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3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年高考语文三轮冲刺专题12名句默写与名著阅读(讲)(含解析)
专题 12 名句默写与名著阅读 精讲目标 1.回顾高考名句默写与名著阅读类试题考纲要求及常见题型。 2.熟练掌握并运用高考名句默写与名著阅读类试题命题规律和答题技巧。 精讲考向 考向一: 名句名篇 【真题典例】 1.【2017 年高考课标Ⅱ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 分) (1)《庄子•逍遥游》中以八千年为一季的大椿为例,阐述何为“大年”,随后指出八百岁的长寿老 人实在不算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刘禹锡在《陋室铭》中以“_________,_________”来借指自己的陋室,抒发自己仰慕前贤、安 贫乐道的情怀。 【答案】(1)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众人匹之 不亦悲乎(2)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 【解析】 试题分析:诸子散文与唐代铭文,一散一韵。注意语境提示和不写错字,注意“匹”“庐”的写法。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 A。 【名师点睛】名句默写一般分为两类,一是给出上句填写下句,另一种是给出情境进行填空。本题属于后 一种。 2.【2017 年高考天津卷】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5 分) (1)___________________,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 (2)羽扇纶巾,谈笑间,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______。(李密《陈情表》) (4)复道行空,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5)谨庠序之教,___________,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答案】(1)羁鸟恋旧林(2)樯橹灰飞烟灭(3)内无应门五尺之僮(4)不霁何虹(5)申之以孝悌之义 【解析】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 A。 【名师点睛】名篇名句的复习策略是:一要化整为零,日积月累,注意整篇背诵与片段突击相结合。复习 时,注意效率;二要动口更要动手,关键是不写错别字;三要将识记与理解相结合,加强理解基础上 的记忆,理解是根本,默写时要懂意思;四要注意方法,领悟含义,圈点勾画,边诵边写。 【考点直击】 “名篇”是指在人们的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名句”,是指那 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等。“常见的名句名篇”主要指高中生应该掌握识记的中国古代优秀诗文 作品及重要语句。名篇名句考查的内容基本上诗词文兼顾,立足课内,也涉及少量课外名句。从考查的倾 向来看,主要是富有教育意义和警策作用的哲理句。“名句名篇默写”是高考必考考点,可单独设题,也可 将该考点与诗歌鉴赏结合起来综合设题。题型以主观填空题为主,一是采用“给上句写下句”“给下句写 上句”“给出上下句写中间句”,或“给出情境填名句”的考查方式,二是注重考查的“整体性”,即根据 设置的情境写出空缺的名句。考查内容以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与段落为主,辅以课外常见的名句名篇(1 —2 小题)。一般设置分值为 6-8 分。2018 年高考仍会沿袭上述命题特点。 【技巧揭秘】 1.高度重视,化整为零。 名句记忆作为一种语言积累,需要循序渐进,长时间进行。有计划地每天背诵一部分,天长日久,积 沙成塔,记住的名句也便越来越多。那种以为单靠高考前一时半刻突击便可即时奏效的想法是幼稚的,也 是不足取的。 2.依纲据本,逐课过关。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古诗文背诵篇 目(1~6 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 160 篇〈段〉,7~9 年级学生背诵 80 篇〈段〉,合计 240 篇〈段〉;高 中生要求“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教学大纲推荐了古文 10 篇,诗词曲 30 首),努力争取全部过 关。