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3 发布 |
- 37.5 KB |
- 1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必修2全册导学案(114页)
第一单元学习目标与方法 以课程标准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为坐标,根据“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这个学科能力目标确定本单元的学习目标。 1、展开想象的翅膀,力求身临其境体会作品描述的美景,感受作者心灵的搏动。 2、练习运用圈点、批注法鉴赏文章中的精彩语句,学习做一点圈点批注,写下心得。 3、对那些美妙的段落,反复朗读,熟读成诵,逐步增强对写景状物散文的鉴赏能力。 4、在阅读鉴赏感中,加强积累整合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写景状物的相关知识,能够仿照本单元自己喜欢的写作形式,书写自己的感受。 1.荷塘月色 一 学习目标 1、揣摩优美的艺术语言,赏析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 2、理清作品的事物线索和感情线索;结合优美的景物描写,具体分析比喻、通感的修辞效果。 3、理解作者“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和他追求自由的精神 二 预习方案 方法指导 1、在默读领会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了解文意,把握文章关键词句。 (一)基本任务 1、背景介绍 《荷塘月色》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写于1927年7月。那时作者在清华大学教书,住清华园西院。文章里描写的荷塘就在清华园。这一年中国接连发生了“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大屠杀,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处于苦闷彷徨中。他自己也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暂时逃避的一法”(《忆佩弦》)。但是他毕竟是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面对黑暗现实,又不能安心于这种“超然”。在《一封信》中他表白说:“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象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象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荷塘月色》就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心迹的真实描摹和生动写照。 2、相关知识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生于江苏东海。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改名“自清”,考入本科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等地的中学任教。 上大学时,朱自清开始创作新诗,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1924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作家。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著作有《朱自清全集》。 3、字词积累 读音: 蓊蓊(wěng) 点缀(zhuì) 踱步(duó) 袅娜(niǎo) 霎时(shà) 弥望(mí) 斑驳(bān bó) 渺茫(miǎo) 倩影(qiàn) 和谐(xié) 琐屑(xiè) 词义: 幽僻:幽深僻静。 受用:享受。 弥望:满眼。弥,满。 袅娜:柔美的样子。 凝碧:青翠欲滴的样子。 脉脉: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表达情意。文中形容水没有声音、好像深含感情的样子。 田田:形容荷叶相连的样子。古乐府《江南曲》中有“莲叶何田田”之句。 蓊蓊郁郁:树木茂盛的样子。 倩影:美丽的影子。倩,美丽。 一例:一律,一概。 丰姿:风度、仪态,一般指美好的姿态。也写作“风姿”。 敛裾;提一提衣裳。裾,衣襟。 (二)挑战任务 1、篇末注明创作时间是“1927年7月”,地点是“北京清华大学”,那么当时的社会环境怎样?作者的精神状态如何? 2、自读课文,尽量与作者的心灵贴近,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用舒缓的语调朗读并思考:文章可分为几部分? 三 自主学习方案 (一)方法导引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了解文意。 2、明确文眼,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品读语言,在与文本的对话中悟旨晓情。 (二)重点指津 1、在《荷塘月色》一文中,作者是如何描写月下荷塘的? 2、《荷塘月色》这篇文章在结构上有何特色? 3、课文中哪些语句是直接表现作者的感情的?这种感情有没有发展变化?它与作品的景物描写是怎样交织、融合在一起的? 4、《荷塘月色》如何表达出朱自清的思想矛盾? 5、举例分析本文用词的准确性、形象性。 (三)难点解读 1、 “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如何理解这句话的深层含义? 2、如何理解作者引用《西洲曲》? 3、《荷塘月色》最后一句“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据蝉喜热的生活习性,蝉在清凉的夜晚是很少叫的,此处是否是朱先生的杜撰呢? (四)思维点击 1、本文的艺术特点 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是我国现代文学中的散文名篇。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写景物,“处处景语,处处情语”,塑造了如诗如画般的意境。读者如临其境,感受着作者的感情并引起深深的思考。赏析本文的景物描写,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抓住景物的特征写景。“荷塘月色”是人们熟悉的景物,而作者笔下的“荷塘月色”却写出了仅有的“这一个”,造出了鲜明、逼真的境界,其原因之一即是抓准了特征。 (2)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文中极少直接抒情的句子,却处处是情,景物描写已臻化境。应反复阅读、朗读,细加品味。 (3)安排顺序,合理自然。在写景顺序上,本文大体上属于“定点观察”,在局部上又灵活变化。如第四段即有“从上到下”“从远到近”“从静态到动态”三种顺序。这种灵活、自然的安排,使人有“浑然不觉,浸染其中”的感觉。 2、《荷塘月色》中的语言特点 朱自清的语言风格独特,大量使用现代口语词汇,朴素自然,给人以亲切感;又适当融合文言词句,使文字更加洗练;叠词叠字的运用,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风华从朴素中来,腴厚从平淡中来”是他语言风格的精确概括。他散文中的语言没有刻意雕琢的词句,写得平淡、朴素,而平凡的字句在他的笔下却仿佛突然有了生命一般,让人感到新奇,不禁惊叹! 在口语基础上刻意出新,毫无雕饰之感。在遣词用字上更有如神之笔,点活了月光和雾气的“泻”与“浮”二字;把量词活用为形容词的“一丝”、“一带”、“一道”、“一两点”等,都生动地起了丰富、润饰、强化形象的作用。叠词的运用,更是朱先生的擅长,例如,以“田田”形容荷叶的密度,以“层层”刻画它的深度,用“曲曲折折”表示荷塘的广度,用“蓊蓊郁郁”极写树木的繁茂,都产生了鲜明的实观效应,读起来节奏明朗、韵律协调。 四 反思与测评 能级一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小煤屑路( ) 蓊蓊郁郁( ) 独处的妙处( )( ) 袅娜( ) 脉脉的流水( ) 倩影( ) 2、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A.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 B.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 C.树缝里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彩的,是瞌睡人的眼。 D.这令我到底掂着江南了。 3、选出对下列加点词语解说有误的一项( ) A.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 “似乎”有不确定之意,表明采莲的历史久远,但何时开始不十分确定。 B.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 “蓊蓊郁郁”是后置定语,突出了树的茂盛,也更加突出荷塘的幽僻。 C.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 “总”表明在这样的日子里月光就会另有一番样子。 D.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 “大意”在这里是大概的轮廓的意思,可见当时的朦胧静谧。 4、下列四个句子都用了“像”字,其中不表示比喻的是( ) A.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 B.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 C.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D.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的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5、从下面句子中找出一句在修辞特点上和“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一句相同的句子( ) A.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B.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绺,不复是一幅整齐而平滑的布。 C.这个亭踞在突出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 D.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6、下面默写正确的一项是( ) A.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有了一道宛然凝碧的波痕。 B.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有袅娜地开着的。 C.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D.树色一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英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 7、《荷塘月色》的结尾,作者突然把笔锋一转,联想梁元帝《采莲赋》和江南采莲旧俗,对此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借“惦记江南”抒发“今非昔比”的感慨,暗寓对现实的不满。 B.对江南的惦念,更足以表现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C.惦记江南,意在摆脱不平静的心境,借以超脱现实生活的重压。 D.丰富月下荷塘画面的意境,进一步反衬现实生活给人带来的不快。 8、对下列语句的分析,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 A.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这句话含蓄表达了作者内心的苦闷,心绪的烦乱;这也正是作者夜深人静出游荷塘的缘由。 B.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在行文上,这是一个过渡句,提挈下文重笔写荷塘月色;在感情上起了变化,作者没有陷入哀愁的泥淖,他要追寻美来自慰,反映了不满现实而又幻想超脱现实的心态。 C.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这句话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准确形象,但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作者并不割爱此句,是因为作者心中有难以排除的哀愁、烦怨。 D.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 这句话在结构上照应前边“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一句;在感情上,照应前边“心里颇不宁静”的心绪。 9、《荷塘月色》的中心思想有以下几种说法,请选出正确的一种( ) A.通过对荷塘月色的细腻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作者对自然美的深切感受,抒发了对荷塘月色的朦胧美的感受。 B.通过对荷塘月色的细腻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清醒的认识和强烈的愤慨,借讴歌荷塘月色的自然美,抒发了作者对推翻旧制度、开创新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C.通过对荷塘月色的细腻描写,反映了作者对现实不满以及向往中国古代六朝时的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D.通过对荷塘月色的细腻的描写,反映出作者对现实的不满以及他苦闷彷徨的心境,希望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找精神解脱而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理。 能级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的开着的,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的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比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1、指出下列比喻句的相似点。 (1)月光如流水一般: (2)(叶子和花)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3) “缕缕清香”和“渺茫的歌声”的相似点是 此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2、选文第1自然段画横线的三个比喻句各侧重写什么? 3、“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在这里是打个比方,那么“酣眠”在文中指什么?“小睡”又指什么? 4、选文第2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可否作如下颠倒?为什么? (1)斑驳的参差的黑影 (2)稀疏的杨柳的弯弯的倩影 5、“光与影”怎么与“名曲”相通起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白水漈 朱自清 几个朋友伴我游白水漈(jì)。 这也是个瀑布;但是太薄了,又太细了,①有时闪着些许的白光;等你定睛看去,却又没有——只膌(jí,同“瘠”,瘦小)是一片飞烟而已。②从前所谓的“雾谷”,大概就是这样了,所以如此,全由于岩石中间突然空了一段;水到那里,无可凭依,凌虚飞下,便扯得又薄又细了。③白光嬗(shàn变更)为飞烟,已是影子;有时却连影子也不见,④有时微风过来,用纤手挽着那影子,它便袅袅的形成了一个软弧;但她的手才松,它又像橡皮带儿似的,立刻伏伏帖帖的缩回来了。我所以猜疑,或者另有双不可知的巧手,要将这些影子织成一个幻网。微风想夺了她的,她怎么肯呢? 幻网里也许织着诱惑,我的依恋便是个老大的证据。 6、文中漏掉一个句子:“当那空处,最是奇迹。”联系上下文,看看这个句子应插在哪一处? 7、请从文中摘录“最是奇迹”的语句。 8、文中画线的语句从亮度上瀑布的什么特点?(请用原文的语句来回答) 9、对文末写到的“幻网”,分析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幻网”如同“雾谷”一样,是大自然在白水漈造成的自然景观。 B.“幻网”是作者对白水漈自然景象的客观描绘。 C.“幻网”是作者的主观想象和妙用创作手法的创造。 D.“幻网”不只是白水漈的客观景象,实际上已融入了作者的体会和感受。 能级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古村的雨 费振钟 这样的村庄,已经不多了。它们的日渐消失,几乎必然。无论人们怎样刻意保护,还是敌不过时间的力量。当然,古老的村庄现在在江、浙、皖还有几座,但是它与周围的一切显然已失去了时代的联系。它的存在,只有一种标本的意味。它陈列在那儿,每一块砖瓦,每一块石头,甚至每一棵树,都表达了某种静止和停滞的含义。 沿着兰江南行,不久就可以到达郭洞村。村庄周围有石头垒成的围墙,出入村庄需要通过一道石门,这是村庄设置的关隘,不仅说明村庄在过去为了安全而壁垒森严,而且说明村庄封闭式的生活特性。村庄与外界的关联是隐藏的,采用一种不敞开的保守姿态,过着自足的生活。掩藏村庄的还有围墙外繁茂的树木。这些树木不乏千年以上的樟、槐、榆、松,它们对村庄长年累月的遮蔽,使村庄更加隐秘在一种古老氛围之中。这是某种具有审美性和理想的乌托邦式的遮蔽,它让我们想起当年的武陵桃花源。古木环合,泉水夹带着野花流过去,只有一道小小的门与外面世界交通,这不是“桃花源”的范式吗?难怪这个村庄又叫做郭洞村,所谓“洞在青溪何处边”,外面的人要想走进村庄,莫非亦要打探哪儿才有幽密的通道? 不过,我们走进村庄毫无困难,而村庄的情形也并不像桃花源。它里面是一群精心修筑的明、清风格的民居,大多白墙青瓦。高高笔直的风火墙,连成一片,隔断了村庄上面的天空,下面则是狭窄的巷道,巷道连接了村庄每一座门户。由于这些门户总是长久关闭着,巷道便空虚而冷寂,因此在村庄我们能够看到“屋舍俨然”,却不能看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生活情景。人们囿居在高墙和重门后面,这样一来,村庄无疑增加了更多的私密性质。于是,我们只好将眼光流连在村庄的外表形式上。我们的手指指着白墙上面各种形状的漏窗,还有镶嵌在一座座门楼上的砖雕,以及无数的镂花木刻,我们完全明白了,所有这些无一不是通过能工巧匠的机杼之心,在乡民们封闭幽深的心情和趣味态度外面装饰了一层“艺术”,从而借了这精致典雅的形式,来蕴藉他们自己禁闭的生活理想。也许,我们就这样不经意地走进了村庄的本质。 实际上,自从这里成为外来者观看之地,村庄的功能就日渐萎缩了,它不再具有生活价值,而成为观赏对象。似乎这一二百年的精雕细作,全为了今天观看和欣赏的需要。甚至连村庄自身也愿意将村庄当作一件古旧的艺术品,连同隐藏在它背后的心情和趣味态度,一起博得一种叫做“文化”的评价和青睐。因此,这不会主动拒绝外来者的进入,这不仅说明它与“桃花源”不好相比,而且也与它那幽闭的本质产生了矛盾。因此,我们最后将看到,人在这样的村庄中,已不像往昔那样被隐藏,而是退出了村庄之外。没有气息,没有生活表情,没有人的日常活动,村庄就蜕变成空壳和废墟。这时候,村庄正好以“文化”的名义,命名为“原始生态村”。外来者为了一种“文化”而来,他们长驱直入,到处探头探脑,然后带着餍足的心情,回到现代世界中打几个文化饱嗝。 只有那个春天的早晨,村庄上空,开始飘落微雨,通往村庄的石子路上,一位穿蓑衣戴箬笠的老农民,牵扯了他惟一的那条耕牛走向村外时,身后留下了一串湿漉漉的蹄声,村庄才真实得让我们多一点感动。 1、从全文看,①为什么说那些古老村庄的存在,“只有一种标本的意味”?②第3段末提到的“村庄的本质”指什么? 2、作者认为郭洞村与“桃花源”比,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相同点: 不同点: 3、联系全文看,以“古村的雨”为题,以“古村微雨图”结尾,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① ② 4、以下对本文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A.作者深知古村的消失是历史的必然,又深为古村的封闭保守而痛惜,也对外来的“文化”观赏者表示了强烈的反感。 B.郭洞村周围有繁茂的树木,作者对其描写虽着墨不多,却表现出了古村的某种审美韵尾,渲染了古老的氛围,又暗示了希望的生机。 C.郭洞村的民居很有艺术特色,但作者却不喜欢那些精致典雅的制作,认为它破坏了古村朴素的本色,装饰了保守的内心。 D.结尾处作者用淡淡的笔墨勾勒了一幅古村微雨图,以雨中石子路上呱嗒呱嗒的蹄声,反衬了古村春晨的宁静。 E.作者写“蓑衣”而不是雨衣、“老农”而不是小伙儿、“惟一的耕牛”而不是一群牛——寥寥几笔,写出了古村悠悠的意蕴。 5、课外阅读有关描写荷叶及荷花的语段,并仿照朱自清先生的写法,选“朝霞中”“烈日中”“夕阳中”“秋雨中”的某处景物投入真情实感,写一篇短文,题目自拟,不少于300字。 五 自主探究指导 比较阅读,赏析周邦彦的《苏幕遮》与《荷塘月色》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上的异同点。 苏幕遮 周邦彦 燎沉香①,消溽暑②。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园,一一风荷举③。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④,久作长安旅⑤。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⑥。 注释:①沉香:一种名贵香料,置水中则下沉,故又名沉水香,其香味可辟恶气。 ②溽暑:潮湿的暑气。沈约《休沐寄怀》诗:“临池清溽暑,开幌望高秋。” ③风荷举:司空图《王官二首》诗:“风荷似醉和花舞,沙鸟无情伴客闲。”④吴门:古吴县城亦称吴门,即今之江苏苏州,此处以吴门泛指江南一带。周邦彦乃浙江钱塘人。 ⑤长安:原指今西安,唐以前此地久作都城,故后世每借指京都。词中借指汴京,今河南开封。 ⑥芙蓉浦:有溪涧可通地荷花塘。唐张宗昌《太平公主山亭侍宴》诗:“折桂芙蓉浦,吹萧明月湾。” 2.故都的秋 一 学习目标 1、领会并学习课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 2、诵读品味重点语段,学会从景物描写中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3、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 预习方案 方法指导 1、在默读领会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了解文意,把握文章关键词句。 (一)基本任务 1、背景介绍 1933年4月,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上海移居到杭州,撤退到隐逸闲适的山水间,过着抑郁、寂寞而逍遥的生活。他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的遁世文学”。本文写于1934年,“九一八”事变后,北平将遭到日寇践踏,郁达夫正是怀着最后看一眼故都的秋的心情重游故地的,就像一件心爱之物,传家瑰宝,即将面临着暴力的抢劫而自己又无力抵御一样,那种悲凉,那种无奈让人不忍碰触。 总结四个原因:①跟故都秋天景物本身的特征有关。②跟旧中国时代环境的黑暗有关以情驭景。③跟作家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有关。④跟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有关。 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社会风云和个人遭际在作者心里投下阴影,以至于对故都清秋的品味夹杂着一些苦涩和落寞。所以这种清静悲凉在作者看来就是一种无法割舍的美,升华出去这就是故都情结,家国之思。 2、相关知识 郁达夫(1896~1945),浙江省富阳县人,1913年留学日本,曾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曾参与组织“创造社”。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社会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其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触,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在杭州居住的三年期间,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这段时间作者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写下散文《故都的秋》。 3、字词积累 读音: 潭柘寺(zhè) 椽子(chuán) 落寞(mó) 鲈鱼(lú) 普陀山(tuò) 落蕊(ruǐ) 浑沌(dùn) 幽远(yōu) 词义: 混混沌沌:形容糊里糊涂、无知无识的样子。 领略:了解事物的情况,进而认识它的意义,或者辨别它的滋味。 潜意识:即下意识,心理学上指不知不觉,没有意识的心理活动。 落寞:寂寞、冷落。 颓废:意志消沉,精神委靡。 (二)挑战任务 1、从标题入手,初步体味作者的感情。 2、自读课文,尽量与作者的心灵贴近,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用舒缓的语调朗读并思考:文章可分为几部分? 三 自主学习方案 (一)方法导引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了解文意。 2、明确文眼,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品读语言,在与文本的对话中悟旨晓情。 (二)重点指津 1、文中有哪几处景物描写?这些描写各有怎样的特点? 2、本文的“形”是什么?“神”是什么?“形”与“神”的结合点是什么? (三)难点解读 1、文章开头和结尾部分都写到了南国之秋,其作用是什么? 2、文章的起笔有什么特色和作用? 3、《故都的秋》中作者为什么认为牵牛花“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 4、如何理解《故都的秋》中作者说的北国的秋特别地来得“悲惊”? 5、《故都的秋》为什么不详写故都秋天的著名风景? (四)思维点击 1、体味《故都的秋》情景交融的特点 作者将苦涩的“品味”与生动的景物描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特殊的神韵。他不写故都皇家宫殿、园林,也不写远近郊区众多优美的自然风光,那些景致虽然也代表了故都的特色,但似乎离老百姓生活很遥远。他只是依凭一个普通文化人士的眼光来观察和体验故都之秋,他笔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与姿态,都笼罩着一层奇异的主观色彩。例如写“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蓝色的牵牛花,从寻常景象甚至破败景象中看出、体验出美来。写“北国的槐树”的落蕊,“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写“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这些细腻而独特的感受、忧郁而优美的情怀,恐怕只有郁达夫这样一个具有平民倾向又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读书人才能体验得到,才能表现得细腻而深刻。最能表现情景一体的是“清”“静”“悲凉”的描述。“清”“静”,既是对客观景物特点的描写和总结,又是作者内心的感受;“悲凉”,则更多的是作者的主观感受,与景物既有联系又无必然联系(因为感秋可生悲也可生喜,悲者未必从秋景得来)。“清”“静”是大多数散文家能感悟得到和写得出的,未必见得奇妙,而“悲凉” 则属于郁达夫一人独有,最见奇妙。总之,本文情意浓厚,以抒发内心感受为主,写景并不像其他作家的散文名篇那样占有很多篇幅。在这一点上可与《荷塘月色》对比,《荷》文写景似用工笔,精描细绘,景物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情为景所藏所掩;本文则略于写景,尽力抒情,文情更给人以亲切感、厚重感。 2、本文主要的写作特点 (1)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作者身处的社会环境,使他内心投下了忧虑和冷落的阴影,他追求“清”、“静”,并笼罩着淡淡的“悲凉”。正因为这样,他笔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与姿态,自然也就笼上了一层主观感情色彩。文章不写富有“暖色”的香山红叶,也不写游人如织的颐和园;而写作者“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蓝色的牵牛花。但是,“故都的秋”,又并没有因为作家的主观感情而受到扭曲,失却了它固有的特征。那牵牛花,那槐树的落蕊,那秋蝉的残声,那秋风秋雨,还有那枣子树,多么逼真,多么清晰!作者只用了寥寥数笔略作勾勒,便将读者带进了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物”“我”之间完美的交融和统一,显示了作家卓越的艺术才华。它既是对北平之秋的客观描绘,又是作者当时心情的折光和反射。 (2)语言明白晓畅,简洁清丽。 课文不用生僻的词汇,不用拗口的句式,但由于作者的精心锤炼,认真琢磨,在细腻、清新的叙写里,充满了诗情画意,展现出优美的画面,给人以高度的艺术享受,琅琅上口。如下面两段对槐树和秋雨的描写: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的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 这两段文字像轻轻飘浮的白云,又像叮咚作响的山泉。作家用明白如话的语言,在娓娓的叙述之中,创造了无穷的诗意。这里有动有静,有声有色,亦情亦景,字里行间渗透了秋的意味,秋的情调。 (3)运用渲染、衬托的手法 课文写故都的秋,紧扣“清”“静”“悲凉”,是通过选择的不同景物,以不同的侧面同时加以渲染刻画的。比如写北国槐树那一段,渲染了寂静的气氛,突出了“静”。“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几句,给人以清静悠闲的感觉。“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几句,抒发了悲秋之感,紧扣了“悲凉”。 这些都是运用了衬托的手法,在描写某个事物的时候,用另外的和它相似或相反的事物从旁陪衬烘托,使它更鲜明更突出 四 反思与测评 能级一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散文钞(chào) 一椽(chuán) 嘶(sī)叫 耗(hào)子 B.潭柘(zhè)寺 落蕊(ruǐ) 橄榄(lǎn) 落寞(mó) C.普陀(tuò)山 房檩(lǐn) 陪衬(chèn) 夹袄(ǎo) D.廿(niàn)四桥 着(zhuò)衣 混沌(dùn) 椭(tuǒ)圆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过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古时指到了暮年仍不得志的知识分子)的成语,读本里又有着很普遍的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的深了。 B.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会感到一种不能自已(不能控制自己的情感)的深情。 C.可是这秋的深味(很浓烈的味道),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D.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欣赏玩味景物)不到十足。 3、下列句中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秋之于人,何偿有国别,更何偿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 B.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 C.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三分之一的零头。 D.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的下起雨来了。一阵(A)雨过,云渐渐地卷(B)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C)出脸来了;着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咬(D)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的说:“唉,天可真凉了——”“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啦!”北京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5、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排比 对偶 比喻) B.(南国之秋)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排比 对比 比喻) C.