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3 发布 |
- 37.5 KB |
- 1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届二轮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学案
阅读指导 1.整体阅读意识 阅读传记类文本,首先要弄清传记按什么顺序组织材料,传主的生活经历是如何贯串起来的,并把握文本的结构思路;其次要整体领会文本内容,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弄清文章写了传主哪些事,体现了人物的什么性格、品质特点;最后要区分出作者评论的成分,弄清作者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阅读新闻访谈类文本,一般要弄清人物、时间、地点、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这六个要素及“倒金字塔”式的文章结构。 阅读科普类文本要注意,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或本质。从形态、性质、结构、功用制作、发展等方面认识说明对象,以及由主到次、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此及彼、从特殊到一般、由现象到本质等的说明顺序。 2.立足文本意识 首先, 注意传记、新闻访谈、科普类等实用类文本的特点。传记属于纪实性作品,但在符合时代环境的前提下,允许作者对个别细节、某些场景进行合理的、有限度的想象,以便丰富、生动地描绘人物、凸显人物特性;新闻类文本具有真实性和时效性的特点;科普类文本具有知识性、趣味性、通俗性、文学性和人文性的特点。了解了实用类文本的这些特点,就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欣赏、品味实用类文本的真实性与文学性相结合、哲理性与形象性相结合、思辨性与审美性相结合所产生的魅力。 其次,命题者根据选文内容设题,考生也要紧紧围绕原文来答题,文中很多重要词句是组织答案的重要依据。 3.筛选信息意识 研读题干,认真审题,看清命题者问了哪些方面的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去阅读文本,有意识地细读全文,注意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与细节,勾画出问题的相关信息区域,尤其注意叙述以外的议论性、阐发性等方面的内容。 4.整合信息意识 把在全文各处筛选出的重要信息,根据题干要求进行整合。主要采取并、删、换、归纳等手法进行。并,就是把相近或相同信息合并起来;删,就是把筛选出来的信息的枝叶部分删除,剔除可有可无的字句;换,就是把不符合语境的词句替换掉;归纳,就是把筛选加工好的信息归纳总结在一起,可以分条陈述。 真题解读 (一)传记真题考例(2015·课标Ⅱ卷) 将军赋采薇① 戴安澜任第73旅旅长后,回顾多年对日作战的经验教训,认定要取得胜利必须依靠部属努力,而部属的旺盛士气来自他们的爱国热情。他特意抄录民族英雄岳飞的《满江红》和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印发给各级官兵背诵吟唱,激发大家精忠报国的爱国热忱。② 为了抗战大业,戴安澜摒弃党派成见,团结爱国人士。③《自由报》记者宗祺仁前来采访,与他彻夜讨论时局,探讨国共合作抗日的未来,两人很快成为莫逆之交。这时有人提醒戴安澜,说宗是共产党,须多加提防。他坦然答道:“现在是国共合作抗战 ,何防之有?宗是否共产党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他是新闻记者,写过许多真实感人的报道,有卓越的见解。我们正缺少这样的爱国志士。”④几天后,他还把自己的军事著作交给宗祺仁修改并题词。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决定派远征军赴缅甸对日作战。当命令到达时,已升任第200师师长的戴安澜高唱《满江红》,并向官兵宣讲诸葛亮远征的事迹,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激励官兵。赴缅途中,他激情满怀,赋《远征》二首以明志。其一云:“万里旌旗耀眼开,王师出境岛夷摧。扬鞭遥指花如许,诸葛前身今又来。”其二云:“策马奔车走八荒,远征功业迈秦皇。澄清宇宙安黎庶,先挽长弓射夕阳。”⑤ 入缅不久,日军主力迫近东瓜,军长杜聿明决定集中主力击溃日军。戴安澜立下誓言:“此次远征,系唐明以来扬国威之盛举,虽战至一兵一卒,也必死守东瓜。”这时,英军突然撤走,我方援军未至,形势危急,戴安澜决心以身报国。他宣布:“本师长立遗嘱在先:如果师长战死,以副师长代之;副师长战死,参谋长代之……以此类推,各级皆然。”他给夫人王荷馨写了绝命家书:“余此次奉命固守东瓜,因上面大计未定,与后方联络过远,敌人行动又快,现在孤军奋斗,决以全部牺牲报国家养育。为国家战死,事极光荣。所念者,你们母子今后生活,当更痛苦。望你珍重,并爱护诸儿,侍奉老母。老父在皖,可不必呈闻。”⑥面对日军发动步兵、炮兵和空军联合进攻,狂轰滥炸,施放毒气,戴安澜率部同仇敌忾,顽强战斗,抗击四倍于己的日军长达十余日。中印缅战区美军司令兼中国战区统帅部参谋长史迪威表示:“近代立功异域,扬中华声威者,以戴将军为第一人。”日本人战后回忆时也承认:“该部队自始至终战斗意志旺盛……虽是敌军,但令人佩服!自司令官坂田中将以下各将官无不赞叹其勇气。”⑦ 东瓜保卫战虽然给予日军沉重打击,但因盟军失利,缅北战局急转直下,腹背受敌的远征军被迫突围。这时,英国要求远征军申请难民身份,以便英国军队收容。戴安澜发誓:“我戴某人宁愿与日寇战死,绝不苟且偷生。”于是率部进入缅北野人山,向祖国方向艰难跋涉。⑧就在部队到达离祖国最近的一条公路时,突遭日军伏击,他立即命令分散突围。激战中,戴安澜胸腹中弹。时值缅甸雨季,大雨滂沱,部队既要突破日军堵击,还需忍饥挨饿,穿越荒山密林。1942年5月26日,他们行至缅北茅邦村,戴安澜伤势恶化,以身殉国,年仅38岁。弥留之际,参谋长问他下一步的行动路线,这时他已不能说话,手指地图, 示意部队从莫洛过瑞丽江向北回国,又让人扶着他面向祖国注视许久,安然而逝。⑨ 戴安澜牺牲后,遗体由官兵抬回国内。渡过瑞丽江后,乃将遗体火化,骨灰装入小木箱,以马驮载。这一情景感动了沿途民众,一位老华侨痛心地说:“寿材这么小,怎能配得上将军的英名与地位?”随即捐出自备的楠木寿材。腾冲县长率全县父老乡亲20万人,沿街跪迎将军灵车。随后,国民政府追赠戴安澜为陆军中将,美国总统罗斯福追授戴安澜懋绩勋章。国民政府在广西全州举行安葬仪式,中共领袖毛泽东派人送来挽诗:“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周恩来、朱德等也敬献挽词、挽联。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追认戴安澜为革命烈士,并以毛泽东主席的名义向遗属颁发“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⑩ (摘编自茅海建主编《国民党抗战殉国将领》等) 相关链接 ①人我之际要看得平,平则不忮;功名之际要看得淡,淡则不求;生死之际要看得破,破则不惧。人能不忮不求不惧,则无往而非乐境,而生气盎然矣。(戴安澜赠部属各官长题词) ②军人一般以彪悍为荣,但是戴安澜与众不同,他多才多艺,熟读文史,精通琴棋书画。如果不是因为战乱和外敌入侵,他很有可能成为一位儒雅名士,但国家危难却把他的命运引上另外一条路。(戴复东等《我们的父亲戴安澜》) ①赋:朗诵。采薇,《诗经·小雅》中有《采薇》篇,其诗描写戍边抗击外族入侵的兵士久历艰苦,在回乡的路上又饱受饥寒。诗中唱出从军将士的艰辛生活和思归的情怀。以诗句入题,含蓄典雅地交代了传主的军旅生涯,戴安澜将军受命于危难之中,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率部远征,用自己的行动谱写了一曲抗日的《采薇》诗篇。 ②第1段写戴安澜通过各种方式来激发大家精忠报国的爱国热忱。显示出了传主有爱国的情怀,有激励的方法,有文艺才华。文章一开篇就展示出传主文武双全的气概。 ③④这几句写出戴安澜将军为抗战大业识大局、顾大体,具有广阔的胸襟。“坦然”一词需要细细体味。 ⑤写戴安澜赴缅途中,他激情满怀,赋诗明志。富有才华,富有激情,矢志爱国。传主自己的诗歌更凸显传主形象。 ⑥⑦写戴安澜将军殒身不恤的爱国精神,誓死抗敌的勇气,这种顽强的战斗精神赢得了各方的高度评价。一封绝命家书,字字句句,感人至深,将一位血气方刚又温存柔情的英雄形象活生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读来令人动容。而史迪威和日本官员的盛赞更是从侧面有力地烘托了将军的形象。 ⑧⑨写戴安澜将军的牺牲过程。大义凛然之中显示出强烈的民族尊严和爱国情怀。一代抗日英杰竟然命丧缅北战场,将军虽壮志未酬,却用自己年轻的生命实践了自己的凌云壮志,死得其所,死而无憾。“手指地图”“注视许久”宛若一尊雕塑,将传主的形象永远定格在时间的长河里。 ⑩写戴安澜将军牺牲后国共两党以及民众对他的悼念和爱戴。这里有必要对毛泽东的挽诗进行一下理解:外侮:外国侵略者,指日寇。御:抵抗,抵御。采薇:即《诗经·小雅》中的采薇。赋采薇:指赴国难。虎罴:指敌人。冬瓜、棠吉:缅甸地名。机械化:200师是机械化部队。无违:没有背离。首联二句,直书事实;颔联、颈联写将军所率部队奋勇战斗,实是烘托将军;尾联二句,收笔回写将军本身,哀悼其赍志以终,显示挽诗主题。在毛泽东留下的众多诗中,挽诗却只有两首,一首写给元帅罗荣桓,一首就是写给国民党将领戴安澜的。 (“相关链接”部分:从不同角度丰富文章内容,突出传主形象。链接①通过赠词表现了戴安澜将军对自己与他人、功名与生死的看法。公正待人、淡泊功名、不怕牺牲。链接②通过引用戴安澜将军子女的话侧面表现将军多才多艺的儒雅名士风范。与正文中多次出现的戴安澜唱诗、赋诗相呼应。) 【文本思路】 戴安澜通过各种方式来激发大家精忠报国的爱国热忱→戴安澜将军为抗战大业识大局、顾大体,抛弃党派成见,推动国共合作→戴安澜赴缅途中,他激情满怀,赋诗明志→入缅之后,戴安澜誓死抵抗,以身报国→壮志未酬,殒命战场→写戴安澜将军牺牲后国共两党以及民众对他的悼念和爱戴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戴安澜自幼对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等诗篇熟读成诵, 常常手自笔录并吟唱,以此激发自己和官兵的爱国热忱。 B.在给夫人王荷馨的家书中,戴安澜表明了为国战死的决心,认为这是军人的极大光荣,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妻子儿女日后的生活。 C.面对形势急转直下、腹背受敌的困境,戴安澜坚决不同意要他申请难民身份以便英国军队收容的提议,奋而率部突围,与日寇死战。 D.戴安澜从缅甸“马革裹尸还”的情景,感动了沿途无数民众,有人献出楠木寿材抚慰英灵,也曾出现万人空巷跪迎灵车的盛况。 E.戴安澜临危受命,率第200师官兵驰援缅甸,固守东瓜,收复棠吉,以浴血沙场、为国捐躯的壮举,谱写了抗日救国的新《采薇》。 【据题精析】 本题为多项选择题,要求选出最恰当的两项。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选项A“戴安澜自幼对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等诗篇熟读成诵”文中没有依据,无中生有;选项B对应原文第4段“所念者,你们母子今后生活,当更痛苦。望你珍重,并爱护诸儿,侍奉老母。”选项中“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妻子儿女日后的生活”不准确,应还有对父母的记挂;选项C对应原文第5段“英国要求远征军申请难民身份,以便英国军队收容”,选项“要他申请难民身份”错误,张冠李戴。 【答案】 答E给3分,答D给2分,答B给1分;答A、C不给分。 2.有人说《自由报》记者宗祺仁是共产党,提醒戴安澜多加提防,他却回答“何防之有”,这是为什么?请结合材料,分析戴安澜这样回答的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据题精析】 这是一道局部信息筛选的题目,注意找准区位,选取关键的词句分条作答。题干中的“共产党”“提防”“何防之有”,该题的答题区域在文章的第2段,注意对文段进行切分,提取关键词语“探讨国共合作抗日的未来”“莫逆之交”“写过许多真实感人的报道”“有卓越的见解”“爱国志士”。答题时注意从戴安澜的角度寻找理由,概括提炼,分条作答。 【答案】 ①国难当头,应以民族大义为重,勠力同心,共赴国难;②宗的见解卓越,报道真实感人,是少有的爱国志士;③作为莫逆之交,只应相互敬重,不能彼此防备。 3.戴安澜率第200师赴缅途中,曾赋《远征》二首以明志。诗中涉及哪些历史人物的事迹,又表达了什么志向?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据题精析】 解答此题应注意找到历史人物,然后点明志向。人物主要是“诸葛亮和秦始皇”,志向要结合全文的内容和“远征”相联系,答题时可以一对一作答,先答人物然后综合分析志向。关键是分析戴安澜寄托在这两个人物身上的情感、志向的差异。 【答案】 ①第一首借诸葛亮远征平定蛮夷的事迹,说明自己率领的是正义之师,威武之师,表达了荡平敌寇、解民于倒悬的信念;②第二首借秦始皇开拓疆土的事迹,表达超越秦始皇、弘扬国威的壮志,抒发了澄清宇宙、安抚黎庶的气概。 4.作为著名的抗日爱国将领,戴安澜不仅深受国人爱戴,甚至连敌人也不得不佩服,其中必有内在原因。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据题精析】 这是一道综合探究题,探究的题目有两类,一是向内挖掘,一是向外延伸,向内挖掘就是对人物的某些品质进行分析,在文中找到依据,向外延伸主要是结合文中的人物性格特征,谈自己的看法,课标卷基本是向内挖掘的方式,此题应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在文中找事例加以论证。从胸怀、学问修养、性格、才能、功绩等方面全面把握。 【答案】 ①超越党派利益,献身正义事业,血酬壮志,精忠报国;②为人平和,不求功名,临危不惧,胸怀坦荡;③关爱家人,情真意切,侠骨柔肠,勇于担当;④身为军人,熟读文史,精通琴棋书画,兼具文韬武略;⑤英勇善战,指挥若定,治军有方,视死如归。 (二)新闻真题考例(2014·福建卷) 九天神眼 ①从起初遥远的一点,到依稀模糊的轮廓,再到清晰可见的机身,减速、放下起落架、稳稳在某军用机场降落。“奖状”飞机又一次执行特殊任务凯旋了。 ②走近它,“小”是给人最直观的印象。机身长、宽不过数米,差不多一人多高。而让人很难想到的是,眼前这小小的“个头”,竟能在13 000米的高空飞行,最大巡航速度0.72马赫,可连续飞行6个小时。一进入机舱,才发现这小小的“身板”还着实能“装货”:在直径不足1.5米、高只有1.45米的狭窄机舱内,就装有3个固定座椅,两个座椅在驾驶舱,1个长椅在后舱,各型电子设备占据了舱内大半个空间。而这也给驾驶“奖状”飞机的机组成员带来了麻烦,狭小的舱内空间,使得除两名驾驶员外,机组其他人员只能挤坐在一尺见方的小长椅上,蜷缩着直不起腰、伸不开腿,时间一长,腰酸背疼不说,想方便也找不着地方。但就是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他们每次执行任务都要连续飞行四五个小时。 ③谈及飞行经历,机长张凯如数家珍,“自1986 年配备‘奖状’号,我们中队已先后7次入藏,20余次进疆,飞行面积超过250万平方公里,协助完成10余项重大科研攻关,完成抢险救灾任务160余架次。” ④多年的飞行,让“奖状”中队满载殊荣,也使他们不少人患上了“职业病”。副教导员孙文奎说,“每晚7点半要准时守在电视机前看天气预报,不管有没有任务,早晨起来第一件事就是看天。”“一有灾情,无论天气如何,我们都会自发处于待命状态。在那种情况下,灾情就是命令,我们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⑤一次,张凯机组飞往重灾区北川遥感航拍,电瓶温度指示灯突然报警,温度直线上升。如果处理不好,就有可能造成空中断电的危险。千钧一发之时,机长张凯脑海中掠过了一个个特情处置预案,一个个处置口令也脱口而出: ⑥“下降高度!” ⑦“跳开X 号保险丝!” ⑧终于,飞机从7 000 余米下降到6 000 米,故障被机组成员镇服。 ⑨让机组成员终身难忘的是2011年7月的西藏航拍任务。当时,西藏正值雨季,动辄狂风骤雨,天气变化无常,气象条件非常恶劣;每个成员都出现了较强的高原反应,为了保证有足够的体力飞行, 大家只好边吸氧、边打点滴、边研究飞行计划,最后圆满完成了既定任务。 ⑩飞险区、闯禁空、测山河、赴震区……一次次的枕戈待旦,一次次的受命飞行,这支“奖状”中队屡建奇功,满载殊勋。在这光环的背后,蕴含着的是一份大爱。 ⑪除日常的训练外,“奖状”飞行团队每年有半年以上的时间在外执行飞行任务,陪同家人的时间自然也就少了许多,有时接到紧急任务,还会和事先安排好的“家事”“撞车”。 ⑫或许在有些人的眼里,他们不是合格的父亲、丈夫和儿子,但在家人的心目中,却有着不同的答案。 ⑬一位飞行员家属说道:“选择了飞行员,就是选择了寂寞,为了‘大家’,一点牺牲不算啥。”一个轻松的回答,一个灿烂的微笑,折射出的是一份包容与关爱。 ⑭“总觉得平时亏欠他们的太多,在家的时候就多给老婆孩子弥补一点。”一机组成员轻描淡写的一句话,道出了这位飞行30多年、6 000余小时飞行员的氤氲柔情。 (摘编自苏银成等《探空测地的“九天神眼”》) ①通过描写机组凯旋,新闻“主角”——“奖状”飞机出场,本段的描写由远及近,由高到低,注重细节,使“奖状”飞机的出场极富有现场感。 ②运用一系列精确的数字来介绍“奖状”飞机的大小,飞行速度、高度、航程等,增强了新闻的真实性、说服力。同时,数字之间又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突出了飞机“个头”虽小、能力强大的特点。对于机组工作人员艰苦的工作环境,因“小”带来的麻烦,描写非常细腻,表现了机组人员不以为苦、乐在其中的工作状态。 ③借机长之口总说“奖状”飞机的成绩。数字的使用,既突显了机长张凯对于飞机的珍爱,也再次说明了“奖状”飞机的不平凡。 ④ 借副教导员孙文奎之口,写“奖状”飞机机组人员的“职业病”:关注天气、时刻待命。以点带面,表现了机组工作人员严谨、勇挑重担的精神品格。让新闻中的人物现身说法,使新闻内容更具有说服力、感染力。 ⑤~⑨段撷取“奖状”飞机众多飞行经历中的典型事件,通过对这些典型场景的渲染以及人物语言的描写,表现机长张凯高超的技术以及机组成员的沉着、冷静。 ⑩是承上启下段,用饱含情感的语言总结上文——“奖状”飞行团队取得的成绩,引出下文——“奖状”飞行团队取得非凡成绩的内在原因——“大爱”。 ⑫~⑬以点带面,借一位家属的话体现出飞行团队家属对于飞行团队成员的支持与理解,体现了他们的牺牲与奉献精神,以及他们心中舍己为国的“大爱”。 ⑭段,借“奖状”飞行团队中的一位成员的感慨写出他们对于家人的愧疚之情,以点带面,体现出飞行团队舍“小家”为“大家”的“大爱”。卒章显志,增强了新闻的感染力,提升了文章的思想价值。 【文本思路】 “奖状”飞机概况→飞行团队工作条件的艰苦→“奖状”飞机的非凡成绩→飞行团队的责任感→飞行团队破解险情→飞行员及家属心中的“大爱” 1.下列对文章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奖状”飞机虽“小”,但“装货”能力不小;它的本领也不小,飞行高度高,航速不低,续航能力强。 B.“奖状”飞机舱内空间逼仄狭窄,机组成员的活动空间不到机舱的一半,这给机组成员带来了诸多不便。 C.“奖状”号机组1986 年成立以来,飞行架次多,作业面积广;多次参与导航工作,为社会做出了贡献。 D.文章写2011 年7 月西藏航拍一事,突出了“奖状”号机组不怕苦不怕累、勇于克服困难的优良作风。 E.这篇通讯点面结合、以小见大,主要通过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来表现中国当代军人的阳刚之美。 【据题精析】 本题中选项的内容涉及对文章内容、写作手法以及主题思想的理解。应该首先锁定信息区域,然后将选项内容表述与原文表述进行比对,即可做出判断。C项对应原文第③段,“多次参与导航工作”不正确,第③段只说“ 协助完成10余项重大科研攻关,完成抢险救灾任务160余架次”,并未提到“多次参与导航工作”;另外“1986年配备‘奖状’号”并不等于机组是于1986年成立。E项考查的是对文章的表现手法以及主题思想的把握与理解。文章塑造机组人员时用了大量的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并没有直接的心理描写;而且本文的主题是表现中国军人心中的“大爱”即他们的奉献精神,并非表现他们的“阳刚之美”。 【答案】 CE 2.文中写北川航拍时排除险情一事,突出了机组群像的什么特征?请简要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据题精析】 本题考查的是筛选并整合主要信息的能力,需要筛选出答题区域,简要概括,分点作答。机长的下令表明技术精湛、临危不惧;险情被机组人员镇服靠的是团结协作、配合密切。 【答案】 ①技术精湛,临危不惧;②团结协作,配合密切。(意思对即可) 3.请根据文本,探析“蕴含着的是一份大爱”这句话的含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据题精析】 “蕴含着的是一份大爱”这句话出现在文章的第⑩段,要联系上下文的相关内容进行准确概括。从上文来看,这份“大爱”指的是机组人员对国家对人民的爱;从下文四段来看,这份“大爱”还包括家属对机组成员的理解和支持、机组成员及其家属对国家和人民的贡献。准确表述,分条作答即可。 【答案】 ①机组成员高度的使命感,对国家对人民高度的责任感。②家属对机组成员的理解,对国家事业的支持。③机组成员及其家属为“大家”而牺牲“小家”“小爱”的奉献精神。(意思对即可) (三)科普真题考例(2015·福建卷) 说不尽的萤火虫 ①中国有着悠久的萤火虫文化。早在先秦时期的《诗经》中,萤火虫就成为先民的关注对象,诗中“町疃鹿场,熠耀宵行” 就是描述萤火虫的。古代诗人常借萤火虫抒情达意,唐代杜枚的“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便是千古绝唱。“囊萤夜读”的故事家喻户晓,也曾激励过无数学子发奋努力。 ②现代人是不再需要“囊萤”来夜读了。到20世纪40年代,科学家受萤火虫发光器的启发,发明出荧光灯。萤火虫发出的荧光是一种生物光,它不同于其他的光会伴生热量的损耗,是目前已知唯一几乎没有热损耗的光源,因此也叫“冷光源”。荧光灯的发明大大提高了能源使用率,但与萤火虫的发光率相比还差得太远。 ③最近,研究人员在研究萤火虫发光器时,还意外发现了一种锯齿状排列的鳞片,它可以提高发光器的亮度。科学家将其应用在二极管(LED)的设计中,制作出模仿萤火虫发光器天然结构的LED覆盖层,可使其效率提高50%以上。这种新颖设计可能会在几年内应用在LED生产中。 ④萤火虫特有的虫荧光素酶基因,在基因工程中也越来越多地作为遗传标记的首选来检测基因表达。人们不但利用萤火虫的基因检测癌细胞,还利用基因转移技术把萤火虫的基因转移到玉米中,较快地培育出新的具有抗病虫害的玉米新品系。 ⑤萤火虫还是血吸虫病的防疫助手,水生萤火虫的幼虫吃包括钉螺在内的螺类,而钉螺正是血吸虫的唯一宿主。萤火虫体内的腺甙磷酸,可作为一种优异的检测剂来检测水的污染程度。萤火虫喜欢植被茂盛、水质干净、空气清新的环境,凡是萤火虫种群分布的地区,都是生态环境保护得比较好的地方。 ⑥遗憾的是,如今,萤火虫在部分地区已越来越少见。除了自然天敌外,人类成了萤火虫最大的“天敌”。美国一些医药公司为了获取萤火虫体内特有的虫荧光素和虫荧光素酶,出价购买萤火虫,导致人们大肆捕捉萤火虫。在日本,上世纪60年代的工业污染和城市扩张,致使萤火虫幼虫的生存率直线下降。 ⑦萤火虫求偶时,雌雄之间会发出特异的闪光信号以吸引异性并交尾。然而城市的亮光干扰了它们的闪光交流,当萤火虫感知到外界灯光时,就会停止发光、飞行、求偶,最终导致种群减少甚至灭绝。去年夏季一些城市刮起萤火虫展览热,千里迢迢从外省引入萤火虫,然后在公园放飞。但萤火虫的很多种类年复一年地在同一个栖息地聚集、交配,即使栖息地遭到破坏,也不会迁往别处。萤火虫成虫的唯一使命就是繁殖,寿命很短, 长的也就十几天。萤火虫本就不适合长途迁徙,目的地栖息环境又不太合适,它几乎活不了几天,繁殖就更是不可能了。不少专家为此呼吁:与其引进萤火虫,不如改善自然环境。 ⑧那些曾在林间泽畔“熠耀宵行”的萤火虫,如今已与我们渐行渐远,靠人工引进不能“引”来它们的回归。萤火虫是自然的,也是文化的,但归根结底是自然的,因而要靠自然来解决。而且,保护萤火虫不能光着眼于一个物种,而是要通过保护整片栖息地来保护许多物种。如果做到这一点,引来的肯定不只萤火虫。萤火虫如是,熊猫如是,白鹳也如是……总之,我们应多想想如何对自然更友好,与万物共存共荣。(摘编自《新华文摘》2014年第13期), ①写萤火虫文化的悠久历史以及萤火虫蕴含的审美情感。古诗文的引用增添了文章的文学韵味,使科普文章免于枯燥,也是科普文文学性特点的体现。 ②~⑤为文章的第二部分,写萤火虫的现代应用:提高能源使用率、制造提高效率的LED覆盖层、检测癌细胞、培育新的玉米新品系以及防疫疾病、检测水质等。写萤火虫的诸多用处也是在为下文的内容张本、蓄势。 ⑥写人类对萤火虫的肆意捕捉以及社会进步、城市发展给萤火虫带来的灾难。 ⑦写城市灯光以及人们引进萤火虫对萤火虫生存的影响。 ⑥~⑦为文章的第三部分,写人类活动导致萤火虫数量的减少。与前面写萤火虫的巨大作用形成鲜明的对比,引起人们的警醒:保护萤火虫,刻不容缓。 ⑧是文章的第四部分,从萤火虫延伸到自然界的其他物种,进而联想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呼吁珍爱生物、珍爱自然,让人类与自然共存共荣。卒章显志,拓宽了文章的内涵,提升了科普文的思想价值。 【文本思路】 萤火虫的悠久文化及其审美情感→萤火虫的现代应用→人类活动对萤火虫的影响→呼吁人们保护环境,与自然共存共荣 1.下列对文章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科学家受萤火虫发光器的启发而发明的荧光灯,在减少热损耗方面成效显著,但发光率不如萤火虫。 B.科学家模仿萤火虫发光器的天然结构,用以制作LED覆盖层, 这种设计在应用中将起到节能的作用。 C.人们选择萤火虫特有的虫荧光素酶基因,将其运用于癌细胞检测、玉米新品系的培育和水质检测。 D.引进萤火虫的做法不合乎自然规律,因为长途迁徙影响其正常繁殖,异地放飞又改变其栖息环境。 E.对一个物种的保护必将使其他物种获益,因而做好了萤火虫的保护工作,引来的肯定不只萤火虫。 【据题精析】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从原文中找出题目涉及的区域,仔细比对。C项“将其运用于……水质检测”错误,原文中第⑤段说得很清楚,可作为检测剂的是萤火虫体内的腺甙磷酸,而不是萤火虫。E项强加因果,且“对一个物种的保护必将使其他物种获益”说法太绝对。 【答案】 CE 2.为保护萤火虫,我们要注意萤火虫的哪些习性?请简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据题精析】 本题考查筛选整合文章内容的能力。首先要根据题目找准答题区域,文章第⑤~⑦段的内容便是萤火虫的习性,然后逐段梳理、概括萤火虫的习性:对环境要求很高、不喜迁徙、求偶时需要以闪光信号吸引异性、对外界光反应敏感等信息。将这些信息分条作答即可。 【答案】 (要点)①萤火虫对栖息地生态环境有较高要求。②多不喜迁徙。③求偶时以闪光信号吸引异性。④对外界亮光反应敏感。(意思对即可) 3.请根据文本,分析“萤火虫是自然的,也是文化的,但归根结底是自然的”这句话的含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据题精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重点语句的理解能力。这个句子属于形象生动型的表达,答题时,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自然”“文化”等,用平实质朴的语言表达出它们的内涵即可。“自然”是指萤火虫属于大自然,理应受到保护;“文化”指的是它给人类带来的启发和帮助。 【答案】 (要点)①萤火虫“也是文化的”:有助于人类对血吸虫病的防疫;能启迪人类的科学发明;还是我们民族审美情感的寄托。②“归根结底是自然的”:萤火虫是大自然的一分子,对它的保护要遵从大自然的规律。 一、(2016·课标Ⅰ,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1942年夏,陈忠实出生在陕西农村。上中学时,陈忠实读赵树理的《三里湾》和柳青的《创业史》,得到滋养,萌发了文学梦。也许是好事多磨,1962年高中毕业后,他未能如愿上大学读中文系。这个20岁的青年,常常一个人坐在家乡的灞河边,想着文学,想着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三年之后,陈忠实的散文《夜过流沙沟》在1965年3月8日的《西安晚报》文艺副刊上发表,他的文学生涯由此正式开始。但直到1979年小说《信任》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才确立了文学上的自信。他感觉自己不再是一个文学爱好者和业余作者了。是年9月25日,他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又一个三年之后,陈忠实40岁,他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乡村》出版,赢得“小柳青”的名声,工作单位也换成陕西省作家协会。他终于是一名专业作家了。 