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河北省临漳县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河北省临漳县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

‎2019年临漳县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3题。‎ 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中,我国保存了大量的纸质文献典籍。中国作为四大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同时也是古代文献收藏的大国,一向以人文荟萃、典籍浩繁著称于世。全国各级公共图书馆、博物馆以及教育、宗教、民族、文物等系统均有数量不等的古籍收藏,是名副其实的历史文献大国。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是民族之魂,有超越时空的稳定性与凝聚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认同,正是今天及未来我国文化工作的精神支撑与理论基础之一。互联网时代,任何一个国家都必须面对文化多样性与全球化的挑战,中华典籍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其意义则显得更为重要。‎ 党的十九大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文化自信写入党章,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的全新拓展和深化,是对文化战略地位的全新认识和升华。我们应该意识到,“当代中国文化虽然有现代文化因素和外来文化因素,却离不开中国文化传统这一根本和根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础与来源。‎ 早已有学者发现,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在中国生根发芽,并非偶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有着许多共通之处。倒如,梁漱溟先生谈到:“无产阶级精神既有高于我们习俗之处,同时又和我们的固有精神初不相远,中国人很容易学得来。”古代中国“理性早启,文化早熟“,中国文化偏重人与人之间的情理,这使得中华文化有别于西方文化的“工具理性”。换言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贯重视人与人的关系,这与资本主义社会重视人与物的关系截然不同,但与马克思主义却有一定的相容性与一致性。今天,我们谈及文化自信,就是希望建立一种 “超越民族国家博彝争夺理念的规则与价值”,这是一种我们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文化发展方向。其中的源泉之一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众所周知,中华民族是一个特别重视对本民族文化进行总结与传承的民族。早在汉代,中国的书籍就已经“积如丘山”。历史土大多朝代对全国的书籍都进行过大规模和全面的整理,二十四史中的《经籍志》展示的就是千万学者前赴后继的壮观成果。这些群书目录及书志,使得中国古代的书籍像一支军队般整齐有序又蔚为壮观,对我们今天研究中华传统文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留存于海内外的大量古籍。为我们的文化自信打下了扎实的文献基础。‎ 当前,我们对中华典籍的现代保护与整理工作.仍处在起步阶段。我们应通过对中华古籍资源的开发,让留存于中华古籍中的理念、技术、故事通过现代视角、现代技术的梳理与转化,回答当代问题,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工作之中,为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助力?‎ ‎(选自谷敏《中华典籍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基础》,《学习时报》2018年8月31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国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中,保存了大量的纸质文献典籍,成为古代文献收藏大国。‎ B.我国文化工作的精神支撑和理论基础之一就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认识。‎ C.