至明清之前同一皇帝在位可以有不同的年号,文中的“天监”“大通”“高祖”都是梁武帝的年号。‎ - 18 -‎ B. 假节,假以符节,持节。汉末与魏晋南北朝时,掌地方军政的官往往加“使持节”“持节”或“假节”的称号。‎ C. 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爵名随食邑户数而定:二千户以上封公,一千户以上封侯,七百户以上封伯,五百户以上封子,三百户以上封男。‎ D. 鼓吹,亦即《乐府诗集》中的鼓吹曲。用鼓、钲、箫、笳等乐器合奏。本用于军中,后又用于朝廷宴飨,源于我国古代民族北狄。‎ ‎12. 下列对原文有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兰钦年少处事果决,娇健敏捷过人。曾经有过跟随父亲北征的经历,授官东宫直阁。‎ B. 兰钦屡立战功,身经百战,几乎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多次加官进爵。‎ C. 兰钦在任期间有惠政。当地官吏百姓为此还到京城请求为他立碑颂德。‎ D. 兰钦任广洲刺史时,前刺史将毒药放进食物中,兰钦不幸中毒而死。‎ ‎13.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衡州刺史元庆和为桂阳人严容所围,遣使告急。‎ ‎(2)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答案】10. A 11. A 12. D ‎ ‎13. (1)这时恰逢衡州刺史元庆和被桂阳人严容包围。(元庆和)派遣使者向兰钦请求救援。‎ ‎(2)天色深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呢,还是因为天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解析】‎ ‎10.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首先要细读所给文段,明确了解文意,然后根据文意进行判断,B项“钦”是下一句的主语,应在“钦”前断开;C项“谯州刺史”是官职名,不能分开;D项则兼有这两处错误。‎ 点睛:文言断句的基本要求,即应该做到点断后的字句都能讲得通,如果有的句子讲不通,那就可能有断句错误的地方;做到点断后的每一句话的内容都符合情理、符合逻辑。断句的前提:多读文段,增强语感。‎ ‎11. 试题分析:回答此类题目,必须熟记文学常识的主要内容,区分文学常识的概念,仔细察看题干中的修饰限制成分。解答时,也可以结合该词语所在的语段及具体语境分析。A项,“都是梁武帝的年号”错,“高祖”应是“庙号”。‎ ‎1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墓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D - 18 -‎ 项,“前刺史将毒药放进食物中”错,原文是“前刺史南安侯密遣厨人置药于食”,选项张冠李戴。‎ ‎1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文言翻译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同时注意字字落实。翻译后的句子要通顺,不能出现病句。第一句得分点:“会”,恰逢;“告急”,请求救援;“为…所…”被动句及“遣使告急”省略句式。第二句得分点:“其……,其……”,表选择问“是……,还是……”;“极”,尽头。‎ 参考译文:‎ 兰钦字休明,是中昌魏人。父亲兰子云,在天监年间因军功官至云魔将军,任冀州刺史。‎ 兰钦年幼就处事果决,矫健敏捷超过一般人,随父北征,被授官东宫直阁,大通元年,(兰钦)攻打魏萧城,攻克萧城。接着打败彭城别将郊仲,进攻拟山城,攻破其大都督刘属二十万部众。进攻笼城,缴获千余匹马又攻破其大将柴集及襄城太守高宣、别将范思念、郑承宗等人,接着进攻厥固、张龙、子城,(但是)没有攻下,魏彭城守将杨目派儿子杨孝邕率轻装士兵来援助,兰钦迎击赶走他。又攻破谯州刺史刘海游,归来攻克厥固,收捕他的家人。杨目又派都督范思念、别将曹龙牙数万部众来援,兰钦和他们作战,在阵前斩杀龙牙,把头颅传递到京师。‎ ‎(兰钦)又持节都督衡州三郡兵,讨伐桂阳、阳山、始兴反叛的蛮人,一到就平定了叛乱。受封为安怀县男,食邑五百户。又攻破天漆蛮帅晚时得。这时恰逢衡州刺史元庆和被桂阳人严容包围,(元庆和)派遣使者(向兰钦)请求支援,兰钦前往应援,在罗溪打败严客,于是长乐诸洞一时全平荡。高祖又密敕兰钦前往魏兴,经过南郑,正逢北魏将领托跋胜侵略襄阳,便命令兰钦赴援,(高祖)授兰钦持节、督南梁、南秦、北秦、沙四州诸军事、光烈将军、平西校尉,梁、南秦二州刺史,增封食邑五百户,进爵位为侯。后攻破通生,捉住行台无子礼、大将薛俊、张菩萨,魏梁州刺史元罗于是投降,梁、汉平定,又晋升称号智武将军,增封二千户。