随着年岁的增长和时代的变化,陈忠实越来越觉得要从赵树理、柳青的文学中剥离出来。他将这个愿望写进了小说《蓝袍先生》中。小说写于1985年,一个认知作者的标志性年份。这年的最后10天,他随中国作家代表团出访泰国。第一次走出国门的陈忠实特意置办了一套质地不错的西装。当他第一次穿上西装打上领带站在穿衣镜前的时候,脑海里浮现出刚完成的小说的主人公蓝袍先生。蓝袍先生多年以来一直穿着蓝色长袍,受到同学讥笑以后才脱下蓝袍,换上“ 列宁装”。陈忠实认为那是摆脱封建残余桎梏、获得精神解放的象征。脱下穿了几十年的中山装、换上西装的那一刻,他切实意识到自己就是蓝袍先生。 1985年的泰国之行让陈忠实深受刺激,他联想起家乡人自嘲的称呼。相比那些见多识广的城市人,他们把自己称作“乡棒”。游逛在曼谷的超市大楼,看着五颜六色、各式各样的服装,作家觉得眼花缭乱。那一刻,他觉得不仅自己是“乡棒”,教他观察服装的北京作家郑万隆也是“乡棒”。面对世界,1985年的中国人大都是“乡棒”。他痛感自己需要从什么地方剥离出来,将自己彻底打开,不仅要在生活上打开自己,更重要的是要在思想上打开自己。 在剥离的愿望中,陈忠实认识到必须写一部史诗般的长篇小说,才能在文学上确立自己。这时,各种新近阅读过的长篇小说萦绕心头,作家备感困惑,又备受启发。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结构像网一样迷幻,王蒙《活动变人形》的结构自然随意,却俨然大手笔,张炜《古船》的结构完全不同,有一种精心设计的刻意……而结构背后似乎还有更深的东西。陈忠实最终发现,不是作家先别出心裁弄出一个新颖骇俗的结构来,而是先要有对人物的深刻体验。寻找到能够充分描写人物独特的生活和生命体验的恰当途径,结构方式自然就出现了。恰巧此时兴起的“文化心理结构”学说给了他决定性的影响。他相信,人的心理结构主要是由理念支撑的,而结构一旦形成,就会决定一个人的思想、道德和行为,决定一个人性格的内核。如果心理结构受到社会冲击,人就将遭遇深层的痛苦,乃至毁灭。陈忠实感到自己终于从信奉多年的“典型性格”说中剥离出来,仿佛悟得天机,茅塞顿开。多年以后,作家回忆往事,认为自己就是在1985年开始重建自我,争取实现对生活的独特发现和独立表述的。 陈忠实后来寻找到了什么是人所共知的,1992年开始在《当代》杂志连载的长篇小说《白鹿原》已经成为我们的文学经典,他在中国当代文坛的位置也随之奠定。此后,功成名就的作家继续在文学的园地里辛勤耕耘,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2016年春天,陈忠实走了,属于陈忠实的句子永留人间。 (摘编自陈忠实《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李清霞《陈忠实年表》等) 相关链接 ①陈忠实的《白鹿原》是上世纪90年代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重要收获之一,能够反映那一时期小说艺术所达到的最高水平。把这部作品放在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的大格局里考量,无论就其思想容量还是就其审美境界而言,都有其独特的、无可取代的地位。即使与当代世界小说创作中的那些著名作品比,《白鹿原》也应该说是独树一帜的。 (何西来《关于〈白鹿原〉及其评论》) ②陈忠实常讲,创作到了一定阶段,不一定是拼生活,拼艺术,而是拼人格。好一个拼人格!这正是作家自身博大的人格魅力的反映。这就不难理解他最终被公认为描摹巨大民族悲剧的圣手,成为当代中国文学的大家之一。 (李满星《陈忠实:回首六十五载风雨人生》) 文本思路:陈忠实萌发了文学梦→逐渐成为一名专业作家→努力从赵树理、柳青的文学中剥离出来→认为自己是在1985年开始重建自我→长篇小说《白鹿原》奠定了陈忠实在中国当代文坛地位→属于陈忠实的句子永留人间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赵树理《三里湾》和柳青《创业史》是陈忠实最初的文学营养,使他萌发了文学梦,后来则成为他创作上必须突破的对象。 B.小说《信任》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使陈忠实在文学上确立了自信心。这是他从业余作者走向专业作家的重要转折。 C.陈忠实认为“面对世界,1985年的中国人大都是‘乡棒’”,这与其说是他的一种觉悟,不如说是他受刺激后的错误判断。 D.陈忠实善于学习前人并感知时代,不仅拼生活,拼艺术,而且拼人格,不断地提升思想境界,获得对人和生命的独特理解。 E.从发表第一篇作品到被人称为“小柳青”,再到被人称为“当代中国文学的大家”,陈忠实的整个文学生涯可谓一帆风顺。 1.DA B.说法不严谨。根据原文第2段,《信任》获奖使陈忠实确立了文学上的自信,虽然在陈忠实的文学生涯中很重要,但“从业余作者走向专业作家的重要转折”是《乡村》出版,赢得“小柳青”的名声,并进入陕西省作家协会工作。C.“不如说是他受刺激后的错误判断”错误,这是他深刻思考感悟的结果,是正确的判断。E.“陈忠实的整个文学生涯可谓一帆风顺”错误,事实上, 这中间也有困惑,苦闷与挣扎等,并不是那么顺利。 2.为什么说1985年是认知陈忠实的标志性年份?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析】 首先要审清题意,“1985年是认知陈忠实的标志性年份”意思是说1985年是正确认识陈忠实的关键节点,要求概括这么说的原因。需要到文章第3~5段寻找关键信息,概括整合。 【答案】 ①他意识到要像自己笔下的蓝袍先生一样接受时代的变化,在生活和思想上打开自己;②他认识到必须写出史诗般的长篇小说,才能在文学上确立自己的位置;③他认为自己是在1985年开始重建自我,产生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表述。 3.文中认为“属于陈忠实的句子永留人间”,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析】 要明白“属于陈忠实的句子”和“永留人间”是对陈忠实的评价和赞扬,要读出“句子”的含意:指陈忠实文学作品及其作品的思想内涵。需要根据最后一段的表述,在前面几段和相关链接里搜寻关键信息。 【答案】 ①他的小说艺术达到了当时的最高水平;②他的文学作品的思想容量和审美境界在20世纪中国是无可取代的;③他的作品是当代世界文学中独树一帜的文学经典。 4.陈忠实的“剥离”和“寻找”是什么关系?有哪些表现?请结合材料详细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解析】 “剥离”和“寻找”是文章中出现频率比较高的词语,在形象生动的表述中传达着陈忠实在文学路上的求索和心路历程。需要结合具体语境,分析它们的具体含义。“剥离”即突破自我,“寻找”即发展自我。 【答案】 “剥离”和“寻找”是辩证关系。剥离的结果带来寻找的可能,而寻找的冲动激发剥离的愿望。 ①从赵树理和柳青的文学中剥离,寻找到马尔克斯、王蒙等新的文学营养;②从中山装所代表的时代精神中剥离,寻找到西装所代表的面对世界的契机;③从“典型性格”说中剥离,寻找到“文化心理结构”学说;④从自身已有的文学成就中剥离,寻找到新的文学高度,写出了文学巨著。 二、(2016·课标Ⅱ,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吴文俊的数学世界 吴文俊小学时成绩平平,也没有显示出独特的数学才华,初中时数学甚至得过零分,高中时最喜欢的是物理而非数学,但他从小就对读书有浓厚兴趣,初中时国文成绩一直不错。尽管高三时物理得了满分,但教物理的赵贻经老师却看出了他的数学潜力,力荐他入数学系。正始中学决定,吴文俊必须报考数学系,才能得到每年一百块大洋的奖学金,加之他父母又不放心独子离开上海,吴文俊就进了上海交大数学系。所谓“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吴文俊向来是以兴趣为先导来读书的。因为他对物理有兴趣,甚至一度想要转系。是大三时教数学的武崇林老师帮助他摆脱了专业上的困惑,使他认识到数学的巨大魅力。 1940年,吴文俊从交大毕业,先后在育英中学、培真中学担任数学教员,直到1946年见到了影响他一生的恩师陈省身,他才由一个普通的中学数学老师成为数学研究所的专业研究员。对于吴文俊的数学研究,他的学生高小山总结说:“吴先生做拓扑研究,一下子就能抓住核心问题,为代数拓扑学的兴起做出了影响深远的贡献。他从事机器定理证明也是这样,极其敏锐地看出了信息时代数学的发展趋势,他的研究受到中国古代数学的启发,汲取了中国传统数学的养分。使用吴先生的方法,几乎所有数学定理的证明,都可以由计算机来完成,从而让人类把精力放到更加宏观的层面上去思考问题。” 对吴文俊来说,虽然最初选择数学是被动的,但综观其一生,数学已逐渐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从事数学研究,吴文俊特别强调数学思维。他说:“要创新,就要独立思考,就不能总是跟着人家亦步亦趋,当然开始的时候参考借鉴也是必要的。牛顿就说过,他之所以获得成功,因为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远。所以不能忽略学习,可是除了学习之外,还要能够独立思考,这是创新的必要条件。现在摆在中国面前的是,数学就要靠下一代、下下代在创新方面取得巨大成功,中华民族才可以得到复兴。” 吴文俊自己的经历就是很好的例子。他在数学上的一系列成就,特别是他运用机械化思想来考察数学,发现了数学的不同侧面,并建立了新的模式,这全得益于他的独辟蹊径。 对我国的数学基础教育,吴文俊也颇有心得。我国中学生多次在国际奥数竞赛中获奖,被当作我国数学教育成功的证明,但吴文俊更赞同丘成桐的观点:“奥数应该是一种建立在兴趣之上的研究性、高层次学习,中国的奥数学习过分关注海量题目,直接与考试、竞赛挂钩,对系统学习数学不利。作为基础学科,应着重引导学习的兴趣,不应当过分追求功利。”吴文俊同样清醒地认识到:“竞赛获奖固然可贵,但也不能看得过重,因为它不能代表学生对数学的深度理解,也不能有效地训练数学思维。”他认为,数学教育更重要的是培养数学的思维方式。 有人曾揶揄数学家迂腐,吴文俊不但不迂腐,而且兴趣广泛,内心充满童趣。他说:“我是个想怎样就怎样的人,想玩就玩,想工作了就会安安静静地工作,从不多想。”他喜欢看电影、读历史小说,也喜欢看围棋比赛。老伴说他“贪玩”,他却说:“读历史书籍、看历史影片,帮助了我的学术研究;看围棋比赛,更培养了我的全局观念和战略眼光。” 吴文俊37岁时就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四十多年后,他再次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如此长的学术生命,在数学界是非常罕见的。当记者提出疑问时,吴文俊反问道:“我为什么不能保持这么长的学术生命?”在他看来,学术生命是能够终生保持的,很多人做不到,那是他们自己的问题,应该自我反省。他特别强调研究数学要下扎实的功夫。他说:“外国许多数学家,尽管有的我非常佩服,可是我并不认同他们靠所谓巧思妙想研究数学的方法。应该根据客观实际具体分析,一切以事实为主。这是我主要的想法。” (摘编自柯琳娟《吴文俊传》) 相关链接 ①1974年,吴文俊转向中国数学史研究,从中得到启发,开创了具有中国传统数学特点的数学机械化之路。他提出的“吴方法”,继承和发扬了中国古代数学基于“计算”的传统,与通常基于逻辑的方法根本不同,首次实现了高效的几何定理自动证明。国际机器证明研究领域的权威人物S.穆尔说:“在吴文俊之前,机械化的几何定理证明处于黑暗时期,而吴的工作给整个领域带来光明。” (黄婷、邱德胜《数学大师:华罗庚、陈省身、吴文俊》) ②一般说来,吴教授的工作,都是独辟蹊径,不袭前人,富有创造性的。 (陈省身为吴文俊颁发杰出科学家奖时的评语) 文本思路:吴文俊走上数学之路的经历→吴做研究能迅速捕捉核心问题→数学研究独辟蹊径,有创新精神→对我国的数学基础教育颇有心得→不迂腐,兴趣广泛,内心充满童趣→认为学术生命能够终生保持→开创了具有中国传统数学特点的数学机械化之路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在上海交大读书期间,吴文俊因为对数学不感兴趣,曾一度想转到物理系,后来遇见一位高明的数学老师武崇林,他才打消了转系念头。 B.吴文俊清楚地看到信息时代数学的发展趋势,受到中国古代数学的启发,提出了用计算机实现数学定理证明的方法,做出了影响深远的贡献。 C.吴文俊能够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数学研究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期待着未来的中国数学家开拓创新,取得巨大成就,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 D.外国不少数学家只靠巧思妙想研究数学,尽管名气很大,吴文俊却并不认同他们的研究成果,而是坚持用自己以客观为主的方法研究数学。 E.吴文俊在拓扑学、机器定理证明、数学机械化等领域都取得了很多独创性成果,获得了国际数学界同行的高度认可与评价。 1.EB A.“他才打消了转系念头”说法绝对化,原文第1段“是大三时教数学的武崇林老师帮助他摆脱了专业上的困惑,使他认识到数学的巨大魅力”。C.“吴文俊能够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数学研究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错,文中未提及。D.“吴文俊却并不认同他们的研究成果”错误,原文第6段“可是我并不认同他们靠所谓巧思妙想研究数学的方法”,不认同的是“方法”,并非“研究成果”。 2.吴文俊的数学研究为什么能够取得创造性成果?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析】 可以从他自身看待问题的角度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入手,解答此题。 【答案】 ①不蹈袭前人,不盲从权威,能够独辟蹊径;② 具有扎实功底、全局观念和战略眼光,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③学术视野广阔,注重人文修养。 3.对我国的数学基础教育,吴文俊有哪些心得?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析】 首先应找到答题的区域,题干指向“我国的数学基础教育”,这是对答题区域的提示,文章第4段的开头说“对我国的数学基础教育,吴文俊也颇有心得”。抓住“但吴文俊更赞同丘成桐的观点”“吴文俊同样清醒地认识到”“他认为”等关键词句即可梳理出答案要点。 【答案】 ①基础教育应着重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探究的兴趣;②数学教育要有利于系统学习和深入理解数学,而不是海量题目训练和追求竞赛获奖;③现行奥数教学方法太功利,且无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训练数学思维。 4.作为一位杰出的数学家,吴文俊对物理学、文学艺术等也有广泛的兴趣。请结合材料,就兴趣广泛与专业研究的关系进行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解析】 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答题时,要到文中找到他兴趣广泛的事例,然后分析这些广泛的兴趣与专业研究之间的关系即可。 【答案】 ①吴文俊广泛的阅读面,为日后的专业研究奠定了基础,也有助于科学与人文交融理念的形成;②物理与数学本来就关系密切,吴文俊对物理的兴趣,为他的数学研究提供了便利条件;③吴文俊兴趣广泛,视野开阔,使他的思维活跃,能够融会贯通,富有创造性;④吴文俊富有生活情趣,心胸开阔,能够保持罕见长久的学术生命。 三、(2016·课标Ⅲ,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一代通儒顾炎武 顾炎武从科举制度桎梏中挣脱出来后,便一改旧习,自誓“能文不为文人,能讲不为讲师”,力倡“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为了一抒山河壮怀、广交天下贤哲,也为了摆脱纠缠,躲避豪绅叶方恒的陷害,他以游为隐,将家事稍作安排,便只身出游。最初往来于山东、北京、江苏、浙江之间,自康熙元年起,其游踪扩至河北、河南、山西、陕西。以友人所赠二马二骡载书自随, 南北往返,风尘仆仆,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把自己的后半生献给了著述事业。顾炎武每到一处,必考察当地风土人情、山川地理,如与平日所闻不符,便打开书卷验证。旅途中则在鞍上默诵诸经注疏,偶有遗忘,就翻书温习。据他在《书〈为顾宁人征天下书籍启〉后》回忆,自己曾临泰山,谒十三陵,登恒山,抵太原,“往来曲折二三万里,所览书又得万余卷”。他把所搜集到的地理文献资料一分为二,将有关水利、贡赋、经济、军事部分,编为《天下郡国利病书》;有关地理沿革、建制、山川、名胜部分,则编为《肇域志》。 《日知录》是顾炎武的一部读书札记,最能代表他的严谨笃实与学术创新,也反映了他一贯不愿“速于成书,躁于求名”的治学品格。全书共三十二卷,以“明学术,正人心,拨乱世,以兴太平之事”为宗旨,体现了他的学术、政治思想。康熙九年初刻八卷本刊行后,他又不断增改,至康熙十五年,已得手稿二十余卷。顾炎武在该书的题记中说,他从小读书,“每有所得,辄记之。其有不合,时复改定。”一旦发现前人著述中已有类似论说,一律删去。积三十余年,编成此书。取《论语》子夏之言,命名为《日知录》,供后人研讨。 顾炎武把《论语》中的“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作为自己的治学宗旨和处世之道,虚怀若谷,严于律己,注重友情。在他看来,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难成。交友是益学进道的重要途径,古人学有所得,未尝不求同志之人,所以,寻友交友构成他为学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为学交友过程中,他始终推友之长,虚己待人,以友为师,其高尚品格足为后世楷模。他晚年所撰《广师》,从学术视野、学术贡献、博闻强记、文风雅正、治学态度等方面,对同时代的十位“同学之士”加以称许。其弟子潘耒在《日知录》序中,盛赞其师足迹半天下,所至交其天下贤豪长者。天下无贤不肖,皆知先生为通儒。 顾炎武一生,始终关注“国家治乱之源,生民根本之计”,早年奔走国事,中年谋求匡复,即使暮年独居北方,依旧念念不忘“东土饥荒”“江南水旱”。直到逝世前,病魔缠身,他仍然以“救民水火”为己任。他主张,天生豪杰必有所任,“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正是自己的责任。顾炎武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关注,有其特定的原因,今天看来固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对于一个旧时代的思想家和学者来说,却是难能可贵的。面对明清交替的现实,顾炎武从历史反思中得出结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后世学者将他的这一思想归纳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颇有道理的。 (摘编自陈祖武《顾炎武评传》) 相关链接 ①顾炎武(1613~1682),明清之际思想家、学者。初名绛,字宁人,学者称亭林先生。江苏昆山人。……遍游华北,所至访问风俗,搜集材料,学问广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以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有研究。晚年治经侧重考证,开清代朴学风气。反对空谈“心、理、性、命”,提倡“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著作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顾亭林诗文集》等。 (摘自《辞海》第六版) ②我生平最敬慕亭林先生为人……深信他不但是经师,而且是人师。(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文本思路:顾炎武从科举制度桎梏中挣脱出来游历著书→撰写《日知录》表现出来的治学精神→顾炎武虚怀若谷,严于律己,注重友情,推友之长,虚心待人,以友为师→顾炎武主张天生豪杰必有所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简介 梁启超对顾炎武的评价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顾炎武之所以不顾家庭,离家出游,固然有躲避豪绅陷害、以游为隐的因素,但更重要的还是为了实现他一抒山河壮怀、广交天下贤哲的理想。 B.顾炎武以二马二骡载书自随,沿途考察人文地理,验证文献记载,搜集著述材料,把行万里路与读万卷书结合在一起,大大开阔了他的学术视野。 C.顾炎武南北往返,在二三万里的旅途中,览书万余卷,写成《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等著作,终成一代大家。 D.顾炎武足迹半天下,广交贤豪长者,又在《广师》中对十位“同学之士”推崇备至。他的弟子潘耒称赞他,天下无贤不肖,无不知道顾炎武为通儒。 E.顾炎武一生奔走,始终以豪杰自视,虽没有完全实现他“救民水火”“兴太平之事”的雄心壮志,但唯其如此,才成就了他的著述事业。 1.BD A.曲解文意,选项“ 但更重要的还是为了实现他一抒山河壮怀、广交天下贤哲的理想”错误,原文第1段“为了一抒山河壮怀、广交天下贤哲,也为了摆脱纠缠”并没有比较两个原因孰主孰次。C.夸大事实,原文第1段“他把所搜集到的地理文献资料一分为二,将有关水利、贡赋、经济、军事部分,编为《天下郡国利病书》;有关地理沿革、建制、山川、名胜部分,则编为《肇域志》”,不包括《日知录》《音学五书》等。E.说法绝对化,选项“但唯其如此,才成就了他的著述事业”错误。 2.从《日知录》的成书过程来看,顾炎武治学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析】 答题区间在第2段,逐句压缩信息,抽取关键词,如“严谨笃实与学术创新”“不断增改”“康熙九年……至康熙十五年,已得手稿二十余卷”“发现前人著述中已有类似论说,一律删去”“供后人研讨”,可以概括出“注重学术创新,从不蹈袭前人”“积少成多,不断增改,务本求真”“严谨笃实,勤勉治学,持论公允,留待后人检验”等要点。 【答案】 ①坚持独立思考,注重学术创新,从不蹈袭前人;②积少成多,不断增改,务本求真;③严谨笃实,勤勉治学,持论公允,留待后人检验。 3.梁启超生平最敬慕顾炎武的为人,认为他不但是经学大师,而且是世人楷模。这是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析】 要抓住题干要求的“认为他不但是经学大师,而且是世人楷模”,从这个角度搜寻相关语句,如“顾炎武把《论语》中的‘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作为自己的治学宗旨和处世之道,虚怀若谷,严于律己,注重友情”“开清代朴学风气”“反对空谈‘心、理、性、命’,提倡‘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他始终推友之长,虚己待人,以友为师,其高尚品格足为后世楷模”等概括信息。 【答案】 ①推重“博学于文”“行己有耻”的古训,谦虚谨慎,严于律己;②经世致用,学问广博,开一代学术风气;③善于推人之长,以友为师, 虚怀若谷,博采众长。 4.后人将顾炎武“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归纳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请结合材料及相关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解析】 这是一道探究题,要注意抓住人物的特点,然后结合文本和相关的家国情怀知识进行分析。对第4 段中的关键语句“顾炎武一生,始终关注‘国家治乱之源,生民根本之计’”“‘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正是自己的责任”“后世学者将他的这一思想归纳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颇有道理的”分析概括,可以总结出答案要点,如“顾炎武具有强烈的家国情怀和忧国忧民意识”“顾炎武认为普通人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我们共同的家国情怀”“今天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我们应该勇于担当,爱国奉献”等。 【答案】 ①顾炎武具有强烈的家国情怀和忧国忧民意识;②在顾炎武看来,普通人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③“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对我国爱国主义传统的自然引申与合理发展;④这一观点具有积极意义,教育后人要勇于担当、爱国奉献。 四、(2015·课标Ⅰ,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朱东润自传 1896年我出生在江苏泰兴一个失业店员的家庭,早年生活艰苦,所受的教育也存在着一定的波折。21岁我到梧州担任广西第二中学的外语教师,23岁调任南通师范学校教师。 1929年4月间,我到武汉大学担任外语讲师,从此我就成为大学教师。那时武汉大学的文学院长是闻一多教授,他看到中文系的教师实在太复杂,总想来一些变动。用近年的说法,这叫作掺沙子。我的命运是作为沙子而到中文系开课的。 大约是1939年吧,一所内迁的大学的中文系在学年开始,出现了传记研究这一个课,其下注明本年开韩柳文。传记文学也好,韩柳文学也不妨,但是怎么会在传记研究这个总题下面开韩柳文呢?在当时的大学里,出现的怪事不少, 可是这一项多少和我的兴趣有关,这就决定了我对于传记文学献身的意图。 《四库全书总目》有传记类,指出《晏子春秋》为传之祖,《孔子三朝记》为记之祖,这是三百年前的看法,现在用不上了。有人说《史记》《汉书》为传记之祖,这个也用不上。《史》《汉》有互见法,对于一个人的评价,常常需要通读全书多卷,才能得其大略。可是在传记文学里,一个传主只有一本书,必须在这本书里把对他的评价全部交代。 是不是古人所作的传、行状、神道碑这一类的作品对于近代传记文学的写作有什么帮助呢?也不尽然。古代文人的这类作品,主要是对于死者的歌颂,对于近代传记文学是没有什么用处的。这些作品,毕竟不是传记文学。 除了史家和文人的作品以外,是不是还有值得提出的呢?有的,这便是所谓别传。别传的名称,可能不是作者的自称而是后人认为有别于正史,因此称为“别传”。有些简单一些,也可称为传叙。这类作品写得都很生动,没有那些阿谀奉承之辞,而且是信笔直书,对于传主的错误和缺陷,都是全部奉陈。 是不是可以从国外吸收传记文学的写作方法呢?当然可以,而且有此必要。但是不能没有一个抉择。罗马时代的勃路塔克是最好的了,但是他的时代和我们相去太远,而且他的那部大作,所着重的是相互比较而很少对于传主的刻画,因此我们只能看到一个大略而看不到入情入理的细致的分析。 英国的《约翰逊博士传》是传记文学中的不朽名作,英国人把它推重到极高的地位。这部书的细致是到了一个登峰造极的地位,但是的确也难免有些琐碎。而且由于约翰逊并不处于当时的政治中心,其人也并不能代表英国的一般人物,所以这部作品不是我们必须模仿的范本。 是不是我国已经翻译过来的《维多利亚女王传》可以作为范本呢?应当说是可以,由于作者着墨无多,处处显得“颊上三毫”的风神。可是中国文人相传的做法,正是走的一样的道路,所以无论近代人怎么推崇这部作品,总还不免令人有“穿新鞋走老路”的戒心。 国内外的作品读过一些,也读过法国评论家莫洛亚的传记文学理论,是不是对于传记文学就算有些认识呢?不算,在自己没有动手创作之前,就不能算是认识。 这时是1940年左右,中国正在艰苦抗战,我只身独处,住在四川乐山的郊区, 每周得进城到学校上课,生活也很艰苦。家乡已经陷落了,妻室儿女,一家八口,正在死亡线上挣扎。我决心把研读的各种传记作为范本,自己也写出一本来。我写谁呢?我考虑了好久,最后决定写明代的张居正。第一,因为他能把一个充满内忧外患的国家拯救出来,为垂亡的明王朝延长了七十年的寿命。第二,因为他不顾个人的安危和世人的唾骂,终于完成历史赋予他的使命。他不是没有缺点的,但是无论他有多大的缺点,他是唯一能够拯救那个时代的人物。 (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自传和传人,本是性质类似的著述,除了因为作者立场的不同,因而有必要的区别以外,原来没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在西洋文学里,常会发生分类的麻烦。我们则传叙二字连用指明同类的文学。同时因为古代的用法,传人曰传,自叙曰叙,这种分别的观念,是一种原有的观念,所以传叙文学,包括叙、传在内,丝毫不感觉牵强。(朱东润《关于传叙文学的几个名词》) ②朱先生确是有儒家风度的学者,一身正气,因此他所选择的传主对象,差不多都是关心国计民生的有为之士。他强调关切现实,拯救危亡,尊崇气节与品格。这都是可以理解的。