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县大地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县大地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语文试题 第 1页(共 10页) 语文试题 第 2页(共 10页) 绝密★启用前 怀仁市大地学校 2020-2021 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150 分钟 试卷满分:150 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 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 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 效。 4. 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6.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共 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红楼梦》的开篇神话 ①《红楼梦》是由一个神话故事开端的。说的是大荒山无稽崖下,有一块女娲补天时未被采用的石头,幻化为神 瑛侍者,每天用甘露浇灌三生石畔上的一颗绛珠仙草,后来仙草修成女身,愿把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的情。因此一事, 便引出一部悲金悼玉的《红楼梦》。 ②故事虽然说来荒唐无稽,但是任何神话都有其尘根俗缘。曹雪芹编造的这个神话故事,毫无疑问也是有其现实 的基础的。那么,《红楼梦》中的这块顽石,到底生于何方何地呢?作者说是本于“大荒山,无稽崖”,用脂砚斋的话 来说,就是“荒唐也,无稽也”,亦即是无可稽考之处。在我看来,这是作者和批者有意让人处于扑朔迷离之中,它应 当是真有其处的。依据相关材料揆情度理,我认为,它应当是我国东北部的长白山。在远古时代,人们便称此为“大 荒山”。我国第一部地理学著作《山海经》中记载:“大荒之中有山,名不咸,在肃慎之国。肃慎,位于我国东北的东 北部;不咸,蒙语即神仙的意思;不咸山,即仙山。长白山天池之畔有一天豁峰,山峰形状奇特。山石巨大,其中最 大的一块,便名曰“补天石”。“绛珠仙草”又是什么呢?我认为,它即是长白山上的名贵特产人参。人参常被称它为 “神草”或“仙草”,长着对生的绿叶,绿叶中间挺立着一株长长的花柱,柱上结着一串串红宝石似的珠果,颜色绛红 绚丽,形状如同南国红豆,晶莹剔透。这样看来,这个“绛珠仙草”不是人参又是什么呢? ③“神瑛侍者”呢?他似是“神鹰”的谐音。很早以前,满人中间流传一个神话:有三个仙女在长白山天池里洗 澡,有一只神鸟(也有称说神鹰的)噙来一颗绛红的仙果放到最小的仙女佛库伦的衣服上,仙女吞下红果后生个男孩, 便是清世祖先布库里雍顺。因此,神鸟(或神鹰)与绛红朱果的兰因絮果,恩恩怨怨,早就缔结在三生石畔了,曹雪 芹只不过是将其巧妙地改造了一番,且完全不露一点痕迹。 ④为什么曹雪芹要用这么一个神话故事,来牵引出这部百年望族的兴衰史呢?曹雪芹先人早在明万历年间迁居沈 阳附近,加入旗军正白旗。他们为清室开创基业,屡立卓越功勋。因此曹雪芹用这么一个神话故事开篇,这与他绵绵 不绝的寻根怀旧思恋有着直接的关系。曹雪芹生于末世,当年随同清室一同入关的八旗子弟,个个都是声名显赫,唯 独他结庐在荒凉的西郊荒野村,穷困潦倒,怎能不产生“娲皇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单单剩下一块未用”的慨叹呢? ⑤曹雪芹在一首《画中诗》中说:“爱此一拳石,玲珑出自然。溯源应太古,堕世又何年?有志归完璞,无才去补 天。不求邀众赏,潇洒做顽仙。”这里明明点出这块顽石的来历,它的根源本来尊贵,详溯其源当是出自太古的大荒山 (即长白山)山巅,遥想当年是何等的荣耀,只是今日才蒙蔽尘埃,埋没于蓬蒿之中。现虽欲返璞归真,但又不能去 攀结那些豪门权贵,只能是“自怨自愧,日夜悲哀”而已!并于万般无奈之中,才求诸笔墨文字,冀图得到诸如空空 道人之类的人去传述其一番历历可数的心迹罢了。 1. 下列几种说法中,不符合本文作者观点的一项是(3 分) A. 《红楼梦》开篇神话故事中的“绛珠仙草”, 即是长白山上的名贵特产,被人们称为神草或仙草的人参。 B. 《红楼梦》开篇神话故事中,当年女娲补天时未被采用的那块石头出自大荒山无稽崖下,“大荒山,无稽崖”, 就是“荒唐也,无稽也”,亦即是无可稽考之处。 C. 