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二轮复习文言实词翻译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高三二轮复习文言实词翻译学案

突破十五 语句翻译题:落实关键字句,保证文意通顺 题型透视 文言文翻译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古代文化常识等方面的知识。它注重考查文言文基础、语法知识、文化素养和思辨能力。文言文翻译由于涉及知识的广泛性和考查内容的全面性,便成为文言文阅读的重头戏。考生虽然对文言文翻译十分重视,但是在答题过程中常出现重点字词落实不到位,表述句子不通顺的问题。对此,考生应增强得分点意识,找准关键字词及句式,多方推敲仔细落实;增强语境意识,在联系上下文的基础上,做到表意清晰准确、表述通顺规范。‎ 一、五类实词译到位 ‎1.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上张仆射①书 韩 愈 九月一日,愈再拜:受牒②之明日,在使院中,有小吏持院中故事节目十余事来示愈。其中不可者,有自九月至明年二月之终,皆晨入夜归,非有疾病事故,辄不许出。若此者,非愈之所能也。抑而行之,必发狂疾,上无以承事于公,忘其将所以报德者;下无以自立,丧失其所以为心。夫如是,则安得而不言?‎ 凡执事之择于愈者,非为其能晨入夜归也,必将有以取之。苟有以取之,虽不晨入而夜归,其所取者犹在也。孟子有云,今之诸侯无大相过者,以其皆“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今之时,与孟子之时又加远矣,皆好其闻命而奔走者,不好其直己而行道者。闻命而奔走者,好利者也;直己而行道者,好义者也。未有好利而爱其君者, 未有好义而忘其君者。今之王公大人,惟执事可以闻此言,惟愈于执事也可以此言进。‎ 伏惟哀其所不足,矜其愚,不录其罪;察其辞,而垂仁采纳焉。愈恐惧再拜。‎ ‎(选自《韩昌黎文集校注》,有删改)‎ 注 ①张仆射:张建封,字本立,兖州人。贞元四年为徐州刺史,徐、泗、凌三州节度使;十二年加检校右仆射,其任命韩愈为徐州节度使推官。②牒:任命的文书。‎ ‎(1)皆好其闻命而奔走者,不好其直己而行道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伏惟哀其所不足,矜其愚,不录其罪;察其辞,而垂仁采纳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他们)都喜欢那些接受命令就赶快去做的人,而不喜欢那些自己守正不阿而努力实践自己主张的人。[得分点:“好”,喜欢;“闻命”,接受命令(听到命令);“直己”‎ ‎,自己守正不阿(使自己正直);“行道”,立身行事(实践自己的主张,或实践道义)]‎ ‎(2)我希望您同情我的不足之处,怜悯我的愚昧,不记录我的罪过;详察我的言辞,施行仁爱而采纳我的意见。(得分点:“伏惟”,我想,我希望;“哀”,同情;“矜”,怜悯;“垂仁”,施行仁爱)‎ 参考译文 九月一日,韩愈再拜:我接受任命书的第二天,在节度使官署内,有府中小吏拿着官署中原有的规章制度十多条来给我看。其中有一条我做不到,即自今年九月至明年二月末,都要早晨进来,到晚上回去,不是生病或其他变故就不许随便出去。像这样的规定,就不是我韩愈所能做到的。如果强迫自己去执行它,那我一定会犯疯癫病的,(这样)对上我无法接受您委托办的事情,忘记我将用来报答您的恩德的方法;对下使我无法自立于世,丧失用来保持独立人格的心志。既然如此,那么我怎么能够有话不说呢?‎ 大概您之所以选择我给您做幕僚,并不是因为我能“晨入夜归”,必定是我有其他可取之处。如果是我有其他可取之处,那么即使我不“晨入夜归”,我的可取之处依然存在。孟子曾经说过:如今的诸侯们之所以没有(在才、德方面)远远超过别人,就在于他们都“只喜欢用听他们的话的人为臣,而不喜欢用能够教导他们的人为臣”。