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3 发布 |
- 37.5 KB |
- 1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课时作业:第三单元16子刘子自传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16 子刘子自传 鲜花艳极了整个春夏,却无法摆脱秋风中的凋零,因为他曾经有的张扬,给人以叹惋和遗憾“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而绿叶却永远矜持着自己的色彩,因为内敛,纵然飘落也只会引起人的怜思。 美字体 晴 空 一 鹤 排 云 上 , 便 引 诗 情 到 碧 霄 。 赏美文 气出来的《陋室铭》 唐代诗人刘禹锡写的《陋室铭》,全文共81字,字字珠玑。但许多人可能不知道,这篇名作是刘禹锡一气之下挥毫写成的。 贞元九年(793),刘禹锡中进士后,官至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可谓官运亨通。后因他参加王叔文的“永贞革新”运动,得罪了当朝权贵宠臣,被德宗皇帝贬至安徽和州当通判。按当时地方官府的规定,他本应住衙门三间三厦的官邸。可是,和州的知县是个势利之徒,他见刘禹锡贬官而来,便百般刁难。先是安排他住在县城南门,不久,又要他搬至北门,由原先的三间屋缩小到一间半,不久又要他搬居城中。半年之间,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狭小,一次比一次简陋,全家老小根本无法安身。刘禹锡觉得这县官欺人太甚,愤然提笔写下了《陋室铭》一文,并请大书法家柳公权书碑勒石,立于门前,以示“纪念”,一时轰动朝野。 - 18 - 斯时被贬为广西柳州刺史的柳宗元,与刘禹锡是同榜进士,诗歌唱酬,友谊殊深。当他读到《陋室铭》后,获知刘禹锡遭受势利小人冷遇时,愤懑不平,立即上书朝廷请求:“情愿以自己被遣之地柳州换和州,虽得重罪,死不恨。”虽未获准,但足可见“患难识知己,文人更相亲”的高贵品质。 人世沧桑,岁月如流。势利小人早已化作黄土一抔,而刘禹锡的《陋室铭》,却光照历史,流传千古。 一、内容梳理 二、把握主旨 刘禹锡在自传中叙述了自己的出身和从政经历,特别是他参与“永贞革新”的情况,他认为“永贞革新”所做的事是正确的。他给后人留下了一份研究中唐历史的可贵资料。 三、艺术特色 1.选材集中,感情沉郁。 本文是一篇自传,选材集中于“永贞革新”一事。回望“永贞革新”是自传的中心内容。刘禹锡临终前写的这篇自传,既是为王叔文辩护,也是为自己辩护,表明自己参加“永贞革新”的正确性。 2.记事为主,语言平实。 作者语言质朴、平实, - 18 - 叙述了自己的生平经历。先回顾自己的出身,然后围绕“永贞革新”一事,写了自己革新前的政治经历、参与革新的经历、革新失败后自己遭贬的经历,一点也没涉及自己在文学哲学方面的成就,以事件为中心,为自己的志节辩护,重点突出,给人鲜明的印象。 1.《子刘子自传》名为自传,为何一点也不涉及文学哲学等个人成就? 我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自己给自己写传,本来不多,偶尔有人写自传,也大多是自我调侃一番。而刘禹锡的自传严肃严谨,且一点也不涉及文学哲学等个人成就的内容,是中国文化中罕见的“政治自传”。作者因为参加了“永贞革新”后屡遭贬谪。晚年回顾一生,抱病写下这篇政治自传,公开为自己参加“永贞革新”辩护。文中回望“永贞革新”,“其所施为,人不以为当非”既是为政治盟友辩解,也是一篇自辩文章,表示自己志节不渝。《子刘子自传》收笔后,刘禹锡卒。 2.文末的“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慨?你如何看待刘禹锡的官场生涯? 