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1 发布 |
- 37.5 KB |
- 1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物理】湖北省通山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周练(二)试题(解析版)
通山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周练(二) 一、选择题(1-8题单选,9-12题多选,每题4分,共48分) 1.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再到状态C,最后变化到状态A,完成循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状态A到状态B是等温变化 B.状态A时所有分子的速率都比状态C时的小 C.整个循环过程,气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是 D.状态A到状态B,气体对外界做功为 【答案】C A.从状态A到状态B,体积和压强都增大,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温度一定升高,A错误。 B.从状态C到状态A,压强不变,体积减小,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温度一定降低,分子平均速率减小,但平均速率是统计规律,对于具体某一个分子并不适应,故不能说状态A时所有分子的速率都比状态C时的小,B错误。 C.从状态B到状态C为等容变化,气体不做功,即;从状态C到状态A为等压变化,体积减小,外界对其他做功 对于整个循环过程,内能不变,,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 得 代入数据解得 C正确。 D.从状态A到状态B,压强的平均值 气体对外界做功为大小 D错误; 2.如图所示,足够长的传送带以恒定的速率v1逆时针运动,一质量为m的物块以大小为v2的初速度冲上传送带,最后又滑回,已知v1<v2。则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过程中合力对物块的冲量大小为 A.2mv1 B.2mv2 C.m(v2+v1) D.m(v1-v2) 【答案】c 由于v2>v1,则物块返回到P点的速度大小为v1,根据动量定理可知,合力的冲量. A.2mv1与计算结果不相符;故A项错误. B.2mv2与计算结果不相符;故B项错误. C.m(v1+v2)与计算结果相符;故C项正确. D.m(v2-v1)与计算结果不相符;故D项错误. 3.氢原子能级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氢原子从n=2能级跃迁到n=3能级时,需要吸收1. 89eV的能量 B.处于n=2能级的氢原子可以吸收能量为2eV的光子而向高能级跃迁 C.一个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可以辐射出6 种不同頻率的光子 D.n=4能级的氢原子跃迁到n=3能级时辐射出电磁波的波长比n=3能级的氢原子跃迁到n=2能级时辐射出电磁波的波长短 【答案】A 【解析】A.根据辐射的光子能量等于两能级间的能级差,可知,E3-E2=△E,因此氢原子从n=2能级跃迁到n=3能级时,需要吸收的光子能量必须等于1.89eV,故A正确; B.处于n=2能级的氢原子可以被能量为2eV的电子碰撞,吸收1.89eV的能量而向第3能级跃迁;故B正确. C.只有一个氢原子,则n=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可以释放3种频率的光子;故C错误. D.结合能级图可知,从n=4能级的氢原子跃迁到n=3能级时辐射出电磁波的能量比n=3能级的氢原子跃迁到n=2能级时辐射出电磁波的能量小,由可知从n=4能级的氢原子跃迁到n=3能级时辐射出电磁波的波长比n=3能级的氢原子跃迁到n=2能级时辐射出电磁波的波长长;故D错误. 4.一宇航员到达半径为R、密度均匀的某星球表面,做如下实验:如图甲所示,用不可伸长的长为L的轻绳拴一质量为m的小球,轻绳上端固定在O点,在最低点给小球一初速度,使其绕O点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测得绳的拉力大小F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引力常量G及图中F0均为已知量,忽略各种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B.该星球的密度为 C.小球过最高点的速度为 D.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 【答案】B 【解析】.由乙图知,小球做圆周运动在最低点拉力为7F0,在最高点拉力为F0,设最高点速度为,最低点速度为,在最高点 在最低点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解得 , 在星球表面 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星球质量 密度 5.