‎ ‎(兰钦)经过广州,因此攻破俚帅陈文彻兄弟,并提住他们。至衡州,晋升称号平南将军,改封曲江县公,增加食邑五百户。在治理州郡时有惠政,吏民到朝延请求为他立碑颂德,(皇帝)下诏同意,征入为散骑常侍,左卫将军,不久改授散骑常侍、安南将军、广州刺史。已经到了任所,前刺史南安侯密遣厨人将毒药放进食物中,兰钦中毒而死,时年四十二岁。(皇帝)下诏追赠侍中,中卫将军,赐一队鼓吹乐队(送丧)。‎ ‎(二)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秦筝歌送外甥萧正归京 - 18 -‎ ‎[唐]岑参 汝不闻秦筝声最苦,五色缠弦十三柱。‎ 怨调慢声如欲语,一曲未终日移午。‎ 红亭水木不知暑,忽弹黄钟和白纻。‎ 清风飒来云不去,闻之酒醒泪如雨。‎ 汝归秦兮弹秦声,秦声悲兮聊送汝。‎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鉴赏与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 “汝不闻”两句说秦筝五色十三弦,声音最为悲苦,为全诗奠定了悲苦的基调。‎ B. “怨调”两句概括描写秦筝声调幽怨缓慢的特点,好似向人倾诉衷肠。‎ C. “红亭水木不知暑”运用夸张手法,从侧面表现弹奏《黄钟》和《白纻》的艺术效果。‎ D. “清风飒来”两句从主观和客观,正面和侧面描写秦筝弹奏的艺术效果。‎ E. 诗的最后两句点明“送别”的主题。结尾“汝”字与开头“汝”字相呼应,突出了结构上的前后照应。‎ ‎15. 诗中对秦筝的描写有何作用?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4. CD 15. 作用:通过对秦筝的描写,渲染了凄怆愁苦的离别氛围,突出地表达了诗人送别时的凄怆悲苦的心绪。‎ 思想感情:借秦筝传达出悲苦不忍别离的心情,其中也包含了被弃置州县,难以归京的苦闷。‎ ‎【解析】‎ ‎14. 试题分析:本题是对诗歌鉴赏的综合考查。C项,“运用夸张手法”错误,该句没有运用夸张手法。D项,“从主观和客观,正面和侧面描写秦筝弹奏的艺术效果”错误,这两句是听筝人的主观感受和表现,没有客观描写,且都是侧面描写。‎ 点睛:这是诗词5选2的题目,这类题型在诗词鉴赏中经常出现,主要集中对诗意、诗的形象、诗的思想主旨、诗的语言、技巧、结构等内容的考核,赏析时首先要读懂诗,然后根据选项一一对照分析对错即可。‎ ‎1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诗歌的情感。从诗中找出能体现诗人情感的一些词,如这首诗以秦筝为题作歌写送别,“苦”,概括了秦筝声调的特色,诗中由秦筝声引起惆怅别情。又如“秦筝声音最苦”、“怨调慢声”、“闻之酒醒泪如雨”、“秦声悲兮”等,通过对秦筝的描写,渲染了凄怆愁苦的离别氛围,借秦筝传达出悲苦不忍别离的心情等。‎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 18 -‎ ‎(1)在《归去来兮辞》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语双关地表达了自己原本就无心于官场的心志。‎ ‎(2)王勃《滕王阁序》中,描写水天相接,浑然天成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陈情表》中作者以乌鸟反哺作比来引出自己上书目的的一句是:“____________。”‎ ‎【答案】 (1). 云无心以出岫 (2). 鸟倦飞而知还 (3). 落霞与孤鹜齐飞 (4). 秋水共长天一色 (5). 愿乞终养 ‎【解析】试题分析: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岫”“倦”“鹜”“乞”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第Ⅱ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 ‎17.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话的使用,全部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相较于享誉中外的佛教圣地九华山,紫蓬山似乎名不见经传,但谁又能想到,历史上,它曾是淮军将领的摇篮。‎ ‎②成功必须经历风雨,没有人能一步踏上最高层。霍金的人生可谓五风十雨,但历经苦难的他终获成功。‎ ‎③施耐庵在《水浒传》中,描写英雄武松打死老虎后不是余勇可贾,而是使尽了气力,手脚也酥软了。‎ ‎④俄罗斯总统专机在途经瑞士领空时,曾遭到该国三架战机的包围拦截,并在几分钟内被抵近跟踪,场面云谲波诡,险象环生。‎ ‎⑤有媒体称,印度对中国阻止其加入核供应国集团的指责显得目光如炬,这只会给世界留下“情绪化”且“缺乏战略性”的负面印象。