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3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散文阅读作业(1)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散文阅读 作业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5分) 田埂上的野花芳草 李汉荣 那天,我独自到郊外田野游逛,时值初夏,油菜正在结籽,小麦开始灌浆,田埂上花草繁密,清香扑鼻。一丛丛、一团团、一簇簇,它们全神贯注地沉浸于自己的小小心事,酝酿着田园诗意,精心构思着代代相传的古老乡土艺术。一些性急的野花已捧出了成熟的小果果,我采了几样放进嘴里,有的纯甜味,有的微甜带涩,有的不甜只涩,有的很苦涩。我当然不能埋怨它们不可口,压根儿它们开花结果就不是为了让我吃。它们是为了延续自己的生命而保存种子。它们自私吗?不,一点也不自私,它们没有丝毫的私心,也许它们本来无心,若说有心,那也是草木之心,草木之心者,天地之心也。它们延续了自己的生命,也就延续了土地的春天,同时也就延续了蝴蝶的舞蹈事业和蜜蜂的酿造事业,延续了鸟儿们飞翔和歌唱的事业。这样,其实也就延续了田园的美景,延续了人类的审美体验。 在公元前的周朝和春秋时代,我们的先人在原野一边耕种,一边吟唱,顺手拈来,脱口而出,就把身边手头的植物作为赋比兴的素材,唱进了风雅颂,在《诗经》三百余篇诗里,保存着上古植物的芬芳、露水和摇曳的身姿。沿着诗的线索,沿着田园的阡陌,一路走来了陶渊明、孟浩然、王维、杨万里……簇拥在他们身边脚下,摇曳在他们视线里的,都是这些朴素的野花芳草。兴许,他们还曾一次次俯下身子,爱怜地抚摸过它们,有时,就坐在地上,长久地凝视着它们,为它们纯真的容颜、纯真的美,而久久沉浸,在这种单纯的沉浸里,他们触摸到了天地的空灵之心,也发现了自己的诗人之心。于是,他们捧出一首首饱含情感之露和灵思之美的诗,献给自然,献给原野,献给这些美好的植物,其实是献给了从大地上一茬茬走过的岁月,献给了一代代人类之心。 我看着阡陌上可爱的植物们,内心涌起了很深很浓的感情,对这些野花芳草们充满了由衷尊敬。它们从远古一路走来,万古千秋,它们小心地保管着怀里的种子,小心地捧着手里的露水;万古千秋,它们没有将内心的秘密丢失,没有将手中的宝石打碎。它们完好地保存了大地的景色,维护着田园的诗意。它们是大自然的忠诚卫士,是田园诗的坚贞传人。即使时间走到现代,文明已经离不开钢筋塑料水泥,它们也断然拒绝向非诗的生活方式投降,在僵硬的逻辑之外,依旧坚持着温婉的情思和纯真的古典品质。瞧,此刻,我身旁这些花草,它们手中捧着的,仍是《诗经》里的露水,仍是陶渊明的种子,仍是孟浩然的气息。我就想,我们手里也曾有过不少好东西,但是,一路上被我们有意无意地丢失了、摔碎了多少? 我长久地望着这些温柔的植物们,想起那些关于地球毁灭、动植物灭绝的不详预言和恐怖电影,想起我们充满忧患和灾变的地球,内心产生了深深的忧郁和恐惧,对“灭绝” 则是十万八千个不愿意!不说别的,就凭眼前这些温存、美好的植物,这些从上古时代启程,揣着《诗经》的露水,沿着唐诗和宋词的纵横阡陌,一路千辛万苦走来的野花芳草,这个世界就不该灭绝,而应该千秋万世延续。是的,我们必须将纯真之美坚持下去,将自然之诗捍卫到底。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我听见,在南山之南,在田园远处,亲爱的陶渊明大哥,正向我招手、吟啸……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第一段写“我”品尝了一些野果,味道各不相同,这引发了“我”对这些植物生命意义的感叹,并引起了下文对田园文化的思索。 B.从《诗经》到陶渊明,再到盛唐的山水田园派,中国诗歌里始终摇曳着朴素的植物的身姿,它们触发了诗人的情感和灵思。 C.本文描写了“我”深爱的田埂上的野花芳草,又描写了充满忧患和灾变的地球,形成对比,引发人们反思,深化主题。 D.结尾的“亲爱的陶渊明大哥”一句看似调侃,其实是作者借此表达对纯真之美和自然之诗亲近、认同以及坚守的态度。 解析:选C 文中没有“描写”充满忧患和灾变的地球,只是“想起”。 2.野花芳草们被“由衷尊敬”的原因主要有哪两个方面?