如图,篮球架下的运动员原地垂直起跳扣篮,离地后重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上升第一个所用的时间为t1,第四个所用的时间为t2.不计空气阻力,则满足 A.1<<2 B.2<<3 C.3<<4 D.4<<5 【答案】C 运动员起跳到达最高点的瞬间速度为零,又不计空气阻力,故可逆向处理为自由落体运动.则根据初速度为零匀加速运动,相等相邻位移时间关系,可知,即,故本题选C.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布朗运动是由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之间的相互碰撞引起的 B.在两分子间距离增大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斥力与引力的合力)一定减小 C.一定质量某种理想气体在等温膨胀过程中,压强一定减小且向外界释放热量 D.自然界中自发进行的与热现象有关的宏观物理过程都具有方向性 【解析】A. 布朗运动是由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受到液体分子的撞击形成的,故A错误; B. 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力随分子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之间的距离增大,分子力先增大后减小,故B错误; C.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气体在等温膨胀过程中,压强一定减小;而气体在等温膨胀,有△U=0,W<0,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U=Q+W,有Q>0,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故C错误。 D. 一切自发进行的与热现象有关的宏观过程,都具有方向性,例如扩散、热传递等现象具有方向性,故D正确。 故选:D。 7.教学用发电机能够产生正弦式交变电流.利用该发电机内阻可忽略通过理想变压器向定值电阻R供电,电路如图所示,理想交流电流表A、理想交流电压表V的读数分别为I、U,R消耗的功率为若发电机线圈的转速变为原来的,则 A.R消耗的功率变为 B.电压表V的读数变为 C.电流表A的读数变为2I D.通过R的交变电流频率不变 【答案】B 根据公式分析电动机产生的交流电的最大值以及有效值、频率的变化情况;根据判断原副线圈中电流电压的变化情况,根据副线圈中功率的变化判断原线圈中功率的变化; 【详解】AB.根据可知转速变为原来的,则角速度变为原来的,根据可知电动机产生的最大电动势为原来的,根据可知发电机的输出电压有效值变为原来的,即原线圈的输出电压变为原来的,根据可知副线圈的输入电压变为原来的,即电压表示数变为原来的,根据可知R消耗的电功率变为,A错误B正确; C.副线圈中的电流为,即变为原来的,根据可知原线圈中的电流也变为原来的,C错误; D.转速减小为原来的,则频率变为原来的,D错误. 【点睛】 本题考查了交流电最大值,有效值,频率,变压器等;需要知道交流电路中电表的示数为有效值,在理想变压器中,恒有,副线圈消耗的功率决定了原线圈的输入功率. 8.如图,光滑无电阻的金属框架MON竖直放置,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垂直于MON平面指向纸里。质量为m,长度为l,电阻为R的金属棒ab从∠abO=45°的位置由静止释放,两端沿框架在重力作用下滑动。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金属棒与轨道始终保持良好接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棒下滑过程机械能守恒 B.下滑过程中棒产生从b到a方向的电流 C.从释放到棒全部滑至水平轨道过程中产生的电能小于 D.从释放到棒全部滑至水平轨道过程中,通过棒的电荷量大于 【答案】C 【解析】 【详解】 A.棒在下滑过程中,棒与金属导轨组成闭合回路,磁通量在改变,会产生感应电流,棒将受到安培力作用,安培力对棒做功,棒的机械能不守恒,故A错误; B.棒下滑过程中,围成的面积减小,根据楞次定律可知,产生感应电流,方向为到,故B错误; C.棒从释放到滑至水平轨道过程,金属棒的重力势能减小为 金属棒减小的重力势能转化为金属棒的电能和金属棒的动能,由能量守恒定律得知棒上产生的电能小于,故C正确; D.棒与金属导轨组成闭合回路磁通量的变化量为 根据推论得到通过棒的电荷量为 故D错误;故选C。 二、多选题 9.(多选)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图甲是波传播到x=5 m的M点的波形图,图乙是质点N(x=3 m)从此时刻开始计时的振动图像,Q是位于x=10 m处的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列波的传播速度是1.25 m/s B.M点以后的各质点开始振动时的方向都沿-y方向 C.