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2 发布 |
- 37.5 KB |
- 2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福建省南平市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南平市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 语文学科期中考试试题卷 总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命题人: 命题时间:2020.5.18 一、课内基础(每小题3分,共21分) 1.下列各句中加线词与例句“空以身膏草野”中“膏”用法不完全相同一项是( ) ①完璧归赵 ②秦王恐其破璧 ③宁许以负秦曲 ④毕礼而归之 ⑤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 ⑥宜皆降之 ⑦何久自苦如此 ⑧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⑨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⑩太夫人急止人哭 A.①④⑥⑧ B.②③⑤⑦ C.④⑥⑨⑩ D.②④⑦⑨ 2.与“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B.连辟公府不就 C.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D.大王来何操 3.选出各项中“以”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 ) A.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B.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C.自此以后 D.刘豫州不识天时,强欲与争,正如以卵击石,安得不败乎? 4.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明年,陵降,不敢求武 明年:第二年 B.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 素:平时,向来 C.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 女弟:妹妹 D.皆为陛下所成就 成就:完成 5.下列句中加线词与“璧有瑕,请指示王”中的“指示”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B.秦王恐其破璧,及辞谢 C.传之美人,以戏弄臣 D.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6.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阳嘉:汉顺帝年号。年号,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 B.孝廉:汉朝由地方官(太守)向中央举荐的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被举荐的人称“孝廉”。 C.六艺:古代时,官家学校要求在校学生掌握的六种知识和技能:礼、乐、射、御、书、数。 D.乞骸骨:封建社会,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为“乞骸骨”,即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 7.