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2020届二轮复习专题九 近代物理初步和物理学史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物理】2020届二轮复习专题九 近代物理初步和物理学史学案

高考命题点 命题轨迹 原子物理和能级跃迁 ‎2019‎ ‎1卷14‎ 光电效应的规律和电路 ‎2015‎ ‎1卷35(1),2卷35(1)‎ ‎2016‎ ‎1卷35(1)‎ ‎2017‎ ‎3卷19‎ ‎2018‎ ‎2卷17‎ 核反应和核能 ‎2016‎ ‎3卷35(1)‎ ‎2017‎ ‎1卷17,2卷15‎ ‎2018‎ ‎3卷14‎ ‎2019‎ ‎2卷15‎ 物理学史和物理学思想方法 ‎2016‎ ‎3卷14‎ ‎                   ‎ ‎1.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 ‎(1)任何一种金属都有一个极限频率,入射光的频率低于这个频率时不发生光电效应.‎ ‎(2)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只随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 ‎(3)入射光照射到金属板上时,光电子的发射几乎是瞬时的,一般不会超过10-9 s.‎ ‎(4)当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或等于极限频率时,饱和光电流的大小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 ‎2.光电效应方程 ‎(1)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跟入射光子的能量hν和逸出功W0的关系为:Ek=hν-W0.‎ ‎(2)极限频率νc=.‎ ‎3.氢原子能级图 ‎(1)氢原子能级图如图1所示.‎ 图1‎ ‎(2)一群氢原子处于量子数为n的激发态时,最多可能辐射出的光谱线条数:N=C=.‎ ‎4.原子核的衰变 衰变类型 α衰变 β衰变 衰变方程 X→Y+He X→Y+e 衰变实质 ‎2个质子和2个中子结合成一整体射出 核内的一个中子转化成了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 ‎2H+2n→He n→H+e 衰变规律 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 ‎5.核能 ‎(1)原子核的结合能:克服核力做功,使原子核分解为单个核子时吸收的能量,或若干单个核子在核力的作用下结合成原子核时放出的能量.‎ ‎(2)质量亏损:原子核的质量小于组成它的核子的质量之和的现象.注意质量数与质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3)质能方程:E=mc2,即一定的能量和一定的质量相联系,物体的总能量与它的质量成正比.‎ 例1 (2019·安徽合肥市第二次质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子与质子结合成氘核时吸收能量 B.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证明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C.入射光照射到某金属表面发生光电效应,若仅减弱该光的强度,则不可能发生光电效应 D.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的电子由外层轨道跃迁到内层轨道,原子的能量减少,电子的动能增加 答案 D 解析 中子与质子结合成氘核时有质量亏损,释放能量,故A错误;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得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故B 错误;发生光电效应的条件是入射光的频率大于等于金属的极限频率,若仅减弱该光的强度,只影响单位时间内发出光电子的数目,光的频率不变,则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故C错误;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的电子由外层轨道跃迁到内层轨道后,原子的能量减少,电子的电势能减少,动能增加,故D正确.‎ 拓展训练1 (2019·湖南衡阳市第一次联考)下列有关近代物理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天然放射现象中的β射线是原子核外电子跃迁时辐射出的 B.结合能越大的原子核越稳定 C.若氢原子从n=6能级向n=1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光不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氢原子从n=6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光也一定不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D.按照玻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子的动能减小,原子的能量减小 答案 C 解析 天然放射现象中的β射线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为质子时辐射出的,故A错误;比结合能越大的原子核越稳定,故B错误;从n=6能级向n=1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光的能量大于从n=6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光的能量,前者尚且不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后者也就更加不能,故C正确;按照玻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经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子的动能减小,电势能变大,原子的能量增大,故D错误.