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3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卷·2019届云南省中央民大附中芒市国际学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2018-01)
中央民大附中芒市国际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本试卷共四大题,22小题。总分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 一、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古人曾说:“晋人书取韵,宋人书取意。”在此以王羲之和苏轼为例,探讨一下晋人之“韵”与宋人之“意”。 以《兰亭集序》来说,当时它并不是作为艺术品来创作的,而是王羲之与亲朋故友一次聚会后的产物,是日常的文化生活记录,但王羲之以审美的生活方式和艺术素养,将这本来生活性的节目艺术化了。于是充满晋人之韵的书法杰作诞生了。它优美灵动,既迅疾多变而又平和蕴藉,笔法精湛而又似乎毫不费力。 这正说明了晋人之“韵”的特点。它不是刻意追求的,而是在自然恬淡的生活中自然而然产生的。王羲之书法艺术的许多成就,是在一般人看来没有什么艺术空间可以发挥的楷书中取得的,其本意并不在书法,只是在将古典楷书改造为今体楷书的书写中,不经意体现出一种端庄而自然的美,这在后人看来就是一种真正的韵味。王羲之保持了严谨的法度,为后世留下了众多的取法范式。这应该是晋人之韵的特点:在自然的汉字书写中尽心而充满乐趣地把汉字写得尽善尽美,如此就在不经意的潇洒中既保持了汉字书写内在的法度,又在挥洒自如的熟练中时有意外的创造,从而留下极有韵味的美,此之谓“志气和平,不激不厉”。 宋人的“意”如何呢?大概看来它几乎是晋人之韵的重现。苏轼一生屡遭磨难而不改旷达之性,一直以佛老思想为其儒家思想之外的另一精神支柱。对于书法,苏轼主张“书初无意佳乃佳尔。”这种艺术倾向的确颇似晋人风度,难怪黄庭坚不吝以“天然自工,笔圆而韵胜” 来赞美。以其作品《黄州寒食帖》来说,该作品是其生活状态和情感的真实写照,写得自然天成,其中字体大小的变换、力度轻重的控制与节奏的缓急等,都是随手拈来,毫无做作之态。然而即使这件浑然天成的作品,其韵味也与《兰亭集序》不大一样。首先是强烈的个性。全篇几乎都用外露的侧锋笔法,而字的大小、力度和行笔的节奏也起伏剧烈;《兰亭集序》则多以中锋行笔,优雅从容,在笔法与结构等要素的和谐中透出淡淡的韵味。其次是浓烈的情感抒发。这不仅在诗的内容中鲜明可感,而且在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而《兰亭集序》则不仅全篇内容显得悠然自得,只在篇末一点淡淡的忧伤,而且在书写的过程中,也以轻松的方式保持着字形和章法各方面的流畅,不令其产生突兀的阻滞。因此,前者表现出较为浓郁的“意”,后者则显得“无为而治”。 另外,在平正的楷书创作中,苏轼也尽量创造自己的特色,如《前赤壁赋》,这是其中年时期的精心之作,其字形多欹侧,而笔法既继承王羲之、颜真卿等人笔意,又自由不拘,多以左向倾斜之势出之,因此通篇作品既显得端整沉着,又颇具跌宕摇曳之姿,尽显其书法个性,即“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 概括来说,晋人的“韵”主要关注的是书法的客体汉字,而宋人的“意”,更多关注的是书法主体的审美情操与艺术功力。 (摘编自董春晓《晋尚韵、宋尚意与汉字之美》)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韵”和“意”是前人对晋人书法特点和宋人书法特点的整体概括,王羲之的书法和苏轼的书法分别体现了晋人之“韵”、宋之“意”。 B.晋人之韵的特点可用“志气和平,不激不厉”概括,而《前赤壁赋》的书法特点可用 “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概括。 C.《兰亭集序》所记载的是一种日常文化生活,但王羲之却费尽心思创作,以艺术化的手法使之成为一件充满晋人之“韵”的书法艺术品。 D.苏轼作品《黄州寒食帖》表现出较为浓郁的“意”,“意”指作品中所体现出的苏轼的强烈个性以及作品中抒发的浓烈的情感。