下列句子中不全都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B、空自苦亡人之地 秦自缪公以来,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C、员径八尺 形似酒尊 D、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 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 二、论述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8~10 题。每小题3分,共9分) ①表情包正在毁掉我们的表达能力,甚至毁掉我们的语言吗?这个设问已不新鲜,最近又频现于网络。“斗图”和连串的表情让许多人感到压力,许多网友“哭诉”,在虚拟环境中,表情包泛滥和误用给自己造成很大的不便和尴尬,一家英国公司甚至已经开始招募表情包翻译员。这不禁让许多人思考,表情包的使用是否损害了我们的语言能力乃至我们的语言。 ②但另一方面的事实也不能忽视。2016年,有媒体组织的“24小时无表情包生活挑战赛”有5307人参加,超过30%的人失败——无法忍受一天不用表情符号,另有三分之一的挑战者虽然成功,但表示倍感煎熬,“尴尬”是他们提及最多的感受。 ③表情包对我们究竟意味着什么?让三分之二的语言社团成员感到难以离弃的东西是否接近,甚至已经成为语言的一部分呢?答案很可能是肯定的。2014年,美国国会图书馆正式收藏完全用表情包转写的《白鲸记》。同年,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会辩论间隙表示,“如果全世界还有一样东西我们还能统一意见,那就是表情包了”。 ④ 表情包是虚拟语言生活自组织的产物。作为语言的一种可视化形式,其本质和文字相差不多。作为自然语言的拐棍,表情包在以文本交流为主的虚拟空间中提高了用户沟通的效率和质量。试想,我们多少次用表情符号表达文字无法传递的实时心情?又有多少句末的“呢”“耶”被相应的表情符号取代?一个缺少铺陈的祈使句丢过来,究竟是命令还是建议,恐怕得看后面是不是跟着个笑脸。 ⑤表情包引起的焦虑本质上是表达方式对应语言生活圈层错位导致的。表情包出现在严肃、正式的交际场合,显得不合时宜,出现在讲求效率的对话中则浪费时间和空间。滥用的表情包就像滥用的成语一样,不能起到调节情绪、提高效率的作用,反而带给人们不少烦恼。表情包带来的交际便利是工具性的,而引发的焦虑是文化性的,但这两者摩擦引起烦恼,与毁掉语言、降低表达能力着实不在一个层面。 ⑥其实,“正在毁灭语言”的东西已经不少了,从寻呼机、手机到互联网,再到流行语、字母词,还有时不时跑出来的英语乃至各种外语。著名语言学家刘海涛曾表示,语言本质上是人驱的自组织系统,即语言是活的,是语言社团自发形成和认同的,而不完全是规定的。语言和语言社团的动态性使各种进入其中的异质符号可以有机融入语言生活之中,而这个过程充满了符号形式之间、使用者之间的竞争。正如语言中普遍存在的外来词、字母词,假以时日,很多表情符号会保留和稳定下来,成为和它们一样不再引人注目的语言形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可以对表情包放松警惕了。 摘编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8.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有人针对斗图现象以及表情包的滥用与误用提出担心,认为这种现象可能会损害我们的语言能力。 B. 在作者看来,让三分之二的语言社团成员难以离弃的表情包已经确定成为人们语言使用的一部分。 C. 表情包,作为自然语言的拐棍,能够在任何以文本交流为主的空间里提高沟通的效率和质量。 D. 在作者看来,寻呼机、手机以及互联网等都是毁灭语言的东西,人们在使用时应该慎重选择。 9.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该文采用纵向式论证,先指出人们怀疑表情包危害的现象,再分析表情包的实质,最后指出应有的态度。 B. 第②段运用举例论证,2016年有关媒体所做的活动及结果表明,有不少人对表情符号有较强的依赖性。 C. 第③段又列举了两个美国的具体例子,从正面进一步强调,表情包不仅可以表情达意,还能促使政见统一。 