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峨眉山市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四川省峨眉山市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峨眉二中2018级高二上10月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烟火作为中国的民俗文化,其所沉积的宗教、民俗、神话、社会乃至美学意义,令人叹为观止。《周礼·春官》所载“九祭”中,第三祭“炮祭”,这种烧柴祭天的仪式,被认为是爆竹的起源。爆竹的流行,始于唐而兴于宋。南宋时,开始用火药制作烟火。至于其功能,依然延续驱鬼避邪的旧俗,其后,烟火延伸为敬神拜祖之祭祀以及检阅军队等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绵延至明清,烟火除祭祀功能外,更多用于节庆、典礼、娱乐、婚丧嫁娶等礼仪。及至我们这一代,烟火原初的驱邪、祭祀功能逐渐淡出,差不多蜕变为纯娱乐工具。‎ 对烟火的质疑,来自于现代都市文明的崛起。相比起来,烟火与都市文明在实践层面上的冲撞、矛盾关系,远大于两者在文化上的依存关系。的确如此,烟火爆竹的四处散放,给都市留下自娱的快乐,也带来各种问题。都市为此付出巨大的、难以承受的代价。因此,有学者将此现象谑称为恶俗、恶习,虽刻薄了些,却也道出了由烟火燃放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在这种压力下,改变烟火的燃放方式,便成为都市文明发展的必然。‎ 如何既存护烟火所固有的习俗与记忆,又使其在与都市空间的结合中,转型为当代艺术形态,日益成为时代课题。近年来,由艺术家、工艺师、城市管理者等合作的,以烟火为媒介的大型公共艺术,成为破解上述难题的最佳方案。烟火作为公共艺术,不仅以全新的视觉景观呈现出都市的活力,也准确地表达了时代的精神诉求,更为重要的,它还将爆破有效地控制在安全范围之内,有效避免了散放时可能带来的危害。烟火作为公共艺术的范例极多,在澳大利亚、英国、西班牙等国际性的音乐烟火大赛及各类庆典上,以某一主题为旨归的大型烟火燃放与爆破,已然成为常态。‎ 就艺术创作而言,烟火是一个具有无限开拓空间的新领域。在艺术家手中,烟火被插上现代科技的翅膀,突破原有局限,一跃成为大型的爆破艺术新形态。它带给观者的,是视觉、听觉复合为一的现场震撼与艺术感受。虽然烟火在天空转瞬即逝,却以其华丽盛大,给人们留下恒久的审美记忆。在这里,值得确信的是,凭借现代科技的支持,烟火已在艺术与审美层面,完成自我重生。‎ - 26 -‎ 当然,仅仅在视觉审美层面理解烟火的公共艺术是远远不够的。事实上,艺术家的烟火艺术创作,往往是围绕某一时代主题而展开的。以时代精神、文明进步、科学理念等主题有效地置换炮祭中的旧习俗、旧观念,是烟火由炮祭转向大型公共艺术的关键一环。另一个事实在于,观者只有与时代主题心有所感,意有所通,将视听觉震撼转化为内心感应,方能带来心灵的快乐。比如,在2008年奥运会上,当燃放起烟火时,人们能够从绚烂的烟火中,感受到一个国家成长的节奏,内心充满骄傲和自豪。烟火公共艺术之教化,和传统的君子“以钟鼓道志,以琴瑟乐心”有异曲同工之妙。‎ 从炮祭转向大型公共艺术,烟火准确地标志出一个都市、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尺度。燃烧于夜空的璀璨景象,震荡于寰宇的爆裂之声,不仅唤醒我们古老的记忆,也让我们脚下的道路熠熠生辉。‎ ‎(选自张晓凌《烟火:从炮祭到大型公共艺术》,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烟火”一词源于《周礼·春官·大祝》中的记载,其在古代的功能是驱鬼辟邪、祭祀和用于节庆、典礼等礼仪。‎ B. 随着现代都市文明的崛起,燃放烟花爆竹逐渐变成了一种恶俗、恶习,带来了很多社会问题。‎ C. 烟火转型为公共艺术后能够与都市空间很好地结含,由此解决了传统烟火与都市文明的矛盾。‎ D. 烟火转型后,不纯粹是娱乐的工具.也是可以让观者在视觉、听觉和心灵层面得到满足的艺术。‎ ‎2. 下列对原文论述的相关分折.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分别介绍了烟火的起源、功能的演变及与城市文明存在冲突的现状,这些是烟火需要转型的前提。‎ B. 大型烟火公共艺术表演在国际上已成常态,进一步证明了烟火转型为公共艺术的正确性。‎ C. 文中以2008年奥运会燃放烟火为例,意在表明观者要得到心灵的快乐,需理解其中的时代主题。‎ D. 作者从烟火及其与都市文明的冲突谈到烟火转型,最后突出烟火转型后的意义,条理清晰。‎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要让烟火在现代社会中长久发展,就应该改变烟火的燃放方式,使之更加适应都市文明的崛起。‎ B. 将传统烟火转变为大型的公共艺术,这是保护与发展民俗文化道路上一个较成功的案例。‎ C.‎ - 26 -‎ ‎ 如果没有现代科技,烟火很难成为一种大型的爆破艺术,也很难在艺术与审美层面完成自我重生。‎ D. 烟火由“炮祭”转型为公共艺术并被大众普遍接受,成功的核心是用新主题有效置换旧风俗。‎ ‎【答案】1. D 2. A 3. D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的是“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本题中,A项,“烟火一词源于《周礼•春官•大祝》中的记载”错误,文章第一段说的是《周礼•春官•大祝》所载“九祭”中,“炮祭”被认为是烟火的起源,文中说的是“被认为”。B项,“变成了一种恶俗、恶习”错误,第二段说的是“有学者将此现象谑称为恶俗、恶习”,可见这只是一些学者的谑称,并非现实。C项,“解决了……矛盾”错误,原文说的是“由艺术家……最佳方案”,提出“最佳方案”不代表已经解决了矛盾。故选D项。‎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本题中,A项,“这些是……前提”表述不当,从文中来看,烟火的起源及其功能的演变不是“烟火需要转型”的前提。故选A项。‎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本题中,D项,“成功的核心”错误,选项表述不当,文中说的是“是烟火由炮祭转向大型公共艺术的关键一环”。故选D项。‎ - 26 -‎ ‎【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对完整推断形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结论)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既然是推断想象,“这个结论”文中往往没有提供)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姥姥的泪 赵振国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眼窝儿变得浅了,浅到轻轻一碰就能碰出大把大把的眼泪来,因为一本书、一首诗、一部影视作品抑或一个梦。 ‎ 那天夜里,我又从梦里醒了,梦里没有见到姥姥,梦见的是一条蛇。猛地想起,姥姥是属蛇的。不禁又怀念起姥姥来了。 ‎ - 26 -‎ ‎3岁的时候,父母把我送到了乡下的姥姥家,这一“送”,就是13年。即使14岁那年我的户口迁到了城里,也还是和姥姥一起生活着,只是生产队不分给口粮了,要到粮站去买,每月29斤半,直到16岁入伍。小学三年级以前,我按着姥爷的姓氏——姓刘。那个乳名,其实也是我上学后用的大名,极臭极臭的,也是姥爷和姥姥给我起的。我曾问过姥爷,怎么给我起这个名字,说是越不好听的名字越好养活。现在,偶尔回到姥姥家,还有人在叫着我的乳名,听起来仍觉得亲切得很,温馨得很,仿佛回到了儿时。 ‎ 想着想着,睡意随着回忆的长风旋转着、飘荡着,不晓得散落到哪里去了。脑子清醒着,虽然有着小夜曲的催眠。 ‎ 我悄悄下床,披着衣服来到了阳台。 ‎ 望着南天,朝着姥姥生活和长眠的方向,本还在眼窝儿里打转的眼泪此时已经滚到了嘴边,舔了舔,咸的,带着稍苦的味道。 ‎ 也曾经看到过姥姥流眼泪。 ‎ 好像是初冬,也可能是暮秋,只记得地里没有多少庄稼了,人也穿上了厚厚的衣服。姥姥拉着我走了很远的路,还穿过了一条铁道,来到野地里的一座坟前:“这是你姥姥娘(邢台方言,姥姥的母亲)的坟。”随后,从篮子里拿出了些许粗糙的黄纸、几块饼干,还有一盒火柴。“你到那边玩去吧。”姥姥随手指了一下。我不明就里,撒着欢儿跑开了。等我回头的时候,看到坟那边慢慢地升起了一缕青烟,伴着烟雾,听到了姥姥的哭声。 ‎ 在姥姥家,我幸福地成长着。看到小伙伴在父母怀里撒娇,也难免有些寄人篱下的惆怅。谨小慎微、胆小怕事、瞻前顾后和安分守己的性格,被自卑的牢笼紧紧地囚着,并生长着。 ‎ 即使如此,也有做坏事的时候。 ‎ 一天和同伴去割草,不知谁说要比试一下谁的镰刀更锋利, 我就挥舞起来,齐刷刷地割倒了邻居家的一大片庄稼,那是只有一人高的玉米,正在吐着金黄色的穗儿。邻居找来了,姥姥当着我的面给人家赔了不是。说,眼下正在受灾,吃都吃不饱,粮食那么金贵,糟蹋粮食就是作孽。不爱惜粮食的人,长大了也不会有出息。 ‎ 邻居走了,姥姥关上门,左手把我拉过来,右手照我的屁股打了一巴掌。我没有觉到疼,但还是“呜呜”地装哭起来,其实并没有流泪。当我转过身来偷偷看姥姥时,发现姥姥流泪了。 ‎ 姥姥生育过一个儿子,当年就夭折了,就抱养了一个和亲生儿子同年出生的孩子,就是我现在的舅舅。姥姥视舅舅如同亲生。后来,舅舅结婚生子,家庭人口慢慢多了起来。那时,我仍住在姥姥家。舅舅、妗妗(jìn jìn,舅母的俗称。)对姥姥、姥爷很孝顺,对我也很好,没有觉得他们嫌弃过我这个白吃白喝多年的外甥。 ‎ - 26 -‎ 在我儿时的记忆中,姥姥和妗妗没有当着我的面磕磕绊绊过。有时我放学回到家,在门外也能听到她们的争吵声,但一进家门,顿时鸦雀无声了,看到的是姥姥那红红的眼睛。多年以后,当重提往事时,姨姨告诉我,因为你这个外甥,你姥姥当年背地里不知流过多少泪,她憋屈啊。 ‎ 看见姥姥最后一次流泪,是在我入伍的时候。那是个冬天的午后。午饭时,姥姥一家围在一起,有说有笑,叮咛和嘱咐了很多话。要动身了,前去和姥姥告别,一进屋先叫了声“姥姥”,只见姥姥坐在炕沿上,低着头抽泣,不抬头看我,也没有应声。我的两眼刹那间模糊了起来。妗妗见此情景,抱着孩子把我推出了门外,我也看到妗妗的那双泪眼。 ‎ 我哽咽着离开了姥姥。这一别,就是4年。在我4年后第一次探家时,姥姥对我讲:“在你走了以后,4年里,我不能听到人家提起当兵的,也不能看见当兵的。听到了,看到了,我就想起你,会流泪。” ‎ 我从儿时记忆的长河里,虔诚地捧出姥姥的眼泪,咀嚼着,犹如咀嚼姥姥的酸甜苦辣、岁月沧桑。 ‎ 姥姥曾经的眼泪,是怜悯的泪?舐犊的泪?憋屈的泪?是盼望我快快长大的泪?哭坟时报恩的泪?一定不是痛苦的泪。痛苦时,姥姥是不流眼泪的,即使将要走到生命的尽头忍受着病痛的巨大折磨时,都没有哼过一声、叫过一句,也没有流过一滴泪。 ‎ 恍惚中,我仿佛看到,姥姥蘸满一生的泪水,在曾经生活的土地上,书写的是一个大写的“爱”。 ‎ ‎“爱”,足以使我受用一生了。 ‎ ‎(选自《散文百家》2014年第6期)‎ ‎4. 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姥姥说,不爱惜粮食的人,长大了也不会有出息。这流露出姥姥对劳动的热爱和对劳动成果的珍惜。‎ B. “你姥姥当年背地里不知流过多少泪,她憋屈啊”说明姥姥为“我”在生活中忍受了很多。‎ C. 文章在塑造姥姥形象时运用了细节描写、语言描写、肖像描写以及侧面描写等写作手法。‎ D. 本文语言通俗,情感真挚,通过回忆姥姥的一系列泪,抒发了“我”对姥姥的深深的眷念。‎ ‎5. 文章标题为“姥姥的泪”,但开头部分却写“我”的泪,这样写有何用意?‎ ‎6. 文章最后说,姥姥的爱“足以使我受用一生”,作者为什么这样说?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4. C 5. ①由“‎ - 26 -‎ 我”梦里流泪引出对姥姥的怀念,引出下文叙写姥姥的往事;②以“泪”贯穿全文,“泪”是文章的抒情线索;③“我”的泪是对姥姥无尽的爱,姥姥的“泪”实质上也是一个大写的“爱”,两者的情感是相通的,表达对姥姥的眷恋之情。 ‎ ‎6. ①姥姥的爱,让“我”感受到家的温馨和亲情,让“我”幼小的心不再孤独;②姥姥的爱,让“我”逐渐长大、懂事、成熟,让“我”懂得珍惜,懂得感恩;③姥姥的爱,是“我”从她的泪中读出来的,让“我”感受到的是对生活的坚强、乐观,坚定“我”走向成功人生的决心。‎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本内容的的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形象(包括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题中C项,“肖像描写”错,于文无据。文本讲述姥姥上坟、姥姥打“我”、姥姥和妗妗争吵等内容时,通过“随后,从篮子里拿出了些许粗糙的黄纸、几块饼干,还有一盒火柴”“只见姥姥坐在炕沿上,低着头抽泣,不抬头看我,也没有应声”等细节描写,“在你走了以后,4年里,我不能听到人家提起当兵的,也不能看见当兵的。听到了,看到了,我就想起你,会流泪”语言描写,妗妗对姥姥的侧面烘托来塑造姥姥形象,并未对姥姥进行肖像描写。‎ 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散文语段作用的能力。做此类题时,要从内容、结构、表达等方面分析,内容上,写了(强调了什么)……抒发了……感情,进一步写出了……(题旨或作者意图);结构上,与标题有无照应,与上下文有无照应、铺垫;表达上,注意句段表达上的特点,如设问、比喻、反衬等。‎ 从结构角度,文本先写“我”做梦,流泪,自然“不禁又怀念起姥姥来了”,且“也曾经看到过姥姥流眼泪”,引出下文对姥姥往事的回忆,为写姥姥的泪作铺垫;“浅到轻轻一碰就能碰出大把大把的眼泪来”“本还在眼窝儿里打转的眼泪此时已经滚到了嘴边”“也曾经看到过姥姥流眼泪”“听到了姥姥的哭声”“发现姥姥流泪了”“看见姥姥最后一次流泪”“姥姥曾经的眼泪,是怜悯的泪?舐犊的泪?憋屈的泪?是盼望我快快长大的泪?哭坟时报恩的泪?一定不是痛苦的泪”“姥姥蘸满一生的泪水”,“泪”贯穿全文,是线索,同时寄托着“我”对姥姥的怀念之情。