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2 发布 |
- 37.5 KB |
- 2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重庆市沙坪坝区重庆南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解析版)
重庆市沙坪坝区重庆南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 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重大历史事件不仅在其所处时代释放出巨大的实践力量,而且能够跨越时空给人以精神感召,促进人的精神成长。五四运动集伟大爱国革命运动、伟大社会革命运动、伟大思想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于一身,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五四运动有如一座精神上的高峰,其在实践基础上形成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内核的五四精神,不断锤炼中国人的爱国品格,更新中国人的精神面貌。 五四运动激活中国人的精神自主性,体现在国人对自身发展道路的求索当中。自1840年以来,中华文明遭受了千年未有之危机,民族与国家处于兴衰存亡的关头,诸多鼓吹文明优劣的论断充斥着当时的舆论界,“中国应走向何方”成为困扰国人的难题。五四运动的爆发及其演化,使先进中国人深刻认识到:中国道路的前景在于走出一条有别于以往所有改良、革命道路的全新道路,即从新民主主义发端并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发展道路。这道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中国人的实践创造与自主奋斗下,百年来创造出巨大的人间奇迹,这充分印证了中国人的精神自主与实践自主是相伴相生、相辅相成的。正是有了五四运动的实践自主,中国人才逐步生发出对于道路选择的精神自主;而正是拥有了精神自主,中国道路的发展才愈发充满活力,进而迈向光明前景。 五四运动提升中国人的精神包容性,体现在正确认识“自我”与“他者”的关系之上。随着五四运动的持续推进,中国人重新认识中华文明与世界各文明之间的关系,对各文明之优长进行肯认与采补,同时也不陷于文明自卑情绪,一种全新的文明观与交往观逐步形成。五四运动期间,中国人对东西文明之关联与差异、“自我”与“他者”的关系进行了再认识,逐步摆脱封建统治留存的“天朝上国”之迷梦。李大钊在《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一文中点明:“东西文明,互有长短,不宜妄为轩轾于其间。”实际上,这与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具有内在一致性,可见中国共产党文明观的一脉相承与历史发展。从更为深远的意义上看,五四运动的持续发展中,“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关系不断被澄清,正确的文明观被先进中国人运用于文明交往互鉴过程中,中华文明方能在历经近代劫难之后焕发新生。 五四运动增强中国人的精神丰富性,体现在中国人的精神资源不断趋向丰富。五四时期,西方思想观念的传入深刻改变了中国人的精神轨迹,文化的现代转型成为摆在国人面前的一道难题。在新文化运动初期以“打倒孔家店”为口号的文化转型倾向带有否定自身文化的片面色彩,一定程度上否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的积极、进步意义。在五四运动之后,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的扬弃之下,呈现出创造性转化的新曙光。这样一种扬弃,舍弃了中国文化的糟粕成分,留下了中国文化之精华。与此同时,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的内在支撑,先进中国人告别了对西方文化、西方现代化顶礼膜拜的片面态度,以一种全新的、辩证的态度去吸纳西方文化之优长。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人的精神丰富性得以提升。 (摘编自项久雨《五四运动与中国人的精神成长》)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五四运动是一场爱国运动,也是一场思想启蒙与文化革新的运动,它促进了中国人的精神成长。 B. 自1840年以来,中国文明遭遇严重危机,文明有无优劣成为五四时期舆论界争论的焦点问题。 C. 中国人的精神自主体现在道路选择的自主上,而道路选择的自主又促成了五四运动的实践自主。 D. 西方思想观念的传人丰富了中国人的精神资源,文化现代化成为当时中国人必须面对的新难题。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一段概述了五四运动的意义,点明五四精神和中国人精神之间的密切关联,总领全篇。 B. 文章第三段引用李大钊、习近平对文明的论断,论证了五四运动提升中国人精神包容性的观点。 C. 文章第四段梳理了中国文化转型的脉络,为中国人的精神资源不断趋向丰富的观点提供了论据。 D. 文章二到四段采用道理论证的方法,具体分析了五四运动的意义,三段内容相对独立又彼此关联。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能走出一条有别于以往所有改良、革命的全新道路,并取得巨大成就,五四运动功不可没。 B. 正确认识中华文明与其它文明之间的关系,取长补短,是国人形成全新文明观与交往观的前提。 C. 作者认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否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此作者对这一口号持否定态度。 D. 五四运动之后,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态度经历了从不以为然到顶礼膜拜再到客观公正三个阶段。 【答案】1. C 2. D 3. A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要做好这类题,需要全面提取信息,精准筛选,细心比对,灵活理解。常见问题有:遗漏或添加信息、时空交错、偷换概念、张冠李戴、逻辑出错等。 C项,“中国人的精神自主体现在道路选择的自主上,而道路选择的自主又促成了五四运动的实践自主”表述错误。