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1+论述类文本阅读(第01期)-2018届高三语文百所好题速递分项解析汇编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专题01+论述类文本阅读(第01期)-2018届高三语文百所好题速递分项解析汇编

‎ ‎ 一、【18届湖南省浏阳一中、株洲二中等湘东五校高三12月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随着不惜一切代价追求一味追求GDP的发展模式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政府近来反复强调转换经济增长方式,强调经济和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明确把“好”的标准提到首位,而不再简单地重复“发展是硬道理”。这是一个信号: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和社会发展模式将发生重大转变。面对这一历史性的转变,思想文化界必须回答的问题是:这种转变需要什么样的文化支持?没有相应的文化转型,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的转变能够独立完成吗?‎ ‎②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对于 “好”的理解主要集中在环保、低耗、节能等方面,是环境、能源等方面的指标。节能、低碳、绿色、宜居等等已经被确立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考核指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建设宜居城市等,也成为政治家和知识分子的口头禅。‎ ‎③这些当然都是必要的,但是还不够。因为这些指标基本上还是着眼于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核心概念依然是“经济”:如果高能耗、高污染的增长方式继续下去,中国的经济就无法持续增长。但是经济的持续增长是“好”的全部含义么?换言之,如果高能耗、高污染的发展能够持续下去,它就应该坚持吗?我以为不是。在经济增长的“好”背后还有一个更加根本性的标准,这就是“好生活”。“好生活”的“好”是一个综合评价指标,它当然应该包括好的经济增长方式,但是又不仅仅是好的经济增长方式,它还应该包括:好(合理)的政治体制、好(优良)的道德环境、好(正确)的价 值观和世界观、好(和谐)的人际关系、好(愉快)的心情等。也就是说,好的经济增长方式之所以好,是因为它和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是协调一致,相互支持的。因此,这个问题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也不是光靠经济学就能解决的问题。“好生活”的问题是一个文化的问题。好生活的问题是一个涉及到社会及政治、经济、道德、哲学等诸多层面的问题,能够概括这些层面的最合适术语,我以为是文化。因此,好生活的问题从根本上讲是一个文化问题。‎ ‎④由于经济理性属于工具理性,它关心的核心问题是效益问题,因此它无法从根本上回答何谓好生活的话题。或者说,它对好生活的理解只是停留在物质计量、工具理性、绩效考核的层次,无法进入实质理性、价值理性的层次。从经济理性层次理解和判断一个社会的发展模式或国民的生活质量,很难对其好坏做出实质性的价值判断。比如,一种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践踏人权、漠视正义、忽略心灵感受为代价的发展模式是好的还是坏的?如果说它是不好的,可它的效率不是很高吗?它的速度不是很快么?再比如,为什么保护环境、资源、人权、正义乃至好心情那么重要呢?经济学回答不了这个问题。这是一个文化的问题,‎ 享乐主义者可能认为,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的竭泽而渔的发展模式是好的,因为它能够迅速致富,在很短的时间内尽情地消费、挥霍、享乐,至于子孙后代则不在考虑之列。比如中国古代的享乐主义者杨朱就认为:我此时此刻的瞬间身体快乐才是最重要的,生命的质量表现为肉体感官刺激的强度,因此,此时此刻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我的贪欲的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就是好的。只有当你对这个世界的持久存在(阿伦特说的“尘世永恒”)和后代的福祉抱有深切的关怀,当你觉得在身体享乐之上还有更高的好生活的标准,你才会警惕和批判竭泽而渔式的发展模式。‎ ‎⑤至于正义、人权等和发展的关系,则是一个政治哲学的问题,但从根本上说也是文化的问题。我们说以牺牲人权和正义为代价的发展模式是不好的,是因为我们认为人不是动物,不能把金银珠宝装饰的笼子当作自由的天空,把奢侈的物质享受当作幸福的全部。人要活得像一个人,要有人的尊严,单是奢侈品无法给你这样的尊严。这就要有合理的政治制度,要有民主和法制,要能够保障公民的人权。之所以说这是一个文化的问题,是因为并不是所有的文化都认为人权、正义和尊严是好生活的基本条件。享乐主义者和发展至上主义者可能嘲笑说:“什么叫活得像一个人?难道不就是住豪宅、开好车、戴名表、抱美女么?人权、尊严、正义算什么呢?”大街上的很多广告不就在宣扬这样的价值观么?广告所塑造的所谓“成功人士”不就是这种类型的人么?‎ ‎⑥可见,发展模式之争的实质是文化之争,价值观念之争,不同的好生活理念之争。现在我们讲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讲“又好又快发展”,这表明我们认识到了原先的“发展就是一切”、GDP挂帅的发展模式是有问题的。什么地方出问题?我认为是这种发展模式背后的好生活理念有问题。因此,应当深入探讨何为好生活,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才能进而解决我们应该选择何种发展模式的问题。‎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国政府强调经济和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好”指的是不仅经济能够持续增长,而且要环保、低耗、节能等,从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B. 作者认为对“好”的理解“主要集中在环保、低耗、节能等方面”的局限是只注重经济的持续增长,忽视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的指标。‎ C. 一段时间以来,政治家和知识分子说“口头禅”,说明政治家和知识分子对经济增长方式和社会发展模式的转变怀有消极的心态。‎ D. 经济理性,只能判断经济效益,而不能判断一个国家国民的生活质量。‎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多处设问反问,不断抛出问题,推进文章,引发人们对发展模式背后的文化理念的思考。‎ B. 文章层层深入,由对经济发展模式的思考切入,引出对“好”的内涵的探讨,再到“好生活”的内涵与标准的思考。‎ C. 文章在论证中,阐述过去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发展目的、路径、价值观等方面纠正了人们不正确的认识,并由此找到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模式。‎ D. 文中引用杨朱的观点,说明在某些享乐主义者眼中,好的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就是追求个体此时此刻的享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转换经济增长方式必须要彻底摒弃高能耗、高污染的增长方式。‎ B. 好生活的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从根本上讲,是文化问题。‎ C. 追求个体瞬间快乐的享乐主义导致了今天竭泽而渔的发展模式。‎ D. 没有相应的文化转型,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的转变无法独立完成。‎ ‎【答案】‎ ‎1.B ‎2.C ‎3.C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A项,概括不全。“好”是一个综合评价 ‎【名师点睛】此类题目答题时应注意分清答题的区域,错误设置一般为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错误概括文章的内容。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浏览选项,在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二、【18届湖北省鄂南高中、华师一附中、黄冈中学等八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隋废九品中正,设进士、明经二科取士。唐承隋制,并增设明法、明字、明算诸科,而以进士、明经二科为主。进士科重文辞,明经科重经术。唐高宗、武则天以后,进士科最为社会所重,参加进士科考试被认为是致身通显的重要途径。进士科以考诗赋为主,此外还考 时务策等。‎ 唐代取士由地方举送中央考试,称为乡贡。被举送应试的人通称为举人。唐人常说“举进士”,例如韩愈《讳辩》说“愈与李贺书,劝贺举进士”,意思是应举参加进士科的考试,这种人在唐代就称为进士。韩愈《送孟秀才序》说“京师之进士以千数,其人靡所不有”,就是指当时应举参加进士科考试的人说的。唐初设有秀才科,不久即废,但是唐人后来仍通称应进士科考试的人为秀才。‎ 唐代中央主持科举考试的机关是礼部,考官通常由礼部侍郎担任,称为知贡举。唐人进士及第第一名称为状头或状元。同榜的人在长安慈恩寺雁塔题名,称为题名会。宴会于曲江边的亭子内,称为曲江会。又遍游名园,以同榜少年二人为“探花使”,探采名花。唐人进士及第后尚未授官称为前进士,还要参加吏部“博学宏词”或“拔萃”的考选,取中后才授予官职。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说,柳宗元“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其后以博学宏辞,授集贤殿正字”。白居易进士及第后,因为取中“拔萃”,所以授秘书省校书郎。韩愈虽然进士及第,但是由于应吏部考选未中,未能得官。为此,韩愈以“前乡贡进士”的名义三次上书宰相求仕。‎ 以上所说的进士、明经等科通常每年都举行考试。此外唐代还有所谓制举,这是由皇帝特诏举行的考试,据说是要选拔特殊的人才。无论取中进士、明经等科与否,都可以应制举。考期不固定,科目由皇帝临时决定,有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文辞秀逸科,风雅古调科等等,前后达百十种。这些称为制科。唐代博学宏词科本来也是制科,开元十九年(公元731年)以后改为吏部选人的科目,每年举行考试。宋代制举恢复博学宏词科。‎ 宋代最初也以进士、明经等科取士。宋神宗时王安石建议废明经等科,只保留进士科。进士科不考诗赋而改试经义,此外仍考论策(后来也间或兼考诗赋)。礼部考试合格后,再由皇帝殿试复审,然后分五甲(五等)放榜,授予官职。‎ ‎(选自王力《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有删改)‎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隋代以前,统治者曾创设九品中正制品评人才,选人授官,至隋代设进士、明经二科,以科举取士代替。‎ B. 在唐代,科举进一步发展,进士、明经、明法、明字、明算、秀才诸科都先后成为取士科目。‎ C. 从隋唐至宋,科举考试科目屡有变化,但进士一科始终得到保留,而且在各代都一直最受重视。‎ D. 隋唐进士科考查诗赋和时务策,宋代常考的只有经义,诗赋只是间或入选的兼考科目。‎ ‎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唐代经地方举送到中央参加考试的人称为“举人”,其中参加进士科考试的也通称为“秀才”。‎ B. 唐代称进士及第后尚未授官者为“前进士”,《送孟秀才序》中的陈述表明,当时进士及第者甚众。‎ C. 进士及第第一名在唐代称为“状头”或“状元”,后世科举中的“秀才”“探花”等称谓也可能与唐代有关。‎ D. 柳宗元、白居易因分别取中“博学宏词”和“拔萃”而授官,而韩愈虽同样进士及第,却在这种吏部的考选中失利。‎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制举是唐代科举考试的组成部分,但从考期和考试科目不固定等特点看,只能算是进士、明经等常科考试的补充。‎ B. 博学宏词科在唐代本是制举科目,后来改作吏部考选科目,宋代又在制举中恢复,可见唐宋制举也在发生演变。‎ C. 地方举送,礼部考试,至宋代又增加皇帝主持的殿试,科举制度得以完善,跟后来的明清科举已无区别。‎ D. 隋唐至宋,科举考试的资格、科目、内容和及第后的授官制度等在继承中变化,这应与各朝代的时代需要和人才观念有关。‎ ‎【答案】‎ ‎4.A ‎5.B ‎6.C ‎【解析】‎ ‎ ‎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此题选项B偷换概念。‎ ‎6.试题分析:C项,“跟后来的明清科举已无区别”错。三级考试形式虽然基本具备,但考试内容、时间、内容及取中后授官的制度等还有明显区别。明清科举文中未论及,但作为文化常识,学生应有基本了解。‎ 三、【18届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高三上学期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根据历史气候学的研究,两汉时代正处于大理冰期结束以后的第三个温暖期。这一时期起于公元前800年左右,止于公元200年左右,高于现代的年平均气温‎10C^-‎20C。这种气候的特征,我们可以从许多方面找到佐证。‎ 从植物分布变迁方面看,在这一历史时期,由于气温上升,南方亚热带与暖温带植物纷纷北上。以竹为例,目前大面积的竹林基本上不超出长江流域,而在当时,黄河流域分布着数量众多的大面积竹丛。比如,春秋时的淇水一带,竹木巨大成萌,连延不绝。《诗经·卫风·淇奥》咏道:“瞻彼淇奥,绿竹青青”;到汉代时期,这一带仍然竹木繁茂。西汉元封二年,黄河决口,式帝发卒数万人塞抓子(古地名)决河,即以“下淇园之竹为健”(《河渠书》)。西北地区也是广有竹林,《山海经·西次二经》即记六盘山一带:“其木多棕,其草多竹,涤水出焉.”当时的关中地区,同样是竹林众多,在《诗经·小稚·斯千》中就曾言:“如竹芭类,如松茂矣。”司马迁所言“渭川千亩竹”(《货殖列传》)、班固所言“有郭杜竹林,南山植拓,号称陆海”(《地理志》),更是脍炙人口。‎ 除了竹林之外,其他一些暖温带、亚热带植物的北移也十分引人注目。如《诗经》中屡屡在北方出现关于“梅”的诗篇。《召南》之“镖有梅”,地域当在当时的雍梁之地;《秦风》之“终南何有?有条有梅”,其地域应在秦岭山脉。另外,《陈风))有“墓门有梅,有鸽萃止”,《曹风》有“鸡鸡在桑,其子在梅”,两国地域均在充、豫之地,即今河南山东一带.而梅树的下限温度为‎-14°C ,因此当时平原中部冬季最低温度比现在要高。‎ 从河流冬季稳定封冻线看,在这一历史时期,其南线出现北移现象.据有关专家研究,当今河流冬季稳定封冻的南界大体上东起连云港附近,经商丘北跨黄河,沿黄河湘侧高地西伸,这条线以北的河流每年都有稳定的封冻现象。但在春秋两汉时期,河流冬季稳定封冻线北移大棍至今山东曲率一带甚至再向北一些。据《左传》《汉书·五行志第七中之下》记载,在关中地区及曲享、洛阳地区,于舍桓公十四年(前698)、成公元年(前590)、襄公二十八年(前545)、汉武帝元狩六年(前107)、昭帝始元二年(前,25)都有“无冰”记载,而河流封冻要比河边出现冰情所要求的冬季温度还要低。‎ 另外,这一时期,渤海湾地区还出现大范围的海侵现象,据有关专家考证,这与当时气候之温暖不无关系。《汉书·沟泣志》记载:“王莽时,征能治河者以百数……大司空株王横言:往者天尝连雨,东北风,海水溢,西南出,浸数百里,九河之地已为海所渐矣。’”谭其壤等专家认为,王横所言,乃是发生在西汉中期的一次大海侵。其“九河之地”相当于今渤海湾西岸的天津、宁河、宝低、武清、静海、黄烨六县市各一部分或大部分地区,即这次海侵的范围大体在海河平原上海拔四米的等高线附近,方圆数百里。直到东汉中叶以后,海侵地区的海水才渐渐后退;东汉末年,海陆形势基本恢复到海侵以前的局面。但至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地区仍然人烟稀少。因而这一地区出现了西汉中叶以来至魏晋南业朝时期的文化 遗存在年代上的中断现象;而且在这一区城的七里海北岸大海北村的汉代文化层内发现大量的孔虫壳体,其组合可能代表一个稳定的沼泽湖环境。这些都表明,温暖、多雨是当时气候的一个重要特色,王横所言“天尝连雨,东北风”,当不是孤立现象。‎ ‎(摘编自马新《历史气候与两汉农业的发展》)‎ ‎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河流冬季稳定封冻线出现的北移现象,也是第三个温暖期气候变暖的佐证。‎ B. 大范围的海侵现象的出现,是渤海湾地区西汉中期气候的一个重要特色。‎ C. 竹丛大面积分布在黄河流域,西北地区也广有竹林,原因在于第三个温暖期气温上升。‎ D. 根据历史气候学的研究,两汉时代的年平均气温高于现代的年平均气温。‎ ‎8.下列不能佐证“两汉时代正处于大理冰期结束以后的第三个温暖期”的一项是 A. 大海北村的汉代文化层内发现大量的孔虫壳体。‎ B. 在春秋两汉时期,封冻线北移大概至今山东曲阜一带甚至再向北一些。‎ C. 《诗经·卫风·淇奥》咏道:“瞻彼淇奥,绿竹青青。”到汉代时期,这一带仍然竹木繁茂。‎ D. 黄河决口,武帝发卒数万人塞瓢子决河。‎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西汉中叶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遗存在年代上的中断现象充分证明了渤海湾地区人烟稀少。‎ B. 渤海湾地区的七里海北岸大海北村在西汉中叶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可能出现过一个稳定的沼泽湖环境。‎ C. 《诗经》中屡屡在北方出现关于“梅”的诗篇,进一步佐证了当时平原中部冬季最低气温比现在高。‎ D. 西汉中期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根据海侵现象和孔虫壳体的发现,渤海湾地区的气候呈现出温暖多雨的特征。‎ ‎【答案】‎ ‎7.B ‎8.D ‎9.A ‎【解析】‎ ‎7.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这是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的能力。‎ 四、【18届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高三11月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西方美学强调人性三元论,主要以柏拉图和弗洛伊德最为著名。柏拉图认为“灵魂也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理智、激情和欲望。与此相似,弗洛伊德主张将人性分解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 这表面看来属于三元论范畴的人性论,仍然是一种二元论。比如柏拉图所谓三元论,当理智、激情与欲望三部分各司其职、和谐协调的时候,灵魂便能主宰自己,秩序井然,个人的灵魂就是正义和健康的;如果理智、激情与欲望不守本分,相互斗争都想争夺领导地位,就造成了灵魂的不正义。这实际上肯定了作为人性的最终形态仍然是正义与非正义、健康与不健康。弗洛伊德的三元论同样如此。当自我能妥善协调本我、超我与外界的关系的时候,人性处于和谐的状态;当自我不能妥善处理和协调这一关系的时候,人性就可能处于分裂状态。处于分裂状态的自我主要有两种极端的形式:一种是本我以绝对优势战胜超我乃至外界的时候,自我就可能是一个完全意义的动物性的人,在许多情况下可能显露出恶的特质;但当本我主要受到超我的监督和制约时,自我就可能是一个道德完善的人,这种情况下的人性就可能是善的。这样一来,人性就可能是和谐或分裂的、善的或恶的两种形态。这实际上同样是一种二元论,所以西方美学最具影响力的人性论是二元论。‎ 这种三元论的定位使西方美学关注人性的复杂性,崇尚艺术形象的典型性。在他们看来,现实世界任何事物作为一种存在永远不是只有一个因素和属性的存在,而是多种对立或并不对立因素和属性的有机统一体。‎ 与西方美学有所不同,中国智慧美学在人性论方面影响最大的是孟子性善论和荀子性恶论,以及告子性无善恶论。孟子主张性善论,认为人生下来就具有仁义礼智之心;荀子主张性恶论,认为人性有恶,强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孟子、荀子虽然对人性的善与恶有不同认 识,但有一点相同,这就是都肯定了人性一元论,并不认为人性善恶并举。另如告子所谓“性无善无不善'的性无善恶论,则对人性并不十分在意。在主张“齐物论”的道家美学看来,既然善恶平等不二,等齐划一,那意味着他们所主张的人性论可能超越善恶分别而等齐划一、平等不二,这也是一种主张对善恶不加分别的观点,同样具有人性一元论的特点。所以,中国智慧美学虽然对人性有多种阐释,但不像西方美学那样强调人性的多元性甚或二元性,更不强调人性的分裂与冲突,而是在很大程上主张了人性一元论。‎ 综观前人论述,我们发现即使人性有善与不善论,这种差异也只是一种本性差异,是为后天修养和发展提供条件,而不是强调本性中存在善与恶的矛盾冲突,以及所导致的人格结构矛盾和分裂,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可归之于人性一元论范畴。这才是中国智慧美学关于人性乃至人与自我关系的最精确阐述。‎ 中国智慧美学人性一元论的观点,并不是无视人性之善与恶矛盾对立的存在,只是并不像西方美学那样夸大这种矛盾对立,将矛盾对立作为人性的基本特质,而是主张这种善与恶的分别只是人们后天所形成的一种价值判断,并不能真正体现人类原始本性的实质。‎ ‎(摘编自郭昭第《中国智慧美学论要》,有删改)‎ ‎10.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柏拉图的三元论与弗洛伊德的三元论有所不同,前者认为人性的“三元”是理智、激情和欲望,后者则认为人性的“三元”是本我、自我和超我。‎ B. 作者分析西方美学人性三元论本质上是一种二元论,二元对立。如正义与非正义的对立,健康与不健康的对立,和谐与分裂的对立,善与恶的对立。