《红楼梦》开篇神话故事中的“神瑛侍者”,“神瑛”似是“神鹰”的谐音。神鹰与绛红朱果的兰因絮果,恩恩 怨怨,早就缔结在三生石畔了。 D. 曹雪芹先人早在明万历年间 迁居沈阳附近,加入旗军正白旗。《红楼梦》的开篇神话故事表现了曹雪芹绵绵不 绝的寻根怀旧思恋。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 本文作者认为《红楼梦》开篇神话故事中的大荒山即是我国东北的长白山,是因为在远古时代,人们称此长白 山为“大荒山”,长白山天池之畔有块巨大山石名为“补天石”。 B. 满人神话中神鸟(或神鹰)与绛红珠果的兰因絮果缔结在三生石畔的故事,被曹雪芹妙若无痕地运用到了《红 楼梦》中。 C. 随同清室一同入关的八旗子弟,个个都是声名显赫,而曹雪芹虽为清室开创基业,屡立卓越功勋却穷困潦倒, 所以让他产生“单单剩下一块未用” 的慨叹。 D. 本文作者认为“绛珠仙草”即人参,因为人参长着对生的绿叶,中间花柱头上结着一串串宝石似的珠果,与《红 楼梦》描写的“绛珠仙草”很像。 3. 以下对于文章相关自然段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纵观全文,作者对《红楼梦》的开篇神话中涉及的主要事物一一作了考证,说明作者对满族历史及满族风情非 常熟悉。 B. 在第②自然段,作者援引脂砚斋评说红楼梦的话,意在证明“大荒山”就是今天的长白山,引用《山海经》的 句子,是为了证明“绛珠仙草”就是人参。 C. 在第③自然段,作者引用满族人中间流传一个神话,是为了证明神鸟(或神鹰)与绛红朱果的兰因絮果,恩恩 怨怨,早就缔结在三生石畔。 D. 在第④自然段,通过追溯曹氏家族兴衰,剖析曹雪芹绵绵不绝的寻根怀旧思恋。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共 12 分) 材料一: 1964 年三届人大召开期间.著名科学家赵九章写信给周总理,建议尽快开展人造卫星研究工作。这很快得到聂荣 臻、张爱萍等领导人和竺可桢、钱学森等科学家的支持。 1965 年 9 月,中国科学院组建卫星设计院,对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总体方案展开论证,确定在保证可靠性基础 上,卫星的各项指标要比各国的第一颗卫星先进一步,即发射一个连续信号。1967 年初,确定要播送《东方红》乐曲. 让全世界人民能听到中国卫星的声音。12 月,这颗卫星被正式命名为“东方红一号”。1970 年 4 月 24 日点,“长征 一号”运载火箭将“东方红一号”卫星准确送入大空,发射成功。 从第一颗人造卫星进入太空以来,我国的空间技术进入了一个新时代。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党中央、国 语文试题 第 3页(共 10页) 语文试题 第 4页(共 10页) 务院领导下,卫星事业蓬勃发展遥感卫星、静止通信卫星、极轨气象卫星等一系列卫星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卫星技 术在许多重要领域达到了世界水平,表明我们已经走出了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发展卫星事业的道路。 (摘编自人民网“历史上的今天”《中国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材料二: 新华社北京 4 月 24 日电在第五个“中国航天日”和“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 50 周年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 记 4 月 23 日给参与“东方红一号”任务的老科学家回信。习近平指出,老一代航天人的功勋已经牢牢铭刻在新中国 史册上。新时代的航天工作者要以老一代航夭人为榜样,大力弘杨“两弹一星”精神,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勇于 攀登航天科技高峰,早日实现建设航天强国的伟大梦想。 自 2016 年起,国家将每年 4 月 24 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曰”。近日,孙家栋等 11 位参与“东方红一号”任务的 老科学家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回顾了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辉煌历程.表达了对实现中国梦、航天梦的坚定信心。 (摘编自《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 材料三: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名称和图形标识全球征集活动于 2016 年 8 月启动,共收到工程名称 35912 个,工程图形 标识 7439 个。经专家评审筛选,“天问”排名第一,得票 31.7 万余张。据悉,该名称源于屈原长诗《天问》,表达了 中华民族对真理追求的坚初与执着,体现了对宇宙自然探索的文化传承.寓意探求真理征途漫漫,追求科技创新永无止 境。“天问”这个名称.厚植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也彰显了中国人迈向更远深空的决心和毅力。 火星探测的图形标识同样通过征集和网络投票,标识呈“揽星九天”图形,太阳系八大 行星依次排开,表达了宇 宙的五彩缤纷,呈现了科学发现的丰富多彩。开放的椭圆轨道整体倾斜向上,展示了独特字母“C”的形象.代表了中 国行星探测(China),体现着国际合作 精神(Cooperation),标志着深空探测进入太空能力(C3)等多重含义,展现 出中国航天开放合作的理念。此次标识设计以行星探测重大工程作为一个整体概念,统一命名并设计 标识。恨据不同 行星探测任务,标识下方的“ Mars ”(火星)标志以行星英文名称进行替代。 根据计划,我国将在 2020 年实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专家表示,这是中 国航天走向深空的里程碑 工程。火星探索的起步,代表了中国在深空探索领域已确定了, 下一个方向,在火星使命牵引下的新一轮创新,对实 现抗天技术领域新跨越、推动我国由航天大国走向航天强国意义重大。 (摘编自冯华《“天问一号”离火星还有多远》,《人民日报》2020 年 4 月 25 日) 4. 下列对“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能够在太空播送《东方红》乐曲这一连续信号,表明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 号”比各国的第一颗卫星 都要先进一些。 B. 科学家赵九章最早写信给周总理,建议尽快开展“东方红一号”卫星的研究工作,这 很快得到国家领导人和科 学家们的支持。 C. “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的空间技术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从此 以后,我国的卫星事业发展 得越来越好。 D. 为了纪念“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我国空间技术进入新时代,从 2016 年起•我 国将每年的 4 月 21 日设立 为“中国航天日”。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50 年来,我国已成功发射了遥感卫星、静止通信卫星、极轨气象卫星等一系列各型 卫星,中国已走出了一条独 特的卫星发展之路。 B. 从“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到“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的即将实施,一代代航天人的 功勋被铭刻在中华伟大 复兴的辉煌史册中。 C.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和火星探测图形标识“揽星九天”都通过征集和网络投票而命名,都植根 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D. 2020 年将实施的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是中国航天迈向深空的里程碑工程,但也只是我 国规划中的行星探测重大 工程整体中的一部分。 6. 我国开展火星探测具备哪些条件?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共 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亲亲土豆(节选) 迟子建 一直到了下午两点,处于极度焦虑状态的李爱杰才突然意识到秦山一定是回礼镇了。一个要自杀的又怎么会带走 饭盒、毛巾、拖鞋等东西呢?她又联想起秦山那天朝她要钱的事,就更加坚定地认为秦山回了家乡了。李爱杰开始打点 回家的行装。 “萍姐,一会儿跟我去办出院手续。”李爱杰头也不抬地说,“秦山一定是回了家了。” “他不想治病了?”王秋萍大声叫道。 “他一定明白他的病是绝症了,治不好的病他是不会治的。”李爱杰哽咽地说, “他是想把钱留下来给我和粉萍过日 子,我知道他。” “这么善良的人怎么让你摊上了?”王秋萍抽咽了一下,“他回家怎么不叫上你?” “叫上我,我能让他走吗?”李爱杰说,“今天的火车已经赶不上了,明天我就往回返。” 一旦想明白了秦山的去处,李爱杰就沉静下来了。下午王秋萍陪她去办出院手续,院方开始不退住院押金,说病 人已经住了一周多了,而且又用了不少药。李爱杰说不过他们,便去求助于秦山的主治医生。医生听明情况后,帮助她 找回了应退还的钱。 晚间,李爱杰打开旅行袋,取出一条很新的银灰色毛料裤子,递给王秋萍: “萍姐,这是我三年前的裤子,就上 过两回身。城里人爱以貌取人,你去哪办事时就穿上它。你比我高一点,你可以把裤脚放一放。” 王秋萍捧着那条裤子,将它哭湿了好大一片。 李爱杰赶回礼镇时正是秋收的日子,家家户户都在南坡地里起土豆。是午后的时光,天空极其晴朗,没有一丝云, 只有凉爽的风在巷子里东游西逛。李爱杰没有回家,她径直朝南坡的土豆地走去。一路上她看见许多人家的地头都放着 手推车,人们刨的刨、捡的捡、装袋的装袋。邻家的狗也跟着主人来到地里,见到李爱杰,便摇着尾巴上来叼她的裤脚, 仿佛在殷勤地问候她:你回来了? 李爱杰远远就看见秦山猫腰在自家的地里起土豆,粉萍跟在他身后正用一只土篮捡土豆。秦山穿着蓝布衣,午后 的阳光沉甸甸地照耀着他,使他在明亮的阳光中闪闪发光,李爱杰从心底深深地呼唤了一声:“秦山——”双颊便被自己 的泪水给烫着了。 秦山一家人收完土豆后便安闲地过冬天。秦山消瘦得越来越快,几乎不能进食了。他常常痴迷地望着李爱杰一言 不发。李爱杰仍然平静地为他做饭、洗衣、铺床、同枕共眠。有一天傍晚,天落了雪,粉萍在灶间的火炉上烤土豆片, 秦山忽然对李爱杰说:“我从哈尔滨回来给你买了件东西,你猜是啥?” “我怎么猜得出来。”李爱杰的心咚咚地跳起来。 语文试题 第 5页(共 10页) 语文试题 第 6页(共 10页) 秦山下了炕,到柜子里拿出一个红纸包,一层层轻轻地打开,抖搂出一条宝石蓝色的软缎旗袍,那旗袍被灯光映 得泛出一股动人的幽光。 “哦!”李爱杰吃惊地叫了一声。 “多亮堂啊。”秦山说,“明年夏天你穿上吧。” “明年夏天——”李爱杰伤感地说,“到时我穿给你看。” “穿给别人看也是一样的。”秦山说。 “这么长的衩,我才不穿给别人看呢。”李爱杰终于抑制不住地哭着扑倒在秦山怀里。 秦山在下雪的日子里挣扎了两天两夜终于停止了呼吸。礼镇的人都来帮助李爱杰料理后事,但守灵的事只有她一 人承当。李爱杰在屋里穿着那条宝石蓝色的软缎旗袍,守着温暖的炉火和丈夫,由晨至昏,由夜半至黎明。直到了出殡 的那一天,她才换下了那件旗袍。 由于天寒地冻,在这个季节死去的人的墓穴都不可能挖得太深,所以覆盖棺材光靠那点冻土是无济于事的。人们 一般都去拉一马车煤渣来盖坟,待到春暖花开了再培新土。当葬礼主持差人去拉煤渣的时候,李爱杰突然阻拦道:“秦 山不喜欢煤渣。” 葬礼主持以为她哀思深重,正要好言劝导,她忽然从仓房里拎出几条麻袋走向菜窖口,打开窖门,吩咐几个年轻 力壮的人:“往麻袋里装土豆吧。” 大家都明白李爱杰的意图,于是就一齐动手捡土豆。不出一小时,五麻袋土豆就装满了。 礼镇人看到一个不同寻常的葬礼。秦山的棺材旁边坐着五麻袋敦敦实实的土豆,李爱杰头裹孝布跟在车后,虽然 葬礼主持不让她跟到墓地,她还是坚持随着去了。秦山的棺材落入坑穴,人们用铁铲将微薄的冻土扬完后,棺材还露出 星星点点的红色。李爱杰上前将土豆一袋袋倒在坟上,只见那些土豆咕噜噜地在坟堆上旋转,最后众志成城地挤靠在一 起,使秦山的坟豁然丰满充盈起来。雪后疲惫的阳光挣扎着将触角伸向土豆的间隙,使整座坟洋溢着一股温馨的丰收气 息。李爱杰欣慰地看着那座坟,想着银河灿烂的时分,秦山在那里会一眼认出他家的土豆地吗?他还会闻到那股土豆花 的特殊香气吗? 李爱杰最后一个离开秦山的坟。她刚走了两三步,忽然听见背后一阵簌簌的响动。原来坟顶上的一只又圆又胖的 土豆从上面坠了下来,一直滚到李爱杰脚边,停在她的鞋前,仿佛一个受宠惯了的小孩子在乞求母亲那至爱的亲昵。李 爱杰怜爱地看着那个土豆,轻轻嗔怪道:“还跟我的脚呀?” (节选自迟子建《亲亲土豆》,有删改) 7.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因为李爱杰了解丈夫对土豆的情感,所以她没回家而是去土豆地找丈夫,所以丈夫死后她不用煤渣而用土豆盖坟。 B. 宝石蓝软缎旗袍是秦山留给妻子最美好的纪念物,它也暗示着主人公夫妇在平凡生活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 求。 C. 