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王羲之的书法既保持了汉字书写内在的严谨法度,又在挥洒自如的熟练中时有意外的创造,极富韵味之美,足为后世之人取法。 B.一般人认为楷书没有什么艺术空间可以发挥,但王羲之的观点与此完全相反,王羲之在书法方面的许多成就是通过书写楷书取得的。 C.佛老思想和儒家思想都是苏轼的精神支柱,苏轼一生屡遭磨难却能不改旷达之性,这和他以佛老思想为其另一精神支柱有关。 D.黄庭坚以“天然自工,笔圆而韵胜”来赞美苏轼的书法,这种赞美是恰如其分的,因为苏轼的书法确实体现了这种特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黄州寒食帖》多用外露的侧锋笔法,字的大小、力度和行笔的节奏也起伏剧烈;《兰亭集序》则多用中锋笔法,优雅从容,体现了晋人之“韵”。 B.《黄州寒食帖》中,笔法变换,字势倾侧乃至失衡,章法多处促迫,目的是抒发情感;而《兰亭集序》则字形和章法流畅。 C.晋人之“韵”主要关注书法的客体,宋人之“意”要关注作者的审美情操与艺术功力,这使晋人书法和宋人书法呈现出完全不同的特点。 D.《前赤壁赋》的笔法既继承了前人笔意,又融入了苏轼的创新,通篇作品既显得端整沉着,又颇具跌宕摇曳之姿,充分体现了苏轼的书法特色。 (二)实用类类文本阅读(每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冰心的文学之路 阎纯德 1919年,摧枯拉巧的暴风骤雨洗刷着中国的河山,造出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冰心,就是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在“五四”新文学运动中产生的第一批现代作家之一。女作家中同期的如庐隐、冯沅君和苏雪林虽曾有与冰心齐名之誉,但终没有她那样的名气,稍晚一些的凌叔华、沉樱、白薇、陈学昭等人也不能相比。 1918年秋,她从贝满女中毕业后即考入协和女子大学理预科学习。冰心说:“我是从入了正式的学校起,就选了医生这个职业,主要的原因是我的母亲体弱多病,我和医生接触较多。后来请到了西医,我就更感兴趣了,他用的体温表、听诊器、血压计,我觉得这些器械是很科学的,而我的母亲偏偏对听胸、听背等诊病方法,很不习惯,那时的女医生又极少,我就决定长大了要学医,好为我母亲看病。”冰心的父亲也鼓励她说:“‘东亚病夫’的中国,是很需要良医的,你就学医吧!”冰心从小立志学医,所以尽管爱好文学,但对于代数、几何、物理、化学、生物以至于天文、地质等科都特别用功,她都争取学好考好。 冰心在协和女子大学预科一年级时,正是“五四”运动爆发的那年。后来女大并入燕京大学,称燕大女校。“五四”运动的第二天,冰心就被女校的学生会叫来当文书,投入爱国运动的行列。同时又被选为北京女学界联合会的宣传股的成员。白天,她跟着当代表的大姐姐们上街宣传,去大会旁听,募捐,晚上就写反帝反封建的各种文章。群众游行示威、演说、火烧赵家楼……使这位刚跨入青年行列的文静女子感奋不已。冰心说:“从写宣传文章,发表宣传文章开始,这奔腾澎湃的划时代的中国青年爱国运动,文化革新运动,这个强烈的时代思潮,把我卷出了狭小的家庭和教会学校的门槛,使我由模糊而慢慢地看出了在我周围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社会里的种种问题。这里面有血,有泪,有凌辱和呻吟,有压迫和呼喊……都会引起我的许多感喟。” 那时,联合会除了会刊登他们的宣传文字,还要他们再找报纸去发表。冰心找到《晨报副刊》,因为她的表兄刘放园先生是《晨报》的编辑。那时她才正式用白话写作,用的是她的学名谢婉莹,发表的是职务内应作的宣传文字。冰心说:“放园表兄觉得我还能写,便不断寄《新潮》《新青年》《改造》等新出的杂志给我看。我从书报上,知道了杜威和罗素,也知道了托尔斯泰和泰戈尔。这时我才懂得小说里有哲学的,我的爱小说的心情,又显著地浮现了。我酝酿了些时,写了一篇小说《两个家庭》,很羞怯地交给放园表兄。用冰心为笔名,一来是因为‘冰心’两字,笔划简单好写,而且是‘莹’字的含意;二来是我太胆小,怕人家笑话批评,冰心这两个字,是新的,人家看到的时候,不会想到这两个字和谢婉莹有什么关系。” 三天之后,小说居然发表了。刘放园抓住冰心毫不放松,竭力鼓励她再写。