文化是民族之魂,中华典籍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有超越时空的稳定性与凝聚力。‎ D.中华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有相容性与一致性,这说明马克恩主义不适合资本主义社会。‎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首段指出中国是历史文献大国,中华典籍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其意义重大。‎ B.文章第三段引用梁漱溟的话意在表明中华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有着许多共通之处。‎ C.文章运用对比手法,比较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不同,从而突出中华文化的先进性。‎ D.文章最后一段指出我们应该通过对中华古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使之为时代精神助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全国古籍主要收藏于各级公共图书馆、博物馆以及教育、宗教、民族、文物等系统。‎ B.互联网时代,每个国家都必须面对文化多样性与全球化的挑战,我们要拒绝外来文化。‎ C.在汉代时期,中国的书籍“积如丘山”,这说明汉代是我国古代典籍收藏最多的时代。‎ D.“超越民族国家博弊争夺理念的规则与价值”是我国的文化发展方向,源泉就是传统文化。‎ ‎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大兵 粱晓声 天黑了。‎ 暴风雪呼啸得更加狂怒。刹那间道路就被雪埋住,周围的一切消失在黑暗、昏黄的一片混沌世界里。在这混沌之中,飞舞着一簇簇白色的雪团,天和地已经溶成一体。‎ 一辆客车,已经被困在公路上六、七个小时。‎ 车上二十几名乘客中,有一位抱着孩子的年轻母亲,她的孩子刚刚两岁多一点儿。还有一个兵,他入伍不久。他那张脸看去怪稚气的,让人觉得似乎还是个少午呐。‎ 那时车厢里的温度,由白天的零下三十摄氏度左右,渐渐降至零下四十摄氏度左右了。车窗全被厚厚的雪花一层层“裱”严了。车厢里伸手不见五指。每个人都快冻僵了。那个兵自然也不例外。‎ 不知从哪一年起,中国人开始将兵叫做“大兵”。其实,普通的大兵们,实在都是些小战士。‎ 那个兵,原本是乘客中穿得最保暖的人:棉袄、棉裤、冻不透的大头鞋,羊剪绒的帽子和里边是羊剪绒的棉手套,还有一件厚厚的羊皮军大衣。‎ 但此刻,他肯定是最感寒冷的一个人。‎ 他的大衣让司机穿走了。只有司机知道应该到哪儿去求援。可司机不肯去,怕离开车后,被冻死在路上。于是兵就毫不犹豫地将大衣脱下来了……‎ 他见一个老汉只戴一顶毡帽,冻碍不停地淌清鼻涕,桂了一胡子,样子非常可怜。于是他摘下羊剪绒帽子,给老汉戴了。老汉见兵剃的是平头,不忍接受。兵憨厚地笑笑说:“大爷您戴着吧!我年轻。火力旺,没事儿。”‎ 人们认为他是兵,他完全应该那么做。他自己当然也这么认为。‎ 后来他又将他的棉手套送给一个少女戴。‎ 她接受时对他说:“谢谢。”‎ 他说:“不用谢。这有什么可谢的?我是兵嘛。应该的。”‎ 后来那年轻的母亲哭了。她发现她的孩子已经冻得嘴唇发青。尽管她一直紧紧抱着孩子。‎ 于是有人叹气……‎ 于是有人抱怨司机怎么还没找来救援的人们……‎ 于是有人骂娘,骂天,骂地,骂那年轻的母亲哭得自己心烦心慌……‎ 于是,兵又默默地脱自己的棉袄。走到那位年轻母亲身边。帮着她,用自己的棉袄,将她的孩子包起来了……‎ 穿着大衣的几个男人和女人,都用大衣将自己裹得更紧了。仿佛,兵的举动,使他们冷上加冷了……‎ 再后来,天就黑了。‎ 伸手不见五指的车厢里忽然有火苗一亮:是那个想出100元买下他棉袄的男人按着了打火机。‎ 他接近到兵跟前,一松手指,打火机灭了。车厢里又伸手l不见五指了。‎ 他低声说:“真的,你这兵就是经冻。咱俩商量个事儿,把你的大头鞋卖给我吧,200元!200元啊!”‎ 兵说:“这不行。我要冻掉了双脚,就没法儿再当兵了。”‎ 他一再地央求。说哪儿会冻掉你双脚呢!你把大衣、棉袄、帽子和手套都白送给别人穿着戴着了,怎么我买你一双鞋你倒不肯了呢?‎ 兵沉默片刻,犹豫地说:“那……如果你愿意用你那半瓶酒和我换的话,我可以考虑……”‎ 二人互换之际,他又灌了一大口酒。好像如若不然,这种交换,在他那一方面是很吃亏的。‎ 兵从车厢这一端,摸索着走向那一端,依次推醒人们,让所有的人都饮口酒驱寒。包括那位年轻的母亲,包括那少女。‎ 酒瓶回到兵的手中时,兵最后将它对着嘴举了起来………只有几滴洒缓缓淌进兵的嘴里。兵感到口中一热,似乎浑身也随之热了一下……‎ 车是被困在一条山路上的。一侧是悬崖。狂风像一把巨大的扫帚,将下坡的雪一片片扫向悬崖底谷。‎ 于是车开始悄悄地倒滑了。没有一个乘客感觉到这是一种不祥。‎ 但兵敏锐地感觉到了,他下车了……‎ 拂晓,司机引领来了铲雪车和救援的人。乘客们欢呼起来。只有一个人没有欢呼,就是兵。