‎ ‎⑥关闭核电站必然要留下大量核废料,既要关闭核电站,又不愿把核废料存在自己的家园,这个死结使得德国反核能运动进退维谷。‎ A. ②④⑤ B. ①③⑥ C. ②③⑤ D. ①④⑥‎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 名不见经传:名字在古籍中没有记载。指人或事物没有什么名气。使用正确;‎ 五风十雨:形容风调雨顺,是太平盛世的吉祥征兆。此处望文生义;‎ - 18 -‎ 余勇可贾:还有剩余力量可以使出来,此处使用正确;‎ ‎.....................‎ 目光如炬:眼光像火炬那样亮,形容见识远大。不合语境;‎ 进退维谷:进退两难。使用正确。‎ ‎1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一带一路”“亚投行”越来越为人们所熟知,中国提出的这些倡议不仅对全球和区域发展都有利,而且对中国自身发展有利。‎ B. 给学区房降温,关键在于教育公平起决定作用,要深入推进教育改革,合理分配教育资源,优化学校布局,缩小学校之间教育质量和理念的差距。‎ C. 《记住乡愁》以浓厚的文化内涵、丰富而平实的情感、感人的中国故事,受到海内外观众的一致好评,被誉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接地气的精品力作”。‎ D. 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人们的诉求实现了从生存到生态、从温饱到环保,美好的生态环境是大家都受益的公共产品,是最公平、最普惠的大众福祉。‎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病。A项,递进失当,“不仅……和“而且……”后的内容应互换。B项,句式杂糅,“关键在于教育公平起决定作用”杂糅,可删掉“关键在于”。D项,成分残缺,“实现”缺少宾语中心语,可在“环保”后加上“的转变。”‎ ‎19.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开赛在即,各国球员都在秣马厉兵,觊觎桂冠。‎ B. 母亲记挂我,对我上周的微恙念念不忘,多次打电话询问情况。‎ C. 这次校庆承蒙贵公司慷慨解囊,不胜感激,略备小酌以表谢意。‎ D. 昨晚自习,我在教室不慎丢失一本书,如有拾获,请从速交还。‎ - 18 -‎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运用的准确、得体。A项,“觊觎”,希望得到(不应该得到的东西)。感情色彩不当。B项,“微恙”,书面语,小病。不合语境。D项,“从速”,抓紧时间,赶紧(做某事)。语气是命令式的,不合语境。‎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语言的形式之所以是美的,是因为它有整齐的美、抑扬的美、回环的美。这些美都是音乐所具备的,所以①________。在音乐理论中,有所谓“音乐的语言”;在语言形式美的理论中,②______。音乐和语言不是一回事,但是二者之间有一个共同点:③_______,声音和谐了就美,不和谐就不美。整齐、抑扬、回环,都是为了达到和谐的美。‎ ‎【答案】 (1). 语言的形式美也是语言的音乐美 (2). 也应该有所谓“语言的音乐” (3). 音乐和语言都是靠声音来表现的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根据文意填空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如第①空注意前文“这些美都是音乐所具备的”,第②空注意后面的“音乐和语言”,第③空注意后文“声音和谐了就美”。‎ ‎21. 下面是“微信公众号系统答题功能”流程示意图,请根据该示意图写一段话,要求内容得当,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5个字。‎ ‎【答案】系统从缓存中读取相关数据,判断答题是否最后一题。如果是最后一题,则清空缓存,提示信息,退出答题系统;反之,继续提取下一题,同时答题序号自动增加,并重新进行判断。‎ - 18 -‎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情景扩写的能力。图文转换的题型主要以下几种:描述内容,拟标题,品寓意。本题要求的是描述内容,和提出建议。描述内容要求做到客观、全面,即把所呈现内容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说明。考生解答此题,抓住 “微信公众号系统答题功能”主题,结合表格内容,注意箭头方向,将这些信息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述出来即可。‎ 四、写作 ‎22.