D. 最后一段引用语言学家刘海涛的话证明语言是活的,其言外之意,表情符号也会成为一种语言。 10.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作为一种可视化的语言形式,表情包是虚拟语言生活自组织的产物。 B. 作为工具性的表情包给交际带来便利,但滥用误用也会带来不少麻烦。 C. 表情包一旦被稳固下来,就会成为一种外来词或字母词而不再引人注目。 D. 从表情包的使用现状与发展趋势来看,没必要过于担心其对语言的影响。 三、小说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3 题。共15分) 幸存者 休·B·卡夫 ①熬到第三个饥饿的夜晚,诺尼把眼睛钉在那条狗上面。在这座漂流的冰岛上,除了高耸的冰山之外,没有任何的血肉,就剩他们两个了。 ②在那次撞击中,诺尼失去了他的雪橇、食物、皮衣、甚至他的尖刀。他只救起了心爱的猎犬--尼奴克。如今,一人一狗被困在冰岛上,维持着一定的距离,虎视眈眈地注视着对方。 ③诺尼以往对尼奴克的宠爱是绝对真实的,真实得如同此刻的饥饿、夜晚的蚀寒以及那只受伤的脚上咬啮着的痛苦。然而家乡的人在荒年不也屠杀他们的狗来果腹吗?不是吗?他们甚至想都不想一下就做了。 ④他告诉自己,当饥饿到了尽头一定得要觅食,“我们二者之中注定要有一个被对方残杀,”诺尼想,“所以……” ⑤他无法徒手扑杀那只狗。尼奴克凶悍有力远胜于他。此刻,他急需要一件武器。脱下手套,他把腿上的绷带拆下来。几个星期前,他伤了自己的腿,而用一些绳索和三片铁板绑成了绷带。他跪在地上,把一片铁板插入冰地的细缝里,并且使劲地用另一片铁在上面摩擦。 ⑥尼奴克聚精地看着他。诺尼仿佛感觉到那炯炯的眼神,并发出愈发炽烈的光芒。他继续工作,并且企图使自己忘记它的目的。那片铁板现在已经有一面的刃了,并且愈磨愈锋利,太阳升起时他刚好完成了工作。 ⑦ 诺尼将那把新磨的尖刀从冰地拔出来,用拇指抚拭着刀刃。太阳的光芒,从刀面反射过来,几乎使他一时眼花目眩。 ⑧诺尼把自己完全变得残酷起来。“这里,尼奴克!”他轻轻地叫着。狗疑惑地看着他。“过来,快!”诺尼唤着。尼奴克走近了一点。诺尼在它的眼神中看到恐惧。从它沉滞的喘息和蹒跚、笨重的脚步可以得知它的饥饿和痛楚。他的内心开始哭泣了。他痛恨自己,但又不得不狠下心来。 ⑨尼奴克越来越近了,保持着它的警戒。诺尼感到喉间一股浓重的呼吸,他看出它那二只眼睛好似两股痛苦哀怨的井泉。 ⑩现在,就是现在!快攻击它! ⑾诺尼跪倒在地上的身体因一阵激烈的哽咽而颤抖着。他唾骂着那把尖刀,把它疯狂地往远处掷去。他空着双手,颠踬地向狗爬去,终于倒在雪地里。 ⑿狗发出凶狞的咆哮,环绕着他的身体走动。诺尼现在充满了恐惧。掷出那把刀子以后,他变成毫无防备。诺尼现在虚弱得毫无反抗的力气。他的性命就好像悬在尼奴克面前的一块肉,而它的眼中充满饥饿的眼神。 ⒀狗绕着他徘徊,并且开始从后面匍匐前进。诺尼听到那饥饿的喉头发出咕噜咕噜的唾液声音。他闭上眼睛,祈求着这次的攻击不要太痛苦,他感觉到它的爪子踏上他的腿。 ⒁尼奴克温热的喘息逼近他的颈子,一股强烈的气流聚集在他的喉头。然后,他感觉到一条热热的舌头轻轻地舔着他。 ⒂ 诺尼睁开眼睛,怀疑地注视着它。 ⒃他伸出一只手臂把狗和自己紧紧地抱在一起,悲伤地开始呜呜哭泣—— ⒄一小时之后,一架飞机从南方起飞,上面一位年轻的驾驶员沿着海岸巡逻,他往下注视着那片漂流的浮水,在冰山的正上方盘旋,此时他看到一道刺眼的闪光。那是阳光在某件物体上反射起来的光芒。 ⒅他的好奇心渐渐升起,他降低了高度,沿着冰山盘旋。此时,他发现在冰山的阴影之中一堆黑色的影子,从形状上看起似乎是人类。仿佛那影子之中还分成两个。 ⒆他把飞机降落在水边,开始巡查,发现了那两个影子,一个人和一条狗。那个男孩已经昏迷不醒,但确信还活着,那只狗呜呜地在一旁哀鸣,已经虚弱得不能移动了。 ⒇ 至于那道引起驾驶员注意的光芒,就是那把磨得雪亮的尖刀。它挺直地插在不远的雪地上,在风中微微地颤抖着…… 11.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段的“熬”和“钉” 两个字用词精当,传神地写出了主人公面临的极其艰难的处境,为后文主人公想要杀狗做了铺垫。 