当时,发表的喜悦也使她无法放下那支已经“写得滑了手”的笔,一口气做下去,几乎每星期都有出品,多半是“问题小说”,如《斯人独憔悴》《去国》《秋雨秋风愁煞人》《庄鸿的姊姊》等等。这时冰心,几乎完全陷入了创作的冲动之中。由于社会宣传活动和写作,她的理科功课落后了很多,对于学习的前途,冰心有不少焦虑。在她左顾右盼之时,周围的人都劝说她弃理学文。朋友的意见终于使她改变了初衷,于1921年理预科毕业后,就改入了文本科,而且还跳了一级。从此,她立志要走文学这条道路了。 (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下了学,便把书本丢开,一心只想做小说,眼前的问题做完了,搜索枯肠的时候,一切回忆中的事物,都活跃了起来。快乐的童年,大海,荷枪的兵士,供给了我许多的单调的材料。回忆中又渗入了一知半解,肤浅零碎的哲理。 (选自《冰心自述》) ②她以为“文艺好像射猎的女神”而她是“勇猛的狮子”,在她“逾山越岭,寻觅前途的时候”,受了文艺的“当胸一箭”,于是便从“万丈的悬崖上,倏然奔坠于”文艺的“光华轻软的罗网之中”。 (选自茅盾《冰心论》) 4. 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冰心为能在报纸上发表宣传文字,才用白话写作并署学名,但在发表小说时心中有顾虑,就用“冰心”作为笔名。 B.由于社会宣传活动和写作,导致理科功课落后,这使冰心很焦虑,最终在朋友的劝说下,她改变了学医的初衷,弃理从文。 C.冰心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中出现的第一批现代作家,在与她同期和稍晚的一些女作家当中,她应是最为有名的一位。 D.冰心立志学医,除了对学医有兴趣外,也因她对母亲的孝心,她要为母亲治病,同时父亲也鼓励她为救国学医。 5.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文章开头通过冰心与同期和稍晚的一些女作家在名气上的对比,表现出冰心在文学上的突出成就,也为下文写冰心最终弃理从文作了很好的铺垫。 B.“五四”运动爆发后,冰心做了燕大女校学生会的文书,又被北京女学界联合会选为宣传股成员,这是因为冰心名气很大,成绩优异,写宣传文章很积极。 C.冰心受到表兄刘放园的鼓励和新出版的杂志书报的影响,对小说有了更深的认识,懂得了小说中是有哲学的,也从回忆中汲取素材,写出了不少“问题小说”。 D.文中叙写冰心的人生经历,表现冰心的思想变化,突出冰心的文学追求,多次借用冰心的原话,有利于凸显内容的真实性,让文章更具说服力。 E.冰心运用形象化的比喻来指出自己是如何走上文学之路的,她认为自己被文艺俘获,在文艺的影响下,原本狮子般勇猛的她变得柔软文静了。 6. 结合材料分析,冰心是如何一步步走上文学之路的?(4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酒酿王 凌鼎年 黄阿二的酒酿在古庙镇上老老少少都翘起大拇指,没有不说呱呱叫的。古庙镇人黄、王不分,大伙习惯喊黄阿二为“酒酿黄”,但听起来总像“酒酿王”,其实喊他酒酿王倒也不虚不谬。至少在古庙镇上,还没有谁做酒酿能做得过黄阿二的。 黄阿二做酒酿,不用大钵头,而是用小钵头。据说小钵头酒酿比大钵头酒酿难做,因此做酒酿小生意的,都习惯用大钵头,不敢轻易改用小钵头,单凭这一点,黄阿二就区别其他做酒酿买卖的。 古庙镇人只要一听那吆喝就知道是“酒酿王”来了。别人喊“酒酿——酒酿来——”他喊“酒酿——小钵头甜酒酿来哉——”,酒酿王的嗓音很浑厚,有一种穿透力,能穿过门墙,撞入人们的耳膜。一年四季,春夏秋冬,都能听到酒酿王的吆喝,他那极有韵味的吆喝可以说已成了古庙镇的一种文化风景。 古庙镇的人偏好吃酒酿有些年头了,来了客,端碗酒酿小圆子,乃待客的一种,既不破费多少,也还上得台面,那些老吃客十有八九认准酒酿王的酒酿。据他们说,一上口就能吃出是不是酒酿王做的酒酿。每每这时,黄阿二脸上就浮现出一种满足,一种得意来。用他的话说,有老吃客的这些评价,比吃人参还补。 酒酿王的酒酿从来只有买不到的日子,没有卖不掉的日子。但黄阿二坚持每天只做三十小钵头,一小钵头也不多做,从无例外。通常他九点钟骑了黄鱼车笃悠悠地走街串巷,一路骑过去,一路吆喝过去。黄阿二常说:他做酒酿买卖,一半是为了能吆喝上这几声。只要每日里这么吆喝一嗓子,通体舒畅。若待在家里只吃不做,不吆喝,不出一个月保管憋出病来。 黄阿二的酒酿常常是不到吃中饭就卖光了。下午,他或茶馆里坐坐,或澡堂城泡泡。