请概括并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答: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本题题干已经明确要求从“两个方面”分析野花芳草们被“由衷尊敬”的原因,所以在答题时可以从野花芳草们的外在和内在两方面考虑。外在方面可从自然(环境、物质等)的角度考虑:第一段中的“为了延续自己的生命而保存种子”“延续了土地的春天”“延续了田园的美景”;第三段中的“它们完好地保存了大地的景色”可作为答题的依据。内在方面可从文化(人文、精神、文明等)的角度考虑:第二段它们被历代诗人吟咏过,留下了一首首饱含情感和灵思的诗;第三段中的“即使时间走到现代……依旧坚持着温婉的情思和纯真的古典品质”可作为答题依据。 参考答案:①自然(环境、物质等)方面:完好地保存了种子,延续了大地的春天,延续了田园的美景。②文化(人文、精神、文明等)方面:被历代诗人吟咏过,留下了饱含情感和灵思的诗歌,坚持着温婉的情思和纯真的古典品质。 3.这篇散文充满诗意,请结合全文加以赏析。(6分) 答: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语言特色、表达技巧的能力。题干中“充满诗意”是关键词,作答时可以从语言特色、表达技巧等角度进行分析。文章中作者运用修辞以及生动形象的语言为读者描绘了一幅美景,而选取的描写对象是野花芳草,作者通过细腻的笔法、充沛的情感让文章有诗一般的意境,使读者身临其境。此外,作者从野花芳草写起,进而写到中国的田园诗,把读者领进了诗的国度,让读者感受到浓浓的诗意。 参考答案:①作者用词优美、典雅,且多用修辞,语言生动形象,使文章具有诗一般的意境和美感。②作者写野花芳草重在抒情,语言细腻,感情充沛,富有感染力,使文章具有诗一般的抒情性。③作者从野花芳草写到中国的田园诗,让读者感受到浓浓的诗意。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5分) 你就这样把草原交给了我 艾 平 在我六岁的那一天,我亲爱的老祖母,你把我举在马背上,我的腿够不到马镫,你就用红缎子把我捆在马鞍子上。你手牵着马缰绳在前面走,一连走了三个屯子,带我拜见了三个可靠的人。你说的话,现在每一次想起来,总是忍不住流泪。 “我把这没有阿爸的孩子交给他的好叔叔了,请你教给他套马的本领吧!”“我把这没有阿爸的孩子交给他的好舅舅了,请你教给他养牛的手艺吧!”“我把这没有阿爸的孩子交给他的好姑父了,请你教他当一个勇敢的男人吧!”…… 我一直记得那个早上,我闻到了你锅里喷香的奶茶味,睁了睁眼睛,又闭上。你把我拎出蒙古包,一直带到牛圈里。你两腿夹着奶桶挤牛奶,让我去把半个月大的小牛犊抱过来撞撞奶。 那小牛犊抻开四条腿跑,我追上它,却拦不住它,我拦住了它,却抱不住它,我抱住了它,却抱不走它……你把小牛犊撒在草原上,让我每天去抓抱,直到我把小牛犊抱到母牛的身底下。 你把羊群交给了我,一遍遍嘱咐我:“遇到事情不要慌。那几头大肚子的母羊要生,你就远远地看着它。如果遇上难产的母羊,你就慢慢地帮着它。” 阳光温暖。我看见一头母羊正在分娩,我按着你教给的办法,果然一头湿漉漉的小羊羔就在我的手里诞生了。不一会儿,又有一只母羊生出了一只黑脑袋瓜的小羊羔。 我正想把羊群拢起来往回走,发现一只小个子母羊也有了生产的迹象。也许是头一次生产,它显得十分惊慌。天色暗下去,老鹰出现了,它闻到了母羊生产的血腥味,在羊群边上盘旋着。我的耐心变成了急躁。当我使着劲把小羊羔从小个子母羊的身体里拽出来的时候,母羊的子宫被我给拽脱落了。 当我急吼吼地求助你的时候,你不慌不忙,轻轻地托起母羊的子宫,用温水冲洗干净,一点点送回母羊的腹腔。你又令我提起母羊的后腿,往下顿了几下,还在母羊的下腰处系上了一条皮带,然后把母羊放在蒙古包里照看了一夜。第二天,那小个子母羊就像一切都没有发生过那样开始吃草了。 你两天没有给我一个笑脸,第三天,你告诉我,好牧人是会跟草原说话的人。牲畜冷了,你也知道冷;牲畜饿了,你也知道饿;牲畜疼了,你也知道疼……你说牛儿羊儿和我一样,都是草原的孩子。 那个冬天的雪花好大。早上一推开包门,我就看到了那只灰色的大母狼。它离我们的蒙古包不到五十米,面向我们趴着,一动不动。 我急忙翻身上马,操起套马杆。我知道一出手就可以套住狼脖子。就在这时,我的肩膀被你甩出的放羊鞭击中了。你不让我去擒拿这只闯入我们家园的狼。 它掏你的马群了吗?它叼你的羔子了吗?它向你发出凶狠的吼叫了吗? 你告诉我这条狼不是来祸害人的,它肯定是遇到难处了。 你拎着一块羊腿肉,走到离那只狼五六米远的地方,把羊腿肉往狼跟前一扔,可那狼没有动。 “嗥……嗥……”,直到夜晚,那条狼终于发出了非常微弱的叫声,甚至你拴在羊圈前的牧羊犬都没有被惊动。突然,我听见狼微弱的叫声被放大了不知多少倍,“嗥……嗥……嗥……”,那声音凄厉又高亢,打破了寂静的夜空。我定神一看,啊?竟是你,我的老祖母,你在帮着那狼大声地叫着! 母狼的伙伴听到了呼救声,赶来了。那母狼把头低向身旁的草丛,叼起一只小狼崽。接着,每一条狼都叼起一只小狼崽,飞快地离开了。原来,那母狼是为了守护身底下刚刚出生的孩子。它冒死从早晨坚持到夜晚,才敢召唤同伴来救助。 事实证明你说的对,这群狼的家就在周围的草场上,而我们的畜群却不曾被袭击。 我亲爱的老祖母,你就这样把草原交给了我。 (选自2017年7月16日《文汇报》,有删改)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前两段回忆老祖母带“我”去拜见三个可靠的人时的情形,透露出“我”的身世之苦,也表现了老祖母为了教育“我”而煞费苦心。 B.文章对老祖母训练“我”抓抱小牛犊的描写,既形象又传神,生动地展现了“我”一步一步成为一名臂力强壮的小牧童的艰难经历。 C.“我”在给小个子母羊接生时,由于急躁竟然给它造成极大伤害,老祖母不但没有怪罪“我”,还耐心教导“我”要体会牲畜的冷饿病痛等。 D.老祖母阻止“我”伤害母狼、试探母狼、帮母狼呼唤同伴等细节描写,表现了老祖母善待生灵的思想,也突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主题。 解析:选C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老祖母不但没有怪罪‘我’”错,文中说老祖母“两天没有给我一个笑脸”。 5.画线部分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答: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结构的能力。分析画线部分的作用,可以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入手。内容方面,画线部分紧扣标题中的“就这样”,写老祖母是怎样“把草原交给了我”的,她教育“我”如何做一名好牧人,突出了文章主题。结构方面,画线部分位于文章中间,上承“我”给小个子母羊鲁莽接生,下启老祖母帮母狼渡过难关,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参考答案:①内容上,紧扣主题。作者以“好牧人是会跟草原说话的人”“牛儿羊儿和我一样,都是草原的孩子”表现老祖母是如何教育“我”作为草原的儿女要学会与草原上的所有生物和平共处、患难与共的。②结构上,承上启下。既是对前面“我”给小个子母羊鲁莽接生的教训的总结,也为后文老祖母帮母狼渡过难关作铺垫。 6.文章以“你就这样把草原交给了我”为标题有什么妙处?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6分) 答: 解析: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可以从内容、结构、艺术效果等方面来分析标题。内容上,标题由三部分组成,即“你”“就这样”“把草原交给了我”,联系文章内容即可看出标题凸显了后代继承前辈与草原的相处之道的主旨。结构上,联系文章具体内容分析可知,文章是围绕“就这样”展开的,并用多个实例展示了老祖母是如何教育“我”与草原生灵相处的,所以说标题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起着统领全文的作用。艺术效果上,标题中的“就这样”,设置了悬念,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参考答案:①内容上,标题中“你”指老祖母,象征牧人的前辈,“我”是老祖母的孙子,象征牧人的后代,标题表明牧人的后代从前辈那里继承了与草原的相处之道,凸显了文章主旨。②结构上,标题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起到统领全文的作用。③艺术效果上,标题中的“就这样”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引人遐想。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