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

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21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本题共3小题,9分)‎ 提笔忘字 ‎ 日前美国《洛杉矶时报》的一则报道一石激起千层浪:“由于使用拼音发手机短信及电脑打字正在取代拥有数千年传统的一笔一画汉字书写,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记得如何用笔书写汉字。”‎ ‎ 显然“提笔忘字”不是个别现象,否则也不会吸引国内外诸多媒体纷纷发表报道和评论。虽然现在用得着手写的地方越来越少,但在偶尔出现需要的时候,如写个便条,填个表格,答个试卷等等,“提笔忘字”却并非偶尔。此时,人们的解决之道颇为典型:不再去翻新华字典,而是掏出手机按几个按键,用拼音打出忘了的字。“键盘依赖症”,就是这样活灵活现。‎ ‎ 其实自从选择了现代化发展之路,汉字手写被更为高效和标准的键盘输入所替代就是必然结果。御牛耕地,烧火做饭,这些中国人千百年来赖以糊口吃饭的基本技能,都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生存和生活技能的更新换代,是人类文明逐渐进步的伴随现象,这是生产力不断上升的结果,是历史的必然。然而,对于汉字书写的淡忘,却绝对是中华文化——至少是传统文化的衰退。‎ ‎ 相对于其他生存和生活技能,汉字书写还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因为中国文化之精髓就寄托在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的手脑配合之中。这是汉字区别于其他字母类文字的地方,也是台湾地区力主要把繁体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的原因之一。倘若大部分中国人都不再会手书汉字,将是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国文化的重大缺失。作家王蒙曾言:“遗失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精髓与汉字原形,我们成了数典忘祖的新文盲。”‎ ‎ 可是,避免成为“新文盲”的目标绝不是一纸政令或者法律法规所能达成的。今天的人们虽然偶尔还会发出“原来你写的一手好字啊”这样的惊叹,但基本上人们已经淡忘隽秀字体所带来的荣光。因为,写一手好字已经失去了当年的实际作用,比如找到更好的工作甚至找到更好的对象;因为,写一手好字并不能与现在的办公自动化“无缝衔接”,这是实用主义的选择。所以政府不能要求人们从高效低碳的无纸化自动办公环境中返回,也不可能要求人们在打字更高效的场合必须使用手写。就像曾经的清朝,每年的木兰秋闱可以保证八旗子弟不忘骑射,但是却并不能提升哪怕是保持军队战斗力。‎ ‎ 所以,要想阻止“提笔忘字”‎ 现象的继续恶化,仅仅依靠感慨和呼吁或是一两条无法施行的法令是不够的,必须让能写一手好字重新成为实用追求,甚至让手书汉字不仅成为一项技能,更加成为一种普遍认同的美的享受──就如同现代社会节奏再快,也挡不住大家停下来喝杯茶的兴致。而我们知道,咖啡和可乐的入侵并没有让中国人遗忘飘荡千年的茶香。‎ 也许,拿起笔享受书写,比将其看作宏图重任更加轻松,更加实际。‎ 选自《科技日报》‎ ‎1.下列对“提笔忘字”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提笔忘字”反映的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再一笔一划书写汉字,而是在使用手机或电脑时用拼音进行交流的现象。‎ B.“提笔忘字”时不去翻字典,而是拿出手机用拼音打出忘记的字,这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在人们生活中普遍存在。‎ C.“提笔忘字”如果成为在大部分中国人中都普遍存在的现象,将给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华文化带来一定程度的损失。‎ D.“提笔忘字”现象可以不再恶化,但必须让能够写一手好字重新成为实用追求,更加成为一种对美的享受。