如今的当权者,和孟子时代的当权者相比,就相差更远了,(他们)都喜欢那些接受命令就赶快去做的人,而不喜欢那些自己守正不阿而努力实践自己主张的人。接受命令就赶快去做的人,都是好谋私利之徒;守正不阿而努力实践自己主张的人,都是好行信义的人。从来没有好谋私利的人真正忠爱其国君的,也从来没有好行信义的人而忘记为其国君效力的。如今的王公大人中,只有您可以听进去这些话,也只有我韩愈能够把这些话说给您听。‎ 我希望您同情我的不足之处,怜悯我的愚昧,不记录我的罪过;详察我的言辞,施行仁爱而采纳我的意见。我诚惶诚恐,谨再拜。‎ ‎2.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古之人往往于旧治之所三致意焉。盖贤者视民如家,居官而不能忘其地者,其地之人,亦不能忘之也。余宰沭阳二年,乙丑,量移白下。今戊申矣,感吕峄亭观察三札见招,十月五日渡黄河,宿钱君接三家。夜阑置酒,闻车声啍啍,则峄亭遣使来迎。迟明行六十里,峄亭延候于十字桥,彼此喜跃,骈辚同驱。食倾,望见百雉遮迣,知沭城新筑。衣冠数十辈争来扶车。‎ 居半月,冰霰渐飞,岁将终矣,不得已苦辞主人。主人仍送至前所迎处 ……此一别也,余不能学太上之忘情,故写两图,一以付吕,一以自存,传示子孙,俾知官可重来,其官可想,迎故官如新官,其主人亦可想。孟子曰:闻伯夷、柳下惠之风者,奋乎百世之下,而况于亲炙之者乎?提笔记之,可以风世[注],又不徒为区区友朋聚散之感也。‎ ‎(选自袁枚《重到沭阳图记》,有删改)‎ 注 风世:劝勉世人。‎ ‎(1)迟明行六十里,峄亭延候于十字桥,彼此喜跃,骈辚同驱。‎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闻伯夷、柳下惠之风者,奋乎百世之下,而况于亲炙之者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天快亮的时候,行驶了六十里,吕峄亭在十字桥迎接,两人(见面)十分欣喜,便驱车一同前往。(得分点:“迟明”,天快亮的时候;“延候”,迎接;“峄亭延候于十字桥”,状语后置句;“骈辚同驱”,驱车一同前往)‎ ‎(2)伯夷、柳下惠那样的高风,百代之后的人听到,也能奋发,更何况亲受熏陶的人呢? (得分点:“奋”,奋发;“而”,连词,表递进;“于”,介词,引出对象;“亲炙”,亲受熏陶、直接受到教诲或传授)‎ 参考译文 古代的人往往对自己以前管理的地方多次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这大概是因为)贤能的人对待百姓像对待家人一样,做官而不能忘记他管辖的地方,那里的百姓,也不能 忘记他们吧。我治理沭阳两年,乙丑年,调到白下做官。现在戊申年了,感激吕峄亭观察使多次写信邀请,(我)十月五日渡过黄河(来到沭阳),住宿在钱接三家里。傍晚摆酒款待我,听到缓慢而沉重的车行声,是吕峄亭派使者来接我。天快亮的时候,行驶了六十里,吕峄亭在十字桥迎接,两人(见面)十分欣喜,便驱车一同前往。不久,望见高高的城墙耸立,知道是沭阳新建的。几十个官绅争相来扶车。‎ 过了半个月,天渐渐地飘起了雪花,这年将要到头了,不得已向主人辞别。吕峄亭坚持把我送到以前迎接我的地方……这次分别,我不能学太上道君的忘情,所以画了两幅图,一幅给吕峄亭,一幅给自己,传给子孙,使他们知道官员可以重回治所,如果他想回来的话,迎接原来的官员像迎接到任的新官一样,如果当地的主人也想让他回来。孟子说:“伯夷、柳下惠那样的高风,百代之后的人听到,也能奋发,更何况亲受熏陶的人呢?”提笔记下这篇文章,可以劝勉世人,不只是单单为了抒发朋友之间真挚的聚散之感。‎ ‎3.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孙何,字汉公,蔡州汝阳人。真宗初,何献五议:其一,请择儒臣有方略者统兵;其二,请世禄之家肄业太学,寒隽之士州郡推荐,而禁投贽自媒者;其三,请复制举;其四,请行乡饮酒礼;其五,请以能授官,勿以恩庆例迁。上览而善之。咸平二年,举入阁故事,何次当待制。