‎ 例2  (2019·全国卷Ⅰ·14)氢原子能级示意图如图2所示.光子能量在1.63 eV~3.10 eV的光为可见光.要使处于基态(n=1)的氢原子被激发后可辐射出可见光光子,最少应给氢原子提供的能量为(  )‎ 图2‎ A.12.09 eV    B.10.20 eV C.1.89 eV    D.1.51 eV 答案 A 解析 因为可见光光子的能量范围是1.63 eV~3.10 eV,所以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至少要被激发到n=3能级,要给氢原子提供的能量最少为E=(-1.51+13.60) eV=12.09 eV,故选项A正确.‎ 拓展训练2  (2019·四川省综合能力提升卷(三))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3所示,一个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3‎ A.氢原子可能发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 B.已知钾的逸出功为2.22 eV,则氢原子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释放的光子可以从金属钾的表面打出光电子 C.氢原子从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释放的光子能量最小 D.氢原子由n=3能级跃迁到n=1能级时,辐射出的光的频率最高,波长最短 答案 D 解析 一个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最多可辐射出两种频率的光子,即3→2,2→1,选项A错误;氢原子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释放的光子能量为E32 =-1.51 eV-(-3.40 eV)=1.89 eV<2.22 eV,故不能从金属钾的表面打出光电子,选项B错误;氢原子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能级差最小,释放的光子能量最小,选项C错误;氢原子由n=3能级跃迁到n=1能级时,能级差最大,辐射出的光的频率最高,波长最短,故D正确.‎ 拓展训练3  (2019·广西桂林市、贺州市、崇左市3月联合调研)氢原子能级图如图4所示,大量处于n=3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辐射出的光子中,发现有两种频率的光子能使金属A产生光电效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4‎ A.大量处于n=3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只辐射两种频率的光子 B.从n=3激发态直接跃迁到基态时放出的光子一定能使金属A发生光电效应 C.一个氢原子从n=3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该氢原子能量增大 D.一个氢原子从n=3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该氢原子核外电子动能减小 答案 B 解析 大量处于n=3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有3→1,3→2和2→1三种情况,所以跃迁过程中将释放出3种频率的光子,故A错误;由题意可知:有两种频率的光子能使金属A产生光电效应,而所放出的光子中,n=3跃迁到基态辐射的光子频率最大,则一定能使 金属A发生光电效应,故选项B正确;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从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放出能量,核外电子的动能增大,电势能减小,氢原子总能量减小,故选项C、D错误.‎ 例3 (多选)(2019·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第一次联考)一群处于第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过程中能发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将这些光分别照射到图5甲电路阴极K的金属上,只能测得3条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已知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丙所示,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图5‎ A.图乙中的c光是氢原子由第4能级向基态跃迁发出的 B.图乙中的b光光子能量为12.09 eV C.动能为1 eV的电子能使处于第4能级的氢原子电离 D.阴极金属的逸出功可能为W0=6.75 eV 答案 BCD 解析 6种光子中,只有三种能使阴极发生光电效应,由题图乙可知a光的频率最大,c光的频率最小,故a光子是氢原子由能级4向基态跃迁的产物,b光子是氢原子由能级3向基态跃迁的产物,c光子是氢原子由能级2向基态跃迁的产物,故b光子的能量ΔEb=-1.51 eV-(-13.6 eV)=12.09 eV,A错误,B正确;处于第4能级的氢原子电离至少需要吸收0.85 eV的能量,故动能为1 eV的电子能使处于第4能级的氢原子电离,C正确;c光子的频率最小,则跃迁产生c光子的能级差ΔEc=-3.4 eV-(-13.6 eV)=10.2 eV,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k=hν-W0,要想发生光电效应,需满足W0<ΔEc,故逸出功W0可能等于6.75 eV,D正确.‎ 拓展训练4 (2019·四川广元市第二次适应性统考)分别用频率为ν和2ν的甲、乙两种单色光照射某金属,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之比为1∶3,已知普朗克常量为h,真空中光速为 c,电子电荷量为e.