我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文末的“铭文”对未能实现自己的革新主张感慨万分,表明了自己一生都是光明磊落的,但同时也流露出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痛苦心境。刘禹锡一生的转折就在于“永贞革新”,以至后半生长期流放,颠沛流离,但他并不后悔自己参与了这场改革,相反,在经历了一系列人事变迁之后,他在71岁高龄时,仍在为“永贞革新”辩护,“宫掖事秘,而建桓立顺,功归贵臣”,一句话, - 18 - 便道出了革新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正因为对人世的参透,才有了一生的豁达。即使命运多舛,也坦坦荡荡,无愧于心。 3.思维争鸣: 有人说,刘禹锡的悲剧根源是腐败的朝政;有人说,刘禹锡的悲剧根源是文人参与政治又缺乏政治斗争的手段。你是如何看待刘禹锡悲剧根源的? 观点一:悲剧根源是腐败的朝政。刘禹锡具备非凡的才华,高涨的爱国热情,本应在唐代的历史舞台上有一番作为,但尔虞我诈的权力斗争淹没了他的才华,剥夺了他的机会。 观点二:悲剧的根源在于缺乏斗争的手段。作为文人,没能从社会现实着手去改造社会,把自己的理想寄托在别人身上,是不可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的。 我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刘子名禹锡,字梦得。祖先是汉景帝贾夫人的儿子刘胜,受封为中山王,谥号为“靖”,子孙因此成为中山人。七世祖刘亮,在北朝做官,担任冀州刺史、散骑常侍,遇上迁都到洛阳,成为北部都昌里人。世代以儒学做官,祖先的坟墓原在洛阳北山,后来因为地方狭小不可依凭,就葬在荥阳的檀山原。从曾祖父以来,父葬在左边,子葬在右边,就像在世那样长幼有序。曾祖刘凯,做官至博州刺史。祖父刘锽,开始任洛阳主簿,察视行马外事,一年期满,转任殿中丞、侍御史,追赠为尚书祠部郎中。父亲刘绪,也因儒学在天宝末年考中进士。后遭遇“安史之乱”,全族向东迁徙,以避祸患灾难,于是被关中以东的节度使所聘用。后来担任了淮西从事。在淮西府又兼任盐铁副使,后转为殿中省官员,在埇 - 18 - 桥主持政务。后来罢官回到浙西,行到扬州,病故。我接受父亲平日的训示,秉承他的遗教,孤独一身,侍奉母亲不敢自毁。后来我在朝廷任职,或在郡里做官,蒙受恩泽,父亲被多次追赠,直到吏部尚书。母亲卢氏,由彭城县太君追赠为范阳郡太夫人。 当初,我二十多岁,应考进士,幸而一次得中。隔了一年,又以文才经吏部取士科考试合格,被授予太子校书的官职。我官事清闲,有时间侍奉父母,问寒问暖。我当时年轻,名声超过实际,在读书人中享有盛誉。及至父亲去世,我迫于礼教而不敢轻死,因而得了久治不愈的病。我守丧期满后,正逢宰相、扬州节度使杜佑兼管徐州和泗州,由于我和他素来互相了解,就经请求后去出任掌书记。我捧着任命的文书告母亲,母亲说:“我不喜欢江淮一带地方,你从开始就要考虑到这一点。”我就禀告丞相,以请求照顾。丞相说:“可以。”我过了几个月离开了徐州、泗州,由于河路还难走,就改做扬州掌书记。过了两年,道路畅通,前约得以实行,我就调补为渭南县主簿。第二年冬天,我提升为监察御史。 贞元二十一年春,唐德宗去世,太子李诵即位。当时有出身寒微、才华出众的王叔文,因擅长下棋,得以进出太子的宫苑。因有机会与太子李诵谈论时事,李诵非常赏识他。他们这样交往很久了,众人都不知道。到这时王叔文由苏州府属官,破格提拔为起居舍人,充任翰林学士。于是他密荐丞相杜佑,任度支、盐铁等使。第二天,王叔文以翰林学士及起居舍人兼任度支、盐铁副使。不久,又特升任户部侍郎,皇帝赐他紫服,贵振一时。我以前已由杜丞相奏请委派为崇陵使判官 - 18 - ,任职一个多月,到这时改任屯田员外郎,兼管度支、盐铁等方面的公事。当初,王叔文是北海人,自称是王猛的后代,具有远祖的风度。