(选自《宋史·孙何传》,有删改)‎ ‎(1)寒隽之士州郡推荐,而禁投贽自媒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咸平二年,举入阁故事,何次当待制。‎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寒门才智出众之人由州郡推荐任用,严禁送礼自行介绍(推荐)。(得分点:“寒”“隽”“投贽”“自媒”,句意通顺)‎ ‎(2)咸平二年,列举入阁的旧例,孙何按照次序担当待制。(得分点:“举”“故事”“次”“当”,句意通顺)‎ 参考译文 孙何,字汉公,是蔡州汝阳人。真宗初年,孙何敬献五条奏议:第一,请选拔有谋略的文职大臣统领军队;第二,请让世代官禄之家子弟在太学学习课业,寒门才智出众之人由州郡推荐任用,严禁送礼自行介绍(推荐);第三,请恢复考试录用制度;第四,请实行乡饮酒礼;第五,请按照能力授予官职,不要凭借皇恩庆典来升任官职。真宗看后认为很好。咸平二年,列举入阁的旧例,孙何按照次序担当待制。‎ ‎4.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湖州城东南二百步,抵霅溪,溪连汀洲,洲一名白。梁吴兴守柳恽于此赋诗云“汀洲采白”,因以为名也。前不知几十万年,后又数百载,有名无亭,鞠[注]为荒泽。‎ 至开成三年,弘农杨君为刺史,乃疏四渠,浚二池,树三园,构五亭,卉木荷竹,舟桥廊室,洎游宴息宿之具,靡不备焉。观其架大溪,跨长汀者,谓之白亭。介二园、阅百卉者,谓之集芳亭。面广池、目列岫者,谓之山光亭。玩晨曦者,谓之朝霞亭。狎清涟者,谓之碧波亭。五亭间开,万象迭入,向背俯仰,胜无遁形。‎ 时予守官在洛,杨君缄书赍图,请予为记。‎ 杨君前牧舒,舒人治;今牧湖,湖人康。康之由,革弊兴利,若改茶法、变税书之类是也。利兴,故府有羡财;政成,故居多暇日。是以余力济高情,成胜概,三者旋相为用,岂偶然哉?昔谢、柳为郡,乐山水,多高情,不闻善政;龚、黄为郡,忧黎庶,有善政,不闻胜概。兼而有者,其吾友杨君乎?君名汉公,字用乂。恐年祀久远,来者不知,故名而字之。时开成四年,十月十五日,记。(选自白居易《白洲五亭记》,有删改)‎ 注 鞠:皆,尽。‎ ‎(1)面广池、目列岫者,谓之山光亭。‎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杨君前牧舒,舒人治;今牧湖,湖人康。‎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兼而有者,其吾友杨君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面对宽广的池水、看到排列的峰峦的,称它为山光亭。(得分点:“面”,名词用作动词,面对;“目”,名词用作动词,看到)‎ ‎(2)杨君先前治理舒地(或“在舒地做官”),舒地百姓太平;现今治理湖地,湖地百姓安康。(得分点:“牧”,治理;“治”,安定,太平)‎ ‎(3)二者都具备的,大概就是我的朋友杨君了吧?(得分点:“其……乎”,固定句式,大概……吧,其,语气词,表揣测)‎ 参考译文 从湖州城往东南走二百步,到达霅溪,溪水连着水中的小块平地,小洲的名字叫白。梁朝时吴兴太守柳恽在这里写诗道“汀洲采白”,于是就以此为它命名。其前不知有几十万年,其后又过了数百年,小洲有名字但没有亭子,全部是荒泽之地。‎ 到了开成三年,弘农杨君担任刺史,才疏导四条水渠,疏浚两个池塘,建起三个园子,修筑五个亭子,种植荷花、竹子等,建起舟桥廊庑小室,还有游玩宴会休息(所用)的器具,这些没有不齐备的了。看那个跨于溪水和修长的小岛之上的,称它为白亭。处于两园之间,可以观赏各种花卉的,称它为集芳亭。面对宽广的池水、看到排列的峰峦的,称它为山光亭。与晨光嬉戏的,称它为朝霞亭。亲近清澈涟漪的,称它为碧波亭。五个亭子间隔分布,各种景象依次呈现,无论是面对、背向、仰观、俯视,美丽的景象都不会隐匿它们的形迹。‎ 当时我在洛阳做官,杨君写书信并送给我他所作的图,请求我给他写题记。‎ 杨君先前治理舒地(或“在舒地做官”),舒地百姓太平;现今治理湖地,湖地百姓安康。