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3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山东省临沭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 1 - 第一次质量调研考试 语文试题 (总分 150 分 时间 150 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小题共 5 小题 ,共 19 分)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 1-5 题。 材料一: 当今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通过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以活化的新形 式发扬其深厚内涵,涵养中国精神,滋润现代人生。不论是为当代中国人更好理解传 承民族文化,还是为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树立国家文化形象,都需要我们发挥宏大传 统优势,开掘文化资源蕴藏的巨大价值,创造具有国际影响的文化体验。 数字技术为更好再现文化遗产提供支撑。文化是一条流淌不息的河流,每个时代 都有特色文化形态,即便那恒定不变的价值,表现形式也不断嬗变。近年,集中展示 中国传统文化的博物馆利用数字技术改进展陈方式,优化“用户体验”,强化互动性 和参与感,满足观众感知与互动需求,加强对文化遗产的认知。数字敦煌、数字故宫 让我们以新鲜有趣的形式、真实可感的体验徜徉于历史文化场景,感受传统文化艺术 精髓及精神。故宫通过与动漫、影视、文学及社交平台全方位融合,设计开发产品和 数字内容,使传统文化魅力不断传播发酵,推出一批网红产品。数字技术让传统文化 以全新方式获得时空延伸,融入生活日常,提升生活品位。故宫以“跨界”之思和“网 红”之势,举办相关文化活动,获得年轻人追捧,实现了优秀传统文化对日常生活的 有效融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获得更好传播,还要把中国要素与时尚表达有机结合起来。 目前这类具有强势文化传播力的文化产品和品牌媒体较少,缺乏像《功夫熊猫》《花 木兰》这样叫好又叫座的品牌产品。有待更新思维模式,重视多元文化背景,找到贴 切的表达方法,呈现出既具中国文化深远意味又贴近海外受众审美习惯和对中国元素 期待的文化产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国门,在交流互鉴中绽放独特魅力,在多元文化 合作与竞争中实现共存共荣,促进人类文明共同进步。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条件借助数字技术提升内容传播的效度、 强度和广度。作为一种战略性资产,传统文化资源如何“活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 创新性发展,是时代对文化工作者提出的重要课题,还需要我们在国际国内视野中, 顺应时代新要求和新趋势,不断实现内涵挖掘与表达创新双向突破,创造具有强大影 响力和广泛传播力的中国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 (摘自高宏存《以数字技术创新传播优秀传统文 化》) 材料二: 对于任何一种文化传统来说,如何协调守成、创新与外来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始 终是一个关键问题。晚清至 20 世纪,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大规模接触伴随着侵略、 殖民与冷战,增加了问题的复杂程度。多数人认为,五四新文学运动是文学史上的一 - 2 - 个成功范例。之所以认定这是一次成功的文学转换,首要的标志是:相对于中国古典 文学,汉语白话文学更适合表现今天的中国经验。这丝毫不存在贬低中国古典文学的 意思。中国古代批评家曾指出:“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每一个时代都有 自己的文学及其评价依据。任何一个时期的文学都将受到文学传统与现实世界纵横坐 标构成的不同压力。强调来自纵轴的文学传统,还是追求更大限度地再现当代的现实 世界?现实主义的宗旨显然是后者。这时,所谓的创新可以表述为,一种再现当代现 实的企图改变了文学传统的发展方向。 这就划出了一个区分的标准:如何辨别鲁迅式的“盗火者”与“言必称希腊”的 崇洋分子?尽管二者都对西方文化表示出浓厚的兴趣,但“盗火者”的主旨是探索民 族的独特道路,力图“师夷长技以制夷”;而崇洋分子热衷于将民族历史纳入一个普 遍的模式,使之成为西方文化逻辑的具体例证。 如果说,五四时期的“盗火者”曾经将西方文化视为现代性的启蒙,那么,现今 的历史语境中,中国文化业已成为更重要的思想资源。中国文化浩如烟海,门类繁杂, 一批饱学之士始终专心致志地从事清理和阐释工作。如马克思所言:“哲学家们只是 用不同的方法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只有意识到现今中国文化对于“改 变世界”的历史使命,才能更深刻地理解这批饱学之士的学术贡献。也因为意识到这 种使命,人们才不会满足于某些徒具形式的表面文章,诸如三叩九拜之类。中国文化 的真正活力不是刻意维护某种古老的礼仪,而是进入当今社会,力争发现问题并且解 决问题。工业社会贯穿生活时,农耕社会的古典诗学(“意境”“情景交融”“天人 合一”等)保存了哪些不可或缺的文化基因?启蒙、革命、利益、市场以及围绕这些 产生的社会关系瓦解了古代的乡绅之治后,儒家的“修身”与西方文化的宗教具有哪 些不同的社会功能?“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蕴含着哪些重大的启示?这些问题的提 出与展开,已经显现出中国文化对话历史、对话现实的思想含量与独特价值。 (摘编自南帆《中国文化的活力》,有删 改) 材料三: 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 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 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 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 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 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 确精神指引。要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 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我们不仅要让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国”, 还要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 让世界知道“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 (摘自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 讲话》) - 3 - 1.下列对材料一的内容理解,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发挥宏大传统优势,开掘文化资源的价值,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传承民族 文化,进而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树立国家文化形象。 B. 数字技术使传统文化以全新的方式获得时空延伸,激活人们对传统文化价 值的认同,从而能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C.只要运用数字技术来传播传统文化,就能创造具有强大影响力和广泛传播 力的中国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 D.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要提升内容传播的效度、强度和广度,需 要有条件地借助数字技术。 2. 下列关于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述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材料一用数字敦煌、数字故宫等成功案例论证数字技术对文化遗产的支撑, 可见传统文化创新形式可借助数字技术。 B.材料一以动画电影《功夫熊猫》《花木兰》为例,论述了当前传统文化存在 的问题,指出应该把中国要素与时尚表达有机结合起来。 C.材料二围绕着中国文化,文章论及时间轴的古代与现代,空间轴的西方与 中国,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论证方法丰富。 D.材料二对比了鲁迅式“盗火者”与“言必称希腊”的崇洋者的异同,包含 对二者的褒贬评价,指出二者都具有很大的不足。 3.下列对上述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材料一认为每个时代都有它特色的文化形式,不变的是那些恒定不变的价 值,不断变化的只是文化的表现形式。 B. 材料二认为任何时期的文学所遭受的作为纵轴的文学传统与作为横轴的现 实世界所构成的压力都不尽相同。 C.材料三认为要推动中华文明创新性转化、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要多种文 明共同发展,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 D. 三则材料虽然论述角度不同,但都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要创新性发展,而且 还要立足于中华民族最本质的文化基因。 4.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分析两者在论证方法上有何不同。(4 分) 5.根据上述三则材料,谈谈新形势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该如何传播与创新发展。 (6 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小题共 4 小题,共 16 分)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 6-9 题。 大卫·科波菲尔(节选) 【英】狄更斯 到了晚上约定的时间,米考伯先生又来了。我洗了手和脸,以便向他的文雅表 示更多的敬意。接着我们便朝我们的家走去,我想,我现在得这样来称呼了。一路 - 4 - 上,米考伯先生把街名、拐角地方的房子形状等,直往我脑子里装,要我记住,为的 是第二天早上我可以轻易地找到回货行的路。 到达温泽里他的住宅后(我发现,这住宅像他一样破破烂烂,但也跟他一样一 切都尽可能装出体面的样子),他把我介绍给他的太太。米考伯太太是个面目消瘦、 憔悴的女人,一点儿也不年轻了。她正坐在小客厅里(楼上的房间里全都空空的,一 件家具也没有,成天拉上窗帘,挡住邻居的耳目),怀里抱着一个婴儿在喂奶。婴儿 是双胞胎里的一个。我可以在这儿提一下,在我跟米考伯家的整个交往中,我从来 不曾见到,这对双胞胎同时离开过米考伯太太。其中总有一个在吃奶。 他们家另外还有两个孩子:大约四岁的米考伯少爷和大约三岁的米考伯小姐。 在这一家人中,还有一个黑皮肤的年轻女人,这个有哼鼻子习惯的女人是这家的仆 人。不到半个小时,她就告诉我说,她是“一个孤儿”,来自附近的圣路加济贫院。 我的房间就在屋顶的后部,是个闷气的小阁楼,墙上全用模板刷了一种花形,就我 那年轻人的想象力来看,那就像是一个蓝色的松饼。房间里家具很少。 “我结婚以前,”米考伯太太带着双胞胎和其他人,领我上楼看房间,坐下来喘 口气说,“跟我爸爸妈妈住在一起,当时我从来没有想到,有一天我不得不招个房客 来住。不过,既然米考伯先生有困难,所有个人情感上的好恶,也就只好让步了。” 我回答说:“你说得对,太太。” “眼下米考伯先生的困难,几乎要把我们给压垮了,”米考伯太太说,“到底是 否能渡过这些难关,我不知道。当我跟爸爸妈妈一起过日子时我真的不懂,我现在 用的‘困难’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不过经验能让人懂得一切——正像爸爸时常 说的那样。” ………… “要是米考伯先生的债主们不肯给他宽限时间,”米考伯太太说,“那他们就 得自食其果了。这件事越快了结越好。石头是榨不出血来的。眼下米考伯先生根 本还不了债,更不要说要他出诉讼费了。” ………… 可怜的米考伯太太!她说她曾尽过最大的努力,我毫不怀疑,她的确如此,想过 一切办法。朝街的大门正中,全让一块大铜牌给挡住了,牌上刻有“米考伯太太青 年女子寄宿学舍”的字样,可是我从来没有发现有什么青年女子在这一带上学,没 有见到有什么青年女子来过这儿,或者打算来这儿,也没见过米考伯太太为接待什 么青年女子作过任何准备。我所看到和听到的上门来的人,只有债主。这班人没日 没夜地找上门来,其中有的人凶得不得了。有个满脸污垢的男人,我想他是个鞋匠, 经常在早上 7 点就挤进过道,朝楼上的米考伯先生大喊大叫:“喂,你给我下来!你 还没出门,这你知道。快还我们钱,听到没有?你别想躲着,这你知道,那太不要脸 了。要是我是你,我绝不会这样不要脸面。快还我们钱,听到没有?你反正得还我 们钱,你听到了没有?喂,你给我下来!”他这样骂了一通后,仍旧得不到回答,火气 就更大了,于是就骂出“骗子”“强盗”这些字眼来。连这些字眼也不起作用时,有 时他就跑到街对面,对着三楼的窗子大声叫骂,他知道米考伯先生住在哪一层。遇 - 5 - 到这种时候,米考伯先生真是又伤心,又羞愧,甚至悲惨得不能自制,用一把剃刀作 出抹脖子的动作来(这是有一次他太太大声尖叫起来我才知道的)。可是在这过后 还不到半个小时,他就特别用心地擦亮自己的皮鞋,然后哼着一支曲子,摆出比平 时更加高贵的架势,走出门去了。米考伯太太也同样能屈能伸。我曾看到,她在 3 点钟时为缴税的事急得死去活来,可是到了 4 点钟,她就吃起炸羊排,喝起热麦酒来 了(这是典当掉两把银茶匙后买来的)。有一次,她家刚被法院强制执行,没收了财 产,我碰巧提前在 6 点钟回家,只见她躺在壁炉前(当然还带着一对双胞胎),头发散 乱,披在脸上,可是就在这天晚上,她一面在厨房的炉子旁炸牛排,一面告诉我她爸 妈以及经常来往的朋友们的事。我从未见过她的兴致有比那天晚上更好的了。 6.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成为米考伯先生的房客之后,“我”就在心里认为那是“家”,侧面反映了 “我”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B.米考伯太太也想过很多办法试图帮助家里克服困难,比如招房客到家里住, 并挂名“米考伯太太青年女子寄宿学舍”,但效果不好。 C.“石头是榨不出血来的”这一句话米考伯太太运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他 们生活极端穷困的现实状况。 D.米考伯太太总是回忆过去的生活,言外之意是过去生活条件优越,这说明 她是一位充满浪漫主义情怀的人。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本文综合运用了多种描写手法,比如外貌、动作、语言、细节描写等,为 我们展示了米考伯夫妇的性格特点。 B.选文以第一人称的视角,通过“我”的见闻和感受,为我们展现了米考伯 夫妇一家的生活境遇。 C.选文第二段两处括号的作用一是说明米考伯夫妇一家的困窘,二是表现米 考伯夫妇二人的心理特点。 D.“我”认为米考伯太太跟米考伯先生一样,都是能屈能伸的人,这一评价充 分展现了“我”对米考伯夫妇的钦佩之情。 8.请结合选文,分析米考伯先生的性格特点。(4 分) 9.文中详细描写鞋匠讨债的情形,有什么作用?(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共 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孙玮,字纯玉,渭南人。万历五年进士。授行人,擢兵科给事中。劾中人魏 朝及东厂办事官郑如金罪,如金坐下诏狱..。二人皆中官冯保心腹也。 初,张居正以刑部侍郎同安洪朝选轻辽王罪,衔之。后其党羽劳堪抚福建, 希①居正意,讽同安知县金枝摭拾②朝选事,堪飞章奏之。命未下,捕置之狱,绝 - 6 - 其饭食三日,死,禁勿殓,尸腐狱中。洪朝选子都察院检校洪竞诉冤阙下,堪复 飞书抵冯保,削竞籍,廷杖遣归。至是,玮白发其事,并及堪诸贪虐状,堪免官。 是时厂卫滥受民讼抚按访察奸猾多累无辜有司断狱往往罪外加罚帝好用立枷重三 百余斤犯者立死玮皆极陈奏其害。诏立枷③如故,余从玮言。以母病,不候命擅归, 坐谪桃源主簿。 三十年,抚保定。初,军壁天津,月饷六万,悉派之民间。玮役军大治水田, 以所入充饷,民方缓之。岁比不登,旱蝗大水相继,玮多方振救,民皆德之。帝 亦出内帑..佐之。所条荒政,率报允。畿辅④矿使倍他省,矿已竭而搜凿不已,至岁 责民赔纳。玮累疏陈其害,诏罢。 进刑部..侍郎,召为右都御史,督仓场。进户部尚书,督仓场如故。大僚多缺, 命署戎政。已,又兼署兵部。玮乃举德立行修足备任使者。曰:“苟更阅数年,陛 下即欲用之,不可得矣。”弗听。 四十年,以兵部尚书掌左都御史事。玮素负时望,方欲振风纪,而是时朋党 势成,言路大横。会南畿巡按御史荆养乔与提学御史熊廷弼相讦,玮议廷弼解职 候勘。廷弼党官应震、吴亮嗣辈遂连章短玮。玮累疏乞休,帝皆慰留。无何,吏 部以年例出两御史于外,不关都察院。玮以失职,求去益力,疏十余上。明年七 月,稽首文华门,出郭候命。至十月,始予告归。天启四年卒,赠太子太保....,谥 庄毅。 (节选自《明史·孙 玮传》) 【注释】①希:迎合。②摭拾:(zhí shí),搜集,采集。③立枷:古代的一种刑罚。犯 人站立在木制笼子里直到死去,亦称站笼。④畿辅:京城附近的地区。 10.下列对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是时/厂卫滥受民讼/抚按访察奸猾/多累无辜/有司断狱/往往罪外加罚/帝 好用立/枷重三百斤/犯者立死/玮皆极陈奏其害/ B.