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频率为2ν的单色光照射该金属,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目一定较多 B.用频率为ν的单色光照射该金属也能发生光电效应 C.甲、乙两种单色光照射该金属,只要光的强弱相同,对应的光电流的遏止电压就相同 D.该金属的逸出功为hν 答案 D 解析 光照射金属,金属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目与入射光的强度有关;用频率为2ν的单色光照射该金属,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目不一定多,故A项错误;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可得,Ek1=hν-W0、Ek2=2hν-W0,又=,联立解得:W0=hν.频率为ν的单色光光子能量为hν,小于W0,则用频率为ν的单色光照射该金属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故B项错误,D项正确;甲、乙两种单色光照射该金属,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同,对应的光电流的遏止电压不同,故C项错误.‎ 拓展训练5  (多选)(2019·福建厦门市上学期期末质检)利用光电管研究光电效应的实验电路如图6所示,用频率为ν的可见光照射阴极K,电流表中有电流通过,则(  )‎ 图6‎ A.改用紫外光照射K,电流表中没有电流通过 B.只增加该可见光的强度,电流表中通过的电流将变大 C.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A端,电流表中一定无电流通过 D.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B端移动,电流表示数可能不变 答案 BD 解析 用频率为ν的可见光照射阴极K,能发生光电效应,则该可见光的频率大于阴极材料的极限频率,紫外光的频率大于可见光,故用紫外光照射K,也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电流表中有电流通过,A错误;只增加可见光的强度,单位时间内逸出金属表面的光电子数增多,电流表中通过的电流将变大,B正确;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A端,光电管两端的电压为零,但光电子有初动能,故电流表中仍有电流通过,C错误;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B端滑动时,若电流已达到饱和光电流,则电流表示数可能不变,D正确.‎ 例4 (2019·全国卷Ⅱ·15)太阳内部核反应的主要模式之一是质子-质子循坏,循环的结果可表示为4H→He+2e+2ν,已知H和He的质量分别为mp=1.007 8 u和mα=4.002 6 u,1 u=931 MeV/c2,c为光速.在4个H转变成1个He的过程中,释放的能量约为(  )‎ A.8 MeV B.16 MeV C.26 MeV D.52 MeV 答案 C 解析 核反应质量亏损Δm=4×1.007 8 u-4.002 6 u=0.028 6 u,释放的能量ΔE=0.028 6×931 MeV≈26.6 MeV,选项C正确.‎ 拓展训练6 (2019·河南郑州市第二次质量预测)1933年至1934年间,约里奥·居里夫妇用α粒子轰击铝箔时,发生的核反应方程为Al+He→P+n,反应生成物P像天然放射性元素一样衰变,放出正电子e,且伴随产生中微子ν,核反应方程为P→Si+e+ν.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温度、压强等条件变化时,放射性元素P的半衰期随之变化 B.中微子的质量数A=0,电荷数Z=0‎ C.正电子产生的原因可能是核外电子转变成的 D.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结合成一个α粒子,则质子与中子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α粒子的质量 答案 B 解析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外界因素无关,选项A错误;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知,中微子的质量数A=0,电荷数Z=0,选项B正确;正电子产生的原因是核内的质子转化为中子时放出的,选项C错误;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结合成一个α粒子要释放能量,根据质能方程及质量亏损可知,两个质子与两个中子的质量之和大于α粒子的质量,选项D错误.‎ 例5  (2019·湖南衡阳市第二次联考)在匀强磁场中,一个原来静止的原子核,由于衰变放射出某种粒子,结果得到一张两个相切圆1和2的径迹照片如图7所示,已知两个相切圆半径分别为r1、r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7‎ A.原子核可能发生α衰变,也可能发生β衰变 B.径迹2可能是衰变后新核的径迹 C.若衰变方程是U→Th+He,则衰变后新核和射出的粒子的动能之比为117∶2‎ D.若衰变方程是U→Th+He,则r1∶r2=1∶45‎ 答案 D 解析 原子核衰变过程系统动量守恒,由动量守恒定律可知,衰变生成的两粒子的动量方向相反,粒子速度方向相反,由左手定则可知,若生成的两粒子电性相反则在磁场中的轨迹为内切圆,若电性相同则在磁场中的轨迹为外切圆,所以该原子核发生的是α衰变,故A错误;核反应过程系统动量守恒,原子核原来静止,初动量为零,由动量守恒定律可知,原子核衰变生成的两核动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由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qvB=m,解得:r==,由于p、B相同,则粒子电荷量q越大,轨道半径越小,由于新核的电荷量大,所以新核的半径小于α粒子的轨道半径,所以径迹2是衰变后α粒子的运动轨迹,故B错误;由动能与动量的关系Ek=可知,动能之比等于质量的反比,即为2∶117,故C错误;由B项分析知,r1∶r2=2∶90=1∶45,故D正确.