特别要落实名篇名段中的重点句。高考中名句名篇的默写题对命题材料是有所选择的,限于考题的测 试量,名句名篇的默写一般不会出现大的段落,尤其是古文。所以,可以重点突出一些句群,关注一些重 点句。这些重点句,除包括篇段中的名句外,还有主旨句、关键句、精彩句、哲理句等。关注的前提是会 背诵全篇全段,特别是篇幅短的一定要熟练背诵,目的是提高复习效率和答题的准确度。 3.理解运用,融会贯通。 名句记忆的目的既可以说是为了应付高考中的上下句填充,但又不是仅仅局限于此。名言名句由于言 简意赅,影响深远,因而极具说服力。如果在一篇文章中恰如其分地运用几句名句,就如画龙点睛一样, 为文章增色不少。因此,名句不仅要记住,更要理解运用。同时,通过准确的理解,恰当地运用,又会进 一步强化记忆,收相得益彰之功效。 4.反复揣摩,注意形意。 注重同音异义词和同义异形词的比较掌握。同音异义词和同义异形词是命题人“设伏”热点,因此考 生复习时应注意重点突破,通过有意识地分析比较,既知其音,又知其义,并知其形。如学生在默写“无 边落木萧萧下”中的“萧萧”时,容易写成“潇洒”的“潇”。如果揣摩出诗句展现的是一幅凄凉萧瑟的秋 景图,而毫无潇洒之意,就不难正确书写了。再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中,“宵”指的是“夜 晚”的含义;“晓”指的是“天刚亮的时候”;“锲而舍之,朽木不折”中,理解“锲”是雕刻的意思,自然 要运用工具,所以加表示工具的偏旁;而“默契”的“契”是更多指的是买卖房屋地产等的文书,及“投 合”之意,揣摩明了句意,自然就不会默写错误。 5.读懂题干,明确要求。 各地试卷名句填空有全部完成和选作完成(如“8 选 5”“二选一”)等形式,因此考生务必审准题干, 斟酌解答,如是全部完成类型则注意,填写上下句的默写,可以根据上句或下句推导提醒;内容提示的默 写,可先在头脑中默背有关内容,选取与提示相对应的内容默写。选作类型题,则要选自己最有把握的句 子填写。无论哪一种题型都要留意试卷所标语句出处,答题时务必保留原文写法。 6.规范书写,杜绝马虎。 这一知识点容易失分,原因除了不会背诵之外,就是书写有误,只要写错一个字,就不得分。因此我们在 复习时要规范书写,杜绝马虎思想,多背多写,做到:准确、规范。否则极易出错,如“一夫作乱而七庙 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的“隳”,“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鹜”,都容易误 写;“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材”容易写成“才”;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 声”的“幽”易写成“忧”,“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暗”易写出“岸”,“桃李不言,下 自成蹊”的“蹊”易写成“溪”等。 【训练提分】 1.【2018 届安徽省六安一中高三第九次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诗人说自己即使身体被肢解也不会改变自己的初衷,并用反问句“________”来表 明对志向的坚守。 (2)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用对偶句“__________,__________ ”描绘出山间两幅对比鲜明的 朝暮画面。 (3)《爱莲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莲的形象写君子志洁行廉,仪态端庄,令人敬 重而不敢欺侮。 【答案】(1)岂余心之可惩 (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3)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 可亵玩焉 2.【2018 届甘肃天水市一中高三第二学期第二次模拟考】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王湾《次北固山下》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拂晓行船所见,生动体现了自然时 序交替的哲理。 (2)辛弃疾《水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从眼前斜阳照射的 街道和树木写起,又想起了跟京口有关的另一个历史风流人物。 