(傅璇琮《理性的思索和情感的倾注——读朱东润先生史传文学随想》) 文本思路:简介工作经历→研究传记文学的原因→探讨古代经典传记作品对近代传记文学是否有用处→吸取别传作品写作方法中的精华→从国外吸收传记文学的写作方法→选择写作对象的原则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当年有所大学的中文系开传记研究课,课程内容却是韩愈、柳宗元的古文,朱东润就是因为这件事决心献身传记文学的研究。 B.“我的命运是作为沙子而到中文系开课的”,这样的表述与其说写出了自己过去的经历,不如说反映了朱东润写自传时的心态。 C.朱东润虽然认可国外的传记文学,但却担心“穿新鞋走老路”,因此拒绝把近代人推崇的《维多利亚女王传》作为写作范本。 D.出于自己的现实关怀来选择传主,是朱东润传记文学创作的一贯原则。有学者总体上对此表示理解,但在态度上略有保留。 E.朱东润虽然认为“传叙文学”的说法更加科学,但为了避免常会发生的分类麻烦,还是在自传中采用了“传记文学”的说法。 1.BD A.“就是因为这件事决心献身传记文学的研究”不恰当,原文第3段表述的是“可是这一项多少和我的兴趣有关,这就决定了我对于传记文学献身的意图”,可见起决定作用的是兴趣。C.“拒绝把近代人推崇的《维多利亚女王传》作为写作范本”错,第9段作者的观点是“应当说是可以”。E.“认为‘传叙文学’的说法更加科学”于文无据。 2.朱东润的传记文学观是如何形成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析】 本题的答题区间在文章的第4~11段,其中4、5两段探讨古代经典传记作品对近代传记文学是否有用处,第6段介绍吸取别传作品写作方法中的精华的情况,第7~9段介绍从国外吸收传记文学的写作方法的情况,第10、11段介绍写作时选择传主对象的原则。由浅入深地分类概括的话,可以表述为:广泛阅读古今中外作品并比较异同;深入研究传记文学理论,辨析不同概念;进行写作实践。 【答案】 ①广泛阅读古今中外的传记作品,如《史记》《汉书》《约翰逊博士传》《维多利亚女王传》等,并比较它们的异同;②深入研究传记文学理论,辨析不同概念,如阅读莫洛亚的传记文学理论,分辨史传、别传、自传、传叙文学等;③进行传记文学写作实践,如给张居正写传。 3.作为带有学术性质的自传,本文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析】 审题时要注意题干的提示信息“作为带有学术性质的自传”,可以总结出“以学术观点为主,主要写自己的传记文学观及其形成过程”;要结合文章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分析出“写生平与写学术结合,表现学术背后的家国情怀”;另外,还要注意形式上的特点,行文平易自然,语言口语化。 【答案】 ①偏重学术经历,主要写自己的传记文学观及其形成过程;②写生平与写学术二者交融,呈现学术背后的家国情怀;③行文平易自然, 穿插使用口语,就像和老朋友闲谈一样。 4.朱东润认为传记文学作品应如何刻画和评价传主?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请结合材料说明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解析】 概括作者的观点,要从文章中搜寻表达作者主张的关键句子,主要信息区域为第6、7、8、9、11段。分析观点时,注意结合材料。 【答案】 第一问:①应该入情入理地细致刻画传主的个性。如果只重比较,就看不清传主的个性,而要是像《维多利亚女王传》那样就不够细致,像《约翰逊博士传》那样细致则难免琐碎。②应该信笔直书,全面评价传主的优缺点。要是像有些古代文人的作品那样只是歌颂死者,就不是传记文学。 第二问:(观点1)同意。①只有入情入理地细致刻画传主的个性,才能给人深刻的印象,且具有可读性;②人无完人,只有全面评价传主的优缺点,才能给读者留下一个完整的人物形象。 (观点2)不同意。①细致刻画个性需要史料支撑,如果史料不足而仍然强调这一点,就会导致不够客观,显得矫揉造作;②追求全面评价传主的优缺点,不能有效凸显传主的个性。 五、(2014·课标Ⅰ,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科学巨人玻尔 1927年,第五届索尔维物理学会议在布鲁塞尔召开,激烈的辩论很快就变成了一场爱因斯坦与玻尔之间的“决斗”。这场辩论在三年后的第六届索尔维会议上战火再续,玻尔获得胜利,他所代表的哥本哈根学派因此获得了大多数物理学家的认同,他们对量子力学的解释也被奉为正统解释。这次辩论就是著名的“爱因斯坦—玻尔论战”,有人称之为物理学史上的“巅峰对决”。 爱因斯坦和玻尔这两位科学巨人的背后,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他们的争论旷日持久,几乎所有理论物理学家都被吸引并参与进来,乐此不疲。尽管两人的科学理论和思想观点始终没能调和,但他们却结下了长达数十年的友谊。玻尔高度评价他与爱因斯坦的学术之争,认为它是自己“许多新思想产生的源泉”。爱因斯坦也称赞说:“很少有谁像玻尔那样, 对隐秘的事物具有如此敏锐的直觉,同时又兼有如此强有力的批判能力。他是我们时代科学领域伟大的发现者之一。” 与爱因斯坦更个性化的独自研究不同,玻尔周围聚集着许多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他不但有革新的勇气,更是一位伟大的伯乐。他为量子物理学培养和组织了一支创新发展的队伍,人们称之为“哥本哈根学派”。后来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玻恩、海森伯、泡利以及狄拉克等都曾是其主要成员。 哥本哈根学派活动的大本营就是哥本哈根理论物理研究所。该所是玻尔在1917年申请,并于1921年正式成立的。他以著名科学家的身份为研究所作担保,筹集了大量资金。在任所长的40年间,他以特有的人格魅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青年才俊,使研究所成为当时全世界最重要、最活跃的量子力学研究中心。这里先后培养了600多名物理学家。玻尔使这个科学家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的力量发挥到极致,形成了以集体讨论和自由探索为特征的研究风格。他还经常在此举办非公开的小型年会,邀请各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出席,相互学习,启发交流。这里没有论资排辈,只有挑战与争鸣,形成了富有激情和活力、不断进取的学术精神,人们誉之为“哥本哈根精神”,这种精神至今仍在科学研究领域受到推崇。量子力学每前进一步,或多或少都与这个学派科学家的合作研究有关。可以说,玻尔领导的哥本哈根学派具备了一个科学学派应有的优秀特质。 希特勒上台后,玻尔以访问德国为名,暗地调查德国科学家的安全情况,然后设法把可能受到迫害的犹太科学家转移到安全地方。他还积极创立和参加丹麦救援组织,尽力帮助逃到哥本哈根的科学家与其他难民。 德国纳粹控制丹麦后,玻尔起初留在国内,与抗敌组织保持密切联系。他一贯的不合作态度,令纳粹非常恼火。1943年玻尔受到纳粹分子的威胁,他冒险出逃,历尽艰险,辗转到达美国。在美期间,为抗击法西斯,他曾参加原子弹的研制工作。在研制过程中,他就考虑到这一研究成果对未来世界的影响,并曾多次接触英美首脑,建议他们及早与苏联达成控制原子武器的协议,但没有成功。 二战后,玻尔积极倡导和实施国际间的科学合作。1957年,美国福特基金会将第一届“原子为了和平”奖授予玻尔,以表彰他“在全世界迫切需要的原则上,以友好的精神进行科学探索,在和平利用原子能以满足人类需要方面作出了榜样”。 (摘编自邹丽焱《玻尔传》) 相关链接 ①玻尔(1885~1962),丹麦物理学家。在普朗克量子假说和卢瑟福原子行星模型的基础上,于1913年提出氢原子结构和氢光谱的初步理论。稍后,又提出“对应原理”。对量子论和量子力学的建立起了重要作用。1927年又提出互补原理。在原子核反应理论、解释重核裂变现象等方面,也有重要贡献。获19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摘自《辞海》第六版) ②1918年,玻尔的老师卢瑟福邀请他赴英国工作,他在回信中说:“虽然哥本哈根大学在财力、人员、能力和实验室管理上,都达不到英国的水平,但我立志尽力帮助丹麦发展自己的物理学研究工作……我的职责是在这里尽我的全部力量。”(摘自戈革《玻尔集》) 文本思路:爱因斯坦与玻尔论战→二人的学术之争(“相对论”与“量子力学”)以及两人的友谊→玻尔的革新勇气、伯乐情怀和他的量子物理学队伍的壮大→哥本哈根学派的发展和壮大,阐述玻尔的伟大贡献和人格魅力→玻尔转移犹太科学家与其他难民,誓不与纳粹合作。但他寻求英美与苏联达成控制原子武器的协议也没有成功→玻尔在二战后倡导并实施国际间的科学合作,在和平利用原子能方面做出了榜样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爱因斯坦与玻尔在争鸣中惺惺相惜,爱因斯坦高度评价玻尔的贡献,玻尔也感念爱因斯坦的支持,他们之间建立了长久的友谊。 B.玻尔以自己创办的研究所为平台,通过邀请各国科学家前来交流学习,使团队的成员能有机会博采众长,不断发展量子力学理论。 C.玻尔敏锐察觉到纳粹将要对犹太人实施迫害,及时转移了大批犹太科学家,后来还亲自参加了丹麦的抗敌组织,反对纳粹暴行。 D.玻尔不但有科学家的直觉,也不乏政治家的远见。他预感到核武器的危害,试图尽力说服各大国首脑达成禁止使用核武器的协议。 E.玻尔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为科学技术的国际间合作及和平利用原子能做出了卓越贡献,并获得了“原子为了和平”奖。 1.【解析】 A.“爱因斯坦与玻尔在争鸣中惺惺相惜”错。“惺惺相惜” 的意思是性格、才能或境遇等相同的人互相爱护、同情、支持。从第1段的“决斗”“战火再续”“巅峰对决”和第2段的“他们的争论旷日持久”看出,不是“惺惺相惜”。C.“及时转移了大批犹太科学家”中的“大批”属于“无中生有”;不是“参加了丹麦的抗敌组织”,他与“抗敌组织”仅是保持密切的联系。D.“尽力说服各大国首脑”属于范围扩大,只有英美苏三国;“达成禁止使用核武器的协议”错,应该是“控制原子武器的协议”,而且“没有成功”。 【答案】 答B给3分,答E给2分,答A给1分;答C、D不给分。 2.为什么爱因斯坦和玻尔的论战被称为物理学史上的“巅峰对决”?请结合材料简述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析】 审题时一定要注意“巅峰对决”,从代表人物看,爱因斯坦和玻尔都是当时物理学界的权威。从论争内容看,涉及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两大基础理论。从论辩的影响来看,影响颇大,带动了整个理论物理界的学术争鸣。答案不求唯一,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 ①从成员上看,论战双方都是当时物理学界的代表人物;②从内容上看,辩论涉及现代物理学两大基础理论——相对论和量子力学;③从影响上看,辩论带动了整个理论物理界的学术争鸣。 3.文中说:“玻尔领导的哥本哈根学派具备了一个科学学派应有的优秀特质。”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哥本哈根学派有哪些“优秀特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析】 审题时要牢牢把握“优秀特质”,并且限定语是“哥本哈根学派”,主要结合第4段概括作答。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 ①拥有站在学术前沿的核心领导人物;②有堪称骨干的科学家群体;③创造了独特的学术精神。 4.玻尔“特有的人格魅力”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解析】 可以从玻尔的胸怀、志向、伯乐情怀、人道关怀等方面作答。答案不求与标准答案一样,试题有一定的开放性,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 ①追求真理,在学术之争中胸怀坦荡,不掺杂个人恩怨;②以赤子之心帮助祖国发展物理学研究;③慧眼识才,吸引了大批青年科学家,并为他们提供发展的平台;④有人道主义关怀,积极营救受纳粹迫害的科学家。 六、(2014·课标Ⅱ,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爱国科学家邓叔群 经过清华学堂八年苦读,邓叔群于1923年经考试公费留学美国。同时去的同学大多选择学习外交、银行、军事、法律等专业,只有他不听别人劝告,为了解救贫困的中国农民,一心入读康奈尔大学的农林专业。留学期间,目睹同胞受到种族歧视,这激发了他为国争光的民族自尊心,决心在最短的时间内学到最精湛的科学知识。他不仅主科成绩都是A,而且荣获了全美最高科学荣誉学会颁发的两枚金钥匙证章。正当他博士论文接近完成时,国内岭南大学急需一位植物病理学教授,导师惠凑推荐了他,但建议他完成论文后再回去。邓叔群却认为,学到先进知识报效祖国,正是自己求学的真正目的,于是当即回国。 在回国后的十年中,为搜集我国第一手真菌资料,他手提竹篮,攀山入林,一样一样地采集,逐一鉴定,定名分类。他先后研究鉴定的真菌种类达一两千种,分隶于数百个属,其中首次发现的新属5个,新种121个,为世界真菌资源宝库增添了新标本,在世界真菌学史上为我国的真菌科学谱写了重要的第一章,向世界宣告了中国有自己的真菌科学。在世界著名真菌分类学家考尔夫教授总结的康奈尔大学120年来做出突出贡献的41位真菌学家中,他是唯一的东方人。 抗战开始不久,为了使自己的研究与国计民生关系更为直接,邓叔群转向了林业研究。他带领助手深入云南、西康、四川一带,勘察森林资源状况。他们冒风雨,顶烈日,忍饥寒,摸清了该地区森林资源的组成、分布、蓄积量及病虫害等情况,绘制了中国的早期林型图,并提出了合理经营、开发和管理原始森林的研究报告,为大后方建设提供了必要的参考。其中森林的材积估算、轮伐期、更新方法、造林方针等,至今仍有参考价值。 后来,邓叔群拒绝就任农林部副部长,而在甘肃省建设厅厅长张心一的支持下,举家奔赴甘肃,开始黄河上游水土保持的研究。经过几年艰苦奋斗, 成功创办了洮河林场及三个分场,建立了一整套保证森林更新、营造量大于采伐量的制度,创建了以科学的方法经营和管理森林的新模式。邓叔群认为,水利和林、牧之间具有密切关系,要根治黄河水患,就必须三者并重。为保持黄河上游水土、减轻下游灾害,他提出了森林生态平衡理论。 1948年,邓叔群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随后,中央研究院要求全体高级研究人员迁往台湾或去美国。他不仅自己明确表示决不离开,还动员其他同事共同抵制。他对家人说:“别忘了自己是中国人,要为民族富强奋斗终生。我绝不跟腐败的国民党去台湾,也不去美国。”其实在他内心深处,对共产党抱有希望和向往,愿与民族同甘苦、共命运。后来,他早年的学生沈其益受东北解放区领导委托,特地到上海动员他去东北筹建农学院,他欣然接受邀请,并在半年时间内,带病编写出一整套林科大学的教材纲要。作为沈阳农学院创建总指挥,他辛勤工作,调度有方,快速、高效地完成了建校任务。 邓叔群生活简朴,不图物质享受。新中国成立后,他把抗日战争前在南京购建的花园洋房捐献给国家,还三次主动提出减薪。抗美援朝时,他将自己的积蓄捐作军用。1960年,他受林业部委托,举办森林病理学培训班,为各省培训出数十名专业技术骨干。培训结束后,他谢绝巨额酬金,只留一张结业合影作纪念。邓叔群一生的选择,都从人民和祖国的需要出发,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科学报国的理想。 (摘编自《中国真菌学先驱——邓叔群院士》) 相关链接 ①邓叔群(1902~1970),中国真菌学家。福建福州人。曾任岭南大学、金陵大学、中央大学等校教授,中央研究院研究员。新中国成立后,任沈阳农学院和东北农学院副院长、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副所长。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主要著作有《中国的高等真菌》《中国的真菌》等。(摘自《辞海》第六版) ②我自幼被外祖母严氏收养。她教我劳动,晓我勤俭,并以民族英雄岳飞、戚继光、林则徐等人的事迹勉励我;教我做人要坚贞不屈、清正廉洁、光明磊落,这一切促使我从小就立志为中华民族的强盛奋斗终生。 (摘自《中国科学院院士自述·邓叔群》) 文本思路:应祖国之需,中断留学生涯,提前回国效力→搜集真菌资料, 为我国的真菌科学谱写了重要的第一章→为改变农村落后面貌,选择研究农林专业→为国计民生需要,及时调整研究方向→生活简朴,不图物质享受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因为种族歧视使邓叔群深受伤害,激发了他的民族自尊心,他决心用最短的时间学到最精湛的科学知识,为国争光。 B.考虑到岭南大学开学在即,急需一位植物病理学教授,邓叔群听从导师的建议当即回国,全然不顾自己即将得到的博士学位。 C.邓叔群采集、鉴定的中国真菌标本,填补了世界真菌研究领域的空白,他本人也因为在真菌学领域的卓越贡献而得到世界同行认可。 D.抗战时期,邓叔群与助手开展森林勘察,其研究成果不仅支持了当时的大后方建设,其中不少内容至今仍有参考价值。 E.邓叔群基于水利和林、牧并重的思想而提出的森林生态平衡理论,使得黄河上游的水土得以保持,并减轻了下游的水患灾害。 1.【解析】 A.由文中第1段“为了解救贫困的中国农民,一心入读康奈尔大学的农林专业”可知,“种族歧视”的表述错误。B.由原文“导师惠凑推荐了他,但建议他完成论文后再回去”可知,“听从导师的建议当即回国”的表述错误。E.因果倒置,原文第4段的表述是“为保持黄河上游水土、减轻下游灾害,他提出了森林生态平衡理论”。 【答案】 答C给3分,答D给2分,答A给1分;答B、E不给分。 2.邓叔群不愿意去台湾,也不去美国,而欣然接受邀请去东北筹建农学院。他这样做,既有现实因素,又有思想基础。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析】 解答这道题关键在于在文中找到依据,“相关链接”不可忽视。由“我自幼被外祖母严氏收养。她教我劳动,晓我勤俭,并以民族英雄岳飞、戚继光、林则徐等人的事迹勉励我”可知,外祖母让他以民族英雄为榜样,“思想基础”即基于此。解答这道题一定要概括全面,同时要注意分清“现实因素”和“思想基础”这两个概念。 【答案】 现实因素:①国民党腐败统治的现实使他深感失望;② 东北解放区领导尊重人才的诚意使他深受感动。 思想基础:①从小受外祖母影响,以历史上的民族英雄为榜样;②不忘自己是中国人,愿为中华民族富强奋斗终生。 3.在国家需要时,邓叔群是如何主动牺牲个人利益、为国分忧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析】 解答这道题关键在于充分理解“牺牲个人利益”和“为国分忧”这两个概念。岭南大学需要他,他便中断学业,提前回国效力,甘心把自家的花园洋房和积蓄捐献给国家,并主动提出减薪等都构成了这道题的答案要点。 【答案】 ①因为岭南大学的需要,中断学业,提前回国效力;②把自家的花园洋房和积蓄捐献给国家,并主动提出减薪;③带病编写教材纲要,为筹建沈阳农学院辛勤工作。 4.作为一位爱国科学家,邓叔群有哪些突出表现?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解析】 题目要求归纳邓叔群的突出表现,所以学生要阅读文本,勾画出文本中介绍邓叔群突出贡献的部分。同时题目要求“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所以学生在解答过程中,一方面要有文本意识,另一方面还要联系自己的实际状况,对问题进行充分阐释。 【答案】 ①为中国建立了自己的真菌学,在世界学术领域争得一席之地;②为改变中国农业的落后面貌,选学农林专业;③为国计民生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研究方向;④为新中国农林业的发展,努力培养专业人才。 近年来实用类文本阅读选文以传记文学为主,记述的人物多为潜心钻研的学者,有远见卓识的教育家,追求卓越的科学家,体现时代精神、充满爱国情怀的重要人物或集体。探究的考查方式应该还是重点,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题型一 筛选并整合传记信息 设疑方式 1.为什么传主会取得成功?请结合材料简述原因。 2.传主这样做,既有现实因素,又有思想基础。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 3.文章××段通过哪些方面的内容表现传主的态度?请简要概括。 答题技巧 1.注意筛选范围,一般而言,确定筛选范围首先遵循就近原则,也可适当扩大,“扩大”指题干中的关键词在文中所出现的其他地方。 2.注意内容的层次,要对信息集中的段落仔细阅读、划分层次、分层提取要点。 3.注意整合概括的方法,直接摘录法可以;还要针对关键词,换转角度转述;有的则需要自己挖掘概括;要有“因分附点”的意识。 答题模板 根据分值分点列举,列举要全面。 答题示例 【提问】为什么爱因斯坦和玻尔的论战被称为物理学史上的“巅峰对决”?请结合材料简述原因。(2014年课标Ⅰ卷《科学巨人玻尔》) 【解析】解答本题时,应根据题干中的提示“结合材料”,注意找准答题区间,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然后分条作答。此题的答题区间是文章第1段和第2段的开头,注意关键词语 “科学巨人”“背后……是”“几乎所有理论物理学家都被吸引并参与进来”。 【答案】①从成员上看,论战双方都是当时物理学界的代表人物;②从内容上看,辩论涉及现代物理学两大基础理论——相对论和量子力学;③从影响上看,辩论带动了整个理论物理界的学术争鸣。 题型二 传主形象刻画 设疑方式 1.结合材料分析传主有哪些优秀品质。 2.传主成为伟大人物,受了哪些方面的影响? 答题技巧 人物传记以记叙传主的活动、经历、事迹为主,重在刻画传主的性格,并以此来反映生活,表达一个深刻的主题。一般有如下几种方法: 1.通过传主的肖像写人:传主的肖像主要指外貌,包括容貌、服饰、姿态和神情等。肖像描写可以写静态,也可以写动态。 2.通过传主的语言写人:传主的语言要充分个性化,能表现传主的出身、教养、经历和性格,让人读了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3.通过传主的行动写人:传主的行动要符合生活的本质,符合传主的性格发展逻辑。可以选择具体的、富有特征的行动来展示传主的性格和心理活动。 4.通过传主的心理写人:传主的内心世界是很丰富的,心理描写就是要充分揭示出传主内心的喜、怒、哀、乐、爱慕、思念、苦闷、痛苦、怨恨、惊恐、嫉妒等。常见的心理描写方式有内心独白、思忆联想、动作暗示等。 5.通过传主的活动环境写人: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传主个性的形成与他所处的环境有关,好的环境描写对表现传主的性格极为有用。 6.通过细节描写、侧面描写的方法写人:根据传主性格发展的逻辑,捕捉、挑选最具有特征的细节,进行准确、真实的描写,能够使传主的性格更加鲜明。侧面描写是指通过描写其他人物来衬托传主,又叫间接描写。侧面描写常常与正面描写结合运用。 答题模板 找准答题区间,分层概括提炼要点,列举式。 答题示例 【提问】玻尔“特有的人格魅力”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2014年课标Ⅰ卷《科学巨人玻尔》) 【解析】概括玻尔的人格魅力,要从全文着眼,筛选所有评述玻尔的内容,提炼出适合题目要求的内容,并将它条理化,言简意赅地表达出来。内容上可以从玻尔的胸怀、志向、人道关怀等精神层面入手思考,写出自己的理性认识即可。要理解“特有的人格魅力”是不同一般的,“哪些方面”说明不止一个方面,“结合材料”意味着要勾画出答题区域,第2段玻尔与爱因斯坦的学术论争显示了他作为科学家的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坦荡的胸怀, 第3段第2句、第4段的第6句写出了玻尔在创建哥本哈根学派中慧眼识才的能力,第5段可见玻尔设法营救受纳粹迫害的科学家的人道主义精神,文后【相关链接】可以看出玻尔对祖国的赤子之心。 【答案】①追求真理,在学术之争中胸怀坦荡,不掺杂个人恩怨;②以赤子之心帮助祖国发展物理学研究;③慧眼识才,吸引了大批青年科学家,并为他们提供发展的平台;④有人道主义关怀,积极营救受纳粹迫害的科学家。 题型三 分析传记的文本特征以及主要表现手法、 语言特色 设疑方式 1.本文第×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本文第×段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3.文章的叙事有什么风格? 4.××段有什么样的语言特点?全篇的语言有什么样的风格? 答题技巧 1.传记文学的特点。①真实性——“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②文学性——形象生动的写人艺术。 2.传记文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①选材典型,详略得当。②叙行录言,重视细节。③首尾照应、巧用修辞、详细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对比突出等。④引用是传记常用的表现手法,如引用传主在书信、日记中的表白,不仅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也可以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 3.传记选材,要更符合主旨,更符合作者的写作意图;真实有说服力。详写部分,要突出传主性格,符合写作意图,选择典型的,读者陌生、不为人知的材料。 4.语言风格。如自然淡雅,用工笔写意蕴;平和冲淡,用淡笔写浓情;苍劲雄健,刚健之中见哲思;绚丽浓艳,用诗意写浓情;清婉隽永,用婉笔抒写柔情;形象含蓄,用形象表达主旨。 5.从情感抒发的角度。体味作者在字里行间表露出来的对传主或传主成就的感情,或含蓄,或直接,或奔放, 或细腻等;分析品味景中情、事中情、理中情等。 答题模板 紧扣传记特征(如真实性),运用相关术语,分条作答。 答题示例 【提问】作为带有学术性质的自传,本文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回答。(2015年课标Ⅰ卷《朱东润自传》) 【解析】这道题是评论文章的特点,有鉴赏意味,审题时要注意题干的提示信息“学术性质”“自传”,从内容、行文脉络、语言特色等方面,紧密结合选文,归纳概括。 《朱东润自传》的主要内容是传主写自己的传记文学观及其形成过程,但难在将学术性的内容理解为传主的“学术经历”,而这部分内容是传记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游离于传记之外的学术讨论。 朱东润将自己的学术经历和生平融合在一起叙述,不仅加强了关于传记文学的讨论与自传的有机关系,而且将自己对于学术研究的态度渗透到字里行间,很好地呈现了他自己的学术背后的家国情怀。朱东润有意采用了一种平易近人的叙述风格。从本文来看,可以发现作者用语平易,穿插使用口语,有问有答,如“是不是对于传记文学就算有些认识呢”“我写谁呢”等,就像和老朋友闲谈一样。以上这些内容,学生具体写法可以有所不同,意思答对即可。 【答案】①偏重学术经历,主要写自己的传记文学观及其形成过程;②写生平与写学术二者交融,呈现学术背后的家国情怀;③行文平易自然,穿插使用口语,就像和老朋友闲谈一样。 题型四 探究评价传记的社会功用及人生价值 设疑方式 1.传主的……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2.传主的观点是……请结合全文和社会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3.传主的经历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答题技巧 1.评价传主。①要从传主的思想、品格入手,抓住成长因素,把握人生轨迹; ②从作者的褒贬爱憎入手,抓住议论抒情,把握褒贬爱憎;③从自己的获益启示入手。 2.感受传主人生得失,获得启示完善自我。①要紧扣文本寻找关键词;②评价文本观点有理、有据、有序。 3.不要凭空乱说,既要拓展得开,又不能完全脱离文本;探究的观点必须能从文本中找到依据。 答题模板 1.明确观点,“我认为……”或“我赞同……”。 2.分析理由,将理由分点陈述、辩证分析、周密阐述。 3.总结,“因此……”。(控制字数) 答题示例 【提问】朱东润认为传记文学作品应如何刻画和评价传主?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请结合材料说明理由。(2015年课标Ⅰ卷《朱东润自传》) 【解析】第一问是概括作者的观点,要从文章中搜寻表达作者主张的关键句子,主要信息区域为:第5~6段主要写朱东润信笔直书的传记观,第7~10段主要写朱东润主张应该入情入理地细致刻画传主的个性。第二问为开放性试题,关键是要结合原文内容有理有据地分析,能充分阐明理由,自圆其说。 【答案】第一问:①应该入情入理地细致刻画传主的个性。如果只重比较,就看不清传主的个性,而要是像《维多利亚女王传》那样就不够细致,像《约翰逊博士传》那样细致则难免琐碎。②应该信笔直书,全面评价传主的优缺点。要是像有些古代文人的作品那样只是歌颂死者,就不是传记文学。 第二问(观点1)同意。①只有入情入理地刻画传主的个性,才能给人深刻的印象,且具有可读性;②人无完人,只有全面评价传主的优缺点,才能给读者留下一个完整的人物形象。(观点2)不同意。①细致刻画个性需要史料支撑,如果史料不足而仍然强调这一点,就会导致不够客观,显得矫揉造作;②追求全面评价传主的优缺点,不能有效凸显传主的个性。 