是时/厂卫滥受民讼/抚按访察奸猾/多累无辜/有司断狱/往往罪外加罚/帝 好用立枷/重三百余斤/犯者立死/玮皆极陈奏其害/ C.是时/厂卫滥受民讼抚按/访察奸猾/多累无辜/有司断狱/往往罪外加罚/帝 好用立/枷重三百余斤/犯者立死/玮皆极陈奏其害/ D.是时/厂卫滥受民讼抚按/访察奸猾/多累无辜/有司断狱/往往罪外加罚/帝 好用立枷/重三百余斤/犯者立死/玮皆极陈奏其害/ 11.下列对文中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诏狱:指由皇帝直接掌管的监狱,此监狱的罪犯都是由皇帝亲自下诏书定罪。 B.刑部:中国古代政府部门之一,主要掌管法律刑狱。其长官为刑部尚书。 C.内帑:指的是官员的俸禄,在有灾害发生时,皇帝有时会暂时停止发放,调 拔这笔钱财赈灾。 - 7 - D.太子太保:是古代的三公之一,职位次于太师、太傅。亦指太保,太子老师之 一。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孙玮敢于进言,请求解除酷刑。他极力陈述当时官员胡乱处理百姓的诉讼 案件、判案连累无辜、定罪外加罚款以及用立枷等的危害。 B.孙玮注重人才。向皇帝建议,一定要及时选用人才,以免悔之不及。可惜 皇帝没有听从。 C.孙玮敢于承担责任。因荆养乔与熊廷弼互相攻击一事而失职,孙玮被应震 和吴亮嗣联名上书,他多次上疏请求离职。 D.孙玮不畏强权,敢于揭发罪行。他揭发劳堪各种贪污残暴的行为,劳堪也 被免去官职。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 分) (1)岁比不登,旱蝗大水相继,玮多方振救,民皆德之。(4 分) (2)已,又兼署兵部。玮乃举德立行修足备任使者。 (4 分) 14.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孙玮出京担任地方官的时候,为百姓做了大量的事情。 请根据文本简要概括。(3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共 9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 15-16 题。 送李端 卢纶 故关①衰草遍,离别自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泪空相向,风尘②何处期? [注]①故关:故乡。②风尘:指社会动乱。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离别自堪悲”这一句写来平淡、直白。但由于是紧承上句脱口而出的,应 接自然,故并不给人以平淡之感,反而为本诗定下了深沉感伤的基调,起了提挈 全篇的作用。 B.“人归暮雪时”处处与上句照应,如“人归”照应“路出”,“暮雪”照应“寒 - 8 - 云”,承接自然,色调和谐,与上句构成一幅完整的严冬送别图。 C.“少孤为客早”,“少孤”已属人生之大不幸,“为客早”则不幸又深一层, 诗人感叹友人从小成为孤儿,身世飘零,从侧面反映出时代的动乱和人们动乱中 漂流不定的生活。 D.全篇用白描手法绘景抒情,语言自然,哀婉动人全诗淡雅沉郁,情真意切, 回味无穷。 16.简要分析尾联中的“泪”中包含了哪些情感?(6 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 1 小题,共 6 分) 17.补写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 (1)为了表达人们为追求真理而献身的精神,我们可以用《论语·里仁》中 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话来概括。 (2)《大学之道》中,提出普天之下,不论身份高低,都应将加强个人品行修 养作为根本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白在《将进酒》中表明诗人蔑视权贵句子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 5 小题,共 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 北平之秋就是人间的天堂,也许比天堂更繁荣一点呢!中秋前后是北平最美 丽的时候,没有冬季从蒙古吹来的黄风,也没有伏天里挟着冰雹的暴雨。天是那 么高,那么蓝,那么亮。果店里陈列出各种各样的葡萄,各种各样的梨,各种各 样的苹果,已经叫人够看够闻够吃的了,又加上那些又好看好闻好吃的葫芦形的 大枣,清香甜脆的小白梨,只供闻香儿的海棠木瓜,通体有金星的香槟子,可就 使人顾不得只去享口福,而是已经辨不清哪一种香味更好闻,哪一种颜色更好看, 微微的有些醉意了!那些水果都摆列的那么好看,果皮上的白霜一点也没蹭掉, 而都被摆成放着香气的立体的图案画,使人感到那些果贩都是些艺术家, ① 。 他们还用清脆的嗓音唱出有腔调的“果赞”,歌声在香气中颤动,给苹果葡萄的 静丽配上音乐,使人们的脚步放慢, ② 。在街上的“香艳的”果摊中间,还 有多少个兔儿爷摊子,一层层的摆起粉面彩身,身后插着旗伞的兔儿爷,有的骑 着老虎,有的坐着莲花,有的肩着剃头挑儿……这雕塑的小品给千千万万的儿童 心中种下美的种子。那文化过熟的北平人,从一入八月就准备给亲友们送节礼了。 街上的铺店用各式的酒瓶,各种馅子的月饼,把自己打扮得像鲜艳的新娘子;就 是那不卖礼品的铺户也要凑个热闹,挂起秋节大减价的绸条,迎接北平之秋。 18.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3 分) A.对偶、对比、夸张 B.比拟、比喻、对偶 C.排比、比喻、对比 D.拟人、排比、夸张 - 9 -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天很高,是蓝的,也很亮。冬季没有从蒙 古吹来的黄风,伏天的暴雨也没有挟着冰雹。”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 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4 分) 20.