安康的缘由,在于兴利除弊,像改革茶法、改变税书等这类事。利益兴起了,所以政府有多余的财用;政务成功了,所以平日就有空闲的时光。因此有余力抒发高雅的情怀,建成优美的景象,三者互相为用,难道是偶然吗?昔日谢、柳治理郡县,以山水为乐,追求高雅的情怀,却没有听到有好的政绩;龚、黄治理郡县,为黎民百姓担忧,有好的政绩,却没有看到优美的景象。二者都具备的,大概就是我的朋友杨君了吧?杨君名汉公,字用乂。担心年岁久远,以后的人不了解,所以取了这个名和字。当时是开成四年,十月十五日,记。‎ ‎1.通假字:找出本字再翻译 通假字虽然不常出现在翻译中,但是准确识别并翻译到位是翻译的一个重要能力。能否译出通假字的本字的含义,关键在识别。在翻译一个文言实词的时候,如果按照它的字面意思来解释,发现明显有悖于整个句子的逻辑或句意,那么它极有可能是通假字。我们还可以通过词性来辨别,抓住搭配找通假。当一个文言实词就其字面的词性来讲,不能与其前后的句子成分很好地搭配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考虑该字为通假字。如2016年全国卷Ⅰ,“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宋史·曾公亮传》)中的“锡宴不赴”,如果按照字面意思是无法正常解释的,所以“锡”通“赐”,是“赐予”的意思。‎ ‎2.多义词:依据语境,明确含义 重要实词虽然有许多义项,但在具体句子中只能有一个义项,因此,要学会利用上下文的具体语境来确定该实词的准确义项。在语境中确定多义词的义项,特别要注意一词中几个相近而又易混的义项。如“爱”字,“爱护”“爱怜”“爱惜”义项较难区分;“坐”字,“犯罪”与“判罪”义项易混等。不管多么易混,只要真正到了语境中,就只有一个义项是最恰当的。这时,也只有细辨语境,代入检验来确定了。记住:只要把词放在句中理解,把句放在段落篇章中读,一切问题皆有解决可能。如2018年全国卷Ⅲ:“徽宗立,(纯礼)以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前尹以刻深为治,纯礼曰:‘宽猛相济,圣人之训。方务去前之苛,犹虑未尽,岂有宽为患也。’由是一切以宽处之。”(《宋史·范纯礼传》)画线句子中的“务”“去”“患”都是多义词,根据上下文,分别译为“尽力(致力)”“去除”“祸患”。‎ ‎3.词类活用:依据语法巧判断 翻译含有词类活用的句子也是命题者特别关注的一项内容。理解活用词的意思和用法,首先要掌握现代汉语的正常语序:(定语)+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记住每个句子成分一般由什么词来充当:定语,一般由形容词、名词来充当;主语,一般由名词、代词来充当;状语,一般由副词等来充当;谓语,一般由动词、形容词来充当;宾语,一般由名词、代词来充当。‎ 再者,就是掌握现代汉语的搭配规律:①句中一定要有谓语。如“籍吏民,封府库”(《鸿门宴》)中的“籍吏民”少了一个谓语,所以“籍”应活用为动词,“造册登记”。这就符合了“句中一定要有谓语”的原则。②名词放在谓语前作状语。如2016年全国卷Ⅱ中,有“囊示登云”句,其中“囊”字是名词,位于谓语“示”之前,作“示”的状语,所以译为“用口袋装”。这就符合了“名词放在谓语前作状语”的原则。③名词不能带宾语和补语(有时是介词结构作补语)。如“沛公军霸上”(《鸿门宴》)一句,“军”是名词,“军队”的意思,但是由于后面接了一个表地点的名词,所以活用为动词,译为“驻军”,这就符合了“名词不能带宾语和补语”的原则。‎ 另外,还要将词性理解准确,将词义翻译到位。何谓翻译到位?即必须用一套用语把它在语境中的词性连同词义译出来。如:‎ ‎(1)名词活用为动词,有两种译法。一是换词法,用现代汉语的动词去换古代汉语的名词。如“左右欲刃相如”,“刃”译为“杀”。二是扩充法,将原单音节名词扩充为一个现代汉语双音节动词。如“沛公军霸上”,“军”译为“驻军”。