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浙江省杭州市杭十四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性测试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物理】浙江省杭州市杭十四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性测试试题(解析版)

浙江省杭州市杭十四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 阶段性测试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选对得3分,选错得0分。)‎ ‎1.甲、乙两人从某点出发沿同一圆形跑道运动,甲沿顺时针方向行走,乙沿逆时针方向行走.经过一段时间后,甲、乙两人在另一点相遇.从出发到相遇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乙两人通过的路程一定不同 B. 甲、乙两人通过的路程一定相同 C. 甲、乙两人发生的位移一定不同 D. 甲、乙两人发生的位移一定相同 ‎【答案】D ‎【解析】‎ ‎【详解】A、B、甲和乙运动的速率不一定相同,故经过相同时间内走过的轨迹长度不一定相同,故选项A、B均错误.C、D、甲和乙从同一位置出发,到达另一相同位置,具有相同的位移,故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故选D.‎ ‎2.如图所示,气垫导轨上滑块经过光电门时,其上的遮光条将光遮住,电子计时器可自动记录遮光时间Δt.测得遮光条的宽度为x,用近似代表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为使更接近瞬时速度,正确的措施是_____‎ A. 换用宽度更窄遮光条 B. 提高测量遮光条宽度的精确度 C. 使滑块的释放点更靠近光电门 D. 增大气垫导轨与水平面的夹角 ‎【答案】A ‎【解析】‎ ‎【详解】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表示瞬时速度;即换用宽度更窄的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更短,更接近瞬时速度,故A正确;‎ ‎3.汽车以5m/s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进,紧急制动时以的加速度在粗糙水平面上滑行,则在4s内汽车通过的路程为( )‎ A. 4m B. 36m C. 6.25m D. 以上选项都不对 ‎【答案】C ‎【解析】‎ ‎【详解】设经过时间t汽车停下来,由:v=v0+at代入数据得:0=5-2×t解得:t=2.5s 因为4s>2.5s,故汽车早已停止.则 A.4m,与结论不相符,选项A错误;‎ B.36m,与结论不相符,选项B错误;‎ C.6.25m,与结论相符,选项C正确;‎ D.以上选项都不对,与结论不相符,选项D错误.‎ ‎4.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列车出站后,车头经过某标牌时为1 m/s,车尾经过该牌时的速度为7 m/s,则车身的中部经过该牌时的速度大小为(  )‎ A. 4 m/s B. 5 m/s C. 3.5 m/s D. 5.5 m/s ‎【答案】B ‎【解析】‎ ‎【详解】设车身的中部经过标牌时速度为v中 从车头经过车牌到车身中部经过车牌 得 从车身中部经过车牌到车尾经过车牌 由 得 ‎5.一辆汽车从车站开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开出一段时间后,司机发现有一位乘客未上车,急忙制动,车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结果汽车从开始启动到停下,共用10 s,前进了15 m,则在此过程中,汽车达到的最大速度是(   )‎ A. 1m/s B. 1.5m/s C. 3m/s D. 8m/s ‎【答案】C ‎【解析】‎ 设汽车达到的最大速度为vm,匀加速运动的时间为t1,匀减速运动的时间为t2,则匀加速和匀减速运动的平均速度都为Vm/2,则Vm/2t1+ Vm/2t2=x,即Vm/2 (t1+t2)= Vm/2t=x,代入数据得,vm=3m/s.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6.一个小石子从离地某一高度处由静止自由落下,某摄影爱好者拍到了它下落的一段轨迹,并测得该轨迹的实际长度为20cm.已知曝光时间为,则小石子在拍摄前下落的距离约为(  )‎ A. 20m B. 50m C. 80m D. 100m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轨迹长度为,曝光时间为,所以AB段的平均速度的大小为:,因为时间极短,故A点对应时刻的瞬时速度近似为, 由自由落体的速度位移的关系式 可得:.故C 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C ‎7.如图所示为一质点从时刻开始,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图中虚线为经过时对应的图象的点的切线,交时间轴于处,由此可知该质点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为(  )‎ A. B. C. D. ‎ ‎【答案】B ‎【解析】‎ 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由图象得时刻的速度,根据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时间公式,解得,选B.