‎ 就是那看上去怪稚气的兵,就是那使人觉得还是个少年的兵。‎ 人们是在车后发现他的……他用肩顶着车后轮,并将自己的一条腿垫在车后轮下。‎ 他就那么冻僵在那儿,像一具冰雕。‎ 也许,他没有声张,是怕人们惊慌混乱,使车厢内重量失衡,车向悬崖滑得更快。也许,他发出过警告,但沉睡的人们没有听见。呼啸的狂风完全可能将他的喊声掩盖……‎ 事后人们知道。他入伍才半年多。他还不满19岁。他是一个多子女的穷困乡付的农家的长子。他的未婚妻是个好姑娘,期待着他复员后做他的贤妻……‎ ‎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2年12期,有删节)‎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兵”为旧时对普通士兵的称呼,含有贬义。小说却以“大兵”为题,这种“贬词褒用”式的称谓,既表现了主人公的高大人格,又引起读者的注意。‎ B.“穿着大衣的几个男人和女人”将自己裹得更紧,兵的举动仿佛让他们感到冷上加冷,这既写出了环境的寒冷,也写出了他们内心的自私。‎ C.作者善于设置悬念,如开篇写“大兵”穿得最保暖,后面却写到“他肯定是最感寒冷的人”,引起读耆的思考与寻问的同时,塑造了人物形象。 ‎ D.小说紧紧围绕着客车被困,“大兵”送出了御寒衣物,用最后能保暖的大头鞋换酒给大家驱寒,正面歌颂了“大兵”含己为人的牺牲精神。‎ ‎5. 文中花了不少笔墨写一个想买大兵大头鞋的男人,这个男人是一个怎样的人?塑造这一形象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6. 小说的最后一个自然段运用了什么叙述方法?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2013年-2014年用户使用手机和应用程度的年增长水平 ‎(摘自《中文互联网数据资讯中心》《手机上瘾者报告》)‎ 材料二:‎ 智能手机确实在偷走对青少年来说非常重要的一样东西:睡眠。总体而言,青少年比以往睡得更少了。对20个国家690747名青少年的数据(1905~2008年)分析发现,青少年的睡眠时间比100年前少了1个小时。‎ 英国华威大学的心理学助理教授萨卡里·莱莫拉( Sakari Lemola)最近发现,有智能手机的青少年在晚上睡得更晚。莱莫拉说,“我们还发现,睡觉前使用电子设备与睡觉时长减少、失眠症状增加有关。而较短的睡眠和较差的睡眠质量又与抑郁症状有关。”‎ 莱莫拉解释了几种可能的关联。今天的电子屏幕发出了大量蓝光,会抑制褪黑素的产生。褪黑素是一种在晚上或黑暗环境中由松果腺分泌的激素,可以调节人体的生物钟。社交媒体上,来自朋友的消息或评论让孩子很难睡着。另外,在无尽的娱乐信息的吸引下,让青少年把手机关闭格外困难。‎ 莱莫拉指出,近期另一项研究显示,在刚成年的年轻人当中,较差的睡眠质量是严重的精神健康问题(如精神错乱症状)的起因之一。“一方面,我相信大多数青少年能够很好地适应社交媒体提供的新机会”,莱莫拉说,“另一方面,跟之前几代的青少年相比,有一小部分脆弱的青少年面临着更高的风险。电子设备使用时长的增加,睡眠质量下降以及睡眠时长的缩短,这些因素很有可能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影响。其他因素,从城镇化到在校压力,也多少会对青少年有所影响。”‎ ‎(《智能手机损害青少年大脑?》)‎ 材料三:‎ ‎“在以前,如果有人问我什么对青少年好,是小提琴还是电子游戏“刺客信条”,我会觉得这是一个可笑的问题”,美国儿童与青少年疾病中心负责人杰伊·吉德说,“但是现在,我意识到玩“刺客信条”需要策略、记忆力、对模式的识别以及反应能力。另外,观看优质的视频可能是比阅读更好的学习方式。对我来说,说这些话很困难,但是考虑到大脑吸收信息的方式,可能真的是这样。”‎ 提到青少年面临的威胁,引人注目的新科技总是比那些熟悉和难以改变的问题更容易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种偏差可能会使我们的感知发生偏离。除了使用手机导致糟糕的睡眠质量,家庭冲突也是造成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艾伦说:“不仅冲突和压力会影响大脑,缺乏温暖和社会支持同样会影响大脑。有这么多证据都表明,其他因素会对青少年产生影响,为什么我们还在担心手机?”美籍指挥家斯坦伯格表示认同,他认为我们应该关注的问题是创伤、贫穷、暴力和毒品,因为它们对青少年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 ‎ (节选自《南方周末》20)18年3月1日16版)‎ 材料四:‎ 实际上,苹果公司已经提供了一些家长控制举措,例如“要求购买”功能,要求家长批准购买商品和服务;限制访问某些应用程序、内容和数据使用情况;使用了内置的功能,比如位置共享等。但这些还远不足以解决日益严重的青少年智能手机上瘾问题。‎ 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的心理学教授让·特温吉教授发明了“iGen”一词来指代新一代的智能手机成瘾儿童。