天长日久,他有了不少茶友、浴友,每日里聚在一起,嚼起来没有啥话题避讳的。有位老茶友对他说:“你的酒酿,牌子已做出了,生意这么好,何不多做点?”“我只一双手。”黄阿二说了这话再不多言。有位浴友替他出主意说:“那请一两个帮手嘛,你还可过过老板瘾呢。”黄阿二默默半晌后说:“我这人命贱,自己不动手做,比死还难受。再说了,自己做放心。做好做坏,心里有底。” 黄阿二的酒酿不论斤不论两,论钵头的,一小钵头一买,连钵头买也可,用锅用盆来倒回去也行。他的酒酿打出牌子,不挑不拣,顺着摆放的次序拿,若要比比看,挑挑看,他就不卖。老主顾都知道,黄阿二的酒酿钵钵一样,无需挑挑拣拣的,否则,咋叫“酒酿王”?古庙镇的人都说:如今像黄阿二这样信得过的生意人越来越少了。 有次,一公司总经理来找他定做五十小钵头酒酿,说有批上海客户慕他酒酿王的名,点名要吃他酿的小钵头酒酿。公司准备连钵头买,钱可以预付。 黄阿二说:“可以。但每天只有三十钵头,若要五十钵头只能分两天交货。” 那怎么行。公司总经理表示价钱上可以提高点。 谁知黄阿二说做五十钵头质量上就难保证了。只能一天三十钵头。要就要,不要拉倒,没啥商量的。 经理碰了一鼻子灰,一百个想不通。有赚不赚猪头三,这黄阿二死脑子一个。 听惯了黄阿二的吆喝,几回不听见,就有人问:“酒酿王这两天怎么没来?”往往这话还在耳边,那“酒酿——小钵头甜酒酿来哉——”的吆喝声就传来了。 最近,连着好几天未听到酒酿王的吆喝声了,生活中仿佛缺了什么。一打听,原来黄阿二病了。大家怪想念黄阿二的,几个老茶友、老浴友结伴前去看望他。进了门,大伙儿一起吆喝了一声:“酒酿——小钵头甜酒酿来哉——” 黄阿二听后浑身一震,他撑起身子说:“你们这一声吆喝,对我来说,比吃啥药都强,这不,毛病好了一半。” (摘自《第五届小小说金麻雀奖获奖作品》,有删改) 7.下列对这篇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人们开始喊黄阿二为“酒酿黄”,但由于“酒酿黄”听起来总像“酒酿王”,加上黄阿二的酒酿在古庙镇最好最受欢迎,因而人们干脆叫他“酒酿王”。 B.一公司总经理来找他定做五十小钵头酒酿,黄阿二以“ 自己坚持每天只做三十小钵头,一小钵头也不多做,从无例外”为理由拒绝了这个要求。 C.黄阿二卖酒酿打出了牌子,不允许顾客挑拣,只能顺着摆放的次序拿,若要挑拣,他就不卖。这是出于黄阿二个人的习惯,也说明他对自己酒酿的品质和重量十分自信。 D.从情节方面看,这则小小说缺乏故事情节,主人公黄阿二的性格,主要不是通过故事情节,而是通过黄阿二的语言来展现的。 8.请结合小说的具体内容,简要分析黄阿二的性格特点。(5分) 9.黄阿二坚持不扩大经营规模,每天只卖三十钵酒酿,你怎样看待他的这种做法?请结合小说的内容作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 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节选自《劝学》) 10.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离开 B.臣等不肖,请辞去 没有才能 C.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具备 D.顾吾念之 回头 11.下列对原文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翻译:积累泥土成为高山,风雨就会在这里兴起;积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会在这里生长。 B.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翻译:士卒们相互和好,成为誓同生死的朋友。 C. 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 翻译:今天您与廉颇官位相同,廉颇传出坏话,而您却害怕躲避着他,恐惧什么呀! D.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翻译:(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黄金也能刻出孔。 12.以喻代议,寓议于喻是第二段文字的特点,本段文字的议论中心是( )(3分) A.学习只要不断积累,细水长流,就一定能得到提高。 B.