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2018-2019学年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说明: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6小题,共2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3分)‎ 湖 殇 ‎ 熊久红 ‎①当一双脚站在干涸的湖底的时候,其实,那种心痛的感觉,就像是自己踩在了自己的骨头上。‎ ‎②我说的是,在西部腹地,看着被戈壁荒漠一寸寸吞噬掉的艾比湖;我说的是,面对一片白色的盐碱,以及狂风掠过时卷起的漫漫沙尘。‎ ‎③对湖而言,它首先带给我们的,应该是那粼粼的波光,是鸥鸟的翔鸣,是蓝天白云的倒映,是渔歌唱晚的恬静,这些特征是湖带给我们的生活体验,也是湖应有的生命品质。而我脚下的艾比湖,正在丧失这些青春,就像一个散失了光鲜的干瘪水果,躺成一汪奄奄一息的物证,那些越来越多从湖底裸露出来的丑陋的盐碱污泥,总是让我联想到一具行将风干的木乃伊,一个湖的木乃伊。‎ ‎④青年时期的艾比湖有着1200平方公里的水面;有着几万乃至十几万只野鸭水鸟嬉戏的场面;有着浩浩荡荡芦苇环卫的辽阔水域;有着长河落日大漠孤烟的宁静旷远。这些深深的怀念,使得我对眼前的景象,有着撕心裂肺的悲怆。‎ ‎⑤在蛮荒的疆域里安插一个湖,应该是上帝对自己分配不公的一种补偿,她带给我们的是对绝望灵魂的抚慰,是对生存状态的重估,是能枕着入眠的一个梦境。而这个梦,曾经真真实实地存在过,在记忆的回望里,碧波荡漾。‎ ‎⑥那是八十年代中期,一直对巴金的《海上日出》心存缱绻,期待感受红日出海的璀璨景象。新疆离海太远,便只好以湖的水域,模仿海的苍茫了。从首府放暑假回来,邀几位同学,骑车六十多里,去艾比湖看日出,以弥补对海的贫瘠和渴望。‎ ‎⑦‎ 由于道路的崎岖,到湖边时,太阳早已三尺竿头了。虽没赶上看日出,却被眼前一望无际、绵延至深的芦苇荡所震撼,清风拂过,波涛汹涌。一如百万雄兵拥围着这一城的浩淼,湖的浅滩上,密密麻麻布满了野鸭、灰鸭、斑头雁,随便朝水中甩一片卵石,都会惊飞几十只水鸟,空中盘旋两圈,又栖落水中。湖面很宽,即使极目远眺,也看不见对岸的轮廓。水边是一排沙滩,赤脚从上面走过,可以感受到温热潮润的细沙与脚趾间密切接触的惬意。几行浅浅的脚印,一段浪漫的行程。‎ ‎⑧二十多年的时间,都无法淡化湖在往事里的色彩,这幅精美的画面早已长在岁月深处,每一次温故,都在重新涂一遍色彩,所以,停靠在回忆中的湖,其实,一直都很鲜艳,多少次在梦里,潮涨潮落,清波涟涟。‎ ‎⑨但眼前的残败,总让人恍若隔世,觉得这个每年被大风从湖底卷起无数沙尘和盐尘的,这个每年以几平方公里的速度一点点消失的,这个在干涸湖底随处可见禽鸟尸骨和枯苇干枝的,不是记忆里的那个湖啊!它与往日被我们时常念想的碧水清波毫无瓜葛。‎ ‎⑩多么希望艾比湖的枯萎是一次误诊!‎ ‎⑪但更多时候,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串的数字。近50年,我国失去的湖泊有243个,其中,新疆的数量最多,达62个。罗布泊消失于1972年,台特玛湖消失于1974年,玛纳斯湖消失于1974年,艾丁湖消失于1987年。这听上去多少有些像宣读阵亡名单,但它们确实是从我们眼中一个一个消失的。‎ ‎⑫那些缭绕碧波的绿茵,那些水中游戏的鱼鸟,那些湖面泛舟的渔人,那些环湖晚炊的村庄,都随着湖的消失而泯灭了。‎ ‎⑬通过同伴的结局,艾比湖一定看到了自己悲情的归宿,所以,湖才有了泪的咸涩。如果能发出呐喊,我想,湖是一定要向上天控诉的,控诉那贪婪者、破坏者、无知者、傲慢者,控诉他们以自己的短视,替子孙们挖掘着墓穴。‎ 时常看到一些赞美艾比湖的文章,对它仅剩的三分之一的水域,进行热情歌颂,听上去就像是对着一个病入膏肓的人,赞美她美丽的服饰和迷人的发髻,不知道在鱼缸里长大的鱼,会不会朗诵有关海的诗句。‎ ‎⑮我在为一个湖悲哀的时侯,突然想起了那些鸟,那些以湖为生的水禽,它们的翅膀,如何才能越过灾难,飞抵梦想的天堂。‎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①段用“自己踩在了自己的骨头上”来比喻“站在干涸的湖底”,表现出痛感的切身、剧烈;用“骨头”突出湖的干涸;骨头是身体的一部分,隐含湖与人不可分割的意思。