让·特温吉曾表示,把iGen描述为几十年来最严重的精神健康危机的边缘并不夸张,这种恶化很大程度上可以追溯到他们的手机。近日,北美放射学会研究了那些沉迷于智能手机或患网瘾的青少年的大脑,发现智能手机成瘾的青少年大脑奖赏回路的化学成分存在差异。而根据“常识媒体”在2016年进行的一份调查显示,约半数美国青少年感觉自己存在手机成瘾问题,并感到有压力需要立刻回复手机信息。‎ 据美国广播公司报道,科技公司虽然没有公开承认他们的电子产品可能会让人上瘾,但一些硅谷内部人士已经开始向媒体透露,电子产品、移动应用程序和社交媒体网站是如何被设计成让人上瘾的,并尽可能长时间地吸引用户的注意力。不可否认的是,智能手机的一些应用,比如脸书、Snapchat和Instagram,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年轻用户。但一些科技公司已经采取措施,愿意改变他们的产品以回应家长的担忧。‎ ‎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8年1月9日22版《苹果需正视青少年手机成瘾问题》)‎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中,2013年-2014年,手机使用增幅从大到小分别是常规用户、超级用户、上瘾用户。‎ B.有科学家认为,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面临诸多威胁,但相比而言,智能手机并非最大问题根源。‎ C.莱莫拉认为:青少年因使用手机导致的睡眠时短和质量差与电子屏幕抑制褪黑素产生有关。‎ D.虽然手机引起了诸多问题,但莱莫拉对多数青少年适应社交媒体提供的新机会持乐观态度。‎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相比城镇化和学业压力,电子设备使用时长的增加,才是引发精神健康问题的罪魁祸首。‎ B.杰伊·吉德过去认为,小提琴比电子游戏“刺客信条”对青少年更有益,但现在所持观点有所改变。‎ C.某些游戏能锻炼人的多种技能,提供的优质视频可能改善学习方式,这些都是智能手机有价值的东西。‎ D.苹果公司推的“要求购买”“位置共享”等措施,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青少年手机上瘾的问题。‎ ‎9.如何何看待青少年过度使用智能手机的问题?请结合材料分条说明,并概述科技公司解决此类问题所采取的措施。(6分)‎ 二.古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10-13题 汪廷珍,字瑟庵,江苏山阳人。少孤,母程抚之成立。家中落,岁凶,粥或不给,不令人知。母曰:“吾非耻贫,耻言贫,疑有求于人也。”力学,困诸生十年,始举于乡。成乾隆五十四年一甲二名进士,授编修。嘉庆元年,直上书房。母忧归,服阕,补原官。廷珍学有根底,初为祭酒,以师道自居,教学者立言以义法,力戒摹拟剽窃之习。及官学政,为学约五则以训士:曰辨涂,曰端本,曰敬业,曰裁伪,曰自立。与士语,谆谆如父兄之于子弟。嘉庆十六年,授礼部侍郎。复直上书房,侍宣宗学。道光三年,宣宗释奠文庙礼成,诏曰:“礼部尚书汪廷珍蒙皇考简用上书房师傅与朕朝夕讲论非法不道使朕通经义辨邪正受益良多。朕亲政后,畀以尚书之任,尽心厥职,于师道、臣道可谓兼备。加太子太保。子报原,以员外郎即补用,示崇儒重道之意。”‎ 四年,南河高堰溃决阻运,上以廷珍生长淮、扬,命偕尚书文孚往勘,劾河督张文浩、总督孙玉庭,谴黜有差。疏筹修濬事宜,交河督办理。七年,卒,上震悼,优诏赐恤,赠太子太师,入祀贤良祠,命大阿哥赐奠,赐银千两治丧,谥文端。江苏请祀乡贤,特诏允之。廷珍风裁严峻,立朝无所亲附。出入内廷,同僚见之,莫不肃然。大学士阮元服其多闻渊博,劝著书,廷珍曰:“六经之奥,昔人先我言之,便何以长语相溷?读书所以析义,要归于中有所主而已。”服用朴俭,或讥之,笑曰:“大丈夫不以曲学阿世为耻,而徒畏鲰生之讥乎?”后进以文谒,言不宗道,曰:“斯人华而不实,何以立朝?异日恐丧所守。”后皆如所言,人服其精鉴。‎ ‎(节选自《清史稿》有删改) ‎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礼部尚书汪廷珍蒙皇考简用上书房师傅与朕朝夕讲论非法不道使朕通经义辨邪正受益良多 ‎ B.礼部尚书汪廷珍蒙皇考简用上书房师傅与朕朝夕讲论非法不道使朕通经义辨邪正受益良多 C.礼部尚书汪廷珍蒙皇考简用上书房师傅与朕朝夕讲论非法不道使朕通经义辨邪正受益良多 D.礼部尚书汪廷珍蒙皇考简用上书房师傅与朕朝夕讲论非法不道使朕通经义辨邪正受益良多 ‎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诸生,古代对经考试进入各级学校学生的统称,在明清两代常常代指秀才。‎ B.一甲二名进士,明清两代进士分三等即“三甲”,一甲第二名又称为“探花”。‎ C.祭酒,古代飨宴时长者酹酒祭神的长者,后用作官职,这里指国子监的长官。‎ D.