B.“他告诉自己”“他想”“把自己完全变得残酷起来”,真切地描摹了主人公杀狗前犹豫不决、自我开脱的心理。 C.“ 现在,就是现在”“激烈的哽咽”“颤抖着”营造了紧张的氛围,体现了主人公杀狗的迫切和孤注一掷。 D.结尾人与狗共同得救,脱离困境,皆大欢喜。人、狗因弃恶扬善,最终走向和谐美好,为小说增添了亮色。 12.作者在一人一狗对峙的情节内容安排上颇具匠心,请结合(4)--(16)段进行赏析。(6分) 13.请结合小说内容,赏析小说结尾画线的句子。(6分) 四、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17 题。共19分) 司马相如者,蜀郡成都人也,字长卿。少时好读书,学击剑,故其亲名之曰犬子。相如既学,慕蔺相如之为人,更名相如。以赀为郎,事孝景帝,为武骑常侍,非其好也。会景帝不好辞赋,是时梁孝王来朝,从游说之士齐人邹阳、淮阴枚乘、吴庄忌夫子之徒,相如见而说之,因病免,客游梁。梁孝王令与诸生同舍,相如得与诸生游士居数岁,乃着子虚之赋。 会梁孝王卒,相如归,而家贫,无以自业。素与临邛令王吉相善,吉曰:“长卿久宦游不遂,而来过我。”于是相如往,舍都亭。临邛令谬为恭敬,日往朝相如。相如初尚见之,后称病,使从者谢吉,吉愈益谨肃。临邛中多富人,而卓王孙家僮八百人,程郑亦数百人,二人乃相谓曰:“令有贵客,为具召之。”并召令。令既至,卓氏客以百数。至日中,谒司马长卿,长卿谢病不能往,临邛令不敢尝食,自往迎相如。相如不得已,强往,一坐尽倾。 相如为郎数岁,会唐蒙使略通夜郎西僰②中,发巴蜀吏卒千人,郡又多为发转漕万馀人,用兴法诛其渠帅,巴蜀民大惊恐。上闻之,乃使相如责唐蒙,因喻告巴蜀民以非上意。相如还报。是时邛笮之君长闻南夷与汉通,得赏赐多,多欲愿为内臣妾,请吏,比南夷。天子问相如,相如曰:"邛、笮、冉、駹者近蜀,道亦易通,秦时尝通为郡县,至汉兴而罢。今诚复通,为置郡县,愈于南夷。"天子以为然,乃拜相如为中郎将,建节往使。副使王然于、壶充国、吕越人驰四乘之传,因巴蜀吏币物以赂西夷。至蜀,蜀太守以下郊迎,县令负弩矢先驱,蜀人以为宠司马长卿便略定西夷,邛、笮、冉、駹、斯榆之君皆请为内臣。 除边关关益斥西至沬若水南至牂柯为徼通零关道桥孙水以通邛都还报天子天子大说 相如既病免,家居茂陵。使所忠往,而相如已死,家无书。 选自《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注释】①西僰:(xī bó)古族名。春秋前后居住在以僰道为中心的今川南及滇东一带。 1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除边关/关益斥西/至沬/若水/南至牂柯为徼/通零关/道桥孙水以通邛都/还报天子/天子大说 B.除边关/关益斥/西至沬/若水/南至牂柯为徼/通零关道/桥孙水以通邛都/还报天子/天子大说 C.除边关/关益斥/西至沬/若水/南至牂柯为徼/通零关/道桥孙水以通邛都/还报天子/天子大说 D.除边关/关益斥西/至沬/若水/南至牂柯为徼/通零关道/桥孙水以通邛都/还报天子/天子大说 1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字,在文中指古人另取的与本名含义相关的别名,以表德行或本名的意义。 B.常侍,官职名,有中常侍、散骑常侍、武骑常侍等,均为皇帝的侍从近臣。 C.宦游,是古代士人为谋取官职、拜谒权贵、广交朋友的旅游,也可指在外做官。 D.节,符节,是朝中大臣的一种凭证,又特指出使外国所持的凭证,即使节。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司马相如仰慕古人,喜欢辞赋。司马相如因为仰慕蔺相如的为人,把自己的名字更改为相如;因为汉景帝不喜欢辞赋,司马相如后来以生病为由辞掉官职。 B.司马相如家境贫寒,卒无藏书。司马相如返回家中后,因为家境贫寒,又无职业,只得暂居临邛。他死后,天子派人到他家中,竟然发现他家中没有藏书。 C.司马相如颇有风采,受人尊敬。临邛县的富人卓王孙和程郑联合县令王吉宴请司马相如,司马相如推脱有病,最终勉强前去卓家赴宴,客人无不惊羡他的风采。 D.司马相如受命出征,功劳显著。