‎ ‎2.下列对汉字书写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  )‎ A.汉字书写不仅是生存和生活技能,而且还寄托着中国文化之精髓,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 B.如今写一手好字已经不再令人惊叹,也失去了以此能够找到更好的工作和找更好的对象的功用。‎ C.无纸化自动办公比手写汉字更加高效,也更低碳,所以政府不能要求人们在一切场合使用手写。‎ D.“提笔忘字”较实际的解决方案是拿起笔来享受书写,正如中国人停下来喝茶,并享受茶香一样。‎ ‎3.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不符的一项是(3分)(  )‎ A.美国媒体率先发现了中国存在“提笔忘字”的现象,这一报道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纷纷报道和评论。‎ B.用键盘输入替代汉字手写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淡忘了汉字书写却表现出传统文化的衰退。‎ C.台湾地区力主要把繁体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其原因之一是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中寄托了中国文化精髓。‎ D.行政指令或法律无法避免出现数典忘祖的新文盲,正如木兰秋闱无法提升哪怕是保持军队战斗力。‎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2分)‎ 寻找翠翠 ‎ 闲坐于草亭,忽的想起翠翠,仿佛想起一个熟识的故人。‎ ‎     天碰巧落着雨。我们碰巧饮着酒。雨和酒,碰巧都易于勾起人的愁肠。碰巧是在酉水边,酉水碰巧和沈从文小说里写的一般模样。我们碰巧都是沈从文迷。‎ ‎    所有与翠翠有关的事物,碰巧在这个时刻,聚齐。‎ ‎    而翠翠,却只能隔着茫漠的时空同我们说话。翠翠很远。翠翠只生长于沈从文三十年代的小说里,穿着图案简单的衣裳。悠远的日子早已布满了旧电影似的划痕,但她的明眸不会褪色。沈从文说:“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故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故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故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平时在渡船上遇陌生人对她有所注意时,便用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生人,作成随时皆可举步逃入深山的神气,但明白了面前的人无心机后,就又从从容容的来完成任务了。”严格来说,翠翠是由所有喜欢翠翠的人集体创作的。凡是读过《边城》的人,心里都装着一个翠翠。‎ ‎    翠翠是典型的中国式梦境的产物。她容纳了民间中国对于自然、人性、爱情与生命的本质看法。或者说,翠翠是河流的另一种形式的存在。她的每一寸肌肤都是秋露和山雨凝聚成的,所以她才清明秀丽,有着透明的秉性。她是中国河流的青春写照。凡是河流可以带我们去的地方,她都可以带我们去。‎ ‎    翠翠就是这样陪着我,在湘西,一路走了好远。她是无处不在的河水和月光。我知道她不独属于我,但她总会在我最需要的时候出现。‎ ‎    ——这是《边城》以外的翠翠。沈从文不知道还有这样一个翠翠。翠翠在《边城》里,在沈从文的设计里,只属于傩送,傩送就一下子成了《边城》外许多人的共同的情敌。‎ ‎    翠翠在水边长大,像朵被一阵偶然的风吹落在山间的野花。她的父亲母亲很久以前死于一场浓烈的爱情,她却懵懂着,不知情为何物。翠翠在世俗生活的边缘,旺盛的生长着。她只能透过城里来的人来打量那个她所未知的世界,但沈从文却将她永远隔绝于世俗世界之外,斩断了她们同外部世界可能发生的联系——天保和傩送都拥有“外面的世界”,或许他们中某一个的世界会与翠翠相连,但是天保死了,傩送出走,翠翠仍然守着她的渡口,消磨着她的年华;然而,翠翠们的生命出路在哪里呢?在纯净的爱情里吗?爱情像河水一样不可捉摸,像青春一样无常和易逝。翠翠就这样面对河流、青春和爱情。