‎ C. 弗洛伊德认为,在处理不好本我、自我和超我这“三元”关系时,人性就可能处于分裂状态。这时人性就表现出“善”或“恶”这两种极端形态。‎ D. 根据柏拉图的三元论,我们要努力让理智、激情与欲望三部分各司其职,和谐协调。只要做到了这一点,灵魂就能主宰自己,它就是正义和健康的。‎ ‎1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中国古代的人性论中,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影响极大,这两种观点虽然相互对立,但都否定了人性会“善恶并举”。‎ B. 告子主张“性无善恶论”,对人性不太在意。道家美学主张善恶平等不二、等齐划一,应是“齐物论”思想的体现。这仍是人性一元论。‎ C. 中国智慧美学不强调“善”与“恶”的冲突,认为人性中“善” “恶”的差别只是一种本性差异,这种差异可为后天修养和发展提供条件。‎ D. 作者认为,中国智慧美学不像西方那样强调人性的多元性或二元性,而是在很大程度上主张人性一元论,认为人性要么是善,要么是恶。‎ ‎1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西方美学的人性三元论使他们认识到人性是多种对立或并不对立因素和属性的有机 统一体,他们关注人性的复杂性,崇尚艺术形象的典型性。‎ B. 人们后天形成的关于“善”或“恶”的价值判断并不能真正体现一个人原始本性的实质,因为后天的努力与所处的环境等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本性。‎ C. 本性中存在善与恶的矛盾冲突,就可能会导致人格结构矛盾和分裂。我们应该追求人性的和谐、正义、健康,重视后天教育,加强修养,完善道德。‎ D. 本文把西方美学和中国智慧美学二者对人性论的见解进行了比较,探讨了二者本质上的区别,指明了使人性向善的具体可行的方法,给人以启示。‎ ‎【答案】‎ ‎10.C ‎11.D ‎12.D ‎【解析】‎ ‎ ‎ ‎【名师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时候,首先应认真审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那就要求考生应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内容;然后认真辨析所给的选项,把文本的信息和选项进行比较,看选项有无改变文章的表述。‎ ‎1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D项,“要么是善,要么是恶”错,道家美学对善恶不加分别,原文第四段有“‘性无善无不善'的性无善恶论”“善恶平等不二,等齐划一”,所以,除了善恶之外,还有性无善恶论。‎ ‎1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D项,“指明了使人性向善的具体可行的方法”无中生有,本文虽有零星涉及,但并未“指明”“具体可行的方法”。‎ 五、【18届四川省德阳市三校高三联合测试】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生态创新是一个全新的理论。它结合当前被全世界广泛关注的生态环境问题,运用经济领域的眼光和手段,开拓出了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追溯其根源,不能不提及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他认为,创新是一个经济概念,而不是一个技术概念,单纯的发明创造不是创新,只有当它被用于经济活动时,才成为“创新”。我国著名生态经济学家刘思华由此将生态创新定义为:“指包括生态系统本身的变革、创造新的人工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即社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再生产,各个环节生态化过程。”‎ 生态创新这一社会理论的形成与当下的社会时代特点紧密相关。当前,由于环境污染、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等问题日趋严重,如果单纯依靠投入来治理,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无 力承担。生态创新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核心在于取得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代内公平包括一个国家范围内不同阶层之间的公平和国家之间的公平,它强调资源的有效利用,要求单位资源消费量为人口创造的福利最大化;同时,它又排斥平均主义,过度的平均不利于资源开发和经济效率的提高。代际公平涉及的是稀缺资源在不同代人之间的合理配置的问题,具体体现在数量上要至少保持稳定,在质量上要求不至于发生代际退化。‎ 单就环境与资源而言,不公平问题还可上升到更深的层次。首先,在不同阶层之间,一方面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们会更多地关心生存问题,对保护环境资源认识不够,从而导致了广泛的掠夺性开发和普遍的短期行为。其次,发达国家对环境资源的过度使用,本质上是对其他国家环境权益的剥夺,而发展中国家则陷入了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的两难之中。很显然,这些问题的解决要从多方面努力,其中,生态创新是重要的途径。当然,生态创新也并非万用万灵,需要决策者们依据现实情况灵活应对处理。‎ 狭隘人类中心主义统治了地球长达200多年。它是众多造成当代环境问题根源中的深层根源。所以,要确定可持续发展战略,首要任务就是重建人与自然间的和谐伦理关系,改变传统的主奴关系,确立尊重与爱护自然的观念。其次,环境质量具有消费性,因此在评价生活质量的时候,必须要将环境质量考虑进去。对公众而言,除了学法、懂法、守法外,更重要的是建立社区公益性的环保组织或协会,维护自身环境利益。最后,在生态创新前提下,人们的价值基本尺度必须具有可持续性,财富观也应更新为生态财富观。这是与工业文明时代的价值财富观的本质区别。‎ ‎(摘编自高文杰等《生态创新的几个基本问题》)‎ ‎1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生态创新是结合生态环境问题,运用经济领域的眼光和手段创建的新的社会理论。‎ B. 任何国家和地区都不能依靠增加投入来解决环境污染、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等问题。‎ C. 平均意识不利于经济效率的提高,所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强调的代内公平排斥平均主义。‎ D. 在稀缺资源配给的数量质量上,后代人的标准都要较前代有增长,才是代际公平的底线。‎ ‎14.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以熊彼特等人对“生态创新”的理解论证了生态创新是一个全新理论的观点。‎ B. 文章认为生态创新的目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代内代际公平。‎ C. 文章从阶层、国家两个维度挖掘出了环境资源不公平问题的深层表现及相关后果。‎ D. 重新认识定位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进一步谈论生态创新具体做法的一个重要前提。‎ ‎1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生态创新理论”得以形成并最终提出的重要的社会时代特点是:生态环境愈发恶化。‎ B. 生态创新理论并非是“包治百病”的万能理论,需要依据现实具体情况灵活处理。‎ C.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一个包含了和谐伦理关系的构建、生活质量的评价等内容的系统。‎ D. 是否倡导可持续发展理念成为了当下与工业文明时代在价值财富观中的重要区别。‎ ‎【答案】‎ ‎13.A ‎14.A ‎15.D ‎【解析】‎ ‎13.试题分析:B“过于绝对”。原文提及的是“如果单纯依靠投入来治理,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无 ‎【名师点睛】这类题目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 ‎14.试题分析:A“混淆关系”。原文第一段中引述熊彼特等人的言论,主要是为了追溯“生态创新”的历史源流,而非论证“生态创新是一个全新理论”。混淆了论据与观点的逻辑关系。‎ ‎15.试题分析:D“偷换概念”。原文是“人们的价值基本尺度必须具有可持续性……的本质区别”,意为“必须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是……本质区别”,而非“是否提倡可持续发展理念是……重要区别”。‎ 六、【18届安徽皖西南50所名校联盟高三11月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进步”绝对是一个铁定的褒义词,科技进步、经济增长、社会发展……“进步”观念在人们心目中成了一条不证自明的真理:以人类理性为内核的科学技术日益发展,带来以经济增长为指标的物质生活日益舒适,人类社会随着时间流逝线性进步,永无止境。不料想,在社会高速发展进步若干年后,人们渐渐发现“进步” 已经连带出太多的问题,以至让进步举步维艰,很难持续下去。于是“进步” 开始成为哲学、社会学、历史学反思质疑的对象。‎ 在英国历史学家约翰·博瑞看来,这种高扬物质主义和工具理性的进步论的出现其实很晚,是启蒙时代的产物。在这之前,历史学界占据主流地位和压倒优势的反而是“退步论”, 人类社会中一些最伟大的思想家的历史观都是倾向于“退步论”的。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他们都是相信在人类社会早期曾经存在一个“单纯质朴、天真自在的黄金时代”,历史的发 展是人类一再堕落而又力挽堕落的过程,这和《圣经》里表述的历史观也是大体一致的。‎ 从18世纪初期算起,人类社会高速发展三百年后,人们渐渐发现,这种发展进步带给人间的并非全都是福音,20世纪连续两次世界大战,暴露了工业文明时代人性的畸变,在奥斯威辛集中营的毒气库和广岛原子弹爆炸的废墟上,是超高效、大规模的生命毁灭。给这种“进步论” 更响亮地敲起警钟的,是地球上,接踵而至的生态灾难和日益逼近的生态危机。在一个有限的空间里追求无限的发展,岂不是一场自欺欺人的美梦吗?“进步论” 在走红近三百年后,“进步”的初衷似乎已经大部分落空,在今天的社会学界和历史学界,“进步论” 渐渐失去了大半信誉。‎ 实际上,“进步论” 从产生伊始就不断受到质疑和反思、批评和抵制。十八世纪法国哲学家卢梭可以看作反对“进步论”的 一位旗手,他断定“社会发展是一个巨大错误。”在卢梭之后,再次对现代文明进步论发起攻击的是法兰克福学派的思想家们。本雅明指责说:进步的概念在历史的线性过程中使用是一种误用,误用了牛顿物理学的时间观。马尔库塞则用同样尖刻的语言指出“集中营、大屠杀、世界大战和原子弹这些东西都不是向‘野蛮状态的倒退’, 而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统治成就的必然结果”。 在法兰克福学派思想家的批判下,由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决定的社会进步论已经成为一种“现代神话”。‎ 有趣的是,启蒙话语中的“进步观念” 本来是力求以“科学”为依据的,后来,在科学内部也开始了,对于这种“进步观念” 拆解与颠覆。在爱因斯坦发现物理学的相对论之后,人们同时也发现“进步” 所依托的“时间”, 并不是绝对的、直线的、匀称的、无限的。爱因斯坦在晚年常发出如此感叹:“人类对于无尽止进步的信心,仅在五十年以前还是那么广泛地流传着,现在却好像已经完全消失了。”‎ ‎(摘编自鲁枢元《关于进步文学论的反思》)‎ ‎1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进步” 的观念虽然是不证自明的真理,但进步的止步还是引起学界对“进步”的质疑。‎ B. 相对于“黄金时代”, 人类社会其实一直是退步的,这种状况直到启蒙时代才发生变化。‎ C. 两次世界大战、接踵而至的生态灾难和日益逼近的生态危机等,令“进步论” 渐失信誉。‎ D. 近三百年来,思想家们对“进步论”屡有批判,法兰克福学派甚至揶揄它是“现代神话”。‎ ‎17.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从实践史和思想史中取材,针对进步主义的历史观作了层层深入的反思和质疑。‎ B. 文章引入了从柏拉图到马尔库塞等思想家对进步论的批判,指出进步论的错误所在。‎ C. 用“进步” 初衷落空的论据“摆事实”的同时,文章还论及了“进步论”的逻辑谬 误。‎ D. 科学内部对“时间” 概念的颠覆,使依托“时间”、 力求“科学”的进步论失去前提。‎ ‎1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进步观念与科学和理性相关联,但其“理性” 其实是一种工具理性,而“科学”则指向物主义。‎ B. 进步论者,相信未来更好,退步论者过去最好,以此看来,推崇三代盛世的孔孟和歆羡远古社会的老庄也是退步论者。‎ C. 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毒气库说明,科技进步带来的不都是人类福祉的进步,他同样能带来人类灾难制造能力的“进步”。‎ D. 根据牛顿物理学的时间观,可以推出人类社会能够无尽止地进步,而根据爱因斯坦的时间观,结论正好相反。‎ ‎【答案】‎ ‎16.C ‎17.B ‎18.D ‎【解析】‎ ‎16.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A项,原文“‘进步’观念在人们心目中成了一条不证自明的真理”;B项,第一个判断是退步论者的看法,第二个判断混淆了“退步”和“退步论”;D项,原文“在法兰克福学派思想家的批判下,由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决定的社会进步论已经成为一种‘现代神话’”。‎ ‎17.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项,进步论是启蒙时代的产物,此时柏拉图已死太久,没法批判它。‎ ‎18.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D项,原文“本雅明指责说:进步的概念在历史的线性进程中使用是一种误用,误用了牛顿物理学的时间观”。‎ ‎【名师点睛】像这种题目,考生应先认真审题,要从题干中审明答题的方向,比如本题中,“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然后就要到文中找到与选项有关联的文字,看一看文中的信息与选项是否一致。‎ 七、【18届海南省海口市第一中学高三11月月考】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回答下列小题。‎ 清宫书画的鉴藏 中国宫廷书画收藏的历史可追溯到汉代。魏晋开始,个人书画创作开始风行,宫廷对书画作品的收藏随之发展。南朝政权更迭迅速,宫廷藏品几乎成为末代帝王的随葬品。隋唐时期国家一统,加上帝王的喜好,天下书画名品源源进入皇家“秘府”,然而“安史之乱”则使自太宗朝积累起来的唐内府书画藏品“耗散颇多”。宋代内府书画收藏在徽宗时达到鼎盛,‎ ‎《宣和画谱》《宣和书谱》是其辉煌的见证,然“靖康之变”,宣和内府中的书画收藏全部散失。元代宫廷收藏在文宗朝也曾相当可观,后来则每况愈下。明代宣宗、宪宗、孝宗三朝的书画收藏之盛甚至不亚于宋代宣和与绍兴两朝,但松懈的管理使藏品不断流失,后期更将书画作为发给官吏的薪金,即所谓的“折俸”。‎ 书画收藏历来有官、私收藏(即皇家内府与民间私人收藏)两个方面,又总是时聚时散,官私递藏。清代皇室书画收藏不仅远胜于私家收藏,而且为前朝各代所不及。明末清初之际,流散在各地的书画已有一部分为清室所收集,后来梁清标、高士奇、安岐等许多著名私人鉴藏家的藏品亦陆续归入内府。臣民对帝王的进贡也是清宫书画收藏的组成部分。逢年过节、万寿大典或外出南巡,臣工往往多有贡献,其中又以进书画、文玩较为讨喜。清自入关后经四代积累,宫廷书画收藏在乾隆朝蔚为大观。‎ 在清宫书画收藏中,“三希堂”与“四美具”有着标志性的意义。王羲之的名迹《快雪时晴帖》原放在乾清宫,此为皇帝之正式寝宫。王献之的《中秋帖》则置于御书房。乾隆皇帝在乾隆十一年(1746)得到王珣的《伯远帖》后,遂在自己办理日常政务的养心殿居所中辟专室存放这三件晋人名迹,并名之为“三希堂”。他为此写有《三希堂记》,认为这三件书迹不仅是中国书法的“稀世之珍”,而且是历经宋、金、元诸代皇室收藏的“内府秘籍”,三帖的重聚因此就有了非凡的意义。所谓“四美”,即晋顾恺之《女史箴图》和传为宋李公麟的《潇湘卧游图》《蜀川胜概图》《九歌图》。乾隆年间,在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艺术品搜集行动中,这四件名品相继进入清宫,至乾隆十一年夏,“四美”重新团聚。乾隆皇帝后特在建福宫花园静怡轩辟出专室存放“四美”,并命名曰“四美具”,御题《“四美具”赞》,一再强调“剑合珠还”之意。此时,存世的唐、宋、元、明名画几乎收罗殆尽。这是继宋徽宗宣和内府后最全的一次汇集。‎ 据《秘殿珠林》《石渠宝笈》记载,乾清宫、重华宫、养心殿、御书房为古书画收藏最集中的殿阁。清内府所藏的书画作品曾经专人鉴定,尤其是乾隆朝,更进行了全面整理与分类编目,数次组织书画名家和鉴赏家对藏品进行鉴定和品评,区别上等、次等,并分详简著录。其成果体现在奉敕编纂的《秘殿珠林》《石渠宝笈》正编、续编、三编。全书的编纂过程前后长达74年之久,共收录上起魏晋、下至清代中期近两千年书画作品一万多件。 ‎ ‎(节选自郑欣淼《清宫书画鉴藏、佚存与研究述评》,有删改)‎ ‎19.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宫廷书画的收藏是从汉代开始的。魏晋时期,宫廷书画的收藏随着个人书画创作的风行而发展。‎ B. 清代宫廷书画的藏品,有清室收集流散在各地的,有著名私人鉴藏家的归入,也有臣民的进贡。‎ C. 宫廷书画的收藏,宋代在徽宗时最盛,元代在文宗朝颇为可观,明代则是宣宗、宪宗、孝宗三朝兴盛,而清代在乾隆朝蔚为大观。‎ D. 政权迅速更迭使南朝宫廷书画藏品几乎成为末代帝王的随葬品,“安史之乱”使唐代宫廷书画藏品散失了很多,“靖康之变”使宋宣和内府的书画藏品大量散失。‎ ‎20.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书画收藏有官藏和私藏两个方面,官藏在很多朝代曾出现过兴盛时期,而最为壮观的则是清朝。‎ B. 乾隆认为《快雪时晴帖》《中秋帖》《伯远帖》的重聚意义重大,因为这三帖既是中国书法的“稀世之珍”,也都曾是宋、金、元诸代皇室收藏的珍品。‎ C. 很多朝代宫廷书画收藏的鼎盛时期一般都有标志性藏品,如宋代的《宣和画谱》和《宣和书谱》,清代的“三希”和“四美”。‎ D. .乾隆年间,皇室开展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艺术品搜集行动,“四美”正是在这次行动中陆续归入内府,重新团聚,被存放在建福宫花园静怡轩。‎ ‎2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元、明时期宫廷书画收藏都曾经相当可观,但对存世的藏品进行收集的完整度不如宋徽宗宣和内府,而清宫对存世的名品收集得比较完全。‎ B. 书画收藏总是时聚时散,官私递藏。官藏兴盛,私藏相对衰落,比如宋宣和年间、清乾隆年间,官藏鼎盛,私藏相对就要寥落。‎ C. 《秘殿珠林》《石渠宝笈》是皇帝下令编纂的,工程浩大,历时74年,对清室的书画藏品进行了分类编目,还有书画名家和鉴赏家的鉴定。‎ D. 很多朝代皇家书画的收藏在其达到顶峰后就逐渐衰落了,像元代、明代,清代也是如此,乾隆朝之后,大量重要藏品或因战争,或因管理松懈而散佚。‎ ‎【答案】‎ ‎19.D ‎20.C ‎21.D ‎【解析】‎ ‎ ‎ ‎20.试题分析:C项,“……藏品,如宋代的《宣和画谱》和《宣和书谱》”不当。选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一段,由“宋代内府书画收藏在徽宗时达到鼎盛,《宣和画谱》《宣和书谱》是其辉煌的见证”可知,《宣和画谱》《宣和书谱》不是藏品,是记录藏品的书。根据第二段内容可知A项正确,根据第三段内容可知B项和D项正确。‎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相对。概念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因果、前后关系不能颠倒。同时还要注意选项肢之间的比较,如果选项中有内容矛盾的选项必有一错。注意叙述角度和表达方式的转换。分辨可能与必然、必然与或然、未然与已然、全称与特称。推断不夸大不缩小,不无中生有。本题将选项内容放回到原文中,仔细比对,就会知道C项错误。‎ ‎21.试题分析:D项,“乾隆朝之后,大量重要藏品或因战争,或因管理松懈而散佚”无中生有。A项 八、【18届山东省日照市高三11月校际联合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古代文章(这里主要指散文、骈文、小品文及八股文)评点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一种重要形式和重要组成部分,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其评点的范围大到文章的宗旨、结构,小到一字一句的安排,无所不至。‎ 宋代以来,尤其是在明清时期,一些治经史之学的文人,十分轻视文章评点,甚至对它进行严厉批评。这种偏见影响十分深远,直到今天依然还有很多人认为,古代文章评点的主观随意性很大,缺乏科学性、严谨性、体系性等等。尽管如此,文章评点自宋代以后就一直十分兴盛,流传十分广泛,深为广大读者所喜闻乐见,甚至传播到日本、韩国等。尤其是日本,不仅刊刻了许多中国文章评点之作,而且日本人自己也从事中国古文的评点,产生了一些著名的评点家,如赖山阳、竹添光鸿等。文章评点能广泛流行,一是形式灵便活泼,文字要言不烦,见解新颖独到,给人启发;二是能指导写作,有助于读书人在科举考试中写出合格甚至优秀的作品,具有很强的实用功能。‎ 古代文章评点文献数量相当庞大,因此今天开发古代文章评点,首要的任务就是深入开展文献调查。这要注意以下问题:首先,古代文章评点的存在方式是多样的,以往我们一般认为评点主要存在于选本之中,但实际上在很多别集之中也有评点。明清时期,形成了一种比较普遍的文学批评风气,即很多作家在写出作品后寄送给自己的师长、朋友和弟子阅读。这些人阅读之后,往往会有一番评论。很多作家在刊刻自己的文集时,就会把这些评论也附在每篇作品之后。这样一来,就使明清时期的很多别集之中也有评点。