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语文专题七古代诗歌鉴赏考点3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实战演练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年高考语文专题七古代诗歌鉴赏考点3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实战演练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题组一 1.阅读下面的元诗,完成后面的题。 济州西湖 ① [元]李 ② 渺渺澄湖望不穷,画船曾驻夕阳中。 千峰倒映嶙峋碧,一水平铺潋滟红。 鸦背浮金归古戍,雁行如字写晴空。 玉箫吹彻游人醉,十里荷香送晚风。 【注】①济州西湖:即马场湖,在济宁城西二十里老运河北,今已埋为平地。②李 : 元代济南人,曾任济宁知州。 诗的颈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诗的颈联主要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晚霞比作“浮金”,形象生动, 表现了诗人对西湖傍晚景色的喜爱;“背”“写”赋予事物以人的特点,使画面富有动感, 增添了情趣。 【解析】“背”和“写”是人的动作,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乌鸦飞向古老的城堡, 雁儿在晴朗的天空中自由翱翔的美景,赋予西湖以动态美。“浮金”的原意是水面闪耀的光 芒,在句中暗指晚霞,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诗人对西湖美景的无比喜爱之情。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 潞府客亭寄崔凤童① 王昌龄 萧条郡城闭,旅馆空寒烟。 秋月对愁客,山钟摇暮天。 新知偶相访,斗酒情依然②。 一宿阻长会,清风徒满川。 【注】①潞府:潞州府,治所在今山西长治。客亭:旅馆。崔凤童:作者新结识的友人。 ②依然:形容思念依恋。 与诗的首联相比,颔联写景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颔联主要从动静结合的角度写景。上句描写愁客(作者)独对秋月的情态,是静 景;下句描写傍晚的天空回荡着山寺钟声的情景,是动景;进一步渲染了空寂的氛围。 【解析】这是一道考查赏析表达技巧的题目,此类题目的解题思路是先指出所用的表达 技巧,再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最后点出其表达效果。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 官舍竹 王禹偁 谁种萧萧数百竿?伴吟偏称作闲官①。 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 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 明年纵便量移 ② 去,犹得今冬雪里看! 【注】①闲官:诗人当时因受谗而被贬,所任的商州团练副使是个无事可干的虚衔,所 以称作“闲官”。②量移:原指从贬所移至稍近的地方,此处为反语,意为被贬到更偏远的 地方。 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全诗就这一点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托物言志,竹“不随夭艳”“独守孤贞”,表现了其清白、坚贞、高洁的特点, 作者以竹自喻,表达了作者孤独而坚贞不渝的情怀。 【解析】回答此题,可依据诗歌对“竹”的歌咏,明确表现手法为托物言志,然后就 “竹”的特征与托物言志的表达效果作分析。 4.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后面的题。 沙塞子 [宋]朱敦儒 万里飘零南越,山引泪,酒添愁。不见风楼龙阀、又惊秋。 九日江亭闲望,蛮树绕,瘴云浮。肠断红蕉花晚、水西流。 【注】朱敦儒,北宋词人。本词为靖康之难后,作者流落岭南时所作。 词的下片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一是借景抒情,借树木错杂缠绕、瘴云浮动而不见天日的蛮荒之景,抒发了词 人沉郁伤感之情;二是以乐景写哀情,用红蕉的明艳美丽和江水西流反衬了词人内心悲痛之 深。 【解析】本词下片写“蛮树绕,瘴云浮”属于景物描写,包含了词人内心的伤感之意, 属于借景抒情。