只有东平吕温、陇西李景俭、河东柳宗元,认为确实如此。这三位都和我交情深厚,日夕相处,称赞王叔文的才能。叔文确实善于谈论法治的道理,能以口辩服人。得到重用后,从春到秋,他所采取的革新措施,人们都认为是无可非议的。 皇帝经常遭遇疾病,到这时病情加剧。下诏让位,自为太上皇,死后谥为顺宗。太子李纯即皇帝位。这时太上皇顺宗久病卧床,宰相、大臣和百官都不得召对。宫廷事情诡秘,像东汉桓帝和顺帝那样,拥立新君的功劳完全归于宦官。于是,王叔文首先被贬到渝州,后来又诏命赐死。宰相韦执宜被贬到崖州。我被贬为连州刺史,走到荆南,又被贬为朗州司马。过了九年,召回朝廷,复授连州刺史,自连州历任夔、和二州刺史,后升为主客郎中,分司东都。第二年追回入朝,充任集贤殿学士,转任苏州刺史,赐金印紫绶,改任汝州刺史兼御史中丞。又改任同州刺史,兼本州防御使、长春宫使。以后遭遇足疾,改为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又改任秘书监,分司东都。一年,加官检校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活了七十一岁。在这患病的时候,自己写的铭文说: 没有早亡也不卑贱,是天生的福分啊。多灾多难,是遭遇的不好啊。天赋的才能,不让我来施展啊。即使有人诽谤,我也问心无愧啊。躺在这窗子下,我到了终期啊。葬近祖坟,还像活着一样啊。灵魂无处不到,这怎能知道啊! 刘禹锡,洛阳人,被称为“诗豪”。他笔下的文字,无论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还是“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抑或“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都有一种隽永脱俗的魅力,令人品味再三,百读不厌。如果说,李白的豪气, - 18 - 是“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狂放之气,那么刘禹锡的豪气,就是“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昂扬之气。 刘禹锡既不高蹈出尘,又不哀伤消沉;既有积极进取的锐气,又有开朗豁达的心态。这一点,值得古代人学习,更值得现代人玩味。 他的血脉中,回响着洛河的涛声;他的脑海中,沉淀着龙门山的厚重。所以,他聪慧、达观、坚忍、豪迈,官场逐猎,诗国驰骋,豪气冲天,行走人间。 [写作运用]适用于“魅力”“豪气”“心态”等话题。 示例一: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每个人就像一粒小小的尘埃,在风雨中缥缈,在阳光下微笑,在春秋冬夏的轮回里,品尝着酸甜苦辣的滋味,用喜怒哀乐的表情,表达着聚散离合的悲悲喜喜。几分无奈,几分执着,在岁月的长河里起起落落,在曲曲折折的千回百转里,沉淀着自我,也升华着自我。 ——题记 光阴荏苒,怀一颗淡然的心看世间百态,心简单了,世界也就简单了。让聚散离合犹如月缺月圆那样寻常,得失利弊犹如花开花谢那样自然。不计较,也不刻意执着,让生命中各种的喜怒哀乐,就像风儿一样,来了,不管是清风拂面,还是寒风凛冽,都报以自然的微笑,不拒绝,也不躲避,坦然地接受命运的馈赠 - 18 - ,让每一次风过后的痕迹,都成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历练。 用一颗素心面对尘世纷纷扰扰,在心中修篱种菊,任凭红尘喧闹,我自守一方清宁。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一路走来,历经雨雪风霜,笑纳世态沧桑,多少是非恩怨,爱恨情仇,都在心中看作是牵牛花的藤藤蔓蔓,纠缠到最后,都会开出一朵娇美的花。 哭和笑,成与败,都是双生花,人生就是笑泪交织的一个过程,成与败往往是一线之差。