司马相如担任郎官时,奉命责备唐蒙,晓喻巴、蜀百姓;被任命为中郎将后,平定西夷,多地的君长都请求成为汉王朝的臣子。 1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相如初尚见之,后称病,使从者谢吉,吉愈益谨肃。(5分) (2)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5分) 五、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7~18题。(共9分) 野人送朱樱 杜 甫 西蜀樱桃也自红,野人相赠满筠笼。 数回细写①愁仍破,万颗匀圆讶许同。 忆昨赐沾门下省②,早朝擎出大明宫。 金盘玉箸无消息,此日尝新任转蓬③。 [注]①写:这里指将樱桃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②赐沾:即沾赐,受到赏赐之意。门下省,杜甫当年任左拾遗,属门下省。③转蓬:随风飘转的蓬草。 18.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诗以西蜀村民送朱樱为由,表达了作者寄寓蜀地时较为复杂、微妙的思想感情。全诗用语总体平易,寓意耐人寻味。 B.“西蜀樱桃也自红”的意思是西蜀的樱桃也自然地垂下鲜红的果实,其中的“也”字暗示出作者所经历的时空变化。 C.“数回细写愁仍破”是说尽管作者十分细心倾倒樱桃,但仍恐碰破,樱桃如此娇嫩的弱点,给诗人增添了一丝哀愁。 D.“万颗匀圆讶许同”一句中“万”字写出了樱桃数量之多;“讶许同”是说这么多樱桃大小如此相同,让人惊叹。 19.结合全诗内容,分析“此日尝新任转蓬”一句表达诗人哪些思想感情?(6分) 六、默写(共8分) 20.韩愈《师说》中“ 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观点相同。 21.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山势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 22.郦道元《三峡》一文中,描写春冬之时江水十分清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3.《桃花源记》中:“________,_________”。两句色彩绚丽,突出了桃花林的绝美景色。 七、语言文字运用(共9分) 文字是文明的重要载体,中国的文字系统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使用至今,如果从西汉人破解西周青铜铭文算起,从事古文字研究的学者________,直至今天,()。 这门研究也从“冷门”逐渐成为“热门”。20世纪70年代是我国考古发现的黄金时期,马王堆汉墓、银雀山汉墓、侯马盟书等考古发现石破天惊,层出不穷,令海内外学术界为之________,国家文物局一次次组织包括古文字学专家在内的团队进行整理研究,古文字学这门古老而富有生命力的学科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然而当时古文字研究的状况却堪忧,专业队伍________,40岁以上的专业人员数量不多,30岁左右的专业人员更是凤毛麟角。工具书奇缺,知识库不足,这与考古所涌现出的大量古文字资料形成了强烈落差。 为了我国古文字学科的发展,也为了加强学术交流和队伍建设,业界成立了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经过40年的建设和发展,古文字研究已经彻底________了研究会成立时期较为困窘的状况。新资料的不断出土、新技术的吸收行使、年轻学者的不断培养,都不断推动着中国古文字学的发展,使古文字研究会保持着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24.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依然在这一领域有无数人精耕细作 B.无数人依然在这一领域精耕细作 C.