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 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0 个字。(4 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归谬法是指为反对错误观点,先假设这个观点是正确的,由此推论出荒谬结 论的论证方法。仿照下面的示例,补写两个归谬论证的句子。要求:符合归谬逻辑, 句式基本一致,语言简洁明了。(4 分) 例句:如果艺术越小众品味越高雅,那么无人欣赏的艺术就是最高雅的艺术了。 ①如果知音越少作品的水平越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么百岁老人就是世上学问最高的人了。 22.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的新闻报道。不超过 30 字。(5 分) 【本报讯】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自 1989 年创设至今,历经 30 届。已 成为上海这座城市的文化名片之一,也是全国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日前,第 30 届 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以下简称白玉兰戏剧奖)各奖项提名名单已经产生, 共有主角奖提名演员 19 名,配角奖提名演员 10 名,新人主角奖提名演员 6 名, 新人配角奖提名演员 4 名。 9 月 29 日晚,“根深花绽放 今宵月更圆——第 30 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奖主 题之夜暨 2020 中秋戏曲晚会”在东方艺术中心举办,揭晓本届白玉兰戏剧奖各奖 项名单。全国各地的历届及本届白玉兰奖得主六十余人将齐聚主题之夜舞台,共 同回顾白玉兰奖戏剧奖三十载发展历程、展望白玉兰与戏剧的美好明天。 本届白玉兰戏剧奖终身成就奖授予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奖掖其为中 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做出的突出贡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四、写作(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俗话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有人却说,有话则短,无话则长——别人 已说的我不必再说,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有时这是个性的彰显,有 时则是创新意识的闪现。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明确文体,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不要套 作,诗歌除外。 - 10 - 第一次质量调研考试 语文 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小题共 5 小题 ,共 19 分) 1.D【解析】(A 项中“进而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树立国家文化形象”无中生有。B 项“激 活人们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认同,从而能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于原文无依据。原文说“数字 技术让传统文化以全新方式获得时空延伸,融入生活日常,提升生活品位。” C 项说法绝对化。 “只要运用数字技术来传播传统文化,就能创造……”错误) 2.D【解析】(D 项,曲解文意。从文章第三段可以看出“二者都具有很大的不足”说法错 误。) 3.A 【解析】(A 项曲解文意,原文第二段“即便那些恒定不变的价值,其表现形式也不 断发生嬗变”,只是让步假设,并没有强调 “价值恒定不变”,也并非“只是”文化的表现形 式不断变化。) 4.【参考答案】①材料一采用了例证法,内容充实(1 分)。《功夫熊猫》《花木兰》论证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创新发展的观点(1 分)②材料二论证方法多样。运用例证法,以五四新 文学运动为例,论证汉语白话文学更适合表现今天的中国经验;运用对比论证,论证了“盗 火者”与崇洋者的异同;运用引用论证,引用后引用马克思的话,让人们意识到现今中国文 化对于“改变世界”负有的历史使命。(每点 2 分;第②点答出两种论证方法即可) 5.【参考答案】①借助数字技术创新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用新鲜有趣的形式感受传统文化 艺术精神。②把中国要素与时尚表达有机结合起来,创造具有强大影响力和广泛传播力的中 国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以上两条均来自材料一)③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挖掘和阐 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顺应时代新要求和文化新趋势。④认识现今中国文化的历史使命,推 动中华文明创新性发展,激发中国文化的活力,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⑤坚持中国文化 的立场,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让世界更 充分的认识中国。