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1 发布 |
- 37.5 KB |
- 9页
![](https://data.61taotao.com/file-convert/2020/10/19/17/49/1a2654c92d951c5e6a1d96e9c70788d4/img/1.jpg)
![](https://data.61taotao.com/file-convert/2020/10/19/17/49/1a2654c92d951c5e6a1d96e9c70788d4/img/2.jpg)
![](https://data.61taotao.com/file-convert/2020/10/19/17/49/1a2654c92d951c5e6a1d96e9c70788d4/img/3.jpg)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物理 Word版
2018-2019学年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命题人 罗贤芳 2019.3.26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2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如图甲所示,在匀强磁场中,两个匝数相同的正方形金属线圈分别以不同的转速,绕与磁感线垂直的轴匀速转动,产生的交变电动势e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乙中曲线 a、b所示,则 ( ) A.t=0时刻,两线圈均处于垂直于中性面的位置 B.a、b对应的线圈转速之比为2∶3 C.a、b对应的两线圈面积之比为1∶1 D.若只改变两线圈的形状(匝数不变),则两线圈电动势的有效值之比一定不变 2. 先后用不同的交流电源给同一盏灯泡供电,第一次灯泡两端的电压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如图甲所示);第二次灯泡两端的电压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若甲、乙图中的U0、T所表示的电压、周期值是相同的,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第一次,灯泡两端的电压有效值是 B.第二次,灯泡两端的电压有效值是 C.第一、第二次,灯泡的电功率之比是2∶9 D.第一、第二次,灯泡的电功率之比是1∶5 3. 为了浴室用电安全,某同学用理想变压器降压给浴室供电;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输入交变电压u=311sin 100πt(V),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5∶1,已知照明灯额定功率为66 W,排气扇电动机内阻为1 Ω,电流表示数为3 A,各用电器均正常工作,电表均为理想电表,则 ( ) A.电压表示数为62 V B.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为186 W C.排气扇输出功率为63.75 W D.保险丝熔断电流不得低于3 A 4. 如图所示,面积为0.02 m2,内阻不计的100匝矩形线圈ABCD,绕垂直于磁场的轴OO′匀速转动,转动的角速度为100 rad/s,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 T。矩形线圈通过滑环与理想变压器相连,触头P可移动,副线圈所接电阻R=100 Ω,电表均为理想交流电表,当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平行时开始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线圈中感应电动势的表达式为e=50cos(100t)V B.P上移时,电流表示数减小 C.t=0时刻,电压表示数为100 V D.当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2时,电阻上消耗的功率为400 W 5. 一位质量为m的运动员从下蹲状态向上起跳,经Δt时间,身体伸直并刚好离开地面,速度为v。在此过程中 ( ) A.地面对他的冲量为mv+mgΔt,地面对他做的功为mv2 B.地面对他的冲量为mv+mgΔt,地面对他做的功为零 C.地面对他的冲量为mv,地面对他做的功为mv2 D.地面对他的冲量为mv-mgΔt,地面对他做的功为零 6. 如图所示,一个下面装有轮子的贮气瓶停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底端与竖直墙壁接触。现打开右端阀门,气体向外喷出,设喷口的面积为S,气体的密度为ρ,气体向外喷出的速度为v,则气体刚喷出时瓶底端对竖直墙面的作用力大小是 ( ) A.ρvS B. C.