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二轮复习专题一第2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及牛顿运动定律课件(57张)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二轮复习专题一第2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及牛顿运动定律课件(57张)

专题一 力与运动 第2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及牛顿运动定律 建体系 • 记要点 研考向 • 提能力 做真题 • 明考向 目 录 ONTENTS C 4 限训练 • 通高考 答案: A 2 . ( 多选 ) (2018· 高考全国卷 Ⅱ , T19) 甲、乙两汽车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其速度 — 时间图象分别如图中甲、乙两条曲线所示.已知两车在 t 2 时刻并排行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两车在 t 1 时刻也并排行驶 B .在 t 1 时刻甲车在后,乙车在前 C .甲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增大后减小 D .乙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减小后增大 解析: 0 ~ t 1 时间内, v 乙 > v 甲 , t 1 ~ t 2 时间内, v 甲 > v 乙 , t 2 时刻相遇,但 0 ~ t 1 时间内两者的位移差小于 t 1 ~ t 2 时间内两者的位移差,则 t 1 时刻甲在乙的后面, A 错, B 对.由图象的斜率知,甲、乙两车的加速度均先减小后增大, C 错, D 对. 答案: BD 3 . ( 多选 ) (2016· 高考全国卷 Ⅱ , T19) 两实心小球甲和乙由同一种材料制成,甲球质量大于乙球质量.两球在空气中由静止下落,假设它们运动时受到的阻力与球的半径成正比,与球的速率无关.若它们下落相同的距离,则 (    ) A .甲球用的时间比乙球长 B .甲球末速度的大小大于乙球末速度的大小 C .甲球加速度的大小小于乙球加速度的大小 D .甲球克服阻力做的功大于乙球克服阻力做的功 答案: BD 4 . ( 多选 ) (2015· 高考全国卷 Ⅰ , T20) 如图 (a) ,一物块在 t = 0 时刻滑上一固定斜面,其运动的 v t 图线如图 (b) 所示.若重力加速度及图中的 v 0 、 v 1 、 t 1 均为已知量,则可求出 (    ) A .斜面的倾角 B .物块的质量 C .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D .物块沿斜面向上滑行的最大高度 5. (2017· 高考全国卷 Ⅱ , T24) 为提高冰球 运动员的加速能力,教练员在冰面上与起 跑线相距 s 0 和 s 1 ( s 1 < s 0 ) 处分别放置一个挡板 和一面小旗,如图所示.训练时,让运动 员和冰球都位于起跑线上,教练员将冰球 以初速度 v 0 击出,使冰球在冰面上沿垂直 于起跑线的方向滑向挡板;冰球被击出的同时,运动员垂直于起跑线从静止出发滑向小旗.训练要求当冰球到达挡板时,运动员至少到达小旗处.假定运动员在滑行过程中做匀加速运动,冰球到达挡板时的速度为 v 1 .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 . 求: (1) 冰球与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2) 满足训练要求的运动员的最小加速度. ■ 命题特点与趋势 —— 怎么考 1 .近几年高考对本讲的考查比较全面,题型以选择题、较为综合的计算题为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运动学图象问题、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是命题的热点. 2 .借助 “ 传送带 ”“ 平板车 ”“ 滑块 — 木板 ” 模型,综合考查牛顿运动定律、受力分析、运动过程分析的计算题,会成为高考中的压轴性题目. 3 .以 “ 机车运动 ”“ 追及相遇 ” 为背景的实际问题也会成为高考命题的热点,应引起足够重视. ■ 解题要领 —— 怎么做 1 . 解答运动学公式与牛顿第二定律综合应用的问题,需要注意两个关键点 (1) 两分析 ① 物体受力情况分析,同时画出受力示意图; ② 物体运动规律分析,同时画出运动情境图. (2) 两个桥梁 ① 加速度是联系运动和力的桥梁; ② 速度是各物理过程相互联系的桥梁. 2 .解决图象类问题要紧紧抓住两个方面 (1) 要清楚 x t 、 v t 图象的特点及区别; (2) 要将物体的运动图象转化为物体的运动模型. 1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以 T 为时间间隔,在第三个 T 时间内位移是 3 m ,第三个 T 时间末的瞬时速度为 3 m/s ,则 (    ) A .物体的加速度是 1 m/s 2 B .第一个 T 时间末的瞬时速度为 0.6 m/s C .时间间隔 T = 1 s D .物体在第 1 个 T 时间内的位移为 0.6 m 答案: D 2 .我国 ETC( 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 ) 已实现全国联网,大大缩短了车辆通过收费站的时间.一辆汽车以 20 m/s 的速度驶向高速收费口,到达自动收费装置前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 4 s 的时间速度减为 5 m/s 且收费完成,司机立即加速,加速度大小为 2.5 m/s2. 假设汽车可视为质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汽车开始减速时距离自动收费装置 110 m B .汽车加速 4 s 后速度恢复到 20 m/s C .汽车从开始减速到速度恢复到 20 m/s 通过的总路程为 125 m D .汽车由于通过自动收费装置耽误的时间为 4 s 3 .某地出现雾霾天气,能见度只有 200 m ,即看不到 200 m 以外的情况, A 、 B 两辆汽车沿同一公路同向行驶, A 车在前,速度 v A = 10 m/s , B 车在后,速度 v B = 30 m/s , B 车在距 A 车 x = 200 m 处才发现前方的 A 车,这时 B 车立即以最大加速度 a = 0.8 m/s 2 刹车. (1) 通过计算说明两车会不会相撞; (2) 若两车不会相撞,求它们之间的最小距离.若两车会相撞,则 B 车在减速的同时开始按喇叭, t 1 = 10 s 后, A 车发现后,立即加速前进,则 A 车的加速度至少为多大时才能避免与 B 车相撞? 