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3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高考语文读历览前贤国与家披文入情悟精华6阅读技法“三读法”快速读懂高考传记文言文教师用书 (1)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历览前贤国与家,披文入情悟精华 如何在紧张的考场上快速读懂一篇文言文,解答好题目?有没有一些实用的快速的简便 的方法?近年来全国卷所选考的文言文的体裁大多是人物传记。人物传记以写人为中心,通 过人物的言行和典型事例来突出人物的品行和才能,赞扬人物的精神品质,弘扬正气,贬斥 邪恶。这类文言文以叙述为主,议论较少,篇幅短小,语言精练简洁。阅读人物传记类文言 文,要根据写人记事的特点,建立模板意识,采用分步骤、分层次的阅读方法。现将一种切 实有效的人物传记文言文阅读方法——“三读法”介绍如下: 一、读文技巧 第一步:初读文本,圈点勾画,以“词”疏意 为了快速读懂文言文,我们可以采取圈画关键词的方法。那么,圈画什么?怎么圈画呢? 人物传记大多以时间为线索来记述人物在某地所任官职、所做事情,因此,可以圈点勾 画时间、地点、官职等词语,大体了解文章思路,了解人物经历及事件大概。 第二步:再读文本,梳理内容,以“文”会意 读文章最怕断章取义,读文言文也不例外。再读时,要结合尾注、题目,综观总览,上 下贯通,这一点就传记类文言文而言,力求对传记中的人物各个时期的生活和事件的大体脉 络心中有数。具体需要: 一是知人。传记文的写作对象就是人。知人,就是要掌握文中所写之人。具体地说,文 章主要人物是谁,经历了哪些事件,有哪些性格特征;次要人物有哪些,和主人公之间有什 么关系等。 二是明事。史传文记叙人物,用笔简约,往往几句话就是一个事件、一段经历。事件往 往是随着其官职、时间、地点、与其交往的人的改变而改变。因此,再次阅读时,结合第一 步圈点勾画的地方,尤其要注意官职名、年号名、地名、人名等的变化,理清人物的活动脉 络,掌握人物所做事情。 三是辨理。所谓辨理,就是要分析作者借助所叙之事,对人物作出怎样的评价,表现了 什么人物怎样的品质或说明了什么道理。这其实就是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所谓 “理”,有的是作者明说的,即作者通过议论表现自己的观点态度;有的是借人物之口表达 作者的看法,更多的是在叙事之中透露的,这就需要“辨理”。 第三步:借助概括分析题选项,筛选信息,以“题”悟意 文言文概括分析题的四个选项,基本上是按文章行文的先后顺序设置的,即每个选项对 应的是文章的一个层次。在读文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生僻的、难懂的字词造成阅读障碍,从而 造成阅读“卡壳”,此时可先读概括分析题的四个选项,将每个选项中的每句话在原文中找 到对应,通过一一比对,既可以破解一些难懂的字词,快速疏通文意,又为解答概括分析题 找到了信息比对区间,为准确解题找到了依据。虽然其中有一个错误项在里面,但我们姑且 把它当作正确项去看。提前看问题,对于理解文言文,读懂文言文,是很有帮助的。 二、读文示范 试题原文 读文过程 (2017·高考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文后各题。 赵憙字伯阳,南阳宛人也。少有节操。 从兄为人所杀,无子,憙年十五,常思报之。 乃挟兵结客,后遂往复仇。而仇家皆疾病, 无相距者。憙以因疾报杀,非仁者心,且释 之而去。顾谓仇曰:“尔曹若健,远相避也。” 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 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 义著名愿得降之更始乃征憙。憙年未二十, 既引见,即除为郎中,行偏将军事,使诣舞 阴,而李氏遂降。光武破寻、邑,憙被创, 有战劳,还拜中郎将,封勇功侯。邓奉反于 南阳,憙素与奉善,数遗书切责之,而谗者 因言憙与奉合谋,帝以为疑。及奉败,帝得 憙书,乃惊曰:“赵憙真长者也。”后拜怀 令。大姓李子春先为琅邪相,豪猾并兼,为 人所患。憙下车..,闻其二孙杀人事未发觉, 即穷诘其奸,收考..子春,二孙自杀。京师为 请者数十,终不听。时赵王良疾病将终,车. 驾.亲临王,问所欲言。