根据文本“正是有了五四运动的实践自主,中国人才逐步生发出对于道路选择的精神自主;而正是拥有了精神自主,中国道路的发展才愈发充满活力,进而迈向光明前景”可知,题干恰好把逻辑关系弄反了,逻辑出错。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原文论证和语言特点的分析理解能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论证”一般指论证方法、论证结构、论点、论据等内容。论述类文本阅读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因果论证与类比论证等六大类;论证结构主要包括“横向展开议论”(并列结构)与“纵向展开议论”(递进结构)两种。 D项,“文章二到四段采用道理论证的方法”表述错误。道理论证又叫演绎论证,它指的是根据一般原理或结论来论证个别事例的方法,即用普遍性的论据来证明特殊性的论点。事实论证是一种从材料到观点,从个别到一般的论证方法,是从对许多个别事物的分析和研究中归纳出一个共同的结论的推理形式。使用这种方法,一般是先分论后结论,即开门见山提出论题,然后围绕论题逐层运用材料证明论点,最后归纳出结论。而文章二到四段除了道理论证的方法之外,也有事实论证的方法。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根据原文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做这类题因为是“推断和想象” ,所以,选项的内容就不再是原材料的句子,而是在原句的基础上,加上出题者自己的理解。要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做到对材料的熟悉和理解,以便解题时迅速找到其在材料中的相关区域,进而进行比较、分析、推断;其次,要清楚选项都是在文中句子基础上进行的合理推断,绝不是凭空进行的,所以找到原来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筛选信息、推敲选项;将选项和原文信息进行比较时,掌握一些常见的设错方式很有必要,从而使思维变得更加敏捷,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 B项,“是国人形成全新文明观与交往观的前提”表述错误。根据文本“随着五四运动的持续推进,中国人重新认识中华文明与世界各文明之间的关系,对各文明之优长进行肯认与采补,同时也不陷于文明自卑情绪,一种全新的文明观与交往观逐步形成”可知,正确认识中华文明与其它文明之间的关系,取长补短,是国人形成全新文明观与交往观的表现而非前提。 C项,“作者对这一口号持否定态度”表述错误,根据文本“在新文化运动初期以“打倒孔家店”为口号的文化转型倾向带有否定自身文化的片面色彩,一定程度上否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的积极、进步意义”可知,作者只是“一定程度上否定”,不完全认同,而非“持否定态度”。 D项,根据“在五四运动之后,……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的内在支撑,先进中国人告别了对西方文化、西方现代化顶礼膜拜的片面态度,以一种全新的、辩证的态度去吸纳西方文化之优长。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人的精神丰富性得以提升。”可知,“不以为然”是五四运动之前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态度。五四运动之后,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态度经历了从顶礼膜拜再到客观公正两个阶段。 故选A。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时间:7月30日10:42 室外温度:35℃ 实验情境:车停在户外,太阳直晒,记者带着温度计坐入后座儿童座椅处,关闭车辆门窗。车内初始温度30℃ 温度 车内气温 座椅背温度 坐垫温度 时间 3分钟后 40℃ 38.6℃ 37.4℃ 10分钟后 48℃ 41.6℃ 46℃ 15分钟后 56℃ 43.2℃ 46.2℃ 15分钟后,记者已无法坚持,实验终止。 相关人士介绍,高温致死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因高温引起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体温热量过度积蓄,导致神经器官受损;另外一种是由于温度持续升高,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不断降低,导致缺氧死亡。 (摘编自《车内升温实验警惕高温致死》,《东南商报》2015年7月31日) 材料二: 4月8日,湖南益阳四岁女童琪琪被父亲遗忘锁在车内,因高温、窒息而身亡。这类事件,官方的定义是“高温致死”。相关部门回应:责任在家长。 问题是,家长的责任在哪里?对这位父亲,是要追究其民事责任吗?民事责任以经济赔偿为主要责任形式,造成女儿身亡,赔偿就成了自己赔自己,或者死者父亲赔偿死者母亲,这显然都不合适。 那么,刑事责任又是否存在呢?答案是肯定的。 作为一个父亲,他必须谨慎、合理地履行监护孩子的义务;作为一个成年人,他应该有足够的社会阅历和基本常识,知道将幼童遗忘在车内会导致严重后果。也就是说,琪琪的父亲应该预见自己的行为会引发危害琪琪生命健康的后果,但因为粗心马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到这种后果的发生,最终导致琪琪死亡。这是典型的过失致人死亡。是犯罪,就要追究刑事责任,这是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要求。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创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从保护未成年人的角度考虑,也必须通过法律的强制性惩罚来增强父母的监护意识,督促监护人积极、正确地担负起对未成年人的监护之责。当然,这类案件发生于家庭内部,确有其特殊性,司法机关可根据罪责刑相适应原则酌情对待。 其实,对类似事件的处置,在国外也是有例可循。美国会对疏于监管孩子的父母罚款、监禁甚至剥夺监护权;如果发生“高温致死”事件,父母或将因触犯危及儿童安全罪或刑事疏忽罪而被指控。反观我国,近年来“高温致死”的案件屡屡发生,但鲜有司法机关公诉追责的案例,这里有我国传统文化的原因,但这并不正常。 琪琪已经离世,追究这位父亲的刑责不是最终目的。刑罚不仅是要惩罚已然的犯罪人,更要震慑警示那些潜在的、可能的犯错者。