‎ ‎《边城》真正煽情之处,是翠翠的等待。翠翠的等待就是整部作品的高潮。也可以说,前面所有的故事,都只是一个交代,翠翠的执著而且执拗的等待,才是作品的核心。但是故事恰好就在这里戛然而止了,读者会根据自己的人生取向做出自己的抉择和判断,沈从文一句也没有多写,只有轻描淡写的几句:“‎ 到了冬天,那个坍塌了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那个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来的年轻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会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美丽的翠翠,就这样将期望抛向未可知的远方。她实在不该在遥遥无期的等待中耗尽自己的一生,她蓬勃健美的生命不该有这样的结局。也许,在某个“明天”,翠翠会突然看见傩送风尘仆仆的微笑,重又出现在岸头。但是我们仍不妨做一个残酷的假设——傩送从此远行,心中装着他的翠翠,梦里想着他的翠翠,走遍天涯,却永不归来。而翠翠,则同渡口一同老去。这样,翠翠的一生,因为爱而不完整;另一方面,对爱的忠贞又使她的生命比任何一个人都要完整。翠翠于是成了沈从文为我们造的一个断臂的女神。‎ 然而,这一切即使是梦想,也来得太迟了。翠翠被时间裹挟着,像傩送一样一去不回头了。傩送和翠翠分别在时间和空间上远离着我们。翠翠如蓝印花布一样纯朴的背景,带着湿润的乡土气息,消失在时间深处了。‎ 坐在草亭里想念翠翠,翠翠既远且近。雨还在下,河面上是一片烟,天气越来越寒凉。酒还在饮,身子却越来越暖。野渡无人,视野里有浓有淡。浓的是水边的青石,怪兽般长满绿毛;淡的是若有若无的远山,以及山脚下的江水。一幅典型的中国式风景。遂想起沈从文的一句话:“一切总永远那么静寂,所有的人每个日子都在这种不可开窍的单纯寂寞里过去。”当然,翠翠也在其中。想起她的爱,她悠长的等待,想哭。生活也许早已不那么静寂,在自己的节拍里沉了很久的湘西人在现代的步伐面前也表现出一丝慌乱。要抵挡香车宝马的诱惑已不那么容易了,尽管它的价值并不超过当年的一座碾坊。爱情,早已成了休闲中的甜点与速食,成了一次性消费品。这个时代里,过路的女学生,即使装扮再奇奇怪怪,行为再不可思议,也不是风景了。但翠翠是。‎ 可是河流还在。只要河流还在翠翠就在。‎ 当翠翠在孤独中等待傩送的时候,世间有多少个傩送,踏遍千山,在寻找着翠翠!‎ 寻找翠翠,翠翠成了我们这个时代的忧伤。‎ ‎(选自散文集《凤凰:草鞋下的故乡》有删改)‎ ‎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 4分 )‎ A.本文作者与沈从文一样,都是借翠翠这一文学形象,表达了对“湘西故土的眷恋,对至纯至美的自然、青春、爱情的向往。文中翠翠的等待,也是作者与沈从文对爱与美的追求与等待。‎ B.本文文笔优美,充分展示了富于诗情画意的城市风俗画,表现了自然、民风和人性之美,充满了牧歌情调和地方色彩。‎ C.作者说:“只要河流还在翠翠就在。”这是因为翠翠是中国河流的青春写照,在她身上有着河流一样透明的清明秀丽的秉性。‎ D.文中第二段连用6个“碰巧”,语势连贯,形象地说明 “想起翠翠”纯属偶然,但也正因为这一偶然,才触发了作者去“寻找翠翠”。‎ E.文中写到“过路的女学生”,是为了与翠翠形成鲜明的对比,含蓄地批评了现代的女学生乃至现代人在现代的步伐面前表现出的慌乱,她们注重外在,流于世俗,失却了纯真。‎ ‎5.结合原文,理解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 ‎①翠翠于是成了沈从文为我们造的一个断臂的女神。(2分)‎ ‎②坐在草亭里想念翠翠,翠翠既远且近。(2分) ‎ ‎6.本文描述的《边城》内外作者心中翠翠这一人物形象各具有怎样的特点?请分别加以简要概括。(4分)‎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游东山记 杨士奇 洪武乙亥,余客武昌。武昌蒋隐溪先生,年已八十余,好道家书。其子立恭,能诗。皆意度阔略。然深自晦匿,不妄交游,独与余相得也。‎ 是岁三月朔,余三人者,携童子四五人,载酒肴出游。天未明东行,过洪山寺二里许,折北,穿小径可十里,度松林,涉涧。涧水澄澈,深处可浮小舟。旁有盘石,客坐十数人。松柏竹树之阴,森布蒙密。时风日和畅,草木之葩烂然,香气拂拂袅衣,禽鸟之声不一类。遂扫石而坐。‎ 坐久,闻鸡犬吠。