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集训十一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1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集训十一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含解析

考点集训(十一) 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 A组 ‎1.如图所示是物理学中两个著名的斜面实验,这两个实验运用了实验与逻辑推理相结合的方法.图1是研究自由落体规律的斜面实验,图2是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的理想斜面实验.历史上最早探究上述实验并得出正确结论的物理学家分别是(  )‎ A.图1是伽利略,图2是伽利略 B.图1是牛顿,图2是伽利略 C.图1是牛顿,图2是牛顿 D.图1是笛卡尔,图2是伽利略 ‎[解析] 伽利略从图1中将斜面实验的结论外推到斜面倾角的情形,从而间接证明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伽利略从图2中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图1是研究自由落体规律的斜面实验,图2是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的理想斜面实验.历史上最早探究上述实验并得出正确结论的物理学家都是伽利略.故A符合题意.‎ ‎[答案] A ‎2.关于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是通过伽利略“理想实验”的验证后建立起来的 B.牛顿第一运动定律表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牛顿第一运动定律表明,惯性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D.牛顿第一运动定律表明,物体只有在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才具有惯性 ‎[解析] 牛顿第一定律是在伽利略“理想实验”之后通过归纳演绎推理建立起来的,选项A错误;牛顿第一运动定律表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选项B错误;牛顿第一运动定律表明,惯性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选项C正确;牛顿第一运动定律表明,物体是否具有的惯性与运动状态无关,选项D错误.‎ ‎[答案] C ‎3.(多选)小明坐在正在行驶中的火车上,发现桌面上碗中的水面发生倾斜,如图所示,由此可以判断出火车正在如何运动(  )‎ A.向左加速 B.向左减速 C.向右加速 D.向右减速 ‎[解析] 水和碗在随车匀速行驶的过程中,水面水平.水面突然向左倾斜,根据惯性的规律可知,碗可能向左减速,由于水存在惯性,还想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立刻向左倾斜;也可能是碗随车向右加速,碗中的水由于惯性,还想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立刻向左倾斜.故A、D错误,B、C正确.‎ ‎[答案] BC ‎4.现有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一个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另一个置于粗糙水平面上,用相同的水平力推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相同时间内获得的速度大,所以运动状态容易改变 5‎ B.因为两者受到相同的水平推力,所以运动状态改变难易一样 C.两个物体从静止到运动,粗糙水平面上的物体需要的力更大,所以其运动状态难以改变 D.因为两者质量一样,所以运动状态改变难易程度一样 ‎[解析] 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相同时间内获得的速度大,由于质量相等所以运动状态改变难易程度一样,故A错误;运动状态的变化和受到的推力大小无关,由质量决定,故B错误;两个物体从静止到运动,粗糙水平面上的物体需要的力更大,由于质量相等所以运动状态改变难易程度一样,故C错误;因为两者质量一样,所以运动状态改变难易程度一样,故D正确.‎ ‎[答案] D ‎5.某同学用传感器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实验时他把两只力传感器同时连接在计算机上,其中一只系在墙上,另一只握在手中,如图甲所示.如图乙是他记录的两个物体间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变化图线.根据图线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作用力大时反作用力小 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方向总是相反的 C.作用力变化后反作用力才随之发生变化 D.图中的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解析]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故A、C错误,B正确;图中的两个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不是平衡力,选项D错误;故选B.‎ ‎[答案] B ‎6.一个榔头敲在一块玻璃上把玻璃打碎了.