儿童是家庭的希望,也是国家和社会的未来。儿童的保护离不开法治护航。 (摘编自(4岁女童被遗落车内致死:父亲不该担刑责吗?》,《澎湃新闻》2019年4月12日) 材料三: 南佛罗里达大学分子生理学教授戴蒙介绍说,大脑最上方是负责思考和分析的前额叶皮层,以及负责瞬时记忆的海马体;底层则是基底节,负责控制那些本能和不自觉的行为。 他说:“遗忘事件是否发生,重要相关性的因素是由压力、情绪、缺乏睡眠、生活节奏改变等结合而成。当压力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基底节开始工作,理智思维则被弱化到无力抵抗。结果是被弱化的海马体里的记忆回路就像电脑程序一样被强制覆盖。除非记忆回路被重启——比如听到孩子哭,否则记忆可能完全消失。这和父母的社会地位、种族、个性、性别、年龄、教育程度以及对孩子的爱无关。” 2000年,3个前NASA工程师开始研发一种用安全座椅重量感应器和钥匙警报器构成的产品,用于在父母将儿童遗落车内后发出警报。可现在这款产品仍然没有上市。最大的问题是法律责任:如果你制造了这个产品,但它发生故障并有孩子死亡的话,你就会面临巨额的法律诉讼。另外一个巨大的问题是,市场研究显示这个产品销量不会好。原因很简单:人们从不认为自己会犯类似的错误。 在高温致死案例中的父母总是遭到大众苛刻甚至恶意的批评。临床心理学家希林克说,人类有一个基本需求,他们需要相信并且坚信这个宇宙不是残酷无情的,可怕的事情不是随机出现的,如果你足够负责和警觉,这些灾难就可以近免。他相信这些父母被妖魔化是因为同样的原因,“我们必须把出事的人和我们自己区隔开。假如我们和他们是一类人的话,就太可怕了。所以他们必须是怪物才可以”。 (摘编自基恩·温加滕〈致命的分心》,2010年普利策特稿奖获奖报道) 4. 下列对“高温致死”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太阳直射的情况下,密闭车内空间的气温会急剧上升,一段时间后可能导致神经器官受损,致人死亡。 B. 高温致死,不只给家庭带来巨大伤害,也会给社会带来伤害,所以,这绝不仅是一个家庭的内部事件。 C. 儿童被遗忘在车上因高温、窒息而亡,此类悲剧事件与家长性格类型有无关联,人们的看法并不一致。 D. 心理学家希林克主张,我们必须对高温致死案例中的父母进行道德批判,才能把自己与他们区别开来。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材料二来看,琪琪的父亲粗心马虎、疏忽大意导致琪琪死亡,应被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B. 我国司法机关部分工作人员在处理高温致死案件时的立场态度,受到了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 C. 前NASA工程师研发的报警产品未能上市,是因为产品一旦上市,可能会面临巨大的法律风险。 D. 材料二侧重从法律角度对高温致死事件进行分析,材料三侧重从科学的角度对事件进行分析 6. 人们可以从哪些方面防范高温致死事件?请结合材料分析。 【答案】4. D 5. C 6. 父母自身意识:①父母应该充分认识高温致死的可能,避免愚昧。②父母应端正认识,认识到遗忘事件也有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避免侥幸心理。③父母在儿童乘车时,应专心在当前事务,注意减压。科技方面:借助科技手段来防止高温致死,如强制要求安全座椅出厂配备遗落警报器。法律方面:进一步健全法制,对高温致死的家长追究刑责,以震慑和警示潜在的犯错者。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做这类题需要考生仔细认真阅读文本,迅速提取信息,与选项内容加以细致比对,筛选、聚焦错误点,并灵活理解准确做出判断。 D项,“我们必须对高温致死案例中的父母进行道德批判,才能把自己与他们区别开来”表述错误。根据文本“临床心理学家希林克说,人类有一个基本需求,他们需要相信并且坚信这个宇宙不是残酷无情的,可怕的事情不是随机出现的,如果你足够负责和警觉,这些灾难就可以近免。他相信这些父母被妖魔化是因为同样的原因,“我们必须把出事的人和我们自己区隔开”可知,题干中曲解文意,表述错误。 故选D。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首先审清题干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在读完一遍文本的基础上快速找出选项中可能有问题的敏感处,再次回归原文,筛选并提取出能与选项敏感处加以对照分析的句子,细致分析灵活理解,做好抉择。常见问题有:推测变肯定导致表述绝对、信息杂糅不合文本、时空错位、偷换概念张冠李戴、无中生有过度解读文本等等。 C项,“前NASA工程师研发的报警产品未能上市,是因为产品一旦上市,可能会面临巨大的法律风险”表述错误。根据文本“可现在这款产品仍然没有上市。最大的问题是法律责任:如果你制造了这个产品,但它发生故障并有孩子死亡的话,你就会面临巨额的法律诉讼。另外一个巨大的问题是,市场研究显示这个产品销量不会好”可知,没有上市的理由有两个:一是法律责任;二是产品的销量不会好。题干中的表述不够全面。 故选C。 【6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归纳和概括原文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筛选主要的信息,并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最后得出答案。 本题中要求“人们可以从哪些方面防范高温致死事件?请结合材料分析”。根据文本“相关人士介绍,高温致死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因高温引起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体温热量过度积蓄,导致神经器官受损;另外一种是由于温度持续升高,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不断降低,导致缺氧死亡”可以从提高父母自身意识角度概括:①父母应该充分认识高温致死的可能,避免愚昧;根据文本“人们从不认为自己会犯类似的错误”可以概括为:②父母应端正认识,认识到遗忘事件也有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避免侥幸心理;根据文本“遗忘事件是否发生,重要相关性的因素是由压力、情绪、缺乏睡眠、生活节奏改变等结合而成。当压力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基底节开始工作,理智思维则被弱化到无力抵抗”可以概括为:③父母在儿童乘车时,应专心在当前事务,注意减压。