质点Q经过8 s时,第一次到达波峰 D.在0~16 s内,质点Q经过的路程为11 m 【答案】BC 【解析】由甲图得到波长为4m;由乙图得到周期为4s,故波速;故A错误;各个质点开始振动的方向均与波前的运动方向相同,波前M起振方向向下,故M点以后的各质点开始振动时的方向都沿-y方向,故B正确;x=2m处的波峰传到Q点时,质点第一次到达波峰,故;故C正确;波速为1m/s,故在5s末,波前传到Q点;此后的时间:△t=11s=2T,质点Q从平衡位置开始运动,故其运动的路程为:S=11A=11×10cm=110cm=1.1m,故D错误;故选BC. 点睛:本题考查基本的读图能力,由波动图象读出波长,由波的传播方向判断质点的振动方向,由振动图象读出周期,判断质点的振动方向等等都是基本功,要加强训练,熟练掌握. 10.(多选)地下矿井中的矿石装在矿车中,用电机通过竖井运送至地面.某竖井中矿车提升的速度大小v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图线①②分别描述两次不同的提升过程,它们变速阶段加速度的大小都相同;两次提升的高度相同,提升的质量相等.不考虑摩擦阻力和空气阻力.对于第①次和第②次提升过程, A.矿车上升所用的时间之比为4:5 B.电机的最大牵引力之比为2:1 C.电机输出的最大功率之比为2:1 D.电机所做的功之比为4:5 【答案】AC 【解析】A.由图可得,变速阶段的加速度 ,设第②次所用时间为t,根据速度-时间图象的面积等于位移(此题中为提升的高度)可知,,解得:,所以第①次和第②次提升过程所用时间之比为 ,选项A正确; B.由于两次提升变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相同,在匀加速阶段,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提升的最大牵引力之比为1∶1,选项B错误; C.由功率公式,P=Fv,电机输出的最大功率之比等于最大速度之比,为2∶1,选项C正确; D.加速上升过程的加速度,加速上升过程的牵引力,减速上升过程的加速度,减速上升过程的牵引力 , 匀速运动过程的牵引力.第①次提升过程做功 ; 第②次提升过程做功 ; 两次做功相同,选项D错误. 【点睛】 此题以速度图像给出解题信息.解答此题常见错误主要有四方面:一是对速度图像面积表示位移掌握不到位;二是运用牛顿运动定律求解牵引力错误;三是不能找出最大功率;四是不能得出两次提升电机做功.实际上,可以根据两次提升的高度相同,提升的质量相同,利用功能关系得出两次做功相同. 11.(多选)如图所示,质量为M=1kg的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个质量为m=3kg滑块以初速度v0=2m/s从木板的左端向右滑上木板,滑块始终未离开木板.则下面说法正确是 A.滑块和木板的加速度之比是1:3 B.整个过程中因摩擦产生的热量是1.5J C.可以求出木板的最小长度是1.5m D.从开始到滑块与木板相对静止这段时间内,滑块与木板的位移之比是8:3 【答案】AB 【解析】 【分析】 【详解】 A、水平面光滑,设滑块与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为f,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m:f=ma1;对M:f=Ma2,滑块和木板的加速度之比a1a2===,A正确. B、设滑块相对木板静止时共同速度为v,取向右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守恒有:m=(m+M)v,解得v=1.5m/s.根据能量守恒整个过程中因摩擦产生的热量Q=m-(m+M)=-1+3)]J=1.5J,故B正确. C、设木板的最小长度为L,则有Q=mgL,题中动摩擦因数未知,所以不能求出L,故C错误. D、从开始到滑块与木板相对静止这段时间内,滑块与木板的位移之比====,故D错误. 故选A、B 【点睛】本题是个经典的题目,考察的知识点比较多.牛顿第二定律,能量守恒,动量守恒定律,滑动摩擦力做功的特点还有运动学知识,要好好体会理解. 12.(多选)如图,一粗糙斜面固定在地面上,斜面顶端装有一光滑定滑轮.一细绳跨过滑轮,其一端悬挂物块N.另一端与斜面上的物块M相连,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水平向左的拉力缓慢拉动N,直至悬挂N的细绳与竖直方向成45°.已知M始终保持静止,则在此过程中 A.水平拉力的大小逐渐增大 B.M所受细绳的拉力大小一定保持不变 C.M所受斜面的摩擦力大小一定一直增加 D.M所受斜面的摩擦力大小可能先减小后增加 【答案】AD 如图所示,以物块N为研究对象,它在水平向左拉力F作用下,缓慢向左移动直至细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为45°的过程中,水平拉力F逐渐增大,绳子拉力T逐渐增大; 对M受力分析可知,若起初M受到的摩擦力f沿斜面向下,则随着绳子拉力T的增加,则摩擦力f也逐渐增大;若起初M受到的摩擦力f沿斜面向上,则随着绳子拉力T的增加,摩擦力f可能先减小后增加.故本题选BD. 三、实验题 13.