这一领域依然有无数人在精耕细作 D.无数人在这一领域依然精耕细作 25.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前赴后继 震动 供不应求 改变 B.前仆后继 轰动 供不应求 扭转 C.前赴后继 轰动 青黄不接 扭转 D.前仆后继 震动 青黄不接 改变 2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新资料的不断出土、新技术的吸收应用、年轻学者的不断培养,都使古文字研究会保持着蓬勃的生机与活力,不断推动着中国古文字学的发展。 B.新资料的不断出土、新技术的吸收应用、年轻学者的不断培养,都不断推动着中国古文字学的发展,使古文字研究会保持着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C.新资料的不断出土、新技术的吸收行使、不断培养的年轻学者,都使古文字研究会保持着蓬勃的生机与活力,不断推动着中国古文字学的发展。 D.不断出土的新资料、吸收应用的新技术、不断培养的年轻学者,都不断推动着中国古文字学的发展,使古文字研究会保持着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八、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就餐习惯,某地一中学推出“无声食堂”,倡导在就餐过程中,学生安静就餐,以微笑、眼神以及统一的手势语与老师进行沟通,比如,手势1代表饭,2代表菜,3代表汤……从而达到有序就餐的目的。如确需沟通,要尽量做到轻声细语,不对周围人造成干扰。此举一经推出,学生、家长有叫好,也有质疑。经媒体报道后,引起了更大范围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南平市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一年级语文科期中考试答案 1.答案 A 解析:“膏”为名词的使动用法,①形容词的使动用法,②形容词的使动用法,③动词的使动用法,④动词的使动用法,⑤动词的使动用法,⑥动词的使动用法,⑦形容词的使动用法,⑧意动用法,⑨动词的使动用法,⑩动词的使动用法。B、C、D三项与题干中的“膏”均为使动用法,A项中的⑧为意动用法。 2.答案B 解析:例句与B项都是被动句式;A项是定语后置句;C项是判断句;D项是宾语前置句。 3.答案C 解析:C项译为以后,之后。其他三项均为“用”。 4.答案D 解析:成就:栽培,提拔。 5.答案C 解析: C项“戏弄”古今用法意义相同,例句与其他三项加点词都属于古今异义词。 6.答案A 解析:一个皇帝不只有一个年号。 7.答案D 解析:A熟;弆B无;穆C圆;樽D襟 8.答案A 解析:(B “已经确定成为”的表述不符合文意,原文第三段说“答案很可能是肯定的”;C “任何以文本交流为主的空间里”的表述扩大了范围。原文表述为“表情包在以文本交流为主的虚拟空间中提高了用户沟通的效率和质量”“表情包出现在严肃、正式的交际场合,显得不合时宜,出现在讲求效率的对话中则浪费时间和空间”;D 文中“‘正在毁灭语言’的东西已经不少了”是引用有关人士的担心而言的,并不是真正“毁灭”,文中也没有“在使用时应该慎重选择”的意思。) 9. 答案C解析:C ( “还能促使政见统一”的说法属于断章取义。原文中奥巴马的话——“如果全世界还有一样东西我们还能统一意见,那就是表情包了”,其含义是在表情包的解读上,大家都能读懂。) 10. 答案C 解析:C(文中说“正如语言中普遍存在的外来词、字母词,假以时日,很多表情符号会保留和稳定下来,成为和它们一样不再引人注目的语言形式”,并不代表表情包就会成为“外来词或字母词”。) 17.(2)认真地办好学校的教育,把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头发花白的人不会在路上背着或者顶着东西. (得分点:谨,庠序,申,颁,各1分,句子大意1分) 翻译: 司马相如是蜀郡成都人,字长卿。他少年时喜欢读书,也学习剑术,所以他父母给他取名犬子。司马相如完成学业后,很仰慕蔺相如的为人,就改名相如。