ρv2S D.ρv2S 7. 如图所示,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的A、B两小木块中部夹一被压缩的轻弹簧,当轻弹簧被放开时,A、B两小木块各自在桌面上滑行一段距离后,飞离桌面落在地面上。若mA=3mB,则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 ) A.若轻弹簧对A、B做功分别为W1和W2,则有W1∶W2=1∶1 B.在与轻弹簧作用过程中,两木块的速度变化量之和为零 C.若A、B在空中飞行时的动量变化量分别为Δp1和Δp2,则有Δp1∶Δp2=1∶1 D.若A、B同时离开桌面,则从释放轻弹簧开始到两木块落地的这段时间内,A、B两木块的水平位移大小之比为1∶3 8. 如图所示,N匝矩形导线框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绕轴OO′匀速转动,线框面积为S,线框的电阻、电感均不计,外电路接有电阻R、理想电流表A和二极管D。电流表的示数为I,二极管D具有单向导电性,即正向电阻为零,反向电阻无穷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导线框转动的角速度为 B.导线框转动的角速度为 C.导线框转到图示位置时,线框中的磁通量最大,瞬时电动势为零 D.导线框转到图示位置时,线框中的磁通量最大,瞬时电动势最大 9. 理想变压器原线圈a匝数n1=200匝,副线圈b匝数n2=100匝,线圈a接在u=44sin 314t V的交流电源上,“12 V 6 W”的灯泡恰好正常发光,电阻R2=16 Ω,电压表V为理想电表。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 A.交变电流的频率为100 Hz B.穿过铁芯的磁通量的最大变化率为 Wb/s C.电压表V的示数为22 V D.R1消耗的功率是1 W 10. 几个水球可以挡住一颗子弹?《国家地理频道》的实验结果是:四个水球足够!完全相同的水球紧挨在一起水平排列,子弹在水球中沿水平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恰好能穿出第4个水球,则可以判断的是 ( ) A.子弹在每个水球中的速度变化相同 B.子弹在每个水球中运动的时间不同 C.每个水球对子弹的冲量不同 D.子弹在每个水球中的动能变化相同 11. 如图所示,质量为M=1 kg的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个质量为m=3 kg的滑块以初速度v0=2 m/s从木板的左端向右滑上木板,滑块始终未离开木板。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A.滑块和木板的加速度大小之比是1∶3 B.整个过程中因摩擦产生的内能是1.5 J C.可以求出木板的最小长度是1.5 m D.从开始到滑块与木板相对静止这段时间内,滑块与木板的位移之比是7∶3 12. 如图所示,小车的上面固定一个光滑弯曲圆管道,整个小车(含管道)的质量为2m,原来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今有一个可以看做质点的小球,质量为m,半径略小于管道半径,以水平速度v从左端滑上小车,小球恰好能到达管道的最高点,然后从管道左端滑离小车。关于这个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小球滑离小车时,小车回到原来位置 B.小球滑离小车时相对小车的速度大小为v C.车上管道中心线最高点的竖直高度为 D.小球从滑进管道到滑到最高点的过程中,小车的动量变化大小是 二. 实验题(6+8=14分,每空2分,共14分) 13.(6分)为了验证动量守恒定律(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某同学选取了两个材质相同、体积不等的立方体滑块A和B,按下述步骤进行实验: 步骤1:在A、B的相撞面分别装上橡皮泥,以便二者相撞以后能够立刻结为整体; 步骤2:安装好实验装置如图,铝质轨道槽的左端是倾斜槽,右端是长直水平槽。倾斜槽和水平槽由一小段圆弧连接,轨道槽被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在轨道槽的侧面与轨道等高且适当远处装一台数码频闪照相机; 步骤3:让滑块B静置于水平槽的某处,滑块A从斜槽某处由静止释放,同时开始频闪拍摄,直到A、B停止运动,得到一幅多次曝光的数码照片; 步骤4:多次重复步骤3,得到多幅照片,挑出其中最理想的一幅,打印出来,将刻度尺紧靠照片放置,如图所示。 (1)由图分析可知,滑块A与滑块B碰撞发生的位置________。 ①在P5、P6之间 ②在P6处 ③在P6、P7之间 (2)为了探究碰撞中动量是否守恒,需要直接测量或读取的物理量是________。 ①A、B两个滑块的质量m1和m2 ②滑块A释放时距桌面的高度 ③频闪照相的周期 ④照片尺寸和实际尺寸的比例 ⑤照片上测得的s45、s56和s67、s78 ⑥照片上测得的s34、s45、s56和s67、s78、s89 ⑦滑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写出验证动量守恒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8分)为了验证碰撞中的动量守恒和检验两个小球的碰撞是否为弹性碰撞,某同学选取了两个体积相同、质量不相等的小球,按下述步骤做了如下实验: ①用天平测出两个小球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且m1>m2)。 ②按照如图所示的那样,安装好实验装置。将斜槽AB固定在桌边,使槽的末端处的切线水平,将一斜面BC连接在斜槽末端。 ③先不放小球m2,让小球m1从斜槽顶端A处由静止开始滚下,记下小球在斜面上的落点位置。 ④将小球m2放在斜槽末端边缘处,让小球m1从斜槽顶端A处由静止开始滚下,使它们发生碰撞,记下小球m1和m2在斜面上的落点位置。 ⑤用毫米刻度尺量出各个落点位置到斜槽末端点B的距离,图中D、E、F点是该同学记下的小球在斜面上的几个落点位置,到B点的距离分别为LD、LE、LF。 (1)小球m1和m2发生碰撞后,m1的落点是图中的______点,m2的落点是图中的________点。 (2)用测得的物理量来表示,只要满足关系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碰撞中动量守恒。 (3)用测得的物理量来表示,只要再满足关系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两小球的碰撞是弹性碰撞。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8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9分) 发电机转子是匝数n=100,边长L=20 cm的正方形线圈,其置于磁感应强度B=0.5 T的匀强磁场中,绕着垂直磁场方向的轴以ω=100π rad/s的角速度转动,当转到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时开始计时。线圈的电阻r=1 Ω,外电路电阻R=99 Ω。试求: (1)写出交变电流瞬时值表达式; (2)外电阻上消耗的功率; (3)从计时开始,线圈转过过程中,通过外电阻的电荷量是多少? 16. (9分) 某电站输送电压为U=6000 V,输送功率为P=500 kW,这时安装在输电线路的起点和终点的电度表一昼夜里读数相差4800 kW·h,试求: (1)使用该输送电压输电时的输电效率和输电线的电阻; (2)若要使输电损失的功率降到输送功率的2%,试论述电站应该采用什么输电办法? 17.(10分) 如图所示,质量0.5 kg,长1.2 m的金属盒AB,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与桌面间动摩擦因数μ=,在盒内右端B放着质量也为0.5 kg,半径为0.1 m的弹性球,球与盒接触面光滑。若在A端给盒以水平向右的冲量1.5 N·s,设盒在运动中与球碰撞时间极短,且无能量损失,求: (1)盒从开始运动到完全停止所通过的路程是多少; (2)盒从开始运动到完全停止所经过的时间是多少。 18.(10分) 如图所示,在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放置一质量为m的物块B,B的下端连接一轻质弹簧,弹簧下端与挡板相连接,B平衡时,弹簧的压缩量为x0,O点为弹簧的原长位置。在斜面顶端另有一质量也为m的物块A,距物块B为3x0,现让A从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A与B相碰后立即一起沿斜面向下运动,但不粘连,它们到达最低点后又一起向上运动,并恰好回到O点(A、B均视为质点)。试求: (1)A、B相碰后瞬间的共同速度的大小; (2)A、B相碰前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 Q (3)若在斜面顶端再连接一光滑的半径R=x0的半圆轨道PQ,圆弧轨道与斜面相切于最高点P,现让物块A以初速度v从P点沿斜面下滑,与B碰后返回到P点还具有向上的速度,则v为多大时物块A恰能通过圆弧轨道的最高点? 2020届高二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答题卡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二. 实验题(6+8=14分,每空2分,共14分) 13、(6分) (1) (2) 14、(8分) (1) (2) (3)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8分) 15、(9分) 16、(9分) 17、(10分) 18、(10分) Q 2020届高二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 1.C 2.D 3.C 4D 5.B 6.D 7.D 8.AC 9.BD 10.BCD 11.ABD 12.BC 二. 