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模型法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物理】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模型法学案

‎3模型法 故事链接: 1910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里,卢瑟福领导下的实验室发生了一件意料不到的事,竟然无意之中促成原子模型图的成功。事情经过是这样的:‎ ‎ ‎ ‎  一天下午,青年助手盖革问卢瑟福,是否可以在放射性方面做点工作;同时让刚来的助手马斯登也一起参加。卢瑟福同意并建议他们用α粒子去轰击金箔,看看穿过金箔的α粒子向什么方向飞去。‎ ‎  原以为这个实验纯粹是练习性的,没有多大意义。因为当时的 学家认为原子就像一只葡萄干面包。原子内部的负电荷电子就好像葡萄干;正电荷好像面粉一样是均匀连续分布的物质。按照这种想法,可以预料:金原子里的电子根本无法抵挡住比它重几千倍的α粒子炮弹;金原子中的正电荷物质虽然有同α相匹敌的质量,可惜它是均匀地分散在整个原子空间,也不会有什么了不起的抵挡力。所以,射向金箔的α粒子将继续向前飞去,最多稍微改变一下角度。盖革和马斯登遵照老师的意见,着手准备这项练习。整个实验装置非常简单:作为炮弹的α粒子由藏在一只铅室里的放射性元素供给,它们的轰击目标是一张极薄的金箔,在金箔的后面放了一个可以改变方位的闪烁屏,只要α粒子撞到屏上,便马上发生一次闪光。盖革和马斯登两名炮手,躲在一架低倍显微镜后面观察着这种微弱的闪光,并记下闪光的次数和角度。‎ ‎  第三天,卢瑟福正在自己的办公室里看书,忽然盖革冲了进来,惊慌地报告:“我们竟然看见好几起α粒子被金箔弹回来了!”这真是难以置信的消息。这等于告诉你用一枚重磅炮弹去轰击一张报纸,炮弹竟然被报纸弹回来了那样荒唐。卢瑟福很快恢复了镇静,这里面一定有奥妙。如果这两位学生没有看错的话,莫非是我们以前对原子的看法有问题?卢瑟福紧张地思考了几个星期。他想,原子中的电子是早就被人观察到了,但是原子中连续分布的正电荷物质,却从来也没有露过脸。原子里的正电荷难道不是均匀分布,而是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心上?因为只有集中了原子质量90 以上的正电核心,才可能有足够的力量来抵挡那些凑巧撞在上面的α粒子,并把它们弹回去。‎ ‎  按照这个想法,卢瑟福计算了α粒子穿过原子后面各个方向飞出去的次数,计算结果同盖革、马斯登的测量结果完全一致。在1911年2月,卢瑟福写了题为《α和β粒子物质散射效应和原子结构》的论文,他 认为原子的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直径很小的核心区域,叫原子核,电子在原子核外绕核作轨道运动。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这就是卢瑟福的原子模型。‎ 虽然,这个模型以后又被进一步的研究所改进,但是卢瑟福模型的提出开创了原子物理的新纪元,所以今天人们常常用这个模型的图案作为近代物理学的一个标志。‎ 这个故事中卢瑟福研究原子结构是运用的就是模型法。模型法是指在分析解决物理问题过程中,运用物理方法,结合物理知识,分析题设条件,排除干扰因素,提炼有效信息,透过现象抓住本质,从复杂的物理问题中抽象出问题的本质特征,将问题抽象成我们熟悉的模型。物理模型是对事物原型的简化和提纯,常用的模型法有状态模型法,过程模型,条件模型,过程模型和研究对象模型。下面分别举例说明。‎ (1) 过程模型 常用的过程模型有很多,如匀加速直线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简谐运动、人船模型、弹性碰撞、等温变化等。‎ ‎[例题1]小车静置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站立在车上的人练习打靶,人站在车上的一端,靶固定在车的另一端,如图所示,已知车、人靶和枪的总质量为M(不包括子弹),每颗子弹的质量为m,每颗子弹击中靶后就留在靶内,且待前一发击中靶后,再打下一发,打完n发后,小车移动的距离为多少?‎ 解析:子弹、枪(连同剩余子弹)小车(连同人、靶及靶中子弹)构成系统水平动量守恒,每次子弹射出后小车后退,当子弹射入靶中后又停下来,设每射出一颗子弹时,小车反冲速度为v,子弹水平速度为u,则有 子弹从射出到击入靶中所用的时间为t,则有 解得每次小车后退距离为,‎ 所以打完n发子弹后,小车移运动的距离 ‎ 如果我们抛开发射子弹的复杂过程,最终结果就是n发子弹从小车的一端到了另一端,这就是“人船模型”的问题,一定有 由几何关系得 两式联立解得,结果与上一种方法完全相同,但过程要简单的多。‎ ‎[例题2]如图所示为两根光滑的平行导轨,其水平部分处于一个磁感应强度为B、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在其水平部分垂直导轨放置一根质量为的导体棒。另外一根质量为的导体棒 从导轨上高h处由静止下滑,如果两导体棒始终不接触,导轨的水平部分足够长且始终处于磁场内,则两导体棒最后的速度是多少?‎ 解析:导体棒在斜轨上的下滑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滑至水平部分进入磁场,切割磁感线产生沿的感应电流。于是,磁场对通电的两导体棒产生安培力F,对的安培力水平向左,阻碍它的运动;对的安培力水平向右,驱使它运动,如右图。这样,两者的相对速度逐渐减小,回路的面积也逐渐减小。最后,两棒达到相同的速度,回路面积不再变化,棒中不再有感应电动势,两棒由于惯性作匀速直线运动。‎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从棒进入磁场起,两棒通过磁场发生相互作用,最后达到共同速度。这个过程可抽象成完全非弹性碰撞过程模型。‎ 棒滑进水平部分的磁场区域时,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速度:‎ 根据上面分析建立的碰撞模型,由 得最终共同速度:‎ 上面的解答十分简捷,完全是由于建立了正确的碰撞模型的缘故。否则,这是一个非匀变速直线运动,阶段无法解答。‎ ‎[例题3](1999年全国卷)一跳水运动员从离水面10m高的平台上向上跃起,举双臂直体离开台面,此时其重心位于从手到脚全长的中点,跃起后重心升高0.45m达到最高点,落水时身体竖直,手先入水,(在此过程中运动员水平方向的运动忽略不计),从离开跳台到手触水面,他可用于完成空中动作的时间是 多少?(计算时,可以把运动员看作全部质量集中在重心的一个质点,取,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解析:运动员跳起达到最高点的时间 人从最高点至水面的高度是,下落可看成是自由落体运动,时间为,‎ ‎∴‎ ‎∴‎ ‎[例题4]两块大小不同的圆形薄板(厚度不计),质量分别为M和m(M=2m),半径分别为R和r,两板之间用一根长l=0.4米的轻质绳相连结。开始时,两板水平叠放在支架OC上方高h=0.2米处如图(a),两板一起自由下落,支架上有一个半径R′(r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