这一比喻贴切形象,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B.作者描绘了八十年代中期游湖所见景色,用意是以记忆中艾比湖难以忘怀的美丽来反衬现实中艾比湖的残败,表达痛惜之情。‎ C.第⑩段“多么希望艾比湖的枯萎是一次误诊!”这句话使用了类比来说明艾比湖的干涸。‎ D.本文是抒情散文,第⑪‎ 段却用了若干数据和年份具体确切地表现出湖泊消失数量之多、速度之快、地域之集中,这样写能给读者触目惊心的感觉。‎ ‎2.结合全文,分析标题“湖殇”的含义。(5分)‎ ‎3.以第⑫~⑮段为例,评析本文语言运用上的特点。(5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3分)‎ 讲述独一无二的童年故事 ‎1954年1月9日,曹文轩出生于江苏盐城县秦南镇龙港村。龙港村是水乡,周遭沟河纵横,房前房后多是水。生活在水乡的曹文轩自小看到的尽是弯弯曲曲的小河,听到的尽是赶船人“吱吱呀呀”的摇橹声、渔人“噼噼啪啪”赶鹰入水声和老式水车“泼刺泼刺”的转动声,嗅到的尽是水中植物交织混杂的味道,于是只要一提笔,都要写到水——水的湿润、水的柔和、水的灵性。这让他的文字独具诗情画意的美感。‎ 龙港村属乡野,民风淳朴,人心向善,曹文轩从小就沐浴在爱如暖阳般的氛围里。他的父亲,从不棍棒相向,只用最朴实的话语循循善诱。有一次,他跑到离家八里的邻村看电影,回来时已是深夜,饿得难受,可又懒得动弹。父亲就说:“如果想吃,就生火去做,哪怕柴草在三里外堆着,也应去抱回来。”他回忆说,父亲的那几句话奠定了他一生积极的生活态度。他的祖母,耳聋眼花,但每次曹文轩外出,她都会拄着拐杖晃悠到村口大路边,逢人就问,直到曹文轩回来为止。他的母亲,总是默默地先尽孩子们享用食物,剩下的随便吃一点完事。乡邻们虽然贫困,却愿意尽力接济旁人。一次,他饿得心慌,趴在大门口一动不动,左邻右舍的大伯大娘就回家翻箱倒柜,或找出几粒花生,或找出一块红薯,或找出一把苞谷,先让他垫垫肚子。这让他热泪盈眶:“正是这些家乡的人,让我觉得世界是善的,他们心灵里的真善美构成了我创作的基本基调。”‎ 在中国儿童文学领域,曹文轩是唯一坚持以个人童年生活经验为写作资源的作家,这正是他的作品呈现出独一无二的地域美感的根本原因。从起初的《没有角的牛》《古老的围墙》,到接下来的《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根鸟》,直到《细米》《青铜葵花》,一个接一个美好而温暖的的故事直指心底深处,令人掩卷深思,感慨颇多。‎ 与其他儿童文学作家不同,他的大部分作品,不但受到孩子的追捧,也适合大人尤其是父母来阅读——就像一位北京的家长说的那样:曹老师的小说,字里行间多有培养和引导孩子健康成长和生活的细腻讲述,堪称为天下父母写就的育儿心经……出版于1997年的长篇小说《草房子》,因曲折而智慧地讲述了五个孩子——‎ 桑桑、秃鹤、杜小康、细马、纸月和老师蒋一轮与白雀的纠缠关系,以及孩子们痛苦成长历程,大受好评。而其中的悲悯情怀,则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趋疏远、情感愈发淡漠的现实生活中,显得弥足珍贵和感人。它成为真正“既能让孩子接受人生启蒙教育,也能让大人体味生活中的温馨和诗意”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 这之后,就像《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揭示了“财富不在远方,就在我们自己脚下”的道理一样,曹文轩用一系列弥漫着人生哲理和生活韵味的唯美成长小说——《红瓦》《根鸟》《细米》《青铜葵花》《火印》等,告诉天下父母:孩子成长不在别处,就在每天的阅读和每刻的经历之中。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引导孩子寻找个人的生活目标,探寻个人的兴趣爱好,实现个人的价值,因为这与孩子未来的幸福息息相关。‎ 有人批评曹文轩写的这种沉重、忧郁的小说误导了家长并对孩子们的成长有不利影响。曹文轩多次在公开场合予以反驳:快乐并不是一个人的最佳品质,相反,一味的快乐会使一个人滑向轻浮和轻飘,失去应有的庄严与深刻。