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排比 对比) D.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比喻 对比 拟人) 能级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题。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蓝色或白色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1、这三段文字写到了三种景况:即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2、第一段中作者选用了很多表示色彩的词,如________、_______等,它们都属于________色,显示了_________________的特征。 3、作者为什么要“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赏秋? 4、作者认为“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的理由是什么? 5、“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一句从_______觉、_______觉和_____ 觉上写出了故都之秋__________的特点。 6、为什么说“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 7、请你对这三段文字的写景特点作简单的评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8、文中列举南国廿四桥、钱塘江、普陀山、荔枝湾的秋景真的不美吗?作者说它们“色彩不浓,回味不永”的用意是什么? 9、画线句子用来比喻什么?请指出其本体和喻体。用这样的比喻有什么好处? 10、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能级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闲读梧桐 梧桐就在我们住的那幢楼的前面,在花圃和草地的中央,在曲径通幽的那个拐弯处,整日整夜地与我们对视。 它要比别处的其他树大出许多,足有合抱之粗,如一位“伟丈夫”,向空中伸展;又像一位矜持的少女,繁茂的叶子如长发,披肩掩面,甚至遮住了整个身躯。我猜想,当初它的身边定然有许多的树苗和它并肩成长,后来,或许因为环境规划需要,被砍伐了;或许就是它本身的素质好,顽强地坚持下来。它从从容容地走过岁月的风雨,高大起来了。闲来临窗读树已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了。 某日,母亲从北方来信:寒潮来了,注意保暖御寒。入夜,便加了一床被子。果然,夜半有呼风啸雨紧扣窗棂。我从酣梦里惊醒,听到那冷雨滴落空阶如原始的打击乐。于是无眠,想起家信,想起母亲说起的家谱,想起外祖父风雨如晦的际遇。外祖父是地方上知名的教育家,一生两袖清风献给桑梓教育事业,放弃了几次外聘高就的机会。 然而,在那史无前例的岁月里,他不愿屈从于非人的折磨,在一个冷雨的冬夜,饮恨自尽。我无缘见到他老人家,只是从小舅家读到一张黑色镜框里肃然的面容。我不敢说画师的技艺有多高,只是坚信那双眼睛是传了神的。每次站到它眼前,总有一种情思嬗传于我,冥冥之中,与我的心灵默默碰撞。浮想联翩,伴以风雨大作,了无睡意,就独自披衣临窗。夜如墨染,顷刻间我也融入这浓稠的夜色中了。惊奇地发现,天边竟有几颗寒星眨巴着瞌睡的眼!先前原是错觉,根本就没有下雨,只有风,粗暴狂虐的北风。这时,最让我“心有戚戚”的便是不远处的那株梧桐了。只能依稀看到它黛青色的轮廓,承受着一份天边的苍凉。阵风过处,是叶叶枝枝互相簇拥颤起的呼号,时而像俄罗斯民谣,时而像若有若无的诗歌。不知怎的,外祖父的遗像又蓦然浮上眼帘,似与这株沉默的梧桐有种无法言喻的契合。不求巨臂擎天,但也有荫庇一方的坦荡。 次日醒来,红日满窗,竟是大晴。 惦念的是那一树黄叶。推开窗棂,读到的树竟是一个显山露水的甲骨文字。没有昨日那遮天蔽日的叶子,剩下的是虬树挺干。我的心像是被谁搁上了一块沉重的冰,无法再幻作一只鸟,向那棵树飞去了。这一夜的风呵,就凋零了满树的生命!而风又奈你其何,坠落的终要坠落,无须挽留,你还有一身傲骨与春天之前的整个冬季抗争! 于是,我读懂了梧桐的寂寞。不是慨叹韶华流逝的漠然,不是哀怨人潮人海中的孤寂,而是一种禅意,一种宁静如虚空的玄奥。服从自然又抗衡自然,洞悉自然又糊涂自然,任风雕雨蚀,四季轮回,日月如晦,花开花落,好一种从容淡泊的大度!不禁又感慨起外祖父的英年早逝,悲哀起他屈从天命的无奈,悲哀起那个年代里的人们。 又是一阵熟悉的树叶婆娑的沙沙声响,亲切地扣击着耳鼓。俯目望去,一个红衣女孩雀跃在那黄叶覆盖的小径,那模样似乎每一片叶子都在为她青春的步履伴奏。此刻,我的窗台上,扑进一阕蓬松的阳光,洒在案前昨夜未曾合上的一卷旧书上。 1、从上文看,我们可以看出梧桐的外形特征是:(不超过10个字) ;内在精神特征是: 。 2、第三段中,作者看到风中的梧桐想起了外祖父,并感到两者之间“有种无法言喻的契合”。这种契合表现在哪几个方面?他们的不同又表现在什么地方? 3、最后一段中,写每一片叶子似乎在为红衣女孩的“青春的步履伴奏”,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4、怎样理解文章最后“阳光,洒在案前昨夜未曾合上的一卷旧书上”这句话? 5、下列对文选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两项是( ) A.梧桐不为时光的流逝感到落寞,也不为风暴夺走了它茂密的叶子而自责伤感;它只是感到寂寞。 B.母亲的来信,在文中不仅起了引出下文的过渡作用,而且表现了母爱的细腻,增加了主题的厚度。 C.作者写夜风中的梧桐,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传达出了梧桐与风暴抗争的坚忍与深沉。 D.文章通过从梧桐到外祖父的联想,深情地赞颂了外祖父从容豁达、淡泊名利、忠心报效祖国的光辉一生。 E.本文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借对梧桐由外到内的解读,表达了作者独到的人生感悟。 6、以《雨》为题写一段情景交融的文字,要求通过对雨景的描写,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如忧伤、悲伤、喜悦、高兴、愤怒、惆怅等。 五 自主探究指导 课外阅读历代名家描写秋的名篇佳作 3.囚绿记 一 学习目标 1、品味关键句,理解文中“绿”的象征意义。 2、学会运用圈点批注的读文方法,学习从文章标题和重点语句入手鉴赏写景状物的散文。 3、明确作者的情感以及对生命的爱、对光明自由的向往、对坚贞不屈精神的赞颂。 二 预习方案 方法指导 1、在默读领会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了解文意,把握文章关键词句。 (一)基本任务 1、背景介绍 1937年11月上海沦陷后,一部分文艺工作者利用上海租界的特殊环境,在日本侵略势力的四面包围中,坚持抗日文学活动,至1941年12月珍珠港事变,日军入侵租界为止,历时四年零一个月,称之为“孤岛文学”。作者当时就是自告奋勇留在上海的文艺工作者之一。《囚绿记》就写于抗战前期(1938年)“祖国蒙受极大耻辱的时候”,由此他怀念起一年前暂住北京时,窗外的一树常春藤。生活在阴暗潮湿的房间里,作者怀着“过于抑郁的心情”,自然对富有生命力,充满生机的绿色常春藤无比眷恋,于是作者由于恋绿,将常春藤从窗外牵进阴暗潮湿的房间,囚系住它,引为“绿友”,来“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来比喻葱笼的爱和幸福”。但是作者慢慢地发现,这“绿友”“永远向着阳光生长,”“永不屈服于黑暗”,而在它见不到阳光的地方,“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黄”。从而,文章引申出更深层的意蕴:因为文章所述之事发生在芦沟桥事变后,地点是又是烽烟四逼中的旧都,这就很自然地使读者联想、体味到,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常春藤,正是我们多灾多难而又坚韧不拔的民族的象征,体味到作者祝福它“繁茂苍绿”中所包含的对民族的光明前景的信念,也体会到作者含而不露地抒发了对破坏和毁灭生命的侵略者的抑郁愤懑心情。 2、相关知识 陆蠡(1908~1942),字圣泉,原籍浙江天台。1919年进浙江基督教蕙兰中学,1921年转入浙江之江大学附中,开始阅读文学作品并尝试写作。1926年考入之江大学,1928年转学到上海劳动大学机械系。1930年任教于杭州中学。1932年开始在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任编辑,一度曾到福建泉州一私立中学任教。写有大量散文作品,出版过3本散文集。 《海星》中几乎全部是散文诗似的篇章,表现了一个青年知识分子的回忆、幻想与沉思,文字清新纯朴,笼罩着孤独和空虚的情绪。《竹刀》中的一些篇章,增加了现实主义的色彩,并写了走向反抗的农民。笔调忧伤愤懑。《囚绿记》写于抗战爆发之后,除了上述题材和情调之外,又加入了对祖国山河沦亡的感叹与对民族气节的礼赞。 1942年4月,日本宪兵查抄文化生活出版社,搜去一些有关抗日的书籍。他虽然当时并未在场,但知道消息后前去交涉,被宪兵扣留,最后因遭酷刑牺牲。 3、字词积累 读音: 嵌(qiàn) 瞥见(piē) 了截(liǎo) 涸辙(hé zhé) 移徒(xǐ) 揠苗助长(yà) 婆娑(suō) 猗郁(yī) 蕈菌(xùn) 词义: 了截:明了简单。 慰安:使人心情安适。 涸辙之鲋:在干涸车辙里的鱼。涸,水干;枯竭。语出《庄子·外物》。 急不暇择:着急得没有时间选择。 至宝:最好的宝物。 缘引:引导。 揠苗助长:比喻不管事物发展的规律,强求速成,反而把事物弄糟。揠,拔。 婆娑:盘旋舞蹈的样子。 猗郁:茂盛的样子。 攀缘:沿着物攀爬。 烽烟四逼:战争四起。 开释:打开释放。 (二)挑战任务 1、写一段“我心中的绿”的文字,小组交流,推荐全班交流。 2、作者是如何具体展开文章内容的,请快速阅读课文,标出段落序号,划出关键句子,理清文章结构,概括各部分内容。 3、如何理解作者“囚绿”之后又“释绿”、“念绿”这种看似矛盾的做法,请大家就文中写绿和抒情的句子,挑选几处进行圈点批注,谈谈自己的理解。 三 自主学习方案 (一)方法导引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了解文意。 2、在文中做尽可能多的圈点勾画,并加上旁批,写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3、品读语言,在与文本的对话中悟旨晓情。 (二)重点指津 1、课文既然划分为寻绿、观绿、囚绿、放绿和怀绿五个层次,可为什么作者给文章命名“囚绿记”? 2、绿枝条日见憔损,“我”却不愿意开释它,如何理解这种“魔念”? 3、在作者眼里,绿枝条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 (三)难点解读 1、“我”与常春藤有哪些相通之处?“我”囚绿对吗? 2、“我”囚绿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最后“我”又让“绿囚”恢复自由? 3、最后一段在全文中起的作用是什么? 4、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理解绿的象征意义。 5、文章自始至终紧扣一个“绿”字,恋绿、囚绿、释绿、思绿,这个过程与作者的感情有什么联系呢? 6、难句解析 (1)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 (2)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 (3)卢沟桥事件发生了。 (4)忽然有一种自私的念头触动了我。 (5)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 (6)有一天,得重和它们见面的时候,会和我面生吗? (7)我了解自然无声的语言,正如它了解我的语言一样。 (8)人是在自然中生长的,绿是自然的颜色。 (9)我好像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超过了任何的喜悦。 (四)思维点击 1、如何理解作者的“魔念”? “囚绿”之后,“绿的枝条”从“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到“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可是爱绿的作者“仍旧不放走它”,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样一种“魔念”呢?有人说这“魔念”,“反映了作者的一种自私和偏执、较为阴暗的心理”。我们不尽同意。因为作者虽坦承“囚绿”是因为“忽然有一种自私的念头触动了我”,但也明言这是“我对它的爱抚”,“我对它的善意”。这相当直白,也相当明白,不能顾此失彼,更不必求之过苛。 我们以为作者的“囚绿”绝非狭隘偏执,否则散文何必以“囚绿记”为题?文中“赏绿”部分淋漓尽致极言爱绿之急迫,接着浓墨重彩写“囚绿”之执著,并有意识地类比从前在乡间草屋的事情,含蓄委婉地表达对“绿友”的爱之深,恼之切。正是有了“赏绿”的铺垫和“囚绿”的蓄势,“释绿”和“念绿”才如此地动人心弦。寥寥数语,给人无穷的回味。 所以“幽囚绿友”是出于情感,“恢复自由”是出于理智。正如作者在《囚绿记序》里所说:“我是感情的奴隶,也是理智的奴隶。我没有达到感情和理智的谐和,却身受二者的冲突;我没有得到感情和理智的匡扶,而受着它们的轧轹;我没有求得感情和理智的平衡,而得到这两者的轩轾。”文章正是作者心灵和性格的反映。 因此,我们以为,“魔念”应该理解为使人爱好甚至沉迷的念头,而不是诡异不近情理甚至邪恶的想法。 2、写作特点 (1)结构精巧、变化多姿。文章以对“绿”的情感为线索,本文以赏绿、囚绿、放绿、思绿的结构,形成作品特有的节奏。“赏绿”部分用大量篇幅极言对绿之爱,为“囚绿”铺垫;接着用繁笔写“囚绿”之执著,甚至在第9段还轻宕一笔,写从前在乡间草屋的事情,这些都是致力于表达对“绿友”的爱之深,以至恼之切。“囚绿”如此固执,却为何又要“放绿”?“放绿”部分是文章主题所在。有前两部分的恣情抒写,步步“放纵”,到这一部分文意逆转,猛然收住,就像逆水行舟,先有意识地竭尽全力将船推至感情激流的高峰,而后突然篙松桨停,不仅造成了文势的变化多姿,在主题的揭示上更是发人深省。“思绿”部分虽只有短短三句话,却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一枝青藤牵动了作者的情思,也打动了读者的心灵。作者留下了广阔的空间,让读者思索回味,去与作者一起创造作品的意义。结构的跌宕多姿,与作者的感情起伏相关联。一篇题为《陆蠡的散文》的文章中说:“什么是散文的结构?有时候我想,节奏两个字可以代替。节奏又从什么地方来?我想大概是从生命里来的吧。生命真纯,节奏美好。陆蠡的成就得力于他的璞石一般的心灵。”这段文字说的是作者情感和文章节奏的关系,也可以看作是对这篇散文的恰当的诠释。 (2)语言含蓄优美是这篇散文的特点。除第14段外,再如文章11~13段中,“我原打算七月尾……”但“在七月中旬,不能再留连于……每天须得留心……终于在一天早晨……”这里似在叙事,而在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日本侵略者的憎恨,被迫离开故都的无奈尽含其中。“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由“绿色”到“绿友”到“囚人”,称呼的变化含蓄地体现了作者感情的变化。“珍重”一词,更是隐含了对顽强抗争精神的敬重和对光明与自由的珍惜与向往。此外,各种修辞方法的运用,增强了文章语言的表现力,使语言更加优美生动。排比如:“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比喻如:“我怀念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反复如:“我开始了解……我开始了解……”“我要借绿色来比喻……我要借绿色来比喻……”拟人如:“有一天……会和我面生吗?”等等。优美生动的语言增强了文章的抒情性,使作者的情感更为真切感人。 (3)借物抒情,以小见大,是这篇散文最显著的特点。文章没有故事,只是记叙了作家旅居古都北平,选定可以看到绿色的房间和“囚绿”“放绿”这样几个很小的生活细节,通过深入挖掘,于平淡中包藏深邃的意蕴和丰富的哲理,在常见的绿色中凝聚了一己的情感和民族的精神。满怀爱国激情的作者,正是从忧虑祖国大好河山的沦亡,而联想起那被“幽囚”的常春藤吧。因此,他写下本文,借赞美常春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颂扬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抒发自己忠于祖国的情怀;并借“有一天”重见常春藤的期望,祈祝沦亡的祖国河山早日获得解放。他的眷恋,他的感叹,他的祈祝,完全寄寓在对常春藤的深情怀念里,熔铸在层次分明、波澜起伏的记述当中。 四 反思与测评 能级一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释义。 (1)揠苗助长:( )_________________ (2)淅沥:( )_________________ (3)涸辙:( )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 (1)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 ) (2)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 ) (3)我开始了解渡越沙漠者望见绿洲的欢喜,我开始了解航海的冒险家望见海面飘来花草的茎叶的欢喜。( ) (4)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 )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囚绿记》全文,完成下列各题。 (1)文中出现了“绿影”、“绿友”、“绿囚”,用词不同,含义有何不同? (2)“我”“囚绿”的原因是什么? (3)为什么最后作者又让“绿囚”恢复了自由? (4)联系文中交待的历史背景,说一说课文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 能级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题。 忽然有一种自私的念头触动了我。我从破碎的窗口伸出手去,把两枝浆液丰富的柔条牵进我的屋子里来,教它伸长到我的书案上,让绿色和我更接近,更亲密。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笼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 绿的枝条悬垂在我的案前了,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并且比在外边长得更快。我好像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超过了任何种的喜悦。从前我有个时候,住在乡间的一所草屋里,地面是新铺的泥土,未除净的草根在我的床下茁出嫩绿的芽苗,草菌在地角上生长,我不忍加以剪除。后来一个友人一边说一边笑,替我拔去这些野草,我心里还引为可惜,倒怪他多事似的。 可是每天在早晨,我起来观看这被幽的“绿友”时,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垄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植物是多固执啊!它不了解我对它的爱抚,我对它的善意。我为了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不快,因为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可是我系住它,仍旧让柔弱的枝叶垂在我的案前。 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我渐渐不能原谅我自己的过失,把天空底下的植物移锁到暗黑的室内;我渐渐为这病损的枝叶可怜,虽则我恼怒它的固执,无亲热,我仍旧不放走它。魔念在我心中生长了。 1、①段中作者用了个比喻句来表达自己“自私的念头”,你认为是哪一句? 2、③段中作者为什么说常春藤“固执”?这表现了常春藤什么精神品质? 3、④段中作者一方面说自己“不能原谅自己的过失”,另一方面却又称“魔念在我心中生长”,这是怎样的一种矛盾的心情?请你写出来。 4、选文中哪些句子表现了常青藤不甘被囚的执著和“我”囚绿的固执?请用“~~”和“――”线分别划出来。 5、我为什么不原谅自己的过失? 6、“我”为什么不忍心剪除床下茁出的芽苗?这段插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我原是打算七月尾就回南去的。我计算着我的归期,计算这“绿囚”出牢的日子。在我离开的时候,更是它恢复自由的时候。 卢沟桥事件发生了。担心我的朋友电催我赶速南归。我不得不变更我的计划,在七月中旬,不能再流连于烽烟四逼中的旧都,火车已经断了数天,我每日须得留心开车的消息。终于在一天早晨候到了。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我把瘦黄的枝叶放在原来的位置上,向它致诚意的祝福,愿它繁茂苍绿。 离开北平一年了。我怀念着我的圆窗和绿友。有一天,得重和它们见面的时候,会和我面生吗? 7、画线句与第一段的哪一句相照应?它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联系上下文,说说加点词语“珍重”的深刻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最后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级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书房的窗子 杨振声 ①今天又想到了我那书房的窗子。说起窗子,那真是人类穴居之后一点灵机的闪耀才发明了它。它给你清风与明月,它给你晴日与碧空,它给你山光与水色,它给你安安静静的坐窗前,欣赏着宇宙的一切。一句话,它打通你与天然的界限。 ②窗子的功用,虽是到处一样,而窗子的方向,却有各人的嗜好不同。我独喜欢北窗,那就全是光的问题了。说到光,我有一致偏向,就是不喜欢强烈的光而喜欢清淡的光,不喜欢敞开的光而喜欢隐约的光,不喜欢直接的光而喜欢反射的光。就拿日光来说罢,我不爱中午的骄阳,而爱“晨光之熹微”与落日的古红。纵使光度一样,也觉得一片平原的光海,总不及山阴水曲间光线的隐翳,或枝叶扶疏的树荫下光波的流动。至于反光更比直光来得委婉,“残夜水明楼”,是那般的清虚可爱,而“明月照积雪”使你感到满目清晖。 ③不错,特别是雪的反光。在太阳下是那样霸道,而在月光下却又这般温柔。其实,雪的反光在阴阴天宇下,也满有风趣。特别是新雪的早晨,你一醒来全不知道昨宵降了一夜的雪,只看从纸窗透进满室的虚白,便与平时不同,那白中透出银色的清晖,温润而匀净,使屋子里平添一番恬静的滋味,披衣起床且不看雪,先掏开那尚未睡醒的炉子,那屋里顿然煦暖。然后再从容揭开窗帘一看,满目皓洁,庭前的枝枝都压垂到地角上了,望望天,还是阴阴的,那就准知道这一天你的屋子会比平常更幽静。 ④至于拿月光与日光比,我当然更喜欢月光。在月光下,人是那般隐藏,天宇是那般的素净。现实的世界退缩了,想象的世界放大了。我们想象的放大,不也就是我们人格的放大?放大到感染一切时,整个的世界也因而富有情思了。“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比之“晴雪梅花”更为空灵,更为生动;“无情有恨何人见,月亮风清欲堕时”比之“枝头春意”更富深情与幽思;而“宿妆残粉未明天,总立昭阳花树边”也比“水晶帘下看梳头”更动人怜惜之情。 ⑤这里不止是光度的问题,而且是光度影响了态度。强烈的光使我们一切看得清楚,却不必使我们想得明透;使我们有行动的愉悦,却不必使我们有沉思的因缘;使我们像春草一般的向外发展,却不能使我们像夜合一般的向内收敛。强光太使我们与外物接近了,留不得一分想象的距离。而一切文艺的创造,决不是一些外界事物的推拢,而是事物经过个性的熔冶、范铸出来的作物。强烈的光与一切强有力的东西一样,它压迫我们的个性。 ⑥以此,我便爱上了北窗。南窗的光强,固不必说,就是东窗和西窗也不如北窗。北窗放进的光是那般清淡而隐约,反射而不直接。说到反光,当然便到了“窗子以外”了。我不敢想象窗外有什么明湖或青山的反光,那太奢望了。我只希望北窗外有一带古老的粉墙,最低限度地要老到透出点微黄的颜色;假如可能,古墙上生几片青翠的石斑。这墙不要去窗太近,太近则逼窄,使人心狭;也不要太远,太远便不成为窗子屏风;去窗一丈五尺左右便好。如此古墙上的光辉反射在窗下的桌上,润泽而淡白,不带一分逼人的霸气。这种清光绝不会侵凌你的幽静,也不会扰乱你的运思。 ⑦ 假如,你嫌这样的光太朴素了些,那你就在墙边种上一行疏竹。有风,你可以欣赏它婆娑的舞容;有月,你可以欣赏窗上迷离的竹影;有雨,它给你平添一番清凄;有雪,那素洁,那清劲,确是你清寂中的佳友。即使无月无风,无雨无雪,红日半墙,竹荫微动,掩映于你书桌上的清晖,泛出一片青翠,几纹波痕,那般的生动而空灵。你书桌上满写着清新的诗句,你坐在那儿,纵使不读书也“要得”。 (选自《品味人生》,湖南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有删改) 1、窗子在全文的结构中有什么作用?试作简要说明。 2、本文语言典雅,请以第②段为例,从词语运用、句式选择、修辞方法三个方面加以简要赏析。 3、作者为什么说“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比之“晴雪梅花”更为空灵、更为生动?请联系第④、⑤段作简要分析。 4、在第⑥、⑦段中,作者为什么要着意描写想象中的古墙和疏竹? 5、试借鉴本文写法,调动你的情感和想象,描述一种景物,力求写出景物的特征。(不少于300字)。 五 自主探究指导 读陆蠡的散文《夏夜》,试结合课文,说明其散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夏夜 夜半,兀自拖鞋的声音。 沉睡的孩子翻着身。在他无邪的里,也许看见背上长了芒刺罢。 大自然板起嘴脸俯视下界,没有一点声息,没有一丝笑容。半透明的白云渗下乳色的光,像死人足前微弱的灯光映在白色的丧幕上,冷寂、死静。 虽则有拖鞋的声音,各人的心中象压着沉重的石屏。额际有颗颗的汗罢,但有谁听见汗珠落地的声音。 一切都期待着自然的颜色。 一切,只有拖鞋的声音。 第二单元学习目标和方法 本单元选取的几首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在中国诗歌史上均具有典范意义,对丰富个人的人文内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学习这首诗之前,我们已在必修1中学习了一个单元的诗词,并且在必修2中学习了一个单元的写景抒情散文,所以学习这首诗歌,前面已有了较好的鉴赏基础,可以进一步明确写景状物的方法,情景交融的表达技巧,体会和理解诗人的情感。 1、反复吟诵,通过诵读体会诗歌的思想情感;把握不同诗体的节奏,感受由此产生的情味;通过诵读,培养良好的语言感受能力。 2、积累掌握字词,学会把握诗歌的字面意思,利用工具书解决阅读中的障碍。揣摩精彩诗句、总结句式特点、体会精妙用词,为以后阅读《诗经》《楚辞》等打下基础。 3、明确常见的诗歌艺术手法,掌握一定的诗歌鉴赏技巧。 4.《诗经》二首 一 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诗经》的常识。 2、把握全文的情节和主题。 3、掌握比兴对比的手法。 二 预习方案 (一)基本任务: 1、《诗经》简介 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的体例是按照音乐性质的不同来划分的,分为风、雅、颂三类。①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多为民间的歌谣。诗是从周南、召南、邶、等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共160篇。大部分是民歌。②雅。即朝廷之乐,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大部分为贵族的作品,即所谓正声雅乐。《雅》诗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不同又分为《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③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和史诗,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颂》诗又分为《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赋、比、兴,是就表现手法而言。关于赋、比、兴,宋代朱熹在《诗集传》中做了比较确切的解释:“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在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加强抒情效果。每一章只变换几个字,却能收到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在语言上多采用双声叠韵、叠字连绵词来状物、拟声、穷貌。“以少总多,情貌无遗”。此外,《诗经》在押韵上有的句句押韵,有的隔句押韵,有的一韵到底,有的中途转韵,现代诗歌的用韵规律在《诗经》中几乎都已经具备了。 《诗经》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优良传统的源头,其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对我国文学,尤其是诗歌的发展有着深广的影响。 2、关于赋、比、兴 《诗经》中的诗篇形式以四言为主,普遍采用赋、比、兴手法。“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敷陈”指叙事,“直言”指照直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即比喻。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开头以引起所咏的内容。 3、关于诵读节奏 郭沫若说,节奏是诗歌的生命。节奏又叫节拍、音步、音尺、音节、顿,在诗歌中是由可以较量的语音单位在一定时值中有规律地重复形成的。四言诗的节奏,是“二二”节拍,读诗要读出句内的小停顿。五言诗,一般是“二二一”或“二一二”等三个节拍。 骚体诗,一般是三四个节拍,随文意切分。 4、字词积累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氓之蚩蚩( ) 匪我愆期( ) 将子无怒( ) 乘彼垝垣( ) 尔卜尔筮( ) 自我徂尔( ) 渐车帷裳( ) 靡室靡家( ) 小人所腓( ) 象弥鱼服( ) 四牡骙骙( ) 玁狁孔棘( ) 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匪来贸丝 _________通__________ (2)于嗟女兮 _________通__________ (3)犹可说也 _________通__________ (4)隰则有泮 _________通__________ (5)岁亦莫止 _________通__________ (6)彼尔维何 _________通__________ (7)玁狁孔棘 _________通__________ 识记成语。 夙兴夜寐:早起晚睡,形容勤劳。夙,早。兴,起来。 信誓旦旦:形容誓言极其诚挚可信。 (二)挑战任务: 1.概括诗歌的内容主题? 《氓》 《采薇》 三 自主学习方案 (一)方法导引 1、反复诵读吟咏,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2、研究章法、句式特征,把握古代诗歌的语言样式。 (二)重点指津: 《氓》 1、全诗的主要情感是一个“怨”字,这种深深的怨恨是怎样产生的呢?让我们回过头来看看这位女子是如何从相恋到被遗弃的,从中感受一下这种深深地怨恨如何慢慢地产生。 ⑴ 恋爱阶段男女双方的表现是怎样的?他们的性格特点是怎样的? 男: 女: ⑵ 婚后女子的表现如何?男女主人公又表现出什么样的性格? 女: 男: ⑶ 面对被遗弃的现状,女子表现是怎样的? ⑷ 女子产生怨恨的原由? 2、为什么作者能把女子的怨恨之情写得如此深刻,当中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对比) (女子)婚前: 婚后: (氓) 婚前: 婚后: 《采薇》 1、 分析诗歌的内容和写作手法 ⑴ 这首诗共六章,分哪几个层次? 。 (2)前三章在章法上有什么特点?使用这种手法有什么好处? 使用这种手法的好处是: (3) 从4-5章来看,你又发现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2、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哪些诗句最能表现这种情感? (三)难点解读 1、《氓》中哪些诗句是比兴句?好处是什么?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为什么一直备受人们的赞赏? (四)思维点击: 1、重章叠唱的章法 重章叠唱,又叫重章叠句、复叠、复沓,是《诗经》章法上的一个显著特点。即各章的词句基本相同,中间只要换几个字,反复吟唱。这本是民歌在集体劳动中彼此唱和,便于记忆和传习而自然形成的。它的作用在于加深印象,渲染气氛,深化诗的主题,增强诗的音乐性和节奏感,使感情得到尽情抒发。如《王风·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全诗三章,除每章第一句和第三句的第三个字外,余皆复叠。从采摘之物的变化和时间的推移中,表达出思念之情越来越强烈。通过反复叠唱,诗歌内容得到加深和扩展,“一日不见”从“如三月”到“如三秋”“如三岁”,时间越长,感情越深,淋漓尽致地表达了绵绵无尽的情思。 《采葛》用的是复叠的基本形式,还有只在部分章节换字更叠的,也有纯乎叠句而不换字的。其作用基本上是相同的。 2、“杨柳”意象 自《诗经》始,杨柳成为中国古典文学歌咏的对象,开了借杨柳怀人的先河,在后世的诗词之中,青青杨柳枝成为牵绊游子、离愁别绪的象征性植物。自灞桥折柳的故事产生以后,柳和离别已似乎有了某种必然的联系。每当古人送别离人时,杨柳便出现在渡口、驿站、城外,杨柳多情,似要挽留行人。每当古人怀人思亲时,杨柳出现在亭台楼榭,杨柳依依,似乎解人意。其原因首先是由于二者之间具有一种“同构”的关系,柔弱的柳枝那摇摆不定的形体,能够传达出亲友离别时那种“依依不舍”之情。其次,还因为“柳”与“留”谐音,“柳”者即“留”也,挽留之意。正是这些原因使得古人喜借柳来抒怀。 例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乐府《横吹曲词•折杨柳歌辞》:“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 李白《忆秦娥》:“箫声咽,秦蛾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柳永《雨霖铃》:“杨柳岸,晓风残月。” 