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3 发布 |
- 37.5 KB |
- 2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云南省昆明师范专科学校附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昆明师专附中 2020-2021 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高一语文 考试时间:150 分钟 总分:150 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我们 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 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 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 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 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孤立、隔膜是以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 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想我们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 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 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 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 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 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用一位外国学者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 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生活上 被土地所囿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 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 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摩擦里陶 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 是陶炼,“不亦说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 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从心。 “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 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 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 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 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 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 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 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在乡土社会中生长的人似 乎不太追求这笼罩万有的真理。我读《论语》时,看到孔子在不同人面前说着不同的话来解释“孝” 的意义时,我感觉到这乡土社会的特性了。孝是什么?孔子并没有抽象地加以说明,而是列举具体 的行为,因人而异地答复了他的学生。 在我们社会的激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 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于是,“土 气”成了骂人的词语,“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 费孝通《乡土中国·乡土本色》节选(有改动) 1.下列对“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乡民是中国社会的基层,他们以种地为基本生存方式,从土地中获取生活资源,因此与土 地分不开,为土地所束缚。 B.人与人在空间排列上的不流动性,造成乡土社会里乡民个体之间彼此的孤立与隔膜,所以才 有三家村式的微型村落的存在。 C.乡土社会里的个体为了谋生这一共同目标,分工协作,有机地聚合在一起,形成没有陌生人 的“熟人”社会。 D.无论生活的环境还是所接触的人物,对乡民而言都是生而与俱、再熟悉不过的,于是他们 选择固守乡土,终老于斯。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生活在乡土社会的人们,彼此之间相互了解,没有隔阂,相比现代社会,更容易获得一种 从心所欲的自由。 B.依附于土地的乡民从小习得礼俗,与周围的人都熟如亲人因为大家感情深厚,所以对他们来 讲“从俗即从心”。 C.乡民之间的交往是基于彼此的熟悉和信任来进行的,法律不是调节乡土社会中人际交往和人 际关系的基本依据。 D.乡土社会的信用产生于对一种行为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 会中的一纸契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乡土社会实际上就是熟人社会、礼俗社会,而现代社会是陌生人组成的社会、法理社会, 两者的人际交往原则有别。 B.礼俗是乡土社会里应对社会生活的根本原则、抽象真理,也是人们处理具体事务时目的与手 段间的普遍联系。 C.乡土社会中,人们从熟悉里获得的认识是个别的。《论语》中孔子因人而异地解释“孝”, 能让我们体会到这种特性。 D.在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原有的生活方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暴露出弊端,“土 气”一词因而有了贬义。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关于农村脱贫现状的调查材料,完成 4-6 题。 材料一:现在看,脱贫攻坚的主要难点是深度贫困。 根据河北省的调查,深度贫困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两高、一低、一差、三重”。