(1)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反映“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实验中的四个步骤,将它们按操作先后顺序排列应是____(用符号表示)。 (2)该同学做完实验后,发现自己所测的分子直径d明显偏大。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 A.将滴入的油酸酒精溶液体积作为油酸体积进行计算 B.油酸酒精溶液长时间放置,酒精挥发使溶液的浓度发生了变化 C.计算油膜面积时,只数了完整的方格数 D.求每滴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时,1mL溶液的滴数多记了10滴 (3)用油膜法测出油酸分子的直径后,要测定阿伏加德罗常数,还需要直到油滴的________。 A.摩尔质量 B.摩尔体积 C.质量 D.体积 【答案】cadb AC B 【解析】 【详解】 第一空. “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实验步骤为:配制酒精油酸溶液(教师完成,记下 配制比例)→测定一滴酒精油酸溶液的体积→准备浅水盘→形成油膜→描绘油膜边缘→测量 油膜面积→计算分子直径.所以在实验的步骤中,是“将1滴此溶液滴在有痱子粉的浅盘里 的水面上,等待形状稳定”,因此操作先后顺序排列应是cadb. 第二空:根据分析则有: A.错误地将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直接作为油酸的体积进行计算,则计算时所用体积数值 偏大,会导致计算结果偏大,故A正确; B.油酸酒精溶液长时间放置,酒精挥发使溶液的浓度变大,则会导致计算结果偏小, 故B错误; C.计算油膜面积时,只数了完整的方格数,则面积S会减小,会导致计算结果偏大, 故C正确; D. 求每滴体积时,lmL的溶液的滴数误多记了10滴,由可知,纯油酸的体积将 偏小,则计算得到的分子直径将偏小,故D错误。 第三空. 设一个油酸分子的体积为,则,由可知,要测定阿伏 加德罗常数,还需要知道油滴的摩尔体积. A.由上分析可知,故A错误;B.由上分析可知,故B正确; C.由上分析可知,故C错误;D.由上分析可知,故D错误。 14.某同学在做“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时,他先测得摆线长为,摆球的直径为,然后用秒表记录了单摆完成50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则 (1)该单摆的摆长为______cm (2)如果测出的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A.测量摆线长,线拉得过紧 B.摆线上端没有固定,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变长了 C.开始计时时,秒表按下迟了 D.实验中误将49次全振动记为50次 (3)该同学由测量数据作出图线,根据图线求出重力加速度______(保留3位有效数字)。 【答案】98.50 B 9.86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单摆的摆长 (2)[2]根据单摆的周期公式 得 A.测摆线时摆线拉得过紧,则摆长的测量值偏大,则测得的重力加速度偏大,故A错误; B.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振动周期变大,而测得的摆长偏小,则测得重力加速度偏小,故B正确; C.开始计时,秒表过迟按下,测得单摆的周期偏小,则测得的重力加速度偏大,故C错误; D.实验中误将49次全振动数为50次,测得周期偏小,则测得的重力加速度偏大,故D错误。 故选B (3)[3]由单摆的周期公式 得 图线的斜率 由图像知,图线的斜率 解得 四、解答题 15.如图所示,粗细均匀、横截面积为S的足够长的导热细玻璃管竖直放置,管内用质量为m的水银柱密封着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当环境温度为T,大气压强为p0时,理想气体的长度为L0,现保持温度不变将玻璃管缓慢水平放置。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摩擦,水银始终没有从管口溢出。 (1)求稳定后气柱的长度; (2)若将环境温度降为,将玻璃管平放于光滑水平桌面上并让其以加速度a向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如右图所示),求稳定后的气柱长度。 【答案】(1)(2) 【解析】 【分析】先根据力的平衡可求出初状态气体的压强,再借助于理想气体方程可求出不同状态下的气柱的长度。 【详解】(1)初始时封闭气体的压强 水平放置时封闭气体的压强 由理想气体方程可得: 解得: (2)若将环境温度降为,由理想气体方程可得: 解得: 当玻璃管向左以加速度a做匀加速运动时,有 解得: 故本题答案是:(1)(2) 16.如图所示是某时刻一列横波上A、B两质点的振动图象,该波由A传向B ,两质点沿波的传播方向上的距离Δx =6.0m,波长大于10.0 m,求这列波的波速. 【答案】40m/s或m/s. 