周邦彦《兰陵王•柳》: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柳条过千尺。” 四 反思与测评 能级一: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 A.氓之蚩蚩(máng) 将子无怒(qāng) 载笑载言(zaì) B.愆期(qiān) 尔卜尔筮(pǔ) 体无咎言(jiù) C.孔疚(jiù) 靡室靡家(mí) 小人所腓(féi) D.象弭(mǐ) 雨雪霏霏(yù) 淇水汤汤(shā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 A.垝恒 信誓旦旦 言笑晏晏 B.桑葚 渐车帷赏 忧心烈烈 C.归聘 及尔携老 不遑启居 D.殒落 夙兴夜寐 四牡骙骙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他当职员时对小丽还是一片真情,炒股发财后酒二三其德,与别的女子打得火热。 B.提及廉洁奉公,王厂长上任之初信誓旦旦,可没过一年便开始贪污公款。 C.敬老院的老人们说,有这样好的地方安度晚年,我们一定要白头偕老。 D.当教师的,天未亮就要辅导学生自习,晚上还要批改作业,真是夙兴夜寐。 4、下列句子中加点叠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忠厚的样子) B.淇水汤汤,渐车帏裳(水流滚烫的样子) C.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泪流不断的样子) D.总角之宴,言笑晏晏(欢乐的样子) 5、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氓之蚩蚩,抱布贸丝(买卖) B.自我徂尔,三岁食贫(往) C.不遑启居,玁狁之故(闲暇) D.君子所依,小人所腓(遮蔽) 能级二: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卫风·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桅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椹!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1、对这首诗的字句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尔卜尔筮,体无咎言。”“卜”,用龟甲卜卦。“筮”,用蓍草占卦。“体无咎言”,卜筮的卦象没有不吉利的预兆。 B.“于嗟女兮,无与士耽。”“于嗟”,感叹词。“无与士耽”,不要与男子沉迷于爱情之中。 C.“夙兴夜寐,靡有朝矣。”“夙兴夜寐”,起早睡晚。“靡有朝矣”,没有一天不是如此。 D.“信誓旦旦,不思其反。”“信誓”,诚实的誓言。“旦旦”,明白的样子。 2、对这首诗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一个被遗弃女子的自诉,她叙述了自己从恋爱、结婚到被遗弃的过程,对负心的丈夫充满着怨愤,最后她从痛苦中醒悟过来,表示要坚决地同他一刀两断。 B.这首诗叙事很完整:首章写订婚,次章写结婚,第三章写被遗弃,第四章写受虐待,第五章写教训,第六章写决绝。 C.这首诗以“我”的口吻叙述,采用对比的写法。 D.本诗大体按照事件发展顺序,采取概括叙述与细节描写相结合,把恨与悔的感情熔铸于叙事、议论之中,较细腻地刻画了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并展现了她的坚强性格。 3、“泣涕涟涟”与“载笑载言”表现了女子怎样的一种性格? 4、从结尾中,你能得出何种认识? 阅读《无衣》一诗,完成题目。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5、对此诗语句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言“无衣”,就是没有上战场可穿的衣裳,由此可见当时百姓生活的贫困。 B.“袍”即战袍,下章的“泽”通“襗”,是内衣,“裳”是下衣,战裙。 C.“兴师”就是起兵,指国家受到侵拢,要出兵打仗,“我”指即将出征的战士。 D.“仇”是动词,“同仇”即共同仇恨敌人,“偕作”是共同奋起,“偕行”是共赴战场。 6、下面对此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每章的首二句都设为问答的形式,语气豪迈,表现出大敌当前之际,百姓的奋起从军、团结互助的精神。 B.每章的三四两句,表现的是百姓们听到发兵的命令后,急忙修整武器铠甲、摩拳擦掌、积极备战的高昂激情。 C.全诗感情激昂,气势强烈,洋溢着爱国主义和一往无前的大无畏精神,很像一首战斗进行曲。 D.全诗三章,语句重复,大同小异,但这样反复吟唱也有增强气势的作用。反复中的变化,也使内容更加充实。 能级三 1、 将下列文字中加横线的部分改为以“儒家学者”为主要陈述对象的句子。 《诗经》,人们一开始尽管还没有赋予它以儒家经典的意义,人们还习惯地称它为“诗三百”,但它的本来面目就逐步为儒家学者所掩盖,断章取义,歪曲篡改,被拿去附会剥削阶级所需要的道德伦理观念。 2、有些书评只言片语,便能表现一部作品的写作特点,揭示其主题或写作目的,如: 《平凡的世界》——普通人的生活,一个时代的奋斗。 请参照以上示例,给《诗经》写一则一句话书评。 3、依据《采薇》最后一节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菲菲”两句诗歌,充分展开想象,描绘一下戍卒归家后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景象,过着怎样的生活。(要求:字数不少于100字) 五、自主探究指导 “柳”在中国文学中有着丰富的内涵,从《采薇》中“依依”拂过,掠过离人的心头,撩起爱人的衣襟,激荡戍卒的心灵。你能从古典诗词中撷取几例共赏吗? 5.离骚 一 学习目标 1、学习掌握有关屈原和楚辞的文学知识。 2、了解以屈原作品为代表的积极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 3、通过鉴赏《离骚》的优美诗句,学习屈原追求美政、忧国忧民的高尚品德。 二 预习方案 (一)基本任务: 1、创作背景 关于《离骚》的创作背景,争论的焦点之一是它创作于屈原被楚怀王疏远之时,还是流放中。《史记·屈原列传》里说,年轻得志的屈原遭到同僚上官大夫(即靳尚)的谗害,楚怀王因而疏远了他。他“忧愁幽思而作《离骚》”。而《史记·太史公自序》里说:“屈原放逐,著《离骚》。”《报任安书》里也说:“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司马迁对同一事件的表述明显存在着矛盾。 由于可靠史料的缺乏,要解决这个问题,从这首诗本身找证据是好办法。诗中有这样的诗句:“何离心之可同兮,吾将远逝以自疏。”“自疏”意味着主动的态度,不是“被放”。此外,也有人因为诗中有“济沅湘以南征兮”一句,怀疑它是屈原放逐之后所作,这并不足信。因为《离骚》后半部分,全是写作者想象中的云游,“济沅湘以南征兮”并非实有其事。 总之,《史记·屈原列传》的说法是可信的。而《史记·太史公自序》《报任安书》是抒情性文字,行文时不大忠实于史实,是有可能的。 2、作家作品 屈原(约前339~约前278),中国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阳(今湖北秭归)人。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及顷襄王的放逐。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他的代表作《离骚》因其杰出的艺术成就而与《诗经》“十五国风”并称“风骚”(风骚,亦成为《诗经》和《楚辞》的代名词)。其他作品还有《天问》《九歌》《九章》等。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品,主题表现了诗人为实现祖国富强的崇高目标所作的热烈追求和不屈的斗争。“离”──忧愁,“离骚”即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全诗373句,2490字,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政治抒情诗,也是一篇光耀千古的浪漫主义杰作。它以炽热的情感、雄伟瑰丽的想象,优美的语言,表现了诗人热爱祖国、同情人民,不惜牺牲一切的深挚感情,以及追求崇高理想的坚韧不拔的精神,决不同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的高洁的人格。 楚辞是战国时代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人创作的诗歌,是继《诗经》以后出项的一种新诗体。形式上突破了四字为主的形式,多采用六字、五字,句子长短不一,形式灵活,多用兮字句型,内容上采用民间的素材,用华丽的辞藻展开瑰丽的想象,创作方法上大胆吸收深化的浪漫主义精神。汉代刘向把屈原、宋玉和汉代的贾谊、东方朔等人的作品编辑成书,称为“楚辞”,从此以后,“楚辞”就成为一部总集的名称,后也有人将秦朝文人仿屈原作的新体诗称为“楚辞”。南北合流的文化传统是“楚辞”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楚辞” 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不仅开启了后来赋体而且影响了历代的散文创作,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 2、字词积累 读音:修姱( ) 溘死( ) 谣诼( ) 偭规矩( ) 揽茝( ) 忳郁邑( ) 侘傺( ) 方圜( ) 延伫( ) 芰荷( ) 通假字:偭规矩二改错 通 , 忳郁邑余侘傺兮 通 , 何方圜之能周兮 通 , 进不入以离尤兮 通 , 芳菲菲其弥章 通 , 古今异义词:怨灵修之浩荡兮 古义: 今义: 竟周容以为度 古义: 今义: 宁溘死以流亡兮 古义: 今义: 偭规矩而改错 古义: 今义: 固时俗之工巧兮 古义: 今义: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古义: 今义: 长余佩之陆离 古义: 今义: (二)挑战任务: 1.诗歌中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明确: 2、从诗中找出表现情感的词,并找出总结每一种情感针对的对象及产生的原因。 三 自主学习方案 (一)方法导引 1、读文章,理清文章思路。 2、品味诗句,感受屈原的人物形象和精神 3、分析诗歌的艺术手法 (二)重点指津: 1、研究文章结构: 2、《离骚》的语言有什么特色? (三)难点解读 1、理解课文中诗人的“衷”、“怨”、“悔”的思想感情: 2、节选的这部分里第一节先说“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第二节接着却又说“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其未远”,前后是否有矛盾? 3、品析诗句 (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2)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四)思维点击: 1、比兴手法 “比”以彼物比此物业,就是比喻和比拟,即用形象事物来打比方,使被比喻的事物生动形象,给人以真实感、形象感,增强诗的感染力。“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是借对自然界事物的描写,入鸟兽草木、风云雨雪、星辰日月等,先起个头,然后借以联想,引出诗人要描写的对象或内心的情感的表现手法,一般用于一首诗或是一章诗的开头。 比兴手法在《离骚》中广泛运用。它“依诗取兴、引兴比喻”,而且还把比兴与要表现的内容合而为一,具有了象征意义。比如通篇以香草象征诗人的高洁品质就是这种情况。 《离骚》中的比兴,不像《诗经》那样只是一个片断,而是系统的、一个接一个的,充分表现了所要表达的内容。诗中诗人以女子比贤者,由此出发,又以男女关系比君臣关系;以众女妒美比群小妒贤,如课文中的“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以求媒比通楚王的人;以婚约比君臣遇合。这样一来,使所用的比喻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全诗也就因此而显得生动形象,丰富多彩。 2、这首诗运用了多种手段来增强韵律感、音乐性 ⑴ 押韵。根据上古音韵系统,《离骚》是隔句用韵的。如“余虽好修姱以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兮,又申之以揽茝”里,“替”“茝”是韵脚;“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里,“错”“度”是韵脚。 ⑵ 在句中普遍使用“兮”字。“兮”字是语助词,没有实在意义。在这首诗里,一般是两句合起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兮”用在上下句中间,增加了停顿,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⑶ 大量使用对偶句。可参见“研讨与练习”第三题所举的对偶句。 ⑷ 多用双声叠韵联绵词及叠音词。如“羁”“郁邑”“侘傺”“陆离”等是双声词,“岌岌”“菲菲”等是叠音词。 四、反思与测评 能级一: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侘傺(chà chì) 方枘(nèi) 溘死(kè) B.攘诟(gòu) 芰荷(zhī) 岌岌(jíjí) C.鸷鸟(zhì) 方圜(huán) 兰皋(gāo) D.谣诼(zhuó) 罹难(jí) 杂糅(róu) 2、下列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 A.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B.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C.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D.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3、默写原文语句,回答下列问题。 (1)诗人不只是为自己鸣不平,而且以博大的胸怀,对人民寄予了深厚的同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怨恨楚怀王昏聩糊涂,轻信谣言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继而指斥那班奸佞小人违背规矩,追随邪曲,为了顺适人意,不惜歪曲真理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中体现诗人要坚持美与善的理想和坚定信念,至死不渝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有关《楚辞》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楚辞》是西汉刘向编订的,是继《诗经》后的又一部诗歌总集。 B.“楚辞”是一种新诗体,与汉赋截然不同,前者是诗歌,而后者是押韵的散文。 C.楚国的地方音乐对“楚辞”的产生有一定的影响。 D.《楚辞》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的代表作。 5.对《离骚》思想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本诗通过诗人一生不懈的斗争和身殉理想的坚贞行动,表现了诗人为崇高理想而献身祖国的战斗精神。 B.本诗也表现了与祖国同休戚、共存亡的深挚的爱国主义感情。 C.本诗还表现了诗人的热爱进步、憎恶黑暗的光辉俊洁的人格。 D.当然,本诗在表现激情的同时,更多地表达出了作者的无奈和感伤。 能级二: 1、诗人在诗中表现出了高尚的品德和爱国情怀,请按要求写出有关诗句: ⑴ 表现诗人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的诗句: ⑵ 表现诗人坚持真理、献身理想的诗句: ⑶ 表现诗人嫉恶如仇、不同流合污的诗句: ⑷ 表现诗人刚正不阿、一身正气的诗句: ⑸ 表现诗人洁身自好、自我完善的诗句: 阅读屈原的《涉江》部分段落,回答2~3题。 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被明月兮佩宝璐。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驾青虬兮骖白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济乎江湘。 2、选出与例句中加点字用法、意思相同的一项( ) 例句:旦余济乎江湘 A.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B.在乎山水之间。 C.浩浩乎如凭虚御风,不知其所止。 D.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3、下列句子词类活用现象不同的一项是( ) A.李牧连却之 B.粪土当年万户侯 C.驾青虬兮骖白螭 D.吾从而师之 3、下面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诗人用服饰的奇特、高洁,比喻德行的高洁和志向的远大。采用了“比”的手法。 B.本段交待了屈原涉江的原因,即“世溷浊”而“莫吾知”的楚国现实。 C.重华即古代的明君舜,该句表现了屈原“贤臣择主而事”的思想,并反衬出现实中楚怀王的昏庸。 D.“登昆仑兮食玉英”义同《离骚》中“夕餐秋菊之落英”,承接上文的被奇服,驾青虬,结重华,游瑶圃等,不仅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崇高的艺术形象,而且创造了一个美好的理想世界。 阅读《屈原贾生列传》,回答4~7题。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说人坏话,巴结奉承的人)之蔽明也,邪曲(邪恶不正派的人)之害公(公正的好人)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忧思,而作《离骚》。“离骚” 者,犹离忧(遭受忧患。离,通“罹”,遭受)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通“旨”)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于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4、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方正:_______,穷:_________,信:_______,约:______,微:_______。 5、屈原写作《离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离骚”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段的大意. 能级三 1、仿照画线句子的形式,在下面文段的横线处再写两个句子,必须符合文段的主旨。 阅读屈原,就是在阅读一种伟大,“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人奋力前行; ; 。 这些思想、文化的传承也铸就了中国文化,也正是这种吸收传统文化的特点,使得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生生不息。 2、 屈原的伟大人格和爱国精神可与日月争辉。为了让更多的人全面了解屈原,请你建立一个介绍屈原的专题网站。请说说你的网站应包括哪些内容。 答: 五、自主探究指导 课下搜集材料,以“我眼中的屈原”为题,谈谈你对屈原的评价。 6.孔雀东南飞 一、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乐府”知识的了解,认识汉乐府民歌主要继承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两汉及魏晋南北朝是古代诗歌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认识本诗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2、能力目标: 了解偏义复词、古今字的特点,掌握“相”、“迎”在不同语境里的用法。学习本诗的铺陈、比、兴手法。能够准确分析本文的清晰的层次结构,提高分析文章结构的能力。 3、情感目标:了解刘兰芝和焦仲卿之间的爱情悲剧,去进一步认识封建家长制度和封建礼教对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摧残,以及刘、焦之间忠贞不渝的爱情。 二、预习方案 (一)基本任务: 1、相关文学知识 (1)乐府和乐府诗: “乐府”本来是汉武帝刘彻设立的一个官署。就是掌管音乐的官府。它的任务是制定乐谱、采集歌词和训练乐工。这个官署相当庞大,成帝时“女乐近千人”。后来,把乐府官署所采集、创作的歌词也称“乐府”或“乐府诗”,就成了一种音乐性的诗体名称了。其中属于汉代的叫“汉乐府”。 (2)汉代乐府与南北朝乐府 乐府诗:中国古代乐府官署(汉武帝首设)中配乐演唱的诗歌 。包括民歌和文人创作两大类。后人多用以代称入乐的民歌。两汉乐府诗体裁以五言为主,兼有七言和杂言。句式灵活自由,语言自然流畅,通俗易懂,琅琅上口,生活气息比较浓厚。乐府诗主要保存在宋代郭茂倩《乐府诗集》中,汉乐府民歌又称汉乐府,风格活泼自然;南朝乐府民歌风格清新宛转;北朝乐府民歌,风格质朴刚健。南朝的《孔雀东南飞》与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这部分诗,与《诗经》中的国风性质相同,广泛地反映了社会生活和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最具有人民性,是乐府诗的精华。文人创作多为民歌的仿制品,难与民歌相媲美。宋元以后,乐府诗的外延进一步扩大,词、曲因配乐演唱的缘故,也被雅称为乐府。 (3)“乐府双璧”:汉乐府《孔雀东南飞》和北朝乐府《木兰辞》,如果说《陌上桑》是汉乐府民歌中虚构性叙事诗的代表作,那么《孔雀东南飞》就是汉乐府民歌中纪实性叙事诗的代表作。后人把《孔雀东南飞》与北朝的《木兰辞》及唐代韦庄的《秦妇吟》并称为“乐府三绝”,并且前两者又被称为“乐府双璧”。 (4)《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选自南朝徐陵所编《玉台新咏》。(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是《格萨尔王》,英雄史诗,一千万字。) (5) 五言诗:中国古代诗歌体裁。全篇以五字句构成。最早产生于汉代民谣和乐府民歌。到了东汉时期的乐府民歌,其五言形式已臻于成熟,如《陌上桑》、《孔雀东南飞》等。文人五言诗是在学习民歌的基础上出现的。标志着文人五言诗达到最高成就的,是东汉末年无名氏的《古诗十九首》,刘勰的《文心雕龙》称之为“五言之冠冕”。建安以后,五言诗创作日趋繁盛。唐代以后,五言诗更为发展,出现了五言律诗和五言绝句。由于五言诗可以容纳更多的词汇,从而扩展了诗歌的内容,更灵活细致地抒情和叙事,因此,它适应汉以后发展了的社会生活,逐步取代了四言诗的正统地位,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之一。唐以前的五言诗遂通称为“五言古诗”或“五古”了。 2、积累语言知识 掌握的实词及其在现代汉语中的运用 ⑴堪:承受得了。(不堪一击) ⑵徒:白白地,空地。(徒有虚名) ⑶可怜:可爱。(楚楚可怜) ⑷纷纭:凌乱。(头绪纷纭,众说纷纭) ⑸葳蕤wēiruí:繁盛的样子。(树木葳蕤) ⑹纤纤xiān:形容细长。(十指纤纤) ⑺念:记挂。(念念不忘) ⑻却:退出来。(望而却步) ⑼区区:愚拙(何乃太区区);真情挚意(感君区区怀)。现在多指数量少或人事的重要。(区区小事,何足挂齿) ⑽依依:恋恋不舍。(依依惜别) ⑾窈窕yǎotiǎo:美好。(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⑿令:美好;敬辞。(令名、令德;令尊、令兄) ⒀谢:A辞别;B告诉;C道歉;D感谢;E推辞,F衰亡,凋落(阿母谢媒人,多谢后世人,谢家事夫婿) ⒁相xiāng:A互相;B表示一方对一方有所动作。(及时相遣归,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⒂见:A看见,会见,拜见;B同“现”;C表示被动,被,受;D副词,放在动词前指动作对象。(相见常日稀,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府吏见叮咛)。 ⒃怅chàng然:失意,不如意。(怅然若失,怅然而返) ⒄否pǐ泰:坏运气,好运气。(否极泰来) ⒅要yāo:邀。(要功,要买) ⒆络绎:接连不断。(络绎不绝) ⒇赍jī:赠送。(赍赏) “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和古代纪时法。 一昼夜为一日。我国很早就有把一昼夜分为若干段来纪时的记载。如殷武丁时候把昼夜分为八段,祖甲时候分为十段,周代分为十二段,每段都有名称。从名称来看,分段是以天色和日常活动为根据的,如日出时叫旦、早、朝、晨,日入时叫夕、暮、昏、晚;太阳正中时叫中日或日中,将近日中时叫隅中,太阳西斜叫昃,等等。古人一日两餐,朝食在日出之后,隅中之前,这段时间叫食时或蚤食;夕食在日昃之后,日入之前,这段时间叫晡(餔)时。日入之后是黄昏,黄昏以后是人定;人定以后是夜半,夜半以后是鸡鸣和昧旦(又称昧爽或平旦或平明)。我们了解了这些,对古书中的“女曰鸡鸣,士曰昧旦”(《诗经•郑风•女曰鸡鸣》),“寂寂人定初”(古诗《孔雀东南飞》)等就会明白了。 汉太初以后,古人有了等分一昼夜时辰的办法,是用十二辰(子、丑、寅、卯等)作为十二时辰的名称。这种分法一直沿用到清初。清初引用西法,把一昼夜十二时辰分为24小时(即一辰等于两小时),并把每一时辰细分为初和正,如23点为子初,夜半24点为子正,晨一点为丑初,两点为丑正,等等。 有个问题连带说一下,就是日始为何时。最早当以日出为日始,如夏以平旦为日始,殷以鸡鸣为日始。到周代改以夜半为日始。此后就一直以夜半为日始,沿用至今。 我国古代纪时,还有更细的分法。最初分一昼夜为100刻。这办法一直沿用到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漏以铜壶盛水,刻节,昼夜百刻。”后来由于昼夜100刻与分为十二时辰不能相配,使用不便,曾改分为120刻,96刻,108刻。但大多使用百刻制,到清代才改为96刻制,和十二时辰配合使用。 (二)挑战任务: 1、概括诗歌中的故事情节。 2、诗歌的结尾处写兰芝、仲卿魂化为鸟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三、自主学习方案 (一)方法导引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部分诗句。 2、按照诗歌情节分清结构,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二)重点指津: 1、快速阅读课文,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梳理情节。 2、通过阅读诗歌概括焦仲卿、刘兰芝的性格特征。 (三)难点解读 1、写和小姑告别,有何作用? 2、写兰芝严妆,有何作用? (四)思维点击: 1、欣赏铺陈、排比、比兴的艺术手法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运用了比兴的手法。诗的开头,“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这是纵的铺陈,按时间顺序,突出刘兰芝多才多艺、有教养的特点。罗列数字,应作为互文看,交叉表述。横的铺陈如写兰芝离家的打扮,由足至头、至腰、至耳、至指、至口、至步,一连串夸张性的铺陈,旨在描写她的美,更表现她的从容镇定;写太守办喜事豪华排场,显示兰芝不为富贵所动的节操,也形成太守家的喜和兰芝、仲卿的悲之对照,强化了悲剧性。本诗的铺陈排比有利于塑造人物形象,也为诗歌带来了声律和色彩之美。 可比较《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辞》的铺陈排比手法。“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四、反思与测评 能级一 1.下列字的注音或释义有误的一项是( ) A、踯躅(zhí zhú,缓慢不进) 日冥冥(míng,生命终结) 否泰(pǐ,坏运气) B、婀娜(é nuó) 赍钱(lài,赠送) 娇逸(yì,文雅) C、伶俜(pīng,孤单的样子) 磐石(pán,磐石,厚而大的石头) 流纨素(wán,绸子) D、愆违(qiān,过错) 令才(lìng,美好) 明月珰(dāng,耳坠) 2.解释句中红色的字 A、儿已薄禄相( ) B、枝枝相覆盖( ) C、誓不相从许( ) D、好自相扶将( ) E、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 3.下列各句中不含偏义复词的一项是( ) A、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B、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C、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 D、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 4.下列各句中红色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可怜体无比 B、交语速装束 C、叶叶相交通 D、汝岂得自由 E、共事二三年 F、进退无颜仪 G、既欲结大义 H、寡妇起彷徨 5.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三日断五匹( ) 妾不堪驱使( ) 堂上启阿母( ) 何意致不厚( ) 何乃太区区( ) 卿但暂还家( ) 以此下心意( ) 足下蹑丝履( ) 事事四五通( ) 却与小姑别( ) 君既若见录( ) 逆以煎我怀( ) 不图子自归( ) 始适还家门( ) 6.下列红色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暗沉沉的样子) B、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愤恨到极点) C、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繁盛的样子) D、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依依不舍的样子) E、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沉甸甸的样子) F、媒人下床去,诺诺复尔尔(如此如此) 7.下列对有关表时间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岁食贫(多年) B、往昔初阳岁(冬至以后,立春以前) C、鸡鸣外欲曙(相当于四更,午夜1-3点) D、初七及下九(每月的十九号) E、寻遣丞请还(寻找) F、登即相许和(立刻就) G、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相当于21-23点夜深人静时) 能级二 文言基础知识训练 1.“相”的用法: (1)①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代“你”) ②及时相遣归( ) ③还必相迎取( ) ④好自相扶将( ) ⑤嬉戏莫相忘( ) ⑥誓天不相负( ) ⑦不得便相许( ) ⑧登即相许和( ) ⑨蹑履相逢迎( ) ⑩怅然遥相望( ) ⑾誓不相隔卿( ) ⑿久久莫相忘( ) (2)①见常日稀 ②六合正相应 ③叶叶相交通 ④枝相覆盖 ⑤仰头相向鸣 ⑥黄泉下相见 (3) 儿已婚薄禄相 2.偏义复指 ①昼夜勤作息“作息”( ) ②勤心养公姥 “公姥”( ) ③我有亲父兄 “父兄”( ) ④逼迫有弟兄 “弟兄”( ) ⑤其日牛马嘶 “牛马”( ) ⑥我有亲父母 “父母”( ) 3.“自”的用法 ①我自不驱卿( ) ②本自无教训( ) ③自可断来信( ) ④葳蕤自生光( ) ⑤自名秦罗敷( ) ⑥自名为鸳鸯( ) ⑦好自相扶将( ) ⑧物物各自异( ) 4.通假字 槌床便大怒 箱帘六七十 终老不复取 蒲苇纫如丝 合葬华山傍 虽与府吏要 府吏见丁宁 摧藏马悲哀 5.归纳部分古今异义词的用法 古义 今义 叶叶相交通 可怜体无比 槌床便大怒 举手长劳劳 守节情不移 本自无教训 妾不堪驱使 感君区区怀 处分适兄意 蹑履相逢迎 勿复重纷纭 多谢后世人 共事二三年 便利此月内 自可断来信 汝岂得自由 鸡鸣外欲曙 能级三 自主归纳文言知识 1、古今异义 为仲卿母所遣(遣: ) 守节情不移(守节: ) 便可白公姥(白: ) 可怜体无比(可怜: ) 汝岂得自由(自由: ) 槌床便大怒 (床 : ) 本自无教训 (教训: ) 举手常劳劳 (举手: ) 逆以煎我怀 (逆: ) 阿母大悲摧 (摧: ) 便言多令才 (令: ) 府吏见丁宁 (见: ) 恐此事非奇 (奇: ) 寻遣丞请还 (寻: ) 否泰如天地 (否: ) 渠会永无缘 (渠: ) 便利此月内 (便利: ) 蹑履相逢迎 (逢迎: ) 逼迫兼弟兄 (弟兄: ) 叶叶相交通(交通: ) 多谢后世人 (谢: ) 2、通假字 终老不复取 ( ) 箱帘六七十 ( ) 虽与府吏要 ( ) 蒲苇纫如丝 ( ) 府吏见丁宁 ( ) 奄奄黄昏后 ( ) 合葬华山傍 ( ) 3、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 孔雀东南飞 (东南 : ) 勤心养公姥 (心 : ) 手巾掩口啼 (手巾 : ) 卿当日胜贵 (日 : ) (2)名词、形容词用作动词 槌床便大怒 (槌 : ) 自名秦罗敷 (名 : ) 谢家事夫婿 ( 事 : ) 交广市鲑珍 (市 : ) 千万不复全 (全: ) (3)使动用法、意动用法 逆以煎我怀(煎: ) 足以荣汝身 (荣: ) 便利此月内 ( 利 : ) 4、偏义复词 便可白公姥 (公姥 ) 昼夜勤作息 (作息 ) 我有亲父兄 (父兄 ) 我有亲父母 (父母 ) 逼迫兼弟兄 (弟兄 ) 5、“相”字的用法 会不相从许 ( ) 及时相遣归 ( ) 还必相迎取 ( ) 好自相扶将 ( ) 嬉戏莫相忘 ( ) 誓天不相负 ( ) 不得便相许 ( ) 登即相许和 ( ) 蹑履相逢迎 ( ) 怅然遥相望 ( ) 誓不相隔卿 ( ) 久久莫相忘 ( ) 相见常日稀( ) 六合正相应( ) 叶叶相交通( ) 枝枝相覆盖( ) 仰头相向鸣( ) 黄泉下相见( ) 儿已薄禄相( )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伯乐相马( ) 无物相之( ) 6、特殊句式 为仲卿母所遣 五、自主探究指导 1、“遣归”的原因是什么?