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第07节电容器教案04 人教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第12章第07节电容器教案04 人教版

电容器 平行板电容器 ‎ 1. 教学目标 1. 掌握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 2. 掌握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因素;‎ 3. 认识一些常用电容器;‎ 4. 结合匀强电场有关知识,研究平行板电容器极板间电场及电场源关系。‎ 1. 重点、难点分析 1. 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和影响电容的因素是教学中的重点。‎ 2. 学生不常接触电容器,缺少实际知识,在接受本节课讲授内容时有一定困难,如何帮助学生在理解基础上分析解决问题是教学中的难点。‎ 1. 教具 静电计,带绝缘支架的导体圆板(两个),起电机,电介质板(泡沫塑料板),示教用各种电容器。验电器(一个),验电球。‎ 2. 主要教学过程 1. 引入新课 由上节课问题,靠近带电物体A的导体(B接地)上带有感应电荷。整个装置具有储存电荷的功能。我们称这种装置为电容器。‎ 2. 教学过程设计 1. 电容器 1. 构成:任何两个彼此绝缘、相互靠近的导体可组成一个电容器,贮藏电量和能量。‎ 两个导体称为电容的两极。‎ 欲使电容器储存电荷,首先应对电容充电,充电后还能放电。‎ 1. 充放电 1. 充电:使电容器两极带异号电荷的过程。‎ 实验1‎ 利用起电机对相对放置的平行金属板构成的电容器充电。‎ 把金属板与起电机断开,用验电球C与A板接触后再与验电器金属球D接触,金属箔逐渐张开。可知A板上带有电荷。然后,放掉C上多余电荷,让C与B接触后再与D接触,,,,,可见原来张开的金属箔逐渐闭合,可知A、B带异号电荷。‎ 分析:起电机两极带电荷后,电势在带正电荷一极较高,负电荷一极较低,与电容器两极接触时,由于起电机两极与两极不等势,将发生电荷定向移动,引起电荷重新分布,直至起电机两极与电容器两极达到静电平衡状态为止。这时电容器两极与起电机两极分别等势,从而电容器两极间电势差等于起电机两极电势差。同样,也可用电源(电池)对电容器充电,与正极相连的电容器极板带正电荷,与负极相连带负电荷。‎ 2. 放电:使电容器两极失去所带电荷。‎ 可用导线直接连接电容器两极,让两极板上正负电荷发生中和。‎ 实验2‎ 先用起电机对AB板充电,然后用导线连接A、B板,用验电球和验电器检验A、B板上有无电荷。‎ 电容器容纳电荷多少与什么有关?‎ 引导学生分析:两极板积累异号电荷越多,其中带正电荷一极电势越高,带负电荷一极电势越低,从而电势差越大。‎ 可类比于水容器(柱形),Q电量类比于水体积,电势差U类比于水深,U越大,Q越大,水体积与水深度比值为横截面积,这个比值称为电容。‎ 1. 电容 1. 定义:电容是描述电容器容纳电量特性的物理量。它的大小可用电容器一极的带电量与两极板电势差之比来量度。‎ 2. 量度:C=Q/U 说明:对于给定电容器,相当于给定柱形水容器,C(类比于横截面积)不变。这是量度式,不是关系式。在C一定情况下,Q=CU,Q正比于U。‎ 3. 单位:法拉(F) 1F=1C/V 常见单位有微法(uF),皮不(Pf) 1F=106uF=1012PF 1. 平行板电容器电容 电容器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 1. 构成:两块平行相互绝缘金属板。‎ 构成里可强调一下:①两极间距d;②两极正对面积S。‎ 描述一对平行板的几何特性。‎ 注意说明:两极所带电量应是等量异号的(前面实验已证明)。‎ 2. 量度:C=Q/U Q是某一极板所带电量的绝对值。‎ 3. 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因素:‎ 实验3‎ ‎ ‎ 先说明静电计的作用:指针偏角越大,指针与壳间电势差越大。‎ 充电完毕后,断开极板A、B与起电机连线,Q不变,改变A、B极板间距离,可见板间距增大时,静电计指针偏角变大,板间距减小时,静电计指针偏角减小。‎ 分析:d增大,C=Q/U Q不变,U增大,C减小。‎ d减小时,C=Q/U U减小,C增大。‎ 1. 理论和实验可精确证明:C∝1/d 实验4 改变AB两板正对面积S 可观察到S增大时,指针偏角变小;‎ S减小时,指针偏角变大。‎ Q不变,U减小,C=Q/U C增大,S增大。‎ Q不变,U增大,C=Q/U C减小,S减小。‎ 1. 理论和实验可精确证明:C∝S 实验5 固定A、B位置不变,把电介质板插入,可观察到电介质板进入过程中,静电计指针偏角变小。‎ 分析:Q不变,U变小,C= Q/U C变大。‎ 电介质一般指绝缘物质,无自由电荷,电荷可在平衡位置附近做微小振动。当绝缘物质处于外加电场中时,这些电荷受力,其分布将发生一定的变化,在靠近正极板表面上出现负电荷,在靠近负极板表面上出现正电荷。这些电荷不是自由电荷,而是被束缚在电介质上,不能自由移动。这些束缚电荷使板间电场削弱,两板间电势差U降低,从而使静电计指针偏角减小。‎ 2. 两极板间插入电介质时比不插入电介质时电容大。‎ 可考虑给出电容公式C=(εS)/(4Пkd),ε为介电常数,k为静电力恒量。‎ 这里也可以用能的观点加以分析:电介质板插入过程中,由于束缚电荷与极板上电荷相互吸引力做功,电势能减小,故电势差降低。‎ 1. 平行板电容器内电场:‎ 实验6(建议)在一块金属板上固定一此细尼龙丝,把两金属板平行正对放置,并用起电机使两极带电,可见尼龙丝几乎垂直于板且相互平行地立起来。从细尼龙丝的分布情况,可看出板间电场的特点。‎ 1. 板间电场可看作匀强电场:E=U/d U为两板间电势差,d为两板间距。‎ 1. 场源关系 E=U/d=Q/cd 而C=(εS)/(4Пkd)故 E=Q/[(εS)/(4Пkd)·d]=(4Пk Q)/εS Q不变,板间电场强度E与板间距无关。‎ U不变,电容器始终与电源两极相连,E与d成反比,Q=CU,Q与d也成反比。‎ 1. 常见电容器展示,介绍纸介电容器、可变电容器与平行板电容器的联系。‎ 1. 复习巩固 已知电源电动势E,电容器电容C,电阻为R,开关S闭合对C充电至稳定状态。‎ 问:有多少电量通过R?(εC)‎ 保持开关S闭合,电容器两极板间距变不原来的一半,这一过程中,又有多少电量通过R?(εC)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