比如,康熙年间所刻《醉白堂文集》有王士祯等人的评点。类似的例子举不胜举。其次,古代文章评点涉及的对象包括经、史、子、集四部之中的文献,所以不能局限在某一个文献类型之中。假如只注重 散文或骈文评点,而不去了解八股文评点,或者只注重集部评点,对有关经、史、子部的评点视而不见,肯定不能从总体上把握整个古代文章评点的脉络和格局。‎ 总之,只有进行全面而彻底的考察,编制出一个尽量完备和详细的古代文章评点文献目录,才能谈得上系统的整理和研究,否则只能是盲人摸象。这需要学界同人齐心协力,长期努力,才能最终完成。‎ ‎(摘编白余祖坤《略谈古代文章评点》)‎ ‎2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宋代以来研究经史的文人对文章评点很不重视,对其严厉批评,这种偏见影响深远。‎ B. 古代文章评点普遍存在着主观随意性,并缺乏科学性、严谨性、体系性等。‎ C. 古代文章评点广泛流传的根本原因是能帮助读书人提高应对科举考试的写作能力。‎ D. 编制出完备和详细的古代文章评点目录,是整理和研究古代文章评点的当务之急。‎ ‎23.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认为古代文章评点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并由此提出了对其进行整理和研究的主张。‎ B. 文中运用日本刊刻并从事中国古代文章评点的事例,旨在证明中国古文评点对日本影响巨大。‎ C. 文中阐述了古代文章评点存在的多样方式,旨在强调开展文献调查应该注意的问题。‎ D. 文本先指出古代文章评点的内涵,接着分析其流行的原因,最后提出开展文献调查的建议。‎ ‎24.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如果要研究古代文章评点的价值,就必须消除对它的各种偏见,并对其进行全面考察。‎ B. 如果不能被读者所接受,古代文章评点就不可能会流传广泛并对一些外国文化产生影响。‎ C. 只要不局限于某一个文献类型之中,就能从总体上把握整个古代文章评点的脉络和格局。‎ D. 明清时期的很多别集之中也有评点,可见文章评点的流行能使文人作品的内容更加丰富。‎ ‎【答案】‎ ‎22.D ‎23.B ‎24.C ‎【解析】‎ ‎2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筛选信息,概括文意。A.原文说“宋代以来,尤其是在明清时 期,一些治经史 ‎【名师点睛】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要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 ‎23.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根据文意理解评价作者观点。“旨在证明中国古文评点对日本影响巨大”错,旨在证明“文章评点自宋代以后就一直十分兴盛,流传十分广泛,深为广大读者所喜闻乐见”。‎ ‎24.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理解文意,评价作者观点态度。作者说只局限于一个文献类型,“肯定不能从总体上把握整个古代文章评点的脉络和格局”但不等于就是“只要不局限于某一个文献类型之中,就能从总体上把握整个古代文章评点的脉络和格局”,“只要……,就……”推断绝对,曲解文意。‎ 九、【18届广西来宾市高三年级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诗、书、画异形而同品,“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都应表现出作者的性情、气盾与精神面貌。 作者的人文教养愈深,其个性、艺术精神在作品中的表现便愈加深入,,在“诗画本一律”(苏轼语),诗、书、画等不同艺术品种融合、人文气息十分浓厚的宋代这一情况更十分突出。北宋著名文人画家文同善画竹,他欣赏竹的“心虚异众草,节劲愈凡木”的节操。他之画竹,实际上是以竹自比,抒发自己的怀抱,用苏轼的话说是“意有所不适,而无所遣之,故一发于竹。”苏轼观赏文同的咏竹诗与书画作品后深有感慨地说:“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认为文同与竹有关的诗、书、画作品同为一体,都是作者人格、气质、操守、性情的流露,表现出“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的艺术精神。在《墨君堂记》一文中,苏轼以传统的比德说,对文同墨竹的文化意蕴进行了深刻的揭示,它对帮助读者认识宋代文人画“意”的内涵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这里,竹的生命价值、品德和作者生命的价值、品德等同起来,被赋与了不同寻常的意义。竹的节操、志气无一不体现出作者与宋代文人卓尔不凡的人格。。‎ 北宋的另一“墨戏”大师也是文人画的名家米芾,“其作墨戏,不专用笔,或以纸筋,或以蔗滓,或以莲房,皆可为画;纸不用胶矾,不肯于绢上作。”(南宋赵希鹄《洞天清禄集》)。米芾的这些“游戏翰墨”之作并非是一种随意即兴的涂写,而是内心意趣的抒发,他所画的怪石、枯木、寒林无不表现内心的情怀。‎ ‎“意”是相对于“法”而言的。后者主要是指人工的因素,人为的约束与规范。在崇尚 精神意趣、推重性情的宋代,人们所追求的是个人思想感情适意畅神的表达,“与其师于物者,未若师诸心”。这样自然就会对某些传统的矩式或成法有所逾越与突破,“以立意为先,布置缘饰为次”,从而为个人意趣情性的抒发争取到较为充分的空间。‎ 作为一代宗师与天才艺术家的苏轼,在他涉足的各个领域都作出了成功的实践。关于书法,他宣称:“我书造意本无法……适意无异逍遥游。”关于绘画,他主张“得自然之数,不差毫末。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关于诗文,他主张“常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苏轼这种“重自然之数”的创作精神,使他获得了空前的成功,成为宋代艺术史、文学史上开风气的人物与集大成者,并赢得了后来学者的很高评价。清代文人赵翼论诗,将李白、杜甫、苏轼并列为唐宋诗人三大家,称“李诗如高云之游空,杜诗如乔岳之矗天,苏诗如流水之行地”,赞扬苏诗洒脱流走,全以意出,“在乎心地空明,自然流出,一似全不著力,而自然沁人心脾。”林纾评苏轼诗文“风趣之妙,悉本天然”,“能在不经意中涉笔成趣”。至于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也得到人们的推重,认为他的诗文以“洗尽铅华,独标隽旨”的格调表现出宋诗尚意的文化品格。‎ ‎(选自章继光《诗画一体的观念与宋人尚意的美学追求》,有删改)‎ ‎25.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文同的竹画里,竹的生命价值、品德和他的生命价值、品德等同。文同和宋代文人卓尔不凡的人格全部体现在文同所画的竹画中。‎ B. 苏轼主张书法、绘画、诗文都应注重“自然之数”的创作精神,这种创作精神使他获得了空前的成功,成为宋代文艺大家。‎ C. 淸代文人赵翼认为苏轼的诗写得随意,通俗易懂,把苏轼与李白、杜甫并列为唐宋诗人三大家,并指出了三位诗人不同的诗风,‎ D. 因为林纾高度评价苏轼的诗,所以苏轼的弟子黄庭坚也得到人们的推重,人们认为黄庭坚的诗表现出宋诗尚意的文化品格。‎ ‎26.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第一段列举文同的画作来论证宋代诗、书、画异形而同品的观点。‎ B. 文章第二段引用《洞天清禄集》中句子论述文人画大师米芾的创作特点。‎ C. 文章第三段论述“意”与“法”的不同,而“法”有助意”的抒发。‎ D. 文章着重论述了宋代文人艺术家更注重在作品中表现自己的精神意趣,‎ ‎2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苏轼认为画家文同画竹是意趣所至,文同与竹有关的诗、书、画作品都是文同自己人格、气质、搡守、性情的流露。‎ B. 米芾作墨戏,看似“游戏翰墨”,其实是内心意趣的抒发,他所画的怪石、枯木、寒林都表现他内心凄清、失意之情。‎ C. 宋人追求个人思想情感适意畅达,自然会对某些传统的法式进行突破,从而为自己 的意趣性情的抒发留足空间。‎ D. 宋人崇尚意趣的美学追求,推重诗画一体的观念,启示我们研究宋代文人的诗画时,应注意诗画创作互相借鉴、融合的特点。‎ ‎【答案】‎ ‎25.B ‎26.C ‎27.B ‎【解析】‎ ‎ ‎ ‎26.试题分析:C项,“而‘法’有助于‘意’的抒发”错。“法”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意”的抒发。‎ ‎【名师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阅读材料是一篇小论文,所以要明确文章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答题时注意判断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此题C项文段的论点概括错误。‎ ‎27.试题分析:B项,“表现他内心凄凉失意之情”于文无据,无中生有。‎ 十、【18届河南省中原名校第四次质量考评高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传统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金融的兼容 岳双喜 阿里巴巴金融对小微企业实行贷款,目前已有了几十万家用户借助这个平台完成了贷款。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不断蚕食,传统金融行业如果不利用大规模的电商交易数据建立信用模型,将会很快被时代所抛弃。实际上,信用模型的建立并非偶然,它受到技术、资金、设备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而其中最易被忽略、但却最关键的因素则是社会关系诚信资本的原始积累。‎ 成功企业都有着一定的社会关系诚信资本原始积累,腾讯微信从一开始的大量用户的社会关系的诚信资本一步一个脚印的逐渐发展,先是社交平台后来发展到支付平台,最后是理财,最终涉足金融领域,这些都和社会资本初步积累有着密切的联系。基于这种社会诚信资本,才会有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的聚集,这样才能够实现更加精准的分析。针对金融服务领域,社会关系的诚信资本能够提升对资金的需求和供给双方借贷的成功概率,有效降低违约率,降低交易成本等,因此在大数据时代它需要被银行所重视。‎ 虽然小微企业的年均银行贷款金额的攀升速度比较快,但是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满意度 仍然很低。对于信贷来讲,传统金融理念与普惠金融的内涵有着较大差距,惠普信贷重视社会性和公益性,旨在解决中小企业等的融资难问题,而传统金融则注重盈利性。中小企业贷款,由于抵押担保的信用程度比较低,信息出现了极大的不对称,贷款机构的风险成本相对而言较高。此外,中小企业贷款的额度一般较小,因此,在以盈利为目的的传统金融,显然并不愿意贷款给中小企业。政府为了推动惠普金融的发展采取了多种奖励措施,但是仍旧不能有效弥补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贷款而出现的风险和效率损失。‎ 营业点数量少、业务经理人数有限是国有银行推行普惠金融中的重要制约因素,但是互联网的低成本、广覆盖的优势为惠普金融的推进提供了重要机遇。近几年,银行作为电商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发展缺乏主动性,加上完全脱离了银行支付形式的支付宝等新的、操作更为便捷的支付形式的出现为银行业敲响了警钟。银行作为我国金融机构的中流砥柱,急需借助互联网来拓宽自身的业务领域,应对互联网金融下几何级增多的客户量。传统的商业银行逐渐开办网络银行办理业务,同时紧跟互联网潮流开设了各自的银行微信公众号。‎ 互联网思维的核心就是开放与连接。传统金融机构开展普惠金融中的难点就是信息成本较高,而双赢的互接平台可以解决该问题。互联网背景下,电子商务平台在不断壮大,其所拥有的大数据优势,使得供应链金融可以得到高效发展。供应链金融脱离了仅仅针对借款人信用状况的评估,通过深化和核心企业的合作,结合贸易背景实行真实的审查,在中小企业交易中的应收账款和存货资产基础上,提供配套金融业务。在电子商务的供应链融资服务基础上可以极大解决融资流程中原始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融资和担保困难等问题。‎ ‎(选自《互联网金融之问——中国互联网金融的现在与未来》,有删改)‎ ‎28.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传统金融行业由于没有利用大规模的电商交易数据建立信用模型,受到互联网金融不断蚕食,即将被时代所抛弃。‎ B. 传统金融理念与普惠金融均旨在解决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传统金融以盈利性为主,而惠普信贷则以社会性、公益性为主。‎ C. 传统的商业银行应紧跟潮流,借助网络实现操作业务平台的扩展,开办网络银行办理业务的同时,还可开设银行微信公众号。‎ D. 互联网背景下,电子商努平台所拥有的大数据优势和双赢的互接平台可以解决传统金融机构开展普惠金融中的所有难点问题。‎ ‎29.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第1、2两段,以腾讯微信的发展为例,论证了诚信资本的原始积累无论对互联网金融还是对传统金融都是极为关键的因素。‎ B. 文章第3段,对比传统金融理念与普惠金融的内涵的差距,论证了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贷款而出现的风险和效率损失较大。‎ C. 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互联网金融对于传统金融的优势,论证了传统商业银 行与互联网金融的兼容的必要性。‎ D. 文章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论述了传统金融存在的弱点,目的是为了阐明现代互联网金融拥有巨大发展空间和美好前景。‎ ‎30.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聚集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建立社会诚信资本,对资金的需求和供给双方借贷的成功概率提升有促进作用,能够有效降低金融风险。‎ B. 政府采用多种办法来推行惠普金融的发展,虽然传统商业银行给中小企业贷款金额小,考虑到贷款存在的风险与损失,还是处于不情愿状态。‎ C. 传统商业银行急需借互联网开展业务,源自作为电商的第三方支付平台缺乏主动性和完全脱离银行支付形式的支付宝等便捷酌支付形式的出现。全品教学网 D. 搭建电子商务平台,促进供应链金融的高效发展'解决融资流程中原始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融资和担保困难等问题,深化与小微企业的合作。‎ ‎【答案】‎ ‎28.C ‎29.B ‎30.A ‎【解析】‎ ‎28.试题分析:A项,原文中只是一种假设,传统金融行业虽然受到互联网金融不断蚕食,但并非真的 ‎【名师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阅读材料是一篇小论文,所以要明确文章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法法。答题时注意判断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此题选项B论据的作用分析不当。‎ ‎ ‎ 十一、【18届福建省闽侯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丝绸之路与中西方文明交流 刘敏 岳亮 在文明初起的时代,亚欧大陆的东西两端星光熠熠,照亮了各处的夜空。一边天生仲尼,万古长夜将尽;一边柏拉图走出洞穴,迎接明媚的阳光。虽然两个大陆中间的广漠横无际涯,峻岭层峦叠嶂,但声声驼铃却串起了东西文明汇聚、世界民族交融的动人故事,一卷卷绮丽的丝绸渲染了沿途壮美的风景。这条沟通中西、美丽而又沧桑的文明纽带就是丝绸之路。‎ 作为古代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一条实际通道,丝绸之路有着多条路线和悠久的历史。春秋战国之际,随着古代游牧民族的脚步,东西方之间贸易往来已经开始,其路线被称为“草原之路”。这就是丝路的前身。草原之路,从黄河中游,北上经蒙古草原,越阿尔泰山脉进入哈萨克草原;再经里海北岸、黑海北岸直达多瑙河流域。正是通过这条道路,当时为中国所独有的丝绸进入西方世界。到两汉时期,张骞受命西进通使西域,正式宣告了陆上丝路主干道的形成。及至唐代社会的繁荣,先进的文明,开放的文化,吸引了世界各国来华贸易,陆上丝路弦歌不绝,海上丝路也逐渐建立起来。‎ 丝绸之路是一条鲜活的道路,它不仅加强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还加强了彼此间的思想文化交流。‎ 隋唐时期,中国与波斯一直保持着非常友好的关系,双方使者不断,相互之间的文化交流丰富多彩,不论是作为波斯物质文化代表的金银器,还是作为精神文化的景教、摩尼教,都从波斯传入了中国,丰富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时,撒马尔罕壁画上手捧丝绢的唐朝使者,波斯、阿拉伯文献对中国物产、工艺传入的记录,以及大量瓷器、丝织品的考古发现,都说明了中国文化向西传播的广度和深度。事实上,古代中西之间的交流,不论是丝绸、玉器、香料、陶瓷、珍禽等物质层面的物品,还是佛教、景教、伊斯兰教、儒家思想、道教等思想层面的结晶,都是通过这条东西交往的道路双方交流的。‎ 在丝绸之路汇聚的多种宗教文化既相互碰撞,又和平共处,和谐共存。汉唐时期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思想观念以佛教的影响力最为巨大。中华王朝不论迎佛也好,辟佛也罢,都展现了佛教对代表中国意识形态的儒家思想的新塑造。西域的于阗王国是丝路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不仅是商人驻足之处,也是西行东来的僧侣歇脚所在。这里修筑了大量的佛寺,宝殿主尊是佛像,佛像两边上方都是千佛,而下方则往往描绘地方神祇,其外部特征有似祆教神祇。由此可以看出,丝路上的诸神之间并没有战争,而是安然地保佑着各自的信徒。‎ 按照塞缪尔·亨廷顿的观点,不同文化由于自我认知身份的差异而存在着激烈的冲突。但历史经验表明,在冲突之外,文明之间还有着更为广泛的交流和竞争。公元751年,唐王朝与大食爆发战争,史称“怛罗斯之役”。这件小小的战事插曲迅速被和平交流取代,唐朝大量被俘工匠随大食军队西归,直接导致了以中国造纸术为代表的科技西传。随后,中亚撒马尔罕形成了一个造纸中心,并在以后的岁月中将造纸术从西亚传入欧洲,埃及人的纸草和羊皮纸开始退出舞台。可以说,怛罗斯之战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极具象征性。抛开军事上的胜败不论,中国文明与阿拉伯文明在怛罗斯之外的广阔空间里竞争并共生,对双方文化的发 展都极具积极意义。文化多元、文明交往、和谐共存,这正是丝绸之路留给我们今天最可宝贵的财富。 ‎ ‎ (节选自《丝绸之路与中西文明交流》,有删改)‎ ‎3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春秋战国时的“张蹇出使之路”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前身,两汉时期张骞受命通使西域,使其发展为主干道,唐代时它变得更加繁忙。‎ B. 一些西方的现存壁画、文献记录及考古发现,都印证了中国文化向西传播的广度和深度,而且对彼此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入的。‎ C. “草原之路”作为东西方文明交流的商贸之路,是春秋战国时期由沿丝绸之路各国古代的游牧民族开拓而成的。‎ D. “怛罗斯之役”的影响,相较于以中国造纸术西传为代表的文化交流的意义,其军事层面的胜败显得微不足道。‎ ‎3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篇用“仲尼”“柏拉图”来借指中西两种文化,从而引出本文的话题“丝绸之路”。‎ B. 本文开篇引出话题,接着论及“丝绸之路”的发展历史,然后较为深入地阐述了“丝绸之路”对文化交流起到的重要作用。‎ C. 本文在谈及“丝绸之路”的作用时,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和引用论证等论证方法。‎ D. 本文最后一自然段,借“怛罗斯之役”否认塞缪尔·亨廷顿的观点,来证明文明除冲突外,更多的是交流和竞争。‎ ‎3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如果没有唐代社会的繁荣、先进的文明、开放的文化,就不会吸引世界各国来华贸易,或许也就不会促进海上丝路的建立。‎ B. 不论中华王朝是迎佛还是辟佛,佛教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后,都对代表着中国意识形态的儒家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C. 不同的种族因为文化的差异必先会产生一些激烈的冲突,才会有各种文化的多元、文明的交往,最终达成和谐共存。‎ D. 没有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多元性、文明交往及和谐共存的大背景,就不会有中亚撒马尔罕造纸中心的形成。‎ ‎【答案】‎ ‎31.D ‎32.C ‎33.C ‎【解析】‎ ‎ ‎ ‎32.试题分析:C项,文中没有运用对比论证。‎ ‎【名师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阅读材料是一篇小论文,所以要明确文章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法法。答题时注意判断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此题选项C论证方法归纳错误。‎ ‎33.试题分析:C项,“不同的种族因为文化的差异必先会产生一些激烈的冲突”过于绝对。‎ 十二、【18届江西省玉山县第一中学高三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在旧时,大部分的中国人都好贵古贱今。凡今人做了什么好事,这些人总觉得无论这事做得如何好,但比之古人,总要差一点,古人所做的事,一定更好,或做得更好。