焦刘悲剧的根源在哪里?如何评价焦刘二人对待爱情婚姻的态度? 2、搜集相关资料了解中国古代纪时的方法。 7.诗三首 《涉江采芙蓉》《短歌行》《归园田居》 一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五言诗的特点,初步把握汉、魏、晋诗歌的情趣和艺术魅力。 2、能力目标:培养鉴赏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 3、情感目标:接受诗中高尚而纯真的情感熏陶,培养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 预习方案 (一)基本任务 知识积累 1、《古诗十九首》选自南朝梁萧统《文选》,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并非一人所作,从内容看,主要写的是作者的失意和哀伤,写游子、思妇的离愁和相思。 由于作者文化素养较高,又继承了《诗经》和《楚辞》的传统,吸收了汉乐府的营养,所以不但善于运用比兴,而且创造出一种独特的风格,艺术成就很高,被称为“五言之冠冕”。 2、历史上的曹操形象 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对曹操的理解可能更多的会受到“尊刘抑曹”的影响,不能公平的评价曹操,而学习这首诗能从历史的高度上更好的认识曹操,更好地去理解这首诗的思想感情。 曹操:“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述志令》 许劭:“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魏书》 裴松之:“历观古今书籍所载,贪残虐烈无道之臣,于操为甚。”——《三国志(注)》 陈寿:“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摉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閴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三国志》 曹操形象的不同内涵:文学、民间、历史上的不同形象 A政治家(丞相):挟天子以令诸侯 恢复生产 网罗人才 统一北方 二十岁举孝廉,参加镇压黄巾起义,升为济南相。后来起兵讨伐董卓,迎汉献帝迁都于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他掌握了朝廷的大权,官至丞相及大将军,封魏王。曹操死后, 曹丕即位,呈递,以魏代汉,曹操被追尊为“武帝”。 B军事家(统帅):讨董卓,灭袁绍,统一北方 他削平群雄,击灭袁术、袁绍,统一北方,形成与吴、蜀鼎立的局面。指挥了官渡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理论上,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 C文学家(诗歌领袖):建安文学的领袖 曹操在文学上又很高造诣。他能文善诗,文章风格清峻,简约严明。在诗歌方面,吸收民歌的营养,继承汉乐府民歌“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写了一些语言质朴的五言诗。他又善于写四言诗,使《诗经》以后渐趋衰落的四言诗又获得了升级。他的诗歌现存二十余首,大都采用乐府旧题,明显地表现出对汉代乐府的继承。他的诗有的反映当时社会的动乱,有的抒发个人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格调慷慨悲凉,有很高的艺术性。他的以乐府古题写时事的作风对后来的新乐府诗有很大的启示。 作品有《曹操集》。“外定武功,内兴文学”诗风:刚健古直 气韵雄浑 慷慨悲凉 3、了解陶渊明所处的时代背景、生活经历、真正理解《归园田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东晋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祖父、父亲曾做过太守、县令一类的官,母亲是东晋名士孟嘉的女儿。 陶渊明少年时代由于家庭和儒家的影响,对统治阶级抱着幻想,有“大济苍生”的壮志。但他的家世出身和所处的时代都是对他十分不利的。左右政局的士族和军阀所热衷的是争权夺利,他们既不想整顿政治,也无意收复失地。在这样的政治局面下,想实现进步的政治理想是不可能的。这种客观现实对陶渊明的生活道路以及思想变化有着深刻的影响。 人生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28岁以前,由于父亲早死,他从少年时代就处于生活贫困之中。第二时期,学仕时期,从他29岁到41岁。第三时期,归田时期,归田后20多年,是他创作是丰富的时期。 陶渊明直到29岁才出仕,以后十多年里,他几次做官,都不过是祭酒、参军等职,不仅济世的抱负无由施展,而且必须降志辱身和一些官场人物周旋。这一切只使他感到“志意多所耻”和“违己交病”。在老庄思想和隐逸风气盛行的影响下,陶渊明早年就有爱慕自然、企羡隐逸的思想,当他仕途不得志时,便怀恋这种生活,所以,这十多年里他一直“一心处两端”,行动上也是仕隐无常。39岁时,他的思想有了更大的变化,他说:“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就是说本应该是忧道的,可是道不行,那就只好躬耕自给了。就在这一年他亲自参加了劳动。此后,因为“耕植不足以自给”,又一度为彭泽令,在官八十余日,逢郡督邮来县,属吏告诉他应束带接见,他叹道:“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职而归。从此他结束了仕隐不定的生活,坚决走上了归隐的道路。 《归园田居》共5首,约作于从彭泽弃官归隐的第一年,时年42岁。课文是第一首。《归园田居》写他摆脱污浊的官场,来到清新的农村后的自由生活和愉快心情,表现了超俗不羁的品质和闲适愉悦的心境。《归园田居》共五首,课文里选的是第一首,从内容上看,它带有开篇和总括的性质。 (二)挑战任务 《涉江采芙蓉》 1、你认为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表达感情的方式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 《短歌行》 1、诗中用了哪些字词指代人才? 2、诗中用了哪些字词指代曹公自己? 《归园田居》 简析诗歌的内容结构。 三 自主学习方案 (一)方法导引 1、疏通诗句,诵读涵咏。 2、从知人论世和语言技巧入手,把握意象,进入意境。 3、领会意蕴,汲取精神营养。 (二)重点指津 《涉江采芙蓉》 1、品读一、二句,你认为诗歌描写“多芳草”的“兰泽”有什么作用? 2、品读三、四句,这里一问一答,在诗歌中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3、品读五、六句,想象描摹诗歌的艺术画面。(用自己的话完成) 《短歌行》 概括诗中诗人情绪起伏、变化的过程。 《归园田居》 “归”字是题眼,标题只是明确告诉我们要回到园田生活,那么在这个明示信息下面还潜藏着哪些隐性信息和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 1、从何而归? 2、为何而归? 3、归向何处? 4、归去如何? (三)难点解读 《涉江采芙蓉》 试对这首诗的艺术特点加以概括。 《短歌行》 找出与“忧”有关的句子,理解作者“忧”什么?大家从原诗中找出相应的句子来说明。 《归园田居》 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描绘采用了哪些写景手法? (四)思维点击 1、《涉江采芙蓉》写的是游子采芙蓉送给家乡的妻子。采摘花草赠给远方的亲人,这种举动在古代诗歌里多有表现。它寄托了什么呢?让我们看看《古诗十九首》中的“庭中有奇树”一诗: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由此可以看出,送花草给”所思”是在思念之情铭心刻骨时自然而有的一种举动,并且所送的花草或为“芙蓉”。或为“奇树”开的芳香浓郁的花,这又表现了对“所思”的珍惜之情。 不过,花草很快就会枯萎,送花草给远方的亲人是“无理”的想法,当送花草的人一转念间意识到花草无从寄出时,内心的痛苦与惆怅可想而知了。 2、《短歌行》这首诗流露出对于生命短促的浓浓感伤,不过诗人并没有陷在消沉的情绪中不能自拔,而在对统一天下大业的追求中获得了超越。人生苦短、生命无常,这是汉乐府涛歌里常见的主题,可见当时这个问题萦绕在人们的心中,挥之不去。由人生有限,引发出人们的思考:人应该怎样活着?对此,汉乐府诗歌里更多的是主张及时行乐,“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西门行》)将这种主张发挥到了极致。也有劝导人们努力进取的。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曹操的《短歌行》这首诗,前半部分的情调和汉乐府诗歌相近,后半部分古雅雄浑,气度非凡,又完全是他自己的风貌了。 3、《归园田居》 领悟陶诗平淡质朴语言中所蕴含的浓郁诗意。 陶渊明的诗艺术上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极高的造诣。他的诗给人的突出印象是平淡自然,平淡的田园风光、农村的日常生活,以及处于这种生活中的恬静心境;而又是通过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真率自然地抒写出来,使人感到真好像是从“胸中自然流出”,没有一点斧凿痕迹,读来十分亲切,还富有意境。《归园田居》中,我们不只看到榆柳桃李中的几间草房、村落中的几缕炊烟,听见深巷的犬吠、树头的鸡啼,所有这些还构成一种境界,它宁静安谧、淳朴自然。这种特点的形成与诗人的创作方法密切相关。诗人写作田园诗,目的并不在于客观地描摹田园生活,而是要强调和表现这种生活中的情趣。因此,他在创作时,并不是随意摄取田园生活的影像,而是把那些最能引起自己思想感情共鸣的东西摄取到诗中来,在平凡的生活素材中含有极不平凡的思想意境,,它潜移默化,使人感到亲切,又感到崇高。苏轼说:“观陶彭泽诗,初若散缓不收;反复不已,乃识其奇趣。”所谓“奇趣”正是从意境中产生的。由于他的诗有意境,因而也就全篇浑然一体。这在艺术上又与汉魏诗的“气象混沌,难以句摘”不谋而合。 四 反思与测评 能级一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芙蓉(fú) 皎洁(jiǎo) 纤细(qiān) 札札(zhā) B.脉脉 (mò) 参差(cēncī) 呦呦(yōu ) 阡陌(xiānmò) C.羁鸟(jī) 暧暧(ài) 樊笼(fán ) 守拙(zhuō) D.吐哺(bǔ) 笙瑟(shēngsè) 机杼(shū ) 三匝(zā) 2.下面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 A.涉江 慷慨 杜康 泣涕 B.譬如 俗韵 墟里 故渊 C.守拙 乌鹊 后檐 沉吟 D.树巅 可掇 狗吠 佳宾 3.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同心(感情深厚)而离居 B.契阔(久别重逢)谈讌,心念旧恩 C.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拾取,采取) D.暧暧远人村,依依(柔美的样子)墟里烟 4.下列诗句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长期呆在官场里,(现在)才得以重返自然。 B.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穿过纵横交错的小路,徒然地来往。 C.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关在笼里的鸟怀想往日的树林,养在池塘里的鱼思念从前的深潭。 5.下列诗句没有运用对仗的一句是 ( ) A.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B.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C.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D.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6.下列诗句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 A.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B.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C.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7.对下面诗句赏析不够妥当的一项是 ( ) A.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一派宁静,一派和谐,一派朦胧,完全因为这美似仙境的田园,才让诗人弃官归隐。 B.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运用典故,贴切地表达了作者宽大广博的政治胸怀,永不满足的求贤之心。作者以周公自比,用周公礼贤下士的精神自励。 C.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韵、性,都是指为人品格与精神气质。这两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为全诗定下了一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 8.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诗经》开创了现实主义诗歌的先河,其后主要的现实主义诗人有杜甫、白居易、陆游等,他们使现实主义诗歌得以继承和发扬。 B.楚辞,原指楚地歌词,经屈原再创造,成为一种风格独特的新诗体。篇幅、字句较长,句式参差错落,多用方言和语气词“兮”,如《涉江》。 C.乐府,是汉武帝时设置的官署,主要负责从民间收集歌谣,后来成为一种诗体的名称。北宋时的《东坡乐府》中收集的诗歌和汉乐府民歌,属于同一种体裁。 D.以曹操父子为代表的建安诗人及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作品都是“风”“骚”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能级二 1.下列加点词均有多项意义,请加以辨析。 ① A. 桃李罗堂前 B. 天罗地网 C. 门可罗雀 D. 星罗棋布 ② A.户庭无尘杂 B. 门当户对 C.户枢不蠹 D.环村居者皆猎户 ③ A.守拙归园田 B. 完璧归赵 C.咸归附之 D.津泽皆归其根 ④ A.守拙归园田 B. 守株待兔 C.能守其土 D. 谪守巴陵郡 2.诗中“尘网”“羁鸟”“池鱼”“樊笼”等词语各比喻什么?作者运用这些比喻,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3.认真体会下列诗句,回答问题。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①这几句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诗人为什么要描写这样的景象? 答: ②“暧暧”和“依依”在诗中是近义词,能不能互换?为什么? 答: ③后两句没有写人,你可以想象得出人在这里的生活情景吗? 答: 能级三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前两句诗刻画了诗人自己的形象,这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答: 2.把“悠然见南山”的“见”字改成“望”“看”等字,表达效果是不是一样?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写? 答: 3. “采菊”这一动作包含了诗人怎样的志趣? 答: 4.后两句景物描写有什么含义?这种描写与前两句的人物描写有什么联系? 答: 5.对诗句的理解不确切的一项是 ( ) A.“无车马喧“这是一种反差式描述——明明住在人多的地方,本该车水马龙;然而竟没有车马的喧闹,足见诗人在选择房宅时专门选在偏远之地的良苦用心。 B.“心远地自偏”这句诗颇含哲理,尤其“心远”二字,乃全诗“诗眼”,它充分展现出诗人远离尘世,超脱现实的心境。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乃千古绝唱。读者的审美感受是:诗人似乎无意作诗,而诗情画意自然流泻而出,让人愉悦。 D.“欲辨已忘言”,对于人生的真正含义,本想辨别一番,然而,竟忘了如何运用语言加以表达。可见此时此地的情、境、人早已融合而物我同化了。 (二)阅读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完成后面的题。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6.解释:兴( ) 理( ) 荷( ) 但( ) 7.这首诗如同口语,清新质朴,抒写了诗人 。 8.“但使愿无违”中的“愿”指 五 自主探究指导 1、关于《涉江采芙蓉》,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男性,“涉江”者和“还顾”者都是男子,也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女性,“涉江”者是女子,“还顾”者则是“所思”的男子,你怎么看?(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不求统一。) 2、通过诗歌单元的学习,诗歌鉴赏应该在我们头脑中形成明晰的概念:它是读者阅读诗歌时的一种审美认识活动,读者通过诗句的媒介,获得对诗歌塑造的意境的具体感受和体验,引起思想感情上的强烈反应,得到审美的享受从而领会诗歌的主旨。诗歌鉴赏是一项较复杂的思维过程,本无固定顺序,为了帮助同学们较快地形成初步鉴赏诗歌的能力,暂分三个步骤:诵读、涵咏——解题(知人论世)——释句披文——人境(进入意境)——会意(领会主旨)——评价(评定优劣高下)。希望同学们能循着步骤,鉴赏诗歌,逐步形成鉴赏诗歌的能力。 第三单元教学目标和方法 1、 引导学生欣赏写景游记散文中丰富的思想情感因素,培养学生对自然之美的感受力。 2、 反复诵读,逐字逐句理解文章内容,注意积累常用词语和文言句式。 3、 仔细体会文章的艺术特色,鼓励学生多背诵其中的优美语句。 8.兰亭集序 一 学习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了解序文的写作特点,积累课文中的文言实词、虚词、特殊用法。 2. 能力目标:品味文中精练优美、朴素清新的语言,理清课文内容层次,理解作者的生死观。认识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以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3. 情感目标:欣赏文中描绘的自然美,学会关爱自然,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 二 预习方案 (一) 基本任务: 1、生字注音 修禊( ) 癸丑( ) 流觞( ) 游目骋怀( ) 感慨系之( ) 趣舍万殊( ) 齐彭殇( ) 放浪形骸( ) 会稽( ) 曾不知( ) 临文嗟悼( ) 2、通假字 虽趣舍万殊 “趣”通“取”:往,取。 亦由今之视昔 “由”通“犹”:如,像。 3、字词活用 【少】 少长咸集:年纪小的,年纪大的,形容词用作名词。 【带】 映带左右:像带子一样,名词用作状语。 【齐】 齐彭殇为妄作:同样看待,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兴怀】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使怀兴,即:使感叹产生,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 固知一生死为虚诞:同样看待,或看成一样,数字活用为动词。 【视听】 足以极视听之娱:耳目,动词活用为名词。 4、词语古今异义 【其次】 古义:其,代词,指曲水。次,旁边、水边。如:列做其次。 今义:① 次第较后;第二。 ② 次要的地位。 【斯文】 古义:这篇文章。如:亦有感于斯文。 今义:文雅;文化或文人。 【怀抱】 古义:胸怀抱负。 今义:① 抱在怀里; ② 胸前; ③ 心里存着; ④ 打算。 5、特殊句式 1、省略句: ⑴ 省主语: ① (群贤)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② (群贤)引以为流觞曲水 ⑵ 省介词宾词: 引以(之)为流觞曲水 ⑶ 省介词“于”: ① 映带(于)左右 ② 悟言(于)一室之内 2、倒装句: ⑴ 介宾短语后置(也叫状语后置): ①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会 ② 不能喻之于怀──不能于怀(在内心)喻之 ③ 亦将有感于斯文──亦将于(对)斯文有感 ④ 当其欣于所遇──当其于所遇欣 (2) 定语后置: 虽无管弦之盛──虽无盛之管弦 (二)挑战任务: 1.题目与写作背景 兰亭,是东晋时期会稽郡治山阴(今浙江绍兴市)城西南郊名胜。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幽雅,是当时名流雅士时常集会的地方。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二日 ,五十一岁的王羲之(当时任会稽内史)邀请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兰亭聚会,他们做曲水流殇之饮,当时要求每人作四言、五言诗各一首。之后王羲之将诸名爵及诗作一一记录集结成集,是为《兰亭集》,并为此集作序一篇,这就是《兰亭集序》。 - 2.理清思路,把握全文感情基调。 全文共三个自然段,可分为前后两部分,第一段为第一部分,叙述兰亭宴集的情况,写出了宴集的时间、地点、相聚的缘由、参加人员、集会地的地理环境及景物、当日天气和宴集的感受,是实写,以一“乐”字为基调。第二、三自然段是第二部分,写宴集以后的感慨,是虚写,这部分则以一“悲”字为基调。全文这种由乐转悲的写法原因有二:第一,符合一般人的心理发展变化规律。大家难得一聚,是快事、乐事,但有聚就有散,因为“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再说相聚是困难的、短暂的,分散是容易的,也是长久的,本来这种聚散两依依的情形已使人感慨万端,再由此使人联想到人生无常、生死相隔,怎不使人悲从中来。第二,这种写法有其历史源渊:当年汉武帝行幸河东,中流与群臣欢饮,自作《秋风辞》:“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奈老何!”魏文帝《与朝歌令吴质书》叙在与吴质等人宴乐之后:“乐往哀来,怆然伤怀。余顾而言:‘斯乐难常’足下之徒,咸以为然。”西晋石崇《金谷诗叙》亦在与众人宴乐之后说:“感性命之不永,惧凋落之无期。”可见从汉魏以来,人们因欢聚由乐生悲的感慨是屡见不鲜的,那么《兰亭集序》如此用笔就不足为怪了。 三 自主学习方案: (一)方法导引 1根据高中语文第一册教材对文言文学习的总体要求和本单元的具体要求可知,本课学习的重点是对课文思想内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其前提是必须弄清写作背景和社会背景。(知人论世) 2弄清了创作缘由,学生们自然会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达到熟读背诵,而后顺利划分出层次结构。 3本篇课文篇幅较短,完全可以通过质疑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达到对每一层、每一句话的理解。 (二)重点指津 1、第一自然段中关于天气情况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2、由第一自然段的“乐”到第二自然段转“悲”其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3、从原文找出两句话来说明“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4、用最精练的话概括第三自然段的层意: 第一层引用孔子的话总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层写古人、今人_____________; 第三层写后人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层概括作序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 (三)难点解读 课文对老之将至,人生无常感叹不已,情调有些低沉,但作者的积极情绪又无不暗含其中,你怎么看待这一问题。 (四)思维点击: 1、理清思路,弄清本文抒情为什么先乐后悲? 本文共三个自然段,可分为前后两部分。第1自然段是第一部分,叙述兰亭宴集的情况。写了宴集的时间、地点、相聚的缘由、参加人员、周围的环境、宴会的活动内容、当天天气等,是实写,以一“乐”字为基调。第2、3自然段是第二部分,主要写宴集后的感慨,是虚写,这部分则以一“悲”字为基调。这种先乐后悲的写法有其历史的和现实的两方面的原因。就其历史原因来说,这种描述聚会后转悲的作品并非始自《兰亭集序》。当年汉武帝行幸河东,途中与群臣欢饮,自作《秋风辞》:“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奈老何!”东汉《古诗十九首》之四云:“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魏文帝《与朝歌令吴质书》写宴游之欢后:“乐往哀来,怆然伤怀。余顾而言:‘斯乐难常。’足下之徒,咸以为然。”可见历史上因欢聚由乐生悲的感慨是屡见不鲜的,那么《兰亭集序》如此用笔就不足为奇了。就其现实原因说,这种写法符合人们的心理变化规律:大家难得一聚,是快事、乐事,但有聚就有散,“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这种聚散两依依的情景本来已使人感慨万端,再由此想到人生无常、生死相隔,怎不使人悲从中来。 2、如此高雅的盛会为什么没有音乐? 古代,像王羲之他们这样有权有势的文人的大型聚会照常是必须有音乐的,甚至有歌舞相伴,然而这次兰亭盛会真的“无丝竹管弦之盛”,这似乎与他们这些相聚者的身份不相称。依当时王羲之的身份、地位,无论配备多么豪华的乐队都是可以办到的,那为什么没有“丝竹管弦”呢?原因是这里美妙的情景不需要音乐。这里的山不但高峻,而且有“茂林修竹”赋予它盎然生气,这里的水“清流激湍”“映带左右”,足以显示出这些流水的神彩飞动。可以想象在这优美的环境中,清波之上,一只只盛满美酒的羽觞漂来,人们胸中一阵阵畅叙怀抱的话语飘出,与大自然中各种动听的声音相合,不是一首绝美的音乐吗?作者与众人都被这大自然的美陶醉了,此情此景人为的管弦之声不是显得太多余了吗? 3、关于天气情况的描写为什么不放在对聚会地的环境介绍之时,而偏要放在参加人员、活动内容介绍之后? 第1自然段先写了宴集的时令、地点、缘由、与会人员、兰亭地理环境及景物,接下来写宴集的活动内容、天气情况,最后写宴集的感受、看上去这似乎不合一般的写作习惯,通常情况应把“天气情况”放在地理环境及景物的描述过程中,可本文却放在了宴集的活动内容介绍和宴集感受之间,作者之所以如此处理,其目的是要借用天气起承上启下的连接作用。上文的“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如果是处在阴云密布的天气中便会失去靓丽的风彩,而人们“流觞曲水”“畅叙幽情”如果不是在“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的环境中,也很难使心情如此欣快,这是承上。就其启下而言,由“天”“气”而及于下文之“宇宙”显得紧密而自然。 4、第3自然段中作者思想感情的发展是怎样一步步推进的? 第一步紧接前一自然段结尾的“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一开头就用孔子的话总说生和死是大事。 第二步,从古人遗留下来的文章看到:古人也为人生变化而兴叹生悲,这和今人为人生的变化兴叹生悲完全相同,甚至比今人还要伤感,这使作者的心情久久不能开解。 第三步,作者推测未来人的感情变化也必和古今人一样,等到现在的一切成为历史的陈迹,未来之人也必像古今人一样,临前人之文而感叹,如此无情的变迁再次引起作者的感叹。 第四步,作者点出此书序的主旨:既然人生变化如此迅速,此次宴集的情况就该记录下来,以免湮没不彰,同时也使将来之人了解我心中的感触。 5、为什么说“一生死”、“齐彭殇”是“虚诞”、“妄作”? 首先从庄子这一观点本身看,观点出自《庄子·齐物论》。庄子认为生和死是相对的,“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像细胞的新陈代谢。但他夸大了这个相对,否定了生和死的区别,所以生死相等说是“虚诞”,是荒谬的。庄子还认为活了八百岁的彭祖和未成年就死去的人没什么差别,因为长短只是相对的。他也同样夸大了这种相对性,否定了寿夭的区别,所以是“妄作”胡说。 其次从第3自然段内容看,作者先引用孔子的话说明生死是人生的大事,接着分别写古人、今人、后人无不对生死这一人生大事感慨万分、对人生无常悲恨不已。那么既然古往今来人们无一例外的都为人生无常兴叹生悲,庄子的死生一样、寿夭等同说还不是虚妄荒诞之辞吗? 四、反思与测评 能级一: 1、下列加粗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癸丑(kuǐ) 会稽(kuài) 修禊(xì) 巳日(sì) B.峻岭(lǐn) 激湍(tuān) 流觞(shānɡ) 骋怀(chěnɡ) C.娱乐(yú) 会晤(wù) 形骸(hái) 国殇(shānɡ) D.虚诞(xián) 酣畅(hān) 玄理(xián) 清冽(liè) 2、下列句中加粗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毕:全部 B.仰观宇宙之大。 之:指示代词,这样 C.曾不知老之将至 曾:曾经 D.俯仰之间,以为陈迹 陈:陈旧 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 B.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C.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D.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4、下列句子中,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清澈而浪花四溅的急流,像带子一样在左右流淌 B.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天气晴朗,空气清新,和风舒畅 C.不能喻之于怀——不能明白于心 D.足以极视听之娱——足可用来享受尽视和听的乐趣 5、对《兰亭集序》分析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是王羲之的旷世之作,不仅文辞优美,而且在书法史上也获得盛誉,又称“兰亭序”。 B.文章表现了对大自然优美景象的赞美,同时又流露出对人生“修短随化”的无限感慨。 C.本文先记叙了这次集会的时间、地点、缘起、盛况和个人感受,由景生情,缘情入理,景、情、理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D.本文语言华美典雅,叙议结合,使人读后如含醴酪,回味无穷。 能级二 阅读语段,回答文后问题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1.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不同) B.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原因) C.及其所之既倦(的) D.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通“犹”,如同) 2.下列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 A.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译文)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拘束,放纵无拘地生活。 B.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译文)面对古人那些文章我总是感叹悲伤,可总是不能表达出来。 C.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译文)原先高兴的,转眼之间,已成为旧迹。 D.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译文)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 3.对“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的含义理解最确切的一项是( ) A.后来者读这次集会的诗文,也会产生感慨。 B.后来的人读我的文章,也会由此而产生很多感想。 C.后世的读者读这次集会的诗文,也会与我有同感。 D.后世的读者读我的文章,也会被我的文章所感动。 4.下列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这一部分文字,王羲之着眼“死生”二字行文。 B.本段段首,承上文“乐”字而来,谈“欣”,谈“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然后急转,谈得意总有尽头,人生总有尽头,从而逼出本文正题“死生”二字。 C.转入“死生”这一正题后,作者否定了在当时的士大夫中很有市场的庄子的“一死生”“齐彭殇”的观点,很有积极意义。 D.文章结尾处,作者以旷达的话作结,有无穷逸趣。 能级三 1、 下面是一首对仗工整的古代诗歌,它写的是闲适恬静、清幽自然的夏夜情景。分别从所列4个词中选出最能表现该诗意境的词。 溪涨清风①面,月②繁星满天。数只船③浦口,④声笛起山前。 ①A.吹B.掠C.袭D.拂 ②A.落B 圆C.明D.上 ③A.傍B依C.横D.到 ④A.声B.有C.几D.一 2、由第一自然段的“乐”到第二自然段转“悲”其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3、从原文找出两句话来说明“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杯,其致一也”。 4、将王羲之《兰亭诗》和《兰亭集序》对读,然后填空 仰视碧天际,俯瞰渌水滨。寂阒无涯观,寓目理自陈。 