“两高”即贫 困人口占比高、贫困发生率高。深度贫困县贫困人口占全省贫困人口总数 22%以上;深度贫困县贫 困发生率在 15%以上,高于全省贫困县平均水平近 9 个百分点;深度贫困村贫困发生率接近 35%,高 于全省贫困村平均水平近 24 个百分点。“一低”即人均可支配收入低。深度贫困县人均国内生产总 值 21650 元,人均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1386 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5928 元,分别只有全省平均水 平的 50.7%、36.2%、49.7%。“一差”即基础设施和住房差。深度贫困县的贫困村中,村内道路、 入户路、危房需要维修和重建。“三重”即低保五保贫困人口脱贫任务重、因病致贫返贫人口脱贫 任务重、贫困老人脱贫任务重。 深度贫困地区在 2020 年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难度之大可想而知。脱贫攻坚本来就是一场硬 仗,而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是这场硬仗中的硬仗。 (摘自 2017 年 6 月 23 日习近平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2012~2016 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数据及发生率 年度 贫困标准(元) 当年贫困人口 减少(万人) 年底贫困人口 (万人) 贫困发生 率(%) 2012 2673 2339 9899 10.20 2013 2736 1650 8249 8.50 2014 2800 1232 7017 7.20 2015 2855 1442 5575 5.70 2016 2592 1240 4335 4.50 材料三:解决精神匮乏比解决物质匮乏难,解决千百年来形成的落后观念和习俗比解决贫穷难。 脱贫攻坚千难万难,最难的是有一些贫困群众“不怕穷”,也就是脱贫的内生动力不足。 “国家统计局近期对云南六个市州‘直过民族’贫困村进行调查,59.5%的受访者对当前生活表 示满意,35.2%表示一般,只有 5.3%的表示不满意。”“贫困程度这么深,满意度还非常高,‘不 怕穷’、安于现状是一个重要原因。”宁可守着穷摊子,也不愿干出新生活。 落后的观念、习俗,许多是千百年来形成的,改变它不是一朝一夕之事。精神上的内生动力和 物质上的脱贫,既有密切联系,也有一定区别。扶贫工作既不提高标准,吊高胃口,也不急于求成, 降低标准,我国有信心到 2020 年打赢这场攻坚战。 (摘编自 2017 年 8 月 31 日澎湃新闻) 材料四:不同地区因历史、文化、地理环境等原因,致贫原因不尽相同,“个性化”扶贫无疑 是一剂治疗贫困的良药。 扶贫“个性化”,因地因人制宜是关键。不同地域、不同家庭、不同个体,在致贫问题上存在 差异性,唯有深入其中、量体裁衣,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精准扶贫的效用,全面助推精准扶贫攻坚 工作持续升温。个性化扶贫在政策的制定上,要摸清家底,找出区域致贫的主要原因,借鉴其他地 区扶贫工作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对其可行性进行研判,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探索出台科学合理的帮 扶政策,并在政策的实施过程中根据推进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在扶贫项目上,要改变“帮扶就是帮 钱帮物”的传统观念,多研究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按照贫困程度、产业发展进度、脱贫难易程 度等,制定地区扶贫开发实施计划和年度计划,把扶贫工作纳入地方经济社会总体规划统筹安排, 杜绝盲目扶贫。 (摘自《大众日报》) 4.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深度贫困县的“两高”即贫困人口占比高、贫困发生率高,其贫困发生率明显超过全省贫困县 平均水平。 B.深度贫困县地区生产总值较低,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只有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半。 C.深度贫困县的贫村问题重重,村内道路、入户路等基础设施和危房均需维修和重建。 D.深度贫困县的低保五保贫困人口、因病致贫返贫人口、贫困老人等三类人口脱贫任务重。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材料一、材料二用明确的数字指出我国脱贫攻坚工作面临的难点和现状,材料三则对部分地区 贫困现象产生的原因作了分析。 B.从材料二看,2012~2016 五年间,脱贫标准越来越高,当年贫困人口减少、年底贫困人口和贫 困发生率数据都呈直线下降趋势。 C.在扶贫过程中,必须立足于各地实际情况,探索出台科学合理的帮扶政策,不能使用其他地区的 经验和做法。 D.历史、文化、地理环境的不同造成不同地区致贫原因也完全不同,只有实行个性化扶贫才能改 变贫困面貌,全面助推扶贫攻坚工作。 6.根据以上材料,概括个性化扶贫的具体措施有哪些。(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山 音 秦碧薇 第一次见到她是在外公谢世的次日,雾霭沉沉,下着密如针脚的雨。 山里的世界静极了,没有丝毫外界的声音。“山里人现在越来越少,你外公啊,一人教了几座 山头的小孩,满打满算,也不过二十几个。”前来给外公下葬的一位大伯对我说道,末了还发出一 声长长的叹息,“真可惜啊,那些小孩都挺喜欢他的。喏,那边就有一个他的学生。” 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正好对上一双惶惑不安的眼睛。那是个十一二岁的女孩。头发扎得 松松垮垮,身形也偏瘦小,上身一件衬衣洗得发白。她定定地看向我,板着脸,双唇紧抿,幼兽般 的眼睛漆黑发亮,左手却紧抓着前面老人的衣摆。 我凑过去问她:“你家在哪?”她抬头飞快地瞟了我一眼,不说话,朝山上一片在雨中凝固的 苍翠努了努嘴。“你爸妈呢?”我注意到她的脸迅速蒙上了一层寒霜,眼皮也耷拉下来。她张了张 嘴,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半晌才失落地开口:“他们去外面打工了。”“那你跟谁过?”“弟弟 妹妹,还有奶奶。”之后我也不知该怎样搭话,便默默走开了,因为我猛然发现,我们之间已然如 被巨斧劈开了一道鸿沟,我与地的距离,就像各自眼中的风景般遥远。山也跟着沉默,不发出什么 声响。 在她的奶奶走后,她突然叫住了我。“你外公教过我,我很喜欢他。” “他教我们认字,算术,还给我们念诗,唱歌。他还说,我们这个地方以前叫作夔州。” “你看到我们头顶的天空了吗?他说这是夔州特有的天空,他说这种天空是‘苍色’的。” 我惊讶于地会对我这个陌生人讲这些,更惊讶于她没有我想象中隐忍至极的悲伤,却也不是饱 经沧桑的麻木老成,而是一个正当年华少女的冷静自持。仿佛外公的离去对她来说只是送别一只北 归的鸟,是注视一片据落在厚厚腐殖质中难觅踪迹的叶子。