【答案】(1)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2)斜阳草树 寻常巷陌 人道寄奴曾住 【解析】考查默写常见古诗文名篇名句的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 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 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残”、“斜”、“陌”、 “巷”、“寄奴”、“曾”,理解字义去记忆。 点睛:考查常见的名篇名句默写常常分为三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 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和记 忆同时考查。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 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 3.【2018 届河南南阳一中高三第十四次考试】把下列句子补写完整。 (1)屈原在《离骚》中直按表达自己烦闷失意、走投无路的心情的语句“_________,_____”。 (2)《小石潭记》中,柳宗元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了池潭上的树木和藤蔓,将宛 如图画般的景致展现在读者面前。 【答案】(1)忳郁邑余侘傺兮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2)青树琴蔓 蒙络摇缀 参差披拂 4.【2018 届湖北华中师大一附中高三综合考试】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屈原在《离骚》中写自己“进”不能兼济天下,“退”也要保持独善其身的两句是“___,___”。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带着谴责语气的问句对秦国贪婪掠夺而又肆意挥霍财富的行为提出批 评的句子是:“___,____”。 (3)随着时代的发展,终身学习、学不停息的理念深入人心,荀子《劝学》篇中的“______”。这句 话正好印证了这一理念。 【答案】(1)进不入以离尤兮 退将复修吾初服 (2)奈何取之尽锱铢 用之如泥沙 (3)学不可以 已 【解析】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默写要注 意 字 形 , 而 字 形 与 字 义 分 不 开 , 学 生 应 借 助 字 义 来 识 记 字 形 。 注 意 重 点 字 的 写 法 。 如 “妒”“猿”“度”“啸哀”“渚”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考向二: 名著阅读 【真题典例】 1.【2017 年高考江苏卷】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三国演义》中,曹操青梅煮酒,品评天下人物,认为当世只有自己和刘备可称英雄。刘备听后大 喜,于是有了夺取天下的雄心。 B.《边城》里,第一个端午,翠翠在河边等爷爷,突然一阵害怕:“假若爷爷死了?”后来,爷爷在雷 雨的夜里死去,死亡的阴影让小说笼上一层淡淡的忧伤。 C.《子夜》前三章用吴老太爷之死把军、政、工、商、学等各界人物聚拢到一处,为小说全景式反映 中国社会面貌、剖析中国社会性质奠定了基础。 D.《哈姆莱特》中,克劳狄斯送哈姆莱特赴英国,实际是要借刀杀人,后来哈姆莱特识破了克劳狄斯 的奸计,撕毁了给英王的国书,才得以脱险。 E.《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捕鱼时体会到大马林鱼仿佛也是他的朋友和兄弟,不过为了渔夫的尊严 必须杀死它。这一矛盾具有扣人心弦的张力。 【答案】AD 【解析】 考点定位:理解文学名著的内容。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名师点睛】江苏高考要求阅读的名著篇目为《三国演义》《红楼梦》《边城》《呐喊》《子夜》《茶馆》《欧 也妮·葛朗台》《哈姆雷特》《老人与海》。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名著中的一些片段、人物的行为、事情 的起因结果等的考查。 2.【2017 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21—22 题。(6 分)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 也;吾与女,弗如也。”(《论语·公治长》)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论语·述而》) 21.