余招立恭起,东行数十步,过小岗,田畴平洐弥望,有茅屋十数家,遂造焉。一叟七十余岁,素发如雪,被两肩,容色腴泽,类饮酒者。延余两人坐。牖下有书数帙,立恭探得《列子》,余得《白虎通》,皆欲取而难于言。叟识其意,曰:“老夫无用也。”各怀之而出。‎ 还坐石上,指顾童子摘芋叶为盘,载肉。立恭举匏注酒,传觞数行。立恭赋七言近体诗一章,余和之。酒半,有骑而过者,余故人武昌左护卫李千户也,骇而笑,不下马,径驰去。须臾,具盛馔,及一道士来,遂共酌。道士出《太乙真人图》求诗。余赋五言古体一章,书之。立恭不作,但酌酒饮道士不已。道士不能胜,降跽谢过,众皆大笑。李出琵琶弹数曲。立恭折竹,窍而吹之,作洞箫声。隐溪歌费无隐《苏武慢》。道士起舞蹁跹,两童子拍手跳跃随其后。已而,道士复揖立恭曰:“奈何不与道士诗?”立恭援笔书数绝句,语益奇,遂复酌,余与立恭饮,少皆醉。‎ 已而夕阳距西峰仅丈许,隐溪呼余还,曰:“乐其无已乎?”遂与李及道士别,中道隐溪指道旁冈麓顾余曰:“是吾营乐丘处也。”又指道旁桃花语余曰:“明年看花时索我于此。”‎ 既归,立恭曰:“是游宜有记。”属未暇也。‎ 是冬,隐溪卒,余哭之。明年寒食,与立恭豫约诣墓下。及期余病,不果行。未几余归庐陵过立恭宿别始命笔追记之未毕立恭取读恸哭;余亦泣下,遂罢。然念蒋氏父子交好之厚,且在武昌山水之游屡矣,而乐无加乎此,故勉终记之。手录一通,遗立恭。‎ 既游之明年,八月戊子记。‎ ‎7.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未几余归/庐陵过立恭/宿别/始命笔追记之/未毕/立恭取读/恸哭 B.未几余归庐陵/过立恭/宿别/始命笔追记之未毕/立恭取读/恸哭 C.未几/余归庐陵/过立恭宿别/始命笔追记之/未毕/立恭取读/恸哭 D.未几/余归庐陵/过立恭宿别/始命笔追/记之未毕/立恭取读/恸哭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乙亥指的是乙亥年,这是中国传统纪年农历的干支纪年法,六十年一个循环,如丙戊年。‎ B.朔指每月农历初一,“朔”也可引申为“开头”。如“朔”可指清晨,这是一天的开头。‎ C.传觞是宴饮中传递酒杯劝酒。古人喝酒很有讲究,也衍生了很多游戏,如“流觞曲水”。‎ D.寒食即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在清明节前一或二日。在这一日,禁烟火,只吃冷食。‎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隐溪隐匿避世,在交友方面非常谨慎,乐观旷达,对生死也很淡然;虽年事已高,还能怡情山水。‎ B.立恭性情率真,能饮酒,好读书,擅长诗歌写作,与作者有着很深的交往,对已逝的父亲充满怀念。‎ C.立恭提议出游后应该有游记,可是作者因为事务繁忙,一直未能写作,直到次年八月才动笔写成。‎ D.文章主要记叙了游东山的情况,表现了作者与隐溪父子的深厚友情,流露出对老友逝去的伤感。‎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叟识其意,曰:“老夫无用也。”各怀之而出。(5分)‎ ‎(2)已而,道士复揖立恭曰:“奈何不与道士诗?”(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11—12题。‎ 孤雁儿 李清照 ‎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沉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箫箫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 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注】《孤雁儿》写于李清照晚年,赵明诚去世之后。 ‎ 鹧鸪天 暮春 黄升 沉水香销梦半醒。斜阳恰照竹间亭,戏临小草书团扇,自拣残花插净瓶。‎ 莺宛转,燕丁宁。晴波不动晚山青。玉人只怨春归去,不道槐云绿满庭。‎ ‎11.下列对这两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 )‎ A.“梅心惊破”句,是拟人法。词人赋无情之物以知春的灵性。词人着一“惊”字,就将梅花开放的形状和神情都活现出来了。 B.《孤雁儿》一词开篇就写主人公躺在藤床纸帐里,早上睡醒起来,情绪即不大好,心中说不尽的郁闷忧愁,从而奠定了全词感伤的情感基调。 