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2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新疆石河子第二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 Word版
2017-2018学年新疆石河子第二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 试卷满分 100分 时间 9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其中1-10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1-14题有多个正确选项。) 1、能正确解释黑体辐射实验规律的是( ) A.能量的连续经典理论 B.普朗克提出的能量量子化理论 C.以上两种理论体系任何一种都能解释 D.牛顿提出的能量微粒说 2、如图所示,木块A和木块B用一根弹性良好的轻弹簧连在一起,置于光滑水平面上,一颗子弹水平射入木块A并留在A中,则在子弹打击木块A及弹簧压缩的过程中,对子弹、两木块和弹簧组成的系统( ) A. 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 B. 动量不守恒,机械能守恒 C.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 D. 无法判断动量、机械能是否守恒 3、当具有5.0 eV能量的光子照射到某金属表面后,从金属表面逸出的电子具有最大的初动能是1.5 eV.为了使这种金属产生光电效应,入射光的最低能量为( ) A.1.5 eV B.3.5 eV C.5.0 eV D.6.5 eV 4、在核反应方程式U+n→Sr+Xe+kX中( ) A.X是质子,k=9 B.X是质子,k=10 C.X是中子,k=9 D.X是中子,k=10 5、A、B两物体发生正碰,碰撞前后物体A、B 都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其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物体A、B的质量之比为( ) A. 1:1 B. 1:2 C. 1:3 D. 3:1 6、有关原子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玻尔原子模型能很好地解释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 B.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可以很好地解释原子的稳定性 C.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表明原子内部存在带负电的电子 D.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否定了玻尔原子模型 7、氢原子的能级如图所示,用光子能量为12.75 eV的光照射一群处于基态的氢原子,最多能观测到氢原子发射不同波长的光有( ) A. 3种 B. 4种 C. 5种 D. 6种 8、一名消防队员从一平台上无初速度跳下,下落0.8s后双脚触地,接着用双腿弯曲的方法缓冲,又经过0.2s重心停止了下降,在该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可估计地面对他双脚的平均作用力为( ) A. 自身所受重力的8倍 B. 自身所受重力的5倍 C. 自身所受重力的4倍 D. 自身所受重力的2倍 9、研究光电效应的电路如图所示。用频率相同、强度不同的光分别照射密封真空管的钠极板(阴极K),钠极板发射出的光电子被阳极A吸收,在电路中形成光电流。下列光电流I与A、K之间的电压UAK的关系图象中,正确的是( ) 10、在足够大的匀强磁场中,静止的钠核Na发生衰变,沿与磁场垂直的方向释放出一个粒子后,变为一新核,新核与放出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径迹均为圆,如下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新核为Mg B. 发生的是α衰变 C. 轨迹1是新核的径迹 D. 新核沿顺时针方向旋转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玻尔对氢原子光谱的研究导致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的建立 B.可利用某些物质在紫外线照射下发出荧光来设计防伪措施 C.天然放射现象中产生的射线都能在电场或磁场中发生偏转 D.观察者与波源互相远离时接收到波的频率与波源频率不同 12、美国物理学家康普顿在研究石墨对X射线的散射时,发现在散射的X射线中,除了与入射波长λ0相同的成分外,还有波长大于λ0的成分,这个现象称为康普顿效应.关于康普顿效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康普顿效应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 B.康普顿效应现象说明光具有粒子性 C.当光子与晶体中电子碰撞后,其能量增加 D.当光子与晶体中电子碰撞后,其能量减少 13、矩形滑块由不同材料的上、下两层粘合在一起组成,将其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子弹以速度v水平射向滑块,若射击下层,子弹刚好不射出,若射击上层,则子弹刚好能射进一半厚度,如图所示,上述两种情况相比较 ( ) A.