儿童文学是让儿童产生快感的文学,而不只是让儿童产生快乐的文学。不能把快感与快乐混为一谈,因为悲剧也能使人产生快感。‎ 时间是检验对错的最好工具。而时间已经证明了他的观点。‎ ‎【摘编自曹涵《曹文轩:讲述独一无二的童年故事》】‎ ‎【相关链接】‎ ‎①“国际安徒生奖”设立于1 95 6年,由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赞助,以童话大师安徒生的名字命名,是国际儿童文学领域的最高奖项,素有儿童文学界的“诺贝尔文学奖”美誉。2016年8月20日,曹文轩摘得此项桂冠,成为第一个获得此殊荣的中国作家。‎ ‎②“国际安徒生奖”评委会给曹文轩的颁奖词写道:“曹文轩的作品读起来很美,书写了关于悲伤和苦痛的童年生活,树立了孩子们面对艰难生活挑战的榜样,能够赢得广泛的儿童读者的喜爱。”‎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曹文轩一提起笔就会写到水,是因为他生活的龙港村是一个水乡,周遭多是弯弯曲曲的小河,房前屋后多是水。‎ B.曹文轩有一次饿得快死,是左邻右舍的叔叔婶婶们拿出的几粒花生米,一块薯,一把苞谷救活了他。‎ C.有家长赞誉曹文轩的小说是“育儿心经”,这是因为他的小说“既能让孩子接受人生启蒙教育,也能让大人体味生活中的温馨和诗意”。‎ D.长篇小说《草房子》是曹文轩的代表作,其中的故事讲述得曲折而智慧,其中的悲悯情怀在现实生活中显得弥足珍贵和感动人心。‎ ‎5.曹文轩小说独一无二的文学美感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5分)‎ ‎6. 曹文轩的儿童文学观是什么?这种儿童文学观在他的作品中有哪些具体体现?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5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46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6小题,共27分)‎ 阅读《琅嬛福地记》,并结合《游褒禅山记》和《赤壁赋》,完成7-12题。‎ 琅嬛福地记 ‎(明)张岱 晋太康中,张茂先①为建安从事,游于洞山。缘溪深入,有老人枕书石上卧,茂先坐与论说。视其所枕书,皆蝌蚪文,莫能辨,茂先异之。老人问茂先曰:“君读书几何?”茂先曰华之未读者二十年内书若二十年外书则华固已读尽之矣。老人微笑,把茂先臂走石壁下,忽有门入,途径甚宽,至一精舍,藏书万卷。问老人曰:“何书?”曰:“世史也。”又至一室,藏书愈富。又问“何书?”老人曰:“万国志也。”后至一密室,扃钥甚固,有二黑犬守之,上有暑篆,曰“琅嬛福地”。问老人曰:“何地?”曰:“此玉京、全真、七瑛、丹书、秘籍。”指二犬曰:“此痴龙也,守此二千年矣。”开门肃茂先入,见所藏书,皆秦汉以前及海外诸国事,多所未闻。如《三坟》《九丘》《连山》《归藏》《桍杌》《春秋》诸书,亦皆在焉。茂先爽然自失。老人乃出酒果饷之,鲜洁非人世所有。茂先为停信宿而出,谓老人曰:“异日裹粮再访,纵观群书。”老人笑不答,送茂先出。甫出,门石忽然自闭。茂先回视之,但见杂草藤萝,绕石而生,石上苔藓亦合,初无缝隙。茂先痴然伫视,望石再拜而去。‎ 嬴氏焚书史,咸阳火正炽。此中有全书,并不遗只字。上溯书契前,结绳亦有记。鹞前视伏羲,已是其叔李。海外多名郭,九州一黑痣。读书三十乘,千万中一二。方知余见小,春秋问蛄蟪。石彭与凫毛,所见同儿稚。欲入问老人,路迷不得至。回首绝壁间,荒蔓惟薜荔。懊恨一出门,可望不可企。坐卧十年许,此中或开市。‎ ‎【注】①张茂先:名华,字茂先。西晋文学家。‎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门肃茂先入    肃:恭敬地(请别人)‎ B.方知余见小     余:剩余 C.异日裹粮再访    裹粮:携带粮食 D.读书三十乘     乘:车 ‎8.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活用不同类的一项(3分)‎ 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B.茂先异之 C.一觞一咏        D.