实验题(6+8=14分,每空2分共14分) 13. 答案:(1)② (2)①⑥ m1(s45+2s56-s34)=(m1+m2)(2s67+s78-s89) 14. 答案:(1)D F (2)m1=m1+m2 (3)m1LE=m1LD+m2LF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8分 15. (9分) 解析:(1)电动势的最大值:Em=nBωL2=628 V 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Im==6.28 A 故交变电流瞬时值表达式:i=6.28sin 100πt(A)。 (2)电流的有效值I=Im 由P=I2R得外电阻上的消耗功率: P=2R=1.95×103 W。 (3)从计时开始到线圈转过过程中,平均感应电动势由E=n得 =n=n· 平均电流:== 通过外电阻的电荷量:q=·Δt==1×10-2 C。 16. (9分) 解析:(1)依题意输电电线上的功率损失为 P损=W/t=(4800/24) kW=200 kW 则输电效率:η=(P-P损)/P=(500-200)/500=60% 因为P损=I2R线,又因为P=IU, 所以I== A, 所以R线==28.8 Ω. (2)应该采用高压输电的办法. 设升压至U′可满足要求,则输送电流:I′=P/U′=500000 /U′A 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为P′损=I′2R损=P×2%=10000 W 则有:(500000 /U′)2×R线=10000 得U′= V=2.68×104 V. 17. (10分) 解析:(1)研究对象是金属盒,盒受冲量I后获得速度v, 由动量定理,有I=mv-0,v== m/s=3 m/s 盒以此速度向右运动,运动中受到桌面对盒的摩擦力 f=μFN=μ·2mg -μ·2mg=ma即a=-2μg 盒运动了x1=(1.2-0.1×2)m=1 m后速度减少为v′。v′2-v2=2ax1 v′== m/s=2 m/s, 盒左壁A以v′速度与球相碰,因碰撞中无能量损失,盒停止,球以v′=2 m/s的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1 m后又与盒的右壁相碰,盒又以v′=2 m/s的速度向右运动,直到停止。0-v′2=2ax2 即x2=== m=0.8 m 因x2只有0.8 m,此时静止小球不会再与盒的左壁相碰,所以盒通过的总路程为 s=x1+x2=1 m+0.8 m=1.8 m。 (2)盒从开始运动到与球相碰所用时间为t1 根据动量定理,有-μ·2mgt1=mv′-mv t1== s=0.4 s; 小球匀速运动时间t2== s=0.5 s ; 盒第二次与球相碰后到停止运动的时间为t3,根据动量定理,有-μ·2mgt3=0-mv′ t3== s=0.8 s; 总时间t=t1+t2+t3=(0.4+0.5+0.8)s=1.7 s。 18. (10分) 解析:(1)A与B碰撞前后,设A的速度分别是v1和v2,因A下滑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有:mg(3x0)sin 30°=mv12 解得:v1= ① 又因A与B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有:mv1=2mv2② 联立①②得:v2=v1=。 (2)碰后,A、B和弹簧组成的系统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则有:Ep+·2mv22=0+2mg·x0sin 30° 解得:Ep=2mg·x0sin 30°-·2mv22=mgx0-mgx0=mgx0。③ (3)设物块A在最高点C的速度是vC, 物块A恰能通过圆弧轨道的最高点C点时,重力提供向心力,得:mg= 所以:vC== ④ C点相对于O点的高度,如图所示: h=R+Rcos 30°+2x0sin 30°=x0 ⑤ 物块从O到C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得: mvO2=mgh+mvC2 ⑥ 联立④⑤⑥得:vO= ⑦ 设A与B碰撞后共同的速度为vB,碰撞前A的速度为vA,物块A从P到与B碰撞前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得: mv2+mg(3x0sin 30°)=mvA2 ⑧ A与B碰撞的过程中动量守恒,得:mvA=2mvB ⑨ A与B碰撞结束后到O点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得:·2mvB2+Ep=·2mvO2+2mg·x0sin 30° ⑩ 由于A与B不粘连,到达O点时,滑块B开始受到弹簧的拉力,A与B分离。 联立⑦⑧⑨⑩解得:v=2。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