‎ - 26 -‎ 从内容角度,“望着南天,朝着姥姥生活和长眠的方向,本还在眼窝儿里打转的眼泪此时已经滚到了嘴边,舔了舔,咸的,带着稍苦的味道”“我”的泪是对姥姥的怀念与眷恋,是爱的表达;“我仿佛看到,姥姥蘸满一生的泪水,在曾经生活的土地上,书写的是一个大写的‘爱’”,姥姥为“我”流的泪是爱的表达;这两种爱是相通的。‎ ‎【6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本语句含义及个性化解读的能力。解答此题,抓住语句中关键词语,如本题“爱”,主要是指姥姥对“我”的爱,“受用一生”,是指姥姥对“我”影响很深,姥姥的爱使“我”懂得了很多道理;统观全文,联系上文和主旨,结合语句中关键词语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从“即使14岁那年我的户口迁到了城里,也还是和姥姥一起生活着”“在姥姥家,我幸福地成长着”可分析出“姥姥的爱,让‘我’感受文到家的温馨和亲情,让‘我’幼小的心不再孤独”,从“姥姥曾经的眼泪,是怜悯的泪?舐犊的泪?憋屈的泪?是盼望我快快长大的泪?哭坟时报恩的泪”可分析出“姥姥的爱,让‘我’逐渐长大、懂事、成熟,让‘我’懂得珍惜,懂得感恩”,从“痛苦时,姥姥是不流眼泪的,即使将要走到生命的尽头忍受着病痛的巨大折磨时,都没有哼过一声、叫过一句,也没有流过一滴泪”“我仿佛看到,姥姥蘸满一生的泪水,在曾经生活的土地上,书写的是一个大写的‘爱’”可分析出“姥姥的爱,是‘我’从她的泪中读出来的,让‘我’感受到的是对生活的坚强、乐观,坚定‘我’走向成功人生的决心”。‎ ‎【点睛】语段的作用,明确答题的方向(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入手)。如下:开头段,统摄全篇,提纲挈领,领起下文,引出悬念,开门见山,渲染气氛,奠定基调,或为后文做铺垫、埋下伏笔。过渡段,承上启下(或启下),引出下文。结尾段,总结全文,呼应前文或题目,深化、升华主旨,卒章显志,言有尽而意无穷,回味深长,承接上文欲扬先抑的手法,画龙点睛 ,与首段相照应使结构严谨 ,含蓄深刻,启发联想,象征、暗示、点名或揭示。‎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中国社科院和文献社共同发布的《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国人口与势动问题报告》指出,对于中国的人口而言,21世纪上半叶发生的重大的人口事件之一是人口老龄化。‎ 联合国将“65岁以上老年人的比倒超过7%”定义为“老龄化社会”。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7年,中国65周岁及以上人口15831万人,占总人口的11.4%。‎ - 26 -‎ 造成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长期以来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出现的较低生育。另一方面是经济的快速增长、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民医疗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口寿命大大延长。‎ 人口老龄化会造成多方面的影响。第一,老龄人口的增长会改变人口的抚养比,将加重现有劳动人口的负担。据统计预测,1990年中国每100个劳动年龄人口抚养13.74个老年人,2025年将抚养29.46人,2050年将抚养48.49人。第二,伴随人口老龄化而产生的劳动力年龄结构的老龄化,必将对经济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第三,人口老龄化使养老经费大幅增加,给政府带来比较沉重的财政负担。第四,人口老龄化客观上要求调整现有的产业结构,以满足老年人口对物质和精神文化特殊的需要。第五,人口老龄化必然会引起家庭规模和家庭结构的变化,再加上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年轻子女需外出打拼,陪伴父母的时间变少,使得我因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正在逐渐弱化。需要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家庭为主体、社会为补充”的养老模式,以补充家庭养老功能的不足。‎ ‎(摘编自《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几点思考》)‎ 材料二:‎ ‎(以上数据均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 26 -‎ 材料三:‎ 在国家还处于欠发达的状况下,人口老龄化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国家长治久安等方面的重大战略性问题。为此,国家已从宏观和战略的高度制定了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中长期政策和长远规划,并争取以较短的时间建立多层次、广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养老保险制度随着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我国老年健康服务的刚性需求将不断释放。“十二五”时期,我国老年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健全,服务能力不断加强。尽管老年健康服务机构数量逐步增长,但适应老年人健康需求的综合性、连续性服务体系尚未建立。在“十三五”期间,我国强调要积推动医养结合服务,重点为失能、失智老人提供所需的医疗护理和长期生活照护服务,并以建立养老社区,中医药保健等方式使老年人健康服务更为多元化,推动老年病养护、防治。‎ ‎(摘编自《2020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2.5亿》)‎ ‎7. 下列对于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我国新生人口数量从2008年的1600多万上升到2017年1700多万,总体上呈现增长态势,这些年的人口出生率处于12‰左右。‎ B. 2010﹣2016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数量逐年递增,这一趋势可能会延续下去,到2020年60岁以上人口数预计增至近2.5亿。‎ C. 2016年是我国近几年新生人数最多的一年,但新生人口量远不及同年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量,还无法有效缓解人口老年化问题。‎ D. 2011﹣2016年,我们每年新增的60岁以上的人口数量都超过了当年的新生人口数量,这是导致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一个原因。