渔樵于江渚之上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茂先曰/华之未读者/二十年内书/若二十年外书/则华固已读尽之矣 B. 茂先曰/华之未读者二/十年内书若/二十年外书/则华固已读尽之矣 C. 茂先曰/华之未读者二/十年内书/若二十年外书/则华固已读尽之矣 D. 茂先曰/华之未读者/二十年内书若/二十年外书则华固/已读尽之矣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康(280年4月-289年):是晋武帝司马炎(西晋皇帝)的第三个年号,共使用10年。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亦可以作为表示年份)。历代帝王遇到“天降祥瑞”或内讧外忧等大事、要事,一般都要更改年号。‎ B.从事本指办事,处理事务。引申为办事,处理事务的人,即帮助主要官员管理文书、处理事务的下属官吏。‎ C.海外,四海之外,泛指边远之地。今特指国外。宋曾巩《送江任序》中“或燕、荆、越、蜀,海外万里之人,用于中州,以至四遐之乡相易而往,”与文中的海外意义相同。‎ D.嬴氏焚书史,指焚书坑儒的史实。“焚书坑儒”一词出自《史记》。《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了秦始皇长子扶苏灭先代典籍,焚书坑儒一事。‎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张茂先的自矜面前,老人“微笑”;当张茂先提出“裹粮再访”的请求时,老人又笑而不答。两“笑”之下,老人宽容、神秘的形象呼之欲出。‎ B.本文借一个充满神异色彩的故事,揭示了山外有山、不可妄自尊大的道理;《桃花源记》则借虚构桃源仙境寄托社会理想:两文有异曲同工之妙。‎ C.本文叙事简练,描写细腻,结尾议及“嬴氏焚书史”,旨在批评嬴氏焚书坑儒,导致典籍损毁的行为,体现了“记”叙议结合的特征。‎ D.张岱行文善于渲染,笔墨传神:说老人,则有“枕书石上卧”;写福地,则有痴龙“守此二千年矣”。结尾用韵文的形式点明主旨,发人深思。‎ ‎12.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茂先爽然自失。老人乃出酒果饷之,鲜洁非人世所有。(4分)(《琅嬛福地记》)‎ ‎(2)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不在也。 ‎ ‎(4分)(《游褒禅山记》)‎ ‎(3)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4分)(《赤壁赋》)‎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3-14题。‎ 春 风 王安石 一马春风北首①燕②,却疑身得旧山川。‎ 阳浮树外沧江水,尘涨原头野火烟。‎ 日借嫩黄初着柳,雨催新绿稍归田。‎ 回头不见辛夷③发,始觉看花是去年。‎ ‎【注】①北首:向北。②燕:今北京市,时为辽国都城。③辛夷:香木名,开白花者名玉兰,又称望春、迎春。‎ ‎1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写身在北首之燕地,春天与旧日国中无异,但心中的熟悉感和温暖感却不同于以前。‎ B.颔联着一“浮”字,写出了树木、阳光的融合,赋予动态景象以静态美感。‎ C.全诗描写了北国风光和作者感触,写景细腻感情真挚,字字句句洋溢着对祖国的热爱。 ‎ D.作者为“唐宋八大家”之一,风格含蓄凝练,本诗经作者精心锤炼,构思新奇,感情深沉。‎ ‎14.请结合全诗,对尾联进行赏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0分)‎ ‎1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共10分,每空1分)‎ ‎(1)屈原在《离骚》中形象地揭露当时嫉贤妒能的社会风气,自己因为德行美好而遭到小人诽谤的句子是“ , ”。‎ ‎(2)漫步经典,我们可以感受古人的襟抱与情怀:《短歌行》“ ,‎ ‎ ”,那是曹操延揽人才、渴望一统的豪情壮志。‎ ‎(3)《诗经·卫风·氓》与“青梅竹马”意境相仿的一句是“ ,‎ ‎ ”。