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河北省沧州市任丘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6月月考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物理】河北省沧州市任丘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6月月考试卷

沧州市任丘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6月月考 物理试题 考试时间:6月2日 试卷总分:100分 第I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其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共48分)‎ ‎1.关于近代物理学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汤姆孙发现电子后,猜测原子具有核式结构模型 B.卢瑟福通过α粒子的散射实验发现了电子的存在 C.德布罗意提出: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 D.爱因斯坦在玻尔原子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光子说 ‎ ‎2.下面列出的是一些核反应方程,针对核反应方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 ②‎ ‎③ ④‎ A.核反应方程①是重核裂变,X是α粒子 B.核反应方程②是重核裂变,M是中子 C.核反应方程③是太阳内部发生的核聚变,K是电子 D.核反应方程④人工核转变方程,Y是中子 ‎ ‎3.下列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物体吸收热量,同时对外做功,其内能可能增加 B.热量能够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也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 C.气体被压缩时,内能可能不变 D.第二类永动机虽然不违反能量守恒定律,但它是制造不出来的 ‎ ‎4.A、B 二分子的距离等于分子直径的 10 倍,若将 A 分子固定,B 分子向 A 分子靠近,直到不能再靠近的过程中,关于分子力做功及分子势能的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 A.分子力始终对 B 做正功,分子势能不断减小 B. B分子始终克服分子力做功,分子势能不断增大 C.B 分子先克服分子力做功,而后分子力对 B 做正功,分子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D.分子力先对 B 做正功,而后 B 克服分子力做功,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5.如图甲所示弹簧振子的平衡位置为O点,在B、C两点之间做简谐运动。规定水平向右为正方向,图乙是弹簧振子的简谐运动图象,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0s时刻振子从B点释放 B.弹簧振子的振幅是0.2m ‎ C.弹簧振子从B点经过O点再运动到C点为一次全振动 ‎ D.简谐运动图象中的P点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都沿正方向 ‎6. 小车静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小车的A端固定一个水平轻质小弹簧,B端粘有橡皮泥,小车的质量为M,长为L,质量为m的木块C放在小车上,用细绳连接于小车的A端并使弹簧压缩(细绳未画出),开始时小车与C都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当突然烧断细绳,弹簧被释放,使木块C离开弹簧向B端冲去,并跟B端橡皮泥粘在一起,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由于水平面光滑,整个系统任何时刻动量都守恒 B.当木块相对地面运动的速度大小为v时,小车相对地面运动的速度大小为v C.小车向左运动的最大位移为 D.小车向左运动的最大位移为L ‎7.一个静止的放射性同位素的原子核衰变为,另一个静止的天然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衰变为,在同一磁场中,得到衰变后粒子的运动径迹1、2、3、4如图所示,则这四条径迹依次是( )‎ A. 电子、、、正电子 B. 、正电子、电子、‎ C. 、正电子、电子、 D. 、电子、正电子、‎ ‎8.如图所示,甲为一列简谐波在t=3.0 s时刻波的图象,Q为x=4 m的质点,乙为甲图中P质点的振动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障碍物的尺寸大于12 m,则该波不能发生明显衍射现象 B.t=8.0 s时,P点位移为-2 cm C.此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 D.该波能与另一列频率为4 Hz的简谐波发生稳定的干涉现象 ‎9..A、B两球沿一直线运动并发生正碰.如图5所示为两球碰撞前后的位移—时间图象.a、b分别为A、B两球碰撞前的位移—时间图线,c为碰撞后两球共同运动的位移—时间图线,若A球质量是m=2 kg,则由图可知(  )‎ A.A、B碰撞前的总动量为3 kg·m/s B.碰撞时A对B所施冲量为-4 N·s C.碰撞前后A的动量变化为6 kg·m/s D.碰撞中A、B两球组成的系统损失的动能为10J ‎10.如图所示为两个完全相同的波源在介质中形成的波相叠加而发生的干涉的示意图,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为振动加强点,经过半个周期,这一点振动减弱 B.B点为振动减弱点,经过半个周期,这一点振动仍减弱 C.C点为振动加强点,经过半个周期,这一点振动仍加强 D.D点为振动减弱点,经过半个周期,这一点振动加强 ‎11. 图为氢原子能级的示意图,现有一个的氢原子处于n=5的激发态,当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不同频率的光。关于这些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能没有从n=5能级跃迁到n=1能级产生的光 B.