如果今人做了什么坏事,这些人便借题发挥,用“世风不古,人心日下”等滥套,将令人骂得“狗血淋头”。‎ 在旧时,除了些庙堂颂圣的作品外,在私家著作里,很少看见称赞他自己时代的文章。王充《论衡·齐世》篇说“古有无义之人,今有建节之士,善恶杂厕,何世无有?述事者好高古而下今,贵所闻而贱所见。”王充看出了大部分人的错误,所以他在他自已的书里有《宣汉》篇。在这篇里,王充指出,汉朝的文治武功,都超越前古。‎ 在旧时,大部分人所以都贵古贱今,其原因有两点可说。就第一点说,大部分人本来都是“贵所闻而贱所见”。“今”是一个人之“所见世”,“古”是一个人之“所闻世”。大部分人本来都是“贵所闻而贱所见”,所以他们亦是贵古而贱今。就第二点说,中国旧时的社会,是农业的社会,在农业的社会里,人所注意的事情,如四时之变化,五谷之种植收获等,大部分都是循环的,人靠经验即可以知之、治之。农业社会的人,特别“尊高年”。高年是有经验的人。青年人有什么不了解或不能应付的事,即请教于高年。高年凭他的经验,可以教训青年,而这些教训,大致都是不错的。在这种情形下,人对于“古”即不知不觉地起了一种尊敬之心。但在工业社会,新的事情时常发生。而其新又不只是个体上的新,而是种类上的新。对于人所没有经过的事,旧经验的教训即不可用,至少是不一定可用。所以在工业社会里高年不是一个傲人的性质,而青年反是一个傲人的性质了。因青年对于种类上的新的事物,可以学习,而高年则不能学习也。在农业社会里,人所以尊高年,一半是由于道德的理由,一半是由于实用的理由。在工业社会里,如果人亦尊高年,其所以尊高年完全是由于道德的理由。‎ 近数十年来,中国自农业社会渐变为工业社会,所以贵古贱今的人,在现在是很少的了。‎ 但有一部分人另外又犯一种毛病,即贵远贱近。凡中国人做了什么好事,这些人总觉得,比之外国人,总要差一点。他们总想着,外国人所做的事一定更好。如中国人做了什么坏事,这些人一定要借题发挥,用“中国不亡,是无天理”等滥套,把中国人骂得“狗血淋头”。‎ 现在所以有这一部分人,贵远贱近者,其原因亦有两点可说。就第一点说,近是人之所见,远是人之所闻。人既易于“贵所闻而贱所见”,所以也易于贵远贱近。就第二点说,中国现在一部分人还有殖民地人的心理。这种心理,以在清末民初时候为最甚,盲目地崇拜西洋人,相传有人以为美国的月亮比中国的月亮圆。这种殖民地人的心理,在中国到现在还有残余。贵远贱近,虽亦是人之常情,但他们又并不是只贵远贱近,他们对于埃塞俄比亚的英勇,总觉得“不过如此”,而对于捷克的怯懦,总觉得“没有什么”。在这些方面看,这一部分人的贵远贱近,是由于他们的心理,是殖民地人的心理。‎ 就人之常情说,人贵所闻而贱所见。这并不是人的弱点,而正是人的优点。“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其一即是人有理想。人有理想,而其所见的事物,都不尽合于他的理想。人总有缺点,他所做的事亦总有缺点。在时间上或空间上离我们远的人,亦有他们的缺点,他们所做的事亦有缺点。不过这些缺点,因为距离远的缘故,不容易看见,都只看见其大体轮廓,其详细则看不清楚。如其大体轮廓无大缺点,人即以为其是完全的。人对于其同时同地的人或事,则是深知其详的。不但看不见其大体轮廓的无大缺点,而且简直看不见什么是其大体轮廓,如所谓见树不见林者。‎ ‎(节选自冯友兰《新事论》)‎ ‎3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一些人用“世风不古,人心日下”等词评价现在社会上出现的不好现象,正是旧时中国人好贵古贱今心态的体现。‎ B. 旧时私家著作里,很少看见称赞自己时代的文章,只有王充在《宣汉》篇里赞美了汉朝超越前古的文治武功。‎ C. 在旧时,也有称赞当时时代的文章,但大多数都是庙堂颂圣的作品,不能由此而否定中国人贵古贱今的心态。‎ D. 因为大部分的人都是“贵所闻而贱所见”,所以也就使得旧时很多中国人总认为古人所做的事一定比今人更好。‎ ‎3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不论是农业社会时中国人的贵古贱今还是工业社会里中国人的贵远贱近,都和“贯所闻而贱所见”这一心理有关。‎ B. 当中国处在农业社会的时候,贵古贱今可以体现在许多方面,比如说整个社会普遍的对老年人的尊重就是如此。‎ C. 在农业社会的中国,人们“尊高年”,其实尊的并不是年辈,从本质上看他们尊的是经验,尊的是正确的知识。‎ D. 随着工业社会的到来,如果人们依然“尊高年”的话,这敬意应该是源于道德,高年,已经不是一个傲人的性质。‎ ‎3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贵所闻而贱所见可以说是人之常情,贵远贱近却是是工业社会后才有。‎ B. 贵远贱近是一种殖民地人的心理,以清末民初时候为最甚,盲目地崇拜西洋人,甚至认为美国的月亮比中国的月亮圆。‎ C. 崇洋“贵”外是不理性的思想行为,但它却恰恰展示了人类优于禽兽的地方,即人类对理想的追求和对完美的渴望。‎ D. 距离产生美,从这个角度看,不论是贵古贱今还是贵远贱近,不过是同一种心理在不同情况下的不同表现形式罢了。‎ ‎【答案】‎ ‎34.B ‎35.C ‎36.B ‎【解析】‎ ‎3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辨析。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 十三、【18届山东省菏泽市七县一中(郓城一中、曹县一中等)高三上学期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作为中国书法史的高峰,魏晋书法所彰显出的风度和气象是后世始终都无法超越的。儒学精神的存在使魏晋书法能始终保持中和唯美的发展状态,并与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核和中国人的审美心理相契合,最终成为中国书法的典范。‎ 在先秦的儒家思想中,艺术与道、德、仁相辅相成。但这之后发生了变化,艺术的地位日趋下降,到西汉《礼记·乐记》就变成“德成而上,艺成而下”了,书法也由此而被视为“小道”“末技”。所以,当汉末书法发展出现第一次自觉时,士子们抛却儒家典籍而疯狂研习草书的行为,立即遭到谨守礼法的儒士们的严厉批判,东汉辞赋家赵壹的《非草书》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产生的。赵壹的《非草书》对处于起步状态的草书做了很好的规整,并把书法纳入儒家的思想体系之内,使书法的发展有了厚重的思想基础,为魏晋书法高峰时代的到 来创造了必要的思想和文化条件。‎ 魏晋时期是世家大族在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时期,而儒学精神则借助世族这一社会载体发挥作用。自两汉开始形成的经学传统对于如琅琊王氏、东海王氏、龙亢桓氏等家族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魏晋时期的一些新兴家族也大多是汉代儒生之后,如颍川钟氏、河东卫氏等。颖川钟皓、卫暠、庾乘等虽然不愿出仕,但无一例外都是当时著名的儒生,并因为精通儒学而对士林产生较大影响。魏晋时期,这些家族的发展和繁荣都是在以儒学精神为核心的文化体系中展开,即使后来天下大乱家族迁移,这些有着优良儒学传统的家族也始终没有抛弃礼法。‎ 魏晋时期,世族门第成为儒学和书法传承发展的共同载体,书法的发展处处彰显儒学精神。书法在各家族中没有成为纯粹的艺术,而是具有一定的文化属性,并按照家族儒学精神的引导向前发展。汉魏之际最有名气的书法文化家族是颍川钟氏,这个家族是非常典型的儒学世家。在书法上,钟繇对当时新出现的楷书进行了规整,他将隶书的草化、扁平、波磔等问题进行了合理化处理,使书法向着方正典雅的方向发展,这非常符合儒家中和的美学思想。‎ 中国书法史上最负盛名的书法家是王羲之,他创造了中国书法的高峰和典范。在王羲之身上,书法与儒家文化完美地融为一体,即使受到道家思想影响,也都被他化在骨子里的儒家思想慢慢消解和吸收,其放浪形骸、纵情挥洒的性情受到一定程度的克制。草书除了出现之初因为不受儒学精神的限制而曾经恣肆和张扬过,在后世书法史上,草书从来都没有突破儒学精神的束缚而进入无拘无束逍遥自在的境地,它始终坚守在一定的礼法范畴内。‎ 正是因为儒学精神的存在,魏晋书法才具有了一系列优秀的文化品格,并为后世书家尊崇和膜拜。从这个意义上讲,魏晋书法对于儒学精神的吸收和借鉴正可成为中国书法在后世发展的典范。‎ ‎(摘编自吕文明《魏晋书法的儒学精神》)‎ ‎3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在先秦儒家思想中,艺术的地位和道、德、仁相当,后来艺术的地位逐渐下降,而书法的地位更是在艺术之下。‎ B. 赵壹的《非草书》很好地规整了处于起步状态的草书,并把书法纳入儒家的思想体系之内,使魏晋时代的书法达到高峰。‎ C. 魏晋时期的钟皓、卫暠精通儒学,都是当时著名的儒生,因而颍川钟氏、河东卫氏,成为魏晋时期的新兴家族。‎ D. 魏晋时期,在以儒学精神为核心的文化体系中发展繁荣的世家大族,在天下大乱,家族迁移时,始终没有抛弃礼法。‎ ‎38.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头提出中心论点,阐述了魏晋书法在中国书法史上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 B. 文章以赵壹对士子们抛弃儒家典籍而研习草书的行为的批判为例,论证了草书的危 害。‎ C. 第三段论述了魏晋时期世家大族与儒学精神的关系,世家大族对传承儒学有重要作用。‎ D. 文章举钟繇和王羲之的例子作为论据,论述了书法的发展与儒学精神的紧密关系。‎ ‎3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汉魏之际最有名气的书法文化家族中的钟繇对当时新出现的楷书进行了规整,使书法向着非常符合儒家中和的美学思想的方正典雅的方向发展。‎ B. 书法史上最负盛名的书法家王羲之,不仅将书法与儒家文化完美地融为一体,而且把儒家和道家逐渐融合在一起,从而创造了中国书法的高峰和典范。‎ C. 除了出现之初,草书在后世书法史上始终坚守在一定的礼法范畴内,从来都没有突破儒学精神的束缚而进入无拘无束逍遥自在境地。‎ D. 魏晋书法因为儒学精神的存在,具有了一系列优秀的文化品格,它对于儒学精神的吸收和借鉴对后世书法发展有启示意义。‎ ‎【答案】‎ ‎37.D ‎38.B ‎39.B ‎【解析】‎ ‎37.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A项,“而书法的地位更是在艺术之下”,‎ ‎【名师点睛】像这种题目,考生应先认真审题,要从题干中审明答题的方向,比如本题中,“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然后就要到文中找到与选项有关联的文字,看一看文中的信息与选项是否一致。‎ 十四、【18届内蒙古自治区集宁区第一中学百校联盟试题11月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进化理论中有一个词叫做“间断平衡”,意指一个生态在达成平衡之后,有有相当长一个时期处于稳定状态,但一旦某种因素触发进化的齿轮,原有的均衡就被打破,系统进入不稳定状态,各部分相互反应,直到新的平衡形成。生物学家将这这种新旧之间的交替称之为:‎ ‎“蹦移”。。‎ 技术进步类似于生态演化。继漫长的农业社会之后,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时代。在工业时代,人类已见证和经历了三次重大的技术革命。现今,我们正站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入口处。信息技术正在颠覆既有的平衡态,人工智能和认知技术的发展、机器深度学习、3D打印等新技术的发明,正在将“未来”带到世人面前。新、旧技术革命之间的转移正在发生。这是技术的“蹦移”。‎ 全球化发展类似于生态演化。一般认为,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已经历了两轮全球化历程。第一轮是以英国主导,主要表现是在全球范围内开拓殖民地,掠夺原材料;第二轮以美国为主导,主要表现是贸易全球化以及与之伴随的资本、信息、人才的全球流动。而现在,美国主导的第二波全球化正在遭遇其本国人民的抗拒,也进入到逆向时期。但如果从大历史的角度看,全球化作为一种秩序,一旦展开,就不可能主动或被动地回到原点,最多是变化一种发展形式,更换一批演员。以当前的情势论,中国正走近世界舞台的最中央。这是国家的“蹦移”。‎ 新旧交替之际,面对不可知的未来,任何人都难免彷徨、犹豫甚至害怕,这是可以理解的。今天我们面对人工智能时代,可能类似于两百年前欧洲农民面对蒸汽机时的心情。但历史已经证明,人类社会在不到两三百年工业时代所创造出的财富,远远超过了以往数千年之中农业时代创造财富的总和,今天一个普通人可享用汽车、冰箱、飞机、高铁等工业制成品,在封建时代即使帝王权贵也不可得之。由技术进步而促成的经济增长所产生的“涓滴”效应,虽然不可能如一些经济学家所预期的那样有效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但假以时日,还是能将大多数人置于共享技术进步的好处之下的。这是增长的“蹦移”。‎ 从长周期的角度看,经济衰退源于技术红利的渐渐消失,“低垂的果实”被采摘完毕,而要走出衰退、迎来下一个繁荣,唯有创新和技术进步。当前,我国正处于新旧动能的交替期,需要准确认识技术革命的演变方向以及其对我国转型升级的重要性,需要发挥制度设计与制度安排的能动性,主动清除那些不合时宜、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冗余,来为新技术的成长壮大开辟空间,留足空间。这样做的结果,就可能迎来几十年连续的增长与真正意义上的全社会共同富裕。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政府2013年以来始终矢志不渝推动的“放、管、服”改革以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在极大的程度上释放了企业与个人的活力与创造性,一方面在中国经济下行之行稳住了对于全社会重关重要的就业,另一方面创造出人人都有可能和条件为自己的梦想与人生价值而努力奋斗的伟大时代。我以为,这就是最大的包容性增长。‎ ‎(摘编自冯俏彬《即将到来的大变革》)‎ ‎40.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间断平衡”是指在平衡状态下,进化的齿轮一旦被某种因素触发,各部分会相互反应直到新的平衡产生。‎ B. 人类社会从漫长的农业社会进入工业时代已经见证和经历了三次重大的技术革命。‎ C. 现在,美国主导的第二轮全球化遭遇本国人民的抗拒,经济逐年衰退,进入了逆向时期。‎ D. 近年来“放、管、服”改革以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全面释放了企业与个人的活力与创造性。‎ ‎41.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第二~四段用三个“蹦移”审视新旧时代的变革,分析了技术进步、全球化发展和人工智能等的巨大作用。‎ B. 文章在论证技术的“蹦移”时,重点分析了信息技术革命对打破平衡态的重大作用。‎ C. 文章用普通人可享用的工业制成品远超帝王权贵为例,意为证明现代普通人比古代帝王的生活质量还高。‎ D. 文章在最后一段提出了我们需要准确认识技术革命的演变方向以及其对我国转型升级的重要性的观点。‎ ‎4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全球化如果展开,就不可能主动或被动回到原点,就会变换成一种新的发展形式或更换一批演员。‎ B. 如果假以时日,因技术进步而促成的经济增长所产生的“涓滴”效应可以将大多数人置于共享技术进步的好处之下。‎ C. 经济衰退源于技术红利的渐渐消失,只有创新和技术进步,瞳出经济衰退,迎来下一个繁荣。‎ D. 既稳住了对于全社会至关重要的就业,又为人人实现自己的梦想与人生价值创造条件,就是最大的包容性增长。‎ ‎【答案】‎ ‎40.A ‎41.C ‎42.A ‎【解析】‎ ‎40.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能力。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B项,三次重大的技术革命都是工业时代的,时间错位。C项,“经济逐年衰退”于文无据。D项,“全面释放”错,选项范围扩大,原文是“极大的程度上释放”。故选A。‎ ‎【名师点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如本题B项,三次重大的技术革命都是 工业时代的,时间错位。C项,“经济逐年衰退”于文无据。D项,“全面释放”错,选项范围扩大,原文是“极大的程度上释放”。‎ ‎4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能力。题干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C项,“意 十五、【18届辽宁省鞍山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汉代戌卒家书中的家国情怀 姜洋 出土简牍中的书信多称为“记”,是秦汉时期最为常用的一种传递信息、交流情感的工具。西北汉简中的戍卒书信是丝绸之路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研究汉代丝路沿线普通人的生活和情感提供了宝贵材料。‎ ‎1907年,匈牙利考古学家斯坦因在甘肃省敦煌县西北汉代长城烽燧遗址中发现705 枚简牍。1914年,王国维、罗振玉依据这些汉代简牍合撰出版《流沙坠简》一书,开启了利用出土简牍与传世文献相结合研究汉代历史的先河。20世纪以来,随着敦煌汉简、居延汉简、悬泉汉简、肩水金关汉简等不断出土,其中的戍卒书信揭开了很多尘封已久的丝路往事。‎ 西北汉简中的戍卒书信往往以“甚苦事”、“甚苦侯望”、“甚苦官事”为习用语。如:“田子渊坐前:顷久不相见,闲致,独劳,久客关外,起居无它,甚善。致忧之,今接人来积三日,粮食又欲乏,愿子渊留意……”;“儿尚叩头白记:闲来,上日久食尽乏,愿贷谷一斛……杨掾坐前,数数哀怜,恩德甚厚甚厚……大尹哀小姓贫人子久居塞外,当为发代。唯掾以时移视事盈岁名尹府,须以调代,代到,得归,叩头叩头。‎ ‎《汉书·王莽传》载“改郡太守曰大尹”,从简牍中“大尹”等称谓来看,这些书信当属新莽时期,从书信可以得知,戍卒粮食得不到及时供应,戍守超期而替代者迟迟不到,从细微处验证了新莽时期因政策失当而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局势紧张这一史实。尽管身处艰苦的战争环境,边地吏卒依然表现出建功边塞、报效国家的进取精神,“臣厶罪在西域,期于殄逆虏,平定诸国”,“恩德固可未报哉?臣子之职宁可废耶!”这些书信记录了汉代普通戍卒为维护丝路畅通和边地安宁不畏艰险的事迹。‎ ‎《盐铁论·徭役》云:“古者无过年之徭,无逾时之役。今近者数千里,远者过万里,历二期。长子不还,父母愁忧,妻子咏叹。”在此背景下,当有不少以建功边塞、思乡怀远 为题材的作品产生,但很少见诸史书,丝路沿线出土的汉代戍卒书信恰可弥补传世文献在这方面的空缺。‎ 部分书信则表达了边塞戍卒的袍泽情谊,以居延烽燧遗址出土的两件书信为例,“二卿时时数寄记书,相问音声,意中快也”;“始春不和,愿子游谨衣强餐饭,子游幸赐尺记”。两封书信虽寥寥数语,但情真意切、句意平远,与汉代五言诗《行行重行行》“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汉代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颇为相似。‎ 学界利用大量简帛文书深化了丝绸之路研究,特别是在东段线路的考证、汉王朝与西域诸国的政治关系、使者往来和文化交流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对丝路沿线社会生活的研究则相对单薄。戍卒书信中保留的请求他人代买物品、向家人索要衣物、与当地居民贸易往来等大量内容,为研究当时的社会生活、经济形态提供了丰富史料。‎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网‎2017年6月14日)‎ ‎4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1914年,王国维、罗振玉依据汉代简牍合撰出版《流沙坠简》一书,开启了利用出土简牍研究汉代历史的先河。‎ B. 西北汉简中的戌卒书信往往以“甚苦事”、“甚苦侯望”、“甚苦官事”为习用语。但在写给“田子渊”的书信中,寄信人的生活状况比较悠闲、“甚善”。‎ C. 应当有不少建功边塞、思乡怀远为题材的作品没有风诸史书,丝路沿线出土的汉代戌卒书信恰可弥补传世文献在这方面的空缺。‎ D. 大量简帛文书的出现,使得学界在东段线路的考证、汉王朝与西域诸国的政治关系、使者往来、文化交流和社会生活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 ‎44.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论证层次分明,首段总领全文,概括介绍了出土简牍中的书信及西北汉简中戌卒书信的作用。‎ B. 文章第三、四段的戌卒书信,记录普通人的丝路生活,意在反映戌卒生活的艰辛。‎ C. 文章第五、六段的戌卒书信,诉说着普通人的丝路情感,有的思乡怀远,有的体现袍泽情谊。‎ D. 文章第七段写戌卒书信的出土,丰富了对丝绸之路研究的史料,使人们对当时的社会生活、经济形态有了更多的了解。‎ ‎4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出土简牍中的书信多称为“记”,是秦汉时期最为常用的一种传递信息、交流情感的工具,反映了汉代丝路普通人的生活和情感。‎ B. 第三段的书信,从细微处验证了新莽时期因政策失当而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局势紧张这一史实。应与“王莽篡位,贬易侯王,由是西域怨叛,与中国遂绝”的记载相吻合。‎ C. 《盐铁论·徭役》上说,古代的人过年的时候不服徭役,没有超出期限的徭役,而当时的人却离家万里,久久不得归。‎ D. 一些戌卒书信表达了边塞戌卒的袍泽情谊,如“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钣”,虽寥寥数语,但情真意切、句意平远。‎ ‎【答案】‎ ‎43.C ‎44.B ‎45.B ‎【解析】‎ ‎43.试题分析:A项,“依据汉代简牍”扩大范围,原文为“……依据这些汉代简牍合撰出版《流沙坠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概括文章要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类题目选择肢中设错类型可分为:程度深浅、范围大小有意混淆;偶然、必然有意混淆;已然、未然有意混淆;以偏概全;张冠李戴;因果颠倒 ;误划类别;无中生有;偷换概念。因此解答时考生要把选项归位,通过与原文对比,找到答案。