‎ ‎(4)《归园田居》中表现诗人人在官场心在家乡的诗句是“ ,‎ ‎ ”。‎ ‎(5)《游褒禅山记》中表现尽自己最大努力而未实现目标,但心中无悔的句子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 (19分)‎ ‎16.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瞭望(liào) 颤动(zhàn)  乘凉(chéng)   砥砺德行(dǐ) ‎ B.混沌(dùn)  袅娜(nuó)  猗郁(qī)   蓊蓊郁郁(wěng)‎ C.点缀(zhuì) 倩影(qiàn) 皱缬(xié)    梵婀玲(fán)‎ D.蕈菌(xùn)  肄业(yì)  廿四桥(niàn) 道义相勖(xù)‎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专家们普遍认为,不能简单地把住房问题全部推向市场,对于中低收入者来说,保障他们的居住要求,政府有着责无旁贷的责任。‎ ‎②今年,公司加大公益广告创新力度,制作出一批画面清晰、意味深长的精品,有效发挥了公益广告引领社会风尚的积极作用。‎ ‎③世界各国正大力研制实用的智能机器人,技术不断升级,创新产品层出不穷,未来有望在多领域、多行业发挥更大的作用。‎ ‎④因为我们的许多白人兄弟已经认识到,他们的命运与我们的命运是紧密相连的,……他们的自由与我们的自由是休戚相关的。‎ ‎⑤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给古丝绸之路的沿线城市带来了活力,很多城市对未来踌躇满志,跃跃欲试。‎ ‎⑥目前,快递业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行业,快递服务虽不能说万无一失,但的确 为百姓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A. ①③⑥ B. ①④⑥ C. ②③⑤ D. ②④⑥‎ ‎1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英国著名物理学家霍金通过自己杰出的大脑,倾尽毕生精力,以整个宇宙为研究对象,试图解开关于时空和存在的本质的问题。‎ B.传统文化中的餐桌礼仪是很受重视的。老人常说,看一个人的吃相,往往会暴露他的性格特点和教养情况。‎ C.运用互联网思维有助于优化治理,比如“最多跑一次”改革,办事程序能删繁就简的原因,仰赖的就是政务数据的互联互通和办事流程的全面再造。‎ D.《朗读者》开播后,许多光电名嘴、企业职工、机关干部、退休教师、留学生吟诵社等朗诵爱好者,纷纷加入文化经典朗诵的行列。‎ ‎19. 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3分)‎ A. 时值张老师的令郎结婚之际,我们办公室全体人员集体制作了一段视频,向他全家表达了诚挚的祝福。‎ B. 刚刚接到出版社寄来的论著样书,我匆匆打开,看到扉页上印着几位编者的姓名,我的名字也忝列其中。‎ C. 淮海路上一家手机经销店正在搞让利促销,我过去垂询了一下几款名牌智能手机的价格,发现并没有便宜多少。‎ D. 李教授出院了,小王在电话里对他说:“欣闻您康复出院,特表示衷心祝贺,不知您何时来上班?”‎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 ‎  读书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记住书中的内容吗?答案是否定的。 ① 。记忆型阅读是我们缺乏想象力的根源之一,因为它容易导致盲从书本知识,从而失去质疑精神。批判型阅读是一种创造性阅读,它不追求 ② ,而主张激发想象力和灵感,带着自己的思考,让自己变得更有思想。能通过阅读提出有价值的质疑, ③ ,通过分析根源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这在泛阅读日益普遍的时候更显得难能可贵。 ‎ 四、写作(60分)‎ ‎21. 阅读下面材料,以“我生活在 之中”为题,写一篇文章。‎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了忧虑。