学不可以已;人应该活到老,学到老,在任何时候都应学习,终身学习。 C.慢工出细活,学习上应该提倡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 D.只有逆境才能成才。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2)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凝香斋① 曾巩 每觉西斋景最幽,不知官是古诸侯。 一尊风月身无事,千里耕桑岁有秋。 云水醒心鸣好鸟,玉沙清耳漱寒流。 沉心细细临黄卷,疑在香炉②最上头。 【注】①凝香斋:原名西斋,位于济南大明潮畔。曾巩于1071年任齐州(治所今山东济南)知州,齐州大治,该篇为1072年游大明湖而作。②香炉:香炉峰。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该诗首句点题,领起全诗。以下写景抒情都是围绕这句展开。曾巩身临西斋,徜徉山水,忘怀世情俗务,“不知”只因“景最幽”,俯仰其间,心神愉悦。 B.颔联写曾巩任职齐州,身闲无事,手持酒杯,临风赏月;桑麻遍野,庄稼茁壮,可望秋季丰收。他不打理政务,醉心自然风物。 C.任所济南最有代表性的风物是湖光和泉水。颈联上句湖光,下句泉水。纯静的湖水白云驻足,让人心灵清醒明澈;泉底砂石如玉,清寒的泉流冲激,悦耳清幽。 D.炼字精警,颇具匠心。“醒”“鸣”“清”“漱”四个动词使意境灵动。诗句声形色兼备,景情理俱在,让人顿生赏湖景、观流泉的雅兴。 E.尾联归结全诗。置身如此令人向往的境界,潜心书史,其清幽意境与高雅情趣让诗人疑是在庐山香炉峰的景物绝佳处。愉悦之情,如超脱世外,暗含辞官归田之念。 15.后人多认为此诗诗眼为首联中的“幽”字,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题,5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爱莲说》 中,借莲的形象来写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芳自赏的句子(或:赞美莲花品质的名句): , 。 (2)《望海潮》中的“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这几句词人选取了代表杭州湖山之美的两种典型景物,写出了西湖以至整个杭州最美的特征。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要一字千金,对承诺兑现的问题明确责任主体,拿出有效举措,落实到位,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 ②公司成立这么久,我作为销售顾问却没有什么好的建议和举措,以致公司连续两年销售业绩陷入低谷,真是马齿徒增啊。 ③在本届青年歌手电视大赛上,面对评委的刁钻提问,一支农民合唱队真挚纯朴,巧言令色,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④美联储内部关于何时加息的争论持续了很长时间,今日美联储主席耶伦将发表讲话。公众期待耶伦一锤定音,结束争吵,尽快出台新政。 ⑤父母常常埋怨孩子漠不关心自己,没有责任感,他们也许不知道,责任感要从小培养,要给孩子担负责任的机会。 ⑥近来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的改变。我们的外交政策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胶柱鼓瑟是难以适应新的国际形势的。 A.②③⑥ B.①④⑤ C.③④⑥ D.①③⑤ 1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 刘老先生热心支持家乡的教育、慈善等公益事业。他这次返乡,主动提出要与部分福利院参加高考的孤儿合影留念。 B. 很多人利用长假出游,怎样才能避免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有关部门对此作了相关提示。 C. 在灾难性地震发生后,虽然东京陷入交通瘫痪,通讯不畅,但人员的避难和疏散过程并未造成伤亡和明显混乱。 D. 