我明白,可能对于她,离别是一件再寻 常不过的事。渐渐地,我跟她熟稔起来。我发现她非常喜欢看书,时常看见她捧着翻旧的课本,在 风里站成一株瘦削的酢浆草,融进绿得化不开的山中。 我在很多个梦境里都幻想逃离城市,视线所及之处都融化成僵硬死板的色块,水泥森林将我围 困在高梁飞架之间。耳边的尘嚣,是炸了线的重工业蝉鸣,于是大脑也要爆炸了似的,不由得感叹 道:“还是山里好啊!” 她不能相信地望向我,脸颊激动得有些发红。“你有没有想过这种生活,一人在山中,仅仅一 人,只能听流水的声音,风从林间穿行的声音,鸟鸣的声音,石子滚落的声音。”远山浅淡,与天 相接的地方只剩一条极细的线,是地报起的嘴唇。她凝望后山的竹浪松涛,像凝望一个梦中的幻影。 “而现在我不能读书了,除了大山,外面的声音都听不到了。”她的话语似被水浸透,我转过头, 看见她眼里的泪花像在走钢丝,摇摇欲坠。 我离开那天,她执意要来送我。 她步履轻捷,每一步,都分毫不差地踏着我的影子,宛若夏商时祭天祈雨的女祭司。她语调平 仄分明,在四下无人的山中响彻,像黄昏,像诗人,像黄昏中的诗人。她说:“我听说再过几个星 期,学校就有人来修理了,有新学校,就有老师,就可以上学了。” “真的?” “真的!” 耳畔有什么呼啸而过。是山音。 (选自 2018 年 6 月 29 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当“我”和小女孩熟悉了之后,“我”才有机会了解她的心声,才看到了她对知识的渴望 和对外面世界的向往。 B.“我”幻想逃离城市,而小女孩渴望山外的声音,这在文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这篇 文章的主题。 C.本文多处采用环境描写,其主要目的都是表现山中的幽静和宁谧,山中是一个让人向往的地 方。 D.文末“呼啸而过”的声音,代表着山中留守儿童们向外呐喊的声音,也代表着他们即将走 出大山的声音。 8.本文题为“山音”,它究竟代表了什么样的声音?反映了什么主题?请结合文本进行简要分析。 (6 分) 9.本文的主人公小女孩和《哦,香雪》的主人公香雪有什么相似之处?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劝学(节选) 荀子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 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 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 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螣蛇无足而飞,鼫鼠五技而穷。《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 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故君子结于一也。 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故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 。玉在 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为善不积邪?安有不闻者乎? 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①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真 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之,禽兽 也。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③,类之纲纪也,故学 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 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④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⑤而言,蠕⑥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 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 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故不问而告谓之傲⑦,问一而告二谓之囋⑧。傲,非也; 囋,非也;君子如向⑨矣。 学莫便乎近其人。《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约而不速。方⑩其人之 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 (有删改) [注]①数:术,即方法、途径。②没:同“殁”,死亡。③大分:大要,纲领。④箸:通“著”, 显明。⑤端:通“喘”。⑥蠕:微动。⑦傲:浮躁。⑧囋:形容言语琐碎。⑨向:同“响”,回声。 ⑩方:仿效。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项是( )(3 分) A.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 B.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 C.君子/之学也/人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 D.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书》,即《尚书》,先秦“六经”之一。先秦“六经”还包括《诗》《礼》《乐》《易》《春秋》, 《乐》后来失传,只剩下五经。 B.“君子”一词,广见于先秦典籍,多指统治者和贵族男子,强调地位的崇高。后来,孔子为 “君子”一词赋予了道德性的含义。 C.小人,通常指人格卑鄙或见识短浅的人,与“君子”相对。古时也可作为男子对地位高于自 己者或平辈自称的谦辞。 D.学者,文中指通过学习而觉悟的人,即专门从事某种学术体系研究而通达智慧的人。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荀子认为,学习的路径是有尽头的,但如果从学习的意义上说,人应该终身学习。 B.荀子认为学习不应该停留在表面,不是为了向别人炫耀,应该入耳人心,贯彻到行动中,表 现在举止上。 C.在荀子看来,《礼》是学习的基础,《诗》《书》《礼》《乐》《春秋》涵盖了天地之间众多的道 理。 D.最好的学习方法是亲近良师益友,亲近良师益友也是“善假于物”的一种体现,这样有助 于培养高尚的品德,获得广博的知识。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2)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5 题。 西阁夜① 杜 甫 恍惚寒山暮,逶迤白雾昏。 山虚风落石,楼静月侵门。 击柝②可怜子,无衣③何处村。 时危关百虑,盗贼尔犹存。 [注] ①766 年,诗人移居夔州,初寓山中客堂,秋后,离西阁。该诗写于移居西阁时。②击柝, 敲梆子巡夜。