根据文本“2000年,3个前NASA工程师开始研发一种用安全座椅重量感应器和钥匙警报器构成的产品,用于在父母将儿童遗落车内后发出警报”可知,从科技方面:借助科技手段来防止高温致死,如强制要求安全座椅出厂配备遗落警报器。根据文本“也就是说,琪琪的父亲应该预见自己的行为会引发危害琪琪生命健康的后果,但因为粗心马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到这种后果的发生,最终导致琪琪死亡。这是典型的过失致人死亡。是犯罪,就要追究刑事责任,这是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要求” 可知,法律方面:进一步健全法制,对高温致死的家长追究刑责,以震慑和警示潜在的犯错者。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断魂枪 老舍 沙子龙的镖局已改成客栈。 东方的大梦没法子不醒了。半醒的人们,揉着眼,祷告着祖先与神灵;不大会儿,失去了国土、自由与主权。龙旗的中国也不再神秘。枣红色多穗的镖旗,江湖上的智慧与黑话,义气与声名,连沙子龙,他的武艺、事业,都梦似的变成昨夜的。今天是火车、快枪,通商与恐怖。走镖的已没有饭吃,而国术还没被京城里的革命党与教育家提倡起来。 沙子龙把小院门关好,熟习熟习他的“五虎断魂枪”。这条枪与这套枪法,二十年的工夫,给他创出来“神枪沙子龙”五个字,没遇见过敌手。现在,这条枪与这套枪法不会再替他增光显胜了。只有在夜间独自拿起枪来,才能相信自己还是“神枪沙”。在白天,他不大谈武艺与往事,他的世界已被狂风吹走了。 在他手下创练起来的少年们还时常来找他。他们都有点武艺,可是没地儿用。有的在皇城的庙会上卖艺,还时常去走会。虽然算不了什么,他们打扮得像个样儿,他们是神枪沙子龙的徒弟——虽然沙子龙并不承认。没钱,上沙老师那里去求。沙老师不含糊,不让他们空着手儿走。可是,为打架或献技去讨教一个招数,沙老师有时说句笑话,马虎过去,有时直接把他们赶出去。 王三胜——沙子龙的大伙计——在土地庙拉开了场子,摆好了家伙。抹了一鼻子茶叶末色的鼻烟,他抡了几下竹节钢鞭,把场子打大一些。放下鞭,没向四国作揖,又着腰念了两句:“脚踢天下好汉,拳打五路英雄!”向四围扫了一眼:“乡亲们,王三胜不是卖艺的。有爱练的尽管下来,王三胜以武会友,有赏脸的,我陪着。神枪沙子龙是我的师傅,玩艺儿地道!诸位,有愿下来的没有?”他看着,准知道没人敢下来,他的话硬,可是那条钢鞭更硬,十八斤重。 大刀靠了身,眼珠努出多高,脸上绷紧,胸脯于出。削砍劈拨,蹲越闪转,手起风生,忽忽直响。刀顺过来,猛的一个“踩泥儿”,身子直挺,比众人高着一头,黑塔似的,收了势:“诸位!”一手持刀,一手叉腰,看着四围。稀稀的扔下几个铜钱,他点点头。“诸位!”他等着,等着,地上依旧是那几个亮而削薄的铜钱。他咽了口气:“没人懂!”他低声地说,可是大家全听见了。 “有功夫!”西北角上一个黃胡子老头儿答了话。 “下来玩玩,大叔!”王三肚说得很得体。 点点头,老头儿往里走。这一走,四处全笑了。他的胳臂不大动;左脚往前迈,右脚随着拉上来,一步步地往前拉扯,像是患过瘫痪病。蹭到场中,一点没理会四围怎样笑他。 “神枪沙子龙的徒弟,好,让你使枪,我呢? “三截棍吧?” 老头子又点点头,拾起家伙来。老头子的黄胡子一动:“请!”王三胜一扣枪,向前躬步,枪尖奔了老头子的喉头去,枪缨打了一个红旋。老人的身子忽然活展了,将身微偏,让过枪尖,前把一挂,后把撩过王三胜的手。啪啪两响,王三胜的枪撤了手,落在地上。 “别走!”王三胜擦着汗,“你赢了,姓王的服了!可有一样,你敢会会沙老师?” “就是为会他才来的!”老头子的干巴脸上皱起点来,似乎是笑呢。 “你老贵姓?”他问。 “姓孙,”老头子的话与人一样,都那么干巴,“爱练,久想会会沙子龙。” “三胜,”客栈里沙子龙正在床上看《封神榜》,“有事吗? “栽了跟头!” 打了个不甚长的哈欠,沙老师没别的表示。 他得说动老师:“姓孙的一个老头儿,门外等着老师呢;把我的枪,枪,打掉了!他知道“枪”字在老师心中的分量。 客人进来,沙子龙在外间屋等着呢。彼此拱手坐下,他叫三胜去泡茶。三胜希望两人立刻交了手,可是不能不沏茶去。 孙老者没话讲,用深藏着的眼睛打量沙子龙。沙子龙很客气:“要是三胜得罪了你,不用理他,年纪还轻。” “教徒弟不易!”孙老者说。 “我没收过徒弟。走吧,这个水不开!茶馆去喝,喝饿了就吃。”沙子龙从桌子上拿起缎子褡裢,一头装着鼻烟壶,一头装着点钱,挂在腰带上。 “我来为领教领教枪法。” “五虎断魂枪?”沙子龙笑了,“早忘干净了!在我这儿住几天,咱们各处逛逛,临走,多少送点盘缠。” “教给我那趟枪!”孙老者抱了抱拳。 沙子龙下了台阶,也抱着拳:“孙老者,说真的吧,那条枪和那套枪法都跟我一齐入了棺材!” 孙老者的胡子嘴动了半天,没说出什么来。到屋里抄起蓝布大衫:“打搅了,再会!” 沙子龙把客人送到小门,回到屋中,对着墙角立着的大枪点了点头。 王三胜们都不敢再到土地庙去卖艺,大家谁也不再为沙子龙吹腾。“神枪沙子龙”慢慢似乎被人们忘了。 夜静人稀,沙子龙关好了小门,一气把六十四枪刺下来,而后,拄着枪,望着天上的群星,想起当年在野店荒林的威风。叹一口气,用手指慢慢摸着凉滑的枪身,又微微一笑:“不传!不传!” (有删改) 7. 下列对原文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小说以其独特的视角讲述了在西方列强大举入侵的背景下作为传统文化之一的武术走向没落的悲剧故事。 B. 徒弟王三胜对师傅沙子龙的态度由最初的崇拜,到后来的鄙视,这一变化透露出了作者对人情冷暖的慨叹。 C. 文中两次写沙子龙夜静人稀时练枪的场面,把他的无奈和悲凉表现得淋漓尽致,也让小说具有更强的张力。 D. 小说故事带着传奇味,人物带着古典味,笔法带着写实味,表现出一种典雅、质朴而苍凉审美意蕴。 8. “孙老者”这一人物在小说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9. 小说以“断魂枪”为题,有怎样的意蕴?结合全文探究。 【答案】7. B 8. ①衬托沙子龙的形象。沙子龙和孙老者同为武艺高强的武者,对要不要把武术传承下去这个问题,孙武者的积极进取与沙子龙的消极保守形成鲜明对比(衬托),突出沙子龙形象。②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孙老者打败王三胜,欲与沙子龙比武的情节设置,波澜起伏,吸引读者。③深化主旨。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国术)传承下去的愿望(表达了作者对沙子龙坚守的品格的赞赏)。 9. ①指“五虎断魂枪”枪法高明,可夺人性命。②“五虎断魂枪”代表的中国武术失去用途,也就失去了灵魂。③沙子龙看到枪术失去用武之地,他感到非常失落与悲凉。