‎ ‎(2)名词作状语,一般要带“用……”“在……”“像……”的词语。‎ ‎(3)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的使动、意动用法,可分别译为“使……(动词)”和“以……为……”(或“认为……是……”)。‎ ‎(4)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翻译时要在该动词、形容词后面补充符合语境的名词(中心语)。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2017年全国卷Ⅱ,“后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辄死,岁屡有年,百姓歌之”。(《后汉书·赵憙传》)此句中“青州大蝗”缺少谓语动词,“大蝗”名词活用为动词,是“出现蝗灾”的意思。‎ ‎4.古今异义词:辨古今,会迁移 古今异义词是十分重要的考查点,高考将其设为考查点的频率相当高。一般有两种类型:一是单音节的同形异义词,如“走”“谷”“金”等,翻译时要特别把其古今义区别开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二是类似今天双音节词的同形异义词,如“妻子”“其实”等,一般情况下要把它当成两个词拆分开来翻译。‎ 可以运用以下方法去辨识,然后进行准确翻译。‎ ‎(1)联想迁移法:利用我们已经学过的古今异义词,找出相似的语境,从而推断出文段中词语意义的方法。如“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桃花源记》),借助这句话中的“交通”,我们就可以知道“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中“交通”的意思。‎ ‎(2)记忆积累法:对于古今异义词,是需要有一些古代的文化常识积累才能识别的。如“江”在古代专指“长江”,“河”在古代专指“黄河”。而我们现在说的“江”“河”,其范围就扩大了。再如“牺牲”这个词,古代指供祭祀用的牲畜,而我 们现在多是指为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这些与文化有关的词语,仅靠上下文语境不一定能知道其意思,所以丰富自己的知识才是根本。‎ ‎(3)文句推敲法: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推断词语的含义。如2018年全国卷Ⅱ:“一岁断狱,不过数十,威风猛于涣,而文理不及之。”(《后汉书·王涣传》)根据句中的“断狱”“威风”可以判断“文理”是“有条理”,“文理”是个古今异义词。‎ ‎5.偏义复词:看搭配,联语境 偏义复词在古汉语中的运用,按词的构成关系来看,常见的有两种类型:两个语素意义相对或相反,两个语素意义相近或相关。‎ 辨析偏义复词时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格外关注同义、反义连用词。遇到这种情况,必须依据上下文确定取哪个语素的意义,哪个语素只起陪衬作用,然后正确解释。‎ ‎(2)联系其前后的连带成分。如《孔雀东南飞》“昼夜勤作息”中的“勤作息”,解释成“勤劳地工作”是讲得通的,解释成“勤劳地工作、休息”就讲不通了,由此可知“息”在此处只做陪衬而无实义。因此,也就可以判定“作息”是偏义复词。‎ ‎(3)从全句的意思上去理解。如《出师表》中的“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译为“不管是皇宫中的人员,还是朝廷中的人员,都是一样的,奖惩功过、评论人物好坏时,不应该有所不同”,可见句中的“异同”为“不同”的意思,那么“异同”一词只取“异”的意义,而“同”就只做陪衬了。‎ ‎(4)纵观全篇,从文章大局的角度来理解。如《孔雀东南飞》中的“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全诗之中,未言及兰芝的父亲和弟弟,故知“父母”“弟兄”皆为偏义复词,偏在“母”和“兄”。