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采用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将九号卫星发射升空并送入预定转移轨道。 19. 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中国结”的全称是“中国传统装饰结”, 。 , , 。 。 ,因此绳结也是中国古典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①人们很早就开始用绳结来装饰器物,为绳结注入了美学内涵 ②当时的绳结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备用具 ③“中国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 ④它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手工编织工艺品,具有悠久的历史 ⑤此外,绳结还被应用在人们的衣着、佩饰上 ⑥同时也具有记载历史的重要功用,因而在人们的心目中很神圣 A.③②④⑥⑤① B.③①②⑤⑥④ C.④①③②⑤⑥ D.④③②⑥①⑤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面对噪音,我们当前仍存在着不少认知误区。不少人将判断噪音的标准, ① ,似乎声音分贝越高,污染才越严重,但现实并非这样。是否构成噪音,本质 ② ,只要你不想听的声音,其实都可称之为噪音。另一方面,对噪音污染程度的判定, ③ 。如《城市区域噪声标准》中,明确规定了城市五类区域的环境噪声最高限值,居住区、工业区、疗养院等区域的噪音标准往往相差很大。 21. 下列句子中,有部分句子表述不得体,请找出五处并加以改正。(5分) ①虽然今天第一次见面,但我早已久违大名。 ②参加中国围棋世界冠军争霸赛的选手古力赛前表示:“明天的对手是江维杰,他在上届比赛中曾把我打下了冠军的宝座,希望他明天能承让。” ③我们敬请您担任我社顾问,如能得到应允,将是我们莫大的荣幸。 ④奉上刚刚草就的拙作,敬请拜读,专候宝贵意见。 ⑤获悉母校华诞,甚喜,届时我定拨冗出席庆典,特此通知。 ⑥学生给老师写信说:“敬颂教安。” ⑦兹介绍我校张敏同学前往贵公司参加社会实践,请予接洽为荷。 ⑧从数百里外捎来如此厚礼,推辞不了,只好笑纳! ⑨新居落成,我明天搬迁,为答谢您的祝贺,特于府上备下薄酒,恭请光临。 ⑩“令郎贵庚?”“犬子今年14岁。” ⑪萧峰对段正淳说:“大理段王爷,令千金在此,你好好的管教吧!”说着携起阿紫的手,走到段正淳身前,轻轻将她推过去。 例: ①中的“久违大名”应改为“久仰大名” 四、写作(60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作文。 央视著名主持人董卿曾成功主持三届青歌赛,获得极高赞誉;又连续十三次主持春晚,成为名副其实的央视一姐。继16、17年主持《中国诗词大会》、掀起全民喜吟古典诗词的热潮之后,又成功转型,既做主持人,又做制作人,她创办的《朗读者》文化类综艺栏目,让人一见钟情,再次惊艳世人。 《朗读者》的横空出世并非偶然。早在1996年,董卿就利用空闲时间考取了上海戏剧学院电视编导系并顺利毕业。随后又报考华东师范大学,进入中文系古典文学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2007年又进入上海戏剧学院攻读MFA艺术硕士学位。她平时从不间断地阅读《红楼梦》、古典诗词。 董卿的成功来自什么?有人说,因为她从不把每一次的成功看成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也有人说,昔日的积累对她今日取得的辉煌意义深远。她自己则用四个字回答:拼尽全力。 请根据你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体会,选准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性文章。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中央民大附中芒市国际学校2017—2018学年 高二上学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 C 【解析】“费尽心力创作,以艺术化的手法”错。