‎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根据联合国对“老龄化社会”的定义,我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今后的经济发展。‎ B. 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降低了我国的生育率,只要改变生育政策,就能提高人口出生率,人口老龄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C. 人口老龄化将加重国家的财政负担和家庭的养老负担,预计到2050年,我国将用接近一半的社会财富来抚养老人。‎ D. 人口老龄化在我国成为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问题,主要是因为我国尚处于欠发达的阶段,年轻人外出打拼,陪伴父母变少。‎ ‎9. 我国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请简要概括说明。‎ - 26 -‎ ‎【答案】7. D 8. A ‎ ‎9. ①国家制定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中长期政策和长远规划。②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养老保险制度。③完善老年卫生医疗服务体系,满足老年健康服务的需要。④调整计划生育政策,提高人口出生率。⑤发展针对老年人产业,满足老年人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要。⑥构建“以政府为主导、家庭为主题、社会为补充”的养老模式。‎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对于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题中D项,“2011﹣2016年,我们每年新增的60岁以上的人口数量都超过了当年的新生人口数量”错,不合文意,根据材料二第二个图表供的数据可知,2011﹣2016年年我国每年新增老年人口的数量都只有几百万,没有超过当年的新生人口数量。‎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分析概括内容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 题中B项,“只要改变生育政策,就能提髙人口出生率,人口老龄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错,表述过于绝对,原文表述为“造成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长期以来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出现的较低生育率”,可见“改变生育政策”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而非全部;‎ C项,“预计到2050年,我国将用接近一半的社会财富来抚养老人”错,于文无据,原文只涉及“1990年中国每100个劳动年龄人口抚养13.74个老年人,2025年将抚养29.46人,2050年将抚养48.49人”这样的说法,并未提到“将用接近一半的社会财富来抚养老人”;‎ D项,“人口老龄化在我国成为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问题,主要是因为我国尚处于欠发达的阶段,年轻人外出打拼,陪伴父母变少”错,不合文意,原文相关表述为“在国家还处于欠发达的状况下,人口老龄化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国家长治久安等方面的重大战略性问题”,并未把问题的原因归结为年轻人外出打拼,陪伴父母变少。‎ 故选A。‎ - 26 -‎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此题要求回答“我国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从“国家已从宏观和战略的高度制定了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中长期政策和长远规划”可概括出“国家制定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中长期政策和长远规划”;从“并争取以较短的时间建立多层次、广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养老保险制度随着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我国老年健康服务的刚性需求将不断释放”概括出“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养老保险制度”;从“我国强调要积推动医养结合服务,重点为失能、失智老人提供所需的医疗护理和长期生活照护服务,并以建立养老社区,中医药保健等方式使老年人健康服务更为多元化,推动老年病养护、防治”概括出“完善老年卫生医疗服务体系,满足老年健康服务的需要”;从“一是长期以来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出现的较低生育”概括出“调整计划生育政策,提高人口出生率”;从“人口老龄化客观上要求调整现有的产业结构,以满足老年人口对物质和精神文化特殊的需要”概括出“发展针对老年人产业,满足老年人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要”;从“需要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家庭为主体、社会为补充’的养老模式,以补充家庭养老功能的不足”概括出“构建‘以政府为主导、家庭为主题、社会为补充’的养老模式”。‎ ‎【点睛】做此类试题注意以下方面: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④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 二、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李商隐,字义山,怀州河内人。曾祖叔恒,年十九登进士第,位终安阳令。祖俌,位终邢州录事参军。父嗣。‎ 商隐幼能为文。令狐楚镇河阳以所业文干之年才及弱冠楚以其少俊深礼之令与诸子游。楚镇天平、汴州,从为巡官,岁给资装,令随计上都。开成二年,方登进士第,释褐秘书省校书郎,调补弘农尉。会昌二年,又以书判拔萃。‎ 王茂元镇河阳,辟为掌书记,得侍御史。茂元爱其才,以子妻之。茂元虽读书为儒,然本将家子,李德裕素遇之,时德裕秉政,用为河阳帅 - 26 -‎ ‎。德裕与李宗闵、杨嗣复、令狐楚大相雠怨,商隐既为茂元从事,宗闵党大薄之。