‎ ‎1.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松柏生于山林,其始也,困于蓬蒿,厄于牛羊;而其终也,贯四时,阅千岁而不改者,其天定也。善恶之报,至于子孙,则其定也久矣。吾以所见所闻考之,而其可必也审矣。国之将兴,必有世德之臣,厚施而不食其报,然后其子孙能与守文太平之主,共天下之福。故兵部侍郎晋国王公①,显于汉、周之际,历事太祖、太宗,文武忠孝,天下望以为相,而公卒以直道不容于时。盖尝手植三槐于庭,曰:“吾子孙必有为三公者。”已而其子魏国文正公②,相真宗皇帝于景德、祥符之间,朝廷清明天下无事之时,享其福禄荣名者十有八年。‎ ‎(选自苏轼《三槐堂铭并序》,有删改)‎ 注 ①晋国王公:即晋公,王祜。②魏国文正公:指王旦,封魏国公,谥文正。‎ ‎(1)吾以所见所闻考之,而其可必也审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下望以为相,而公卒以直道不容于时。‎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我根据所见所闻的事实考察,天理必然会彰显出来,这是明白无疑的。(得分点:“以”“考”“必”“审”,句意通顺)‎ ‎(2)天下人都希望他能出任宰相,但是他最终由于性情正直而不为当世所容。(得分点:“望”“卒”“直通”;“不容于时”,被动句;句意通顺)‎ 参考译文 松柏生长在山林中,开始时,被蓬蒿围困,遭牛羊践踏;但最终经过四季而长青,历经千年而不凋零,这就是天的意志。人的善恶报应,有的要到子孙后代才表现出来,天的意志可以说是由来久远的。我根据所见所闻的事实考察,天理必然会彰显出来,这是明白无疑的。国家将要兴盛,必然会有世代积德的大臣,他们大量行善施德却没有得 到善报,但此后他们的子孙却能够与遵守祖宗法度的太平盛世的君主共同享受天下之福。已故兵部侍郎晋国公王祜,在后汉后周期间就已名声显扬,先后侍奉过太祖、太宗两朝,能文能武,忠孝品德高尚,天下人都希望他能出任宰相,但是他最终由于性情正直而不为当世所容。他曾经亲手在庭院种了三棵槐树,说:“我的子孙将来一定有做三公的。”后来他的儿子魏国文正公果然在宋真宗景德、祥符年间当了宰相,那时正值朝廷政治清明,天下太平无事,于是享受了荣华富贵十八年。‎ ‎2.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申屠刚字巨卿,扶风茂陵人也。及隗嚣据陇右,欲背汉而附公孙述。刚说之曰:“愚闻人所归者天所与,人所畔者天所去也。伏念本朝躬圣德,举义兵,龚行天罚,所当必摧,诚天之所福,非人力也。将军宜上应天心,下酬人望,为国立功,可以永年。嫌疑之事,圣人所绝。以将军之威重,远在千里,动作举措,可不慎与?今玺书数到,委国归信,欲与将军共同吉凶。布衣相与,尚有没身不负然诺之信,况于万乘者哉!……”‎ 光武尝欲出游,刚以陇蜀未平,不宜宴安逸豫。谏不见听,遂以头轫乘舆轮,帝遂为止。‎ ‎(摘编自《后汉书·卷二十九第十九·申屠刚传》)‎ ‎(1)布衣相与,尚有没身不负然诺之信,况于万乘者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谏不见听,遂以头轫乘舆轮,帝遂为止。‎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老百姓彼此交往,尚且还有至死不违反诺言的信用,何况是一国的君主呢!(得分点:“相与”“没”,句意通顺)‎ ‎(2)意见未被接受,(申屠刚)就以头(当做止轮木)顶住车轮,光武帝于是停止了游览。(得分点:“见”“轫”,句意通顺)‎ 参考译文 申屠刚字巨卿,扶风郡茂陵人。等到隗嚣占据了陇右,他想背弃汉朝而归附公孙述。申屠刚游说隗嚣说:“我听说百姓所归顺的人老天就会成全他,百姓所叛离的人老天就会放弃他。我想本朝光武帝躬行圣德,兴举义兵,恭奉天意惩戒恶人,所到之处无坚不摧,这真是上天所赐之福,不是人力能做到的。