最初,他凭借家中富有的资财而被授予郎官之职,侍卫孝景帝,做了武骑常侍,但这并非他的爱好。正赶上汉景帝不喜欢辞赋,这时粱孝王前来京城朝见景帝,跟他来的善于游说的人,有齐郡人邹阳、淮阴人枚乘、吴县人庄忌先生等。相如见到这些人就喜欢上了,因此就借生病为由辞掉官职,旅居粱国。粱孝王让相如这些读书人一同居住,相如才有机会与读书人和游说之士相处了好几年,于是写了《子虚赋》。 正赶上粱孝王去世,相如只好返回成都。然而家境贫寒,又没有可以维持自己生活的职业。相如一向同临邛县令王吉相处得很好,王吉说:“长卿,你长期离乡在外,求官任职,不太顺心,可以来我这里看看。” 于是,相如前往临邛,暂住在城内的一座小亭中。临邛县令佯装恭敬,天天都来拜访相如。最初,相如还是以礼相见。后来,他就谎称有病,让随从去拒绝王吉的拜访。然而,王吉却更加谨慎恭敬。临邛县里富人多,象卓王孙家就有家奴八百人,程郑家也有数百人。二人相互商量说:“县令有贵客,我们备办酒席,请请他。”一并把县令也请来。当县令到了卓家后,卓家的客人已经上百了。到了中午,去请司马长卿,长卿却推托有病,不肯前来。临邛令见相如没来,不敢进食,还亲自前去迎接相如。相如不得已,勉强来到卓家,满座的客人无不惊羡他的风采。 相如担任郎官数年,正逢唐蒙受命掠取和开通夜郎及其西面的僰中,征发巴、蜀二郡的官吏士卒上千人,西郡又多为他征调陆路及水上的运输人员一万多人。他又用战时法规杀了大帅,巴、蜀百姓大为震惊恐惧。皇上听到这种情况,就派相如去责备唐蒙,趁机告知巴、蜀百姓,唐蒙所为并非皇上的本意。相如出使完毕,回京向汉武帝汇报。这时,邛、笮的君长听说南夷已与汉朝交往,得到很多赏赐,因而多半都想做汉朝的臣仆,希望比照南夷的待遇,请求汉朝委任他们以官职。皇上向相如询问此事,相如说:"邛(qiong,琼)笮(zuo,昨)、冉、駹(mang,忙)等都离蜀很近,道路容易开通。秦朝时就已设置郡县,到汉朝建国时才废除。如今真要重新开通,设置为郡县,其价值超过南夷。"皇上以为相如说得对,就任命相如为中郎将,令持节出使。副使王然于、壶充国、吕越人等,乘坐四匹马驾驭的传车向前奔驰,凭借巴、蜀的官吏和财物去拢络西南夷。司马相如就便平定了西南夷。邛、笮、冉、駹、斯榆的君长都请求成为汉王朝的臣子。于是拆除了旧有的关隘,使边关扩大,西边到达沫水和若水,南边到达牂(zāng,脏)柯,以此为边界,开通了灵关道,在孙水上建桥,直通邛、笮。相如还京报告皇上,皇上特别高兴。相如已因病免官,家住茂陵。"派所忠前往茂陵,而相如已经死去,家中没有书。 18.答案C 解析:“愁”是说为樱桃碰破而担心,表现了西蜀樱桃的鲜嫩,“弱点”的说法不妥,诗人此时的心情是喜悦的,并非“给诗人增添了一丝哀愁”。 19.答案:①“尝新”(村民赠樱桃一事),既有尝樱的喜悦又有由此产生的对村民的感激之情。②“此日”一词,暗含对往昔生活的追念,对长安朝廷的思念,有抚今追昔之感。③“任”字表明了诗人对漂泊生活的无可奈何之情(若理解成洒脱之情也可以)。 20.答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21.答案: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猿猱欲度愁攀援 22.答案:则素湍绿潭 回清倒影 23.答案: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 24.答案B【解析】根据主语前后一致原则,前文主语是“学者”。这里以“无数人”开头与前文衔接更恰当,故排除A、C两项。根据文意,“依然”修饰“在这一领域”,更能突出“无数人”仍然在这一领域努力。故选B项。 25.答案C【解析】前赴后继:前面的人上去,后面的人就跟上去,形容奋勇前进,连续不断。前仆后继: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形容英勇奋斗,不怕牺牲。根据语境,第一空应选“前赴后继”。轰动:同时惊动很多人。震动:(重大的事情、消息等)使人心不平静。根据“马王堆汉墓、银雀山汉墓、侯马盟书等考古发现石破天惊”的语境,第二空应选“轰动”。青黄不接:指庄稼还没有成熟,陈粮已经吃完,比喻人力或物力等暂时缺乏,接续不上。供不应求:供应的东西不能满足需求。