一、(2016·湖北黄冈市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俞平伯:花落春仍在 20世纪斜长的旧影中,有一帧文化人的老照片令我难忘:1902年,苏州城内一座古旧的老屋前,82岁的经学大师俞樾古怪的悬臂倒提着一柄拂尘,另一手牵起懵懂中的重孙俞平伯。小伢只有三岁,一双稚眼微侧透出好奇,老者则桀骜地俯视世相,不平之气凛然生出。俞平伯这颗读书种子长大后,写白话诗,写《燕知草》,又做《红楼梦研究》,复研究古诗词,料不到本是书斋之梦却意外惹出弥天大祸,“文革”之中被流放到豫南农村。一门书香的德清俞氏家庭,于是与河南结了奇缘。 中国科学院学部文学所第一批“五七”干校学员,包括俞平伯、何其芳、钱钟书、吴世昌等人在内,是1969年11月16日晨乘火车抵达信阳的,先在罗山丁洼稍作整顿,继又转到息县的包信和东岳镇。俞平伯这时正是古稀之年,他的夫人大其四岁。 当时经济开发未被提上日程,偏僻的豫南农村山河依旧,古风犹存,俞平伯呼吸到了许久不遇的新鲜空气。1970年元旦,干校开始肃清“五一六”分子的斗争会后,他们夫妇被分配定居到东岳集。实在地讲,与干校其他学员比起来,俞平伯夫妇过的是一种特殊生活。老两口可以合居一室与村民为邻,另起炉灶。他们被放逐,在于一种精神和文化的遭侮辱而非别的。杨绛女士随后也来了,但她和钱钟书却分别过着准军事化的集体生活,偶尔才有“菜园相会”。 老夫妻又间作劳动,但是那不像干校里的项目,好长一段时间,主要是利用当地富产的红麻资源和乡民们一起搓制麻绳。淳朴有序的豫南乡情和民俗浸润着夫子的心,俞平伯不觉已陶然而忘机。他还满腔热忱地教房东孩子识字:“危言漫与屠龙技,讹谬流传逝水同。惭愧邻娃来问字,可曾些子益贫农。”(《邻娃问字》)返璞归真,老人对过去从事烦琐的学术考证和漫无边际的文字生涯仿佛生了悔意。 除了在东岳绩麻,俞平伯作为干校的老学员,也曾学种菜,积绿肥。政治生活要参加“天天读”,定期写检查,不时还参加放样板戏电影的“威虎山大会”。1970年4月27日,为祝贺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还应领导之嘱,专门赋诗二首。另外还和何其芳一道养过猪。 可是,俞平伯不能忘情的依然是书。1970年1月10日,因下意识地闲览随身带来的《水经注》,稍过一次读书瘾,被人发现,大会上即遭批判, 为此连写两份检查才算过关。东岳屋外的风景虽然恬适又惬意,室内的光景毕竟又使人压抑,简陋龌龊,有时更觉得寂寞难挨。俞平伯独自又发出自虐性的抗议:“炉灰飘坠又飘扬,清早黄昏要扫床。猪矢气熏柴火味,者般陋室叫‘延芳’。螺蛳壳里且盘桓,墙罅西风透骨寒。出水双鱼相照活,者般陋室叫‘犹欢’。”(《陋室》) 1971年1月11日,俞平伯得到返京通知,东岳老乡为之庆幸并依依送别。毕竟,俞平伯夫妇在东岳度过了整整一年难忘的岁月,因为和农民与土地贴在了一起,不仅使强加在自己身上的厄运意外得以解构,并且寻觅到了一种精神的皈依。 当年在北大读书的时候,俞平伯也曾亲历和参加了“五四”运动,旋即出洋又归来,却一头扎到故纸堆里了,他不仅和同时代的其他人不一样,甚至和他的曾祖父,当年因一句“花落春仍在”的诗文令座师曾国藩激赏不已的俞樾老先生也不一样,俞平伯虽然也曾读经,孔子教训的读书、齐家,他笃实又安分地终生实践着,然而却丝毫没有治国与平天下的干世之志。或许他极早就参透了文化与政治相容又相克的玄机,所以在新文化运动还是时尚之时,便在其白话诗《忆》里,吟出了“我们低首在没奈何的光景下,这便是没有奈何中的奈何”的谶语。他也曾想不通,委实也有忿怨。1988年4月5日,他将手书《儒林外史》里的一首诗寄赠新加坡的周颖南:“不敢妄为些子事,只因曾读数行书。严霜烈日都经过,次第春风到草庐。”借来吴敬梓的话,俞平伯巧妙地概括了从春在堂主人俞樾到自己在豫南农村的家世。 俞平伯的一生,折射了20世纪中国文化人的尴尬与苦悲。 (节选自《文人的闲话》,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俞平伯(1900年~1990年),原名俞铭衡,字平伯。现代诗人、作家、红学家。清代朴学大师俞樾曾孙。与胡适并称“新红学派”的创始人。他积极参加“五四新文化运动”,精研中国古典文学,执教于著名学府,是一位热忱的爱国者和具有高尚情操的知识分子。 ②1954年9月,俞平伯遭受非学术的政治批判,长期受到不公正待遇,然仍不放弃对《红楼梦》的研究。 文本思路:交代俞平伯的家世,出身书香门第之家的他因为研究文学而获罪, 被流放到豫南农村→在农村改造的日子里,淳朴有序的豫南乡情和民俗影响了他,他不仅教孩子们识字,还绩麻,学种菜,积绿肥→因为忘不了读书而又遭批判→回忆一生,虽饱读诗书,但丝毫没有治国与平天下的干世之志,也显示出20世纪中国文化人的尴尬与苦悲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文章开篇从一帧老照片写起,既暗示所写事情的真实性,引出写作对象,又交代俞平伯出自一门书香的德清俞氏家庭。 B.与钱钟书夫妇分别过着准军事化的集体生活相比,俞平伯夫妇可以合居一室与村民为邻,可见他俩还是得到了一种照顾。 C.淳朴有序的豫南乡情和民俗不仅使俞平伯忘掉世俗、与世无争,而且使他后悔于过去从事烦琐的学术考证和漫无边际的文字生涯。 D.“寻觅到了一种精神的皈依”是指与农民、土地的贴近解构了俞平伯因流放而造成的厄运,他的心灵得到安慰和升华。 E.文化与政治相容又相克,俞平伯一方面参加了“五四新文化运动”,另一方面又精研中国古典文学,自然会遭受非学术的政治批判。 1.【解析】 C.文中是说他“仿佛生了悔意”。D.“他的心灵得到安慰和升华”中“升华”言过其实。E.强加因果,俞平伯遭受非学术的政治批判并不是因为他既参加了“五四新文化运动”,又精研中国古典文学。 【答案】 AB (答A给3分,答B给2分,答D给1分,答C、E不给分) 2.本文标题“俞平伯:花落春仍在”有什么精妙之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析】 标题就是眼睛,透过标题能看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情感主旨。传记主要写了俞平伯在晚年所受的各种困苦,以及在这些困苦中他的乐观坚强的精神,以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来面对生活。因此“花落”“春仍在”就极为形象地概括了俞平伯的遭遇和精神。再加上对文章标题在艺术效果方面的考虑,可以读出强烈的文学色彩,以更好地照应俞平伯的学者形象。 【答案】 ①标题中的“俞平伯”点明了本文所写的对象,让人一目了然;②“花落春仍在”寓意深刻,“花落” 象征俞平伯作为一个学问高深的文化人在20世纪所遭受的各种苦悲;“春仍在”象征俞平伯在困境中对文化、学术的孜孜以求、永不放弃的精神;③该标题既把作此诗的俞樾老先生和俞平伯联系在了一起,又耐人寻味,增加了文章的文化底蕴。(意思对即可。) 3.本文重点写了豫南生活在俞平伯的生命历程中留下了深深的印痕,请简要概括俞平伯夫妇在豫南所过的生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析】 根据题目要求,首先要找准答题区域,在文章的第3~6段,主要写了他们夫妇俩在农村接受改造的生活过程,一是与百姓的交往,和百姓一起干各种各样的农活;一是接受政治改造参加“天天读”,定期写检查;还有一个则是与自己的相处,那就是读书享乐。注意分层概括,抓准要点,结合文章进行分析。 【答案】 ①接受整顿与批判。在罗山丁洼稍作整顿、参加“五一六”分子的斗争会;参加“天天读”,定期写检查,不时还参加放样板戏电影的“威虎山大会”;因偷过读书瘾被批判并写检查。②接受劳动改造。搓制麻绳、种菜、积绿肥、养猪。③帮助贫农。教房东孩子识字。④排遣内心的苦闷。闲览《水经注》,偷过读书瘾;用诗对寂寞难挨的生活发出自虐性的抗议。(回答须有概括有分析,意思对即可。) 4.文章说:“俞平伯的一生,折射了20世纪中国文化人的尴尬与苦悲。”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解析】 这是一道宏观题,将俞平伯看作是20世纪中国文化人的浓缩典型,题干要求分析两方面,一是尴尬,一是苦悲。所以应分层次说清楚。所谓尴尬是指生活在夹缝中,既有丰厚的学识又不得不面对学识带给自己的坎坷与残酷。虽然也曾读经,孔子教训的读书、齐家,他笃实又安分地终生实践着,然而却丝毫没有治国与平天下的干世之志。而苦悲则是参透了文化与政治相容又相克的玄机,所以终其一生都在无奈中与政治较量,就俞平伯来说,受政治的牵连,上山下乡,虽有时也说找到了精神上的皈依, 可是在政治的背景下谁又能不感到内心的压抑、寂寞、难挨呢。所以应该把个人放在大的时代背景中方可以真正读懂。 【答案】 ①从文本看,在俞平伯身上所折射的“20世纪中国文化人的尴尬与苦悲”,一方面指的是自身条件的优越,学养的深厚,学问的高深,个性的独特;另一方面又指遭遇的坎坷、命运的逆转、现实的冷酷。②就俞平伯的尴尬而言,他在北大读书时也曾亲历和参加了“五四”运动,而在出洋又归来后,却一头扎到故纸堆里了;他虽然也曾读经,孔子教训的读书、齐家,他笃实又安分地终生实践着,然而却丝毫没有治国与平天下的干世之志。③就苦悲来说,古稀之年来到豫南农村,一方面他感到此地古风犹存、空气新鲜、风景恬适,大有一时的返璞归真之感;另一方面又不能忘情于过书瘾,感到室内的压抑、寂寞、难挨,甚至于独自用诗发出自虐性的抗议。 二、(2016·陕西师大附中高三第六次模拟)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陈忠实:乡居得静 五谷养人 胡忠伟 陈忠实话少,不会客套,他说话几乎不用形容词,偶尔一两句玩笑话,会逗乐在场所有人。别人拿他开玩笑时,他那张沟壑纵横的脸上,会现出憨厚的一笑。他生活简单、沉静,一门心思都扑在了创作上;他语言简朴,却总能一语中的。对人生的感悟,他可以用最简单直观的语言来描述:“馍蒸到一半,最害怕啥?最害怕揭锅盖。因为锅盖一揭,气就放了,所以,馍就生了。” 1942年,陈忠实出生在陕西西安灞桥西蒋村。高中毕业之前,陈忠实也谨慎地为自己谋划着未来,他的打算是:上上策是上大学深造,其次是当兵,再次是回乡村。遗憾的是当年大学招生名额锐减,他落榜了,军营也对他关了门。于是他便只得归去,时在1962年。陈忠实感到了命运对自己的捉弄。 完完全全当一个农民,陈忠实显然难以接受。好在他对文学怀有强烈的兴趣。缘于此,陈忠实变得沉静起来。水深了才能沉静,而且沉静之中也许还潜藏着波澜大惊。于是,在乡村当教师、当公社干部之余,他把自己埋进了文学创作之中。 1965年初《西安日报》发表了他的散文处女作。1973年陈忠实发表第一部短篇小说,以后就每年一部。陈忠实大水深藏,一旦地裂土开,才见其汪与洌。1992年接到人民文学出版社高贤均的信,得知长篇小说《白鹿原》即将出版,并有高度之议,他流泪了。后来,这部小说果然获得了茅盾文学奖,版本数种, 行世百万册之余,为其他众多艺术形式所使用,计有广播、绘画、泥塑、秦腔、话剧、舞剧等,翻译为日本语、韩国语、越南语。这正是他沉静写作的开花结果。 《白鹿原》获奖后,陈忠实及时回到了乡下,他避开了热闹和喧哗,在沉静中积蓄着创作的力量,“我现在又回到原下祖居的老屋了。老屋是一种心理蕴藏——新房子在老房子原来的基础上盖成的,也是一种心理因素吧……获得的是宁静。”在一篇散文中陈忠实这样自陈心迹。这是他的生活,也是他的一种心理状态。宁静,从容,甚至还有一些悠闲。 尽管现在陈忠实已达到“小康”,但他仍保持着先前粗茶淡饭的生活习惯和节俭美德,他常说:“粗茶淡饭、五谷杂粮最养人,衣着朴实最惬意。”陈忠实习惯白天写作,晚上休息。他尊重身体的生物钟,起居有常。写作时,当顺畅地写到一定字数的时候,陈忠实便奖励自己去轻松娱乐一下,要么听秦腔,要么找知己聊天,要么找人“杀”一盘象棋。 2000年腊月,陈忠实及一批文艺家应邀去外县采风。晚上休息时,主人问明日何时起来,陈忠实随口说:“睡觉睡到自然醒吧。”第二天,主人求他写字,陈忠实写了这句话,但他没有给主人,也没有依主人的要求写得很大挂在宾馆大堂,而是写了小小一幅,并主张挂在房间里。 有一年“五四”青年节,陈忠实应邀给西安的一些青年谈创作,有读者问他近年为什么没有写小说,他说:“没有写是因为没有感觉,没有关于小说的感觉。艺术上没有新的发现,干脆不要写。”此次谈话不久,他写了《日子》等小说,引起很大反响。《日子》写的是底层农民的“日子”,有底层农民生活的悲辛以及对社会的批判;《作家和他的弟弟》写一个作家的农民兄弟的狡猾与愚蠢,可笑与可哀,触及灵魂,滋味复杂。这些小说都写得简洁、含蓄而精到,作家与他笔下的人物和生活是贴近的,而他的目光又是悠远的,有入乎其内的深刻,更有出乎其外的透视与开阔。我想,这与陈忠实近年一直住在乡下而带来的宁静的心态大有关系吧。宁静,才能产生从容和悠远。 文本思路:陈忠实的整体特点,话少,不会客套,生活简单、沉静→高考失败后,被迫回到农村,在平静的生活中反而收获了成功→《白鹿原》获奖后,陈忠实及时回到了乡下,他避开了热闹和喧哗,在沉静中积蓄着创作的力量→成功后的他仍然保持着粗茶淡饭的生活习惯和节俭美德→与青年谈创作,宁静, 才能产生从容和悠远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陈忠实主张如没有关于小说的感觉、没有艺术上新的发现,就干脆不要写,不久他写出了引起很大反响的《日子》等小说。 B.陈忠实总是语言幽默诙谐,简单直观,能一语中的地体现人生感悟,如他那“馍蒸到一半,最害怕啥?最害怕揭锅盖”的描述就是如此。 C.陈忠实高中毕业前曾谨慎地谋划未来,觉得最好是上大学深造,其次是当兵,结果却受到命运的捉弄,只得回到乡村。 D.回乡村后,陈忠实怀有强烈的文学兴趣坚持创作,最终因为人民文学出版社高贤均推荐,《白鹿原》获得茅盾文学奖。 E.2000年腊月,陈忠实应邀去外县采风,第二天陈忠实主动写了张“睡觉睡到自然醒”的条幅送给主人,并主张挂在房间里。 1.【解析】 B.选项中的“总是”太绝对。D.强加因果,原文第4段“1992年接到人民文学出版社高贤均的信,得知长篇小说《白鹿原》即将出版,并有高度之议,他流泪了。后来,这部小说果然获得了茅盾文学奖”并没有选项中的因果关系。E.原文第7段“第二天,主人求他写字,陈忠实写了这句话,但他没有给主人”和选项中的表述不一致。 【答案】 AC (答A得3分,答C得2分,答B得1分,答DE不得分) 2.第1段介绍了哪些内容?在内容上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析】 考查段落的作用,除了对内容上的分析,一定要结合段落的位置进行思考,这样才能全面。这篇传记整篇都是写陈忠实扎根于农村生活而产生的对生活对创作的感悟,他生活简单、沉静正是他做出成绩的重要原因。因此段落中关于人物的描写要和传主的精神品质联系起来,要和传记的主要情感联系起来。 【答案】 内容:对陈忠实沉静的个性,饱经风霜的相貌,简单沉静的生活,一心扑在创作上的文学态度,用生动直观的语言进行了总结性介绍。内容上的作用:①突出陈忠实能成为杰出作家的内在原因;②凸显其对文学的沉静态度与忠诚之心。 3.陈忠实的人生经历有哪些?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析】 “人生经历”就是人生经过了哪些大事。文本从第2段开始有很明显的时间交代,要以此为梳理线索,把陈忠实一生中的起伏坎坷分析清楚。他一生的转折点有几个:考大学落榜,当兵无望——但在文学创作上有所收获——《白鹿原》获奖后他重回乡下积蓄力量——再到新作品问世。 【答案】 ① 出身寒门,“命运捉弄”,考大学落榜,当兵无望;②沉潜乡间专心写作;③散文、小说初次发表;④《白鹿原》获得巨大成功;⑤回乡下积蓄创作力量;⑥发表《日子》等小说,反响很大。(意思对即可) 4.“乡居得静 五谷养人”,这两方面与陈忠实创作成功有关吗?请任选一个方面结合文本并联系自己熟悉的文学作品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解析】 “乡居得静 五谷养人”作为文章的题目,无疑高度概括了传主的经历和品格特征。要结合文本理解标题的含义,“乡居得静 五谷养人”是指陈忠实在农村的一切生活使他能静下心来思考人生,变得沉静起来,他把自己埋进了文学创作之中。《白鹿原》正是他沉静写作的开花结果。《白鹿原》获奖后,陈忠实及时回到了乡下,他避开了热闹和喧哗,在沉静中积蓄着创作的力量,他仍保持着先前粗茶淡饭的生活习惯和节俭美德,他常说:“粗茶淡饭、五谷杂粮最养人,衣着朴实最惬意。”这一切都是从宁静中来,人也由此而变得充实。所以扣着“宁静”和“生活的积淀”去分析就可以。 【答案】 角度一:有关。文学创作需要“静气”。文学是沉静者的事业,没有沉静之心,是无法在文学殿堂收获成功的。所谓“静水深沉”,所谓“馍蒸到一半最害怕揭锅盖”,陈忠实就是在“乡居得静”中创作的《白鹿原》。托尔斯泰静居乡间数十年,才创作出文学巨著《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曹雪芹晚年静居西山黄叶村,“举家食粥酒常赊”,才写出了《红楼梦》,再一次印证了这个道理。(联系文学作品,举出一例即可,意思对即可。) 角度二:有关。文学创作须贴近生活的土壤。文学是生活的给予!没有生活的深厚土壤,文学也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陈忠实《白鹿原》终得“开花结果”,同样是因为他深知生活的“五谷养人”,接受了那陕西原野的深厚馈赠。施耐庵《水浒传》的成功,因为他曾参加了元末张士诚的义军;巴尔扎克《人间喜剧》对金钱力量的描写沦肌浃髓,是因为他亲受了商业投机的惨败和债台高筑的重压;鲁迅小说的深刻,一个极重要的原因是他从家道中落中“看清了世人的真面目”。(联系文学作品,举出一例即可,意思对即可。) 三、(2016·湖南衡阳市第八中学高三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周汝昌:一生做着红楼的梦 启 风 1939年,已过了20岁的周汝昌考入燕京大学。但当年天津发大水,他只得要求燕京保留学籍一年,谁料到了1941年,日本占领军关闭了燕京大学。一直到1947年秋,他才得以重回燕园。 1947年,周汝昌的四哥周祜昌来信说,他在胡适的一篇文章中得知,胡适已有敦诚的《四松堂集》,而敦敏的《懋斋诗钞》却遍寻不见,周汝昌见信后就跑到燕京大学图书馆,谁知一索即获,而此前竟从未有人借阅过。读完《懋斋诗钞》后,周汝昌发现书中有六首诗是咏及曹雪芹的,而《四松堂集》中只有三首。周汝昌据此发表了《〈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生卒年之新推定》一文。胡适看到这篇文章后,当即给周汝昌写了一封信,肯定他发现《懋斋诗钞》是一“大贡献”,但不同意文中“推测雪芹大概死在癸未除夕”的观点。此后两人书信往来不断,在这些信件中,他们讨论的大都是有关《红楼梦》的学术问题。为了提携后学,胡适不但在家中约见了周汝昌,还将作为“海内孤本”的《甲戌本石头记》(《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慷慨相借。 1948年底,胡适离开北平,从此周汝昌与之再无联系。几年后,周汝昌《红楼梦新证》出版之时,政权早已鼎革,胡适成了被批判的对象。编辑为让此书顺利出版,就将对胡适的原有敬称一律删去,改称“妄人”“风头主义者”云云。很多人时常以此责难周汝昌,其实书中的这些改动,他事前是毫不知情的。当时远在大洋彼岸的胡适深表理解,在其给小说家高阳的信中说:“他在形式上不能不写几句骂我的话,但他的‘新证’里有许多向我道谢的话,别人看不出,我看了当然明白的。” 虽然有了批胡的表态,但周汝昌依旧因为同其兄周祜昌合作校勘了真本《红楼梦》,被人告密说是“写作反动的书”,告密者还说周汝昌与胡适有政治联系,让他三次遭抄家之苦,最后更是被“扫地出门”。在这种情势下,20世纪70年代时周汝昌不得不再次批胡适。 周汝昌对胡适的人格至为钦佩,说“他是有仁者之心的厚道人,不计较那些历史造成的琐末细故”,而且在其交往的所有鸿儒、名士中,如果“称量其为人的气度气象、胸襟视野,我感到唯有胡适之能够得上一个‘大’字。”但如果言及学术观点,毫不掩饰自己对胡适大力推崇“程乙本”(被大量篡改,但胡适认为这种改写“更白话化”了的《红楼梦》版本)言论的不屑。 1950年,周汝昌从燕京大学西语系毕业,后到人民文学出版社古典部当起了编辑。1954年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已然在酝酿之中,它的导火索正是《红楼梦》。胡适和俞平伯是被批判的主要对象,与胡适有关系的周汝昌自然没法置身事外。但毛泽东在读过《红楼梦新证》一书后,对其中一些章节十分欣赏,所以指示要周汝昌写文章,与胡适划清界限。后来据率先批判俞平伯的李希凡说,当初他只奉命写过两篇文章,其中一篇《评红楼梦新证》就是为了将周汝昌与胡适、俞平伯做一个区分,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 在胡适指引下,走进红学研究大门的周汝昌,后来以两大创见,奠定了自己红学泰斗的学术地位。周汝昌提出《红楼梦》为曹雪芹“写实自传”的观点,否则红楼梦的作者何必费尽心机地“以讥为赞”,来写贾宝玉这样一个性格乖张的怪物?其次,周汝昌开创性地指出,为《红楼梦》做批注的脂砚斋,就是小说中的史湘云,这是他“自觉最为得意而且最重要的一项考证”。 周汝昌的这些学术观点,在当今主流红学界是饱受争议,乃至于被批判的。事实上,很多红学研究者都得益于周汝昌对《红楼梦》史料的发掘和整理。为写《红楼梦新证》一书,他查阅了上千种文集、笔记、地方志等各种史料。作家刘心武说,因为周老“一不懂政治,二不善人际经营,因此申请退出红学所……学刊这些年基本成了‘批周园地’”。 周汝昌自30岁起听力就大为衰退,只能依靠助听器与人交谈;后来一目视网膜脱落,另一目也仅存0.01的视力,读书要在阳光下,以两面放大镜叠放,才能勉强看清书上的字。到了生命的最后几年,老人已是完全失明, 连微光也看不到了,遗著《寿芹心稿》是通过口述写成的。 相关链接 周汝昌是研究《红楼梦》的著名考证派的新红学家,有红学著作多种,其中《红楼梦新证》影响很大。是被称为自传派大将胡适的得意门生,但其观点与胡适有些不同甚至对立。 文本思路:通过研究《懋斋诗钞》,周汝昌开始了与胡适一起探索《红楼梦》的研究→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了与胡适的种种误会,但自己也受到牵连,能用客观的态度去评价胡适→交代周汝昌作为红学家退出红学所的具体原因→交代了周汝昌的听力、视力等方面的问题,赞美周汝昌的精神品质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文章题目内涵丰富、概括性强:“做着红楼的梦”点明周汝昌一生研究的对象是《红楼梦》,“一生”写出了他致力于《红楼梦》研究的追求和毅力。 B.周汝昌读《懋斋诗钞》并能发表文章的细节可以证明周汝昌读书的认真态度和对《红楼梦》研究的热情和执着,开篇表明作者的情感态度。 C.周汝昌对胡适的批判是当时的政治形势造成的,为了能够继续研究《红楼梦》,周汝昌说了一些违心的话,不过因为与胡适的关系他也被抄了家。 D.文章引用了刘心武的话,主要是交代周汝昌作为红学家退出红学所的具体原因,并为周汝昌在为人上受争议做辩解,比如他对恩师胡适批判的辩解等。 E.文章最后一段交代了周汝昌的听力、视力等方面的问题,主要目的是赞美周汝昌的精神品质,同时也暗示人们不要再责怪周汝昌年轻时的一些做法。 1.【解析】 B.这时的周汝昌还没有开始对《红楼梦》的研究,更不能表现其“热情和执着”。D.“在为人上受争议做辩解”不恰当。刘心武的话主要表示对周汝昌的赞美以及解释说明周汝昌有些做法的具体原因。E.没有暗示。最后一段主要表现周汝昌坚持研究《红楼梦》的毅力等。 【答案】 AC (答A得3分,答C得2分,答B得1分,答DE不得分) 2.文章主要叙述了周汝昌哪些方面的内容?结合文章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析】 本文由九个段落构成,按照时间顺序, 分别介绍了周汝昌先生求学、和胡适的往来、研究《红楼梦》的过程、晚年研究的境况这四方面的情况。 【答案】 ①求学之路。周汝昌到20岁才考上大学,但因为天津发大水,一直到8年后才进入到大学读书。②与胡适的关系。周汝昌发表文章后,胡适写信肯定了他的研究,后来胡适还在家中约见了周汝昌;解放后,因为政治原因,对胡适进行批判。③研究《红楼梦》的过程。周汝昌上大学时发表有关曹雪芹的文章,后出版《红楼梦新证》《寿芹心稿》等。④晚年状况。文章交代了周汝昌晚年的境况等。 3.胡适对周汝昌的态度是怎样的?结合文章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析】 胡适对周汝昌的态度集中体现在文中第2~3段。“胡适看到这篇文章后,当即给周汝昌写了一封信,肯定他发现《懋斋诗钞》是一‘大贡献’”是胡适对周汝昌的肯定。“为了提携后学,胡适不但在家中约见了周汝昌,还将作为“海内孤本”的《甲戌本石头记》(《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慷慨相借”是胡适对周汝昌的提携。“当时远在大洋彼岸的胡适深表理解,在其给小说家高阳的信中说:‘他在形式上不能不写几句骂我的话,但他的‘新证’里有许多向我道谢的话,别人看不出,我看了当然明白的。’”这是胡适对周汝昌的理解。 【答案】 ①赞扬(肯定)。胡适看到周汝昌发表的《〈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生卒年之新推定》一文后,给周汝昌写了一封信,充分肯定了周汝昌的发现。②关怀。胡适除了与周汝昌的书信来往外,还在家中约见周汝昌并把《甲戌本石头记》借给周汝昌看。③理解。当看到周汝昌的《红楼梦新证》一书上有否定自己的语句时,胡适认为这只是形式上的,但在书中有许多道谢的话。 4.周汝昌成为中国著名红学家的历程给我们哪些启示?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解析】 本题是要探究周汝昌先生的一生给我们的启示。就文本而言,周汝昌先生首先影响我们的是他的痴迷,对红学的痴迷,由此而形成的专著、考证、创作等,都是源于对红学的热爱。其次,是他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著作等身却能够安心探求,这在当今学者中是多么难得,只有这种安于寂寞的态度,才能产生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问世。当然,学生也可以有自己的理解,只要联系文本内容进行论述,都是合理的,不必拘泥于固定答案。 【答案】 ①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还在大学读书的周汝昌研究了《懋斋诗钞》后,根据自己的分析、理解发表了《〈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生卒年之新推定》的文章。②敢于质疑和否定。在《红楼梦》的研究上,胡适是周汝昌的引路人和老师,但周汝昌敢于否定老师的某些观点。③任何艰难环境下都不放弃。在当时政治形势恶劣的情况下,周汝昌没有停止对《红楼梦》的研究;特别是在老年眼睛、听力都有问题时,还靠口述笔录的方式写作研究《红楼梦》的文章。④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对研究的问题有独到的见解,周汝昌是考证派新红学家,对红学研究的贡献集中在“写实自传”“脂砚斋就是史湘云”等观点的提出。 四、(2016·安徽马鞍山二中、安师大附中、淮北一中、铜陵一中第三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屠呦呦——用小草改变世界 屠呦呦,1930年12月30日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屠呦呦的名字出自《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名字是父亲起的,当时,并没有人料到诗句中的那株野草会改变这个女孩的一生。宋代朱熹注称,“蒿即青蒿也”。青蒿,南北方都很常见的一种植物,郁郁葱葱地长在山野里,外表朴实无华却内蕴治病救人的魔力。屠呦呦正是用一株小草改变了世界。 她自幼耳闻目睹中药治病的奇特疗效,小时候就对中药有了深刻的印象,这促使她后来去探索其中的奥秘。考大学时,屠呦呦选择药物学专业为第一志愿,她认为药物是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和工具。 1951年,屠呦呦如愿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所选专业正是当时一般人缺乏兴趣的生药学。她觉得生药专业最可能接近探索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医药领域,符合自己的志趣和理想。在大学4年期间,屠呦呦努力学习,取得了优良的成绩。在专业课程中,她尤其对植物化学、本草学和植物分类学有着极大的兴趣。 1955年,屠呦呦大学毕业,分配到卫生部直属的中医研究院工作。从此,她埋头从事生药、炮制及化学等中药研究,开始了她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当时,正值初创的中医研究院工作条件差,设备简陋,但是,党的“ 继承、发扬中医药学宝库,积极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政策,成为广大中医药工作者的奋斗目标。为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屠呦呦增添了力量和信心。 工作伊始,屠呦呦主要从事生药学研究。1956年,全国掀起防治血吸虫病的高潮,她对有效药物半边莲进行了生药学研究;后来,又完成了品种比较复杂的中药银柴胡的生药学研究。这两项成果被相继收入《中药志》。1959年,屠呦呦参加卫生部举办的“全国第三期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系统地学习了中医药知识。在2年半的学习中,她不但掌握了理论知识,而且参加过临床学习。通过这次学习,屠呦呦深深感受到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通过一段时间的生药和炮制研究,屠呦呦体会到,中药研究还必须重视中药内含物质与药效之间的关系,而有效成分的研究又是掌握中药疗效规律的必然途径。