(以上三条来自材料三)(本题共 6 分,每点 2 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小题共 4 小题,共 16 分) 6.D【解析】“这说明她是一位充满浪漫主义情怀的人”,错。文中“跟我爸爸妈妈住在一 起,当时我从来没有想到,有一天我不得不招个房客来住”等内容可以看出,米考伯太太提 及爸爸妈妈主要是对过去优越生活的回忆,而现在的她被债务缠身,却又想让人知道她曾经 的“优越”,表现出她典型的虚荣心。 7.D【解析】D 项,“充分展现了‘我’对米考伯夫妇的钦佩之情”说法不当,由“可是在 这过后还到半个小时,他就特别用心地擦亮自己的皮鞋,然后哼着一支曲子,摆出比平时更 加高贵的架势,走出门去了”“她在 3 点钟时为缴税的事急得死去活来,可是到了 4 点钟,她 就吃起炸羊排,喝起热麦酒来了(这是典当掉两把银茶匙后买来的)”等内容可以看出,“我” 实际上认为米考伯夫妇是喜好挥霍、不切实际的人,充满了些许不屑和遗憾。 8.【参考答案】 ①善良热情,对人友好。 米考伯先生热情的为我介绍回货行的路说明了这一点。 ②爱慕虚荣,得过且过。被逼债时做出抹脖子自杀的动作,但过后,他又哼着曲子,摆 出比平时更加高傲的姿态出门去了。 ③盲目乐观,不切实际。生活穷困但却不切实际不务实际的期望时来运转。 ④无知愚昧,死要面子。米考伯一家生活虽然非常穷困但是还养了很多孩子。(每点 2 分,特点和分析各 1 分。答出其中 2 点,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分析人物形象的步骤可以从以下入手:读懂故事情节,了解作者对小说中的人物 是赞扬还是批判;抓住文中某处具体的人物言行,进行细节分析时不能孤立地分析;分析时 要参考人物的身份、地位及所处的环境;使用概括形象特点的词语要字斟句酌,认真推敲, 最好能借助文中出现的词语;注;筛选出有关人物的正面与侧面信息。人物形象特点主要通 过人物自身的言行举止、所思所想表现出来。一方面,把这方面内容一点不漏地筛选出来并 加以分析评判。另一方面,将有关人物的侧面信息结合起来考虑,如别人的反应、环境特点 等;注意在情节中把握人物,情节是人物的性格史,这一点恰是文中无相关文字说明而又须 好好把握住的地方;注意人物的角色定位,认识到人物性格的多面性。人在社会中扮演多种 不同的角色。角色不同,其行为举止、个性特征也不一样。可以通过不同的角色定位来全面 - 11 - 把握人物。 9.【参考答案】 ①从情节本身来说,这一情节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强了小说的故事性和可读性。 ②从人物形象塑造上说,有利于读者把握米考伯先生的性格特点。米考伯是个讲究体面 的人,但鞋匠讨债时在外面大骂也不能使米考伯先生还债,可见米考伯先生的生活的确窘迫。 尽管生活窘迫,但他转头“哼着一支曲子”,表现了米考伯先生得过且过的心理。 ③从小说环境塑造来说,有利于多层次多角度展示当时的社会面貌,突出表现了金钱对 婚姻家庭和社会的作用,为人物形象的塑造提供了典型的社会环境。(每点 2 分,言之成理即 可。) 【解析】小说中探讨情节的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⑴对整个故事情节的构成 上的作用:一般来说是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使整篇小说 情节波澜起伏;照应前文 XX 情节;为后面的 XX 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⑵对整个故事 情节人物塑造的作用:或刻画了人物 XX 更加鲜明的性格,或表现了 XX 的人物性格;交代人 物活动的环境;(3)对表现主题的作用:其作用一般来说是点题或突出主题、升华主题。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共 20 分) 10.B 11.C 【解析】(内帑 tǎng:指皇帝、皇室的私财、私产。) 12.C 【解析】“失职”错误。原文:玮以失职,求去益力,疏十余上。以:认为。是说 孙玮自己认为失职,多次上书请求离官。而非真正失职。 13.【参考答案】 (1)庄稼连年歉收,旱灾蝗灾大水等灾害连续出现,孙玮想方设法赈救灾民,百姓都 感激他。(比、登、德各 1 分,句意通顺 1 分) (2)不久,又兼任代理兵部。孙玮就推举道德品行端正足以担当重任的人。(已、署、 任使各 1 分,句意通顺 1 分) 14.【参考答案】(1)兴修水田。组织士兵大修水田,用收获的粮食充当军饷,减轻老百 姓的负担;(2)赈灾济民。大灾当前,孙玮想方设法赈救灾民;(3)罢除苛政。孙玮多 次上疏陈述矿使的危害,皇帝下诏罢除。(每点 1 分,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译文】 孙玮,字纯玉,陕西渭南人。万历五年进士,被任命为行人,提拔为兵科给事中。弹動 宦官魏朝和东厂办事官郑如金的罪行,郑如金获罪被关进监狱。两人都是宦官冯保的心腹。 当初,张居正因为刑部侍郎同安人洪朝选减轻了辽王的罪行,对洪朝选怀恨在心。后来 他的党羽劳堪担任福建巡抚,迎合张居正心意,暗示同安知县金枝搜集洪朝选的事情,劳堪 迅疾上奏章奏明。命令还没有下达,就将他逮捕关进了监牢,三天不让他吃饭,饿死了,禁 止装殓,尸体在牢狱里腐烂了。洪朝选的儿子都察院检校洪竞到朝廷上诉鸣冤,劳堪又飞快 写信给冯保,把洪竞的官籍剥夺了,处以廷杖然后遣送回家。直到此时,孙玮向皇帝报告并 揭发了这件事,一并涉及劳堪其他各种贪婪暴虐的罪状,劳堪被免去官职。这个时期,厂卫 随便接受老百姓的诉讼官司;巡抚巡按这些官员寻访察问奸诈较猾之人,大多连累无辜:有关 部门断案,常常在本罪之外加重刑罚:皇帝喜欢用“立枷”,这种枷重达三百多斤,受刑之人 马上就会死。孙玮都极力陈述奏说它们的危害。下诏除“立枷”照样施行外,其余的都按孙 玮说的改了。因为母亲病了,不等皇帝命令就擅自回家,因此被贬职为桃源县主薄。 万历三十年,孙玮担任保定巡抚。当初,军队驻扎天津,每月六万两粮饷,都把它们摊派 到民间,孙玮组织士兵大修水田,用收获的粮食充当军饷,老百姓的负担才减轻了。庄稼连 年歉收,早灾蝗灾大水等灾害连续出现,孙玮想方设法赈救灾民,皇帝也拿出钱。所呈报的 各条措施,都允准了。百姓都感激他。京城附近的矿使是其他省份的一倍,矿开采完了搜刮 却没有停止,到了每年要求百姓赔偿贡纳的地步。孙玮多次上疏陈述它的危害,皇帝下诏罢 除。 