频率最小的光是由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产生的 C.最多可能产生4种不同的频率的光 D.从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辐射出的光照射逸出功为6.34 eV的金属铂能发生光电效应 ‎12.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研究光电效应中光电流强度与照射光的强弱、频率等物理量的关系。图中A、K两极间的电压大小可调,电源的正负极也可以对调。分别用a、b、c三束单色光照射,调节A、K间的电压U,得到光电流I与电压U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 )‎ A.单色光a和c的频率相同,但a更强些 B.单色光a和c的频率相同,但a更弱些 C.单色光b的频率大于a的频率 D.改变电源的极性不可能有光电流产生 ‎ 第Ⅱ卷 二.填空题(,共计12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的位置)‎ ‎13.(8分)(1)在做“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时,为了减小测量周期的误差,摆球应在经过最   (填“高”或“低”)点的位置时开始计时,并计数为1,摆球每次通过该位置时计数加1,当计数为63时,所用的时间为t秒,则单摆周期为   秒。实验时某同学测得的g值偏大,其原因可能是   。‎ A.实验室的海拔太高 B.摆球太重 C.测出n次全振动时间为t,误作为n+1次全振动时间进行计算 D.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了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2)另一组同学在测量单摆的周期时,他用秒表记下了单摆做50次全振动的时间,如图甲所示,秒表的读数为   s.该组同学经测量得到6组摆长L和对应的周期T,画出图线,然后在图线上选取A、B两个点,并通过其坐标计算出直线斜率为k。则当地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g=   。处理完数据后,该同学发现在计算摆长时用的是摆线长度而未计入小球的半径,这样   (选填“影响”或“不影响”)重力加速度的计算。‎ ‎14.(第一空2分,第二空2分,共4分)某同学利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的折射率,所用的玻璃砖两面平行,正确操作后作出的光路图及测出的相关角度如图所示。‎ ‎(1)此玻璃的折射率计算式为n=     (用图中的θ1、θ2表示);‎ ‎(2)如果有几块宽度大小不同的平行玻璃砖可供选择,为了减小误差,应选用宽度    (选填“大”或“小”)的玻璃砖来测量。‎ 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4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8分)如图所示,1、2、3三个点代表某容器中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的三个不同状态,若T1=300K,求:‎ ‎(1)2状态对应的温度T2?‎ ‎(2)3状态对应的温度T3?‎ ‎16(8 分)一束的光波以 45o 的入射角,从 AB 面射入下图所示的透明三棱镜中,棱镜折射 率 n=。试求光进入 AB 面的折射角,并在图上画出该光束在棱镜中的完整光路。‎ ‎17. (12分)图(a)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2 s时的波形图.图(b)为媒质中平衡位置在x=1.5 m处的质点的振动图像,P是平衡位置为x=2 m的质点.求:‎ ‎(1)简谐横波的波长和周期?‎ ‎(2)波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方向?‎ ‎(3)写出图(b)对应质点的简谐振动表达式?‎ ‎(4)质点P在0-2 s时间内运动的路程?‎ ‎18.(12分)如图,质量m=2kg的物体A由静止开始沿固定斜面向下运动,已知A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斜面倾角θ=37°,t1=3s后刚好下滑到斜面底端,然后滑上与斜面平滑连接的光滑水平(物体在连接处无能量损失),物体A与B(B的质量m=2kg)相碰结合成一个整体,一起向前滑动与固定挡板相撞,若物体与挡板作用时间t2=0.1s,碰挡板后反向弹回的速度大小v=1m/s。(g=10m/s2,sin37°=0.6,cos37°=0.8)‎ ‎(1)物体A与B碰后瞬间的速度大小;‎ ‎(2)物体对挡板的平均作用力大小。‎ ‎【参考答案】‎ ‎1.C 2. B 3.B 4.D 5.A 6.D 7.D 8.C 9. BD 10.BC 11.ACD 12.AC ‎ ‎ 13.(1)(6分)低;;C;(2)95.1;4kπ2;不影响。‎ ‎14. / (2分) 大(2分) ‎ ‎15(8分)解:(1)由P1V1/T1=P2V2/T2得-----------------------------(2分)‎ T2=150K------------------------------------(2分)‎ ‎(2)由P1V1/T1=P3V3/T3得----------------------------(2分) T3=300K----(2分)‎ ‎16(8分)略 ‎17.(12分)解:(1)由图像得波长为2m ; 周期为4s -----(各1分)‎ ‎ (2) v== m/s=0.5 m/s; 波向左传播-----------------(各2分)‎ ‎ (3) y=Asint=0.04sin0.5πt --------------------- (3分)‎ ‎(4) 0-2 s是半个周期,P点运动的路程为2×4 cm=8 cm,- (3分)‎ ‎18(12分) (1)3 m/s;(2)160N ‎【详解】(1)选A为研究对象,取沿斜面向下的方向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定理得(也可以用运动学公式与牛顿第二定律)‎ ‎ (3分)解得m/s(1分)‎ AB相碰,动量守恒 (2分) 解得m/s(1分)‎ ‎(2)物体碰挡板后速度变为水平向左,取向右为正方向,对AB由动量定理 ‎ (3分)解得N(1分)‎ 负号表示方向向左,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物体对挡板的平均作用力N。(1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