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2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物理】河北省秦皇岛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解析版)
2020年高二年级6月份入学考试 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 1.老龙头位于秦皇岛市山海关附近,是明代万里长城的东部起点。假日期间,某同学和家人从酒店自驾经25min行驶7.5km,到达老龙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5min”为时刻 B. “7.5km”位移 C. 计算从酒店到老龙头的时间时,可把该同学视为质点 D. 根据题意,可算出该同学和家人自驾的平均速度大小 【答案】C 【解析】 【详解】A.是一段时间,时刻是一个时间点,不是时刻,A错误; B.是自驾行驶运动的轨迹长,因此是路程,B错误; C.计算从酒店到老龙头的时间时,可忽略该同学的大小和形状,可以视为质点,C正确; D.平均速度是位移和时间的比值,而题中给出的是路程,所以不能求出,平均速度的大小,D错误。 故选C。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卢瑟福通过对粒子散射实验结果的分析,发现了中子 B. 汤姆孙通过研究阴极射线发现了电子,并提出了原子的“枣糕模型” C. 光电效应中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 D. 光谱分析时,各种原子的明线光谱中的明线和它吸收光谱中的暗线不是一一对应 【答案】B 【解析】 【详解】A.卢瑟福通过对粒子散射实验结果的分析,得到了原子的核式结构理论,并没有发现中子,选项A错误; B.汤姆孙通过研究阴极射线发现了电子,并提出了原子的“枣糕模型”,选项B正确; C.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可知,光电效应中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入射光的频率增大而增大,并非成正比关系,选项C错误; D.光谱分析时,各种原子的明线光谱中的明线和它吸收光谱中的暗线都是一一对应,选项D错误。 故选B。 3.经过专业训练的特工从高处自由落到水泥地面上时,与同质量的普通人相比不容易受伤,其原因是( ) A. 特工与地面作用减速过程所用的时间较长 B. 特工落到地面上时的动量较大 C. 特工与地面作用过程的动量变化较大 D. 特工与地面作用减速过程所受合力的冲量较小 【答案】A 【解析】 【详解】经过专业训练的特工从高处自由落到水泥地面上时,可以通过专业动作使特工与地面作用减速过程所用的时间较长,根据动量定理 在动量变化量相同的情况下,作用时间越长,作用力越小,越不容易受伤。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4.一含有光电管的电路如图甲所示,图乙是用光线a、光线b和光线c照射同一光电管得到的I-U图线,Uc1、Uc2表示遏止电压。关于光线a、b、c的波长关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 由图可知,a光、c光的截止电压相等,则a、c光的波长相等;因b光的截止电压大于a光的截止电压,则a光的波长大于b光的波长,即。 故选D。 5.某人驾驶一辆轿车沿平直公路行驶,先后通过路旁A、B、C三个相邻的路标。每相邻两个路标之间的距离相同,轿车在A、B两个路标之间行驶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0m/s,在B、C两个路标之间行驶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5m/s。该轿车通过A、C两个路标的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 A. 11m/s B. 12m/s C. 13m/s D. 14m/s 【答案】B 【解析】 【详解】设相邻两路标间距为x,则在AB之间的运动时间 在BC之间的运动时间 轿车通过A、C两个路标的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故选B。 6.汽车碰撞测试对于促进汽车厂商提高车辆的安全性功不可没。某次汽车碰撞测试中,一质量为m的汽车启动达到测试速度后,匀速直线行驶时间后与固定障碍物发生正面碰撞(未反弹),从汽车与障碍物接触到停下经历的时间为t2。若汽车在时间t1内通过的距离为x,则碰撞过程中障碍物对汽车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BCD.由题可知,汽车匀速运动的速度为 设碰撞过程中障碍物对汽车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F,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定理有 解得 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7.如图所示,光滑圆槽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圆槽左、右两边的顶端在同一水平线上。小球(视为质点)从圆槽左边的顶端由静止释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小球沿圆槽下滑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小球所受重力的冲量为零 B. 