孔子的弟子各有所长,《论语》先进篇以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区分,其中颜渊属于 , 子贡属于 。(2 分) 【答案】德行 言语 【解析】从所给材料来看,第一则材料借子贡和孔子之口表明颜回聪敏有才华,第二则材料则借孔子之口 表明颜回知进退,明白何时该入世何时该退隐,这两则材料都突出了颜回的“德行”。第一则材料通过 子贡的回答可以看出子贡看待问题较为深刻,语言表述得体,由此可判断出子贡应属于“言行”。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对文化经典《论语》的熟悉及掌握情况,考生根据自己平时掌握的内容来回答就可 以了。如单纯从试题所给材料出发,则有一定难度,考生综合两则材料内容可以概括出颜渊属于“德 行”,子贡属于“言语”。 22.一语“吾与女,弗如也”中的“与”为连词,可断为“吾与女弗如也”。根据这样断句,综合上述材料, 分析孔子的教育技巧。(4 分) 【答案】①平等待人。孔子常常以自己与弟子同列,来说明同具某种修养,或同有某种不足,体现出平等 待人的教育家风度。 ②善于勉励。孔子自称与颜回同样具有“用舍行藏”的修养,意在勉励颜回更加精进。孔子对子贡的 一番话,意在安慰子贡,并勉励他取法乎上,再加深造。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本题既考查对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又考查归纳文章内容要点、把握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解 答这类题,首先要整体阅读所给材料,逐段进行翻译,了解材料的内容,把握材料的主题,然后分析 不同断句形式给文言句子带来的不同理解,进而明确正确的断句形式表达了孔子怎样的教育思想,最 后归纳两则材料表现出来的孔子教育思想的共同点,分条列出。组织答案时要注意先总述后分析。注 意言之成理。 【参考译文】 (一)孔子对子贡说:“你和颜回比,谁强些?”子贡说:“我怎能和他比?他能闻一知十,我只能闻一知二。” 孔子说:“你是不如他;我和你,都不如他。” (二)孔子对颜渊说:“用就施行,不用就收藏,恐怕只有我和你能这样了!” 【考点直击】 本考点包括“文学名著阅读”“文化经典阅读”“文学常识”三个方面。“文学名著阅读”指考生能够 依据《教学大纲》中推荐的课外必读文学名著,解答有关情节分析、人物概述、人物性格分析、名著内涵 理解概括等问题。“文化经典阅读”一般注重对文化经典阅读材料内容的理解,要求能够从阅读材料中筛选 出作者自己的看法,并进行分析和概括。“文学常识” 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 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名著阅读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考查比重在高考题中呈 上升趋势。题型有主观简答题,也有客观选择题,分值在 3—15 分。有的省市将经典阅读与文言文断句、 翻译结合起来考查,还有的省市将名著阅读与文学常识结合起来考查,体现了一种综合命题的趋势。2018 年高考仍会沿袭 2017 年命题特点。 【技巧揭秘】 1.文学名著阅读: (1)选择题首用排除法,一般不轻易断定那一项是一定正确的,而是怀疑每一项都是错误的细心的情 况下是不会错的。关键在于分清错因,有时还需要考虑选择项的错误哪一个更严重; (2)对于不熟悉的名著,要在高三的点滴时间里看完,每次考试后大家在讲话减压时,都是自己看名 著的最好时机。只要在高考前看,都是可行的; (3)考试时遇到不熟悉的内容,选择题通过排除法避免那一个选择项,简答题要学会猜测情节,推断 人物性格和主题。总之,不会不能空白; (4)平时要注意标准答案里对要点的分类,特别是前几年的高考试卷和几次联考试卷,总结出答题的 分类标准。比如说,《三国演义》相关题目常让我们描述战争事件,那么一般分三到四点,起因,经过,高 潮,结果,等等; (5)几点推断和认识: ①选择题和简答题中出现的名著都不会重复,因此,10 部名著至少要考到 7 部; ②《三国演义》《红楼梦》《呐喊》在简答题中至少会出现一部; ③简答题的第一题分值较小,类似填空题,是靠记忆;第二题分值较大,不仅要记忆,更关键的是理 解和归纳要点; ④必须明确,小说考察只有从三方面:情节,人物,主题,和现代文中小说阅读是一样的步骤; ⑤对于其中两部戏剧,一部诗集,要提前了解这两种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 2.文化经典阅读: (1)思想概括题 提问方式: ①以上选段,体现了孔子或孟子的什么思想? ②概括上面选段的主旨。 ③从以上选段中可以看出孔子(或孟子)什么样的教育主张(或政治主张等)?