大哉造化工,万殊莫不均。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 诗中的“仰视碧天际”对应《序》中 ;诗中“俯瞰渌水滨”对应《序》中 ;诗中“无涯观”“万殊”“群籁”对应《序》中 。这些景物并非客观存在之景,而是贯注了诗人心性的情致化景物,从诗中最后一句看,宇宙万物虽有差别,但它们给作者的感受都是崭新的、可爱的。 5、写一段话,把“崇山峻岭”“清流激湍”“游目骋怀”“情随事迁”五个词用进去,描写恰当,内容要合理,不少于50字。 五 自主探究指导 《兰亭集序》中的最后一句"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我们今天读王羲之的文章,是"后之贤者",应该有许多新的感悟。结合历史人物,谈谈你是怎样认识王羲之对人生的感悟,你对人生有什么新的体验? 9.赤壁赋 一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及特殊用法。 (2)、学习理解本文“文赋”的文体特点及所运用的“赋”的表现手法(主客问答的行文结构、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 2、能力目标: (1)、体会本文情、景、理交融的技巧; (2)、培养鉴赏古代散文的能力。 3、情感目标: 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及其“”外儒内道”的思想。 二 预习方案 (一)基本任务: 1、生字注音 壬戌(rén xū) 酾酒(shī) 桂棹(zhào) 横槊(shuò) 余音袅袅(niǎo) 渔樵(qiáo) 幽壑(hè) 扁舟(piān) 嫠妇(lí) 匏樽(páo) 愀然(qiǎo) 蜉蝣(fú yóu) 山川相缪(liáo) 无尽藏(zàng) 狼籍(jí) 旌旗(jīng) 舳舻千里(zhú lú) 枕藉(jiè) 属客(zhǔ) 斗牛(dǒu) 窈窕之章(yǎo tiǎo) 相与(yǔ) 扣舷而歌(xián) 溯流光(sù) 倚歌而和之(hè) 少焉(shǎo) 江渚(zhǔ) 洗盏更酌(gèng) 冯虚御风(píng) 曾不能(zēng) 肴核(yáo hé) 2、通假字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属”通“嘱”:劝人饮酒。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冯”通“凭”:乘。 【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泝流光】“泝”同“溯”:逆水而上。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缪”通“缭”:连结,盘绕。 【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尊”同“樽”:酒杯。 3、字词活用 【舞】舞幽壑之潜蛟:使……起舞,动词的使动用法。 【泣】泣孤舟之嫠妇:使……哭泣,词的使动用法。 【西】 西望夏口:向西,名词用作状语。 【东】东望武昌:向东,名词用作状语。 【侣,友】侣鱼虾而友麋鹿 侣:以……为伴侣,名词的意动用法。 友:以……为朋友,词的意动作法。 【下,东】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下:攻占,方位名词作动词用。 东:向东进军,名词作动词用。 【渔樵】 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打渔砍柴,名词作动词。 4、词语古今异义 【徘徊】古义:这里指明月停留。如:徘徊于斗牛之间。 今义:人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 【美人】古义:文中指内心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如:望美人兮天一方。 今义:美貌的女子。 【白露】古义:白茫茫的水汽。如:白露横江。 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 【茫然】古义:旷远的样子。如:凌万顷之茫然。 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5、特殊句式 (1)、定语后置: 客有吹洞箫者。 凌万顷之茫然。 (2)、被动句: 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3)、宾语前置: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何为其然也? 而今安在哉? (4)、状语后置: 徘徊于斗牛之间。 月出于东山之上。 (二)挑战任务: 1.文体与作者简介 - 赋,始于两汉魏晋,刘翩在《文心雕龙》中就总结了赋的特点:“赋者铺也,铺采搞文(舒展散布),体物写志也。”例如司马相如的《子虚赋》,贾谊的《鹏鸟赋》,张衡的《两京赋》等。苏轼的《赤壁赋》摆脱了魏晋时期铺陈浮华、罗列词藻的文风,紧紧围绕着自己的“志”,追求真情实景。这篇文章的景物描写虽然笔墨不多,但是意境创造真切情新,景物描写优美自然,抒发情感也真挚朴实。在创作风格上达到炉火纯青程度,成了千古不朽的名作。 苏轼(1037-1101)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洵子。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嘉佑(仁宗年号之一)二年(1057)进士乙科。诗、文、书、画俱成大家。墨竹师文同,所作喜从地一起至顶,米元章问:“何不逐节分?”曰:“竹生时何尝逐节生也。”文同虽谓:“吾墨竹一派,近在徐州。”。而子瞻亦自谓:“与文同拈一瓣香”,还云:“吾为墨竹尽得与可之法。”然运笔情拨,其英风劲气,往来逼人,使人应接不暇。作成林竹亦甚精。作枯槎古木,丛条断山,笔力跌宕,於风烟无人之境。尝以书告王定曰:“予近画得寒林,已入神品。”兰陵湖世将家收其所画蟹,琐屑毛介,曲隈芒缕,无不备俱。尝画临阁壁作丑室风篁,以易刘氏园中灵壁石。并作应身弥勒,以寄秦观,笔法奇古。 2、文章整体解读 《赤壁赋》是苏轼于“乌台诗案” 获释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时所作。元丰五年(1082)七月和十月作者先后两次游览黄州城外的赤壁,写了两篇游记,后人习惯称前一篇为《赤壁赋》或《前赤壁赋》,称后一篇为《后赤壁赋》。这里所选的是前一篇。其实,苏轼所游的并非三国时周瑜大破曹军的赤壁,周瑜破曹是在湖北嘉鱼东北的赤壁。作者在这里只是触景生情,采用当时的传说,借题发挥,以抒发自己被贬谪后内心的苦闷和对宇宙、人生的一种感悟。 全文分作五段: 第1段,写夜游赤壁的情景。作者“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投入大自然怀抱之中,尽情领略其间的清风、白露、高山、流水、月色、天光之美。兴之所至,信口吟诵《诗经·月出》首章“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把明月比喻成体态娇好的美人,期盼着她的冉冉升起。与《月出》诗相回应,“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并引出下文作者所自作的歌云:“望美人兮天一方”,情感、文气一贯。“徘徊”二字,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柔和的月光似对游人极为依恋和脉脉含情。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白茫茫的雾气笼罩江面,天光、水色连成一片,正所谓“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游人这时心胸开阔,舒畅,无拘无束,因而“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乘着一叶扁舟,在“水波不兴”浩瀚无涯的江面上,随波飘荡,就好像在太空中乘风飞行,悠悠忽忽地离开人世,超然独立;又像长了翅膀飞升入仙境一样。浩瀚的江水与洒脱的胸怀,在作者的笔下腾跃而出,泛舟而游之乐,溢于言表。这是本文正面描写“泛舟”游赏景物的一段,以景抒情,融情入景,情景俱佳。 第2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作者饮酒乐极,扣舷而歌,以抒发其思“美人”而不得见的怅惘、失意的胸怀。这里所说的“美人”实际上乃是作者的理想和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这段歌词全是化用《楚辞·少司命》:“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恍兮浩歌”之意,并将上文“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的内容具体化了。由于想望美人而不得见,已流露了失意和哀伤情绪,加之客吹洞箫,依其歌而和之,箫的音调悲凉、幽怨,“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竟引得潜藏在沟壑里的蛟龙起舞,使独处在孤舟中的寡妇悲泣。一曲洞箫,凄切婉转,其悲咽低回的音调感人至深,致使作者的感情骤然变化,由欢乐转入悲凉,文章也因之波澜起伏,文气一振。 第3段,写客人对人生短促无常的感叹。此段由赋赤壁的自然景物,转而赋赤壁的历史古迹。主人以“何为其然也”设问,客人以赤壁的历史古迹作答,文理转折自然。但文章并不是直陈其事,而是连用了两个问句。首先以曹操的《短歌行》问道:“此非曹孟德之诗乎?”又以眼前的山川形胜问道:“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两次发问使文章又泛起波澜。接着,追述了曹操破荆州、迫使刘琮投降的往事。当年,浩浩荡荡的曹军从江陵沿江而下,战船千里相连,战旗遮天蔽日。曹操志得意满,趾高气扬,在船头对江饮酒,横槊赋诗,可谓“一世之雄”!如今他在哪里呢?曹操这类英雄人物,也只是显赫一时,何况我辈!因而,如今只能感叹自己生命的短暂,羡慕江水的长流不息,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但那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所以才把悲伤愁苦“托遗响于悲风”,通过箫声传达出来。客的回答表现了一种虚无主义思想和消极的人生观,这是苏轼借客人之口流露出自己思想的一个方面。 第4段,是苏轼针对客之人生无常的感慨陈述自己的见解,以宽解对方。客曾“羡长江之无穷”,愿“抱明月而长终”。苏轼即以江水、明月为喻,提出“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的认识。如果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天地的存在不过是转瞬之间;如果从不变的角度看,则事物和人类都是无穷尽的,又何必羡慕江水、明月和天地呢!自然也就不必“哀吾生之须臾” 了!这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他赞成从多角度看问题而不同意把问题绝对化,因此,他在身处逆境中也能保持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并能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理性地对待生活。而后,作者又从天地间万物各有其主、个人不能强求予以进一步的说明。那么什么为我们所有呢?江上的清风有声,山间的明月有色,江山无穷,风月长存,天地无私,声色娱人,我们恰恰可以徘徊其间而自得其乐。此情此景乃缘于李白的《襄阳歌》:“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进而深化之。 第5段,写客听了作者的一番谈话后,转悲为喜,开怀畅饮,“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照应开头,极写游赏之乐,而至于忘怀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 清代古文家方苞评论这篇文章说:“所见无绝殊者,而文境邈不可攀,良由身闲地旷,胸无杂物,触处流露,斟酌饱满,不知其所以然而然。岂惟他人不能模仿,即使子瞻更为之,亦不能如此适调而畅遂也。”(引自《评注古文辞类纂》)苏轼通过各种艺术手法表现自己坦荡的胸襟,他只有忘怀得失,胸襟坦荡,才能撰写出“文境邈不可攀”的《赤壁赋》来。 三、自主学习方案: (一)方法导引 1、通读课文,了解内容 2、抓关键词语,理清思路 (二)重点指津 1、划出第一段写景的句子,两人讨论,形成一个整体画面。要求能按照由上到下、由远近 的顺序,将这个画面描述出来。可以打腹稿,也可以拟个简单的提纲,目的在于通过想象再现东坡先生的此时此地此景。 2、如此幽美的自然环境中,作者的心情如何?请在此段找一个词概括。 3作者写了饮酒放歌之乐后,接着写谁?箫声如何?请找四个词概括,并分别组词。 4、第三段主要写了什么?感情色彩如何? (三)难点解读 1、客是如何阐发当时的情怀的?本段是怎样将情、景、理结合在一起的? 2、作者是如何阐发自己的人生感悟的? 3、 如何评价作者的观点? (四)思维点击: 1、说说课文是怎样将情、景、理结合在一起的。 《赤壁赋》是一篇游记散文,但作者绝不是为了记游,而是重在抒情和说理。苏轼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将抒情和说理都依托于景物描写,因景而生情,借物而喻理,写景、抒情、说理三者结合得非常紧密。 文中描绘清风、江水、明月的写景句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文中抒情的部分,始终不离开这几处景物描写,这就是因景而生情。作者正是在看到江上的清风明月之后,产生了“遗世独立”之情:“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之情。 文中说理部分也紧紧扣住这几处景物描写,用自然景物来隐喻哲理,阐发哲理。这就是借物而喻理。如第二段中“客”关于人生无常的议论,都离不开自然景物,“羡长江之无穷”一句扣住江水,“抱明月而长终”一句扣住明月,“托遗响于悲风”一句扣住清风。这几句表明了“客”虚无消极的人生观,它的内涵无不借助这一具体而实在的自然景物表达出来。 2、就感情线索而言,课文表现出作者“乐──悲──乐”的感情变化,具体说说作者的感情是怎样由乐入悲,又是怎样转悲为喜的。 本文以作者的感情变化为线索贯穿全文的内在线索,这就是:“于是饮酒乐甚”──“托遗响于悲风”──“客喜而笑”,也就是由乐而悲、由悲而喜,课文一开头便表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主客秋夜荡舟,把酒诵诗,如此良辰美景,作者油然而生飘飘欲仙之喜。 接下来顺转:由饮酒放歌的欢乐中伴入了悲凉的箫声。箫声起,悲意生。哀怨、爱慕、哭泣、申诉、潜龙舞、嫠妇泣,六个比喻,渲染了箫声的悲凉,主客触景生情,由欢乐转入悲哀。 紧接着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作者在此借主客问答的形式抚今追昔,畅述对天地人生的感触。想到自己贬谪黄州,青春虚度,不禁悲从中来。 以明月江水作比,完成了由悲转喜的过渡;世界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不变;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存在的,用不着羡慕长江的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而应保持旷达乐观的态度。进而转悲为喜,主客开怀畅饮,兴尽入睡。 四、反思与测评 能级一: 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壬(rén)戌 窈窕(tiǎo) 桂棹(zhào) 冯(féng)虚御风 B.嫠(lí)妇 愀(qiǎo)然 舳(yóu)舻 山川相缪(liáo) C.酾(shī)酒 横槊(shuò) 江渚(zhǔ) 正襟(jīn)危坐 D.匏(páo)樽 枕藉(jí) 蜉(fú)蝣 一叶扁(piān)舟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凌万顷之茫然(旷远的样子) 冯虚御风(驾) B.渺渺兮予怀(悠远的样子) 正襟危坐(身体斜着坐) C.击空明兮溯流光(月光下的清波) 扣舷而歌之(敲击) D.倚歌而和之(循,依) 而卒莫消长也(到底) 3、下列句中的“如”字,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B.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C.如日中天 D.君子之过,如日月之食也 4、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举酒属客 B.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C.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D.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5、下列加点字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①纵一苇之所如 ②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③而又有何羡乎 ④虽一毫而莫取 A.①任凭 ②如果 ③然而 ④虽然 B.①任凭 ②如果 ③然而 ④即使 C.①假如 ②大概 ③然而 ④即使 D.①假如 ②大概 ③然而 ④虽然 6、对下列各句加点词活用情况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 ①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②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③侣鱼虾而友麋鹿 ④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A.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B.①③相同,②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④不同,②③相同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词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 ) A.徘徊于斗牛之间 B.白露横江 C.凌万顷之茫然 D.挟飞仙以遨游 8、下列句子与“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 A、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B、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C、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D、 古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能级二: 9、对“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于怀,望美人兮天一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第一句,写以桂树木兰做桨,用美好的事物寄托高雅的情调。 B.“击空明”与“渺渺兮予怀”写景抒情,以景的空明衬人的胸怀广阔。 C.最后一句,点出“予怀”所思慕的对象是那在“天一方”的美人。 D.全歌落脚到“美人”身上,具有象征意义。 10、对下列各句的翻译,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如果从那变动的一面看,那么天地间的万物(时刻都在变动),连一瞬间都不停止。 B.泣孤舟之嫠妇——(那箫声像是)为孤舟中的寡妇而哭泣。 C.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希望)同飞升的仙人一同遨游长空,哪怕在明月下死去(也心满意足) D.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轻盈飘逸啊,像长了羽毛的鸟儿一样,远离尘世,飞升仙境。 11、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既望:已经过了望日,即阴历每月十六日。既:已经。望:阴历每月十五日。 B.美人:指所思慕的人,古人作品中常用美人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C.本文作者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八大家中另七人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司马光、王安石。 D.斗牛: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二十六宿之一。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上某些星的集合叫宿。 12、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苏轼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 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是豪放派的创始人。 B.本文与《后赤壁赋》都是元丰五年苏轼被贬到黄州所作,这期间他还写了词《念奴娇·赤壁怀古》。 C.本文通过主客问答,议论风生,表现出主人公乐观豁达的胸怀。 D.本文通过叙事,把景与情交融在一起,表现出作者“乐——悲——乐”的感情变化。 13、《赤壁赋》是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的第三年游黄冈赤壁后所作。第一段写的是“_____”,月出东山,“_____”之景;第二段歌的是“_____”那样一种渴求;第三段问的是人生“_____”的一种奥秘,客作答则表现出“_____”“_____”“_____”的消极悲观;第四段作者又借阐发“变”与“不变”的人生哲理,表达了自己欲寄情于“_____,_____”的一种超脱,一种乐观旷达的情怀。就感情线索而言,全文表现出作者“_____—_____”的感情变化及“_____—_____”的思想斗争历程,而这正是他政治上失意,想在不能满足的人生中求得解脱的复杂精神世界的真实写照。由此可见,本文过渡性的枢纽段落是第 段。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19题。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14、下列词语中加点词释义正确的一项是 ( ) A 苏子愀然(容色改变的样子) 正襟危坐(端正) BV 下江陵(向下游到) 顺流而东(向东进发) C 酾酒临江(斟酒) 渔樵于江渚之上(江中小岛) D 驾一叶之扁舟(小船) 渺沧海之一粟(眼泪) 15、对“之”字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②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③固一世之雄也 ④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⑤驾一叶之扁舟 ⑥渺沧海之一粟 ⑦哀吾生之须臾 ⑧羡长江之无穷 A.①②⑦⑧/③④⑥/⑤ B.②⑦⑧/①③⑤⑥/④ C.①③④⑥/②⑦⑧/⑤ D.②④⑥/①③⑦⑧/⑤ 16、下列句中加点字与例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A.终葬于先人之北,然后惟其所愿 B.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 C.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17、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何为其然也 A.托遗响于悲风 B.石之铿然有声者 C.君欲何往 D.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18、对这段文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这段文字用主客问答的方式来写。主客问答是赋的传统手法,一般说来,作者往往借客人的话从反面引出自己的思想感情。 B.作者善于运用比喻的手法,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感情和思想变化,写得具体可感,如“寄蜉蝣于天地”。 C.这段文字将情、景、理有机结合,实质上是苏轼贬谪生活中苦闷心绪的流露,但从全文来看,苏轼并没有沉浸在这种苦闷之中。 D.作者描绘了“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的景象,意在抒发自己急欲建功立业的豪情。 19、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①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 ②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 能级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5题。 后赤壁赋 苏轼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20、加点字意义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 ( ) A.顾而乐之 B.顾安所得酒乎 C.四顾寂寥 D.道士顾笑 21、下列加点词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 ( ) A.适有孤鹤,横江东来 B.玄裳缟衣 C.掠予舟而西也 D.羽衣蹁跹 22、下列各项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行歌相答——一边走一边唱,互相酬答 B.凛乎其不可留也——感到害怕,不敢停留 C.如此良何夜——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啊 D.听其所止而休焉——随它停在哪里就在哪里休息 23、对文中“玄裳缟衣”的“孤鹤”所具有的象征意义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象征身遭贬谪,孤独寂寥的作者本人。 B.象征作者出世的理想 C.象征因“客去”而感觉孤寂的作者 D.象征作者“羽化”的游仙思想 24、对本文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第一段中“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一句,既是写实,又多少带有作者对人世沧桑的感慨。 B.文中的“孤鹤”和“道士”是以不同形象出现的同一对象。 C.本文中道士化鹤的描写,反映出作者在出世入世问题上的矛盾心情;《赤壁赋》中“苏子”的议论表达了他乐观旷达的思想。 D.本文和《赤壁赋》都表现出一种虚无思想,这正是作者的思想局限造成的。 五 自主探究指导 综观苏轼一生,其精神世界始终受着儒道佛的影响,出世与入世思想支配其立身行事。课外阅读苏轼的《后赤壁赋》,结合本文,你从两篇赋中发现了出世与入世的思想印记吗?请作思考。然后与同学讨论交流。 10.游褒禅山记 一 学习目标 1、 掌握重点字词。 2、 学习叙议结合,因事说理的写作手法。 3、 理清思路,背诵全文。 4、借鉴学习作者“尽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 二 预习方案 方法指导 1、看注释,疏通文意。 2、梳理本文文言知识。 (一)基本任务 1、背景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现江西省临川县)人。仁宗庆历进士。嘉祐三年(公元1085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政策,抑制大官僚地主的兼,强化统治力量,以防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神宗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任宰相,依靠神宗,实行变法。因保守派反对,新法迭遭阻碍。熙宁七年辞退,次年再相;九年再辞,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卒谥文。他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保守,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其诗文颇有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 王安石在文学上也是个革新派。他是欧阳修倡导的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加者,反对北宋初年浮靡的文风,主张文章“务为有补于世”。他的诗文多为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他的散文雄健峭拔,在唐宋八大家中独树一帜,被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他的作品今存《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2、相关知识 (1)背景资料:《 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三十四岁时(1054年)从舒州判通任上辞职,在回家的路上游览了此山,三个月后以追记的形式写下此文。虽然是游记,但却是借记述游山来说理。王安石游褒禅山和曾巩游玉山的经历一样,都因游者不想前行,而未能穷尽山洞。但这时的王安石比他的朋友曾巩大了十几岁(当时曾巩只有十八岁),思想也深刻的多,他并不是象曾巩那样只是遗憾于“遗泉石之胜”(曾巩《游倍州玉山小岩记》),而是由此事生发开去,讲出一番求学问、做事业的道理,并辨证地提出了“物”、“志”、“力”的关系。这篇文章以其所表现出的深邃的思想、高远的知趣、坚毅的品格给后人以有益的启示。古往今来的仁人志士,其立场和世界观虽然并不相同,但莫不具有远大的抱负和坚韧顽强的追求与奋斗精神。革命先驱李大钊有诗道:“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这里,闪耀着无产阶级思想的光辉,也熔铸着历史上优秀人物的思想精华。 (2)褒禅山与慧空禅院 褒禅山旧名华山,今称褒山,位于含山城北十五里的褒山公社境内,海拔二百零四米,相对高度一百八十米左右,山顶东面稍高,其余处则平而长。现在除罗汉洞外皆湮没无闻,大小塔也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炸掉了。最近山下大庙村的一个赵姓社员在清理塔基时,发现一盒藏于中空的大石中,内有不少“开元通宝”铜钱,可见这座塔确是唐代的建筑。 大石塔的西南坡下为褒山寺旧址,即王安石所谓“慧空禅院”。褒山寺在一九五二年前仍香火不绝。前殿匾额题有“褒山禅寺”四个镏金大字。当时的褒山禅寺亦是文人墨客所喜爱的游憩处。今天这些碑刻已荡然无存。 3、词语积累 (1)正音 无物以相(xiàng)之 何可胜(shēng)道也哉 长乐王回深父(fǔ) (2)一词多义 [乃]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副词,表示判断,可译为“是”“就是”)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竟,竟然,居然) 良乃人,具告沛公(于是)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才) [道] 有碑仆道(路,道路)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主张) 何可胜道也哉(说,讲) 策之不以其道(方法) [盖] 日初出大如车盖(车盖)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承接上文,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是因为”“是由于”等) 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若水之归海(超过,胜过)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有“大概”的意思) [文] 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文字) 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纹) 属予作文以记之(文章) 文过饰非(掩饰) [然]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如此,这样) 吴广以为然(对,正确) 有穴窈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但,但是) (3)活用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深度) 盖其又深,则其至义加少矣(到达的人)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险远的地方) 画线的词可以视为形容词用作名词,但有的也可以看作省略(如可以认为“其至”“险远”后面分别省略“之人”“之地”),这三个词在理解上没有什么困难,只要学生理解就行了,不一定要讲它们是形容词用作名词。 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谬:弄错,使……错,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名,说出,说明。这是“名”在文言中的通常用法,不是名词用作动词。) 始舍于其址(筑舍定居。名词活用为动词) 好游者亦不能穷也(穷尽,走到头。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名之曰褒禅(命名,称呼。名词活用为动词) 而莫能名者(说清楚,说明白。