用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中的各种考验,在绝望中把心放宽,用不息的梦想,给自己一个不息的希望,在最艰难的时候,给自己找乐子,讲一个笑话给自己听,当自己破涕一笑的时候,在意念中告诉自己,幸亏命运安排走到这一步绝境,要不然自己一辈子都不会得到这样的经验。在失望中,让眼光透过层层的阴霾,看到九天以外的阳光,放飞乐观的翅膀,飞过黑暗,飞过阴霾,带着自己飞到春暖花开的地方。 示例二: 心有明灯,便不会迷路,便可拒绝黑暗、胆怯,拥有一份明朗的心情,一份必胜的信念,一份坦荡的胸怀……心有小窗,便有亮丽的阳光进来,小酌一些温暖的故事,便有自由清风邀约一些花香或者白云。心有琴弦,纵然客去茶凉,仍有小曲缓缓响起,仍有满树桂花知音而化为酒香。心有栅栏,然后青藤爬过,那些小秘密点缀其中,像叶片下小憩的蝴蝶,做梦一般,只能用花粉形容。心有玉阶,满阶是香囊佩瑶,满阶是锦言妙计,还有玲珑小贝和神秘念珠。于是孤独不再降临,花瓶不再寂寞。心有圣殿,供奉着高贵,尊严、善良、理想和追求……这都是些美丽的神灵。由此,而不可侵犯;由此,而拥有世界和自己。 示例三: - 18 - 秋,在大自然中,扮演的永远是一个悲怀的角色,它的“瘦”早已成为一种独特的意象,让一代代的人不停地咀嚼、回味。于是,秋,便在一页页枯色的纸张里,在一个个方正的汉字中低吟,把那缕缕的哀怨、愁绪、思念、牵挂,熏染得迷迷离离。 然而刘禹锡的《秋词》,却另辟蹊径,一反常调,它以其最大的热情讴歌了秋天的美好。更为难能可贵的是,《秋词》还是诗人被贬朗州后的作品。原诗两首,所选的是第一首。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自宋玉于《九辩》中留下“悲哉,秋之为气也”的名句后,悲,就成了秋的一种色调,一种情绪;愁,也就成了心上的秋了。然而,诗人开篇,即以议论起笔,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我言”说出的是诗人的自信,这种自信,尽管染上的是一种不幸的色彩,然而,诗人阔大的胸襟却非凡地溶解了这种不幸。“胜春朝”就是诗人对于秋景最为充分的认可。这种认可,绝非仅仅是一时的感性冲动,而是融入了诗人对秋天的更高层次的理性思考。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人抓住秋天“一鹤凌云”,这一别致的景观的描绘,展现的是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那凌云的鹤,也载着诗人的诗情,一同遨游到了云霄。虽然,这鹤是孤独的,然而它所呈现出来的气势,却是非凡的。一个“排”字,所蕴含的深意,尽在不言中了。也许,诗人是以“鹤”自喻,也许是诗人视“鹤”为不屈的化身。这里,有哲理的意蕴,也有艺术的魅力,发人深思,耐人吟咏。它给予读者的,不仅仅是秋天的生机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 读这样的诗,洋溢在我们心头的,绝非什么悲凉的气息,我们随着诗人的“诗情”,借助诗人想象的翅膀, - 18 - 天马行空般驰骋于碧空之上。于是,鹤飞之冲霄,诗情之旷远,“实”和“虚”便融合在了一起,所获得的全然是一种励志冶情的美的感受。 一、语言运用 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既免丧 免丧:免穿孝服 B.时上素被疾 被:遭受 C.德宗新弃天下 弃天下:指去世 D.是时,太上久寝疾 寝疾:卧病 解析:免丧:丧服期满。 答案:A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古今词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 A.官司闲旷,得以请告奉温凊 B.