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型,需要首先明确题干要求,然后认真阅读文本,结合文本内容来筛选比对,分析鉴赏选出正确答案。 B项,“徒弟王三胜对师傅沙子龙的态度由最初的崇拜,到后来的鄙视”表述错误。因为小说中,并没有情节能表现出王三胜对师傅沙子龙的态度变为鄙视。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对小说次要人物作用的分析和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可以从它对情节、对主要人物形象、对主题的作用来分析概括。 本题中,要求简要分析“孙老者”这一人物在小说中有何作用。从对主要人物的作用角度考虑:“孙老者”这一人物在小说中属于次要人物,对主人公沙子龙的形象,主要是起到陪衬作用。沙子龙和孙老者同为武艺高强的武者,对要不要把武术传承下去这个问题,孙武者的态度积极进取,而沙子龙的态度消极保守,两人的态度截然相反,形成鲜明的对比(衬托),表现了沙子龙的孤傲执着,坚守的品格。从对情节发展的作用的角度考虑:“孙老者”这一人物在小说中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孙老者打败王三胜,欲与沙子龙比武的情节设置,不仅使情节波澜起伏,还更吸引读者。从对主旨作用的角度考虑:“孙老者”这一人物在小说中深化主旨。通过塑造孙老者的形象,深化了小说的主题,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国术)传承下去的愿望,也表达了作者对沙子龙坚守的品格的赞赏。 【9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探究标题内涵能力。解答本题要从表里两个方面理解标题含义。表层含义即标题的字面含义、文中内容;深层含义即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标题如果是比喻性的,文中往往不是围绕标题的字面含义来展开叙述,那么我们就应该联系文章的具体内容,弄清比喻义,这样我们就可以领悟出标题的深刻含义。其次还要看标题与文本的联系,如与情节、人物、主旨、环境的联系等。本题中,小说以“断魂枪”为题,从表层含义上分析,应该指“五虎断魂枪”枪法高明,可夺人性命。而从深层含义上分析,“五虎断魂枪”代表的中国武术失去用途,也就失去了灵魂。从主题的角度上分析:沙子龙是这种枪术的传承人,当他亲眼目睹枪术失去用武之地,他感到非常失落与悲凉。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国术)传承下去的愿望,也表达了作者对沙子龙坚守的品格的赞赏,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里妇寓言 〔明〕马中锡 汉武帝时,汲黯使河南,矫制发栗,归恐见诛。未见上,先过东郭先生求策。先生曰:“吾草野鄙人,无可以语子者。无已,敢以吾里中事以告。吾里有妇未笄时,窃听诸母谈,闻产育之艰,怃然而退,私语女隶曰:‘诸母知我窃听,诳我耳、世宁有是理耶?’既而适里之孱子,身不能胜衣,力不能举羽,气奄奄仅相属。虽与之居数年,弗克孕,妇亦未诘产有之艰,益以前诸母言为谬。孱子死,妇入通都,再透美少年,意甚惬,不逾岁而妊。将娩之前期,腹隐隐然痛,妇走市廛①,遍叩市媪之尝诞子者,而求免焉。市媪知其愚也,欺侮之曰:‘医可投,彼有剂可以夺胎也。’或曰:‘巫可礼,彼有术可以逭②‘死也。’或曰:‘南山有穴,其深叵测,暮夜潜遁其中,可避也。’或曰:‘东海有药,其名长生,服之不食不遗,可免也’。妇不知其绐也,迎医而见拒,求巫而不答;趋南山,则藜藿拒于虎豹;投东海,则蓬莱阻于蛟龙。顾有居于窨③室焉,遂窜入不复出。居三日,而痛愈剧,若将遂娩者,且计穷矣,乃复出。偶邻妇生子,母子俱无恙。妇欣然往问之。邻妇曰:‘古称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汝嫁矣,乃不闲养子之道而云云乎?世之人不死于产者亦多矣,产而死则司命攸存,又可免乎?汝畏死,何莫寡居以毕世,而乃忍辱再醮也?世岂有既妊而畏产者耶?‘里妇乃郝然而归,生子亦无恙。”词未毕,黯出户,不俟驾而朝。 (选自《丛书集成》) 【注】①廛:chán,平民住所。②逭:huàn,逃避。③客:yìn,地窖。 10.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世宁有是理耶 宁:哪里 B. 既而适里之孱子 适:到……去 C. 乃不闲养子之道而云云乎 闲:通“娴”,娴熟 D. 不俟驾而朝 俟:等待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制,即制书,是古代帝王的诏令文书中的一种,娇制,即假托君王的诏令行事。 B. 蓬莱,即蓬莱山,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地名与方丈、瀛洲合称“东海三仙山”。 C. 司命,即青帝,神话中掌管人生命的神灵,屈原《九歌》中有《大司命》《少司命》。 D. 醮,古代婚礼时父母给于女酌酒的仪式,“再醮”指男女再婚,后专指妇女再嫁。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汲黯爱护百姓,忌惮君王。他出使黄河南岸,本准备打开粮仓赈济百姓,又担心被杀,就向东郭先生讨救计策。 B. 里妇年少无知,自作聪明。未成年时,她认为长辈知道她在偷听才夸大其词,对产育艰难之事根本不相信。 C. 里妇轻信盲从,愚昧可笑。集市上的妇人明显是在愚弄她,她竞然信以为真,还四处寻求免除生育之苦的方法。 D. 本文寓理于事,生动形象。文章假托汲黯惧诛、里妇畏产的故事,来告诉世人做事要勇于承担后果的道理。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草野鄙人,无可以语子者;无已,敢以吾里中事以告。 (2)虽与之居数年,弗克孕,妇亦未谙产育之艰,益以前诸母言为谬。 【答案】10. B 11. C 12. A 13. ①我是乡下没有见识的人,没有可以来对你说的话,实在不行的话(你还要问个不停的话),我就冒昧地拿我乡里的一件事情来告诉你。 ②虽然同他住在一起好几年,没有能够怀孕。这位妇人也就不知道生育的痛苦,越发认为以前婶婶们的话是错的。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推断能力。答题步骤:(1)审题。看要求是选正确的还是选不正确的,(2)对有把握的选项迅速作出判断,(3)借助方法,主攻难点。文言实词的推断方法:(1)依形推义法(2) 语境分析法(3)语法分析法(4)妙用修辞法(5)成语印证法(6)课文求义法(7)邻字借推法(8)联想推断法(9)代入检验法(10)古今对比法。 B项,根据语境,“既而适里之孱子”句意为“不久嫁给同乡一个身体虚弱的青年”, 故“适”应该译为“出嫁”。题干中的解释是错误的。 