名词活用为动词) 火尚足以明也(照明,形容词用作动词)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把……当作老师,名词的意动用法)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认为……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认为……有好处,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4)句式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这三个句子都用“……者……也”表示判断。其中的“者”是语气助词,表示提顿;“也”是语气助词,表示判断。第—个句子是一般判断句。第二、三个句子是因果关系的判断句,其中的“者”有提示原因的作用。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这是因果关系的判断句。“此”是主语;“所以”由结构助词“所”和介词“以”组成,相当于现代汉浯的“……的原因” (5)节奏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二)挑战任务 1.掌握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的意义: ⑴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 而世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大王见臣列观 ⑵此余之所得也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往往有得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⑶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距其院东五里 独其为文犹可识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其孰能讥之乎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的意义和用法: A. 至于幽暗昏惑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B. 往往有得: C.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鱼虫、鸟兽: D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3. 将下列句子按其中的“之”字的语法分类 (1)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鱼虫、鸟兽,往往有得 (2)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3)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4) 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5) 至于幽暗昏惑无物以相之 (6) 其孰能讥之乎 (7) 此余之所得也 三 自主学习方案 (一)方法导引 1、注重诵读,理清文章思路。 2、梳理积累文中重要文言知识,通过练习检验学习效果; 3、合作探讨作者议论的方式。 (二)重点指津 1、分段讨论问题: ①第一自然段记了什么?有什么特点? ②第二段记叙游华山洞的经过,哪些详写,哪些略写?为什么这样处理材料? ③第三段作者写游山的心得体会。他阐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指出具体例句。 ④第四段,作者写了第二点心得体会。哪句话能表明作者的观点? ⑤本文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结合得自然。其中有些语句起到了联系和照应作用,请分别找出来。 ⑥本文末一段写了什么?有何作用? (三)难点解读 1.作者怎样生发议论的呢? 2.本文由“不得极夫游之乐”生发出“尽吾志”的观点,又由“仆碑”生发出“深思慎取”的观点,这两个观点彼此有联系吗? 3.第五段写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四)思维点击 问题思考: 1、古代游记在文末列出同游者姓名,几乎成为一种定式,同学们过去已经见过,请说出篇名。试以这两篇游记为例,说说运用这种定式有什么好处。 明确:《小石潭记》。好处:①古代游记大多是借山水、景物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在文章主体部分中不出现同游者姓名;即便在记游踪时不能不涉及同游者,也只用泛称,如本文中的“四人”“怠而欲出者”“或”等。②这样写可以节省许多笔墨,使行文简练。 2、这篇游记与我们读过的其他游记相比,有什么明显的特点呢? 明确:在记游的基础上说理,记叙和议论紧密结合,前后照应。先叙述他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的经过,借此生发议论,说明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艺术鉴赏 : 1.因事说理,叙议结合 本文不同于一般的游记,不重山川风物的描绘,而重在因事说理,以说理为目的,记游的内容只是说理的材料和依据;文章以记游的内容为喻,生发议论,因事说理,以小见大,准确而充分地阐述一种人生哲理,给人以思想上的启发,使完美的表现形式与深刻的思想内容和谐统一。 文章前面记游山,后面谈道理,记叙和议论结合得紧密而自然,并且前后呼应,结构严谨,行文缜密。文中的记游内容是议论的基础,是议论的事实依据;议论是记游内容在思想认识上的理性概括和深化。前面的记游处处从后面的议论落笔,为议论作铺垫;后面的议论又处处紧扣前面的记游,赋予记游内容以特定的思想意义。记叙和议论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2.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本文的主旨在于阐述要“有志”“尽吾志”的观点,另外也涉及“深思而慎取”的观点,因此,文章的选材、详略无一不经过精心裁定,紧扣这两个观点。记游部分就写景来看似乎平淡无奇,实际上是深思熟虑、刻意安排的。第一段介绍褒禅山概况从略;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经过从详。前者又详记仆碑文字,其余从略;后者又记前洞和后洞概况从略,记游后洞经过颇详。记前洞和后洞概况,又前洞略,后洞详;记游后洞,又写经过略,补叙经过、写心情之“悔”详。议论部分对应记叙部分,也有侧重。议游华山洞的心得甚详,借仆碑抒发感慨从略。议游华山洞的心得,又议“志”较详,议“力”“物”从略。 3.文笔简洁,语言凝练 本文的记游部分,除为说理之外,没有多余的文字;议论部分,说理充分而有节制,没有无用的笔墨。全篇行文严谨,用墨极为简省,语言精要得当,以致文字难以增删改换。文中的一些句子,如“人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都是平实而深刻、言简而意丰的警句。 四 反思与测评 能级一 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是( ) A.今言“华(huā)”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B.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yǎo)然。 C.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shèng)道也哉。 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xiàng)之。 2.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活用不同类的一项( ) 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B.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C.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D.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3.选出与“其孰能讥之乎”中“其”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 ) A.距其院东五里 B.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C.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D.一之谓甚,其可再乎? 4.选出下列各句中“以”是介词的一项( ) A.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B.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 C.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D.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5.下列句中“观”字词性不同的一项是( ) A.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B.大王见臣列观 C.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D.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B.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C.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没有活用现象的一句是( ) A.其下平旷,有泉侧 B.有志矣,不随以止也 C.火尚足以明也 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8.选出句中“者”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B.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 C.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D.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9.下列句子的句中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B.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C.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 D.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能级二 一、选择 1.对下列各句中的“其”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②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③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④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⑤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 ⑥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⑦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⑧其孰能讥之乎? ⑨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⑩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A.①③④⑤⑥⑨⑩/②/⑦⑧ B.①③④⑤⑥⑦⑨/②/⑧/⑩ C.①③④⑤⑥⑨/②/⑦⑧/⑩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2.下面所列各句加点的“之”字与“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一句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B.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C.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D.入之愈深,其进愈难 3.下面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讲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②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③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④其孰能讥之乎 A.①句与②句相同,③句与④句也相同 B.①句与②句相同,③句与④句不同 C.①句与②句不相同,③句与④句相同 D.①句与②句不相同,③句与④句也不相同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全含多音字的一项是( ) A.褒禅山亦谓之华山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B.褒之庐冢也 有穴窈然 C.则或咎其欲出者 而又不随以怠 D.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何可胜道也哉 5.对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碑仆道 仆:倒 跌倒 B.其文漫灭 漫:淹 C.盖音谬也 盖:大概 D.何可胜道也哉 胜:胜利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庐陵萧君圭君玉”一句中,“君圭”是名,“君玉”是字。 B.“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一句中,“至和”是以皇帝的年号记年的。 C.“临川王某记”一句中,“临川”是王安石的籍贯,“某”代王安石。 D.“长乐王回深父”一句中,“父”是对人的尊称。 二、选出加横线不是名词用作动词的项。( ) A.始舍于其址 B.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C.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D.而翁长铨 E.左右欲刃相如 F.莫若以吾所长,攻敌所短 G.客初至,不冠不袜,以蓝手巾裹头 三、用“……者……也”表示判断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表示单纯的判断,另一种是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合判断。请按照这个说法,把下列表判断的句子分为两组。 A.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B.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C.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D.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者也。 E.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F.子瑜者,亮兄瑾也。 G.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二人在也。 H.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单纯判断句有 2.表因果的复合判断句有 四、翻译下列句子,补上必须补出的内容(用括号括起来),并说明补上的是什么成分。 1.于是余有叹焉。 2.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3.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能级三 阅读下文,按要求做题。 砥柱在陕州东五十里,黄河之中。以其形似柱,故名。《禹贡》谓导河东至于砥柱,即此。癸酉五月,道陕,会佥宪段君文济饮间言及,跃然欲与之游,以使事不果。十月,余回至陕,则段君已先我游,遂决意而往。乙卯,知州事颜君如环,命州学生熊釜、张崇勉从予,离州二十里午食。又二十里循河行。十里至三门集津。三门者,中曰神门,南曰鬼门,北曰人门。其始特一巨石,而平如砥。想昔河水泛滥,禹遂凿之为三。水行其间,声激如雷,而鬼门尤为险恶。舟筏一入,鲜有得脱,名之曰鬼,宜矣。三门之广,约二十丈。其东北五十步,即砥柱……蔡氏《书传》以三门为砥柱。《州志》亦谓砥柱即三门山,皆未尝亲临其地,故谬误如此。又按《隋书》载大业七年,砥柱山崩壅河,逆流数十里。砥柱,今屹然中流。上无土木,而河之广仅如三门,奚有崩摧而壅河逆流至数十里之远?盖距河两岸皆山,意者当时或崩,人以为砥柱,而史氏书之也。孟子曰:“尽信《书》,不如无《书》。”有以哉。 1.解释加黑的词语。 (1)以( )(2)故名( )( )(3)谓( )(4)河( )(5)道( )(6)会( )(7)及( )(8)果( )(9)奚( )(10)书( )(11)有以哉( ) 2.古代常用天干地支来表示年、月、日、时的次序。文中的“癸酉”表示 ,“乙卯”表示 。 3.在传说中三门是这样形成的: ;鬼门的称呼是这样来的: 4.《书传》、《州志》对三门和砥柱的关系分别是这样解释的: ,作者的意见是 为什么持此意见? 5.《隋书》对砥柱有何说法? 作者怎么看? 6.文中突出表现作者观点的句子是 你怎样看这个观点? 五 自主探究指导 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为褒禅山增添了一道亮丽的人文风景。请你利用这一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为褒禅山写一篇导游词。 第四单元教学目标和方法 1. 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分析其说理的深刻透彻,体会其丝丝入扣的论证力量. 2. 了解演讲辞的特点,体会演讲辞优美的文辞和多样化的表现手法,学习其中高超的演讲技巧。 3. 反复诵读并揣摩重点语句,体会其中的深刻内涵和用词的妙处. 11.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一 学习目标 1.结合本文的结构,了解演讲辞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的特点。 2.理清局部思路,提高积极思维能力。 3.通过关键语句的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体会本文的思想文化意义。 4. 引导学生理解蔡元培的办学方针和巨大贡献。 二 预习方案 方法指导:1、诵读文章,体会情感。2、通过看注释,疏通意思。 (一)基本任务 1、背景介绍 蔡元培1868年1月11日,清同治六年(兔年)十二月十七日,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县,六岁求学,饱读经书,崇拜宋儒,年少通经,翰林出身,留学德法,学贯中西,又能化西融中,博通古今,又善于借古鉴今;亲历满清腐败统治,眼见戊戌变法失败,后组织光复会,加入同盟会,投入辛亥之役,从赞同改良到投身反清;辞官离京归里后,委身教育事业,担任过绍兴中西学堂的总监、上海南洋公学总教习,出任过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北京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长;阅历丰富,功业显赫,被毛泽东称为:“民族伟人”、“学术领袖”;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出的“影响世界历史百人名单”中,排在孔子、孟子、孙中山、毛泽东之后,是中国第五人。 北京大学前身系京师大学堂,是戊戌之变的产物,变法失败后,学堂得以保留,辛亥革命后改为北京大学,第一任校长为严复,后相继有马相伯、何燏时及胡仁源等接任。民国五年(1916)冬,正留法的蔡元培,接到出长北大的来电。此时的校长为吴仁源,有点做不下去,所以当时教育总长范源廉向总统黎元洪说明后,于1916年8月26日致电驻法使馆,请“师表群伦,咸深景仰”(范源廉语)的蔡元培出山。12月26日总统任命蔡元培为北京大学校长,次年1月4日他就到校视事,并发布就职通告。但1917年蔡元培接任之前的北大,总的来说还是一所封建思想、官僚习气十分浓厚的学府。因初办时所收学生都是京官或八旗贵族子弟,来上学时,有不少还带着听差,上学只是为了升官发财,对研究学问没什么兴趣,而是想方设法混资历,找靠山。蔡元培的贡献就在于,他把陈腐的北大,变成了学术至上的真正大学。他以坚决的气魄,按照自己的教育理想,采取一系列对症下药的措施,一步步地改造北大,使北大逐步显示出全新的风貌。不到两三年时间,北大便从一个培养官僚的腐朽机构一跃而成为全国进步青年仰慕的学府。 在办学方针上,蔡元培提出“兼容并包”,延请陈独秀等大批新学人物和刘师培等旧学人士进入北大,并裁减了不称职的教员,清除了一大批腐朽守旧的人物。经过这番整顿,教师队伍的素质大大提高。与此同时,他还在学生中间大力提倡思想自由,培养学术研究风气,树立新道德新风尚。本文就是他这兰思想的集中体现。 演说是蔡先生认为最好的教育方式之一,他的一生演说极多,据马燕编的《蔡元培讲演集》就收集他的演讲词90篇。早在1901年8月在上海南洋公学时,他就鼓励学生练习演说,以培养启发群众之能力,以便灌输爱国思想。他重视演说,还可从他婉绝总统府官礼处的函请,可见一斑。他宁愿不出席大总统宴请,而践南洋公学同学会之约。这次就任北大校长的演说是回国后的第11场演讲。 这场演说是在1917年初,蔡先生已步入知命之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尚在酣战之中,国内正处军阀混战阶段,正像国父孙先生说的需要蔡先生“去那历代帝王和官僚气氛笼罩下的北京,主持全国性的教育”。于是就有这场演说的发生。 2、相关知识: 关于演说:演说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语言的艺术,它的历史与人类文明的历史一样,源远而流长。演说以其撼人的感召力,世代沿袭,风靡于世界,不仅成为文明的一种标志,也成为现代政治角逐、商业竞争甚至于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二战时期坐轮椅的美国总统罗斯福曾拖着残疾的身体巡回演说,让美国人民了解了他的思想。 演说是面对观众,这就使演说的内容即演说词受到些限制。首先,内容上要有针对性,要注意听众的身分,研究听众的愿望,讲大家最关心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做到有地放矢。其次,中心要突出,因为听众是听,而不是看,演说词要便于听众理清演说的思路,抓住演说的中心,理解演说的思想。再次,演说词要富于感情, 这是与听众直接交流的一种方式,感情应是真挚的,不能张口训人,也不能众取宠,要打动听众的心灵,引起听众的共鸣。 演说词还要在事例的选取、语言的加工上下一番功夫。 蔡元培先生一生著作等身,为海内外学人所敬仰;演说无数,演说词也成为极具阅读价值的文本。《蔡元培讲演集(NEW)》(马燕编)收集他的演讲词九十篇。作为一个革命家、思想家,他在演说中的教育思想正体现了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期的时代特色,他的演说可谓高屋建瓴。通过阅读,我们可以体会到他在教育、美学、文学、艺术、音乐等方面的广博知识。教育方面的演说词占很大比重,除了《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外,还为北大写了《北大二十周年纪念会演说词》、《北大校役夜班开学式演说词》、《北大新闻学研究会成立演说词等》。在演说录集中我们看到,蔡元培先生对中国教育的贡献并不仅仅停留在思想的层面上,更在于他提出并实施了许多具有深远意义的主张和措施。从他的演说词中,我们感受到一名学者和思想家的包容性的襟怀及坦荡无私的崇高境界。 3、字词积累 读音:见课文注释 词义:见课文注释 (二)挑战任务 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概括相关内容。 三 自主学习方案 (一)方法导引 1、读课文,梳理线索。 2、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二)重点指津 讨论: 1.作为一篇就职演说,本文有什么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2.本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3.本文在语言上有何特点? (三)难点解读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是一篇浅易的文言演说词。它具有优秀的演说词的特点,同时又能体现出蔡元培先生先进的教学思想。讨论这篇演讲词的有关特点。 1.作为演说词的特点: 2.内容上的特点: (四)思维点击 1《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的社会意义和哲学意义 蔡元培先生在就北大校长任职演说中,对学生约法三章,对他以后在北大的改革,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所创造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迄今尚有很高现实意义的教学理念,具有长久不衰的生命力。直到现在,把这篇演说词选到高中课本,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有种于高中生远离世俗的侵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在现代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对物质种益的追求越来越强烈。“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名往。”在一部分高中生的眼中,考大学还是摆脱现实的困窘升官发财的一条捷径,花苦功夫只为考个好大学,使自己有个好前程。不仅在学生中,即使教师在对学生教育中,也会隐约流露出这样的思想倾向。而部分大学不再把追求高深学问作为它的目标,学校里人文课程被功利主义者嗤之以鼻,不予重视。学校没有一个好的导向,势必会对学生误导,使他们通过学校对社会有了一鳞半爪的了解。 自实施素质教育以来,全国各学校似乎都把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放到一个重要的位置,一时之间,德育教育像是成了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但事实上,很多学校对学生还是侧重于知识的传受,把升学率看做是最重要的问题,而对学生的德行教育还是流于形式,背离了使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由于学校疏于管理,很多学生贪图享乐,宽松了对自己要求。一些不法分子常常在学校附近开网吧等娱乐场所,使学生沉溺于其中,荒费了学业,甚至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多是家中的小皇帝,很多学生很自私,有唯我独尊的性格特点。在家眼里没有父母,把父母看成是自己的奴仆。在校眼里没有师长,在老师批评时以怒目相对,对同学,合得来的讲哥们义气,合不来的动辄以打骂解决问题。在近些天,常有校园或与学生有关的家庭恶性事件发生,造成极坏的影响。 由此看来,蔡元培先生的这篇演说词还在为中国教育敲着警钟。 四、反思与测评 能级一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塞(sāi)责 贻(yí)误 孜孜(zī)以求 B.商榷(què) 弭(mǐ)谤 鲜(xiān)为人知 C.当轴(zhóu) 相勖(xù) 大有裨(pì)益 D.訾詈(lì) 敷衍(yǎn) 有案可稽(jī) 2.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 A肄业(sì) 莅临(lì) 泥淖(nào) 矫正(jiǎo) B压轴(zhóu) 砥砺(dì) 塞责(sè) 隽永(juàn) C訾詈(lì) 怵目(shù) 相勖(xǜ) 撩拨(liáo) D官邸(dǐ) 娉婷(pīng) 商榷(què) 裨益(bì) 3.下列词语中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 A迷谤 游冶 松驰 百战不殆 B搓跎 会唔 视事 再接再厉 C提携 经伦 指嫡 责无旁贷 D干禄 流俗 卓绝 营营攻苦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入法科者尽可肄业(肄业:就学)法律学堂,入商科者亦可投考商业学校。 B.二曰砥砺(砥砺:培养)德行。 C.今日所与诸君陈说者只此,以后会晤日长,随时再为商榷(商榷:商讨)可也。 D.余到校视事仅数日,校事多未详悉(详悉:详细知道)。 5.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冶游:四处游玩。 弭谤:止息诽谤。 B况时阅数载:阅,经历。 宗旨既乖:乖,违背,不协调。 C砥砺:磨炼。 相勖:相互勉励。 D訾詈:指责,诋毁,谩骂。 视事:视察公事。 能级二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错误的是 ( ) ①有些人把入党看作做官的终南捷径,这种思想和共产主义是毫不相干的。 ②我为这事花了很多精力,虽然没办好,却问心无愧。 ③面对这种混乱腐败的现状,我们能够无动于衷吗? ④小张帮助李老师的东西搬上七楼,这是小张责无旁贷的责任。 ⑤老同学之间,可得开诚布公,不许隐瞒实情啊。 2.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辛亥革命后,风俗日偷,道德沦丧,蔡元培恳切勉励北大学子,不仅要洁身自好,而且还要努力做社会的楷模。 B青年学子要抱定学问宗旨,孜孜求学;能砥砺德行,以天下为己任,以身作则,把匡正流俗当做自己责无旁贷的责任。 C任鸿隽在回忆蔡元培先生时说,先生待人接物,开诚布公,充分尊重他人的人格,绝不以自己的言语和行动使人感到一点不便或不快。 D在“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思想指导下,蔡元培将北由一个陈腐不堪的封建堡垒改造成一片“精神圣地”,诸君能无动于衷乎?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士别三日,_______,况时阅数载,诸君较昔当必为长足之进步矣。 ②在许多人还徘徊在是否废止忠君、尊孔、尚武、尚实,还有待__________时,蔡先生的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使北大呈现一派生机。 ③试验既终,书籍________,毫不过问,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文凭到手,即可借此活动于社会,岂非与求学初衷大相背驰。 A另眼相待 商量 置之不理 B刮目相见 商榷 置之不理 C刮目相见 商榷 束之高阁 D另眼相待 商量 束之高阁 能级三 阅读下面的课内文段,完成后面题目 一曰抱定宗旨诸君来此求学,必有一定宗旨,欲求宗旨之正大与否,必先知大学之性质。今人肄业专门学校,学成任事,此固势所必然。而在大学则不然,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外人每指摘本校之腐败,以求学于此者,皆有做官发财思想,故毕业预科者,多入法科,入文科者甚少,入理科者尤少,盖以法科为干禄之终南捷径也。因做官心热,对于教员,则不问其学问之浅深,惟问其官阶之大小。官阶大者,特别欢迎,盖为将来毕业有人提携也,现在我国精于政法者,多入政界,专任教授者甚少,故聘请教员,不得不下聘请兼职之人,亦属不得已之举。究之外人指摘之当否,姑不具论。然弭谤莫如自修,人讥我腐败,而我不腐败,问心无愧,于我何损?果欲达其做官发财之目的,则北京不少专门学校,入法科者尽可肄业法律学堂,入商科者亦可投考商业学校,又何必来此大学?所以诸君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宗旨既定,自趋正轨。诸君肄业于此,或三年,或四年,时间不为不多,苟能爱惜分阴,孜孜求学,则其造诣,容有底止。若徒志在做官发财,宗旨既乖,趋向自异。平时则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试验既终,书籍束之高阁,毫不过问,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文凭到手,即可借此活动于社会,岂非与求学初衷大相背驰乎?光阴虚度,学问毫无,是自误也。且辛亥之役,吾人之所以革命,因清廷官吏之腐败。即在今日,吾人对于当轴多不满意,亦以其道镕沦丧。今诸君苟不于此时植其基,勤其学,则将来万一因生计所迫,出而任事,担任讲席,则必贻误学生;置身政界,则必贻误国家。是误人也。误己误人,又岂本心所愿乎?故宗旨不可以不正大。此余所希望于诸君者一也。 1.文章说“一曰抱定宗旨”。那么蔡元培要求青年学生抱定什么样的宗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怎样阐明北大学子要抱定宗旨?请梳理本段层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文章主旨,体会下面句子的含义和感情。 今诸君苟不于此时植其基,勤其学,则将来万一因生计所迫,出而任事,担任讲席,则必贻误学生;置身政界,则必贻误国家。是误人也。误己误人,又岂本心所愿乎?故宗旨不可以不正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 自主探究指导 查找并阅读梁启超的《为学与做人》,回答以下问题。 1.作者认为“怎么样才能不惑”?“仁者不忧”的原因又是什么?试分点概括。 2.