‎ ‎8.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汽车,通过某位移x所用的时间为t,接着通过一相邻位移2x所用的时间为T,则汽车运动的加速度为( )‎ A. B. C. D. ‎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推论可得:第一段时间t内中点时刻的瞬时速度为 ‎ 第二段时间T内中点时刻的瞬时速度为 则加速度为 A.,与结论相符,选项A正确;‎ B.,与结论不相符,选项B错误;‎ C.,与结论不相符,选项C错误; ‎ D.,与结论不相符,选项D错误;‎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4分,满分20分,每题所给的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全部选对的得4分,部分选对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 ‎9.关于速度与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物体的速度越大,其加速度越大 B. 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其加速度越大 C. 物体速度减小,其加速度一定减小 D. 物体的加速度不变,其速度可能减小 ‎【答案】D ‎【解析】‎ 速度是描述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速度的变化量大,加速度不一定大,所以AB错误;物体做加速或减少运动,取决与速度与加速度的方向关系,与加速度的大小无关,故C错误;D正确.‎ ‎10.质量为m的木块在拉力F的作用下,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运动,如图所示,已知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那么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 )‎ A. B. C. D. ‎ ‎【答案】CD ‎【解析】‎ ‎【详解】由于物体做匀速运动,对物体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有: 水平方向:‎ Fcosθ=f 竖直方向:‎ FN=mg-Fsinθ 滑动摩擦力:‎ f=μFN=μ(mg-Fsinθ)‎ A.,与结论不相符,选项A错误;‎ B.,与结论不相符,选项B错误;‎ C.,与结论相符,选项C正确;‎ D.,与结论相符,选项D正确;‎ ‎11.如图所示,两楔形物块、两部分靠在一起,物块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物块上端用绳子拴在天花板上,绳子处于竖直方向的伸直状态,、两物块均保持静止,则物体可能受到几个力的作用(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答案】ABC ‎【解析】‎ 试题分析:对A物体分析,若绳子的拉力等于A的重力,则A对B没有压力;故A可能受两个力;若拉力小于重力,则AB间有弹力的作用,根据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可知,若AB间没有摩擦力,则A不可能平衡;故AB间一定有摩擦力;故A受4个力;若拉力为零,则物体受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而处于平衡状态;可能受三个力;故选ABC.‎ 考点:受力分析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共点力平衡条件,要注意隔离法的正确应用;同时明确有摩擦力时一定有弹力.‎ ‎12.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固定有半圆弧轨道,其两端点M、N连线水平,将一轻质小环套在轨谱上,一细线穿过轻环A,一端系在M点,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恰好静止在图示位置,不计所有摩擦,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轨道对轻环的支持力大小为 B. 细线对M点的拉力大小为 C. 细线对轻环的作用力大小为 D. N点和轻环的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 ‎【答案】D ‎【解析】‎ ‎【详解】D.对球分析,受重力和拉力而平衡,故:T=mg; 再对环受力分析,受两个拉力和支持力,如图所示:‎ ‎ 根据平衡条件,图中∠1=∠2,再根据等腰三角形底角相等,有∠2=∠3,而∠1+∠2+∠3=90°,故∠1=∠2=∠3=30°,故D正确;‎ A.轨道对轻环的支持力大小为:,故A错误;‎ B.细线对M点的拉力大小为:T=mg,故B错误;‎ C.细线对轻环的作用力大小为两个拉力的合力,为,故C错误;‎ ‎13.一物体从静止开始运动,其速度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那么物体在和两段时间内( )‎ A. 