时令狐楚已卒,子绹(táo)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俄而茂元卒,来游京师,久之不调。会给事中郑亚廉察桂州,请为观察判官、检校水部员外郎。大中初,白敏中执政,令狐绹在内署,共排李德裕逐之。亚坐德裕党,亦贬循州刺史。商隐随亚在岭表累载。‎ 三年入朝,京兆尹卢弘正奏署掾曹,令典笺奏。明年,令狐绹作相,商隐屡启陈情,绹不之省。弘正镇徐州,又从为掌书记。府罢入朝,复以文章干绹,乃补太学博士。会河南尹柳仲郢镇东蜀,辟为节度判官、检校工部郎中。大中末,仲郢坐专杀左迁,商隐废罢,还郑州,未几病卒。‎ 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从事令狐楚幕。楚能章奏,遂以其道授商隐,自是始为今体章奏。博学强记,下笔不能自休,尤善为诔(lěi)奠之辞。与太原温庭筠、南郡段成式齐名,时号“三十六体”。文思清丽,庭筠过之。而俱无持操,恃才诡激,为当涂者所薄。名宦不进,坎壈(kǎn lǎn 意为困顿,不顺利。)终身。‎ 弟义叟,亦以进士擢第,累为宾佐。商隐有表状集四十卷。‎ ‎(节选自《旧唐书》)‎ ‎10. 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令狐楚镇河阳/以所业文干之年/才及弱冠/楚以其少俊/深礼之/令与诸子游 B. 令狐楚镇河阳/以所业文干之/年才及弱冠/楚以其少俊深/礼之/令与诸子游 C. 令狐楚镇河阳/以所业文干之/年才及弱冠/楚以其少俊/深礼之/令与诸子游 D. 令狐楚镇河阳/以所业文干之年/才及弱冠/楚以其少俊/深礼之令/与诸子游 ‎11.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进士,指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唐设进士科,凡应试者谓之举进士,中试者皆称进士。‎ B. “释褐”指脱去平民穿的粗布衣服,换上官员服饰,比喻开始担任官职。‎ C. 员外郎,中国古代官职之一,原指设于正额以外的郎官。隋朝于尚书省二十四司各置员外郎一人,为各司之次官。‎ D. “诔”和“奠”都属于祭文,二者在写作重点及韵散要求方面没有区别。‎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李商隐先后得到令狐楚和王茂元赏识,又恰恰因为二人的党派之争陷入了困境,被令狐绹视为忘恩负义、品行不端之人。‎ B.‎ - 26 -‎ ‎ 令狐楚因为商隐是少年俊才而深加礼敬,使其与读书人交游;王茂元爱惜义山的才华,把女儿许配给他。‎ C. 李商隐得到令狐楚的赏识做了朝廷命官,令狐楚每年给他衣食,还让他随考核官吏到上都任职,又提拔他为秘书省校书郎。‎ D. 李商隐能写古文,不喜欢讲究对仗,进入令狐楚的幕府后才开始写今体带对偶的章奏;他文思清丽,尤其擅写诔文和奠文。‎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茂元虽读书为儒,然本将家子,李德裕素遇之,时德裕秉政,用为河阳帅。‎ ‎(2)而俱无持操,恃才诡激,为当涂者所薄。‎ ‎【答案】10. C 11. D 12. C ‎ ‎13. (1)王茂元虽然读书为儒生,但原本是武将的后代,(加之)李德裕平时对他就很好,当时李德裕掌权,就起用他担任河阳主帅。‎ ‎(2)但(他们)都不能坚守节操,仗着自己的才能,(行为)怪异偏激,被当权者鄙薄。‎ ‎【解析】‎ ‎【10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题中,“年”的意思是“岁,年龄”,作“才及弱冠”的主语,二者意义相连,中间不可断开,排除AD;“礼”的意思是“礼敬”,是动词,“深”用在动语“礼”前作状语,二者意义相连,中间不可断开,排除B项。‎ 句意:李商隐以所作文章投献他,当时刚到二十岁。令孤楚因为他是少年俊才,深加礼敬,让他和读书的诸生交游。‎ 故选C。‎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题中D - 26 -‎ 项,“二者在写作重点及韵散要求方面没有区别”错,二者虽都属哀祭文,但在写作的重点及韵散的要求方面也有一些区别:“诔”多用作“上对下”“尊对卑”,“奠”则没有这样的要求;诔文是韵文,奠文则不一定是韵文。‎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题中C项,“李商隐得到令狐楚的赏识做了朝廷命官”错,原文“楚镇天平、汴州,从为巡官,岁给资装,令随计上都。开成二年,方登进士第,释褐秘书省校书郎,调补弘农尉”,意思是“令狐楚镇守天平(今山东东平)、沛州(今河南开封),李商隐跟随为巡官,(令狐楚)每年给他衣食,让他随考核官吏到上都(今陕西西安)。开成二年,(李商隐)才中进士第,脱去布衣担任秘书省校书郎,补任弘农(今河南灵宝)县尉”,可知李商隐在令狐楚麾下是担任了巡官,但并非是朝廷命官。天成二年,他才考中进士,脱下布衣担任秘书省校书郎。‎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题中重点字词:(1)家子,后代;素,平时;秉政,掌权;用,起用。(2)持操,坚守节操;恃,仗着;为……所,表被动;薄,鄙薄。‎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李商隐,字义山,怀州河内人。曾祖李叔恒,十九岁中进士第,官位终于安阳(今属河南)县令。祖父李捕,官位终于邢州(今河北邢台)事参军。父亲李嗣。 ‎ ‎ ‎ - 26 -‎ 李商隐自幼便能写文章。令孤楚出镇河阳(今河南孟县),李商隐以所作文章投献他,当时刚到二十岁。令孤楚因为他是少年俊才,深加礼敬,让他和读书的诸生交游。令狐楚镇守天平(今山东东平)、沛州(今河南开封),李商隐跟随为巡官,(令狐楚)每年给他衣食,让他随考核官吏到上都(今陕西西安)。开成二年,(李商隐)才中进士第,脱去布衣担任秘书省校书郎,补任弘农(今河南灵宝)县尉。会昌二年,他又以书判考中拔萃科。 ‎ ‎ 王茂元镇守河阳,起用他为掌书记,担任侍御史,王茂元爱他的才华,把女儿嫁给他为妻。王茂元虽然读书为儒者,但原本是武将的后代,(加之)李德裕平时待他就很好,当时李德裕掌权,就起用他担任河阳主帅。李德裕和李宗阂、杨嗣复、令狐楚相互间仇怨很深。李商隐成为王茂元的僚属以后,李宗阂之党很鄙薄他。当时令狐楚已经死了,他儿子令狐绚为员外郎,因为李商隐的背恩负义,尤其嫌恶他无品行。不久,王茂元死了,李商隐来游京师,但朝廷久久不给安排职务。正碰上给事中郑亚任桂州(今广西桂林)廉察使,聘请他为观察判官检校水部员外郎。大中初年,白敏中掌执朝政,令狐绚在内署,共同排挤李德裕,并逐出京师。郑亚因为属李德裕之党,也被贬为循州(今广东惠阳)刺史。李商隐随郑亚在岭南多年。 ‎ ‎ 三年入朝,京兆尹卢弘正奏请李商隐为椽曹,让他管草写笺奏,第二年,令狐绹做宰相,李商隐几次上启陈说内心苦衷,令狐绹不予理睬。卢弘正出镇徐州(今属江苏),李商隐又跟随去任掌书记。后罢徐州府职又入朝,他以文章拜谒令狐绹,于是补他为太学博士。正遇河南(今河南洛阳)府尹柳仲邹镇守东蜀,用他为节度判官、检校工部郎中。大中末年,柳仲邹因为擅自杀人,被贬官,李商隐也随之罢废,回郑州(今属河南),没多久也就病死了。 ‎ ‎ 李商隐能写古文,不喜欢讲究对仗。在令狐楚幕中任职时,令狐楚能写章奏,遂即将他的写作经验传授给李商隐,从这时始他才写今体带对偶的章奏。