‎ 十六、【18届四川省蓉城名校联盟高高三第一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时间如风,星移斗转,天道无穷。节气是自然时令,它依据的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过程中,因所处位置的关系,接受阳光照射角度、时间的不同,而带来的一系列天文物候变化。中国人很早就根据自然时间节律,发明了“二十四节气”时令体系。它起源于黄河流域,以黄河流域的天文物候为依据。早在春秋以前,人们已用土圭测日影的方法,测定了春分、夏至、秋分与冬至四个节气点,后又推算出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时间。战国时期,“二十四节气”已经出现,在《逸周书》中有完整的“二十四节气”序列,只是个别名称位置不 同罢了。。‎ ‎“二十四节气”时令是我们先民认识天地自然时序的时间框架,它是中国古代社会人们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古人认为“二十四节气”运行的内在动力是阴阳二气的流转,不同的节气时令,阴阳二气在天地中处于不同的位置。由于阴阳二气分别代表寒冷与温暖的气候属性,万物的生命周期亦与节气时令相关,春生、夏养、秋杀、冬藏是“天之道”,围绕着这一天道信仰,不仅圣人要“副天之所行以为政”,以春庆、夏赏、秋罚、冬刑来对应天道,就是普通人的生活起居也要依照四季时令的阴阳特性来安排,因此形成了针对特定节气时令的信仰、禁忌、仪式等。‎ 在节气时令中,饮食保健的内容令人注目,它是我们祖先岁时生活的经验总结。传统时令饮食原则是:必先岁气,毋伐天和。《黄帝内经》认为: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夏省苦增辛以养肺气,长夏省甘增咸以养肾气,秋省辛增酸以养肝气,冬省咸增苦以养心气。即按照四季阴阳二气升沉流转与五行属性,调整饮食性质、内容。‎ 节气时令是自然节律,也是传统中国人亲近自然的季节提示。人们依照春夏秋冬的天时,安排着四季的活动。如霜降,霜降之后秋收结束,农人停止劳作。《礼记·月令》:“霜始降,则百工休。”这既是顺时,也是因为天冷不便于工程或手艺制作。‎ 冬至之后进入酷寒时节。这对保暖条件简陋的古人构成了严重威胁,人们是掰着指头度日的。为了纾解在冬寒胁迫下出现的心理危机,挨过漫长冬季,从寒冬看到春日的希望,人们很早就发明了“数九九”的游戏。从宋元开始,《九九歌》就流传于南北各地,至今流传的“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就是这一歌谣体的延续。‎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二十四节气”世代相传,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对于当代中国人来说,“二十四节气”具有生活节奏的提示与生活方式的调节的指导意义。我们应自觉地传承这一文明财富,尊重自然时间,尊重生命节律,从机械的物理性的钟表时间中解放出来,享受色彩斑斓的自然时间生活。‎ ‎(摘自萧放《“二十四节气”与民俗》,有删改)‎ ‎4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二十四节气”在战国时期已经出现,除了个别名称位置不同,《逸周书》中已经有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序列。‎ B. 地球在自转过程中与太阳所处位置的关系发生变化,故接受阳光照射角度、时间不同,因而一系列天文物候也随之而变。‎ C. 在中国古代,圣人围绕“春生、夏养、秋杀、冬藏”的天道信仰“副天之所行以为 政”,对应天道施行庆赏罚刑。‎ D. 中国古代社会形成的“二十四节气”对当代中国人来说,依然具有生活节奏的提示与生活方式的调节的指导意义。‎ ‎4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 中国先民依据黄河流域的天文物候,测定了四个节气点,进而推算出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时间,这最早可追溯到春秋以前。‎ B. 霜降含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霜降之后秋收结束,农人停止劳作,古有“霜始降,则百工休”的说法。‎ C. 阴阳二气代表着寒冷与温暖的气候属性,是中国古代社会人们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 D. “数九九”的游戏是古人为了纾解在冬寒胁迫下出现的心理危机,挨过漫长的冬季而发明的一种游戏。‎ ‎4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传统时令饮食的原则记载在《黄帝内经》里,指导人们按照四季阴阳二气升沉流转与五行属性,调整饮食性质、内容。‎ B. “二十四节气”时令是我们先民认识天地自然时序的时间框架,人们依照春夏秋冬的时序变化,调整和安排自己的活动。‎ C. 中国古代的许多与特定节气时令相关的信仰、禁忌、仪式等一直流转到今天,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D. 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的“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答案】‎ ‎46.B ‎47.C ‎48.A ‎【解析】‎ ‎46.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能力。题干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B项,“地球在 ‎【名师点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 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如本题C 项,张冠李戴,由原文“‘二十四节气’时令是……时间指南”可知,“中国古代社会人们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是“二十四节气”时令,而非“阴阳二气”。‎ ‎48.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能力。题干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A 项,原文只表述了传统时令饮食原则的具体内容,但并未说明其是《黄帝内经》所载。故选A。‎ 十七、【18届山西省太原市高三年级阶段性测评(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这一点即便不是戏迷的朋友也知道。生旦净末丑,手眼身法步,丝竹管弦鼓,唱念做打舞……中国戏曲与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流派繁多,魅力独特,千百年来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 而戏曲进校园,意义重大。“三五步走遍天下,六七人千军万马”,戏剧这种艺术形式吸收了诗歌、音乐、舞蹈、美术、武术等各种文化艺术之精华,展现着独特的审美风范。教育家蔡元培说过,美育是人类打开心灵窗户不可缺少的工程。戏曲能帮助学生认识美、发现美,见证传统文化艺术的迷人风采。除了美之外,还有真和善。岳飞戏、关公戏、包公戏、杨家将戏……很多经典曲目讲述是非、善恶、忠奸,弘扬家国情怀、优秀品格、善良人性,传递着中华民族的崇高价值追求。所以,戏曲进校园,可以帮助学生陶冶情操、涵养心灵,从唱念做打中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悟。‎ 此外,对戏曲本身而言,进校园也是圈粉良机。看过去,从城里到乡间,处处搭台唱戏;从引车卖浆者到王公贵族、商贾文人,多是戏曲“粉丝”。比如鲁迅不爱看戏,也难忘幼时看戏的场景。他在《社戏》里深情追忆:“真的,一直到现在……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但看如今,很多剧种失宠,戏迷锐减——其实很多人只是缺少接触、了解的机会,而戏曲进校园让学生与戏曲文化亲密接触,有望让更多年轻观众“路转粉”,促进传统艺术薪火相传。‎ 不过,戏曲进校园虽易,要达成以上效果却不简单。为什么?因为校门好进,“心门”难开,戏曲进校园的对手主要是学生的“内心戏”。很多同学一听说表演传统戏曲,直接敬而远之。在部分年轻人眼里,戏曲的表演比较“拖沓”,而且唱词晦涩,很多人觉得无法欣赏,所以即便不要钱,也不太愿意去看。‎ 所谓“强扭的瓜不甜”,想让每个学生每年欣赏一场戏曲,这要求戏曲进校园时要“会玩”。比如在曲目选择上,除了针对不同学龄阶段的特点、由浅而深,还可以提供“菜单”式服务,让学生“点菜”。当然,戏曲进校园也不能只是观看表演,学校可以“定制”戏曲知识普及读本、引导孩子动手制作戏剧道具、试戏服等。此外,艺术表演讲究“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其实艺术熏陶也是如此。它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一年一两次进 校园活动即便声势再浩大,其影响力也毕竟有限。所以,比戏曲进校园更可贵的,是戏曲“在”校园。早在2014年,广州就每年开展粤剧专家授课、成立小小剧社、交流演出等多项活动。以荔湾区三元坊小学为例,如今很多学生不仅对粤剧略知一二,有的还学会了吹拉弹唱,能在舞台上体验跌宕的人生。‎ 总之,戏曲进校园是弘扬传统文化、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对学生来说,审美、情操等都是“熏”出来的,它是慢的艺术,不能急,不能“暴饮暴食”。相信假以时日,“生旦净末丑”能觅得更多知音,戏曲进校园也能带给人们更多惊喜。‎ ‎(摘编自《每年一场,全国大中小学生可免费看戏!》)‎ ‎49.下列关于中国戏曲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戏曲尽管流派繁多,但作为一个艺术门类的整体,有着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B. 中国戏曲有着独特的审美风范,是包含诗歌在内的多种文化艺术精华的集中展现。‎ C. 中国戏曲有着很高的价值追求,弘扬了高贵、美好的精神,是传统文化中的经典。‎ D. 中国戏曲的表演节奏比较慢,唱词不易理解,让部分年轻人无法欣赏,敬而远之。‎ ‎50.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从两个角度论证了戏曲进校园的意义,较为深入地阐述了戏曲对受众的影响。‎ B. 文章引用蔡元培的话语,意在说明戏曲在审美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这样更具说服力。‎ C. 文章举出荔枝湾三元小学的事例,意在强调戏曲“在”校园比戏曲进校园更有效果。‎ D. 文章论证层层深入,针对戏曲进校园的不利之处,提出了具体可行的改进建议。‎ ‎5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戏曲进校园既让学生从传统文化中获益,又让传统文化与时俱进,代代传承。‎ B. 如鲁迅这般不爱看戏的人都追忆幼时看戏情景,可见戏曲在当时社会很流行。‎ C. 只有让学生更多接触戏曲文化,而不只是看表演,才会让戏曲艺术薪火相传。‎ D. 审美、情操的培养是慢的艺术,不能“暴饮暴食”,推动戏曲进校园也不能急。‎ ‎【答案】‎ ‎49.A ‎50.D ‎51.D ‎【解析】‎ ‎49.试题分析:B项,原文是中国戏曲“吸收了诗歌、音乐、舞蹈、美术、武术等各种文化艺术之精华”,‎ 十八、【18届河南省商丘市九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表面上看,网络小说中的那些玄幻、穿越、架空历史所构筑的想象世界似乎离现实生活很远,但网络小说表达的情感离读者的情感其实很近。它让主人公由“废柴”变成可以“逆天”的世间强者,这个过程中主角会经历各种磨难,但凭借过人的智慧、坚强的毅力和顽强的意志闯过一道道关。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主角不畏强权、不畏困难、永不放弃、永不言败的奋斗精神。这样的故事给读者的精神影响是积极正面的,它给读者以梦想,也强化了所有的幸福都掌握在自己手中的道理,帮助那些渐渐长大的青少年读者逐渐获得独立意识并找到自我。很多网络小说可以当作励志故事来读,是写给青少年读者看的,故事读来轻松、有趣,其内在的价值观念是明晰的、积极的,符合社会主流价值。‎ 在那些直面现实的作品中,很多作者都现身说法,以自己为原型来写作,将自己的生活经验写进小说,让读者获得参与感,并从中获得生活的经验。这些作品的理念是“小说是有用的”,而非只是简单的消遣品,它洞明世事、人情练达,能帮助读者提升认识生活的能力。‎ 文学对现实生活的干预,主要是通过读者的阅读来实现的,读的人越多,作品产生的影响才会越大。网络文学在面对读者群时,是自觉分类的,根据读者的需求“量身定制”,作品分类标签针对的是不同读者的口味,这种分类细化的做法类似文化超市里陈列的各类文化产品。读者在选择这些作品时,选择的是一种情调和趣味,粉丝读者群是通过趣味“扎堆的”,通过阅读中的互动,共同探讨一些大家关心的问题,获得不同层面的精神生活体验。‎ 如果说传统纸媒文学是小众的,那么网络文学就是大众的;传统文学是厚重的,网络文学就是轻逸的;传统文学是“烧脑”的,网络文学就是悦人的;传统文学是作者的文学,网络文学就是读者的文学。类型化的网络文学更接近通俗文学,与大多数通俗文学一样,网络文学的价值观念是持中的,是大多数读者能接受的,少有价值观的探寻,多的是对已有社会核心价值观念的明晰和强化。网络文学传承通俗文学的传统,类似古代说书场的故事,又有网络时代的大众文化印迹,在环环相扣的故事中,既有传统精神价值的弘扬,也有对现代观念的书写。‎ 网络文学通过人物故事、人物形象激发读者的认同感,通过一些感悟式的“格言”“警句”,为读者舒缓压力,放飞梦想,识理明志,几乎每一部走红的网络小说都有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被读者津津乐道,有一些“名句”被粉丝读者转录、传阅。读者阅读故事时,不知不觉地和人物同呼吸,并从中汲取精神动力,化为自身心智情感结构的一部分。网络文学中的“大道理”是春风化雨式的,因为精彩的故事是首要的,网络文学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启发读者思考生活,勇敢面对生活,追求自己的幸福。‎ ‎(摘编自周志雄《网络文学与当代现实生活》)‎ ‎5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玄幻、穿越、架空历史所构筑的网络小说的想象世界,表面上看好像离现实生活很远,但是网络小说却离读者很近,触手可及。‎ B. 网络小说的主人公经历各种磨难,凭借智慧、毅力、意志成为世间强者,给读者留下具有不畏强权、不畏困难等奋斗精神的印象。‎ C. 网络小说给读者的精神影响是积极的,它给读者以梦想,强化某些有意义的理念,帮助青少年读者获得自我意识并找到自我。‎ D. 很多网络小说故事轻松、有趣,对青少年有励志作用,其内在价值观是明晰的、积极的,虽然有少量作品与社会主流价值观有冲突。‎ ‎53.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一项是 A. 文章用网络小说中主人公由“废柴”变成“逆天”的世间强者来论证故事给读者的精神影响是积极正面的。‎ B. 文章以网络小说的很多作者都现身说法,以自己为原型来写作,让读者获得参与感,来论证网络小说属于消遣品。‎ C. 文章用文化超市里陈列的各类文化产品来类比网络作品的分类,来论证读者选择作品有很大的空间和自由。‎ D. 文章把网络文学和传统纸媒文学、通俗文学进行对比,从而论证网络文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在传承中发展。‎ ‎54.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网络文学的价值观是大多数读者能接受的,持中的,大多是对社会核心价值观念的明确和强化,因而网络小说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B. 网络小说有传统的东西也有时代的东西。它传承了通俗文学的传统,又融合了网络时代的大众文化,既弘扬传统精神,又书写现代观念。‎ C. 网络文学引导读者的方式是通过人物故事、人物形象激发读者的认同感,读者阅读故事时,和人物同呼吸,并从中汲取精神动力。‎ D. 网络文学追求精彩的故事,用春风化雨般的教育方式传播“大道理”,寓教于乐,启发读者思考生活,勇敢面对生活,追求自己的幸福。‎ ‎【答案】‎ ‎52.B ‎53.B ‎54.C ‎【解析】‎ ‎5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A项“网络小说却离读者很近,触 ‎5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项,“来论证网络小说属于消遣品”分析错误,实际上是用来论证“网络小说是有用的”。‎ ‎【名师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时候,首先应认真审题,“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一项”,那就要求考生应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内容;然后认真辨析所给的选项,把文本的信息和选项进行比较,看选项有无改变文章的表述。‎ ‎5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C项,“网络文学引导读者的方式是通过人物故事、人物形象激发读者的认同感”不全面,网络文学引导读者的方式还有感悟式的“格言”“警句”。‎ 十九、【18届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从民间文化的角度看,守住青山绿水,是中国传统自然观、宇宙观的体现。失去了青山绿水,人们对众生万物的敬畏和想象,对自然山水的能动和悦纳,对生活空间的叙述和表达,就失去了依托。。‎ 人类对自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历程。对万物众生的敬畏和想象,是中国人认识自然的起点。如在先秦古籍《山海经》(包含神话、地理、物产等内容)中,我们可以感受神州大地幅员之辽阔,见识山川物产之丰饶,更会为里面诡谲华丽的自然世界所震惊。日本民俗学家伊藤清司曾将《山海经》中的空间划分为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前者指人类的生活空间,与之相对的即外部世界,二者相对独立、互为依存。‎ 在虔诚仰慕并企图利用大自然之余,人类对神秘而又神圣的未知世界充满了敬畏。循着对善灵瑞兽的正面想象,人类赋予自身走向自然的合法性;对怪力乱神的负面想象,又恰如其分地给予人类种种约束,避免因过度索取而对自然造成严重破坏。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想象,不仅在《博物志》《述异记》等历代文献中得以记载,而且在世代民众生活中实践传承。我们在乡间田野常见的山神庙、龙王庙,正是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的象征边界。敬畏在信仰中流淌,想象在仪式中演绎。‎ 进入内部世界,民众对生活环境的选择更有能动性,对秀美山水的悦纳更具艺术性,同时也更能反映民众的生活美学。风水便是一例,它既能体现中国人阴阳和谐、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念,又对民众寻求生存空间、布置生活格局产生实际作用。姑且不谈风水的科学性,就其知识受众而言,风水通常被动地与个人运势、家庭盛衰和宗族繁衍相关联,在古代社会,甚至被认为会影响帝国兴亡,一切美好的期望都寄托于风水的选定、维系与改变。这种宇宙观念及现实需求的直接结果,就是人们越来越重视营造风水环境,试图通过栽树遮蔽、引水通渠等具体操作办法,去争取风水宝地,有些村落及宗族之间甚至因为‚争风水、护风水‛产生了激烈的社会冲突。无疑,人们对风水的迷信,对社会发展起到了消极的作用。‎ 当然,风水实践在客观上也产生了积极影响。清代湖南宁远,境内有舜帝陵,正是由于当地民众囿于风水观念,当地丰富的钢矿资源才没有遭到过度开采和破坏;东北长白山,因‚龙兴圣地‛‎ 被列入皇家禁地,从而保护了东北长白山原始森林。风水实践,从某种角度,可以看作是民众主动争取和自然世界、生活环境相互融合的外在表现,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客观上形塑了传统人文景观的生态美学,营造了与人类生活和谐统一的生态环境。‎ 在民众的乡愁记忆和口头叙事中,我们还能发现生态环境在人们精神世界中的分量。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不少人离开故土,走进城市,住进楼房,但在他们的记忆深处,最割舍不下的经常是乡间的那棵古树、村头的那口老井,抑或是环抱村庄的那条小河。‎ ‎(摘编自王文超《民间文化中的生态观》)‎ ‎55.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人们对善灵瑞兽的想象所产生的影响是正面的,给予人类走向自然的合法性;人们对怪力乱神的想象则产生了负面影响。‎ B. 日本伊藤清司曾将《山海经》中的空间划分为相互独立又互为依存且代表人类生活空间的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 C. 体现中国人阴阳和谐、天人合一宇宙观念的风水,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期望,其科学方面的贡献值得肯定。‎ D. 人类敬畏自然,对传统人文景观的生态美学,对与人类生活和谐统一的生态环境,客观上可以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 ‎56.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以守住青山绿水为立论前提,运用举例等论证方法,逐层分析。‎ B. 文章提及因风水而产生的社会冲突,是为了论证迷信风水产生的消极作用。‎ C. 文章第四、五段论述民众对生活空间的叙述、表达以及对自然环境的保护。‎ D. 文章从民间文化的角度,将生态问题与传统文化紧密结合,视角独特。‎ ‎5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山海经》内容广博,描写了辽阔的神州大地,丰饶的物产,以及诡谲华丽的自然世界,反映了先民对万物众生的敬畏和想象。