最后两节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试分析其表达作用。 12.我有一个梦想 一 学习目标 1、了解马丁·路德·金其人及本文演讲背景。 2、抓住这篇演讲稿的主旨,明确马丁·路德·金要表达的主要观点。 3、把握作者言语思路,体会其严密的思维和诚挚的感情。 4、分析演讲稿中的表达技巧,注意学以致用。 二 预习方案 方法指导 1、可以到图书馆或网上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一下美国黑人的历史和现状,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和作者的主张。 2、本文激情澎湃,文质兼美,多朗读,领会演讲的特点和魅力。 (一)基本任务 1、背景介绍 【关于马丁·路德·金】 1968年4月4日,马丁·路德·金在田纳西州孟菲斯市的洛林汽车旅店被枪杀身亡,终年39岁。金是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浸礼会教堂牧师,非暴力主义者。1929年1月25日出生于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一黑人家庭,父亲和祖父都是浸礼会的传教士。早年就读于亚特兰大的莫尔豪斯学院社会学系,19岁毕业后加入浸礼教会。1951年和1954年又先后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州切斯特市的克罗泽神学院和波士顿大学。1954年在蒙哥马利城的德克斯特大道浸礼会教堂任职。1955年获得博士学位。此后他积极参加和领导美国黑人争取平等权利的斗争,一生三次被捕,三次被判刑。1956年他领导蒙哥马利改进协会,组织黑人进行抵制公共汽车歧视黑人的斗争。全城5万黑人拒乘公共汽车385天,迫使最高法院宣布在交通工具上实施种族隔离为非法。1957年帮助建立黑人牧师组织──南方基督教领袖大会,并任该会首任主席。1963年8月率领25万黑人向华盛顿林肯纪念堂“自由进军”,1964年获诺贝尔和平奖。他极具演说才能,并著有《阔步走向自由》《我们为何不能再等待》等著作。其思想对60年代美国黑人民权运动产生了重大影响。遇害时,他正准备帮助孟菲斯黑人清洁工人组织罢工。当时他在旅馆阳台上与同伴们谈话,被刺客詹姆斯·厄尔·雷用枪击中。刺客得手后窜逃出境,6月8日在伦敦机场被捕,后被判处99年徒刑。金的遇刺触发了黑人抗暴斗争的巨大风暴。4月4日到6日,全美一百多个城市爆发骚乱。美国政府确定从1986年起每年一月的第三个星期一(金的诞辰为1月15日)为全国纪念日。从1987年起金的诞辰亦为联合国的纪念日之一。 【有关美国黑人的背景资料】 1774年,美国的建国者们把奴隶纳入不予进口的商品之列,并直到1783年才废除了奴隶贸易。除两个州外奴隶制被完全废除──南卡罗来纳州和佐治亚州──他们因惧怕经济受损而坚决反对。所有北方各州都已早早地废除了奴隶制──最晚一个是1804年的新泽西州。然而南方坚持1845年后加入联盟的新州可以保持奴隶制。 从1830年后,在北方就有一个坚定,但却不那么有效的声音在要求全面废除奴隶制。随后,1861年,11个南方州成立南部邦联,脱离主张废奴的美利坚合众国。南方和北方间的南北战争随之爆发。经过4年的斗争和超过50万人的死亡后,北方获得胜利。《解放宣言》通过了,奴隶终于获得了自由。 但那只是就理论而言。战争已过了一百多年,南方诸州仍抵制为争取给予黑人平等机会而进行的全国性的努力。南方的白人指责黑人导致了战争、失败和贫穷。他们的领袖试图保持其古老的生活方式和他们的“遗产” 。而黑人则没有土地,受不到教育,没有丝毫改善的可能。 1865年4月林肯总统的不幸遇刺意味着失去了以新模式重建南方的机会。旧的南方领导人没有被排除在公职之外,“黑人法案”除最基本的民权和自由外否定黑人的一切。为了对付这种压迫,1866年生效的宪法第十四修正案规定了黑人作为美国公民的权利,使其得到在法律之下平等的保护。随后的1870年第十五修正案给予所有美国公民以选举权,无论他们的“种族、肤色或是否曾是奴隶”。 然而,北方或多或少在放任南方按他们自己的意愿对待黑人。其结果是,到1895年,实际上所有的黑人都没有得到选举权。在1890年三K党重建之后,情况糟到了极点;在1889年到1919年之间,有近三千黑人男子和妇女受到了私刑。 在20世纪50年代,当马丁·路德·金接掌黑人民权运动的领导权时,大多数黑人仍处于贫穷和低教育状态。每一次进展都受到阻碍。例如,虽然依据法律,黑人可以选举,但在南方诸州却设置了许多障碍──从繁文缛节一直到私刑,结果只有5%的黑人能够登记。 在金的领导下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在今天,金死了20年后,种族隔离尤其在南方的乡村地区事实上仍存在着。法律声称现在已平等,但存有偏见的白人仍与法律背道而驰。饭店过去只对白人开放。所以当法律判定这样做违法时,饭店干脆关门大吉。在许多南方小镇上现在都没了酒吧、理发店或饭店。那些废除种族隔离的政府学校里只有黑人学生。所有的白人孩子都被带走,进了私立学校。 在某些领域确实取得了进步。在选举法案(1965年)颁布前,在美国只有不到二百名黑人担任公职;到1970年是1469名;1980年4912名,1986年超过了6500人。这仅占美国49万名被推选官员的1.3%。现有289名黑人市长,28名妇女管理着超过五万人的城市。 贫困的黑人家庭从1959年的55%下降到1987年的约31%;然而在1986年领取食物救济券(以此可以到商店换取食物)的人中,黑人占37%,有45%的年轻黑人要去救济所。1985年,黑人家庭的平均收入仅为白人家庭的55%,所有黑人家庭中有近45%要依靠妇女。1987年,“美国黑人状况”称在北方各州黑人的失业情况:“在诸如底特律、布法罗、芝加哥及克里弗兰等城市,在劳动市场上,黑人,尤其是黑人男性──同白人相比其收入差距可能超过了南方种族歧视最为严重的城市里的最高记录。” 而在另一方面是不容置疑的成功例子──比尔·科斯比在1987年是全世界娱乐业收入最高的人,吸引了8300万观众看他的电视系列节目,赚了近一亿美元。杰西·杰克逊是另一个成功例子──他是民主党竞选1988年美国总统的重要竞选者。流行歌星如麦克尔·杰克逊和蒂娜·特娜的摇滚音乐会遍及全球。其他像管理人员克里弗德·R·华伦,前纽约州立大学校长,成为美国最大的养老金基金主席及一名企业家,赫尔曼·E·瓦伦丁,是美洲系统管理委员会的主席和总裁。 最终,成千上万的普通黑人进入了中产阶级,获得了医生、律师、银行家、经理和其他职位。据估计到2000年,每三个美国人中就有一个是非白人──这包括亚洲人、西班牙裔人和黑人──凭着毅力、教育和更大的推动,马丁·路德·金的伟大梦想或许会在下一个20年中变为现实。 ──选自《马丁·路德·金传》,汪群译,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7年版 2、字词积累 生字注音 签署( ) 束缚( ) 镣铐( ) 歧视( ) 枷锁( ) 一隅( ) 骇人听闻( ) 兑现( ) 缔造( ) 草拟( ) 宪法( ) 履行( ) 戳子( ) 储存( ) 侈谈( ) 崛起( ) 拯救( ) 磐石( ) 义愤填膺( ) 飓风( ) 心急如焚( ) 蜕变( ) 摇摇欲坠( ) 赎罪( ) 陋巷( ) 贫民窟( ) 真谛( ) 昔日( ) 匿迹( ) 优劣( ) 携手( ) 坎坷( ) 洋溢( ) 祈祷( ) 逝去( ) 巍峨( ) 峰巅( ) 覆盖( ) 蜿蜒( ) 耶稣( ) 字词解释 【充裕】 充足有余。 【一隅】 一个角落。 【骇人听闻】 使人听了非常吃惊。 【兑现】 凭票据向银行换取现款。比喻诺言的实现。 【缔造】 创立;建立。 【草拟】 起草;初步设计。 【履行】 实践(自己答应做的或应该做的事)。 【侈谈】 夸大而不切实际地谈论。 【崛起】 本指(山峰等)突起。也指兴起。 【磐石】 厚而大的石头。 【飓风】 发生在大西洋西部的热带空气旋涡,是一种极强烈的风暴,相当于西太平洋上的台风。 【心急如焚】 心里急得像火烧一样,形容非常着急。 【蜕变】 (人或事物)发生质变。 【赎罪】 抵消所犯的罪过。 【陋巷】 (住的地方)狭小,不华美。 【祈祷】 一种宗教仪式,信仰宗教的人向神默告自己的愿望。 (二)挑战任务 1、这篇演讲为什么能激动人心? 2、本文在艺术上有什么特点? 三、自主学习方案 (一)方法导引 1、了解演讲的背景及主要内容。 2、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3、结合文体特点与语境,辨析、品味语言的深层含义和表达作用。 (二)重点指津 1、“我有一个梦想”中的“梦想”具体指什么?马丁·路德·金主张以什么样的方式实现他的梦想? 2、这篇演讲之所以能激动人心,与其严谨的结构、严密的思路不无关系,那么如何简析这篇结构严谨、思路严密的演讲辞? (三)难点解读 1、文章的标题是“我有一个梦想”,但文章在第17自然段才提出“我的梦想”,那么,前16个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能否删去? 2、这篇演讲辞饱含激情,文采斐然,其具有怎样的艺术特色? (四)思维点击 1、通过诵读感受文章的感染力与号召力。 这篇激情澎湃的演讲富有强烈的感染力与号召力,我们可以通过大声的诵读感悟。第2自然段是作者揭示黑人的现今生活的,同时又是演讲的开始,因此读时既要充满激情,又要沉痛有力。本段中前边有三个相连的“今天”,这三个“今天”在读时既要一气呵成,又需要每一次的语调都比前有所抬升;需要重读的词有“必须正视”“隔离”“歧视”“穷困”“萎缩”“自己”“故土家园”。第3自然段在读时整体语调可略和缓一点,但重点词语依然要注意,如“每一个美国人”、“所有的人”、“追求幸福”以及“权利”等。 经过3、4两自然段的平缓之后,第5段作者的情感再次抬升。为了满足这种情感的张扬,作者一口气连用了四个排比句式“现在是……时候”,一方面这是情感发泄的需要,另一方面这种排山倒海的语势也加强了内容的表达,极强地突出了现实为自由、平等而战的重要性。至于7、8自然段,因其内容讲的是斗争的策略,所以它的语调是平和的、理智的,是语重心长的。 针对“热心人”的质问,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挑衅,“你们什么时候才能满足?” (这里边有潜台词:贪得无厌;你们就不该提这样的要求等等),面对黑人的现状,10~14自然段,作者义愤填膺,怒不可遏,一串条件式(只要……就……)排比句,如出膛之弹,似喷井之油,如江海汹涌,似急风扫云,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人身受到攻击,我们不满足;生活范围受限,我们不满足;政治上的不平等,我们不满足。但我们决不贪得无厌——正义与公正,犹如江海之波涛,汹涌澎湃,滚滚而来,就是我们斗争胜利之日。”这一段正义逼人、豪气冲天的誓言,无疑极大地鼓舞了人们的斗志,表明了黑人斗争的决心。但同时又不失理智。这一点我们要十分注意:情感的放纵决不是无限制的。 第18段到第25段,作者想黑人之所未想,说黑人之未说。这正是他作为黑人政治领袖的杰出之处,也是其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原因。他就是这样一次次把演讲推向高潮。也一次次恰到好处地调动着听众的情绪,他设喻非凡,语势如虹。他用心在讲演,用生命在呼唤。他是民心,是正义,是一种精神。 2、思辨马丁·路德·金的成败。 马丁·路德·金积极倡导“非暴力抵抗”,可是最后自己却死在枪弹的暴力之下。于是,有不少人得出结论说:非暴力主义是软弱的、无效的、注定要失败的。其实马丁·路德·金没有失败。“勿以成败论英雄”是出于良知的智慧,而“历史由胜者来书写”的观点是人类社会的耻辱。即便只采用世俗的“成败观”来评判他,也无法抹杀这些基本的事实:他领导的非暴力抵抗运动,不但赢得了蒙哥马利城公共汽车种族隔离制度的废除,而且赢得了全国全世界对伯明翰市黑人运动的关注和同情;不但胜利地组织了向首都华盛顿的大进军,而且深深地打动了包括总统肯尼迪在内的各阶层白人的心;不但促成了美国国会通过民权法案,从法律上正式结束美国黑人的被歧视地位,而且影响了英国国会通过反种族歧视法和反性别歧视法,从长远来说还促成了南非种族隔离制度的崩溃。就马丁·路德·金个人而言,他不但在生前获颁诺贝尔和平奖,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获奖者,而且他的生日早被确立为法定全国假日,这在各界名人的行列中也极其罕见。最主要的是,他不但成了他本国良知的代表,还成了人类良知的代表。而这一切所证明的,恰恰是个子矮小、其貌不扬的马丁·路德·金的精神力量之强大,恰恰是他和甘地、曼德拉等等所代表的非暴力抵抗的精神力量之强大。 3、体会这篇演讲稿艺术表达手法的妙处。 本文句式齐整,或散或整,善于排比、对偶等,具有整体美、音乐美,便于感情的表达。如在揭示黑人现状时,作者用了一组排比句:“一百年后的今天……一百年后的今天……一百年后的今天”,以强烈的语势、充沛的感情揭示了没有自由、民主的时间之长、黑人生活之惨,很容易引起听众的共鸣。在讲述斗争的决心和目的时,作者还用了一组排比句,这组排比句在表情达意的同时,还增强了语言的气势和感染力。例如:“只要黑人仍然遭受警察难以形容的野蛮迫害,我们就绝不会满足;只要我们在外奔波而疲乏的身躯不能在公路的汽车旅馆和城里的旅馆找到住宿之所,我们就绝不会满足;只要黑人的基本活动范围只是从少数民族聚居的小贫民区转移到大贫民区,我们就不会满足;只要密西西比仍然有一个黑人不能参加选举,只要纽约有一个黑人认为他投票无济于事,我们就绝不会满足。”这一组排比句,句式整齐,叙写清晰而透辟,层层深入,语势强烈,态度鲜明的表达了作者的决心。善用比喻、排比、反问、反复、对偶等修辞,使文章形象生动,增强感染力。如“空头支票”这个比喻,极其形象地论述了美国政府欺骗黑人的行径;“改变成为一支洋溢手足之情的优美交响曲”这个比喻句极其生动的表现了作者对自由和平的向往。作者用第一人称称呼,拉近和听众之间的距离,增加了亲切感,增强了感召力。 四 反思与测评 能级一 1、给加点的词注音 束缚( ) 镣铐( ) 枷锁( ) 压榨( ) 戳子( ) 拯救( ) 磐石( ) 赎罪( ) 匿迹( ) 坎坷( )( ) 披露( ) 洋溢( ) 瞭望( ) 2、找出下面选项中完全正确的一组( ) A. 鉴署 蜿蜒 巍峨峰巅 履行 B. 萎缩 缔造 汹涌澎湃 光茫 C. 蜕变 疲乏 摇摇欲坠 兑现 D. 窄小 异意 义愤填膺 野蛮 3、下列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 A.盗版碟的零售价低得骇人听闻。 B.书中主人公的命运和你息息相关,当厄运来临,你想扔下书逃走,可办不到,就像你不能摆脱自己的命运。 C.这个地区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又有一个很好的领导班子,因此,这里的人民能安之若素,到处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D.这伙歹徒竟然在这样的闹市区公开作案,简直让人义愤填膺。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话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 ) (1)学术界对这件出土文物的所处年代,一直有 。 (2)我们共和国的缔造者草拟宪法和独立宣言的气壮山河的词句时,曾向每个美国人许下了 。 (3) 黑人依然是不堪形容的警察暴行恐怖的牺牲品,我们 决不会满意。 A . 争议 誓言 只要 就 B. 异议 誓言 如果 就 C. 争议 诺言 只要 就 D. 异议 诺言 如果 就 5、下面句子中标点正确的一组是( ) A.有人问热心民权运动的人:“你们什么时候会感到满意。” B.我梦想有一天,这个国家将会奋起,实现其立国信条的真谛:“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 C.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就能一同工作、一同祈祷、一同斗争、一同入狱、一同维护自由;因为我们知道,我们终有一天会获得自由。 D.我们现在并不满足,我们将来也不满足,除非正义和公正犹如江海之波涛、汹涌澎湃、滚滚而来。 能级二 (一)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如果美国忽视时间的迫切性和低估黑人的决心,那么,这对美国来说,将是致命伤。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秋天如不到来,黑人义愤填膺的酷暑就不会过去。1963年并不意味着斗争的结束,而是开始。有人希望,黑人只要撒撒气就会满足;如果国家安之若素,毫无反应,这些人必会大失所望的。黑人得不到公民的权利,美国就不可能有安宁或平静,正义的光明的一天不到来,叛乱的旋风就将继续动摇这个国家的基础。 但是对于等候在正义之宫门口的心急如焚的人们,有些话我是必须说的。在争取合法地位的过程中,我们不要采取错误的做法。我们不要为了满足对自由的渴望而抱着敌对和仇恨之杯痛饮。我们斗争时必须永远举止得体,纪律严明。我们不能容许我们的具有崭新内容的抗议蜕变为暴力行动。我们要不断地升华到以精神力量对付物质力量的崇高境界中去。 1、为什么说 “美国忽视时间迫切性和低估黑人的决心”“将是致命伤”? 2、.结合原文,谈谈你对“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秋天如不到来,黑人义愤填膺的酷暑就不会过去”一句的理解。 3、“在争取合法地位的过程中”,马丁·路德·金认为应该怎样斗争,为什么? 4、请分别用一句话概括这两段文字的内容。 能级三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告 别(节选) 我对于现在所进行的试验,还不能下确切的结论。因此,我觉得把我的叙述就此结束,很明显是我的责任。事实上我的笔已经本能地拒绝继续往下写了。 我不得不向读者告别,心里自然不无感触。我对自己的体验有很高的评价。我不晓得我是否能够公正地对待这些体验。我只能说,我为了忠实的描述,从来不敢马虎行事。把我所感觉到的和我所确切得到的结论,据实刻画出来,一直是我孜孜以求的。这种尝试给了我心理上一种无法形容的宁静,因为我的宿愿就是要使动摇的人皈依真理和非暴力。 我的一贯经验使我确信,除了真理以外,没有别的上帝。如果这几章的每一页没有向读者宣示实现真理的唯一办法就是非暴力,我就会觉得我写这本书所费的心血全都白费了。即使我在这方面的努力没有收到什么效果,读者也应当明白,过错在于方式而不在于原则。我对非暴力的追求,不论是多么诚挚,究竟还没有达到尽善尽美的地步。因此,我在一瞬间所瞥见的一点真理,很难把它的无法形容的光辉宣泄于万一,这光辉的强烈,实百万倍于我们日常亲眼看见的太阳的光辉。其实我所抓到的只不过是这个伟大的光明的最微弱的一线而已。然而我可以保证说,根据我这一切体验的结果,只有完全实现了非暴力的人,才能完全看到真理。 要和普遍的和无所不在的真理的精神面对面地相见,人们必须爱护最卑微的生物,一如爱护自己,而一个有志于此的人,便不能对生活的任何方面采取超然的态度。这就是我追求真理而不得不投身于政治的缘故。我可以毫不迟疑地,并以最谦逊的精神来说,凡以为宗教与政治无关的人,其实是不懂得宗教的意义。 如果不进行自我纯洁的工作,要和每一件生物合为一体是不可能的;没有自我纯洁,要遵行非暴力的法则也必然是一种梦想;一个心地不纯洁的人,决不能认识上帝。因此,自我纯洁必须包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的纯洁。而由于纯洁是富有感染力的,个人纯洁的结果必然使周围的环境也纯洁了。 然而自我纯洁的路程是艰难而崎岖的。一个人要达到完全的纯洁,就必须绝对摆脱思想、言论和行动中的感情;超越于爱、憎、迎、拒的逆流之上。我知道我自己还没有达到这三方面的纯洁,虽然我在这方面一直进行着不倦的努力。这就是为什么世界上的赞誉不能使我动心,有时反而使我难过的道理。 我必须把我自己降为零。一个人若不能自动地在同类中甘居末位,就不能解脱。非暴力是最大限度的谦让。 在和读者至少作暂时的告别的时候,我请读者同我一起向真理的上帝祈祷,求他赐给我思想、言论和行动中的非暴力的恩典。 (节选自《甘地自传》) 注释:甘地(1869-1948),是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领袖、印度国大党的领导人。为争取祖国独立和人间公正,他三次领导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7次绝食,18次进监狱,5次遇刺。1948年1月30日,印、巴分治前夕,甘地被极右分子刺杀身亡,时年79岁。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宿愿(sù) 孜孜以求(zī) B.皈依(guī) 尽善尽美(jìn) C.瞥见(piě) 一瞬间(shùn) D.宣泄(xuān) 谦逊(xùn) 2、文章第二自然段说:“我不得不向读者告别,心里自然不无感触。”请分析这一句话的作用。 3、结合原文,指出作者所信仰的“上帝”是什么?怎样实现这种信仰? 4、文章第四自然段说:“凡以为宗教与政治无关的人,其实是不懂得宗教的意义。”结合原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五 自主探究指导 课外阅读列宁文章《卡尔·马克思》,写一篇读书笔记。 1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一 学习目标 1、感知课文的内容,体会演讲词的特点。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清课文的结构。 3、认识马克思的伟大之处,激发崇高的情感。 二 预习方案 方法指导 1、查阅相关资料,了解马克思的生平事迹; 2、认真诵读文章,感受作者字里行间蕴藏的感情。 (一) 基本任务 1、背景介绍 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于1883年3月14日在英国伦敦逝世。他的逝世,在欧美等国家引起了广泛而深刻的反响。1883年1月,马克思带着严重的支气管炎,从英国南部的文特诺尔回到伦敦梅特兰公园路41号。这时并发的喉头炎使得他几乎不能吞咽。2月1日,他的肺部发生脓肿。经过一段时间治疗,气管炎逐渐痊愈,吞咽食物也比较容易了。3月14日下午两点多钟,恩格斯到了马克思那里,护理马克思的女仆海伦走上楼去看了一下,下来对恩格斯说,马克思处在半睡眠状态。于是两人一起上楼去,当恩格斯走进马克思的卧室时,马克思已坐在自己的安乐椅上安详地与世长辞了,在他的写字台上,还放着《资本论》第三卷的第八次修改稿,这时距海伦离开房间不过两分钟光景。3月17日,在伦敦郊区的海格特公墓,人们为马克思举行了隆重而简朴的葬礼,参加者是他们亲密战友和亲属,当时参加葬礼的有:恩格斯、马克思早在共产主义者同盟时期的两个老战友列斯纳和罗赫纳,从法国赶来的拉法格和龙格,从德国来的李卜克内西,还有化学家肖苹马和生物学家雷伊?朗凯斯特等。在高雷姆克代表《社会民主党人报》和“伦敦共产主义工人教育协会”向马克思的遗体献花圈之后,恩格斯代表全世界无产阶级对于伟大的导师马克思的逝世表示了深切的悼念,用英语发表了这篇讲话,对于马克思所做的伟大贡献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热情的赞颂。 【关于马克思和恩格斯】 科学共产主义的创始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卡尔·马克思,1818年5月5日生于普鲁士(德国)莱茵省特利尔市。1843年迁居法国巴黎。中学毕业后,先后入波恩大学、柏林大学研究法学、历史学和哲学。大学毕业后,开始了他一生的政治活动。当时,英法两国无产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1848年法国巴黎无产阶级的起义震动了整个欧洲。就在这样的历史时代,1844年9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巴黎相见(恩格斯于1820年生于普鲁士莱茵省的巴门城)。从此“这两位朋友的毕生工作,就成了他们的共同事业”。他们在革命实践中共同战斗,在革命理论上共同创造。1846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布鲁塞尔建立了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1847年,他们参加共产主义者同盟,共同草拟了该同盟的纲领,即《共产党宣言》。1864年,马克思在伦敦创建了国际工人协会(在第二国际成立后才称第一国际),奠定了国际组织的基础。 从1870年以后,马克思和恩格斯一直住在伦敦,“他们两人始终过着充满紧张工作的共同的精神生活”。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发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特殊的运动规律,他的最伟大的著作《资本论》就是这方面研究的结晶。作为马克思伟大事业的终身战友的恩格斯,在马克思逝世以后,出色地完成了《资本论》第二、三卷的整理出版工作,卓越地领导了国际工人运动,直至1895年8月5日因病逝世。正如列宁所说,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革命友谊“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在马克思之后,“恩格斯是整个文明世界中最卓越的学者和现代无产阶级的导师”。 2、字词积累 生字注音 诅咒( ) 估量( ) 即使( ) 繁芜丛杂( ) 诽谤( ) 悼念( ) 驱逐( ) 豁然开朗( ) 肤浅 ( ) 给予( ) 勒令( ) 卓有成效( ) 诬蔑( ) 寻常( ) 要素( ) 永垂不朽( ) 空白( ) 衷心( ) 嫉恨( ) 得心应手( ) 词语解释 【肤浅】 形容理解不深。 【嫉恨】 嫉妒,愤恨。 【独到】 与众不同的,多指好的。 【诽谤】 无中生有,说人坏话,毁人名誉。 【诅咒】 泛指咒骂。 【污蔑】 捏造事实,毁坏别人的名誉。 【衷心】 出于内心的。 【爱戴】 敬爱并且拥护。 【不可估量】 无法估计。 【繁芜丛杂】 纷繁,多而杂乱;芜杂,杂乱没有条理(多指文章)。 【豁然开朗】 一下子出现开阔明亮的境界。也形容一下子领悟某种道理。豁,开通敞亮。 【得心应手】 心里怎么想,手就怎么做。 【卓有成效】 有卓越的成绩、效果。卓,卓越、突出。 【非同寻常】 不同平常。 【永垂不朽】 姓名、事迹、精神等,永远流传,不磨灭。 【竞相】 争逐着。 (二)挑战任务 1、了解悼词的特点; 2、搜集马克思相关资料。 三、自主学习方案 (一)方法导引 1、结合马克思的生平、著作和历史贡献,深入理解本文的思想文化内涵,把握文章主旨。 2、本文语言准确,生动形象,而且富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可反复诵读并揣摩重点语句,体会其中的深刻内涵和用词的妙处。 (二)重点指津 1、“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如何理解“空白”一词的深层含义? 2、“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为什么用达尔文的发现来比马克思的发现? 3、在评述马克思发现剩余价值时,作者说“豁然开朗”,而说以前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试揣摩“豁然开朗”、“在黑暗中摸索”这两个短语蕴含的意义。 4、如何理解“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三)难点解读 1、有关文章结构 因为本文是马克思的亲密战友恩格斯在马克思葬礼上发表的讲话,所以,我们可以把它当作“悼词”看待,实质上它是一篇议论抒情的文章。 有关悼词写作的基本结构 1、交代死者的姓名、去世时间、地点、原因、享年等情况。 2、简述死者生平。 3、评述死者的主要功绩或优秀品质等,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4、寄托哀思,表达对死者的哀悼之情。 强调:悼词写作有以上要件,但主体内容在第3部分:对死者功绩、品质及影响的评述。 参照上述结构,看看本文的写作顺序是否与上略同 明确: 与基本结构相比,本文少了哪一部分?多了哪一部分? 原因推测: 2、了解马克思的巨大贡献 对哲学、经济学的贡献: 两大发现: 发现所具有的社会价值: 对自然科学的贡献:不是“浅尝辄止”;总是“衷心喜悦” 对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贡献(主要贡献)。 ⑴ 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满腔热情、坚忍不拔、卓有成效。 ⑵ 作为全部活动的顶峰,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 (四)思维点击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修辞手法的运用 1、对于马克思的逝世,恩格斯不忍直接说出,而用“隐讳”的手法说出马克思“停止思想了”、“安静地睡着了”、“永远地睡着了”,把自己的极度悲痛的心情委婉而又含蓄地表达出来。“还不到两分钟”,表现了恩格斯的深深遗憾的惋惜心情。“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说明马克思临死之前,还在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辛勤地工作着。这里的“两分钟”、“安静地”不同于一般记叙文中写实的时间概念和一般的对人物姿态的形象描写,而是一种痛苦惋惜心情的表露,是对马克思忘我精神的揭示和赞颂。 破折号的作用从语法上讲是短暂的停顿,从感情上讲也是感情的转折,它体现了作者内心的巨大悲痛和惋惜。 2、“在黑暗中摸索”是个隐喻性词语。“豁然开朗”是比喻性词语,而且这两个词语还造成了鲜明强烈的对比,从而热烈赞颂了马克思这一发现的伟大意义。这两个形象鲜明的词语,把抽象的事理表现得可感可见。 3、“把他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这个比喻句含蓄且发人深思,它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说明敌人对马克思攻击很多,但十分无力;二是说明马克思对敌人十分蔑视,表现了马克思崇高的精神境界。 四、反思与测评 能级一 1.选出下列加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 ) A.芜杂(wú zá) B.卓(zhuó)有成效 C.诽谤(fěi bàng) D.深切悼(diào)念 2.下面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嫉恨 诬蔑 驱逐 衷心喜悦 B.莱茵河 不可估量 纷繁 竞相 C.豁然开琅 诅咒 给与答复 D.爱戴 永垂不朽 唯物辩证法 3.根据语境,选出加黑词释义不当的一项是( ) A.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 豁然开朗:一下子就开朗了。 B.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肤浅地研究的。 肤浅:表面的,不深刻的。 C.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 要素:构成事物的必要因素。 D.而他进行斗争的热烈、顽强和卓有成效,是很少见的。 卓有成效:效果十分显著、突出。 能级二 4、“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加点词语换成“去世”或“逝世”,好不好?为什么? 5、“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加点的三个词语顺序能否改变?为什么? 6、“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做蛛丝一样轻轻抹去……”对画线所表达的“他”的情感态度,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不闻不问,置之度外 B.无动于衷,无怒于形 C.漠然处之,不予理睬 D.不屑一顾,极度蔑视 7、“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坚忍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加横线的三个词语分别从哪些方面评价马克思? 能级三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题。 悼念玛丽·居里 [德]爱因斯坦 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的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作出的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 我幸运地同居里夫人有二十年崇高而真挚的友谊。我对她的人格的伟大愈来愈感到钦佩。她的坚强,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己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所有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她在任何时候都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公仆,也极端的谦虚,永远不给自满留下任何余地。由于社会的严酷和不平等,她的心情总是抑郁的。这就使她具有那样严肃的外貌,很容易使那些不接近她的人发生误解——这是一种无法用任何艺术气质来解晓的少见的严肃性。一旦她认识到某一条道路是正确的,她就毫不妥协地并且极端顽强地坚持走下去。 她一生中最伟大的科学功绩——证明放射性元素的存在并把它们分离出来——所以能取得,不仅是靠着大胆的直觉,而且也靠着在难以想象的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工作的热忱和顽强,这样的困难,在实验科学的历史中是罕见的。 居里夫人的品德和热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 1.玛丽·居里是伟大的科学家,文章对玛丽·居里的评价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 2.作者认为玛丽·居里在科学方面取得的成就,靠的是什么? 3.“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一小部分”指什么? 4.写出你对“居里夫人的品德和热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这句话的理解。 五 自主探究指导 以“梦想”为话题,准备五分钟长度的即兴演讲,注意体现演讲词的特点。 附参考答案及简析 荷塘月色 能级一:1、xiè wěng chǔ chù niǎonuó mò qiàn 2、A 3、C 4、B 5、D 6、C 7、C 8、A(这句话直抒情怀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苦闷,而不是“含蓄”地表达)。 9、D 能级二: 1、(1)月光的流泻与流水的流泻相似 (2)叶子与花在薄雾中朦胧的状态相似 (3)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缥缈 通感 2、三个比喻句分别侧重明亮、闪烁、洁白等方面。 