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④结合上面的选段,谈谈孔子(或孟子)认为君子该怎样修为(或治理国家等)?结合现实生活简要 分析。 答题技巧: 第一步,通读选段,领悟核心思想,用一句话简明概括相材料中所包含的孔孟思想或观点、主张等; 第二步,结合语段材料(或孔孟主张),进行合理阐述、分析; 第三步,如有联系实际等,则需要适当联系社会相关问题,加以自圆其说。 (2)内容理解题 提问方式: ①结合选段,请简要谈谈你对选段中某句话或某个重要句子的理解。 ②结合上面选段,阅读下面选段,请简要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③结合上面选段,联系实际,谈谈你对“………”的理解。 答题模式: 第一步,析词述意,简要阐明内涵(观点思想); 第二步,联系孔孟相应的思想主张等加以分析,合理剖析,或扣紧材料进行合理阐述。 (3)观点评价题 提问方式: ①结合选段,谈谈你对选段中某句话的看法。 ②结合上面选段,阅读下面选段,我们该如何评价材料中所讲的观点? ③从今天的角度,你是如何评 价材料中孔孟的学习观(政治主张、人格修养等)? (2)答题技巧: 第一步,简要阐述题目中要求评价的某句话(观点)的含意,并结合孔孟思想主张,合理阐述; 第二步,灵活引用化用选段中能支撑自己观点的材料,简要表达自己的见解; 第三步,如有联系实际等,则需要适当联系社会相关问题,加以自圆其说。 3.文学文化常识: (1)回归课本,适当拓展。 从多年高考命题来看,考查的文学文化常识还是以课文为主,由于高考的竞争性和选拔性,命题也必 然涉及到一些课外知识,而这些课外知识又往往是课内知识的迁移或延伸,考题还没有出现过特别艰深、 冷僻的偏题、怪题。 (2)分门别类,准确记忆。 文学文化常识内容繁多,涉及的时空广,分门别类的去记忆,容易提高准确率。近年高考语文涉及到 的文学常识有:作品的分类,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词牌及诗的对仗,诗词格律,名家名篇名言,时代国 籍及文学流派。所有这些都要求学生清晰准确的记忆,如果记忆模糊或似是而非,答题时就无所适从,特 别是作家名和作品名,写错一个字就前功尽弃,非常可惜。 (3)了解干扰手段和错误设置点。 如混淆朝代,说错国别,将作品颠三倒四、张冠李戴、归错类别等等。高考选择题常见的错误点有如 下五个方面:①对作家时代的错误判断,②对作家作品的错误配对,③对文学体裁的错误表述,④对作家 流派的错误归类,⑤对作品人物的错误分析,⑥古代官职类常识错误,⑦古代朝代类常识错误,⑧古代年 龄类常识错误,⑨古代地理类常识错误。 【训练提分】 1.【2018 届江苏南通、扬州、泰州、宿迁、淮安、连云港、徐州七市高三第三次模拟测试】下列对有关名 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A.《三国演义》中,孟获请来乌戈国的藤甲军与诸葛亮决战,在盘蛇谷遭遇诸葛亮的火攻,又一次被 擒,但心未臣服,还想再战。 B.《家》中,觉新与温柔体贴的瑞珏结婚后,在短时期内忘记了过去的幻梦,忘记了另一个女郎,忘 记了他的前程,陶醉在自己的爱情里。 C.《药》中,花白胡子、驼背五少爷等人在茶馆闲聊时,听到康大叔转述夏瑜所说的“这大清的天下 是我们大家的”“阿义可怜”,都觉得夏瑜是个疯子。 D.《老人与海》中,老人出海捕到了大马林鱼,他称这条鱼是他的朋友,又为这条没有东西吃的大鱼 感到难过,但难过归难过,还是决定杀死它。 E.《欧也妮·葛朗台》中,庭长德·蓬风愿意到巴黎处理葛朗台弟弟的债务问题,但要葛朗台出往来 的旅费,公证人克罗旭也想让他侄儿去办这件事。 【答案】AE 【解析】A 项,“但心未臣服,还想再战”错误,应是臣服,不敢再反了。由小说情节可知孟获及其他土著 首 2.【2018 届江苏省南通中学高三 12 月月考语文试题】简答题。 (1)《哈姆莱特》第五幕(第二场)“城堡中的厅堂”中“可我的良心却不赞成我干这件事”是谁说的? 这表明他什么心理? (2) 林黛玉进贾府时,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 宝玉回来后,走近黛玉 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 得几个字。”为什么黛玉前后回答不一致?这体现了黛玉怎样的个性特点? 【答案】(1) 雷欧提斯,表明他还不能下定决心杀死哈姆莱特,受到良心谴责而犹豫。 (2) ①初来咋到的林黛玉不了解贾母的心思,如实回答“只刚念了《四书》。” ②当她听贾母说,女孩 子读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瞎子罢了”,知道贾母不喜欢女孩读书,所以才改口这样说。 ③表现了初到贾府林黛玉处处留心的机智、敏感、多心。 【解析】本题解答时要根据题干要求回忆小说中的相关情节,根据情节分析人物的心理和个性。