明年冬,擢为监察御史 C.后忝登朝,或邻郡,蒙恩泽 D.后被足疾,改太子宾客 解析:A项,官司,古义指官署;今义指诉讼。B项,明年,古义为第二年;今指今年的下一年。D项,宾客,古义为属官;今指客人。 答案:C 3.下列各句中,词类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句是( ) 例句:士林荣之 A.遂及大乱,举族东迁 B.所短者巧也 C.因间隙得言及时事,上大奇之 - 18 - D.能以口辩移人 解析:例句和C项都是意动用法,荣,以……为荣;奇,以……为奇。A项,东,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B项,短,形容词用作动词,欠缺。D项,移,使动用法,使……改变,说动。 答案:C 4.下列各项中,文言句式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 ) A.因为东诸侯所用 B.明年冬,擢为监察御史 C.宰相贬崖州 D.如是者积久,众未之知 解析:D项是宾语前置句,其余三项是被动句。 答案:D 5.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而河路犹艰,遂改为扬州掌书记。涉二年而道无虞,前约乃行。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是者积久,众未之知。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叔文实工言治道,能以口辩移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但是河路还很难走,就改做扬州掌书记。过了两年道路畅通,前面的约定才(得以)实现。 (2)(他们)像这样(交往)很久了,众人都不知道这件事。 - 18 - (3)叔文确实善于谈论治理国家的道理,能以口才说动他人。 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近年来,老年人投资被骗的案例时有发生。所以,对老年人要进行金融、法律知识的宣传普及,① 。要告诉老年人,高利润、低风险的投资是不存在的,② ,尤其是签订相关书面协议时,③ ,必要时可委托律师对投资做出风险提示,以免上当受骗。 答案:①帮助老年人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②投资时一定要提高警惕 ③务必要认真阅读各项条款(基本意思吻合即可。) 二、阅读提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刘禹锡,字梦得,自言系出中山,世为儒。贞元九年擢进士第,登博学宏辞科。工文章,善五言诗。淮南杜佑表管书记,入为监察御史。 贞元末,王叔文得幸太子,禹锡以名重一时,与之交,叔文每称有宰相器。太子即位,朝廷大议秘策多出叔文。引禹锡及柳宗元与议禁中,所言必从。擢屯田员外郎,判度支盐铁案,兼崇陵使判官。 叔文败,坐贬连州刺史,未至,贬朗州司马。地居西南夷,土风僻陋,举目殊俗,无可与言者。禹锡在朗州十年,唯以文章吟咏陶冶性情。蛮俗好巫,每淫词鼓舞,必歌俚辞。禹锡或从事于其间,乃依骚人之作,为新辞以教巫祝。故武陵溪洞间夷歌,率多禹锡之辞也。 元和十年,自武陵召还,宰相复欲置之郎署。而禹锡作《游玄都观咏看花君子诗》,语涉讥刺,执政不悦,复出为播州刺史。诏下,御史中丞裴度奏曰:“播极远,猿狖所宅 - 18 - ,禹锡母八十有余不能往,当与其子死决,恐伤陛下孝治,请稍内迁。”宪宗曰:“为人子者宜慎事,不贻亲忧。若禹锡望他人,尤不可赦。”度无以对。帝改容曰:“朕所言,责人子事,然不欲伤其亲。”乃易连州,又徙夔州刺史。 禹锡尝叹天下学校废,乃奏记宰相曰:“言者谓天下少士,而不知养材之道,非天不生材也,郁堙不扬也。是不耕而叹廪庾之无余,可乎?