屠呦呦和同志们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先后发明和研制了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还原青蒿素。1978年,青蒿素抗疟研究课题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奖”;1979年,获国家科委授予的发明奖。 从1969年1月开始,历经380多次实验、190多个单品、2 000多张卡片,屠呦呦和课题组以鼠疟原虫为模型,发现青蒿提取物对鼠疟原虫的抑制率只有12%~14%。屠呦呦心有不甘,她重新把古代文献搬了出来,细细翻查,有一天,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的几句话吸引了屠呦呦的目光:“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为什么这和中药的常用煎法不同?原来里面用的是青蒿原汁! 屠呦呦立即改用沸点较低的乙醚进行实验,终于发现了青蒿素。青蒿素提取物对鼠疟原虫的抑制率从12%到100%。那一幕,屠呦呦记忆犹新:“太高兴了!千千万万人的生命得以挽救,这是最值得欣慰的事情。青蒿素是属于我们中国的发明成果,而且是从中医药里集成发掘的,是中医药造福人类的体现。我们倍感自豪。” 屠呦呦并未止步,1992年,针对青蒿素成本高、对疟疾难以根治的特点,她又发明出双氢青蒿素这一抗疟疗效为前者10倍的“升级版”。 屠呦呦虽身患结核的慢性疾病,但仍坚持工作,无论到野外采集标本,还是在室内进行实验研究,她都积极主动地完成。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原所长姜廷良研究员说在做青蒿素动物实验时,曾发现有一过性转氨酶升高等现象, 屠呦呦和她的两位同事决定亲自试服,证实了药物安全,然后才投入临床给病人服用。当时的科研条件简陋环境差,盛放乙醚浸泡青蒿的大缸,时时发出刺鼻的气味……后来屠呦呦得了中毒性肝炎。 疟疾是与结核病、艾滋病并称的全球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以致死率高著称。世卫组织统计,2008年全球有2.47亿人感染了疟疾,其中100余万人死亡,大多数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非洲约每30秒就有一个幼儿因疟疾而死亡。而传统的抗疟药物奎宁因原虫的抗药性早已失效。 “中国神药”给世界抗疟疾事业带来了曙光。世卫组织声明,坦桑尼亚,赞比亚等非洲国家近年来疟疾死亡率显著下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广泛分发青蒿素复方药物。仅在赞比亚,由于综合运用杀蚊措施和青蒿素类药物疗法,2008年疟疾致死病例比2000年下降了66%。 2011年9月,屠呦呦获得拉斯克临床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 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药学家屠呦呦,以及爱尔兰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日本科学家大村智,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2015年12月11日凌晨零点12分,屠呦呦,从瑞典国王手中接过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证书。 在屠呦呦手中,一株小草改变世界,中国之蒿由此走向世界。 (节选自《好搜百科》有删改) 相关链接 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在贺信中说:“您的获奖是中国科学界的骄傲,我相信,这必将激励更多的中国科学家不断攀登世界科学高峰,为人类文明和人民福祉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来源《人民网》)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委让·安德森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屠呦呦是第一个证实青蒿素可以在动物和人体内有效抵抗疟疾的科学家。她的研究对人类的生命健康贡献突出,为科研人员打开了一扇崭新的窗户。屠呦呦,既有中医学知识,也了解药理学和化学,她将东西方医学相结合,达到了1+1大于2的效果,屠呦呦的发明是这种结合的完美体现。”(来源《好搜百科》) “这是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项荣誉。”屠呦呦说,“ 它属于科研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属于中国科学家群体。”屠呦呦强调,中医中药是一个伟大的宝库,经过继承、创新、发扬,它的精华能更好地被世人认识,能为世界医学做出更大的贡献。我们中国人的成果被国际认可,关键是真正解决了问题,挽救了许多生命。用现代科学手段不断认识中医药,这是我们这一代和下一代科研工作者的责任。(来源《人民日报》) 文本思路:交代了屠呦呦名字的来历,也象征着传主的美好品质→大学期间,显现出对中医药学的浓厚兴趣→工作后,走向工作岗位,更是致力于中医药的研究并取得了很多成绩→从1961开始,全身心投入对青蒿素的研究,并取得了神奇的效果,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使青蒿素走向世界,扩大了中医影响力。而她自己也因此获得了诺奖,可谓实至名归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屠呦呦自幼取名“呦呦”,寄托着父亲对她从事中医药研究的殷切期望。她通过不懈努力。用一株小草改变了世界,终于在中药学上做出了突出贡献。 B.屠呦呦,小时候就对中药的特殊疗效感兴趣,大学时如愿考上喜欢的生药学专业,对其中的本草学专业的兴趣极浓。因为她认为这些专业最接近中医药领域。 C.大学毕业后屠呦呦主要从事生药学研究,后来系统学习中医药知识,提高了认识。带领课题组不懈努力,带病工作,亲身试验药效,终于发明研制出抗疟“神药”青蒿素。 D.屠呦呦发现青蒿后说:“太高兴了!千千万万人的生命得以挽救”“是中医药造福人类的体现”,可见她具有宽广胸怀高尚医德。 E.青蒿素的研发是一次创举,屠呦呦是发现、证实者,实至名归。青蒿素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可见其疗效显著。青蒿素走向世界,扩大了中医影响力。 1.【解析】 B.选项中“这些专业最接近中医药领域”和原文不符,原文是“她觉得生药专业最可能接近探索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医药领域,符合自己的志趣和理想。”选项将可能转化为肯定的说法。A.“寄托着父亲对她从事中医药研究的殷切期望”于文无据。D.偷换概念,不是“青蒿”而是“青蒿素”。 【答案】 EC (答E给3三分,答C给2分,答B给1分, 答A、D不得分) 2.屠呦呦用小草改变世界经历了怎样的过程?请结合全文加以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析】 这是一道信息筛选的题目,注意找准区间,选取关键的语句分条作答,该题的答题区间在全文,注意对文段进行切分,提取关键词语“她自幼耳闻目睹中药治病的奇特疗效,小时候就对中药有了深刻的印象,这促使她后来去探索其中的奥秘。”“在大学4年期间,屠呦呦努力学习,取得了优良的成绩。在专业课程中,她尤其对植物化学、本草学和植物分类学有着极大的兴趣。”“工作伊始,屠呦呦主要从事生药学研究。”“屠呦呦和同志们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先后发明和研制了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还原青蒿素。”“1978年,青蒿素抗疟研究课题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奖’”;1979年,获国家科委授予的发明奖。“屠呦呦立即改用沸点较低的乙醚进行实验,终于发现了青蒿素。”“屠呦呦并未止步,1992年,针对青蒿素成本高、对疟疾难以根治的特点,她又发明出双氢青蒿素这一抗疟疗效为前者10倍的‘升级版’”“2011年9月,屠呦呦获得拉斯克临床医学奖”“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加以总结,形成答案。 【答案】 ①自幼目睹中药治病奇效,对中药产生浓厚兴趣。②选择生药学专业,专业成绩优良。③潜心研究生药学,两项成果载入《中药志》。④经过大量临床试验,发明研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双氢青蒿素。⑤治疟效果显著,贡献巨大,获得拉斯克临床医学奖。⑥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3.作为真实感人的他传,本文写法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析】 “实用类文本”中的人物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及其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其文体特点是真实性和文学性。比如这篇传记中用到了屠呦呦的真名实姓、居住地点、活动范围等,这都是写作时不允许任意虚构的, 体现了忠实记录的特点。为了能够体现传主的特点一定要选取典型事例加以说明。比如文章中提到的各个具体时间段屠呦呦所做的工作。另外传记不同于一般的枯燥的历史记录,它又具有文学性。它是写人的,有人的生命、情感在内;它通过作者的选择、剪辑、组接,倾注了爱憎的情感;它需要用艺术的手法加以表现,以达到传神的目的,比如通过“屠呦呦心有不甘,她重新把古代文献搬了出来,细细翻查,有一天,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的几句话吸引了屠呦呦的目光:‘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为什么这和中药的常用煎法不同?原来里面用的是青蒿原汁!”这一细节描写,可以充分看到屠呦呦身上的科学精神。另外引用也是常见的传记手法,传主自己的话比较真实,而别人的评价则是很好的补充,更客观有效。 【答案】 ①忠实记录过程。②选材典型。③细节描写。④引用传主的原话。⑤引用他人评价。 4.作为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屠呦呦不仅受国人敬重,而且得到国际的认可,其中必有内在原因。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解析】 内在原因,一定是结合传主的精神品质去分析,这就需要紧密结合文章内容概括梳理出屠呦呦有哪些优秀品质。比如“屠呦呦虽身患结核的慢性疾病,但仍坚持工作,无论到野外采集标本,还是在室内进行实验研究,她都积极主动地完成”“屠呦呦和她的两位同事决定亲自试服,证实了药物安全,然后才投入临床给病人服用。”说明她工作努力、认真的态度。她对中国传统医学的研究与发明则体现了在继承中发扬传统医学的品格。另外不要忽视链接中的相关内容,比如屠呦呦说,“它属于科研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属于中国科学家群体。”她认为“用现代科学手段不断认识中医药,这是我们这一代和下一代科研工作者的责任”都无疑显示了她的谦虚和高度的责任感。 【答案】 ①工作努力刻苦。②继承中创新。③默默奉献。④低调谦虚。⑤敢于负责。⑥巾帼不让须眉。 一、(2014·广东,19~2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罗哲文(1924~2012),中国古建筑学家。下面是中央电视台《大家》栏目在罗哲文先生生前对他的访谈节选。 主持人:在您选择职业的年代,建筑学可算是一种不入流的行当,您为什么选择了学习建筑学? 罗哲文:从我当年进入营造学社学习建筑到现在,按一般老百姓的话,可以说我和建筑学有缘分,或者说这是一个从偶然到必然的过程。说偶然,是因为抗战时期,营造学社迁到了我的老家四川宜宾,要是迁到别的地方去了,我这辈子可能就不会做这个工作了。说必然,是因为我从小就喜欢做手工,我还很喜欢工艺、画画什么的。 主持人: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是您的老师,您现在所从事的古建筑保护研究,有哪些观念是梁先生带给您的? 罗哲文:他有一个观点,中国的新建筑要“中而新”,就是说既要中国式又要有新创造。他这个观点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所以我现在也在宣传,新建筑一定要中国式,要体现中国古建筑的优秀传统,同时也一定要有创新。梁思成先生临终前嘱托我“文物保护的事情,你一定要做好”,这个重托我一直记在心里,永远也不敢忘掉。 主持人:2003年,您在80岁高龄的时候穿越了罗布泊。很多人都说,您是穿越罗布泊年龄最大的人。您为什么要在这样的高龄做这样的事? 罗哲文:我们的主要目的是去考察和寻访汉长城。几十年前,我刚接触到长城的时候,看到一些关于长城的书,其中一本写了从玉门关到库尔勒的这段长城,并说这段长城跟玉门关以东的长城不一样。从那时起我就想亲自来看一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主持人:考察这段长城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 罗哲文:这段长城对研究整个长城来说太重要了,绝对不能缺了这一块儿。过去曾经有个错误的说法,认为长城是防御扰掠的,目的在于封闭,但我认为长城是中国最早的对外开放的见证。汉武帝的时候,打通了丝绸之路,那时的长城就是为了保护丝绸之路的畅通,所以到了新疆库尔勒以西,城墙就没有了,修建了一个一个烽火台。当时丝绸之路上荒无人烟, 来往的商旅不可能带够整个行程的粮食。此外还有马匹的问题,到了烽火台,商旅可以补充粮食,更换交通工具。 主持人:到目前为止,您跟长城打交道有多少年了?一共去过长城多少次? 罗哲文:我跟长城打交道快60年了。像八达岭、山海关,去的次数都记不清了,可能有一百次以上了。 主持人:实地考察中,您有没有遇到过危险? 罗哲文:遇到的太多了。差不多十多年前我去考察长城,那儿有个地方非常危险,人很难攀上去,我上去的时候还背着相机,结果脚下一滑,差一点摔下去没命了。 主持人:现在很多人都称您是中国古建筑方面的一代大师了。 罗哲文:这个我不敢当,不能说是古建筑大师,我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我觉得自己就是沧海一粟,是大海里面的一滴水。 主持人:对于年轻一代从事古建筑保护的人,您觉得他们最需要学习的是什么? 罗哲文:我觉得基本技术一定要学到。搞建筑首先你要画出图来,所以画图功夫一定得有。写文章介绍建筑的结构,你得有基本勘察文献的能力。当时我们做研究,从哪一本书上看到可以引下来的资料,都必须要查原书,不能不经考证就用。像这种基本功年轻人要学,不能偷巧。必须认真,首先要把基本技能、基本理论学好。 主持人:在古建筑保护中,您最担心、最忧虑的事情是什么? 罗哲文:最担心的就是技术的传承,特别是工艺的传承。我认为工匠特别重要,没有工匠不行。另外就是材料,可是现在很多人忽略了这一块儿,很多工艺失传了。 主持人:您搞了一辈子古建筑研究,在您看来,建筑是什么? 罗哲文: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外国人管它叫石头的史书,我说是木石的史书。中国建筑跟外国的还不一样,外国的建筑主要是石头,我们中国主要是木建的,所以是木石的史书,是一个综合的艺术,是历史的见证。历史有两个历史,一个是文字的历史,还有一个是实物的历史。缺少了实物,就没有东西验证文字的历史了。所以文物的价值就在于它是历史的见证。 (选自《大家》,商务印书馆,2005年,有删改) 文本思路:罗哲文选择学习建筑的原因→梁思成给罗哲文的观念带来的影响→罗哲文80岁高龄穿越罗布泊的原因→考察长城的意义→年轻一代从事古建筑保护的人最需要学习的东西→在古建筑保护中,最担心、最忧虑的事情→罗哲文阐述建筑的内涵 1.概述罗哲文先生研究汉长城的过程和结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解析】 解答本题,要先从文本中找到讲罗哲文研究汉长城的过程和结论的语段,根据主持人和罗哲文对话中提示性的语句加以概括即可。 【答案】 ①几十年前从书上了解到玉门关到库尔勒的这段长城跟玉门关以东的长城不一样;②2003年,罗哲文先生在80岁高龄的时候穿越了罗布泊,去考察和寻访汉长城;③探寻过程中遇到过很多危险;④考察和探寻长城近60年,去过一百多次;⑤长城是中国最早的对外开放的见证;⑥长城就是为了保护丝绸之路的畅通。 2.在古建筑保护上,罗哲文先生持哪些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析】 解答本题,可从文本中主持人和罗哲文的对话中,找出与古建筑保护相关的语段,根据关键词概括即可。 【答案】 ①新建筑一定要中国式,要体现中国古建筑的优秀传统,同时也一定要创新。②必须认真,首先要把基本技能、基本理论学好。③要重视技术的传承,特别是工艺的传承。④要重视材料问题。 3.访谈呈现了一代大师罗哲文先生怎样的形象?请结合全文逐层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析】 解答本题,可立足全文,从主持人与罗哲文的对话中,结合着具体的内容来概括罗哲文先生的形象特征。 【答案】 ①中国古建筑学家、一代大师;爱好做手工。② 讲信用、有责任感。牢记梁思成先生文物保护的嘱托。③具有执着的探寻精神。考察和探寻长城近60年,一百多次。④敢于面对困难和危险,勇于付出。考察长城时,差点付出生命。⑤谦虚,谈吐不凡,见解独到深刻。认为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是木石的史书。⑥注重新人培养和技术传承,为年轻一代从事古建筑保护的人提供建议。 二、(2010·山东,19~2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她只能活七小时”[注] [美]保罗·舍恩斯坦 ①本市新闻编辑台上电话机的指示灯闪烁着微弱的白光,时间是下午3点40分。 ②本市新闻主编接了电话,他听到这些内容:“我的小女儿在路德医院。医生说她只能活7小时,除非得到新药青霉素。这是她唯一的希望。医生已经使用了磺胺以及其他每一种药。我必须找到某个有足够能力的人帮她。你能帮我吗?”打电话的人通报了他的身份,他叫劳伦斯·马隆,职员,家住杰克逊海茨,第34大道第83号。濒于死亡的小孩是他的女儿,叫帕特丽夏,两岁,现就诊于路德医院,在曼哈顿,第144街和康文特大道交会处。 ③找到青霉素并非易事。因为这个被医学界誉为“创造奇迹”的奇药是如此的稀少,以致几乎不能得到它。即使是军方,也只能得到他们所需的一小部分。 ④然而,这位父亲恳求帮助两分钟之后,本市新闻编辑台决定开始投入这项援助工作。这是一场残酷的斗争,“只能活7小时,除非……” ⑤电话打到路德医院,证实了那个小孩几乎不能活了,她患的是一种罕见的血液病,即葡萄球菌引起的败血症,一种血液中毒。磺胺制剂已用过了,输了两次血,都无济于事。有人提出青霉素是唯一的希望。 ⑥通过电话向华盛顿的美国公共卫生局局长托马斯·帕伦请示,并详细调查了纽约的药品公司后得知,施贵宝公司生产青霉素。 ⑦打给帕伦博士的电话被A.N.理查兹博士听到了,他在华盛顿负责科学发展局的研究工作。“新泽西州新布伦瑞克的施贵宝实验室能提供青霉素。”理查兹博士说,“我将打电报,请他们立即定量发放。” ⑧与此同时, 人们获悉斯特·基弗博士这位波士顿外科医生和战时生产委员会委员有权直接命令发放民用珍贵药物。他是由路德医院的外科医师丹特·柯利蒂大夫通过电话取得联系的。 ⑨“你将得到青霉素。”基弗大夫向柯利蒂大夫许诺。那是下午4点钟。医生们对在红头文件的作用下找到青霉素的来源并被予以发放的速度感到惊异。 ⑩现在,计划正在实施之中,由两个州的警察护送青霉素这个仁慈的东西从新布伦瑞克运到这个奄奄一息的女孩的床头。下午6点30分,柯利蒂大夫在霍兰隧道的入口处碰到了一群焦急的记者。当那辆仁慈之车停在施贵宝实验室前面时,时间是下午7点30分。 ⑪3个卫兵等在那里。其中一个走向汽车:“是柯利蒂大夫吗?给你青霉素。” ⑫柯利蒂大夫接过那硬纸匣,由冰裹着的青霉素放在里面。“现在,”他说,“我们有了一个战斗的机会。” ⑬最后一段路程是从霍兰隧道到路德医院,只用了8分钟,这是创纪录的速度。行驶在西区高速公路时,车速器始终指向65英里/小时。汽车就要停在医院门口之前,柯利蒂大夫说:“今天,你们做了一件世界上所有的医生都做不了的事。” ⑭“也许是,”一个记者说,“但是从现在起,大夫,靠你了。” ⑮此后,记者们踮着脚尖走进四楼那个失去知觉的孩子的房间。她费力地呼吸着,但在蓬乱的丝一般的棕发下面的小脸上,并没有痛苦的表情。“她是个可爱的病孩子。”一个护士低声说。 ⑯帕特丽夏·马隆的父母哭了。 ⑰“谢天谢地。”凯瑟琳·马隆低语着,“至少,我的小丫头又有了一次机会。” (选自《普利策新闻奖名篇快读》,有删改) 【注】 这篇报道发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43年8月,获1944年普利策新闻奖。 文本思路:交代新闻的背景→药品寻找接力战,营造紧张急促的氛围→通过一系列细腻的描写体现社会各界对小女孩的救助→被救助后的小女孩及其父母的神态与感受 1.这篇报道以顺叙的方式写作,并特别突出了时间,有什么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分析文本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首先考虑文章的体裁,新闻报道强调时效性,注重时间,以顺叙方式叙述,结构上更清晰,更富有连贯性。内容上,文章写的是一件时间性很强的事件,突出紧迫性,有现场感。 【答案】 (1)以顺叙的方式写作,条理清晰,突出了新闻事件的连贯性。(2)突出时间,渲染了紧张的氛围,强调了救援效率之高,现场感强。 2.柯利蒂大夫为什么说“今天,你们做了一件世界上所有的医生都做不了的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析】 题干中的这句话是文章的中心句,是对整个事件的总结,也揭示了这个事件的深远意义,表达了对所有救援人员的赞美。解答此题,首先要关注前后文,明白“你们”“医生都做不了的事”等重要词句的含义,然后分析事件的意义。 【答案】 在当时的情形下,青霉素非常稀少,能得到它绝非易事,新闻记者及社会各界同心协力找到了青霉素,并及时把它送到了小女孩的病床前。 3.新闻语言一般是客观平实的,而这篇报道却有所不同。请对文中画线部分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新闻文体的语言特色,由题中“新闻语言一般是客观平实的,而这篇报道却有所不同”这一转折关系的句子可知,命题者的意图是考查画线句子中“非客观平实”的语句,找出含有作者情感的句子,加以分析即可。 【答案】 画线部分运用了“仁慈”“奄奄一息”“焦急”等词语,具有浓烈的感情色彩,使报道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明显的倾向性。如:将青霉素称为“仁慈的东西”,因为它能救小女孩的性命;将车称为“仁慈之车”, 因为它快速运来了药物,体现了作者对小女孩即将得救的喜悦,对人们的爱心的赞颂。 4.这篇报道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请结合文本和新闻背景谈谈你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解析】 解答此题,需要从本文所写事件在当时的意义和社会现实意义两方面考虑。特别要注意文下的注释,本文写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个特殊的时期,社会各界的团结协作,使得小女孩脱离险境,这一事件的成功,增强了人们赢得战争的信心;从社会现实意义来看,以人为本、友爱互助、不抛弃不放弃的人道主义精神都可以体现出来。 【答案】 (1)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弘扬了一种“不抛弃,不放弃”的人道主义精神。(2)歌颂了人与人之间友好互助、团结一致的精神。(3)增强了当时(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美国人民终将赢得战争胜利的信心。 从近几年高考对实用类文本新闻阅读考查情况来看,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特点和趋势:①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概括中心意思为基础;②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是考查重点;③探究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是考查的难点和热点。从考点设置来看,考查全面,但有所侧重,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与探究文本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为重点。结构稳定,题量、题型、分值与传记、科普文阅读相同。 题型一 筛选并整合新闻信息 设疑方式 1.通观全文,概述……的过程和结论。 2.请结合全文,梳理概括事件、场景或人物事迹的影响或表现或特点。 答题技巧 1.看清题目要求,在原文中找准答题范围。 2.组织答案。能从原文中摘录语句做答案的尽量摘录原文;不能摘录原文的,需要对文章内容进行提炼概括,删去细节,合并同类项;信息内容较多时要分条作答。 答题模板 1.分条列举,①……;②……;③……。 2.要注意题目赋分(2分两个要点,4分两个要点或四个要点),将分值与赋分点联系起来。 答题示例 【提问】在古建筑保护上,罗哲文先生持哪些看法?(2014年广东卷) 【解析】解答此题,先确定有关信息的分布区域。主要集中在第5段、第17段、第19段、第21段等,筛选提炼即可。 【答案】①新建筑一定要中国式,要体现中国古建筑的优秀传统,同时也一定要创新。②必须认真,首先要把基本技能、基本理论学好。③要重视技术的传承,特别是工艺的传承。④要重视材料问题。 题型二 分析新闻的文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 设疑方式 1.第×段(画线部分)属于新闻的哪部分?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这篇新闻用了哪种叙述方式?有何好处? 3.这篇新闻在××部分插叙了×××内容,有什么作用? 4.这篇新闻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答题技巧 解答新闻的文体特征时需要明确全文的主旨中心,考虑此部分内容与主旨的关联之处和它对于表现主旨的作用;需要掌握新闻的结构特点,明确各部分在新闻中的地位。 答题模板 文本特征+表达技巧+分析作用 1.分析新闻材料的详略性 本文选材合理,详略得当。所选的……细节材料分别从……不同方面, 层层推进,服务于……这一新闻主题的表达,既形散而神聚,又开阔了读者的视野。 2.分析新闻结构的合理性 本文结构安排合理,文章先写……,再写……,最后写……,既使全文结构完整,又逐层深入,揭示主题,整个安排不落窠臼,体现了作者的匠心独运。 ☞ 模板对接 1.新闻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组成(但不是每篇新闻都具有这五个部分,有的新闻就略去了导语和背景)。新闻主要组成部分的作用: 新闻组成部分 作用 标题 ①概括新闻事实或者新闻描写的对象。 ②表达新闻主题或者作者的情感态度。 ③运用某种手法,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导语 ①概述新闻的主要内容和事实,鲜明地揭示新闻的中心。 ②抓典型镜头,给读者以现场感和生动感;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③为全篇奠定恰当(紧张或温馨或欢快或沉郁或悲痛)的感情基调,贯穿全文。 ④结构上引出下文对某事件的具体描写。 ⑤手法:用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手法表现新闻事件的特点。 背景 ①对新闻事实进行解释、补充,加深对新闻事件的认识、理解。 ②突出新闻人物的特征。 ③揭示新闻事件的意义,体现新闻的主题,增强新闻的厚度和深度。 ④增强表达效果。叙述背景事件,充实文本内容,使新闻更加真实、客观,现场感强,增强文章可读性和感染力。 结语 ①总结全文,呼应开头。 ②阐明新闻主题或深化主题,使读者更深刻地认清新闻事实的新闻价值和意义,启人心智,引人思考,耐人寻味。 ③确保新闻结构的完整性。 2.把握分析新闻结构的方法 (1)看标题信息,即通过对题意的揣摩,要能辨出该文的记叙对象,是人物新闻还是事件新闻,是消息还是通讯。 (2)抓记叙要素。这是由文体特点决定的。因为新闻的内容,无论哪种类型,一般都离不开人物、时间、地点和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这六个要素。抓住了新闻的记叙要素,对于梳理新闻的结构、把握新闻的思路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3)理行文线索。