故选B。 【11题详解】 本题考核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多考核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 C项,“司命,即青帝,神话中掌管人生命的神灵”表述错误。司命不是青帝,司命掌管人的生死,青帝,居东方,摄青龙。为春之神及百花之神,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五帝(五方天帝)之一,掌管天下的东方,亦是古代帝王及宗庙所祭的主要对象之一。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 A项,“本准备打开粮仓赈济百姓,又担心被杀”表述错误。根据文本“汉武帝时,汲黯使河南,矫制发栗,归恐见诛。未见上,先过东郭先生求策”可知,汲黯已经假传皇帝的诏令开仓发粮,回来后怕被杀。 故选A。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本题中的得分点:(1)鄙人,没有见识的人;里,乡里;以,来;(2)虽,虽然;克,能够;谙,知道;益,更;以为,认为;谬,错误。 【参考译文】 汉武帝时候,汲黯出使黄河南岸,假传皇帝的诏令开仓发粮,回来后怕被杀。没有去朝见皇帝,先拜访东郭先生讨教免罪的计策。先生说道:“我是乡下没有见识的人,没有可以来对你说的话,实在不行的话(你还要问个不停的话),我就冒昧地拿我乡里的一件事情来告诉你。我们乡里有一个妇人没有成年的时候,偷听几位婶婶的谈话,听到她们谈到生孩子的艰苦,很不高兴,退下来私下同婢女说:‘她们知道我偷听,故意骗我,世上哪里有这个道理?’不久嫁给同乡一个身体虚弱的青年,那个青年简直连衣服的重量也经不起,羽毛也举不动,气息微弱,只剩呼吸。虽然同他住在一起好几年,没有能够怀孕。这位妇人也就不知道生育的痛苦,越发认为以前婶婶们的话是错的。这个体弱的青年死了,妇人去了大城市,再嫁给一个俊美的青年,心里很满意,不到一年就怀孕了。快要分娩的前夕,觉得肚子隐隐地发痛,妇女便跑去集市上,一个一个去请教生过孩子的妇女们,请她们教她免去生育孩子的办法。这些女人知道她傻,欺侮她说:医生可以找,他们有药可用来打胎。有人说:神巫可以求,他们有法术可用来逃免死亡。’有人说:‘南山有个洞,它的深度无法测量,你在黑夜去躲在里面,可以免去生育。’还有人说:东海有药,它的名叫长生,服了不吃饭不拉撒,可以免去生育。’ 这位妇人不知道这些话都是骗她的,去找医生被拒绝;去求神巫神巫不睬她;跑到南山,想躲进草丛却受到虎豹的拒挡;投奔东海,想登上蓬莱神山,却受到蛟龙的阻拦。回头看有人住在地窖里,她忙不迭地钻了进去,躲在里面不出来。过了三天,肚子愈来愈痛,好像就要分娩了,自己的办法也穷尽了,只好再出来。正巧邻居的女人生了孩子,母子都很健康。这位妇人高高兴兴去讨教办法。邻妇说:‘古话说:没有先学养孩子,再去出嫁的。你嫁都嫁了,竟然还不知道生养孩子的方法吗?世上的人没有死于生孩子的多了,就是因生孩子而死也是命中注定,又逃得了吗?你既怕死,为什么不守一辈子寡,却要不怕人骂而再嫁呢?世上哪有怀了胎又怕生产的呢?这位妇人听了羞愧地回家,生下了孩子,平安无事。”故事还没有讲完,汲黯就跑出门去,不等马车来,立即上朝向皇帝报告。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①(节选) [唐]岑参 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②落。 羽书咋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 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注】①诗人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时,封常清出兵西征,诗人作此诗壮行。②旄头,星宿名,古人认为旄头落预示胡兵覆灭。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本诗的题目点明了诗歌的写作缘由,其中“歌”字直抒胸臆,表达出诗人对出师西征的封大夫的赞颂之情。 B. 诗歌三、四两句,突出时间和空间要素,交待了胡兵入寇、战争迫在眉睫的局势,为描写大军出征蓄势。 C. 诗歌四、六两句.句式基本相同相同位置的两个“在”字,不仅不显重复,反而写出两军对垒之势。 D. 全诗通过典型场景展现边塞风光,表现出征将士建功立业、杀敌报国的英勇气概,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15. 本诗是如何运用多种手法塑造封大夫的形象的?请结合诗句分析。 【答案】14. A 15. ①通过背景烘托,“吹角、羽书、烟尘、单于”展现了紧张的战争背景,烘托了封大夫保家卫国的豪情。②通过动作直接描写,“拥旄”一词展现出封大夫的威武雄壮。③用三军衬托,写十兵敲鼓使雪海奔腾,大呼使阴山震动,衬托出封大夫的勇武。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歌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A项,“其中‘歌’字直抒胸臆,表达出诗人对出师西征的封大夫的赞颂之情”表述错误。“歌”是一种古典诗歌体裁。 故选A。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手法和把握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明确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常见的手法,人物形象的刻画一般从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入手分析,先指出手法,再结合人物形象具体分析,最后得出答案。 本题中,要求考生结合诗句分析本诗是如何运用多种手法塑造封大夫的形象的? 诗歌前六句,通过描写轮台城头夜里吹起号角,轮台城北旄头星正降落。军书昨夜连夜送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以西入侵。从哨楼向西望烟尘滚滚,汉军就屯扎在轮台北境。为我们交待了胡兵入寇、战争迫在眉睫的局势,为描写大军出征蓄势。诗歌通过背景烘托,“吹角、羽书、烟尘、单于”展现了紧张的战争背景,烘托了封大夫保家卫国的豪情。而“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写出了上将手持符节率兵西征,黎明笛声响起大军起程。 通过动作直接描写,“拥旄”一词展现出封大夫的威武雄壮。诗歌最后两句“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写出了战鼓四起犹如雪海浪涌,三军呐喊阴山发出共鸣。