王曰:“素与李子春 厚,今犯罪,怀令赵憙欲杀之,愿乞其命。” 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 王无复言。其年,迁憙平原太守。时平原多 盗贼,憙与诸郡讨捕,斩其渠帅,余党当坐 者数千人。憙上言:“恶恶止其身,可一切 徙京师..近郡。”帝从之,乃悉移置颍川、陈 留。于是擢举义行,诛锄奸恶。后青州大蝗, 侵入平原界辄死,岁屡有年,百姓歌之。二 第一步:初读文本,圈点勾画,以“词” 疏意 请用双曲线标出表示时间、地点、官职 的词语,了解主人公赵憙的人生经历。 第二步:再读文本,梳理内容,以“文” 会意 根据勾画圈点的时间、地点、官职等词, 梳理以下内容: 1.知人明事:梳理主人公的经历 年十五:常思报之。 随后:后遂往复仇。而仇家皆疾病,无相距 者。憙以因疾报杀,非仁者心,且释之而去。 年未二十:即除为郎中,行偏将军事,使诣 舞阴。 光武破寻、邑:憙被创,有战劳,还拜中郎 将,封勇功侯。 后拜怀令:闻其二孙杀人事未发觉,即穷诘 其奸,收考子春,二孙自杀。 迁憙平原太守:时平原多盗贼,憙与诸郡讨 捕,斩其渠帅,余党当坐者数千人;后青州 大蝗,侵入平原界辄死,岁屡有年,百姓歌 之。 二十七年:拜太尉,赐爵关内侯。 时南单于称臣,乌桓、鲜卑并来入朝:典边 事。 建初五年:憙疾病,帝亲幸视。及薨,车驾 往临吊。时年八十四。谥曰正侯。 2.辨理 结合赵憙的所作所为,概括其品质(用自己的 十七年,拜太尉,赐爵关内侯。时南单于称 臣,乌桓、鲜卑并来入朝,帝令憙典边事, 思为久长规。建初五年,憙疾病,帝亲幸视。 及薨,车驾往临吊。时年八十四。谥曰正侯。 (节选自《后汉书·赵憙传》) 话概括):耿直磊落,为人光明正大;忠于朝 廷;忠于职守。 第三步:借助概括分析题选项,筛选信 息,以“题”悟意 第 3 题题干是“概括和分析”,再看每 一选项,前面是概括,后面是分析。以 C 项 为例:“赵憙制止祸患,大力推崇义行。他 担任平原太守时,诛杀盗贼首领,但对待余 党却能区别处理,只是将他们迁往异地,并 教导他们应该弃恶从善。”这是对“其年” 到“诛锄奸恶”部分的总结。“诛杀盗贼首 领”对应“憙与诸郡讨捕,斩其渠帅”句, 因此可以“悟”出“斩其渠帅”的意思;“但 对待余党却能区别处理,只是将他们迁往异 地”对应他处置“余党”的相关内容。 请借助下面第 3 题 A、B、D 选项尝试用 此方法阅读文本,看看能帮你疏通哪些读文 障碍,继而判定各个选项的正误。 三、真题再做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 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 B.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 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 C.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 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 D.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 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 解析:选 A。解答客观型文言断句题,要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辨析断句正误。具体作答时 可先排除选项中完全相同的断句点,然后对有区别的断句点进行对比分析。如“不肯云”与 “不肯/云”,“不肯”是说李氏不愿意投降,“云”是说话的标志,下文是李氏的话,显然 “不肯云”的断法不合情理,由此排除 B、C 两项;“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与“闻 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憙”即“赵憙”,从意思上来看,赵憙是赵氏的孤孙,“孤 孙憙”中间不应断开,由此排除 D 项。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下车,古代可以代指新任官吏就职,后来又常用“下车伊始”表示官吏初到任所。 B.