领悟文章的脉络、顺序,目的是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借此可准确地划分全文的段落层次。 (4)辨叙述方式。即辨析文本主要采用的叙述方式。消息一般都是采用“倒金字塔”式,这跟一般的记叙文不同。而通讯的叙述方式就比较灵活多变,有顺叙、倒叙,中间或许还会有插叙、补叙等叙述方法,使行文富于变化,增强了新闻的吸引力与感染力。 (5)析表现手法。一般可以从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烘托、借景抒情等文学手段,锤词炼句及比喻、拟人等种种修辞手法几个角度去考虑。但由于新闻往往运用多种表现手法,而考试时的阅读时间十分有限,因此一般宜结合新闻对象,抓其中最主要、最突出的来分析。 答题示例 【提问】这篇报道以顺叙的方式写作,并特别突出了时间,有什么好处?(2010年山东卷《“她只能活七小时”》)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分析文本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首先考虑文章的体裁,新闻报道强调时效性,注重时间,以顺叙方式叙述,结构上更清晰,更富有连贯性。内容上,文章写的是一件时间性很强的事件,突出紧迫性,有现场感。 【答案】(1)以顺叙的方式写作,条理清晰,突出了新闻事件的连贯性。(2)突出时间,渲染了紧张的氛围,强调了救援效率之高,现场感强。 题型三 分析新闻的语言特色 设疑方式 1.本文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2.新闻语言一般是××××的,本文的语言是否也这样?请举例分析。 答题技巧 新闻语言的两个主要特征是准确性、生动性,分析新闻语言的特点主要从这两个特点着手。首先要关注数据的运用以及叙述描写的准确性:准确的数据能增强事件的真实性与可信性,准确的叙述描写能够使场景、事件或人物形象真实、具体、鲜明,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其次,要关注语言的形象生动性,新闻在表现人物和刻画场景时允许使用文学手法,适度的形象、生动的语言有助于塑造形象、再现场景、服务主题。 答题模板 1.把握新闻语言的准确性 作为一篇新闻,本文的语言……(准确、凝练、生动、富有韵味等),文章的叙述用语……(朴素自然、通俗易懂等);通过运用……(摆事实、列数字等)的手法,增添了……(语言的准确度等),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感、可读性等)。 2.分析新闻的真实性 这则新闻的真实性体现在:作者运用第×人称,从……角度,通过……大量的……描写,让人有……之感,现场感很强,全文多处运用……信息,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感与可信度。 3.分析新闻标题的艺术性 从形式上看,这则新闻标题凝练、生动、新颖、有意蕴……,采用……的手法,形象生动,引人入胜;从内容上看,此标题是对整则新闻事件的高度概括,同时揭示了新闻……的主题,倾注了作者……的情感。 答题示例 【提问】新闻语言一般是客观平实的,而这篇报道却有所不同。请对文中画线部分作简要分析。(2010年山东卷《“她只能活七小时”》)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新闻文体的语言特色,由题中“ 新闻语言一般是客观平实的,而这篇报道却有所不同”这一转折关系的句子可知,命题者的意图是考查画线句子中“非客观平实”的语句,找出含有作者情感的句子,加以分析即可。 【答案】画线部分运用了“仁慈”“奄奄一息”“焦急”等词语,具有浓烈的感情色彩,使报道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明显的倾向性。如:将青霉素称为“仁慈的东西”,因为它能救小女孩的性命;将车称为“仁慈之车”,因为它快速运来了药物,体现了作者对小女孩即将得救的喜悦,对人们的爱心的赞颂。 题型四 探究评价文本的社会功用及人生价值 设疑方式 1.请结合文本内容,就文中的……进行分析。 2.请结合现实,对文中的……进行评价。 3.如何看待文中某人或某个观点或某种现象对后世的影响? 4.这篇报道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请结合文本和新闻背景谈谈你的理解。 答题技巧 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明白什么是新闻价值。新闻价值是指刊播事实后引起社会的正面效应。思考的方向是:事件本身有没有宣传价值(什么价值);事件中的人物有没有示范作用(什么作用,一般可从精神层面去考虑);与社会现实的联系程度,是否切合时代主旋律。 对新闻工作者而言,敏锐地发现一个事件背后蕴含的社会价值,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为社会价值是成就一篇新闻的价值的核心要素。新闻的社会价值一经确立会全面影响作品的叙事策略、表达方式和材料的取舍。对于读者而言,阅读新闻也要从作品中解析出独特的新闻社会价值,发现隐藏在新闻事实背后的社会意义,并充分评估新闻可能形成的社会影响。对新闻价值的探究,首要的还是要结合文本提供的新闻背景来进行。一般来说,新闻的作者为了保持对事件的客观公正的报道,在新闻中很少议论和抒情,但客观叙述中包含着一种倾向,而背景材料凸现着这一倾向,有时还借新闻当事人之口道明作者的想法。这些都是我们探究新闻的社会价值的文本因素。 答题模板 1.探究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 作者通过叙写……的事迹,再现了主人公……的精神品质,抒发了作者……的情感倾向,我们从中收获了…… 2.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 通过阅读文本,我认为……(明观点),这样说是因为……(引论据),现实生活中我们对于诸如……现象,应当……(联实际),所以我们应当……(作小结)。 答题示例 【提问】请根据文本,探析“蕴含着的是一份大爱”这句话的含意。(2014年福建卷《九天神眼》) 【解析】题干分析:要补出主语——既指机组成员,又指其家属,要解读出句子中“大爱”的深意。要求理解文中言论所透露出来的观点态度,并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丰富含意”重在思想性。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要求能够联系上下文或时代背景去分析。 【答案】①机组成员高度的使命感,对国家对人民高度的责任感;②家属对机组成员的理解,对国家事业的支持;③机组成员及其家属为“大家”而牺牲“小家”“小爱”的奉献精神。(意思对即可) (2016·江西省三校高三联合检测)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总参研究员方平去世 曾多次为军队科研实现突破 新华网北京11月9日电 题:“方平传奇”——追记总参某部研究员方平 2015年5月25日零时,总参某部研究员方平因连续高负荷工作突发心脏病医治无效,生命停止在41岁。 方平为之付出生命的,是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的一块重要阵地。这块阵地,素以超高的技术难度而著称。 有多难?方平的同事、研究员陆兴国介绍说:“就好比攀登珠峰,挑战的是智慧和毅力的极限。”为了登顶这座强军事业的“珠峰”,方平以一生只做一件事的决心,执拗前行、不曾游离、从未停步。 1995年,以优异成绩从武汉大学数学系试验班毕业的方平,得知部队来学校招生的消息,飞奔到面试现场,毫不犹豫地签下了协议。回顾这次重大的人生抉择,方平曾坦言,自己本可以选择待遇优厚得多的地方公司企业, 之所以义无反顾穿上军装,就是要挑战这个“高难”。 1996年,方平所在课题组领受了一项“硬骨头”任务——多家单位很长时间都未能取得突破的课题。 面对第一场硬仗,方平没有丝毫退缩和畏惧。他凭借扎实的功底,透过纷繁复杂的课题迷局,抽丝剥茧、化繁为简,将破解课题的关键节点转化为几道数学模型,并开始了艰难的“证明和解答”。 那阵子,他把自己的所有心思都沉浸到了工作中,满脑子都是模型和数据,一次一次推演、验证,一次一次失败,又一次一次从头再来……陷入僵持时,他干脆直接睡在办公室。时值隆冬,夜里实在是太冷了,他就扯块盖机器的布裹在身上。 2个月过去,方平心中的实验数据日渐丰满,结果一点一点变得清晰……一天半夜,他拨通了科长的电话,兴奋地喊:“成了!” 这是我军某领域科研中的一次历史性突破。捷报传来,前来祝贺慰问的上级领导难掩激动之情,高声评价:“这一战,着实长了中国人的志气!” 这个年轻的军官一战成名。以此为发端,22岁获得全军一等奖,30岁晋升为副研究员,39岁晋升为研究员……方平用不到20年的时间,创造了令战友惊叹的“方平传奇”。 2004年,方平受命担任我军某工作领域转型拓展课题组的组长。在自己创造“传奇”的地方拿起“指挥棒”,方平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在他的带领下,课题组7年完成了13项重大专项任务,创设出许多崭新的技战法,在我军某领域开辟出一片全新战场,并2次实现历史性突破,提升了我军在这一领域的核心战斗力。 2015年5月23日深夜,鏖战一天的方平一脸憔悴,他一边揉着肩膀,一边对同事吕辰说:“今天的收获很大,回去我抓紧整理一份调研报告。” “肩膀还是痛?”吕辰担心地说,“先去医院看看,休息几天再说。” “还是早点写完心里踏实,时间拖久了,细节容易忘。”方平拍了拍胸脯。 肩膀痛,是心脏“亮起红灯”的前兆——去医院检查的事情,就这样被方平搁在了脑后,他也错过了最后的治疗机会…… 2015年5月26日,急救室里,爱人将方平已经冰冷的双脚紧搂在胸前。“ 你的脚怎么这么凉,让我暖暖。”她喃喃自语,像是在给自己一丝希望。 她不会忘记,16年前的隆冬,在那间简陋的婚房里,因为没有暖气,方平每天正是如此这般温暖她的双脚。 这两口子,是战友眼中“命中注定的伉俪”——同为武汉大学的高材生,先后分配到同一支部队工作,一个是她眼中“久闻大名的才俊”,一个是他心里“志同道合的伴侣”。 他们宛若并蒂芙蓉,在各自的岗位上竞相绽放。2010年,两个人双双担任课题负责人,当方平作为“技术总监”昼夜鏖战时,她则在另一块战场带头攻研核心技术。那一年,在部队年终总结表彰会上,他们挽着手一起戴上了大红花…… 如果不是一场病,也许日子就会这样美满地过下去。 2011年春,方平的爱人被确诊为鼻咽癌。连续的放疗让她痛不欲生,一度想放弃治疗。一向坚强的方平抱着她放声大哭:“你走了,我怎么办!”爱人又鼓起了生的勇气。 那段时间,方平每天早上5点就起床给爱人熬中药,亲自尝一尝烫不烫后,再一勺一勺地喂着她喝下去。 3年过去,在方平的悉心照料下,爱人的病情渐渐好转,平稳地度过了癌症术后的易复发期。 如今,已是物是人非。 眼看着她因为过度悲伤而日益瘦弱的身体,家人想让她回老家休养一阵子。 听到要自己离开,她的泪水划过苍白的脸庞,环视着眼前这个和方平一起搭建起来的家说:“我要一直留在这里,完成他没能完成的事业。” (选自《新华网》,作者:黎元 吴旭 陈春晓) 文本思路:方平去世的时间及缘由→“方平传奇”的创造过程→方平带领课题组为我军建设做出的卓越贡献→方平病重及去世→回忆方平与妻子的工作与生活→方平妻子的坚强与伟大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恰当的两项是( ) A.这篇文章按时间顺序记述了方平“生命停止在41岁”的短暂,表达了作者的惋惜之情,同时,引起读者的关注。 B.方平为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呕心沥血, 直至献出自己的生命。本文运用简练的语言,生动的细节描写,将方平的短暂而又传奇的人生展示出来,表现其家国情怀,令人叹惋不已。 C.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形容方平挑战“高难”的勇气和精神,虽然作者不能说出方平所挑战的军事秘密,但却让读者很容易地明白方平挑战的高度和难度。 D.科学研究的突破,靠的就是人的聪明才智,方平凭借扎实的数学功底创造出属于他的奇迹。 E.方平7年完成了13项重大专项任务,在我军某领域开辟出一片全新战场,并2次实现历史性突破,提升了我军在这一领域的核心战斗力。 1.BC A.“按时间顺序”改为“采用倒叙的手法”。D.“科学研究的突破,靠的就是人的聪明才智”概括不全面,还离不开他的“毅力”。E.“方平7年完成了13项重大专项任务”错,应该是方平领导的课题组7年完成了13项重大专项任务。 2.方平用不到20年的时间,创造了令战友惊叹的“方平传奇”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整合文章内容的能力。从方平就业时的选择,接受“高难”任务之后的工作态度、境界等方面进行整合,提炼概括作答。 【答案】 挑战“高难”的勇气和精神;扎实的学识功底;专心致志的工作态度;坚持不懈的精神;不怕吃苦,忘我的工作境界。 3.本文是一篇追记方平事迹的文章,为何用大量笔墨写他的妻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析】 本题考查新闻事件中次要人物的作用,次要人物的一般作用是侧面表现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精神品质,使主要人物的形象更加丰满、真实等。本题要重点考虑方平妻子的身份,侧重表现方平在家庭生活中的形象特点。 【答案】 侧面描写方平。写出方平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意志坚强的军中指挥者,还是一位有情有义的好丈夫。作者写他在妻子病重的困境中既完成了许多科技攻关任务,又尽心地照顾妻子, 这样写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丰满。通过他妻子的话,使方平的人物形象更丰满,故事更加真实感人,更好地突出了文章的主题。 4.方平的生命如此短暂,人们既敬佩又惋惜,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方平的认识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解析】 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题目,但作答时,答案还必须以文章内容为依托,不可任意驰骋,空发议论。也就是说,不论有什么样的认识,都要立足于对本篇文章的准确理解。本题首先要通过文章总结出方平的形象特点,然后结合这些特点,谈自己对于方平的认识,包括他的贡献、影响、意义等。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 (示例)认识:方平不仅是一位有情有义的好丈夫,还是一位才华横溢、意志坚强的军中指挥者。 感受:他挑战“高难”的勇气和精神、专心致志的工作态度、坚持不懈的精神、不怕吃苦的精神、忘我的工作境界都是值得我们敬佩的。他为我国军事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我军的历史上会刻上他的名字,人们会永远铭记他。(谈其他感受,言之成理也可以。) 一、(2015·广东,19~2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种子萌芽从汲取水分开始,种子首先膨胀,胚部接着生长。①发芽就像分娩,一旦启动就是个不可逆的过程,因此发芽的时机攸关生死,种子早已演化出各式各样的手段找对时机。杨树和柳树的种子寿命极短,若没有在散播后几个小时内找到湿泥地,就会死亡。热带雨林中,许多树木结的大型种子如果没有在几周内发芽,就会腐败。对这些物种来说,要掌握正确的发芽时机,得先掌握正确的结子时机,因为种子一旦成熟,保存期限是很短的。 一年中 ,若季节气候对种子来说太干燥或太寒冷,不利于发芽,种子就进入休眠,等待不适宜的气候过去。 如果将植物行为以精巧度衡量,扁蓄的发芽行为只有初级程度。扁蓄是长在耕地和花园中的杂草,种子先天为休眠型,未经冬天不会发芽。土壤中的种子在冬季感受到低温,打破休眠状态,预备好在春天来临、土壤回暖时发芽。没有在五月发芽的种子,又逐渐进入休眠状态,静待另一波寒意来临,准备好再次发芽。扁蓄的行为其实相当合理,称为初级程度好像不太公平,更何况相似的植物还不少,许多杂草也有依季节循环的休眠期和发芽期。 另一种相当常见的杂草则要比扁蓄技高一筹,那就是羊腿藜。羊腿藜在年初结不休眠的种子,产季时则结休眠的种子。有了年初生产的种子,这年的羊腿藜就有更多子代,后来所结的种子则安然保存至明春。 一年生植物的种子发芽机制就更精巧了,这些植物会打赌冬天冷不冷。许多冬季一年生植物,像雀麦草,都是在秋天发芽,这样做的风险是冬天的寒霜很可能冻死幼苗。但如果存活下来,就有了回报,因为比起其他春天才发芽的种子,这些幼苗抢先一步发育成长,能长得比较大,结的种子也多得多。冬季一年生植物也懂得分散风险,让部分种子在冬季休眠、春天发芽。比起熬过冬天的幼苗,这些春天发芽的种子长出的植株比较小、结的种子也比较少,但是存活的几率通常大一些。由于某几年的冬天比较冷,某几年比较不冷,所以有时不休眠种子长得好,有时休眠种子胜算大。 目前为止所谈的发芽行为,精巧程度都还不及格。种子还能从其他线索得到更精确的讯息,以决定什么时候发芽。许多像莴苣一类的种子,对光很敏感,在黑暗中不会发芽,即使温度和湿度都很恰当。这样的机制可以避免那些被埋得很深的、没有机会到达土壤表层的种子发芽。而只要一丝阳光,就能让种子自休眠中苏醒。替菜圃翻土会让阳光传递讯息给土壤中许多对光敏感的杂草种子,让它们知道接近土壤表层了。 很多种子的招数更了不起。植物可借由远古演化而来的光感受体(即光敏素分子)感知光线。光敏素分子有两种形式,可彼此转换。一种称为Pr,吸收红光后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称为Pfr,Pfr吸收远红光后再转回Pr型分子。Pr对Pfr的比率是由接收多少这两种不同波长的光而定。这种Pr对Pfr的比率提供了地方环境的讯息,对植物来说极为重要。②未被遮蔽的日光,红光/远红光的比率为1, 然而,阳光穿过树叶后,大部分红光为树叶吸收,这时比率远小于1。植物透过Pr对Pfr比率能侦测到光的改变。由此,植物利用光敏素察觉邻近植物的位置,调整自己的生长以避开邻近植物。同样,种子如果暴露在透过叶子照射的阳光中,就不发芽。与其在其他植物的遮蔽下发芽、长出难以存活的幼苗,还不如维持休眠状态。 光敏素有个缺点,就是在黑暗环境中无用武之地。因此只有位于土壤表层或接近表层的种子能加以利用,侦测竞争对手是否环伺在侧。不过还有另一种线索,能让深埋土中的种子知道上方有没有一线生机。土壤表层的植物,例如草类,就像一层隔绝物,调节土壤内种子感受温度的范围。光裸的土壤表层没有这层隔绝物,所以底下的种子会感觉到强烈的温度起伏,许多种子就从这种温度起伏中得知土壤表面是光裸的。如果感受到温度起伏,种子就会在春天发芽;而如果感受到的温度很平稳,没有高低起伏,种子就不发芽。 (选自[英]乔纳森·西尔弗顿著、徐嘉妍译 《种子的故事》,商务印书馆,2014年,有删改) 文本思路:种子主动选择发芽时机的重要性→举例说明精巧程度较低的种子发芽行为→举例说明精巧程度较高的种子发芽行为→植物利用光感受体选择发芽时机的利与弊 1.简要分析文中画线部分的语言特色。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科普文的语言特色。科普文的语言一般具有两个特点:科学性与文学性。两个画线的句子则分别体现了这两个特点,围绕其作答即可。 【答案】 ①生动形象。先将发芽比作分娩,用比喻的修辞形象生动地写出发芽过程的不可逆性,再用拟人的修辞形象生动地说明种子对发芽时机的选择寻找。②幽默。发芽的时机攸关生死,所以种子像个深谋远虑的人一样殚精竭虑地寻找机会,诙谐地写出种子为发芽作出判断的努力。③科学严谨。将日光未被遮蔽时和穿过树叶后的两种情形进行对比,又用专业术语和具体的数字说明红光和远红光比率的变化,体现了科普文语言的准确、科学、严谨的特点。 2.作者认为有些种子发芽行为的精巧程度还不及格。请写出这些种子的发芽行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首先确定题目所涉及的段落为第6段,通过本段可以确定题干中所说的“这些种子”就是前文提到的扁蓄、羊腿藜和冬季一年生植物(如雀麦草)这三种植物的种子,然后根据这三种植物种子的发芽行为进行整合概括即可。 【答案】 ①扁蓄的种子先天为休眠型,未经冬天不会发芽,还有许多杂草也有依季节循环的休眠期和发芽期。②羊腿藜在年初和产季分别结不休眠、休眠的种子,以保证有更多的子代。③冬季一年生植物种子,敢冒冬季严寒的风险,秋天发芽,有的则懂得分散风险,让部分种子冬季休眠,春天发芽。 3.翻土可以除掉土壤表层的杂草,但是翻动过的土壤有时反而长出更多的杂草。请用文中观点解释这种现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解析】 本题考查用科普文中的观点分析自然现象的能力。原文在第6段提到了“替菜圃翻土”的现象,所以分析自然现象依据的观点应该来自本段。根据本段内容,对光敏感的植物在黑暗中是不会发芽的,翻土可以让土壤表层的杂草种子深埋于地下,这样就可以除去一部分杂草,然而翻土又让原本深埋于地下的杂草种子获得发芽的机会,所以又可能会长出更多的杂草。根据文中的这些信息提炼概括作答即可。 【答案】 ①一些植物的种子,对光很敏感,在黑暗中不会发芽,即使温度和湿度都很恰当。②翻土可以让处于土壤表层的杂草种子深埋于地下,失去发芽的机会,这样便可以除掉一部分杂草。③但翻土也会让原本深埋地下的许多杂草种子置于土壤表层,对光敏感的那些杂草种子就会自休眠中苏醒,获得发芽的机会,因此会长出更多的杂草。 二、(2013·广东,19~2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山水画中的地质学 赵野木 ①我国很早就出现了专门描绘自然山川之美的风景画,我们习惯叫“山水画”。山水画滥觞于六朝,独立于隋朝,发展于唐代,至五代进入高峰阶段,经两宋至元朝,成为居统治地位的画种。 ②中国山水画一开始就重视写生,以自然为师。盛唐画家张说:“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师造化”就是向大自然学习,研究表现自然的技法。由于各位画家所居地域不同,山石结构不同,因而创造出不同的山石画法,其中主要是皴法。在我国古代著名的绘画技法书《芥子园画传》中列举前人的皴法就有近二十种:披麻皴、乱麻皴、大斧劈、小斧劈、雨点皴、荷叶皴、解索皴、乱柴皴等等。用这些皴法创作的山水画不是自然的简单摹拟,而是山水风貌的再现,是经过艺术加工的山水。 ③相传唐朝的李思训创立了小斧劈皴。宋代李唐“扩思训之皴而尽笔力以驰之,又变小斧劈为大斧劈”。范宽常用解索皴,他画的是终南山风光。元四大家之一倪云林首创折带皴,这位无锡人画的是太湖边上的石头。他的画横皴如迭糕,和太湖边石头上的层理相符。清代大画家石涛提倡“搜尽奇峰打草稿”,创造出拖泥带水皴,山水画又出现一番新的天地。 ④这种种的山石皴法从自然科学角度来看,是否反映了一些地质规律呢?我们的地质学家看到古代的山水画和《芥子园画传》中的图,能大致指出画的是哪种岩石:折带皴画的是水平层理的沉积岩和变质岩中的板岩;大斧劈皴画的山石可能是坚硬的花岗岩;解索皴画的是玄武岩山体;云头皴画的是风化的片岩;鬼皮皴画的是剥蚀特别厉害的沙岩。 ⑤画家根据不同对象运用不同的画法。对象有变动,画法也会不同。火山的爆发、地震的发生往往会使地壳发生巨大的变动。一般地说,比较韧性的岩石如薄页岩或泥质岩石在受力不大的情况下容易发生弯曲变形,地质学上称为“褶皱” 。比较脆性的岩石或厚层块状岩石如花岗岩、石灰岩受力较大时容易断裂变形,倾斜甚至直立,再经风化剥蚀作用,就会出现杂乱无章的奇形怪状。面对这样的山石再用表现垂直节理的披麻皴和表现水平层理的折带皴就不行了,而运用乱柴皴和乱麻皴等画法就比较合适。那些风化后的砂岩、砾岩、石灰岩等情况就更复杂些。 ⑥这些皴法只是表现自然山石手法的一部分。自然界中的山岩,千番模样,万种风姿,光用这二十来种皴法是不能表现完全的,必须不断地丰富、创新。山水画的成熟过程就是画家用笔从简单到复杂的丰富过程。因此可以说,山水画的历史就是皴法不断发展的技法史。历史上凡有成就的画家,必定是不落前人窠臼,探索新的技法,表现新的山水的人。现代画家傅抱石画华山偏不用前人的荷叶皴,而创了一种大气磅礴的抱石皴,把华山的“雄伟”表现得更为理想。另一位画家石鲁在陕北黄土高原上也创出了一种表现黄土高原的新的皴法。 ⑦被称为“现代绘画之父”的法国画家塞尚曾说过:“为了画好一张风景画,应先明了地质学上的地层。”中国古代画家并不一定懂得地质学,但他们凭着自己精确的观察,发现了山石结构、地质构造的不同,探求出新的画法去表现自然。如果今天的山水画家能够多学习一些地质知识,对绘画一定大有裨益。 (选自《中国现代科学小品选》,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有删改) 文本思路:山水画的发展经历→中国山水画师法自然,用皴法再现山水风貌→中国山水画用不同皴法表现不同地域的山水风貌→各种皴法能反映地质规律→画家根据不同的山水选用不同的皴法→当今画家如能学习些地质知识对绘画一定大有裨益 1.第②段说“用这些皴法创作的山水画不是自然的简单摹拟,而是山水风貌的再现,是经过艺术加工的山水”,你如何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解析】 应通读第①②段,综合第②段作者对“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解读,从师法自然和艺术创造两方面理解。 【答案】 ①用皴法创作的山水画是画家师法自然、表现自然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山水样貌的描摹反映。 ②山水画对自然山水的表现。在“外师造化”的基础上,融入了画家本人主观的理解和体验,经过了艺术的提炼和加工。(意思答对即可) 2.简析第③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析】 结构上,应联系上下文,看该段与上下文的关系;内容上,要从上下文筛选出与此段有关的观点句,结合题意加以阐述。 【答案】 ①结构上承上启下。②内容上,举例说明山水画的皴法来自于画家对自然山石的观察写生。并由不同皴法对应不同的山石,引发山水画是否反映了地质规律的讨论。 3.古今山水画家为什么要不断发展山水画的皴法?请结合文意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析】 段落 信息区域 整合信息 第②段 “中国山水画一开始……中得心源” 中国山水画师法自然 第⑥段 “这些皴法……丰富、创新” 自然千番模样,万种风姿,皴法不能完全表现 第⑥段 “历史上凡有……表现新的山水的人” 画家精益求精,不落窠臼的创新艺术追求 【答案】 ①从表现对象看,自然山石千姿百态,不同山石需要不同的皴法来表现,现有皴法不能完全表现它们,因此需要发展出新的皴法。②从画家的艺术追求看,有成就的山水画家为了不落前人窠臼,更准确地表现对象,精益求精,并发挥创作个性,需要不断探索新的皴法。(意思答对即可) 三、(2012·福建,13~1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蟋蟀之话 夏丏尊 ①鸣虫是秋季的报知者。 ②蟋蟀的鸣声,本质上与鸟或蝉的鸣声大异其趣。鸟或蝉的鸣声是肉声,而蟋蟀的鸣声是器乐。鸟的鸣声是和人的叫唱一样,同是由声带发出的,其鸣声虽较人的声音有变化,但既同出于肉质的声带,与人声究有共同之点。蝉虽是虫类,其鸣声由腹部之声带发出,也可以说是肉声。 ③蟋蟀等秋虫,雄性的鸣声比之鸟或蝉的鸣声,是技巧的, 而且是器械的。它们的鸣声由翅的鼓动发生。用显微镜检查时,可以看见翅的特别的发音装置,前翅的里面有着很粗糙的状部,另一前翅之端又具有名叫“硬质部”的部分,两者摩擦就发出声音。前翅间还有一处薄膜的部分,叫作“发音镜”,这是造成特殊的音色的机关。秋虫因了这些部分的本质和构造,与发音镜的形状,各奏出其独特的音乐。其音乐较诸鸟类与别的虫类,有着如许的本质的差异。 ④螽斯①与蟋蟀的发音样式大同小异。螽斯左前翅在上,右前翅在下;蟋蟀反之。螽斯的状部在左翅,硬质部在右翅;而蟋蟀则两翅有着同样的构造。此外尚有不同的一点:螽斯之翅耸立作棱状,其发音装置的部分较狭;蟋蟀二翅平叠,因之其发音部分亦较为发达。在音色上,螽斯所发的音乐富于野趣,蟋蟀的音乐却是技巧的。 ⑤无论鸟类、螽斯或蟋蟀,能鸣只有雄,雌是不能鸣的。这全是性的现象,雄以鸣音诱雌。它们的鸣,和南欧人在恋人窗外所奏的夜曲同是哀切的恋歌。蟋蟀是有耳朵的,说也奇怪,蟋蟀的耳朵不在头部,倒在脚上。它们共有三对脚,在最前面的脚的胫节部,有附着薄膜的细而长的小孔,这就是它们的耳朵。它们用了这“脚耳”来听对手的情话。石块或落叶丛中是它们的生活的舞台,它们在这里恋爱,产卵,以至于死。 ⑥蟋蟀的恋爱生活和其他动物及人类原无大异,可是有一极有兴趣的现象:它们是极端的女尊男卑的。试把雌雄二蟋蟀放入小瓦器中,彼此先用了触角探知对方的存在以后,雄的即开始鸣叫。这时的鸣声与在田野时的放声高吟不同,是如泣如诉的低音,与其说是在伺候雌的意旨,不如说是一种哀恳的表示。雄的追逐雌的,把尾部向雌的接近,雌的犹淡然不顾。于是雄的又反复其哀诉,雌的如不称意,犹是淡然。雄的哀诉,直至雌的自愿接受为止。雄蟋蟀在交尾终了后,不久就要遇到悲哀的运命——所存在者只翅或脚的碎片而已。 ⑦蟋蟀产卵,或在土中,或在树干与草叶上。雌蟋蟀在产卵时,先用产卵管在土中试插,及找到了适当的场所,就深深地插入,同时腹部大起振动。产卵管是由四片细长的薄片合成的,卵泻出极速,状如连珠,卵尽才把产卵管拔出。一个雌蟋蟀可产卵至三百以上。雌蟋蟀于产卵后亦即因饥寒而死灭,所留下的卵,至次年初夏孵化。 ⑧蟋蟀在昆虫学上属于“不完全变态”的一类,由卵孵化出来的若虫② 差不多和其父母同形,只不过翅与产卵管等附属物未完全而已。这情形和那蝶或蝇等须经过幼虫、蛆蛹、成虫的三度变态的完全两样。(像蝶或蝇等叫作“完全变态”的昆虫。)自若虫变为成虫,其间经过数次的脱皮,身体的各部逐渐完成。