‎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自卑。‎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 ‎ 要求:①从材料中选择一个加黑的词语或另外选择一个词语补全题目,写一篇写人记事的散文;②不少于800字。文体要明确,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兰州一中2018-2019-1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试题 语文答案 ‎1.C(比拟)‎ ‎2.题目中的“湖”不仅指艾比湖,还指向众多境遇相似的湖(2分);“殇”为非正常死亡,隐含了作者悲伤、担忧、谴责等复杂情感。(3分)‎ ‎3.【答案示例一】作品善用情绪色彩浓重的词语,如“泯灭”“呐喊”“挖掘着墓穴”“悲哀”等;多用整齐的句式,如第⑫段以四个字数一致的“那些……”描绘四幅图画,既有形象的美感,也有形式的美感;多处运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如比喻有“美丽的服饰和迷人的发髻”“鱼缸里的鱼”等,贴切而富有创造性。(3分)这些语言运用上的特点,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达到以情动人的效果。(2分)‎ ‎【答案示例二】作品多用情绪色彩浓重的词语,如“泯灭”“呐喊”“挖掘着墓穴”“悲哀”等;多用整齐的句式,如第⑫段以四个字数一致的“那些……”;多处运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如比喻有“美丽的服饰和迷人的发髻”“鱼缸里的鱼”等。以上这些与作者的强烈情感是一致的。(3分)但我认为写文章不应满足于个人情感的宣泄。本文在遣词造句中情感注入过多过浓,未加沉淀节制,给人泛滥甚至虚假的感觉,降低了作品的感染力。(2分)(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4.D(A项,表述的原因错误。B项,“饿得要死”与原文“饿得心慌”有出入。C项原文是“字里行间多有培养和引导孩子健康成长和生活的细腻讲述”。)‎ ‎5.①描写的是水乡的美景。水的湿润、水的柔和、水的灵性浸润着他的作品,让他的文字独具诗情画意的美感。②以个人童年生活经验为写作资源,讲述的是一群可亲可爱的人和美好而温暖的故事,家乡人心灵的真善美构成了作品的基本基调。(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5分。)‎ ‎6.儿童文学观:曹文轩认为儿童文学是让儿童产生快感的文学,而不只是让儿童产生快乐的文学。儿童文学也应该有庄严和深刻。具体体现:①他的小说多有培养和引导孩子健康成长和生活的描述,引导孩子寻找个人生活目标,探寻个人兴趣爱好,实现个人价值,弥漫着人生哲理和生活韵味。②作品书写了关于悲伤和苦痛的童年生活,树立了孩子们面对艰难生活挑战的榜样。(文学观2分;具体体现两点共3分,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3分,信息不足,适当扣分。)‎ ‎7.B(B项的“余”应译为“我”)‎ ‎8.B(B项的异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其他选项都为名词作动词)‎ ‎9.A ‎10.D(焚书坑儒的是秦始皇)‎ ‎11.C (C项错误在于,根据文本全文,文章之所以议及秦始皇焚书之事,是为了说明洞中所藏之书保存得完整,没有只字遗漏,并没有批评秦王的意思。)‎ ‎12.(1)张茂先感到茫然、失落。老人于是拿出酒菜果品给他吃,食物的鲜美洁净不是人间能拥有的。(爽然,饷,鲜洁各1分,整句1分)‎ ‎(2)古代的人对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的观察,往往有收获(心得),因为他们探求思考深入而且广泛。 (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这个状语后置,得,求思各1分,整句1分) ‎ ‎(3)何况我和你在江洲之上捕鱼打柴,与鱼虾结伴,和麋鹿做朋友,驾着一只苇叶般的小船,举起匏樽互相劝饮。