子弹对滑块做功一样多 B.子弹对滑块做的功不一样多 C.系统产生的热量一样多 D.系统产生的热量不一样多 14、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放着质量分别为m和2m的A、B两个物块,现用外力缓慢向左推B使弹簧压缩,此过程中推力做功为W,然后撤去外力,则( ) A.从开始到A离开墙面的过程中,墙对A的冲量为0 B.当A离开墙面时,B的动量大小为 C.A离开墙面后,A的最大速度为 D.A离开墙面后,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空,每空2分,共8分) 15、 如下图,用“碰撞实验器”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即研究两个小球在轨道水平部分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 (1)、实验中,直接测定小球碰撞前后的速度是不容易的,但是,可以通过测量________(填选项前的符号),间接地解决这个问题。 A. 小球开始释放高度h B. 小球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 C. 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射程 (2)、上图中O点是小球抛出点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实验时,先让入射球m1多次从斜轨上S位置静止释放,找到其平均落地点的位置P ,测量平抛射程OP。然后,把被碰小球m2静置于轨道的水平部分,再将入射球m1从斜轨上S位置静止释放,与小球m2相碰,并多次重复。接下来要完成的必要步骤是________。(填选项前的符号) A. 用天平测量两个小球的质量m1、m2 B. 测量小球m1开始释放的高度h C. 测量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 D. 分别找到m1、m2相碰后平均落地点的位置M、N,测量平抛射程OM、ON (3)、若两球相碰前后的动量守恒,其表达式可表示为________(用②中测量的量表示);若碰撞是弹性碰撞,那么还应满足的表达式为________(用②中测量的量表示)。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第16题6分,第17题8分,第18题10分,第19题12分,共36分) 16、放射性同位素C被考古学家称为“碳钟”,它可用来断定古生物的年代,此项研究获得1960年诺贝尔化学奖。 (1)C很不稳定,易发生衰变,衰变时会放出β射线,试写出有关核反应方程。 (2)若已知C的半衰期为n年,测得一古生物遗骸中C含量只有活体中的12.5%,则此遗骸的年代约有多少年? 17、一个锂核Li)受到一个质子H)轰击变为2个α粒子He)。已知质子的质量为1.672 6×10-27kg,锂原子的质量为11.650 5×10-27kg,一个α粒子的质量为6.646 7×10-27kg。 (1)写出该核反应的方程。 (2)该核反应释放的核能是多少?(真空中光速c=3.0×108m/s) 18、如图所示,一个质量m=4kg的物块以速度v=2m/s水平滑上一静止的平板车上,平板车质量M=16kg,物块与平板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其它摩擦不计(取g=10m/s2),求: (1)物块相对平板车静止时,物块的速度; (2)物块相对平板车上滑行,要使物块在平板车上不滑下,平板车至少多长? 19、如下图所示,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有一木板,其左端放有一重物,右方有一竖直的墙。重物质量为木板质量的2倍,重物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使木板与重物以共同的速度v0向右运动,某时刻木板与墙发生弹性碰撞,碰撞时间极短。求木板从第一次与墙碰撞到再次碰撞所经历的时间。设木板足够长,重物始终在木板上,重力加速度为g。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其中1-10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1-14题有多个正确选项。) 1、B 2、C 3、B本题考查光电效应方程及逸出功.由Ek=hν-W,得W=hν-Ek=5.0 eV-1.5 eV=3.5 eV,则入射光的最低能量为hνmin=W=3.5 eV,故正确选项为B. 4、D解析:235+1=90+136+10,92+0=38+54+0,说明X的电荷数是0,质量数是1,是中子,选项D正确. 5、C 6、【解析】选A。玻尔提出的原子模型成功地说明了原子的稳定性和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不能解释原子的稳定性;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表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否定了汤姆孙关于原子结构的“西瓜模型”。故A正确,B、C、D错误。 7、答案: D 解析:用光子能量为12.75 eV的光照射一群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原子能量为-13.6+12.75 eV=0.85 eV,知原子跃迁到第4能级,根据C=6知,最多发射6种不同波长的光子。