小球在圆槽中运动的过程中,小球和圆槽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C. 小球向右到达最高点时,圆槽的速度为零 D. 小球不可以到达圆槽右边的顶端 【答案】D 【解析】 【详解】A.根据I=mgt可知,在小球沿圆槽下滑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小球所受重力的冲量不为零,选项A错误; B.小球下滑到圆槽最低点过程中竖直墙壁对圆槽有向右的作用力,系统所受合力为不为零,系统动量不守恒;小球从最低点滑到圆槽右边最高点过程中,系统水平方向所受合外力为零,系统在水平方向动量守恒,竖直方向系统所受合外力不为零,则整体动量不守恒;选项B错误; CD.小球下滑到圆槽最低点时,圆槽不动;小球从最低点向右到达最高点的过程中,小球对圆槽有压力,在压力的水平分量的作用下,圆槽向右运动,则小球向右到达最高点时,圆槽的速度不为零,此时由能量守恒关系可知,小球到达的最高点时小球和圆槽都有动能,可知小球上升的高度小于R,即小球不可以到达圆槽右边的顶端,选项C错误,D正确。 故选D。 8.如图所示,两列简谐横波分别沿x轴正方向和负方向传播,两波源分别位于x=-0.2m和x=1.2m处,两列波的速度均为v=0.4m/s,两波源的振幅均为A=2cm,图示为t=0时刻两列波的图像(传播方向如图所示),此刻平衡位置处于x=0.2m和x=0.8m的P、Q两质点刚开始振动,质点M的平衡位置处于x=0.5m处,关于各质点运动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A. 两列波相遇后不能发生干涉 B. t=1s时刻,质点M的位移为-4cm C. t=1s后,平衡位置处于x=0.6m的质点位移始终为0 D. t=0.75s时刻,质点P、Q都运动到M点 【答案】BC 【解析】 【详解】A.两列简谐横波在同一介质中传播,波速大小相等,由图看出两列波的波长相等,由v=λf,可得两列波的频率相等,相遇后能发生干涉,故A错误; B.由图知波长λ=0.4m,由v=得,该波的周期为 两质点传到M的时间为T=0.75s,当t=1s=1T时刻,两列波的波谷都恰好传到质点M,所以位移为-4cm.故B正确; C.由图看出:图示时刻,平衡位置处于x=0.6m的质点到P、Q两波的距离相差0.2m,等于半个波长,所以两波相遇时该点是振动减弱的点,所以t=1s后,平衡位置处于x=0.6m的质点位移始终为0,故C正确; D.质点不随波迁移,只在各自平衡位置附近振动,所以质点P、Q都不会运动到M点,故D错误; 故选BC。 9. 根据图中的漫画,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人看到的是鱼的实像,位置变浅了些 B. 人看到的是鱼的虚像,位置变浅了些 C. 鱼看到的是人的实像,位置偏低了些 D. 鱼看到的是人的虚像,位置偏高了些 【答案】BD 【解析】 【详解】AB.人看到的是鱼是鱼发出的光线经过水面折射后进入人眼,射入人眼的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后形成的虚像,光线从水射向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作出从鱼发出的两条光路,将折射光线反向延长,得到的交点为人所看到的鱼的虚像,如图所示可以看出虚像的位置变浅了,所以B项正确;A项错误; CD.鱼看到的是人发出的光线经过水面折射形成的虚像,根据光路可逆原理,鱼看到人的虚像人的位置偏高了,所以D项正确;C项错误。 故选BD。 10.如图所示,有一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小物块甲,其左端固定一水平轻弹簧。现使一质量为0.2kg的小物块乙以5m/s的速度沿水平面向右滑向甲,乙的速度方向与弹簧在同一直线上。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弹簧被压缩的过程中,甲、乙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B. 两物块相互作用后,乙的速度可能为零 C. 若甲的质量为0.3kg,则弹簧在被压缩的过程中的弹性势能可能为2J D. 若甲的质量为0.3kg,则两物块相互作用后,甲的最大速率为4m/s 【答案】BD 【解析】 【详解】A.在弹簧被压缩的过程中,甲、乙组成的系统机械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甲、乙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减少,不守恒,A错误; B.两物块相互作用后,设甲的速度为,乙的速度为,根据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 解得 甲和乙的质量相等时,乙的速度为零,B正确; C.在弹簧被压缩的过程中,当甲的速度等于乙的速度时,弹簧压缩量最大,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根据动量守恒 解得 根据能量守恒 解得 则弹簧在被压缩的过程中的弹性势能不可能为2J,C错误; D.两物块相互作用过程也就是弹簧压缩最短在到恢复到原长的过程,弹簧始终对甲作用力为动力,甲物体始终做加速运动,直到弹簧伸长到原长,甲速度最大,设最大速度 ,乙的速度,根据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 解得 D正确。 故选BD。 二、实验题 11.某同学利用滴水法研究小车的运动。如图所示,装入墨水的注射器固定在小车左侧(滴水针头接近地面)小车放在水平面上,给小车一个初速度,水平面上记录了A、B、C、D连续4个墨迹的位置,相邻墨迹A与B、B与C、C与D之间的距离依次为20.76cm、17.62cm、14.42cm。