王羲之创作《兰亭集序》并不刻意追求,相关信息在原文第三段,这正说明了晋人之“韵”的特点。它不是刻意追求的,而是在自然恬淡的生活中自然而然产生的;根据文中第二段可知,“将这本来生活性的节目艺术化了”中的“艺术化”是指书法,并不是“艺术化的手法”。 2. B 【解析】“王羲之的观点与此完全相反”错,原文第三段为“其本意并不在书法,只是在将古典楷书改造为今体楷书的书写中,不经意体现出一种端庄而自然的美”,王羲之并不认为写楷书可以取得许多艺术成就,他在书法方面的成就是不经意取得的。 3. C 【解析】“呈现出完全不同的特点”错,从原文第四段看,晋人书法和宋人书法有相同的特点,如自然天成、毫无做作之态等。 4. A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A项“在报纸上发表宣传文字”不当,结合原文内容“写了一篇小说《两个家庭》,很羞怯地交给放园表兄”。 5. CD(选C得2分,选D得3分,选CD得5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A项“冰心在文学上的突出成就”错误。B项“因为冰心名气很大,成绩优异”,因果关系不当。E项是矛盾的评价。 6. ①冰心受到“五四”文化革新运动的时代潮流影响,成为女校学生会的文书,写反帝反封建的文章; ②联系《晨报副刊》,用白话文发表职务内应作的宣传文字; ③开始撰写小说《两个家庭》,起笔名冰心; ④于理预科毕业后,改入文本科,从此立志要走文学这条路。 7. 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概括及手法分析。A项的“人们干脆叫他酿酒王”说法错误。文中是说“听起来总像酒酿王,其实喊他酒酿王倒也不虚不谬”。B项有关拒绝理由概括错误。黄阿二不肯多做酒酿,主要是怕酒酿的品质得不到保证。D项这篇小说通过情节、细节和人物语言等来刻画人物形象,叙述的是小人物的琐事,这样的写法,真实生动,也不能说缺少故事情节。 8. ①讲诚信:卖的酒酿既质量好,又不会短斤缺两。②有原则:既坚持自己亲手做酒酿,也不为了赚钱而多做酒酿。③勤劳质朴:自己不动手做酒酿就感觉比死还难受。④易满足:听到吃客对酒酿肯定的评价,感觉比吃人参还补。(每个要点必须有观点与原文信息)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人物的性格特征。“黄阿二的性格特征” ,立足文本,找出相关表现人物的语句,“卖的酒酿既质量好,又不会短斤缺两”;“既坚持自己亲手做酒酿,也不为了赚钱而多做酒酿”,有原则;“自己不动手做酒酿就感觉比死还难受”,勤劳质朴等。 1. 示例一:赞同他不扩大经营规模的做法。一方面,扩大经营规模,黄阿二就必须雇佣工人来做酒酿,这样,酒酿制作过程就不再是全由黄阿二亲手操作,酒酿的质量就有可能难以保证;另一方面,扩大经营规模来赚钱既不是黄阿二所要追求的,也与他的性格特点不相符,这样做反而会使黄阿二心中不安,生活过得不踏实。 示例二:不赞同他不扩大经营规模的做法。一方面,他每天只做三十小钵头酒酿,只能满足一小部分人的要求,对于大部分人,尤其是古庙镇以外的人来讲,就很难吃到他做的酒酿;另一方面,扩大经营规模,即使自己不能亲手做酒酿,只要指点的方法得当,管理到位,不仅可以保证这酒酿的质量,还可以使这项传统的文化技巧传承下去。不然,一旦黄阿二有个三长两短,这种传统的酿酒技艺就会失传。 【解析】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对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情感、人物的形态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如本题D项,这篇小说通过情节、细节和人物语言等来刻画人物形象。 2. D 【解析】顾:只不过,表转折。 3. A 【解析】B项翻译:最终相互和好,成为誓同生死的朋友。C项翻译:如今您与廉颇官位相同,廉颇传出坏话,而您却害怕躲避着他,害怕得太过了!D项翻译:(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 4. B 5. (1)我所以这样忍让,就是将国家的危难放在前面,而将个人的私怨搁在后面罢了! (2)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能力。