小说运用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以及侧面描写等多种手法刻画人物形象,使人物形象鲜明,个性突出。 D. 作者通过写秦山夫妇,刻画了生活的残忍和命运的悲惨,体现了对现实的关注,小说整体呈现冷峻的独特风格。 8. 有评论者说,迟子建用爱使暖意与柔情在死亡的裂痕间弥散。请概括文中的“暖意与柔情”表现在哪些方面。(6 分) 9. 土豆是小说中的重要物象,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析其作用。(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共 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叶清臣,字道卿,苏州长洲人。幼敏异,好学善属文。天圣二年举进士,累迁太常..丞。是冬,京师地震,上疏日:“顷 范仲淹以言事被黜,天下之人,错舌不敢议朝政者,行将二年。愿陛下深自咎责,许延忠直敢言之士,庶几善应来集也。” 书奏数日,仲淹等皆得近徙。清臣请外,为两渐转运副使。太湖有民田,豪右..据上游,水不得泄,而民不敢诉。尝建请 疏盘龙汇、沪渎港入于海,民赖其利。以右正言知制话,时陕西用兵,上言:“当今将不素蓄,兵不素练,脱戎马猖突,诸 城非可以计守也。”时急于经费,中书进拟三司使,清臣初不在选中。帝日:“叶清臣才可用。”擢为起居舍人,权三司使 公事。始奏编前后诏敕,使吏不能欺,薄帐之丛冗者,一切删去。 清臣与宋庠雅相善,为吕夷简所恶,出知江宁府。丁父忧,言者以清臣为知兵,请起守边。及服除,宰相陈执中素 不悦之,徙知永兴军...,浚三白渠,溉田逾六千顷。仁宗御天章..阁,召公卿出手诏问当世急务清臣闻之为条对极论时政阙 失甚言多喇切权贵会河决商胡北道艰食复以为根三司使皇祜元年春,帝御便殿,访近臣以备边之策。清臣上对,略日:“先 朝置内帑,本备非常。今为主者之吝,自分彼我,缓急不以为备,则臣不知其所为也。夫能俭啬以省费,渐致于从容。比 日多以卑官请厚奉,赐予无艺,若率循旧规,则物力宽弛。”时清臣以河北乏兵食,自汴漕米繇河阴输北道者七十余万; 又请发大名库钱,以佐边籴。而安抚使贾昌朝格诏不从,清臣固争,且疏其跋扈不臣。宰相方欲两中之,乃徙昌朝郑州, 罢清臣为侍读学士。卒,赠左谏议大夫。 (摘编自《宋史·列传第五十四》)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召公卿出手/诏问当世急务/情臣闻之/为条对极论/时政阙失/其言多劇切权贵/会河决商胡北道艰食/复以为 权三司使/ B. 召公卿/出手诏问当世急务/清臣闻之为条对/极论时政阙失/其言多劇切权贵/会河决商胡/北道艰食/复以为权三 司使/ C. 召公卿/出手诏问当世急务/清臣闻之 1 为条对极论/时政阙失/其言多刷切权贵/会河决商胡北道艰食/复以为权三 司使/ D. 召公卿出手/诏问当世急务/清臣闻之/为条对/极论时政阙失/其言多剧切权贵/会河决商胡北/道艰食/复以为权三 司使/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太常,古代朝廷掌管礼乐社稷、宗庙礼仪之官,地位很高,太常丞是其属官之一。 B. 豪右,古代的豪门大族。古代以右为上,豪门大族多居于所在地之右,故而得名。 C. 永兴军,指北宋时驻扎永兴的军队,隶属兵部;作为长官,叶清臣专门负责军务。 D. 天章阁,宋朝珍藏真宗御制文集、御书的藏书阁名.官员有天章阁学士、待制等。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叶清臣正直敢言。人朝任职后,他就范仲淹被黜一事上疏,希望皇帝纠正人们不敢言事的状态,终使范仲淹等 人调到京城附近。 B. 叶清臣善政济民。他做两浙转运副使时,曾亲率百姓疏浚盘龙汇、沪渎,百姓获利;后又疏浚三白渠,使六千余 顷田得到灌溉。 C. 叶清臣重视边备。他掌管制诰时,建议储将练兵,以防不测;皇祐年间又上疏请求皇帝重视边防储备,不要滥赏。 D. 叶清臣仕途不顺。昌夷简憎恶他,曾经把他赶出京城做江宁知府;陈执中把他调到永兴军,后又被 贬为侍读学士。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愿陛下深自咎责,许延忠直敢言之士,庶几善应来集也。 (2)比日多以卑官请厚奉,赐予无艺,若率循旧规,则物力宽弛。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 14-15 题。 语文试题 第 7页(共 10页) 语文试题 第 8页(共 10页) 钱塘观潮① 施闰章 海色雨中开,涛飞江上台。声驱千骑疾,气卷万山来。 绝岸愁倾覆,轻舟故溯洄。鸱夷②有遗恨,终古使人哀。 【注】①做此诗前一年,作者于江西分守湖西道时,被裁决归里。