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1‎ B. 位移大小之比为1∶1‎ C. 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2∶1‎ D. 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1∶1‎ ‎【答案】BD ‎【解析】‎ ‎【详解】A.根据速度时间图象的斜率等于加速度大小,则在0~t0和t0~2t0两段时间内加速度大小之比为:,故A错误.‎ B.设t0~2t0时间内,图象与时间轴交点坐标为t.则有:,解得:‎ 根据“面积”等于位移大小,则物体在0~t0和t0~2t0两段时间内位移之比为:‎ ‎ ‎ 故B正确.‎ CD.平均速度大小之比,故C错误,D正确.‎ 三.填空题(每空2分,满分14分)‎ ‎14.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打出一条纸带A、B、C、D、E为我们纸带上所选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各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则在打D点时,小车的速度为____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若当时交流电的实际频率小于50Hz时,仍按50Hz计算,则测量的加速度值比真实的加速度值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计算结果保留2位小数)‎ ‎【答案】 0.34 0.40 偏大 ‎【解析】‎ ‎【详解】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得:‎ 由题意可知:x1=24.0mm,x2=28.0mm,x3=32.0mm,x4‎ ‎=36.0mm由此可知相邻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差为:△x=4.0mm,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推论△x=aT2可得:‎ 若交流电频率为50赫兹,则其打点周期为0.02s,当电源频率低于低于50Hz时,实际打点周期将变大,而进行计算时,仍然用0.02s,因此测出的速度数值将比物体的真实数值大.‎ ‎15.如图所示,光滑斜面的倾角为θ,有两个相同的小球,小球所受重力均为G,分别用光滑挡板A、B挡住,挡板A沿竖直方向,挡板B垂直于斜面,则球1对挡板的压力F1=________,对斜面压力F2=________;球2对挡板压力F3=______,对斜面压力F4=________.‎ ‎【答案】 ‎ ‎【解析】‎ ‎【详解】对球1所受的重力来说,其效果有二:第一,使物体欲沿水平方向推开挡板;第二,使物体压紧斜面.因此,力的分解如图所示,由此得两个分力,大小分别为:‎ 对球1,, ‎ 对球2, , .‎ ‎【点睛】共点力平衡问题的解题一般按如下步骤进行:1、明确研究对象.2、分析研究对象受力,作出受力示意图.3、选择合适的方法,根据平衡条件列方程,求解.‎ 三.计算题(每题14分,满分42分)‎ ‎16.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途中先后经过相距27m的A、B两点所用时间为2s,汽车经过B点时的速度为15m/s.求:‎ ‎(1)汽车经过A点时的速度大小和加速度大小;‎ ‎(2)汽车从出发点到A点经过的距离;‎ ‎(3)汽车经过B点后再经过2s到达C点,则BC间距离为多少?‎ ‎【答案】(1);;(2);(3)‎ ‎【解析】‎ ‎【详解】(1)对段,根据有:‎ 解得:‎ 加速度大小:‎ ‎(2)对段,根据可得:‎ ‎(3)对段,根据可得:‎ ‎17.如图所示,三根轻质绳子、与将一质量为的重物悬挂空中而处于静止状态,其中与天花板夹角为30°,与天花板夹角为60°.(g取)‎ ‎(1)画出结点O的受力分析图,标出对应的力及角度;‎ ‎(2)求绳子、对应的拉力大小、;‎ ‎(3)若保持O、B点位置不变,改变绳长度,将A点移动到D点,使得,求此时绳子对应的拉力大小.‎ ‎【答案】(1);(2)50N、50N;(3)100N。‎ ‎【解析】‎ ‎【详解】(1)画出受力如图所示 ‎(2)根据平衡条件运用合成法,由几何知识得:‎ FA=mgcos30°=50N FB=mgsin30°=50 N;‎ ‎(3)将A点移动到D点后画出受力如图所示, 运用合成法,由几何知识得:FD=mg=100N;‎ ‎18.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环套在一水平放置的粗糙长杆上,两根长度均为L的轻绳一端系在小环上,另一端系在质量为M的木块上,两个小环之间的距离也为L,小环和木块都保持静止,试求:‎ ‎(1)绳子上的张力 ‎(2)杆对小环的支持力;‎ ‎(3)小环与杆之间的动摩擦因数至少为多大?‎ ‎【答案】(1) (2) (3)‎ ‎【解析】‎ ‎【详解】(1)对M由平衡条件得:2Tcos30°-Mg=0‎ 得: ‎ ‎(2)对两小环和木块整体由平衡条件得:2N-(M+2m)g=0‎ 解得: ‎ ‎(3)小环刚好不滑动,此时小环受到的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则:Tsin30°-μN=0‎ 解得动摩擦因数μ至少为:‎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