第(1)句中,“先”,以……为先;“急”,危急、危难;“后”,以……为后。第(2)句中,“故”,所以;“跬步”,一步两步的路程;“致”,到达。 6. BE(选B得2分,选E得3分,选BE得5分) 【解析】B项“他不关心政务、醉心自然风物”属误读,“身无事”是因齐州大治。E项暗含辞官归田之念属臆测,于文无据。 7. 诗眼“幽” ,总揽西斋景物特征。其一,大明湖畔的西斋,地处幽僻之处,实为清幽境界。悠游庭斋,临风玩月,乐而忘身乃一地方诸侯。身为齐州知州,政通人和,丰收有望,才有闲情探幽揽胜;其二,湖水清幽,白云驻足,好鸟幽鸣,泉清见石,寒流激荡,好不让人留恋喜爱。可谓幽景寄幽情;其三,悠游之余,潜心书史,感到无异于置身香炉峰,更是显得情趣高雅、心境清幽。全诗无不紧扣诗眼“幽”展开意境。(一点2分) 1. (1)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2. D 【解析】①“一字千金” 增损一字,赏予千金。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不合语境。②“马齿徒增”谦称自己虚度年华,没有成就。使用正确。③“巧言令色”指用花言巧语和谄媚伪善的面目讨好别人,贬义。褒贬失当。④“一锤定音”指制造铜锣时最后一锤决定锣的音色。借指凭一句话作出最后决定。使用正确。⑤“漠不关心”态度冷淡,毫不关心,多做谓语,不能带宾语。语法不当。⑥“胶柱鼓瑟”用胶把柱粘住以后奏琴,柱不能移动,就无法调弦。比喻固执拘泥,不知变通。使用正确。 3. D 【解析】A项,“部分福利院参加高考的孤儿”有歧义;B项,否定不当,应删掉“不”字;C项,成分残缺,应在“通讯不畅”后加“的局面”,“但人员的避难和疏散过程并未造成伤亡和明显混乱”一句并列结构有歧义。 4. D 【解析】该题⑥句中的“也”表明②句中绳结“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备用具”的作用和⑥句中“记载历史”的重要功用是并列的。所以②⑥连排。⑤句中的“此外”“还”表明①句中绳结“装饰器物”和⑤句中应用于“人们的衣着、佩饰”的用途是并列的。所以①⑤连排。加之②句开头的“当时”就是指③句中提及的“上古时期”,而③句的“追溯到上古时期”正是对④句中提及的“具有悠久的历史”的诠释,所以④③②⑥连排。据此,该题正确答案应选D项。 5. ①直接等同于声音分贝的大小 ②上与声音分贝大小并无直接关系 ③要视具体环境而定 【解析】“不少人将判断噪音的标准”与“似乎声音分贝越高,污染才越严重,但现实并非这样”是第①处补写的依据;第②处补写的依据是“本质”与“只要你不想听的声音,其实都可称之为噪音”; 第③处补写的依据也是前后文的语境意。 6. 【解析】②“承让”改为“手下留情”,“承让”是比赛时获胜方所说的谦辞,意思是自己胜得侥幸,承蒙对方谦让。④“拜读”改为“垂阅、斧正”“拜读”用于读别人的文章,句中是说自己的作品。⑤拨冗,具有文言色彩的客套话,请对方推开繁忙的工作,改为“抽出时间来”。⑧“笑纳”是客套话,用于请别人接受礼物,而句中是说“自己”,改为“愧领”。⑨府上,是对别人的家的尊称,此处应改为“寒舍”。(意思正确、用语恰当即可给分) 1. 【解析】本题属于材料作文。材料注意论述董卿的成功来自什么,引发思考。 参考立意:奋斗的路上永不满足,不断超越自我,永远在路上(生无所息);成功源自积累;全力以赴做到最好,每一步都拼尽全力。点睛: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没有读懂材料必然会模糊作文,以致出现偏题或者离题的现象,读懂材料必须全面把握,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而要抓住重点,明白内容,理清关系,理解中心,为立意奠定一个较好的审题基础。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只抓住片言只语不放,否则容易跑题。但是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语句,深刻理解其本质意义,这对于把握材料的中心很有帮助。如本题需要把握董卿的“拼尽全力”立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