②鸱夷:皮袋。相传,吴国大夫伍子胥因谏吴王夫 差要防备越国而被赐死,其尸体被装进皮袋投入钱塘江,遂化为潮神,立于潮头。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诗人起笔描写雨中的大海,“开”字写出海景由隐到显的的变化过程,写出了壮阔的远景。 B. 颈联出句写岸上的观潮者担心江岸会塌裂,对句则写弄潮儿驾船溯潮而上,无所畏惧。 C. 尾联由观潮而思及伍子胥的“遗恨”,为伍子胥的冤死而鸣不平,用典中寄寓着对世事的感慨。 D. 诗的前三联写观潮所见所闻,尾联发诗人观潮之慨。全诗景色壮阔,气势磅礴,情怀豪迈。 15. 诗的颔联描写了怎样的画面?是用哪些手法来写的?试作简要赏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 )《逍遥游》中用 , 两句写宋荣子能认清自我,不理会世人评价。 (2)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表达自己过去的错误选择虽不可挽回,但未来还可补救的句子是“ , ”。 (3 )《滕王阁序》中历来被视为千古绝唱的两句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 清代以来,盆景文化已渗入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山石还是植物盆景已不再是宫廷或文人雅士的独享,而成为家家户 户陈设中必不可少之物。盆景集自然与园林之妙,与庭院民宅相衬,装饰居室。清代的园艺和盆栽著述丰富,大量汇编和 辑录前人成果。盆景的普及,使得这一_____________融入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是年节物件中的表现对象,也用于佛前供 养,民间皮影戏中的道具.还是摄影术刚刚传入中国后,拍照中常用的背景……这些充满浓郁生活气息的盆景生动地 _________________了当时的民俗风情及市井生活,反映出人们_________________的娱乐消闲和对平安祥和的向往。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 ) “虽由人做,宛自天开”是其在美学上的终极目标。盆景文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 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成为当代体验园林文化,打造诗意栖居环境的重要抓手。今天我们透 过“盆景”这一小小的隔窗,可赞园林文化的发展及精神内涵甚至是中国盆景文化,亦可深思古人非凡的创造力和丰 富的想象力。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 题材 展现 丰富多彩 生发 B. 体裁 再现 丰富多彩 深埋 C. 题材 再现 琳琅满目 生发 D. 体裁 展现 琳琅满目 深埋 18. 下列填人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 微观的园林呈现为盆景.园林是自然山水的浓缩。 B. 盆景是微观的园林,园林是自然山水的浓缩。 C. 园林浓缩成自然山水.微观的园林呈现为盆景。 D. 盆景被浓缩成微观的园林,园林是自然山水的浓缩。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 可赞中国盆景文化甚至是园林文化的发展及精神内涵,亦可深思古人非凡的创造 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B. 可深思中国盆景文化甚至是园林文化的发展及精神内涵,亦可赞古人非凡的创造 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C. 可赞古人非凡的创造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亦可深思中国盆景文化甚至是园林文化 的发展及精神内涵。 D. 可赞古人非凡的创造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亦可深思园林文化的发展及精沖内涵甚 至是中国盆景文化。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每处不超过 12 个字。 (6 分) 中国人新石器时代就已经饮酒了,而茶的文字记录.至西汉末年才出现,但当时称作 “檟”,后来又叫作“茶”, 直到唐代才正式命名为“茶”。 ①,可见中国人饮茶也不会太早。