已知注射器每隔0.4s滴一滴墨水。(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小车运动到B处时的速率为__________m/s,小车运动到C处时的速率为__________m/s。 (2)根据(1)中结果,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m/s2。 【答案】 (1). 0.48 0.40 (2). 0.20 【解析】 【详解】(1)[1]B点为A与C的中间时刻的点,且时间较短,则AC段的平均速度约为B点的瞬时速度,有 [2] BD段的平均速度约为C点的瞬时速度,有 (2)[3]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有 12.某同学利用气垫导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同时测量弹簧的弹性势能,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两滑块A、B上各固定一相同窄片。部分实验步骤如下: I.用螺旋测微器测量窄片的宽度d; II.将气垫导轨调成水平; II.将A、B用细线绑住,在A.B间放入一个被压缩的轻小弹簧; IV.烧断细线,记录A、B上的窄片分别通过光电门C、D的挡光时间t1、t2。 (1)若测量窄片的宽度d时,螺旋测微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d=_____mm。 (2)实验中,还应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 A.滑块A的质量m1以及滑块B的质量m2 B.烧断细线后滑块A、B运动到光电门C、D的时间tA、tB C.烧断细线后滑块A、B运动到光电门C、D的路程x1、x2 (3)验证动量守恒定律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 ;烧断细线前弹簧的弹性势能Ep=________。(均用题中相关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答案】 (1). 4.800 (2). A (3). 【解析】 【详解】(1)[1]螺旋测微器主尺的示数为4.5mm,可动刻度的示数为0.01mm×30.0=0.300mm,故 d=4.5mm+0.300mm=4.800mm (2)[2]验证动量守恒定律,需要测量滑块A、B的质量m1和m2 故选A (3)[3]根据动量守恒定律 其中 、 可得 [4]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得,烧断细线前弹簧的弹性势能 三、计算题 13.一个静止的铀238核()放出一个粒子()后衰变为一个新核X,新核X的动能为Ek。该衰变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全部转变为新核X和粒子的动能,真空中的光速为c。求: (1)新核X的中子数n; (2)该衰变过程中的质量亏损。 【答案】(1)144;(2) 【解析】 【详解】(1)根据核反应的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知,X的质量数为234,电荷数为90,则中子数为144; (2)设α粒子的质量为m1,反冲核的质量为m2,反冲核的速度大小为v′。 则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得 m1v=m2v′ 得 α粒子动能为 反冲核的动能 解得 则释放的总动能为 根据能量守恒,则释放的核能 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 得 14.如图所示,竖直面内半径R=0.9m的固定四分之一光滑圆形轨道APB和光滑水平地面BC(足够大)相切于B点,上表面粗糙、长度L=1.25m的木板静止在地面上,且左端恰好在B点,物块乙静置于木板右端。现将物块甲从A点正上方到A点高度为R处由静止释放,物块甲恰好无碰撞地从A点进入圆形轨道,并在B点与木板发生弹性碰撞(碰撞时间极短),碰撞后物块甲最高能到达P点(OP与OB的夹角=60°),到达P点后将物块甲锁定,最终物块乙恰好到达木板的左端。已知甲、乙两物块(均视为质点)的质量均为m=0.1kg,取g=10m/s2,不计空气阻力。求: (1)物块甲与木板碰撞前瞬间对圆轨道的压力大小N; (2)木板的质量M以及物块甲与木板碰撞后瞬间木板的速率v; (3)物块乙与木板上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答案】(1);(2);(3)0.27 【解析】 【详解】(1)设物块甲与模板碰撞前瞬间的速度为,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设物块甲与木板碰撞前瞬间受圆轨道的支持力大小为,有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有 解得 (2)设物块甲与木板碰撞后瞬间的速率为,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物块甲与木板碰撞的过程中,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 对该过程,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解得 (3)设最终木板与物块乙共同速度,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 根据机械能守恒有 解得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