“红蕉花晚、水西流”这些明丽欢快的景物是为了反衬词人内心的悲哀。 题组二 5.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后面的题。 西江月 阻风三峰 ① 下 张孝祥 满载一船明月,平铺千里秋江。波神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 ② 更好,今朝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 ③ 岳阳楼上。 【注】①三峰:即黄陵山。词人因改官被调离湖南,途经洞庭湖畔黄陵山时遇风受阻, 泊舟山下,而作此词。②风回:指风向转为顺风。③准拟:一定能。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开头两句,写风尚未起时的风光。水光山色,交相辉映,船上人心旷神怡,其乐无 穷。此二句纯属写景,而词人欣悦之情尽在其中,即所谓借景抒情。 B.“满载一船明月,平铺千里秋江”两句写舟泛湘江一路行来的景色。只写“一船明 月”“千里秋江”,其他美景堪收、旅怀足慰之事,不必细数。两个对偶句用“满载”和“平 铺”相对,将湖光和山色一并画出,构成美丽景致。 C.“波神”二句说,水神有意留住我观看夕阳下的美景,泛起鱼鳞般的波纹。这两句 以幽默的手法写航船遇风受阻被迫停泊的情景,反衬出词人此时的心境十分安闲自在。 D.“水晶宫”一句,照应“波神”,眼前似乎是水府鱼宫伴着秋风,轻打着木船,发 出阵阵声响,就像是水族们演奏的《霓裳羽衣曲》,美妙动听。 E.结尾写词人登上岳阳楼欣赏洞庭湖的美景。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他潜意识里仍受范 仲淹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理想所驱动,希望有朝一日能一展抱负,建立功业。 【答案】AE 【解析】A.“借景抒情”错误,应是“景中有情(寓情于景)”。E.从“准拟”二字上可 看出,尾句写的是设想登岳阳楼赏景,这里错为已登上岳阳楼赏景。 (2)这首词运用了“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请对此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词人实写“明月”“秋江”“斜阳”“细浪”,以及泊船后听到的涛声,在眼 前景物的基础上,词人展开丰富的想象,想象与水神“看斜阳”,听到“水晶宫”里奏乐, 明日抵达“岳阳楼”等情景,以实写虚,虚中有实,表现了对洞庭山水的热爱。 【解析】题干已经明确给出“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以此结合诗句中的实写、虚写内 容,分析表达效果即可。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 唐崇徽公主手痕① [宋]欧阳修 故乡飞鸟尚啁啾,何况悲笳出塞愁。 青冢埋魂知不返,翠崖遗迹为谁留? 玉颜自古为身累,肉食何人为国谋。 行路至今空叹息,岩花野草自春秋。 【注】①崇徽公主:唐朝和亲公主之一,姓仆固氏,唐朝著名将领仆固怀恩的女儿。生 卒年不详。手痕:在今山西灵台。传说公主出嫁回鹘时,路经此地,以手掌托石壁,遂有手 痕。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此诗是一首怀古诗,诗人借古生情,结合民间传说,为崇徽公主远嫁这一历史悲剧 唱出了一曲悲伤凄凉的挽歌。 B.诗从对比开始,不离故乡的鸟儿尚啁啾鸣叫不止,而豆蔻年华的少女随着悲笳、离 别父母、远嫁万里之外,就更加依恋不舍了。 C.颔联中“青冢”代指崇徽公主的埋身之地。诗人在这里沿用了杜甫咏王昭君的“环 佩空归夜月魂”(《咏怀古迹》)诗意,一个“魂”字,使诗情变得更为深婉。 D.颈联中诗人寓于两对矛盾现象中的诘问尖锐犀利,自古罕见。议论深切痛快,而又 对仗工整,朱熹推崇此联道:“以诗言之,第一等诗;以议论言之,第一等议论也。” E.在时间上,这首诗两度由古及今作大幅度的跳跃,使诗情波澜起伏,把读者的感情 之流导入诗人以激情冲击而成的曲折回荡的河道中。 【答案】AC 【解析】A.这首诗在格调上不同于一般洒同情之泪的凄凉挽歌,而是启发人们在深沉的 哀怨中进而对这些女子的个人悲剧加以政治上的思考,激起人们对许多不能远谋的肉食者的 愤慨。是一曲饱蕴愤懑之情的悲歌。C.诗人反用了杜甫咏王昭君的“环佩空归夜月魂”(《咏 怀古迹》)诗意。 (2)这首诗的尾联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是如何表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表现诗人对远嫁女子深切的同情和对统治者对内统治严酷,对外苟且偷安, 忍辱求和的不满。