根据语境,第三空选“青黄不接”。扭转:纠正或改变事物的发展方向或目前的状况。改变:事物发生显著的差别。根据语境,第四空应选“扭转”。且从语法的角度讲“改变”与“状况”也不搭配。 26.答案A【解析】文中画横线句有两处错误:一是搭配不当,“新技术”与“行使”不搭配,“行使”可改为“应用”;二是语序不当,应是“使古文字研究……与活力”在前,“不断推动着中国古文字学的发展”在后。综上应选A项。 五.作文 参考立意: (1)不赞成的角度 ①学校此举是矫枉过正、不近人情; ②学校此举禁锢了学生活泼爱动的天性,戕害了孩子的身心健康; ③“无声食堂”的做法太过死板、苛刻,压抑了孩子的个性; ④管理和培养学生,不止是在表面上做文章,而是应该注重细节处的完善和落实,真正让教育理念得到学生的认同. (2)赞成的角度 ①“无声食堂”润物无声,有助于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 ②无声食堂是很好的文明礼仪课; ③无声食堂帮助孩子学会遵守社会公德,维护个人形象; ④“无声食堂”是一个文明的示范,对家长、社会也是一种文明教化; ⑤在多数学校强调分数、成绩的背景下,学校这种做人做事的教育更显得难能可贵. 时评:对“无声食堂”不妨给点掌声 “食不言,寝不语”,这句流传两千多年的古训,在中山一所学校得到了实践。中山市一学校推出了“无声食堂”,倡导就餐过程中,学生安静文明用餐,以微笑、眼神以及统一的手势语与老师沟通,从而达到集体安静、有序就餐。校方表示,倡导“无声食堂”,不是说绝对的不讲话,如确需沟通,要尽量做到轻声细语,不对周围人造成干扰。 对学校推出“无声食堂”的做法,不少人认为违反了孩子活泼爱动的天性,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甚至有人认为,学校整齐划一的做法,更多培养的是学生的服从和奴性意识,是对学生个性自由的剥夺,是不近人情的“反教育”。 判断一项行为的科学与否,反教育与否,不能只着眼于表面和当前,而要看到它对孩子认知上的触动和未来人生的影响;也不能只着眼于孩子个人,而要看到它对周围其他人的作用,说到底人还是社会性动物。 从该校近一年的实践效果看,学生在食堂大声喧哗的现象没有了,一直被诟病的吃饭浪费问题也消失了。六年级学生小林说,无声食堂,让她更多体会到,从小要讲文明礼仪,在公众场合守秩序,不喧哗。 每个人都喜欢和一个彬彬有礼、处处为他人着想的人打交道,这是由人的社会属性决定的。这就需要人不能只考虑自身的舒服,还要考虑周围的他人,有些言行是必须受到约束的,至于违法犯罪的言行,更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这与压制个性自由不是一码事,实际上,如果每个人都在就餐时眉飞色舞,目无别人,带来的必然是整个就餐环境的噪杂和混乱,而这样的就餐环境实际上对每个人身心健康都是不利的。学校推出“无声食堂”恰恰是在履行自己本该担负的教育和管理责任,完全是份内之事。 学校推出“无声食堂”的实质在于让学生知文明、守礼仪,心中有他人,这对于当今多数孩子属于独生子女的教育而言,可谓下了一场及时雨;在多数学校强调分数、成绩的背景下,学校这种做人做事的教育更显得难能可贵,即便在具体实施中有不完善之处,也瑕不掩瑜,社会舆论没有理由不给点掌声。 多年来,我们倡导孩子的养成教育,但不少停留在概念和认知层面,实践中成功落地的并不多;即便有,也多强调学习方面的习惯养成教育,而非道德品质、人际交往方面。于是人们看到,有不少考进象牙塔乃至出国留学(微博)的孩子,若论起学习成绩,个个可谓出类拔萃,但若说起人际关系和自身品质的修养,却实难让人恭维。这固然与孩子小时候家庭教育缺失有关,学校教育没有及时跟上弥补恐怕也是重要原因。看看近年来国内外高校频发的伤人案件,就不难明白这个道理。 当然,学校的做法也并非没有一点瑕疵,作为一项倡导“文明、礼仪、心中有他人”的行为,学校本身也应该“文明、有礼、心中有学生”,表现出来就应该是:多征求学生的意见,多想办法让孩子们参与进来,多吸收他们的好主意。而不是学校单方面“自作主张”之后,再让学生无条件执行。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