3、酣眠指满月的状态。小睡指月亮被淡淡的云笼罩着若明若暗、不能朗照的状态。 4、不可以。第一句“参差”指高高低低,“斑驳”指颜色不均,这是从大处到细处的描写,如果颠倒了,意思也没有多大妨碍,但有一点无序的感觉。而第二句一变,意思就不同了。原句“弯弯”是修饰“杨柳”的;“稀疏”是形容“倩影”的,且与“斑驳”遥相呼应,一个色彩“淡”,一个色彩“浓”,一改就没有原句的神韵。 5、光与影若暗若明,并不均匀的和谐与名曲的抑扬顿搓、高低均匀的和谐是相通的。 6、③处。 7、有时微风过来,用纤手挽着那影子,它便袅袅的形成了一个软弧;但她的手才松,它又像橡皮带儿似的,立刻伏伏帖帖的缩回来了。 8、太薄了,又太细了。 9、D。一切景语皆情语。客观景物一旦写进文章,就戴上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了。 能级三:1、①它已失去了活力,只是过去村庄的空壳。②“紧闭的生活理想”(或“封闭幽深的心情和趣味”“幽闭”) 2、相同:古木环合,泉水夹带着野花流过去,只有一道小小的门与外面世界交通。(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不同:①人们困居在高墙和重门后面,巷道便空虚而冷寂,不能看到“黄发垂髦并怡然自乐”的生活情景。②郭洞村自愿做一件古旧的艺术品,博得一种叫做“文化”的评价和青睐;“桃花源”没有。 3、(“村庄就蜕变成空壳和废墟”,微雨中,古村的本色令作者感动,)表达了对古村变化的委婉批评,对古村原本风貌的喜爱。 4、D E (A.错在“深为古村的封闭保守而痛惜”,作者痛惜的是村民的开放使古村原本的风貌不存。B.没有“暗示希望的生机”之意。 C.“认为它破坏了古村朴素的本色”,文中没有此意。) 5.略 自主探究指导:相同点:表达思乡之情;生动而传神的描写了荷叶荷花的美丽形象;用词精妙;情景交融。不同点:《荷塘月色》思想内容更深刻,时代感和社会意义更强;《荷塘月色》写月下雾中之荷,《苏幕遮》写雨后初阳之荷;《荷塘月色》动词绝妙,比喻、通感用得绝佳,《苏幕遮》白描写意,从不同角度生动刻画了雨后清荷的静态动姿;《荷塘月色》发挥散文特长,表达丰富思想内容,展示多种艺术技巧,《苏幕遮》虚实相济,言有尽而意无穷。 故都的秋 能级一:1、答案为A。“钞”应该读作chāo。 2、答案为C。“深味”意思是深层浓厚的意趣。 3、答案为A。两个“偿”都应该写作“尝”。 4、答案为A。“阵”根据文意应该为“层”。 5、答案为B。A项无比喻,C、D两项均无对比。 能级二:1、清晨静观 落蕊轻扫 秋蝉残鸣 2、青、蓝、灰、白(任选二个);冷;深沉、淡泊。 3、为了感受清淡中略带一点“野味”的情调,体会故都秋的质朴美。 4 、秋的特征应是清淡。 5、听、嗅、触;静。 6、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面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 7、围绕“描写细腻,情景交融”来谈即可。 8、这些南国的秋景并非真的“色彩不浓,回味不永”,以美衬美,更能衬托北国之秋令人神往、眷恋。 9、本体是南国之秋,喻体是黄酒、稀饭、鲈鱼、黄犬;本体是北国之秋,喻体是白干、馍馍、大蟹、骆驼。这两组比喻的喻体用的都是最常见的事物,使人容易联想,从而收到很好的表达效果。 10、最后一段为全文总结,直抒作者对故都之秋无比眷恋之情。 能级三:1、高大挺拔,枝繁叶茂 服从自然又抗衡自然,洞悉自然又糊涂自然,任风雕雨蚀花开花落之从容淡泊之大度。 2、契合:历经风吹雨打;不求巨臂擎天的闻达,但也有荫庇一方的坦荡。不同:梧桐有顺从糊涂的一面;外祖父缺少从容淡泊的大度。 3、新生命充满活力;前辈对后辈的拖举、希冀和祝福。 4、对未来充满希望,正义必胜,人们会公正对待历史和生活。 5、 C E。A项,原文“寂寞”有“不怨人潮人海中的孤寂”;B项,没有“母爱的细腻”;D项,没有赞颂“从容豁达”。 6、略 囚绿记 能级一: 1、(1)揠(yà),拔。(2)淅沥(xī lì),象声词,形容轻微的风声、雨声、落叶声等。(3)涸(hé),水干,枯竭。 2、(1)排比(2)比喻(3)反复(4)反复 作用:各种修辞方法的运用,增强了文章语言的表现力,使文章语言更加优美生动;增强了文章的抒情性,使作者的情感更为真切感人。 3、(1)“绿影”指太阳照过常春藤的枝叶形成的影子;“绿友”指“我”囚禁的常春藤的两枝柔条;“绿囚”指不屈服于黑暗的顽强抗争的人。(2)作者想让绿色和自己更接近、更亲密,拿绿色来装饰简陋的房间,装饰过于抑郁的心情,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借绿色来比喻抑郁的年华。(3)“绿囚”执著地向着阳光生长,作者被这种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所折服,最终把绿囚放了。(4)当时正处于抗战爆发的前期,日本帝国主义灭亡中国的野心已经昭然若揭,全国人民需要紧密地团结起来,反抗日本的侵略。本文通过对“绿囚”的赞美,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屈服于任何黑暗势力的抗争精神。 能级二: 1、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幽囚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 2、固执指“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垄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或者说“向着阳光”。对光明的向往,执着的追求,不屈不挠的精神。 3、“不能原谅自己的过失”是因为作者为了更好的亲近绿,引绿入室,但却伤了绿。作者在绿藤身上看到了生命的力量,觉得自己隐隐然做错了。但另一方面作者却仍然执著一念存着“魔念”,囚禁着绿,作者对绿藤对光明自由的追求没有能够有真正的理解。 4、表现常青藤不甘被囚的执著的语句有:“绿的枝条悬垂在我的案前了,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并且比在外边长得更快。”“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垄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 表现“我”囚绿的固执的语句有:“我系住它,仍旧让柔弱的枝叶垂在我的案前。”“我渐渐不能原谅我自己的过失,把天空底下的植物移锁到暗黑的室内;我渐渐为这病损的枝叶可怜,虽则我恼怒它的固执,无亲热,我仍旧不放走它。” 5、因为“绿”变的细瘦,娇弱,没有往日的生机,“我”似乎把“生命、希望”给毁了。 6、“我”把“芽苗”看作是生命、希望、快乐的象征,所以不忍心拔去。致力于表达对“绿友”的爱之深,以至恼之切,为下文铺垫。 7、和“我原是打算七月尾就回南去的”相照应。由于卢沟桥事件的发生,原打算七月尾回南去,而才到七月中旬,就“不能再流连于烽烟四逼中的旧部”了。 点明写作的特殊背景,表现了作者对日本侵略者的憎恨,使本文具有鲜明的现实感和深刻的思想性。 8、 “珍重”一词隐含了对顽强抗争精神的敬重和对光明与自由的珍惜与向往。 9、拟人。作用:增强了文章的抒情性,使作者的情感更为真切感人。 能级三: 1、【答案】①窗子是本文的一条重要线索。 ②作者开篇写窗子的功用,接着主要写“我”喜欢北窗的理由,最后具体形象地描绘想象中北窗的景象。【考点】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解析】文章的行文、构思,可以先看标题、开头和结尾;再看文章大意。本文标题“书房的窗子”和题干“窗子”自然有某种联系;文章的主要内容又与“窗子”有关,或是其延伸、或以其为思想奔流的触发点。因此,“窗子”就是“线索”。2、【答案】 ①选用了诸如“山阴水曲”“隐翳”“枝叶扶疏”“清虚”“清晖”等有文言色彩的词语,格调典雅。(或:在用词上使用了对比手法,如“强烈”与“清淡”“敞开”与“隐约”“中午的骄阳”与“落日的古红”等成对的词语并举,使语言繁富而典雅。) ②句式上长短相间,以长句为主,且整散结合,错落有致,具有典雅之美。③使用排比,如接连使用了三个“不喜欢……喜欢……”,显得整齐、工整、典雅。 (或:多处直接引用了古典诗文名句,如“晨光之熹微”“残夜水明楼”“明月照积雪”,使语言具有古典韵味。)【考点】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解析】题干明确给出了赏析的切入点。考生要注意举例说明,切忌空发议论;在说明其特点或作用时要扣住题干“语言典雅”的“典雅”二字。【思路分析】在我们的中学课本中,以标题为线索的文章不少,如《白杨礼赞》《荷塘月色》《百合花》《故乡》等等。考生可以从中联想到本题的解答思路。 3、【答案】①月下梅花因光色幽暗而比晴雪梅花更显空濛灵动。 ②因为幽光能激发人的想象,人的想象被放大,人格也就被放大,更富有情思。 ③因为光度影响了态度,月光与日光所带来的美感是不同的。【考点】考查文章的构思和中心意思的理解与评价。【解析】比较两个句子哪个更生动,往往从修辞、句式和描写对象的特点几方面入手。本题给出的参考答案就是从对象的特点来比较的。关键是考生要找到比较点:两者都写到梅花,而前者写月下梅花,后者写日光下的梅花,这是其区别,也就是答题时的比较点。 4、【答案】①通过古墙和疏竹把北窗的光影之美形象地描绘出来,强化了作者对北窗的偏爱,因为此处更宜于读书和写作。 ②虚实相生,动静结合,增强了画面感,营造了诗的意境。 ③写想象中的古墙和疏竹,使行文摇曳多姿,富有变化。【考点】考查文章的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路的分析与评价。【解析】考生要从内容、结构(或行文、构思)和表达技巧几方面来回答。从内容上回答要容易些。后两个要点相对较难,考生需要调动平时的积累。课文示例:《荷塘月色》中第五自然段写月下荷塘:“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作者借树叶、树影来写月光,选文与之有相似点。 5、略 《诗经》两首 能级一: 1.D 2.B(垣 偕 陨) 3.C 4.B 5.A.(交换) 能级二: 1. D(“旦旦”,诚恳的样子) 2. B(第三章写教训,第四章写被遗弃,第五章写受虐待) 3. 对比之中显出了坠入情网的女子纯真热情的性格,表现了她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4. 女主人公并没有被不幸压倒,她很能自持,决心忘掉负心人,坚强地生活下去。 5. A 6. D 能级三: 1.儒家学者拿《诗经》去附会剥削阶级所需要的道德伦理观念,逐步掩盖了《诗经》的本来面目,对它断章取义,歪曲篡改。 2.示例:《诗经》——先民的歌唱 离骚 能级一: 1.D 2.A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4.D 5.D 能级二: 1.⑴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⑵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⑶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⑷ 伏清白以殆直兮,固前圣之所厚;⑸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2. B(提示:相当于介词“于”) 3.A(提示:A是使动,其余是意动) 4.A(提示:采用了象征手法) 4.品行端正 困窘 忠诚 简洁 含蓄 5.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忧思,而作《离骚》 6.离骚者,犹离忧也 7.介绍了《离骚》的写作原因和艺术特色 能级三: 1.阅读陶潜,就是在阅读一种伟大,“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的告诫激励着一代代人继往开来 阅读李白,就是在阅读一种伟大,”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不屈激励着一代代人书写正直人生 2.专题网站包括:屈原生平简介,屈原的诗歌特色介绍,屈原的相关评价,研究屈原的图文音像资料等。 孔雀东南飞 能级一 1.B(赍,jī) 2.A命相;B互相;C你;D她;E帮助。 3.C(A作息;B公姥;D牛马) 4.F(A可爱;B准备;C交错在一起;D自作主张;E在一起过日子;G婚姻;H不安定) 5.A截下来;B不能胜任;C告诉;D料到;E愚拙;F只是; G使……下,委屈;H穿;I遍;J退出来;K我;L逆想;M料想;N出嫁。 6.E(甸甸,车声) 7.E(寻,不久) 能级二 1.相的用法 (1)相,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所动作之词,偏指一方,有称代作用,可称代“你”“我”“他”“之”等等。【①“相”是一个会意字,本意是用“目”看“木”,即察看。引申为“单相”,表示一方对一方有所动作之词,有称代作用,可解释为“你”“我”“他”“她”等。诗人贺知章《回乡偶诗》中“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两个“相”字,都是称代“贺知章”的,放在诗句中可解释为第一人称代词“我”。“相”的这种用法在本文中很多。此外,“相”还有互相、交相的意思。还可作名词、动词,如“相貌”“辅助”(解释为“相貌”“辅助”“辅佐”时,“相”念“Xiàng”)等。】 (2)副词,表示互相,彼此。 (3)名词,命相,相貌。 2.偏义复指【“公姥”本意是“公公和婆婆”,这里只是“婆婆”的意思,没有“公公”的意思。这种由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词连起来当作一个单词使用,实际上只取其中一个词的含义,另一词作陪衬的用法叫“偏义复词”。这种用法一直沿用至今。例如口语录中“有个好歹”(偏在“歹”)“吉凶未卜”(偏在“凶”)等。本诗中这种现象比较多,应结合上下文进行判断。】 同义复词:古诗中为了字数的整齐和音节的和谐,常用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字连起来当作一个单词用,实际意思相当于其中的单个字的意义。如“偏斜”(相当于“偏”或“斜”)“从许”(相当于“从”或“许”)“归还”(相当于“归”或“还”),“驱遣”(相当于“驱”或“遣”) 3.【“自”的用法复杂难记,有实词也有虚词。“自”的本意是“鼻子”,引申为自己、从、本,借用为即、其、且等等,要求大家记住这几个比较常用的用法。“我自不驱卿”中的“自”解释为“本”。】 “自”作“自己”解释外,还可作副词、介词、连词、助词等。诗中的“自”字解释如下: 本 本是 即 且,还是 其 其 亲自 助词,无义 4.通“捶” 敲打 通“奁” 盛物之器 通“娶” 娶 通“韧” 坚韧 通“旁“ 旁边 通”邀“ 约 通“叮咛” 嘱咐 通“脏” 脏腑 5.归纳部分古今异义词的用法 古义 今义 叶叶相交通 连接 各种运输往来,邮递通讯工作 可怜体无比 可爱 值得怜悯 槌床便大怒 古代一种坐具 供人睡觉用的家具 举手长劳劳 告别时的动作 表赞同或要求发言时的动作 守节情不移 遵守府里的规矩 妇女不改变节操 本自无教训 教养 从错误失败中取得的知识 妾不堪驱使 使唤 强迫别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行动 感君区区怀 真情挚意 很小或很少 处分适兄意 处理安排 对犯罪或犯错误的人按情节轻重作出处罚决定 蹑履相逢迎 迎接 奉承、拍马屁 勿复重纷纭 麻烦 多而杂乱 多谢后世人 多多劝告 多多感谢 共事二三年 在一起生活 在一起工作 便利此月内 吉利 方便 自可断来信 使者,在文中指媒人 书信 汝岂得自由 自作主张 不受约束,不受限制 鸡鸣外欲曙 十二时辰之一 鸡鸣叫 (相当于早1时至3时) 能级三 自主归纳文言知识 1、古今异义 为仲卿母所遣,被焦仲卿的母亲赶回娘家(遣:遣送,休,指女子被赶回娘家。今常用义为派,派遣。) 守节情不移,遵守府里的规则专心不移(守节:遵守府里的规则。今义指妇女不改变节操。) 便可白公姥,你可以去禀告婆婆(白:告诉,禀告。今常指一种颜色。) 可怜体无比,她的体态可爱无比(可怜:可爱。今义为值得怜悯。) 汝岂得自由,你哪能由自己作主!(自由:自作主张。今义指不受拘束和限制。) 槌床便大怒,捶打着坐床勃然大怒(床,在古代既可以指卧具,也可以指坐具,这里是指古代的一种坐具。今指供人睡觉用的家具。) 本自无教训,本来就没有好的教养(教训:教养。今义从错误、失败中取得知识和经验。) 举手常劳劳,挥手告别两人怅惘若失(举手,告别时的动作。今常表示赞同或要求发言时的动作。今义中用“招手”“挥手”来代替举手。) 逆以煎我怀,想到将来我心如油煎(逆:逆料,想到将来。今义与“顺”相对。) 阿母大悲摧,母亲听了十分悲伤(摧:伤心。今义为破坏,折断。) 便言多令才,口才很好,又多才能(令:美好。今常有义为命令或使。) 府吏见丁宁,仲卿对我再三嘱咐(见: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如今天的熟语还保留有古代的古义,如“见教”,“见谅”。今义,看见,见到。) 恐此事非奇,恐怕这件事不妥当(奇:宜,适宜。今常用义为特殊的,或惊异。) 寻遣丞请还,县令就派遣媒人来说亲(寻:过了一些时候。今常用义为寻找。) 否泰如天地,运气的好坏有如天地之别(否:坏运气。今常用义为否定,可否。泰,好运气,今常用义为,平安,安定。) 渠会永无缘,但是同他相会永远没有机缘了(渠:他。今常用义为奉承。) 便利此月内,婚期定在这个月内就很适宜(便利:吉利。今义:方便。) 蹑履相逢迎,轻步快走去迎接仲卿。(逢迎:迎接。今常用义为奉承。) 逼迫兼弟兄,还有个哥哥一起逼迫我(弟兄:哥哥。今指同辈之间或旧军队中对士兵的称呼。) 叶叶相交通,片片树叶互相交错连接(交通:连接。今为各种运输往来,邮递通讯工作。) 多谢后世人,多多劝告后世的人(谢:劝告。今常用来表示感激。) 2、通假字 终老不复取,我一辈子也不再娶妻(“取”通“娶”,娶妻。) 箱帘六七十,衣箱和梳妆用的匣子有六七十个(“帘”通“奁(lián)”,梳妆匣(xiá)子。) 虽与府吏要,虽然同府吏已有誓约(“要”通“邀”,约。) 蒲苇纫如丝,蒲苇像丝一样柔韧(“纫”,通“韧”,坚韧。) 府吏见丁宁,仲卿再三嘱咐我(“丁宁”通“叮咛”,叮嘱,嘱咐。) 奄奄黄昏后,在阴暗的“黄昏”以后(“奄奄”通“晻晻(ǎn)”,阴暗。) 合葬华山傍,于是合葬在华山的旁边(“傍”通“旁”,旁边。) 3、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从句法关系看,谓语动词在句中总是出现在主语、状语后,所以,如果名词出现在动词前,而句子已经有明确的主语时,即可判断名词活用了状语。) 孔雀东南飞,孔雀向东南方飞行(东南,方位名词作状语,表示“飞”的方向:向东南。) 勤心养公姥,你要尽心奉养老人,(心,名词作“养”的状语,表示动作所用的工具:用心。) 手巾掩口啼,用手巾掩着口啼哭(手巾,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所用的工具:用心。) 卿当日胜贵,你将会一天比一天高贵(日,时间名词充当状语,充当谓语“胜贵”的状语。) (2)名词、形容词用作动词(因为能愿动词只能修饰动词,所以,如果名词前紧接能愿动词时,即可判断它是活用成了动词;因为只有动词能带宾语和介宾补语,所以,如果名词后紧接代词或处所名词、介宾短语,即可判断它是活用成了动词;同理,如果两个名词连用,二者之间既非并列关系,也非修饰关系,其中必有一个活用成了动词。)(按一般语法,形容词不能带宾语,所以,如果形容词出现在代词前面,就可以判断它活用成了动词;同理,如果形容词出现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前,而它和后面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之间又构不成偏正关系,那么这个形容词就活用成了动词。) 槌床便大怒,捶打着坐床勃然大怒(槌,名词,带宾语“床”,活用为动词:拍,敲击。) 自名秦罗敷,名字叫做秦罗敷(名,名词带宾语“秦罗敷”,用作动词:取名,名叫。) 谢家事夫婿,我辞别娘家去侍奉丈夫(名词“事”带宾语“夫婿”,用作动词:侍奉,服侍。) 交广市鲑珍,还有从交州、广州买来的山珍海味(市,名词带宾语“鲑珍”,用作动词:买,购买。) 千万不复全,无论如何不能再保全了(全,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保全。) (3)使动用法、意动用法(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 的意思。它是用动宾结构表达使令式的内容。)(意动用法一般涉及的是形容词和名词。形容词、名词带宾语用作意动,就是“觉得宾语怎么样”,是在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具有用作意动的形容词表示的性质或状态,或者成为用作意动的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经常可以翻译成“以……为……”或“认为……是……”或“把……当做……”) 逆以煎我怀,想到将来我心如油煎(使……煎,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像受煎熬一样。) 足以荣汝身,足够你荣耀一辈子了(使……荣,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受荣华。) 便利此月内,婚期定在这个月内就很适宜(以……为利,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最吉利。) 4、偏义复词 指由两个今义词或反义词作词素构成一个词,其中的一个词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词素只作陪衬,不表示意义,这样的词称为偏义复词。 便可白公姥,你可以去禀告婆婆(公姥,公公婆婆,这里是偏指婆婆。) 昼夜勤作息,白天黑夜辛勤劳作(作息,劳作和休息, “息”无意义,偏指“作”。) 我有亲父兄,我娘家有个同胞的哥哥(父兄,父亲兄长,“父”无意义,偏指“兄”。) 我有亲父母,我有亲生母亲(父母,父亲母亲,“父”无意义,偏指“母”。) 逼迫兼弟兄,还有个哥哥一起逼迫我(弟兄,弟弟哥哥,“弟”无意义,偏指“兄”。) 5、“相”字的用法 “相”是一个会意字,《说文》:“相审视也。从目以木。”本意是闭“目”看“木”,即察看。后来引申出其他义。 (1)副词:用在动词前,表一方对另一方有所动作,有称代功能。据句义代“我”、“你”、“她”、“他”、“它”。 会不相从许,当然不会依从你(指仲卿,可译作“你”。) 及时相遣归,趁早把我遣送回娘家(指代兰芝,可译作“我”。) 还必相迎取,回来后必定接你回来(指代兰芝,可译作“你”。) 好自相扶将,好好地照料自己(指代焦母,可译作“老人家”。) 嬉戏莫相忘,你在嬉戏的时候不要忘记我(指代“小姑”,可译为“你”。) 誓天不相负,我发誓决不辜负你(指代兰芝,可译作“你”。) 不得便相许,我们不能答应你(指代媒人,可译作“你”。) 登即相许和,立即答应他们这门亲事吧(指代媒人,可译作“他”。) 蹑履相逢迎,轻步快走去迎接仲卿(指代中卿,可译作“他”。) 怅然遥相望,她怀着怅惘的心情远远望着(指仲卿,可译作“他”。) 誓不相隔卿,我发誓不同你分离(表示一方队另一方有所动作,是偏指一方,可不译出。) 久久莫相忘,永远不要忘记我(互相) (2)副词:用在动词前,表双向动作。互相,彼此。 相见常日稀,夫妻相见的日子非常稀少(副词,互相,表示双方互相对待的关系。) 六合正相应,因为“六合”正好相应(互相) 叶叶相交通,片片树叶互相交错连接(互相) 枝枝相覆盖,条条树枝交相覆压遮盖(互相) 仰头相向鸣(互相) 黄泉下相见(互相) (3)名词:具有一般名词功能。相貌,宰相。 儿已薄禄相,我本来就没有高官厚禄的福相(名词,相貌。)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宰相) (4)动词:具有一般动词功能。审察,仔细看,帮助。 伯乐相马(审察) 无物相之(帮助) 6、特殊句式 1.为仲卿母所遣,被焦仲卿的母亲赶回娘家(用“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诗三首 能级一 1.C 2.D 3.D 4.B 5.A 6.C. 7.A 8.C 能级二 1.①A排列 B捕鸟的网 C张网捕 D陈列 ②A门 B门第 C门 D人家 ③A回 B归还 C归顺 D归聚 ④A安守、保持 B守侯 C保卫 D做……太守 2. “尘网”“樊笼”比喻黑暗社会和官场,“羁鸟”“池鱼”比喻受束缚。作者用这些比喻,表达他憎恶现实、不图宦达的感情。 3.①描写了一幅田园景象,写出了诗人向往田园生活。 ②不能互换 。“暧暧”写村庄在远处模糊不清;“依依”写炊烟的模糊,描写对象不同,不能互换。 ③虽没有写人,但写出了人的生活环境,可让读者想象出那里住着一些生活古朴、怡然自得的人。 能级三 1.写一个悠闲自得的诗人形象 2. “见”是无意中看见,如熟友相见,把物和人融为一体。“看”“望”好象是有意远看,使人和物拉开一段距离。效果不一样。 3. “采菊”的动作不是一般人的动作,它包含了诗人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 4.下山了倦鸟也知道还家,实际上是劝告人们不要奔波于龌龊的官场之中,要返回到这美好宁静的大自然的怀抱。 5.A 6.起床 修饰整理(锄草) 扛 只(只是) 7.早出晚归,从事农业劳动和愉悦悠闲的感触。 8.归耕(远离官场,返回故里)的归隐思想。 兰亭集序 生字词xì guǐ shāng chěng xì qū shāng hái kuài jī zēng jiē 自主解读题 1、文中对天气的描写起承上启下的连接作用。承上是说上文的地理环境、景物、人们的活动如果没有“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天气,便都不会呈现出欢快的气氛;就启下而言,由“天”、“气”而及于下文之“宇宙”,显得紧密而自然。 2.“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3.“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后人视今,亦由今之视昔” 4.生死是人生大事;对生死的感慨;对生死的感慨;使后人了解“我”的感触 5 .从第一自然段中作者对此次宴集环境的描述可以看出作者的心情是快乐的,“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如,信可乐也”道出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之情。第二自然段,虽然作者对时光飞逝、人生短促大发感慨,但字里行间、深沉的慨叹之中,暗含着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从而与第一自然段的乐生之旨相一致。第三自然段,作者在尽述古人、今人、后人慨叹人生无常的同时,批判了庄周“一生死”、“齐彭殇”的虚无主义思想,这在玄谈之风盛行的东晋时代是非常有积极意义的。 能级一 1、解析:A.癸:ɡuǐ;B.岭:lǐnɡ;D.诞:dàn,玄:xuán。 答案:C 2、解析:曾:竟然。 答案:C 3、解析:A.“由”通“犹”,如、像;B.“趣”通“取”,往、取;C.“倍”通“背”,背叛。 答案:D 4、解析:像带子一样环绕在亭子的四周。 答案:A 5、D 能级二 1.C 2.B 3.C 4.D 能级三 1、①D②A③C④D 2、〔解析〕“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3、〔解析〕“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后人视今,亦由今之视昔” 4、“仰观宇宙之大”“天朗气清”/“俯查品类之盛”“清流激湍”/“崇领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惠风暖日”5、略 赤壁赋 自主学习方案: 1、(第一段的景物特征:澄澈、幽美。)2、(乐)3、(哀怨、思慕、啜泣、倾诉) 4、本段写“客”的回答,阐发了怀古伤时之情,感情色彩甚为悲伤。 能级一 1、C(A冯píng虚御风 B舳zhú舻 D枕藉jiè) 2、B(危坐:端坐) 3、A(“到,往”,BCD解释为“像”) 4、D(A“属”通“嘱”,劝人饮酒;B“冯”通“凭”,乘;C“籍”通“藉”) 5、B 6、C(①②都是名词作动词,③是名词意动用法,④是名词作状语) 7、D(A“斗牛”古义是星宿名,今义是一种游戏方式;B“白露”古义为白茫茫的水气,今义是二十四节气之一;C“茫然”古义是旷远的样子,今义是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8、C(都是介宾短语后置) 能级二 9、B(应为“既写景又写人”) 10、A 11、C(没有司马光,应是曾巩) 12、D(景、情、理交融) 13、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望美人兮天一方 何为其然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人生之须臾 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乐 悲 乐 追求 绝望 放 二 14、A(B下,攻占;C渚,江中小洲;D渺,渺小得像) 15、C(①③④⑥都是助词,的;②⑦⑧主谓间取消独立性;⑤助词,无义) 16、B(都表被动) 17、C(都是宾语前置句) 18、D(流露的是不能像古人那样建功立业的苦闷) 19、① 这里不是曹孟德被周郎围困的地方吗? ②(我)知道这是不可能忽然得到的,因而只能(把箫声的)余音寄托给悲凉的秋风。 能级三 20、B 21、A(名词作状语,其余为名词作动词) 22、C(怎么度过这个美好的夜晚呢) 23、C(作者的孤寂并不是因“客去”,而是因身遭贬谪的缘故,即使“客”也只是陪衬而已) 24、D(“虚无”思想在本文中有,在《赤壁赋》中没有) 游褒禅山记 能级一 1.C(“胜”应读“shēng”。) 2.D(“至”是动词活用作名词,其他是名词活用作动词。) 3.D(例句中的“其”与D项中的“其”都用作副词,表反诘语气。其他三项中的“其”都用作代词。) 4.B(A项中“以”是表并列关系的连词;C项中“以”是表修辞关系的连词;D项中“以”是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5.D(D项中“观”当动词讲,意思是“观察”,其他三项中的“观”都是名词。) 6.C(A项中“所以”表原因,B项中“非常”是“不同寻常”的意思。D项中“至于”是“到……”的意思。) 7.B(“侧”是名词作状语,“明”是形容词用作动词,“幽暗昏惑”是形容词用作名词。) 8.A(A项中者在句中起停顿作用,其余B、C、D项中三者都译为“……的人”。) 9.B(应这样停顿: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能级二 一、选择 1.B 2.C 3.B 4.A 5.D 6.D 二、C F 三、1.A C D F 2.B E G H 四、翻译: 1.于是我对这件事有许多感慨。 2.然而力量足够到达那里(却未能到达省了一个分句),在别人看来是可以嘲笑的,而在自己看来也免不了懊 悔。 3.我对这倒在路边的石碑很惋惜省谓语),又因此而感叹那些古书 不复存在,后代人弄错了它流传的文字,没有人能说明白古书的原貌,(类似的情况 省主语)哪里能说得完呢! 能级三 1.(1)因为 (2)所以 命名 (3)说,认为 (4)黄河 (5)经过 (6)恰值 (7)到 (8)实现 (9)何 (10)记,写(11)有道理啊 2.年 月 3.开始黄河中有一块平如砥的大石,当年黄河泛滥,大禹就把这大石凿成三块,水从石间流过,形成三门。鬼门地势险恶,船和竹筏一进入此门,很少有能平安出来的 4.三门就是砥柱 砥柱就是三门山 三门和砥柱是两个地方,三门东北五十步是砥柱 作者认为《书传》和《州志》的作者都没有亲自到过当地,所以认识错误;而自己是亲临考察过的。 5.认为大业七年,砥柱曾经崩塌,把河道堵塞了,使河道逆流数十里对这说法表示怀疑。他认为,砥柱现在还完整地屹立在黄河中间,况且这里河道的宽度只有二十丈,怎么可能有砥柱崩塌,堵塞河道,以至要逆流而上数十里的事呢?因为黄河两岸都是山,大概当时有的山曾崩塌过,人们就以为是砥柱(崩塌了),而写《随书》的人就把它误记了下来。 6.尽信《书》,不如无《书》 对前人书上的记载要经过检验才能确定正确与否,不盲从别人的见解,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是可贵的。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能级一 1.答案 D 2.答案 D 3.答案 D 4.答案 B 5. 答案 D 能级二 1.答: ④ 2.答案 B 3.答案 C 能级三 1.珍惜光阴,孜孜求学,研究学问。 2.首先,匡正了大学的性质。接下来指出当时社会中把大学作为做官发财的捷径的现象。然后进一步明确北大学子应爱惜光阴,孜孜求学。最后点明不求学的危害。 3.含义:如果北大学子只为做官发财而来,则往往容易敷衍塞责,误己误人误国。 感情:流露出蔡先生希望北大学子珍惜时间、潜心研究学问的真切之情。 五 自主探究指导 1.(1)须有相当常识; 做事须要专门知识; 遇事能断的总体智慧; 有根本判断力。 (2)儒家“仁”的人生观认为宇宙和人生永远不会圆满,因此不做事才算失败,肯做事便不会失败。由此我们就不会忧成败; 儒家“仁”的人生观认为无一物为我们所有,既无所得,当然无所失。因此,我们便不会忧得失。 2.设问、排比、呼告等,连续的设问铿锵犀利,促人思考,三个“……便是你因……”的句式形成排比,回答斩钉截铁,不仅告诉人们要经过修养磨练成为一个有知、仁、勇的人,而且充满激情,气势极强盛。“诸君啊”的呼告,令人警醒。 我有一个梦想 能级一 1、⑴ fǜ ⑵ liào ⑶ jiā ⑷ zhà ⑸ chuō ⑹ zhěng ⑺ pán ⑻ shú ⑼ nì ⑽ kǎn k ě ⑾ lǜ ⑿ yì ⒀ liào 2、C 3、B 4、C 5、B 能级二 1、黑人如果得不到与白人同等的自由平等的生活,斗争就不会结束,就将继续动摇国家基础。2、这一句运用比喻、拟人手法,以“爽朗的秋天”比喻黑人赢得“自由和平等”后的令人欣喜的社会氛围,以“酷暑”比喻黑人斗争的热情,表达了他要领导黑人坚持斗争直至胜利的勇气和决心。3、要采用和平斗争的方式,举止得体,纪律严明,以精神力量进行斗争。因为抱有敌对的仇恨态度的暴力行动根本不利于黑人权利的实现。4、美国应该重视时间的迫切性,并正确估计黑人斗争的决心;黑人的民权运动要坚持和平斗争方式。 能级三 1、C,“瞥”读“piē”。2、真理.通过谦让、纯洁、博爱等非暴力的精神力量来实现真理。3、“我”由于对自己所进行的试验,还不能下结论,所以要结束描述,心里有些感慨;这一句照应了文题,引起了下文。4、这是在说真正的信仰宗教的人应该拥有博爱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应该勇于为社会大众服务,否则,就不是真正的信仰宗教。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能级一 1.D 2.C 3.A 能级二 4、不好。原句突出了马克思是一个思想家,而且表达了恩格斯对马克思逝世的惋惜之情。 5、不能。“爱戴”比“尊敬”更进一层。“悼念”是对逝世的怀念,不能放在前面。 6、D 7、“满腔热情”是从革命热情方面讲的;“坚忍不拔”是从革命意志方面讲的;“卓有成效”是从革命成果方面讲的。 能级三 1.道德品质、伟大人格、科学功绩 2.大胆的直觉、对工作超出想象的热忱和顽强 3.品德和热忱 4.略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