②诗人在尾联上句直抒胸臆,长叹一声,无可奈何之情袭人心怀,行路人 到此只能报之以叹息。下一句用以景结情的手法来写孤魂栖居的崖花野草春秋更替,年复一 年,这里以无情衬有情,颇有韵致。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的情感。就诗而论,此诗是一首怀古诗,诗中写崇徽公主远嫁回 鹘的哀怨、悲愁之恨,只一尊手痕碑,便给人留下了无尽的沉思和叹息。然而,诗人在诗中 并非一味怀古,而是意在借古讽今,隐晦地痛斥苟且偷安、忍辱求和的赵宋王朝,只不过诗 人借以崇徽公主和亲之事,抒以内心的愤懑之情,这便是此诗的宗旨所在。 7.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 红 梅 苏 轼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 诗老①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注】①诗老:指苏轼的前辈诗人石曼卿。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诗人使用拟人手法,以红梅自况,表达了对红梅绿叶与青枝的赞美。 B.“冰容”二字运用绝妙,绘出了梅花玉洁冰清的形象和孤傲超群的品格,从而含蓄 地表达了诗人不愿趋时的情感。 C.“尚余”句在写红梅“雪霜姿”的同时,也透露出无奈。 D.“独开迟”既点出了红梅晚开,也赋予了她不与众花争春的品性。 E.面对百花盛开的“春态”,红梅仍深自怵惕,保持自己的节操。 【答案】AC 【解析】A.只是表达了对红梅的赞美。C.“尚余”句在写红梅“雪霜姿”的同时,没有 透露出无奈,而是说红梅斗雪凌霜的本性。 (2)诗人是用哪些艺术手法来勾画梅花的?就其中两点作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拟人。如“怕愁贪睡”四字是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写出梅花不愿招致愁怨而贪 睡的娇憨之态。②用典。“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这句引典故作结,点明主旨, 锁住全篇,含蓄蕴藉。③托物言志。借咏梅来表达自己不同流俗的孤高品性。 【解析】逐句分析这首诗使用的表达技巧,可从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两方面来考虑。作 答时,先指明技巧,再结合诗句分析其表达效果。 8.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 浣溪沙 红蓼渡头秋正雨 薛昭蕴 红蓼①渡头秋正雨,印沙鸥迹自成行。整鬟②飘袖野风香。 不语含③深浦④里,几回愁煞棹船郎。燕归帆尽水茫茫。 【注】①红蓼:开红花的水蓼。蓼(liǎo),一年生草本植物,多生于水中,味苦,可作 药用。②整鬟:梳理发鬟。③含:愁眉不展。④浦:水滨。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词的上阕写沙滩上秋雨中的渡头,水边长着紫红色的蓼花,鸥迹成行,描绘出渡头 的寂静、幽远。 B.“整鬟飘袖野风香”给读者留下了佳人站在渡头要干什么的悬念;“整鬟”,在这 里不仅有“盛装”的意思,还包含着“女为悦己者容”的意思。 C.词的上阕给读者在听觉上的是风雨声,在视觉上的是热色的红蓼花,成行的沙鸥足 迹和盛装的佳人,在嗅觉上的是佳人和野花的芳香。 D.“几回愁煞棹船郎”写佳人心事重重地皱着眉,默默地立在渡头,又不要摆渡、放 舟,所以“愁煞”自己。 E.词的末句,从表面上看来,燕归、帆尽、水茫茫,都是写景,而深含着的至真至切 的怀人之情,却紧扣读者的心扉,一切都在“不语”中。 【答案】AD 【解析】A.“寂静、幽远”有误,应为“苍凉、寂寞”。D.“自己”与原词不符,应为 “船夫”。 (2)下阕的首句“不语含深浦里”在整首词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承上启下的作用。“不语含”的人就是上阕“整鬟飘袖”的佳人,这是承上。 为什么“不语含”,这是启下,也是词人安排的又一个悬念。紧接着“几回愁煞棹船郎”写 佳人心事重重地皱着眉,默默地立在渡头,又不要摆渡、放舟,所以“愁煞”船夫。 【解析】从“不语含深浦里”这句词在整首词的位置上来分析结构方面的作用,分析要 注意指出是如何“承上”和“启下”的。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