六经,即《诗》《书》《礼》《易》《乐》《春秋》,因《乐》失传,又称《五经》。 ‎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汪廷珍从小家庭贫寒,遇上灾年连粥都吃不上,但他母亲却从不开口求助;这种成长环境使汪廷珍养成了严格自律力求勤俭的性格。 ‎ B.汪廷珍作为学官,一方面对学生以“学约五则”严格要求,严禁剽窃之风;另一方面,又像父兄一样对学生施以诚恳耐心的教育和引导。‎ C.道光三年,皇帝借祭祀孔子的机会封赏了汪廷珍和他的儿子汪报原,这既显示了皇帝对儒学的尊崇,也彰显了汪廷珍在皇帝心中的地位。 ‎ D.一位后辈带着精心写成的文章拜谒汪廷珍,他认为这个人华而不实,进而预测这个年轻人将来为官操守成疑,事实证明了汪廷珍的预见。 ‎ ‎13.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朕亲政后,畀以尚书之任,尽心厥职,于师道、臣道可谓兼备。‎ ‎(2)服用朴俭,或讥之,笑曰:“大丈夫不以曲学阿世为耻,而徒畏鲰生之讥乎?‎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4~15题。‎ 菩萨蛮·春风试手先梅蕊 赵令畤 春风试手先梅蕊,姿冷艳明沙水。不受众芳知,端须月与期。‎ 清香闲自远,先向钗头见。雪后燕瑶池,人间第一枝。‎ 注:(png):光润而美的样子。端须:只该。瑶池:相传为西王母居住的仙境。‎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词的起句奇绝。“试手”二字采用拟人的手法,写春风独钟情于梅花,暗含对梅花的赞颂。‎ B.上片第三、四句先扬后抑。第三句削弱了梅花孤高的气势,隐含一丝落魄的哀伤;第四句则把梅花之清高孤绝与月亮相匹配。‎ C.下片第一、二句写梅花的幽香。正因为花香清雅而幽远,女子便纷纷把梅花装饰在头发上,一个“先”字强调了它与“众芳”的区别。‎ D.整首词始终围绕梅花来写,赞誉梅花的品格。词人一生仕途坎坷,以梅花自喻,寄托自己深沉的感情。‎ ‎15.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作者是怎样表现梅花清幽高洁孤绝的特点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逍遥游》中庄子认为如果“_______________”,那么小草可以做它的小船,而放置杯子就会贴在地上。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2《荀子·劝学》中,荀子以设喻引出“ , ”的论断,进而推出人只有博学自省,才能智慧明理,行为无过的观点。‎ ‎(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哲理的句子是:‎ ‎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国家发改委今年6月份发布相关意见,要求各地区相应降低景区门票价格。但一些景区所谓的降价方案很虚、不实。连媒体记者和游客等都很容易发现其中猫腻,但主管部门却没有发现问题,于是对相关景区的相关降价措施进行认定、公布,使得相关景区也敢于 实施所谓的降价方案。一些地方在这一工作中的不作为、不到位和懒政等,由此 。‎ 长期以来,景区之所以门票价格较高,一个关键原因就是因为景区有着严重的“门票依赖症”。在其 他条件没有改变的情况下,没有严肃景区票价成本监审或调查等前提下,让一些景区自行决定票价降与不降、降多少,几乎无异于 ,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 要想国家国有重点景区门票降价这一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切实办好,一个首要的基础工作就是要切实督促地方有关职能部门把国家的相关景区降价政策不折不和执行好、落实好,( )。对于少数景区象征性降价、明降暗不降乱象折射和凸显的工作不实、作为不力等,对有关部门、单位和人员应当依法依规严格查究,一旦坐实就要及时祭出严肃问责的大棒, ,避免由于工作不力让类似情况愈演愈烈。‎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明火执仗 见微知著 与虎谋皮 正身率下 B.明目张胆 见微知著 为虎作伥 正身率下 C.明目张胆 可见一斑 与虎谋皮 以儆效尤 D.明火执仗 可见一斑 为虎作伥 以儆效尤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景区之所以门票价格较高,是因为就在于景区有着严重的“门票依赖症”。‎ B.景区之所以门票价格较高,就在于景区有着严重的“门禁依赖症”造成的。‎ C.景区之所以门票价格较高,一个关键原因就在于景区有着严重的“门票依赖症”。‎ D.景区之所以门票价格较高,是因为景区有着严重的“门票依赖症”造成的。‎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避免“歪嘴和尚念坏经”现象不会继续上演。 ‎ B.避免“歪嘴和尚念坏经”现象继续上演。‎ C、使得“歪嘴和尚念坏经”现象继续上演。‎ D.“歪嘴和尚念坏经”现象避免继续上演。‎ ‎20.下面是某宾馆房卡套上“温馨提示”的片段,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5分)‎ 房间如需接着租住,请于当天十二时前带房卡到总台确认并办理手续。退房时请出示此房卡,并凭房卡取回您押在本店的钱。大堂贵重物品保管处免费为您提供服务,深夜十一时后不许客人串门。阁下如有指教,请打内线电话6688至大堂副经理处。‎ ‎21.仿照文中画线的句子,利用所给材料补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6分)‎ 人文阅读,首先是经典的阅读。品味经典:司马迁的文字是泥塑,他以简朴质拙之笔叙写先民历史; ; ; 。一个民族的语言总是通过经典散发出她独特的魅力。‎ 材料:‎ 木刻 漫画 水墨 沈从文 鲁迅 老舍 犀利深刻 故都百态 国民魂灵 边地风情 幽默风趣 恬静平 四.写作 ‎2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作。(60分)‎ 前段时间,山西临晋镇西关小学校长张鹏飞带领学生跳鬼步舞课间操的一段视频走红网络。张校长表示,之所以会在全校推广鬼步舞课间操,是因为现在很多学生都沉迷于电脑和手机,缺少户外活动。跳“鬼步舞”需要敏捷的动作和矫健的力量,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很好的体能训练。学校里没人会跳鬼步舞,他便亲自从广场上跳舞的人那里去学,然后教学生们跳。对于这件事,人们议论纷纷。有人认为,课间操时张校长带头教跳鬼步舞,为师生们树立了榜样,值得点赞;有人认为这是对传统课间的一种革新,学生喜欢,娱乐锻炼两不误;也有人认为,张校长这种做法,是为吸引观众眼球,有点哗众取宠。‎ 对此,你的看法是什么?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D【解析】“这说明马克思主义不适合资本主义社会”理解错误,适合中国,不见得就不适合资本主义社会。 ‎ ‎2、C【解析】“突出中华文化的先进性”表述不当。通过对比意在表明,虽然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不同。但与马克思主义却有一定的相容性与一致性。‎ ‎3、A【解析】B。“我们要拒绝外来文化”说法绝对;C.“这说明汉代是我两古代典籍收藏最多的时代”推论有误;D。“源泉就是传统文化”范围缩小。应该是“源泉之一”。‎ ‎4、【参考答案】D ‎ 【解析】D项概括不全,“大兵”顶住将要滑下悬崖的汽车,是表现他具有牺牲精神的主要情节,是在舍己为人献出衣物基础上的升华。‎ ‎ 5、【参考答案】文中那个想买大兵大头鞋的男人在危急时不但不尽一个成年人应尽的职责,反而为一己之利,去剥夺他人利益,完全不顾别人死活,是一个极端自私的人。(2分)‎ 塑造这一形象的作用:与大兵形成鲜明的对比,反衬出“大兵”舍己为人的形象。批判了这类极端自私的人,深化了小说赞扬人性的光辉、鞭挞人性丑陋的主旨。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由单一的大兵赠送到男人向大兵索取,让情节更曲折。(任意两点2分)‎ ‎6、【参考答案】小说的最后一个自然段运用了补叙的手法。(1分)‎ 作用:对人物的细节作补充交代。入伍的时间和年龄等细节丰富了人物的形象。交代了大兵的家庭背景。大兵家境平寒,但始终不忘“我是兵”的初心,突显大兵的牺牲奉献精神,使读者对这个年轻的士兵舍己为人的精神更加感佩。暗示大兵憧憬向往美好生活。大兵的未婚妻以及对未婚妻的期待等细节,增强了小说的悲剧性与感染力,深化了小说主旨,提升了小说的社会价值。(“作用”部分,一点2分,两点4分,三点5分)‎ ‎7.【答案】A【解析】增幅从大到小分别是上瘾用户、超级用户、常规用户。‎ ‎8.【答案】A【解析】“罪魁祸首”错,原文是“较差的睡眠质量是严重的精神健康问题(如精神错乱症状)的起因之一”。‎ ‎9.【答案】(1)过度使用智能手机会减少睡眠时长和降低睡眠质量,甚至会导致精神健康问题。(2分)过度使用智能手机会对青少年身心健康产生威胁,但相比家庭冲突和其他社会问题并非主要因素。(2分)‎ ‎(2)科技公司对于某些软件程序或者其它电子产品,设计成能让家长监控的模式,对某些容易上瘾的程序做好设置。(2分)‎ ‎10.B“上书房师傅”为“简用”宾语,不宜断开,故排除AC;“上书房师傅与朕朝夕讲论”应该断开,故排除D。(原版字体有问题) ‎ ‎11.B一甲第二名称为“榜眼”。 ‎ ‎12.A汪廷珍从小家庭贫寒理解不当,原文中“家中落”一句,说明他的家庭是从富裕逐渐衰落而至贫穷的。‎ ‎13(1)我亲政后,将礼部尚书的重任交托于他,(汪廷珍)尽心于自己的职务,师道、臣道都很做得很好。‎ ‎(得分点:畀,给予、托付;“尽心厥职”之前省略主语;“厥”,其。每点1分。句义2分。)