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榔头敲玻璃的力大于玻璃对榔头的作用力,所以玻璃才碎裂 B.榔头受到的力大于玻璃受到的力,只是由于榔头能够承受比玻璃更大的力才没有碎裂 C.因为不清楚玻璃和榔头的其他受力情况,所以无法判断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 5‎ 小 D.榔头和玻璃之间的作用力大小相等,只是由于榔头能够承受比玻璃更大的力才没有碎裂 ‎[解析] 榔头敲玻璃的力和玻璃对榔头的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所以榔头敲玻璃的力等于玻璃对榔头的作用力,故A、B、C错误;榔头和玻璃之间的作用力应该是等大的,只是由于榔头能够承受比玻璃更大的力才没有碎裂,故D正确.‎ ‎[答案] D ‎7.(多选)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静止着一辆小车,塞子的质量小于小车的质量,在酒精灯燃烧一段时间后塞子喷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喷出时塞子受到的冲击力将大于小车受到的冲击力 B.喷出时塞子受到的冲击力将小于小车受到的冲击力 C.塞子喷出瞬间,小车对水平面的压力大于小车整体的重力 D.若增大试管内水的质量,则可以增大小车整体的惯性 ‎[解析] 喷出时塞子受到的冲击力和小车受到的冲击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A、B错误;塞子喷出瞬间,试管内的气体对小车整体有斜向左下的作用力,所以小车对水平面的压力大于小车整体的重力,故C正确;若增大试管内水的质量,则小车整体的惯性增大,故D正确.‎ ‎[答案] CD ‎8.如图所示,一物体在固定的斜面上匀速下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对斜面的压力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 B.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 C.物体所受的重力与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和物体对斜面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解析] 物理匀速下滑,处于平衡状态.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大小等于重力沿垂直斜面方向上的分力,不等于重力,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不等于重力,所以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合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A、B、C错误;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和物体对斜面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D正确.‎ ‎[答案] D ‎9.某同学为了取出如图所示羽毛球筒中的羽毛球,一手拿着球筒的中部,‎ 5‎ 另一手用力击打羽毛球筒的上端,则(  )‎ A.此同学无法取出羽毛球 B.羽毛球会从筒的下端出来 C.羽毛球筒向下运动过程中,羽毛球受到向上的摩擦力才会从上端出来 D.该同学是在利用羽毛球的惯性 ‎[解析] 一手拿着球筒的中部,另一手用力击打羽毛球筒的上端,羽毛球筒在力的作用下向下运动,而羽毛球由于惯性而保持静止,所以羽毛球会从筒的上端出来,故D正确.‎ ‎[答案] D B组 ‎10.陨石落向地球(如图所示)是因为(  )‎ A.陨石对地球的引力远小于地球对陨石的引力,所以陨石才落向地球 B.陨石对地球的引力和地球对陨石的引力大小相等,但陨石的质量小,加速度大,所以陨石改变运动方向落向地球 C.太阳不再吸引陨石,所以陨石落向地球 D.陨石是受到其他星球斥力作用落向地球的 ‎[解析] 陨石对地球的吸引力与地球对陨石的吸引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它们等大反向,故A错误;陨石对地球的吸引力和地球对陨石的吸引力大小相等,它们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但陨石质量小,惯性小,加速度大,所以改变运动方向落向地球,故B正确;陨石落向地球,不是太阳不再吸引陨石,是由于地球对陨石的引力大于太阳对陨石的引力,故C错误;万有引力定律告诉我们,任何两个有质量的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故D错误.‎ ‎[答案] B ‎11.如图所示为杂技“顶竿”表演,一人站在地上,肩上扛一质量为M的竖直竹竿.当竿上一质量为m的人以加速度a加速下滑时,竿对“底人”的压力大小为(  )‎ A.(M+m)g B.(M+m)g-ma C.(M+m)g+ma D.(M-m)g ‎[解析] 对竿上的人分析:受重力mg、摩擦力Ff,有mg-Ff=ma得Ff=m(g-a).竿对人有摩擦力,人对竿也有反作用力——摩擦力,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对竿分析:受重力Mg、竿上的人对竿向下的摩擦力Ff′、顶竿的人对竿的支持力FN,有Mg+Ff′=FN,又因为竿对“底人”的压力和“底人”对竿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由牛顿第三定律,得到FN′=Mg+Ff′=(M+m)g-ma.B项正确.‎ ‎[答案] B 5‎ 5‎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