C.“戏临小草书团扇”,这句摹写闺中佳人在精美的生绡白团扇上临摹字贴、戏学草书的生活情景,表达了主人公追求高雅生活的闲情逸致。 D.李词以景衬情,将环境描写与心理刻画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婉的意境 。黄词用直接抒情的手法,把女主人公的寂寞情怀、怜花心事,直接深入地传给了读者。 E.两首词都写到了 “沉香”,李词借时断时续的香烟更突出了环境的凄冷与心境之痛苦。黄词则用炉香渐消,天还未暮以突出永昼难消与心境之孤寂。 ‎ ‎12.两词中的女主人公都充满了愁思,然由于词人经历不同,所刻画的女主人公心境不同,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6分)‎ ‎13.名句名篇默写(6分)‎ ‎(1)《阿房宫赋》中,杜牧质问秦朝统治者搜刮钱财时一分一厘也不放过,为什么挥霍起来毫不吝惜的句子是 , ?‎ ‎(2)在《逍遥游》中,列举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 , 。‎ ‎(3)《虞美人》中与“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一样,通过对比写出同样感受的句子是 , 。‎ 三、课内文言文部分(每题2分,共12分)‎ ‎14.下列各句中加点字不属于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远具时羞之奠 B.皆不幸早世 C.勾者十四三 D.敛不凭其棺 ‎15.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衔哀致诚 致:表达 B.汝之子始十岁 始:才 C.而不悲者无穷期矣 穷:穷尽 D.复援赦减等谪戍 谪:贬官 ‎16.下列加点词与现代汉语意义最接近的一项是( )‎ A.今天时顺正 B.生人与死者并踵顶而卧 C.吾辈无生理矣 D.为标准以警其余 ‎17.下列句子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牖其前以通明 A.凡死刑狱上 B.因以巧法 C.予我千金,吾生若 D.故旧见之 ‎18.下列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何为而在此 A.狱旧有室五 B.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C.惟兄嫂是依 D.多于南亩之农夫 ‎19.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代二品以上官员去世称薨。 B.“窆”指葬时下棺入穴。‎ C.古代的降职可以称 “贬”“除”“黜”“左迁”等。 D.“少牢”指古代祭祀用羊、猪各一头。‎ 四、语言文字运用 (选择题每题2分,共22分)‎ ‎20.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土肥原贤二早在九·一八事变之前,就把魔掌伸进了我国东北,他制造了一系列罪恶事件,迫害谋杀了无数中国人,罪不容诛。‎ ‎②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 ‎③虽然这种观点确有一些先见之明,但这种说教与整个《红楼梦》以生动的形象和生活细节的逼真描绘取胜作比较,就不免显得相形见绌了。‎ ‎④他神气活现的演讲感动了台下的听众,甚至有不少人留下了热泪。‎ ‎⑤近年来,我们家乡五风十雨,粮食产量不断提高。‎ ‎⑥在这部书里阿多诺不仅控诉纳粹的倒行逆施,而且反思和批判了当时世风日下的欧洲道德状况,文中多有警言格句,颇有哲学散文的韵味,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A.①②③ B.①⑤⑥ C.②⑤⑥ D.③④⑥‎ ‎2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陈寅恪先生上课时旁征博引,还不时夹着所引史料的数种语言文字,这使得外语尚未过关、知识贫乏的学生简直不知所云。‎ B.中国广州恒大淘宝俱乐部立下宏大志向,要在五年内与世界顶尖俱乐部全面接轨,跻身世界一流俱乐部前20名,真可谓踌躇满志,志存高远。 ‎ C.某中学为应付高考,教师越教越细,其结果是肢解了课文,学生只能目无全牛,成为答题的机器,自身却不能得到真正发展。 