故D正确,A、B、C错误。 8、B 9、答案:C 解析:入射光的频率相同,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相同,由-eU=-知,两种情况下遏止电压相同,故选项A、B错误;光电流的强度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所以强光的光电流比弱光的光电流大,故选项C正确,选项D错误。 10、解析:衰变过程中,新核和粒子运动方向相反。但由图可知两曲线内切,受力方向一致,因此可以判断两粒子电性相反,所以发生的是β衰变,B错误;由Na―→Mg+e,可知选项A正确;因为R=,m1v1=m2v2,所以=,由此可知1是电子的运动轨迹,由左手定则可知新核沿逆时针方向旋转。C、D选项不正确。 答案:A 11、答案:BD 解析: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导致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的建立,选项A错误;一些防伪设计是利用了紫外线能使许多物质发出荧光这一性质,选项B正确;天然放射线中的γ射线没有电性,不会在电场或磁场中发生偏转,选项C错误;根据多普勒效应可知选项D正确。 12、答案:BD 13、答案:AC 解析:两次都没射出,则子弹与滑块最终达到共同速度,设为v共,由动量守恒定律可得mv=(M+m)v共,得v共=v;子弹对滑块所做的功等于滑块获得的动能,故选项A正确;系统损失的机械能转化为热量,故选项C正确。 14、答案:CD 解析:在撤去外力时,A受墙壁的作用力,故墙对A的冲量不为零,A错误;撤去力后,B向右运动,弹簧的弹力逐渐减小,当弹簧恢复原长时,A开始离开墙面,这一过程机械能守恒,有W=(2m)v2B,即vB=,故B的动量为p=2mvB=2,B错误;A脱离墙面后速度逐渐增大,B的速度逐渐减小,此过程中弹簧逐渐伸长,当A、B的速度相同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这一过程中系统的动量和机械能均守恒,由动量守恒定律可得2mvB=(m+2m)v,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Ep max=(2m)vB-(m+2m)v2,解得Ep max=,D正确;此后A的速度大于B的速度,弹簧长度开始缩短,但由于A受到的弹力与速度方向仍相同,A继续加速,当弹簧再次恢复原长时,A的速度最大,之后弹簧变为压缩状态,A的速度开始减小。对弹簧第一次恢复原长(A开始离开墙面)到弹簧第二次恢复原长的过程,由动量守恒定律有2mvB=mvAmax+2mvB′,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2m)vB=mv2Amax+(2m)v′2B,解得vAmax=vB,即vAmax=,C正确。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空,每空2分,共8分) 15、解析:①由于本实验的碰撞是在同一高度,在空中运动时间相同,因而根据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射程就可知道碰撞后速度的大小之比,所以选C。 ②本实验必须用天平测量两个小球的质量m1、m2,分别找到m1、m2相碰后平均落地点的位置M、N和测量平抛射程OM、ON,故选A、D。 ③由于m1·v1+m2·v2=m1v,且v1=、v2=、v=,所以m1·OM+m2·ON=m1OP。若碰撞是弹性碰撞,机械能守恒m1·v+m2·v=m1v2, 所以m1·OM2+m2·ON2=m1OP2。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第16题6分,第17题8分,第18题10分,第19题12分,共36分) 16、解析:(1)6C―→7C+e, (2)依题意n==0.125, 解得n=3,则t=n×3=3n年。 答案:(1)见解析 (2)3n年 17、【解析】(1)根据题意,一个锂核Li)受到一个质子H)轰击变为2个α粒子He),故其核反应的方程为LiHHe (5分) (2)因为E=Δmc2=(11.650 5×10-27kg+1.672 6×10-27kg-2×6.646 7×10-27kg)×(3×108m/s)2=2.673×10-12J (5分) 答案:(1LiHHe (2)2.673×10-12J 18、(1)由mV=(M+m)V共 求得V共=0.4m/s (2)由1/2mV2-1/2(M+m) V共2=µmgL求得L=0.8m 本题考查了求速度、平板车的长度问题,分析清楚物体运动过程、应用动量守恒定律与能量守恒定律即可正确解题. 19、解析:第一次与墙碰撞后,木板的速度反向,大小不变,此后木板向左做匀减速运动,速度减到0后向右做加速运动,重物向右做匀减速运动,最后木板和重物达到一共同的速度v,设木板的质量为m,重物的质量为2m,取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2mv0-mv0=3mv① 设木板从第一次与墙碰撞到和重物具有共同速度v所用的时间为t1,对木板应用动量定理得,2μmgt1=mv-m(-v0)②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2μmg=ma③ 式中a为木板的加速度 在达到共同速度v时,木板离墙的距离l为 l=v0t1-at④ 从开始向右做匀速运动到第二次与墙碰撞的时间为 t2=⑤ 所以,木板从第一次与墙碰撞到再次碰撞所经过的时间为t=t1+t2⑥ 由以上各式得t=。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