收考,指先行将嫌犯拘捕关进监狱,然后再作考察,进行犯罪事实的取证工作。 C.车驾,原指帝王所乘的车,有时因不能直接称呼帝王,于是又可用作帝王的代称。 D.京师,古代指国家的都城,《三国演义》中就经常提到“京师”,现代泛指首都。 解析:选 B。结合文意和积累的文化知识来解题,逐一审读选项,从而发现对古代文化知识 解读不准确之处。B 项,“然后再作考察,进行犯罪事实的取证工作”错,这是对“考”字 的误解,这里的“考”通“拷”,是“拷问”之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赵憙耿直磊落,为人光明正大。他自小有节操,从兄被害,为给从兄报仇,他有备而往, 但知道仇家患病后,不愿乘人之困,因而暂时放过仇家。 B.赵憙忠于朝廷,除恶得到支持。他虽与邓奉友善,但屡次谴责邓谋反,最终受到皇上赞 赏。担任怀令时,坚持诛杀李子春,皇上也拒绝了赵王求情。 C.赵憙制止祸患,大力推崇义行。他担任平原太守时,诛杀盗贼首领,但对待余党却能区 别处理,只是将他们迁往异地,并教导他们应该弃恶从善。 D.赵憙忠于职守,身后深享哀荣。他官拜太尉时,南单于称臣,乌桓等来朝,于是受命对 边事作长久规划。他患病去世期间,皇上亲自前往慰问吊唁。 解析:选 C。解答本题,可采用题文对照的方式,将选项内容与原文内容相对照,发现不对 应的地方。C 项,“并教导他们应该弃恶从善”错,从文中来看,只是把这些人“移置颍川、 陈留”,并没有教导他们应该弃恶从善。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王无复言。 译文: (2)后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辄死,岁屡有年,百姓歌之。 译文: 解析:在弄懂大意的基础上,按照直译的要求逐字对译,然后通读,看句意是否通顺。特别 要注意关键实词的翻译,如(1)中的“奉(奉行)”“枉(违犯)”“欲(要求)”等,(2)中的“蝗 (出现蝗灾)”“有年(丰收)”“歌(歌颂)”等。 答案:(1)皇上说:“官吏奉行法典,律令是不可违犯的,再说说其他要求。”赵王没有再 说话。 (2)后来青州出现蝗灾,蝗虫进入平原地界就死去,连年丰收,百姓歌颂。 赵憙字伯阳,是南阳宛县人。年轻时有节操。堂兄被人杀害,没有儿子,赵憙十五岁, 时常想着报仇。于是他带着兵器约好朋友,后来终于前去报仇。但仇人们全都生病了,没有 人抵抗。赵憙认为趁别人生病报仇杀人,不是仁爱的人所应做的事,就暂且放他们离开了。 他看着仇人们说:“你们如果病好了,就远远地躲开。”更始帝即位,舞阴的大户人家李氏占 据县城不肯投降,更始帝派柱天将军李宝去招降他们,李氏不肯投降,说:“听说宛县赵氏 有个独孙子赵憙,以信义闻名,我愿意向他投降。”更始帝于是召见赵憙。赵憙年纪不到二 十岁,被引见后,随即被任命为郎中,代理偏将军事务,派他去舞阴,李氏就投降了。光武 打败王寻、王邑时,赵憙受伤,有战功,回朝后被任命为中郎将,被封为勇功侯。邓奉在南 阳造反,赵憙一向与邓奉交好,几次写信严厉斥责他,而造谣的人就说赵憙与邓奉合谋,皇 帝怀疑这件事。等到邓奉失败,皇帝搜查到赵憙写给邓奉的书信,于是惊讶地说:“赵憙真 是有道德的人啊。”后来被封为怀令。大户人家李子春先前担任琅邪相,强横而狡猾,百姓 害怕他。赵憙刚到任,听说他的两个孙子杀人的事没有被揭发,立即追查他们的恶行,逮捕 拷问李子春,他的两个孙子自杀。京城中替李子春说情的有几十人,最终赵憙没有听从。当 时赵王刘良生病将死,皇上亲自去看望赵王,问他想说什么。赵王说:“我平素与李子春交 情深厚,如今他犯了罪,怀县县令赵憙想杀他,希望能留住他的性命。”皇上说:“官吏奉行 法典,律令是不可违犯的,再说说其他要求。”赵王没有再说话。这一年,赵憙升迁为平原 太守。当时平原有许多盗贼,赵憙与各郡一起声讨追捕,斩杀他们的头领,余党应判罪的有 几千人。赵憙上书说:“惩罚坏人应只限于他本人,可将这些人全部搬迁到京城附近的郡。” 皇帝听从了他的建议,于是将这些人都转移安置在颍川、陈留。于是提拔荐举有义行的人, 诛杀铲除奸恶的人。后来青州出现蝗灾,蝗虫进入平原地界就死去,连年丰收,百姓歌颂。 二十七年,拜任太尉,赐予关内侯的爵位。当时南单于降服,乌桓、鲜卑一起来朝拜,皇帝 命令赵憙主管边塞事务,考虑作长远打算。建初五年,赵憙生病,皇帝亲自前去探视。等到 他病逝,皇帝亲自去吊祭。享年八十四岁。谥号正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