《易》:“重门击柝,以待暴客。”③《诗·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 A.首联描绘江上初夜景色,颔联描绘山上夜中见闻,动静结合,景色相映成趣。 B.前两联“暮”“昏”着眼时间,“风”“月”着眼景物,内容富有层次感。 C.诗歌善用修辞,如“白雾昏”“风落石”采用了比拟手法,使景物描写形象生动。 D.诗歌尾联直抒胸臆,安史之乱虽已结束,诗人却关注纷乱时局,担心百姓。 15.颔联和颈联在抒情手法上不同,请选择其中一联,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曹操在《短歌行》中借《诗经》中的句子表达了自己对人才的渴望。这两句诗是: “___________, _______。” (2)李白诗中以“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的虚笔夸张天姥山的高峻,王安石《登飞来峰》 中实虚结合却异曲同工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杜甫在《登高》中“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两句被宋代罗大经评价说“十 四字之间含八意”。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 唐人的古诗趋向笔力驰骋、气象峥嵘、边幅开阔、语言明畅,不仅抒写波澜起伏的情感心理活 动,还直接叙述事件,刻画人物,铺排场景,发生议论,使诗歌表情达意的功能得到空前的发挥。 唐代诗人在前人创作实践的基础上增强了诗的表现范围,无论从思想和艺术技巧来看,唐诗的成就 都明显超越了前代。体裁上也有明显改进。同属唐人古体,五言和七言又有所差别,这个问题比较 微妙,须细心________。我们看五七言的区分,虽只在每句相差两个字上,但造成的节奏感和韵调 感却________。五言字少,念起来有一种安详舒缓的气度,近乎平时的语调;七言音促,上口时会 给人以________的感觉,类似于朗诵或歌唱表演的声腔。试读“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 墙走,老妇出门看”这样的句子,口气何等自然平实,不带任何拖腔。但如“少陵野老吞声哭,春 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念起来则有一种异乎寻常说话的调门,________, 铿锵成韵。我国古代传统上有读诗和歌诗的区分,西洋歌剧音乐亦有宣叙调与咏叹调的歧异,五言 和七言在调式上的分别大抵如此。( )。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观察 泾渭分明 发扬蹈厉 轻重缓急 B.观察 大相径庭 厉兵秣马 抑扬顿挫 C.体察 泾渭分明 厉兵秣马 轻重缓急 D.体察 大相径庭 发扬蹈厉 抑扬顿挫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 A.唐代诗人从前人创作实践的基础上增强了诗的表现范围,无论从思想还是艺术技巧来看, 唐诗的成就都明显超越了前代。 B.唐代诗人在前人创作实践的基础上扩大了诗的表现力,无论从思想和艺术技巧来看,唐诗的 成就都明显超越了前代。 C.唐代诗人从前人创作实践的基础上扩大了诗的表现力,无论从思想还是艺术技巧来看,唐诗 的成就都明显超越了前代。 D.唐代诗人在前人创作实践的基础上扩大了诗的表现范围,无论从思想还是艺术技巧来看, 唐诗的成就都明显超越了前代。 19.下面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五言诗日渐脱离民乐取得独立的发展,七言诗却长期停留在歌行体的范围内合乐歌唱,这 就是为什么五七言古诗起源于民歌的缘故 B.七言诗长期停留在歌行体的范围内合乐歌唱,五言诗却日渐脱离民乐取得独立的发展,这就 是为什么五七言古诗起源于民歌的缘故 C.这就是为什么五七言古诗尽管都起源于民歌,而五言诗日渐脱离民乐取得独立的发展,七言 诗却长期停留在歌行体的范围内合乐歌唱的缘故 D.这就是为什么五七言古诗尽管都起源于民歌,而七言诗长期停留在歌行体的范围内合乐歌 唱,五言诗却日渐脱离民乐取得独立的发展的缘故 20. 请参照下面材料中画线的部分,另选我国两位古代诗人的名句,仿写句子。(6 分) 生活是什么?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陶渊明说,生活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静; 21.把下面一段话的主要意思压缩成一句话,不超过 20 个字。(5 分) 连日来,因外卖佣金问题,生活服务平台美团被推上风口浪尖。疫情之下,餐饮业是受冲击颇 为严重的行业之一,本质上,外卖佣金引发的分歧,是市场主体关系磨合情况的动态反馈。商家要 活下去,外卖小哥要活下去,平台也要活下去,大家需要的是“激励相容”,在平台经济做大中去 撬动增量,而不是在存量分割上陷入拉锯。外卖经济中的各个参与主体是唇与齿的关系唯有理解与 合作朝着“抱团取暖”“共克难题”的方向相向而行,才能带动外卖经济与餐饮。行业迈向更好的 未来,才能实现共生共贏。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 分) 一百年前,我们的祖辈在《新青年》中呐喊:“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 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五十年前,我们的父辈在《青春万岁》中高歌:“我们有力量,有燃 烧的信念,我们渴望生活,从来不淡漠”;今天,我们这样表达自己的心声: “谁的青春不迷茫/我的青春我做主/再不疯狂就老了……”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 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参考答案 1.A 2.C 3.B 【分析】 1.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原文找到需要理解的重 要句子,然后结合原文理解句子的含义,并浏览选项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 对比辨析,判断正误,一般采用直选法或者排除法。 B 项,“造成乡土社会里乡民个体之间彼此的孤立与隔膜”的说法错误。原文相关信息是“孤立 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孤立,隔膜是以村和村之间的 关系而说的”。 C 项,“为了谋生这一共同目标,分工协作,有机地聚合在一起”错误。原文所说乡土社会是 “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而“为了谋生这一共同目标,分工 协作,有机地聚合在一起”的不是乡土社会,而是法理社会。 D 项“他们选择固守乡土,终老于斯”说法有误,原文说“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 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可见“固守乡土,终老于斯”不是人们主动的选择,也无须选择。 故选 A。 