(渔樵于江渚之上,侣,友各1分,整句1分)‎ ‎13.B(赋予静态景象以动态美感)‎ ‎14.尾联写回头却不见辛夷开放,才始觉看花是在去年,借此表达了国土被占的愤懑和收复国土的理想。(2分)诗人以不见迎春花作结,同开篇的疑身于“旧山川”相呼应,再次将心中的情绪抒发,饶有新意。(2分)尾联自然精巧,语言含蓄,平实的笔触中蕴含着深沉蕴藉的情思。(2分)‎ ‎15.(1)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2)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 ‎(3)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4)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5)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也 ‎16.D(A项chàn,B项yī,C项fàn)‎ ‎17.B (“政府有着责无旁贷的责任”累赘,可改为“政府责无旁贷”。意味深长:意味深长久远或意思含蓄深远,耐人寻味。层出不穷:接连不断的出现,没有穷尽。休戚相关: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联。与语境不符。踌躇满志:形容对自己的现状或取得的成就非常满意。万无一失:绝对不会出现差错。)‎ ‎18.A(B项,结构混乱,删去“看”。C项,……的原因,仰赖的就是……重复赘余。D项,不合逻辑,“留学生吟诵社”不是朗诵爱好者,在后面加“的社员”。 )‎ ‎19. B(A项,“令郎”用来表达对对方尊敬,不能用于第三方。C项,“垂询”,敬辞,不能用于自己。D项,应该用口语。)‎ ‎20. 【示例】①阅读有记忆型和批判型之分 ②简单的、机械的知识记忆 ③通过质疑找出问题的根源 ‎21. (60分)‎ ‎【参考译文】‎ 晋朝太康年,张华担任建安从事,在洞山游览。顺着小溪进入深山,有一个老人枕着书躺在石板上,张华同他谈论。张华看他头枕着的书,上面写的都是蝌蚪文,不能辨识,张华感到很诧异。老人问张华说:“您读了多少书?”张华说:“我没有读过的书都是近二十年内的新书,如果是二十年以前的书,我早就全部读完了。”老人微笑着,拉着张华的手臂走到石壁下,忽然出现一道门可以走进石壁,路径比较宽,到了一个精雅的屋舍,里边装了一万卷书。张华问老人说:“这是些什么书?”老人说:“这是世上的历史书。”又到了一个房间,里面收藏的书籍更加丰富。张华又问:“这里藏的什么书?”老人回答:“这是万国的历史书。”后又到了一个密封的房间,用坚固的锁锁着,有两只狗守在门前,门上印有大印,写着“琅嬛福地”四个字。张华问老人道:“这是什么地方?”老人说:“这里藏有玉京、全真、七瑛、丹书、秘籍。”老人指着两只狗说:“这就是痴龙,在这里守了两千年了。”老人开门躬身揖请张华进屋,张华看见这里收藏的书,全都是秦汉以前以及海外诸国的事,很多都闻所未闻。比如《三坟》《九丘》《连山》《归藏》《桍杌》《春秋》等书籍,也全都在这里。张华感到茫然失落。老人于是拿出酒菜果品给他吃,食物的鲜美洁净不是人间能拥有的。张华因此在这里停留了两三天才出来,对老人说:“以后我带着粮食再来拜访,观看全部书籍。”老人笑而不答,送张华出来。刚走出来,石门忽然自己关闭了。张华回头一看,只见杂草藤萝,缠绕着生长在石头上,石板上苔藓也是一整块,一点缝隙都没有。张华呆呆地注视着,朝着石板拜了两拜才离开。‎ 秦始皇烧掉了诸子百家的书籍,咸阳城中烈火正熊熊燃烧。这里却有保持完整的书籍,连一个字都没遗漏。上溯到书契之前,连结绳记事之时也有记载。(唐太宗)怀揣一只鹞子,连看伏羲都变成了叔李。海外有很多有名的城郭,它们多如牛毛就像九州里的一颗黑痣。读书即使读了三十车,也只能是千万分之一二。(经过此事)才知道我见识浅陋,就像夏生秋死(或“春生夏死”)的蝉不知道四季的转换。石彭和凫毛,它们所见的就如同小孩一样。想进去问问老人,可是却迷了路不能到达。回头看悬崖绝壁之间,只有疯长的藤蔓和薜荔。我懊悔遗憾,刚一出门就已经是可望而不可即了。我坐着躺在这里十多年,也许这中间会开门。‎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