‎ 拓展训练7  (多选)(2019·四川成都市第二次诊断)如图8,匀强磁场中的O点有一静止的原子核Th发生了某种衰变,衰变方程为Th→Y+e,反应生成的粒子e的速度方向垂直于磁场方向.关于该衰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8‎ A.Th发生的是α衰变 B.Th发生的是β衰变 C.A=234,Z=91‎ D.新核Y和粒子e在磁场中的轨迹外切于O点 答案 BC 解析 衰变放出一个电子,所以为β衰变,故A错误,B正确;由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得:A=234,Z=91,故C正确;由于新核Y和粒子e电性相反,由左手定则可知,新核Y和粒子e在磁场中的轨迹内切于O点,故D错误.‎ 拓展训练8 (2019·福建龙岩市3月质量检查)两个氘核以相等的动能Ek对心碰撞发生核聚变,核反应方程为H+H→He+n,其中氘核的质量为m1,氦核的质量为m2,中子的质量为m3.假设核反应释放的核能E全部转化为动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核反应后氦核与中子的动量相同 B.该核反应释放的能量为E=(m1-m2-m3)c2‎ C.核反应后氦核的动能为 D.核反应后中子的动能为 答案 C 解析 核反应前两氘核动量和为零,因而核反应后氦核与中子的动量等大反向,故A错误;该核反应释放的能量E=(2m1-m2-m3)c2,故B错误;由能量守恒可得:核反应后的总能量为E+2Ek,由动能与动量的关系Ek=,且mHe=3mn可知,核反应后氦核的动能为,核反应后中子的动能为,故C正确,D错误.‎ 例6 (2019·山东潍坊市下学期高考模拟)在物理学中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是一种很重要的方法.下列物理量的表达式不是由比值法定义的是(  )‎ A.加速度定义式a= B.点电荷电场强度E=k C.磁感应强度B= D.电阻R= 答案 B 解析 加速度定义式a=,用速度的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来定义加速度,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根据库仑定律有:F=k,则根据场强的公式可以得到点电荷电场强度公式为:E==k,可知点电荷电场强度E=k,不是由比值法定义,是根据场强公式推导出的,故选项B符合题意;磁感应强度公式B=,是比值法定义,磁感应强度B与安培力F、电流I及导线长度L均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电阻R=,即电阻与电压无关,与电流也无关,是属于比值法定义,故D不符合题意.‎ 拓展训练9 (2019·山东临沂市2月质检)2018年3月14日,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威廉·霍金逝世,引发全球各界悼念.在物理学发展的历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为物理学的建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关于下列几位物理学家所做科学贡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卡文迪许将行星与太阳、地球与月球、地球与地面物体之间的引力规律推广到宇宙中的一切物体,得出万有引力定律 B.法拉第通过长时间的实验研究发现了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C.查德威克用α粒子轰击Be原子核发现了中子 D.爱因斯坦的光子说认为,只要光照时间足够长,所有电子最终都能逸出金属表面成为光电子 答案 C 解析 牛顿将行星与太阳、地球与月球、地球与地面物体之间的引力规律推广到宇宙中的一切物体,得出万有引力定律,选项A错误;奥斯特通过长时间的实验研究发现了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选项B错误;查德威克用α粒子轰击Be原子核发现了中子,选项C正确;爱因斯坦的光子说认为,能否发生光电效应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与光照时间无关,选项D错误.‎ 专题强化练 ‎(限时15分钟)‎ ‎1.(2019·甘肃兰州市第一次诊断)关于物理学家和他们对物理学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爱因斯坦提出了光的电磁说 B.麦克斯韦预言并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C.玻尔建立了量子理论,并成功解释了各种原子的发光原理 D.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答案 D 解析 麦克斯韦提出了光的电磁说,认为光是一种电磁波,故A项错误;麦克斯韦预言电磁波的存在,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故B项错误;玻尔结合普朗克的量子概念、爱因斯坦的光子概念和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提出了玻尔理论,成功解释了氢原子的发光原理;但由于过多保留了经典电磁学的理论,不能很好地解释其他原子的发光现象,C错误;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故D项正确.‎ ‎2.(2019·湖北天门、仙桃等八市第二次联考)下列现象中,原子核结构发生了改变的是(  )‎ A.氢气放电管发出可见光 B.β衰变放出β粒子 C.α粒子散射现象 D.光电效应现象 答案 B 解析 氢气放电管发出可见光是原子从较高能级跃迁至较低能级的结果,是由于原子内部电子运动产生的,与原子核内部变化无关,故A错误;β衰变放出β粒子是原子核内一个中子转变为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所以导致原子核结构发生了改变,故B正确;α粒子散射实验表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故C错误;光电效应是原子核外电子吸收光子能量逃逸出来的现象,跟原子核内部变化无关,故D错误.