2.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重要信息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 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 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 A 项,“更容易获得一种从心所欲的自由”错误。原文说“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 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没有说比现代社会“更容易获得”。 B 项,“因为大家感情深厚”有误,原文是说因为“熟悉”。 D 项,“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有误,原文说“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 社会的阻碍”,恰恰相反。 故选 C。 3.本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和推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 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 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B 项,整句理解错误。原文相关信息有“乡土社会的 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在熟悉的 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 可见礼俗不是一种“抽象真理”,更不是“目的与手段间的普遍系”。故选 B。 4.B 5.A 6.①找出致贫原因,精准扶贫。②优化农村干部队伍,找准个性化发展路径。③借鉴成功经验, 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④改变“帮钱帮物”的传统观念,推进产业扶贫。 【解析】 4.本题考查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 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枝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 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 B 项,“地区生产总值”表述不准确,原文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一半”不准确,原文 说,“深度贫困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21650 元,人均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1386 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 入 5928 元,分别只有全省平均水平的 50.7%、36.2%、49.7%”, 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 49.7%,应 为“接近一半”。 故选 B。 5.本题考查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首先应迅速浏览,划记关键词;其次在文中找到 题干对应的区位,最后做出判断。比对时注意选项与原文是同义转述,还是改变了原文。同时要熟 悉设误的类型,如偷换概念、混淆未然已然、混淆或然必然、无中生有,强加因果,肯定否定不当、 强加因果,曲解原文等。 B 项,“都呈直线下降趋势”分析不当,材料二表格中,2015 年当年贫困人口减少数比 2014 年、 2016 年都多;且“直线下降”不准确。 C 项,“不能使用其他地区的经验和做法”分析不当,由材料四可知,制定政策时应“借鉴其 他地区扶贫工作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对其可行性进行研判”。 D 项,“不同地区致贫原因也完全不同”概括不当,材料四说“致贫原因不尽相同”。 故选 A。 6.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 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 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 倒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个性化扶贫的具体措施主要集中在材料四中,从中筛选相关信息,如“因地因人制宜”“唯有 深入其中、量体裁衣,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精准扶贫的效用”“个性化扶贫在政策的制定上,要摸 清家底,找出区域致贫的主要原因,借鉴其他地区扶贫工作的成功经验和做法”“要改变‘帮扶就 是帮钱帮物'的传统观念”等,然后根据筛选出来的信息进行整合,分点概括,整理作答:找出致贫 原因,精准扶贫;优化农村干部队伍,找准个性化发展路径;借鉴成功经验,结合本地实际,制定 科学合理的政策;改变“帮钱帮物”的传统观念,推进产业扶贫。 7.C 8.代表的声音:①代表了宁谧和幽静,是现代都市人所向往的天籁之音,“我”厌倦了城市生 活的焦虑和耳边的尘嚣,向往这里的“山音”;②代表了封闭和愚昧,是留守儿童呼唤外界的声音, 文章一开头便写山里没有丝毫外界的声音,唯一能够带给孩子们知识和外界思想的外公也离世了。 反映的主题:①反映了现代人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②反映了留守儿童在山中的孤独与期待,他 们急需受到良好的教育。 9.(1)小女孩和香雪都是山里的孩子,都处于教育相对贫乏的地区,两人都对山外的世界有着 极大的渴望。(2)启示:我们应该关注留守儿童,关注贫困山区的教育事业,让更多的山区孩子走 出大山,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解析】 7.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 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 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本题中,C 项,“都是表现山中 的幽静和宁谧”以偏概全,在作者眼中,“山音”是宁谧,幽静的,但在很多地方,却代表着大山 的封闭和落后,比如第二段开头,“没有丝毫外界的声音”。故选 C。 8.本题考查理解标题的含义和鉴赏小说主题的能力。理解标题的含义可从表面意义与真实意义、 指代意义与比喻意义、一语双关、双层含义等角度思考。鉴赏小说的主题,需要从不同角度和层面 发掘作品的意蕴。