‎ ‎(2)他的服饰和日常用度都非常俭省,有人讥笑他,他笑着回答说:“大丈夫不把歪曲学术投世人所好作为耻辱,却只担忧见识浅陋之人的讥笑吗?”‎ ‎(得分点:服用,服装和日用东西;曲学阿世,歪曲自己的学术,以投世俗之好;鲰生,见识浅陋的小人,各1分;句义2分。‎ ‎14.B 【解析】“先扬后抑 ”错误,此处应该是先抑后扬或欲扬先抑。陆游《卜算子•咏梅》曾写梅花“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梅花不愿与百花争艳却遭来百花的妒忌,把梅花写得极为美丽又清高孤绝。而此词的作者却说“不受众芳知”,梅花孤高的气势削减了,仿佛还有了一丝落魄的哀伤。然而这只是铺垫,是作者刻意地压抑感情,接着“端须”一句就开始高扬——梅花之清高孤绝唯有月亮能与之相配。这感情和气势已丝毫不让陆游之词。这种先抑后扬的写法,使全词结构显得很精致。‎ ‎15.1通过直接描写梅花的外在来表现它的清高幽独。“ 姿”写梅花美丽的姿容,“冷艳”写花色,“清香”写花香,暗指它清幽高洁的气质。2通过环境的衬托来表现梅花的高洁。“明沙水”是梅花生长的环境,这冰清玉洁、一尘不染的环境,凸显了梅花的高洁。“雪后燕瑶池”一句想象瑰丽,瑶池高远华美,加上“雪后”修饰,营造出一种幽冷的氛围,烘托出梅花与众不同的气质和“仙姿”。3运用对比的手法来突出梅花的清高孤绝。上片第三、四句以梅花与百花对比,写梅花不能被其他花儿理解,却与高洁的月亮约定日期来做伴,突出了梅花的高洁。(每点 2 分)‎ ‎16.(1)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水浅而舟大也 (2)故木受绳则直 金就砺则利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每空 1 分,句中有误则该空不得分 ‎17、C【解析】明目张胆:形容公开放肆地干坏事。明火执仗:点着火把,拿着武器。形容公开抢劫或肆无忌惮地干坏事。从语意程度及语境来看,使用“明目张胆”‎ ‎。可见一斑:比喻见到事物的一少部分也能推知事物的整体。见微知著: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从语境来看,并不是强调 事情发展的趋势,所以用“可见一斑”更合适。与虎谋皮:比喻跟恶人商量要他放弃自己的利益,绝对办 不到。为虎作伥:比喻充当恶人的帮凶。从语意来看,应该用“与虎谋皮”。以儆效尤:指处理一个坏人或一件坏事,用来警告那些学着做坏事的人。正身率下:端正自身,为下属表率。从色彩来看,应使用“以儆效尤”。综合以上分析,选择C。‎ ‎18、C【解析】文段中画线句子的语病是“一个关键原因就是因为”杂糅。A,“是因为就在于”仍然是杂 糅;B。“就在于……造成的”杂糅;D“是因为…“造成的”杂糅。‎ ‎19、B【解析】从语意来看,应该是“避免‘歪嘴和尚念坏经’现象继续上演”。A、语意与想要表达的意思相反;C.语意与想要表达的意思相反;D。从句式结构及顺畅的角度来肴,应该把“避免”放在前面。所以选择B。‎ ‎20【答案】①“接着租住”改为“续住”;②“押在本店的钱”改为“押金”;③“不许客人串门”改为“谢绝来访”;④“指教”改为“垂询”;⑤“打内线电话”改为“致电内线”。‎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得体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面是某宾馆房卡套上“温馨提示”的片段,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然后依据语言使用的场合、使用的对象以及对象之间的关系辨析正误。本题中,“接着租住”“押在本店的钱”口语化,“续住”“押金”是书面语; “不许客人串门”过于强硬,不符合宾馆的服务态度,可以改为“谢绝来访”; “指教”,多用于“主动请教别人求教或者请求别人对已经完成的事情提出意见或看法”不合语境;应该为“垂询”,意思是“称别人对自己的询问”‎ ‎【点睛】所谓“得体”,就是根据内部语境(上下文)和外部语境(语言交际的各种情境条件,如: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目的、话题、使用语言流露出的情感色彩等)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表达方式适合特定的语境,包括文体色彩、语体色彩(口语与书面语)、感情色彩(褒义与贬义)、交际目的、交际场合、交际对象、交际手段的差异,还要注意敬词、谦词的使用(用语要注意礼貌的要求)、转述语言得体等等。语言表达得体:一要思索在某种特定的语境中能说什么,不能说什么;说什么好,说什么不好;怎样说有分寸,怎样说没有分寸;怎样说效果好,怎样说效果不好。二要考虑说话人的地位、身份、文化素养、生活阅历等方面的差异;更要考虑听话人的诸多情况三要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做到有的放矢、准确得体、恰到好处。‎ ‎21.