D.在铁证面前,这家金融投资控股公司的总经理还振振有词,为他们的违法行为开脱,这一行为再次受到广大民众的强烈谴责。‎ ‎22.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山东卫视强调,所有报道都是经过客观采访形成,不存在不实报道的情况。面对污蔑,山东卫视将保留诉诸于法律的权利。‎ B.针对国际原油价格步步攀升,美国、印度等国家纷纷增加了石油储备,我国也必须尽快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体系。‎ C.目前,电子计算机已经广泛应用到各行各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尽快提高和造就一批专业技术人员。‎ D.有些网站可以申请免费的个人主页,这样你只要将自己的信息放在指定的位置上,就可以让全世界的人了解你的情况。‎ ‎2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不管是有意还是无心,“农民工逆袭”论调中隐含着农民工阶层和某些职业的歧视和偏见,实属不该。‎ B.美国安全智库在其年度预测报告中称,2016年美国将加强在南海的活动,并加强与东南亚伙伴国家的军事合作。‎ C.当城镇化率过半,“乡土中国”开始转向“城市中国”时,我们也迎来了城市大发展建设的阶段,如何建设、规划、管理好城市家园,也摆在了各级管理者的面前。‎ D.洪荒少女傅园慧在丢了手机之后,众多手机厂商争相送给她新手机,唯恐这位网红不接受。‎ ‎24.下面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中国政府历来主张地区间的矛盾以和平方式加以解决,不要两句话说不到一块,就动刀动枪的。‎ B.一位同学在班上的学习方法交流会上说:“我殷切期望方法不当的同学调整心态,改进方法,取得佳绩。”‎ C.我妻子和郭教授的内人是多年的闺蜜,她俩经常一起逛街,一起旅游,话多得似乎永远都说不完。‎ D.某经理在部门工作分析会上做报告,最后总结说:这只是我的浅知拙见,如有不当,敬请批评指正。‎ ‎25.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你尽管放心,今后无论是你工作中遇到什么阻力,还是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一定会鼎力相助的。‎ B.我可以帮忙做些文书工作,但要我主持大局,安排整个工作流程,那我就敬谢不敏了。‎ C.今天请各位前来参加这次会议,就是希望大家能姑妄言之,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请大家不要拘谨,畅所欲言。‎ D.可能是一时疏忽,你的稿子中有几个不大通畅的语句,我斗胆作了斧正。‎ ‎26.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4分)‎ 一个人的生长环境与他的成才与否息息相关。只有逆境才能造就人才,贝多芬双耳失聪,但他凭借坚定的意志,创作出了著名的《第二交响曲》。顺境只会消磨人的意志,刘禅安于享乐,结果意志消沉,乐不思蜀。因此,一个人只有多经历磨难才能成才。 ‎ ①未必只有逆境才能造就人才。 ‎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根据下表内容,完成后面两个小题。(6分)‎ 某产品统计一览 月份 产品价格(元)‎ 销量(万件)‎ 收入(亿元)‎ ‎8‎ ‎25‎ ‎47‎ ‎1.1‎ ‎9‎ ‎30‎ ‎70‎ ‎1.8‎ ‎10‎ ‎35‎ ‎100‎ ‎2.5‎ ‎11‎ ‎40‎ ‎125‎ ‎3.5‎ ‎12‎ ‎70‎ ‎(第一周)25‎ ‎(第一周)2.1‎ (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该产品前四个月的发展情况。(不得超过40个字)(3分)‎ (2) 请结合图表预测12月份该产品的发展情况。(不得超过40个字)(3分)‎ 五、作文(60分)‎ ‎28.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时下,中学校园里流传着一句顺口溜,“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鲁迅的文章生涩难懂,不好学,几乎成了中学校园里师生的“共识”。