李商隐博学强记,写文章时下笔不休,尤其擅长撰写沫文和奠文。他和太原(今属山西)温庭筠、南郡段成式同时齐名,当时号为“三十六体”。文思清丽,温庭筠超过他。但(他们)都不能坚守节操,仗着自己的才能,(行为)怪异偏激,被当权者鄙薄(因而)得不到有名官宦的推荐,终身(仕途)坎坷。 ‎ 他弟弟李义叟,也进士及第,累任宾佐。李商隐有表状集四十卷。‎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苏武庙 温庭筠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①,去时冠剑是丁年②。‎ 茂陵③不见封侯印④,空向秋波哭逝川。‎ - 26 -‎ ‎【注】①甲帐:《汉武故事》栽,武帝“以琉璃、珠玉、明月、夜光错杂天下珍宝为甲帐,其次为乙帐。甲以居神,乙以自居”。“非甲帐”意指汉武帝已死。②丁年:壮年。③茂陵:汉武帝的陵墓。④封候印:苏武持节归来,汉宣帝赐他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首句“魂销”二字,真切传神地写出了苏武在异域渡过漫长岁月,骤见汉朝使者时,强烈复杂难以言表的激动心情。‎ B. 颔联像两幅图画。一幅是望雁思归图,表现了苏武在胡地对祖国的思念。下一幅是荒塞归牧图,展现了苏武单调、孤寂的牧羊生活。‎ C. 颈联写苏武在匈奴时与出使时的人事变换,流露出恍如隔世的感慨。“非甲帐”意指不是武帝时的甲帐,隐含着对武帝的追思。‎ D. 颈联用“逆挽法”,先说“回日”再说“去时”,调整时空顺序,“化板滞为跳脱”,在意思不变的情况下增加诗的动荡离合之美。‎ E. 尾联运用多种手法:借喻,用“茂陵”喻指去世的汉武帝;化用,“逝川”是从“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化用而出。‎ ‎15. 请赏析尾联的艺术手法。‎ ‎【答案】14. CE 15. 尾联运用了借代、借景抒情、用典的技巧。借代,“茂陵”是汉武帝的陵墓,用它代指去世的汉武帝。借景抒情,以哀景衬哀情,用“茂陵”“秋波”等哀景衬托苏武的伤感之情。用典,从《论语》中的“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化用出“逝川”二字。这一联集中抒发了苏武归国后对武帝追悼思念的悲凉之情。‎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题中,C项,“在匈奴时”错,“回日楼台非甲帐”中的“回日”的意思是“回来的时候”,可知应为“从匈奴回国时”;E项,“借喻”错误,“借喻”是以喻体来代替本体,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直接把甲(本体)说成乙(喻体),甲乙是不同类事物。而“茂陵是汉武帝的陵墓”,“茂陵”与“去世的汉武帝”不是喻体和本体的关系,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应为“借代”。‎ 故选CE。‎ - 26 -‎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指出运用了哪种手法。第二步,分析怎样运用了这种手法。第三步,简析这种手法在塑造形象和表情达意中作用。此题可结合词的注释,抓住关键词,通过联想来体会其表达的情感。结合注释,“茂陵”是汉武帝的陵墓,借代指去世的汉武帝;选取“茂陵”“秋波”“逝川”等意象,渲染出凄清悲凉的气氛,以此来烘托苏武归国后的伤感之情,这是“以哀景衬哀情”;“逝川”化用《论语》中的“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苏武向秋波悲叹年华已逝;尾联写汉宣帝赐苏武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武帝已经长眠茂陵,再也见不到完节归来的苏武封侯受爵了,苏武只能空自面对秋天的流水哭吊已经逝去的先皇,表达对武帝的追悼思念。‎ ‎【点睛】判断表现手法时,要立足全诗整体,首先从抒情方式、结构、构思等方面入手,然后再考虑局部的描写、修辞技巧。答题时,也应尽可能把意境、情感、手法、效果等要素分析解说清楚。答题思路为首先明确手法,尽量找全,然后结合诗句解释,效果也要点出来,最后总括情感。‎ 名句名篇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中,曾参用“________,_______”指出有抱负的人胸怀广阔、意志坚强才能担大任,并借此鼓励门人要有理想还要有信心。‎ ‎(2)《登高》中“________,______”两句寓情于景,不仅描写了落木窸窣、长江汹涌之状,也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 ‎(3)《琵琶行》中诗人听完琵琶女诉说生活的不幸后,想到自己宦途所受打击,以“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他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体现了全诗的主旨。‎ ‎【答案】 (1). 士不可以不弘毅 (2). 任重而道远 (3). 无边落木萧萧下 (4). 不尽长江滚滚来 (5). 同是天涯沦落人 (6). 相逢何必曾相识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本题考查理解性默写这种类型,要求考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注意字形复杂字,要在平时默写时反复写。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弘”“萧”“涯”“沦落”等字,默写时要写准确。‎ ‎【点睛】考查常见的名篇名句默写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 - 26 -‎ 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和记忆同时考查。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另外,较长的句子不能掉字。‎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小题。‎ 颐和园,坐落在北京城的西北郊。它原名清漪园,最初只是帝后宫妃们休闲避暑的场所,雍正帝继位后,开始长期居住在西郊园林中,这里逐渐成了政治和娱乐的双中心。除了紫禁城,晚清统治者把这里作为最重要的政治和外交中心,更是对中国近代史的重要见证。颐和园是迄今为止保存得最为完整的皇家行宫御苑。它尽显皇家园林的________,同时充满了和谐自然的盎然生趣。亭台、殿堂、庙宇和小桥等诸多人工景观与周围的山峦、湖水________。未进颐和园,看到大门两侧两座傲然伫立的狮子,( )。走进古老的颐和园,园内以佛香阁为中心,共有景点建筑百余座,院落20余处,佛香阁、十七孔桥、谐趣园、大戏台等都是后人的必游景点。从一个景点跨入另一个景点,便是从一个世界跨入另一个世界。这里景点多,________。每当游人踏出颐和园的门槛,总是会不由得回眸。