但茶却后来居上,地位逐渐超越了酒。饮茶防癌、 醒脑,好处多多,不像吸烟有害健康 ,② 。何况茶的交际功能还便于酒,到中国人家做客,虽有女宾来访摆糖, 男宾来访敬烟之别,③ 。清茶待客,既礼貌周全,又全无媚态,彼此交往堪称“君子之交淡如水”。如果竟无茶 水招待,那么,不是主人不近人情,就是客人不受欢迎。 21. 从下列材料中选取必要的信息,整合成一个单句,为“疫苗”下定义。(不超过 60 个字) (5 分)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面对烈性传染病,人类一直显得非常孱弱,直到 200 余年前疫苗 诞生,人类才有了对付传 染病的利器。人们提取病原微生物,进行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使其不具有伤害力,但仍保留着病原 微生物刺激动物体免疫系统的特性。 这样改造后的病原微生物就成为一种自动免疫制剂,即疫苗。动物体接种这种免 疫制剂后,免疫系统便被激发产生一定的保护物质,如免疫激素、活性生理物质、特殊抗体等,来阻止病原细菌、病 毒的伤害,从而实现对传染病的预防。 四、写作(60 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政府反复强调的关于人类社会的新理念。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国 际社会曰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面对世界复杂形势和全球性问题,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 善其身。 2020 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前所未有地凸显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 疫情在中国爆发时,许 多国家向中国伸出了援手:捐助物资、发表声明道义支持、网友发帖 鼓劲打气。在中国疫情基本控制后,中国投桃报 李,向多个国家捐赠物资、派遣专家、分享 数据、交流经验。同时,中国成为全世界医护物资供应的大后方,向 190 多个国家出口大 批量抗疫物资。团结抗疫成为国际社会的主流呼声。 本校拟举行“模拟联合国——全球抗疫”专题活动,请你扮演中国外交官,写一份发言稿,在“联合国”向广大“外 国代表”阐述中国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语文试题 第 9页(共 10页) 语文试题 第 10页(共 10页)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一、 现代文阅读 1.答案:B。“出自大荒山无稽崖下”并非作者的观点,而是曹雪芹的观点,原文第二段的表述可以证明“故事虽然 说来荒唐无稽,但是任何神话都有其尘根俗缘.曹雪芹编造的这个神话故事,毫无疑问也是有其现实的基础的”.故 选 B. 2.答案:C。“曹雪芹为清室开创基业,屡立卓越功勋”不符合原文意思,原文第四段表述为“曹雪芹先人早在明万 历年间迁居沈阳附近,加入旗军正白旗.他们为清室开创基业,屡立卓越功勋”.故选 C. 3.答案:B。作者援引脂砚斋评说红楼梦的话,是证明“大荒山,无稽崖”是“无可稽考”之处;引用《山海经》中 的句子,是为了证明“大荒山”就是我国东北的长白山.故选 B. (二) 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 4. B (赵九章建议研究人造卫星时,还没有“东方红一号”这个名称) 5. C(“都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于文无据,材料三只说“天问一号”“厚植于中华民族 传统文化' 6. ①文化传统上,对宇宙自然的探索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并被一代代继承、发扬。② 群众基础上,我国首次火 星探测任务名称和图形标识征集活动得到广泛支持,彰显了中国人民迈向更远深空的决心和热情。③政策规划上,有 党和国家的科学规划,特别是一代代领导人一以贯之的坚定支持。④科技人才上,50 多年航天历程中,我国培养了一 代代胸怀建设航天强国梦想的航天科技人才。⑤工程技术上,从第一颗人造卫星进入太空以来,我国的空间技术在许 多重要领域达到世界水平,具备进行深空探索的坚实技术基础。(每点 2 分,任答三点即可)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7. D “冷峻”表达不当。