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的语文教材中,鲁迅的作品明显减少,《药》《为了忘却的纪念》等作品不见了,保留下来的只有《拿来主义》《祝福》和《记念刘和珍君》三篇。‎ 鲁迅的作品真的过时了?一时间,陪伴几代人成长的鲁迅作品,竟然在校园里面临尴尬的境地,是去是留,争议不断。‎ 根据上述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要求: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紧扣材料作文。‎ 语文期末试题答案 ‎1.A(“提笔忘字”的原因并不是使用拼音进行交流,而是使用拼音法用手机短信或进行电脑打字)‎ ‎2.B(“已经不再令人惊叹”说得过于绝对。文中的表述是“今天的人们虽然偶尔还会发出‘原来你写得一手好字啊’这样的惊叹”。) ‎ ‎3.A(文中没有依据证明中国存在“提笔忘字”现象是美国媒体率先发现的,而只是美国媒体率先报道出来的;而且国内媒体纷纷报道和评论的不是美国媒体的报道,而是“提笔忘字”的现象。) ‎ ‎4.C E A项“湘西”不是本文作者故乡,“翠翠的等待”不是作者的等待;B项不是城市风俗画,描绘“地方色彩”不恰当;D 项“碰巧”不是“寻找翠翠”的原因。(4分,一个2分)‎ ‎5.(1)形象地说明翠翠已经成为一个永恒的文学形象,翠翠的一生因为爱而不完整,而对爱的忠贞又使她的生命比任何人都要完整。(2分)‎ ‎(2)“远”是指翠翠在时间、空间上远离我们;“近”是指作者心中装着翠翠,翠翠一直陪伴着我,在我最需要的时候出现。(2分)‎ ‎6.《边城》外的翠翠,是典型的中国式梦境的产物,她容纳了民间中国对于自然人性爱情与生命的本质看法;(2分)‎ ‎《边城》里的翠翠,美丽单纯、执着、忠贞。(2分)‎ ‎7. C ‎8. A A选项是关于干支纪年法的,而“丙”、“戊”都属于天干,故不可能出现“丙戊”年。‎ ‎9. C C项中的“是游宜有记”的意思是“这次游览可得写篇游记”,作者一直未能写成,不仅仅是事务繁忙,还因为“未毕,立恭取读,恸哭;余亦泣下,遂罢”。‎ ‎10.(1)老人知道了我们的心思,说:“我不需要(它们)了”(于是我们)各自揣着书出来了。‎ ‎(“识、无用、怀”各1分,句意2分)‎ ‎(2)一会儿道士又向立恭拱手行礼说:“为什么不能给我诗呢?”(“揖、已而、与” 各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 洪武二十八年,我旅居武昌。武昌有位蒋隐溪先生,祖上也是我们庐陵人,已经八十多岁,爱读道家书。儿子立恭会写诗。父子二人都是气度旷达的人,平日深居简出,隐藏自己的和才气,不随便与人来往,只和我情投意合。‎ 这年三月初一,我们三人带着四五个童仆,携带酒食,出门远游。天海每有亮,朝东走,走过洪山寺二里左右,向北拐,走小路大约十里,穿松林,趟水过山涧。涧水清澈,伸出可以泛小舟。溪边一块大圆石,能坐十几个人。古松翠竹,绿阴掩映,十分茂密。这时风和日丽,野草与树木的花朵盛开,香气飘拂沾染衣裳袭人,百鸟争鸣。于是动手清扫石面,坐在上面。‎ 坐了许久,听见鸡叫声。我招呼立恭起身,向东走了几十步,翻过了一道山冈,只见田野平坦广阔,近处有十几间茅舍。于是前去拜访。一位约有七十多岁的老者,长常的头发像雪一样白,披落在双肩,面容红润光泽,好像是会饮酒的人。老者邀请我们老人坐下。窗下有几套书。立恭抽出一册《列子》,我拿起一部《白虎通》,都想把书带走却不便开口索取。老人看出了我们的心思说:“这两部书我没有用处。”于是,我们两人各自将书揣在怀里,告辞离开。‎ 回到石上坐下,分派童子摘来芋叶当盘子,把肉放在上面。立恭举起葫芦酌酒,传递就被依次喝了几轮,立恭乘兴写了一首七言近体诗,我和了一首。酒喝到一半,有一个骑马经过的人,竟是我的老朋友无偿左护卫李千户。他先是感到惊讶,相视一笑,却并不停留,径直驱马离开。不久,备办了丰盛的酒菜,等到一个道士前来,便共同饮酒。道士拿出《太乙真人》图请求写诗,我写了一首五言古诗。立恭不写,只一味地向道士敬酒。道士不能承受,躬身告饶,引起众人捧腹大笑。李千户取出琵琶连弹数曲。立恭谒折断了一根竹子,钻了几个孔,吹奏起来,发出洞箫般悦耳的声音。隐溪老先生谒忍不住唱了一阕费无隐的《苏武慢》。道士翩翩起舞,两个童仆谒跟在他后面拍着手跳了起来。之后,道士再次拱手行礼问立恭:“先生为什么不肯为贫道赋诗?”立恭提笔写了几首绝句,诗句更加新奇。于是重新喝酒,我喝立恭酒量不大,都有些醉意。