文学作品的意蕴是指文本所蕴含的思想、感情等各种内容,是指读者从作品中领 悟到的意义。文章所表现出来的意蕴,有社会的、政治的、道德的意义,有现实的、历史的意义, 有民族心理的、人文精神的意义。本篇文章题为“山音”,从“我”的角度和小女孩的角度,理解 的声音是不一样的,而这不一样的声音,正是我们理解小说主题的关键所在,分别从这两个角度进 行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9.本题考查分析鉴赏人物形象和作品内容的能力。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征要从两点入手:一是 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和气质等,因为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 的性格;二是结合小说对人物语言、外貌行动和心理的直接描写,以及对环境、与他人的关系等的 间接描写来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分析人物形象的异同之处,可以从人物所处的社会环 境和自然环境中体现出来。本文主人公小女孩和香雪所处的环境是相似的,诉求是相似的,结合两 篇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即可。分析文本给我们的启示,是考查对文本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 读的能力。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生活体验作答。解题思路是:首先亮明 观点,而后结合小说具体内容分析,言之成理,言之有据;最后结合自己的生活感悟表达自己的体 会,注意不要脱离小说的内涵而凭空想象。本文的启示可以围绕“贫困地区的教育问题”展开分析。 【点睛】 文学类文本阅读的答题技巧。一是把握主题。虽说文学作品考查八大能力,但其中把握主题是 核心。可以说,阅读题的几个小题都是围绕主题设置的,答每一题都要点到主题,只不过侧重点不 同。因此,不管题目怎样问,考生都要往主题上引。把握主题的方法是,找点题的议论句。它一般 在篇首或篇尾。二是同样的意思要用文中的句或词来做答。因为答案都是从这个角度给出的。但是 一般不去照抄关键句,要压缩精简,去掉修饰,抽取内核。三是以阿拉伯数字分点作答。一般来说, 分值 4 分的题答案有两点或四点,6 分的题答案有三点或六点。分点答题的作用是,阅卷老师能一 目了然,防止误判漏判,考生答题能尽可能答出每一点,防止漏答。答题“点”到为止,不必展开 细答;某一点答得再深入,也不过是这一点的分,而其他点没有答出老师也不会额外开恩。四是多 角度答题。如:解释词义,要从表面义和主题义角度回答;理解句义,要从句本身义、形式(表现 方法、结构作用)、内容(主题义)角度回答。 10.B 11.D 12.C 13.(1)意思是: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地下的 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 (2)君子学习,是为了完善自身;小人学习,只是把学问当作家禽、小牛之类的礼物去讨人好 评。 【解析】 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要确 定谓语。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分析谓语, 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 省 略 、 对 偶 、 反 复 等 修 辞 ; 尤 其 要 关 注 “曰”“乎”“于”“而”“之”“也”“矣”“焉”“耳”“则”这些关键词。“君子之学也” 中,“君子”作“学”的主语,“之”为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中间不应断开, 据此排除 A、C 两项;根据句式对称原则,“布乎四体”与“形乎动静”之间应断开,据此排除 D 项。 故选 B。 11.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此类文化常识题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 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 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 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D 项,“学者,文中指通过学习而觉悟的人,即专门从事某 种学术体系研究而通达智慧的人”错,“学者”在文中指求学的人。故选 D。 12.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 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 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 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C 项,“《礼》是学习的基 础”说法不当,原文说的是“终乎读《礼》”“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学习到《礼经》就可以 停止了,可见《礼》是学习的高级阶段,而不是基础。故选 C。 13.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 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 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点睛】 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 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 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 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 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学习如何开始?如何结束?答:按学习的路径来说,就是从诵读古代经典开始,到阅读《礼经》 结束;按学习的意义来说,就是从做一个读书人开始,到成为圣人结束。诚心积累,长期努力,就 能深入,学到老死然后停止。所以学习的路径是有尽头的,如果从学习的意义上说,那么学习是片 刻也不能丢下的。致力于学习,就成为人;放弃学习,就成了禽兽。所以说,《尚书》是政事的总要; 《诗经》是和谐音乐的集结;《礼经》是行为规范的大要、法式律例的总纲。所以学到《礼经》就可 以停止了。这可以说达到了道德的顶点。《礼经》注重礼节,《乐经》中正平和,《诗经》《尚书》内 容渊博,《春秋》言辞微妙,存在于天地之间的道理都包括在这些典籍中了。 君子学习,听在耳中,显明于心中,彰显于形体上,表现在举止上。