用三军衬托,写十兵敲鼓使雪海奔腾,大呼使阴山震动,衬托出封大夫的勇武。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共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夸张地表现了蜀道的迂回曲折。 (2)《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对比的手法,表达出对人生短暂、自然永恒的慨叹。 (3)《岳阳楼记》中,具体表现古之仁人“进”“退”皆忧的高尚情操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青泥何盘盘 百步九折萦岩峦 (2)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 (3)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萦,臾,羡。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茶馆》是一台大戏,它之所以大,不仅是因为它汇集了三教九流、五行八作、各色人等,表现了三个时代的更迭轮替以及黑暗统治必然衰退的历史规律,而且因为老舍先生写作姿态的雍容华贵。《茶馆》的戏剧结构并不刻意追求完整,却自有一种严谨之风、沛然之气。( ),便如盐化水般灌注了时代气息和社会命题。它没有一句搅动情绪的大气势、大腔调台词,却在日常生活的静水流深里折射着历史文化的积淀、民族意识的因袭、特定情境的定势。《茶馆》培养和熏染了我的戏剧趣味,绐我提供了可资回味的艺术启迪。从《茶馆》中让我知道,真正好的戏剧,不是空洞说教,而是深潜在人物生命内涵里的哲思;戏剧的魅力就在于它反映的是人的处境和人的命运,它以穿透时空的魅力,为后人不断提供思想启迪。 17. 文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更迭 B. 雍容华贵 C. 静水流深 D. 熏染 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达官显贵、重大历史不是《茶馆》的内容,它只凭一群小人物挣扎悲戚的微妙心理与命运悲剧 B. 《茶馆》没有写达官显贵、重大历史,只凭一群小人物挣扎悲戚的微妙心理与命运悲剧 C. 《茶馆》只凭一群小人物挣扎悲戚的微妙心理与命运悲剧,没有写达官显贵、重大历史 D. 《茶馆》写的不是达官显贵、重大历史,而是一群小人物挣扎悲戚的微妙心理与命运悲剧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为恰当的一项是( ) A. 从《茶馆》中让我知道,真正的好戏剧,不是空洞说教,而是深潜在人物生命内涵里的哲思 B. 从《茶馆》中让我知道,真正好的戏剧,不是空洞说教,而是在人物生命内涵里深潜着哲思 C. 《茶馆》让我知道,真正好的戏剧,不是空洞说教,而是在人物生命内涵里深潜着哲思 D. 《茶馆》让我知道,真正的好戏剧,不是空洞说教,而是深潜在人物生命内涵里的哲思 【答案】17. A 18. B 19. C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明确题干要求,选词语填空,要求学生答题前先将空格所在的前后语境读明白,然后结合词语的意思用法等进行判断。 更迭,轮流更替,多用于时代,人事等; 此处语境形容三个时代的轮替,使用正确。 雍容华贵,形容人仪态高雅从容,庄重大方。也形容服饰华丽锦绣。 此处语境形容老舍先生写作姿态,适用对象错误; 静水流深,通过表面平静的水并不知道水底下有多深,来暗喻表面不声不响的人却蕴藏着大的智慧。 此处语境指从日常生活里折射着历史文化的积淀、民族意识的因袭、特定情境的定势,适用对象错误; 熏染,长期接触的人或事物对人的生活习惯逐渐产生某种影响(多指坏的) 此处语境指《茶馆》培养了我的戏剧趣味。褒贬失当。 故选A。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补写句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句子顺序是否合理,话题是否一致,前后是否照应,格式是否一致,音节是否和谐等。 本题中,要补写的句子后文为“它没有一句搅动情绪的大气势、大腔调台词……”,从句式一致的角度应排除A项和C项;比较B项和D项,B项语气更强烈,态度更坚决。 故选B。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 “从《茶馆》中让我知道”,滥用介词结构导致主语残缺,排除A项和B项。浓缩后面分句“戏剧是哲思”主语和宾语搭配不当,排除D项。 故选C。 20.请以“马克·鲍尔教授”开头,把下面这个长句改写成三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曾经提出“为什么当代青年拥有网络资源却沉浸于自我的小世界”这一问题的马克·鲍尔教授认为人类或许将进入一个只剩下娱乐和成功的黑暗无知的时代。 【答案】马可·鲍尔教授曾提出“为什么当代青年拥有网络资源却沉浸于自我的小世界”这个问题,他认为人类或许将进入一个黑暗无知的时代,这样一个时代将只剩下娱乐和成功。 【解析】本题考查变换句式的能力。本题属于长句变短句。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确定长句的主干成分,即句子的主语、谓语、宾语、确定好句子主干后,再找出该句中的其它成分如定语、状语、补语。然后再将这些定语、状语、补语等加上主语,变成一个完整的句子即可。 本题中的句子的主语是:马克·鲍尔教授;谓语是:认为;宾语是:人类或许将进入一个黑暗无知的时代;这样可以确定主干句:马可·鲍尔教授认为人类或许将进入一个黑暗无知的时代;主语的定语是:曾经提出“为什么当代青年拥有网络资源却沉浸于自我的小世界”这一问题;宾语的定语是:一个只剩下娱乐和成功;然后给修饰成分分别加上主语,变成两个独立完整的句子 :马可·鲍尔教授曾提出“为什么当代青年拥有网络资源却沉浸于自我的小世界”这个问题;这样一个时代将只剩下娱乐和成功。最后调整语序得出答案:马可·鲍尔教授曾提出“为什么当代青年拥有网络资源却沉浸于自我的小世界”这个问题,他认为人类或许将进入一个黑暗无知的时代,这样一个时代将只剩下娱乐和成功。 21.下面是某先生给同事贺信的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加以修改。 惊闻令嫒在今年的高考中蟾宫折桂,不胜荣幸。梅花香自苦寒来,十几年来,令嫒夙兴夜寐,苦读不倦,获此佳绩,可喜可贺。本应拨冗到贵府道贺,无奈俗事缠身,未能光临,还望包涵。惠赠薄礼一份,卿表心意,敬请笑纳。 