世事无常,虽然历经________,颐和园依然屹立于青山翠谷之中,历久弥新。‎ ‎17.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除了紫禁城,这里是晚清统治者最重要的政治和外交中心,更是对中国近代史的重要见证。‎ B. 除了紫禁城,晚清统治者把这里作为最重要的政治和外交中心,更作为中国近代史的重要见证。‎ C. 除了紫禁城,这里是晚清统治者最重要的政治和外交中心,更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见证。‎ D. 除了紫禁城,晚清统治者把这里作为最重要的政治和外交中心,更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见证。‎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富丽堂皇 交相辉映 数不胜数 沧海桑田 B. 富丽堂皇 相得益彰 数不胜数 翻天覆地 C. 雍容华贵 相得益彰 擢发难数 翻天覆地 D. 雍容华贵 交相辉映 擢发难数 沧海桑田 ‎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它雄伟的气势就已经深深地感染了游人 - 26 -‎ B. 游人就已经被它雄伟的气势深深地感染 C. 游人就已因它雄伟的气势而被深深地感染 D. 它雄伟的气势就已经把游人深深地感染 ‎【答案】17. C 18. A 19. B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时可运用紧缩法,先将句子的附加成分(定语、状语、补语)去掉,提取出主干(主语、谓语、宾语),检查主干是否存在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的语病;如果主干没语病,再检查附加成分,看修饰语与中心词之间的搭配有无毛病,修饰语内部是否存在语序不当的问题。要仔细琢磨,推敲。题中画线句存在两处语病:一是“晚清统治者把这里作为最重要的政治和外交中心,更是对中国近代史的重要见证”,提取主干“晚清统治者把这里作为中心,是见证”可知,偷换主语,“更是对中国近代史的重要见证”的主语应是“这里”,而非“晚清统治者”,排除BD;二是“更是对中国近代史的重要见证”中“对”与“见证”搭配不当,“对”应删除,排除A项。‎ 故选C。‎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 第一处,富丽堂皇:多形容建筑物宏伟华丽或场面盛大、豪华。也形容文章辞藻华丽。雍容华贵:形容人举止文雅,衣着华丽。此处说的是皇家园林,故应选“富丽堂皇”;‎ 第二处,交相辉映:各种光亮、色彩相互照耀、映射。相得益彰:指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各自的好处。此处说的是人工景观与自然景观相互衬托,充满美感,故应选“相得益彰”;‎ 第三处,数不胜数:数也数不过来,形容很多。擢发难数:形容罪恶多得像头发那样,数也数不清。此处说的是景点数量很多,数不过来,故应选“数不胜数”;‎ 第四处,沧海桑田: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形容世事变化很大。翻天覆地:形容变化巨大而彻底。根据上文“世事无常”,强调世事变化大,故应选“沧海桑田”。‎ 故选A。‎ - 26 -‎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此类题有效的答题技巧:阅读全文,了解文段性质和内容,确定中心;分清句间上下文的逻辑关系,确定句子的性质,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填上与前文或后文相照应的语句;注意标点符号的暗示作用:含义、选词、句式。题中,分析括号前的句子“未进颐和园,看到大门两侧两座傲然伫立的狮子”可知,前文主语为“游人”,括号内的句子主语应与前文保持一致,排除A D;“游人就已因它雄伟的气势而被深深地感染”中“因”与“被”搭配使用,表意啰嗦,应去掉“因”,排除C项。 ‎ 故选B。‎ ‎【点睛】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20.请运用相关知识,把下列短语组合成一副赞颂我国南宋一著名诗人陆游的对联。‎ 池馆重新接草堂 诗继少陵,派开南宋 烟尘誓扫还金阙 更入清风明月 宦游西蜀,志复中原 高吟铁马铜驼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宦游西蜀,志复中原,高吟铁马铜驼,烟尘誓扫还金阙; (2). 诗继少陵,派开南宋,更入清风明月,池馆重新接草堂。‎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连贯及对联的能力。做此类题时,要正确把这些短语组合成一副对联,要明确所写对象及其生平经历,并正确理解对联中语句短语的含义,按照对联的相关知识(上联和下联结构相同、词性相对、仄起平收)加以组合。“宦游西蜀”与“志复中原”应是上句,因为这两句讲的是陆游的人生经历,“宦游西蜀”是动宾结构,“志复中原”是主谓宾结构,根据对联相关知识,相同位置结构相同,字数相等,和它们相对的,应是“诗继少陵,派开南宋”,这两句讲的是他的文学贡献;再根据意境一致的原则,上联后两句为“高吟铁马铜驼,烟尘誓扫还金阙”,“高吟铁马铜驼”是动宾结构,“烟尘誓扫还金阙”是主谓宾结构,和它们相对,应是“更入清风明月,池馆重新接草堂”。‎ - 26 -‎ ‎【点睛】对联相关知识:(1)要字数相等。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2)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3)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4)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中华文化元素是指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进程中铸造的具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中国韵味的基本质素,是构建当代中华文化的基本成分之一。只要我们充分利用中华文化元素,必能塑造国家形象,提升国民精神。开掘弘扬中华文化元素,肯定能提升人们的民族自信心和传承中华文化的自觉性。此外,通过发掘蕴含着中华文化元素的文化事象、文化符号,彰显可亲可敬的中国风格,就一定能让中国文化“走出去”。‎ ‎①分利用中华文化元素,不一定能塑造国家形象,提升国民精神。‎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②开掘弘扬中华文化元素,不一定能提升人们的民族自信心和传承中华文化的自觉性。 (2). ③发掘蕴含着中华文化元素的文化事象、文化符号,彰显可亲可敬的中国风格,不一定能让中国文化“走出去”。‎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仿句的能力。