(1)小题, 从原作品可知,第三回合里,雷欧提斯决心击中哈姆莱特的时候,旁白是“可是我的良心却不赞成我 干这件事”。“良心不赞成”表明他并没有下定决心要杀死哈姆莱物,而且临死前他揭穿了克劳狄斯的 阴谋,使得哈姆莱特能抓住最后的时机杀死克劳狄斯。(2)小题,由《红楼梦》中相关情节可知,黛 玉回答贾母是在刚进贾府之时,刚见贾母,黛玉还不了解贾母的心思,只是如实回答。后来黛玉问到 姐妹们读什么书,贾母说“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瞎子罢了”,黛玉从贾母的话中意识到贾母 并不喜欢女孩子多读书,于是担心贾母不高兴,因此在宝玉再问到读过什么书的时候就按照贾母的心 意来回答了。黛玉的这一变化恰恰反映出她敏感、机智的特点。 3.【2018 届浙江省临海市白云高级中学高三 9 月月考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各题。 一 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论语·微子》)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梁惠王上》) 二 义,利也。(《墨子·经说上》) 今用义为政于国家,人民为众,刑政必治,社稷必安。所为贵良宝者,可以利民也,而义可以利人, 故曰:义,天下之良宝也。(《墨子·耕柱》) (1)根据上述材料,指出儒家与墨家对“义”的不同理解。 【答案】①儒家认为“义”是君臣父子兄弟等之间的伦理道德规范(或礼法),可以维系社会 的纲常秩序。 ②墨家认为义即利,可以利人利民。 【解析】材料一《论语》中的内容,“长幼之节”指年长者和年幼者之间依尊卑次序合礼言行;“君臣之义”, 点睛:此题考查对《论语》《孟子》《墨子》内容的积累和理解能力,是浙江省的一道特色题目。对《论语》 《孟子》《墨子》的翻译和理解对于高中生来讲,难度还是很大的,所以考生备考中一定要根据考纲要 求,将《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中规定的篇目仔细阅读,深刻记忆,深 入理解,考试中灵活应对。 (2)结合材料,简要谈谈你对儒家之“义”或墨家之“义”的看法。 【答案】儒家重个人修养和天理,墨家重物.儒法的义利观是有等级的,墨学的义利观是普世的。 【解析】本题是一道探究题,答案不唯一,考生可谈对儒家之义的看法,也可谈对墨家之义的看法,也可 以将儒家之义和墨家之义进行对比来谈。如谈儒家的义可以从维护社会秩序的角度来分析,如谈墨家 之义,可以从有利于人民的角度分析。无论选择哪一个角度,观点都要明确,注意言之成理。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子路说:“不做官是不对的,长幼的关系不能废弃,君臣的关系又怎么能不管。” 办好各级学校,反复地用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大道理来开导他们,那么,须发花白的老人便不致头 顶着、背负着东西在路上行走了。 材料二: 义就是利。 现在用义在国家施政,人口必然增多,刑政必然得到治理,社稷必然安定。之所以贵重良宝的原因, 是因为它们能利人民,而义可以使人民得利,所以说:义是天下的良宝。 4.【2018 届江苏省南通中学高三 12 月月考语文试题】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A.《茶馆》把悲剧和喜剧有机地糅合融会起来,以喜剧的形式表现了最为悲切的内容,形成了悲喜结 合的特色。因此,人们称《茶馆》是一曲含泪带笑的旧时代的哀歌。 B.《三国演义》“为将而不通天文,不识地利,不知奇门,不晓阴阳,不看阵图,不明兵势,是庸才 也”是诸葛亮在“草船借箭”时对周瑜所言而提出的为将标准。 C.《欧也妮·葛朗台》中,葛朗台利用公证人克罗旭叔侄和银行家台·格拉桑对自己女儿的企图,巧 妙地让克罗旭到巴黎处理弟弟破产的事,使得债权人保留了债券。 D.《边城》中天保、傩送兄弟二人与翠翠一见钟情,都深深爱上了美丽的翠翠。“大老”托媒人提了 亲,“二老”为追求翠翠宁可要条破渡船而不要那座“新碾坊”。 E.《老人与海》中年轻的男孩马诺林,象征着力量和希望,海明威借这个形象表明老人的事业后继有 人。 【答案】BC 【解析】B 项,“周瑜”应为“鲁肃”,诸葛亮这段话的意思是“作为将领,却不通晓天文气象,不会利用 地理 点睛:“文学名著阅读”指考生能够依据《教学大纲》中推荐的课外必读文学名著,解答有关情节分析、 人物概述、人物性格分析、名著内涵理解概括等问题。本题是客观选择题。解答及备考时要注意以下 几个方面:①首用排除法,遇到不熟悉的内容,通过排除法确定正确选择项;②对于不熟悉的名著, 要在高三的点滴时间里读完;③平时要注意标准答案里对要点的分类,特别是前几年的高考试卷和几 次联考试卷,总结出答题的分类标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