【答案】①惊闻——欣闻 ②不胜荣幸——甚感欣慰 ③拨冗——专程 ④光临——前来 ⑤惠赠——另备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得体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面是某先生给同事贺信的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加以修改”,然后依据语言使用的场合、使用的对象以及对象之间的关系辨析正误。 本题中,“惊闻”指听到消息后大受震动。一般是表示听到的是坏消息,且是自己关心的人或者事物的坏消息。此处是说自己听说同事的孩子高考考中,表达不符合语境,可改为“欣闻”。“不胜荣幸”是感到非常的光荣和幸运意思。此处是说因同事孩子高考考中而非常高兴,表达不得体,可改为“倍感欣慰”。“拨冗”是指(对方)于繁忙中抽出时间,属敬辞。此处是说自己不能亲自到同事家去参加升学宴,表达不得体,可改为“专程”。 “光临” 是敬称他人的来访,为敬辞,多用于口语。此处是说自己不能亲自到同事家去参加升学宴,表达不得体,可改为“前来”。“惠赠”是称人赠与的敬词。此处是说自己送给同事薄礼一份,表达不得体,可改为“另备”。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因循二字,从来误尽英雄。——[清]梁章钜 ②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都达夫 ③英雄模范们用行动再次证明,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习近平 ④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罗曼·罗兰 ⑤英雄就是对任何事都全力以赴,自始至终,心无旁骛的人。——特莱尔 读了上而五句话,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敬重英雄,争做楷模 习近平赴江西看望慰问广大干部群众时强调: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和平年代同样需要英雄情怀。那么到底什么样的人才是大家心中的真英雄?个人认为:像材料所言那样,崇尚英雄,有英雄情怀,热爱生活,全力以赴便是新时代的英雄本色。 郁达夫在纪念鲁迅大会上曾说:“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个有英雄却不知敬重爱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药的,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的国家、民族,英雄人物层出不穷,代代不已。 所谓英雄是指维护国家领土、领海、领空主权完整,保障国家安全,维护人民利益及民族尊严,在历次反侵略战争中,献出宝贵生命和做出杰出贡献的仁人志士。比如:“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岳飞、“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的于谦、“男儿铁石志,总是报国心”的戚继光、“吾头可断,身不可辱”的史可法、“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等。 英雄分狭义的与广义的两种,在一般情况下,人们更倾向于解释为狭义的民族英雄。指在反抗斗争中不畏强暴、不怕牺牲的人。广义而言是在和平、变革时期,为民族国家的发展繁荣献身出力的人。从康梁的维新变法,再到孙中山的民主革命,以至历年感动中国人物、诺贝尔奖、科技大奖等获得者无不闪烁着英雄的光辉。 放在当代、今天来讲,英雄应该是广义的概念。只要是为我们的国家、民族、集体、他人做出突出贡献者都可以称之为英雄。所以,四川凉山火灾中,壮烈牺牲的30名救火人员都是英雄。他们为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英勇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理应成为时代的楷模、青年的榜样,值得每一个中国人疼惜、敬重、学习。 特莱尔曾说过:英雄就是对任何事都全力以赴,自始至终,心无旁骛的人。的确,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每一个热爱生活,全力以赴的人同样也都是英雄。中国民航机长刘传健,执行航班任务时,在万米高空突发紧急状况。生死关头,他果断应对,带领机组成员临危不乱、正确处置,确保了机上119名旅客生命安全。英雄的传奇背后,是一种永不放弃的坚守和对生命的珍爱和执着。 雪域邮路上的忠诚信使,“邮件的保护神”其美多吉,30年如一日行驶于雪线邮路,危险和孤独是常态,但他从来没有畏惧过,更没后悔过。三十忠诚风与雪,万里邮路云和月。雪山可以崩塌,真正的汉子不能倒下。雀儿山上流动的绿,生命禁区前行的旗,蜿蜒的邮路是雪山的旋律。坚强的多吉,唱出高原上最深沉的歌。他是“雪山上的雄鹰”,无愧于感动中国人物的称号。 我们除了对这些英雄心存敬重,更要以他们为榜样,争当新时期的英雄、模范,做好新世纪的接力者、传承人。“中国梦是我们的,更是你们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这是领导人经常对青年人讲的话。 英雄的含义可小可大。人们往往认为只有为国家献出生命、做出巨大贡献才能成为国家的英雄,其实不然。每个人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不同,做出的贡献也不会相同,但只要努力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就是时代所需国家所要。在新年贺词中,领导人曾说过,其实并非要求每个人有惊天动地、轰轰烈烈的壮举,只要在平凡岗位上尽心尽责,就能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用点滴行动服务人民。如果每个人都能自觉把人生理想和家庭幸福融入“中国梦”之中,何愁“中国梦”没有康庄大道? 大国工匠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中恪尽职守,他们把每一件小事都做到了极致,所以成就了他们的不平凡。我们要相信,即使我们是一根蜡烛,也要“蜡炬成灰”,即使我们是一根火柴,也要在关键时刻有一次闪耀。所以相信自己,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英雄。让我们敬重英雄,以他们为榜样,勤奋刻苦,努力学习,争做时代楷模。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