贞观时,学舍千二百区,生徒三千余,外夷遣子弟入附者五国。今室庐圮废,生徒衰少,非学官不振,病无资以给也。旧时,凡学官,春秋祭于先师,斯止于太学辟雍①,非及天下。今凡州县四时皆有事于孔子庙,甚非孔子意。今夔四县岁费十六万,举天下州县岁凡费四千万,而于学无补也。请罢天下州县四时祭,籍其资半归所隶州,使增学校,举半归太学,犹不下万计。可以营学室,具器用,丰馔食,增掌故,以备使令,儒官各加稍食,则古时之风,粲然可复。”当时不用其言。 禹锡晚年与少傅白居易友善,诗笔文章,时无在其右者。常与禹锡唱和往来,因集其诗而序之曰:“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予不量力往往犯之夫合应者声同交争者力敌一往一复欲罢不能。太和三年春以前,纸墨所存者,凡一百三十八首。”梦得尝为《西塞怀古》《金陵五题》等诗,江南文士称为佳作,虽名位不达,公卿大僚多与之交。 开成初,复为太子宾客分司,俄授同州刺史。秩满,检校礼部尚书、太子宾客分司。会昌二年七月卒,时年七十一,赠户部尚书。 (节选自《新唐书·刘禹锡传》) [注] ①太学辟雍:指国家设立的大学。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予不量力/往往犯之/ - 18 - 夫合应者声同/交争者力敌/一往一复/欲罢不能 B.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予不量力/往往犯之/夫合应者/声同交争者力敌/一往一复/欲罢不能 C.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予不量力/往往犯之/夫合应者声同/交争者/力敌一往一复/欲罢不能 D.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予不量力/往往犯之/夫合应者/声同交争者力敌/一往一复/欲罢不能 答案:A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引禹锡及柳宗元与议禁中,所言必从 引:引进,荐举 B.故武陵溪洞间夷歌,率多禹锡之辞也 率:大致,一般 C.为人子者宜慎事,不贻亲忧 贻:遗留 D.籍其资半归所隶州,使增学校 籍:登记 解析:引:延请。 答案:A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朗州地处偏僻,闭塞落后,满眼都是不同于文明地区的风俗,没有可以交谈的人,刘禹锡在朗州十年,只能用写文章和吟咏诗文来陶冶性情。 B. - 18 - 刘禹锡才能出众而得到王叔文的重用,又为王叔文变法失败所累而被贬,十年后被朝廷召还,又因诗作触怒新贵得罪当政者,第二次遭贬谪。 C.刘禹锡被外放做播州刺史,裴度为之求情,皇帝认同裴度的说法,认为刘禹锡孝心比别人更重,为了不让他的老母亲伤心,改授连州刺史。 D.刘禹锡认为要改变“天下少士”的状况,必须废止祭祀,把节省下来的钱一半用于地方教育,一半用于国家设立的大学,增加教育投资。 解析:“皇帝认同裴度的说法,认为刘禹锡孝心比别人更重”错,原文是“‘若禹锡望他人,尤不可赦。’度无以对”,且原文是“为人子者宜慎事”,即皇帝认为刘禹锡做事不谨慎比别人更严重。 答案:C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禹锡或从事于其间,乃依骚人之作,为新辞以教巫祝。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室庐圮废,生徒衰少,非学官不振,病无资以给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刘禹锡有时参与这些活动,于是依据楚辞作家的作品,写了新的歌词来教给巫祝。 (2)现在学校坍塌荒废,学生门徒缺少,不是管教育的官员不努力,问题是没有资金来供给。 