【解析】 【分析】 【详解】由振动图象可知,质点振动周期T=0.4s 取t=0时刻分析,质点A经平衡位置向上振动,质点B处于波谷,设波长为λ 若波由A传向B,则 △x=nλ+λ,(n=0、1、2、3…) 所以该波的波长为 因为有λ>10m的条件,所以取n=0 当n=0时,λ1=16m,波速 v1==40m/s 若波由B传向A △x=nλ+λ λ=m(n=0、1、2、3…) 因为有λ>10m的条件,所以取n=0 当n=0时 λ2=m 波速 v2=m/s 17.如图,金属板M、N板竖直平行放置,中心开有小孔,板间电压为 ,E、F金属板水平平行放置,间距和板长均为d,其右侧区域有垂直纸面向里足够大的匀强磁场,磁场上AC边界与极板E在同一条直线上.现有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正电粒子,从极板M的中央小孔处由静止释放,穿过小孔后沿EF板间中轴线进入偏转电场,从AD边界上的P处离开偏转电场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7°,已知sin37°=0.6,cos37°=0.8,忽略粒子重力及平行板间电场的边缘效应,求: (1)粒子到达小孔时的速度; (2)P点与上极板的距离h; (3)要使粒子进入磁场区域后不能从AC边射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最小值. 【答案】(1)(2)(3) 【解析】 【分析】 (1)粒子在加速电场中,根据动能定理可求出粒子到达小孔时的速度;(2)进入偏转电场后,粒子做类平抛运动,根据类平抛运动的规律即可求P点与上极板的距离h;(3)根据几何关系求出半径R,根据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原理求出进入磁场的速度,粒子在磁场中由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求出磁感应强度. 【详解】 (1)粒子在加速电场中,根据动能定理得: 粒子到达小孔时的速度 (2)粒子离开偏转电场时,速度偏转角,竖直方向速度 在偏转电场中,带电粒子做类平抛运动,则有: , 则P点与上极板的距离 (3)要使得粒子不从AC边射出,R越大,B越小,R最大的临界条件就是圆周与AC边相切,由几何关系得 解得: 粒子进入磁场时速度 在磁场中,则有: 所加磁场的磁感应强度最小值为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粒子在组合场运动的情况.解题的关键:一、是分析清楚粒子在各个场运动的特点和运动规律,列出相应的方程;二、是灵活应用几何关系、动能定理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等知识进行求解. 18.如图所示,固定的光滑平台上固定有光滑的半圆轨道轨道半径R=0.6m。平台上静止着两个滑块A、B,mA=0.1kg,mB=0.2kg,两滑块间夹有少量炸药,平台右侧有一带挡板的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小车质量为M=0.3kg,车面与平台的台面等高,车面左侧粗糙部分长度为L=0.8m,动摩擦因数为μ=0.2,右侧拴接一轻质弹簧,弹簧自然长度所在范围内车面光滑。点燃炸药后,A滑块到达轨道最高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恰好等于A滑块的重力,滑块B冲上小车。两滑块都可以看作质点,炸药的质量忽略不计,爆炸的时间极短,爆炸后两个物块的速度方向在同一水平直线上,且g=10m/s3,求: (1)滑块在半圆轨道最低点对轨道的压力。 (2)滑块B滑上小车后的运动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 【答案】(1)7N,方向竖直向下。(2)0.22J。 【解析】 【详解】 (1)以滑块为研究对象,在最高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Ag+FN=mA 已知最高点压力FN=mAg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A•2R=mAvA2 在半圆轨道最低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N-mAg=mA 解得:F′N=7N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滑块在半轨道最低点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7N,方向竖直向下 (2)以A、B为研究系统,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AvA=mBvB 解得:vB=3m/s 以B、小车为研究系旒,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BvB=(M+mB)v共 由能量守恒定律得:EP=--μmBgL 解得:EP=0.22J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