变为成虫以后,经过四五日即能鸣叫,其时期因温度地域种类个体而不同,大概在立秋前后。它们由此再像其先代的样子,歌唱,恋爱,产卵,度其一生。 (选自《名物采访》,有删改) 【注】 ①螽斯:昆虫,身体绿色或褐色,触角呈丝状。②若虫:不完全变态类(渐变态)昆虫的幼体。 文本思路:蟋蟀的鸣声是器械的,由翅膀的振动发生,与鸟或蝉不同→无论鸟类、螽斯或蟋蟀,能鸣叫的只有雄性,雌性不能鸣,蟋蟀有耳朵,在脚上→蟋蟀的恋爱生活和其他动物、人类原无大异,但极端的女尊男卑→蟋蟀属于“不完全变态”的一类 1.下列对文章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蟋蟀的鸣声与鸟或蝉的鸣声有着本质的不同:蟋蟀的鸣声是由腹部的声带发出的,鸟或蝉的鸣声是由翅膀的鼓动发出的。 B.雄性蟋蟀是用一前翅的状部和另一前翅的硬质部相互摩擦,并用前翅间的“发音镜”这一特殊的音色“机关”发出特殊声音。 C.雌雄蟋蟀可以通过触角探知对方的存在,雄性蟋蟀可以通过鸣音同雌性蟋蟀反复哀诉,雌性蟋蟀则通过“脚耳”领会其意。 D.蟋蟀由卵变为成虫不需要经历三度的“完全变态”;由卵孵化出来的若虫和其父母同形,在立秋前后变为成虫即能鸣叫。 E.文章采用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科学、形象地说明了蟋蟀的发音原理和发音样式,清晰地展现了蟋蟀的生命历程。 1.AD A.根据原文内容,蟋蟀的鸣声是由翅的鼓动发出的,鸟的鸣声是由声带发出的,蝉的鸣声是由腹部的声带发出的。D.根据原文“若虫差不多和其父母同形”可知“若虫和其父母同形”错,“在立秋前后变为成虫即能鸣叫”错,根据原文“变为成虫以后,经过四五日即能鸣叫……大概在立秋前后”。 2.根据全文,概括蟋蟀的生命历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析】 解答此题,可先从文中找出相应的答题区间,即文章最后一段,从中找出关键信息,然后按照蟋蟀的成长的时间顺序加以整合就可概括出答案。 【答案】 第一阶段:卵孵化成若虫。 第二阶段:若虫经数次脱皮变为成虫。 第三阶段:成虫“恋爱”、交尾。 第四阶段:交尾后雄蟋蟀死亡,雌蟋蟀产卵后死亡。 3.请就这篇文章的语言特色,谈谈你的看法,并举例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析】 这是一个探究性的开放的题目,理解可以是多元性的。本文为说明文,说明文语言的一般特征是平实、准确,但为了叙述形象生动,往往大量使用修辞手法。按此理解答题,能迅速打开思路,找到答题的切入点。特别要注意的是,不要泛泛而谈,要结合文本举例说明。 【答案】 (示例1)本文语言平实,善于以科学而准确的语言说明蟋蟀的生命特征和生活习性。如,第③段“蟋蟀等秋虫,雄性的鸣声比之鸟或蝉的鸣声,是技巧的,而且是器械的”,平实地说明了蟋蟀的发音的原理和构造。再如,第⑥段“蟋蟀的恋爱生活和其他动物及人类原无大异”,平实地说明了蟋蟀的恋爱过程。 (示例2)本文语言生动,善于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对象的特征。如,笫⑤段“它们的鸣,和南欧人在恋人窗外所奏的夜曲同是哀切的恋歌”一句,运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地说明了雄蟋蟀发音器官发达、发音富有技巧、所发的声音对雌蟋蟀具有诱惑力。再如,第⑥段“这时的鸣声……直至雌的自愿接受为止”这几句,综合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生动地说明了蟋蟀恋爱过程中“极端的女尊男卑”。 科普文是以介绍、普及科学知识为目的的说明文。近年来,众多的边缘学科的形成,更使这一领域日新月异,因而科普文的阅读逐渐成为高考中现代文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考选考科普类文章阅读不是考科技知识,而是考查语文阅读的分析综合、鉴赏评价以及探究三个层次的能力。自从被纳入考试大纲以来,科普文的考查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设题,既可以立足于科技文,亦可从文学作品角度出发来进行品鉴。考查的主要方向有:①解读文本,筛选、分析、整合文中的信息;②评价鉴赏文体基本特征;③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和文章主题。其中科普文的语言特色、说明方法及作用需要学生重点关注。 题型一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设疑方式 1.请简要概括……的原因。 2.……具体有哪些好处?请分条概括。 答题技巧 1.审清题意,理清结构。把握整篇文章的大意,大体概括每个段落的段意并理清其间关系。 2.区域定位,精准细致。将题目与段意仔细比较,进行段落的定位。 3.层次划分,提取要点。抓住段落的关键词、句,提取重要信息。 4.归纳综合,分点作答。用精准的语言进行加工。 答题模板 提取要点,分点作答。 答题示例 【提问】根据全文,概括蟋蟀的生命历程。(2012年福建卷《蟋蟀之话》) 【解析】据文本描述,蟋蟀的发育情形和那蝶或蝇等须经过幼虫、蛆蛹、成虫的三度变态的完全两样,即和一般昆虫从发育到死亡的情形一样,都要经过四个阶段。文本最后一段有简要概述,根据全文相关信息整理成条文即可。 【答案】第一阶段:卵孵化成若虫。第二阶段:若虫经数次脱皮变为成虫。第三阶段:成虫“恋爱”、交尾。第四阶段:交尾后雄蟋蟀死亡,雌蟋蟀产卵后死亡。 题型二 分析文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 设疑方式 1.文中多次写……,有什么作用? 2.文中第×段的作用是什么? 3.××段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答题技巧 1.仔细分析相关语句或段落,找出其所运用的手法及体现的科普文特点,不可遗漏,不可牵强附会。 2.立足于文章,不可空谈手法或特点。 3.对其起到的艺术作用及在文中的作用做到具体分析。 答题模板 1.科普文文本特征:体现科普文的……特点,对相应特点大体解说,说明……内容,起到……作用或效果。 2.表现手法:运用……手法,(例如将A与B作对比……)说明……内容,起到……作用或效果。 答题示例 【提问】简析第③段在全文中的作用。(2013年广东卷《山水画中的地质学》) 【解析】分析段落的作用要联系上下文,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进行思考。首先,结构上,第③段对上文《芥子园画传》皴法的种类作进一步解说,同时又为下文写山水画与地质规律之间的关系做铺垫,故而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其次,内容上,第③段列举了唐宋元清五位画家对皴法的贡献,并由皴法与山石的对应关系,引发山水画与地质规律之间关系的讨论。 【答案】①结构上承上启下。②内容上,举例说明山水画的皴法来自于画家对自然山石的观察写生。并由不同皴法对应不同的山石,引发山水画是否反映了地质规律的讨论。 题型三 分析语言特点或揣摩语句含意 设疑方式 1.作为科普文章,本文的语言有哪些特点?请举例加以赏析。 2.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句段的语言特色。 3.作者为什么说“……”,请简要分析。 4.如何理解“……”这句话? 答题技巧 分析要细致,思维要发散,既不遗漏,也不编造;做到整体感知,具体而微。 答题模板 1.分析语言特征:解词(分析词语手法、风格),特征效果(运用语言特征术语),内容分析(从文章内容出发),作用赏析。 2.揣摩语句含意:①语境义:分析上下文,联系文章主题,挖掘深层意思;②本身义:弄清说明对象,提取关键词,分析浅层意义,探究作者想要表达的某种情感、理念。 ☞ 模板对接 常用术语 语言特色:严谨准确,明晰平实(常见手法:比较、列数字、举例子、列图表),朴素自然,生动活泼,形象风趣,饱含情感,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口语化 常用修辞 比喻,拟人,夸张,对偶,反复,排比,设问,反问,借代,双关等 语体色彩 口语与书面语 用词特点 动词,形容词,叠词,数词 句式特点 整句与散句,长句与短句,常式句与变式句,主动句与被动句,感情强烈的语句等 答题示例 【提问】请就这篇文章的语言特色,谈谈你的看法,并举例说明。(2012年福建卷《蟋蟀之话》) 【解析】本文为科普文,语言的一般特征是科学准确,但为了叙述形象生动,往往大量使用修辞手法。按此理解答题,能迅速打开思路,找到答题的切入点。特别要注意的是,不要泛泛而谈,要结合文本举例说明。 【答案】(示例1)本文语言平实,善于以科学而准确的语言说明蟋蟀的生命特征和生活习性。如,第③段“蟋蟀等秋虫,雄性的鸣声比之鸟或蝉的鸣声, 是技巧的,而且是器械的”,平实地说明了蟋蟀的发音的原理和构造。再如,第⑥段“蟋蟀的恋爱生活和其他动物及人类原无大异”,平实地说明了蟋蟀的恋爱过程。 (示例2)本文语言生动,善于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对象的特征。如,笫⑤段“它们的鸣,和南欧人在恋人窗外所奏的夜曲同是哀切的恋歌”一句,运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地说明了雄蟋蟀发音器官发达、发音富有技巧、所发的声音对雌蟋蟀具有诱惑力。再如,第⑥段“这时的鸣声……直至雌的自愿接受为止”这几句,综合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生动地说明了蟋蟀恋爱过程中“极端的女尊男卑”。 题型四 探究评价文本内容 设疑方式 1.结合全文,谈谈你对……的理解和思考。 2.文章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你对这种现象有什么思考? 3.“……”这句话给你什么启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感受最深的一点。 4.请结合文章谈谈“……”这一标题的意蕴。 答题技巧 正确阐述文章所含意义,表明自己的态度,不可含糊不清,按照题意联系实际,忌大话空谈。 答题模板 作者观点,“我”的观点(赞成或反对),答出文中事实材料,联系实际。 答题示例 【提问】古今山水画家为什么要不断发展山水画的皴法?请结合文意分析。(2013年广东卷《山水画中的地质学》) 【解析】题目虽为开放性试题,但题干有明确要求,即“结合文意分析”,故要立足文本探究古今山水画家不断发展山水画皴法的原因。相关信息分布在第②⑥段,注意从表现对象(即山石)和艺术家的追求两个角度进行概括。 【答案】①从表现对象看,自然山石千姿百态,不同山石需要不同的皴法来表现,现有皴法不能完全表现它们,因此需要发展出新的皴法。② 从画家的艺术追求看,有成就的山水画家为了不落前人窠臼,更准确地表现对象,精益求精,并发挥创作个性,需要不断探索新的皴法。 一、(2016·江西抚州市高三检测)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破译汉族人体质密码 李 鹏 汉族人长得究竟是什么模样?汉族人究竟有什么体质特征?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是个千古疑问。如今,“千古之谜”终于有了科学的答案。天津师范大学牵头,启动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汉族人体质调查,该项目历时4年,调查测量了30 000余名“典型”汉族人,完成了“汉族体质人类学研究”,破译了汉族人体质密码。调查显示,在人的“长相”中有些细节真的是“南北有别”“长幼不同”。 2009年,天津师大与内蒙古师大、辽宁医学院联合启动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汉族人体质调查。 马丁尺、弯角规、直角规……在郑连斌教授的工作室里,这些测量工具在近4年里,从约25 000个汉族人身上每人量取了86项指标。如果对这些数据分省进行统计,甚至可以画出各省汉族人的“标准脸”。不仅如此,郑连斌和他的课题组还通过对近1万人25项遗传指标的调查,发现“人与人”之间更多细微的不同。 研究发现,各个民族体质形态特征有一定的差异,不同的民族会有各自的体质特征变化规律。“汉族体质人类学研究”通过最基础数据测量,为汉族人建立了一份详尽的体质档案。 为了尽量保证数据的“典型”性,课题组刻意避开北京、上海、天津这样人口流动大的大城市,而是以方言特征作大致分类,到各省中小城市和农村,对在当地世居三代、身体健康的汉族成年人分年龄组进行测量、调查。 今年2月,该成果发表在我国权威科学期刊《科学通报》第4期上,通过该项研究,可以了解到我国南方汉族人在体质方面随着年龄增长发生的一些有趣变化。研究显示,汉族人“双眼皮”率高,鼻翼突度中等,发黑、眼褐、肤黄、头圆,多为中腿型。相对来说,北方人鼻根较高、面部扁平、颧骨高、嘴更小。南方人鼻翼宽、面部立体、嘴也大。而在身材上,北方人皮脂更厚、“又高又胖”,但南方人的身体骨骼和肌肉发育都比较好,身体的线性度也更明显些。 如今,“中国汉族人体质人类学数据库”即将建成 ,南北差距、生长变化等人与人之间许多细微差异初见端倪。这些数据对生物学、遗传学研究和美容、服装等行业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随着年龄的增长,南方汉族成人的头、额、面的宽度都在减小。”内蒙古师范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李咏兰副教授表示,人的头发厚薄、头侧皮下脂肪厚度对头宽值有一定影响。到了老年,由于头发明显稀疏,头侧皮下脂肪减少,所以头会变得狭长些,额头会变低,头围值也随之下降。 研究发现,面宽值的减小,与颧弓处软组织厚度下降有一定关系。其次,随年龄增长,人的颏下脂肪组织会变厚,从而使面部拉长。 “我们的研究也发现,南方汉族人的五官也会随年龄增长而改变。”李咏兰解释说,上了年纪后,南方汉族人两眼内角之间的距离会变小,即两眼距离更近了。测量数值显示,60岁以上组男性的两眼内角间距离比20~39岁组减少了1.0mm,而女性的这一数值则减少了0.6mm。这是因为,黄种人的眼内角处有一个小小的皮褶,叫作“蒙古褶”,蒙古褶的出现率会随年龄增长而明显下降,从而导致眼距缩短。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南方汉族人鼻子的宽度则会增加,这与鼻翼的形态变化有关。 研究还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南方汉族男性、女性的嘴唇厚度会明显变薄,例如,男性下嘴唇厚度近似值从20~39岁组的9.1mm,减小到60岁以上组的7.6 mm;女性下嘴唇厚度近似值从20~39岁组的9.4mm,减小到60岁以上组的7.3 mm。其原因在于,上了年纪后,嘴唇会往口腔里缩,所以一些老年人的上嘴唇特别薄。由于老年人的嘴唇变薄,鼻和口之间的距离会增大,人中就变长了。 “另外,我们根据对南方汉族人的研究也证实,成年人的耳朵会越来越长,宽度也会增加。例如,60岁以上组男性耳朵长度为67.1mm,与20~39岁组相比增加了5.1mm;宽度为32.1mm,增加了1.6mm。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发现。”郑连斌说,长期以来,在我国民间有种说法,即年龄越大耳朵越长,这次从学术角度得到了印证。 年龄增长,我们的耳朵为何会越来越长呢?郑连斌表示,其有两种可能,其一是成年后人耳还在继续缓慢生长,二是耳的皮肤下垂造成的。但究竟是哪种原因,还是两者共同起作用的结果,还有待于继续研究。 (选自《科技生活》2013年3月25日第11期,文章有删节) 文本思路:汉族人体制密码被破译→郑连斌教授及其课题组进行的精细调查研究→汉族人在体质方面的总体特征→随着年龄增长,南方汉族人头、额、面以及五官的变化以及发生变化的原因探究 1.统观全文,请分点概括“汉族体质人类学研究”破译了汉族人哪些“体质密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整理文章内容的能力。本文有不少研究成果的引用,解题时须抓住“研究发现”“研究显示”等关键字眼,再将相关信息进行整合,分条概括即可得到答案。 【答案】 ①在人的“长相”中有些细节“南北有别”“长幼不同”。②汉族人“双眼皮”率高,鼻翼突度中等,发黑、眼褐、肤黄、头圆,多为中腿型。③随着年龄的增长,南方汉族成人的头、额、面的宽度都在减小。④南方汉族人的五官会随年龄增长而改变。 2.科研报告的价值取决于研究过程中的科学性与报告本身的严密性,请结合文章,从这两方面各举一例分析本文如何体现其科研价值。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析】 题干中“科研报告的价值取决于研究过程中的科学性与报告本身的严密性”是提示信息,意味着该题应从研究过程中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即调查对象的典型性及代表性,数据测量的准确性)以及报告中数据使用的精确性,材料与观点的对应性,语言表达的严密性等方面进行评价。 【答案】 (1)研究过程中,采用调查、测量的方法获取研究资料。①调查样本数量大。调查对象数量多,分布广,包括30 000余名各省中小城市和农村中,在当地世居三代、身体健康的“典型”汉族人。②调查对象典型。课题组刻意避开人口流动大的大城市,以方言特征作大致分类的各省中小城市和农村中选择调查对象,保证数据的“典型”性;并分省份、年龄组、86项指标及25项遗传指标进行测量、调查,分类合理。③数据测量准确。运用马丁尺、弯角规、直角规等测量工具进行数据测量。 (2)报告中,数据使用精确,材料紧扣观点,语言表达严密。①数据使用精确。如在呈现“南方汉族人的五官也会随年龄增长而改变”时,数据引用精确到0.1 mm。②材料紧扣观点。如在呈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南方汉族男性、女性的嘴唇厚度会明显变薄”观点后,作者进而引用了大量数据进行说明,再就原因进行分析。有理有据。③语言表达严密。如“约25 000个汉族人”“近1万人”中运用了“约”“近”等副词。 3.请结合你对文章的理解,谈谈“中国汉族人体质人类学数据库”建成后,这些数据将有哪些实用价值。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析】 题干中“请结合你对文章的理解”是提示信息,意味着该探究题应根据文章内容,提出合理见解。其中,文中“为汉族人建立了一份详尽的体质档案”“这些数据对生物学、遗传学研究和美容、服装等行业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是该题的一个突破口。题干中的“哪些实用价值”,提示考生应先进行归纳概括,再进行探究。 【答案】 ①在科学研究中有实用价值。通过为汉族人建立一份详尽的体质档案,记录不同年龄段、不同地域汉族人的体质信息,为医学、遗传学、生物学等学科研究提供数据依据。②在日常生活中有实用价值。通过对汉族人在不同年龄段的长相研究,及不同人群的体型特点的研究,可为美容美发业、服装设计业提供借鉴,从而设计出更加适合不同人群的美容美发方案及服装。 二、(2015·河南平顶山市月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矮象和硕鼠 方舟子 提起庞然大物,我们往往会想到象。象是现存最大的陆地动物,最大的非洲丛林象的身高能超过4米,体重能达到12吨。象刚生下来时的体重通常就有120千克。它们是如此庞大,以至于我们习惯充满敬畏地称之为“大象”。 但是有一种象的形象很难让人给它冠以“大”字,它们成年时身高还不到1米,体重大约只有100千克,和猪的大小差不多——猪鼻子插葱有时的确是可以装象的。这样的矮象一定很可爱,可惜它们只生活在更新世, 已在大约1万年前灭绝。 矮象并不是大象的祖先,在它们之前大象早已进化出来了。相反,矮象是从大象进化来的。这些矮象的化石是在地中海的西西里岛和马耳他岛发现的。在地中海的其他岛屿,也有类似的矮象化石出土。大约600万年前,地中海的海水被部分或全部蒸发了,生活在大陆的大象得以迁移到这些岛屿。后来随着海平面的上升,这些大象的后代与世隔绝,在岛上进化成了猪一般的矮象。 为什么大象的后代变成了“猪”了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问一下,为什么大象要把身体弄得那么庞大呢?原因很简单,身体庞大是它们保护自己的法宝。当大象的身体大到连老虎、狮子也望而生畏时,大象就没了天敌,可以自由自在地吃草。但是身体庞大也意味着要消耗大量的食物,一头成年大象每天要吃一两百千克的植物。而一个大象群体为了避免近亲繁殖,通常有几百头大象,它们消耗的食物量大得惊人。 在地中海的岛屿上,没有大型的肉食动物需要抵御,大象身体庞大的优势消失了,劣势暴露了出来。在岛上,资源非常有限,没有足够的食物来维持一个大象群体,身体大的象饿死,身体小的象由于需要的食物量也少,反而容易生存下来。要维持一个500头大象的群体,可能至少需要几千平方千米的空间,但是要维持一个同等数量的矮象群体,有几十平方千米的地盘可能就足够了。这样,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大象的身体就变得越来越小。 不仅大象如此,其他大型食草动物到岛上繁衍后,由于没有天敌,也由于缺乏食物,它们后代的身体也会逐渐变小。 但是对俗称老鼠的啮齿动物来说,情形却正好相反。老鼠体型小的原因,是为了避免被天敌吃掉,因为身体小容易躲藏。到了岛上以后,没有那么多天敌,甚至根本就没有了天敌,没有必要再躲躲藏藏,身体小的劣势就暴露出来了,因为身体太小,热量容易散失,而且能吃的食物种类有限,比如粗一点的植物就咬不动。对老鼠来说,身体大一些反而更有优势。在岛上生活的啮齿动物的身体通常要比在大陆生活的大很多。例如弗洛里斯岛上原来生活着一种窟山鼠(已灭绝),和猫一样大。 不过,和在乌拉圭发现的一种豚鼠相比,窟山鼠就是小巫了:这种乌拉圭豚鼠比牛还大,体长3米,高1.5米,重达1吨, 比矮象还要大得多。幸运的是这种可怕的硕鼠生活在200~400万年前。在当时,巴拿马海峡还未出现,南美洲和北美洲还是分离的,南美洲实际上是一个大岛,北美洲的剑齿虎等天敌还不能过去享用这些硕鼠。现在还生活在南美洲的花背豚鼠是硕鼠的近亲,而花背豚鼠的体长只有80厘米,体重只有15千克,这在现在的啮齿动物中已经算是大的了。 当大型的哺乳动物迁移到岛屿,它们的身体通常会逐渐矮化,而小型的哺乳动物则相反,它们的身体会逐渐巨化,这种现象被称为“岛屿法则”。这个进化速度会非常快。对88种岛屿哺乳动物的调查表明,它们的进化速度要比大陆哺乳动物快两倍。 人类的文化进化其实也存在类似的“岛屿法则”。对人类社会来说,“岛屿”并不一定是地理意义上的。开放的岛国可以包容世界,自我封闭的大陆国家却是文化的岛屿。一个国家如果闭关锁国成了世界的孤岛,那么由于缺乏来自外部的竞争压力和文化交流,也会很快地导致伟人矮化,鼠辈巨化。这样的国家,会一时成为“矮象”和“硕鼠”的天堂。但是不论是可爱的矮象还是可怕的硕鼠,终究还是都灭绝了。 (选自《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文本思路:大象之“大”→大象在岛屿上进化为“矮象”→“矮象”出现的原因→ “硕鼠”出现的原因→人类文化进化的“岛屿原则” 1.下列对这篇科普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历史上曾经有过一种象,成年时身高还不到l米,体重大约只有100千克,因此它是一种实质上不能称为象的象。 B.矮象曾经生活在地中海的西西里岛、马耳他岛以及其他许多岛屿,这是由那里被发现的大量矮象化石推断出来的。 C.大象身体庞大有利于保护自己,因为当身体大到连老虎、狮子也望而生畏时,大象就没了天敌,可以自由自在地生活。 D.动物进化受地理环境影响巨大,如同种动物在大陆和岛屿上进化的结果迥异,而所有动物在岛屿上的进化结果则趋于一致。 E.本文通过对矮象与硕鼠的进化背景的分析,让我们看到了环境对进化所起到的作用,即环境的改变一定会使生命体发生变化。 1.BC A.“它是一种实质上不能称为象的象”错误, 它实质上还是一种象。D.“所有动物在岛屿上的进化结果则趋于一致”错误,如通常,象在岛屿上会变小,啮齿动物在岛屿上会变大。E.选项夸大了环境的作用,“一定”的说法太绝对,不准确。 2.在岛屿上生活的大象的后代,为什么会进化成“矮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分析题干可知,本题要求考生回答的是岛屿上的大象进化成“矮象”的原因。该题的答题区间为第4、5段,作答时,要分析在特定环境下,大象的生存劣势,矮象的生存优势,然后用概括性的语言将进化的原因表述出来即可。 【答案】 ①在岛屿上,大象不需要抵御大型的肉食动物,它身体庞大的优势消失,劣势也随之暴露出来。②岛上资源有限,身体小的象需要的食物量也少,容易生存。③岛屿生存空间的限制,使象的身体变得越来越小,以维持同等数量矮象的生存需要。 3.本文的语言除了准确严谨之外,还具有什么特色?请结合文中加点的内容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析】 科普文的语言特色一般有两个:准确性(科学性)、生动性(文学性)。本文加点的语言体现了科普文生动性的特点。明确了这一点,再结合题干的明确限制,逐一分析生动性的内容特点和表达效果即可。 【答案】 生动有趣。如“猪鼻子插葱有时的确是可以装象的”,活用歇后语,表现矮象之矮小;“猪”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突出了矮象之矮小;“弄得”口语化,通俗易懂,大象的身体大小本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而这样说好像结果是大象自己选择的一样,耐人寻味。 4.“岛屿法则”对我们有着怎样的启示?请结合我国一直坚持实行开放政策谈谈你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解析】 本题考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反映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能力。作答本题时,首先要结合文本内容,明确“岛屿法则”的具体内涵,然后将其上升到国家层面,联系我国的开放政策进行分析。 【答案】 要想生存,必须开放。一个国家如果不对外开放,就会缺乏来自外部的竞争压力和文化交流,而缺乏来自外部的竞争压力和文化交流,就会盲目自信,导致经济和文化建设缺乏动力和创新,轻则影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重则导致国家的灭亡。我国一直坚持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就是避开“岛屿法则”的正确做法。 传记的相关知识 一、传记的定义 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及其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 二、传记的文体特点 1.人物的时代性和代表性。传记里的人物都是某时代、某领域较突出的人物。 2.选材的真实性和典型性。传记的材料比较翔实,作者从传主的繁杂经历中选取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传主的人格特点,有较强的说服力。 3.选文兼具史实性与文学性。 三、传记的阅读要求 1.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 2.分析、把握传主的性格、情感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 3.理解、分析作者的评论、思想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 4.通过分析作品的选材、表现技巧、修辞手法、语言特色等艺术形式,了解作者这样处理的意图。 5.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对作者所持的观点和艺术处理提出自己的看法。 新闻的相关知识 一、新闻的定义 新闻是对新近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或者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 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电视新闻等体裁;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 二、新闻的基本特征 1.真实性。真实性是新闻的第一要素,新闻的真实性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衡量:①准确,即五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必须完全准确真实;对事件的情节描写、数字运用、人物语言,以及人物的心理活动、思想变化、感情起伏的介绍也必须准确真实。②全面,即对客观事物进行报道的时候要全面,不能主观片面。③深刻,即新闻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不能只看表面现象,为假象所迷惑。 2.时效性。要及时迅速地传达出来,以求新鲜、新颖、适时。消息的时效性要求最高,通讯次之,特写最弱。 3.语言简明。言简意赅,是新闻的语言特征。 三、新闻的分类 1.消息 (1)消息的定义:消息又称简讯、短讯或快讯,是用概括性的叙述方式、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具有新闻价值的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文体。