‎ B. 作为人类世界和自然世界的交汇点,乡野常见的山神庙、龙王庙,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想象在生活中的实践传承。‎ C. 如果没有风水实践,清代湖南宁远的铜矿和东北长白山原始森林等自然资源恐怕难以得到有效的保护。‎ D. 古树、老井、小河等标志性的乡土环境成为离开故土的民众精神世界的核心,这说明乡村生态环境已遭到破坏。‎ ‎【答案】‎ ‎55.D ‎56.C ‎57.D ‎【解析】‎ ‎55.试题分析:A项,“人们对怪力乱神的想象则产生了负面影响”错,人们对怪力乱神的负面想象,‎ ‎56.试题分析:C项,文章第四、五段重点论述民众对生活环境的选择,以及民众争取和自然世界、生活环境相互融合,即对自然山水的能动和悦纳。‎ ‎【名师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阅读材料是一篇小论文,所以要明确文章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法法。答题时注意判断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此题C项文章内容概括。‎ ‎57.试题分析:D项,“这说明乡村生态环境已遭到破坏”这一说法不当,依据原文最后一段的内容,应是“这说明生态环境在们精神世界中的分量”。‎ 二十、【18届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高考适应性月考(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如今,科学与技术构成的这束“普照光”照耀着人类的日常生活,并且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不仅仅意味着技术广泛渗透于我们的物质世界,而且更是意味着技术成为一种难以察觉的社会意识形态,开始深度地干预并塑造着人类的文化生活。用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的话说,技术时代是人类的转折时期,其重要特征是科技成为决定的力量。。‎ 当一个国家由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的社会转型发展阶段,人们往往对科学技术寄托了太多的期望,因而就很容易进入一个技术统治的时代,这一点已经被西方国家的发展历程所印证。因此,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我们要自觉审视技术给我们社会生活所带来的影响。‎ 技术一方面提高了生产力,丰富了人的日常生活,但另一方面也导致了技术与人文生活之间的日益分裂。我们知道在古代社会,科学与人文尚未明显分化因而是能够融洽共存的,譬如中国古代的周王官学就明确要求学生掌握六种基本才能即“六艺”,——礼、乐、御、射、书、数。在古希腊,数学、几何学是被归为人文学科领域的。可见自然科学与人文原本是整个人类的知识之树统一的整体。这个大树上既有科学,又有技术以及人文。人是一种二重性存在,我们每个人既有肉体,也有心灵。人既需要人文,也需要技术科学。英国著名科学家斯诺曾经在《两种文化》中描述了理工科学者与人文学者相互轻视的状况,并认为“人文”和“技术”在近代以来的分化和难以沟通,这是有效解决世界问题与矛盾的最大障碍。诚然,技术和人文对应于不同的需求层次。自然科学从总体来讲,就是满足人的肉体和生理 需要的学问;而人文学科是满足人们精神和心理需要的学科,其表达的是人的方向性、目的性关怀,是对人生意义与价值的追求。‎ 发展科学技术就是为了让人们更好地生活,但是它不能解决人的心理精神问题。爱因斯坦就曾强调了人文和科学之间的相辅相成性,认为“科学没有宗教就像瞎子,宗教没有科学就像瘸子”。其实宗教的力量就是人文的力量,这也就表明科学一定要有方向,科学发展的方向性和目的性是通过人文来确定和实现的。强调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一个人为的划分,而不是世界的真实图景。所以哲学家海德格尔主张要回归人的“生活世界”,找回人与世界的原初关联性,因为生活世界是人文和科学相互统一的世界。‎ 对于科学和人文的融合问题,我们从人类古代的教育模式和理念中或许能找到借鉴和启示。在古代,科技和人文还没有分开,但到了近代,二者的分化却衍生出了很多社会问题。当技术无孔不入侵入大众日常生活的时候,重返古代的科学人文融合模式就越来越难了。我们的社会现在是越来越世俗化了,注重当下、崇尚实用,这不啻是整个社会的世俗景观。世俗化有好的一面,但当金钱至上的观念盛行,物欲横流,信仰缺失,社会就难免步入普遍平庸的时代,这就难以重新找回有机的社会发展模式。‎ ‎(摘自邹广文《技术时代的人文关怀》)‎ ‎58.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如今人类的日常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科学与技术,科学与技术不仅为人类的物质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而且与人类的精神生活相融相生。‎ B. 人们很容易被技术统治,是因为对科学技术过于看重,这一点已被西方国家的发展历程所印证。‎ C. 中国古代的周王官学教育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受教育者往往被要求知“礼”懂“乐”,还要被要求有“射”“御”“书”“数”等能力。‎ D. 英国科学家斯诺认为“人文”和“技术”在近代以来的分化和难以沟通,妨碍了解决世界问题与矛盾的有效性。‎ ‎59.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每三估以古代官学内容和外国科学论著为论据,阐述了科技发展导致了技术与人文生活之间的日益分裂。‎ B. 文章引出科学技术的作用后,分析了技术与人文生活的关系,指出了发展科技的目的就是实现人文和科学的相互统一。‎ C. 文章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地阐述了技术时代科学与人文难以融合的问题及其影响。‎ D. 文章最后一段深化论点:不要人为划分科学和人文的界限,不要过于世俗化,才能找回有机的社会发展模式。‎ ‎60.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如果我们不能自觉审视技术给我们所带来的影响,那么,技术就会干预并塑造人类的文化生活,影响我们的人生意义与价值追求。‎ B. 只要重视并解决科学与人文的融合问题,就能满足人们生活的不同层次需求,让社会有机发展。‎ C. 因为社会越来越世俗化,导致物欲横流、信仰缺失、步入平庸时代,所以要注意科学和人文的融合,彻底消除社会的世俗化,重视人文方面的建设。‎ D. 为了构建一个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有机的社会发展模式,科学发展应该回归人的“生活世界”。‎ ‎【答案】‎ ‎58.A ‎59.B ‎60.C ‎【解析】‎ ‎58.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A项,“与人类的精神生活相融相生” ‎ ‎【名师点睛】像这种题目,考生应先认真审题,要从题干中审明答题的方向,比如本题中,“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然后就要到文中找到与选项有关联的文字,看一看文中的信息与选项是否一致。‎ 二十一、【18届山西省太原市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学术界对《庄子·天下篇》的作者和成文年代有所争议。主要有以下五种观点:一是作于战国中期。陆德明《经典释文》、胡文英《庄子独见》、梁启超《庄子天下篇释义》等持庄子自著说,即在战国中期。二是作于战国晚期: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认为是战国末年所作。张涅在“《庄子·天下》学术史意义札记”[1]一文中说:《天下》篇的著作年代宜定于公元前300年——前233年之间;同时他认为《天下》篇著作时代的上限还可能提前些,理由是最后关于惠施、公孙龙的一段结构、文风与上文不统一,可以怀疑为后学缀入。三是作于秦汉之际。张恒寿等持此观点。四是作于西汉初期。谭戒甫于五十年代曾撰《现存(庄子·天下篇)的研究》一文,首倡此说。李叔华在 “《庄子·天下篇》的主旨和成文年代新探”[2]一文中指出《天下篇》作于西汉初期;提出《庄子·天下》篇的具体写作时代在西汉文、景之际。五是作于魏晋。孙道升认为《天下》篇的作者,是作《庄子注》的郭象,《天下篇》‎ 乃是郭象为他自己删定的《庄子》所作的后叙。此外,有的学者还把《天下》篇最后批评惠施等名家的一段作为另外的一篇。如马叙伦、谭戒甫等认为惠施一段应该命名《惠施》篇。‎ 笔者认为,简单地根据文风而怀疑关于惠施、公孙龙的一段是后学缀入是武断的。批评惠施名家的一部分,主要针对的是惠施,批评桓团和公孙龙只是中间夹杂的一句,要是后学加入也可能只是中间这一句。从这段文本的文风、批评方法和思想主旨来看,与《天下》篇总论中“内圣外王”的主旨思想还是一致的。另外,有人根据公孙龙晚于庄子而来否定这一整段也是不严谨的。根据马叙伦《庄子年表》考证庄子生卒年为公元前369年——前286年。《汉书·艺文志》记载公孙龙客游于平原君赵胜之家。而赵胜为平原君是公元前298年。此年庄子71岁,公孙龙此时已经名噪于世。可见,庄子晚年是可能知道公孙龙思想的。‎ 而根据《天下》篇中所言“道术将为天下裂”,明明说的是战国时代百家纷争的将来时态的事情,所以时间也不至于太晚。萧汉明教授在“论庄子的内圣外王之道”[3]一文中从庄子本人思想的动态发展中来考察认定庄子的内圣外王思想是其晚年结合儒家等的成熟思想;认为《天下》篇是庄子本人所作。而《天下》篇的主旨正是“内圣外王”思想。这似乎也为我们透露了《天下》篇的作者应该是庄子。但是,我们考察先秦儒家孔子、孟子的思想发现,他们也有“内圣外王”的思想,只是没有明确提出这一点来。不过,我们还是可以根据《天下》篇批评诸家的言论看出它与孔、孟等儒家的“内圣外王”是有所区别的。这一点稍后会论述。结合整篇思想,可以认为《天下》篇的作者和时代有两种可能:一是战国中期的庄子晚年所作,二是成文于战国中晚期的庄子后学之手,不可能成文于秦汉以后。‎ ‎6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关于《天下篇》成文年代,学界主要有战国中期、战国晚期、秦汉之际、西汉初期、魏晋五种观点。‎ B. 关于《天下篇》作者,学术界有庄子、战国中晚期庄子后学和作《庄子注》的郭象这三种看法。‎ C. 作者认为惠施、公孙龙一段的文风、批评方法和思想主旨与《天下篇》的主旨思想相一致。‎ D. 孔子、孟子、庄子都有“内圣外王”思想,但只有庄子在《天下篇》中将这一思想确提出来。‎ ‎6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学术界对《天下篇》的作者及成文年代的讨论,主要采取对《天下篇》的解读和文献参政等方法。‎ B. 按作者所论,其实作者并不反对根据文风而怀疑《天下篇》惠施、公孙龙一段是后学缀入的说法。‎ C. 作者和陆德明、吴文英、梁启超认为《天下篇》为战国中期庄子所作,其根据是《天下篇》整篇思想。‎ D. 作者认同庄子的“内圣外王”思想借鉴了儒家思想,但也认为他和儒家是有区别的。‎ ‎6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公孙龙客游于平原君赵胜之家时,就名噪一时,可见公孙龙生活时代早于庄子。‎ B. 根据《天下篇》中“道术将为天下裂” 这句话,可推断其成文不可能在秦汉以后。‎ C. 《天下篇》“内圣外王”说符合庄子晚年思想,因此《天下篇》作者有可能是庄子。‎ D. 根据作者对《天下篇》成文年代的考证,,可以推出其作者有可能是庄子的后学。‎ ‎【答案】‎ ‎61.B ‎62.C ‎63.A ‎【解析】‎ ‎61.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B项,曲解文意,不只有这三种看法。文章第一段说“主要有以下五种观点:一是作于战国中期。……二是作于战国晚期……三是作于秦汉之际……四是作于西汉初期……五是作于魏晋……此外,有的学者还把《天下》篇最后批评惠施等名家的一段作为另外的一篇”。‎ ‎62.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 二十二、【18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古体诗,亦名古诗、古风或往体诗,指的是产生于唐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试体。它的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声律,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不过唐人的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杂言也多以七言为主体。。‎ 五七言古诗自汉魏以来已经有了悠久的传统,至唐代又发生了新变。唐代社会生活领域的扩展和人的思想感情的复杂化,要求诗歌作品在表现范围上有较大的开拓,加上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的近体诗走向定型化,更促使这种少受时空限制的古诗朝着发挥自己特长的道路迈进。一般说来,较之魏晋六朝诗歌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唐人的古诗则趋向笔力驰骋、气象峥嵘、边幅开阔、语言明畅,不仅抒写波澜起伏的情感心理活动,还直接叙述事件,刻画人物,铺捧场景,发生议论,使诗歌表情达意的功能得到空前的发挥。唐代诗人中也有接近于汉魏古诗含蓄淳厚作风的,如王、孟、韦、柳,但较为少见。不构成唐人古诗的主流。另外,在音节上,唐代古诗受今体诗的影响,或则吸取声律的和谐与对仗的工整,或则有意走上反律化的途径,皆不同于晋、宋以前诗歌韵调的纯任自然。所以明代格调论者以唐人古诗为汉魏以来古诗的“变体”,并不算错。只是他们从伸正黜变、荣古虐今的传统观念出发,贬抑唐人古诗的成就,甚至宣言“唐无五言古诗”(李攀龙《唐选诗序》),那就太过分了。清王士禛《古诗选》在五言古诗部分选了一百多位汉魏六朝作家的作品,于唐人只取陈于昂、张九龄、李白、韦应物、柳宗元五家,还说是“四唐古诗之望,可以略暗焉”(《古诗选。五言诗凡例》),显示出同一偏见。倒是明末许学夷在《诗源辨体》中强调指出“唐人五古自有唐体”,它以敷陈充畅为特色,不能拿汉魏古诗委婉含蓄的作风来硬加绳尺,可谓通达之见。‎ 至于同属唐人古体,五言和七言又有所差别,这个问题比较微妙,须细心体察。我们看五七言的区分,虽只在每句相差两个字上,但造成的节奏感和韵调感却很不一样。五言字少,念起来有一种安详舒缓的气度,近乎平时的语调;七言音促,上口时会给人以发扬蹈厉的感觉,类似于朗诵或歌唱表演的声腔。试读“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惑。窃比稷与契”(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或者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杜甫《石壕吏》)这样的句子,无论叙事还是抒情,口气何等自然平实,不带任何拖腔。但如“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干门,细柳新蒲为谁颦”(杜甫《襄江头》),以至于“中兴诸将收山东,捷书夜报清昼同,河广传闻一苇过,胡危命在破竹中”(杜甫《洗兵马》)则不管是悲慨还是喜颂,是仄脚还是平收,念起来都有一种异乎寻常说话的调门。抑扬顿挫,铿锵成韵。我国古代传统上有读诗和歌诗的区分,西洋歌剧音乐亦有宣叙调与咏叹调的歧异,五言和七言在调式上的分别大抵如此。这就是为什么五七言古诗尽管都起源于民歌,而五言诗在东汉叶以后即日渐脱离音乐,取得独立的发展,七言诗却长时期停留在乐府歌行体的范围内,直到唐代还常以七言短章合乐歌唱的缘故。‎ ‎(节选自陈伯海《唐诗学引论》,有删改)‎ ‎64.关于古体诗,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唐代社会生活领域的扩展和人的思想感情的复杂化,要求诗歌作品表现范围有较大的开拓,这就促使古诗体的特长得到发挥。‎ B. 古体诗的形式上有四言、王言、杂言等多种:唐人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但与五言、七言的绝句、律诗有别。‎ C. 古体诗的格律限制并不严格,因而形成了篇幅可长可短,押韵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与声律的特点。‎ D. 五、七言古体至唐而新变,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唐人古体虽名为“古体”,其实已经与以往古风有所不同。‎ ‎65.下列关于“汉羲古诗”和“唐人古诗”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汉魏古诗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唐人古诗则抒写心理活动,还直接叙述事件、刻画人物、铺排场景,生发议论,因此,唐人古诗表达的思想更深刻,情感更丰富。‎ B. 就含蓄淳厚的作风而言,汉魏古诗略胜一筹:就表情达意的功能而论,唐人古诗则更具优势。‎ C. 唐人古诗有的在今体诗的影响下表现为声律和谐与对仗工整,有的继承汉魏古诗有意“反律化”。‎ D. 由汉魏古诗到唐人古诗,是变化,是拓展;经过不断变化和拓展后的唐人古诗更具艺术性。‎ ‎66.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2段中,作者从诗歌的表现范围和音节两方面比较了汉魏和唐人的古诗,认同了明代格调论者以唐人古诗为汉魏以来古诗的“变体”的观点。‎ B. 对“同属唐人古体,五言和七言又有所差别”这一分论点,作者主要是引用杜甫的王言、七言古体诗为例来进行证明的。‎ C. 本文第3段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明确了唐人古体诗中的五言和七言在节奏感和韵调感方面的不同。‎ D. 第2段后半部分引述李攀龙、王士禛等人的言论观点,其作用是帮助读者准确把握不同时代古体诗形式和内容的异同。‎ ‎【答案】‎ ‎64.C ‎65.B ‎66.D ‎【解析】‎ ‎64.试题分析:C项,强加因果。选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一段,由文中内容可知,“格律限制并不严格”“篇幅可长可短,押韵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与声律”皆是古体诗的特点,前后没有因果关系。‎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理解概念含义的题目,题干一般以 ‎“下列关于……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答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找出答案。‎ ‎65.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解答时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注意将选项 二十三、【18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古人出行带什么样的“包”‎ 倪方六 在中国古代,衣服大多没有口袋,古人出行时“包”更是不可或缺。“包”最早并不叫“包”,而是叫“佩囊”。佩囊是古代使用最早、流行时间最久的包,像钥匙、印章、凭证、手巾一类必须随身带的东西,大都放在这种囊内。因为外出时多将其佩戴于腰间,故谓之“佩囊”。从文献记载来看,先秦时人们已有带包的习惯,即所谓“佩囊之俗”。古人的“佩囊之俗”据推测起源于士兵配备的箭囊。佩囊实用方便,从先秦用到了明清,虽然名称和款式多有变化,但人们都少不了佩囊。古代的包也有大小之别,汉代学者毛亨称“小曰橐,大曰囊”;制作材料也不一样,有皮包和布包之分。‎ 汉朝时,佩囊被称为“縢囊”。縢囊是一种小包。汉代也出现了一种叫“绶囊”的方形包,皇帝常常用之赏赐臣子,有绶囊的人自然是有官爵之人,所以,“包”成了身份象征。绶囊主要用于盛放印信一类的东西。因为“包”已与身份联系了起来,所以在图案、色彩上都有规定和讲究。绶囊最常用的图案是兽头,故称“兽头鞶囊”。兽头中又以虎头使用为多,因此又有“虎头鞶囊”之称。与绶囊同样能显示身份的包还有“笏囊”,也称“笏袋”。“笏”即笏板,是官场用的简易手写板。盛放笏板的包便是笏囊。与绶囊多用青色不同,高级笏囊多用紫色,古人称之为“紫荷”。 紫荷也是唐朝官场上的高级包。‎ 唐代时,最能显示身份的包是“鱼袋”。绶囊是装印信的,而鱼袋则是盛放符契这类“身份证”的。唐朝时,官员的身份证明制成鲤鱼形,故名“鱼符”。凡五品以上官吏穿章服时必须佩戴鱼符;中央和地方互动,也以鱼符为凭信。凡有鱼符者俱给鱼袋,使用时系佩于腰间,内盛鱼符。鱼符有金、银、铜等质地,以区别地位;鱼袋也通过金、银装饰来分辨高低。‎ 宋朝使用的“鱼袋”也有金鱼袋、银鱼袋之分,但仅是一个空包,鱼符被废用了,仅在这种包上绣上鱼纹,凡有资格穿紫红、绯红官服的高官均可用这种包。‎ 除笏囊、鱼袋外,古代官场、文人间还有一种包很流行,这就是用来盛放计算工具、文具一类的“算袋”。其实,“算袋”这种包很早就有,但汉代称“书囊”,也称“书袋”;宋朝称“照袋”,也称“招文袋”,民间则称其为“刀笔囊”,一直到明清都在使用。金代也使用算袋,但称为“书袋”。元明清时代,随着新物件的出现和使用,包的款式和功能也越来越丰富,如有了放钱放物的“褡裢”、放烟丝的“烟袋”、盛放扇子的“扇囊”、盛放挂表的“表帕”、装饰价值更高的“荷包”等。其中“褡裢”为双层袋子,中间开口,两头放钱,使用时从中间对折,搭于臂膊上,故又称“搭膊”。因为搭膊多用来装钱,民间干脆呼之为“钱袋子”。因为“袋”与“代”谐音,常用之赠人,以讨“代代有钱”的口彩。‎ ‎(选自《北京晚报》,有删改)‎ ‎6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代使用最早、流行时间最久的包叫佩囊,因为外出时多将其佩戴于腰间而得名。佩囊实用方便,人们出行都少不了它。‎ B. 汉代的绶囊与縢囊有所不同,从形状上看绶囊是方形的包,皇帝常常将其赏赐给有官爵的人,所以它也成为身份的象征 C. 古代的佩囊因为朝代的不同名称和款式也多有变化,如汉代有一种小的佩囊称为“縢囊”,唐代的“鱼袋”也是一种佩囊。‎ D. 古人出行时要携带一些东西,但是中国古人的衣服没有口袋,这些东西需要放在包里,所以包就显得非常重要。。‎ ‎6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古代的包有大小之分,小的叫橐,大的叫囊;制作材料也有区别,有皮质的,也有布质的;在颜色上也有所差异,有青色的也有紫色的等。