升任兵部侍郎,征召任命他为右都御史,监督仓场。提拔为户部尚书、依旧监督仓场。大 官多有空缺,命令他代理军政。不久,又兼任代理兵部。孙玮就推举道德品行端正足以担当 重任的人,说:“假使再过几年,陛下即使想任用他们,已经不能够了。” 皇帝不听。 万历四十年,以兵部尚书的身份掌管左都御史的事务。孙玮向来肩负着当时的声望,正准 备整顿作风纪律。但这时朋党势力已经形成,各方进言的情势纵横纷杂。正赶上南畿巡按御 史荆养乔同提学御史熊廷弼相互攻讦,孙玮奏议将熊廷弼解职,等候调查。熊廷弼的同伙官 - 12 - 应震、吴亮嗣等一帮人于是接连上疏攻击孙玮。孙玮多次上疏乞求退休,皇帝都安慰他让他 留下来。没过多久,吏部按每年惯例派二御史外出,没有告知都察院,孙玮认为自己失职, 便更加请求离职,上了十多道奏疏。第二年七月在文华门磕头,到城门外等候命令。到了十 月份,才批准告老还乡。天启四年去世,赠太子太保,谥号为“庄毅”。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共 9 分) 15.C (3 分) 【解析】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 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 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 列对本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 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 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本题中,C 项,“诗人感叹友 人从小成为孤儿,身世飘零”错误,从诗中来看,“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后一句中说 “识君迟”,诗句中的“君”应是指李端,“识君迟”应是感叹自己,由此可知颈联句子的主 语应是“自己”,人生少孤已属极大不幸,何况又因天宝末年动乱,自己远役他乡,饱经漂泊 困厄,而绝少知音呢。这两句不仅感伤个人的身世飘零,而且从侧面反映出时代动乱和人们 在动乱中漂流不定的生活,故应为“感叹自己”,不是“感叹友人”。故选 C 项。 16.【参考答案】①故园衰败之悲,诗人借衰草、寒云、暮雪写出了对故园衰败的悲叹; ②送别友人之悲,分别之时“自堪悲”,别后“掩泪空相向”写出送别友人的悲伤;③感叹身 世之悲。小时丧父,多年客居他乡,在外漂泊,历经磨难,晚逢知己;④社会动乱之悲,“多 难”写出了社会动荡,“风尘何处期”写出因社会动荡,与友人相见无期的悲伤。(每点 2 分, 答出 3 点即给满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 态度的能力。“尾联中的‘泪’中包含了哪些情感”,这是针对全篇设题,这就要求考生结合 诗歌的标题、诗中的意象、情感词等进行分析。从诗歌标题来看,“送李端”说明这是一首送 别诗。首联“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是写送别时的环境氛围,时当故关衰草,情正离别 堪悲,前一句是为故园衰败而悲,后一句为友人即将离别而悲。颔联“路出寒云外,人归暮 雪时”写送别情景,友人伴寒云而去,自己踏暮雪而归,依依难舍之情了然。颈联“少孤为 客早,多难识君迟”写回忆以往,人生少孤已属极大不幸,何况又因天宝末年动乱,自己远 役他乡,饱经漂泊困厄,而绝少知音呢。这两句不仅感伤个人的身世飘零,而且从侧面反映 出时代动乱和人们在动乱中漂流不定的生活,这是对坎坷人生的悲叹。既是怜友,亦是悲己, 词切情真,悲凉回荡。尾联“掩泪空相向,风尘何所期”进一步写难舍难分之情,掩面而泣, 冀望相会,现世纷争、风尘扰攘、后会无期的凄凉溢于言表。全诗以“悲”字贯穿全篇,句 句扣紧主题,抒情多于写景,基调悲凉。考生结合这些内容分析即可。 【诗词赏析】 这是一首感人至深的诗章,以一个“悲”字贯串全篇。首联写送别的环境气氛,从衰草 落笔,时令当在严冬。郊外枯萎的野草,正迎着寒风抖动,四野苍茫,一片凄凉的景象。在 这样的环境中送别故人,自然大大加重了离愁别绪。“离别自堪悲”这一句写来平直、刻露, 但由于是紧承上句脱口而出的,应接自然,故并不给人以平淡之感,相反倒是为此诗定下了 深沉感伤的基调,起了提挈全篇的作用。 颔联写送别的情景,仍紧扣“悲”字。“路出寒云外”,故人沿着这条路渐渐远离而去, 由于阴云密布,天幕低垂,依稀望去,这路好像伸出寒云之外一般。这里写的是送别之景, 但融入了浓重的依依难舍的惜别之情。这一笔是情藏景中。“寒云”二字,下笔沉重,给人以 无限阴冷和重压的感觉,对主客别离时的悲凉心境起了有力的烘托作用。友人终于远行了, 留在这旷野里的只剩诗人自己,孤寂之感自然有增无已。偏偏这时,天又下起雪来了,郊原 茫茫,暮雪霏霏,诗人再也不能久留了,只得回转身来,挪动着沉重的步子,默默地踏上风 雪归途。这一句紧承上句而来,处处与上句照应,如“人归”照应“路出”,“暮雪”照应“寒 云”,发展自然,色调和谐,与上句一起构成一幅完整的严冬送别图,于淡雅中见出沉郁。 颈联回忆往事,感叹身世,还是没离开这个“悲”字。诗人送走了故人,思绪万千,百感 交集,不禁产生抚今追昔的情怀。“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是全诗情绪凝聚的警句。人生 少孤已属极大不幸,何况又因天宝末年动乱,自己远役他乡,饱经漂泊困厄,而绝少知音呢。 这两句不仅感伤个人的身世飘零,而且从侧面反映出时代动乱和人们在动乱中漂流不定的生 活,感情沉郁,显出了这首诗与大历诗人其他赠别之作的重要区别。诗人把送别之意,落实 - 13 - 到“识君迟”上,将惜别和感世、伤怀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全诗思想感情发展的高潮。在写 法上,这一联两句,反复咏叹,词切情真。“早”“迟”二字,配搭恰当,音节和谐,前急后 缓,顿挫有致,有悲凉回荡之势。 尾联收束全诗,仍归结到“悲”字。诗人在经历了难堪的送别场面,回忆起不胜伤怀的 往事之后,越发觉得对友人依依难舍,不禁又回过头来,遥望远方,掩面而泣;然而友人毕 竟是望不见了,掩面而泣也是徒然,唯一的希望是下次早日相会。