它是新闻报道中最简练、最短小的一种。 (2)消息的基本特征:①真——真实准确,有根有据,用事实说话;②新——内容要新,写新人新事,从新的角度说话;③活——生动,活泼,鲜明,用形象说话;④短——篇幅短小,中心明确,用重点说话。 (3)消息的要素:“五个W”,即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事(What)、何故(Why)。 (4)消息的结构:一条消息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尾五部分组成,其中不可缺少的是标题、导语和主体。 ①标题:是消息的眼睛,要在第一时间传达出消息最重要、最吸引人的信息,力求鲜明、概括、准确、生动。形式有三种,即单行标题、双行标题、三行标题。 ②导语:消息的第一句话或第一自然段,它用简明生动的文字, 写出消息中最核心的信息,鲜明地揭示消息的主题思想。 ③主体:紧接在导语之后,它对导语作全面的阐述,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突出中心,实事求是地写出导语所概述的内容。 ④背景:是指事件的历史背景、周围环境、与其他方面的联系等。一般来说,它是消息的从属部分。 ⑤结尾:即结语,它紧扣主题进行抒情议论,起到表现或深化主题的作用,语言较为精练。 2.通讯 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比消息更详细、更生动地报道典型人物、典型事件。一般来说,通讯有五大特点:①严格的真实性;②报道的客观性;③较弱的时间性(相对新闻消息而言);④描写的形象性(通讯对新闻事实作较为详细而完整的报道且侧重于写人,突出人物在事件中的能动作用);⑤议论色彩较浓。 通讯一般可分为四类: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概貌通讯等。 (1)人物通讯。所谓人物通讯,就是以报道各条战线上的先进人物为主的通讯。它着重揭示先进人物的精神境界,通过写人物的先进事迹,反映出人物的先进思想,使之成为社会的共同财富。 (2)事件通讯。即以写事为主的通讯。它主要记述事件的演变、结果,交代来龙去脉,介绍具体情况,点明事件的典型意义,以体现时代的新气象、新变化。 (3)工作通讯。即反映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的成绩,总结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或者探讨有争议的亟待解决的问题的报道。它是报纸上经常用以指导工作的重要报道形式。 (4)概貌通讯。又称风貌通讯,它是以反映社会生活、风土人情、自然风光和日新月异的建设成就为主的报道。概貌通讯与事件通讯不同,它不是围绕一个人物或一个中心事件来写,也不要求写一件事演变的完整过程,而是围绕主题集中各方面的风貌和特色。 3.访谈 访谈是基于某个人、某件事、某个特定问题去访问专家或知情者, 请他们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运用谈话纪实的方式进行报道的文章。它以记录、传达被采访对象的观点、言论为主,既可以使用问答实录的形式,也可使用被采访者自述的形式,比较灵活。而访谈札记、访谈随笔、访谈手记等,则偏重于记者或主持人个人在见闻、调查基础上所发感想的记叙。访谈的主题要深刻,有针对性、时效性、典型性。 访谈的基本结构为:开头、主体、结尾。①开头:吸引对方,引起对方兴趣,积极进入主题。②主体:要有敏锐的眼光,善于发现新问题、新材料、新亮点,准确判断它们所蕴含的价值。③结尾:适当总结,表示对访谈对象的感谢,并记录访谈对象个人资料,如姓名、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等。 访谈文体的基本特征:从形式上看,是由一问一答组成的。 4.特写 特写,是一种以描写为主要手段,截取新闻事实中最富有特征的片段和细节,作形象性的再现与放大的新闻体裁。特写借用电影拍摄特写镜头的手法,通过形象描绘来再现生活的片段,给读者留下鲜明而深刻的印象。 从题材角度出发,新闻特写可分为四种: ①人物特写:以人物为中心,但既不是人物消息,也不是人物通讯,而有些类似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素描。 ②事件特写:侧重于事件过程的描写,为了写出特点给读者以深刻印象,一般截取事件的一两个精彩片段或精选一两个场面进行浓墨重彩地描绘。 ③景物特写:景物特写与概貌通讯有些相似,但侧重于对场面的描写。 ④专题特写:写一个问题或一种社会现象。 【注】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选文一般要求1 200字左右,通讯、访谈和特写的篇幅比较适合。 科普文章的相关知识 一、科普文章的定义 科普文章是介绍、普及科学知识的说明文体。科普文大致分为科学说明文和科学小品文。 二、科普文章的作用 科 普文章在社会传播中有三大作用:一是介绍和普及科学知识,二是解释、示范科学方法,三是引导、培养科学精神。 三、科普文章的主要表达方式 科普文章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说明。常见的说明方法有: 1.下定义:用简洁、准确、周密的语言揭示某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质属性。 2.作诠释:对事物进行解释。 3.举例子:举出有代表性的具体实例来说明事物或现象。好处:使说明的对象具体形象、直观生动、便于理解,可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4.引用:引用有关的科学道理、文献资料、故事传说、诗文名句、俗语谚语等作为依据进行说明。 5.分类别:把被说明事物按一定标准分成若干类,依类进行说明。好处:使说明内容明确,条理清楚。 6.列图表:用图画、表格对被说明事物作较直观明晰的说明。好处:使说明内容直观形象、一目了然。 7.作比较:把两种或两种以上同类或异类事物作比较,通过对共同点或差异点的分析,达到说明事物本质的目的。好处:突出或强调被说明对象的特点。 8.列数字:列举数字说明事物特征。好处:使说明准确无误,科学具体,令读者信服。 9.打比方: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借事物之间的相似点,形象地说明事物的性质特征。 10.摹状貌: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具体描绘事物的特征。 四、科普文章的特点 1.内容的科学性。科普文章的科学性非常重要,内容必须合乎科学,引用的资料必须可靠,数据必须准确。 2.文笔的生动性。文笔的生动性是科普文章区别于一般说明文的主要标志。主要表现为:①要善于记叙和描写;②要善于穿插趣闻;③要善于运用修辞。 3.语言的通俗性。它以普及科学知识为己任,所以必须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解释、介绍、表现科学内容。 一、(2013·课标Ⅱ,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一个不能忘记的人 刘重来 ①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按照“外国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往来”的条款,外国轮船在长江上触目可见,令国人深感屈辱。1925年10月,卢作孚邀约友人,集资创办民生实业公司,积极投入以经济实力夺回内河航运权的爱国斗争。公司成立之初,整个家当只有一艘载重量70吨的小轮船,卢作孚就定下了“服务社会,便利人群,开发产业,富强国家”的公司宗旨,展现了他的强国宏愿。当时,长江上游航运正被外国轮船公司控制着,不多的几家中国轮船公司濒临破产,卢作孚采取“人弃我取,避实就虚”的方针,在从未行驶过轮船的嘉陵江上开辟新航线,并在管理上大胆改革,使公司站稳了脚跟,将航线从嘉陵江发展到了长江。从 1930年开始,民生公司“化零为整”,逐步壮大实力,先后收购了大批中外轮船,并控制了长江上游航运,将曾经不可一世的外国轮船公司挤出了长江上游。经过多年拼搏,到1945年,民生公司“崛起于长江,争雄于列强”,不仅在长江沿线、中国沿海港口,而且在东南亚、美国、加拿大等地都有分支机构,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民营航运企业,卢作孚也被海内外誉为“中国船王”。 ②在抗战爆发、国难当头的时刻,他号召:“国家的抗战开始了,民生公司应该首先行动起来参加战争。”在他的指挥下,全体员工英勇投入到紧张、艰险的抗战运输中去。1938 年10月,武汉失守,作为长江咽喉、入川门户的宜昌,聚集了大批难民和从沦陷区运来的大批航空器材、兵器及轻重工业机器设备,急待撤往大后方。但是,按照当时的实际运力,至少需要一年才能运完。还有40天就是长江枯水期,日本飞机不断轰炸,日军节节逼近,形势十分危急。在此关键时刻,卢作孚下令采用 “三段航行法”,除了最重要的军用物资及不宜装卸的大型机器设备直运重庆外,其他物资一律分段运输,使航程缩短了一半或大半。硬是在长江枯水期到来之前,将全部难民和机器设备安全撤离宜昌。 ③卢作孚的另一项重要贡献是北碚乡村建设实验。1927年,卢作孚被任命为北碚峡防局局长。峡防局本来是一个主要针对盗匪的治安联防机构, 但他却借此平台,提出“打破苟安的现局,创造理想的社会”的口号。与民国时期其他乡村建设实验不同,他明确提出“要将这一个国家现代化起来”,就要“赶快将这一个乡村现代化起来”。为此,他精心设计了北碚的“乡村现代化”蓝图,“以嘉陵江三峡为范围,以北碚为中心,要将嘉陵江三峡布置成一个生产的区域、文化的区域、游览的区域”,以供中国“小至乡村,大至国家的经营参考”。经过努力,这个昔日贫穷落后、偏僻闭塞、盗匪横行的小乡镇,终于建设成为“生产发展、文教事业发达、环境优美的重庆市郊重要城镇”。陶行知参观后说,北碚的建设“可谓将来如何建设新中国的缩影”。卢作孚也与晏阳初、梁漱溟一起,被称为“民国乡建三杰”。(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最好的报酬是求仁得仁——建筑一个公园,便酬报你一个美好的公园;建设一个国家,便酬报你一个完整的国家。这是何等伟大而且可靠的报酬!它可以安慰你的灵魂,可以沉溺你的终身,可以感动无数人心,可以变更一个社会,乃至于社会的风气。(卢作孚《工作的报酬》) ②乡村建设在消极方面是要减轻人民的苦痛,在积极方面是要增进人民的幸福。造公众福,急公众难。……我们要做这样的事业,便要准备人、准备钱、准备东西、准备办法,尤其要许多人分工合作,继续不断地去办。(卢作孚《乡村建设的意义》) ③确立公众的良好秩序,完成一切物质基础的建设,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准和文化水准,使国家成为一个本身健全的现代国家,尤为吾人必须全力趋赴的积极目的。(卢作孚《论中国战后建设》) ④卢作孚先生作为旧中国一位著名的爱国实业家,与张之洞、张謇、范旭东一起,曾被毛泽东同志誉为旧中国实业界四个“不能忘记”的人物。(胡德平《发扬和借鉴老一辈民族实业家的精神和经验》) 文本思路:在内忧外困的情况下,卢作孚大胆改革,集资创办公司,积极投入以经济实力夺回内河航运权的爱国斗争,并取得了胜利→在抗战爆发,国难当头的时刻,他积极投身战斗,在运送作战装备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他精心设计了北碚的“乡村现代化”蓝图,使这个贫穷落后的小乡镇改变了面貌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外国轮船公司垄断长江航运,外国商船在长江上横冲直撞,气焰嚣张,这直接促使卢作孚决心创办中国人自己的航运公司。 B.为了赶在长江枯水期到来之前将全部难民和机器设备安全撤离宜昌,卢作孚下令一律采用“三段航行法”,实行分段运输,大大缩短了航程。 C.由于创办民生实业公司的辉煌成绩和完成抗战时期运输任务的卓越贡献,卢作孚不仅受到时人的称赞,也一直为后人所推重。 D.从北碚的建设实验中,卢作孚认识到,乡村建设固然需要人、财、物,需要实施办法,更需要动员各方面力量,分工合作,不断努力。 E.在卢作孚看来,中国战后建设的首要目标就是减轻人民的痛苦,增进人民的幸福,造公众福,急公众难,并为此身体力行,全力趋赴。 1.【解析】 A.“外国轮船公司垄断长江航运”的说法不准确,原文第①段是“长江上游航运正被外国轮船公司控制着”。B.“一律采用‘三段航行法’”错,原文第②段中说的是“除了最重要的……外,其他物资一律分段运输”。C.“由于创办民生实业公司的辉煌成绩和完成抗战时期运输任务的卓越贡献”的说法不太全面,他的另一重要贡献是北碚乡村建设实验。D.根据[相关链接]②可推断。E.根据原文[相关链接]②③的内容,“首要目标”的说法错误。 【答案】 答D给3分,答C给2分,答A给1分;答B、E不给分。 2.胸怀强国愿望的卢作孚,是如何一步步成为“中国船王”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析】 解答本题应注意概括卢作孚在管理上大胆改革的措施,信息点集中在第①段,分点概括即可。 【答案】 ①采取“人弃我取,避实就虚”的方针,使民生公司的航运业务从嘉陵江扩展到长江;②化零为整,逐步控制长江上游航运;③在长江沿线、中国沿海港口及海外都建立分支机构,使民生公司成为中国当时最大的民营航运企业。 3.卢作孚被认为“民国乡建三杰”之一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析】 解答本题应重点概括卢作孚在“北碚乡村建设实验”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答案信息点集中在文章的第③段,分点概括即可。 【答案】 ①精心设计北碚的乡村现代化蓝图;②把北碚建成生产发展、文教事业发达、环境优美的重庆市郊重要城镇;③以北碚的实验作为“小至乡村,大至国家的经营参考”。 4.为什么卢作孚被誉为“不能忘记”的人?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解析】 解答本题要结合全文概括卢作孚的思想观点和所取得的杰出成就,题干中要求分析概括卢作孚“被誉为‘不能忘记’的人”的原因,应侧重从对人物身份的界定的角度概括,据此再概括相应的成就。 【答案】 ①关心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爱国者:提出“服务社会,便利人群,开发产业,富强国家”的强国宏愿,动员民生公司员工英勇抗战;②脚踏实地、勇于实践的实干家:创办民生实业公司,致力于北碚乡村建设;③具有现代意识的改革家:认为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基本要求是建立良好秩序,注重基础建设,提高人民文化生活水平;④目标高远、不懈追求的理想主义者:把实现个人理想与改造社会有机结合起来。 二、(2012·广东,19~2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5分) 寂寞出学问 ——《解放周末》对话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教授 昨天是第25个教师节。复旦大学向全体教师发出致谢和倡议,感谢在学术领域中默默耕耘多年的教师们,并倡导一种甘坐“冷板凳”的治学精神。 这种倡导,关乎复旦,又不止于复旦;关乎教师,也不止于教师。 下面是记者对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教授的专访。 记者:在教师节这一天,复旦大学为何向全体教师发出这样的致谢? ①秦:我们向辛勤工作一年的教师致敬,不仅尊重教师的一般性劳动, 还特别强调一个重点:不能遗忘在学术领域耕耘多年、默默无闻的教师们。这些教师没有受到媒体的过分关注——被媒体过分关注恰恰做不出学问——因此,容易被遗忘。在这一时刻表达对他们的由衷感谢和深深敬意,是非常必要的。 记者:钱穆先生说过,做好学问,要“潜心十年”。 ②秦:是的,类似的说法不少。20世纪50年代,南京大学韩儒林先生就把范文澜先生的治学精神概括为两句话:“板凳需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这种甘坐“冷板凳”的精神,就是坚守学术的精神——无论外面发生了如何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攀登学术高峰的路途中,一定要坚守学术。在这个方面,我颇为自豪,因为在复旦大学的历史上,不乏甘坐“冷板凳”、作出卓越成就的学者,他们的精神,是复旦重要的精神遗产之一。 记者:这种精神的确是宝贵的,但是,是否非得寂寞才能出学问?不甘寂寞就不能出学问吗? ③秦:这个疑问可能来自于现在一种有目共睹的现象:学术考核时,不少教师拿出了一大摞成果,十几篇论文、好几部大书,都是在有限的几年内写成的。但是,真正在学术界的人都知道,即使是一篇有真知灼见的论文,恐怕也不是一年半载就可以完成的。“著作等身”只有在个别天才身上才能发生。我认为,在现行的考评体制下出现了那么多的“硕果累累”“著作等身”是不符合学术规律的。 记者:也就是说,做学问来不得半点浮躁,必须静心求实。其实,“寂寞出学问”也是中国学界长期以来形成的优秀传统。那么,您认为怎样才能真正耐得住寂寞? ④秦:在这方面,很多学者都有经验和教诲。做学问,首要的是要有兴趣,要有对学问的热爱。比如,陈尚君教授用了20年的功夫做了《全唐文补编》《全唐诗补编》,他做的工作大部分是辑录、校勘、订正,是非常细致认真的学问。当年陈先生住房不宽裕,在出版社借了20平方米的房间,夏天没有空调,但他又不敢开电风扇,怕吹乱纸页,只能打着赤膊,挥汗如雨地工作,多少年如一日地坚持下来。很多人说,这多苦啊,我才不吃这个苦呢。实际上陈先生是苦中有乐,这种乐趣,是别人难以体会的。真正热爱学问的人,即使是在艰苦和寂寞的环境中,内心也并不孤单,相反,很充实,很幸福。 记者:您倡导学者要甘坐“冷板凳”,显然与当前浮躁的学术环境和文化氛围有关,不少人认为,这不仅仅是学术问题,而且是整个文化和社会的问题。在这其中,媒体似乎也起了不少的作用。那么,您认为,在当今的时代,学者和媒体之间应形成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⑤秦:应形成良性关系。媒体要着重宣传学者的学术精神,恰当宣传他们取得的学术成果,而不要去追逐学者的私人生活,不要过度把学者放置在社会热点中。媒体的过度关注会损害学者。 记者:有不少学者甘心埋首做学问,也有学者以走出象牙塔、主动参与公共空间为己任。 ⑥秦:确实有好多真正做学问的学者是不发言的。我们的态度是,鼓励学者利用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学识在媒体上讲点话,关键是要有真知灼见。知识分子提出一些意见,对守住社会的良心、主张社会公正,绝对是有好处的。但是,学者在和媒体互动中,要守住学术界限。学者可以通过媒体适当传播学术成果,但一定不要把名利和传播挂起钩来,不要使自己成为“媒体学者”。学者不要以为通过在媒体上的频频亮相,自己就可以变成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对任何事情都能发表看法的“全才”。这实际上是在降低学术的影响,也是在暴露自身的不足。 (原载《解放日报》2009年9月11日第17、18版,有删改) 文本思路:教师节复旦大学倡导“冷板凳”精神→致谢默默耕耘的老师之原因→甘坐“冷板凳”,十年学业成→“著作等身”多浮躁,真知灼见一篇难→有兴趣、耐寂寞,吃苦当作幸福待→媒体过度关注学者会损害学者→参与媒体不可图名利 1.围绕“寂寞出学问”,秦绍德从哪三个方面作了倡导?(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解析】 段落 信息区域 概括总结 ②秦 “这种甘坐……一定要坚守学术” ④秦 “做学问…… 倡导坚守学术精神,热爱学术,甘坐 要有对学问的热爱” “冷板凳” ⑤秦 “媒体要着重宣传……损害学者” 倡导媒体宣传学者的学术精神,恰当宣传学术成果,不去关注他们的私生活,不过度把他们放在社会热点中 ⑥秦 “学者在和媒体……‘媒体学者’” 学者在和媒体互动中要守住学术界限,适当传播学术成果,不与名利挂钩 【答案】 秦绍德围绕“寂寞出学问”从三个方面作了倡导:①倡导学者坚守学术精神,热爱学术,甘坐“冷板凳”;②倡导媒体宣传学者的学术精神,恰当宣传他们的学术成果,不去关注他们的私生活,不过度把学者放在社会热点中;③学者在与媒体互动中要守住学术界限,传播学术成果不与名利挂钩。(意思对即可) 2.秦绍德认为,学者“被媒体过分关注恰恰做不出学问”,根据文意,怎样理解这一观点?(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析】 应结合秦绍德提出观点的背景,从他在论述媒体与学者互动的影响的有关说法中筛选相关语句加以概括。 【答案】 (示例)秦绍德提出“被媒体过分关注恰恰做不出学问”的观点,可谓切中时弊。当前学风浮躁,一些学者研究出了许多“不符合学术规律”的“硕果”。而这些“硕果”的产生,正是因为媒体过度的关注,学者在媒体上频频亮相,将自己视为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对任何事情都能发表看法的“全才”,而这样的结果会降低学术影响,同时也在与媒体的互动中失去了学术界限、社会的良心,成为为名利而做学问。所以秦绍德的观点很有现实针对性。 3.如何理解文中所说的“这种倡导,关乎复旦,又不止于复旦;关乎教师,也不止于教师”?结合全文,请谈谈你的理由。(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析】 本题是一道开放性的探究题,从原句的关键词“不止于”可看出作者对这种倡导的态度。对照当前的实际,不难发现这种倡导的积极意义。 【答案】 (示例)“这种倡导,关乎复旦,又不止于复旦;关乎教师,也不止于教师”这句话概括了秦绍德作为复旦大学党委书记倡导的甘坐“冷板凳”的治学精神,这个观点具有针对性与社会普遍性。当前社会,学风浮躁,不符合学术规律的学术“成果”比比皆是,严重影响了学术环境。不单是复旦大学,而且是全社会,不单是教师,而且是所有学者,如果要取得真正的学术成果,都要有甘坐“冷板凳”的精神。所以,秦绍德的倡导“不止于复旦,也不止于教师”。 三、(2012·山东,19~2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8分) 古怪的重水 叶永烈 ①1942年,正当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大陆激烈进行的时候,英国的间谍部门却把注意力集中于挪威南部某荒凉小镇的一家看起来很普通的小工厂。这家小工厂里,并没有隆隆的机器声,也没有高高的烟囱,只有来自当地水力发电厂的电线和自来水管。它在静悄悄地生产着一种神秘的重要物资。德国军队重兵防守,但这家小工厂还是被英国间谍炸掉了。德国人马上调集专家抢修,花了9个月的时间,小工厂又开始了神秘的生产。1944年,德国军队极为秘密地把小工厂的产品运走。但那产品最终还是先后被英国间谍的定时炸弹和美国的轰炸机炸毁了。 ②这家小工厂生产的究竟是什么产品呢?这神秘的产品,就是重水! ③重水看上去跟普通水差不多,也是无色透明的液体。然而,它似水而不是水,跟普通水有着许多不同的“脾气”。重水确实是“重”水,它比普通水重。1立方米重水要比1立方米普通水重105.6公斤。重水这名字,便是打这儿来的。普通的水在0℃结冰,在100℃沸腾。然而,重水却在3.8℃结冰,在101.42℃沸腾。普通水的密度在4℃时最大,重水的密度在11.6℃时最大。很多物质在重水中的溶解度,比在普通水中小。比如,食盐在重水中的溶解度,比在普通水中减少15%,氯化钡的溶解度则减少20%。许多化学反应在重水中进行,比在普通水中慢。严格地说,重水也是水!普通的水分子是由1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组成的。重水的分子,也是由1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组成的——只不过这氢原子不是普通的氢原子,而是重氢原子。 ④在大自然中,普通水很多,然而重水却很少,在50吨水里大约只含有7.5公斤重水。重水总是混杂在普通水中,均匀地混合在一起。 怎样才能把重水分离出来呢?人们发现,当用电流电解水的时候,普通的水大量被电解成氧气和氢气,而在剩下的液体中,重水的含量越来越多。于是人们便请电流帮忙,来提取重水:把水大批大批地电解,然后把剩下的液体进行蒸馏,利用重水和普通水沸点的不同把它们分开,制得很纯净的重水。从天然水中提取重水,要消耗大量的电能。据统计,提炼1公斤重水比熔炼1吨铝所需要的电能还多3倍。 ⑤重水,是制造原子弹过程中的重要角色!它能有效地减慢中子的速度,把快中子变为热中子,并且它本身不吸收中子,不会减少中子的数目。因此,重水是非常理想的中子减速剂,它能使链式反应进行下去,实现原子弹的爆炸。重水因之成为举足轻重的战略物资。当年德国人在失去重水之后,整个制造原子弹的计划不得不推迟。 ⑥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人们将原子能应用在工农业生产上,建造了原子能反应堆。在原子能反应堆中,同样要用到中子减速剂,用到重水。 ⑦在制成原子弹之后,人们又发明了氢弹。制造氢弹的主要原料是氘和氚,氘来自重水。这样一来,重水更是身价百倍。氢弹爆炸,实际上就是氘和氚进行激烈的热核反应,在一瞬间释放出巨大的聚变能。 ⑧人们现在正努力探索控制热核反应,把它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建造热核反应发电站。这种新型发电站与原子反应堆相比具有许多优点,比如环境污染少,热核反应产生的能量很大,发电量大,更重要的是,原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在江湖河海的水中,有数以万吨计的重水,可以大量提取氘。正因为这样,如今重水被人们誉为“未来的燃料”。 (选自《百年百篇经典科普》,有删改) 文本思路:以故事开头,交代重水的神秘性与重要性→介绍重水的外部特征和主要特点→说明重水的生成、提炼过程→写重水在原子弹制造、原子能反应堆、氢弹制造以及热核反应发电站建造方面的作用 1.本文为什么从英国间谍对一家小工厂的破坏写起?(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解析】 本题考查重要段落的作用,解答此类题目要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考虑。从内容上看,文章从英国间谍对一家小工厂的破坏写起,突出了这 家小工厂生产的产品的重要性;从结构上看,文章用故事开头,吸引读者,并引出下文的写作对象——重水。 【答案】 ①突出表现小工厂所生产的产品的重要性;②构成悬念,激发读者的好奇心;③引出下文对重水的说明。 2.请从文中概括出重水的主要用途。(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首先要在原文中找准答题区域,然后进行提炼概括。本文中第⑤~⑧段介绍了重水的用途,概括出每段的主要内容分条作答即可。 【答案】(示例1)①用作制造原子弹的中子减速剂;②在原子能反应堆中用作中子减速剂;③提取氘,用于制造氢弹;④提取氘,可以应用于热核反应发电。 (示例2)①作为中子减速剂,用于制造原子弹或建造原子能反应堆;②作为提取氘的原料,用来制造氢弹或(将)应用于建造热核反应发电站。 3.第③④段的语言有哪些特点?请作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析】 本题考查科普文章的语言特点。可以从科学性与文学性两方面考虑。第③段大量的数字的使用,使文章更加准确、严谨;第④段运用设问、拟人的手法,使专业高深的科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两段文字多用口语化、短句,语言简洁,通俗易懂。 【答案】 ①严谨。运用作比较、举例子、列数字等方法,科学严谨地说明了重水的特性和功用。②简明。多使用短句,语言简洁明白。如“在大自然中,普通水很多,然而重水却很少”。③朴素。语言朴素自然,平实客观。如“重水这名字,便是打这儿来的”,读起来亲切自然。④生动。有些句子运用了修辞手法,如“跟普通水有着许多不同的‘脾气’”,采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 4.你认为本文的标题合适吗?请写出两条理由,并结合文本加以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解析】 文章的标题一般都与文章的中心有关。在探究标题是否合适时,要仔细分析文章的内容与标题内涵的一致性,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题目中“古怪”一词应是探究的重点。“重水”是文章的说明对象,可使读者明确说明主体;“古怪”用得是否恰当,可从“重水”本身的特点及其用途考虑。 【答案】 (示例1)合适。①“古怪”一词形象生动,能够引起读者兴趣。②“古怪”准确地表现了重水稀奇少见的特点。③文章重点写重水与普通水在特性、功用方面的巨大差异,文题一致。④重水有多种用途,它既可以用来制造武器,给世界带来巨大灾难;也可以用于工农业生产,给人们带来巨大利益,是矛盾的统一体。(答出两条即可) (示例2)不合适。①虽写出了重水与普通水不同的一些特性,但最终目的是写重水的用途,题文不符。②科技说明文应讲究客观性,而“古怪”一词带有主观感情色彩。③重水是大自然中的一种物质,具有它自身的特性,无所谓“古怪”。④重水与水相似,却比水重,所以称为“重水”并不“古怪”。(答出两条即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