‎ 不久太阳西下,距离溪边山峰只剩一丈多了,隐溪先生唤回我俩,说:“玩乐难道没有止境嘛?”于是,我们和李千户、道士拱手作别。途中,隐溪先生指着道旁山冈脚下,回头对我说:“这里就是我修建坟墓的地方。”又指着路边的桃树嘱咐我:“明年赏桃花时就到这里来找我吧。”‎ 回来之后,立恭对我说:“这次游览可得写篇游记。”可是当时我没有闲暇写作此文。‎ 这年冬天,隐溪先生竟黯然长逝。我痛苦哀悼。第二年寒食节,与立恭相约去给老人家扫墓。没想到哪时我又闹了一场病,未能追记东山之行。过了不久,我将要返回庐陵,临行特地到立恭府上留宿话别,这才动手追记东山之行。没有写完,立恭拿去读,边读边哭,我也忍不住潸然泪下,于是再次搁笔。但是相对奥自己往日与蒋氏父子交好深厚,而且在武昌逗留期送给立恭。‎ 东山春游的第二年,八月初三日记 ‎11.CD; 解析: C项“戏临小草书团扇,自拣残花插净瓶”这两句摹写闺中佳人的生活情景,寄寓春愁,别具特色.临,临摹字贴;戏,戏学草书。这种闲情偶寄,反映了女主人公特有的身份与情愫。娟秀的字体,书写在精美的生绡白团扇上, 是聊以自遣之举;而自拣残花,插入净瓶,则更属满腹春愁的寄托了。D项手法上使用了记叙,表达的情感就较为含蓄曲折。‎ ‎12.《孤雁儿》中含蓄地写出了对亡夫的思念之情:“梅心惊破”,《梅花三弄》的笛曲吹开了枝头的梅花,春天虽然来临了,却引起了我无限的幽恨,个人悲欢已见笔底;词末三句写出寻寻觅觅之形及怅然若失之感,表达自己的孤独寂寞,借梅花寄托对亡夫的悼念之情。(3分)‎ ‎《鹧鸪天﹒暮春》主要是表达女主人公青春被禁锢的失落与寂寞、百无聊赖之情。词的上片,写女主人公春昼梦醒的无聊之状,表现女主人公的寂寞情怀、惜花心事。下片进一层写景抒情,表现了女主人公留春无计、怨春不语的失落心境。(3分)‎ ‎13。默写:‎ ‎14. C 15.D 16.D 17.A 18.C 19.C ‎ ‎20.B ‎ ‎①罪不容诛:意思是指杀了也抵不了所犯的罪恶,形容罪大恶极。‎ ‎②洗心革面:清除旧思想,改变旧面貌。比喻坏人物彻底悔改。‎ ‎③相形见绌:意思是和同类的事物相比较显出不足。与“显得”重复。‎ ‎④神气活现:自以为了不起而表现出得意和傲慢的样子。(贬义)‎ ‎⑤五风十雨: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场雨。形容风调雨顺。‎ ‎⑥振聋发聩:发出很大的响声使耳聋的人也能听见,用来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21.D(振振有词: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说个不休。使用恰当。A不知所云:不知道说的是什么,指语言紊乱或空洞。是从说话人的角度而言的。而此句是指听话人听不懂,因此不能使用“不知所云”这一成语。B项,踌躇满志:形容对自己的现状或取得的成就非常满意。选项只是说“立下宏大志向”,此处不合语境。C目无全牛:形容技艺已经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望文生义)‎ ‎22.D ‎ A.语义重复。“诸”包含“于”的意思。‎ B.成分残缺。“针对”缺少宾语,在“步步攀升”后加上“的情况”。‎ C. 搭配不当。“人员”不能“提高”。‎ ‎23.答案B(A.成分残缺,缺少介词,在“农民工阶层”前加“对”。C.语序不当,“建设、规划、管理”改为“规划、建设、管理”。D.中途易辙,“洪荒少女傅园慧”放到介词“在”后。)‎ ‎24. D(A“两句话说不到一块,就动刀动枪的”为口语,语体不符。B“殷切期望”多用于长辈对晚辈或领导对下属,用于同学之间不合适。C“内人”是对自己妻子的谦称。用在此地不当。)‎ ‎25.B 鼎力相助:指别人对自己的大力帮助。敬辞。‎ 敬谢不敏:恭敬地表示自己能力不足,不能够接受做某事。多作推辞做某事的婉辞。‎ 姑妄言之:姑且随便说说,不一定有什么道理。意为任意编造的、没有根据、或不甚可靠的话语。对于自己不能深信不疑的事情,说给别人时常用此语保留。‎ 斧正:请别人修改文章的敬词,又叫指正 ‎26.答案:②顺境未必只会消磨人的意志 ③一个人未必只有多经历磨难才能成才(一点2分,共4分)‎ ‎27. (1).虽然该产品价格逐渐上涨,但销量却逐渐增多,收入逐渐增长。(3分)‎ ‎(2).因为价格提高较多,产品销售量会有所减少,但收入会大大提高。(3分)‎ ‎28.作文:略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