‎ B. 在中国古代,绶囊、笏囊、鱼袋都有象征身份的作用,一般在图案、色彩也有讲究,如“虎头鞶囊”就是上面绣有虎头图案的绶囊。‎ C. 古人的“佩囊之俗”据推测可能起源于士兵配备的箭囊。从先秦到明清,佩囊之俗一直在延续,主要原因就是佩囊有装饰的作用。‎ D. 古代官场、文人间有一种被称为“算袋”的包很流行,它主要用来盛放计算工具、文具等,这种包其实在汉代就有,宋到明清也在使用。‎ ‎6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笏板是官员上朝持的简易手写板,而装笏板的袋子就是笏囊,高级笏囊多用紫色,古人称之为“紫荷”,紫荷是唐朝官场上的高级包。‎ B. 虽然宋朝也使用 ‎“鱼袋”,并且鱼袋也有金鱼袋、银鱼袋之分,但因为鱼符被废弃,所以鱼袋仅是一个空包,不再是身份的象征。‎ C. 元明清时代,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物件不断出现并被使用,包的款式和功能也越来越多,有了盛放扇子的扇囊和具有较高装饰价值的荷包等。‎ D. “褡裢”也称“搭膊”,因为它多用来装钱,在民间又被称为“钱袋子”,并且由于“袋”与“代”谐音,古人常用之赠人,以讨“代代有钱”的口彩。‎ ‎【答案】‎ ‎67.D ‎68.C ‎69.B ‎【解析】‎ ‎67.试题分析:范围扩大。第一段“在中国古代,衣服大多没有口袋”。忽略原文的“大多”。‎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此题选项D混淆范围。‎ ‎68.试题分析:强加因果。佩囊延续的主要原因是“实用方便”。‎ ‎69.试题分析:曲解文意。原文第三段可以看出宋朝的鱼袋还可象征身份。‎ 二十四、【18届河南省豫南豫北名校高三精英联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判断,因为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意味着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变化,意味着政府政策方针和发展理念战略的变化。。‎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决定了我们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生产力水平得到了巨大的提高,目前中国GDP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二,总体物质财富比较丰富,贫困人口只占极少数。在这种情况下,社会的主要矛盾就不再是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供求矛盾,而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和需求满足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 在总体生产力水平低下的过去,社会首先要保证人们能够获得基本数量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在总体生产力水平较高的今天,人们不再满足于消费的数量,而是更加注重消费的品质。面对这一变化,如果企业还是满足于单纯的数量扩张或规模经济,而不是注重产品的品质,就无法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因此必须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终满足老百姓的高品质需求。‎ 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精神文明是物质文明的更高阶段。广义的精神文明,不仅包括文明礼仪,也包括人们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和环境等各方面的追求,当下人们除了满足吃喝玩乐,还希望更多地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更加看重社会安全和环境保护,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需求。为此,除了继续发展生产力,还需要稳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等。中国的发展经验表明,先努力发展经济,才能为建设民主和法治强国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相反在经济水平低下时贸然进行改革就可能遭遇东欧式的失败。‎ 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时代,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的物质文化需求是主要目标,因此关键是快速发展生产力,做大经济蛋糕。而当经济总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如何公平地分配蛋糕日益成为一个主要问题。当前,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较大,这带来了一些社会矛盾和冲突。既然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那么新时代的工作重心就是努力实现平衡式发展。例如,通过收入调节政策减少收入差距,通过精准扶贫减少贫富差距。过去中央推行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振兴,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地区发展差距,若能做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其成就不亚于从一个生产力水平落后的国家变成经济大国。‎ ‎(摘编自聂辉华《理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四个维度》)‎ ‎70.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的重大论断,是制定党和国家大政方针长远战略的重要依据。‎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基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发生变化而做出的科学论断。‎ C. 推进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产品品质,实际上是应对供给侧转变做出的正确选择。‎ D. 既要做大做强经济蛋糕,又要分好经济蛋糕,实现平衡式发展,这是新时代的工作重心。‎ ‎71.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二段辨析了改革初与当下社会主要矛盾的不同,即从供求矛盾到需求不平衡的矛盾。‎ B. 第四段将美好生活需要区分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方面,并论及了二者的有机联系。‎ C. 文章例举了减少贫富和地区差距的一些做法,指出这如同让中国摆脱贫困一样意义重大。‎ D. 文章从需求不平衡、追求品质、整体发展、公平分配等四个维度解读社会主要矛盾变化。‎ ‎7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百姓已不满足于吃得饱,更希望吃得好,这启示企业生产应从追求数量转向追求品质。‎ B. ‎ 如果解决了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就会得到充分满足。‎ C. 只有大力发展经济、具备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之后,社会政治体制改革才可能取得成功。‎ D. 重新定义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对社会发展变迁的把握,但终归是对人民向往的回应。‎ ‎【答案】‎ ‎70.A ‎71.C ‎72.B ‎【解析】‎ ‎70.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B项,强加因果,由原文不能得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依据,且据常识可知,即使是也绝非唯一的依据。C项,张冠李戴,应是应对“需求侧”转变做出的正确选择。D项,以偏概全,选项中“这”指“既要……也要……”两个方面,由原文第五段可知,分好经济蛋糕,“努力实现平衡式发展”才是新时代的工作重心。‎ ‎【名师点睛】此类题目答题时应注意分清答题的区域,错误设置一般为以偏概全、混淆范围,强加因果、曲解文意、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错误概括文章的内容。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浏览选项,在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7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项,原文第五段确实例举了减少贫 二十五、【18届陕西省安康市高三年级第一次教学质量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今年是话剧进入中国110周年。话剧初入中国之时,启发民智,旁不可挡。之后的几十年,话剧对现实产生巨大影响。百余年来,话剧界涌现出众多优秀的艺术家、演出团体以及《雷雨》《北京人》《茶馆》等大批优秀的本土原创作品。随着政府大力发展文化艺术,有关部门制定和实施了许多扶持政策,对于当代本土戏剧的发展助力很大,形貌多样的演出剧目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各种鼓励原创的政策和措施激发了戏剧从业者的创作热情,盘活了演出市场。同时,难免有各种力量争相加入戏剧的运作,只为资助和奖励,而置艺术于不顾。这也是全国上演的剧目数量虽多,.但具有时代特征、民族特色,能够引人思考的佳作依然稀少,在舞台技术和表演、导演技艺大幅提升的同时,很多戏剧作品的精神品质反而下滑的原因之一。‎ 戏剧常常是社会的缩影,折射出世态人情。伴随着市场经济和全球化、娱乐化的浪潮,近年来,戏剧界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震荡和变化,戏剧乃至艺术的生存环境、审美情趣都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应该引起注意的是,放任票房、收视率成为作品效果唯一的衡量标准,功利主义对于制作方、创作者乃至观众的引导作用不可小觑。一些原创剧目舍本逐末,追求外在呈现形式的新奇,却忽视作品的内涵和本质;一些剧目明知文本基础差、有硬伤,却由于种种原因仓促上马;盲目投资、拔苗助长等问题也陆续出现。精美的舞台呈现配上严重缺失舞台剧特质的电视剧化、空洞、平庸的剧本,都阻碍着戏剧的进一步发展。戏剧作品若是缺失了精神世界、丧失了思想的光芒,任何所谓的新技术、新方法甚至薪形式都难逃被迅速遗忘和淘汰的命运。在舞台技术性大幅提升的情况下,戏剧返璞归真,加强剧作和演出的精神内涵越发显得迫切。‎ 艺在于技,更在于心,如果创作者没有发自内心的创作冲动,戏剧人物的心灵碰撞与选择必然显得虚假。创作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作品艺术水平的高低,敬业和操守是一切成长和发展的前提与保证。创作者若果仍处于就事论事或者堆积材料的阶段,作品就会在整体上缺少创意和思想的火花,更多的是以戏剧的形式来讲述一段生活、故事,侧重展示现象而忽略对本质的抓取,这就没有深入到塑造独特角色,探索人物心灵轨迹以及体现独特情感色彩的创作轨道上来。‎ 戏剧水平的提升不是一日之功,只有精益求精,才能破除创作上的僵硬化、同质化和模式化,从而让戏剧作品透过外在形式,深入人物的内心,找到直抵人类心灵之路,焕发出戏剧创作内在的精神力量。当戏剧创作者自觉抵御外部环境的各种诱惑,更多关注作品的内涵及其内在精神提炼的时候,中国话剧的潜力和活力才能真正迸发。‎ ‎(摘编自‎2017年6月28日《光明日报》)‎ ‎7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话剧进入中国后,启发民智,影响现实,涌现出众多优秀的艺术家、演出团体和大批优秀本土原创作品。‎ B. 置艺术于不顾的做法,使得有时代特征、民族特色,能引人思考的戏剧佳作稀少,作品的精神品质下滑。‎ C. 近年来,票房、收视率成为戏剧作品唯一的衡量标准,制作方、创作者乃至观众都陷入了功利主义泥淖。‎ D. 创作态度在很大程度上 ‎ 决定着作品艺术水平的高低,创作者的敬业和操守是戏剧艺术水平提高的前提与保证。‎ ‎74.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了话剧进入中国后的发展、沿革现状,指出当前形势下面临的困境,并分析了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B. 文章肯定了当前的扶持政策对于戏剧发展的促进作用,但又明确指出这一政策就是导致话剧艺术水平低下的主要原因。‎ C. 文章在探讨戏剧今年面临的困境这一议题时,先交代背景,接着列举了戏剧创作与演出中的种种弊端与怪相,发人深省。‎ D. 文章采用了递进论证的结构,逐层深入地分析问题,并尝试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脉络清晰,论述针对性强。‎ ‎7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有关部门制度和实施的各种鼓励原创的扶持政策,激发了戏剧从业者的创作热情,盘活了演出市场。‎ B. 当前,一些原创戏剧剧目追求外在呈现形式的新奇,忽视内涵和本质,剧本空洞平庸,电视剧化。‎ C. 创造者以戏剧的形式讲述生活和故事,侧重展示现象而忽略对本质的抓取,缺少创意和思想的火花。‎ D. 只要精益求精,透过外在的形式深入人物内心,就能焕发出戏剧创作内在的精神力量,提升戏剧水平。‎ ‎【答案】‎ ‎73.C ‎74.B ‎75.D ‎【解析】‎ ‎7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中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C项“票房、收视率成为戏剧作品唯一的衡量标准”,曲解原文。原文为“票房、收视率成为作品效果唯一的衡量标准”,两者明显不同。‎ ‎7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中论证思路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这一政策就是导致话剧艺术水平低下的主要原因”分析不当,比对原文,属于无中生有。‎ ‎【名师点睛】此类题目答题时应注意分清答题的区域,错误设置一般为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无中生有、以偏概全或偷换概念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分析推理类题目较难,答题时首先浏览选项,在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对照。‎ ‎75.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中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只要……就”属于的充分条件,表述绝对,原文为“只有……才”是必要条件。‎ 二十六、【18届河南省八市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测评(11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20世纪80年代,经济体制和政治领域改革的推进,释放了社会活力,使开放和创造成为时代的主题。西方文化思潮相继涌入,在各个领域跃跃欲试,意图开疆拓土。寻根与西化,个体经验的回归与对现实关注的恋恋不舍,知识分子的昂扬与失落,构成了内涵繁杂的时代情绪图景。在这样情绪氤氲中,流行音乐甫一露面便显示出略显怪异的整体风格,温婉低回的柔情絮语,沧桑慷慨的西北豪情,悔恨煽情的囚中悲歌,广博深沉的大爱情怀,高亢苍凉的莫名绝望,呈现出纷繁复杂的面貌。复杂凌乱的开篇,正是新时期流行音乐元气旺盛的表现。在看似分裂的局面背后,表达着流行音乐面向普通人的情欲,在普通人的情绪体验中创立门户的诚恳愿望。另—方面,文以载道的正统观念,对无所指涉的个体情怀浅唱低吟和反复玩味,还不能完全接受。而年轻人又往往过于心急,迫不及待地弃旧扬新。新旧冲突持续升温,现在看来那些过于古典化的表现形式都被视为禁忌,为主流所压制。原本温和亲切的流行音乐被迫蒙上“反抗”的特质,带着摇滚音乐的精神气质,几乎成为年轻人的专属标签。。‎ 局面一经铺开,在缤纷繁杂的90年代,市场经济的趋势已不可扭转,人们在日益浓厚的商业化氛围中变得精明、世故,对个体的关注多于对外界的关心,对宏大叙事、深沉情感渐渐失去了兴趣。加之主流和意识形态对流行音乐逐步放松了掌控,流行音乐逐渐忘记反抗与顺从,模糊了主流与叛逆,专注在自己的领地里深耕细作。对主题挖掘得更加深刻细致,情绪抒发得更加淋漓尽致。禁锢的闸门突然敞开,意气风发之下难免把各种情绪想象得过于浓烈,一切都追求极致,难免有过度演绎的嫌疑。似乎不到十二分饱满不足以填平人们过于强劲的情感黑洞。戏剧化、类型化是这一时期流行音乐的一致倾向,眼泪、痴情、背叛、伤害、寂寞、柔情蜜意等响亮字眼随处可见;追求饱满情绪、完整叙事和充分抒情,对流行音乐的表达带着“玩赏”的意味。‎ ‎21世纪流行音乐不可避免地卷入文化工业的洪流中。商业化运营模式与生俱来带着媚俗和悦众的逻辑,与缺乏深刻追求的时代情绪一拍即合。人们对叙述、抒情已经失去了耐心,开始满足于文化工业提供浅淡轻松的情绪片段。年轻听众成为支撑流行音乐发展的主力,他们在商业化、娱乐化的缝隙里,随遇而安地寻找碎片化的情感慰藉,从中汲取营养,生长经验。流行音乐对他们而言不再是消遣,更像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触及生活的各个角落。流行音乐与这一时代年轻人的体验和情感想象相互依存,互相渗透,变得精致、琐碎、亲切而浅薄。‎ 过度娱乐化的商业模式将流行音乐浅薄的一面推向极致,甚至成为恶作剧式的游戏。但流行音乐被年轻听众垄断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如今它已成为各阶层如影随形的情绪映照,沉淀可以算是丰厚渊博。如果不过分挑剔,它几乎可以涵盖普通人情感体验的方方面面。所以当年轻人过分放纵的音乐习惯不能抚平所有人的挑剔时,有人开始转向繁芜丛杂的存货里,寻找可用的题材和情绪,加上时代的花边和点缀,改头换面推向听众。一些埋藏已久的流行歌曲在各类选秀节目中被重新传唱,退居幕后的歌手们也频频亮相,部分老歌经过重新演绎后获得新的生命。在人人参与、人人歌唱的民主氛围里,听众和流行音乐实现了前所未有的亲密交流,听众的选择促使流行音乐回归到叙述和抒情的轨道里。一种复古的潮流在21世纪最初十年暗流涌动。这是流行音乐应对创造力衰退的便捷手段,也预示着听众在流行音乐审美上逐步走向成熟。‎ ‎(摘编自夏建平《当谈流行音乐时我们在谈什么》)‎ ‎7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80年代,改革开放之际,经济、文化、政治改革在各个领域不同程度推进,释放出社会活力,开放和创造成为这一时代的主题旋律。‎ B. 在繁杂的时代情绪氤氲中,流行音乐刚一露面,便呈现出纷繁复杂的面貌。这种凌乱的开篇,正是新时期流行音乐元气旺盛的表现。‎ C. 流行音乐对无所指涉的个体情怀浅唱低吟和反复玩味,表达着面向普通人的情欲,诚恳希望在普通人的情绪体验中创立门户。‎ D. 流行音乐不被正统观念完全接受,年轻人弃旧扬新,新旧冲突持续高温,过于古典化的表现形式被视为禁忌,流行音乐被迫蒙上“反抗”的特质。‎ ‎77.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一段从西方文化传入和青年人的特点来论证新时期中国的流行音乐元气旺盛。‎ B. 第二段由90年代的现实状况来论证年轻人对流行音乐的表达带着“玩赏”意味。‎ C. 第三段用21世纪相关文化工业的发展来论证流行音乐更像是年轻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D. 第四段以流行音乐创造力衰退来论证部分老歌经过重新演绎后获得新的生命。‎ ‎7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90年代的流行音乐逐渐忘记了反抗与顺从,模糊了主流与叛逆,专注在自己的领地里深耕细作,一切都追求极致,显得有点过度演绎。‎ B. 在商业化、娱乐化的缝隙里,年轻人随遇而安地寻找碎片化的情感慰藉,从中汲取营养,生长经验,流行音乐已经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C. 在媚俗和悦众的商业化运营模式和缺乏深刻追求的时代情绪下,21世纪的流行音乐失去对叙述、抒情的耐心,而满足于文化工业提供的浅淡轻松的情绪片段。‎ D. 纵观80年代以来的中国流行音乐发展过程,我们可以发现,时代的发展影响着音乐的风格和情绪的表达,音乐不会独立于社会物质之外。‎ ‎【答案】‎ ‎76.C ‎77.D ‎78.C ‎【解析】‎ ‎76.试题分析:A项,扩大范围。改革开放中,在不同领域推进的是政治和经济,不包括文化。B项,‎ ‎【名师点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此题C项张冠李戴。‎ 二十七、【18届河南省商丘市九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论语》有多少种读法 ‎“《论语》热”是近年来学术界与文化界一种值得分析的现象。《于丹〈论语〉心得》、《丧家狗:我读〈论语〉》等书的面市,再次引起人们对《论语》这部儒学原典的关注。同时,作者的理解与诠释方式也成为聚讼纷纭的焦点。‎ 如何评价于丹等人对《论语》的读解,坊间已多有议论,兹不具议。但由此联想到的一个问题是:《论语》有多少种读法?换言之,经典诠释的空间有多大?路径有多少?‎ 按照哲学诠释学的观点,经典作为一种经过历史检验而具有恒久价值的作品或“本文”,属于“历史流传物”的范畴。经典产生于特定的“视域”,体现了经典作家基于特定的时代背景,对自然、社会、人生等问题的认知与评判。同样,后世的读者对经典的理解和诠释,也离不开一定的“视域”,即读者自身所处的历史阶段与社会环境。