将军应当向上顺应天意,向下报答人民的期望,为国立功,可以永远无忧。遭人嫌疑的事,圣人是绝不会做的。以将军的威望,即使远在千里,您的一举一动,能不慎重小心吗?现在玺书几次下达,委以国是昭示信用,想与将军共同承担吉凶祸福。老百姓彼此交往,尚且还有至死不违反诺言的信用,何况是一国的君主呢!……”‎ 光武帝曾想出外游览,申屠刚以陇蜀尚未平定为由,认为皇上不应该宴逸享乐。意见未被接受,(申屠刚)就以头(当做止轮木)顶住车轮,光武帝于是停止了游览。‎ ‎3.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夫天下之民物众矣,若必欲其皆如吾之条理,则天地亦且不能。是故寒能折胶,而不能折朝市之人;热能伏金,而不能伏竞奔之子。何也?富贵利达所以厚吾天生之五官,其势然也,是故圣人顺之,顺之则安之矣。是故贪财者与之以禄,趋势者与之以爵,强有力者与之以权,能者称事而官,懦者夹持而使。有德者隆之虚位,但取具瞻,高才者处以重任,不问出入。各从所好,各骋所长,无一人之不中用,何其事之易也?‎ ‎(选自李贽《答耿中丞》,有删改)‎ ‎(1)富贵利达所以厚吾天生之五官,其势然也,是故圣人顺之,顺之则安之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各从所好,各骋所长,无一人之不中用,何其事之易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富贵利禄是用来很好地满足人们欲望的,这是情势发展的必然,因此圣人顺着它去做,顺着它就安定了。(得分点:“所以”“厚”“势”“安”,句意通顺)‎ ‎(2)(每个人)都顺着自己的喜好做事,都发挥出自己擅长的技能,没有一个人不被任用,(这样)做事不是很容易吗?(得分点:“从”“骋”“中用”“何其”,句意通顺)‎ ‎4.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文长为山阴秀才,大试辄不利,豪荡不羁。总督胡梅林公知之,聘为幕客。文长与胡公约:“若欲客某者,当具宾礼,非时辄得出入。”胡公皆许之。文长乃葛衣乌巾,长揖就坐,纵谈天下事,旁若无人。胡公大喜。是时公督数边兵,威振东南,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信心而行,恣臆谈谑,了无忌惮。当时所谓达官贵人、骚士墨客,文长皆叱而奴之,耻不与交,故其名不出于越。悲夫!‎ ‎(选自袁宏道《徐文长传》,有删节)‎ ‎(1)是时公督数边兵,威振东南,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长皆叱而奴之,耻不与交,故其名不出于越。‎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那时胡公统率诸路军队,威振东南,披甲戴盔的兵士晋见都是跪着说话,像蛇一样匍匐进退,不敢抬头仰视。(得分点:“督”“介冑”“蛇”,句意通顺)‎ ‎(2)文长都大声地斥责他们,把他们视为奴婢,感到可耻而不同他们交往,所以他的名声不出于越地。(得分点:“奴”“耻”“故”,句意通顺)‎ 参考译文 文长是山阴的秀才,乡试多次未被录取,他性格直爽,无拘无束。总督胡梅林知晓他的才能,聘请他做幕客。文长与胡梅林约定:“你想要我做幕客,必须用接待宾客的礼节,不规定时间,让我自由出入。”胡梅林都答应了他。文长于是穿葛布衣服,戴黑色头巾,拱手行礼入座,放言畅谈天下大事,旁若无人。胡公非常高兴。那时胡公统率诸路军队,威振东南,披甲戴盔的兵士晋见都是跪着说话,像蛇一样匍匐进退,不敢抬头仰视;而文长凭一个秀才的身份傲然自得,随心行事,任意谈笑,丝毫没有畏惧顾虑。当时的那些达官贵人、骚士墨客,文长都大声地斥责他们,把他们视为奴婢,感到可耻而不同他们交往,所以他的名声不出于越地。唉,令人悲哀啊!‎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