小说的描写充满了对生命的悲悯,饱含人文主义的温情) 8. (1)夫妻之间相濡以沫的柔情。秦山身患重病不愿就医是想把钱留下来给妻子和女儿过日子,并给妻子买来珍贵的旗 袍。李爱杰用全部的爱来细心照料丈夫,死后用丈夫最爱的土豆去盖坟。 (2)病人家属之间同病相怜的温情。同为病人家属,王秋萍给李爱杰宽慰、陪伴;李爱杰临走时将裤子送给秋萍, 秋萍哭湿这条裤子,足见彼此间弥足珍贵的情谊。 (3)礼镇村民之间朴实感人的互助暖情。礼镇的人帮助李爱杰料理秦山后事;盖坟的时候年轻力壮的人一齐动手帮 助检装土豆。(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9. (1)土豆村托了秦山的人物形象。秦山用最后的生命最后一次收土豆,表现了他的勤劳、质朴、温润,以及他对土地、 家庭的挚爱和眷恋。 10.B[解析]第一处, 如果在“出手”后断开,则皇帝要求的是公卿出手,出手做什么?语意不明。其实,“手诏"是一 个词,指皇帝亲笔写的命令,中间不能断开、由此可排除 A、D 两项。第七处,如果在“北"后面断开,则“道艰食” 只能理解为在道路上缺少粮食,与前后文义不协:其实“商胡”是地方,黄河决口处,“北道"指北方,断开处应在“胡” 与“北”之间,由此排除 C、D 两项。 11.C [解析]永兴军,北宋行政区划名。 12.B [解析]错在“他带领百姓"。从原文看、他只是做了请示。 13. (1)希望陛下深深地责备自己,允许招纳忠诚正直敢于进谏的人,或许吉照到来了。[“咎责”“延”“庶几”各 1 分。 句意 2 分。] (2)近来多出现卑微的官职请求丰厚赏赐的情况,皇帝赐予没有限度,如果全都按旧规办事,那么财力就能宽裕。[“比 日”“无艺”“率”各 1 分,句意 2 分。] 14. 【答案】D.诗表达了作者对伍子胥深深的同情、惋惜与慨叹,感情便由豪迈而陷入悲慨,诗意也变得沉郁深刻. 【解 析】在诗的尾联,诗人联想到伍子胥“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人生遭际, 15.【参考答案】①潮声巨大,像千匹骏马疾驰而过;气势千钧,像卷裹着万山一起压来。(3 分) ②前句摹声,后句绘形,诗人用视听结合的手法再现潮来的气势和观潮者的真切感受,可谓排山倒海,动魄惊心。(3 分)(答比喻手法,赏析得当记 2 分。) 16. (1)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2)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三、 语言文字应用(20 分) 17. A(题材,指文章、艺术作品的材料内容。体裁,指一切艺术作品的种类和样式,偏形式。从下文“佛前供养”“皮 影戏道具”等的具体内容方面的展示可知用“题材”更合适。 再现,过去的事情再次出现。展现,明显地表现出 来。此空上下文谈的是盆景在当时 的环境下起到的作用,而不是“过去的事情再次出现”。所以不能用“再现”。 丰富多 彩,内容丰富,花色繁多。琳琅满目,比喻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此处语境更偏重于 “多种多样”,用 “丰富多彩”更合适。生发,生长并发展。深埋一词若不看下文还可以 搭配,但下文偏重于说它成长起来后的作 用,所以“生发”更合适) 18. B(A 项从并列句子句式尽量一致的原则来说不够整齐一致,另外句间关系缺乏关联。C 项“园林浓缩成自然山水” 一句在内容表述方面不合逻辑,句式也不协调。D 项前句 被动,后句判断句,句式不够协调,第一句表意上不合 文章内容) 19. C(从上文来看主要谈的是中国古代盆景文化,所以“可赞古人非凡的创造力和丰富的 想象力”一句是由上文自然 得出的结论,而“亦可深思园林文化的发展及精神内涵甚至 是中国盆景文化”一句则由古而今,谈到了日后的发 展方面的思考。A 项中“可赞”和 “精神内涵”的搭配不合理,“深思”支配“想象力”“创造力”显得缺乏内 容上的合理性。 B 项与 C 项在语序上有不同,与上下文内容搭配不够妥当。D 项“中国盆景文化”归 属于“中国 园林文化”,由“甚至是”可知前后应该是递进关系,故顺序有误。 20. ①茶正式得名如此之晚 ②不像酒多喝乱人心智 ③但泡茶都必不可少(每空 2 分,意思对即可。 21. 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制成的,可以刺激动 物免疫系统产生保护物质 来预防传染病的自动免疫制剂。(单句定义形式 2 分,“来 源”1 分,“方法”1 分,“机理”1 分) 四、写作(60 分) 22. 参照高考评分标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