文段中有一些语句说法太绝对,存在一定的逻辑问题,考生要先找到有问题的句子,然后依照例句进行修改即可,只需把绝对的词换成有余地的词即可。如:只要我们充分利用中华文化元素,必能塑造国家形象,提升国民精神。肯定能提升人们的民族自信心和传承中华文化的自觉性。就一定能让中国文化“走出去”。这几句中“只要……必能、肯定能、一定能”说法太绝对了,忽略了存在的特殊性,所以可改为:不一定能提升人们的民族自信心和传承中华文化的自觉性。不一定能让中国文化“走出去”。‎ 四、写作 ‎2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达尔文说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有人认为,人生在世,有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适应环境。他们认为,人不可能要求环境来适应你,而只能是你去适应环境。这是自然规律,也是社会规律。也有人认为,人最重要的是保持自我,随波逐流容易,洁身自好、保持独立完善人格难。‎ - 26 -‎ ‎“适应环境”与“保持自我”都有成为伟人的。那么,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呢?‎ 请以“适应环境与保持自我”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答案】适应环境,改变自我 比尔盖茨曾说过:“社会充满不公平的现象。你先不要想去改造它,只能先适应它。”人应该适应环境,改变自我。‎ 适应环境,改变自我能成就一番事业。著名的文学家托尔斯泰曾经说过:“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是观望者,一种是行动者。大多数人想改变这个世界,但没人想改变自己。”在古代哲人中,早有这种心态了。为官仅七十多天的陶渊明挂印田园归隐山间时,他改变了自己。官场的黑暗,是他无法改变的,变的只能是自己。于是不为五斗米折腰,与菊为伴,虽然仕途不复,但他高洁的志向却被历史所赏识,为后人所铭记。“御用文人”李白呼唤自己放养于青崖间的白鹿即骑访名山时,他改变了自己。朝廷希望他吟风弄月歌功颂德,而他却只想一展鸿鹄之志,无法改变官场的他,只得改变自己的志向。于是寄情于山水,纵览名山大川,虽然未能圆自己的经天纬地之梦,但却造就了半个诗歌的盛唐,为后人所传颂。他们改变自己,同时也改变了时代,虽不被时人钦慕,但却被后人铭记,在历史的苍穹中闪闪发光。‎ 适应环境,改变自我能使人走向成功。在我国流传着愚公移山的故事。在古希腊,也有一位伟人能够移山,他的名字叫柏拉图。柏拉图告诉弟子自己能够移山,弟子们纷纷请教移山之术,柏拉图笑道,说:“很简单,山若不过来,我就过去。”弟子们一片哗然。这一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移山之术,唯一的一个移动山的方法就是:山不过来,我便过去。‎ 适应环境,改变自我能实现理想。人生如水,如果不能改变环境,就改变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克服更多的困难,战胜更多的挫折,实现自我。如果不能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只是一味地埋怨环境不利,从而把改变境遇的希望寄托在改变环境上,这实在是徒劳无益。也许,我们没有庄周梦蝶的浪漫,没有庄子那“泥泞中亦可”的超然;也许,我们无法像彷徨斗士鲁迅一样以血荐轩辕,深刻揭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劣根性;也许,我们没有海伦凯勒那虽然盲聋但却以心灵探求未知世界的勇敢。但至少,我们可以改变自己,让自己接受《庄子》的熏陶,让自己接受《呐喊》《彷徨》的强音,让自己接受《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洗礼,借助书籍,让心在潜移默化中沸腾,改变自己。‎ 人不能要求环境适应自己,只能让自己适应环境。虽然我们不能改变世界,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让我们用爱心和智慧来面对一切环境。‎ - 26 -‎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根据要求写作的能力,以话题作文的方式呈现。写作时要仔细阅读所给材料,把握材料中心,确定立意。本题所给话题为“适应环境与保持自我”,属于关系型话题,因此考生在写作时要注意阐明“适应环境”与“保持自我”之间的关系。从所给材料来看,“达尔文说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强调的是适应环境的重要性;“人最重要的是保持自我,随波逐流容易,洁身自好、保持独立完善人格难”,则说的是“保持自我”的珍贵。题干说“‘适应环境’与‘保持自我’都有成为伟人的”,并没有表明对“适应环境”与“保持自我”的态度,因此考生写作中可以强调“适应环境”的重要性,也可以强调“保持自我”的重要性,还可以谈辩证地看待“适应环境”与“保持自我”。需要注意的是,本题是“关系型话题”,所以考生无论选择哪一种角度来立意,都要在文章中分析“适应环境”与“保持自我”的关系,证明自己的论点,绝对不可以只谈一方面而忽略另一方面,顾此失彼。行文时可从材料和话题分析入手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进行论证,论证时可以结合典型事例进行分析,如屈原在污浊的环境中能够保持自我;苏轼被贬黄州,适应环境但仍保持自我等,让文章有针对性。‎ 立意角度参考:‎ ‎①既要适应环境,也要保持自我个性;②适应环境并不意味着要随波逐流,而是要与时俱进;③环境污浊更要保持自我,出淤泥而不染;④保持自我,吸收环境正能量;等等。‎ ‎【点睛】话题作文,就是围绕某话题写出的文章,具有开放性强的特点,写作中可按以下几个步骤完成:①围绕话题,确定文体。有的同学观察能力强,生活积累丰富,可将生活中的精彩片段撷取出来写成一篇生动感人的记叙文;有的同学想象分丰富,擅长编写故事,可写成童话、语言或科幻小说;有的同学逻辑思维能力强,善于推理,可写成一篇论点鲜明,有理有据的议论文;有的同学感情细腻丰富,可写成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本题明确要求写议论文,考生就要做到论点鲜明,论证充分;②围绕话题、推敲含义。用作话题的词语,无论是表意单一,还是表意丰富,我们都应该准确理解话题的含义,除了理解原意,还应该注意引申义、比喻义,这样才能把握准话题的含义;③围绕话题,明确范围。一般话题作文,多有提示语,提示语在写作范围和内容上是有明确限制的,不可忽视;④围绕话题,慎重拟题。审题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是围绕话题,理解提示,拟好题目。要努力使自己的题目准确、凝练、含蓄、新奇,有美感,可运用修辞可发挥想象加引申,可巧设小标题等等。‎ ‎ ‎ - 26 -‎ - 26 -‎ ‎ ‎ - 26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