但世事纷争,风尘扰攘, 不知何时才能相会。“掩泪空相向”,总汇了以上抒写的凄凉之情;“风尘何处期”,将笔锋转 向预卜未来,写出了感情上的余波。这样作结,是很直率而又很有回味的。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 1 小题,共 6 分) 17.【参考答案】 (1)朝闻道 夕死可矣 (2)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3)钟鼓馔玉不足贵 但愿长醉不愿醒 (每空 1 分,错一字该空不得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 5 小题,共 20 分) 18.C(3 分) 19.【参考答案】从内容上看,原文是要强调北平的秋天天气之好,所以把相关语句放在 后面加以强调;从句式以及表达效果来看,原文的句式更加整齐,表达更有气势,更具有表 现力。(共 4 分,一要突出强调;二要突出句式整齐,每点 2 分) 20.【参考答案】①会使美的东西更美一些 ②听着看着嗅着北平之秋的美丽 (共 4 分, 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 21.【参考答案】 ①那么无人理解的作品就是世界上的绝作了 ②如果年纪越大学问越 高(共 4 分,每点 2 分,学生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解答时首先要了解归谬法的基本概念,就是先假设这个观点 是正确的,由此推论出荒谬结论;第二、审读示例的推理方法,确定答题格式,本题例句使 用的句式是“如果……,那么……”第三、审读材料,①给出了假设正确的观点,“知音越少 作品的水平越高”,要求写出荒谬的结论,考生围绕“知音少”来思考即可,②给出了荒谬的 结论,要求写出假设正确的观点,结论是“百岁老人就是世上学问最高的人”,对应的观点就 应该是“年纪越大学问越高”之类。考生答案符合上述要求即可。 22.【参考答案】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花开 30 载,尚长荣获终身成就奖 (5 分。答 出其中一点给 2 分。) 四、写作(本题共 1 题,60 分) 23.【解析】 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 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 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 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 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 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 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本题中,首先要正确理解“有话则短,无 话则长”的原因,应抓住后面破折号后的内容“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别人无话可说处我 也许有话要说”。再抓住最后两句“有时这是个性的彰显,有时则是创新意识的闪现”,由此 可以确定从“彰显个性”“创新意识”“守规与创新”等角度立意。 【评分标准】参照高考试卷评分标准。 【例文展示】 张扬个性 活出自我 静水,宁静致远,以柔克刚,这是它的个性; 繁花,倾吐芬芳,奉献自我,这是它的个性; 雄鹰,崇尚自由,搏击天空,这是它的个性。 无论是流水,还是鲜花,抑或是鹰隼,它们都以自我的个性展现于大自然中,他们张扬 自我的个性,展现自我,活得异彩纷呈。 的确,大千世界因个性的存在充满了勃勃生机。正是有了个性的装点,才有了“大漠孤 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美,才有了“梧桐更兼细雨”的阴柔,才有了“万类霜天竞自由” 的异彩缤纷。 - 14 - 揭开历史的面纱,凡是有所成就的人亦无不以其鲜明的个性特色而名垂千古。 一代隐士陶渊明,世俗的污浊,仕途的糟粕,使他毅然弃官还田园。他“不为五斗米折 腰向乡里小儿”,他采菊东篱下,这就是他的个性。在举世皆浊的世界里,他独清;在众人皆 醉的世界里,他独醒。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他以自己张扬的个性,诠释着自我, 展现着自我!他在官场失意,但他不曾在人生中失败,因为他张扬了个性,拥有了辉煌的人生, 活出了自我。 司马迁忍辱以负重,顽强不屈著《史记》,这是他的个性;朱自清,宁肯饿死也不肯领美 国的救济粮,这是他的个性;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他的个性…… 他们不受羁绊,张扬个性,终为世人留下了人生的印迹。 明月高悬映古今。面对多元的竞争的社会现实,我们亦应张扬个性,呈现自我,在纷繁 复杂的社会中追求属于自己的天空。 张扬出自己的个性,不是刻意地炫耀自己,而是实事求是地肯定自己,因为今天的社会 需要自我的展现,需要个性的创新,这是我们实现鸿鹄之志的必由之路。在某种程度上,我 认为张扬个性,是判断我们是否是一个有创意的青年,是否为祖国合格接班人的基准。只有 在个性的天空里才能活出自本真的我,假如世人都没有个性,那么世界将会是一个机械的世 界,浑然一色,黯无生机。 贯古今,串未来,我们都需要张扬个性,展现自我,用个性来书写自己的辉煌人生,用 个性来描绘自己的宏图伟志。我们是无论如何也不可泯灭个性的,因为个性是人生的灵魂, 只有张扬个性,才能活出自我。 【解析】本题思辨性较强,论述个性、创新以及两者的关系。是一道逻辑性很强的作文 题目。本文观点鲜明,论证有力。从张扬个性的角度出发,以详细的事实和例子,论证了个 性的优点以及张扬个性的优势。并且通过归纳论证,演绎推理的方法,指出“只有张扬个性, 才能活出自我”,是一篇逻辑思维很强的文章。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