【参考译文】 刘禹锡,字梦得,自己说是中山人,家中世代是儒生。他在贞元九年(793 - 18 - )被提拔为进士的等第,荣登博学宏辞科。他精通写文章,善于作五言诗。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府做管书记,后又入朝担任监察御史。 贞元末年,王叔文被太子欣赏任用,刘禹锡因为名气在当时很大,王叔文和他交往,王叔文经常称赞他有做宰相的才能。太子继承皇位后,朝廷中的重大议题和秘策多出自王叔文之手。王叔文请刘禹锡和柳宗元在宫中商议国事,二人提出的观点都被王叔文采纳。刘禹锡被授为屯田员外郎,判度支盐铁案,兼任崇陵使判官。 王叔文的改革失败后,刘禹锡被牵连贬为连州刺史,还没到连州,又被再贬为朗州司马。朗州地处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当地的风气落后,满眼都是不同于文明地区的风俗,没有可以交谈的人。刘禹锡在朗州十年,只能用写文章和吟咏诗文来陶冶性情。少数民族的风俗喜好巫祝,每次祭祀,敲着鼓跳舞,一定唱俚俗的歌词。刘禹锡有时参与这些活动,于是依据楚辞作家的作品,写了新的歌词来教给巫祝。所以武陵溪洞之间的夷人唱的歌,大多是刘禹锡写的歌词。 元和十年(815),刘禹锡从武陵被召回京城,宰相又想安排他到郎署任职。但刘禹锡写了《游玄都观咏看花君子诗》,诗中有讥讽之意,执政的人很不高兴,他又被贬出京城做播州刺史。诏书下达后,御史中丞裴度奏禀皇帝说:“播州特别偏远,是猿猴居住的地方,刘禹锡的母亲八十多岁了,不能跟着儿子前去,就将与她的儿子死别,我担心这样会伤害陛下以孝治天下的方针,请求您稍稍往近的地方调动他。”宪宗说:“做人儿子的应该谨慎做事,不让父母担忧。像刘禹锡(这样不谨慎)比别人还严重,更不能饶恕了。”裴度没有话回答了。过了一会儿,宪宗改变了严厉的脸色,说:“我所说的,是责备做儿子的事,但不想伤他母亲的心。”于是改调刘禹锡去连州,又迁任夔州刺史。 刘禹锡曾经感慨天下学校荒废,就上书给宰相说:“ - 18 - 言官说天下缺少读书人,却不懂得培养人才的方法,不是上天不降生人才,而是人才被湮没不能发展的缘故。这就如不耕田而只感叹仓库没有剩余的粮食,可以这样吗?贞观的时候,全国有学舍一千二百处,学生门徒三千多人,外国派年轻人来跟着学习的有五个国家。现在学校坍塌荒废,学生门徒缺少,不是管教育的官员不努力,问题是没有资金来供给。过去,凡是管教育的官员,在春秋两季向先师孔子祭奠,只是在国立大学里这样做,没有遍及天下的学校。现在地方州县一年四季都在孔子庙中祭奠,恐怕这不是孔子的意思。现在夔州四县每年祭奠花费十六万钱,全国地方州县每年祭奠花费共四千万钱,但对办学却没有补益。请求废除全国地方州县每年四季祭奠孔子的制度,登记那些用来祭奠的资财,把一半给予所隶属的地方州县,让地方增设学校,拿另一半给国立大学,还不止用万来计算。这些钱可以营建学舍教室,制备教具,丰富师生的饮食,增添旧制,来准备雇用使唤的人,教书的官员各自稍微增加一些俸禄,那么古时的风气,明显地可以恢复了。”朝廷当时没有采用他的主张。 刘禹锡晚年和少傅白居易交好,诗词文章,当时没有在白居易之上的人。白居易常常和刘禹锡相互和诗酬答,于是白居易集录这些诗并为之写序说:“彭城刘梦得是诗人中的豪者。他的诗锋芒突出,很少有敢和他对诗的。我自不量力,常常和他对诗。互相呼应的人声气相同,交锋的人力气相当。我们两人一去一回互相唱和,想要停也停不下来。太和三年(829)春天以前,用纸墨记录下来的诗,共一百三十八首。”刘禹锡曾经写了《西塞怀古》《金陵五题》等诗,江南文士称这些诗为佳作,虽然刘禹锡官位不显达,但公卿大官中有很多人与他交往。 - 18 - 开成初年,刘禹锡又做了太子宾客分司,不久授为同州刺史。任期满,做检校礼部尚书、太子宾客分司。刘禹锡于会昌二年(842)七月去世,去世时七十一岁,被追赠为户部尚书。 - 18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