分析追及问题的方法技巧 (1) 一个临界条件: 速度相等,它往往是能否追上、物体间距离最大或最小的临界条件,也是分析判断问题的切入点,如第 3 题中首先确定速度相等时的时间. (2) 两个关系: 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通过画草图找出两物体运动的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是解题的突破口,如第 3 题画出过程图,各种关系呈现更清晰、直观. (3) 能否追上的判断方法: 物体 B 追赶物体 A ,开始时,两个物体相距 x 0 . ① 若 v A = v B 时, x A + x 0 < x B ,则能追上; ② 若 v A = v B 时, x A + x 0 = x B ,则恰好追上; ③ 若 v A = v B 时, x A + x 0 > x B ,则不能追上. 特别注意:若被追赶的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一定要注意判断追上前该物体是否已经停止运动. [ 典例展示 1]   ( 多选 ) (2018· 高考全国卷 Ⅲ ) 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两车的位置 x 随时间 t 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在 t 1 时刻两车速度相等 B .从 0 到 t 1 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 C .从 t 1 到 t 2 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 D .在 t 1 到 t 2 时间内的某时刻,两车速度相等 [ 思路探究 ]   (1) x t 图象的物理意义及其图线斜率、交点等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2) 图象中的直线和曲线表示物体怎样的运动特点? [ 解析 ]   x t 图象的斜率表示两车速度,则可知 t 1 时刻乙车速度大于甲车速度, A 错;由两图线的纵截距知,出发时甲在乙前面, t 1 时刻图线相交表示两车相遇,可得 0 到 t 1 时间内乙车比甲车多走了一段距离, B 错; t 1 和 t 2 两图线相交,表明两车均在同一位置,从 t 1 到 t 2 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 C 对;在 t 1 到 t 2 时间内,两图线有斜率相等的一个时刻,即该时刻两车速度相等, D 对. [ 答案 ]   CD [ 方法技巧 ] 图象问题做好 “ 三看 ” (1) 看清坐标轴所表示的物理量: 明确因变量与自变量的制约关系,是运动学图象 ( v t 、 x t 、 a t ) 还是动力学图象 ( F a 、 F t 、 F x ) . (2) 看图线本身: 识别两个相关量的变化趋势,进而分析具体的物理过程,如例题中甲车的位移 — 时间图线是曲线表明甲车做速度增大的变速直线运动. (3) 看交点、斜率和 “ 面积 ” : 明确图线与图线的交点、图线与坐标轴的交点、图线斜率、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的物理意义,如例题中两交点表示两车位置相同. 6 . ( 多选 ) 如图甲所示,足够长的固定光滑细杆与地面成一定倾角,在杆上套有一个光滑小环,沿杆方向给环施加一个拉力 F ,使环由静止开始沿杆向上运动.已知拉力 F 及小环速度 v 随时间 t 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 g 取 10 m/s 2 ,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小环的质量是 1 kg B .细杆与地面间的夹角为 30° C .前 1 s 内小环的加速度大小为 5 m/s 2 D .前 3 s 内小环沿杆上升的位移为 1.25 m [ 典例展示 2]   ( 多选 ) (2018· 湖北黄冈高三调研 ) 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 2 m 的物体 A ,左端用跨过定滑轮的细线连接着物体 B ,物体 B 、 C 的质量均为 m ,用轻弹簧相连放置在倾角为 θ 的斜面上,不计一切摩擦.开始时,物体 A 受到水平向右的恒力 F 的作用而保持静止,已知重力加速度为 g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在细线被烧断的瞬间, A 的加速度大小为 g sin θ B .在细线被烧断的瞬间, B 的加速度大小为 2 g sin θ C .剪断弹簧的瞬间, A 的加速度大小为 g sin θ D .突然撤去外力 F 的瞬间, A 的加速度大小为 g sin θ [ 思路探究 ]   (1) 细线烧断前 A 、 B 、 C 三个物体分别受哪些力? (2) 细线被烧断瞬间,细线和弹簧上力的变化有什么特点? [ 方法技巧 ] 1 . “ 整体法、隔离法 ” 应用的两点技巧 (1) 当连接体中各物体具有共同的加速度时,一般采用整体法,如例题中求细线被烧断前的拉力大小时,将 B 、 C 及弹簧作为整体;当系统内各物体的加速度不同时,一般采用隔离法. (2) 求连接体内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时必须用隔离法. 2 .瞬时加速度的两种模型 (1) 刚性绳 ( 或接触面 ) :不发生明显形变就能产生弹力的物体,剪断 ( 或脱离 ) 后,其弹力立即消失,不需要形变恢复时间,如撤去 F 瞬间,细线上的拉力立即发生变化. (2) 弹簧 ( 或橡皮绳 ) :两端同时连接 ( 或附着 ) 有物体的弹簧 ( 或橡皮绳 ) ,特点是形变量大,其形变恢复需要较长时间,在瞬时性问题中,其弹力的大小通常可以看作保持不变,如例题中烧断细线瞬间,弹簧弹力不变. 答案: B 8 . ( 多选 ) 质量分别为 M 和 m 的物块形状大小均相同,将它们通过轻绳跨过光滑定滑轮连接,如图甲所示,绳子平行于倾角为 α 的斜面, M 恰好能静止在斜面上,不考虑 M 、 m 与斜面之间的摩擦.若互换两物块位置,按图乙放置,然后释放 M ,斜面仍保持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9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 m 、 2 m 和 3 m 的三个木块,其中质量为 2 m 和 3 m 的木块间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轻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 F T . 现用水平拉力 F 拉质量为 3 m 的木块,使三个木块以同一加速度运动,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答案: C 限训练 • 通高考 点击进入 word....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