或喘息微言,或稍微一动, 都能够作为他人的表率。小人学习,从耳中进,从口中出。口、耳之间不过四寸罢了,怎么能够完 善七尺长的身躯呢?古代的求学之人学习是为了提升自己,现在的求学之人学习是为了给别人看。 君子学习,是为了完善自身;小人学习,只是把学问当作家禽、小牛之类的礼物去讨人好评。所以 别人没问就去告诉的叫作浮躁,别人问一件事而告诉两件事的叫作啰唆。浮躁,是不对的;啰唆, 也是不对的;君子回答别人,就像回声应和原声一样。 学习没有什么比亲近良师益友更便捷的了。《礼经》《乐经》记载了法度,却没有详细阐明;《诗 经》《尚书》记载了古代的事理,却不能切合今天的实际;《春秋》文辞简要,因而不能使人很快理 解。仿效良师益友并且学习君子的学问,就能普遍受到尊重,通晓世间的事理了。所以说,学习没 有什么比亲近良师益友更便捷的了。 14.C 15①颔联借景抒情,借山风落石、月侵静楼,营造清冷寂静的氛围,委婉地表达了诗人寓居他 乡的痛苦之情。②颈联借典抒情,重门击柝,暗喻战事;“无衣”“同袍”以待战事,含蓄地表达 了诗人对时局纷乱的忧虑。 【解析】 14.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解答此类 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 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 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C 项,“‘白雾昏’‘风落石’采用了比拟手法”理解有误,这两处并未采用比拟手法,是直 接描写景色的。 故选 C。 15.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抒情手法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直接抒 情也叫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又分为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借典抒情、情景交融等。 题目是颔联和颈联在抒情手法上有何不同?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说明。颔联描写了山风、落石、 静楼、明月等景物,因夜静才能听见“风落石”,再加上楼也是“静”的,只有一轮明月高挂,营 造清冷寂静的氛围,抒发寓居他乡之情;根据注释②③可知,颈联中的“击柝”“无衣”是典故, 所以此联是借典抒情,两个典故都与战争有关,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纷乱的忧虑。 16.(1)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2)飞来峰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3)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17.D 18.D 19.C 【解析】 17.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 选出“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把握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 第一处:“体察”,体会观察,比“观察”含义丰富,结合语境,“这个问题比较微妙,须细心” 可知,此处不仅需要“观察”,更需要细细地“体会”,选用“体察”。 第二处:“大相径庭”,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泾渭分明”,比喻界限清楚,是非、好坏分 明。根据语境“我们看五七言的区分,虽只在每句相差两个字上,但造成的节奏感和韵调感却”可 知,这里强调区别大,选用“大相径庭”。 第三处:“发扬蹈厉”,形容奋发有为、意气昂扬的样子。“厉兵秣马”指准备战斗。语境是“七 言音促”指的是音律声音,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并没有指战斗。选用“发扬蹈厉”。 第四处:“抑扬顿挫”,声音高低起伏,和谐而有节奏。“轻重缓急”各种事情中有主要的和次要 的,有急于要办的和可以慢一点办的。语境强调的是读诗时的语调,选“抑扬顿挫”合适。 故选 D。 18.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 当、结构混乱、不合逻辑、表意不明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 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 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本题,题干明确指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 当的一项是”,此题将病句放入文段中,本身降低了辨析、修改的难度,但方法是不变的。 原句有两处语病,一是搭配不当,“增强”和“范围”搭配不当,应把“增强”改成“扩大”。 二是关联词搭配不当,“无论”不能跟“和”搭配,应把“和”改成“还是”,故排除 AB。C 项,“扩 大”和“表现力”搭配不当,修改不正确,故排除 C。 故选 D。 19.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逻辑意脉一致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 示。本题命题者在题干所给的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 要求选出“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选项都有一定干扰性,难度适中。本 题中, 语段内容分析的是五七言为何后来走向不同道路的原因,而不是两者源于民歌的原因,故排除 A、B。第一句的“五七言”决定了五言在前,七言在后,排除 D。 故选 C。 20.白居易说,生活是“更待菊黄家酿熟,共君一醉一陶然”的闲适;辛弃疾说,生活是“把 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的痛苦。 【解析】 本题考查仿用句式的能力。解答仿写类题目,要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入手。一定要注意形似和 神似两方面,即仿修辞,仿句式,仿内容。要先明确仿写要求,后分析例句特点,把握所给例句的 特征,即哪些是要仿照保留下来的,哪些是需要变化的。比如数词、量词、名词、动词,反义词等。 最后,还要运用修辞,富有文采、意蕴、哲理启迪等。例句是用陶渊明的诗歌摹写出陶渊明的隐居 生活状况,因此仿写的句子不仅要保留例句的形式,还要将其诗词与诗人的生活状态融为一体。如 白居易的“更待菊黄家酿熟,共君一醉一陶然”就体现了他的闲适,辛弃疾的“把吴钩看了,栏干 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就体现了他的痛苦。 