‎ ‎3.(2019·云南昆明市4月质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核的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 B.β衰变释放出电子,说明原子核内有电子 C.氡的半衰期为3.8天,8个氡原子核经过7.6天后剩下2个氡原子核 D.用频率为ν的入射光照射光电管的阴极,遏止电压为Uc,改用频率为2ν的入射光照射同一光电管,遏止电压大于2Uc 答案 D 解析 原子核的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故A错误;β衰变释放出电子,是中子转化为质子放出的,不能说明原子核内有电子,故B错误;半衰期的概念是对大量原子核而言的,对于个别原子核无意义,故C错误;由光电效应方程:eUc=hν-W0,当改用频率为2ν的入射光照射同一光电管,由光电效应方程得 eUc′=h·2ν-W0,则Uc′>2Uc,故D正确.‎ ‎4.(2019·山东潍坊市下学期高考模拟)关于原子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升高放射性物质的温度,其半衰期变短 B.发生光电效应现象时,增大入射光的频率,同一金属的逸出功变大 C.Np经过7次α衰变和5次β衰变后变成Bi D.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只放出符合两能级能量差的光子 答案 D 解析 半衰期与温度无关,即升高放射性物质的温度,其半衰期不会发生变化,故A错误;金属的逸出功由金属材料决定,与入射光的频率无关,故B错误;设需要经过x次α衰变和y次β衰变,根据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有:93=2x-y+83,4x=237-209,所以解得:x=7,y=4,故选项C错误;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只放出符合两能级能量差的光子.‎ ‎5. (2019·安徽蚌埠市第二次质检)氢原子的能级公式为En=E1(n=1,2,3,…),其中基态能量E1=-13.6 eV,能级图如图1所示.大量氢原子处于量子数为n的激发态,由这些氢原子可能发出的所有光子中,频率最大的光子能量为-0.96E1,则n和可能发出的频率最小的光子能量分别为(  )‎ 图1‎ A.n=5,0.54 eV B.n=5,0.31 eV C.n=4,0.85 eV D.n=4,0.66 eV 答案 B 解析 氢原子基态的能量为E1=-13.6 eV,由这些氢原子可能发出的所有光子中,频率最大的光子能量为-0.96E1,即跃迁到最高能级能量E=0.04E1≈-0.54 eV,即处在n=5能级;频率最小的光子的能量为ΔE′=-0.54 eV-(-0.85 eV)=0.31 eV,故B正确,A、C、D错误.‎ ‎6.(2019·河北唐山市第一次模拟)用金属铷为阴极的光电管观测光电效应现象,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2甲所示,实验中测得铷的遏止电压Uc与入射光频率ν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图线与横轴交点的横坐标为5.15×1014 Hz.已知普朗克常量h=6.63×10-34 J·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2‎ A.欲测遏止电压,应选择电源左端为正极 B.当电源左端为正极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电流表的示数持续增大 C.增大照射光的强度,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一定增大 D.如果实验中入射光的频率ν=7.00×1014 Hz,则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约为1.2×10-19 J 答案 D 解析 由题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铷的遏止电压Uc,因光电管左端为阳极,则电源左端为负极,故选项A错误;当电源左端为正极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的过程中,光电管两端电压增大,光电流增大,当光电流达到饱和值,不再增大,即电流表读数的变化是先增大后不变,故选项B错误;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和金属的逸出功有关,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故选项C错误;根据题图乙可知,铷的截止频率νc=5.15×1014 Hz,根据hνc=W0,则可求出该金属的逸出功大小W0=6.63×10-34×5.15×1014 J≈3.41×10-19 J,根据光电效应方程Ek=hν-W0,当入射光的频率为ν=7.00×1014 Hz时,则最大初动能为Ek=6.63×10-34×7.00×1014 J-3.41×10-19 J≈1.2×10-19 J,故选项D正确.‎ ‎7. (2019·广东深圳市第一次调研)如图3所示,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静止的铀U发生α衰变,生成新原子核X,已知α粒子和新核X在纸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  )‎ 图3‎ A.原子核X的电荷数为91,质量数为236‎ B.α粒子做顺时针圆周运动 C.α粒子和原子核X的周期之比为10∶13‎ D.α粒子和原子核X的半径之比为45∶2‎ 答案 C 解析 根据核反应的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知,原子核X的电荷数为92-2=90,质量数为238-4=234,选项A错误;α粒子带正电,由左手定则可知,α粒子做逆时针圆周运动,选项B错误;根据T=可知,α粒子和原子核X的周期之比:=×=,选项C正确;根据动量守恒定律,α粒子和原子核X的动量大小相同,r=∝可知,α粒子和原子核X的半径之比为==,选项D错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