由于时间距离的存在,这两种“视域”之间是有区别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就处于相互隔绝、彼此孤立的状态;相反,二者总是通过习俗、传统等相互联系,统一于历史这个贯通古今的“大视域”中。而所谓对经典的理解与诠释,实际上就是后世的读者从自身所处的“视域”出发,在历史这个“大视域”中和经典作家所处的“视域”实现“视域融合”的过程。经典诠释的空间,也就是历史这个“大视域”。历史在不断发展变化,对经典的理解与诠释也在不断发展变化:经典总是面向历史开放的,不同时代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和诠释方式;随着“历史视域”的不断拓展,本文的意义超越了它的作者――所有这些,并不只是暂时的,而是永远如此。“后人比前人更能理解前人,读者比作者更能理解作者,”哲学诠释学的创始人、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如是说。‎ 作为在德国思想家雅斯贝尔斯所谓人类文明“轴心时代”所产生的儒家经典,《论语》在成书后的千百年间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一代又一代儒家学者以“返本开新”为宗旨,相继对其进行了创造性的诠释,从而形成了中国思想史上独特的经学传统。就此而论,《论语》的价值内涵是极为丰富的,其读法也是多种多样的。经学传统虽然在后来发生过某种程度的断裂,但《论语》的价值光芒并未因此而黯淡。‎ 经典的开放性、经典诠释的多样性,并不意味着经典诠释就是一种天马行空、率性而为的行为。相反,人们常常是在两种相对固定的路径中来理解和诠释经典的:一种是考古学的路径,即着重于经典成书的年代确认、版本辨析、字词训诂等方面的“史料考证”;一种是历史哲学的路径,即读者将自身的价值关切和意义追寻“置入”经典和历史传统中,寻找二者在哲学层面的共鸣与升华。从对《论语》等儒家经典的诠释来看,这两种路径可以分别从汉学和宋学中找到根据。前者注重“实事求是”,强调“六经皆史”;后者注重“义理”,强调“借经以通乎理耳,理得,则无俟乎经。” 这也构成了中国经学史上的一个重大分歧。两种诠释路径的特点,借用王国维先生的话说,前者“可信”但不一定“可爱”,后者“可爱”却不一定“可信”。依笔者所见,二者之间并不是彼此相斥的关系,也不是或此或彼、不可得兼。可取的态度应当是,“可爱”以“可信”为前提,“可信”以“可爱”为诉求。因为离开了“可信”,“可爱”就会演变为“借古人杯酒,浇自家心中块垒”;离开了“可爱”,“可信”也就解答不了“读圣贤书,所学何事”的价值追问。如何摆正“可信”与“可爱”之间的关系,似乎是今天理解与诠释《论语》等经典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79.结合文意,下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经过历史检验而具有恒久价值,属于“历史传物”的范畴的作品,是经典。‎ B. “借古人杯酒,浇自家心中块垒”是因为侧重了考古学的路径。‎ C. 后世读者从自身所处的历史阶段与社会环境出发,在历史这个“大视域”中和经典作家所处的“视域”实现“视域融合”的过程,就是对经典的理解和诠释。‎ D. 经典产生的特定的“视域”是指经典作家基于特定的时代背景,对自然、社会、人生等问题的认知与评判。‎ ‎80.下列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 理解和诠释经典的两条路径,泾渭分明,不能互相融合,也不能彼此兼得。‎ B. 在理解和诠释《论语》等经典时应摆正“可信”与“可爱”之间的关系,使“可爱”以“可信”为前提,“可信”以“可爱”为诉求。‎ C. 读经典应强调“以经为史”,注重“实事求是”,决不能从读者自身的价值观出发。‎ D. 随着“历史视域”的不断拓展,经典的意义超越了它的作者 ,因而经典诠释的空间也会不断扩大,路径也会越来越多。‎ ‎81.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论语》的价值内涵极为丰富,其读法也是多种多样,无论怎样读,它的价值光芒都不会暗淡。‎ B. 《论语》在成书的千百年间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一代又一代的儒家学者相继对其进行了创造性的诠释,从而形成了思想史上独特的经学传统。‎ C. 从考古学的路径来理解和诠释经典,就是着重于经典成书的年代确认、版本辨析、字词训诂等方面的“史料考证”。‎ D. 从历史哲学的路径来理解和诠释经典,就是读者将自身的价值关切和“意义”追寻“置入”经典和历史传统中,寻找二者在哲学层面的共鸣与升华。‎ ‎【答案】‎ ‎79.B ‎80.B ‎81.A ‎【解析】‎ ‎79.试题分析: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 二十八、【18届福建省长汀、连城一中等六校高三上学期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揽纳是中国封建社会一种常见的社会经济现象,它出现于唐朝晚期,在宋、金、元诸朝都很盛行,到了明代不仅仍然活跃,而且在形态上发生了新的变化。‎ 所谓揽纳,也称包揽,就是兜揽代纳赋税。从事此种活动的人,被称为揽纳户。明代前期,揽纳户的主体是城市中的权势之家或投机钻营的无赖之徒,他们从税户或解户那里兜揽代纳,通过揽而不纳、虚买实收、以次充好等途径谋取钱财。到明代中期,又出现另一种揽纳。与封建政权相联系的乡绅阶层势力不断扩张,乡绅豪强采用“诡寄”的方式,将民户田粮兜揽到自己名下,包收代纳,多收少缴,以谋取厚利。揽纳对国计民生造成损害,却屡禁不绝。‎ 明初的赋税制度有两个明显特征。一是实物为本,无论是田税还是上供物料,都以征收实物为主。田税分夏税(征麦)、秋粮(征米),此外有丝绢、棉苎麻布等,部分地区还要缴纳草料。上供物料则是因需而征,包括皇室消费的副食品、用品,官府手工业所需的各种原料,各种军用物资、建筑材料等。二是民收民解,即要求民户将指定物品自行运送到指定地点交纳。永乐迁都后,为了收纳全国各地解运而来的钱粮物料,北京陆续设立了众多仓场。巨额的物资解纳和众多的仓场存在,为揽纳者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从征收到入库的各个环节,都可以看到揽纳者的身影。‎ 万历年间,户部疏请“禁包揽”,并概括包揽为“本地之包揽、在京之包揽、各衙门之包揽”。前二者是就揽纳活动发生地而言,而“各衙门之包揽”是就揽纳者的身份及其运作形态而言。明代仓场的官吏员役,不少自己就从事揽纳。各种包揽,危害极大。往往额外勒索,加重解纳者的负担。永乐十七年,监察御史邓真指出:“今贪利之徒,一概揽纳,不收本等物料,而行收钞贳等项,以一科百,以十科千,以百科万,恣肆贪残,吮民膏血。”揽纳到手后,揽纳者又常常拖延不予上纳, 解纳者被累不堪。隆庆六年,神宗在诏书中指出:“各处解纳钱粮到京,内外管收人员掯索使用,多于原额,以致上纳挂欠。及在京势豪,在外积棍,包揽诓骗久之。贻害小民,苦累正户。”‎ 自宋代以来,揽纳一直被当作犯罪行为加以惩治,明朝也有众多比较严厉的处罚条例,但终明之世,揽纳一直风行不衰。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是一大原因。勋戚、宦官等权势人物染指揽纳,即使事发,也往往曲法宽贷。如天顺年间,宁阳侯陈懋纵子侄揽纳事发,英宗念其“积有劳且老疾,姑宥之”。另外,制度性弊端是又一大原因。从解运过程看,远距离运输实物,不但耗费巨大,而且面临诸多风险。如解运白粮到京,途中要交纳船税,要支付牵挽、转搬费用,或被人偷盗,或日久蚕食,或因雨湿烂等,到京时大概十去三四了。即便解纳到京,到各衙门办理手续,乡野百姓人地生疏,经常受恐吓勒索;钱粮物料入仓,又往往“小脚库秤索求不已”,诸多留难,使上纳难以顺利完成。全品教学网 ‎(摘编自高寿仙《明代揽纳考论——以解京钱粮物料为中心》),有删改)‎ ‎8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明代中期,两种揽纳形式并存,一种是从税户或解户那里兜揽代纳,一种是直接将民户田粮兜揽到自己名下,包收代纳。‎ B. 文章论述了揽纳的危害,引用监察御史邓真的话和神宗的诏书的内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C. 明代的实物赋税包括田税和上供物料,田税夏征麦,秋征米,还有丝绢、棉苎麻布、草料等,上供物料更是名目繁杂。‎ D. 制度性弊端是揽纳现象长期存在并屡禁不绝的重要原因,所以只要封建制度还存在,揽纳现象就不可避免。‎ ‎8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权势之家、无赖之徒、乡绅豪强等组成了明代揽纳的队伍,揽纳户欺压勒索的对象是社会最底层的交纳和解运税物的百姓。‎ B. 文章在第三段从实物为本和民收民解两种赋税制度入手,具体阐释了揽纳者无比活跃,上纳难以顺利完成的原因。‎ C. 揽纳户从税户、解户那里兜揽时对他们额外勒索,从监察御史邓真“以一科百,以十科千,以百科万”的言论中,可知他们的贪得无厌。‎ D. 文章第一、二两段介绍了揽纳这种社会经济现象以及两种揽纳形式,文章在最后一段分析了揽纳屡禁不绝的深层次原因。‎ ‎8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从钱粮物料征办地到京城,从揽纳户到仓场官吏员役,揽纳活动地域广阔,参与人数众多,运作形态多样,引起了朝廷的重视。‎ B. 从宋代直到明代,统治者都深知揽纳危害极大,也都一直把揽纳当作犯罪行为加以惩治,、‎ C. 揽纳户极大地增加了解纳户的负担,“贻害小民,苦累正户”,连明神宗也认识到了这一点,明确指出这是揽纳最大的恶果。‎ D. 揽纳户在兜揽代纳过程中,或揽而不纳、以次充好,或多收少缴,手段不断翻新,其最终目的是谋取个人利益。‎ ‎【答案】‎ ‎82.D ‎83.B ‎84.C ‎【解析】‎ ‎82.试题分析:“制度性弊端”中的“制度”不是指封建制度,而是指纳税制度。‎ ‎83.试题分析:“实物为本”和“民收民解”是两个明显的特征。‎ ‎84.试题分析:“最大恶果”无中生有。‎ ‎【名师点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此题C项无中生有。‎ 二十九、【18届河北省石家庄市普通高中高三10月份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诗词”二字连在一起,成为一个语词。在现代人的文学常识中,它表示两种文学形式:一种是“诗”,它是从商周时代以来早已有了的韵文形式;一种是 “词”, 它是起源于唐、五代而全盛于宋代的韵文形式。但是在宋以前人的观念中,诗词二字很少连用。偶然有连用的,也只能讲作“诗的文词”。因为在当时,词还没有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形式的名称。‎ ‎“词”字是一个古字的简体,原来是“辤”字,后来写作“辭(辞)”。所以,“诗词” 本来就是“诗辞”。到了宋代,词成为一种新兴文学形式的名称,于是“诗词”不等于“诗辞”了。诗是一种抒情言志的韵文形式,被谱入乐曲,可以配合音乐,用来歌唱,它就成为曲辞,或说歌辞,其实和现在的歌词是没有区别的。在当时,诗就是辞。不过从文学的观点定名,称之为诗;从音乐性的观点定名,就称之为曲辞或歌辞,简称为辞,例如楚地流行的歌辞——楚辞就是如此。‎ 到了汉代,五言诗产生以后,诗逐渐与音乐分离成为不能唱的文学形式,于是诗与歌辞分了家。从此以后,凡是能作曲歌唱的诗,题目下往往带一个“辞” 字。这个“辞”字,晋宋以后,都简化用作“词”字,一直到唐代,凡一切凉州词、竹枝词、横江词,这一切“词” 字,都只有歌词的意义而且是一个普通名词,并不表示它们是一种特有的文学形式。‎ 在晚唐五代,新兴了一种长短句的歌词,它们的句法和音节更能便于作曲,而与诗的形式渐渐地远了,当时把这一类的歌词称为曲子词。每一首曲子词都以曲调名为标题,例如《菩萨蛮》等。从晚唐五代到北宋,这个“词”字还没有成为一种文学形式的固有名词。晚唐牛峤《女冠子》云“浅笑含双靥,低声唱小词”,类似的词字,也都是歌词的意思。北宋词家的集名,都不用词字。苏东坡的词集名为《东坡乐府》,周邦彦的词集名为《清真集》,没有一部词集称为“某某词”的。南宋初期,出现诗余这个名词,它指的是苏东坡、秦观、欧阳修的这些曲子词。无论乐府、长短句或近体乐府,这些名词都反映作者仍然把词作为诗的延伸和附属于诗的一种边缘文体。诗余这个名词,就明确地说明了当时把曲子词作为诗的剩余产物,试图把词从诗的领域中离析出来。不久后,当时的出版商编刊了六十家的诗余专集,绝大多数都改集名为“词”,例如《东坡乐府》改名为《东坡词》,《淮海居士长短句》改名为《淮海词》,《清真集》先改名为《清真诗余》,后又改名为《清真词》。从此以后,“词” 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形式的固有名称被确定下来。‎ ‎85.下列关于“诗词”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现代人的文学常识中,“诗词”作为一个语词代表着两种不同的文学形式,这一观念至迟在宋代就已经产生了。‎ B. 诗是商周时代就已产生的文学样式,词是起源于唐、五代而全盛于宋代的文学样式,我们常把它们合称为“诗词”。‎ C. 从字形演变的角度看,“诗词”本来等同于“诗辞”;由于宋代出现了新的文学样式,这两个词语就不再等同了。‎ D. 虽然诗和词都采用了韵文的形式,但起初 ‎“诗词”这两个字很少连用,即使连用,也是用来指“诗的文词”。‎ ‎8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汉代时,五言诗成为一种无法演唱的歌辞,从此,凡能作曲歌唱的诗的题目下常常带有“辞”字,后来简用做“词”字。‎ B. 诗是抒情言志的韵文,可以谱入乐曲,配合音乐歌唱,这时的诗就是曲辞或者说是歌辞,和现在的歌词是没有区别的。‎ C. 唐代时,所有的凉州词、竹枝词、横江词都是可以作曲歌唱的诗,这里的“词”是指具有 歌词意义的一个普通名词。‎ D. 曲子词是一种长短句的歌词,句法和音节便于作曲,以曲调名作为标题。如《菩萨蛮》就是依“菩萨蛮”曲调填的歌词。‎ ‎8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为楚地民众中流行的歌辞,“楚辞”是从音乐性的观点来定名的。如果从文学的观点来定名的话,楚辞是可以称为“楚诗”的。‎ B. 北宋词家的集名,都不用“词”字,如苏东坡的词集名为《东坡乐府》,可见在当时的作者观念中,词只是诗的延伸和附属。‎ C. 南宋初期,开始用“诗余”指称苏东坡、秦观、欧阳修等人的曲子词。“诗余”这一名词的出现,使词从诗的领域中脱离出来。‎ D. 南宋时的出版商在编刊诗余专集时,将绝大多数专集都改名为“词”,应该是意识到了“词”可以作为这种新兴文学形式的名称。‎ ‎【答案】‎ ‎85.C ‎86.A ‎87.C ‎【解析】‎ ‎85.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诗词’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 三十、【18届山东省德州市高三上学期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西美学比较 彭吉象 人类都在追求真善美,但是,中国的美学和中国的艺术更多地追求美和善的统一,更加强调艺术的伦理价值;而西方的美学和西方的艺术更多地追求美和真的统一,更加强调艺术的认识价值。正因为如此,两种艺术表现形式具有很大的不同。以西方话剧和中国戏曲中的悲剧为例,西方的悲剧可以说是彻底的悲剧,一悲到底,如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到最后差不多台上所有的主要人物都死了。中国的戏曲不是没有悲剧,但它一定要有一个光明的结局,或者称为大团圆的结局,一定要让“善”战胜“恶”,这就是中国文化强调的美与善的统一。‎ 中国传统美学强调的是表现、抒情、言志,而西方美学强调的是再现、模仿、写实。这是一个很大的不同。中国的艺术注重表现艺术家的情感。如中国绘画更多地强调表现,不注重焦点透视,而是注重散点透视;西方绘画却强调再现、模仿和写实,非常注重焦点透视。为什么会这样?区别的原因在哪里呢?我觉得除了两种文化不同以外,还有一个就是两种文学的源头不一样。中国文学史是从《诗经》《楚辞》开始的。《诗经》大部分在黄河流域,而《楚辞》是在长江流域。它们分别代表了中国的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但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它们都是抒情诗歌。抒情诗歌就是要表现、抒情和言志。所以中国文学艺术的源头是抒情文学,文化的传承形成了中国艺术强调抒情的特点。西方文学公认的源头是《荷马史诗》和古希腊戏剧。《荷马史诗》是史诗,是在讲故事,而且故事非常精彩。还有古希腊的戏剧也很有名。我们可以发现,《荷马史诗》和古希腊戏剧都是叙事文学,叙事文学一定要再现、模仿、写实,和我们抒情文学的表现形式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两种文学艺术的源头不同,造就了中西方美学与艺术各自的特色。‎ 不过,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民族文化的不同。中国文化的特色是什么?答案众说不一,如果只用一句话来概括中国文化的话,我国著名学者张岱年先生、季羡林先生和汤一介先生都曾经说过,就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最精髓的地方,“天人合一”强调人和自然和谐相处。西方文化从古到今都是“二元论”,最早是上帝和人,文艺复兴以后,变成了人和自然二元对立。因此,文艺复兴以后,西方的自然科学发展得非常快。“二元论”就是强调主客分立,人要不断地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我们现在用的自然科学包括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和天文学都是从西方传过来的。现在进入21世纪了,西方文化潜在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主要表现在人一味地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最后造成了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现在西方很多思想家甚至是科学家,要求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收精华,他们已经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很多东西是可以借鉴的,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因此,就中西文化来说,很难说哪个优哪个劣,应该说是互相取长补短。归根到底,中西方美学的不同是由于两种文化的不同造成的。‎ ‎(摘编自《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艺术精神》,有删改)‎ ‎88.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美学和艺术更追求美和善的统一,西方美学和艺术更追求美和真的统一,表现在戏剧中,西方悲剧往往一悲到底,而中国悲剧的结尾总有光明。‎ B. 中西方对美学的追求不同,所以其绘画的注重点也不同,中国绘画强调表现,注重的是散点透视,而本文绘画则强调再现,注重的是焦点透视。‎ C. 中国文学强调抒情,其源头之一《诗经》中的诗歌基本上都是抒情诗;西方文学重视叙事,其文学源头《荷马史诗》和古希腊戏剧都是叙事文学。‎ D. 西方文化强调“二元对立”,主张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这使得西方的自然科学发展得很快;中国文化主张“天人合一”,造成了中国古代自然科学的落后。‎ ‎89.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篇便提出中西美学的显著不同:中国美学更多地强调艺术的伦理价值,而西方美学更多地强调艺术的认识价值。‎ B. 第二段作者论证了中国美学强调抒情与西方美学注重写实的差异,接着又分析了差异的原因在于中西文学的源头不同。‎ C. 第三段作者更进一层,论证了中西美学差异的深层次原因在于民族文化的不同,尤其是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显著差异。‎ D. 文章层次非常清晰,在论证过程中大量运用引用论证和举例论证,将原本抽象的美学原理阐述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90.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假如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到最后不是安排大多数主要人物都死亡的结局,这出悲剧的认识价值和伦理价值必然大打折扣。‎ B. 《诗经》《楚辞》虽然分别代表了中国的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但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它们都注重表现作者的情感。‎ C. 叙事文学一定要再现、模仿和写实,《荷马史诗》和古希腊戏剧都是叙事文学,所以它们的表现形式是相同的,但是迥异于我们的抒情文学。‎ D. 中西方文化并无孰优孰劣之分,因为现在西方很多思想家甚至科学家,已经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希望从中吸收精华。‎ ‎【答案】‎ ‎88.D ‎89.D ‎90.B ‎【解析】‎ ‎ ‎ ‎【名师点睛】‎ 此类题目答题时应注意分清答题的区域,错误设置一般为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无中生有、以偏概全或偷换概念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分析推理类题目较难,答题时首先浏览选项,在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对照。‎ ‎90.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中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A项扩大范围。认识价值打折扣,与伦理价值无关;C项无中生有。叙事文学与抒情文学的表现形式完全不一样,但同为叙事文学,表现形式也未必都相同;D项因果关系不当。中西方文化难分优劣,其原因不是西方人“已经认识……希望从中吸收精华”,而是中西方文化各有优缺点。‎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