鲁迅的文字是木刻,他以犀利深刻之笔叙写国民魂灵 老舍的文字是漫画,他以幽默风趣之笔叙写故都百态 沈从文的文字是水墨,他以恬静平淡之笔叙写边地风情 ‎22. ‎ ‎【审题】‎ 限制性 ‎ 1.这是一道时事材料作文题。材料的前半部分交代了事件背景,后半段列举了人们的议论。从审题来看,切入点应该是后半部分,议论的是张校长带领学生跳鬼步舞的行为,所以写作时不能离开这个出发点。‎ ‎2.任务指令“对此,你的看法是什么”中的“此”指代的是事件本身,“你的看法”是针对人们的三种观点进行思考、权衡和选择,也就是要求考生要从就事说事和就是说理这两方面来写作。离开事件的说理就视为偏题。‎ ‎3. 价值取向限制。张校长教学生鬼步的原因是因为很多学生都沉迷于电脑和手机,缺少户外活动。跳“鬼步舞”需要敏捷的动作和矫健的力量,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很好的体能训练。所以必须肯定他的出发点。他亲自从广场上跳舞的人那里去学鬼步,然后教学生们跳,这也是难能可贵的行为。所以对否定张校长的做法价值判断应视为偏题。‎ ‎4.虽然文体要求除了诗歌之外没有其他限制,但从“人们议论纷纷”和“你的看法”这个指令,再加上材料属于时事类,所以文体为时评最好。‎ 开放性 ‎1.角度是开放的。材料中给出了三种观点,除第三种看法应慎重斟酌外,前两种看法考生可以任取一种论证,也可以综合论述,只要角度合理,自圆其说即可。而且由此可以辐射出更多观点。‎ ‎2.事件贴近校园,考生不会无话可说。在立意准确的前提下,思维的深度无限,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解题】‎ 本题目为时评类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考生既要就事论事,又要就事说理;既要有鲜明的态度,又要有深度的思考。重点在于引导考生关注社会,考查考生理性的思辨能力。材料虽然给出了三个方向,但从“张校长表示,之所以会在全校推广鬼步舞课间操,是因为现在很多学生都沉迷于电脑和手机,缺少户外活动。跳“鬼步舞”需要敏捷的动作和矫健的力量,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很好的体能训练”来看,命题者应该更倾向于“榜样”和“革新”。若只片面谈“吸引眼球”、“哗众取宠”,立意则稍显劣势。‎ ‎【参考立意】‎ ‎【正确立意】‎ ‎1.以乐施教,学愈乐。‎ ‎2.率先垂范,值得点赞。‎ ‎3.开放思想,创新教育。‎ ‎4.革故鼎新树榜样。‎ ‎【错误立意】‎ ‎1.育人岂能跳鬼步。‎ ‎2.教育改革当谨慎。‎ ‎3.鬼步校长当休矣。‎ ‎【范文展示】‎ 施教有方,以爱育人 ‎ ‎ 泸州市某考生 莫言曾说:“教育是什么?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张校长领头带鬼步舞这一举动,无疑是用行动摇动了学生,让他们真正地爱上锻练。是所谓,施教有方,以爱育人。我为张校长点赞。‎ 施教有方,以身作则树榜样。‎ 在课间操的领域“以身作则”的格言似乎并不怎么通行,大多数学校仍实行的是老师监督、学生服从的模式。这对终日挣扎于繁重的学业里,往来于各科练习中的学生们来说,枯燥的课间操无形中是另一负担。而张校长此举不仅引发了学生们极大的兴趣,更是用实际行动向学生传递了锻炼的重要意义,这无疑比长篇累牍的说教和冷冰冰的学生守则更富有教育意义。‎ 选材有道,了解学生敢创新。‎ 孔子曾言“因材施教”,当代学生从小就被手机包围,接触的不是抖音就是西瓜短视频,对那些新潮舞步、动感音乐更是情有独钟。若仍用以往古板老套、缺乏节奏的音乐配合呆板的课间操,能否起到锻炼的效果尚且存疑,且单凭无法调动学生积极性甚至让学生抵触这一点,我们就不可不正视这个问题。培根说:“当一个人从事他并不乐意的工作时,他会说:‘我的灵魂是一个旅人而不是归客。’”所以张校长正因为掌握同学们的这种心理才发现传统课间操的弊端,从而大胆创新,真可谓施教有方。‎ 以爱育人,关爱师生彰大爱。‎ 无论是考虑到孩子需要运动,还是顾及到旧操不能吸引学生;无论是亲力亲为“拜师学艺”,还是身先士卒领舞全校,张校长一定是饱含着对学生、对教育的热爱,才会顶着舆论的压力做出如此革新之举。无独有偶,云南禄劝校长咬牙挤出资金开网课,只为孩子能有光明的未来;山校校长每周五下午为孩子做爱心晚餐,拒绝网上捐款,声明“只是为了给孩子一些陪伴”……只有胸怀大爱,这些校长们才能做出一系列改变;而只有心怀大爱,教育才能落在实处。‎ ‎“教育的目的是育人,是教给他做人的本领,而不是将他制成一种特殊的器具。”‎ 我想,孩子们通过校长亲自示范的鬼步舞,应该已学会如何锻炼和娱乐自己,而广大的教育者们也一定会从张校长这里学到何以“施教有方,以爱育人”。‎ ‎ 【点评】‎ 这篇例文观点鲜明,综合了“榜样”和“创新”两个论点,立意非常准确。文章结构很清晰,采用了三个分论点,紧扣中心事件来展开论证,很好地完成了任务指令。语言比较严密,如果在深度上能够再挖掘一下,让说理更透彻,就会更好。‎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