21.餐饮商家和平台需抱团取暖来度过疫情危机。 【解析】 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在作答时,首先要通读段落,了解文段的内容。其次,要根据文章 内容划分层次,把每个层次的关键信息,勾画出来。最后,按要求组织答案。 语段是议论性文字,共有 6 句话。第 1-3 句是背景事件,主要信息是“疫情之下,餐饮业是受 冲击颇为严重的行业之一”;第 4-5 句是解决问题的做法和举措,关键信息是“家要活下去,外卖 小哥要活下去,平台也要活下去,大家需要的是‘激励相容’”“外卖经济中的各个参与主体是唇 与齿的关系唯有理解与合作朝着‘抱团取暖’‘共克难题’的方向相向而行,才能带动外卖经济与 餐饮”;第 6 句是意义。据此,按照字数的限制整合成一句话,以举措为主要信息点,最后的答案 为“餐饮商家和平台需抱团取暖来度过疫情危机”。 22. 青春——生命的觉醒 青春是什么?青春是祖辈的呐喊,“创建青春之民族”,以蓬勃的生命反对压迫;青春是父辈的 高歌,“渴望生活,从不淡漠”,撑起国家的脊梁;青春是我们的心声,“我的青春我做主”,彰显新 时代的自信。 是啊,青春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年华。青春可以“迷茫”,可以“疯狂”,但这“迷茫”、“疯狂” 并不是浪费生命。青春的真正意义在于生命意识的觉醒,在于学会承担。 生命意识觉醒的伊始,总会因前程未卜而感到茫然。祖辈们面对破碎的山河,父辈们面对困苦 的生活,也会迷茫。然而正因为是青春,他们坚定了信仰,追随着内心前行。而如今我们的迷茫, 源于经济快速发展而精神无所寄托。因此,青春的意义首先在于确定志向。青春不应局限于一己私 利,应有“为天地立心,为 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要坚定地守住内心。 然而,既有了内心的坚守,为何还会“疯狂”?其实,疯狂不过是反常。青春的力量需要一个 抒发的契机,关键在于我们“疯狂”的目的。秋瑾,出身官 宦,她的人生本应一帆风顺,可是她却 为革命抛洒青春的热血。这在世人眼中也许是“疯狂”的,然而正因如此,我们的民族才拥有了生 命力。青春应该突破常规, 然而这突破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而是为了更高远的意义,为了承担责任。 于是,我们坚守内心以明志,突破常规以获得动力。但是我们不能忘记,真正的青春应该“我 作主”。这三个字掷地有声,向我们传达着青春的力量,也 暗示着内在人格的觉醒。“我作主”意 味着自我选择,它首先意味着对外在权威的否定。祖辈们否定了旧势力的黑暗,选择承担民族独立 的责任;同时它也意味着价 值观的建立,父辈们选择“渴望生活”,用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而我 们呢?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青春?我们应该确定怎样的价值观? 答案昭然若揭,我们的青春,同样离不开社会责任的承担。老人摔倒了,外在有很多声音“分 析”着利弊,然而内心的善良告诉我们应扶起。和平安定的 社会也会有消极的声音,作为有责任的 青年,我们应勇敢地站出来,不做沉默的大多数,要谨记“无尽的远方,无穷的人们,都与我们有 关”。 其实,青春是一段觉醒的年华,它为我们的人生塑造生命的态度。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确定志 向驱走茫然,突破常规以求拥有活力,建立人格从而学会承担。青春,使我们的人生进入新的境界。 在挥洒青春的过程中,我们逐渐理解了生命。 【解析】 试题分析:首先,这篇材料作文和高考作文是一致的(高考作文一般是材料作文或话题作文), 在材料的表面意思上(显性信息)有祖辈、父辈和现在三个时期对于青春的认 识,同时暗含三个时 代青春和青年的对比,材料的隐形信息极其丰富。在对青春认识和对比的背后是时代的召唤和青年 的责任、担当和选择,同时暗含了在新的大时 代背景下通过先辈们的青春选择和奉献来教育现在青 年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在自己的青春时代里选择正确的道路,担当起属于自己的使命,成就自己 无悔的青春和 辉煌的人生。 这个材料以三代青春为话题,可以说比较切合事实。现在中央在对改革开放做顶层设计,改革 三十年中华名族再一次出发。每一次大的社会变革都对青年人提 出新的 要求。三代人的青春观其 实是在中国历史上三个重要的时期青年人响应时代号召做出的选择(当然有对时下青年信仰缺失青 春迷茫的批判,其实是通过批判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面对这样的材料我们首先要找到可以立意的 点。 【材料立意】 这一则材料内容及其丰富,之所以针对“青春”这样一个话题分三个方面就是为了方便学生立 意,能让材料包含更多的立意点。我在教学生时首先要求学生找出材料中的立意点和材料暗含的立 意点。 直接立意点: 1.青春(总说);2.祖辈的青春;3.父辈的青春;4.当代青年的青春;5.年代(100 年、 50 年、现在)。 间接立意点: 青春的变迁;2.青春与时代的责任;3.青春与青年的使命;4.青春与历史的担当。 第一层立意:1.祖辈的青春;2.青春的呐喊;3.青春万岁;4 父辈的青春之歌;5.青春拒 绝迷茫;6.我的青春不迷茫;7.青春里的个性飞扬。 第二层立意:1.青春的变迁;2.对话青春 100 年;3.三代青春里的祖国未来;4.青春 100 年,我们再出发。 第三层立意:1.100 年青春里的那一抹历史剪影;2.100 年青春里的时代召唤;3.青春筑梦 100 年。 一般只要是来源于材料的立意都是符合要求的,都不会跑题。但是,找立意的点还是有很大技 巧的,很多孩子只会找最基本的立意,主要是材料的大意。这样的立意不是不行,是会有太多撞车 的,让你的文章很难从其他人中脱颖而出。 那么怎么才能找准点呢?第一步要了解材料的结构,第二步找准关键词,第三步找比较细的一 般人不注意的切入点。本段材料的结构分三个部分:100 年前祖辈的青春;50 年前父辈的青春;今 天青年的青春。 主要关键词:青春、祖辈、父辈、今天;次要关键词:家庭、国家、民族、人类、力量、信念、 生活、迷茫、疯狂;不重视关键词:100 年前、50 年前、今天、新青年。找到这些关键词后学生要 做的最主要的工作分两步:第一步、对主要关键词进行修饰作为立意,这就是第一个层次最基本的 立意。第二步、让主要关键词和次要关键词或者不重视关键词相联系,然后进行修饰美化。这样就 能得到第二或者第三层立意。 为什么要让次要关键词或不重视关键词和主要关键词相联系呢?因为主要关键词可以保证你的 立意永远不跑题,次要关键词或者不重视关键词可以让你的立意新颖而深刻。到了这一步就可以保 证学生的立意新颖而绝对不会跑题了,但是这还不是最高层次的立意,第三个层次的立意是靠立足 在主要关键词、次要关键词和不重视关键词上然后运用逻辑推理出来的。也就是说要重视材料的隐 性信息。比如这一则材料看似写青春实际上是说我们中华民族一百年的选择、一百年的奋斗、100 年来执着地 追求中国梦、实现中国梦的过程。我们的中国梦:独立梦、富强梦、复兴梦不正是靠一 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换来的吗?所以我在给出第三层立意的题目里有一个:青 春筑梦 100 年。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