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删除我经历过的任何一个瞬间,我都不能成为今天的自己。‎ ‎【答案】二手时间 ‎“当我写作的时候,我一天常常要花三至四个小时与人交流。我不用笔记录,我用录音带。”‎ 八十六岁的阿列克谢耶维奇站在讲台前,与中国读者分享她创作《二手时间》的经历,讲至此处,她稍稍停顿了一下。‎ 一个作家与一支笔,那是会产生化学反应的。在文字的排布与词语的筛选中,倾向性便出现了。而录音带不同,那沉默的长方形匣子,一言不发地记录下所有发生的瞬间,细小至一次咳嗽,一声叹息,于是,完整的不加任何人为篡改的原始情感便呈现出来。‎ 一个人站在时间里,时间带动空间,夹杂着这世间所有好的坏的快乐的痛苦的万千种事物经过他,任何一次经过都或多或少地留下了一些痕迹。只是有些显露无疑,有些擅长潜伏,有些刻骨铭心,有些只像蝴蝶扇了扇翅膀,一会儿便被埋进记忆的深处。所以物才得以成物,人才得以成人,携带着所有过去的痕迹,才是那个完整的个体。‎ 阿列克谢耶维奇的野心便是向读者呈现出那些完整的人。在每个人单独的讲述之中,我们可以看见俄罗斯命运的起伏在他们身上碾过,留下的哪怕是最为细小的痕迹,都被清晰地记录下来,所以他们成为自己,他们的人格与尊严因此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尊重。‎ 人所有的经历过的瞬间锻造出了这个人,国又何尝不是呢?‎ ‎《二手时间》便是阿列克谢耶维奇以人为介质,对国家命运之痕的一次记录。‎ 俄罗斯民族的血液里流淌着的本该是音乐家、文学家、哲学家的血液,可是什么使他们现在在街头做小贩、鞋匠,甚至小偷?阿列克谢耶维奇试图记录在苏联解体的二十年间,国家命运的变迁。谁都有过希冀自己的民族历史辉煌的期盼,但是,当国家生病了,民族陷入沼泽,阿列克谢耶维奇没有选择遗忘,而是选择了记录。因为她深深明白,是国家动荡的命运铸就了今日俄罗斯民族坚毅的性格,若剜去这些伤痕,俄罗斯便不足以成为俄罗斯。‎ - 18 -‎ 每一次命运的刻痕都该被记住。如果选择忘记,便是背叛自我的开始。‎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名言警句类材料作文。名言警句材料作文的审题,一般要注意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捕捉关键语句。新材料作文一般由材料和要求组成,关键语或出现在材料中,或设置在要求里,抓住这些关键语就可以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及命题意图。新材料作文中的关键语往往是命题者在陈述对象、突出中心时特别强调或反复出现的词句,是命题者或材料中有关评议性语言,它往往透露出命题者的情感倾向,考生只要留心揣摩不难窥出其中端倪。2.注意由表及里。抓名言警句的关键词句,结合社会时代背景解读名言警句,由表及里把握名言警句中所蕴含的哲理,及其隐含义,挖掘出喻意。 3.善于由此及彼。在名言警句隐含义的范围内,由此及彼,结合社会现实多角度立意。‎ 点睛: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广泛上来说就是有意义,向人们揭示一定的道理的话,名人所说的谚语、格言等都可以叫名言警句。这类新材料作文,命题者往往提供与写作者道德修养或学习生活的某一方面紧密相关的名言警句(一句一段或几句几段)作为作文题,审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给予的名言或话语的深刻含意。名言警句富含深邃的哲理,其含义往往是含而不露,具有很强的隐喻性或象征性。如果就事论事,就只能触及皮毛,得到一个肤浅的认识,想要渗透其中深层的哲理,就要善于由表及里,深入挖掘内在含义,从中悟出与生活相关的道理,构思时可就人生的某一个侧面写出自己的哲理思考,行文时可巧借意象作为载体以形象说理,以此作为立论的切入点。比如,2010年高考山东卷:“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列夫·托尔斯泰。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这道作文题所给材料就是一句名言,审题时抓住名言中的关键词“光明和阴影”,从中悟出“光明”的比喻义“正义的或有希望的”,“阴影”的比喻义“心理上不够开朗乐观,感到压力缠身;还指心灵与修养方面的弱点或不顺利的生活境遇等,如人生的逆境、挫折等”。由此入手,该材料作文就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立意了。 如果是多则名言警句,审题时要善于全面准确,从不同的名言警句中挖掘其内在的相同点,在相同之处立意;也可以“抓住一点,不及其余”从中选择一个角度立意。‎ - 18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